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合同范本>小学数学故事赏析(热门16篇)

小学数学故事赏析(热门16篇)

作者:笔舞

范文范本是写作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对范本的学习和分析,可以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总结范文,请大家参考借鉴。

小学生数学教学故事

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数学的教学工作,本班学生人数多,并且大部分都是男生,调皮的学生比较多,基础知识差,学困生比较多,优生比较少等。根据学生的这些情景,在教学中,本人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参透教材,异常是学校进行“生本”教学后,我坚持用“生本”的课堂形式上课,改变全统的教学摸式,给学生以新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这个学期里,我根据学生的情景,坚持设计前置作业,在课堂里,为了调动学生的进取性,集中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进取思考等,我开展了很多丰富的教学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本事与他人合作本事。课堂上用学生自我讨论、交流、汇报的形式上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下头是本人对本学期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做法的总结:

一、课堂模式的改变。

每学习一个新资料时,我都认真备课,尽量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坚持设计前置作业,让学生做到先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上,坚持让学生讨论、汇报的形式上课。学生汇报时,提醒他们声音要响亮、要自信大方、要有礼貌。没有汇报的同学要善于聆听、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及时提出问题。遇到同学们都不懂的问题,引导他们进行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时,鼓励他们人人参与,做到充分有效。学生自我能解决的问题让他们自我解决。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我才加以引导解决。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二、作业的批改和设置。

作业的设置分两部分:

(一)前置作业,以第二天学习的新资料为依据,让学生做到先学。

(二)巩固作业,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为依据。做到课后巩固。

(三)作业的批改。在课堂上当面批改学生的练习,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我研究到四年级学生的年纪比较小,自觉性较差。对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错题,我都让他们当面改正,遇到他们不会的题时当面解释,直到他们把问题弄懂。尽量不让他们掉队。

三、课前3分钟的落实。

为了让学生充分利用时间。我根据学生每一段时间的学习资料,进行了课前3分钟的指导。如:学习了“四则运算”后,我要求班长出几道对应的练习给学生做。而在后半学期里,我把课前3分钟改成24点的练习:每一天上学前,在课前3分钟由班长抽几道题有学生同学解答。经过指导和同学们的不断练习,同学们慢慢的掌握了解题的方法,最难得的是同学们都喜欢上了24点,他们的学习兴趣很高,并且做的很快。直到学期末,我把24点停下来,同学们都不愿意。经过课前3分钟的实施,同学们的计算本事有了不一样程度的提高。

四、每一个知识点过关。

我坚持每学习完一个单元后,都进行小测。在期末复习中,我尝试了用生本的考试方式进行(两评两研),每一个知识点出一份评研题,同学们做完后,首先小组交流改,遇到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再由我来解决。然后根据学生的情景进行分析,找出多学生错的题,进行评讲,然后让学生当面把试卷的错题改好。最终让学生仿试卷出一张试卷。我找出最好的一张复印再测一次。经过不断的评研,同学们对各个知识点都掌握的比较好。

经过一个学期来师生的共同努力。四年级的的大部分同学对数学的知识都掌握的比较好,同学们都十分喜欢上数学课,同学们的分析本事、解题本事有了不一样程度的提高。可是,还有个别同学的自觉性不够,还有一部份同学没有完成作业,基础比较差,上课不够认真,期末考试不梦想。这些同学还没有养成认真读题的习惯,学生在做题时出现错误等,这些有待以后继续努力。

我是五年级数学老师,教导的还是我擅长的数学,但是却不是在课堂上的黑板上用粉笔,教导学生学好数学,而网络教学,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更是我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工作,对于这样充满了挑战的工作,是新鲜也是困难的,因为没有经验。

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我就做了很多错误,比如上网课时我忘记打开自己电脑的摄像头,有比如该开启声音的时候我没有开,自己一个人在那里聚精会神的讲课,等我一节课讲完,看到手机上面密密麻麻的.留言,我都恨不得找个地洞钻下去,因为实在是太丢脸了,实在是太难看了。

