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告>热门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报告大全(16篇)

热门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报告大全(16篇)

作者:曹czj 热门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报告大全(16篇)

整改报告是项目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是对过程的总结,更是为了提高项目的执行效率和品质而制定的一系列改进措施的落地工具。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你写作提供一些灵感和启发。

全国“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

仿佛看到还是青年时的日本堀越二郎,穿越时空,与意大利飞机设计师卡普罗尼对话,从这位大师那里汲取勇气和创造的灵感,并远赴重洋前往德国学习,即使飞机设计失败也不轻言放弃,最终因开发零式舰上战斗机等多架二战期间著名的机种而为人所知,并保护了自己的祖国不被欺负;仿佛又看到美国的史蒂夫乔布斯,放弃自己的学业后纵身跃入了信息网络的海洋之中,尽管在探索的道路上艰难险阻,最终扼住命运的咽喉,让那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改变了整个世界,为自己的祖国带来了手机软件难以撼动的地位;仿佛还看到阿根廷的切格瓦拉,放弃了优越的生活,只身来到古巴丛林,成为了一名彻彻底底反抗暴政的革命者,最后为了革命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为古巴的革命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为祖国明天的光明拨开了云雾。

这些是对“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最好、最完美的诠释。

在今天,中国也有一批这样的青年缓缓地站起来,用行动肩负使命,用青春彰显力量。

曾经是长辈眼中的孩子,如今拿起了接力棒,像曾经奋斗过的前辈一样,不惧风雨,让青春在人们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鲁迅曾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脊梁。”

在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90后、00后不再是父母怀中撒娇的孩子、不再是温室里那中看不中用的花朵。我们披上“战袍”,拿起手中的“武器”,坚定信念,自发自愿走上战“疫”前线,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无论在哪个岗位无论在何地,我们都在听从党的号召,努力为疫情防控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我们已经逐渐变成了新时代共和国的“脊梁”,对“少年强则国强”有着更深刻的认知。

收看“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报告会的个人心得感悟

个子瘦瘦弱弱、皮肤白白净净、性格文静内敛、内心坚韧强大,是戴贝贝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我希望利用专业技能服务侦查破案,让违法犯罪人员受到法律严惩,最大限度为受害群众挽回损失。”说话间,她语气透着坚定,眼中闪着希望。

戴贝贝,现任职于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室,兼任鼎城区公安局公职律师。她勤奋好学,务实敬业、踏实肯干,是刑侦科学技术界的铿锵玫瑰。她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青年民警”,并入选全国刑事技术青年人才库,且获“全省百佳优秀公安民警”等荣誉称号,立个人三等功一次,获嘉奖两次。

“发现就绝不放过”协助破获24年命案积案。

2020年,在开展命案积案攻坚专项工作中,戴贝贝根据上级安排部署,主动清理本局物证保管室物证,发现一案件相关物证具有送检价值。1996年12月31日案发时,限于当时条件,未比对出有价值信息,调查周边群众400余名,摸排嫌疑人20余名,均未取得突破进展。

戴贝贝立即将该案物证送至市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检验鉴定,根据鉴定结果获取到关键证据。“发现就绝不放过”,秉持着除恶务尽的理念,她重新研究案卷,准确把握侦查方向和侦查范围。戴贝贝和同事们立即围绕案发地点展开排查。2020年7月8日,经一个月的艰难搜集比对工作,终于抓获犯罪嫌疑人郭某,时隔24年,该案成功告破。

今年11月底,谢家铺镇唐家铺汽车站在修路,工地上多台机械车辆被盗。戴贝贝与另两名同事在勘查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物证。凭着一颗人民警察定要有力震慑嫌疑人、守护挽回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初心,她坚决不放弃,经过3个小时的细心查验,最终提取到嫌疑人的痕迹,协助办案民警迅速破案。

“别人可以,我也可以”永不服输的“拼命三郎”

“别人可以,我也可以。”在勘查中,不仅要面临血腥的场面,还要扛笨重的勘查设备,也不管严寒,还是酷署,戴贝贝总是凭着坚韧和执着,成了同事和亲友心中永不服输的“拼命三郎”。

2019年腊月二十九,戴贝贝刚回到汉寿县的家中休假,当晚接到单位电话,因为疫情需要回去值班。第二天大年三十早上六点,天刚亮,她立即赶去单位,为疫情防控加班加点,一直到清明节才回去。

戴贝贝用自己的敬业、奉献和拼搏精神,在自己热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诠释了一名刑警的初心与使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全国“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

