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方案>数学三年级教案第三单元(通用17篇)

数学三年级教案第三单元(通用17篇)

作者:纸韵

教案是教师的工作成果和经验总结,对于教师个人和教育教学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三年级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

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第1、4两种方案正好运完8吨煤。

1、“载重量2吨”:4次“载重量3吨”:0次。

2、“载重量2吨”:1次“载重量3吨”:2次。

教学反思:、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

数学三年级第三单元教案

在前几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包括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或多个单位)来表示统计的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问题加以解决。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统计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统计观念。本单元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教材还介绍了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平均数。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

1、向学生介绍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1、使学生学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和起始格与其它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并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2、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会求平均数。会看两种统计图。

学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和起始格与其它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求平均数。

教材第39页例2,练习十第2、3、4题。

1、学会看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2、会正确分析各种不同的统计图。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

会看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自制课件。

提问:请你制作一张这一组同学身高的条形统计图,你想怎样制作,把你们的想法告诉大家(先让学生以4人为一个小进行讨论)。

汇报:如果每一格代表1厘米的话,这张条形统计图要画得非常大,如果每一格用10厘米和更大单位的话,不容易体现这五个同学的身高情况,因为他们的身高情况,因为他们的身高数据都集中在一个段里,只相差几厘米。

教师:大家提出的问题,老师想个办法帮你们解决。

1、制作身高统计图。

教师:我们即要使每个同学的身高情况,看得很清楚,又不至于把图画得太大,教师建议大家0-137厘米这一段的长度用一格子表示。那画的时候,第一格不能画成线段,而应画成波浪线,意思表示我们中间省略许多小格。

出示示意图,第一小组学生身高统计图。你能把它补充完整吗?

学生动手制作,然后教师出示示意图讲评。

2、制作体重统计图。

教师:你能根据刚才的身高统计图制作一张体重条形统计图吗?小组合作完成,评价交流。

3、看书了解:中国10岁儿童身高、体重的正常值。

提问:根据前两张的统计图和这张统计表,你得到了哪些信息?有什么合理的建议?

1、完成教科书第40页练习十的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讲评。

提问:条形统计图的第一格和其他格有什么不同?

2、完成教科书第41页练习十的第3题。

教师:第一格表示90秒,后面的几个小格你想怎么标上数据,根据什么?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讲评。

3、完成教科书第41页练习十的第4题。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

教材第36页~37页例1、“做一做”及第38页练习八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复式统计表的格式,能正确填写表格,并对表中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进一步体会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必要性,增强统计的意识和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正确填写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难点。

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激趣。

1.同学们,课余时间你们都有哪些兴趣爱好呢?

2.(ppt课件出示示意图中的6项活动)我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复习旧知,承接新知。

(1)选择适当的方式收集数据。

统计本班同学对活动项目的喜爱情况,用什么方法能一目了然地表示出来?

方法一:统一计数表示;

方法二:全班集体举手表决;

方法三:男生和女生的特点不一样,应该分开统计。

集体讨论后,用男女生分开统计的方法进行调查统计。

(2)完成数据收集与整理:根据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并分别填入表格。

(3)分析数据:从这两张统计数据的表格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分析数据,体验比较。(出示教材第36页单式统计表)。

(1)观察讨论:这两张表有什么异同点?(这两张表统计的项目都是一样的,但调查的对象不同,每项的数据也不同)。

(2)请你根据统计表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对男女生各项进行比较)。

(3)两张表不方便比较,有更好的方法使男女生各项对比更加直接吗?(合并表格)。

3.合并表格,揭示课题。

(1)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根据学生介绍,运用课件,逐步呈现新的统计表。

(3)比较表格:这张统计表与合并前的统计表有什么不同?

揭示课题:复式统计表。

4.解读信息,体验优势。

(1)这张表包含哪几项内容?根据上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2)(出示教材第37页问题)指名回答,集体评议。

小结:复式统计表更有利于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

三、回顾总结,积累经验。

1.回顾课堂,畅谈收获。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2.新旧知识对比,积累经验。

复式统计表和单式统计表相比有什么不同?它有什么优势?

