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讲话稿>初中英语命题大全(13篇)

初中英语命题大全(13篇)

作者:LZ文人

1.英语是一门国际通用的语言,掌握英语对于我们的学习和工作生活都非常重要。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写得不错的英语总结样本,供大家参考。

初中英语听力考试的命题与实施

[内容]。

广州市自93年起,在初中毕业会考英语试题中增加了听力考试。听力考试。

对广州的英语教学起了积极的反拨作用。这些年来,由于学校加强了听力的训。

练,学生不但听力有了较大的提高,而且笔头能力也有较大的提高。以今年参。

加澳大利亚英语能力测试的学生为例,广州学生由于听的能力较好,测试成绩在。

广东省名列前茅,在初中组获一等奖的7名学生中,广州市占了5名,其中一。

人获得特等奖:高中组6名一等奖的学生中,广州市占了3名,其中一名获得。

特等奖。

一些粗浅做法,请同行指正。

英语教学大纲要求“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

与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在测试上也应相应地考查学生的听说。

读写能力和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

[1][2][3][4][5]。

初中英语作文命题热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从书信沟通到微信交流,交流方式在改变,不变的是真挚情谊的表达。

《诗经》《论语》等国学著作从图书馆走进家庭书橱,阅读场景在变,不变的是对先贤哲思的追求。

从“出国热”到“归国潮”,逐梦方向在改变,不变的是人生价值的实现。

社会在发展,生活在改善。透过时代的变化,我们看到其背后有着不变的底色。面对这些时代的变与不变,你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有何思考和联想?请选好一个方面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

《诗经》《论语》等国学著作从图书馆走进家庭书橱,阅读场景在变,不变的是对先贤哲思的追求。

先哲前贤,之所以能独领风骚千百年,原因就在于其在纷繁万千变化之中,寻求不变之理。譬如孔圣,面对礼崩乐坏、社会失序的巨变,乃于思变中求理,寻求解决之道。不过,孔圣的仁义之道不是无源之水,更非闭门造车、无中生有,而是传承先贤周公礼乐的哲思。先贤的不懈探求、持续的代际传承,便是中华文化流传五千年的根本原因。而先贤,也因此而得以人生不朽。

对于《诗经》《论语》这些国学著作,不管是在图书馆读,还是在家里读,我们对先贤哲思的追求不变。读先贤的书,我们都需思考:先贤哲思的内涵是什么?“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国历先贤数量之众,真是名副其实的百花齐放、春光满园。孔孟之道,致君尧舜,教化社会,己欲立而立人,乃其人世大道;墨子之道,尚简节用,鄙弃华美之形,口腹之欲,兴百姓之利,乃其大爱之道;老庄之道,以自然为道,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追求无为而治,乃其自然大道。这些先贤虽然主张各异,然而拨开形式变化之迷雾,便会发现其内蕴的不变之理,那就是悲悯世人的胸怀、经世致用的价值追求。

不管是在图书馆读,还是在家里读,读的目的都一样:学习先贤,探讨人生的意义所在。

先贤的悲悯哲思,是后人的一种价值判断。人生意义何在?就在于兴民之利,除民之害。《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先贤对人生社会的哲思,对人生价值的设定,也就成了中国人一生的理想和追求。通过个人努力厚德载物、兼济天下,是先贤哲思的终极目标。虽然有所谓“穷则独善其身”,但这不正是人生价值不得实现的无奈和落寞吗?试想一个士子,若能出将入相、苟利国家,谁会漂泊江湖、吟风弄月呢?东坡如是,辛弃疾如是,其余诸人莫不如是。

即使阅读的大场景有变,我们都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可改变对先贤哲思的追求。

不知从何时起,风气渐变,让先贤之哲思境遇颇为尴尬。关注物质的人多了,追求精神的人少了;关注自我的人多了,关心社会的人少了;丑化英雄的人多了,赞美崇尚的人少了。读读《诗经》,便被视为附庸风雅;翻翻《论语》,便被贴上虚伪的标签。怨天尤人、感慨系之固无不可,然而这不也正是吾辈大有作为之时吗?任世风嚣然,我自岿然不动。去吧,带着悲悯的情怀去改造社会,人生即不朽!