我是“95后”,我要热爱我的中国。奶奶是40后,父母是60后,他们是真正过过苦日子的一代人,他们时常讲起当年经历的生活往事,我无法体会,只能当成故事来听,因为我是幸运的,出生在改革开放后的年代,自打记事起,我就一直在感受着幸福和希望,我经历了取消农业税全村人的喜悦相庆、九年义务教育让姐弟4人不在为学费发愁、电商的普及让家里的农产品不再找不到销路……,我没有经历过战乱,没有忍受过饥饿,倒是处处享受着改革开放的丰硕果实,所以我没有理由不去热爱我们的中国。

面对90后这样的一代能扛住什么风雨的质疑与忧虑,作为在祖国繁荣强盛时期长大的一代人,爱国之情早已深深地扎根在我们的心里。疫情阻击战,我们把爱国情化作报国志,用实际行动唱响90后的最强音。

我是党员,我要不辜负光荣的称号。正青春的我们赶上了新时代,我们要奋斗,我作为青年党员,要勇做这群奋斗者的排头兵。我经常会讲“我是共产党员”,特别是在大学里刚刚入党那段时间,把党员当做一项荣誉,感觉很光荣,在参加工作后,面对春运保畅等重要工作,虽无法向革命前辈那样去保家卫国,但深知唯有兢兢业业、不懈努力,才能不辜负自己引以为傲的光荣称号,当对身边的人时刻亮明自己党员的身份时,面对的则更多是责任和担当。

新冠疫情发生之后,我原本计划在家休假好好陪父母,但是在看到党组织发出的倡议后,决定提前回到工作岗位,我妈出于关爱不想让我返岗,我第一次蛮严肃的跟我妈“打官腔”:我经常在同事面前说我是共产党员,我这个时候不能缩在家里。可能是母亲惊于儿子长大了的缘故,我妈没再说什么,只是帮我收拾行李,我如愿来到了单位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其实这在那些去武汉“拼命”的90后跟前,不值得一提,他们的父母才是最伟大的。

正青春的中国让正青春的我们倍感幸福,经过抗“疫”战火淬炼的中国青年将与中国梦如约前行。作为高速公路的工作者,我也将把青春在服务司乘美好出行的大路上绽放绚丽之花。

全国“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

近年来,人社部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鼓励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决策部署,积极改革创新,采取有效措施,健全保障机制,引导了一大批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成长成才,其中涌现出很多扎根基层、担当奉献的优秀典型。

为广泛宣传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奉献基层、扎根基层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成长成才的时代精神,208月,中宣部和人社部决定在全国组织开展“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学习宣传活动。显然,这样的评选不但能够让人才更关注乡村基层,也让他们发现,在乡村也能够大有可为。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鼓励引导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流动。基层需要人才,不管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还是助力脱贫攻坚,都呼唤大量的人才走向基层,但是由于现实中乡村和城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趋利避害”等惯性思维影响下,人才奔向基层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阻力。要为基层更好地引进人才,就需要发挥人才的“磁石效应”,吸引人才到基层去,“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的评选,就体现出这样的“磁石效应”,更好地释放了人才的引力作用。

进一步完善基层人才的待遇保障。千秋基业,人才为本。要吸引一流的人才,就需要给予人才一流的待遇,让他们的智慧变得更加“值钱”,这其实并不是一个很俗气的问题,毕竟人才也是人,也需要生存,而待遇是解决他们生存需要的根本前提,只有在待遇上提高,才能够进一步激发人才的活力,让他们愿意到基层去,在基层更好地干事创业。

进一步拓展基层人才的发展平台。“高薪、高福利”固然能够吸引人才,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更多的人才却希望能够在基层这个“大熔炉”“练兵场”更好地磨练成长自己,他们更看重的是基层发展的平台宽不宽,是自己的成长期望值将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因此,要更好地吸引人才,就需要完善人才的激励机制,也需要在改革上下功夫,让基层人才的成长与市场接轨,给予这些人才更多的创业机会,为他们的成才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让基层成为具有吸引力的地方,让这些人才在基层也能够大有可为。

进一步提升基层人才的获得感。基层的工作辛苦、工作累,但是很多的人才却甘之如饴,就是因为他们的“辛苦指数”能够顺利地转换为“幸福指数”,让他们能够在基层干事的过程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这就需要加强对人才的关怀,给予他们更贴心的服务,改善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切实解决人才住房、就医、子女入学等问题,让这些人才能够下得了基层,还能够留得下来。

全国遴选“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是对扎根基层的这些优秀人才的点赞,更是大力弘扬他们爱基层、服务基层、奉献基层的精神。通过这样的方式吸引更多的人才走向基层,在基层建功立业,既能够为基层注入强大的人才支撑,也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全国“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

