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计划>会计毕业论文完整版范文(16篇)

会计毕业论文完整版范文(16篇)

作者:JQ文豪

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资料收集和信息整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毕业论文研究领域的一些重要文献,希望能对大家的研究有所帮助。

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完整版集合

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占有主体地位,由此可见,企业的发展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关系着着企业的发展的快慢,通过对企业员工进行工商管理培训,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员工的管理专业知识和管理素养。进而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作出贡献。

目前,虽然大多数企业在发展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

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与工商管理培训等方面的缺失,导致企业管理问题日渐突出,企业不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一)企业文化培训的缺失。

现代企业对员工企业文化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但许多企业却忽略了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的培训,员工对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内容知之甚少,这在新员工的培训方面更为突出。导致其不能很快了解公司的基本情况尽快的适应公司,不能尽快由“局外人”向“局内人”的转变,提高新员工的工作效率,最终导致企业管理的发展不到位。

(二)落后的企业管理模式。

企业管理模式的正确选择是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为企业经营活动、企业组织活动提供有效保障的基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盈利为目标的传统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的发展相悖,在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企业制度、人员培训等方面都很难满足企业的发展。但现代化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可以通过对人才的有效管理,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工商管理培训的缺失。

工商管理培训在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上具有重要作用,在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企业管理能力方面作用更加明显,优秀的管理人员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保证企业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但企业对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视度却不够,对人才的培训零零散散,没有一个完善的企业人才管理培训制度,培训方式单一。对于培训的考核形式而言,其过于形式化、简单化。受训人员的学习质量得不到提高,不能起到对人才的管理培训作用,对企业管理水平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四)工商管理培训方式和内容的不足。

目前,许多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的方式单一,通过“理论教学-理论考试”这种简单的方式结束培训课程。这种枯燥单一的培训方式并不适合现代化企业的管理模式,加上培训内容的理论化,实践内容不多,受训人员的知识吸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歪曲了工商管理培训的目的,无法有效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五)受训人员的学习质量不高。

通过对企业管理人员的工商管理知识进行培训,可以向企业管理人员“灌输”更多先进的企业管理知识,从而使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但由于管理人员学习的质量一直得不到提高,学习积极性不足,导致工商管理的培训很难促进企业管理的发展。

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是加强企业对工商管理的培训,改进管理培训的方式与内容,全面促进企业管理人员对企业的管理水平,使企业能继续在市场经济中占有优势,促进企业的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员工企业文化的培训。

一方面,对于企业新进员工讲,对企业文化的培训至关重要。由于新员工刚进公司时,对公司的经营理念、运作模式的具体情况了解很少,对工作的主要内容还没能完全知晓,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职业感也未形成。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对新员工的企业文化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新员工入职前三天对其进行企业文化的培训,了解公司的现状,尽可能多的向其展示公司未来发展规划,使新员工更快的了解和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从“局外人”到“局内人”的转变,通过企业文化的培训,还可以向新员工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使员工对企业有一种归属感。相比之下,离职率也会降低,企业可以留住人才,有效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不管是新员工还是老员工,企业文化培训都必不可少,在团队工作中,企业文化影响着整个团队的工作氛围,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可以使员工在工作中团结协作、互帮互助。通过企业文化的培训,增进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强团队意识,促进同事相处关系,从而促使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转变企业管理模式。

转变以盈利为目标的企业管理模式,加强对工商管理的培训,通过对金融、财务、商务等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在管理上的专业综合知识,以达到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在思想上,企业管理人员需要转变对工商管理培训不重视思想态度,认识到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性,端正管理培训的态度。只有改变管理人员思想观念,才能使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全面的提高。在实践上,为加强对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视,需要管理领导人员进行宣传,从自身做起,使员工明白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性。对于企业管理人员而言,积极参加工商管理培训是提高自身管理素质的必要过程,以此促进整个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企业培训师资力量的提升。

为提高工商管理培训的质量,首先需要注重企业培训师资力量的建设,提高培训师的培训水平。一方面,师资认证体系必须要进过严格的审核。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理论知识、企业管理专业知识等多个方面的考察,综合了解培训师资队伍的专业知识水平,掌握师资队伍的管理培训现状。另一方面,培训师的知识储备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要求培训师在自身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更多的综合知识培训。随时更新培训师的理论知识,更好的为企业管理培训进行服务。例如,让企业的管理培训师到国外进行先进企业管理模式的培训,再回到企业中,对员工进行先进企业管理的培训,更好的发展企业管理。

(四)改革培训的内容和方式。

在企业的工商管理中,面向的培训对象不同,采取的培训方式和内容就会发生相应改变。比如,对普通行政员工进行工商管理培训,需要培训师侧重于对行政管理方面的管理培训。对领导层的工商管理培训,需要侧重于企业管理知识的培训。丰富多样的培训内容和方式需要同传统的内容方式相结合,不仅要使受训人员顺利接收到培训课本上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使其能在实际工作中全面利用管理知识进行办公。通过多样灵活的工商管理培训,可以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企业员工参与管理培训的积极性,以期达到企业管理培训的目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五)转变培训考核的方式。

以往企业工商管理培训考核的方式比较单一,采取培训完立刻进行考核的方式,导致受训人员将培训当成一种任务,没有积极参与到培训中,体会培训的乐趣,真正增长管理培训的知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因此,企业的工商管理培训方式必须进行改变,由枯燥的课本理论教学转变为实践性教学,考核方式灵活多样,不仅仅是对培训课本的考核,还需注重课本知识与管理工作相结合的实践考核。

(六)重视受训人员的学习质量。

工商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正常运作。由此可见,企业在对员工进行工商管理培训时,需要努力提高受训人员的学习质量。例如,在对学生学习心态方面,需要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学习心态。一般讲来,参加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的学员往往是企业中具有领导地位的人员,其往往会认为自己的企业管理水平已经能管理好企业。因此,在进行培训时心浮气躁,敷衍了事,对现代化的管理知识不能很好的吸收,影响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于这种现象,就要求在培训师在培训过程中对其学习心态进行正确引导,树立良好的学习心态,提高培训的质量。

综上所述,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可以通过对工商管理专业知识进行培训,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精的管理人才队伍,将培训的效果最大化的影响企业管理的方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协调企业管理与企业经济发展的关系,有效保障企业的经济管理发展,为国家经济取得更大进步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金晓梅,金晓祺.工商管理培训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作用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4(08)。

[2]李新.工商管理培训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作用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05)。

[3]崔亚飞.浅谈如何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j].财经界(学术版),2015(11)。

[4]刘艳丽,李海霞.工商管理培训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影响[j].管理观察,2014(21)。

会计述职报告完整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党员、村民代表:

大家好!

我担任村会计工作已经有半年多的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我在镇农经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在村两委会的领导下,本人刻苦钻研业务,较好地完成了上级部门下达的任务和本人分管的各项工作,经过这半年多的工作实践锻炼,我的个人工作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现根据会议安排,就本人在2021年上半年履行职责、廉洁自律和学法、守法情况向各位汇报如下,请予评议。

在这半多年里,我积极学习,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进行深刻剖析。通过各种学习,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政治立场,那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本职。同时督促自己不断加强修养,在各种诱惑面前能够把握自己,不拿原则作交易。

在财务工作中,我能够遵守职业道德,做到敬业爱岗,并认真领会和学习新的会计法,以会计法做为工作的准则,严格按照制度的规定做好:

1.会计帐薄的登记工作。会计帐薄是编制会计报表的重要依据,做好登记会计帐薄的规范是提高会计核算工作质量的重要内容。登记帐薄清晰明了,规范及时。

2.会计报表编制工作。会计报表是行政单位在日常会计核算基础上定期编制的反映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的书面文件。定期向上级部门和村支书报送反映我村财务状况的各种报表,使上级部门和支书及时了解我村资金收支运转情况,为全村工作做好基础保障。

3.会计档案的保管工作。会计凭证、会计帐薄和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资料,是记录和反映我村经济业务的重要历史资料和证据,所以非常重要。

4.预算外资金收费工作。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做到所开票据填列完整,字迹清晰,不乱开,虚开发票。收取的资金不截留挪用及时上缴镇经管站专户并有据可查。

对全村财务统一实行村帐镇管,村组一本帐。对我村所有发包合同统一实行竞价投标招标,对到帐资金及时解缴到镇经管站。对我村每一笔支出严格把关,发现不合理的开支敢于斗争碰硬。

今年以来服从组织安排连续二次参加姜堰镇拆迁活动,拆迁工作是一项进门难、脸难看的工作,对拆迁户要耐心细致做好宣传政策工作,确保每户都能满意签上协议。同时努力完成统计站、民政科、三产、企管站、社保、农业等各项统计上报资料任务,确保及时准确。

由于经验不足,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工作效率不高,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今后我要不断学习,进一步明确思想,提高认识,增强为民服务的意识。在工作上,更加严谨、细致,讲效率,讲质量,积极努力,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

以上是我半年以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有不足,敬请批评指正。

此致

敬礼!