四、巩固运用,拓展提升。

1.课件出示教材第37页“做一做”。

(1)全班讨论,集体收集数据。

(2)记录数据,小组讨论分析。

(3)解读信息,完成题中三个问题。

2.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练习八的第1,2题。

引导学生根据表格结构有序地阅读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本题辨析。

五、布置作业。

完成的相关习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

【知识与技能】:体会引入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优点。初步了解复式统计表的格式,能正确地填写表格,并对表中数据进行合理分析。

【过程与方法】: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产生及其优越性,增强统计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重点:

1、把几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体会引入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难点:把几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体会引入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

课件一张统计表。

(一)激趣引入。

1、在工作之余,我最喜欢看书,诵读经典,在国学中感知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博大与精深。你喜欢哪些活动呢?学生汇报,师点评。

2、师:猜猜看,咱们班男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会是什么?女生呢?(学生汇报,师点评)。

3、师:咱们猜的正确吗?这要验证一下,下面我们班的小统计员帮老师完成了三年级男、女生最喜欢课外活动的统计,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4、播放课件。师:你们能将他们的统计结果汇总在下面的统计表里吗?请同学完成统计表一和二。

要求:两人一小组,一人完成一项并检查自己同伴的结果。

5、学生汇报。师根据汇报完成课件空白处,并小结。

(二)感受复式统计的必要性。

1、仔细观察这两张表,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2、我们把这种反映单一情况的统计表称为单式统计表,像这两种单式统计表我们可以把它们合并成一个统计表。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板书:统计表。

3、小组合作讨论合并方法。

这一张统计表里都应该有哪些项目呢?

4、学生汇报合并结果。投影演示。

(三)课件演示复式统计表合并、及进一步了解复式统计表。

1、师揭题:孩子们,像这样的统计表我们就叫它复式统计表。师板书:复式。学生读课题。

2、介绍复式统计表。在这张统计表中,咱们最大的创新在哪里?(在第一个格子)这个格子啊!在数学上我们叫它表头。右上部分表示的是横栏的类别即:活动。左下部分表示的是竖栏的类别,即性别。中间是我们填写的数据,即人数。

3、根据统计表完成问题。

(1)参加统计的女生共有多少人?男生呢?

(2)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3)男生喜欢踢踢球的比女生喜欢踢球的多几人?

(四)解读统计表并思想教育。

师:你对调查的结果有什么看法或建议?

(五)生活运用,巩固新知。

1、师: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我们的祖国不论是经济、军事还是体育都走在世界的前列。以体育为例,每四年一次的奥运会,近五届比赛中,中国的奖牌数都在世界前三。让我们来看一下中国体育健儿的在奥运会上所获得的金牌吧!

课件出示。第29——31届奥运会金牌统计。

2、统计表的项目有哪些?

3、请仔细观察并回答问题。下面哪些说些是正确的?

中国第29届奥运会获得的金牌数最多?(正确)。

俄罗斯获得的金牌一届比一届少。(错误)。

每届都是美国获得的金牌最多。(错误)。

4、世界正在发生着变化,人的体育素养也在一天一天的改变,中国在进步,世界也在进步,所以每一块金牌的获得都来之不易,运动健儿们付出了许多的汗水。美国是世界体育强国,我们新疆也是一个中国体育强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会一路追赶,超过美国。同学们,希望在你们!

(六)知识检测。

1、出示学生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统计表。

2、男生一人统计,并将结果写在黑板上。

3、女生一人统计,并将结果写在黑板上。

4、你们对统计结果有什么看法或建议?

5、统计表完成了,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女生喜欢什么节目的人最多?男生呢?