上午的“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报告会中,六位来自各行业优秀毕业生做了汇报演讲,他们背景不同,却都不约而同选择了在条件艰苦的乡村工作。历年来选择在基层工作的百万大学毕业生,宛如一根根“绣花针”,扎根在祖国大地,一头连着党和国家,串起了基层的亿万群众,用青春才智织就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锦绣山河。

在基层工作,任务繁重琐碎,却是走出象牙塔后不可多得的锻炼机会,无论是参加创文活动,还是协助村“两委”换届工作,都让我学习到了基层工作的方法,锻炼了我的综合能力,重新感受到这片土地上真切跳动着的发展的脉搏。今后我也将以这些“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为榜样,在基层扎实工作,扣好人生的第一颗纽扣。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这是在今天的“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报告会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正如习总书记所说,广大青年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桥架路,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想起毕业之际,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选择了成为一名“苏北计划”志愿者,用一年不长的时间,了解基层。虽比不上扎根南疆的那位村官,在离开基层之后,又选择回到基层群众的身边,用绣花功夫做好关于基层群众利益的每一件事;也比不上那位从城市去往农村,将最美好的青春献给北极村的那位年轻的乡镇人大主席,但即使微薄如我,却也在决胜脱贫攻坚的亲身接触过扶贫工作,见过基层工作者处理棘手的信访事件的困难……一方土地的平安和美满,需要无数基层工作者的努力。哪怕我能够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的时间只有一年,我也定当不负韶华!

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这是党和人民对我们青年的认可,也是对我们的希冀。这些“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扎根基层、奋斗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高校毕业生的坚定信念、爱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我们苏北计划志愿者也同样如此,我们之后也一定会在工作岗位燃烧自己,尽自己所能为为基层一线群众服务,用青春、奋斗、无私来充实自己的志愿生活,让青春在基层绽出绚丽的花。

全国“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

在学习中提高,在实践中成长,这是我这次研修的重要之一。通过学习,不仅逐步地提高和完善了自己,而且,通过学习,还促进了反思。

一是要注重提高理论修养。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地感觉到得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管理理论水平离工作实践对自身提出的要求差距大。这不仅体现在自己学习的习惯上,没有养成有计划、有规律地学习理论知识的习惯,而且体现在自己的学习成效上,既没有对各种理论做到大量涉猎,扩充知识面,又没有精读某种理论,融会贯通,更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因此,以后要在学习上更进一步加强,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在学习中提高、在学习中成长。

二是要注重积累实践经验。理论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概括提炼而成。专家们的工作经验和理论成果,都是因为他们不仅勇于实践、不断探索,而且是因为他们善于,注重积累。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注意收集、总结、提炼成功的经验,使之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方法,并逐步成为自身工作特色,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三是要注重提高业务水平。通过这次研修,我深刻地认识到,要做好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一名管理者的要求。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教育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管理能力,掌握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益,使学校发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能够勇立潮头,立于不败之地。

总的来说,个人的工作能力和思想认识需要在不断学习中去丰富和提高,培训和学习能够让我们分享更多成功经验和提高发现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次培训,我更明确了自己在工作中的成长方向,也认识到了自己更多的不足,我会朝着新的目标进一步扮好自己在工作中的角色。

全国“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

一座座村庄,犹如社会的神经末梢,感知、汇集着基层老百姓的喜忧冷暖;一个个村官,官职虽小,但是承托老百姓期盼的“父母官”,也是不少国家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最后“接棒人”。

而今,不少大学生干净利落地接下了这一棒。

他们奔走在田间地头,为乡里百姓谋出路,为乡村振兴添助力,有的带头脱贫攻坚,有的夯实基层党建,还有的扎根服务一线,聚焦民生难题。他们挥洒的青春,正在这片乡村土地上盛放。

“让乡亲们尽快富起来”

“我是农民的孩子,让乡亲们富起来,是我的梦想。”追着这一梦想,杨媚不顾父母反对报考了四川农业大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毕业后,她又到了重庆市荣昌区最边远的乡镇之一——吴家镇双流村做起了村官,一头扎进“土堆堆”里,想着“要让乡亲们尽快富起来”。

她走村串户,对全村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萌发了建蔬菜大棚、发展规模化蔬菜种植的想法。但村民对这一想法多是观望和迟疑。于是,杨媚把自己的嫁妆和计划装修新房的13万元拿了出来,流转土地6亩,建设了8个标准化蔬菜大棚。没钱请工人,她就自己耕地、育苗、栽种、施肥、采摘,还在大棚旁搭了一个不到30平方米的窝棚。因窝棚不通电、不通水,冬天棉被湿冷,夏天又像在蒸桑拿。