国学著作已经从图书馆走进了家庭,这真是天大的幸事!因为,开卷即有益!因为,对先贤哲思的追求不变!场景虽变,幸好,哲思永传!追慕先贤,传承不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初中英语作文命题热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有网友梳理了40年中值得深思的六个关键词:开放、规则、自由、理性、自信、机遇。

作为成长在改革开放年代的年轻人,你对改革开放有什么样的体验和认识?

请从六个关键词中选择两个,使之形成有机关联,结合身边的故事或者自身经历,写一篇文章。

【注意】选好角度,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文题解析】。

这个作文题突出立德树人的宗旨,紧扣时代,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背景下,让同学们把自己置身于时代洪流中去思考、定位,感受新时代带来的急剧变化对个人的影响,激发家国情怀。

这个题目审题的难度不大,要注意的是,选择的两个关键词要形成“有机关联”,也就是要让两个关键词按一定关系结合在一起。比如两个词之间有着或互相依存、或互相渗透、或互相对立、或互为因果等关联,或者二者有着转折、修饰等关系,不能只是生硬地放在一起。

还要注意的是,必须针对“改革开放”这个背景,谈你的体验和认识,“结合身边的故事或者自身经历”来写。延展到外国或古代的事例,可以借之从侧面照见我国4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但若以外国或古代的改革经验为主体,而未将当下的改革作为写作重心,则属于审题失误。

【佳作赏析】开放为剑,规则为盾。

40年的风雨兼程,40年的艰苦奋斗,终于造就了如今的中国。而这一切,离不开开放,也离不开与其如影随形的规则。

反观当下,改革开放带来了技术进步,带来了经济腾飞,带来了国人的自尊自信。君不见,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项项成就如雨后春笋,中国的历史掀开崭新的一页,这一切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福音。

有开放为剑还不够,我们要以规则为盾,坚决捍卫自己的权益。有《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前车之鉴,我们更应该把握好规则,不让规则成为图谋不轨者掠夺的帮凶。于是,从apec到wto,从上海合作组织到“一带一路”倡议,都是中国在合理利用规则道路上的摸索与实践,也确实成果斐然。前不久与美国的贸易战,更说明了合理利用规则捍卫自身权益的方法是正确的。

开放为剑,规则为盾,能使我们在发展的道路上无往不利、所向披靡。有剑无盾,空有一身武力,无法解开他人的进攻与阴谋诡计;有盾无剑,即使不受他人的干扰,也没有前进的资本。只有两者统筹合一,相辅相成,才能真正帮助中国成为新时代强有力的竞争者,吹响新时代的号角。

历史告诉我们,改革开放的路是正确的,掌握规则的路是正确的。此时此刻,中国正向着第一个“一百年”的目标雄赳赳气昂昂地前进着。坚持改革开放的信念不能动摇,因为它不仅为我们带来信息,更带来机遇;用规则捍卫利益绝不能动摇,因为这是我们防止重蹈民族悲剧的方法。改革呼唤开放,開放需要规则,两者看似分离,实则统一。

没有开放,无所谓进步;缺少规则,世界将成为独裁者的后花园。开放为剑,规则为盾,让我们走出中华民族的改革开放之路、复兴之路!

【点评】。

文章选择“开放”和“规则”两个词,标题点明二者“剑”与“盾”的关系,审题立意准确,观点鲜明有力。第1段开门见山,引入写作背景;第2、3段通过“回想百年前”“反观当下”的古今对比,真实自然地分析“没有开放”和“开放”后的变化,有效论证开放带来的福音;接着在“开放为剑”的基础上点出“规则为盾”,论证开放和规则的互补关系,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有适当的提升。全文思路清晰,结构完整,语言精练,思考深入。

初中英语作文命题热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新冠肺炎疫情之时,特别需要冷静的思考。如何借助前辈思想家的资源,思考当下的社会,提振抗疫的信心,和理性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就显得十分重要。阅读下面鲁迅先生的名句,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倘使想正视而不敢,此外还能成什么气候。

战士的日常生活,是并不全部可歌可泣的,然而又无不和可歌可泣相关联,这才是实际上的战士。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初中英语命题作文

电影《终结者》幻想在未来的世界,天下已经由机器人操控。人类想拯救自己,穿越到过去杀死制造机器人的源头。《我,机器人》则讲述了人编写的程序可以自我复制和修改,它们已经不再听从人类的指挥,开始了和人类的争斗……假如未来人工智能可以超越人脑,很多电影给我们展示的都是灾难的场景。

