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合同范本>课堂实录文字版范文(23篇)

课堂实录文字版范文(23篇)

作者:QJ墨客 课堂实录文字版范文(23篇)

范文范本是我们学习的助推器,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效果和写作水平。在下面的总结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结构和条理性。

课堂实录

生(齐声):能!

生:春天是最有情感的,高兴的时候就风和日暖,生气的时候就雨打雷轰。

生:春天是最富诗意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生:春天是一位高超的化妆师,把花草树木、峰峦田野,都装点得生机盎然。

师:感受真够深刻。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对“春”又有什么独特的感受呢?请速读课文后说说。

(两分钟后)。

生:春天是新生的娃娃。

生:春天是美丽的小姑娘。

生:春天是健壮的小伙子。

师:春天是娃娃,是小姑娘,是小伙子,你最喜欢的是——。

生:娃娃。

师:请说说理由。

生:因为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师: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哪个同学能具体说说“新”在哪里?

生:刚睡醒张开眼是新,山朗润、水涨起、太阳红都是新。

生:刚从土里钻出来的小草,树上的、草丛里的花儿是新的。

生:泥土的气息、青草的味儿,甚至空气、鸟鸣、牧曲都是新的。

生:春天的一切,整个春天都是新的。

师:都说得挺好。由是,朱自清把春天比喻成刚落地的娃娃,目的是让人——。

生:为娃娃的成长辛勤劳动。

生:从娃娃身上,看到未来,看到希望。

师:意蕴很深刻。那有没有喜欢春姑娘的?

生:有,我喜欢,喜欢春姑娘的美。

生:园子里、田野里满是嫩嫩的、绿绿的、软绵绵的小草,给人一种轻盈、舒适的美。

生:树上的桃红像火,杏粉像霞,梨白像雪,遍地的野花散在草丛中像眼睛、像星星,层次分明,参差错落,是一种匀称、和谐的美。

生:花丛中嗡嗡的蜜蜂和飞来飞去的蜂蝶,繁花嫩叶中的鸟儿和牛背上的牧童,都欢欢乐乐。舒舒畅畅,给人一种愉悦的美。

生:细雨、薄烟笼罩下的村庄朦朦胧胧,隐隐约约,诗情画意般的很美很美。

生:蓝天上放飞的风筝,悠悠扬扬的,激发人们无尽的深思和遐想,更是美。‘。

师:感受很深,想像力也很强,真佩服你们。读书啊,写作啊,都要这样,敢于思考,敢于想象,敢于发别人之未发。

师:春姑娘这么美,能不引发你们去——。

生:去追逐。

师:能否说得更准确些?

生:去追求。

师:对!人生,就是要大胆追求。不懈追求,只要敢于追求,人生的春天就一定是属于你们的。

师:朱自清把春天比喻成娃娃,比喻成小姑娘,还比喻成——。

生(齐):健壮的青年。

师:这个健壮的青年谁喜欢?

生(齐):都喜欢!

师:请抓住关键的字、词、句,着重突出你的感受和领悟,说说喜欢的原因。

生:一个“张”字,不仅仅指苏醒,“朗润”“涨”“红”等字词,也不仅仅指春天的山、水和太阳的变化,更是指在春风的吹拂下,春天的一切都充满了活力。

生:一个“钻”字,更是春天充满活力的高度体现。因为这个“钻”字,田园绿了,诱得人们在上面尽情地玩耍,诱得人们也充满了活力。

生:一个“让”,一个“闹”,一个“眨”,花儿竞相绽放,蜂蝶竞相追逐,热热闹闹的景象令人惊讶不已。花、草、生物郡人性化了,这就是春天,这就是充满活力的春天!

生:一个“抚摸”,便产生了尽情的“酝酿”、“卖弄”和“应和”,便使人生发了万般感觉,万般想像,万般喜悦。

师:说得太好了。这感觉、这想像、这喜悦,全出自于“抚摸”,“抚摸”传递着柔和、芳香和喜悦,这是多么的惬意和舒畅啊,令人情不自禁地对生活、对未来充满美好、强烈的畅想。

生(齐):正是这样。

师:请细读六、七段,再深刻体味、联想和想像。

(学生读得琅琅上口,津津有味)。

生:即使是在薄烟般的细雨笼罩下,树叶仍绿得发亮,小草仍青得逼眼,勃勃的生命力真教你无法抵御。

生:即使是在上灯的傍晚,那点点黄晕的灯光,也闪射出无法抵御的光芒。

师:春天,就是具有这么一股永恒的魅力!因而,朦朦细雨之中——。

生:撑伞的、被蓑的、戴笠的,仍在行走、仍在劳作,这种执著,这种精神,让人感受到春天不可抵御的巨大力量。

生:于是,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涌出户外,拥抱春天,放飞希望。

生:于是,舒活筋骨,抖擞精神,“一年之计在于春”,所有的工夫为的都是所有的希望。

师:于是,人们簇拥着春天,挽着春天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去——。

生:去憧憬美好的生活。

生:去实现美好的希望。

生:去建设美好的未来。

生:去奋斗、去追求、去创造。

师:奋斗、追求、创造,是春天赋予人们的神圣使命,因此,生活才有收获,希望才更美好,未来才更辉煌。所以,我们要珍惜自然的春天,更要珍惜人生的春天,振奋精神,鼓足干劲,为人生、为理想而不懈奋斗。

师:这篇散文写得很美。请欣赏地读,读出韵味、读出情感、读出思考,然后,抓住一个角度,如选材、语言、修辞、立意等等,写出这篇文章在写法上好在哪里,二百字左右。

(六分钟后,相继有三位学生读他们各自的习作。)。

附习作原文:

习作1:读这篇文章,仿佛进入一个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美丽境界。你看,作者先写了地上小草的生长状况和活力: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软绵绵的,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再写树上花朵竞相绽放的形象:赶趟儿似的,像火、像霞、像雪。花间蝴蝶飞舞的“闹”状:嗡嗡地,飞来飞去地。后写天空中密密斜织的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的细雨,又写天上渐渐多了的风筝等等。这样,“地上一树上一天上”的顺序层次,使意境显得相当高远和开园,令人心旷神怡,生发出无尽的遐想。

习作2:这篇文章语言构思精妙,出神人化。文中一系列拟人化词语的贴切运用,无不表现出作者选词用字的深厚功力。如:“钻”字,生动地表现出春草的活力;“让”字,逼真地表现出春花竞放的情状,“闹”字,真实地再现了春天百花盛开,蜂蝶飞舞的景象;“抚摸”,形象地表达出春风的温暖和柔情等等。使人在惊异于作者遣词用字功力之深厚的同时,获得语言美的熏陶。

习作3:在这篇文章里,朱自清先生描述春天的景物,突出地抓住春天景象万千的特点,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去追求、去体味、去感受“万千”的景物。如:从视觉人手,在看到草绿草满的同时又产生“软绵绵”的感觉,看到花多花艳的同时又听到蜂蝶的闹声,闻到花艳的香甜;再从触觉人手,在感受春天的温暖和柔情的同时,又闻到泥土、花草的芳香,听到鸟儿卖弄的啼唱、牧童嘹亮的笛音等等。无不让人心灵受到熏染和震撼:春天是美丽的。要把握春天,建设春天!

《画角》课堂实录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七册第二单元《画角》。

教材分析:本教材是在学习了量角器使用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使学生认识到量角器不光能量角,而且还能帮助我们画角。

本班情况及学生特点分析:本班有学生19名,其中男生有12名,女生有7名,班上学习风气比较正,大多数学生能自觉学习,只有两名学生因年龄小有些吃力,学生合作意识比较强。

教学目标:

1、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2、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

教学重点: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难点:在使用量角器画角时,内外圈不分。

设计思路:

通过回忆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激励学生,量角器不光能量角,还能帮助我们准确地画角,你们愿意试试吗?自然地过渡到今天的知识点。之后给学生宽松的环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取有用的技能和方法。同时边画边说基本步骤,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学生任意画角,并量出自己所画角的度数。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

2、展示量角中读错的度数,巩固量角方法,引起学生注意。

二、新课学习。

师巡视,发现:

有的小组同学没有按要讲求去做,仍“各自为政”,自画自角。

2、教师再次强调要求:

大多组:由小组同学发现直接用三角板画比较快,统一采用此方法。

(1)以50度为例:

生1:错误画法。

生2:展示正确画法!

纠正画角中的问题:

a.点顶点。

b.画其中一条边。

c.确定另一条边另一条边如何确定?自学书本:p58页。

(2)展示借助三角板画角的方法。

4、小组再次画同样的角。

要求:不画直角、平角、周角这类特殊角。

5、巩固练习:

(1)画出下列度数的角:

40度140度。

(2)在点和射线上分别画出70度、120度角:

三、在教师要求下画角:

1、画60度角(你想怎么画?)。

(一般会出现有的用三角板画,有的同学用量角器画。)。

说一说,哪种更方便。

(你想怎么画?)。

(一般会出现有的用三角板画,有的同学用量角器画。)。

说一说,哪种更方便。

展示用三角板“减角”的方法画。

看到100度角很多学生采用三角板拼的方法,短暂时间后放弃三角板用量角器画。

师:三角板只能拼(减)特殊角,很多角需要用量角器画。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课堂实录

明实老师的这节《哈姆莱特》阅读课,不事雕琢,朴实而大气,有如大西北的长天与旷野。俗话说,文如其人,其实文与人的关系远非如此简单;倒是课堂教学,让教师的生命信息弥散在教室的每个角落,要把自己的个性与涵养掩藏起来,那是绝无可能的。

文如其人,课尤如此。

明实老师的课线路粗犷,轮廓分明,而师生的互动多止于自然而然的对话,少有刻意为之的活动设计与情境引入,显然缺了一点“潮味儿”。古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如今的课堂似乎也有着类似的审美趣味,有太多的花样与太多的奇崛。有些课如盆景一般,一枝一叶都凝结着设计的匠心,一言一行都埋伏了遥远的深意。明实老师的课,完全不是这个格调。就像日常聊天,偶有波澜,不见巨浪。但我想说,这正是我喜欢的课。不过,我喜欢的,不是它的朴质,而是它的朴质正好切合了这个文本的特质。没有抽象的好课,朴质的也好,华美的也罢,都与好课无关。在经典阅读的课堂上,好课的标准,就看教师能否在学生与经典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引发学生与经典的对话。就此课而言,就看明实老师能否引导学生穿越时间的长河,穿越文化的鸿沟,去到那位几百岁的老人面前,用自己的耳朵,认真倾听那位老人的心声。

英国人常说“说不尽的莎士比亚”。对于中国人来说,莎士比亚的魅力恐怕更多来自“说不清”而非“说不尽”。这“说不清”,既源于文化的差异,也源于语言的障碍,当然更主要的还是因为莎士比亚的博大精深。哈姆莱特似乎就是这样一个“说不清”的人物。我们多认为他是一个哲学王子、复仇英雄,可也有人煞有介事地论证他是个精神病患者。明实老师着意于引导学生发掘这个看似老套的复仇故事的人文主义内涵,事实上,他在很大程度上也达到了这个目标。但我必须承认,这个同样困扰着我的难题,并未因这节课而释然,相反倒触发了我更多的思虑。这不是教学的失败,恰恰是教学的价值所在。譬如,在明实老师的解读中,哈姆莱特的人文主义主要表现在个性解放与自由意志上,并且由此关联到鲁迅先生“沙聚之邦”与“人国”的命题,关联到现代公民的培育,这个思路一方面让我欣然,一方面却让我惶惑:在先前的教学中,我更倾向以“正义”的观念来解释哈姆莱特的复仇以及复仇中的迟疑与延宕。“正义”这样的普世观念,当然有助于消除横亘在学生与莎剧之间的文化壁垒,但是不是有违剧作的原意呢?细读明实老师的课堂实录,那严谨的分析与严明的逻辑,让我不得不再一次直面爱汶河畔的那个老头儿。

这就是教学的价值。经典是远方,而教师只是通向远方的桥梁。我们给学生敞开一个世界,而那个世界的风景,还得靠学生自己去领略。在莎士比亚这样伟大的经典作家面前,学生要谦卑,我们更要谦卑。弱水三千,取一瓢饮,一眼洞穿的想法是不自量力的,一网打尽的念头是不切实际的。有些老师太急切,太贪婪,太想把哈姆莱特“说清”“说尽”。于是,便绞尽脑汁地想花样,挖空心思地搞设计。结果呢,本末倒置,对教学设计的关注超过了对经典的关注,教学的痕迹遮蔽了文本的意义,经典倒在不经意间成了饰品。

明实老师的朴质,意义正在于此。面对“说不清的莎士比亚”,我们的任务不是想方设法把它说“清”,而是搭建一个平台,切开一个口子,让学生“说”起来。重要的是“说”,不必奢求“说清”与“说尽”。看明实老师上课,学生在说,他也在说,大家都在说。一路说下来,做的是同一桩事情:看看莎士比亚到底在说什么,看看哈姆莱特的精神特质到底是什么。

当然,朴质并不意味着粗疏和贫乏。很多人喜欢花里胡哨的课,大概对朴质本就存有这样的偏见。看其平常却奇崛,明实老师的朴质是以厚实的积累、独立的思考与教学的智慧为基础的,因此疏而不漏,朴而不拙。

课上学生有段非常精彩的表达:每个人能意识到个体生命对于社会的发展前进是有机结合的过程,每个人要意识到“各安其位”的“位”和“尊卑有序”的“序”是自己该有的,而不是别人规定的。“位”和“序”应当遵从人性,而不是人性遵从它们。

这个表达堪称这节课的高潮,却存在着小小的遗憾,那就是与文本的疏离。明实老师迅疾把握了这个“点拨”的机会。他追问道:“你说的这些与《哈姆莱特》的关系是什么?”

这个追问很宝贵。我们的思考来自文本,但必须回到文本,无此,则“沙聚之邦”的命题就成了大而化之的贴标签,这节课的立足点与落脚点就会坍塌。我赞同明实老师的评点,这个学生的言论的确是“可以赢得掌声的”:

生:《哈姆莱特》象征的是一种“解放”的思想,象征着我们要打破已有的陈规和旧的秩序,冲击它们的束缚。哈姆莱特本人没有遵从克劳狄斯的安排。(师:如果都是像奥斯里克这样的人,是不是就遵从了国王的安排,各其“位”和“序”了?)对,是这样,哈姆莱特把对人性的追求放在了第一位,这才是这部戏剧最重要的地方。

尽管,“人性”这样的辞藻还是略显抽象,但我相信这个学生已经开启了与莎士比亚的对话之旅。

课堂实录

1、板题质疑:桥,让你想到了什么?(学生或许会说:桥是连接河两岸的建筑,有铁桥、木桥等)。

2、一读课题,课文为什么以桥命题,究竟这是一座什么样子的桥呢?

1、自由朗读课文,想,文中的桥是一座怎样的桥?