那段时间,杨媚早上天不亮就起床干活,夜里两点还打着手电筒在大棚里摘黄瓜是常有的事。“日子特别苦,但想到能带动群众富起来,自己感觉很充实,一咬牙也就这样挺过来了。”一年后,村民的黄瓜才刚刚种下去,杨媚种的黄瓜已经开始采收,批发价卖到3元多一斤。

全国“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

青春期起的我们,内心仍有童年时无忌的肆掸。

处于青春期的我们,也许对外界仍会有无言的眷恋。然而这总是一瞥的,没有时间的永恒。

仰望夜空,会有一秒时的静寂。死一般静寂。让人毛骨悚然。流星划破夜的静寂,让人感到一丝暖意。丝暖意。

青春期的我们是一个懵懂的青年。我们在欢声笑语中畅饮未来,在花开花落中谱下宏图,在悲欢离合中度过难忘的今宵。我们需要一盏明灯,我们需要一对翅膀,我们更需要青春的誓言。

青春者,人生之春,人生之王,人生之华也。每个人都曾拥有自己的青春,都曾用自己手中的笔去描绘它。然而,二者并不完全等效。庸者总会傲慢的认为青春是一个无底洞,智者则会谦卑的认为青春是上帝借我们的一架云梯,时间到了总要归还。

总会有人向上帝祈祷多给予自己一些生的希望。然而得到后又总会认为微不足道。到头来总是前功尽弃。

青春的我们,总会充满奔放的热情,如夏日牡丹怒放,总会充满爱的怜悯,如秋日菊花的高雅,总会充满一切生的希望,如冬日梅花的孤傲,总会充满好奇心,如春日百花争妍。

昏黄的路灯照亮你夜行的路如同青春伴随我们共同向未来飞奔。

含泪的鱼对水说,“你看不见我内心的痛苦,因为你无法体验。”水含情脉脉的对鱼说:“我感受到你的痛苦,因为我在你的心灵深处。”

含泪的我对青春说,“你体会不到我的无奈,因为你的世界太大了。”青春微弱的对我说:“我感受到你的无奈,因为我一直在你身边守护。”

我要飞的更高,更远~~~~因为每个人身边都会有青春,青春是无私无畏的。正所谓青春做伴好飞翔呀!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

崔久秀在校期间,多次获得学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屡次获得奖学金,顺利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

她是同学眼中的学神学霸,老师眼中的得力干将,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收获更多的友谊与知识。她乐于助人,热心帮助贫困同学。

大学期间,她每天穿梭于曲阜师范大学古朴典雅的校园,聆听着老师们带着爱和智慧的授课,享受着同学们之间思想碰撞的火花和灵感,感受着曲阜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独特的文化洗礼,也见证了曲园学子在祖国各地成才成长的事迹,这些无疑都更加坚定了她毕业后支援边疆、报效祖国的信心和决心。

崔久秀说:“在曲师大四年的时光,我学到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尤其是各位老师,是他们让我的学业有了更大的进步,不仅在学习方面,还有在生活和技能方面,我都获益良多。”

走进西部追逐梦想。

20__年含泪告别曲园,这个有梦的姑娘带着曲园学子的执着踏实、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响应国家号召,志愿到西部支持祖国建设,踏上了西行的列车,一路向西,来到了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托克扎克镇,一干就是六年。

六年间,远离家乡亲人、老师同学的她始终不曾忘记曲园赋予自己的善良务实的秉性,没有忘记曲园学子“青春当有家国边关”的情怀,在和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朝夕相处中学会了说维吾尔语、跳新疆舞、做新疆饭,带领当地群众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建筑队、种植日光温室大棚、发展乡村旅游业,确保当地各族群众能如期实现脱贫摘帽奔小康。她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支边青年”的风范。

“青春易逝,必须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回忆当初决定来新疆工作时的情景,她笑着说,虽然父母反对,亲朋不解,“但如果让我再次选择,依旧会是同一个答案。”

20__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她实现了自己小时候坐着飞机去北京的梦想,坐在人民大会堂感受国之威严的她不会忘记求学于曲园时的简单美好,更不会忘记是这所学校教会了她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观后领悟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杨媚