居然开启一个人的舞台,学生们无奈的话语让我一直都感觉自己脸上火辣辣的,感觉自己是那么差劲,那么羸弱,更重要的是居然不会用直播,如同与社会脱线的旧社会的老头,实在是非常不自在,遇到这样的事情,我自己也无奈,但是还好经过了开始上课时的犯错,到了后面给了我足够的经验,我也知道了该如何做好防范,不能在继续犯错下去了这样一直犯错,实在是一种尴尬。

在后面上课时,每天除了按时上课也都会询问学生有没有什么异常,及时联系我,同时也会总结自己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不会在如同过去那样,闹乌龙,那样犯错。就这样,我开始慢慢的走到了网络授课的正途上,认真的指导学生,好好的纠正了他们的学习,不用担心他们不努力学习,只要我有时间就一定会认真教导好的。

在上网课中我也发现了网课的优点,在这个过程中我会把一些优秀老师教授的课程放给学生观看,如果有什么问题也会及时的纠正让学生们好好的学习,不用在担心自己学的不好,努力学习的目的就是要让他们学的好,做的好。上课是为了让学生吸取知识,但是上网课有个非常大的问题互动的学生明显比在教室的时候少,为了保证学生上课积极性,我通常会随机点名提问,让学们及时回答问题,把已经飘走的思维及时拉回来。

同时我还进程和学生父母在微信上联系,因为以前就建立的家长群,现在方便了我们沟通,我会把布置的作业发一份给学生父母,然后让家长把学生做好的作业发给我们,同时提醒家长监督学生学习,让学生更好的学习,通过双向的引导让我的教学工作变得更加便捷轻松,也变得更加容易。

我也开始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当然同时我会多去学习,毕竟我不喜欢一个人闭门造车,多去与老师沟通然后学习他们的优点进步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在后面的网工作中,更好的指点学生。

小学生数学教学故事

数学知识相对其他内容来说比较枯燥,所以老师在教学时就应多花心思,不断得改进教育方法,不能总是以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来讲授,这样,肯定不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谈不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了。要想当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就应该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同时,悉心推敲每节课的讲授方法,只有学生喜欢,才会注意听讲,而不是一味地强制学生去听。学无止境,我们只有努力学习,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与魅力。

比如,在教学《米与厘米的整理复习》时,可以讲这样的一个小故事:在数学王国里,米和厘米是好朋友,一个胖胖的、高高的,另一个瘦瘦的、矮矮的。可是有一天他们争吵起来,米说他的本领大,厘米说他的本领大,于是他们请数学王国的法官作评判。法官说:“请你们说出自己本领大的理由”。米大声说:“我的本领大,例如:跑步比赛中有100米、200米、800米和10000米比赛,跨越长江的大桥和上海东方明珠的高度都是以米为单位的。”厘米也不甘示弱,他说“门的高低、书本的大小、精密仪器的测量都是以厘米为单位的,所以我的本领大!”法官听后笑着说:“你们不要争了,大的方面要米去测量,精确的测量需要厘米,不同的时候需要不同的单位测量,你们都很重要,希望你们以后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学生听完故事后,觉得数学很有趣,都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数学,将来编更多搞笑的数学故事与大家分享。

小学生数学故事

八戒开了一家副食小店。一天,猴侄小猕猴来为家里打一斤醋。小猕猴来到师叔的小店,喊道:“师叔,打醋!”

八戒问小猕猴打多少醋。小猕猴说:“不多,就打一两。”

八戒吃惊地问道:“打一两醋干啥?”小猕猴说:“当然是吃呗!”八戒又问:“一两够吗?”小猕猴说:“不够,再打一两吧!”