2、交流,可以初步说说文中依据,随机层层点拨:

窄窄的木桥不结实的木桥又窄又不结实的木桥。

3、二读课题。说到这里,再读课题,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可以是沉重的,郑重的)。

就是这样一座又窄又不够结实的桥,成了洪水突然袭击时的唯一的逃命桥。那么它是否真的能那么轻易地救老百姓的性命呢?当时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划出描写大雨和洪水的句子,选择其中感受最深的一句作批注。

1、交流。

2、适时解疑:像泼。像倒。为什么独立成句?引导:凝重的笔调。两字却字字千钧,脑海里可以是一幅活的声势兼备的画面。更突出了雨非同寻常的大。致使洪水泛滥成灾。

5、指名,(这洪水简直是一群魔鬼在跳舞,让我不由地想到了群魔乱舞这个词)。

7、朗读写人们反应的句子。读了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恐惧不安送进句子中去。

读好你拥我挤疯了似的跌跌撞撞。

8、读着读着,我的眼前出现了逃难队伍中的一个。

9、出示: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其中有一个。

按这个句式写一写你眼前出现的这一人物,注意写好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10、面对疯狂袭来的洪水,人们几近疯狂崩溃,几乎失去了理智,试想,这样的又窄又不结实的桥?(怎能承载得了疯狂的拥挤踩踏?)急需要什么?(沉稳的组织者,有序地疏散)。

11、老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场的。

1、上节课,大家在邱老师的带领下已经读通了课文,并且感受到在那个黎明时分,面对突如其来的(山洪),人们(受惊了),一百多个村民都毫无秩序地拥向那窄窄的(木桥),情况非常(危急)。幸好那年迈的老汉,那受全村人拥戴的党委书记早已站在窄窄的木桥前,让我们穿越时空,看一看这位老汉在生死攸关之际做出的人生选择,留下的感人事迹。

2、请同学们读723自然段,划找出描写老汉的句子,然后交流,大屏幕出示句子,同桌再读一读。

1、读了这些句子,相信老汉已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哪一句话最让你感动呢?用心地读一读这个句子,并写下你的内心感受。

2、交流:

1)、第8自然段。

2)、第10自然。

3)、12自然段。

学生自由抒发自己的感受,从中品悟老汉的屹立如山、责任如山,并进行朗读指导。

出示15、21、23自然段。

1)揪、吼、凶和推矛盾。

2)、急于求生的小伙子和推老汉先走矛盾。

老汉和小伙子的言谈举止的确令人费解,充满了矛盾!请一生阅读下文,老师相信你在顷刻间会明白许多许多。文章到最后才交代老汉和小伙子之间那血浓于水的关系,这个结局。

4、反复咏叹,感受亲情。

1)、当我们明白老汉原来是小伙子的父亲,小伙子原来是他的儿子的时候,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令人感动的一幕,相信你又会有新的感受。让我们把儿子这个充满血缘、充满亲情的字眼带入文章中,一起深情地朗读1423自然段,我们就能理解这位平凡而伟大的父亲了。引读。

此时此刻,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父爱如山)。

然而,这样的老汉最终还是被无情的洪水吞没了,但凶猛的洪水吞不没的又是什么呢?出示屏幕。学生练习。

老汉离我们远去了,面对着残破不堪的木桥,你最想说的又是什么呢?表达对老汉的哀思学生写后交流。

再读课题,你对桥又有什么感受?理解桥的象征意义,并总结全文。投影出示读句子:

他像一座山,一座屹立不倒的山,他更像一座桥,一座联结生命的桥。

《暖流》课堂实录

1.谈话(上课之前):我先播送一则天气预报:今天最低温度2摄氏度,最高温度12摄氏度,偏东风三级。昨日,有一股暖流自西向东移动,江苏地区气温近日将有所回升。

2.提问:在这则天气预报中,“暖流”指什么?

3.导入新课:在1994年年底,寒冬里的南开大学里也涌动着一股暖流。(板书课题)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组织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巡回检查学生自读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3.组织交流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组织开火车读。

(2)请同学们画出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同桌互相读一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

(4)读完后组织评议、正音。

4.组织再默读课文,思考:想想课文主要写了怎样的一件事。

5.组织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6.请大家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7.组织交流分段及段意。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组织交流上述问题。

3.提问:从“涌动”一词你看出了什么?为什么心情会这么激动呢?

4.组织讨论上述问题。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四.指导写字。

2.指导用钢笔描红。

五.小结,布置作业(课后完成作业)。

《画角》课堂实录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画角》p29。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并会用一副三角尺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初步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而且通过画角的自我检查培养了学生利用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及时检验的学习习惯。

下面是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创设情境。

1.抢答形式:说一说一副三角板各是多少度?

2.在练习本上任意画一个角,说说是什么角,几度?

复述量角的方法和注意点:简单概括——找点,找边,找度数。

3.引入新课:给出一个角的度数,你会画出这个角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本环节从复习铺垫开始,以抢答形式让学生进行复习角的度量。

二、尝试体验,探究新知。

2.师生共同归纳,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的特殊角。30度、45度、60度、90度、75度、105度、150度等等。

3.引出:不是特殊角,用量角器来画角。

自主探究,画出25度的角。小组内交流画法。

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交流合作形式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归纳小结,质疑问难。

1.引导学生小结“角的画法”:

一画射线二重合,三找点,四连线,五标度数六检查。

以顺口溜的形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角的画法。边画角演示边说顺口溜,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归纳能力。在演示过程中与量角的度数知识和角的分类结合在一起,巩固了前面学习的知识,“五标度数六检查”可以培养学生自我检查的学习习惯,避免了学生的“丢三落四”和“看错了”的现象。同时要求学生画出的角两边长度要匀称,美观。

2.着重让学生讨论:看刻度时应注意什么?

注意内外刻度。跟量角方法相似,也是从0度数起。

3.注意画锐角和钝角的区别。看准刻度找好点。

4.如何判断所画的角是否正确。检查自己画的角是否正确,用角的分类方法来判断。

三、巩固新知,鼓励创新。

1、用一副三角板画出75度和30度的角。

2、用量角器画出15度,70度和155度的角。

3、画150度的角,看谁的画法多。鼓励学生的方法多样化。

反思我的课堂:

1。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做事要认真,要学会自我检查。尽量地改掉所谓“粗心”的毛病。我一直在努力。

2.培养孩子学会听课,学会倾听别人意见的好习惯。

3.培养孩子做事的条理性。

离骚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屈原的《离骚》。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名平,字原,本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曾为楚国的三闾大夫,主张联齐抗秦。楚怀王死后,他两度被放逐,无可奈何之中,自投汨罗江而死。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请大家反复朗读课文。

(学生纷纷朗读)。

师:刚才朗读的时候大家有没有了解到诗人流露的独特情怀呢?

生:其实,没学这首诗也能了解屈原的情怀啊,谁不知道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呢?

师:这首诗情感的起伏,你能体会到吗?

生:好像没感觉。

师:同学们希望老师怎样去教这篇课文呢?学习这篇课文,你们希望得到些什么?

生:我觉得老师最好不要自己或者让我们翻译诗中的句子,因为很难翻,又有方言词,翻译后肯定诗歌的味道就没了,听起来也会很累、很枯燥。但是,我又觉得如果不翻译,这首诗我们很难看懂,而且在积累文言词语方面也会有损失,会学得很心虚。我希望老师能有点新方法。

师:那好,我们就把学习重点放在了解屈原的独特情怀上。因为诗歌字面意思较难理解,所以我们让这首诗尽量变得短些,这样就可以少一点要翻译的字词。请同学们尝试一下,看能否对文中的诗句进行压缩,留下你觉得足以说清作者意图的话。

(学生埋头动笔,然后讨论了一段时间。)。

生:我来改改前面几句。我将这些句子压缩,成了“高阳苗裔,皇考伯庸。摄提孟陬,庚寅吾降。皇览余度,锡余嘉名。名余正则,字余灵均。”

(学生鼓掌)。

师:大家鼓掌是因为他改得不错吧?那么请问他的改动有什么特点?

生:诗歌更简练了,每个句子都只有四个字,那么整齐,比原文更有节奏感了。

师:照你这么说,修改后的诗歌成了四言诗,比原文更好了,是吗?

生:好像不能这么说。

师:请果断些,到底是修改后的好,还是原诗好?我们评价一篇作品有哪些标准?

生:应该以主题的需要、表情达意的效果为标准吧。

师:很好!那么四言诗的形式跟原诗形式相比,到底有什么区别?大家自己读读看。

(学生七嘴八舌地读了起来)。

生:四言诗比原诗更整齐,更有节奏感了,但是读起来比原诗要快,显得比较急促。

生:“兮”字是楚地方言的体现。

师:所以我们能不能把原诗中的那些虚词、语气词,比如“之”“兮”等随意省略掉?

生:不能。

师:好。但我还是要表扬刚才那位同学,他的提炼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至少帮助我们把诗歌的主要信息了解得更清楚了。

(很多学生点头)。

师:如果我们冲着紧缩以求简练的目的去改动诗歌,是否只能改成四言诗?能否再简单些?

生:我来试试,还是改刚才那八句,可以改成“帝裔,考庸。摄提孟陬庚寅降。皇览余度,锡嘉名。名余正则,字余灵均。”

(有学生笑了起来)。

师:这位同学,你为什么笑?请站起来说说。

生:他把诗的意思保留下来了,但是读起来真难听。

生(七嘴八舌):是的。

生:对,得把“伯”字添回来。

(学生反应很激烈,老师挑代表发言。)。

生:大意没变。不过在表达作者情感时有差异了。因为根据课下注释,“高阳”帝是楚国君王的远祖,压缩成“高阳苗裔”才可以看出屈原与楚国血肉相连的关系,“高阳”二字用意独特,比光说“帝”好得多,因为这是屈原爱国的根本原因之一。

生:“伯庸”是屈原父亲的字,“朕”是“我”的意思,“朕考伯庸”虽然也是在介绍自己的父亲,但是体现不出作者的意图。当某人说“我的父亲是某某领袖”时,不必加上“伟大”这样的形容词,我们也能体会他说话时的自豪。但是“伯庸”这个人大家都不太熟,似乎没什么名气,只有加了“皇”字作修饰,我们才能比较容易体会到屈原的自豪感,因为“皇”是“伟大”的意思。

课堂实录

生: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师:同学们很了不起。

师:文艺复兴的核心精神是人文主义精神,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是提出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文艺复兴不仅仅属于欧洲,它也应当属于全人类。

师:恩格斯曾经说过,“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莎士比亚无疑就是那个时代最杰出的代表。我请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莎士比亚。

生:西方有一种说法,在西方人的床头必备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就是莎士比亚的戏剧。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的戏剧家,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

生:莎士比亚创作有39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最著名的作品有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

师: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什么是悲剧?什么是喜剧?

生: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就是把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

(生答不出来)。

生:让人珍惜。

生:讽刺。

师:对,用中国人的话说就是讽喻。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概述一下《哈姆莱特》的情节梗概。请一位女同学吧。

生:丹麦老王被他兄弟害死,他的鬼魂出现在城堡。哈姆莱特觉得父亲死得蹊跷,又痛恨母亲很快嫁给了他的叔父,因此,他想查清真相,就请来一个戏班子。戏班子演了一出与他的叔父杀死他父亲相仿的戏,让他确定了他的叔父正是杀死父亲的凶手,于是他决定复仇。他的叔父也不放心他,就派他去英国,想借英王之手除掉他,结果,哈姆莱特识破了诡计,反杀了两个使者。然后,他的叔父又设下了计谋,让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决斗,并在雷欧提斯的剑上抹了剧毒,还准备了毒酒。最后在决斗中,所有的人都死了。

师:你的语言能力真棒,干净利落,概括得也很到位。还有人能补充一下吗?

生:哈姆莱特爱上了大臣波洛涅斯的女儿奥菲莉娅,他为了麻痹敌人,故意装疯,让毫不知情的奥菲莉娅很伤心,后来,他又误杀了波洛涅斯,奥菲莉娅精神失常,落水而死,她的哥哥雷欧提斯才决定复仇,要和哈姆莱特决斗。

生:哈姆莱特和克劳狄斯的冲突,一个要复仇,另一个反过来要谋杀他。

生: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的冲突。

生:我还想到了一个,哈姆莱特和奥斯里克的冲突。因为奥斯里克接受国王的命令,要挑拨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比剑,想激起哈姆莱特的好胜之心。

生:哈姆莱特的品格比较高尚,奥斯里克是个小人,喜欢恭维别人。哈姆莱特看不起奥斯里克。

师:他们之间是性格差别还是因为别的什么?是性格冲突还是思想冲突?

生:思想冲突。

师:因为一个是为王权服务的弄臣,如同仆妾,而另一个有着平等思想,他看不起这样的人。

生:我认为他是比较冷静的。

生:我从课文中找到了两处能体现他的性格特点的文字。一处是在第27页,“如果我不去剪除这一个戕害天性的蟊贼,让他继续为非作恶,岂不是该受天谴吗?”由此我看出哈姆莱特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当看到一些不公正的事情时,他觉得自己有义务去匡扶正义,主持公道,所以他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还有一处是在第30页,他向雷欧提斯道歉时说,“当着在座众人之前,我承认我隔屋放箭误伤了我的兄弟;我现在要向他请求大度包涵,宽恕我的不是出于故意的罪恶”。从中可以看出哈姆莱特是一个敢做敢当的人。哈姆莱特误杀了雷欧提斯的父亲后,他并没有逃避,而是承认自己的过错并且请求对方原谅。

师:这也是一种勇敢。(生:对。)非常好,请坐。大家就要以这样的姿态来回答问题。

生:我认为哈姆莱特是一个能坦然面对事情的人。我找到了第29页的下面,“不,我们不要害怕什么预兆;一只雀子的死生,都是命运预先注定的。注定在今天,就不会是明天;不是明天,就是今天;逃过了今天,明天还是逃不了,随时准备着就是了。一个人既然在离开世界的时候,只能一无所有,那么早早脱身而去,不是更好吗?随它去”。

师:你发现的这个地方非常重要,你概括为坦然,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宿命论。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生:我有一个发现,哈姆莱特说他自己是鲁莽的,但我认为他是果断的。

生:哈姆莱特在处置吉尔登斯吞他们时非常果断。相比他的果断,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隐忍。他要复仇,也找到了证据,但他等到雷欧提斯亲口说出一切坏事都是国王干的之后,才拔剑杀了国王。

生:克劳狄斯对哈姆莱特的好是有条件的。他刚登上王位的时候,哈姆莱特并没有对他造成威胁,后来他发现这个王子并不完全服从他的意志,开始威胁他的王位,他就要除掉他了。

师:从我们刚才读的那一段充满温情的`文字里,我们能不能发现一点什么更深的意味呢?

生:他说你失去了父亲,你的父亲也曾失去过一个父亲,暗示他把这一切忘了。又要哈姆莱特把他当成自己的父亲就可以了,他是希望哈姆莱特忘了这件事情,因为克劳狄斯非常清楚老国王是怎么死的。

师:我们在他后半截的话里能不能看出一点他隐秘的想法?