现在,alphago已经大比分战胜了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和柯洁,人工智能已经在很多方面超越了人脑。比如,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远远超过了人脑,智能管理程序可以让一个大型超市运行的有条不紊,智能监控程序可以从大量数据中精确地发现要寻找的目标…………爸爸曾经带我到一个全自动化的工厂参观,我的视野中只有忙碌的“激光导引车”在自动地装卸着货物,整个车间看不到一个人。这个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也许就是当代人工智能的写照吧。

人工智能已经“全方位”超越了人脑了吗?据我所知,还没有。首先,我以为人工智能没有“创造性”,一个人工智能机器还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创造出另一个机器;其次,人工智能是人编写程序实现的,所以,它要完全听从人类的命令。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到底能不能超越人脑呢?我想答案不言而喻,这个场景在不久的将来很有可能就会出现,关键是这会给我们人类带来灾难!

我对未来并不悲观,我现在正在学习python编程,熟练掌握python后,我想学习编写和人类情感有关的程序。我想编写一段完美的“善良”程序,将来制造人工智能机器的时候把程序植入机器的“脑”中,那么这台机器就是善良的机器了。如果我编写的程序足够完美,那么就可以把它植入到更多机器中,这样,假如人工智能超越了人脑,它也不会给人类带来威胁。

初中英语作文命题热点

花开倾城,花落依然。流年里,你是生命最美的风景,是年华庄不舍的眷恋。愿,流年相伴,用文字,书写一阕不离不弃的牵念,已字相惜,以情相融,给情谊一个莫失莫忘的永远。时光不老,我们不散;时光老去,牵念依然。

晨曦送走了夜晚中最后的一丝黑暗,涌现出一丝光明,我还是走在那条充满水洼的乡间小路上。闻着花香,听着鸟儿在歌唱,心情非常愉快。

到了学校,我跨进大门。走到停车场,我感觉今天和往常不一样了。因为今天有一个人没来。到了教室,我左看右看,哎,今天为什么她没来,我没多想,老师跨进门说:“我们班的一位同学今天没来是因为他要转学了,当我听到时一阵难过。

课下,同学们都纷纷跑出教室,而我坐在座位上看向他的位置,想了想我们之前的美好时光。晚上放学后我跑到他家的门前,看着他们的家,突然门开了,他出来了。他看着我,我也看着他,我们互相对视着。有一种不可分离的感觉。他说道:“原因是我的学习成绩一直下降,没有人检查我的作业,并且没有人照顾我。我的爸爸妈妈想把我接过去看着。”说完,我连忙点点头,此后。我终于明白了,原来是因为他的爸爸和妈妈在那边工作,他也得去,他舍不得离开这个家和爷爷奶奶,他也离不开这个学校。

到了第二天清晨,我还是走进那熟悉的教室,看着那熟悉的座位,我的泪水在眼里打转,我又回忆起往事。回忆起我们的故事,我的眼泪哗啦啦的掉下来像那晶莹断了线的珍珠。我和他的友谊一点也不一般。

初中英语命题作文

公平【上榜理由】“总量”与“平均”的尴尬反差,“共富”与“个富”的局部失衡昭示我们:托起“中国梦”的,不仅是国家的强大、物质的丰沛,还有圆梦的“舞台”。这个舞台,就是所强调的:“要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唯此,才能拓展“中国梦”的幸福纵深。

【专家文题解析】用公平托起中国梦,需要权利的平等、机会的均衡、规则的透明。因为只有权利公平,梦想才能起飞;只有机会公平,奋斗才有动力;只有规则公平,社会才能进步。

1.公平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考生可采取并列结构进行阐释,比如一个社会只有公平才能和谐,公平是现代文明进步的尺度,不公平会造成很多社会问题等。2.实现公平需要政府与全体国民的共同努力。就政府而言,实现公平需要公正和公开,实现公平需要法律的保障等;就个人而言,实现公平需要具有一颗宽容之心,需要一种舍小为大的气魄等。3.公平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公平。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公平问题,不能把它绝对化。上天给谁的都不会太多,只有勇于接受生命的历练,不一味怨天尤人,也许你也会成为别人眼中“不公平”的对象。

初中作文命题

3。注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难点:准确地掌握有理数的运算顺序和运算中的符号问题。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计算(五分钟练习:

(17)(-2)4;(18)(-4)2;(19)-32;(20)-23;

(24)3.4×104÷(-5)。

2、说一说我们学过的有理数的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二、讲授新课。

1、在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同一级运算中,按照式子的顺序从左向右依次进行。

审题:

(1)运算顺序如何?