(2)有女生和男生都比较喜欢的节目吗?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七)小结。

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复式统计表有哪些优点呢?板书:便于比较、简洁。

(八)板书设计。

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长期以来,关于“几何”的课程内容和目标,在小学阶段主要侧重于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计算,较少涉及三维空间的内容,使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想像力未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标准》将以往的“几何”拓展为“空间与图形”,是对我国传统数学课程内容的一次重大变革,符合数学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为此,小学阶段的教材削弱了单纯的平面图形周长、面积、体积等的计算,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增加了图形变换、位置的确定等内容,加强了几何建模以及探究的过程。这样,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地融合,与数学课程中各个分支进行整合,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体现“空间与图形”的教育价值,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把握自己赖以生存的空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因此,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数学三年级第三单元教案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自然界和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很多,也为学生奠定了感性基础。他们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同时具有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对于具体、直观的内容有较大的依赖性。所以,本课尽量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学,在观察、操作中探索研究,以多媒体课件为学习媒体,让学生自主探索,在探索中发现,在探索中学习。在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找生活中的对称物体,欣赏图片,加强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同时,学生通过动手、折一折、画一画、猜一猜、剪一剪等活动,建立起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探索出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以及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2、使学生能根据自己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在一组实物图案和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在认识和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能识别出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多媒体课件一套,每小组有不同的图形一套,小剪刀等。

情境导入:昆虫家族今天开了个舞会,它们正欢快的飞舞着。看!它们向这儿飞来了,不过只有它们的半个身影。它们说:“只要你猜对我们是谁,我们就会出现。”

1、请你猜一猜,他们分别是什么?

2、提问:你们怎么猜得这么准啊?(它们的两边都是一模一样的。)。

小结:像这些昆虫的两边是一模一样,我们就说它是对称的。

师:老师这还带来了一组对称物体的照片,请大家来观察,看看这些照片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左右两边一模一样。

1、初步感知。

过渡:刚才同学们的观察都很准确。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对称的?

生:蝴蝶,裤子,鞋子,七星瓢虫等。

学生回答:(剪一棵松树)。

提问:那么仔细观察这两个图形,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让他们说出:这两个图形的两边是一模一样的,它们是对称的,中间有一条折痕。

继续提问:(出示提前准备好的一张音符图)那这个图形的两边也是一模一样的,中间也有一条折痕,那它和上面两个图形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请你们把它们对折后想一想。

引导:音符图对折后只上半部分重叠在一起,下半部分不重叠。像这样只有一部分重合在一起,我们就称为是部分重合。(板书:部分重合)而松树图和爱心图对折后能全都重合在一起。

小结:对折后能全都重合在一起,我们称为是完全重合。(板书:完全重合)像这样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我们叫它轴对称图形。这条折痕就是对称轴,我们用点划线来表示。

揭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轴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

同桌互相说一说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2、加深理解。

过渡:同学们说的真好。这里有三张照片,是我对同一只杯子从不同的角度拍的。

(1)出示这是从杯子的正面拍的。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对称轴在哪?

(2)出示这是从杯子的上面拍的。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对称轴在哪?

小结:对称轴可以有不同的方向。

(3)出示这是从杯子的侧面拍的。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那你有办法把它变成。

轴对称图形吗?(添柄、去柄)。

小结:同一只杯子由于观察的角度不一样,看到的图形有时是轴对称图形,有时不是轴对称图形。

1、折一折。

过渡: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老朋友,你还认识它们吗?那我们就一起说出它们的名字。

(1)下面请你们用对折的方法,看看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轴对称图形?

(2)生折交流汇报。

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为什么不是,你是如何证明的?(对折后不能完全重合)。

能不能折一次就好了?

小结:我们要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要看它对折后能否完全重合。

(3)那其他四个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吗?你是怎样判断的?

生演示并说明理由。

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有一种对折方法,长方形有两种对折方法,圆有无数种对折方法。

小结:这些图形不管只有一种对折方法还是很多种对折方法,只要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2、判断。

过渡:刚才同学们都用对折的方法来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现在,不对折,你能用眼睛看出来吗?真的?现在就考考你们。

出图生判断,说说对称轴在哪?

(1)生尝试画一个,汇报交流。

你是如何画的?你为什么要和这个点连起来?这两个点为什么不用找?

(2)方法小结:第一步找对称点,第二步依次连线。

说明在找对称点的时候,如果图形的顶点在对称轴上,那么这个点的.对称点就是它自己,就不用找了。

(3)用这种方法完成其他两幅图并汇报交流。

今天,我们学习了轴对称图形,你有哪些收获呢?