生:他不想让哈姆莱特去求学,想让他一直待在他们身边,无论他做什么事情他都可以看着,这对他来说相对安全一点。

生:我来补充一点。我觉得国王是一个控制欲比较强的人,让哈姆莱特留在身边,就可以一直监控他,如果他做出对自己利益有损害的事,国王对他的处理会更加快速。

生:克劳狄斯有专制的思想,哈姆莱特去外面求学,有新思想。因此,他们两人之间的冲突代表新旧势力的冲突。

生:我有另一种看法。哈姆莱特是王子,他有新的思想,他如果自己推翻国王,有点不对劲,那就让一个大恶人去杀了他的继父。杀父之仇只是象喻,象征着新势力把旧的王朝推翻了。

师:这倒是一个很新的解释,让我耳目一新。也有人谈过隐喻之说,比如弗洛伊德,他引用古希腊戏剧《俄狄浦斯王》,提出“俄狄浦斯情结”——即“恋母情结”,来解释哈姆莱特的复仇,也有一定的道理。

师:读文学作品不能只看情节,而是要进行深入的思考,思考这些严肃的问题。考验你的智慧的时候到了,还有哪位同学要发言?好,最后一排的男生。

生:克劳狄斯是为自己的私欲,而哈姆莱特是为了国家和大众,这是很不同的。

师:你说得很好。我们首先要考虑克劳狄斯获取权力的动机,是为了一己私欲还为了完成政治理想。比如李世民就是用非法的手段获取权力,但他是一个有政治理想的人。“玄武门之变”并没有给他的声誉带来多坏的影响,后世依然称颂他是一代明君,因为他创造了“贞观之治”。克劳狄斯呢,整部戏剧中我们有没有看到他的政治理想?(生:没有。)我们看到的是彻夜狂欢和饮酒纵欲,从反面我们也看到了人民的反对。另外就是他获取权力的方式,是不是合法的?(生:不合法。)对,他是用残害亲人的手段获得的。他是嗜杀的,这是一切专制暴君的共性。

师:由于时间的缘故,我们讨论最后一个问题,早在20世纪初,鲁迅就提出了关于“群体性”与“个性”的两个概念:“沙聚之邦”与“人国”。“沙聚之邦”里的众人是未经个性解放与个性建设的“愚民”,是各安其“位”、尊卑有“序”的一群奴隶,有如一盘没有任何主体性的散沙,看似庞然大物,其实不堪一击。所谓“人国”,也就是“现代民主国家”。“人国”中的人是一个个健康独立的个体(个性),是自由平等的公民。结合这段话,我们用新的眼光、新的视角来看《哈姆莱特》这部戏剧。

生:我来谈一点自己的看法。“沙聚之邦”与“人国”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个人有没有意识到他本人在社会中存在的意义。每个人能意识到个体生命对于社会的发展前进是有机结合的过程,每个人要意识到“各安其位”的“位”和“尊卑有序”的“序”是自己该有的,而不是别人规定的。“位”和“序”应当遵从人性,而不是人性遵从它们。

师:你说的这些与《哈姆莱特》有什么关系?

生:《哈姆莱特》象征的是一种“解放”的思想,象征着我们要打破已有的陈规和旧的秩序,冲击它们的束缚。哈姆莱特本人没有遵从克劳狄斯的安排。(师:如果都是像奥斯里克这样的人,是不是就遵从了国王的安排,各其“位”和“序”了?)对,是这样,哈姆莱特把对人性的追求放在了第一位,这才是这部戏剧最重要的地方。

师:你的这一番言论是可以赢得掌声的!(大家鼓掌)就这个问题,最后我们再请一位同学分享一下自己的观点。

生:哈姆莱特与国王的冲突就是“人国”与“沙聚之邦”的冲突。国王巴不得所有的臣民都是“各安其位”“尊卑有序”的愚民,以维持他的残暴的统治;而哈姆莱特代表的是新的力量,他要剪除蟊贼,为民除害。他们之间一定会展开斗争,这个斗争就以冲突的形式表现出来。

师:非常好,你总结得很到位。《哈姆莱特》这部戏剧对当今中国的意义就在于,中国经过两千年残酷的封建专制统治,今天成为一个现代的民主国家,我们每一个人正在经历个性解放和个性建设。当今的中国不再是“沙聚之邦”,但我们的启蒙还要继续,关于现代的“人”的建设是不能停止的,这就是新文化运动的精神所在。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读莎士比亚,为什么还要读《哈姆莱特》,是要引发我们对民族未来的更深入的思考。

师:《哈姆莱特》中还有许多金句,大家课后自己整理一下,会对你有很多启发。最后送大家别林斯基的一句话:“啊,去吧,去看戏吧,如果可能的话,就在剧院里生,就在剧院里死!”戏剧是一个民族完成个性建设最好的武器,所以我主张每一所学校都应该广泛开展戏剧教育,积极开展戏剧活动,这样才有助于国民的“个性建设”。这堂课就到这里,谢谢同学们!下课。

课堂实录

1、了解杜甫生平、写作背景以及对其诗歌的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1、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2、赏析诗歌对仗工整、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一、导入。

在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春天,人们喜欢到野外去踏春,去感受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勃勃。而在秋高气爽的秋天,人们登高望远,饮酒作赋。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诗圣”杜甫一首关于“登高”的诗,诗的题目就是《登高》。

二、品读诗歌。

师: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学习一首古诗,首先就是要进行的朗读,不是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吗?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品读诗歌。

诵读时请同学们注意四点要求:一是读准字音,二是把握节奏,三是注意轻重,最后要求读出感情。接下来请同学们按照提示的要求自由诵读。

生(自由朗读1分钟左右)。

师:请同学们听一段视频朗读。(展示一段名家的视频朗读)。

同学们听的都很认真,接下来请我们班的同学读一读。(选两位学生进行朗读,师或学生作简评,以鼓励为主)。

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都很不错,但我认为同学们还可以在这基础上读得更出色。在刚才的诵读提示中,最后一点要求是要读出感情,那么,怎样才能读得更好,更有感情呢?我们知道,诗人的创作往往是为了表达思想和内心的情感需要,或者说,诗人的作品,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那么,我们了解和把握诗人在诗作中的情感,我们就可以把这首诗读得更好了。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探讨杜甫在这首诗中寄寓的情感。

同学们都朗读了这一首诗,也对这首诗有了初步感知,同学们能否用一个字或一个词说一说你读完后的整体感受。

生:悲伤、忧愁、孤独……。

师:诗人的悲在诗歌中体现在哪里?或者说诗人悲从何来?

同学们先思考几分钟(停1——2分钟)。

生:分组讨论。(讨论激烈,气氛较好)。

师:讨论结束。同学们坐回原位,请组内选一位代表回答。

生:诗人的悲首先体现在所见秋景的悲,主要体现在首联和颔联上: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师:首联和颔联共写了几种景物(意象),分别有什么特点。

生:八种。有风、天、猿、渚、沙、鸟、落木和长江。特点是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回鸟、落木萧萧和长江滚滚。

师:这些各具特点的意象即诗人所见的秋景之悲是如何体现的?

生:急风,是说风很大,而且又是秋天的风,这样的风更冷。急风凛冽,不仅吹在诗人身上,更是吹在诗人的心里。

生:天高阔远,在茫茫天地之间,诗人更觉自己的渺小,无限悲凉之情涌上诗人的心头。

生:猿的啼叫是哀伤的。哀猿声声,使诗人悲凉的心境更添一层。

师:高猿长啸,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

生:清渚和白沙。从色调上看,清和白是冷色调,更显环境的冷清和凄凉。诗人触景生情,自然内心也倍感凄凉。

生:这是两只完全不同的鸟。毛笔下的鸟是一只展翅高飞、壮志凌云的鸟(鹰击长空);而诗人笔下的鸟是一只无家可归、低沉徘徊、孤独哀伤的鸟(回鸟徘徊)。

师:看到萧萧而下的落木和滚滚东逝的流水,诗人又会想到什么?

生:落木即落叶,到了秋天,树叶纷纷落下,意味着生命的终结。看到落叶诗人也感到自己到了生命的尽头,内心无限凄凉。

生:滚滚长江东逝水,东逝的流水会让人想到韶光易逝、人生苦短。孔子在长江边上感慨道:逝者如斯夫(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到: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师:除了秋景之悲外,诗人的悲还体现在哪里?

生:除了秋景之悲外,悲还体现在诗人的境遇之悲,集中体现在颈联和尾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师:诗人的境遇之悲具体体现在哪里?

生:万里悲秋常作客,诗人长年漂泊他乡,壮志难酬,处境艰难。

师:如何理解尾联中的“艰难”一词?(联系课文注解)。

生: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国家动乱(安史之乱),诗人漂泊在外,生活艰难,壮志难酬。

师:诗人自身处境艰难,还处处为国为民忧心,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

生: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年老了又身缠重病。

生:诗人孤身一人去登台,倍感凄凉。

生: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内心愁苦想借酒消愁,可是又患重病,不得不戒酒,本想一醉解千愁,终没有遂愿,心中万千愁绪无法排解,真是愁上加愁。

师:请大家根据下面例子仿写,对诗人的悲进行总结概括,“诗人悲在重九登台,倍思乡亲”。

生:诗人悲在老年孤独,重病缠身。

生:诗人悲在孑然一身,独自登台。

……。

师:正如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所评:

系舟“万里”,故乡渺茫,此其一;“悲哉秋之为气”,节令凄凉,此其二;

“常”年如此,不知其终,此其三;异乡“作客”,寄人篱下,此其四。

“百年”一生潦倒,此其五;体弱“多病”,缠身不愈,此其六;

孑然“孤”独,此其七;重九“登台”,倍思乡亲,此其八。

师:对诗人的情感把握和了解了之后,我们能否把这首诗朗读得更好呢?

同学们先来欣赏一段视频朗读。

刚才这一段朗读与先前的一段朗读,哪一段读得更好,请同学评一评。

生:这一段朗读比先前一段朗读读得更好,语调更低沉哀婉、情感更凄凉。

师:我们班的同学是最棒的,相信同学们一定也能读得很好。

(指名1——2名学生朗读或让开始时读过的学生重读,再让学生自己点评。)。

师(小结):全诗借登高所见萧瑟、悲凉秋景,抒发作者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悲伤之情。用了借景抒情(秋景之悲)和直抒胸臆(境遇之悲)的抒情方式。

三、延伸拓展。

有古语说“女伤春,士悲秋”。(展示几幅秋之悲凉的作品,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浔阳江头夜送客,风叶荻花秋瑟瑟”等,让学生感悟“悲哉秋之为气”。)。

1、收集杜甫诗歌中的名句,并把它积累起来。

2、背诵全诗。

《我想》课堂实录

生1:诗人写给儿童读的诗叫儿童诗。

生2:适合儿童读的诗。

生3:还有儿童写的有儿童情趣的诗。

师:对!成人或儿童写的具有儿童情趣、反映儿童生活、适合儿童阅读的诗是儿童诗。

师:有人说这首诗意境好美啊,你们知道什么是儿童诗的意境吗?不知道,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儿童诗。:。

师朗诵:“天上月亮圆又圆,/照在海里像玉盘。/一群鱼儿游过来,/玉盘碎成两三片。/鱼儿吓得快逃开,/一直逃到岩石边。/回过头来看一看,/月亮还是圆又圆。

师:在月照大海的静态美景中,通过鱼儿的“逃”和“看”的动态加入,写活了一群小鱼儿戏水观月的画面。这首儿童诗中戏水观月的画面就是意境中的“境”,诗中盎然的童趣就是意境中的“意”。简单地说.儿童诗的“意境”中的“意”指诗中的感情、道理、想法;“境”指诗中的“画面”。

师出示符号“0”,让学生根据“0”的形态特点观察、想象:“0”是什么?

生:数字零、字母0、鸡蛋、石子、张开的嘴、圆圆的盘子、圆圆的月亮、红红的太阳……。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的想象是一幅幅画面,就可以作为儿童诗的“境”,如果以此为题目在诗中进行无限的遐象抒发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就是“意”。我们读儿童诗就要抓住诗中的“境”去体会诗中的“意”。

师:出示“小手﹢桃树枝”,如果把你的小手安在桃树枝上,会长出什么呢?

生1:我会长出稚嫩的花蕾,在阳光下尽情地绽放。

生2:我会长出稚嫩的枝条,在春风春雨中尽情地生长。

师:此时的你会有些什么想法?

生3:我会与树上的小鸟、桃树枝、桃树叶成为好朋友。

生4:我会让小鸟在我的枝条上筑巢、搭窝,让鸟的家族自由地歌唱。

生5:歌唱美好的生活……。

师:出示“脚丫十柳树根”,如果把你的小手接在柳树根上,又会长出什么呢?

生1:我会长好多好多的根。

生2:我会发好多好多的芽。

生3:我会长出很多很多的柳枝、柳叶。

生4:我会长出很多很多的柳树,长成一片茂盛的柳树林子。

师:此时的你会有些什么愿望?

生5:我会给人们遮荫,让我的同学在树下乘晾、读书……。

师:出示“眼睛十风筝”,如果把你的眼睛装在风筝上,你会看到些什么?

生1:我会看见蓝蓝的天空、自由飘飞的白云。

生2:我会看见自由飞翔的小鸟;还会看见红彤彤的太阳。

师:往下看。

师:出示“我+春天的土地”,如果把你种在春天的土地里,你会变成什么?

生1:我会变成小草、小花,把祖国打扮得美丽无比。

师:多么美好的愿望啊!你们呢?会变成什么?有什么美好的愿望?

生3:我会变成一棵摇钱树,为穷人摇下很多很多的钱,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生4:我会变成神笔马良,为瘫痪的妈妈画出神药,妈妈吃了药马上就能站起来。

师:多么孝顺、多么善解人意的'孩子!

(师过渡:同学们的想象丰富、奇特,还有很多美好的愿望。你们是根据课文“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把自己种在土地上”展开的想象,作者又是怎么想象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读读课文。)。

1.生自由放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读到字正腔圆。

“长啊(nga)长”、“望啊(nga)望”、“飞啊(ya)飞”中的“啊”的变音指导。

3.指导学生用“解题——了解诗句大意——抓诗眼体情”的学习方法学习、体会《我想》的思想感情。(作者高洪波以“想”为诗眼,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一)、与作者想象、语言表达对比。

(生默读思考后)。

生1:第一节作者用了比喻和拟人进行想象,作者想象“小手长成花苞牵着阳光悠啊悠,悠出声声春天的歌”让人回味无穷,这里的“牵”正好与小手相对,用得好;“悠”用得好,好象有点……慢悠悠的意思,说不清楚(欲言又止),我们只想到了“长”这个词。

师:请同学们查查工具书,看看这个“悠”在诗句中是什么意思?

生2:我觉得这个“悠”在诗句中应选词条上的“久;远”的意识。

师:你能联系上下文说说吗?