(2)符号如何?

说明:含有带分数的加减法,方法是将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相加,再计算结果。带分数分成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时的符号与原带分数的`符号相同。

课堂练习。

审题:运算顺序如何确定?

注意结果中的负号不能丢。

课堂练习。

计算:(1)-2.5×(-4.8)×(0.09)÷(-0.27);

2、在没有括号的不同级运算中,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例3计算:

(1)(-3)×(-5)2;

(2)[(-3)×(-5)]2;

(3)(-3)2-(-6);

(4)(-4×32)-(-4×3)2。

审题:运算顺序如何?

解:(1)(-3)×(-5)2=(-3)×25=-75。

(2)[(-3)×(-5)]2=(15)2=225。

(3)(-3)2-(-6)=9-(-6)=9+6=15。

(4)(-4×32)-(-4×3)2。

=(-4×9)-(-12)2。

=-180。

注意:搞清(1),(2)的运算顺序,(1)中先乘方,再相乘,(2)中先计算括号内的,然后再乘方。(3)中先乘方,再相减,(4)中的运算顺序要分清,第一项(-4×32)里,先乘方再相乘,第二项(-4×3)2中,小括号里先相乘,再乘方,最后相减。

课堂练习。

计算:

(1)-72;(2)(-7)2;(3)-(-7)2;

(7)(-8÷23)-(-8÷2)3。

例4计算。

(-2)2-(-52)×(-1)5+87÷(-3)×(-1)4。

审题:(1)存在哪几级运算?

(2)运算顺序如何确定?

解:(-2)2-(-52)×(-1)5+87÷(-3)×(-1)4。

=4-(-25)×(-1)+87÷(-3)×1(先乘方)。

=-50。(最后相加)。

注意:(-2)2=4,-52=-25,(-1)5=-1,(-1)4=1。

课堂练习。

计算:

(1)-9+5×(-6)-(-4)2÷(-8);

(2)2×(-3)3-4×(-3)+15。

3、在带有括号的运算中,先算小括号,再算中括号,最后算大括号。

课堂练习。

计算:

三、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总结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规律。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按顺序运算;

3、若有括号,先小再中最后大,依次计算。

四、作业。

1、计算:

2、计算:

(1)-8+4÷(-2);(2)6-(-12)÷(-3);

(3)3·(-4)+(-28)÷7;(4)(-7)(-5)-90÷(-15);

3、计算:

4、计算:

(7)1÷(-1)+0÷4-(-4)(-1);(8)18+32÷(-2)3-(-4)2×5。

5、计算(题中的字母均为自然数):

(1)(-12)2÷(-4)3-2×(-1)2n-1;

(4)[(-2)4+(-4)2·(-1)7]2m·(53+35)。

命题初中作文

读过《等你在清华》这本书,我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进清华园,这是我追求的——梦想。小的时候,常体听父亲说什么“北大”“清大”,朦朦珑胧胧地只觉得那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我一时心血来潮,想当一个勇敢的“探险者”,去那神秘的地方神游一番。

后来,我渐渐懂得了学习,懂得了理想,也知道了父亲所说的“清大”+不是什么神秘的、荒凉的“孤岛”,而是一个让多少莘莘学子为之梦寐以求的理想之所,曾引得“无数英雄”为此竞折腰。“清华园”是知识的摇篮,希望的殿堂。于是,我常幻想着清华园的美好,幻想着有朝一日,(。)我捧着一本书在清华园的花圃旁的石子小道上慢慢踱着,朗朗诵读。晨风轻轻拂过面庞,带来一阵花草的芬芳。

记得在爷爷去世那年,我十岁。就在爷爷病危卧床不起的时候,他还常教育我要好好学习。一次,他仰卧在炕头上,抚摸着我的头对我说:“孩子,你要好好学习,将来要考上大学……我答应着,竟哭泣起来,当时我并不十分明白考大学是怎么回事,后来我想到爷爷的话,立志一定要进清大,才能慰九泉之下爷爷的遗愿。

进入学校,老师也常教育我们要有远大的理想,要刻苦奋斗。老师让我们谈理想,我说:”我的理想是进清华园!“老师常鼓励我,帮助我,希望我理想实现。记得刘老师曾对我说:”要实现你的理想,就要付出辛勤的血汗,理想不能是句空话!“王老师也曾对我说:”

