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得体会>第八届道德模范人物事迹心得体会(专业20篇)

第八届道德模范人物事迹心得体会(专业20篇)

作者:文锋 第八届道德模范人物事迹心得体会(专业20篇)

写心得体会是一种反思和思考的过程,可以提升我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心得体会是一种自我反思和总结的方式,以下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启示和思考。

学习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让我对同志和洪战辉同志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方永刚是《全国道德模范事迹》中的“敬业奉献模范”,他是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人,专业技术7级,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研室教授。他热爱本职,兢兢业业,在军校教员岗位上忠实地旅行着自己的职责。他读过《邓小平文选》等书籍,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党的创新理论每前进一步,他的学习研究就会跟着进一步、深一层,不断推出研究成果。他连续6年教学质量被学院评为a等,多次被学院评为优秀教员、青年教员成才标兵,荣立三等功一次。__年11月,被确诊为晚期结肠癌的方永刚,仍然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抗争。他坚持从医院回到学院,为海军基层政工干部培训班国防生学员上完了他本学期的最后两节课,还躺在病床上完成了对3名研究生的学期教学和毕业论文写作辅导任务。方永刚真学、真信、真情宣传、真诚实践党的创新理论,用生命的激情诠释了一名军校教员的敬业精神和高尚师德师风。__年6月20日,__授予方永刚同志忠诚党的创新理论的模范教员荣誉称号。

洪战辉同志是《全国道德模范事迹》中的“孝老爱亲模范”,他是原湖南怀化学院学生,现中南大学学生。__年底,一个年轻人的名字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他,从13岁起就支撑着一个父亲患病、母亲出走、弟弟读书、妹妹待哺的困苦家庭。1994年,他的父亲突发间歇性精神病,造成妻子受伤骨折,女儿以外死亡,家里欠下巨债。年仅13岁的他,默默地挑起了伺候患病父亲、照顾没、年幼弟弟、抚养捡来的妹妹的家庭重担。在怀化念大学的日子里,他安排妹妹上了小学,每天不管学习多忙,都坚持接送妹妹,辅导妹妹功课。为了治好父亲的病,洪战辉吃尽苦头。__年以来,已成为公众人物的洪战辉又将爱酒洒向了社会。为资助贫困学生,他在学校和政府的帮助下建立了教育助学责任基金。为推动青少年思想教育,他应邀在全国各地作了150多场励志报告,并欣然出任“中国宋庆龄基金会青少年生命教育爱心大使”。洪战辉先后获得感动中国__年度人物、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

学习了很多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让我充分领会了其中的道理。将“科学发展观”和“八荣八耻”的理论相结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是目前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今天,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中,有许许多多助人为乐的人、见义勇为的人、诚实守信的人、敬业奉献的人、孝老爱亲的人,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他们是公民道德行为的主流,他们更是影响社会风气的中坚力量。开展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正是弘扬正气,彰显高尚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举动。所以我会用我诚挚的热情去看、去学、去做,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发展进步时代精神,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我们每一位党员学习的榜样。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事迹心得体会

以德润心,以文化人。颁奖仪式分为“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助人为乐”“孝老爱亲”“敬业奉献”5个篇章,每个章节通过播放短片、现场访谈、颁发奖章、致敬礼赞、文艺表演等环节,展示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

“一个个闪耀的名字,刻写了伟大时代的凡人善举;一串串感人的事迹,彰显着推进社会前进的精神力量”。“圆梦中国德耀中华”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颁奖仪式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

这些道德模范全部来自基层、植根平凡,涵盖工人、农民、军人、教师、医生、科技工作者、干部、公安干警、学生等各个群体,各自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为掩护战友身负重伤的扫雷英雄”杜富国,“60多年深藏功名的战斗英雄”张富清,“捐献毕生积蓄的军区离休干部”马旭,“舍己救人的基层车站值班员”徐前凯,“扎根基层的西藏阿里地区村党支部书记”尼玛顿珠,观看期间大家几次感动地落泪,哽咽地谈着这些平凡而伟大的感人事迹,传递着温暖,传递着力量。有的是用生命的代价换来的,有的是用一生的爱来诠释,大家的心灵一次次受到震撼、洗礼,敬佩之心油然而生,敬佩他们的勇气,敬佩他们的大爱无疆,敬佩他们的无私无畏。

学习道德模范不只是一种口号,应落实在行动上,以他们为榜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宣传学习活动,大力弘扬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把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转化为生动实践,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道德模范是一面鲜艳的旗帜,要向全国道德模范们学习、致敬,要将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转化为实践动力,积极行动起来,从自身言行做起,立足本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用实际行动积极投身文明实践,在平凡的工作、实践中力争上游,化感动为力量,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在人的生命中,总有那么些名字,萦绕耳畔,久久不曾离去。

试问当今社会,敢以“道德”二字活在现在的人能有几人?“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颁奖典礼”也许向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

德耀中华,心系群众。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诠释着雷锋的那句话:“我要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无限的价值”。是啊,他们创造了太多太多,他们获得的微不足道,但他们的事迹照耀了中华,全中人民都为之一振。不知是他们太过平凡,还是我过于感动,我只想用“肃然起敬”一词来概括了。

