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演讲稿>最新介绍李清照的开场白 我眼中的李清照演讲稿(通用10篇)

最新介绍李清照的开场白 我眼中的李清照演讲稿(通用10篇)

作者:薇儿 最新介绍李清照的开场白 我眼中的李清照演讲稿(通用10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介绍李清照的开场白篇一

大家好:

我,是极偏爱李清照的,绚烂的词坛上那么多风起云涌的人物,偏生地就爱上了她——那个在宋代那样理学昌盛,礼教严明的年代里才华横溢的女子。

无疑她是宋代词坛上的一朵奇葩,曲折的生活使她的词香甜如久窖的美酒,越品越醇。她,就如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水,却又似最炽热的火,一抹微小的牵动却也惹得我心内涟漪满天。

总想,她定是位清丽婉约的女子吧。婀娜削瘦,吐气如兰,淡定里透着她的高傲与庄重。

想象她荡着小舟,破水于湖上,“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也就信手掂来,只将小女子应对湖中秋色流连忘返的姿态跃然纸上。

想象她一袭白衣胜雪,执素纤腰上一抹流苏明晃晃地垂下,莲步轻移,顾盼生辉,又生得“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之佳句。

想象她倚栏而立,几缕青丝略显散乱地披在肩上,脸上只挂一抹慵懒的寂寞,却又自有“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之妙语似天成。

捧一本厚重的《李清照词集》,一页一页慢慢地翻,似她的愁苦,又似她的叹息,心中的滋味欲说还休,看着看着更是欲罢不能,久久不能将它放下。

介绍李清照的开场白篇二

大家下午好: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首《如梦令》带我穿越回古代。这首诗大家都耳熟能详,没错,这是李清照的词。

说起天赋,大家肯定会想到近代语言学家赵元任吧?毕竟他有35个博士学位。可是别忘了,他只修过一个,其他的,只是名誉学位而已。既然如此,那也不足为奇了。

此刻,让我来介绍一下咱们的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句词也是流传千古。你可想得到,这词是李清照14岁时写下的?年仅14岁的她已经开始洒墨作诗。而我们?却还在啃薯片,刷微博。

大家也了解,李清照的词风是稍带几分忧愁的委婉派。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她生不逢时,生活在两代交替,一个硝烟不断的战乱时代。在她40多岁时,丈夫死去,她为了生计,只好嫁给一个流氓小生。但这个流氓小生实在让李清照受不了,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李清照又怎样会对容忍呢?于是,她将自我的丈夫告入狱中。最终,她的丈夫病死于狱中。

于是,李清照又开始孤独一人,并将这份孤独,延续到一生。

介绍李清照的开场白篇三

靖康二年(1120xx年),金人围攻汴京,掠走了徽钦二帝和后妃皇子等数千人,北宋灭亡。李清照在山东青州的爱巢被破坏,归来堂十余屋的书册什物被焚。李清照只携小部分文物共十五车随人群逃难,从此开始了她在南方的苦难生活。她和明诚的婚姻,也在战乱中经历着考验。

南渡第二年,赵明诚被任为京城建康的知府,就在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国耻又蒙家羞的事。一天深夜,城里发生叛乱,身为地方长官的赵明诚不是身先士卒指挥平乱,而是偷偷用绳子缒城逃走。叛乱被定之后,赵明诚被朝廷革职。李清照深为丈夫的临阵脱逃感到羞愧,虽然并无争吵,但往昔的鱼水之和已经一去不返,她从此冷淡疏远了赵明诚。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一改易安词婉约愁苦的风格,慷慨激昂,讽刺当时朝廷腐败无能,丧权辱国,不思进取,表现了她坚强豁达、叛逆勇敢的爱国情怀。这首词也似乎暗含有对丈夫赵明诚的不满和警示。

这哪是一个多愁善感的柔软女子的心声呢?倒像一个视死如归的勇士在引吭高歌!字字有力,铿锵悦耳,锤击着失节的赵明诚的心。他听着清照吟咏这首诗,愧悔难当,深深自责。从此便郁郁寡欢,一蹶不振,第二年(1120xx年)赵明诚被诏回京复职,但不幸病倒,不治而亡,年仅49岁。

赵明诚死后,李清照如一叶孤舟,居无定所,各地漂泊,身心疲惫。在无数个晨昏交替中,她用回忆和思念慢慢疗伤,书写着心灵深处的恋歌,诉说着无尽的凄凉和愁苦。

如果聪明的清照能守着这份感情,痴痴地念想,一直到终老,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第二次失败的婚姻。

