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得体会>红旗渠精神心得(热门15篇)

红旗渠精神心得(热门15篇)

作者:紫薇儿 红旗渠精神心得(热门15篇)

心得体会是对人生经验的总结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类似的情况和问题。以下是一些有关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够给你带来一些灵感和写作的启示。

红旗精神心得体会

红旗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象征,更是一种精神。红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一种优良品质和精神风貌,是我们党推进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学习红旗精神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其卓越的意义和重要性。下面我将从现实生活中的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悟。

第二段:热爱祖国。

我们作为一名中国人,就应该对自己的祖国心存感恩之情,将祖国放在首位。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样东西能够取代祖国在我们心中的地位。祖国是我们共同的母亲,我们应该像孩子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用行动去保护她,用心灵去爱护她。当我们身为中国人的这一份荣耀被唤起时,我们会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着我们为祖国、为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而奋斗。

第三段:勇于担当。

面临挑战和困难时,我们不能选择逃避,更不能选择放弃。只有勇于担当,我们才有可能创造出不一样的人生。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发现那些能够扛得起重担,坚定不移地向目标前行的同事,往往都有着强烈的红旗精神。他们时刻保持着一颗敢于冒险、勇于追求的心态,让我惊叹和感动。正是这种担当和奉献精神,让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在不断的发展中,奋勇向前。

第四段:团结协作。

没有一个人是孤立的,工作中也是如此。如果我们想要取得更好的成绩,就必须要团结协作。一个人的力量有限,而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我所在的团队中,我们能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我深刻认识到,唯有通过团结协作,我们才能将最好的成果展现出来,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更加了解和欣赏其他人的精神层面。

第五段:润物无声。

伟大的红旗精神不仅表现在英雄事迹中,更展现在我们日常的点滴生活中,以及为人处事的方法上。在行走的路途中,如果你发现有地上的垃圾,将它拾起来,是红旗精神的体现;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真诚地待人以及欣赏他人的优点,就是润物无声的红旗精神。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表面表达,而是一个内心深处的品质,它影响了我们的灵魂,提高了我们的人性和品质,润物无声地推动着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总结:红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立的全部精神体系,是我们党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的精神力量。在学习红旗精神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品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扛起责任,让红旗在我们身上高高飘扬。

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党务工作人员,非常荣幸地参加了市直机关党工委组织的红旗渠学习考察。短短两天的“观、听、感”三位一体的学习考察,让我的心灵受到一次次震撼和洗礼。

观——“人工天河”红旗渠。红旗渠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林县人民在没有任何现代化施工手段、条件非常艰苦的情况下,靠一锤一钎“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从太行山的山腰引漳入林,在崇山峻岭、悬崖绝壁、险滩峡谷之间历时十年建成的'“人工天河”,这项工程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走在红旗渠干渠的堤坝上,看着绵绵流淌的红渠水,感受着红旗渠的宏伟壮丽,不禁为当年建设者们的超凡智慧、卓越胆识和顽强毅力所惊叹和敬仰。红旗渠绝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水利工程,更是中华民族插在太行之巅的一面精神旗帜。

听——党校老师全面解读。林州市委党校老师用图文并茂的生动讲解为我们深刻阐释了红旗渠精神及其时代价值。“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短短十六字的红旗渠精神,字字千斤重,那是林县党和人民的智慧和勇气、鲜血和汗水的结晶,那是一面永不褪色的伟大旗帜,历久弥新。我们不仅要将红旗渠精神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做红旗渠精神的传承者、实践者、发扬者,坚定理想、激发热情、锤炼品格、苦干实干,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色业绩。

感——党员群众齐心筑梦。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各级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同修渠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干部能搬石头,群众就能搬山头;干部能流一滴汗,群众的汗水流成河”,这个感人至深的顺口溜是林县党员群众齐心筑梦的最好诠释。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坚强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与群众同甘共苦,就会形成实现中国梦的无声无形却强大有效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红旗不倒精神心得体会

红旗不倒精神是指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红旗不倒精神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和初心,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不断追求进步。下面是我对红旗不倒精神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红旗不倒”体现了坚定的意志和毫不动摇的信念。在历经九十五年风风雨雨的中国共产党面前,红旗始终高悬。这源于党的坚定意志和信仰,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党始终不改初心,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其次,红旗不倒精神体现了永不言弃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面对的是敌强我弱的局面,但他们依然不屈不挠,坚持斗争到底。红军长征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标志性事件之一,红军遭受重大挫折后,红军的精神却没有被打倒,他们毅然决然地继续前进,最终迎来了胜利。

第三,红旗不倒精神体现了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断推动革命和建设的进程。党的领导人毛泽东提出“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的发展思路,这一思路在新中国的发展中被广泛应用,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第四,红旗不倒精神体现了团结协作和奉献精神。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复兴。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人们团结一心,共同战斗,最终赢得了胜利。同时,中国共产党人也一直以奉献为己任,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努力奋斗。

最后,红旗不倒精神体现了自强不息和追求进步的精神。中国共产党人不仅要坚守初心和使命,还要不断追求自身的进步和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是党继续追求进步和全面发展的明确方向。

总之,红旗不倒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也是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胜利的重要力量源泉。它体现了坚定的意志和毫不动摇的信念,永不言弃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团结协作和奉献精神,以及自强不息和追求进步的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只有胸怀红旗不倒精神,我们才能够不断进取,为自己和国家的进步贡献力量,为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红旗群精神心得体会

红旗群,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形式,一直以来受到广大青少年的热爱和追捧。作为红旗群的一员,我深知红旗群所倡导的精神,真切体会到其中蕴含的力量和意义。在红旗群的参与中,我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还培养了自己的领导才能和社会责任感。红旗群精神,不仅是组织内部的意识形态,更是指引我们成长的信念和动力。下面我将从红旗群精神的凝练、体会与实践等方面阐述自己的心得体会。

首先,红旗群精神是一种凝练的革命精神。红旗群作为一个青少年组织,鼓励成员勇敢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在红旗群的参与中,我们学习了由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国际主义构成的核心理念,明白了革命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性。通过在红旗群中学习,我深入理解了革命精神的力量,这种力量在实现自己的梦想以及为社会进步做贡献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次,红旗群精神是一种团结协作的组织精神。红旗群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鼓励成员之间相互扶持、相互帮助,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在红旗群的活动中,我与组员们紧密合作,相互信任和团结协作。通过共同制定计划、分工合作的过程,我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承担责任,培养了自己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不仅让我们在红旗群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也让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好地适应团队合作的环境。