在这次抗击疫情中,我们看到了青年人的担当,他(她)们正在用自己的思考,为我们的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00后”和“90”后是我们新一代的中坚力量,是富有激情的一代,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义无反顾地冲上最前线。面对疫情,全国人民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齐心协力,不畏艰险,前赴后继,全力投入到战“疫”一线。在这之中,一个以青年为代表的群体用自己的行动加入“战疫攻坚战”。在他们的脸上,看不到稚嫩的面孔,只有成熟和坚毅,奉献和担当。疫情当前,投身战“疫”一线,用自己的方式奉献着爱心和力量。

在直播中,我们看到了这些年轻的援鄂医疗队员们的责任与担当,听到了他们在援鄂时所经历的事迹,我们被他们的事迹深深感动,对他们的责任与担当感到敬佩,他们都是好样的!这些年轻的面孔,用不懈的努力、汗水,证明了自己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证明了自己能够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时代在变,精神永续。爱国是青春的底色,奋斗是青春的动力。我们会勇挑重担、爱国力行,争做堪当大任的新时代中国青年,牢记历史使命,将青春梦想扎根于祖国的广袤大地!传承着“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的青年精神,在“不畏”中尽显青年担当,在“不退”中永葆青春本色!

在此次抗击疫情中,90后青年人挺身而出、担当奉献,坚持不懈打赢疫情攻坚战。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牢记使命,努力为国家做奉献,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青年。

同时,我们更加为我们优秀的社会主义制度骄傲,为我们的祖国自豪,为自己是中华儿女中的一员而骄傲!我们要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用行动书写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与担当!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

人生地不熟,环境艰苦……看到的和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刚刚离开校门的沈富琼偷偷哭了。就在她临近崩溃、打算放弃的时候,有一次跟着院长到乡下巡诊,看见牧民群众十分欢迎大家,尤其是一名肺结核患者看她来,眼神里充满了对医生的渴望和期盼。“我感到自己被需要。”

沈富琼出生于甘孜州丹巴县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从小就深知医生对涉藏地区群众的重要。牧民群众尤其是那名肺结核患者的眼神,让她的心平静下来。她向男同事学习骑摩托,向老医生学习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技术和能力。“三支一扶”两年服务期满时,沈富琼已经与麻邛乡的老百姓产生了深厚的情谊。这一次,她没有犹豫,主动选择继续留下来。

这一留,就是13年。

13年里,沈富琼走遍了麻邛乡的每家每户。麻邛乡是高原牧区,这里的群众基本过着散居游牧的生活,导致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困难重重。但这些没有难倒沈富琼:“我们有定期巡诊,日子久了,哪个季节哪家人在哪里放牧居住,心里都有数。”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

“这是现在的卫生院。”沈富琼的手机相册里,3层高的麻邛乡卫生院矗立在蓝天白云下,十分漂亮。

但13年前可不是这样。20__年9月,沈富琼怀揣着“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梦想,兴冲冲地前往麻邛乡卫生院报到。当她坐了整整两天的汽车,终于到达目的地时,看见的是又矮又旧的木瓦房,而全院工作人员只有院长和一名助理。

人生地不熟,环境艰苦、语言不通……看到的和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刚刚离开校园的沈富琼偷偷哭了。就在她打算放弃时,有一次跟着院长到乡下巡诊,受到牧民群众的欢迎。看到一名肺结核患者的眼神里充满了渴望和期盼,沈富琼说:“我感到了自己被需要。”

沈富琼出身于丹巴县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从小就深知医生对涉藏地区群众的重要性。牧民群众的眼神,让她的心平静下来。她开始主动学习当地语言,向男同事学习骑摩托车,向老医生学习经验。“三支一扶”两年服务期满时,沈富琼已与当地群众产生了深厚的情谊,她主动选择继续留下来。

这一留,就是13年。13年里,沈富琼走遍麻邛乡的家家户户。麻邛乡是高原牧区,群众基本过着散居游牧的生活,导致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困难重重,但这没有难倒沈富琼:“我们有定期巡诊,日子久了,哪个季节哪家人在哪里放牧居住,心里都有数。”

“好多地方汽车、摩托车都去不了,只有走路。”沈富琼记得,有一次骑摩托车出诊时遇到暴雨,路上没有躲雨的地方,只有硬着头皮往前赶。后来摩托车也没法骑了,她就走路,走了3个多小时,摔了十几次,终于到达病人家中。

真心付出换来群众的认可,牧民群众说:“沈门巴(‘门巴’,藏语意为医生),你成了麻邛乡的人了!”“沈门巴,你真是牧区人的好医生!”