“我们拒绝袖手旁观。”这句话出自一位母亲——吴菊萍。当所有人眼睁睁望着五楼上那个即将跌落的女银茫然不知所措,一个大胆地念想在吴妈妈的心头萌芽——一定要救那个孩子!随着人们一声惊叫,她不用大脑思考一箭步冲上去,一团黑影安然的落在手中,随之一同倒了下去,总算舒了一口气。在给吴妈妈治疗的那位医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如果再偏一点,婴儿会落到她的头部,当场死亡,这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举动!”听到那个被救的孩子妞妞逐渐苏醒过来,手缠绷带的吴菊萍欣慰的笑了,脸上的憔悴也散去了,给镜头一个大大的微笑。这是一个让母亲的勇敢,一种伟大的精神,她是最美妈妈—吴菊萍。

不要问我们还能活多久,要问我们还能点什么。那些在生命长河中贡献鲜血的人,有谁是百万富翁,他们是平凡人,是普通人啊!我们虽然没有太多的勇气要把自己的生命装饰的有多精彩,说什么“舍生取义”已离我们太遥远,太遥远。我们只要在平常生活中,做一些乐于助人的小事就够了。不要奢求如何的绚烂烟火,拾起身边的一缕阳光,送给别人,莫过于我们最大的喜悦。

还有“索道医生”邓前堆数十年如一日的爬索道,不惜牺牲一切也要把病人治好,“把幸福给你”的郭明义这样感触:“我们留下的眼泪,不是一种悲伤,是一种高兴。”“最美女儿”孟佩杰“带着妈妈上大学”的感人至深的事迹同样让我们热泪盈眶。

其实,年少之际的我们,也理应在未来的跑道上奔流不息的同时,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感想

道德是一种美德,是个人品质的一种根本体现,一个且具有崇高品质的人,也同样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

道德和法律有相同之处,即都可以约束人。但道德对人的约束更多的取决于个人的品质。而法律对人的约束则是外在施加的,是一种强制性手段。因此,法律是制止违法犯罪的有效手段,但同时也是一种治标的手段。而道德虽然不是制止不良风气的有效手段,但却是治本的手段。所以,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最终需要每个人道德素质的提高。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今社会,权、钱、色等欲望让人们不惜做出重大的牺牲而做出违法的事。因此在全社会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时,道德观念深入人心,本身就是一个漫长和过程。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加快这个过程。

本学期,学校安排我们认真学习了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使我有机会看到了很多品质高尚的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我用模范们的事迹对照自身的行为,我发现了我自己很多以前没有发现的缺点,这让我大吃一惊,因为平时我的自我感觉是蛮好的,因为我是老师,我的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这一发现让我深深感到“日三省吾身”是多么重要,更让我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是多么的有道理!

这次,我们学习的道德模范分为五大类别:助人为乐,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见义勇为。通过学习我知道,这并不表示各个道德模范只在其所在的一个方面具有良好的素质,而是这个方面的事迹最为突出。所谓道德模范应该是一个全面的模范,而不应该只是某一个方面的模范,否则就不能称其为道德模范了。我们学习道德模范时,要全面的去学习,而不能只学习其某一个方面。

我们一方面用道德模范的事迹去感学生,另一方面要发动人民学生向道德模范学习,我相信滴水可以穿石,道德的学习最终必将内化为行为,这样,我们社会的道德滑坡现象就会得到改善!

年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十大人物事迹心得感想

10月1日,我观看了道德模范颁奖仪式,各位道德模范的事迹感动着我,特别是林俊德院士在生命最后关头仍不忘工作、与死神相搏斗的情景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震撼着我的心灵。生命垂危的林院士宁愿放弃治疗也要工作,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为了多工作哪怕是一秒钟,强忍着身体的疼痛不愿躺下来,他怕躺下就再也起不来,再也没法工作了。他把自己的一生全部献给了祖国的建设事业,可他却无怨无悔,从不求回报。正是因为有了他的无私奉献,我们的国防才更加巩固,我们的民族才更加扬眉吐气。多么高尚,多么伟大的人啊!

历史经验证明:无论是成就党的伟业,还是实现个人价值,都需要用一辈子来拼搏,一辈子来积累,一辈子来奉献,一辈子来度量。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人的一辈子很短,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认真学习,恪尽职守,在提高自己职业水平的同时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我们只有像浪花一样融入党的事业的洪流之中,把个人抱负与祖国的需要对接,才能拓展生命的宽度,回报祖国。我们应以林俊德院士的精神为镜子,时刻检验自己的内心是否有信心、决心。

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对党和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有意义的人,一个不平凡的人。林俊德院士的一生,将全部的心血倾注在了祖国和家乡上。他走到人生尽头时,已经有资格说一声:我对得起我的前辈和下一代。希望我们走到人生尽头时,也有资格这样说一声!向令人尊敬的前辈致敬!

于是,转身,抱起毯子,迈出了房门,走向母亲,轻轻地为母亲盖上。

天与地之间的距离,不过是低头的瞬间;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不过是迈出房门的那一步,而我,终于迈出了这一步。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事迹心得体会感想精选2

我们身边的每个人,包括我们自己,无时无刻都在演绎着大大小小的道德故事。而在我眼里,我的奶奶似乎是这部戏的主角。

还有一次,奶奶陪我去图书馆看书,奶奶在靠近落地窗户的一个座位前坐下,对我说:“你去看书吧,找到后坐在这里看。”我也没多想便走到书柜去看书了。当我回来的时候,奶奶帮我占着的座位,已经被另一个举着拐杖的老人给坐了,我问奶奶:“奶奶,那个位子……”奶奶解释说:“那个老奶奶,比我还大呢,这么大的年纪还来图书馆借阅,真是了不起。既然你是少先队员,就站着看吧,你们常常说助人为乐,不是吗?"我对奶奶说:“奶奶,我站着看没关系,可是您……”奶奶忙说:“没关系的,陪我孙女站一会儿,不碍事,你赶紧看吧。”听到奶奶的话后,我心想:您真是我的好奶奶!更是一个值得我学习的人!”