留心我们的生活,你会发现轴对称图形、对称现象的物体无时无刻都在美化我们的生活。蝴蝶、蜻蜓等因为有了对称的翅膀,才能自由飞翔;我们的服装因为对称才显得大方、典雅;古今中外,有许多的建筑也是对称的,多么神奇,多么美丽。我们只要用心思考,就会感到对称的力量。

三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长方形的周长》教案教学反思

整节课我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我觉得这节课突出以下几点:

1、新课标指出:

数学课程要重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把现代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铺助教学,发挥其新颖直观的优势,为了突破理解概念周长这一重点,运用电脑演示一周的总长度就是一个图形的周长。在怎样了解长方形的周长最优化方法时,我也借助电脑直观演示过程,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

2、根据第低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知识特征,在教学中我采用故事引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全心投入到学习中。

3、改变传统的教师一味的教,学生听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发现的主体、实践的主体,教育学家波利正指出:学习任何新知识的最佳途径是学生自己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规律和联系。,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新课标指出:合作交流与积极探索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探索的意识是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美国一所大学的墙上写着:我听到的,我就忘了,我看到的,我就记得了,我做过的,我就理解了。在理解长方形的周长的最优化公式时,我给学生提供充分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分工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并小组讨论计算方法总结,全班交流、汇报后,才得出长方形的周长的最优化公式。

4、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要重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把现代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铺助教学,发挥其新颖直观的优势,为了突破理解概念周长这一重点,运用电脑演示一周的总长度就是一个图形的周长。在怎样了解长方形的周长最优化方法时,我也借助电脑直观演示过程,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

5、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了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我始终以商量的语气与学生交谈,把自己当作一位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与学生处于朋友关系、平等状态。由于有这样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所以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主动学,乐意学。

6、有机地渗透情感教育,经过一系列教与学,我提出:小白兔与乌龟新的长跑比赛结果怎样呢?让学生猜一猜,通过猜,让学生懂得了:骄傲必定失败,坚持就是胜利,失败一次并不可怕,关键是能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从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也是对学生进行了教育。

综观整节课,教师和学生都是在一种宽松、平等的氛围中一起学习,学生乐于学,每个学生都在学习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

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1.学用字词句,能联系自己的平时阅读谈谈自己了解的植物传播种子的知识。

2.写好钢笔字,注意字要站得稳,上下中心必须相对。

3.读读背背,积累带有动物的成语,并学习一篇美丽的诗歌。

4.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学会正确的求救方式。

思维发展目标: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生活中学会运用。

1、区分“漂流”和“漂浮”

2、说和写植物种子的传播。

3、读、背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和小诗《晨牧》。

4、口语交际:遇到意外情况如何自救和求救。

课件、图片。

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积累运用。

2、练习写好钢笔字。

一、学用字词句。

1、审题,指名读题。

2、指导1。

(1)学生自由读读这些词。

(2)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漂流”“漂浮”。

(3)指名读读这些词语,齐读。

(4)讨论讨论,并互相说说联系自己的平时阅读谈谈自己了解的植物传播种子的知识。

(5)指名说说自己熟悉联系自己的平时阅读谈谈自己了解的植物传播种子的知识。

3、练习连一连。

4、反馈。

5、指导2。

(1)选择一种植物,读一读,想一想,并和同桌说一说。

(1)指名说一说,有不完整的地方师生共同补充。

(2)自己练习填一填。

6、我的十分钟。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知识?为什么会这样呢?请同学们畅所欲言地谈一谈。把你熟悉的植物传播种子的知识写下来。

7、指名读一读。

二、写好钢笔字。

1、审题,指名读题。

2、指导。

(1)出示:“素、晃、荒”。读一读。

(2)注意观察:注意字要站得稳,上下中心必须相对。

(3)集体交流,总结:写这一类型的字注意注意字要站得稳,上下中心必须相对。

(4)范写。

(5)学生描红、临写。

(6)反馈、点评。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能够背诵“读读背背“中的8个成语和诗歌,结合插图形象理解。学写毛笔字。