再次,红旗群精神是一种创新进取的精神。红旗群鼓励成员敢于开拓、不断创新,不满足于现状,积极追求进步和发展。在红旗群的活动中,我们不仅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还鼓励成员提出自己的创新思想和建议。通过这样的实践,我明白了创新进取精神对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只有敢于开拓和创新,才能抵达更高的山峰。

此外,红旗群精神是一种奉献和助人为乐的精神。红旗群倡导为社会做贡献,助人为乐的价值观,并积极组织各类志愿者服务活动。在红旗群的参与中,我亲身参与了许多志愿者活动,感受到了帮助他人、推动社会进步的快乐和满足感。通过这样的奉献行为,我不仅锻炼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也培养了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红旗群精神鼓励我们主动奉献,发挥自己的作用,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总的来说,红旗群精神是一种先进的组织形式,它凝聚了革命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创新进取精神和奉献助人精神。参与其中,我深刻体会到红旗群精神对于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红旗群精神的凝练、体会与实践,帮助我不断成长和进步,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我会继续发扬红旗群精神,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

金秋十月,我披着晨霞,怀着激动的心情,在九三学社市委组织下“走进红旗渠,接受再教育”。我们一行来到林州,首先参观游览了红旗渠展览馆。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个个沙盘模型,一件件简陋的工具,一身身破旧的棉衣,勤劳勇敢的十万林州人民,苦战十个春秋,一锤、一铲,用两只手生生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被称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林州人民用勤劳的双手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

接着我们身临其境参观了红旗渠,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历史上的林县极度缺水--林县。县委书记杨贵下定决心“宁可苦干、绝不苦熬”誓要劈开挡住漳河水的太行山。林县人民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十年艰苦奋斗,战胜种种困难建成的大型水利工程,是一部与大自然搏斗的壮丽史诗。红旗渠总长1525.6公里,林县人民一锤一钎削平了1250个山头,架设了151个渡槽,凿通211个隧洞,共动用土石方2229万立方米,历时10年,他们打地铺、睡悬崖,自带工具、自烧石灰、自造炸药,256人重伤致残,189名干部献出了宝贵生命。堪称奇迹的红旗渠终于在林县人民愚公移山的韧劲下,修建成功,林州人民用智慧和血汗创造的世界瞩目的人工天河红旗渠,走在干渠的堤坝上,看着绵绵流淌的红渠水,感受着红旗渠的宏伟壮丽,惊叹和敬仰红旗渠的建设者们,经过不断的艰苦奋斗,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穿越太行山的悬崖绝壁,险滩峡谷,遇山凿洞,遇勾架桥,开山劈路,有排山倒海的气魄,有无畏的精神和卓越的`胆识,历时十余年,于1969年修建完成。

这一浩大举世的工程(相当于一道从哈尔滨到广州的高3米、宽2米的“万里长城”)。红旗渠建成后,形成了以红旗渠为主体,南谷洞、引上水库及其他引、蓄水工程作补充调节,能引、能灌、能排、综合利用的水利灌溉网,使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万亩,结束了林县世代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历史。红旗渠被世人称为“人工天河”,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红旗渠不仅是现代工程史上的奇迹,更是当代红旗渠精神的摇篮。修渠中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成为我们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

文档为doc格式。

红旗群精神心得体会

近年来,“红旗群精神”在许多领域流传开来,被广泛地用来形容一些积极向上、奋发向前、锐意进取的团体或个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的象征,“红旗群精神”不仅仅是一种象征,更是对于人们行为准则的沉淀和引导。我曾经在一次志愿者团队的活动中亲身体会到了“红旗群精神”的深远内涵,从而使我产生了更深的思考和感悟。

首先,“红旗群精神”象征着奉献和无私的精神追求。作为一个志愿者团队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是自愿参与其中的,没有任何的物质报酬和利益牵扯,完全是出于对社会责任的自觉和对他人帮助的善意。在志愿者活动中,我亲眼目睹了那些默默付出、不计较得失的人们,他们为了帮助他人甘愿付出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做出了一系列令人敬佩的举措。正是这种为社会作出奉献和无私的精神追求,构成了“红旗群精神”的核心价值。

其次,“红旗群精神”弘扬团结合作的价值观。在志愿者活动中,我们需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地完成任务。我曾经参与过一次清理环境垃圾的活动,团队成员分工明确,有的人负责收集垃圾,有的人负责清理街道,还有的人组织活动等,每个人的工作都紧密配合,互帮互助,以团队的力量去完成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没有团结合作的精神,很难取得任何的成果。只有当每个人都为同一个目标奋斗,携手合作,相互信任,才能实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奇迹。

再次,“红旗群精神”崇尚勇于担当的价值取向。在志愿者活动中,有时我们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甚至可能面临一些风险。但是作为“红旗群精神”的拥护者,我们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勇于挑战自我。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去帮助一位老人整理家中的杂物,当时天气非常炎热,工作又非常辛苦,但是我们从未有人抱怨过。相反,我们都用坚韧不拔的精神去完成任务,用笑脸和温暖的话语去鼓励那位老人。正是因为我们敢于担当、敢于挑战,才得以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最后,“红旗群精神”推崇追求卓越的价值追求。在志愿者活动中,我们总是以高标准、高要求去要求自己。无论是在服务他人时,还是在解决问题时,我们都努力追求卓越,力求做到最好。曾经有一次我们为一所贫困学校组织了一次捐助活动,我们不仅仅只是提供了物质帮助,更是关注并呵护孩子们的情感需求。通过我们的关怀,让那些孩子们收获了感动和快乐。对于我们来说,只有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不断超越自我,才能真正成为“红旗群精神”的守护者,用我们的行动助力社会的进步。

总结起来,“红旗群精神”是一种追求奉献和无私,团结合作,勇于担当,追求卓越的精神追求。在志愿者活动中,我从中体会到了这种精神的强大魅力,并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们不能只满足于表面上的帮助他人,更要以此为动力,不断提升自己,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正如那句名言所说:“红旗群精神”不只是一个象征,更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动力。

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

10月30日至11月3日,我参加了自治区机构编制系统20xx年党性教育培训班,专程赴林州市红旗渠干部学院学习培训。短短几天时间,通过现场实景教学、专家讲座、专题片播放、与当年劳模交流互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我对新时期如何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启发。这种精神永不过时,值得在新时期学习践行,也值得各个地方学习借鉴。