对于她的改嫁,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但主要原因可能是生活所迫。据李清照所著《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及南宋人所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资料记载,李清照孤独无依之中,绍兴二年夏(1132年),曾再嫁张汝舟,秋八月离。原来张汝舟娶她,并不是真正的爱慕她,而是早就觊觎她的珍贵收藏,想把它们据为己有。其实,在李清照南渡的过程中,许多文物已经丢失,当婚后张汝舟发现李清照家中并无多少财物时,便大失所望,原形毕露,拳脚相加。

张汝舟的野蛮行径,使李清照难以容忍。像李清照这样坚强聪明的女人,眼里岂能揉进沙子?岂肯受那窝囊罪?李清照到处搜集张汝舟的材料,发现他还有营私舞弊、骗取官职的罪行。于是便一张状纸,告到了朝堂,揭发张汝舟,并要求离婚。经查属实,张汝舟罪名成立,被除名编管广西柳州。

宋代法律规定,妻告夫要判处三年徒刑,尽管如此,她还是高昂着头,毅然决然地走上了大堂,选择了离婚。李清照虽被获准离婚,但也身陷囹圄。可能是她的才名广播,影响太大了,后经翰林学士綦崇礼等亲友的大力营救,才关押九日就获释了。此段婚姻前后不满百日。

这次婚姻的失败,彻底泯灭了李清照的爱情之火。从此,她在漂泊无依、孤苦寂寞中,继续着她的诗词创作,继续着赵明诚未尽的事业——《金石录》的编纂工作。绍兴十三年(1143年)前后,李清照将赵明诚遗作《金石录》校勘整理,表进于朝。开禧元年(1220xx年)刻书。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的一生,既有幸福的童年,也有浪漫的爱情;既有相思的甜蜜,也有婚姻的痛苦;既有丧夫失家的孤独,也有爱国的情感。她在甜美和坎坷中,尝遍了人生的况味,演绎了一生的妩媚和风情。

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其词流传至今的,据今人所辑约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她的《漱玉词》既男性亦为之惊叹。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大胆的创造精神。从总的情况看,她的创作内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

李清照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如《如梦令》二首,活泼秀丽,语新意隽。《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等词,通过描绘孤独的生活和抒发相思之情,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厚感情,宛转曲折,清俊疏朗。《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写对女伴们的留恋,感情也极其真挚。她的词虽多是描写寂寞的生活,抒发忧郁的感情,但从中往往可以看到她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坦率地表露出她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这出自一个女作家之手,比起“花间派”代言体的闺怨词来要有价值得多。

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相比也迥然不同。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使她的精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词作一变早年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

在流离生活中她常常思念中原故乡,如《菩萨蛮》写的“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蝶恋花》写的“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都流露出她对失陷了的北方的深切怀恋。她更留恋已往的生活,如著名的慢词《永遇乐》,回忆“中州盛日”的京洛旧事;《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回忆当年的“胜赏”,都将过去的美好生活和今日的凄凉憔悴作对比,寄托了故国之思。

她在词中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如《武陵春》通过写"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慨,《声声慢》通过写“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处境,运用叠词,表达了自己难以克制、无法形容的"愁"。又如《清平乐》中“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的悲伤,《孤雁儿》中的悼亡情绪,都是在国破家亡、孤苦凄惨的生活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她的这部分词作正是对那个时代的苦难和个人不幸命运的艺术概括。

易安词在群花争艳的宋代词苑中,独树一帜,自名一家,人称“易安体”。“易安体”之称始于宋人。侯寅《眼儿媚》调下题曰:“效易安体”。辛弃疾《丑奴儿近》调下题曰:“博山道中效易安体”。词作自成一体,表明已形成鲜明的个性风神。

李清照的文集在当时就曾刻印行世。《直斋书录解题》载《漱玉集》1卷,“别本”分5卷。黄升《花庵词选》称有《漱玉词》3卷。《宋史·艺文志》载有《易安居士文集》7卷、《易安词》6卷。都久已不传。现存的诗文及词集是后人所辑。四印斋本有《漱玉词》1卷,李文编的《漱玉集》5卷,辑录的作品最多。但其中所收词多有赝品。近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中的《漱玉词》收有60首。今人孔凡礼《全宋词补遗》中有新发现的李清照词。王仲闻有《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排印本。