述职人:xx。

2021年x月x日。

国际经济学毕业论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摘要:当前我国国际经济学教学存在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国际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着重从提高教师素质、理论联系实际、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

随着国际经济关系的飞速发展,国际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也在日益提高,目前已成为经济学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研究方法上,国际经济学主要运用微、宏观经济分析中的一些分析工具和模型,因此,国际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强,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的课程。教学方法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也关系教学目的的实现,目前我国高校《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普遍不高。因此,探索与国际经济学内容和体系相联系的、行之有效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对提高国际经济学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分析国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1课程理论体系庞大,众多理论派别林立。

从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来看,主要包括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微观部分主要研究贸易纯理论、贸易政策、贸易与经济增长、要素国际流动等问题,说明国际贸易的起因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及依据。宏观部分主要研究外汇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调整理论与政策、国际货币制度等。微观部分涉及到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重叠需求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诸多理论内容,宏观部分中的货币模型、资产组合平衡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内容更是涉及到众多经济学流派。

1.2国际经济学对数学要求较高。

国际经济学所涉及的经济数量关系联系紧密,是一门由各经济变量关系联结在一起的具有很强逻辑关系的学科。数学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概念、方法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这两个特点使得数学在应用到国际经济学中去的时候,能够抽象地表述经济变量,进而建立经济模型,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的理论体系。正因为如此,国际经济学中大量采用了数学模型的论述方式,这自然要求学生具有较熟练的高等数学知识。

国际经济学和经济类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如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学科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在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国际经济学常常安排在其他专业课程之前或同时开设,这就使得国际经济学教学中需要涉及的一些财政、金融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学生暂时并不熟悉,由此也给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2.1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难以提高教学质量。

当前很多高校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中普遍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而这种方式难以提高教学质量。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把讲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忽视教学过程同时也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的过程。

2.2学生对数学在国际经济学中的应用普遍感到理解困难。

国际经济学理论体系庞大,并且大量运用抽象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假设前提条件,排除干扰因素,创造一个纯粹的理论分析框架,其中数学模型和逻辑分析较多。经济类专业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大多对逻辑推导、图标、公式、数学证明不习惯接受,尤其是难以将这些模型公式和其经济学涵义相联系,从而难以理解理论模型的经济意义,产生难学、厌学的情绪。

2.3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较严重。

目前国内高校通常由教师选取相应的教材并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这种方式固然有助于教师完成备课、讲授等教学环节,也有助于学生对成熟理论体系的掌握,但也使得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教材,而忽视了国际经济理论与国际经济现实之间的关系。事实上,理论来源于实践并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即使是被认为完善的理论也需要国际经济现实的验证,因此,过分强调教材建设,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可能会束缚教学双方的思维,导致教师难以引导学生批判性学习,也难以增强学生用理论分析国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3.1提高教师素质建设好国际经济学教师队伍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保持教学队伍的稳定性,加强学科内任课教师的定期交流,形成互帮共进的工作氛围。其次是要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知识层次。再次是要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积极有效地贯彻到国际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中去。只有在这几个方面不断提高教师素质,才能够为国际经济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3.2正确处理好理论模型和现实经济问题分析的关系国际经济学教学中正确处理理论模型和现实经济问题分析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理论模型的教学上,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专业及学时安排等情况区别对待。对于有条件深刻讲解数学模型的班级,应在使学生理解数学模型的假设前提、论证过程和结论的基础上,深刻领会模型的经济涵义。对于不具备深刻讲解数学模型的班级,应将重点放在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讲解上。

摘要:国际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国际经济关系日益密切,对经济学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对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要求。由于长期以来,国际经济学教学质量不高,论文通过分析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模式改革的途径,从而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经济类应用型高层次人才。

关键词:国际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教学;双语教学。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往来越来越为密切,在人才的选择上,对经济学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目前,在高等院校,国际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必修课程之一。随着各国经济关系交往的频繁,国际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也跟着日益提高。

国际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研究对象是国济经济关系。它运用一般经济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配置,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国际货物、服务、资产等交易及其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其内容丰富,牵涉到的数量关系及数学模型占有相当比重。可见,国际经济学是门理论性较强,有一定难度的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依然采取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将导致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不理想,更不利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经济类专业人才。因此,探索与国际经济学内容和体系相联系的、行之有效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对提高国际经济学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对国际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有重要意义,对于培养高层次的经济类应用型国际化人才,促进经济乃至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在国际经济学课程中,数学模型和逻辑分析较多。其主要运用抽象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假设前提条件,排除干扰因素,创造一个纯粹的理论分析框架。而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在高等数学方面相对薄弱,特别是对逻辑推导、图示、公式、数学证明更不易于接受,难以将这些模型公式与经济涵义相联系,故然对理解其理论模型的经济意义更是难上加难。而高校中的大部分国际经济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比较依赖教材,过于注重基本理论、模型及数学方法的讲解,忽视了国际经济理论与现实的国际经济之间的关系,使课堂教学显得枯燥乏味,造成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使学生有学不会的感觉,以致于出现厌学的情况。

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明确,不知道学习这门课程到底有什么用处,对于用理论去分析国际经济问题更是无从入手。另外,许多高校对教师考核的目标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二是教学的科研成果。对于实践教学方面根本不属于考核范围。正是由于院系方面对实践教学方式的忽视,使授课教师也缺乏实践教学的动力和压力,最终使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二)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脱节。

经济学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都隶属于应用经济学门类。随着国际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对于经济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国际贸易专业是涉外经济专业,不仅要求在国际经济方面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要求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这就要求要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化经营管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从事国际贸易工作的人员,会经常与国外客户沟通联络,会经常使用英语专业术语。而如今,大部分高校在培养国际贸易人才时,依然是黑板加粉笔,满堂灌的中式教学方式,忽略了双语教学的重要性。

(三)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

课程设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包括课程内容的设置以及课程结构优化。课程内容陈旧、结构不合理,是很难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的。美国大学就特别重视核心课程设置,比如康奈尔大学每年都要对课程设置(包括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与要求等)都要进行修改。目前,康奈尔大学经济系的新生入学以后,首先,要求必修三门课程,即初级微观经济学、初级宏观经济学和高等数学。其后再修八门课程,这八门课程中,包括三门必修课程,即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另外五门可由学生按学校规定的范围选择课程。可见,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对于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案例教学不仅是实践教学内容,也可以说属于课程设置的内容,部分高校教师在授课时照本宣科,不能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就做不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缺乏兴趣。

(四)实践型教师队伍水平有待提高。

当前,从事国际经济学教学的大部分老师中,虽说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缺少实践经验,导致老师在具体的教学授课中,只讲本书中的理论知识,而忽略了该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忽略了这门涉外课程要求有较强的外语运用能力和实践型的分析问题能力。再得,参加学术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的重要条件之一,但有许多大学教师很少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使自己不能与其它高校教师或同行教学进行交流与学习,仅局限于自己的教学模式,不易于教学创新。

(一)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造成学生实践能力差,以致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前景不乐观。因此,在国际经济学教学中,应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为此,应做到以下两方面:

一是重视案例教学在国际经济学中的重要作用。案例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可以使经济理论深入浅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并有助于师生互动,还能使学生充分了解当前的国际形势以及社会用人趋势。通过案例教学,不仅可以阐释抽象的理论和知识的要点,而且可以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是充分使用辅助教学软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重形式,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穿插一些现实经济中的案例和图片,不但丰富了教学资源,而且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国际经济学是一门涉外经济课程,有着深厚的国际化背景。所以,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经济学理论知识,还要求掌握从事国际交流活动的专门技能,而英语是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因此,要求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要高。大多学校都是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来体现对英语的重视,但忽视了国际经济学中的一些英语专业术语。

这就要求在教学期间,一方面通过开设像经贸英语、外贸函电等相关专业英语课程,来强化学生的对英语的掌握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使用汉语教材为主英语为辅的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多说英语多使用英语,渐渐实现用英语回答问题及考虑问题,特别是用英语进行国际交流,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的目标,以适应国际化人才市场需求。

(三)科学安排课程设置。

国际经济学课程是经济学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的必修课程,其理论基础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用比较通俗、直观的方法,讲述基本概念,介绍基本理论。因此,学习国际经济学要有扎实的西方经济学功底。另外,修好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学生要求具备较好的高等数学基础。但是,自高校扩招以来,经济类专业的大多数学生,由于数学基础的薄弱,以至于学生对教学中讲到的经济学案例有兴趣,而对逻辑热推导、公式、数学证明难以接受。

再者,为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中国加入wto对国际经贸人才的新要求,专业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向综合化方向发展。所以,只有科学的安排高校学习课程,才能强化基础性理论课、外语类课、计算机运用和专业技能课,使学生有较好的外语运用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作为国际经济学教师也应努力提高自身在数学、英语等方面涵养,以适应国际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发展趋势。

(四)有效提高教师素质。

高校培养优秀人才的前提就是要拥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随着我国经济在全球地位的提高,对经济类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因此,高校在培养经济类人才时,首要任务就是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通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当你给学生讲课时,可能不会使你学到太多新的东西,但是也许会帮助你整理近期的思维,或者促使你思考一些问题。但当你与经济学者对话,听著名经济学家做报告,和企业界人士聊天等时,都可以获得许多让你难以获得的信息,他们的话题总是带有不同的问题,这使你能够直接接触问题,而不是经由现象再到问题。通过学术交流,可以了解更多的经济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二是提高教师的英语水平。把双语教学有效地运用到国际经济学教学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英语水平的提高,可以用效提高学生的用英语进行国际经济学知识交流的能力,更有助于培养全方位、高层次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坤望.国际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学出版社(第三版),2010,6.

[2]王巾英,崔新健.国际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5.

[3]韩刚.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j].管理观察.2009,(5).