这次学员们首先进行了体验式教学,走红飘带,水长城;实地参观了红旗渠咽喉工程--青年洞;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仰望峻峭陡立的悬崖,看到水渠从地势险恶、石质坚硬的太行山穿腰而过,观摩铁姑娘打钎、凌空除险等重现的场景;零距离与红旗渠亲密接触,亲身感受和体验了那流淌在半山腰中、悬挂在绝壁上,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人间天河的红旗渠;我心灵上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他们苦战10年,用苦和累、智与慧、;血和汗,用铁锤、钢钎,硬生生地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了全长1500千米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回想他们当年工程建设的艰苦卓绝,使我深刻感受到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这一真谛;体会到真正用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做到无私无畏、身先士卒地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实把群众关心的工作做好、做细、做实是第一任务。

其次学员们观看了《巍峨山碑杨贵篇》、《红旗渠》的纪录片、话剧。从当年红旗渠建设的总设计师、组织者和指挥者、原林县县委书记杨贵身上,从他心系林县50万苍生疾苦、敢于舍出身家性命为民请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崇高人格风范,大家深刻感受到了一名真正的共产党人的大智大勇、大爱情怀和对人民的赤子之忱,也一次次为他的事迹而感动、而落泪。想当年,林县老书记杨贵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在县委常委会上,首次提出修建红旗渠的惊天构想,语惊四座,堪称天方夜谭,梦想神话。会场上惊讶者有之、感叹者有之、支持者有之、反对者有之,也有善意的劝告,此工程史无前例、凿山开渠从山西引水入林,战线长、障碍多、施工难、风险大,一旦功败垂成、必将身败名裂,建议他三思而行。大家放心,出了问题我一人负责杨贵在会上坚决表态,他敢想、敢干、敢担当,花了一年多时间,带领工程技术人员翻山越岭、调研勘探,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初步完成了红旗渠工程的设计和概算,可谓有备而来、胸有成竹,为浩大工程铸牢基石。在具体施工中,杨贵书记以求真务实、知错就改的风范赢得敬重,对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正完善,并主动承担责任,作出自我批评,如此胸襟怎不叫人钦佩,何愁红旗渠不成。杨贵是一座不朽的丰碑,是红旗渠精神之魂。红旗渠的建成,正是以杨贵为代表的林县县委一班人,真正代表了群众利全益,顺民心、合民情,干群同心,因而大业必成、功在当代,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能只是一种口号,而应当成为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谋事、干事、成事的执政原则,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快速发展,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执政责任。

最后全体学员畅谈此次培训的感想、感受,学员们畅谈了学习的收获,交流了学习的体会。他们结合自己工作岗位实际,讲述了各自参加培训过程中的所学所感,表达了未来工作中对照红旗渠精神,为下一步工作的思考和打算。为期三天的的培训虽然结束了,但是,学习、弘扬和践行红旗渠精神没有终点,关键是把红旗渠精神落实在行动上,贯穿到日常工作中,运用到凝心聚力推动编制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上,红旗渠的发扬自力更生、创新求实精神,用知识和智慧建设祖国美好的明天的`碑文,是林州人民敢教天地换新颜的豪迈心声,也应当是我们用昂扬的斗志、奋进的态度去开拓创新、求实求效、构建未来美好篇章的坚定信念。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兢兢业业干好每一分钟,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多做好事、多做实事。把工作当作财富,把岗位当作事业的舞台,当作奉献社会的平台,科学客观地看待自身与工作岗位的关系,以端正认真的工作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发挥表率作用,赢取人生最大的成功。

红旗不倒精神心得体会

红旗不倒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中国人民的顽强斗争精神和坚定信念。作为一种历史传承的精神力量,红旗不倒精神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深刻的意义和影响力。通过对红旗不倒精神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从历史中获取力量,并将其应用于我们自己的现实生活中。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来探讨红旗不倒精神的体会和心得。

红旗不倒精神典故源自于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期间的一次事件。红军长征被国民党军队追击,陷入了剧烈战斗之中,红军的红旗几经困境仍旧屹立不倒。这一事件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对困难和逆境的顽强斗争的象征,也激发了广大人民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仰。

红旗不倒精神代表了顽强不屈的信念,坚定的意志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品质。作为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这种精神凝聚了全体中国共产党员和人民的力量,推动着中国革命的进程。同时,红旗不倒精神也鼓舞着广大人民奋发向上,勇往直前,无惧任何困难和风险。

红旗不倒精神作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可以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无论是在个人的学习和工作中,还是在家庭和社会责任中,我们都能够借鉴红旗不倒精神的意义和聚焦力。不论遇到任何挫折和困难,我们都应该坚守信念,坚持努力,不屈不挠,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断努力。

红旗不倒精神的力量不仅仅是体现在革命战争时期,也一直影响着我们的现实生活。它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人民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在百年历史的洗礼中被传承和发扬,激励着新一代的中国人,继续坚持前行。通过传承和弘扬红旗不倒精神,我们可以更好地走向未来,实现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

要继承和实现红旗不倒精神,我们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信念和价值观,坚持自我奋斗,不放弃对贫困和不公正的抗争。其次,我们需要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坚定的意志。最后,为了更好地实现红旗不倒精神,我们需要与他人合作,共同努力,发挥团队的力量和协作的智慧。

红旗不倒精神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为我们展示了信念和坚持所能带来的力量。通过学习和应用红旗不倒精神的价值观,我们可以助力自己实现个人目标和社会发展,完成中国梦的伟大使命。作为每个中国人的责任,我们应该铭记红旗不倒精神,并将其发扬光大。

红旗渠精神

尊敬的评委,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

受着红旗渠精神的哺育,喝着红旗渠水成长的我,今天在这里给大家表述一下我的心声,我要争做当代红旗渠精神传人。

上世纪六十年代,林县人向太行要水,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修建了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解决了林县人“水贵如油”的困惑,引来了“条条渠道绕山转,座座水库映蓝天,层层梯田绿油油,荒山变成米粮川。”

一条蓝飘带缠绕着太行,一条清流浇灌着林县人的心田。红旗渠像播种机,它散布着难而不惧的种子在中原,在华夏,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出了“红旗渠杯”大修水利的热潮;结出了“红旗渠精神展”的震撼国人;结出了“红旗渠儿女”继往开来的光辉史册,结出了“守望精神家园太行人”的壮美诗篇;红旗渠像宣传队。它歌唱着“推出那蓝图一张,奔呀么奔小康”在河南,在中国,饱肚子、挣票子、换脑子、有点子、走致富的路子,唱响了“富而不惑”,唱出了新时代的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红旗渠像宣言书。它向世人宣告,太行山是英雄的山,红旗渠是英雄的渠,林州人是自强不已的英雄好汉,红旗渠畔是奋斗不息的凯歌。