2页,当前第212

介绍李清照的开场白篇四

其,清水芙蓉,多愁善感,一介女流;其,如诗永远笼罩着一层淡云哀愁,笼罩着美丽的轻轻面纱;其,秀面芙蓉一笑开,眼波才动被人猜;其,见客入来,珠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情风依依,在倦鸟投林,牧童归家而你却流离在外的时候,你是否会默怅着一首诗“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来,月满西楼,花白飘零水自流,一处相思,两处闲愁……”思风徐徐,在意外收到家信的时候,你是否会想起这首诗“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在这情思飘逸的时刻你是否会像起她——一个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介女流,一个有理想、有抱负,对生活一直抱着积极的态度,具有强烈的进取心的女中豪杰——李清照。

李清照,是古代文学创作中的一道独特的亮丽的风景线,也是整个太阳系间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987年,国际天文学命名了水星上15座环形山。用了15个世界名人命名,李清照就是其中的一个。

李清照的词体现了她感悟力的纤敏丰富,而她的诗则表达了她对于政治、民族、国家的看法,和关心国事、不让须眉的精神气魄。可以说,她的词之所以具有一般婉约词所缺乏的骨力,并非偶然,而是她性格刚烈、大胆的体现,诗只是更明确地抒写了词人性情的这一面。较之一般的士大夫文人,李清照对朝廷政策、天下苍生的关怀,对政局的预见,都有自·己的怀抱和主张。如《浯溪中兴颂碑诗和张文潜韵二首》,借唐代的安史之乱,托古讽今,突破张文潜诗的思想,对北宋末期政治的腐败、最高统治者的荒淫昏聩,作了深刻犀利的批判。“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极有力地抨击了贪生怕死的南宋统治者在金兵追击下的逃跑主义,偏安于江南、不顾民生愿望的软弱无能。她的诗直指社会现实,以傲昂正气充盈其间,写得激昂慷慨,带有愤郁之气。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李清照较为幸福的前半生,使她前期的词大多以描写少女情怀和婚后的生活情趣为主要内容。从而她的诗清新明朗,入口即化。在构思意境上,既有精工雕琢的蕴藉,又有适时的高放,词风平易而不俚俗,雅正而不繁复,意境优美动人。南渡后,由于政局的影响,感世伤时、悼念亡夫、回忆故土岁月,奠定了这一时期词作的情感基调。其思想内容更具深度,词的风格也随之转为沉郁。“春归秣陵树,人客建安城”写出了词人在动荡的时势下流离迁徙、岁月蹉跎的身世之痛,是时代悲剧之缩影。这一时期,李清照在慢词上的成就突出,如《永遇乐》,盛衰今昔之感,通过圆熟的用笔,表现得动人心魄。《声声慢》开创了运用双声叠韵的创格,一直为后世所称道。

朋友常夸我像李清照,多愁善感,总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愁。但我知道,我是远不及她的。李清照除了是一个婉约的,“蹴里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和羞走”的美丽才女。她更有不同凡响的魅力。刚正不阿的性格与细腻敏锐的情感力相得益彰,使她的诗词具有独特的精神和风采。她的艺术成就令后世瞩目,为中国的文学宝库增加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古人不远,风吹笠动,前空悠悠,藕燃深处,是否有她在拨舟吟诗。

介绍李清照的开场白篇五

这是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这首《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末,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低上,呼之欲出。

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嘎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介绍李清照的开场白篇六

南宋乱年,皇帝、君臣、百官花天酒地,昏庸无能,天下一片混乱。可是,茫茫天河之中闪烁着这颗处女星——乱世之女英雄,李清照。

还记得幼年时读你,只觉得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豪情满腔。完全没有一般女诗人的那种柔弱与怜爱之情。

你,是一位女诗人,是一个贵族千金,还更是一个为国而战的英雄。

“当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我读懂了你在年轻时,那种欢乐与闲适。

但是,命途多舛的你,并没有被生活的烟硝所埋没,你的作品、你的人格,人们不会忘记。你有巾帼之娴淑,更兼须眉之刚毅,无情的现实是你身心俱疲,但却成就了你在文学史上的光辉业绩,你的魅力将世代流传,你的作品,我们会继续传承下去。

介绍李清照的开场白篇七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犹怜少女,独处闺室。花一样的年纪,给了你花一样的身姿与才华:李清照,今生得你回眸一笑,值了。

你坐在窗头,双手捧起一株海棠花,微闭双眼,只嗅得淡淡清香,却也沁人心脾,难以忘却。只见得嘴角扬起一抹微笑,脸上浮现只有少女才有的那份纯真与甜美。堂屋里来了客人,你急忙三两步跑回闺室,身姿在空中起舞。由于好奇,你忍不住回头。