八戒又问:“二两也不多呀?”小猕猴说:“那再打一两吧。”八戒又打了一两。小猕猴说:“还打一两,再打一两……”这样,小猕猴共计打了十两醋,也就是一斤醋。

八戒打完醋,说:“共计一斤醋,8角4分钱。”小猕猴不慌不忙地掏出8角钱给了师叔八戒。八戒接过钱,说:“不要耍赖,还差4分钱呢!”小猕猴问:“师叔,打一两醋多少钱?”

八戒说:“一两醋当然是8分4厘,4厘钱就舍去。收8分钱。”小猕猴说:“这么说来,一两醋就是8分钱了。”八戒说:“那当然。”小猕猴又说:“十两醋就是8角钱了!”

八戒说:“算得正确。”小猕猴说:“我给了你8角钱,你怎么说还差4分钱呢?”八戒无言以对,只好又亏了4分钱,望着小猕猴提着醋走了。

小学生的数学故事灯谜

3.夏周之间(猜一数学名词)商。

4.考试作弊(猜一数学名词)假分数。

5.插去三角形的一边(猜一数学名词)余角。

6.垂钓(猜一数学符号)等于(鱼)。

7.待命冲锋(打一数学名词)等号。

8.虚心(猜一数字)七。

9.其中(猜一数字)二。

10.一来就千(猜一数字)十。

11.数字虽小,却在百万之上(猜一数字)一。

12.ab制演员(打一数学名词)互为补角。

13.泰山中无人无水(猜一数字)三。

数学故事小学生

转眼间我在教师的队伍里默默奉献了十几年,在十几年的数学教学中我有很多教学故事。我有个习惯,喜欢在上课之前,跟学生讲一个与这节课相关短小的故事,大概用1-2分钟。

我在教学《克与千克的整理复习》时,就讲了这样的一个小故事:在数学王国里,克和千克是好朋友,一个胖胖的、高高的,另一个瘦瘦的、矮矮的。可是有一天他们争吵起来,克说他的本领大,千克说他的本领大,于是他们请数学王国的法官作评判。法官说:“请你们说出自己本领大的理由”。千克大声说:“我的本领大,例如:一个西瓜的重量,一只鸡、一个人、一袋苹果、一袋大米的重量都是以千克为单位的。”克也不甘示弱,他说“一个鸡蛋、一袋饼干、一支牙膏、一瓶水的重量、超市里许多带包装的食品都是以克为单位的,所以我的本领大!”法官听后笑着说:“你们不要争了,比较重的物品要用千克作单位,较轻的物品要用克作单位,不同的时候需要不同的单位,你们都很重要,希望你们以后更好的为人类服务!”学生听完故事后,觉得数学很有趣,有位学生在日记中表示,要认真学习数学,将来编更多搞笑的数学故事与大家分享。

事实上,数学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如果老师不改进教育方法,总是以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来讲授,那么,肯定不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谈不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了。要想当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就应该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同时,悉心推敲每节课的教学方法,只有学生喜欢,才会注意听讲,而不是一味地强制学生去听。学无止境,让我们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与魅力吧!

看过“小学生数学教学故事3则”的还看了:。

文档为doc格式。

小学生的数学故事灯谜

3.苏东坡踏翠(猜一数学家)苏步青。

4.诊断之后,大夫动笔(猜一数学运算)开方。

5.两牛相斗(猜一数学概念)对顶角。

6.修路不能坑坑洼洼(猜一数学名词)平行。

7.员(猜一数学名词)圆心。

8.灭火(猜一中国数字)一。

9.春雨洒故园(猜一数学家)陈景润。

10.爷爷参加百米赛跑(猜一数学家)祖冲之。

11.数学老师的教鞭(打一数学名词)指数。

12.八分之七(猜一成语)七上八下。

13.二四六八十(猜一成语)无独有偶。

14.一加一(猜一字)王。

15.再见了!妈妈(猜一数学名词)分母。

16.五角钱(猜一数学名词)半圆。

17.客运章程(打一数学名词)乘法。

18.不带零头(打一数学名词)整除。

小学生的数学故事灯谜

1.人有我大,天没有我大。(打一字)。

打一字就是请你猜一个字。人有我大,可以理解成人有了它就变大了;天没有我大,理解成天没有它也变大了。可见这个字是一,因为人字拦腰有一横变成大字,天字没有了头顶上一横也变成大字。

