首页>工作总结>发药差错分析改进总结(大全5篇)

发药差错分析改进总结(大全5篇)

作者:XY字客 发药差错分析改进总结(大全5篇)

工作学习中一定要善始善终,只有总结才标志工作阶段性完成或者彻底的终止。通过总结对工作学习进行回顾和分析,从中找出经验和教训,引出规律性认识,以指导今后工作和实践活动。那关于总结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总结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总结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发药差错分析改进总结篇一

1、我院护理差错发生率中医嘱处理错误、漏记账排在了首位,这与办公班的工作环境有关,办公班在护士站处理医嘱的同时,常承担接待新病人、办理出院、接特病人、家属以及其它各类到科室咨询人员等工作,环境干扰大,易打乱正常下作程序导致出错。随着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引进,电子医嘱执行单不能直接打印,必须经过转抄,未能减少了中间环节,不能有效减少出错机率。

2、专业技术水平方面的差错缺陷占12%,发生缺陷人员的护龄和职称密切 相关,护龄和职称越低,差错发生率越高。这与护士的业务知识水平、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临床经验有很大关系。

3、注射、皮试、输液漏执行或执行错误占了总数的8.4%,由于某些护士责任心不强、凭印象做事、交接班不清楚、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是发生此类差错的主要原因。

4、各项规章制度执行不严。如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护理查对制定护理 安全管理制度等;对制度的理解和学习不够,致使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偏差;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和慎独精神,单独值班时不能严格遵循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办事,导致护理缺陷发生。

5、与缺乏有效的护患沟通有关,个别护士不能主动与患者交流,不会使用沟 通技巧,临床经验不足,专业知识掌握不全面,沟通不当等。

6、与管理因素有关。一是管理者思想麻痹,安全意识淡漠。管理缺乏力度, 责任不清,奖罚不明,质量控制措施形同虚设流于形式。二是管理重心偏移,管理职能受到影响。由于多方面原因,护士长要花大量精力进行琐碎的行政事务管理,严重影响了护士长的管理职能。

改进措施

1、强化责任心,加强安全教育和风险防范意识教育。对容易发生护理缺陷的 工作环节进行分析讨论,通过质量分析会,及时总结护理工作的薄弱环节,提出改正措施,通报护理缺陷信息,对重复出现的护理缺陷认真分析发生的原因,检查改进的措施是否符合实际,有效地防范护理缺陷的发生。

2、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防范护理缺陷的关键。认真组织学习护理核心制度, 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制定标准护理操作规程,规范护理文件书写和完善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同时,成立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组织,定期进行安全查房及护理隐患的分析讨论,并及时反馈,定期评价。

3、实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充分发挥质控组织作用,遵循护理质量标准,防 检结合、以防为主全面控制护理质量。

4、提高高危人群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加强“三基”训练和“急救技术

训练”,培养护士主动学习的兴趣,不断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护士业务素质的高低决定其观察患者和处理患者的能力。低年资护士、新招聘护士是护理缺陷的高发人群,应将规范化培训的各项要求做到实处。

5、加强服务艺术的学习,提高沟通能力,真正以患者为中心,满足患者的护理 需要。

6、发挥护士长作用,合理排班,新老搭配,对容易发生护理差错的时间段、重 点环节和高危人群重点控制。督促核查,对差错早预防、早发现、早纠正,鼓励护士间的团队协作,唤起有意注意,提倡不断提高,不断改正的精神,严格把好安全质量关。

发药差错分析改进总结篇二

【摘要】目的:防范门诊药房发药差错,杜绝药疗事故发生。策略:从药品、药师等方面分析门诊药房常见调剂差错,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结论:提高药剂人员的服务水平,查找不安全因素,确保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药学服务。

收集我院2017年1月至12月门诊药房发药差错登记,共记录39例。 对记录在册的理由进行分析并归类,报告如下。

2结果

2.1名称相似的药品差错此类差错有6例,占差错的15.4%。名称相似的药品很多,如依那普利与贝那普利,辛伐他汀与洛伐他汀,药师在没有仔细核对处方的情况下,急于调配药品造成发药差错。