完整版会计岗位述职报告

牢牢把握“乘势而进、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努力做好新形势下工会经费的收、管、用和工会资产的保值增值工作,不断强化预算管理,健全工会财务制度,理顺和畅通各种渠道,在继承中创新,在改革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进,把收好、管好、用好工会经费作为首要任务,上半年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上半年,我州工会仍把经费收缴作为财务工作的重点,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目标明确、措施有力,经费收缴较快平稳增长,上半年共收缴经费537万元。

1、强化巩固财政划拨经费工作。为扎实推进财政划拨工会经费工作,州总工会进一步加强与财政局相关部门加强工作协调,得到财政局的大力支持,继续将财政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工会经费年初纳入财政预算,实行国库集中支付。财务部已于7月份将委托统一划拨经费的相关文件和收款收据送至财政局预算预算科、国库科、支付中心等相关部门,取得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此项工作已在七月份全面开展,各财政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会经费已陆续上交至我单位帐上。

2、规范完善地税代征经费工作。为规范、完善我州地税代征工作,确保经费足额收缴,上半年主要作了以下工作:一是州总工会多次与同级地税部门召开座谈会、协调会,共同研究地税有关制度改革对代征经费工作带来的影响及对策,及时解决实际运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二是进一步加大了筹备金的收缴力度,不断扩大收缴面;三是认真做好与地税在经费征收工作中的对账、分成和划拨工会经费(筹备金)等工作;四是与地税部门签订了全年收缴经费的目标责任书。

述职人:

20_年_月_日。

完整版会计岗位述职报告

首先,非常感谢包装印刷总厂的领导能为我提供这次锻炼自我、提高素质、升华内涵的机会,同时,也向两个月来关心、支持和帮助我工作的主管领导、同事们道一声真诚的感谢,感谢大家在工作和生活上对我的无私关爱,两个月来,我基本上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履行会计岗位职责,现就我这两个来履行职责的情况作如下述职,请予以评议:

回顾既紧张而又充实的两个月的时间,感觉到这是我个人工作、学习和生活上收获的两个月,企业财务工作是一项专业相当强的工作,作为财务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借助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才能搞好企业财务核算工作,这也是一名财务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至此,我遵照《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学习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财务知识、管理制度等,又压力才有动力,紧张而又充实的工作氛围给予我积极向上的工作动力,每当工作中遇到棘手的问题,我都虚心向师傅和身边的同事请教,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我深知财务工作始终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个角落,对于企业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从原始凭证的审核、记帐凭证的填列、会计帐簿的登记,到最终生成准确无误的财务会计报表,为相关领导部门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本和现金流量,并据以做出经济决策,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数据信息,当然,作为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每个月末及时收取各项目部工程量报表、材料明细帐、登记资金回收台帐、按时发放职工生活费、坚持填报各项目部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每个季度末统一装订记帐凭证、材料盘点表,做财务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尽职尽责,认真完成自己份内的事情,此外协助各个项目部尽我所能去做工作,仅锻炼我的责任心,也锻炼我的耐性,我以热情的工作态度来增强素质,以优质高效的工作成效来树立形象。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回顾自己这两个月来的工作,虽然围绕自身职责做一些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与公司要求、同事们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决心以这次述职评议为契机,虚心接受评议意见,认真履行本职工作,以更饱满的热情、端正的工作姿态,认真钻研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及业务素质,争取来年实现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美好理想。

我非常感谢我的科长_x,副科长_x。还有带我的师傅_x大哥。是你们把我领进走向成功人生的快车道。真心感谢你们。

会计述职报告完整版

各位领导、同仁:

大家好!

我叫xx,现任xx信用社委派会计。自接管会计职务以来,我一直按照xx市联社会计主管委派制管理办法的要求,认真学习政治业务知识和金融法律法规,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和行使管理和监督职能,在银监局和联社的正确领导下,以贯彻落实联社的各项工作为目标,强化管理,抓落实,规范财务核算,完善费用管理,较好完成了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主要工作述职如下:

我一直注重平时的修养积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职业道德手册,严格要求自我,廉洁自律,尊重领导,团结同事,注重培养集体意识,顾全大局,使我社真正形成团队合力。

一是做好会计核算工作。我作为委派会计主管能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和进行各项财务会计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正确组织会计核算,对重要会计事项进行审批、授权、签字,在全体员工的努力下,顺利完成了全年会计等业务的核算工作。

二是做好会计内控工作。认真负责组织会计检查,做好日常查库工作,每旬查库一次,每月全面检查一次,对稽核工作进行日常检查、指导。重点加强以下两方面的管理:

(1)加强授权管理。督促网点负责人、柜员严格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做好对重要会计业务和大额收付业务的授权工作,做到了先对业务和有关凭证进行严格审核,再进行授权或签字。

(2)加强对重点业务、重点环节的控制。如银承、资金挂帐等业务的管理,严格执行折角验印制度。

三是做好柜面人员管理工作。为了提高柜面服务质量,贯彻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我充分挖掘柜面人员的工作潜力,耐心对柜员在业务上遇到的问题,潜移默化的来引导,帮助柜员理解,正确的来办理业务,增强营业窗口的服务能力。从员工的业务、服务、学习培训、日常行为、工作纪律、创新等方面进行规范,完善内部制度建设,做到有制度可依,用制度来约束人,使柜员在业务素质和业务技能上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四是做好安全保卫工作。金融部门是犯罪分子作案的重点,且有升级之势,所以安全保卫工作必须常抓不懈。为加强内部管理,确保“三防一保”工作万无一失,我社对每个职工,根据不同的岗位,制定各自得实施细则,杜绝漏洞,防止突发案件的发生,确保信用社财产和职工的人身安全。

综观半年的工作,较好地履行了岗位职责,强化了内部管理规范工作,使所辖的会出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会出工作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岗位职责发挥的不够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意识还不够强,存有办事效率不高、工作措施不到位等现象。二是在贯彻落实制度执行上不够认真,监督管理跟不上,存在抓制度落实的力度不够。三是会出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未能从根本得到提高,学业务、练技术积极性未能真正充分发挥起来。针对以上问题,本人在下步工作中认真加以改进和完善,按照有关要求,严格履行岗位职责,扎实工作,努力完成接下来的各项工作任务。

我很荣幸自己成为了一名委派会计人员,在这段短暂的从会时间里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为以后处理工作中的每一项事情、协调好主任搞好本社工作奠定了一定基础。在下半年年里我一定会认真的领会和贯彻上级领导的精神和指示,以满腔的热情来投入作,争取把自己的工作、业务水平推上一个新的台阶,为我们的信合事业作出最大的贡献。以上是我的个人工作述职,如有不妥之处,请领导给与批评,并加以监督。

此致

敬礼!

述职人:xx。

2021年x月x日。

司法警官毕业论文

一、问题的提出:司法公正的双重内涵。

司法,是国家权力通过法律适用形式在社会纠纷解决领域进行的活动,是国家为当事人双方提供不用武力解决争端的方法。[1]在法制社会中,司法被视为救治社会冲突的最终、最彻底方式,社会成员间的任何冲突在其他方式难以解决的情形下均可诉诸法院通过司法审判裁决。合法的裁决以国家暴力为后盾,具有显著的强制性。司法最终解决的原则,要求司法必须是公正的。司法制度或程序真正永恒的生命基础在于它的公正性。任何社会冲突,都包含着对某一社会公正原则的扭曲,因此,矫正这种现象必须有公正的意识、公正的评价和公正的力量。[2]普鲁士国王弗里得里克二世在历史上虽然不是一个尊重法律的典范,但他也曾说过,如果非正义找到了扰乱事务的手段,那么正义就应当有排除这种扰乱的艺术。[3]从诉讼主体的角度看,任何冲突的主体都必然在形式上强调自身行为和要求的正当性,对这种对立的正当作出裁判,必须有真正公正的标准。因此,司法公正,实质上有两层涵义:一是程序公正,二是实体公正。

在适用法律解决社会冲突的活动中,司法程序具有重要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说:司法程序和法二者之间的联系如此紧密,就象植物的外形和植物的联系,动物的外形和血肉的联系一样。历史表明,司法程序模式的内容及其公正与否,与法律的实施效果密切相关。然而,程序公正又是一个历史范畴的概念,具有相对性,不同时期或不同阶级对程序公正有不同理解和要求。西方学者认为,程序公正主要包含如下两层意思;一是法官不能自己审理自己,不能审理与自己利益有关系的案件,法官应该是公正无私的:

二是应该平等地通知当事人各方,让他们准备陈述或答辩,允许被告为自己辩护,给当事人以同等机会和权利接受司法。[4]有的法学家则把程序公正概括为;法院公开司法:当事人有权聘请律师;原告负举证责任;陪审团参加裁定,判决书要写判决理由;判决公开,当事人有上诉权利:控制可能发生的藐视法庭的行为,等等。一般来说,不公正的程序是难以实现实体公正的,因此,程序本身是否公正是当事人、执法者以及社会主体普遍关心的问题。我们认为,程序公正,即在整个司法过程中公正地对待作为当事人的冲突主体,保证冲突主体能足够和充分地表述自己的愿望、主张和请求的手段及其行为的空间。从司法程序的历史演进过程考察,程序正的含义包括下述几方面:

(一)程序的独立性。

程序的独立性是指诉讼程序的开启和运作应当以实现法律目的为依归,免受其他法外程序的干扰和影响。法官在审判中,只服从法律,不受其他国家机构及其官员的干预。程序独立性是程序公正的首要保障,它使程序具备了自身的理性,从而可以对抗其他国家机构的法外干涉。