林县人修渠在山上,林州人重修在田园,红旗渠儿女修渠在心中。父辈的传统不能丢,红旗渠的精神要弘扬。要靠你,要靠我,要靠林州的新一代。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红旗渠精神进校园,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文化,理想之光照现实,书生意气,激扬文字,良师益友,勤学苦炼,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红旗渠精神进课堂,感知文化内涵,激扬团结精神,我的课堂我做主,师导生,生帮生,重参与,善合作,共探究,乐互动,与同学一道修身,和课程共同成长;红旗渠精神进心房,成就了性格,成就了品质,更新了血脉,净化了灵魂,克难攻坚,自主创新,无私奉献,发奋努力,张扬起父辈的智慧、胸怀和意志,让红旗渠水融入血液,我就是红旗渠人;让红旗渠水沐浴全身,我就是红旗渠一滴水。

读着《守望精神家园太行人》,我热血澎湃,感动于红旗渠精神当代传人张福根的“百姓福根”,激情于红旗渠精神当代传人申兰英的“桃花嫂子”故事,冲动于红旗渠精神当代传人郑中华的“珍爱生命线,重修红旗渠”水利建设蓝图,憧憬于红旗渠精神老将杨贵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仰慕于红旗渠精神当代传人郭变花再现当年的铁姑娘,他们是太行人自强不已、奋斗不息的精神之光,他们是林州人实现梦想的太阳。

诵着《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我壮志冲天,重修红旗渠,修一条心里的红旗渠,不被困难所吓倒,励精图治,奋追直赶,超越自我,敢为人先,实现我的价值取向;不被利欲所诱惑,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洁身自好,不骄不躁,不为优秀而炫耀,不为失落而懊丧,工作向前看,学习比先进,生活追小康,品位上一流,生当作人杰,死也为鬼雄。

一曲红旗渠嘹亮着,一代红旗渠人继承着。

红旗渠精神如潮涌,前仆后继跟党走,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与青春赌明天,我用真情说天河,我是红旗渠一滴水,滴水映蓝一方土;我是红旗渠的传人,传奇故事不断头。

红旗渠明天更美好,我的明天更壮观。

谢谢大家!

分享分享到新浪qing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做梦的时期,要实现自己的美好梦想,今天我们青少年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刻苦学习,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任何投机取巧,寻找“捷径”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不可能成功的。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出国留学的中学生越来越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异国他乡生活非常悲惨,荒废了学业,有的被称为是“留学垃圾”,遭到留学国的唾弃。他们是被骗的还是什么原因沦落如此,我们暂且不论。内因在事物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内因而言,有些学生是因为害怕国内激烈的升学竞争,为逃避学习的艰辛而出去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脑力劳动过程,没有坚定的信念和执著的追求,没有坚忍不拔、克勤克俭、顽强拼搏、不畏艰险、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是不可能学到真才实学的。

大的民族精神曾经把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培养成了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先锋和领导骨干,今天只要我们青少年自觉地把伟大民族精神拿来武装自己,指导自己成长,我们也一定能够成长为于国于民有用的栋梁之材!“蓝天白云做棉被,大地荒草当绒毡。高山为我放岗哨,漳河流水催我眠!”当年红旗渠青年的豪迈与乐观,深深感染了前来参观的年轻人。“发扬自力更生、创新求实精神,用知识和智慧建设祖国”成为当代青年的共同心声。

谈到40年后的今天,红旗渠精神再度进京展览,安阳市委副书记李民庆说,当前我们正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大业。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作支撑。在新的征程中,红旗渠精神依然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依然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宝贵精神财富。红旗渠是林县人的脊梁,是我们生存的这个星球上的浮雕,是一座顶天立地的无字的精神丰碑。它留在中国大地上的不仅仅是造福子孙的物质财富,那种气贯长虹、永无尽头的精神远远超过了红旗渠本身的价值。

这种精神属于林州,属于安阳,属于您、属于我,属于我们在座的每一位。4。

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

5月24日星期四下午在区政府南二楼会议室赵志忠局长给所有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带领大家共同学习了“红旗渠精神”。每个党员都被那种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动。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让我深刻领悟到这次党课的重要性。会后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查阅资料让我深刻感受到红旗渠,是我们的精神丰碑,感触颇深,体会如下:

在过去的记忆中,红旗渠的建设是一种壮举,红旗渠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红旗渠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林县人民在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修建的,从太行山的山腰引漳入林,这项工程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当年的自然环境极其恶劣,不仅缺少机械设备和技术水平,还有三年的自然灾害也给林县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缺衣少粮十分艰苦。就是在这样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林县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不畏艰险、不畏困难、团结合作、无私奉献,用血泪和汗水浇灌出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创造历史又一奇迹。如今的红旗渠,早已不是一项单纯的水利工程,她是民族精神的又一座丰碑。她与伟大的“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插在太行之巅的一面精神旗帜。红旗渠的艰苦修建,体现了共产党为人民所想,为人民办实事,为人民办好事的原则,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红旗渠的修建,是林县党员干部执政为民的一个光辉典范。红旗渠精神就是身先士卒、无私奉献的精神,蕴含着党的领导,群众基础,干部作风,革命事业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力量,体现了党员干部和群众吃苦耐劳,战天斗地,不怕牺牲,无私奉献,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工作作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豪情壮志。红旗渠精神是时代的呼唤,是事业的感召力,是我们这个时代大力弘扬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也是振兴中华民族宏伟大业不可缺少的凝聚力。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这十六个字是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形成的红旗渠精神。这种精神在我们今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是要继续学习和发扬的。红旗渠精神以独立自主为立足点,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核心,以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导向,既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勤劳坚韧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信念和不懈追求。今天的红旗渠,已不是单纯的一项水利工程,它已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确保党和国家永不变质;有利于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继承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有利于激发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热情,为西部振兴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弘扬红旗渠精神,就是要坚持两个务必,端正党风政风。在成绩面前,党员应该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应该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今天要发扬红旗渠精神,就是要牢记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核心内容,坚决反对铺张浪费、骄奢淫逸的享乐作风,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弘扬红旗渠精神,就是要求我们党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修建红旗渠的十年,无数党员为我们做出了榜样,“这种奉献无私到命都可以不要,共产党就是为群众无私奉献才赢得了民心!”正如当年在修渠中光荣入党的特等劳模任羊成所言,“那时都是共产党员冲锋在前,然后是共青团员顶上去,群众紧紧跟着我们……我最佩服的就是共产党干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现在一些干部吃不了苦、贪图享乐、不求进取,久而久之便会丧失对腐朽思想的警惕和免疫力,以致滑入犯罪的深渊。因此,红旗渠精神也是党员干部弘扬正气、抵御邪气、廉洁从政的有力武器。要与时俱进,不断深化和发展红旗渠精神的新内涵,把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相结合,把艰苦创业和科学发展相结合,使红旗渠精神永葆青春和活力,体现出时代性、先进性。同时,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作为一名民政干部,我将深刻领悟红旗渠精神的内涵,在实际工作中,牢记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带好头、作表率,练就过硬本领,为单位发展和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