2.2同种药品不同规格的发药差错此类差错有8例,占差错的20.5%。如红霉素肠溶胶囊0.125g和红霉素肠溶胶囊0.25g;阿奇霉素0.5g和阿奇霉素0.25g,若药师调配药品时,不仔细核对药品规格,很容易出现差错。

2.3有效成分相同,剂型不同的药品差错此类差错有10例,占差错的25.6%。如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和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与头孢克肟颗粒等。药师在调配药品时,不仔细核对药物剂型,易引发差错。

2.4包装相似药品差错此类差错有5例,占差错的12.8%。这种情况多出现于同一厂家生产的药品,如我院有某厂家生产的依巴斯汀和爱普列特,这两种药品其作用完全不同,但外包装大小和颜色都极为相似,极易发生药品差错。

间聊天,患者咨询理由等,都会分散药师注意力,导致调配差错。药师工作不熟练,责任心不强,马虎大意,随意摆放药品,发药时没有仔细逐一核对,易造成错发。

4防范措施

4.1严格制度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制度,制定药品调配操作规程。好的工作程序对用药安全至关重要,如果药房调剂程序做得足够规范,调配、核对、发药各司其职,那么处方调剂出现差错就会比之前呈几何倍数下降[2]。

4.2实现药物一品双规在药品多元化的今天,应落实药物一品双规制度,不得随意增加药物的品规数量,从而减少药品调剂差错的发生。

4.3加强药师培训,提高风险意识在调研中发现,新聘药师和实习学生,发生差错占半数以上,因此,药师岗位培训是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手段[3]。全体药剂人员要认识到错发药品的后果和危害性,在发药之前要认真审核处方,不要同时调配多张处方,加强责任心,培训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双人复核制度,不仅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同时也是减少药患纠纷的必要措施。

窗口,专门解答患者用药理由,保证药品调剂人员的精力,避开因疲劳、忙乱工作而导致的药品调配差错。

4.5合理摆放药品,建立警示标志按药理作用将药品进行分类,摆放药品时要确保品名与货架上的标签严格对应(药名、规格、生产厂家)[4],把外观相似容易错发的药品分开摆放,高危药品单独存放。将高危药品、易混淆的药品、近效期药品等建立醒目标志。

4.6建立发药错误登记、报告制度对发药时出现的各种差错,当事人应及时如实报告,发生严重差错应立即上报上级职能部门及分管领导,并应设立差错事故登记本以及时登记差错。在定期学习中进行分析、总结,以避开相同的差错事故的再次发生。

5小结

《门诊药房发药差错的成因分析及改进措施》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发药差错分析改进总结篇三

一、差错事故定义

二、差错分类

1、差错可分为内部差错和发出差错两类;事故为已造成不良后果的不良行为。

2、配方发药工作中发生的,被本人或科内其他人员发现后,及时更正,未发生无法纠正的情况或药已发出而在患者未使用前追回的,按内部差错论。

三、发出差错包括以下情况

1、外部发现的发错药、错量(少发、多发、漏发)、发错患者、配伍禁忌和过期变质,不论患者使用与否,或内部发现而患者已用药的(限于对病情、健康无影响的)。

2、分装药品:商品标签与内装药品不符的;数量不对而发给患者的。

3、审核失误,造成患者或医院重大经济损失的。

4、配制药剂中加错药、少加药等,不遵守操作规程而导致返工的;无正当理由导致成品发霉、变质的。

5、因保管不善,造成错药、混药、标签不清、过期失效的。

四、药品调剂差错事故预防

1.药品贮存

1.1各药房的药品存放必须有固定的货位。货位可按药品名称的字母顺序或药理作用系统分类,以有利于调剂。

1.2相同药品不同厂家、不同规格的间隔存放。

1.3包装相似或名称相似的药品应间隔存放,并有警示标志。1.4药品货位和成药品的容器应有标签注明药品名称和规格。1.5只允许受过培训和训练的人员给药架补充上货。2.药品调剂 2.1调剂好一个处方的药品后再调剂下一个处方。不可因强调速度而忽视调剂的准确性。