(二)程序的民主性。

程序的民主性是程序公正的要义,它包括;程序设置是否以大多数人利益为重,是否体现大多数人的意志:程序设置是否便利大多数人;程序能否体现和保障公民权益在实体上的实现:程序性义务是否给当事人带来不必要的负担;等等。古代专制社会的程序法是树立君主专制个人淫威的工具,与民主无缘。民主的程序法生成于民主政体和社会之中。

(三)程序的控权性。

程序的目的和功能之一是制约权力的运行。权力失控将导致不公正,因此,程序公正要求法官的行为不应当是反复无常或专横武断的。现代程序法与古代程序法的重要区别之一在于:前者可以通过法定时限、时序、原则和制度来制约权力行为,防止法官主观臆断和偏听偏信。诉讼程序,一般来说,不过是法律对于法官弱点和私欲所采取的预防措施而巳。

(四)程序的平等性。

古代程序法确认公开的程序特权,不同身份的人在诉讼程序中的地位是有别的。现代程序法坚持诉讼双方无差别对待的平等原则。程序的平等性主要指法官是中立者,与当事人或案件本身无利害关系;冲突和纠纷的双方有平等陈述意见的机会;双方所举的证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五)程序的公开性。

程序公开指司法过程和结果对当事人和社会公开。程序公开与程序公正的关系在于,公开司法可以发挥当事人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以防止偏私的可能变为现实,和促进当事人以及社会对司法结果的信赖。18世纪意大利刑法学家贝卡利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中指出:司法应当是公开的,以便社会舆论能够制止暴力和私欲。在专制社会的程序法中,秘密审讯是其特征。正如马克思说:有人把怕见天日的私人利益运进我们的法里,就必须赋予这种内容以相应的形式,即秘密的诉讼程序的形式。

(六)程序的科学性。

程序的科学性是指程序法中彻底废除了刑讯逼供、神明裁判等野蛮、落后的作风和习惯,现代社会的精神文明成果和要求在程序中得以体现。程序的设计应当符合法律行为的客观要求,充分体现和服务于其设置和存在的目的。科学的程序在注重实效的同时,应当有足够的防错和纠错功能。国家司法机关享有和行使司法权的目的,是在准确地查明社会主体间的冲突和纠纷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运用统治阶意志的法律规范救治业已被侵害的法律权利,恢复被扭曲的社会秩序。因此,实体真实或公正,是司法公正的重要内容。不论刑事司法,民事司法抑或行政司法,都要以追求案件的客观真实和公正处理为价值目标。从根本上说,离开实体公正,司法活动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查明冲突和纠纷事实的实际发生过程,是司法活动的核心内容。如果司法活动不能揭示冲突和纠纷事实的真实状况,司法公正就失去了事实前提和基础,也就谈不上准确无误地适用法律。

准确再现案件的真实情况,为法律适用确立必需的相应事实情境,不是一件筒单容易的事情。因为;首先,从社会冲突的产生来看,任何纠纷往往都缘自于社会主体对冲突事实的不同认识和主张,都是以自身的理由为基础的,且社会主体都能为这种理由提供或多或少法律上或道德、舆论等方面的说明。

其次,实现案件的实体真实,是一个对历史性事实作回溯证明的过程,时间的不可逆性决定了任何事实都难以完全恢复其原始面目。事实表明,这种回朔证明是相当困难的。再次,强烈的利已动机常常会使得社会冲突的主体在司法中自觉或不自觉地用虚假的陈述来掩饰事实的真实过程,冲突主体所描绘出的事实图像往往是虚假的或彼此矛盾的,这给回复案件真实情况的司法活动增加了难度。然而,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世界上没有不可认知的事物。任何事物都是可以为人们所认识的,案件的客观事实也是如此。虽然回溯证明在过去时空中发生的案件事实是一个困难过程,但在司法权力的作用下,通过收集和审查事实过程在特定环境下所遗留的痕迹、物品和其它证据,回复案件真实,达成实体公正、是可以实现的。一般说来,实体公正的达成有赖于:第一,证明案件事实过程的证据确实可靠,且达到了一定的量,具有实在的证明力。

第二,双方当事人在司法过程中所进行的陈述、辩解以及相互辩论是在法律允准的范围和环境中展开的,不受威胁,引诱、欺骗甚至刑讯的影响;而且,双方当事人在司法中所享有的进攻和防御手段及机会是平等的。第三,司法者在事实和法律基础上对证据的审查与取舍,对双方当事人所主张内容的认可与否定以及其它一切判断正确。可以说,裁判书中所认定的事实,是司法者对证据审查后所形成的心证,是一种主观感觉,因而司法者的业务素质、道德修养、司法经验等对于案件真实的回复和实体公正的达成有重要影响和作用。

司法公正,包括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实体公正有赖于程序公正,程序公正是追求实体公正的手段,不公正的程序是难以实现实体公正的。从另一方面讲,程序公正并不意味着必然会有实体公正,在正当程序下仍有出现冤假错案的可能性,因此,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是不可偏废的,两者统一才能实现真正的司法公正。

根据国家和法的原理,司法权是国家统治权的重要表现形态,是国家权力在解决纠纷领域的运用。国家职能发达的标志,是排斥纠纷的私力救助,而由权益争端的双方当事人或法定机关依法提请国家司法机关解决。法院行使司法权,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保证社会主体的合法权益免受任何侵害;社会主体接受司法,是为了实现和保护自己所享有的合法权益。因此,公正司法,对于国家、社会和当事人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维护国家法律秩序。国家司法权是基于保护社会主体的权益不致受到侵害的需要而产生和存在的。这正如马克思所说:国家是属于统治阶级的各个个人借以实现其共同利益的形式。如果社会主体的权益处于正常的法律状态,没有受到侵害,也就不存在请求通过司法方式保护的问题。国家司法保护手段的运用与社会主体保护实体权益的要求是相适应的。当社会主体的权益受到行政、民事或刑事侵害时,就会借助国家司法力量予以保护,制裁违法,恢复权益的正常状态。而社会主体权益的正常秩序,是国家机器赖以存续的重要基础,如果侵权行为泛滥,法律秩序混乱,国家统治就会动摇。因此,任何统治阶级要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安全,就必须建立起自身的法律秩序;要建立法律秩序,就必须借助司法手段干预社会冲突和纠纷,制裁侵权,保护权益,实现司法公正。历史表明,不公正的司法,不仅不能维护和建立健康的法律秩序,而且会加重对法律秩序的扭曲和破坏。

(二)增进人们对诉讼的信任和期待。

司法结果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十分重要的。无论行政诉讼,民事诉讼或刑事诉讼,人们普遍关注的是:司法结果即判决、裁定是否符合自己的良知、信念、道德水准和法律理性。司法结果成为人们最直观地判定司法公正的标准。实际表明,公正的司法结果会得到人们普遍的接受和认同,反之,则会导致人们的愤慨和唾弃。在司法公正的情境下,人们可以从司法结果中判断和认识法律允准的行为范围,从而约束自身的行为使之符合法律,对于具有违法动机的人来说,公正的裁决结果会使其感知到:如果实施违法行为,将会受到足够的惩罚。

因此,公正的司法,会增加人们对诉讼的信任和期待。当人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司法公正的印象和现实会促使其诉诸法院,请求通过司法手段给予最有效的最彻底的保护。同时,公正司法,会在人们心目中树立起法院的良好形象和司法工作的尊严,这又会大大增加诉讼的感召力,使人们依赖诉讼、利用诉讼。

实践还证明,在社会冲突或纠纷发生时,社会主体不知、不敢、不愿利用诉讼维护合法权益甚至对诉讼感到厌倦、私了倾向严重等,大都与司法不公所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有密切关系。因此,宙判公正的意义远不只体现在个案上,它对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普遍的。司法公正能够消除社会主体在冲突发生时对诉讼的不良预期,抑制寻衅滥讼现象的发生:同时,司法公正也可以减少被诉主体应诉的心理障碍,使其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抑制和预防侵权行为的发生。

一切制度都以其所具有的一定作用为其赖以存在的前提,作为社会法律制度的司法也不例外。司法是以侵权行为或社会冲突的存在为基础的,司法的任务是查清案件真实情况,运用法律裁制违法,恢复被破坏的法律权益秩序。因此,公正的司法便有下述三项重要作用:

第一,对于违法侵权行为的直接实施者而言,通过法律责任的追究,可以抑制其再次进行违法侵权行为的心理和能力,起到个别预防作用。从违法、侵权行为的一般规律看,如果违法,侵权人在初次违法、侵权后没有受到一定控制,便有继续违法、侵权的可能。通过司法,给予违法、侵权人公正的惩罚和制裁,便可以抑制其再次违法、侵权的冲动和欲望。

第二,对于潜在的违法、侵权人而言,公正的司法可以起到一般预防作用。法律责任,既是国家对违法、侵权行为的评价,也是社会对违法、侵权严厉谴责的体现。

法律责任,尤其是刑罚,必然会给承受者造成一次权益的剥夺或限制,并使之遭受名誉、地位等非物质性损失,因此,公正的司法自然会使潜在的违法、侵权人明了自己的行为将在法律禁止之列,面对法律责任的存在,潜在的违法、侵权人可能会回避法律责任所带来的损失而放弃违法、侵权。

第三,对于守法者而言,公正的司法可以加深其对权利与义务一致性的认识,对违法、侵权形成本能的厌恶感,从而长期地不实施违法、侵权行为。禁止性法律规范的目的,是使人们在个人欲求与社会欲求、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冲突时,作出服从社会共同欲求与共同利益的选择。