生2:好象是小手牵着花苞在慢慢地长啊长,就是慢悠悠的意思。

师:怎么长出春天的歌声的,想象一下。

生3:桃树的花苞在阳光下慢慢地长慢慢地开放,桃树的枝、桃树的叶慢慢地长大,会长成美丽的春天,这美丽的春天就像一首歌。

生4:桃树的花苞在阳光下慢慢地开放时,会看到她的好姐妹杏花、李花、君子兰、牵牛花在春风春雨中跳舞,还会听到小溪、小河、小鸟在欢快地唱歌,这所有的声音汇合在一起就像一首春天的歌。

师:这一个“悠”字表达出了这么多的含义,真是太传神了。这就是诗的语言,有形象、有声音、有色彩,读起来还有音乐一样的节奏美。下面请同学们读读这节诗,读出诗的节奏、韵味和美妙的想象。(师注意指导学生读出“悠啊悠,悠出声声春的歌唱”的节奏、韵味和美妙的想象。)。

师:请同学们再说说其它几小节,作者的想象和语言好在那里?

生5:第二小节作者用“长成一座绿色的帐篷”概括了我们所有的想象。

师接:这说明诗歌的语言十分精练,浓缩了很多的意义。下面请同学们读读这节诗,体会诗的语言的节奏、韵味和美妙的想象。(师注意指导学生读出“长啊长,长出一座绿色的帐篷”的节奏、韵味和美妙的想象。)。

生6:第三小节作者把蓝天比喻成课堂很美。

师:是吗?如果高洪波把想到的都写下来,课本装得下吗?在这里他是选取典型的画面“白云、太阳、天”表达儿童对蓝天的遐想和喜爱之情。下面请同学们读读这节诗,体会诗的节奏、韵味和美妙想象中的无限遐想和喜爱之情。(师注意指导学生读出“望啊望,蓝天是我的课堂”的节奏、韵味和美妙的想象。)。

生8:第四小节想象奇特,“飞”字用得好,写出了儿童…….(欲言又止)。

师接:写出了儿童对美好愿望的向往与追求。下面请同学们读读这节诗,体会诗的节奏、韵味和美妙想象中儿童对美的无限追求与向往。(师注意指导学生读出“飞啊飞,飞到遥远的地方”的节奏、韵味和美妙的想象。)。

(二)、体会作者构思特点,模仿写诗。

师: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看看每一节的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1:作者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生2:每一节都是先写我想怎么样,再想象长成什么、变成什么.

师:对!你能模仿着写一写吗?

(生模仿写作5分钟后)。

…………。

(生自主评价本堂课学习收获后)师总结:同学们,我们读儿童诗就要抓住诗中的画面与精美语言中传神的重点词去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的感情、道理、想法;我们写儿童诗就要用画面及凝练的诗化语言去创造优美的意境去表达我们的感情和想法。

劝学课堂实录

这次开课我是没有准备的,前一天晚上休息前接到学部电话说明天是家长开放日,要向家长开放一节课,请姜老师准备上一节课。

只有在上课时,我的心才是宁静而舒展的。只要到了讲台前,我的心便全在文本、学生那里了。当然,这一次开课还有另一种听课对象:家长。这样,三方与文本形成互动就有了难度。

师:上课!

生(1):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齐)姜老师好!

(我所执教的高一[5]班只是在上语文课时才将老师的姓齐声喊出来,其他学科没有这样做。我这样做的理由是,对教学过程而言,从来都是具体的老师在与一群有血有肉的具体的孩子进行生命的互动。所以,我安排学生每节课的师生互答礼仪要指向于具体的人。我还想说明一句的是,我的这种做法是我在张家港高级中学教教书时受语文特级教师高万祥的影响而形成的。我觉得这一个简单的组织教学的过程中确实可以见出一个教师对学生的人文情怀,这说明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你的眼中有学生。学生在这个时候,都是具体的人,而不是一个抽象的个体。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同样,永远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教师。)。

师:(鞠躬)请坐下。[对家长微笑颔首]。

生:(齐)孔子、孟子的文章。

师:不错,我们说过的,这两个代表人物,和他们相关的著作是……。

(我是一个非常讲究课堂用语准确到位的老师,下面要提到的两本书,并不是两位代表人物亲自撰写的,所以,我用了“相关”这样的字眼,这样会使学生明白治学需严谨,而不致今后再说出孔子和孟子的文章)。

生:(齐)《论语》和《孟子》。

生:(齐)冷读《论语》,热读《孟子》。

师:很好。我们接触的诸子人物还有……。

生1:道家的庄子。

生2:仁政。

生:(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师:还有……。

生:(齐)以天下为己任。知其不可而为之。

师:很好。我们学习《寡人之于国也》时,充分了解了孟子关于国家的学说和民本的思想。可以说,儒家情怀之所以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理想,统治阶级之所以能利用儒家思想作为维护政权的工具,主要是依据了这样的思想基础,从而引发了一代代的知识分子甘愿放弃个人的思想而以天下为念。

(这里本想引发大家思考中国知识分子为什么很少具有个性是因为儒家那里的学而优则仕的观点影响,但考虑到学习内容,我把话岔开了。)。

师:今天,我们学习《荀子》里的文章,我们看一看,这位战国最后一个大儒,又有着怎样的思想。

师:先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在孔子那里,他是如何认识天与命运的?

生3: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师:不错。在孔子那里,天是一个不可挑战的神圣的东西。而现在到了荀子这里,天的概念与内涵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首先,天,是指自然。荀子说,人定胜天。又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板书这八个字,并请同学作解释。)。

师:我请***来解释一下这八个字的意义。

生4、5、6:(三人合作翻译出来)自然的变化有它自己固有的规律,不因为此时是贤明的尧当家就存在,也不会因为此时是暴虐的桀主政就不存在。

师:翻译得太好了。

生:(齐)解释经书的著作。

师:我们今天研究《荀子劝学》。首先,我想问,“劝学”之“学”是什么意思?

生:(齐)学习。

师:学习什么?是不是像我们今天一样学习数理化啊语数外啊什么的?

生:(齐笑)不是的。(家长们也在笑)。

师:那学习什么呢?我们只有了解到学习的内容才能最终确定荀子他老人家为什么要劝勉大家学习的。

生7、8:(思考讨论)刚才老师讲到的六艺。

师:不错。六艺。但这个六艺除了六本典籍之外,还有一解,也是学习的内容,那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孔子是很讲求这些东西的。他觉得这些做人方面的内容尤其需要学习,他甚至割不正不食。也就是肉没切成方方正正的,他老人家都不吃了。

生9:孔子对学生要求太严格了。

(学生笑,家长笑)。

生10:荀子讲了,学不可以已。

师:如果“已”了,又怎么样呢?

生11:学习一旦停止了,可能就出问题了。

师:出什么问题?

生11:成绩要落后。

师:还有呢?

生11:做人就不好了。

(全班笑)。

生11:那不是。老师你跟我们讲过,孔子讲过的,吾日三省吾身。你们肯定每天在“省”自己。

师:你说得太好了。你太了不起了。

(是不是觉得我这样夸奖学生太夸张了?其实不然。我们的学生基础很差,适时夸奖是对的。更何况这个学生引发出了教学高潮。)。

师:看来,你所说的“省”,其实也是一种学习。那么为什么要每天省察自己呢?

生:12如果不这样做的话,人是要渐渐地变坏的。

生:(大部分齐)那当然。人一生下来本来就是善良的嘛。总不至于人一生下来就非常坏啊!

师:人一生下来就非常善良?真的吗?想想!

师:***,你的意见如何?

生13:我觉得人一生下来是善良的。人后来变坏了,是有各种原因的,譬如说,交了坏朋友,看了坏书,人就会开始变坏。

师:***,你有什么不同意见吗?

生14:我大体同意***(生13)的意见。

师:很好。是不是所有同学都同意这样的观点的呢?

(在我的理解中,语文课有时候一如相声,需要抖包袱。特别是在学生对一些问题判断得不是很准确时,更要用点心眼。语文教学上的术语就是启发。但启发要在适当时候,所谓不愤不悱,不启不发。)。

生15:对呀!这样的看法有什么不对的呢?人一生来,不可能就很坏吧?老师,这个问题我觉得没有必要问的。

(我这个班的学生,思想状态比较舒展,课堂上随意发言的情况屡有发生。但我从来没有加以批评过。我觉得应该让他们讲话。)。

生:(大多数议论纷纷)这怎么可能,人一生下来本来就是善的嘛。

(部分家长开始用眼睛相互探讨,有的则回过头来悄悄地议论)。

生:(讨论)应该说有一部分人坏,有一部分人好。

师:我刚才说的也不是我的观点,另一个儒家的代表人物,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荀子,他的学说,就是建立在人性本恶的前提之下的`。这就是他为什么要强调后天学习的原因。他认为,正因为人性本恶,所以,人就要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去除掉恶的部分。我们不妨来看一看这篇文章的第二小节。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段文字:青,取之于蓝……。

生:(齐读)……。

师:同学们有几处读音需要仔细辨正一下。好,下面跟着我读一遍。

师:(领读课文,生跟读)。

师:现在,我们再齐读一遍。相信会比刚才读得好。

生:(齐读)。

(我一直强调文言文的教学应该重于诵读,有一次,我在课堂领学生读书,我读一句,学生读一句。这种做法,在我小时候我的语文老师常常这样做。我后来也经常这样做。我相信,教师的感情处理会在读的过程中传达给学生。可是,就在那一次,听我课的教师非常惊讶,他们说,哇,你是这样教学生读啊?有创新!我真的没有想到,很多教师其实不这样教学生读书。我也很惊讶。)。

师:还有几个字要注意一下,一是于字,这个字怎么解?

生:可以解释为“从”,还可以解释为“比”。

师:很好。我们这里不妨作一次小归纳。以前我们知道这个字解为:在,到,向,对。现在,我们又接触了它的新义。(在黑板右侧板书于的几个义项,并要求同学们也在书边上将例句也写上)。

师:还有,这里有一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有人认为,这个“参省”是“叁省”之误。如果是这样,我觉得也非常好,这说明荀子对孔子思想是有着继承的。我们讲过吾日三省吾身的话,今天老师为大家把这句话补全了。所谓三省吾身,主要是指: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好,同学们记下来。这些东西很管用的。做人用得着,作文也用得着。(在黑板右侧写下三省内容,同学们在书边上记下来。)。

师:本段中还有一些词,需要大家能够熟练把握,“就”、“中”、“以”、“为”、“而”、“有”,这些字是经常用到的,要认真把握。另有一些词,我们要明白他们的含意,如:“金”、“就”“槁暴”、“复”、“乎”。请同学们来谈谈这些字词的具体意义。

生:(讨论回答,教师在这期间于行间巡视,解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帮助同学们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的研究情况很好。特别是“乎”字,这里相当于“于”字。这一点,同学们也都提出来了。很好。这个字,在很多情况下与“于”有通解。以后我们还会碰到。现在,我们再将第一段诵读一遍。

生:(齐读。因为在加深理解了的基础上进行的诵读,所以,朗读效果非常好。有家长和孩子一起细声朗读。师、生、家长形成了良性互动。)。

师:现在我们明白了,荀子为什么强调学习吗?

生16:这一段里交代了,学习能改变人。

师:怎么样改变?

生17:像金就砺则利,木受绳则直那样得到改变。

生:(齐)人之初,性本善。

生18:(思考后举手)老师,我觉得,人一生下来,其实是一张白纸,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对人性来说,他一无所知。之所以善或恶,完全是后天决定了的。

师:后天如何决定呢?

生18:后天如何影响他,他就会往哪一个方向上走。这就使我想到,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塑造人。父母将我们送到学校来,就是因为我们一开始一无所知,所以我们要来学习,使原本一张白纸的本性变得优秀起来,从而接受人类的文明,并进而在这种文明的熏陶下成长起来。

师:你说得太好了。我提议大家为***鼓掌。

生、家长:(鼓掌)。

师:***同学的分析实在太精彩了,我觉得这样的演讲再经过精心组织一番,完全可以参加国际大专辩论。我没有想到我们的同学这么精彩。你们今天让老师看到了你们的精彩纷呈的一面。

生:(齐)这是不错的。

师:学习能改变一个人这一点是对是错呢?

生:(齐)也不错啊!

师:是啊。什么样的出发点不重要。撇开他的哲学、伦理思想基础,他的这一论证仍然是极有价值的。我们今天学习的第二小节,是在谈学习的重要性,在谈学习能够让人向好的方向发展。(板书:第二小节谈学习的重要性)我们不妨再将这一小节重读一遍。

生:(齐读课文)。

师:现在,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一下,将这两段文字背诵一下。不会背的地方,到时候可以偷偷地看一看。

生:(非常兴奋,将书反扣桌面上,开始背书。家长们脸上露出微笑,欣喜地看着学生背书,部分家长也在尝试背诵。课堂到结束阶段再度出现一个小小的高潮。)。

师:我看我们的同学真的不简单。深入地研究了这两段文字,还又能初步地背诵下来。看来,荀子的“学不可以已”这样的看法,确实已经为大家所接受了。

生:(齐)好!

师:下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再见!

生:姜老师再见!

师:(向学生鞠躬,示意学生下课)。

我是一个喜欢讲的人。我的表达欲望特别强。面对一篇篇课文,我很愿意将我所理解的独到而入微的地方告诉我的学生。但我的这些我自认为具有独到的见解,我却不急于告诉学生,我要让它们在高潮之时呈现出来,也就是说,我上课时,高潮感非常强。我觉得人在这种时候能够更容易接受知识与观点。而对我来说,我也更容易记住这些课堂细节。我教了十八年语文,很多我上的课,我到现在都还能记得。

我的课堂,我一直认为如同一篇小说或者散文,像水一样漫开,又像花儿一样开放。在常态化之中,自有它的形态结构与亮丽所在。当学生或者听课的教师在经过了我的一节课后,不经意间,他们会发现,刚才,他们确实置身于一道风景之中。譬如,《劝学》一文,我抓取了人性本恶这样的思想来进行展开,巧设机关,引领学生带着好奇与探究的心态进行学习,听课者始终被一样东西吸引着激发着。

我的课可能经不住评。我从某一个时间开始,也不再让一些自以为是的评论者在立场上干扰了我的课堂设计。评是他人的事,上课是我和我的对话体之间的事。只要有生命意识、文本意识、课堂意义意识与课堂结构意识,我就觉得我已经完成了一节课的任务。上述几种意识,可能只是我的杜撰,但未尝不是我的创新。我一直相信,一堂课有一堂课的意义。我觉得有时候,我们一节课,不应该只讲求信息量,更要注意解决问题,哪怕一个问题。我现在面对的学生,是基础较差的学生,很多时候我只能将一个问题讲得很细才成。我所教过的学生都认为,上我的课,最有感觉的是,他们被我调动起了情感。

课堂实录:《乡愁》

在课文《乡愁》中,余光中分别把乡愁比作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表达了诗人思念,热爱故乡和亲人的思想感情。今天,小编跟大家分享乡愁课堂实录。课堂实录是一种鲜活的教学资源,通过乡愁课堂实录情景再现,教师们可以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讨,可亲、可近、可学、可用,非常有益处,一起来看看吧!