扎根。

“送医药下村”解决看病难、看病远问题。

“你看,这些是我们给儿童建的档案资料,以前是没有的。”沈富琼存在手机里的照片中,有好几张是麻邛乡卫生院儿童预防接种的资料。这些资料按不同的村名和不同的年龄段分类,整整齐齐挂在墙上,每份资料的右上角,还贴着孩子的照片。

原来,由于习俗等原因,当地有很多孩子的名字是一样的。虽然每名家长都有一本孩子的预防接种手册,但是医务人员叫到名字时,还是容易出现因名字相同分不清楚人的情况。20__年,沈富琼成为麻邛乡卫生院院长后,探索对儿童预防接种资料进行精细化管理。

乡卫生院给全乡每名儿童建立接种档案,并贴上孩子的照片。这份档案和家长手中的预防接种手册配合一起使用,即使名字相同的孩子在同一天同一时间来接种,也不会弄错对象。

沈富琼还和同事们一起,对全乡群众健康情况进行摸底,为所有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情况表。每名慢性病患者家中都有一张贴着患者照片的“明白卡”,上面注明姓名、病名、用药名称、用药量等信息,方便医生巡诊时了解情况。

13年来,沈富琼和同事们一起,定期开展“送医药下村”活动,把糖尿病、高血压等的常用药品送到群众家中,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远的问题。

如今,麻邛乡卫生院盖起了楼房,当地通了电、路,也有了网络,条件大大改善,吸引了更多大学毕业生来到这里工作。自20__年担任院长以来,沈富琼先后引领8名高校毕业生在乡卫生院扎根。20岁的泽仁拉姆就是其中一员。看到沈富琼时刻以病人为优先,深受当地群众喜欢,泽仁拉姆备受感动:“沈院长是我的榜样,我也要像她一样留在基层,实现自我价值。”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

20__年,和倩如大学毕业后,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成为了一名奋斗在深度贫困地区第一线的“扶贫战士”。6年来扎根脱贫攻坚一线,她把村里大大小小的事情一件件放在心头,把每一桩桩事情都抓紧落实,以“村民贴心人”之名传递温暖和力量。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和倩如熟悉工作是从走村入户开始的,跟着村干部,一家家走,一户户访,因为语言不通,她还要想办法反复跟村民确认信息,在这样不断投入和奔波中,成为了村民都信任和亲近的“小和”。

和倩如用心用情做好驻村帮扶工作,驻村以来她前后采集了贫困户信息419余户,动员外出务工、易地扶贫搬迁讲解扶贫政策1000余次、完成申请材料820余件;走访特困户、残疾户、辍学户、孤寡老人户等困难群体达500余次。

泸水市鲁掌镇浪坝寨村地处山区,缺乏成规模的产业带动,村民主要以种植水稻、玉米为生,年人均纯收入为两千元左右。为了摸索致富路子,20__年,结合浪坝寨村的自然特点和特色优势,和倩如帮助几户村民以自筹资金的方式在地里试种了6亩羊肚菌和竹荪菌,村民看到可观的收入后主动加入合作社。

为了救援村民种植技术,和倩如将所学到的技术整理成文字,转成通俗的语言讲给村民。耕地、搭棚、开沟、铺培养料、撒菌种……每个环节她都仔细教学。她经常组织建档立卡贫困户到羊肚菌示范栽培基地学习技术,完成示范带头种植羊肚菌33亩,带动了建档立卡贫困户46户,培养了8名技术人员。

为了帮助乡亲们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和倩如另辟蹊径,尝试着用互联网帮村民销售大山里的土特产。她拿出薪水买设备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没有任何直播经验,没有一点“网红”气质的她凭着一股闯劲,成为了浪坝寨村的第一位主播。

第一次在横跨怒江的溜索上做直播时,和倩如说:“下面就是湍急的江水,怕自己掉下去,但如果真掉下去那就掉下去吧,怕也要硬着头皮向前冲!”就是凭借着这一股拼劲,和倩如穿着民族服装,以大山作背景,通过网络平台开始向全国的网民们推荐怒江大山里的山货、民俗文化、人文风光。在她的带动下,“村民网红”的队伍慢慢壮大。

和倩如成了贫困户与消费者的“红娘”,搭建了贫困户与市场之间的“致富桥”。先后带动浪坝寨村游客樱桃采摘3000多人次,樱桃农户户均增收1000元,带动乡村旅游消费达50万余元;在疫情防控期间协助指导老窝镇银坡村组织销售滞销蔬菜;通过直播民族民俗文化活动“上刀山下火海文化节”“怒江澡堂会”等促进文化传播;参与公益直播在各平台累计点击量超过1500多万,为农产品线上推广贡献了力量。