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对法律的遵守意味着对自身行为和利益的控制。这种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性体现了法律的公正性,也是自觉守法的价值所在。因此,可以说,公正司法的裁决结果,有助于社会成员建立恰当的行为预期,消除实施违法、犯罪而又能逃避制裁的侥幸心理,从而正确地控制和选择自己的行为。

(四)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在每一个具体的案件中,司法公正对于当事人的意义是重大的。当事人是社会冲突或纠纷的直接实施者或损失的承担者,与争议的法律关系具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国家司法手段的运用与社会成员保护实体权益的要求是相适应的。直接利害关系的存在,表明当事人在实体上可能遭受了某种不利,或者是原有的合法权益不能实现,或者是因非法请求而承担了不应承担的义务。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国家运用司法权干预冲突和纠纷,用强制手段保护与争议法律关系具有直接利害关系的社会成员的正当权益。对于当事人而言,提起诉讼、介入诉讼和进行诉讼活动的心理基础,是其对相关实体权益的切实关注;相关实体权益是激发当事人开展诉讼、接受司法的动因。

因此,司法活动是否公正,即与当事人的实体权益息息相关。司法结果,是法院根据法律关系的客观状况而作出的法律评价,并由此引起权利的强制实现和义务的强制承担。因此,公正的司法,无疑是对当事人不法利益的否定和对合法利益的保护:不公正的司法,则必然会侵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导致错误的法律的评价。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说,司法公正,也包括当事人双方的主观公正,当事人对案件事实的真实感受和自认为正当的权益要求与司法的裁决结果相统一。否则,司法结果就难以为当事人所接受。而主观公正的实现,又离不开对当事人意愿的尊重和合法权益的保护。因此,当事人对司法结果的主观感受如何,取决于司法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程度。这正是司法公正的基本内涵。

二、公正的缺失:中国现行司法体制的结构性缺陷。

应当承认,司法首先是作为一项国家职能而存在的,这就决定了司法权的配置和司法制度的设计必定相关于政治条件、经济条件、国家制度、民族传统、社会心理等社会大系统。程序的基本价值和精神在于以程序制约权力。现代社会日益精细、复杂的诉讼程序实际上是个人权利保障机制日益完善的表征。而这种权利保障机制的生成必然要求相应的社会、文化环境与之相协调。

从传统上看,中国历来是一个重权力、轻权利的国家。在历史上,这种国家权力本位的观念早在青铜时代就有了相当的发展,秦、汉以后更是有增无减,专制主义集权日趋加强,家国一体、融家于国的情形可谓举世罕见。这种高度集中、统一的社会格局必然形成一种以国家利益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为最高价值的国家权力本位观念,而与这种国家权力和观念的高度发达相对应的,是个人独立存在的价值与个人权益的基本丧失。

新中国成立后,虽然从政治体制上废除了封建专制制度,但是传统观念的惯性作用却使重权力、轻权利的权力本位观念对现实的社会环境发挥着持续的影响和作用。加上我国在建国以后,长期以来又实行以高度集中、统一为特征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所有制模式赋予政府(在一定意义也就是国家)无限的权力,将政府推到社会结构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使国家有可能凭借所控制的全部社会资源在非经济领域实行全面和直接的控制,使经济领域之外其他程度上的社会结构深深地烙上了这种所有制模式的印迹。

[5]这就使传统的国家权力本位主义观念,在新的社会结构形态下得以延续。在国家权力本位主义观念的关照下,只可能生成一种集权式的传统社会结构,而不可能产生以限制国家权力和保障个人权利为目的的、以法治主义和以程序制约权力为基础的现代社会结构。作为国家制度的一部分,中国现行的司法体制正是在这样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下成型的,由此导致司法制度在制度设计和权力配置上的强国家主义色彩。显然,在这样的文化和政治体制背景下,是难以生成以程序制约权力的权利保障型司法体制的。长期以来,我国司法体制对程序的权力制约功能重视不够,程序的公正性遭到轻视乃至根本就忽视。这突出表现在:

(一)程序独立性受损。

在现代法治国家的理论建构和实践运作中,程序独立是相当重要的一环。司法程序的独立性被视为司法公正的前提和保障,程序独立性的受损或弱化,必然滞碍司法公正的实现。然而,尽管中国现行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司法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从而在国家根本大法的层面上肯定了司法独立作为我国司法活动与组织原则的地位,但是,由于在现行司法体制格局下,法院在人、财、物的管理上不能自治,司法活动多方受制,从而导致司法独立性受损,这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司法权地方化。由于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在司法资源(包括人、财、物力)的配置上受制于同级地方党委和政府,因而导致司法权地方化。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丧失了作为国家司法机关应有的中立性而沦为保护狭隘的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的司法工具,形成所谓地方司法保护主义或部门司法保护主义。

二是司法权行政化。一方面,在法院同其他国家机关的外部关系上,法院往往被视为同级党委、政府领导下的一个专门负责司法活动的职能部门,它与同级党委、政府的其他下属部门之间只是分工不同而已,司法权及司法机关自身的特性极度弱化;另一方面,就法院内部管理体制而言,由于在观念上强调人民法院作为整体的独立性而忽视了法官个体的独立,法官个人对案件的处理意见必须经由所在法院的院长、庭长审批;疑难、复杂、重大的案件经司法委员会讨论决定后,法官必须绝对服从、遵照执行,从而使司法过程贯穿着强烈的行政管理色彩,法官在司法中难以独立、自主地进行审理,法官的判决也并非完全是自身内心确信的反映,往往演变为长官意志的体现。

三是司法非专业化。由于在传统观念中,司法职能与行政职能具有同质性和相似性,因此承担司法职能的法官与承担行政职能的行政官员相比,在任职资格上并未设定相应的专业标准,法官的任职资格条件较低,这就抹煞了司法职业本身的技术化、专门化特征。法院门槛的降低,使得大量从未受过系统、正规法律教育和司法训练的社会人员得以进入司法机关从事司法工作,从而产生司法非专业化问题。法官职业的非专业化,直接导致法官在法律素养的和司法技术能力上的先天不足,难以为法官独立、公正地司法独立提供资质保障。

(二)程序民主性有缺。

作为程序公正的要义,程序的民主性要求程序的设置必须切实体现和保障公民权益在实体上的实现;而程序性义务的强加也不应给当事人带来不必要的负担。而我国目前的司法体制难以充分保障程序民主性的实现,这主要源于涉讼公民普遍关心的诉讼费用制度和法律援助制度在制度设计上的诸多缺陷。

当前过高的诉讼费用分担模式导致权益受到侵害的普通公民难以接近法院、接近正义,违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法治原则,而各地法院在诉讼费用收取上的不同规定,更难以使当事人产生公平、公正感;而法律援助制度在设计上的不足则导致存在实际困难的被告人难以及时获得私人法律专家律师的帮助,从而在权利救济和实现方面留下瑕疵。刑事诉讼法修改之后,虽然扩大了指定辩护的适用范围,但是我国目前的刑事司法援助仍然只限于法庭审判阶段,在侦查阶段和审查起诉阶段仍不能为犯罪嫌疑人提供、进行刑事司法援助。这就违背了刑事司法国际准则中关于法律援助应当贯穿于刑事诉讼始终的普适性要求。

(三)程序控权性失灵。

程序的目的和功能之一是制约权力的运行。而程序虚置无疑将导致权力失控,进而引致程序主体行为的反复无常或专横武断,致使司法不公现象的普遍产生。程序的控权性要求程序主体的行为应当受到程序法的严格规制。但在我国目前体制下,由于程序法定原则并未得到遵行,程序主体法外立法、法外执法的现象较为突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程序主体尤其是国家专门机关权力的放任和恣意。刑事诉讼中的监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根据程序控权性的要求,基于权力控制和制约的需要,刑事司法机关的职权及其追究犯罪、惩罚犯罪的程序必须贯彻程序法定原则,即凡是涉及国家司法机关的职权配置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重大权益保障的事项,只能由作为国民代表集合体的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法律来加以明确规定,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赋予的职权,司法机关不得行使;司法机关也不得违背刑事诉讼法所明确设定的程序规则而任意决定诉讼的进程。

就监听而言,在侦查中采用监听将侵犯公民个人的隐私和通讯自由等重要权益,根据程序法定的要求,采用监听的程序必须由刑事诉讼法作出明确规定。但我国的现实情况却是,侦查机关在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通过制定内部性文件的形式来规范监听的启动与实施,导致监听的启动和执行缺乏相应的程序制约机制。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侦查机关启动和实施监听措施的随意性极大,根本不受国际通行的相应性原则、必要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司法审查原则、救济原则等程序原则的制约。这些程序制约机制的缺位,使监听的采用处于脱轨、失控的边缘,给公民的隐私权和通讯自由造成某种威胁和隐患。

(四)程序平等性失衡。

在我国,由于传统的国家主义观念的影响,诉讼程序的平等性体现得并不充分,在诉讼领域还存在着程序平等性失衡的现象,如在民告官的行政诉讼领域,由于作为被告的国家行政机关自持身份特殊往往不愿主动配合诉讼的进行,从而导致行政诉讼案件审理难、执行难问题的普遍存在。如何保障原被告双方的实质平等,一直是行政诉讼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据有关方面的统计,在2000年里,全国各级法院结案的行政案件8万余件,老百姓胜诉率不到50%.在民告官的案件中,不仅仅是公民一般不敢告、不愿告,在某种意义上说,法院也不敢审、不愿审。