2.2调剂人调剂完毕应核对后交发药人,发药人应仔细检查调剂好的药品后再发给患者,不可相互依赖,麻痹大意。

2.3如果处方调剂错误,应将药品退回调剂人,以示提醒。3.药房管理

3.1药房所有药师都应在工作高峰时参加调剂工作。

3.2科室主任经常提醒工作人员在调剂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工作要点:

3.3保证值班人员的数量,白班人员禁止12小时以上的连续工作,杜绝因疲劳而导致的配方差错。

3.4定期召开工作人员会议,发布信息并接受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工作质量评价。

3.5及时让药房工作人员掌握新药信息和知识。3.6定期对调剂药品的工作流程进行审核和修订。

五、门诊发药差错出现的原因;

1.发药人员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印象式发药,导致差错发生;

4.发药人员未做到“四查十对”,错写药品的用法用量,导致差错出现。

5.发药人员发药业务不熟悉,对药房药品的适应症、用法用量、规格等不能熟悉掌握。

发药差错分析改进总结篇四

一、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杜绝发药差错事故再次发生,药剂科应在差错处理结束后,立即组织药剂人员,对本次发药差错的发生,进行细致地分析,查找原因。

二、查明原因后,第一时间召开科室全体人员会议,就发生差错原因进行通报,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严重者给予处罚,从而引起全体人员的高度重视。差错分析的原因及处理结果应详细的记录在差错事故登记本中。

三、针对不同差错原因,立即进行整改。

1、属于医生处方书写潦草、不规范的,应与医师和门诊部门沟通解决。

2、属于音似、形似等易混淆的药品,摆放时要分开位置存放,调剂时要仔细检查,避免发药差错。

3、属于相关责任人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错误,应该对当事人进行思想教育,让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4、严格执行药品存贮制度,随时保持工作环境的有序和整洁,内服药与外用药彻底分开;易混淆药品、易挥发污染品、易燃品妥善处理,杜绝差错隐患。

四、严格遵照药品有效期管理制度,定期检查、登记、上报、处理,避免过期药品流入患者手中。

五、严格执行处方调配、复核发药双签字制度。加强药师自身素质和业务技能及规章制度的教育,增强其责任感,提高其业务水平和能力。

六、药剂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每季度一次对调剂室工作环境、工作质量、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考核,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回馈给有关部门。每个季度对相关人员进行差错防范培训一次。

饶平县人民医院 药剂科

发药差错分析改进总结篇五

发药差错分析制度和改进措施

科室要建立发药差错分析登记表,记录发药差错当事人姓名、发生差错的原因、类型、对差错的处理及措施。

1.发药人员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印象式发药,导致差错发生;

4.发药人员未做到“四查十对”,错写药品的用法用量,导致差错出现。

5.发药人员发药业务不熟悉,对药房药品的适应症、用法用量、规格等不能熟悉掌握。

四、根据发药差错性质分类,按一般差错和严重差错进行管理:

1.一般差错:错发药品,及时发现追回或未用于患者;未按处方发药,多发或少发药,经查出者;错发药品,患者已服用,但未造成身体伤害; 2.严重差错:错发药品,用于患者,对患者造成一定的身体损害;麻、毒、精神药处方错配、遗漏或超量或用法错误等已用于病人,未发生严重影响者;药品过期失效、发霉、变质者,已发用于病人者;分装药品错误、用法错误,已发用于病人者;发放假劣药品用于病人者。

五、药剂人员发生差错事故属一般差错者,登记差错,扣罚部分奖金,口头警告教育;属严重差错者,登记差错,做科内通报检查并扣发部分奖金;如发生的差错事故酿成医疗纠纷或造成医疗事故的,由药剂科和医务科处理,由当事人承担相应责任,全科组织学习讨论,并修订相关制度。

六、对此次差错事故提出整改措施;

1.加强药学人员医疗安全意识,增进工作人员的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