请同学们自由地放声地朗读——。

生:缓慢,低沉。

师:下面我们就来读第一节,注意慢一些,低沉一些。

学生读第一节。

师:再慢一点。师范读第一句,生再读第一节,教师配合,同是屏幕显示第一节。

师:“那”字开口小点好吗?读“那”

生读该句。

师:下面配乐在读这首诗。(音乐很舒缓)。

师:读诗的感觉真好,你们在用心用情,读到了什么情感呢?

生:读到浓浓的思念之情。

师:恩,你把握了情感的基调。

生:无奈之情。

师:对,你读到了更深的一层。

生:一种悲伤的,伤心的情感。

生: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我们再也见不到的忧愁。

生:孤独的感觉。

师:你的感觉很敏锐。

师: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情感纠结寄托在什么上呢?

生:邮票坟墓海峡。

师:这些叫做意象,我们可以圈起来。你们读诗的感觉真好,读出了丰富的情感,余光中也说这首诗是浅易之作,浅,不是肤浅,而是深入浅出;易,也不是容易,而是平易近人,贴近我们的内心,这也就是余光中的独特表达。

教师板书浅深入浅出。

易平易近人。

你们嗅一嗅,闻一闻每个句子,在语言上有哪些独特之处。

——配乐——录音——男中音——。

屏幕上一句话:语言表达的独特之处。

师:我们再来回味揣摩一下。

生:用时间顺序,体现不同层次,格式上很特殊,每一节都很整齐。

师:这在诗歌上成为“重章叠句”,你相当厉害,一下子就发现了。

师:我们一起来看,它们叫做叠音词,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小小……浅浅……。

屏幕上显示-四组叠音词。

师:你们知道这为什么要用叠音词吗?我们来比较感受一下吧。

屏幕显示四句,分别为“小邮票“窄船票”“矮坟墓”“浅海峡”

男女声分别读这些需要比较的句子。

生:情感特别浓重,多了一个词。

师做动作叠字和第三声的.动作:我们的音调就长了,你们我看的手势,一起读,这四组词。

生:拖长了。

生:拖长了就绵延了,拖长了乡愁。

再读一遍整首诗。

师:再绵长一点,我请个同学来读。

一女生起来读。

师:我太喜欢你读诗的动容的感觉,太美丽了,你们朗读,还有什么发现?

师:真是太厉害了。

师:你从简单的文字上读出了不仅是个人的,还有家国的乡愁。

师:哪些词语让你揪心?

生:有些似乎断开来了。

师:你读一下。

学生读后很有感觉,听课老师鼓掌。

师:这个同学发现了揪心之处,外头,里头,有多远?

生:生和死的距离吧,特别远,再也见不到了。

师:谁再来读一下,自信一点。

一女生起来读,“后来啊……”特别有味道。

好,大家一起来感觉——后来啊——。

屏幕显示《招魂的短笛》一男生读(很不错的感觉)。

女生再读,“——后来啊,……母亲在里头……”这节。

生:应该是最后一节,天鹅还小,在石头上,前面是一条溪,它飞不过去,很害怕……。

生:我感觉是第一段,雏鸟可以是指小时候的诗人,遥望他母亲……。

生:应该是最后一节,因为雏鸟很渴望飞过去,但是又办不到,于是很忧伤,很向往惆怅。

师:你把握得很好,惆怅,无奈,,情感一天天地延续下去……。

生:第三节吧,无助,孤独的感觉,眼神当中看出孤独无助的小鸟。

生:诗人的乡愁还在,因为大陆和台湾没有真正团圆。

生:还在,因为母亲不在了,只要我还活着,就会思念母亲。

生:因为他会发现很多事情都改变了,故乡已经不是那个故乡了。

生:我想到了“物是人非事事休”……。

屏幕显示:这份乡愁如同一叶方舟,载着我们回到心中那永远不肯老去的最初——。

以上内容来自乡愁课堂实录。希望能帮助教师朋友们较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小编祝大家学习愉快!

《三峡》课堂实录

师:我想和大家谈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我最近去了一趟三峡。

生:啊!(惊讶)。

生:是!(恍然大悟)。

师:要大家回家找一些关于三峡的资料,大家都拿出来交流交流。

(学生举手踊跃,似都有备而来,课堂气氛活跃。)。

生:我找到一份关于课文、作者及《水经注》的资料。

生:介绍三峡中的三个峡的资料。

师:请你顺着从上游到下游的顺序说说看是哪三峡。

生:依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生:我找到的是正在建造中的三峡大坝的资料。

生:我找到的是一些自古到今写三峡的诗。

师:其中有一些著名的,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让我们一起来背一下。

(学生大声背诵诗歌)。

师:很好,大家都查到了关于三峡的各种资料,我们来评价一下谁找的资料更好一些呢?(学生们各抒己见谈了自己的看法:或认为新颖的,或认为丰富的,或进行补充的……)。

师:刚才大家找的资料真是丰富啊。其实,我们说的书本、电视、电脑,还有大家手上拿的这些材料以及大家的发言都是获得信息的各种渠道,我们要到一个地方去、要了解它的相关情况,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先查查资料,这个就是多媒体的运用,可以获取大量的信息,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习。

刚才大家通过交流初步了解了三峡,下面我们来进一步领略郦道元笔下的《三峡》的风采。

(学生自由朗读,相互交流,自己正音。)。

师:我现在请一位同学来读课文,大家看看他的字音读得准不准。

(一生朗读,交流评价,明确读音,全班齐读课文,这一遍朗读的要求是读准字音。)。

师: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我们还应注意朗读的节奏——读顺课文,哪位同学来试试?

(按照课文的自然分段,分别请四位同学朗读,老师直接在powerpoint上用“/”划出文章的节奏,交流评价,明确重点、难点。全班再读课文,这一遍朗读的要求是读顺节奏。)。

师:大家刚才读得又准又顺,现在老师对大家提出更高的要求,请同学们参照注释,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选那么几处自己处理一下,试着读出感情,读出文章的意韵来。

(学生们的声音由小变大,慢慢就放开来读了,不少同学跃跃欲试,有选一句读的,有选整段读的。)。

生:“夏水”应读得快一些,声音大一些,读得要有气势。

生:“春冬之时”应处理得非常轻松、平缓。

生:“林寒涧肃”的部分应读得慢一些,声音低一些,读得哀伤一些。

(学生们反复朗读,读语段,读全文,个人读,全班齐读,合作探究,交流评价,仔细品味,体会文中的情境,在朗读中学习处理语速、语调、重音的方法,达到读准字音,读顺节奏,读出感情的要求。)。

师:大家读得非常好,如果胸怀更放开些,声音再响亮一些就更好了。下面,我们来进一步品味品味课文的内容,看看课文主要写了三峡的哪些景物。

生:山水。

(此时学生们对课文已经相当熟悉了,几乎异口同声地说道。)。

师:对极了,满篇都是山和水。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三峡的山到底是怎样的山,三峡的水到底是怎样的水。请同学们把课文原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加在山、水前面做修饰语,我们来分一下工,男孩子应该像山一般伟岸,就准备山的部分;女孩子应该像水一般灵动,就准备水的部分。

(学生们觉得很有趣,踊跃参与。轻松地交流之后,大家进一步熟悉了课文,进一步掌握了本文复杂的文言语汇。)。

师:请同学们用简洁的文字归纳三峡的山水各有何特点?

(经过之前的铺垫,这个问题地解决可谓是水到渠成。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相互补充很快便形成了共识:山是高峻的、连绵的、怪异的、幽寂的,水是盛大的、清澈的、激荡的、凄寒的。富于变化,姿态万千。)。

生:美。(大家异口同声地答道。)。

师:讲得好!山水三峡的确很美,这其中又有哪几种不同的美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审美趣味,来谈谈你眼中的三峡是怎样一种美。

(同学们有说奇美的,有说壮美的,有说秀美、静美的,居然有一位同学谈到了凄美,很了不起。大家的眼中流露出赞许的眼色,都似有所悟的样子。)。

师:老师想把你们刚才说的编成一句语,带点古诗文的味道,大家看看老师编得如何。(板书)山水三峡美兮,奇壮秀静凄绝。

(也许大家觉得这句话还不错,都忙着记下来,不少孩子还点头点脑,口中念念有词,似在咀嚼揣摩。)。

生:三峡大坝工程。(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答道。)。

师:大家有查到关于三峡大坝工程的资料吗?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学生们对这个话题都很感兴趣,查找的资料非常丰富。)。

师:大家讲得很好,下面请大家根据所提供的资料,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一想到了2009年,三峡大坝建成之后,郦道元笔下的三峡的山水风光会有哪些变化?文中的哪些景观还在?哪些景观将不复存在?还会增加哪些新的景观?四人小组讨论讨论,谈谈自己的看法。

(同学们各抒己见,课堂讨论气氛非常活跃。)。

生:大坝建成以后,在一定流域内水位会有所升高,“两岸连山,略无阕处”这一景观会有所变化,三峡上游会出现又一个秀丽的千岛湖。

生:大坝建成以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的情况就不会出现了,有大坝来控制水量,就可以保证水道的畅通,无论是丰水还是枯水的季节,航运都不受影响。

生:大坝建成以后,“回清倒影”的美景就看不到了,因为大坝蓄水会导致污染。

生:我不同意刚才那位同学的说法,大坝蓄水可以增加三峡对下游清污、排污的能力,使三峡的水更加清澈,美景依旧。

生:大坝建成之后,游客可以到达以前难以到达的山林深处,会吓走猿猴,“高猿常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景象就会消失了。

生:大坝建成之后,水被拦起来,就不能打渔了,“渔者歌曰”的景象就看不到了。

生:我不同意刚才同学的看法。大坝控制水的流量,流域之内风平浪静,水量丰盈,有利于渔业的发展,打渔的人应该更多,打到的鱼也应该更多。

师:那渔者就要改唱“巴东三峡巫峡长,打渔归来喜洋洋”了。

生:我认为三峡的渔民即使不用打渔了,三峡也应该保留打渔的景观,这样即可以保留三峡的原貌,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师:讲得非常好,对历史遗迹的保留确实是人类在改造自然过程中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三峡大坝的建造是人类对自然的伟大改造,它和自然的和谐共处,是最伟大、最令人感动的一处景观。

师:三峡即将发生许多变化,那么,这个新的三峡和郦道元笔下的三峡相比较,是不是就不美了呢?。

(学生们各有各的想法,有喜欢新三峡的,有喜欢旧三峡的,有两者都喜欢的。)。

师:其实,它们各有各的美。远去了的,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巨人;走近了的,是一个现代而又更加壮美的三峡。虽然,美丽不会永远,但文明总要进步,当眷恋之手告别千年的风彩,留下的依然是永恒的赞美。

(同学们的情绪受到感染,全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师:刚才我们一直在文字当中神游三峡,现在我们来看一段三峡的风光片,我请同学们看两遍,第一遍注意观察,看哪些写的是原文中的景物,试着背一背,第二遍,你们可以叫我停,我们把相应的文字大声背出来。

(风光片是经过剪辑的,再加配上音乐,很贴合课文的内容和情境,给学生很形象、很直观的印象,片子第一遍还没有放完,学生们已经一条声地喊“停停停”,一句句,一段段地开始大声背书了。)。

师:风光片和课文描述的都是三峡,通过刚才的学习和比较,同学们更喜欢哪种形式呢?

生:我喜欢图片形式,因为图片比较生动,好看,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生:我更喜欢文字,因为文字更富有想像力。

师:讲得非常好,老师和你的看法一样,文字给人更广阔的想象的空间,想象到一些画面上看不到的内容。下面我和同学们把这篇课文完整地背一遍,不熟悉的地方可以看书,我们一起来再次品味文字之美,三峡之美。

(绝大多数同学背得相当流畅,我跟在其中断断续续地背着,背得不如他们好,但我心里很高兴,因为这样的课文当堂背下来是有相当难度的,为此我想了许多办法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现在看来,目标达到了。)。

生:好!

师:那我们就相约2009年三峡大坝建成之日。下课。

《春》课堂实录

生(齐声):能!

生:春天是最有情感的,高兴的时候就风和日暖,生气的时候就雨打雷轰。

生:春天是最富诗意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生:春天是一位高超的化妆师,把花草树木、峰峦田野,都装点得生机盎然,蓬蓬勃勃。

师:感受真够深刻。现代著名作家末自清先生对“春”又有什么独特的感受呢?请速读课文后说说。

(两分钟后)。

生:春天是新生的娃娃。

生:春天是美丽的小姑娘。

生:春天是健壮的小伙子。

师:春天是娃娃,是小姑娘,是小伙子,你最喜欢的是——。

生:娃娃。

师:请说说理由。

生:因为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师: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哪个同学能具体说说“新”在哪里?

生:刚睡醒张开眼是新,山朗润、水涨起、太阳红都是新。

生:刚从土里钻出来的小草,树上的、草丛里的花儿是新的。

生:泥土的气息、青草的味儿,甚至空气、鸟鸣、牧曲满是新的。

生:春天的一切,整个春天都是新的。

师:都说得挺好。由是,末自清把春天比喻成刚落地的娃娃,目的是让人——。

生:为娃娃的成长辛勤劳动。

生:从娃娃身上,看到未来,看到希望。

师:意蕴很深刻。那有没有喜欢春姑娘的?

生:有,我喜欢,喜欢春姑娘的美。

生:园子里、田野里满是嫩嫩的、绿绿的、软绵绵的小草,给人一种轻盈、舒适的美。

生:树上的桃红像火,杏粉像霞,梨白像雪,遍地的野花散在草丛中像眼睛、像星星,层次分明,参差错落,是一种匀称、和谐的美。

生:花丛中嗡嗡的蜜蜂和飞来飞去的蜂蝶,絮花嫩叶中的鸟儿和牛背上的牧童,都欢欢乐乐,舒舒畅畅,给全种愉悦的美。

生:细雨、薄烟笼罩下的村庄朦朦胧胧,隐隐约约,诗情画意般的很美很美。

生:蓝天上放飞的风筝,悠悠扬扬的,激发人们无尽的深思和遐想,更是美。

师:感受很深,想象力也很强,真佩服你们。读书啊,写作啊,都要这样,敢于思考,敢于想象,敢于发别人之未发。

师:春姑娘这么美,能不引发你们去——。

生:去追逐。

师:能否说得更准确些?

生:去追求。

师:对!人生,就是要大胆追求,不懈追求,只要敢于追求,人生的春天就一定是属于你们的。

师:朱自清把春天比喻成娃娃,比喻成小姑娘,还比喻成——。

生(齐):健壮的青年。

师:这个健壮的青年谁喜欢?

生(齐):都喜欢!

师:请抓住关键的字、词、句,着重突出你的感受和领悟,说说喜欢的原因。

生:一个“张”字,不仅仅指苏醒,“朗润”“涨”“红”等字词,也不仅仅指春天的山、水和太阳的变化,更是指在春风的吹拂下,春天的一切都充满了活力。

生:一个“钻”字,更是春天充满活力的高度体现。因为这个“钻”字,田园绿了,诱得人们在上面尽情地玩耍,诱得人们也充满了活力。

生:一个“让”,一个“闹”,一个“眨”,花儿竟相开放,蜂蝶竞相追逐,热热闹闹的景象令人惊讶不已。花、草、生物都人性化了,这就是春天,这就是充满活力的春天!