[6]而在刑事诉讼领域,作为程序平等性体现的控辩平等原则未能得到真正贯彻,作为国家代表的检察机关与作为个人的被告人并不视为刑事诉讼中地位平等的双方当事人,根据我国刑诉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并不是刑事诉讼的当事人,而是行使法律监督权的国家专门机关。据此,一方面检察院对法院拥有审判监督权,导致检察院对法院的纵向制约,破坏法院的审判中立性。基于监督者与被监督者的现实顾虑,法院在审判中可能更趋向于采纳作为控诉方的检察院的意见,这就使被告方的意见得不到法院的平等关注与重视;另一方面检察院的法律监督权也同样指向被告人。按照常识,一个由监督者与被监督者所构成的对话机制中,是难以实现双方的平等对话的。面对处于上位的控诉方,被告人受到更多的束缚,难以从心理上和能力上展开有效的防御。

这说明立法者在观念上并未真正将控辩双方置于平等地位上来加以对待。更为重要的是,我国至今仍崇尚国家本位主义诉讼观,因而缺乏控辩平等的观念基础。控辩平等要求在观念上将检察院与被告视同为刑事诉讼中的双方当事人即原被告双方,只有将检察院与被告人同列为当事人,才能实现两者的真正平等。这是国外的成功经验,在国外,检察机关不是法官而是诉讼当事人,是刑事诉讼中的原告。[11]而根据我国新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并不是刑事诉讼的当事人,更不是刑事诉讼中的原告,而是和人民法院一样的国家专门机关。在理论上也一直认为,作为国家专门机关的人民检察院与作为公民的被告人之间是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平等的。例如我国有学者至今仍然认为,刑事诉讼结构是一种倒三角结构,其特点是公诉即关于审判机关同处于一条水平线上;被告处于被控诉和被审判的位置,因此,控辩双方之间是不可能实现平等的。显然,这是一种国家本位主义的诉讼观念,违背了强调国家与个人平等的现代法治理念。这已成为控辩平等实现的最大观念障碍。这种状况表明控辩双方在刑事诉讼中的不平等地位并未能得到根本性扭转,控辩平等未能真正得以实现,控辩失衡仍然是我国刑事诉讼构造的基本特征。

(五)程序公开性受限。

程序公开要求司法的过程和结果应当对当事人和社会公开。然而在我国诉讼实践中,程序的公开性仍然受到诸多限制。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司法过程公开化不足。现实中除了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法内程序之外,还存在诸多法外程序,如在现实司法管理体制下,法院院长、庭长对案件的审批程序,这种内部程序显然是缺乏公开性制约的;另一方面司法结果的公开化也不够,这主要表现在判决书说理制度的缺乏。在现代法治国家,司法结果的公开化不仅要求判决公开进行,而且要求判决理由的公开化,判决书说理制度的设立实质上就是要求主审法官在判决书尽可能详尽地陈述本案的判决理由,以此寻求当事人尤其是败诉一方的心理认同,争取纠纷在心理上真正得到解决;同时,判决理由的公开化也使法官的判决理由暴露于公众场域,为公众舆论所知、所感,有利于形成司法权的社会制约机制。

(六)程序科学性不足。

程序的科学性要求程序的设计应当符合法律行为的客观要求,充分体现和服务于其设置和存在的目的。而在我们现行的诉讼制度中,对程序科学性的认识仍然存在不足,这一点在证据制度领域体现得尤为突出。例如经实践证明是防范刑讯逼供的有效举措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长期得不到立法上的肯认。虽然现行刑诉法第43条明确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但是并未明确规定对于通过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获取的证据在法律上是否应当予以排除。从实践效果来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缺乏是我国刑讯逼供长期禁而不绝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对证人拒绝作证制度的拒斥态度也是非科学性的表现。从世界各主要的做法来看,都确立了在法定情形下,证人可以拒绝作证的制度。例如当证人提供证言可能使自己或近亲属受到刑事追究或受到有罪判决时,或者当证人基于特定职业而拥有特定身份,如证人身为律师、医生、宗教神职人员等时,对于他们因自己的职业原因而了解到的情况,均可以拒绝向法庭作证。对于拒绝作证权,我国在立法上明确予以否定,根据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所有知情人都应当出庭作证,而不应有拒绝作证的例外。在诉讼理论上,对拒绝作证权也基本上持否定态度,传统观点认为拒绝作证制度不利于与犯罪作斗争也与大义灭亲的传统相悖。

但是从司法实践来看,拒绝作证制度的缺位却引发了极端的司法悖论:一方面是父母因顾念亲情拒不揭发子女的罪行,构成窝藏、包庇罪而被定罪处罚,引发人民批评法律不人道;另一面则是司法机关只能对大量的公民拒不作证的违法行为,假装视而不见,法律的权威因此遭到极大破坏。现代法治理念要求良法之治、否定恶法亦法。作为良法,就不能要求人们去履行无法履行的不正当义务,或是去禁止完全不应被禁止的正当行为。

就拒绝作证权的设置而言,虽然基于查明案情,特别是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考虑,法律希望每个证人都能大义灭亲出庭作证,但这往往只是法律的一厢情愿,因为就人类目前的政治觉悟而言,大义灭亲在任何一个社会,都是一项较高的道德要求或标准,不是每个公民都能达到的。如果法律违背这一社会现实,强行将此作为公民的法定义务,就将导致法律在执行中被虚置或遭到抵触。明智的做法是建立拒绝作证制度,将是否大义灭亲交由证人自己决定;法律可以作此期望,但却不能作此要求。

由于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之间实际上是辩证统一的:程序的公正是正确选择和适用法律,从而也是体现法律正义的根本保障。公正的程序本身就意味着它具有一套能够保障法律准确适用的措施和手段,并且由此能够形成保障法律准确适用的常规机制。[7]也就是说,公正的程序往往具有致成公正结果的内在品性,不遵循公正的程序则很难期望达至公正的结果,诉讼结果的公正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诉讼过程的公正性。因此,我国现行司法体制在丧失了程序公正性的同时,实体公正性也失去依凭和保障,从而造成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的双重失却。

三、公正的重塑: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与步略。

如果说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现行司法制度的诸多缺陷尚能为普遍的社会公众所承受,而不致对社会公正造成强势冲击,那么一旦面临社会转型,在社会原有价值规范整体失灵的情势下,现行司法体制的弊端必定就会凸显出来。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实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体制改革。由于市场经济自身的逻辑,必然要求限制政府权力、保障个人权利,实现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传统的集权式社会结构面临着全面转型,作为生发于其中的现行司法制度也面临着变革。同时,市场经济本身是一种法治经济,它对社会法治环境的依赖程度相对较高,它既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规范体系来保障市场竞争的公平环境,也要求在参与市场竞争的理性经济人的权利遭受侵害时,能够有公正的裁判者来提供权利救济,而中国现行的司法制度显然难以承担这样的职能。相反,在市场经济的语境下,现行司法制度容易滋生司法腐败、诉讼效率极其低下的弊端却暴露无遗。从现实情况来看,司法腐败现象愈演愈烈,已经极大地破坏了司法权威、损害了社会公众的法律信仰,并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作为回应,司法体制改革的命题也就随之而被提出。

(一)司法改革的目标定位。

改革目标的设定应当是基于对现存问题的回应,我国现行司法体制的弊端在于公正的缺失,因此,司法改革的目标应当定位为公正的重塑。应当注意的是,囿于传统观念,对于司法公正的理解,我国更多的是强调实体的公正性,而对程序的公正性则相对忽略,在司法改革的实践中,已经出台的一些改革措施已经充分体现出了这一点,例如作为遏制司法腐败对策的错案追究制,虽然有利于增强法官责任的落实,但其对程序公正尤其是程序独立性妨碍极大。显然,从更为宏观的角度考察,这种改革措施的科学性是值得质疑的。作为我国司法改革的终极目标,司法公正应当兼顾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两个层面;在改革方案的选择上则应通过对程序公正的保障来致成实体公正的结果。具体而言:

首先,保障程序独立性。鉴于目前严重的司法信任危机(社会公众的观念中,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的中立、公正形象受到极度贬损),必须进一步推进司法管理体制的改革,通过彻底实现司法独立来重塑人民法院中立、公正的形象。在具体作法上:1、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审判资源独立于地方,目前可行的方案有二:一是对现行司法体制作大的调整,建立人民法院系统的中央垂直领导制度,使司法权彻底脱离地方;二是在现行司法体制的框架内,通过设立跨行政区域的大司法管辖区域或设立各级巡回法院的方式,使司法对地方形成有限超越。2、加强保障法官个人独立的制度建设。改革法院内部管理模式,合理界定法院院长和庭长等司法行政事务领导与法官的关系,废除案件审理院长、庭长审批制;改造审判委员会的功能,逐步淡化其实质审理的功能,加强其经验总结与交流的内外协调功能;同时还应提高法官的任职资格条件,提高法官整体素质,从我国目前的现实条件来看,从有经验的律师中选拔法官是较为可行的方案,应当成为制度变革的突破口;另外法官的服务条件也应得到改善,至少要做到与法官的特殊公务员的身份相适应,确保法官职业的尊严。