;理想不能是空虚的梦幻,理想之花要靠你的汗水去浇灌,才能开花,结果。“。

远处,我隐隐约约看到一个光明灿烂的理想之港,我努力前进着,寻求着梦中的“灯塔”。

命题初中作文

从小我就是一个很自卑的人。可能是我太丑了!同学都不想和我玩,我就把自己关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意多说,我的快乐和悲伤只有自己享受和承受。

被欺负的时候,我只能躲在一个孤独的角落里抹眼泪。没人关心我。没人看见我。不敢刻意去改变什么,只想平凡的走过。我记得那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

当我用颤抖的手捏着一张不幸的试卷时,我不得不把一颗冰冷的心拖到角落里擦眼泪。这时,一个比我小的非常漂亮的女孩递给我一张纸巾,是白色的。她对我笑了笑,温柔的笑容感染了我。尽管只是友好的微笑。然而,我觉得微笑就像一束阳光,照进我孤独黑暗的世界。

从此,我有了一个真诚的朋友,有了一个阳光灿烂的笑容。同学都说我变了。我变得开朗了,成绩也提高了。每当我有烦恼的时候,那个可爱的女孩总是微笑着,给我启迪。于是我又变得欢闹起来。

微笑就像柔和的微风,静静地在水面上流动;微笑就像春天的朝阳,可以照亮你的整个心灵。微笑看似平凡,却有阳光的魔力。

我的朋友,当你遇到一个有烦恼的朋友,你可以温柔的对他微笑,他会觉得他所有的烦恼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一个简单的微笑,却在一瞬间,像某一天,所有的花都开了,一切都五彩缤纷。

生活是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微笑是画面中的一抹亮色。微微扬起嘴角,让自己开心,感染别人。

初中作文命题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过:“有学问而无道德如一恶汉,有道德而无学问如一鄙夫。”由此可见学问是何等重要。那学问又从何而来,肯定是从阅读中来。当你真正阅读一本好书时,你会感到那是多么快乐。

在阅读《感动中国》时,英雄试飞员李剑英的惊人抉择让我钦佩。在他一次安全返航之时不幸与鸟群相撞,发动机停转。万米高空之上,数险并发之际,此时二十年安全飞行记录也无法挽救他的生命,短短十六妙,他走到了人生的终点。天上,有国家对他的期望,地上,有无数人民对他的注视。是立即跳伞弃地面村民性命于不顾,还是用生命改变航向誓死与战机共存亡。他选择了后者,惊天一落他创造了辉煌,瞬间抉择为他赢得了英雄生前身后名。为你骄傲中国军人,为你的惊人选择而感到“快乐”。

初读《史记》,不是被夏至汉千年文化所吸引,而是为司马迁几十年沥血铸书所折服。一个人做一件事不难,但一生终守就很伟大。你继承父愿,用生命铸成一把“倚天剑”,这绝非常人所为。在著书期间,你饿体肤、劳筋骨、衡心困虑、孤灯常伴。英雄终归是英雄,几十年如一日著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因你不负生命嘱托而感到快乐,因你为后世留下不朽经典而更加敬佩。

还有读李白,感到你天子呼来不上船的豪气;读任长霞,体会到你的除暴安良;读陶渊明,品位采菊东篱下的悠闲……这些都是我在阅读中领会的,而学问便是快乐的源泉。

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阅读知识,阅读人生,收获富足、快乐。

有道的范文5。

善,是美好的,是每个人都应具有的美德。我一直以为,尽力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就是善,几天前的一件小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

那天,刚下过一场大雨,我和爸爸走在坑坑洼洼、泥泞不堪的路上,很难走。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在积水中穿行着,小心翼翼地,生怕滑倒,但有人就没那么幸运了。

我们刚走到一条街边,便看见一个穿着考究的男子重重地摔在了泥地上,崭新的西装瞬间就被泥水浸透了,他的脸和头发上也沾上了污浊的泥浆。因为路面太湿滑,他挣扎了几下没能起来。我见状想立即冲上去扶他起来,可爸爸一把拽住了我,轻声而坚决地说道:“不要扶!”我有点疑惑,但还是顺从地遵照了爸爸的意思。那位叔叔支撑了一下终于爬了起来,一身泥浆,好不狼狈,他四下瞅了瞅,忙从内衣口袋中掏出手帕,仔细地擦了擦头发,又脱下已脏了的西装拿在手上,若无其事地大步离开了。爸爸这才示意我继续走。