学生时代的和倩如就是一名青年志愿者,从一名普通志愿者成长为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到“志愿者标兵”,在大学5年间她牵头组织学生志愿者团队对孤寡老人、聋哑儿童、留守儿童、失地农民等群体进行实地走访和“一对一”志愿帮扶服务近8000余人次。

到了一线工作后和倩如依然坚定公益初心,协同队友通过互联网参与乡村公益事业,完成爱心众筹校园广播设备安装、对接社会爱心人士捐助爱心物资、爱心募集因病致贫学生医疗费、爱心募集资金救助一线扶贫干部……6年间共募集捐赠款物150万元,她个人累计捐款达3万余元。

去年4月和倩如主动请缨,沉下身心参与易地扶贫搬迁“稳得住”工作。因为有在农村一线工作的丰富经验,到了安置点后她很快就成为了群众的“贴心人”。充当搬迁群众的政策宣讲员、融入城市生活的引导员,还是心理压力疏导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更是内生动力督导员、就业创业联络员……她和战友们像一团火一样把党的惠民政策传递到群众的心里。

和倩如牵头参与安置点的组建工作,积极为安置点儿童募集爱心资金投入社区“暖心公益课堂”的建设、募集爱心物资、建立社区“志愿者智库”、开展法律援助及心理咨询服务、对接社会资源引进怒江州泸水市健康扶贫“1310”项目。

和倩如用“贴心人”演绎着助人为乐与奉献的真谛,她的善行善举,如一缕阳光,带给他人温暖,传递着希望。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

昨晚,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发布仪式在央视播出,山东工商学院2016届毕业生龚钰犇捧回这份国家级荣誉。

10年前,他因见义勇为导致右腿高位截肢,10年间,他高考、创业、做公益,这份荣誉就是对他不断努力的最好褒奖。昨日,记者见到龚钰犇时,28岁的他显得沉稳干练,他说这份全国仅有20人获得的荣誉,让他感觉荣耀的同时也倍感压力,自己做的还不够,他要将一路走来收到的爱心继续传递下去。

车祸瞬间他推开同学。

“山东好人”“新时代齐鲁最美青年”“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走进龚钰犇的工作室,书架上摆着满满的三排荣誉证书和奖项,令人不自觉地竖起大拇指,这是他一路走来不断努力的见证。

2012年,正在上高三的龚钰犇,搭乘同学的电动车走在上学路上,一辆大货车突然朝他们急速驶来,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坐在电动车后座上的他奋力一把推开了同学,自己却被轧在大货车车轮下。经医生奋力抢救,他虽然保住了生命,但右腿高位截肢,左脚也仅剩3根完整脚趾。高考来临时,虽已躺在病床很久,但他忍着剧痛坚持参加高考,家人用轮椅将其抬进考场,他也如愿考上山东工商学院。

刚刚迈入大学校门的龚钰犇,遇上了负责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的周金刚老师,在周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他手拄双拐开启了创业之路,向着“毕业后自食其力、不求人”的目标前进。为了不给家庭和社会添负担,他先后创立了大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和“大犇心选”电商平台,通过在农民和消费者间搭建直通桥梁,遴选各类特色安全农产品进行网销。对于创业成绩,他认为自己做得一般,刚刚达到自食其力的程度。尤其是近几年遇到了疫情,他们得花比以往更多的精力来处理每份订单,上个月平台还在亏损。尽管这样,龚钰犇仍然坚持做到销售产品要物美价廉,他说:“让大家吃到健康安全的农产品,就是让我最开心的事。”

无偿帮扶12名孤独症儿童。

做电商是为了自食其力,而做公益则是为了爱心传递。2020年,龚钰犇在创业之余,接触到了孤独症儿童这一群体,这让他想起自己遭遇车祸躺在床上那一年父母亲承受的痛苦和压力,于是下定决心帮助孤独症儿童。龚钰犇告诉记者,2020年,他在烟台市大学生创业园、山东工商学院等多方帮助下,以公益创业的形式发起了“蓝色计划”,专注于6岁以下孤独症儿童公益康复活动,并在2021年注册成立了ngo组织——“烟台高新区大犇公益发展中心”。2021年7月16日,大犇公益联合烟台日报社发起“星星之约——关爱自闭症儿童”活动,以深度陪伴的方式给予自闭症儿童和家庭更多关注。至今2年时间,团队已无偿帮助了12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有明显改善。