其次,增强程序的民主性。作为现代社会的结构特征和制度优势,民主已经深入人心,在这样的背景下,增强程序的民主性也构成了我国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考虑到新的控辩式诉讼模式的确立大大增强了被告人对辩护律师的依赖性,因此,为了保障被告人能够获得律师的帮助,维护刑事司法的公正、公平,同时也是为了保障新的审判方式能够有效运行,我国刑事司法援助制度的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大,应当考虑从侦查阶段起就及时为犯罪嫌疑人提供律师进行司法援助,以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同时,目前争议较大的诉讼费用制度也应有所改革,不但应在总体上降低诉讼费用的标准,消除普通公民接近法院、接近正义的障碍;而且应当统一目前各自为阵的收费标准,增强公民对司法公平、公正的认同感。

再次,加强程序的控权性。首先,应当完善行政诉讼制度,以强化司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具体而言,应当扩张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允许法院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对于具体行政行为也可以进行合理性审查。其次,在刑事诉讼领域,应当强化司法权对侦查权和公诉权的制约。具体而言,在侦查程序中,应当确立司法审查原则,侦查机关采用逮捕、拘留、监听、诱捕等强制侦查措施,必须接受法院的司法审查、由法院审查批准后才能执行。

还次,增进程序的平等性。在观念上必须突破国家本位主义的桎梏,强调在法治国家背景下,法律应当平等地对待政府和公民(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国家与个人),在法律的规范体系之内,个人与国家具有平等的法律主体资格;政府不应当在法律上享有不必要的特权和豁免权。在制度设置上,尤其是在刑事诉讼领域,必须留意涉讼公民与代表国家起诉的检察机关在诉讼地位上的平等性,确保控辩平等原则的真正实现。具体而言:1、应当强化辩护权。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律师之间的会见交流权;确立侦查讯问时律师在场权;健全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等。2、逐渐弱化直至完全取消检察院对法院的法律监督权。更为重要的是,应当摒弃国家本位主义观念,塑立起检察院就是刑事诉讼中的原告当事人的观念,由此奠定控辩平等的观念基础。另一方面,在行政诉讼领域,应当增强程序的刚性,对于行政机关消极应诉、拒不应诉甚至阻挠、妨碍诉讼进行的,司法机关应当有权加以制裁。

又次,实现程序的公开化。一方面,应当坚持程序法定原则,对于目前无法公开的法外程序,应当通过深化法院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加以杜绝。当前,法院正在进行审判长选任制的审判方式改革,检察机关也在推行主诉检察官制,这些改革措施有利于保障司法人员的主体性,增强其独立办案的权限,也有利于排斥法外程序的出现;同时,应当尽快确立判决书说理制度,法官在判决书中必须对事实和证据的认定以及法律的适用给出明确的说法,以增强判决的理性。

最后,完善程序的科学性。应以更为开放的态度对待先进诉讼制度的采纳和建立。对于一些争议较大的制度,可在司法实践中先行试点,如证明可行,则在刑事诉讼法修改时加以采纳。如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最高人民法院在有关司法解释中已经规定:凡经查证确是属于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这实际上就是通过司法解释的形式使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得以适用。实践证明,这一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行刑事诉讼法的不足,有利于约束侦查机关的权力,保障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权利,并有效地遏制了刑讯逼供的泛滥。在今后刑事诉讼法修改时,可以考虑将其纳入刑事诉讼法典之中。

(二)司法改革的动力资源。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后发展国家而言,法治的实现必须借助于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良性互动。作为司法改革这一系统工程的宏观目标,司法公正的实现也依赖于国家与社会两方的合力支持。在考察司法改革进行的动力资源时,不仅应重视作为国家代表的司法机关的推动作用,也应对作为民间力量代表的律师界和理论界倾注更多的关注与信任。

作为国家职能的组成部分,司法的本质在于公正地裁断社会纠纷,消饵社会冲突,回复社会秩序。可以说,公正是司法活动的生命基础,也是其不可退却的行为底线,丧失了公正性的司法活动是难以实现自身定分止争的社会功能的。因此,在现代法治国家,司法机关本能地会将司法公正作为自身追求的理想与目标,而当现实与这一目标存在明显差距时,它们会本能地启动司法体制改革来作出调适。

可以说,国家司法机关拥有自发启动司法改革的原初动力,也构成司法改革的首要动力资源。从我国司法改革的进程考察,系统的司法改革首先是由法院从刑事司法方式的改革开始启动的。这是因为原有的职权式审判方式对法院依赖过重,降低了法院的司法效率,同时司法的公正性也难以得到保障。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专门制定了《关于第一审刑事(公诉)案件开庭司法程序的意见》着手推行庭审改革试点,对公诉机关起诉材料的移送、法庭调查中公诉人员与司法人员讯问、询问的时间和方式以及庭审中被告人的权利等问题作出了与当时的刑事诉讼法不尽一致的规定,如要求出庭支持公诉的公诉人承担对被告人的讯问和对证人的询问工作,证人、鉴定人必须出庭作证,书面证言不能作为定案依据等等,从而以刑事司法方式改革为契机启动了司法制度的改革。

其后,随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略在党的十五大上的提出,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成为党的司法工作的重点。对此,司法机关积极予以回应,在审判和检察两个领域规划、推行了更加系统的改革。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在机构设置和内部管理体制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如推行审判长选任制,公开招考高级法官等。最高人民检察院也出台了《检察改革三年实施意见》,推行主诉检察官制和检务公开,实行机关干部竞争上岗等。2001年开始实行全国统一的法官、检察官、律师资格考试等等。可见,在现行政治、经济体制背景下,司法机关在推动司法改革的进行、致力实现司法公正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

然而,司法公正不仅是国家司法活动追求的目标,也是市民社会认同的基本价值观念。因此,司法公正的实现不能仅仅依赖国家司法机关的单向推动,也需要来自市民社会的动力支援。在考察中国司法改革的动力机制时,不应忽视作为民间力量代表的律师界和学术界对于司法改革的推动作用。民间力量也是推动司法改革的重要动力资源。出于改善自身执业环境的考虑,律师界是启动司法改革的较早呼吁者和参与者,在提高当事人的程序保障,增强程序民主性和平等性方面,律师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学术理论界对于司法改革进程的广泛参与,可以为司法改革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和目标导向。1996的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就集中体现了国家与民间良性互动的独特作用和优势所在。96年的修法一方面是作为国家代表的司法机关前期司法改革经验的累积,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术界对司法改革的理论准备状况。这次修法的结果使原有的强职权主义诉讼模式得到根本改造,一种带有当事人主义特征的新型诉讼模式控辩式诉讼模式得以塑成。较之原有的强职权主义诉讼模式,新的控辩式诉讼模式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刑事程序的民主性和平等性得到提升,程序的公正性明显增强。由此可见,司法公正的实现需要国家机关与民间力量的双向互动、共同合力。

(三)司法改革的路径选择。

现代司法制度对于许多西方国家来说是内生型的,是伴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而自然而然地演进和生成的,因此,在西方国家不存在司法制度现代化的路径选择问题。然而,就中国等后发展国家而言,问题就要复杂得多,因为这些国家本身有着生命力极强的本土文化,而现代化基本上又是一个全面向西方学习、进行制度移植的过程。在这些后发展国家司法制度现代化的进程中,由于文化的异质性,其传统文化土壤或曰本土资源必将与其所移植的制度形成激烈的碰撞和交锋,从而使司法制度的改革者面临着本土化还是国际化的道路选择。

从我国司法制度改革的进程来看,在改革路径的选择上也曾经有过反复。在改革初期,囿于传统观念,改革措施过多地顾及本土资源,而对国外先进制度的关注、移植不够,导致改革的路径过于狭窄,前瞻性不足。如当最高人民法院推行司法方式改革、引入控辩式司法方式之初,检察机关即以控辩式诉讼不适合中国国情为由大力反对,这主要就是因为对中国本土资源过于偏重,而忽视了诉讼机制内在法理的普适性以及诉讼制度的可移植性。而在改革中后期,随着改革的深入,在矫正前期失误的同时,则又步入另一个误区,即过分重视国外经验,一味强调制度的借鉴和移植,而忽略了对本土资源的应有关注。这一点在学术界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理论论证和制度设计上趋势尤其明显。

中国的司法体制改革不可能照搬德国或日本的制度而获得成功,也不可能囿于传统而固步自封,中国的司法改革应当选择一条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立足于本土资源进行制度移植的创新型制度移植的道路;既要体现现代司法制度本身的发展规律,又要强调该制度与中国本土资源环境的深度契合性。例如在关于证人拒绝作证制度的探讨中,我们既要注意到这一制度在国外法治国家普遍确立的现实和内在依据,同时也要认识到中国古代即有亲亲相隐不为罪的乡土传统,这样就可以为在中国引进该制度寻找到本土资源的强力支撑。

中国的司法改革在总体上遵循着这样的发展道路,从刑事审判方式改革,在引入当事人主义诉讼对抗制因素的同时,又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法官的职权因素,到对在中国设立沉默权制度的谨慎态度等,近期司法改革注重所移植制度与中国社会环境相契合的趋势是相当明显的。这是值得欣慰的。

在司法理论界,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关注司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这一问题,尤其是在司法实践过程中,追求两种效果的统一已成为一项基本的理念,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司法的法律效果。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开启了研究两种效果相统一的热潮,各司法机关都以实现两种效果的统一作为其司法工作的目标,做到公正合理。

什么是司法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呢本文认为司法的法律效果就是立法所期待法律应有的功能与作用;而司法的社会效果,即是在运用司法的程序审理案件后,所起到的社会评价,社会舆论的反映是否良好的效果。一个国家法律的制定是体现这一时期政治、经济、公民教育情况的,法律具有封闭性,不可能预测到未来社会的发展,故立法便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法律的封闭性与社会的不断的发展之间便会出现矛盾,彼一时的法律不能体现此一时期的社会实际情况,因此常会出现司法的两种效果不能统一,而出现这种不统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分析。