生:一个“抚摸”,便产生了尽情的“酝酿”“卖弄”和“应和”,便使人生发了万般感觉,万般想象,万般喜说。

师:说得太好了。这感觉、这想象、这喜悦,全出自于“抚摸”,“抚摸”传递着柔和、芳香和喜悦,这是多么的惬意和舒畅啊,令人情不自禁地对生活、对未来充满美好、强烈的畅想。

生(齐):正是这样。

师:请细读六、七段,再深刻体味、联想和想象。

(学生读得琅琅上口,津津有昧)。

生:即使是在薄烟般的细雨笼罩下,树叶仍绿得发。

亮,小草仍青得逼眼,勃勃的生命力真教你无法抵御。

生:即使是在上灯的傍晚,那点点黄晕的灯光,也闪射出无法抵御的光芒。

师:春天,就是具有这么一股永恒的魅力!因而,朦朦细雨之中——。

生:撑伞的、披蓑的、戴笠的,仍在行走、仍在劳作,这种执著、这种精神,让人感受到春天不可抵御的巨大力量。

生:于是,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涌出户外,拥抱春天,放飞希望。

生:于是,舒活筋骨,抖擞精神,“一年之计在于春”,所有的工夫为的都是所有的希望。

师:于是,人们簇拥着春天,挽着春天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去——。

生:去憧憬美好的生活。

生:去实现美好的希望。

生:去建设美好的未来。

生:去奋斗、去追求、去创造。

师:奋斗、追求、创造,是春天赋予人们的神圣使命,因此,生活才有收获,希望才重美好,未来才夏辉煌。所以,我们要珍惜自然的春天,更要珍惜人生的春天,振奋精神,鼓足干劲,为人生、为理想而不懈奋斗。

师:这篇散文写得很美。请欣赏地读,读出韵昧、读出情感、读出思考,然后,抓住一个角度,如选材、语言、修辞、立意等等,写出这篇文章在写法上好在哪里,二百字左右。

《离骚》课堂实录

那是一堂让我尴尬又让我兴奋的语文课,有一个平静的开头,却有一个不平静的结尾。

课堂的学习内容为《离骚》,是战国时期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节选。我在讲最后一个课时:从课文的句子中,来看屈原的性情、品行和写作行文。像平时一样,同学们在我的引导下纷纷找出不同的句子,说出这些句子体现屈原品质高洁、忠诚无比,为了理想而不断追求,而且他行文优美,有大胆的'想象和优美的比喻,有很多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

正当我情绪激昂地要表达我对这位古人的尊敬时,有声音打破了教室的宁静:

“老师,屈原可以不死的,他怎么非要傻到去自己投江呢?”

“是呀,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还谈什么为国为民呢?”

“屈原投江真是蠢,这也是对楚国和人民的不忠,他没有用自己的才华为人民服务,却独自己寻找解脱,他太自私了。”

------。

几个声音从教室不同角落响起,刹时,我无语,这可是我从学习屈原到作品以来,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一个问题,真是让我措手不及,站在讲台不知从何说起。台下的同学也受此震撼,教室里静得连一根针掉地下也听得见,他们也陷入到思考中。终于,有人说话了:

“屈原不是个不忠的人,他对楚王尽了一个臣子的责任,可楚王不接受他、不信任他,让他英雄无用武之地,他实在是心力交瘁,这才不得以投江的。”

“人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但当他的压力超过他的受压限度时,他便只能选择这种这式了,屈原的命运也很惨,我们应该原谅他。”

看到台下许多同学不服气,想要畅所欲言的表情,我立刻改变了自己原来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同学们,看来你们每个人都有许多想说的话,那我们现在就开设一个论坛,谈谈‘由屈原之死所想到的’,现在开始准备。”

教室里顿时不安静起来,自语声、议论声、争论声皆起,还有许多在纸上匆匆记下自己的想法。好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敢者站起来了。

“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可以轻易放弃,放弃生的权利,这只是软弱的表现。”

第二个:“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应想办法让自己的心保持乐观,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要战胜地软弱。”

第三个:“海伦、霍金、张海迪在遭遇命运的不公时,没有倒下,能奋进,最终取得不朽成就;而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的死,则是战争年代的勇敢行为,是死有所值。屈原他不能承受生命之重压,应该做一个反面例子,教育大家珍爱生命。”

第四个:“屈原他是个有社会地位的人,他的言行会影响到很多人,他的投江可能成为他人的榜样,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那么屈原的这样行为造成很坏的社会影响,这是不可取的。”

激情正在漫延------。

第n个:“屈原他也不想死的,谁不想活着呢,他那么热爱祖国和人民,怎么会轻易抛弃呢?只是他实在找不到出路了,他的满腹才情无处可抒,所以不得以为之。”

第n+1个:“屈原是个诗人,他对理想过于执着,而现实太残酷,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让他难以承受这种巨大的差落,就像海子一样,所以说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他就只能自己了断了。”

第n+2个:“屈原在楚国已没有生存的空间,他又是个极自尊的人,难道要他去为别国的国君服务吗?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他要以死明志,表明自己的理想和立场。”

热烈仍在继续------。

第n+n个:“屈原的死抹杀不了他的忠诚与文学成就,我们应该尊敬他;但他生于一个昏君与奸臣当道的社会,苦闷、伤心至及不得已投江,我们应该理解他;不过,我们应该比他更坚强的面对社会对我们的考验,‘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中来’,我们应更好的学习好知识,面对各种挑战,因为世界是我们的!”

掌声从四面响起,课堂不再安静,变得活跃无比,我的心也激动不已。我的学生有着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有着自己个性化的价值取向。这才是真正的课堂,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从这堂不同寻常的语文课,我也学到课堂不只是老师教授,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他们自主学习、想象、思考。

《劝学》课堂实录

师:上课!

生(1):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齐)姜老师好!

(我所执教的高一[5]班只是在上语文课时才将老师的姓齐声喊出来,其他学科没有这样做。我这样做的理由是,对教学过程而言,从来都是具体的老师在与一群有血有肉的具体的孩子进行生命的互动。所以,我安排学生每节课的师生互答礼仪要指向于具体的人。我还想说明一句的是,我的这种做法是我在张家港高级中学教教书时受语文特级教师高万祥的影响而形成的。我觉得这一个简单的组织教学的过程中确实可以见出一个教师对学生的人文情怀,这说明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你的眼中有学生。学生在这个时候,都是具体的人,而不是一个抽象的个体。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同样,永远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教师。)。

师:(鞠躬)请坐下。[对家长微笑颔首]。

生:(齐)孔子、孟子的文章。

师:不错,我们说过的,这两个代表人物,和他们相关的著作是……。

(我是一个非常讲究课堂用语准确到位的老师,下面要提到的两本书,并不是两位代表人物亲自撰写的,所以,我用了“相关”这样的字眼,这样会使学生明白治学需严谨,而不致今后再说出孔子和孟子的文章)。

生:(齐)《论语》和《孟子》。

生:(齐)冷读《论语》,热读《孟子》。

师:很好。我们接触的诸子人物还有……。

生1:道家的庄子。

生2:仁政。

生:(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师:还有……。

生:(齐)以天下为己任。知其不可而为之。

师:很好。我们学习《寡人之于国也》时,充分了解了孟子关于国家的学说和民本的思想。可以说,儒家情怀之所以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理想,统治阶级之所以能利用儒家思想作为维护政权的工具,主要是依据了这样的思想基础,从而引发了一代代的知识分子甘愿放弃个人的思想而以天下为念。

(这里本想引发大家思考中国知识分子为什么很少具有个性是因为儒家那里的学而优则仕的'观点影响,但考虑到学习内容,我把话岔开了。)。

师:今天,我们学习《荀子》里的文章,我们看一看,这位战国最后一个大儒,又有着怎样的思想。

师:先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在孔子那里,他是如何认识天与命运的?

生3: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师:不错。在孔子那里,天是一个不可挑战的神圣的东西。而现在到了荀子这里,天的概念与内涵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首先,天,是指自然。荀子说,人定胜天。又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板书这八个字,并请同学作解释。)。

师:我请***来解释一下这八个字的意义。

生4、5、6:(三人合作翻译出来)自然的变化有它自己固有的规律,不因为此时是贤明的尧当家就存在,也不会因为此时是暴虐的桀主政就不存在。

师:翻译得太好了。

生:(齐)解释经书的著作。

师:我们今天研究《荀子劝学》。首先,我想问,“劝学”之“学”是什么意思?

生:(齐)学习。

师:学习什么?是不是像我们今天一样学习数理化啊语数外啊什么的?

生:(齐笑)不是的。(家长们也在笑)。

师:那学习什么呢?我们只有了解到学习的内容才能最终确定荀子他老人家为什么要劝勉大家学习的。

生7、8:(思考讨论)刚才老师讲到的六艺。

师:不错。六艺。但这个六艺除了六本典籍之外,还有一解,也是学习的内容,那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孔子是很讲求这些东西的。他觉得这些做人方面的内容尤其需要学习,他甚至割不正不食。也就是肉没切成方方正正的,他老人家都不吃了。

生9:孔子对学生要求太严格了。

(学生笑,家长笑)。

生10:荀子讲了,学不可以已。

师:如果“已”了,又怎么样呢?

生11:学习一旦停止了,可能就出问题了。

师:出什么问题?

生11:成绩要落后。

师:还有呢?

生11:做人就不好了。

(全班笑)。

生11:那不是。老师你跟我们讲过,孔子讲过的,吾日三省吾身。你们肯定每天在“省”自己。

师:你说得太好了。你太了不起了。

(是不是觉得我这样夸奖学生太夸张了?其实不然。我们的学生基础很差,适时夸奖是对的。更何况这个学生引发出了教学高潮。)。

师:看来,你所说的“省”,其实也是一种学习。那么为什么要每天省察自己呢?

生:12如果不这样做的话,人是要渐渐地变坏的。

生:(大部分齐)那当然。人一生下来本来就是善良的嘛。总不至于人一生下来就非常坏啊!

师:人一生下来就非常善良?真的吗?想想!

师:***,你的意见如何?

生13:我觉得人一生下来是善良的。人后来变坏了,是有各种原因的,譬如说,交了坏朋友,看了坏书,人就会开始变坏。

师:***,你有什么不同意见吗?

生14:我大体同意***(生13)的意见。

师:很好。是不是所有同学都同意这样的观点的呢?

(在我的理解中,语文课有时候一如相声,需要抖包袱。特别是在学生对一些问题判断得不是很准确时,更要用点心眼。语文教学上的术语就是启发。但启发要在适当时候,所谓不愤不悱,不启不发。)。

生15:对呀!这样的看法有什么不对的呢?人一生来,不可能就很坏吧?老师,这个问题我觉得没有必要问的。

(我这个班的学生,思想状态比较舒展,课堂上随意发言的情况屡有发生。但我从来没有加以批评过。我觉得应该让他们讲话。)。

生:(大多数议论纷纷)这怎么可能,人一生下来本来就是善的嘛。

(部分家长开始用眼睛相互探讨,有的则回过头来悄悄地议论)。

生:(讨论)应该说有一部分人坏,有一部分人好。

师:我刚才说的也不是我的观点,另一个儒家的代表人物,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荀子,他的学说,就是建立在人性本恶的前提之下的。这就是他为什么要强调后天学习的原因。他认为,正因为人性本恶,所以,人就要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去除掉恶的部分。我们不妨来看一看这篇文章的第二小节。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段文字:青,取之于蓝……。

生:(齐读)……。

师:同学们有几处读音需要仔细辨正一下。好,下面跟着我读一遍。

师:(领读课文,生跟读)。

师:现在,我们再齐读一遍。相信会比刚才读得好。

生:(齐读)。

(我一直强调文言文的教学应该重于诵读,有一次,我在课堂领学生读书,我读一句,学生读一句。这种做法,在我小时候我的语文老师常常这样做。我后来也经常这样做。我相信,教师的感情处理会在读的过程中传达给学生。可是,就在那一次,听我课的教师非常惊讶,他们说,哇,你是这样教学生读啊?有创新!我真的没有想到,很多教师其实不这样教学生读书。我也很惊讶。)。

师:还有几个字要注意一下,一是于字,这个字怎么解?

生:可以解释为“从”,还可以解释为“比”。

师:很好。我们这里不妨作一次小归纳。以前我们知道这个字解为:在,到,向,对。现在,我们又接触了它的新义。(在黑板右侧板书于的几个义项,并要求同学们也在书边上将例句也写上)。

师:还有,这里有一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有人认为,这个“参省”是“叁省”之误。如果是这样,我觉得也非常好,这说明荀子对孔子思想是有着继承的。我们讲过吾日三省吾身的话,今天老师为大家把这句话补全了。所谓三省吾身,主要是指: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好,同学们记下来。这些东西很管用的。做人用得着,作文也用得着。(在黑板右侧写下三省内容,同学们在书边上记下来。)。

师:本段中还有一些词,需要大家能够熟练把握,“就”、“中”、“以”、“为”、“而”、“有”,这些字是经常用到的,要认真把握。另有一些词,我们要明白他们的含意,如:“金”、“就”“槁暴”、“复”、“乎”。请同学们来谈谈这些字词的具体意义。

生:(讨论回答,教师在这期间于行间巡视,解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帮助同学们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的研究情况很好。特别是“乎”字,这里相当于“于”字。这一点,同学们也都提出来了。很好。这个字,在很多情况下与“于”有通解。以后我们还会碰到。现在,我们再将第一段诵读一遍。

生:(齐读。因为在加深理解了的基础上进行的诵读,所以,朗读效果非常好。有家长和孩子一起细声朗读。师、生、家长形成了良性互动。)。

师:现在我们明白了,荀子为什么强调学习吗?

生16:这一段里交代了,学习能改变人。

师:怎么样改变?

生17:像金就砺则利,木受绳则直那样得到改变。

生:(齐)人之初,性本善。

生18:(思考后举手)老师,我觉得,人一生下来,其实是一张白纸,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对人性来说,他一无所知。之所以善或恶,完全是后天决定了的。

师:后天如何决定呢?

生18:后天如何影响他,他就会往哪一个方向上走。这就使我想到,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塑造人。父母将我们送到学校来,就是因为我们一开始一无所知,所以我们要来学习,使原本一张白纸的本性变得优秀起来,从而接受人类的文明,并进而在这种文明的熏陶下成长起来。

师:你说得太好了。我提议大家为***鼓掌。

生、家长:(鼓掌)。

师:***同学的分析实在太精彩了,我觉得这样的演讲再经过精心组织一番,完全可以参加国际大专辩论。我没有想到我们的同学这么精彩。你们今天让老师看到了你们的精彩纷呈的一面。

生:(齐)这是不错的。

师:学习能改变一个人这一点是对是错呢?

生:(齐)也不错啊!