“做这件事,就是为了把爱心传递下去,曾经我也是一个受助者,现在我也应当去帮助别人。”龚钰犇说,18岁那年他遭遇车祸后,陆续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帮助,母校山东工商学院曾为其免了学费,还为自己和父母提供免费宿舍,帮助父母提供校园工作,让他至今仍心怀感激。“非常庆幸当初选择来到了烟台,来到山东工商学院读书,学校设立的创业学院和大学生创业中心为我创业提供了专业理论知识,还经常邀请创业导师、企业家来讲课,使我受益匪浅,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和指导,我才能完成自己一个又一个目标。”此外,他还表示,烟台大学生创业园为他提供了免费的工作室,还有各种各样的激励政策,创业环境非常便利。

年“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材料

5月10日晚,《闪亮的名字——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发布仪式》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科教频道播出。在20名“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中,甘孜州白玉县麻邛乡卫生院院长沈富琼是四川唯一上榜者。

2009年,沈富琼从泸州医学院护理专业毕业后,怀揣“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梦想,响应国家“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通过“三支一扶”计划,来到平均海拔4000多米高的甘孜州白玉县麻邛乡卫生院“支医”。面对麻邛乡山高路远、不通电又缺水、患者多医生少等困难,沈富琼坚强面对坦然处之,13年如一日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语言不通,沈富琼就自学当地话,现在她已经可以流利地和当地群众交流。交通不便,她就学习骑摩托车、开车,现在驾车技能已十分熟练。13年来,沈富琼走遍了麻邛乡的家家户户,为群众送医送药,普及健康知识。她为全乡慢性病人建立健康情况表,仅近五年就有百余名病患在她坚持不懈地治疗下痊愈。在她的带领下,麻邛乡卫生院连年获得乡村医疗卫生先进单位。她还积极为当地引进卫生人才,自2016年来,先后引领8名高校毕业生扎根麻邛乡服务群众。

沈富琼的真诚付出赢得了牧民们认可,大家亲切地称呼她为“沈门巴”(“门巴”在藏语中代表医生)。她个人也先后荣获“白玉县优秀医务工作者”“第四批四川省民族地区基层卫生优秀人才奖励基金”“脱贫攻坚专项嘉奖”和“甘孜州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

“从20__年到20__年,在南郑区法镇沙坝村任第一书记的五年是我最难忘的一段时光。”5月10日,汉中市南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中心主任张可告诉记者。

沙坝村在大巴山里,曾经是贫困村。张可刚任第一书记时,村民主要靠种散茶、外出务工获得收入,村集体经济则是一片空白。为了尽快熟悉村情、掌握民意,张可白天入户调查,晚上整理资料。几个月下来,村里各家各户的情况他都烂熟于心。

没像样的产业如何致富?调查研究后,张可跟村“两委”班子交流,提出引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产业发展的想法。接着,他就发动一切资源联系企业寻求合作。沙坝村的自然优势、区里的扶持政策、驻村队伍的技术人才优势,他都如数家珍。虽然碰过钉子,但每次对接,他都保持了极大的耐心。张可是云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硕士,曾作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南郑区农业农村局从事茶叶技术推广工作。他的努力打动了汉中农茗园茶业有限公司。

联系好了企业,村里却炸开了锅。不少村民不愿流转土地,怕自己的投入“有去无回”。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张可找到村里的老党员和有威望的长者,讲政策、算细账,做村民的思想工作。村上召开土地集中流转会议,大家足足讨论了4个小时。张可一一解答大家提出的问题,终于做通了群众的工作。1个月内,涉及30多户的100多亩土地全部流转到位。

此后,沙坝村陆续引入4家企业,总投资近1000万元。村上建成了黑毛茶产业园、茶叶扦插产业园、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及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全村茶园面积达到1700亩,实现户均2亩茶、人均10棵果树,解决了近800户茶农夏秋茶资源无法利用的问题。20__年,沙坝村实现整村脱贫。20__年底,沙坝村人均收入达11280元。

5年里,张可扎根沙坝村,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村里的老人王义珍,患有高血压和风湿性关节炎,女儿女婿常年在外务工,平时没人照管。张可叮嘱老人,有急事可以随时找他。一天夜里11时许,王义珍老人关节炎犯了,疼痛难忍。张可急忙开车把老人送去医院,等老人看完病又送回家。

20__年10月,张可结束了驻村工作,到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综合检验检测中心挂职任副主任。“借助汉中和南通对口帮扶的契机,我要把南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经验带回来,同时把汉中的茶叶等特色农副产品在南通和周边地区更好地销出去。”他说。

张可的茶叶经引起了中央有关部门的关注。5月10日,张可一系列荣誉中又加上了一个——全国“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陕西省仅张可一人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