还记得我们学过的《钓鱼的启示》那篇文章吗?里面的父亲曾经说过一句话:有时候,道德只是一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以后我一定要做一位和奶奶一样道德高尚的人。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事迹心得体会

道德是一种美德,是个人品质的一种根本体现,一个且具有崇高品质的人,也同样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

道德和法律有相同之处,即都可以约束人。但道德对人的约束更多的取决于个人的品质。而法律对人的约束则是外在施加的,是一种强制性手段。因此,法律是制止违法犯罪的有效手段,但同时也是一种治标的手段。而道德虽然不是制止不良风气的有效手段,但却是治本的手段。所以,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最终需要每个人道德素质的提高。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今社会,权、钱、色等欲望让人们不惜做出重大的牺牲而做出违法的`事。因此在全社会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时,道德观念深入人心,本身就是一个漫长和过程。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加快这个过程。

本学期,学校安排我们认真学习了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使我有机会看到了很多品质高尚的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我用模范们的事迹对照自身的行为,我发现了我自己很多以前没有发现的缺点,这让我大吃一惊,因为平时我的自我感觉是蛮好的,因为我是老师,我的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这一发现让我深深感到“日三省吾身”是多么重要,更让我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是多么的有道理!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感想

当代中国文明的星空,总能看到道德的光源闪闪发光。他们以自己的星星之火,点燃了善念的火种,温暖了社会的温度。第__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组委会审核确定了由各地和军队系统推荐的303名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6月25日起在中央主要媒体和重点网站进行集中公示。

党员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无论是从党性要求、职业要求还是品行要求上,都应积极学习道德模范,争做有“道德温度”的党员干部,并以自己的“温度”去温暖更多人。

学习“敬业奉献”模范,做“合格”的党员干部。“奉献”是共产党员的底色;“敬业”是人民公仆“为了人民利益而奋斗”的要求。要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就要学习“敬业奉献”模范,爱岗敬业。要学习王书茂干事创业,培养南海维权民间力量,并带领群众造大船、闯远海致富,在自己的领域为国家和人民作出突出贡献,功不可没;要学习王锦萍“平凡而伟大”,33年来在海岛村医岗位上默默奉献,秉持“医者仁心”的职业操守,不分昼夜、不计报酬、救死扶伤、医治病痛;学习刘前东不畏艰难,在新疆任村支部书记,在偏远恶劣的工作环境中“逆向生长”,无怨无悔、一心为民……党员干部工作,说到底是为了党和人民,只有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本职岗位上尽职尽责,发出自己的“光”和“热”,才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

学习“诚实守信”模范,做“守底线”的党员干部。诚实守信是最起码的道德“底线”,是每个人都应拥有的道德品质。党员干部也是一样,要学习“诚实守信”模范,守住“道德底线”。要学习万其珍,只因祖上传下一句承诺,在百年渡口大沙河义渡30年分文不取,续写万家祖孙四代140多年的“百年义渡”传奇;要学习古多,为了党旗前立下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誓言,呕心沥血、尽心竭力,以生命践行了当初让贫困群众如期脱贫摘帽的承诺,用生命兑现了党旗下的誓言;要学习身患小儿麻痹症的冯计编,身残志坚、守信还钱,经过13年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还清了因给父亲治病而欠下的20多万巨款……党员干部对党和人民负责,就要对党和人民坦诚相待,不说假话、空话,不瞎许诺,不立假誓。对于许下的诺言和立下誓言要身体力行去实现,才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自己。

学习“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模范,做“爱人民”“敢担当”的党员干部。战争时期,有资格冲在最前面的,是党员干部;和平时期,冲锋在抗洪、抗震、抢险、脱贫攻坚一线的是党员干部。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道德品质,党员干部不去带头传承,谁去带头传承?党员干部,就要学习辽宁“最美大学生”丁慧,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救死扶伤,使突然晕倒的八旬心脏病老人转危为安;要学习“新时代最可爱的人”马旭,60岁离休后悬壶济世,为贫苦百姓义诊,人到暮年时,更是将毕生积蓄1000万元无偿捐献给家乡的教育事业;要学习“逆水而行的英雄”王永良,从警十六载,时刻把人民群众装在心中,多次奋不顾身救火救人、抗洪抢险,壮烈牺牲……对党员干部来讲,见义勇为、助人为乐不仅是道德上的要求,更是身份上、政治上、党性上的要求。“爱人民、敢担当”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每个党员干部须要去践行的品质。