一、读读背背。

1、审题,指名读题。

2、我的十分钟:学习第一部分。

(1)学生自由的读,不认识的字可查字典,要熟读这些成语。

(2)指名读成语。

(3)边读成语,边看图,要求能边读边思考这些成语的大概意思。

(4)同座的同学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

(5)学生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同座的同学互相练读,练背。

你还知道哪些带有动物的词语?说一说。齐读这些词语。

3、指导第二部分。

自由读读这首诗歌。

指名读读。

讨论这首诗歌的大概意思:早晨的时候,晨雾浓密,一个孩子干这鸭子往河沿里走,他吹着牧歌,鸭子刮刮的叫,构成了一幅非常优美动人的乡村图景。

同桌练习熟读并背诵。

指名背诵、齐背。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师:板书“点”,它是汉字笔画中最小、最不起眼的笔画,但可别小看它哟,它是非常重要而且变化最多的一个笔画,传说东晋王献之小时侯练书法很勤奋,练完了三缸水。有一次,他写一个字忘记写点了,父亲王羲之见了就顺手在上面补了一个点。后来王献之的母亲见了这个字后说:“吾儿写完三缸水,只有一点像羲之。”

2、指导学生观察“方”字中的点——露锋点。

(1)向右下直下起笔;(2)逐渐按笔;(3)提笔,笔锋至中心处;(4)自右向左圆转收笔。

3、教师执毛笔范写点(这叫露锋点)。

4、学生临帖描红(提示正确的执笔姿势)。

5、指导观察“小”中的第一点——藏锋点:将点起笔处的笔锋藏起来,不是直下起笔,而是逆锋向左上起笔,然后提笔圆转,再向右下逐渐按笔,其它步骤与露锋点相同。

6、学生临贴描红。

7、学生自由练习写两种点,互相交流书写心得,教师巡视指导。(程度高的学生还可以练习写含有点画的字。)。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变的能力,规范学生语言,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态度和语言习惯。

2、习得一种在“危难之中”能够成功地自救或求救的本领。

一、口语交际学会求救。

1、审题,指名读题。

2、指导练习。

(1)教师指导学生观看录像。

(2)教师讲述注意点:当发生失火、落水、中毒等意外事件时,我们应该学会求救,生活中会有哪些意外呢?如果遇到了,应该怎样自救或者求救。

(3)教师示范火警求救。

(4)学生说火警求救。

3、我的十分钟。

(1)同学间自由交流不同的求救语言和发生不同意外时怎样自救。

(2)以小组为单位,各选出一名选手参加大赛。

(3)请一同学当主持人,开始比赛。

(4)评选最佳救助天使。

教师小结本次比赛并给予热情的鼓励。

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多媒体课件。

让同学们试着计算两位数乘法:35+53=;35+39=;59+93=。

(要求用竖式计算),并让同学们说出各有什么特点。(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进位次数不同。)。

出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

出示课本第15页图片,让同学们认识这些动物,并引导学生回答这四种动物分别属于哪个种类。

接着让同学们看图下面的《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试着分析。教师让学生试着讲解“已知种类”、“中国特有种数”以及“濒危和受威胁的种数”各是什么意思。

在此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渗透保护动物的思想,让同学们接受全面的教育。

例1。

让同学们试着从15页的《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找出问题“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所需要的已知量,而不是去看16页上面的简化表。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观察统计表。

由学生列出算式:98+25=_____(种)。

再让同学们不用笔算,是这估计一下结果是多少?(教师指导估算的方法。)。

再让同学们用笔算计算出,让一名同学上黑板列式计算并点评。

98。

+215。

————————。

123。

最后提示同学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写“答”。并根据学生计算的实际情况做单独指导。

让同学们先估算、后用竖式计算第16页“做一做”第1题。

65+7839+8667+9543+88。

教师巡视,并对所发现的问题给与提示与解答,特别是不要忘了进位,计算要认真……。

着重提示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的方法,渗透估算的思想。

1。第16页“做一做”第2题(用竖式计算);

2。练习四第2、3题。

98。

+215。

————————。

123。

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7~3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2、能力目标:指导启发学生运用观察、测量等方法,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特征,开发学生智能。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观察、摆弄实物帮助学生建立起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建立长方体、正方体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框架。

学具准备: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

在讲新课之前,我们先回忆一下,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都是平面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都是立体图形。

2、举例

在日常生活中见过那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

课件出示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常见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

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是不是有6个任意的长方形都能围成一个长方体呢?这节课我们就继续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二、教学实施

(一)、长方体的认识

1、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请同学取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

教师:请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

学生:面。(教师板书:面)

教师:请用手摸一摸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

学生:有一条边。

教师:这条边称为棱。(板书:棱)

教师:请摸一摸三条棱相交处有什么?