2.上在下,下在上,卡在中间。(打一字)。

上字里在下部的是一横,下字里在上部的.也是一横,卡字里在中间的还是一横。所以谜底是一横写成的一字。

3.天有地没有,工有农没有。(打一字)。

天字里有两横,地字里没有两横;工字里有两横,农字里没有两横。所以谜底是两横组成的二字。

4.增白皂。(打一字)。

增白皂是一种肥皂,用它洗衣服可以使白色的更加洁白。什么字增添了白字上去就变成皂字呢?当然是七字了。可见谜底是七。

上面几个谜语,都是猜一个字,猜出来的字是一个数字。更多的谜语是在谜面中出现数量关系,谜底就不一定和数字有关了,也来看几个例子。

5.保留一半,放弃一半。(打一字)。

把保字留下来一半,放字舍弃掉一半,剩下的两个一半拼在一起,能组成什么字呢?只能是仿字。谜底是仿。

6.加一倍不少,加一横不好。(打一字)。

不少就是多,多字的一半是夕字。一个夕字,加一倍,就是再来一个夕字,两个夕字堆起来,变成多字;一个夕字,加上一横,变成歹字,那就不好了。可见谜底是夕。在节日前夕猜谜,特别是除夕那天猜谜,猜到夕字,正合时宜。

7.左边加一是一千,右边减一是一千。(打一字)。

用还原的方法来猜这个字。从千字精简掉一字,剩下一撇一直,是一个单人旁,组成这个字的左边;在千字的基础上增加一字,变成壬字,组成这个字的右边。所以要猜的字是任。

8.看上十一口,看下二十口,猜出这个字,笑得难合口。(打一字)。

二十简称为廿(读成nin),手写时,通常只写一横带两短竖。

要猜的这个字,上面顺次是十、一、口;下面顺次是廿、口。连起来看,是一个喜字。猜出答案是喜,心里欢喜,面露笑容,嘴巴都合不拢了。

9.十个加十个,还是十个;十个减十个,还是十个。(打一物)。

十个第一种东西,加上十个第二种东西,变成第三种东西,数量还是十个。这是讲的戴手套:手有十个指头,手套也有十个指头,带着手套的手还是十个指头。所以,戴手套的过程可以描写成十个加十个,还是十个。反过来,摘手套则可说成十个减十个,还是十个。要猜的这件物品是手套。

10.一口能吞二泉三江四海五湖水,孤胆敢进十方百姓千家万户门。(打一物)。

一件物品,有一个口,不管五湖四海三江二泉,哪里的水都能喝;有一个胆,四面八方千家万户老百姓的门都敢进。这是什么?是热水瓶。热水瓶有一个瓶胆,一个瓶口,家家用,户户有。这个谜语,原先是几位作者为一家热水瓶厂写的对联,上联用数字一二三四五,下联用数字个十百千万,描绘产品,但不点明,比明说更生动,更吸引人。

小学生数学故事

春天到了,我来到了乡下外婆家,那里风景可美了,到处是鲜艳的野花,绿毯似的草地,茂盛的大树、清澈的小溪,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外公外婆精心培育的那一片绿油油的菜地。

当我正被这如诗如画的景色迷住时,外婆走了过来,说道:“这是我和你外公最骄傲的地方,思嘉,你帮外婆算一算这块菜地的面积吧!”我爽快地说:“嗯,好的。”我拿来了卷尺,和外婆一起量了这块长方形菜地的长和宽。这块菜地的长是25米,宽是20米。我按照张老师教给我们的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非常轻松地算出了长方形菜地的面积就是25×20=500平方米。我对外婆说,我还能算出这块菜地中的白菜和萝卜各有多少棵呢。我数了数,白菜共种了16行,每一行种了60棵,萝卜共种了12行,每行种了90棵。数完以后,我不假思索,立即报出了白菜的棵数是60×16=960棵,萝卜的棵数是90×12=1080棵。外婆对我的计算能力赞不绝口。