学习“孝老爱亲”模范,做“爱国爱家”的党员干部。“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一名党员干部若连疼爱家人都做不到,又何谈爱祖国、爱人民;“百善孝为先”,一名党员干部若连孝敬老人的品德都做不到,又何谈道德高尚。党员干部,就要学习“好媳妇”刘宏燕,为家庭坚韧、无私地付出,全力照顾患病的公公、婆婆、小叔子,还养育两个儿子,以一己之力撑起不幸的大家庭;要学习“好丈夫”王世所,对瘫痪在床的妻子不离不弃,照顾无微不至,用49年的行动行动诠释对爱人的责任与担当;要学习“最美养母”吴果英,40多年来,无怨无悔、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有智力障碍的养子……家庭美德是检验人们道德品质的“试金石”,党员干部爱祖国、爱人民,不妨从孝老爱亲做起。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党员干部只有以身作则向道德模范学习,见贤而思齐,才能更有道德温度;只有以自己的温度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美德善行才会蔚然成风,社会文明才会因每个人的奉献而水涨船高。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感想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要求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纲要》共七个部分,深刻阐述新形势下道德建设的历史方位和使命任务,回答了一系列战略性、方向性、全局性、指导性问题,将新时代特征贯穿《纲要》始终,为推进推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落地见效,全民凝心聚力、守根铸魂、提振信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以道德建设推动社会和谐进步,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一名党和人民的基层干部,责无旁贷也义无反顾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用“最”全心全意全力的态度和实践去“固根本”“激活力”“搭平台”“学标兵”“提质效”,为打造“文明高地”,真正形成大文化、大队伍、大建设、大发展一以贯之、守正创新,真抓实干、添砖加瓦。

用“最源远”文化镌刻文明烙印,学思践悟“固根本”。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优秀传统美德融入中华儿女血脉联系中,是激发家国情怀,强化文化自信的“法宝”。红色资源是承载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的重要资源,蕴含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展现革命先辈的可歌可泣的高尚品德,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是中华文化历久弥新,党的事业行稳致远的一贯遵循。这就要求充分发挥地区红色优势,用好盘活红色资源,淬炼思想、锤炼本领,镌刻时代新人烙印。同时,在学思践悟中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积极发声,让群众需不需要、满不满意、获不获益作为丈量道德建设的“标尺”,把“让老百姓幸福就是党的事业”作为一切工作核心去干,充分展示文化历史和文明现实交汇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韵味。

用“最响亮”声音弘扬时代旋律,引领发展“激活力”。立德树人,奋斗以成。要始终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条“主线”作为全社会凝心聚力、激发“最大公约数”活力的重要基础建设,深入贯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广大党员干部更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强化本领、增长才干,加强道德修养,追求健康情趣,才能在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释放能量、指导实践。特别是要深刻认识到家风与整个社会教育和社会风气有着密切关联,从小处着眼、从自身做起。家风正,则民风淳、政风清。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必须教好管好身边人,坚守道德理想,明辨是非善恶,毫不松懈、永不停滞,让正能量持续发力。

用“最新兴”风尚高擎实践载体,科学统筹“搭平台”。引领时代,日新月异。互联网日益成为意识形态建设的主阵地、最前沿,要宣传正能量,树立“风向标”,让学习先进成为风尚,必须学会做好“+”法。在10月26日闭幕的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这场智慧和科技的“碰撞交流”盛会,搭建起把“中国名片”“引燃”世界的桥梁和平台,网络空间道德建设更是重中之重。《纲要》从内容、行为、实践、环境四个方面提出具体规定,也为大力夯实基层基础,搭建活动载体平台,设置喜闻乐见参与渠道,丰富教育方式方法,探索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新路提供新要求和新参考。在努力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大背景下,新时代“互联网+”必然“提质增速”,让正确道德取向、良好道德秩序、风清气正网络环境得到有效引导和维护,新兴风尚也必将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用“最美丽”人物树立精神标杆,以知促行“学标兵”。积善成德,明德惟馨。培育时代新人,传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夯实精神文明建设,要在“小”“常”“实”处下功夫。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时代楷模、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奋斗者”、“最美家庭”的“旗帜”“标杆”作用,积极践行典型示范“大辐射”“大带动”,为营造优良社会风气和家风提供“鲜活样本”,事事体现文明素养,处处涵养精神风貌。另一方面,要以肯干练就履职本领,以能干加强斗争历练,以知促行,知行合一。毫不松懈抓理想信念教育,要与积极参与文明志愿创建、素质教育、诚信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等多措并举,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去学标兵、取真经,多积尺寸之功,多聚工作合力,积极对接、及时跟进,多些“粘泥土”“冒热气”的实招实绩。

用“最坚实”制度保障组织建设,协同共治“提质效”。强基固本,多措并举。《纲要》重点强化了法治保障、网络空间、生态文明、对外交往等方面的内容,其中要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贯彻落实,强化制度保障,既管当前又管长远,使道德建设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衔接联动、发挥优势。如是,道德建设不仅要靠法治保障,还要靠教育引导和有效治理。这就要求构建“联建、联动、联系”共建协作体系,强化实践养成、发挥警示震慑,建立惩治失德败德行为机制,保障其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发展特征。事关民生无小事,在群众特别关心的医药、食品、环境等突出领域的重点问题,要做好风险预判、现场排查、专项整治常态化,加强手段管控,全程跟踪、监督问效,随时随地回应民生关切。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征程已然起航,我们必将把中国之“最”继承好、发扬好、践行好,聚力共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在涵养海晏河清的社会风气中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辐射带动、互促互进。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事迹心得体会

长期以来,不断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时代新风,中华大地涌现出一大批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全国道德模范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你们或充满爱心。助人为乐,或见义勇为。舍生忘死,或诚实守信。坚守正道,或敬业奉献。虔诚勤勉,或孝老爱亲。血脉情深。你们的高尚品德,温暖了人心,感动了中国,为全社会树立了榜样。

通过学习,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我作为一名教师,在经历这次精神教育和学习后,像是接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为我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明确了如何做好教育管理,我要以他们为榜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自己的努力为教育事业增光添彩!