学生:尖。

教师:相交的这点称为顶点。(板书:顶点)

(2)师生在长方体教具上指出面、棱、顶点,学生依次说出名称。教师说出顶点、面、棱的名称,学生迅速在学具上指出。

2、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1)面的认识。

让学生指出长方体上的3组相对的面。

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的6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

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6个面都是长方形;(板书:6个面都是长方形)另一种情况是4个面是长方形,另外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板书: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分组测量长方体前后、左右、上下面的长和宽,引导学生发现: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长和宽分别相等。

教师:由相对的面的长和宽相等,我们可以进一步知道,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怎么样?

师生共同验证同学们的发现。

课件演示:

长方体6个面的形状,上下、前后、左右面相等。

(2)棱的认识

教师出示长方体框架教具。

教师:你认为研究长方体棱的特点,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长方体有几条棱?这些棱可以分成几组?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通过以上问题,分组讨论,实际测量。

讨论后,学生汇报,教师用课件演示。

课件演示:

展示12条棱,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板书: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3)顶点的认识。

课件演示:先闪动三条棱,再闪动三条棱相交的点。

教师: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长方体三条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

我们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请你们按照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指名说出数的结果。(板书:8个顶点)

3、认识长方体的直观图。

(1)请学生拿出长方体学具,放在桌面上观察,最多能看到它的见个面?

(2)怎样把长方体画在纸上或黑板上呢?

把长方体放在桌面上站在任何角度观察,我们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在画长方体时看到的3个面画实线,另外3个面用虚线画。

4、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讨论:要知道长方体12条棱的长度,只要量哪几条棱就可以了?

启发学生说出:只要量相交于一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就可以了。

(2)归纳。

我们把相交于一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习惯上,长方体的位置固定以后,我们把底面中较长的棱叫做长,较短的棱叫做宽,和底面垂直的棱叫做高。(课件出示)

(二)、正方体的认识

教师:这个立体图形叫正方体。现在我们从面、棱、顶点来研究它。请大家拿出正方体纸盒来研究。

(1)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这些面有哪几个面是相等的?

(2)正方体一共有几条棱?这些棱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3)正方体有几个顶点?

(4)正方体的长、宽、高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2、课件演示:

正方体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12条棱长度相等;8个顶点。

3、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请对比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说一说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学生讨论后归纳:长方体和正方体在面、棱、顶点的数量上都相同;在面的形状、面积、棱的长度方面不相同。

教师:看一看长方体的特征正方体是否都有?试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学生: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教师板书集合图:

三、巩固反馈

课件出示练习题。

四、布置作业

p32第6、7题

五、板书设计

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的知识点

(1)通过观察、比较,直观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能利用特征辨别哪些图形是四边形。

(2)能在点子图或方格纸中画四边形,能在钉子板上围四边形。

(1)结合生活情境,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能辨别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2)能在点子图或方格纸中画平行四边形,能在钉子板上围平行四边形。

(3)渗透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联系和区别。

(1)结合具体实物和图形理解并准确掌握周长的概念,并能用数学语言描述给定图形的周长。

(2)能用不同的方法测量或计算给定图形的周长,能比较两个图形周长的大小。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能选择恰当的方法熟练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并能在具体情境中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1)在准确掌握长度单位的前提下,能合理、恰当的估测某线段或物体的长度(包括周长)。

(2)能利用估测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以上是14年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希望帮到您。

三年级第三单元作文

家乡的秋天是不冷不热的,虽然空气是没有以前新鲜,树叶也开始凋谢了,但是有一样东西越来越成熟了——那就是水稻。走出家门,放眼望去,第一个看见的就是水稻了,那么多水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家乡的秋天是金黄色的,基本上一切事物都是黄色的。家乡的秋天,水稻成熟了变成了黄色的。家乡的秋天,小草枯萎了变成了黄色。家乡的秋天,树上的叶子也渐渐地黄了起来,不久后就会凋谢的。田野里、泥路上、小路边,不管是什么绿的植物基本上都要枯萎了到了秋天。植物好像争先恐后地跑到理发店去过。有人可能会问:[它们去理发店干嘛?"当然是去染发啦。它们也要赶时髦呢!