路上,我百思不得其解:爸爸为什么不让我扶起那位叔叔,阻止我行善呢?爸爸仿佛看穿了我的心思,莞尔一笑:“你是不是想不通刚才我没让你去扶?”我点了点头。爸爸并不说明原因,反问道:“如果刚刚你摔倒了,有人看到了你狼狈的样子,你会有什么感觉?”我似乎有点明白爸爸的意思了,如实回答:“那我应该很尴尬。”爸爸拍了拍我的肩膀:“这就对了,刚才我不让你去扶那位叔叔也是这个原因。每个人都是有自尊的,他们都不希望自己狼狈难堪的样子被别人看到。”我兴奋起来:“所以你才不让我去扶?!”爸爸点了点头:“对啊,如果你冲出去咋咋呼呼地扶起他,又手忙脚乱地帮忙擦他身上的泥水,那他就会觉得很没面子,很难堪。你的本意是行善,却给别人增加了心理负担,这不等于帮了倒忙啊?所以我们应当装作啥都没看见,好让他体面地站起来。如果是老弱病残,那又另当别论。”爸爸又顿了顿说:“维护别人的自尊,这才是真正的善。”我的心中如拨云见日般豁然开朗,昂首阔步向前走去。

初中作文命题

当今社会,“吃穿住行”四大问题无不时刻关系着我们的生活,其中“吃”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几乎每天都能从电视上看到因食品导致的中毒、死亡事件,这些事件为我们拉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

除了校门口的小卖部,在我们身边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还有很多,我自己就有过如此经历。那天早晨,爸爸妈妈都不在家,给我留了钱,让我自己去买早饭。这可把我乐坏了,我想:最近附近开了一家拉面餐馆,这次可以大饱口福了。于是我毫不犹豫地走向那家拉面馆,点了碗鸡蛋拉面。热气腾腾的面一端上来,一股扑鼻而来的香味立即沁我心脾,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夹起一大口面,一口咬下去,那面筋道的口感,四溢的香气,立即在我嘴中蔓延开来。一顿猛虎扑食过后,桌子上只剩下残羹剩饭,我随即回到家中。可是,过了不久,就感到肚子阵阵疼痛,我捂着肚子猛地向厕所冲去!这可把我害惨了,我整整一天食不下咽,于是,我开始怀疑起那家拉面馆。

第二天,我决定“以身作则”,做了一次实验——我又去吃了一次拉面,不出所料,我又拉肚子了。事后再想起这件事,我仍然心有余悸。

“食品安全,从我做起”。这些不安全的食品如一个个披着美丽外衣的魔鬼,对那些阳光快乐的孩子无情地施下沉睡魔咒。我们应该如何预防这些不安全的食品呢?最根源的办法就是少吃垃圾食品,不吃“三无”食品和过期食品。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先杜绝自身不良的饮食习惯,再做到小手牵大手,加强身边人的食品安全防范意识,远离垃圾食品。

命题初中作文

又是一个仲夏之日,我站在老屋外的槐树荫下,静静地感受微风带来的清凉和舒适。明明不是槐花飘香的季节,空气中却仿佛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香气。我闭上眼,享受着那抹香气带来的愉悦心情,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有你相伴的夏天。

同样是一个仲夏之日,墙皮斑驳的老墙外。树上的蝉儿将夏日的炎热唱成了舒适的慵懒。夕阳的余晖笼罩着大地,透过叶间的缝隙,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

知名的老歌。我靠在老太的肩上,细数着老太发间那丝丝不易发现的银色。年幼的我总喜爱将那一丝丝美丽的银白悄悄剪下,视若珍宝地珍藏在随身带着的小木盒中,保存起来。

中,仿佛进入了梦境中,沉沉睡去。老太那双温暖的大手紧紧攥着大大的蒲扇,轻轻地给我扇着风,哄我入睡。

是夜,我趴在老太的怀中,听着老太那细腻而又沙哑的嗓音唱出的首首童谣,“小老鼠,上灯台”的深深告诫,“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温暖幸福,都盘旋在那个夏夜的上空,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总不会忘却。

如今,再一次坐在槐树阴下,却有了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那些回忆,那么近,那么远,仿佛触手可及,可当我伸出手,却再也回不到那个夏天。

时光悠然,不快不慢。那些有你陪伴的岁月,深藏在回忆的河流中,永远不会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