要想让课堂有亮点,一要端正工作态度。态度决定一切,能不能上一堂好课,能不能让课堂呈现出更多的亮点,教学态度是至关重要的,个人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是次要的`,个人的教学能力再强,水平再高,缺少一个端正的教学态度,课堂也是很难出彩的只有端正工作态度,把教育作为事业来做,把教学作为艺术来研究,才有可能上出高质量的课,才能让课堂亮点不断闪现。

在日常工作中我觉得自己要时时注意〝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持向上的事业心,并加强师德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尽可能用美好的人生理想和信念去启迪学生,用纯洁的品行去感染学生,用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让自己的每一个细小的言行都成为学生的榜样。

在教学工作中,自己也要〝以情动人,把爱洒向每一位学生〞,以宽容的的心去对待他们的缺点和错误。抓住闪光点进行爱的教育,使他们认为自己能行,让每位学生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到老师的爱。

在自身修养方面,为了使自己有源源不断的活水输向学生,必须不断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充实自己。特别是现在的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新学法,促使我们必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在实践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总之,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会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引领学生走进只是的殿堂,不断努力,做一位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不断探索,做个学识渊博的老师,不断争取,当一个优秀模范的老师。

通过学习,我深深的体会到:以他们为榜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营造知荣辱。讲义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为实现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不张扬,默默奉献的个人品质。

在工作中很多细节不容忽视,唯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才能真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们业务精湛,兢兢业业,刻苦钻研业务,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学习老同志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对工作细致认真,一丝不苟。我也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才能不断提高。不断进步,才能得到不断改进。不断创新,才能得到人民的认可。社会的认可。

学习先进,就是要学习其精神,并发扬光大。我作为一名教师,更重要的是学习他们求真务实。攻坚克难的进取精神,以实际行动促进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事迹【】

张定宇,男,汉族,1963年12月生,中共党员,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原院长,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公共卫生总师。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张定宇不顾身患渐冻症的情况,带领全院600多名白衣卫士冲锋在抗疫最前线,与死神竞速,带领医护团队累计救治2800余名患者,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杏林悬壶30余年,张定宇始终坚守在医疗一线。他曾随中国医疗队出征,援助阿尔及利亚;汶川地震第三天,他带领湖北省第三医疗队出现在重灾区什邡市……2017年,张定宇出差时,被专家发现腿有异样。2018年10月,他被确诊为渐冻症。为了让进入倒计时的生命获得“厚度”和“质感”,他选择瞒下病情以“渐冻”之躯工作奔忙。2019年12月29日,首批不明原因肺炎患者转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时任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的张定宇迈着高低不平的脚步,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带领全院干部职工改造病房、收治病患。在抗疫最艰难的时期,他经常半夜2点刚躺下,4点就得爬起来,一天接无数电话,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在他的感召下,全院240多名党员全部坚守在急难险重一线。医者仁心,每一次在患者和自己、家庭之间选择,张定宇都以患者为先。就在他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时,同为医务人员的妻子程琳,却感染了新冠病毒,在十几公里外的另一家医院里忍受着病痛,接受隔离和治疗。张定宇分身乏术,在妻子感染新冠肺炎入院3天后的晚上11点多,才赶去医院探望。妻子痊愈出院后,用行动响应张定宇号召,捐献了400毫升血浆,为抗击疫情做出贡献。张定宇荣获“人民英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当选“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荣登“中国好人榜”,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抗疫最美家庭。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事迹心得202

张发祥,男,汉族,1944年1月生,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饶河农场退休职工。

张发祥用实际行动践行誓言,为老战友扫墓近半个世纪。如今77岁的他,还将这个承诺“接力棒”传递给自己的儿子。一生执着、履约践诺,他是人们心目中的“北大荒战士”。

张发祥19岁参军,所在团的副参谋长孙振民见他刻苦学习、钻研业务,经常鼓励与帮助他,使得张发祥很快成为全团的训练骨干。几年后,张发祥退伍返乡时,孙振民到火车站送行,他一句“谁跟我留在北大荒”,让张发祥决定放弃返乡,与他一同投身到北大荒开发建设中。

1972年冬季采伐中,突然倒下的大树砸在孙振民身上,他永远留在了北大荒。追悼会上,张发祥向孙振民的遗像敬了一个军礼,哽咽着说道:“有生之年,我一定陪伴您,不让您在北大荒感到孤单。”一句誓言,一生承诺。从那一刻起,他对孙振民的承诺,49年来从未改变。

1975年,张发祥因工作需要调到距场部30多公里外的饶河县关门村驻点巡线,由于交通不便,有时候往返只能靠步行。几十年来,每逢重要节日,张发祥都会往返70多公里为孙振民扫墓,有时遇到极端天气,一个来回要走上10多个小时。

孙振民的儿子孙建军从广东回到北大荒看到父亲整洁的坟墓时感激不已对着张发祥长跪不起。孙建军再次来到饶河农场要接张发祥去广东安享晚年再次被他拒绝:“我还要陪着老首长呢!”