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优秀3篇】,供你选择借鉴。

为深入开展“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谋发展”为中心内容的思想政治建设活动,净化、升华党员干部的党性情操,提高党员干部干事创业、谋求发展的执政水平,提升党员干部的凝聚力、执行力、创新力,县委办公室思想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县委办公室工作人员赴红色基地参观学习。

10月27日我们一行来到林州,参观游览了红旗渠展览馆,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个个沙盘模型,一件件简陋的工具,一身身破旧的棉衣,勤劳勇敢的十万林州人民,苦战十个春秋,一锤、一铲,用两只手生生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被称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创造了“世界第八大奇迹”。林州人民用勤劳的双手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用坚韧的意志孕育、形成、发展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用拼搏的激情建设了今天繁华富强美好的林州。红旗渠工程的浩大令人震憾,林州人民战天斗地的豪情令人倾倒,林州的领导集体“敬业、为民、踏实、奉献”的党风正气更令人折服。

“敬业、为民、踏实、奉献”,不仅仅是红旗渠精神给予我们当代党员干部的的启示,也应成为我们为人做事的根本。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作支撑。在新的征程中,红旗渠精神依然是激发我们净化党性、纯洁品行的有力精神武器,依然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依然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宝贵精神财富。学好红旗渠精神,就要做好四个“弘扬”。

一、弘扬爱岗敬业态度。敬业就是要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的超过了责任感。”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行业,首先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只有这样他才会全心全意的投入。林州的领导集体正是因为拥有强烈的爱岗敬业的态度,才能不畏艰难险阻,打破地域理念,勇敢正确制定引漳济林的鸿篇巨制;才能克难攻坚,带领林州人民脱贫致富,创造繁荣富强的新生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能只是一种口号,而应当成为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谋事、干事、成事的执政原则,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快速发展,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执政责任。

二、弘扬执政为民理念。作为党员干部就应当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统一,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统一,坚持完成党的各项任务与实现人民利益的统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努力地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真正用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无私无畏、身先士卒地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实把关心群众的工作做好、做细、做实。

三、弘扬踏实工作作风。踏实是一种工作态度,是一种严谨的工作作风。踏实就是踏踏实实,就是以求真务实的精神、以百折不挠的韧劲,以旺盛的工作热情,提前谋划,提高效率,保质保量抓好每一项工作的落实。在工作中多动脑、勤思考,多动手、早行动,专业、务实地做好岗位工作,不抱怨、不折腾、不怠慢。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兢兢业业干好每一分钟,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多做好事、多做实事。把工作当作财富,把岗位当作事业的舞台,当作奉献社会的平台,科学客观地看待自身与工作岗位的关系,以端正认真的工作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发挥表率作用,赢取人生最大的成功。

四、弘扬无私奉献精神。我们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怎样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讲无私奉献。奉献是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只有讲奉献才能少一些私心杂念,多一些无私无畏;只有讲奉献,才能少一些推诿扯皮,多一些尽职尽责;只有讲奉献才能少一些敷衍塞责,多一些真抓实干;只有讲奉献,才能少一些因循守旧,多一些开拓进取。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应该将讲奉献进行到底,争做一名合格的公务员,争做人民的好公仆。

红旗渠纪念馆“发扬自力更生、创新求实精神,用知识和智慧建设祖国美好的明天”的碑文,是林州人民“敢教天地换新颜”的豪迈心声,也应当是我们用昂扬的斗志、奋进的态度去开拓创新、求实求效、构建未来美好篇章的坚定信念。

7月24日,内科系统党总支党员在魏书记的带领下来到了河南林州市参观了红旗渠那段震撼人心的历史,每个党员都被那种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动。

“红旗渠”宛如一条玉带,蜿蜒曲折,流淌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之中,浮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见证。“光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

水是生命之源,而林州境内山多水少,居民苦极,土薄石厚,凿井无泉。每逢干旱,居民悬釜待水,有取水十余里外者。老弱妇幼抱瓮提罐,远道取水,人畜疲极。林县的史册中记录着漫长的岁月因干旱缺水而留给人们的灾难与贫穷。旧中国的林县人民面对干旱缺水的生存压力是何等之大。在新中国成立不久的1960年2月,林县人民在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历时数年,在太行山中用鲜血、汗水和生命修建了号称中国水长城的水利工程——红旗渠!壮志撼山岳,胆略泣鬼神!天造山,人造渠,人工天河红旗渠。

林县人民在艰苦的岁月里为了求生存引漳入林,跨越两省的崇山峻岭,利用有限的生产力改造大自然,重塑山河,这一伟大壮举,要何等的勇气和胆识,真正体现了共产党心系百姓,全心全意地为人民谋福利。带领林县人民战天斗地,同恶劣的自然环境做斗争。一群最朴实的人,用最简单的工具创造出了世界奇迹。林州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深深震撼了我们,打动了我们,鼓舞了我们,心灵倍受触动、情操倍受陶冶、斗志倍受鼓舞、精神得到进一步升华。

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我们将发扬红旗渠精神,踏实工作,用信念和实干精神投入到争先创优活动中,为医院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郑板桥诗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无论官职大小,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为政者的情感。古人尚且如此,新时期的党员干部更要涵养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重温理论经典,汲取精神营养,从而实现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不断强化党性修养。回溯我党的光辉历程,群众路线犹如一条精神主线贯穿始终。前段时间,我关分2批组织关员赴安阳红旗渠参观学习,林州儿女一钎一锤干革命的质朴,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厚意,悬崖峭壁边不计个人得失、冒着生命危险凿山引渠的无私奉献令人动容,也让我深刻感受到:正是有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工作方针,才有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心心相印,创造了人工“天河”的奇迹,有了“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的实践力量。

机场海关作为关区设在空港口岸的一线窗口,直接面对进出口企业和进出境旅客,始终处于为民服务的最前沿,其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各界对海关工作的评判。随着河南省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的不断深入,新的历史机遇为我关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新任务。如何答好“为民服务的考卷”不仅需要我们深入思考,更要以身示范,扑下身子、甩开膀子,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火热实践中大干一场,创造出经得起时代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一要干部走在前。“打铁还需自身硬”,尤其是基层海关的领导干部,要带好队伍、干好工作,没有过硬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指导工作就会乏力。要走在作风建设的前列,首先要带头加强学习,变“一时学”为“终身学”,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坚持学在前、用在前,做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示范;其次要带头践行服务承诺,在文明执法、热情服务方面做表率,在落实简政放权,优化通关流程、提升通关效率方面下功夫,在支持机场不断开拓新航线、新业务方面求实效,在为郑州机场物流规划出谋献策方面出真招,让服务意识武装每位关员的头脑,让服务承诺化为扎扎实实的成效;同时,领导干部要带头严于律己。一方面要时刻保持“蝼蚁之穴、溃堤万里”的忧患意识和如履薄冰的责任意识,严于律己、一身正气,以良好的作风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另一方面要在解决问题上树标杆,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带头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引导基层关员。