中饭过后,我看见外公正仔细地端详着那块菜地,我走上前,问道:“外公,你怎么了?”外公愁眉苦脸地回答:“菜地里的菜总是被鸡鸭糟蹋,所以我准备围上篱笆,可是我不知道要用多少米的木材呀?”听了外公的话,我胸有成竹地说:“外公,包在我身上!”于是我一溜烟似的跑进屋,拿出了笔和本子,当我正准备动笔解答时,忽然记起菜地的一边是靠墙的。我心想:既然菜地的一条长边是靠墙的,这条边就不需要再装篱笆,那么我就可以先算出菜地的周长,再减掉靠着墙的那一边吧!不一会儿,我就算好了。25×2+20×2-25=65米。外公笑了,抚摸着我的头,还使劲地夸我是个好孩子。我心里美滋滋的。

外婆的菜地给了我无限的乐趣,让我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风景,感受到了农村劳动人民的勤劳,更能让我的知识学以致用,解决了许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真是受益无穷。

小学生数学教学故事

为了增强分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将学生分为最少4人、最多6人的小组,视情况而定,并注意小组学生分配时学生的安排,可以将掌握知识水平不同的学生分在一组,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相互监督和学习,使分组合作教学更加有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课堂的主体性地位更加显著.在学生获得知识基础,有直观浅显的认识时,展开分组合作讨论,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获得新知,得出正确的结论.

2.以主动学习为前提,分组合作练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练习是最重要的一环.教师讲授新知识后,通过做题进行知识的升华,拓展和巩固.现在我们强调分组合作的开放式练习形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为学生思维的拓展提供空间,让他们在轻松的交流中就巩固了知识.教学中,教师讲授知识后,学生接受新知识快慢程度有所差异,,这时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分组练习,在活动中,学生各抒己见,相互交流和启迪.当然,在刚开始执行分组练习时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合作不积极、小组内分工不明确,可以多安排一些讨论的问题,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为以后更好地进行分组合作练习打好基础.

3.以批判思维为基础,分组合作评价。

无论是在哪个学科的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都是最重要的,决定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找出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坚持优点,摒弃缺点.同时也需要学生进行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教师不仅要认真聆听,总结要点和经验,同时为学生提供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帮助学生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二、分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1.将数学融入生活。

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考能力还没有成熟,对事物的了解还是抽象的,很少是具象的.这就需要老师在讲授知识时将抽象的概念、枯燥的公式具体化,将这些内容融入到现实生活当中,不仅便于学生的理解,还为学生以后独自解决实际问题打好了基础.

2.坚持学习任务和目标不动摇。

不管教师如何进行分组合作,都不能偏离这节课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和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在进行小组合作之前,教师要向学生说明本节课的目标、内容、学习方法等等,为学生的自主活动指引方向.只有教师提供了大方向,才不至于学生在讨论时像无头苍蝇,没有头绪,进而无法保证讨论的有效性.

1.教师树立榜样,更新观念。

教师对课堂形式的变革要有深刻的认知和感悟,进而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找准自己在课堂中的定位.在新课标的课堂中,教师越来越少地讲授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自我思考,不再是课堂的领导者,而是学生学习的顾问和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在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走到学生当中,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了解任务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想法和结论做出适当的指引和纠正,及时回答学生的疑问,对学生的回答也要积极的回应和鼓励.