从开始,来孙振民坟前扫墓的除了张发祥夫妇外,还多了他们的两个儿子。张发祥在墓前嘱咐儿子:“将来我不在了,你们要继续为老首长守墓,只要老张家有一个人在,就不能让这里‘荒’了。”

张发祥荣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黑龙江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心得体会

张泽鑫,男,汉族,1978年1月生,中共党员,贵州省公安厅科技信息通信处处长。

张泽鑫放弃高薪职位成为一名警察。从警17年来,凭借精湛的网络安全技术,侦办涉网案件上百起,多次参加网络安全领域的项目建设和科研工作。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与战友们全力以赴,研发二维码快速登记小程序。他用行动践行一名人民警察的初心和使命。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发生,张泽鑫所在的贵州省公安厅吹响了疫情阻击战的集结号。作为科技信息部门负责人,他带领部门同志开展战疫情、防风险、护安全、保稳定等各项工作,成功将大数据信息化贯穿到疫情态势感知、重点人员甄别管控、关联人群筛查等疫情防控的方方面面。经过五天五夜连续奋战,成功研发贵州健康码二维码快速登记小程序,很快在全省入黔检查点推广应用。贵州省因此取得在全国率先利用大数据、二维码开展疫情防控,率先以社区、村镇为单元开展分区分级差异化管控,率先在全国撤除公路卡点的“三个率先”抗疫成效。

在校期间,张泽鑫就参与了“银河玉衡”系列路由器的研发工作,该项目作为自主研制的我国互联网核心网络设备,得到国家863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他负责完成的网络安全协议部分获得专家一致好评。毕业后,张泽鑫成为一名警察。他将自身所学技术作为打击网络违法犯罪的有力武器,潜心钻研网络犯罪前沿技术,有针对性地提出多种有效的网络管理措施和对抗网络犯罪的先进技术和方法,带出了一支能侦善战的队伍。

作为省公安厅青年技术型专家,他凭借高超的网络安全技术,成功破获特大淫秽网站非法牟利案、世界杯网络赌案、特大涉外网络赌博案、特大电信诈骗案等一批大案要案。

张泽鑫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等称号。

第八届道德模范先进事迹

李俊贤,男,汉族,1928年3月生,中共党员,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原院长、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俊贤是我国火箭推进剂创始人之一、聚氨酯工业奠基者之一,著名化工合成专家。60多年来,他矢志不渝献身国家科研事业,以国家利益为先,苦干实干,勇于创新。他研制的产品助力“两弹一星”发射,至今仍广泛应用在长征系列火箭等大国重器和汽车、建材、家居等国计民生行业。他用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忠于信念、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李俊贤对党忠诚、以身报国。“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从国家需求出发,这是第一位的。”这是李俊贤始终如一的人生追求。1966年,他奉命来到青海省一个山沟里筹建黎明化工厂,开始航天推进剂的研制工作。他带领团队奋发图强,埋头苦干,克服极其艰苦的生活环境和简陋的科研条件,成功研制出卫星发射化学推进剂,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助力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直到今天,该推进剂在国内仍是重要推进剂品种。

李俊贤热爱科研、勇于创新。他心怀“国之大者”,始终将科研目标锁定在满足国防科研事业创新发展的需要。20世纪70年代初,李俊贤研发出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鱼雷796燃料,推动我国先进鱼雷研制时间明显提前。20世纪80年代,他开创国内聚氨酯研制,填补多项研究空白,打破对进口产品的依赖。

李俊贤敬业奉献、淡泊名利。他数十年如一日忘我工作,直到2018年90岁高龄时才正式脱离工作岗位,一直坚持工作了68年。他的同事说,李俊贤的加班时间甚至超过一般人20年的法定工作时间。李俊贤生活简朴,所在单位要给他配专车,被他拒绝。在90岁高龄之际,他毅然捐赠毕生积蓄300万元用于设立基金,以支持科研创新和帮扶困难同事。

李俊贤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河南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事迹心得202

沙勒克江·依明,男,维吾尔族,1946年5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塔城市新城街道哈尔墩社区居民。

沙勒克江·依明始终坚守为党和国家、为社会多做些好事的诺言,用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多年来,每逢重大节日和周一,他都会在自家小院举行升国旗仪式,对群众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让各民族兄弟姐妹像一家人一样团结在一起。

“我从小就与红色记忆结下了不解之缘。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来到塔城市,我的父母把家里的4间房子腾出来让解放军住,这一住就住了8年,我们和解放军相处得如同一家人。”儿时的红色记忆,让沙勒克江·依明坚定热爱祖国、奉献社会,全心全意维护民族团结的信念。

7月,沙勒克江·依明决定在自家小院立起旗杆升国旗。在全家人的支持帮助下,同年10月1日,国旗开始飘扬在小院上空。越来越多的亲戚朋友、邻居都自发到他家参加升国旗仪式。大家聚在一起,听着嘹亮的国歌,注目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感到身为中国人无比自豪。

沙勒克江·依明在国旗下,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宣讲。他用质朴的语言、身边的典型事例及自己的切身感悟,讲述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故事。如今,他家的小院已成为塔城市民族团结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除了当地干部群众外,还有许多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已达23万人次。每位到访者,他都会赠送一面小国旗,至今已发放9万余面。

沙勒克江·依明通过升国旗来表达爱党爱国之情,他还打算将升国旗的重任传承给他的孩子,通过代代相传,让爱党爱国、团结友爱的良好家风传承下去。

沙勒克江·依明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等称号,其家庭被评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明家庭。