师:是啊。什么样的出发点不重要。撇开他的哲学、伦理思想基础,他的这一论证仍然是极有价值的。我们今天学习的第二小节,是在谈学习的重要性,在谈学习能够让人向好的方向发展。(板书:第二小节谈学习的重要性)我们不妨再将这一小节重读一遍。

生:(齐读课文)。

师:现在,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一下,将这两段文字背诵一下。不会背的地方,到时候可以偷偷地看一看。

生:(非常兴奋,将书反扣桌面上,开始背书。家长们脸上露出微笑,欣喜地看着学生背书,部分家长也在尝试背诵。课堂到结束阶段再度出现一个小小的高潮。)。

师:我看我们的同学真的不简单。深入地研究了这两段文字,还又能初步地背诵下来。看来,荀子的“学不可以已”这样的看法,确实已经为大家所接受了。

生:(齐)好!

师:下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再见!

生:姜老师再见!

师:(向学生鞠躬,示意学生下课)。

雨巷课堂实录

师:下面呢,大家把书翻到第六页。第六页是诗两首,我们先看第一首。戴望舒的《雨巷》(板书)。这是一首现代诗,大家先把这首诗读一读吧。

生:(读诗)。

师:好,我找一位同学来把这首诗读一遍。这位同学读的时候呢,其他同学思考一个问题:这首诗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哪位同学主动来读一下,主动来读一读,哪位同学?你来吧。

生:(读)。

师:恩,读得很流畅。好,请坐。“她静默的走近”,“他静默的远了,远了”(订正)。

生:(笑)(窗外传来鸡鸣声)。

师:请大家把这个问题思考一下。(窗外的鸡鸣声此起彼伏)。

生:(思考)。

师:哪位同学想好了?请一位同学。哪位同学?最好自己站起来,人家喊你站起来吧,有些同学说:我想好了,你又不喊我;有些同学说:我没想好,你又喊我了。那你来说说吧!

生:写的是作者独自在一个寂寥的雨巷里,希望找到一个像丁香一样完美的一个代表吧。

师:一个代表?一个姑娘吧!

生:一个姑娘。然后呢,他希望她有着所有丁香有的特点。

师:很好奥。诗人啦,他在一个寂寥的雨巷呢,希望逢着一个像丁香一样的姑娘。我们把这里的关键词找出来。是哪个啊?关键词?就是她刚说的那句话里的关键词。

生:逢。

师:有些同学说“逢着”,故事一般要交代?

生:背景。

师:时间,地点。

生:人物。

师:人物吧。

生:丁香。

生:寂寥的雨巷。

师:雨巷(板书)。“我”就是诗人(板书),还有呢?

生:姑娘。

生:见过。

师:你家有?什么叫巷子,就是两座屋之间,中间那个过道,对吧!

生:议论。

生:寂寥。

生:寂寞。

师:恩,寂寥(板书)。为什么巷子是寂寥的啊?没有什么人。

生:没人。

师:还有什么特点?

生:悠长。

生:北京。

师:有同学说北京有,北京的什么啊?

生:胡同。

师:胡同。

生:湖南。

师:湖南也有。在哪里啊?

生:长沙。

师:长沙。

生:余杭。

生:周庄。

生:电视。

师:电视剧里面看到。很悠长、很幽深。还有呢,啊?

生:凄婉。

生:颓圮。

生:古老。

生:寂静。

师:寂静。寥呢,什么意思啊?

生:(沉默)。

师:没带字典啊?

生:带了。

师:带了字典查查。什么叫寥?字典应该人手一部诶。

生:稀疏。

师:啊?它不止一个意思吧?

生:空旷静寂。

生:惆怅。

生:迷茫。

师:惆怅、迷茫的(板书)。拿课文里面的话来说,就是什么啊?

生:彷徨。

师:彷徨(板书)。而且,怎么样?前面还有一个词。

生:忧愁。

师:没有“忧愁”诶。

生:独自。

师:独自的。他是一个人,很彷徨。什么叫彷徨啊?查查嘛!

生:游移不定。

师:游移不定,就这一个意思啊?

生:不知道往哪里走。

生:抽烟。

师:抽着烟,一动不动,是吧!有的呢,走来走去的。说明他很苦闷,一个人苦闷的时候,肯定是心里面有事情,所以,作者呢,他是带着这样一个状态啊,来到这个雨巷的。读到这里,我有一个疑问,下雨天,诗人不在家里呆着,到这里来干嘛?他可以在家里啊,一个人躲在房间里面,静静的思考,或者说找一个不下雨的地方,没有雨的地方,独自一个人坐一会儿消解苦闷。那他为什么要来到雨巷呢?你来讲讲(这生在轻轻说)。

生:他到这里来找一些支撑他精神的力量的。

师:他是到雨巷里面来找一些精神的力量了。雨巷为什么能够给他一种精神的支撑呢?

生:他以前生活过。

师:“他以前生活过”。一般我们小时候的接触过的事物啊,他都能给人留下美好的回忆,是吧!你们现在可能感受还不深,等你们再过一些年,或者说远走他乡了,在那个时候如果遇到什么事呢,有时候,你会发现啊,小时候经历过的一些人和事往往能够给你很大的精神支柱的。所以啊,诗人比较愁苦的时候呢,他到他最熟悉的或者说最怀念的巷子中来了。来寻找精神安慰和精神支柱。好,请坐。讲得很好。我们读诗啊,就要有感觉。感觉出来了。这首诗,就好理解了。据学者考证,诗人小时候生活在杭州,那个地方有很多的大巷子,小巷子,曲曲折折的巷子,这个地方应该给他留下了一些美好的回忆吧。下面他说到,“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他一个人来到这巷子里面,他果然啦,要找什么呢,他要找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生:(喃喃自语)。

生: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

师:你先找奥,然后呢,我们一起来讲,好吧!他要找的这个姑娘有什么特点啦?

生:(思考)。

生:哀怨。

师:啊?哀怨。恩,哀怨的。

生:忧愁的。

师:忧愁的。

生:冷漠的。

师:冷漠的。

生:凄清的。

师:凄清的。

生:彷徨的。

师:彷徨的。

生:凄婉的。

师:凄婉的。

生:凄婉迷茫的。

师:凄婉迷茫的。我们就拿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总之呢,这个姑娘是什么样的啊?

生:愁怨的。

生:芬芳。

生:美。

生:丁香。

师:像丁香一样的美。丁香花大家见过没有?

生:见过。

师:见过啊,你见过,你给我描述一下,丁香花是什么样的?你站起来跟大家讲,怎么样?(不愿意站起来)。那你描述一下吧。

生:在一起的(用双手比划着:包在一起的形状)。

师:一串串,一簇簇的,对吧!还有哪些同学见过丁香花啊?啊?(小声说。)我们这儿种植得不多。

师:恩,像这种,一簇一簇的(点击网上的图片)。基本上都是什么颜色啊?

生:紫色。

师:以紫色为主,对吧!

生:还有白色。

生:白色。

生:白色的。

生:白色的好看。

师:这种紫色也好看。

生:这种好看。

生:还有那种茶绿色。

生:哇。

生:好看。

生:黑龙江啦!

生:内蒙!

师:就这样的,奥。好,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把描述丁香的这一段文字读一下。

生:看不见。

师:看不见我就调大一点(调整字体)。你来读读吧!

生:读(材料一)(这位同学看起来比较有喜感。)。

生:(他生笑。因为这位同学看起来比较有喜感。)。

师:好,他前面这部分读得很好。被你们笑得他后面一部分没读好。

生:(笑)。

生:纤柔。

师:好,概括一下,奥。

生:(小声说)。

师:诶,刚才谁讲的啊?你来概括一下吧!

生:纤柔,淡雅,清香。喜光、喜温暖、喜湿润。

生:这是读。

师:概括一下,奥。

生:耐阴。

师:耐阴。

生:开花稀少。

师:开花稀少。

生:耐寒、耐旱。

师:耐寒、耐旱。

生:对土壤的要求不严。

师:对土壤的要求不严。

生:喜欢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师:恩。

生:忌在低洼地种植。

师:好,请坐。哪位同学再概括一下?他概括了一些,但不是很概括。你来说说吧!

生:没有来。

师:来了没有?

生:没来。

师:你怎么知道没来啊?

生:想象的。

师:文章怎么说的?

生:希望。

生:她想象来了。

生:没有。

师:那这个姑娘做了什么?

生:叹息。

师:她为什么叹息?

生:同是天涯沦落人。

师:文章里面说“她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所以她叹息,她没有跟我说一句话,只是“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看了我一眼。她为什么不跟我多说两句啊?按理说“同是天涯沦落人”,应该有很多话说的啊,而她只看了我一眼。

生:不认识。

生:不言而喻。

生:消失了。

师:消失了,飘走了。

生:(笑)。

生:颜色。

生:芬芳。

师:留下了颜色吗?留下了芬芳吗?

生(齐声):没有。

生;寂寥。

生:希望。

师:有同学说“希望”,那你怎么看出还留下了希望呢?班长。

生:(笑)。

师:你来讲讲吧。你不是说,他也留下了希望吗?

生:沉默。

师:请坐。他留下了什么希望啊?

生:最后一句。

生:失恋。

生:(哄笑)。

生:沉默。

师:我不知道他这句话呢,是无意说的,还是潜意识里说的。

生:潜意识(齐声)。

生:恩。

师:他有没有自己喜欢的'姑娘呢?

生:有。(起哄)。

师:所以这很有可能。据记载,作者当时住在他的好朋友施蛰存家里,施蛰存是我国现代作家、文学翻译家、学者。施蛰存(板书),而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呢,长得很漂亮。

生:奥(齐声)!

师:诗人很喜欢她。诗人当年啦,就住在施蛰存的家里面,才初次看到他的妹妹,产生了好感!但是,即使不是施绛年,我们说,诗人都已经22岁了,他难道没有自己喜欢的姑娘吗?或者说,即使没有遇见自己喜欢的姑娘,他难道没有去想象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姑娘吗?是吧。还有一个问题,作者在文章里面显得非常的哀怨、彷徨。那是不是仅仅是因为感情的缘故啊?我们说知人论世,你要了解这个人,必须要了解这个人的生活和他处的时代环境。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诗人当时生活的时代大环境很复杂,这对年轻人有着很大的影响。青年们的头上啊,笼罩着一层阴影。整个时代大环境,造成了当时青年一代很迷茫、很彷徨。

我们也就不难理解,诗人为什么在文章里面显得这么的消沉。但是呢,他是留着希望的。文章最后一句话又说了“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也许姑娘走了,自己的理想也没实现。但他同样还是希望这个美丽的姑娘,怎么样啊?再来。他还是希望自己的理想啊,能够实现。有时候,是不是就像我们个人的理想一样啊,像姑娘一样,似乎来了,似乎我马上就要把这件事情做成了,诶,突然之间呢,这事又没做成,对吧。这首诗,最让人感动的地方也就在这里,他没有放弃希望,他内心呢,还是存在着希望的。即使世界一片黑暗,他还在追求着美,“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姑娘高雅、柔弱,坚强。我们说丁香耐寒、耐阴,就像人一样。表面上很柔弱,其实她内心很强大,有着很强大的耐力,不像我们人工培育的很多花朵,表面上看,很妖艳,但是呢,是禁不住风吹雨打的。所以他仍然怀有希望啊,到最后他又说“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种写法,在文章当中,叫反复、回环。前面第一段出现了,最后一段呢,又出现了,前后呼应,然后前后回环,反复的。当一个人,你自己不丧失希望的时候,谁还能夺得走你的希望啊,谁还能夺走你的理想啊。没有人能够夺取你的理想。所以,戴望舒啊,即使在那样的环境下。他同样对未来呢,寄予希望。就好比我们很多人一样啊,当前途未卜时。在心里面还有那么,还有那么一点小空间,留着对未来存有希望的,不放弃。下面大家把文章齐读一遍,奥。“雨巷戴望舒”开始。

生:读。

师:戴望舒当年正处在风华正茂的年纪。处在风华正茂的年纪呢,每个年轻人都渴望自己能够成功,事业有成。但是在整体大环境不好的前提下呀,他的个人前途呢,或者说他的理想呢,他可能感觉到很迷茫。但即使在自己眼前一片迷茫的时候,他依然对未来怀有希望。所以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来读一读这些文章。你会受到很多的启发。他们这些人,奥,都是在困难面前啦,表现得很坚强的。当然要做到,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我们说人毕竟是肉体之躯,不是钢铁做的。不是每个人他都能够承受得住一波又一波的磨难。但是我们要知道啊,有人承受下来了。所以这些人是不是给我们很大的鼓舞啊。当我们处在困境中,处在挫折中,这些人,这些斗士们啦,他都能给我们提供以精神的支柱,就像刚才那位同学所讲的,精神的慰藉。好,我们今天就上到这里。下课。

《登高》课堂实录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4.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学习设想。

2.情景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教学时数:一课时。

课前阅读准备。

1.杜甫的生平经历 。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涉世不深)。

(忧国忧民)。

(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

(四)、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楼》(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

2.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教学步骤 :

一、新课导入  :(投影画面) 。

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再来诵读一遍!(音乐起) 。

二、指导诵读 。

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投影诵读要领) 。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三、赏析文本 。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

我们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而且只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这是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

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是互相对比着写的,也有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的生命”,指的是个人的生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还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这样又是八层愁苦。

4.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苦,是什么意思?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情感蕴藏: 。

首联        哀婉孤独 。

颔联        沉郁 高昂 。

颈联        愁苦沉痛 。

尾联        忧愤 无奈。

比较赏析。

再次,两诗在用词造句上,都是律诗的典范之作,对仗工整又极具情势。在两诗的颔颈联里体现得特别明显。如《秋兴·其一》的颔联“江间波涛”对“塞上风云”,“兼天涌”对“接地阴”,颈联“丛菊两开”对“孤舟一系”,“他日泪”对“故园思”。《登高》颔联“无边”对“不尽”,“萧萧下”对“滚滚来”,颈联“万里悲秋”对“百年多病”,“常作客”对“独登台”。

《花钟》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的过程中借助拼音读准“脚、印、留、对、狗、齐、全”7个生字的字音。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这7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

3、能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3个小动物在雪地上留下不同的脚印;知道在雪地上可以留下各种动物的脚印,并能感受小动物们快乐的心情。

4、能看图仿照课文编故事。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并学习部分生字。

1、游戏导入,激发兴趣,随即学习生字“脚、印、留”。

(1)做“拍手印”游戏,初步了解“留”的意思。

(2)学习生字“脚、印”。

正音:jiaoyin。

板书:脚印(关注“单耳旁”)。

2、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明确哪些小动物留下了脚印。

1、同座合作读课文,思考:是谁在雪地上留下了脚印。

2、交流。

出示:小鸡、小狗和小鸭在雪地上留下了脚印。

3、句式训练,换句式:

这句话还可以这样说,你会吗?同桌两人说说看。

出示:雪地上,、和留下了脚印。

4、引读两句句子。

随机板书:小鸡小狗小鸭。

学习生字“狗”(板书时落实字形)。

三、通过读文,了解小动物的脚印是怎么来的。

1、小鸡、小狗和小鸭是怎么把脚印留在雪地上的呢?师生合作,根据老师提问引读句子:

谁在雪地里跑?结果怎样?