二要真诚听意见。只有认真听取意见、开门纳谏,才能够找到自身工作的不足和短板,整改才有着力点;听取意见到位了,才能端正态度,提高才有支撑点。只有让群众看到我们敢于正视并解决问题的决心,才能真听意见、听真意见。为进一步畅通交流渠道,广开言路,我们走访了地方政府、机场集团,并多次组织群众座谈会、关企交流会,真诚的征求地方政府、进出口企业、航空公司和基层关员的意见建议。座谈会伊始,很多企业都围绕着机场海关加班加点和优质服务说起,为了找到问题、找准问题,我们要求企业不讲夸赞的话,不讲锦上添花的话,多讲讲机场海关在执法行为、作风纪律、窗口服务方面还有什么不足,讲讲企业有什么问题和困难需要海关帮助解决。本着真诚纳谏、真诚服务的态度,与会企业一下打开了“话匣子”,通过座谈不仅解答了企业在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国际快件等方面的疑惑,还建立了旅客物品遗失登记备案制度,沟通了电子舱单的落实情况、同时针对无纸化通关的进一步推广与报关企业达成了友好合作。我们真诚的感受到,只有摸到真意见,查摆和解决问题才会有的放矢,才能使我们的工作和服务不断进步,更上一个层次。

三要服务出真招。“做好服务”是贯彻群众路线的一个着力点,也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点。只有切实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干部群众“心连心”、“零距离”;只有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下真功、出实招,才能收获社会各界对海关工作的支持和理解。为了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我们建立了机场海关微信群。清明节前夕,我听到了有关员在群上呼吁办理机场大巴乘车优惠卡的事情。现在物价上涨,工资水平又低,年轻关员往往面对着养家糊口的巨大压力,几十元的车票钱也是能省则省,想到这里,我立马与机场公司相关部门进行联系,帮助回家探亲的关员及时买到半价车票,并在节后第一时间落实了半价优惠卡事宜。事后,同志们纷纷在群上表示感谢。虽然是件很小的事情,但却让干部和群众之间的情感得到了升华,让大家明白了群众路线不是一句空话,也让我更加明确了要带好机场海关这支年轻队伍,肩扛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回想机场海关近几年的发展,旅检业务数据连续4年保持高速增长,货运量更是从无到有,每年呈几何倍数递增,业务类型不断拓展,新航线不断增加。在业务量与日俱增和人力资源不足的巨大压力下,我们在关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将机场海关的发展植根于航空港的发展大局中,不断优化通关流程、提升通关效率、优化通关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实现海关监管与物流需求的无缝对接,有力支持了航空港建设。同志们的辛苦付出赢得了航空港区和进出口企业的好口碑,更是得到了关党组的高度肯定,被授予了“集体三等功”。这份荣誉闪耀光芒的背后是机场海关同志们在平凡岗位上孜孜不倦的卓越追求,也是对我们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优化监管服务水平的精神鼓舞,更是我们开拓创新、不断进步的新起点。

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将始终牢记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使命,以“三严三实”要求和鞭策自己,带着对海关工作的无限热爱和深厚情感将工作做好、队伍带好、业务抓好,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断取得作风建设新成效。

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

红旗渠修建于上世纪60年代,这是个资源匮乏、贫瘠的年代。林县人民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在太行山脉的半山腰修建了长达1500km的红旗渠,这是何等的伟大,何等的光荣。当大客车驶入林州境内,巍巍太行山变得郁郁葱葱,放眼望去,整齐的梯田和绿油油的远山随处可见,这番景象立即抹去了我心头对红旗渠略显灰蒙的"印象".

红旗渠的故事过去也曾听说过,但一切都只是"故事",抽象而遥远。当我们一行人来到分水苑、走过青年洞后,面对眼前的壮丽奇观,"故事"里的一幕幕情景浮现在眼前,让人联想到当年创业的艰辛,大家无不感慨万千。十万食不果腹的民工用简陋的工具、落后的技术手段,以一颗火红的心和坚韧的意志做出了愚公移山般的千古伟业。悠悠十年风霜雨雪,多少人把青春奉献给了山石险峰却无怨无悔,在这千里长渠上,又洒下了多少林县儿女的鲜血?昨日英雄今安在,一渠江水向东流!不由得,我对老一辈的林县劳动人民又多了几份敬畏之情,这种情,如同那峭壁上的磐石般坚实在而具体。

通过参观我了解到,历的林县石厚土薄,十年九不收,解放后勤劳的林县人民不向命运低头,以"宁愿苦战、不愿苦熬,宁愿流血、不愿流泪"的超然心态,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以大无畏的"红旗渠"精神,逢山凿洞、遇河架桥,改变了林县面貌,创造人间一大奇迹。由此我又想到了我的工作,作为一名工程建设领域的技术人员,曾几何时我也感到压力大,节奏紧张,琐事繁多而且充满矛盾,现如今见识了修凿红旗渠艰辛苦难,才觉得,人的潜力是惊人的,做一件事,只要有决心、有勇气、有耐力,那么任何事情都难不倒我们,日常工作、学习上的小困难,更是如此。在参观红旗渠的同时,我的心中又油然而生一种骄傲,我们的先辈在几十年前那样艰苦的环境里创造出了如此辉煌的成就,作为一名后来者,我感觉骨子里也流淌着英雄先辈们的热血,更应该继承好这份红旗渠精神,带着一种乐观、坚韧的心态投入到工程建设中,在工作中更进一步!我想,只有这样,才能用实际行动去践行红旗渠精神,才能不枉此行!