第八届道德模范先进事迹

邱海波,男,汉族,1966年10月生,中共党员,东南大学副校长,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邱海波是我国重症医学学科的领军人物之一。他三十多年如一日坚守在临床教学一线,精心救治患者,倾情培育人才,推动我国重症医学学科开创性发展。2020年,作为中央指导组医疗救治组专家,他五度逆行出征新冠疫情高风险地区,累计210天冲锋在抗疫前线,用无畏担当诠释了“时代英雄”的精神内涵。

大医精诚,他是学科的带头人和推动者。邱海波是我国第一批重症医学博士之一,上世纪90年代,重症医学在国内还不是一门独立学科,将重症医学做成独立学科,做大做强,一直是邱海波的奋斗目标。邱海波对医疗服务、教学科研精益求精,带领团队将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做到了全国顶尖、世界一流。中大医院icu已成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icu,每年抢救重症患者2000余例,会诊患者4000余人次;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已成为首批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国家级重症医学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报国为民,他是屡次出征的白衣战士。30多年来,邱海波始终怀着对人民的赤诚之心,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先后参与了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汶川地震、2013年h7n9禽流感疫情、2015年天津港爆炸事故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抢救工作,多次担任国家医疗专家组组长,成功挽救了众多生命。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邱海波作为中央指导组医疗救治组专家、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第一时间奔赴武汉,坚守在金银潭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等医院重症病区,近距离救治重症患者。邱海波参与制定的第二版到第八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规范了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有人说,作为专家,每天到病房亲自诊治,有些大材小用。邱海波说:“icu医生是为重症患者而生,重症患者在哪,我就应该在哪。”2020年4月24日,武汉重症患者清零,他从武汉直接前往哈尔滨指导黑龙江省抗疫工作,连续奋战17天。5月中旬,吉林舒兰输入性疫情发生,他又从黑龙江奔赴吉林抗疫一线。6月5日,终于回到南京进行短暂休整。7月18日,又赶赴新疆,指导乌鲁木齐和喀什开展医疗救治与疫情防控工作。

邱海波荣获全国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第八届道德模范先进事迹

何巧,女,汉族,1984年11月生,中共党员,重庆市公安局沙坪坝区分局磁器口派出所民警。

何巧担任社区民警以来,面对辖区161名聋哑人聚居实际,满腔热情地为聋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用自己的爱心、细心、耐心架起警民连心桥,被誉为聋哑群众的贴心人。

何巧所在的社区是原重庆市高压开关厂所在地,厂子改制搬迁后,161名聋哑职工就地集中安置。2014年9月,何巧担任社区民警后,第一次入户走访聋哑家庭时,就因无法交流吃了“闭门羹”。在一次又一次的沟通交流中,何巧认识到,要做好社区警务工作,尤其是为聋哑群众办好事、服好务,必须下苦功练好手语,过好沟通交流这一关。她制定学习手语计划,一有空就又学又练,不仅实现了与聋哑人无障碍沟通,还结合亲身经历总结出与聋哑人交流的要领。“有困难找何巧”“要办事找何警官”,成为社区聋哑群众常常比画的动作。

用爱点燃聋哑群众暖心之“火”。何巧从摸清实情入手,逐户上门走访社区聋哑人家庭,详细了解各家各户的基本情况、实际困难和现实需求,逐一建立工作档案,制定帮扶措施,做到有求必应、有事必办、有难必帮。何巧先后为聋哑群众排忧解难300余件(次),切实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到他们心里。2020年4月23日傍晚,辖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79岁聋哑人付某外出不慎走失,正在医院输液的何巧得知情况后,立即拔掉针头赶回社区,和社区居民一起逐街逐巷仔细寻找,终于在次日凌晨把老人找到并送回家。13岁的聋哑少年小李因为残疾感到很自卑,一度产生辍学甚至轻生的念头。何巧三天两头上门进行心理疏导,半年后终于让小李走出心理阴影,重拾生活信心。

在何巧的积极推动下,2019年初,集警务办公、纠纷调解、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无声警务室”正式挂牌成立,聋哑群众专用的助听器、手写板、急救药品等一应俱全,让聋哑群众有了相对固定的交流活动场所。沙坪坝区公安分局300余名社区民警也主动投入到关爱帮扶聋哑群众工作中来,掀起“学手语、办实事、献爱心”热潮。

何巧荣获全国最美基层民警、全国巾帼建功标兵、重庆市最美渝警楷模称号,入选“重庆好人”。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事迹【】

崔译文,女,汉族,1999年2月生,中共预备党员,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生。面对凶徒冰冷的尖刀,为了保护同学,崔译文挺身而出,身中8刀。崔译文见义勇为的壮举感动全社会。2019年3月10日晚上9点左右,崔译文和同学小梁晚自习后结伴回寝室,一男子持尖刀紧跟在后。崔译文知道凶手的目标是小梁,认为不会对自己下手,便用力将小梁推开,大声叫她快跑,自己挡在前面为小梁争取逃跑时间,没想到却被男子猛刺两刀。男子很快追上小梁,小梁身中多刀倒在血泊中。崔译文顾不上疼痛,捂着伤口挣扎起身,用自己的身躯紧紧地护住小梁,自己再次身中多刀,鲜血直流。男子丢下尖刀逃离现场。此时已经浑身是血的崔译文,全然没有意识到自己受伤严重,始终紧握住小梁被划伤动脉的手臂帮其止血,一直等到医护人员赶来。在抢救室内,崔译文多次要求先抢救重伤昏迷的小梁。经检查,小梁身中16刀,如果不是崔译文用身体挡在前头,后果不堪设想。而崔译文身中8刀,其中有3处为贯穿伤,她的肝被捅穿,胆囊被刺伤,胸腔、腰腹、手臂各有深深的伤口,胸口到腹部还有一道长达17厘米的伤口。崔译文在icu抢救了3天才转危为安。