到了秋天。桂花树上的桂花都开了。让老远的人们都能闻到那醉人的香味。

到了秋天。它会让农民伯伯非常的开心。因为他们辛辛苦苦种的粮食。果子等。都丰收了。哇。想起我最喜欢吃的青桔出桔了。口水都流了下来。

秋天。是一个让我思念的季节。那院子落叶和我的思念都积了厚厚一叠。可是那饱满的稻谷。更幸福了我心中的世界。

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1、审阅题目:本次习作主要是写童话。我们要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出以事实为基础的有想象力的童话。

2、选定内容:

(1)故事里有哪些角色。

(2)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是在哪里发生的。

(3)他们在那里做什么,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3、表达方式:叙述、描写。

4、表现手法:开门见山,首尾呼应。

5、结构顺序:先交代时间、事情的起因。接着描写啄木鸟看病和治病的过程,最后写治好病后的.啄木鸟和树的心情。

()。

啄木鸟治病。

一个星期天的早上,小猴爸爸风风火火闯进了啄木鸟的诊室,慌慌张张地说:“我的桃树要死了。前一段时间还好端端的。可前两天开始,它好像快干枯了。眼看我就有鲜美的桃子吃了,这下可泡汤了。你快去我家看看吧。”

来到小猴家,啄木鸟医生看着那棵桃树,从容镇定地绕着树枝飞了一圈。啄木鸟一边飞,一边细心地观察:“这棵树啊,如果不是缺水,就是树虫惹的祸。”果然,他看见树上有许多小洞。于是,啄木鸟医生就用尾巴支着身子,用爪子抓住树干,稳稳当当地站在树干上,把它尖尖的嘴巴,伸进树洞里,把一只黑色的毛毛虫叼了出来,给猴爸爸看了看,然后吃了下去。

治完病后,啄木鸟说:“猴爸爸,你放心好了。我保证你会有桃子吃的。包你吃个够。”猴爸爸很感激啄木鸟医生,说他是森林好医生。

两个星期后,桃树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生机盎然。小动物们在树上玩耍,猴爸爸也收获了很多桃子,他拿出桃子和森木里的动物一起分享。

开头扣题,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用“风风火火”写出小猴爸爸的紧张的心情。

动作描写,写出了啄木鸟工作认真。

首尾呼应。

童话世界多么神奇啊!我们也来编一个童话故事吧。

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1、进一步巩固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及计算规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

2、培养学生认知计算、自觉验算得良好学习习惯。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认知计算、自觉验算得良好学习习惯。

训练习题投影片或小黑板

一、导入。

二、练习与应用

1、完成第6题。

说说面积公式,再应用公式计算。

2、完成应用题7、8。

指名读题,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后列式计算。

3、完成第9题。

指导学生看懂票据。提醒学生在计算时可以把表中的小数化简。

4、完成第10题。

理解“零售价”与“进货价”的含义,再根据要求分别解答。

三、作业

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巩固前面两段学习的内容,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相关的计算技能,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想想做做1。

分组练习,并指名学生板演。

集体评讲。

2、想想做做2。

出示题目,先让学生估算,并要求说出估算的依据。

再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估算的结果进行比较。

小结。

3、想想做做3。

问:能不能通过题中条件一眼看出谁跳得比较多?

怎样才能知道谁跳得比较快一些呢?

先估计,再要求计算。

4、想想做做4。

分组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并要求完成后观察每组中两题之间的联系。

集体讨论,领会其中的联系和区别。

小结: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

5、想想做做5。

出示图,理解图意和题意。

同桌互相说说解题策略。

2、油厂把610千克的豆油分装在最多只能装5千克的油壶里。准备120个油壶够吗?