今生得你回眸一笑,是青涩。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风华正茂,你结识了赵明诚。同为诗人的你们,不免有文学诗书上的共识。日子虽然很艰辛,每天过着“菜蔬布辣”的俭朴生活,但也幸福知足。你甚爱在“归来堂”里研究文学,创造诗词,也喜欢在这与赵明诚烹茶对诗。

倏尔,桌前飞来一只洁白的蝴蝶,却又匆忙飞走。你想要去抓,却从指尖滑走。你回首望着小小的它,向憧憬的阳光飞去,不禁扬起微笑,感叹唏嘘这蝴蝶也有梦。脸上的笑早已褪去了青涩,沉淀为岁月的痕迹。

今生得你回眸一笑,是沉稳。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国破与丧夫之痛,无人能解。你变得不爱笑了,词风突变,愈发凄入肝脾,哀感顽艳了。南迁后你居无定所,身心憔悴,形影相吊。

你愁的逝去了如花容颜,逝去了如水年华。你深邃的双眼在寻觅什么?

今生得你回眸一笑,是坚强。

寒雨,烈风,笔握,呢喃……

介绍李清照的开场白篇八

大家下午好:

阳春五月,春光旖旎。

午后的阳光慵懒而热烈,她吸收着日之精华,调皮地笼罩在身边,很久很久。

我捧着一本书,坐在树影下,眼眸微眯,春花馥馥的香气混合着五月特有的暖风在我的周围荡漾,真是惬意无比!

翻开书,一阵书墨之气顿时向我袭来,我贪婪的闻着这味儿,看着这书,原本平静的心中这时却不再平静。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易安啊易安,这,就是你的愁么?一个深闺女子,一身素衣微寒,敛着蛾眉,一脸愁怅。我多么想过去为你把眉头拭平,但终不能得愿。

你的一生坎坷不平,国破家亡,你深有体会。也许也就是这些,才让你有了这么多难以言明的苦思与惆怅吧。我多么想帮你分担一些,哪怕一点点也好,但我们终是陌路人。

我至今难忘第一次读你的《点绛唇》中“倚门回首,却把春梅嗅”一句,我努力想像着你娇羞的模样:倚着门儿,柳眉桃腮,回头螓首望去,手里却掂着一枝青梅,“装模作样”的嗅一下,脸中却是怎样也遮掩不住的喜悦和紧张。

世事的变幻,战乱的离苦,让你从一个青涩的少女成为一个愁苦的妇人。你苦苦寻求着自我的幸福,总是不得愿。你的凄惨是战乱造成的,它同样也铸就了你——文学上的奇女子!

这样的你,又有谁能不为之动容?

这样的你,又有谁能不为之怜惜?

这样的你,又有谁能不为之欣赏?

这样的你,又有谁能不为之喜爱?

这样的你,这样唯一的你——李清照!

介绍李清照的开场白篇九

李清照是宋王朝南渡前后的女词人。即使在那个词人辈出、人才济济的年代里,她也不失为一个特殊的大家,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读了《李清照》,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一位女词人在过渡年代里的悲欢离合,她的柔情挚爱、伤感离别、失国之痛、丧夫之悲、哀哀欲绝的真实感情。

作为一个女作家,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说出了一个妇女少女时期、少妇时期、中年时期、老年时期的内心思想和情感,在数千年男子霸占文坛、描写妇女的作品也多处于男子之手的时代里,他的作品可谓异军突起,给文坛增添了一丛琪花瑶草,因而更增强了她在文坛上的地位。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词用寥寥数语,表达了清照惜花的心情,在暮春时期,作为少女的作者,在雨疏风骤的天气里自然关心花卉的情况,同时也向世人描述了当时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下,只能呆在家中,无聊之中种些花卉,整日与花为伴,经历了一夜春风雨后的变化,担心花卉的生长情况,她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这样,本词形象的表达了当时妇女的生活状况,写的无限凄婉,又含蓄委婉,被诸多有影响的大家称赞其情意真切。