2.教师提出问题,激励引导。

教学时,教师对于学生完成任务的方式和方法和要达成的目标,要进行基本的讲解.比如,在进行小学数学第六册《年月日》的讲授时,就可以联系生活,告诉学生特殊的日期有特殊的名称和意义,让学生学会如何看日历,知道这个星期的每一天分别是几号.教学的开始,给出一个谜语:有个宝宝真神奇,身穿300多件衣.每天都要脱一件,年底只剩一张皮.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对组员的想法进行组内分析,得出一个结论,进行发言,阐述原因.待学生基本阐述后,老师公布正确答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日历.这样不仅突显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了学习探究的兴趣,还锻炼学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当中的能力.

3.学生分组,提高合作效率。

在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时要掌握两个要点:一是数量适当,二是分配得当.一是指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学生的人数不宜过多,这样进行讨论时,一些学生会没有机会参与,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不宜过少,这样不能调动氛围,集思广益,分组合作得出的结论和想法会过于单一.二是指学生的分配问题,小组内的学生要有差异,这样才能取长补短.但是要坚持小组之间的无差异,这样才可以公平竞争.最后每个组中都需要一个学生充当领头羊,可以组织小组内的活动,分配每个成员的任务,在小组中起到组织和调和的作用.

四、师生合作交流,协同进步。

比如教师在进行数学第九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节课时,安排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通过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你知道了什么?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相同、不同和联系呢?”分组合作交流后,学生会得出“长方体有六个面,正方体的六个面都相同”,等等结论.教师对于正确的要予以肯定,错误的也要及时纠正,最后还要对学生没有发现的特点进行总结.比如“告诉学生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等等.这样既做到了学生内交流,还实现了教与生的合作交流,共同探究、共同进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分组合作模式,不仅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成长.还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提供帮助,成为学生进步的基石,培养学生成为服务社会的多元化人才.

作者:郑邦丽单位:江苏省徐州市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

文档为doc格式。

小学生数学故事读后感范文小学生数学故事

快到新年了,妈妈带我去商场买些新年必需品。妈妈带着我从这个商场逛到那个商场,可价格却都不便宜。光为了买对联就查看了“大润发”、“乐购”和“万达百货”三个商场对联的售价。三个商场的标价各不相同:“大润发”一副对联要15元,“乐购”一副对联原价25元,但有优惠促销,打七折销售,“万达百货”的价格令人头疼,一副要24元,买二送一。妈妈面对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标价,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最实惠的一家商店。

我回想了一下刚刚各个商店的标价,忽然灵光一现,“算出了各个超市优惠促销后对联的单价,不就知道哪家商场最便宜了吗?”我对妈妈说。

“机灵鬼,你倒是帮我算算,算对了妈妈给你奖励一双篮球鞋!”妈妈对数学是基本一窍不通,而我特别钟爱数学。

“‘大润发’的单价已经知道了,是15元。”我边算边说着,“‘乐购’打七折就是以原价的计算。用(元)。‘万达百货’的比较麻烦,买二送一实际上就是用买两副的钱买了三副,也就是一副是原来的2,再用。由此可知,还是‘大润发’的最便宜。”

“那为什么‘大润发’没有任何优惠却最便宜呢?”妈妈特别爱刨根问底。

“这有两种可能。一种因为我们看做单位‘1’的都是原价,优惠力度一样那么原价越贵,价格越贵;而另一种是如果原价相同,优惠力度越大越便宜。但我们的三家商场两个因素都不同,避免不了相互冲突,也就是原价相对贵而优惠相对小或反过来,这时候,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哦,我懂了!寒假里妈妈就奖励你!”说着便直奔“大润发”买对联喽!