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1.读懂例文《我的自画像》,了解主要内容,初步感知图文结合介绍自己的方法。

2.读懂习作要求,初步领会介绍人物的基本要领:抓住人物的整体形象、长相、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并配上自己创作的自画像。

3.按习作要求,依照例文的方法,图文结合抓住主要特点向大家介绍自己。

4.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1、基本要领:抓住人物的整体形象、长相、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

2、图文结合介绍自己的方法。

课件范例。

2课时。

课时目标:读例文,明确目标。

一、展示自画像。

1、同学们看了杜小虎的自画像后,都跃跃欲试,回家去画了自己的自画像,今天都带来了吧!

2、老师随即选择几幅,让大家猜一猜。

3、请同学们选出画的最像的一幅,讨论:这幅画的哪些地方最像?

4、请这幅画的作者介绍:怎样画的?(抓住了长相、衣着、神态、姿态等方面特点。)。

小结:要画得像,就得找准人的特点。画画是这样,写作文也是这样。

二、学习例文。

1、读例文,说说文章写了什么?

2、再读文章,把文章中主人翁的特点找出来并画出来。

3、分析人物有哪些特点?

姓名:杜小虎年龄:9岁。

体重:20千克身材:身高1.2米,瘦而结实。

表情:笑眯眯穿戴:蓝色衣服。

爱好:喜欢打乒乓球,喜欢读书。

找重点:

(1)要点:身材、长相、表情、穿戴、爱好。

(2)顺序:从身材、长相、表情、穿戴到爱好从头到脚从整体到部分。

4、教师小结:写人要抓住每个人的特点来写。

(1)我的十分钟。

1、请同座位互相对自画像提意见,说说对方的特点。

2、按一定顺序说一说《我的自画像》。

四、师生交流:

1、有没有觉得难写的地方?

2、重点交流写一个人的外貌应该怎样写?

(要抓住一个人的特点,还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五、品读范文。

课时目标:修改习作。

一、学生写草稿。

1、教师巡视,拿一篇习作读一读,大家猜一猜。

2、师生共同“评评看”,肯定,表扬优点,指出缺点。

(2)我的十分钟。

请同学们把自己写的文章认真的读几遍,把错别字改正过来,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把需要增加的地方加上去,删除不必要的语句。

三、相互修改。

自己修改满意的.作品读给同桌听,征求别人的意见。

四、交流习作,师生评议。

五、朗读习作。

请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大家听的学生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修改。

六、评价方式。

1、学生自评。

让读习作的学生自我评价,体验习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2、师生评价。

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习作的评价,注意引导学生公正客观的评价他人的作品,分享他人习作的快乐。

板书设计。

我的自画像。

要点:身材、长相、表情、穿戴、爱好。

顺序:从身材、长相、表情、穿戴到爱好。

从头到脚从整体到部分。

智慧空间:

附范文。

三年级第三单元作文

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骄傲自大的兔子。它很聪明,森林里的小动物们有什么问题都向它请教,每个问题它也都答得上来。于是,它变得越来越自以为是。

一天,兔子像以前一样在采蘑菇。它看见老虎大摇大摆地走了过来,看起来非常神气。它身上有黑色斑纹。头上还有个“王”字,可真威风啊!兔子看了很不服气。

兔子立马跑了过去,看了看老虎不可一世地说:“你头上怎么有个“王”字?我才配有这个“王”字,因为我比你聪明!”

老虎心想:这小子也太嚣张了!我要想个办法治治它。老虎眼睛骨碌碌一转,它说:“在那个花园旁边有个洞,洞里有铅笔和橡皮。你去把它们拿过来,你用橡皮把我头上的“王”字擦掉,我再用铅笔在你头上写个“王”。”

兔子一听,开心极了,蹦蹦跳跳地跑向老虎说的“洞”,高兴地跳进了进去。结果,它怎么也找不到铅笔和橡皮。这会儿它终于明白了:这里是猎人的陷阱,它上了老虎当。它拼命向老虎呼救:“救命啊!老虎大王我错了。”

老虎走到洞旁边,冷笑道:“呵呵,你还是用你的聪明自己想办法出来吧!”说完,便扬长而去。

不久后猎人来了,他把兔子拎了起来,放进了笼子里。兔子留下了悔恨的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