我决心,要学习"红旗渠精神",要学习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更要结合我的工作赋予其更多新的内涵,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传统美德与新时期工程建设相结合,在工程建设之路上把"红旗渠精神"更好地发扬和传承下去。

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

20世纪60年代,在新中国成立后最难熬的困难时期,受太行山天然屏障所困的林县人不甘命运安排,难而不惧,自力更生,靠双手和双肩,靠锤头和钢钎,硬是在太行山悬岩峭壁上凿出了让世界震惊的红旗渠。

林县人民在修红旗渠中形成的红旗渠精神,像太行山一样雄浑,厚实和坚韧。

红旗渠精神,是林县人民的脾气,是一种值得敬佩的民族之魂。我作为一名林州教育战线工作者,应该怎样去弘扬和学习红旗渠精神呢?红旗渠精神是什么?是团结协作,是艰苦奋斗,是自力更生,是自强不息。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我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这种精神去激励自己,把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作为出发点,用自己对红旗渠精神的理解去影响学生。我生林州,长在林州,我亲眼目睹了林州人民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巨大成就,我真正能理解林州人民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含义。我虽没有经历过修渠,但从小时起就时常能听到有关修渠的故事,比如怎么打洞,怎么打天井,怎样背沙轻巧一些,其中有一个大爷讲到为了赶进度不落后,打洞时炮响以后,用人快跑的方式把洞里的烟带出来。过去自己只是单纯的听故事,今天再回想这些故事,我真为当时那些修渠人而感动。

进入新世纪,太行富了,太行美了,但林州人民没有迷失,没有困惑,而是在一座座新的无形大山和屏障面前挖山不止,奋斗不止。与时俱进,自强不息,这是新时代林州人民的脾气,比太行山还倔,还犟,这也是新时代林州人民赋予红旗渠精神的新的内涵。

结合红旗渠精神,我要立足本职工作,在我市正在进行的“珍爱生命线,重修红旗渠”大会战中,自觉对照差距,为林州的教育事业再添光彩。如今教育系统开展的“高效课堂”活动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相信学生”,“给孩子们放手”“我的课堂我做主”,已成为师生的`座右铭,我要再转变观念,积极向课改标兵学习,积极的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把备教材和备学生紧密联系起来,力争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打开报纸,新华社长篇报道“守望红旗渠精神家园的太行人”一文,写出了我们红旗渠人的骨气,写出了我们林州人践行红旗渠精神的决心。文中那一个个鲜活的形象杨贵、任羊成、许存山、张福根、郭变花、李广元、桑中生、万福生等,他们只是百万林州人民的代表,林州人民在山多土薄,交通闭塞的太行大山中,凭着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的红旗渠精神大力改革,积极发展,现在已经跃居全省前八强,我想,这就是我们林州人的倔犟吧。

一个国家的真正财富,不仅在于拥有多少有形的物质财富,还在于拥有多少无形的精神力量。经济的发达,可以使一个国家贴上强大的标签,而唯有精神的力量,可以让一个国家扛得起伟大的字眼。

“精神立市”是林州新一届领导班子确定的发展战略,弘扬和发展红旗渠精神,给红旗渠精神赋予更多更典型的新时代内涵是每一个林州人的义务,热爱林州,建设林州,让林州红旗渠精神如万泉湖里的水一样永不断流。我是一名教师,我特别关注林州的教育发展,教育是一切发展的基础,是一个地区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多么希望我的家乡能涌现出更多的像李太生这样的高端人才,涌现出更多像李广元这样的优秀企业家,涌现出更多像张福根这样的好干部,涌现出更多像王生英这样的好老师,涌现出更多像万福生这样的大慈善家。

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勤劳朴实的林州人民,让我们团结起来,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为伟大的红旗渠精神注入新的活力而努力奋斗!

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红旗渠以浊漳河为源,总干渠长70.6公里,渠底宽8米,渠墙高4.3米,纵坡为1/8000,设计最大流量23立方米每秒,全部开凿在峰峦迭嶂的太行山腰,工程艰险。到分水岭分为3条干渠,南北纵横,贯穿于林州腹地。一干渠长39.7公里,二干渠长47.6公里,三干渠长10.9公里。红旗渠灌区共有干渠、分干渠10条,长304.1公里;支渠51条,长524.1公里,斗渠290条,长697.3公里,合计总长1525.6公里,加农渠总长度达4013.6公里。

沿渠共建有“长藤结瓜”式一、二类水库48座,塘堰345座,提灌45座,共计兴利库容6000余立方米。利用红旗渠居高临下的自然落差,兴建小型水力发电站45座,已成为“引、蓄、提、灌、排、电、景”相结合的大型灌区。

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据计算,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绕行北京,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

红旗渠是毛泽东时代林州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创造的一大奇迹,1960年,毛主席多次指示必须大兴水利,给后来林县人民开凿红旗渠奠定了基础。周总理生前对红旗渠的建设倾注了很多心血。他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1974年,新中国参加联合国大会时,放映的第一部电影就是纪录片《红旗渠》。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已经成为中国人民伟大民族精神的象征。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而且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被称为世界水利第八大奇迹,红旗渠宛如一座绵延起伏的“水长城”,每年吸引着数百万中外游客。

红旗渠的建成,改变了林县人民的生存条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产生了巨大的效益,但在“文化大革命”中,红旗渠和建渠人遭到了不公正的对待。直到1987年春天,在林县三级干部会议上,县委首次对红旗渠作出评价,肯定了红旗渠在林县的重要作用和地位。1989年4月5日,是红旗渠通水24周年的日子,县委、县政府召集当年修建红旗渠的领导和劳模进行座谈。同年6月,根据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为抵制各种腐朽、消极观念的侵蚀,需要确定一种精神,树立一面旗帜。县委通过认真考察红旗渠建设全过程,认为在那样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下,能够修成如此巨大之工程,其间定蕴藏着一种十分可贵的精神,提出要认真总结和弘扬林县人民在红旗渠建设中培育造就的这一精神财富一一红旗渠精神。由于这种精神是林县人民自己创造,经受了几十年的实践检验,易于为人们接受,对推动改革开发和振兴林县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县委、县政府第一次把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明确地写入1990年工作的指导思想。之后,县委一班人专题酝酿、讨论红旗渠精神的实质与内涵问题,拟定了宣传弘扬红旗渠精神的初步意见,然后经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四大班子领导反复i讨论,于1990年3月月20日,县委、县政府正式作出《关于宣传、继承和发扬红旗渠精神的决定》,把红旗渠精神的基本内容概括为: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1991年,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政府将“红旗渠精神”树为全省农业战线十面旗帜之一。

1993年8月,中共河南省委又作出《关于学习林县人民创业精神的决定》。同年10月,国务委员陈俊生专程来林县考察后,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写了《关于河南省林县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的调查报告》。

1996年6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题词:“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

2004年,“红旗渠精神巡回展”在各地成功举办。2011年新华社长篇通讯《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刊发,揭示了红旗渠精神“难而不俱、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的当代特征,在全国引发广泛共鸣和回响,成为国人坚守精神家园、永葆“思想”蓝光的时代标本。

2011年3月7日,总书记在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河南省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