回忆起自己的举动,崔译文说:“我是军人的孩子。我知道,如果我不冲上去,她可能会死。”勇敢背后是家风传承,父亲崔宏伟也曾为救战友身受重伤,父亲一直是崔译文引以为豪的榜样。瘦弱身躯蕴含巨大勇气,崔译文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勇敢与担当。如今,她已康复,回到校园。她在家乡浙江宁波奉化成立崔译文绘星志愿服务队,为抗击疫情、帮困助残、关爱老兵等公益事业凝聚力量、奉献自己。疫情期间,她主动报名参加社区防疫志愿服务,数十天坚守一线,挨家挨户开展摸排登记等工作。崔译文荣获全国最美大学生称号,被授予浙江青年五四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第八届道德模范先进事迹

孙景坤,男,汉族,1924年10月生,中共党员,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村民。

革命战争年代,他冲锋陷阵、屡立战功,经历生与死的考验,用热血青春诠释革命战士的赤胆忠心;和平建设时期,他深藏功名、扎根乡村,带领村民改变家乡贫困面貌。他把一生投入到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事业中,用敬业奉献彰显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许党报国,戎马生涯战功赫赫。1948年1月,24岁的孙景坤报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随部队南征北战,先后参加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解放海南岛战役和____战争。曾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被授予____一级战士荣誉勋章。1952年10月,在配合上甘岭战役的一场战斗中,身为副排长的孙景坤和战友们在增援161高地战斗中英勇作战,展现出过人智慧和胆识。

艰苦奋斗,带领村民共同致富。1955年,孙景坤复员,他放弃留在城里工作的机会,毅然选择回乡务农。作为生产队长的孙景坤,早出晚归,奔波忙碌。他带领村民大力发展粮菜生产,加强山城村建设,用几年时间栽下13万棵松树和板栗树;洪水侵蚀农田,他带领村民建起简易大坝,挡水造田。当时,没有机械化设备,他带头用筐挑、用肩扛,运送土石,不仅建起大坝,保住集体财产,还改造耕地100多亩,增加了集体收入。改革开放以后,他组织乡亲们成立共同致富小组、扶贫致富小组,还把自己分到的40亩地无偿分给从外省迁来的贫困户。他把好耕地让给乡亲们,把好房子让给贫困户,把招考机会让给其他人。在他心里,群众的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即便是后来不再担任村干部,孙景坤仍然深受村民敬重。

淡泊名利,深藏功名无私奉献。孙景坤将功勋荣誉压在箱底,从未向别人提及,就连儿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只知道父亲是一位老兵、上过战场。孙景坤从来没有向组织提过要求、要过待遇。2016年5月,丹东____纪念馆征集历史文物资料,孙景坤捐献自己的立功证书、立功喜报和部分老照片。这时,他的英雄事迹才广为人知。

孙景坤荣获“时代楷模”、辽宁省道德模范等称号,入选“辽宁好人”。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事迹【】

徐振明,男,汉族,1925年7月生,中共党员,原吉林省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中心离休干部。

徐振明是战斗英雄,舍生忘死,立下赫赫战功;转业地方后,他以忠诚卫忠魂,父子两代人默默付出,守护杨靖宇烈士陵园60余年,用一生点燃信念的火种,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是守护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典范。1942年,不到18岁的徐振明参加了八路军,在山东多地与日本侵略者英勇战斗,后来又参加了解放战争、____战争,转战大江南北,留下累累伤痕,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保家卫国舍生忘死、英勇战斗。1958年,徐振明转业到地方,本可以有待遇更高、岗位更好的选择,但他毫不犹豫选择为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守陵。徐振明承诺,要一辈子守护靖宇陵园。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徐振明踏查山前山后,规划设计绿化方案,带着陵园职工一起挥锹抡镐、植树种花。几年后,陵园夏日繁花盛开,冬季满眼苍翠,每一棵树木都见证了他的执着与坚守。徐振明爱陵、护陵,把家安在陵园边上,把心放在陵园里面,离休后又申请回到陵园做门卫,直到身体行动不便,仍不时回到陵园看看。离休时,他劝说即将参加工作的儿子到陵园工作,将守护陵园的“接力棒”交给了他。一家两代守护陵园63年,致力于传承红色基因。徐振明既是民族英雄的守陵人,也是英雄事迹的宣传员。他利用休息时间踏访杨靖宇将军战斗过的地方,寻找抗联遗物,整理抗联故事。每年清明节、抗战胜利纪念日,徐振明走进学校、部队、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作专场报告,主动为青少年、部队官兵讲授革命传统教育课。他还应邀在几所学校兼任校外辅导员多年,为孩子们讲述杨靖宇将军的英雄故事,深受师生欢迎。徐振明荣获“时代楷模”、吉林省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