小鸡在哪里跑?结果怎样?

小鸡在雪地里干什么?结果怎么样?

于是,小鸡高兴地对小狗说--------。

2、看动画,引读第一小节。

3、模仿刚才一问一答的方法,同桌学习小狗怎样把脚印留在雪地上的。

4、交流,随机理解“对”

5、那么小鸭的脚印是怎么留下的?自己读读3、4小节。

交流。出示句子。

6、句式训练:3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1)出示句子,引读:

小鸡在雪地里跑,雪上留下了小鸡的脚印。

小狗在雪地里跑,雪上留下了小狗的脚印。

小鸭在雪地里跑,雪上留下了小鸭的脚印。

2)同桌尝试三句话合成一句话。

3)交流,出示:

7、和在雪地里跑,雪上留下了的脚印。

四、品读课文,知晓小动物们脚印的特点。

过渡:那它们的脚印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1、引导观察并理解小动物们3句语言在写法上的不同。

1)引读1到3小节。

出示:小鸡对小狗说:“你看,你看,我会画竹叶。”

小狗对小鸡说:“你看,你看,我会画梅花。”

小鸭对小鸡和小狗说:“你们看,你们看,我画的是什么?”

2)a人称代词不同—你们(说话对象不同、你们是指小鸡和小狗)。

b句式不同(指导朗读问句)。

2、引读第4小节,理解词语“齐声、全”。

3、指导读句。

(指板书)“小鸡、小狗和小鸭都是雪地里的小画家。”让我们开心地读好这句话。

4、句式练习:

用“的脚印像”句式说话。

交流,随机板书:像竹叶、梅花、枫叶。

5、出示课后句子1,指导读句。

五、拓展延伸,试着仿照课文进行创编。

1、出示图,创编课文。

2、出示课后句子2。

看着它们留在雪地上的一串串小脚印,我们都想说----。

板书:

小鸡 竹叶。

小狗 45 脚印(像) 梅花。

小鸭 枫叶。

《风筝》课堂实录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做《风筝》。(板书课题)古往今来,有很多文人墨客书写过有关风筝的文字,我们先来读读这样两首古诗:(出示文字)。

生:(齐读)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师:这里面没有写到风筝啊?怎么老师说这首诗也是写风筝的呢?

生:这首诗里面说“忙趁东风放纸鸢。”“纸鸢”就是指风筝。

师:你说的真好!联系上面的句子看一看,这是说孩子们放学回来得很早,于是——。

生:(齐读)忙趁东风放纸鸢。

师:好。我们再来读第二首。

生:(齐读)春衣称体近清明,风急鹞鞭处处鸣。忽听儿童急拍手,松梢吹落美人筝。

师:能读懂吗?

生:能!

师:孩子们为什么着急地直拍手啊?

生:因为他们的风筝被风吹落到树梢上了。

生:可能是讲风筝的样子和用途。

师:你猜测这是一篇说明文。

生:讲了和风筝有关的一个故事。

师:你认为更侧重于叙事。

生:讲了风筝的制作过程。

师:还有其他的想法吗?

生:我认为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个流浪的孩子,非常思念他的母亲。他在风筝上写下自己的心愿,然后放飞风筝,让他替自己去寻找母亲。

《花钟》课堂实录

1、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用于识字,用于了解课文内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利用其直观、形象、生动、娱乐的特点,在游戏中学习,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2、课件内容涉及到一些植物方面的知识,促使小朋友由课内到课外,进行广泛地阅读,从而主动地认识更多的字,增加了识字的数量,提高了识字的能力。

在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进行听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本课教学通过让小朋友带着问题听故事来导入课文,对全文进行整体感知,与此同时,培养了小朋友听的良好习惯。

1、找到生字的位置,在短文中圈出,把句子读正确,知道生字的读音。

2、读准字音,想方设法记住生字的字形。

3、给生字找课内课外的朋友组成词语,了解字义。

4、老师指导和学生自学相结合,让学生掌握读短文识字的方法。

1、听课文录音,帮助小朋友了解课文内容,把课文读正确。

2、利用课文做载体,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理解词义。

3、用各种方式朗读课文,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积累语言文字。

1、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选择。

2、分角色朗读课文,做动作辅助朗读,上台表演课文内容,让学生充分表现。

对课文的插图和最末一节质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肯定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科学态度。

1、充分肯定学生。

2、面向全体学生。

3、尊重学生个性化发言。

4、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

《乡愁》课堂实录

师:我们今天学习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一首诗《乡愁》,请大家推荐位朗读最好的男同学把这首诗读一读。(学生推荐,一男生起立朗读)。

师:读得不错,还没有学习,就读得这样,确实读得好。女同学读得好的是哪一位?站起来,给大家读一读。(女生读)。

师:读得不错,清楚。也有一定感情,当然,要读得很好,还要深入读。

(教师范读。掌声)。

刚才听了同学读了两遍,我读了遍。你们感觉,在读这首诗的时候,语调应该是明快的还是深沉的?(生齐答:深沉的。)节奏应该是急促的还是舒缓的?(生齐答:舒缓的。)语调应该是深沉的,节奏应该是舒缓的!(板书“语调深沉节奏:舒缓”)。

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这首诗,我想提几个问题请大家思考。

【问题一】。

这首诗共有四个小节,大家觉得它们之间的顺序能傍改变吗?

生:不可以!

师:请说说理由。

生1:这首诗好像是按照从小到大,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师:你怎么知道是按时间来写的?

生:每小节的开头,都有一个时间的标志。“小时候”“长大”“后来啊”“而现在”等标志明显。

师:还有没有理由?

生2:我觉得是按照把“乡愁”比喻的事物由小到大排列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师:作比的事物是由小到大,她发现这个特点,好像也是存在的。看看还有什么顺序?

生3:我觉得感情方面它是层层递进的。

师:它是怎么层层递进的?

生.先是对母亲的想念,那个时候母亲还在人世;然后是对新娘的爱恋。后来是对母亲离去的悲痛,我觉得这段也为后面作了铺垫,借用这段来抒发感情,因为大陆也是他的母亲。从这个角度看,是无法改变顺序的。

师:她发现了这样一个感情发展的顺序特点。大家同不同意?

生:同意!

师:我顺便介绍一下余光中。

他是大陆人,祖籍福建。21岁离开大陆到台湾,台湾大学毕业又到美国进修,回来之后,先后在台湾大学和香港大学当教授,从60年代开始写了很多怀乡诗,这首诗是70年代写成的,据他说,写这首诗酝酿的时间很长,真正写的时候只用了20分钟。原来,第一小节,写他小时候,读寄宿小学,不能每天回家,想念母亲,母子之思;后来结婚了,到美国进修,当时大概航空不发达来回坐船,借助船票回家探亲,夫妻之恋;后来母亲去世了,生死之别;最后,是关怀祖国的统一,是对祖国的情感,感情的升华,从个人的情感升华到对祖国统一的关切,对祖国的眷恋。这一点,他也说过:我后来慢慢意识到。我的乡愁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以及文化内容的整个祖国的眷恋。

师:同学们的水平很高,回答问题很好!

【问题二】。

师:请看,我这样一改就强调了台湾跟大陆隔离的状况,大雾赞不赞成?赞成我的举手(一个也没有):不赞成的举手(哟,100%)那你们说说理由,要说服我!

生1:因为“浅浅”的海峡,比喻可以逾越的一种希望,作者的希望是有一天台湾可以回归嘛!

师:回归?

生:台湾回归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师:特别地纠正一下,“回归祖国怀抱”说法不妥。香港、澳门被外国人占领了,后来回归到祖国的怀抱。台湾曾经被日本人占领,抗战胜利后,已经回到祖国的怀抱,现在还是中国人在掌权呢,不是外围人,台湾与大陆是“统一”同题,不是“回归”祖国怀抱的问题。明白吗?这句话说得不妥当。但是,她表达的意思很好,觉得用“浅浅的”,祖国统一就有希望。

生2:我觉得这是一种反衬方法,前面“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都是反衬,“浅浅的”反衬出那一代人对回旧祖国的.乡愁的深度。

师:用“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反衬作者乡愁之浓、之深。还有没有?你们开始说服我了。确是“浅浅的”好像更好,不仅是跟前面的用词取得一致。还说明台湾、大陆本来就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现在的分裂完全是人为的原因造成的。大陆和台湾一定要统一,一定会统一。

【问题三】。

我总觉得这首诗表达的意思较为含糊,诗人内心的思想没有明确地表达出来,我改写一下,大家评一评怎样:

小时候,乡愁是对母亲的思念,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对爱人的恋挂。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对亲人的哀悼,我在坟墓外头,母亲在坟墓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对祖国统一的渴望,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师:怎么样?洪老师改得怎么样?

众生:不怎么样。

师:我觉得还挺不错的。那你们说说怎么“不怎样”?(指后排学生)来,那个同学。

生l:改过以后,感觉返首诗显得很浅显,不像原来那么有韵味,很难得到感情上的共鸣。

师我觉得我改得不浅显,还没有说服我。还有谁说说?

生2:我觉得原诗表达得更为婉转,让读者更能体会作者深深思念的感情。改写后,虽然也有感情。但是少了那种耐人寻味的东西。

生3:余光中用四种事物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洪老师直接说出对乡愁的思念,这样不耐人寻味,意思太直接了。如果用比喻的方法,更能让读者深刻地体会到那种思念的情感。

师:现在差不多能说服我了。他说采光中借用了四个事物,耐人寻味,老师直接说出来了,反而不耐人寻味。

生4:我说的和他们说的差不多。因为诗本身就是一种韵昧,用直白的手法写出来就不叫诗了。而且用比喻的手法,会更深刻。

师:诗歌这种文学作品,是越含蓄、越形象越好,直白就不是诗了,这是诗歌的特点。是的,我的改句太直白了。刚才那个男同学说得挺好,原诗借助了四个具体的事物,来寄托作者的乡愁。显得特别的形象,特别含蓄婉转、耐人寻味,这确实说服我了。

【问题四】。

生1:老师上课前说过,作者写这首诗是酝酿了很长时间写的,如果改为“像”就感觉作者好像对这种情感不是特别深刻。可实际上,作者是被这种情感困扰了很久的,所以我认为用“是”更好一点。

生2:我觉得改为“像”给人置身事外的感觉,用“是”就是把所有的感情都寄托在“邮票上“船票上”坟墓上”和“海峡上”。

师:也没有说服我,可能这个问题有点难。大家想想,有时“是”是可以改为“像”的:

“我是一只小鸟”和“我像一只小鸟”是相通的。“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跟“邮票”有相似关系吗?有没有?有哪些地方相像,是不是个比喻呢?这里不是比喻,其实是个省略句。应为“小时候,乡愁是寄托在一张小小的邮票上的”,这里不能改,不是暗喻。注意这一点,大家要朗读好,作者的感情发展是有层次的,要读出这种层次来。

请刚才这个女同学来读。

(女生读)。

师:不错,基础很好,但是还没有突出出来。特别是第三小节。(师范读第三节,并且解说作者很悲伤。师反复吟咏第三节的“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然后让学生自己读全诗,要求放声读,各自读自己的,不要齐读。)。

师:再读几遍,背诵下来,我要检查。

师:会背了,请举手!

(两女生分别背诵)。

师:不仅背得准确。而且朗诵得很好。下课。

《雨说》课堂实录

1.注重朗读,感悟诗歌的内容,捕捉诗歌的意象,领会诗歌的感情。

2.通过联想、想像,体验情境,理解诗情。

1课时。

学生准备:

1.搜集描绘“春雨”的古诗佳句。

2.朗读预习:读准字音,熟读诗句。

请学生背诵一些描写春雨的诗词佳句,并说一说“春雨”这一意象在中国传统诗文中有怎样的内涵。让同学们走出古诗中“春雨”的意境,步入郑愁予的《雨说》,去感受现代诗歌中“雨”的魅力。

作者介绍: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1949年随家人去中国台湾。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学习,获艺术硕士学位。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雨说》是他于1979年写成的,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他把《雨说》送给“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我们来听听他要借“雨”之口对中国儿童说些什么。

(一)配乐朗读,理清思路。

《雨说》清新灵动,建议以轻松欢快、优美抒情的音乐做铺垫。推荐乐曲:班得瑞的轻音乐《onedayinspring》《春日》《earmelody》《大地的旋律》)《melodyofhope》(《希望的旋律》)等;萨克斯乐曲《春风》。

《雨说》共九节,从雨到来之前大地的渴望到春雨悄然而至的脚步,再到雨的问候和邀请,雨的任务,雨的祝福,一步一步把雨的性格、雨的希望表现出来。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把每一节诗浓缩成一行诗,然后尝试把九行诗组成一首新的诗,以这种方式来把握这首诗的脉络。

(二)感受诗情,品味雨韵。

先整体感悟,后重点突破。利用朗读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感受和品味。

1.反复朗读,整体感知。

(1)文章标题为《雨说》,请概括一下,雨“说”了哪些话。

(2)读了课文,你感觉诗中的“雨”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可以在雨的前面加上修饰词,例如:亲切、温柔、充满爱心的雨;乐观、爱笑的雨)。

提示:雨的形象:雨,滋润大地,播种希望,她给自然界带来生机和活力,她是生命的源泉,她是爱的使者。她给孩子们带来笑声,给世界带来希望。学生可围绕“爱”的主题畅所欲言,不可囿于固定答案,束缚学生的思维。

2.细细吟咏,重点突破。

(1)找出诗中最能体现本诗主旨的诗行,反复吟咏,细细品味。

例如:“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我还要教你们勇敢地笑/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等。

(2)这首诗运用的主要修辞方法是什么?它的运用对表达诗歌的主旨有什么好处?

(3)自由提问,共同探讨。

提示:这一部分,教师由整体到局部,由面到点,和同学们一起品味诗歌的内涵。在自由提问中,可以查漏补缺。中间贯穿朗读,可以采用多种朗读手段,提高学生兴趣,另外,可适当补入朗读指导。

(三)联想想像,丰富诗句。

让学生用诗一样的语言,在原诗的基础上描绘出一幅幅具体、生动、优美的画面,并为每一幅画面起个名字。也可以运用联想和想像,抛开原有诗句,重新创作新诗。这两种方式可在不同的段落中使用,让学生感觉不单调,不重复,在变化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

画面描绘(如第五节):在淅淅沥沥的春雨里,田圃肥沃的泥土上印下孩子们嬉戏的脚印,牧场上的新苗正在抽技发芽,池塘里的小鱼儿快乐地向我问好,唱着歌谣的溪水荡起满脸的笑。

提示:准确识别意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与本诗欢快、喜悦、乐观的情调相符的画面。注意发挥学生的想像力,通过画面感知意象的特点。

创作新诗句:第一节写久盼大地的春雨,诗人选择了一些意象:田圃、牧场、鱼塘和小溪,请同学们仿照原有诗句,丰富意象,写出新诗句。

提示:学生的诗也许稚嫩,但只要用心,那新鲜的诗句一定可贵。放手让他们去写,捕捉智慧的灵光,收获情感的微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