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需要充分发挥党的优良传统,需要进一步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20世纪60年代,安阳地区的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共和国最困难的时期和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依靠自身力量,克服重重困难,连续苦干10个春秋,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建了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在这场党领导的气壮山河的伟大实践中,孕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深刻认识红旗渠精神中所蕴含的共产党人先进性,对于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对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红旗渠精神既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彰显和升华,也是党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集中展示。红旗渠精神所展示的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红旗渠精神的根本,也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根本。胡锦涛同志深刻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要紧的。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红旗渠的决策过程、修建过程和红旗渠精神的形成过程,最集中、最生动地体现了胡锦涛同志阐明的这一深刻道理。

首先,修建红旗渠的决策反映了林县人民的迫切愿望,代表了林县人民的根本利益。干旱缺水是历史上长期困扰林县人民生产生活的症结所在。只有中国共产党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决心重新安排林县河山,作出了修建红旗渠的重大决策。在当初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几十万林县人民为什么能够不怕流血流汗拼命修渠呢?说到底是因为这是得民心、顺民意、解民忧、去民愁的好决策。

其次,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各级党组织发挥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干部和党员发挥了表率作用和带头作用。在修渠过程中,林县县委和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为民修渠、靠民修渠,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扬民主、群策群力,同甘共苦、率先垂范;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县委领导身先士卒,同修渠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商量解决问题,真正同群众打成一片,拧成一股劲;3万多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冲锋在前,危险在前,在红旗渠工地流汗流血甚至献出了生命。正是因为这三种作用的充分发挥,凝聚了人心,坚定了信心,才把为民的决策变成了利民的千秋功业。

再次,在建成红旗渠的同时,也形成了血肉相联、亲如鱼水的党群、干群关系。党群、干群关系的好坏,是直接反映党的先进性的标尺,而党群关系,又往往体现在干群关系上。胡锦涛同志说过,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林县的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用无私无畏的品格带领全县人民建成了红旗渠这座历史丰碑,林县人民也在心里为他们建起了一座历史丰碑。特别是作为修建红旗渠的领头人,更是深受林县人民爱戴。

对于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这一条,林县的党组织和领导干部最有体会:只要领导一心为人民,就能赢得万众一条心。为了人民和依靠人民,既是红旗渠精神的根本,又是红旗渠精神的主体。如果没有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这个根本和主体,红旗渠精神就成了抽象的空壳。贪图安逸享受的人,只为自己升官发财的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太平官”的人,追求虚假政绩、好做表面文章的人,根本就不会去干修建红旗渠这样的事。

——敢想敢干,实事求是,是红旗渠精神的灵魂,也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灵魂。红旗渠从设想、勘察、决策到修建的全过程,无不体现了敢想敢干、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红旗渠全长1500公里,要翻越过无数道山梁沟坎,没有科学的态度做决策不行;1/8000的落差坡度,没有科学的态度搞勘测设计不行;引来浊漳河的水,不造成淤积,没有科学的态度搞计算和施工同样不行。没有敢想敢干、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红旗渠既不敢想,也建不成。

敢想敢干、实事求是的红旗渠精神在林县后来的岁月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继“战太行”之后,又谱写了“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后三部曲:十万建筑大军出太行,是80年代林县人民冲破“左”的和旧的思想禁锢,以强烈的改革开放意识和摆脱贫困落后面貌的愿望,发挥自身优势,走向全国的一个壮举;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向工业化和小康目标迈进,则是林县人民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基础上,以求实的态度向富裕、文明目标迈进的一次新追求、新飞跃;目前,林州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新林州的初步思路,用承前启后、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实际行动,践行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红旗渠精神的核心,是共产党人的传家宝,也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既是我们党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一种不畏艰苦、顽强抗争、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和气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红旗渠之所以誉满全国,名扬世界,感动了并且至今还在感动着千千万万的人,正是靠了这种精神。林县人民在上世纪60年代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用甚为简陋的工具,靠着每天6两粮食,奋战了10个春秋,建成了被周总理誉为“新中国的两大奇迹之一”的红旗渠。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在修建红旗渠的10年中,虽然工程总投资达7000多万无,但没有一个干部贪污挪用一分钱建渠物资,没有发生过一起请客送礼、挥霍浪费的情况。这说明,要使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共产党人首先要艰苦奋斗。2在我们党长期执政的今天,强调这一点尤其重要。无数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在逆境中,在困难时期,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是很难;但在胜利后,在夺取政权、取得巨大成就的情况下,贪图安逸、迷恋享乐的风气便很容易抬头。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要保持“两个务必”,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大刚刚闭幕后即率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到西柏坡重温“两个务必”,意义深远。

——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红旗渠精神的价值导向,也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价值导向。顾全大局、齐心协力的团结协作精神,不计报酬、不怕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贯倡导的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精神,是共产党人的价值导向,也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重要表现。作为红旗渠精神价值导向的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其核心内容就在这里。要团结,就要顾全大局,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甚至不惜牺牲局部的和个人的利益。要奉献,就要有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理想信念,忠实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这些,都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

二、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

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是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呼唤。红旗渠精神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共产党人就应当首先把它作为精神旗帜和前进火炬高高举起。河南安阳是红旗渠精神的故乡,带头弘扬好红旗渠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是把弘扬红旗渠精神同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要按照“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引导广大党员进一步认识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和时代内涵,特别是红旗渠精神所体现的共产党人的先进性,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奋斗的思想,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增强实践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切实把红旗渠精神作为坚持党的宗旨、坚持艰苦奋斗的精神旗帜。

二是要把弘扬红旗渠精神同提高执政能力紧密结合起来。要教育引导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在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既要有敢想敢干的雄心壮志,又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抢抓机遇,迎难而上,科学发展,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扩大对外开放的能力、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

三是把弘扬红旗渠精神同端正党风政风紧密结合起来。要教育各级广大干部党员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作风,始终保持修建红旗渠时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工作热情、那么一种拼搏精神,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命运、心连心。要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重点,想方设法解决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难点问题,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兢兢业业干3工作,实实在在创业绩,多干群众急需之事,多干群众受益之事,多干打基础的事,多干长远起作用的事。

四是把弘扬红旗渠精神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弘扬红旗渠精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最终的落脚点是促进各项工作,使党员受教育,让群众得利益。在新的历史时期,安阳市委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宏伟目标,并且提出了“四路并进”创大业、“五力同驱”奔小康的战略构想。这既是红旗渠精神的再次实践,也是红旗渠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丰富、发展和创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城市,没有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不行,没有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也不行。只有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在党员干部中形成一种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状态,使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永远同人民群众心连心,才能团结广大群众创造新业绩,共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