在我看来李清照对文学的热爱超过了她的生命,李清照的父母都有文学修养,受家庭的影响,她少年时代便工诗善词,与赵明诚结婚后更是把整个身心都放在文学艺术的深造和金石文字的收集研究上,她不困苦的生活,坚持着她的文学创作,但是金兵入主中原后,宋室南迁,她带着很少的东西,随难民流落江南,背井离乡,漂流异地,多年来收集的金石字画丧失殆尽,给她带来沉重的打击和极大的痛苦。祸不单行,不久,丈夫又犯病死去,更给她增添了难以忍受的悲痛。金兵的横行肆虐激起她强烈的爱国热情,她积极主张北伐收复中原,可是南宋王朝的腐朽无能和偏安一隅,使她的希望成为幻影。这时,她那颗已经残碎的心,又因她的改嫁问题遭到士大夫阶层的诟病,受到了更严重的戕害。她无依无助,呼告无门,贫困悲苦,流徒漂泊,最后寂寞的死在江南。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首词写出了李清照对丈夫的无限思念之情,丈夫外出使她感觉孤独无助,丈夫不在,闺居无趣,要出游以消遣,但是只有独自一人上船,“独”字深刻的表达了她的无助和孤寂,仍然在怀念着丈夫,看到天空的大雁飞过,联想到大雁传书,不由的自问,云中的雁给谁寄来了信呢?表达了她希望是给自己,深夜仍无法入睡,可看出她对丈夫的爱,深深地打动了我,一处相思,两处闲愁,终于我还是体会到了爱的无奈,和无奈中的幸福,这种相思之愁是没法消除的,才把它从眉头撵下去,它又到心头上来了,同样才把它从心头撵开,它又到眉头上去了,这自然的相思之愁被她展现的淋漓尽致,写的及为形象,令我感到心痛,深深的替她惋惜。

汪苏泷曾经有一首歌叫《李清照》,更是总结了她一生的经历,让我为之感叹,那凄迷的生活也让我为之心痛,烟锁秦楼,细雨把酒黄昏后,海棠花是否一旧,声声慢心事谁知否,锦书已经不在大雁却仍一旧,这才下眉头,却又上心头,谁念我终日凝眸,帘卷着西风,惊醒旧梦,人比黄花瘦,一字一句,写出了她经历的情感之路,又有谁不为之感动呢!

从少女的天真娇憨,少妇的柔情挚爱、伤感离别,到失国之痛、丧夫之痛、悼亡孤寂、念亲怀乡、哀哀欲绝的情感,她的悲剧间接体现了历史的悲剧,让人心痛、惋惜。

介绍李清照的开场白篇十

你是一部书,是一部神奇的书,快乐时的与世无争、思念时的淡淡忧伤、哀愁时的痛苦情怀无不使这部书添上一种神秘、曲折、坎坷的色彩。

翻开这部书,读尽你——李清照。

你是一部书,读尽你快乐时的与世无争。是怎样的一个奇女子,开心地喝酒狂欢,“误入藕花深处”,不知归路的你有豪爽的霸气,乘醉起兴,“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你有李白“对影成三人”的豪气,你有林黛玉葬花时的灵气,你有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神气,欢乐的你连写出来的诗也是那么的活泼,你是一部书,书的开头,我读懂了你的快乐。

你是一部书,读尽你思念时的淡淡忧伤。与丈夫神仙眷侣般的生活因丈夫外出被打破了,无聊的你每天痴痴地想念丈夫,吐尽妙语的你竟因思想而“人比黄花瘦”!一句“人比黄花瘦”比得上“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开心的你喝酒,不开心的你也喝酒,“东篱把酒黄昏后”的思念如此深切,可见“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只好等待!“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道不尽的是你对丈夫深深的爱意。你是一部书,书的中间,我读懂了你浓浓的爱与淡淡的愁。

你是一部书,读尽你哀愁时的阵阵痛苦。幸福美好的生活远去,国破家亡的现实随之而来。“物是人非事事休”,是上天太妒忌你了,从此,你的哀愁便贯注你的全身,挥之不散,“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你的哀愁如此深重,“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你的哀愁让你更多地怀念起故园,“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正是你此时的心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不属于你,你已没有了写万金家书的机会;“留得青山在,哪怕没柴烧”不属于你,你何来的可以依靠的大山呢?“兴尽晚回舟”的快乐更已不再属于你,你已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你是一部书,书的末尾,我读懂了你的痛苦与悲情。

你是一部书,你的一生便是一部神奇的书,你的蜕变、你的成熟、你的黯淡都是这部书的神奇之处。你是一部书,读你的我看到了一位似弱非弱的女子在重重困难后背的坚强意志。你是一部书,一部道尽沧桑、跌宕起伏的书。

你就是一部神奇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