在生活中,我们避免不了与卖家进行交易,但要找到“最实惠”,不能一味相信“优惠力度越大越实惠”,而是应该亲自观察、计算才对。

小学生数学故事读后感范文小学生数学故事

数学世界高深莫测,四年级已经结束了。从中我掌握了很多新的数学知识,比如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认识了多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用计算器计算,还有运算律、确定位置等等。其中最有趣的我觉得是用计算器计算,即方便又准确,而且速度惊人。

我家里是卖钢材的,有很多不同规格的型材,以前我只知道他们形状不同,大小不同,可是学了数学再加上爸爸的指导,我知道了什么叫方管、矩形管、圆形管、角钢、还有扁铁、工字钢之类。它们还分大小和重量。这些都跟数学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大小是根据宽度叫的。桌上总放着两台计算器,之前我就知道算最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计算,现在呢我知道了很多键的用法。比如ac消除键,ce改错键、on开机键,off关机键等等。以前输错了我就按on键重来,现在我知道ce改错键之后就不用按on的键了,在输入比较多的时候真的方便很多。举个例子142乘于125,不小心打成了142乘于126,这样就可以按142-126ce125=,用修改键来修改错误了。还有要是多位数的乘除,用人脑算非常的慢而且容易出错,计算器只要输入第一时间就可以算出结果而且不出错。

小学生的数学故事灯谜

3.你盼着我,我盼着你(打一数学名词)相等。

4.登上最高峰(打一数学名词)顶点。

5.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打一数学名词)循环节。

6.大同小异(打一数学名词)近似。

7.过了就不回来了(打一几何)射线或直线。

8.一减一不是零(打一字)三。

9.+=(猜一数字)田。

10.从一数到十(打一数学名词)正数。

小学数学《认识三角形》教学片断赏析

(同学操作,有的同学如愿以偿,有的同学束手无策。)

师:为什么有的同学能围成三角形,有的同学则围不成呢?这里面究竟有什么秘密?

(引导没有围成三角形的同学观察自身剪出的三段吸管。)

生1:我围不成三角形是因为我剪出的三段吸管长度相差太大。

生2:我剪出的三段吸管,其中有两段合起来都没有第三段长,所以围不成三角形。

师:你们认为怎样的三根小棒才干围成三角形呢?

生1猜想: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和等于第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生2猜想: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师:同学们的猜想对不对呢?这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

(同学拿出信封,内有4厘米、5厘米、6厘米和10厘米的小棒各一根。)

同学小组合作:任取三根小棒围三角形,并记录每次选用的小棒的长度以和能否围成三角形。

同学汇报:

生1:长度为4厘米、5厘米和6厘米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生2:长度为5厘米、6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小棒也能围成三角形。

生3:长度为4厘米、5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长度为4厘米、6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小棒也不能。

师:其他小组同意他们的说法吗?

生(齐):同意。

师:比较这四种情况,你们发现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同学缄默了一会儿)

生:三角形中两条边长度的和必需大于第三条边。

师:结合刚才用小棒围三角形的情况,你们能举例说明吗?

生1:因为4+56,所以长度为4厘米、5厘米和6厘米的三根生2:因为5+610,所以长度为5厘米、6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小棒也能围成三角形。

生3:因为4+510,所以长度为4厘米、5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生4:因为4+6=10,所以长度为4厘米、6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小棒也不能围成三角形。

师:同意他们的说法吗?

生:同意。

教师出示: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生齐读)

师: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

生:明白(声音很低)

师:真明白吗?(同学缄默没有反应)

过了一会……

生2:是呀,5+10也大于4啊!

生3:老师,我觉得“三角形两条边长度大于第三边”中的“两条边”应该是任意的两条边,只有任意两条边长度和都大于第三边,才干呢个围成一个三角形。

师:你们赞成这位同学的说法吗?

生4:我同意,像刚才那位同学举的“4+1051”的例子只是其中一种情况,而长度为4厘米和5厘米的两条边加起来却小于10厘米这条边,所以围不成三角形。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呢?

小学数学小故事精选

公主要和迈克结婚,国王提出一个条件:

“我亲爱的,如果迈克打死这五个门后藏着的一只老虎,你就可以和他结婚。迈克必须顺次序开门,从1号门开始。他事先不知道哪个房间里有老虎,只有开了那扇门才知道。这只老虎的出现将是料想不到的。”

迈克看着这些门,对自己说道:

“如果我打开了四个空房间的门,我就会知道老虎在第五个房间。可是,国王说我不能事先知道它在哪里,所以老虎不可能在第五个房间。”

“五被排除了,所以老虎必然在前四个房间内。同样的推理,老虎也不会在最后一个房间——第四间内。”

按同样的理由推下去,迈克证明老虎不能在第三、第二和第一个房间。迈克十分快乐,他满怀信心地去看门。使他惊骇的是,老虎从第二个房间跳了出来。

迈克的推理并没有错,但他失败了。老虎的出现完全出乎意料,表明国王遵守了他的诺言。也许,迈克进行推理的本身就与国王关于老虎“料想不到”的条件发生了矛盾。迄今为止,逻辑学家对于迈克究竟错在哪里还末得到一致意见。

小学生数学故事读后感范文小学生数学故事

暑假的一天,“新城花苑”3号楼的小华、小林和小军三个小伙伴一起去买同一品牌的饮料,这种饮料只有大瓶和小瓶两种规格。小华想买15小瓶,小林想买10小瓶,小军想买2大瓶4小瓶。他们住地不远的三家商场都有这种饮料。

三个小伙伴本来就喜欢动脑筋,现在呢,他们既想买到饮料,又想买得便宜。于是,三个人就展开了调查。

他们在三家商场获得以下信息:

大瓶饮料每瓶都是10元,小瓶饮料每瓶都是2元。

甲商场的销售方法:买1大瓶送1小瓶。

乙商场的销售方法:一律九折。

丙商场的`销售方法:满30元打八折。

小华算了一下自己买15小瓶需30元,到丙商场只需24元,就决定到丙商场购买。

小林算了一下自己买10小瓶需20元,到乙商场可便宜2元,就决定到乙商场购买。

小军算了一下自己买2大瓶4小瓶需28元,到甲商场可便宜4元,就决定到甲商场购买。

就这样,他们三个人买了饮料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听了我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呢?你也许跟我想到一块了:还有更便宜的买法。别急,听我慢慢给你说。

小军在甲商场可便宜4元,但他剩下的2小瓶如果到乙商场购买又可便宜0.4元。如果他再多买2小瓶,总价满30元,在丙商场购买就只需24元,这样买更合算。

还有,如果他们合起来到丙商场购买,这样等于三个人购买的饮料全部打八折,这样小林、小军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小学数学小故事之二战中的数学

1943年以前,在大西洋上英美运输船队常常受到德国潜艇的袭击。当时,英美两国实力受限,又无力增派更多的护航舰艇。一。

时间。

德军的“潜艇战”搞得盟军焦头烂额。为此一位美国海军将领专门去请教了几位。

数学。

家。数学家们运用概率论分析后发现,舰队与敌潜艇相遇是一个随机事件。从数学角度来看这一问题,它具有一定的规律:一定数量的船编队规模越小,编次就越多;编次越多,与敌人相遇的概率就越大。美国海军接受了数学家的建议,命令舰队在指定海域集合,再集体通过危险海域,然后各自驶向预定港口,结果盟军舰队遭袭被击沉的概率由原来的25%下降为1%,大大减少了损失。

算准深水炸弹的爆炸深度。

二战期间,英美运输船队在大西洋航行时经常受到德军潜艇的袭击。英国空军经常派出轰炸机利用深水炸弹对德军潜艇实施打击,但轰炸效果总不。

理想。

为此,英军请来一些数学家专门研究这一问题结果发现,潜艇从发现英军飞机开始下潜到深水炸弹爆炸为止,只下潜了7.6米,而英军飞机的深水炸弹却已下沉到21米处爆炸,从而对潜艇的毁伤效果低下经过。

科学。

论证,英军果断调整了深水炸弹的引信,爆炸深度由21米调整到9.1米,结果轰炸效果提高了4倍,德军还以为英军有了什么新式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