导致司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不统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进程、立法技术与司法技术的完善程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分析。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纠纷多样化,法律的稳定性与社会迅速变动之间便会出现矛盾,传统的司法理念与当今提倡能动司法之间出现矛盾,法院审判不公开与公众对司法的知情权之间出现矛盾等等,具体如下:

法制观念是法律意识的组成部分,法律意识是公民理解、尊重、执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是公民遵纪守法行为产生的依据,树立法制观念与我国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要求相吻合。要想全面了解法制观念,首先要清楚,什么是法制,根据宪法的规定,法制,是统治阶级运用法律手段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的基本制度和方法,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从静态上看,是指一国的法律和制度;从动态上看,是国家机关制定的严格执行和遵守的法律制度,依法对国家进行治理的一种方式和原则。而法制观念则是指人们对法制的看法和态度,关键是对依法办事的态度,我国是具有自己发展特色的国家,我国的法制进程发展较慢,封建文化对社会公众的影响较深,人们接受的文化教育水平比较低,许多人对法制并不了解。

树立法制观念,首先要在制度层面上加强法制建设,实现法的统一性,完整性,从而强化法制观念的基础。其次,在意识层面上,要吸收先进文化教育,积极参考国外先进法制经验,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制研究。最后,在实践层面上,要坚定依法治国,确立公正、严明的法律秩序,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制社会,为我国向法治社会转型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可靠的思想保证。

会计工作总结汇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总结以回顾思考的方式对自身以往实践做理性认识,找出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取得经验,避免失误,以指导未来工作。今天的小编给大家分享了会计工作总结汇报范文,想看更多的请点击查看。

20__年即将过去,在这一年中,在领导的带领下,在诸位同事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各项工作,同时自身素质也得到了相应提高。为在下一年的工作中更上一个台阶,我将认真地对20__年的工作进行总结。

20__年主要负责总承包业务财务数据的核算记录总结工作。20__总承包业务特点主要是经办部门分散,在此情况下能够认真记录财务数据,审核生产部门提交的相关资。在认真做好erp财务入账的同时,及时完善总承包业务对应的辅助账,方便快速准确查阅总承包的各类数据。收集整理集团范围内应收账款清欠统计资料,并汇总上报。

在新的一年中,需要改进的方面有:

加强税收政策、会计政策以及相关法律的学习,包括国家最新的.税务政策,与公司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业务辨别能力,同时提高总承包业务财务核算记录工作与纳税工作的协调性。

鉴于20__年的工作反思,20__年我会注意做工作善于总结,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保证工作效果为目标,更加严格履行财务会计岗位职责,扎实做好本职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依据。在此同时,由于社会发展迅速,财务会计知识和业务更新换代比较快,不断学习新的业务知识和会计法规的系统、以理论指导实际工作,以基础工作完善自我会计修养,更新知识、转变观念,时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本人在党总支、分管行长、会计主管的关心指导下,配合营业室各位主任,认真执行营业室以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为中心,以提高会计核算质量。

防范金融风险为重点,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的这一工作主线,经过营业室全体人员的精诚合作和自身的不懈的努力,营业室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我自身也得到了更好的锻炼。截止__年12月20日营业室储蓄存款达13417万元,比年初新增4702万元,新增代发工资户4653户。

经过__年的岗位调整,我本人被聘任为“8级执行会计师”,在新的岗位面前,我一再告戒自己尽快找准位置、进入角色,因为营业室不允许有无所事事的人。卸掉了部分管理方面的担子,我把精力集中到抓前台业务和产品营销上,尤其是对储蓄存款及相关新产品的营销,更是紧抓不敢松懈。

进入__年,通过认真学习领会我行的一系列职工大会、中层干部会议及我行的第一次“经营分析会议”的会议精神,新一届领导班子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崭新思路,既激发了营业室全体人员的工作热情,同时也拓宽了我本人的工作思路。“求生存”压力变成了动力.在劳动竞赛中以求生存、促发展为主题,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在充分挖掘各方面潜力的基础上,针对实际情况,站在快速发展的高度上,我和营业室主任客观分析了面对存款增量份额与其它行的差距,在会计主管的指导下详细制定了工作计划和方案,切实遵循行党总支确立的“大发展、大市场、大营销”的工作思路,在土地补偿资金归集、职工买断资金代发、收复失去的代发工资阵地、集团企业工资源头上及来兖投资商找突破点,巩固扩大了营业室的客户群体。

营业室作为核算主体行,是全行各项工作的枢纽,是全行会计核算的中心。要提高我行的会计管理水平和会计核算质量,必须从营业室的会计基础工作抓起。按照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通过对营业室不同岗位、不同业务种类进行认真分析,重新制定和细化了岗位职责,调整了轮岗制度,严格了操作流程,制定了钱箱现金管理办法、钱箱单证管理办法、证券业务管理办法、凭证整理装订办法、会计差错考核办法等一系列管理规定。明确专人对钱箱现金、单证、重点会计科目及帐户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出现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同时通过制定二次分配办法,将营业室人员的绩效工资与业务量、存款任务完成、核算质量、服务质量、劳动纪律等内容相结合,打破了分配上的“小锅饭”“小平均”,促进了各项任务目标的完成和服务质量、核算质量的提高。

此外我本人积极投入到吸存增储的热潮中去,班上谈存款、班下跑存款,以自身的行动启发引导前台柜员提高存款意识、指标意识。并和同志们总结了“新客户以服务吸引,老客户用感情稳固”这一经验,3月份一个__年存入营业室1000美圆的老年客户密码遗忘,我先后4次上门为其办理挂失解挂手续,该客户非常感动,将其他银行的各种存款都转存到营业室来。为了提高自身和营业室人员的业务素质,保证我行会计核算质量,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和文件传阅学习制度,利用业余时间组织营业室人员进行会计业务、会计法规学习和职业道德教育,此外,我还积极参加行里举办的统一业务培训,学习中,注重实效,不走过场,使自己的业务知识趋向全面,业务操作更加熟练规范。

经过20__年的岗位调整,我本人被聘任银行会计,在新的岗位面前,我一再告戒自己尽快找准位置、进入角色,因为营业室不允许有无所事事的人。卸掉了部分管理方面的担子,我把精力集中到抓前台业务和产品营销上,尤其是对储蓄存款及相关新产品的营销,更是紧抓不敢松懈。以下是我今年的工作总结。

一、“求生存”压力变成了动力。

按照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通过对营业室不同岗位、不同业务种类进行认真分析,重新制定和细化了岗位职责,调整了轮岗制度,严格了操作流程,制定了钱箱现金管理办法、钱箱单证管理办法、证券业务管理办法、凭证整理装订办法、会计差错考核办法等一系列管理规定。明确专人对钱箱现金、单证、重点会计科目及帐户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出现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同时通过制定二次分配办法,将营业室人员的绩效工资与业务量、存款任务完成、核算质量、服务质量、劳动纪律等内容相结合,打破了分配上的“小锅饭”“小平均”,促进了各项任务目标的完成和服务质量、核算质量的提高。

二、努力学习内控制度,提高工作效率。

研究不同业务量、不同业务种类的岗位设置和劳动组合形式,重新制定细化了会计岗位职责,严格了操作流程,并根据不同的营业人员经办的.业务权限,确定相应的职责。同时,根据上级行的要求和我行各网点的实际情况,今年先后参与制定了钱箱现金管理办法、钱箱单证管理办法、证券业务管理办法及凭证装订管理办法、会计差错考核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各网点帐务,使我行的核算手续更加严密,业务办理程序更加安全科学,做到了相互制约、职责分明。强化了内部控制,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日常工作中,通过主动观察和总结,发现问题和业务操作中不合理的地方,都能及时给主任和主管汇报,并能及时给柜员和网点提醒,起到了警示建议作用。

三、努力提高自身服务和业务素质。

摆正位置,靠服务赢得客户,靠客户吸收存款,靠存款保住饭碗。消除了思想上的松懈和不足,彻底更新了观念,以客户满意为标准,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认真落实我行各项服务措施。把业务技术和熟练程度作为衡量服务水平尺度,苦练基本功,加快业务办理的速度,避免失误,把握质量。虽然我们营业室尽心尽力的搞服务,但是,因各种因素,营业室的服务质量仍是不尽人意。努力学习新业务知识大力拓展业务营业室的业务领域,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明年是我行重大变革、快速发展的一年,也是金融系统竞争更加激烈的一年,机遇和挑战的共存将会进一步激发我和我们营业室全体人员的斗志和工作热情,我将一如既往的工作、团结、奉献。

根据中心作重点和整体安排及思路,在领导指导下、以及各财务人员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各项财务工作任务,确保工作有序、较好地履行了会计职能,为保证中心财务工作顺利进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简单的做了一个个人总结。

一年来,自觉服从组织和领导的安排,努力做好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由于财会工作繁事、杂事多,其工作都具有事务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因此结合具体情况,全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成的主要工作。

1、及时准确的完成各月记帐、结帐和账务处理工作,及时准确地填报市各类月度、季度、年终统计报表,按时向各部门报送。完成了税务申报与缴纳,以及往来银行间的业务和各种日常费用的缴纳。

2、以认真的态度积极参加西安市财政局集中所得税培训,做好财务软件记账及系统的维护。

3、对各类会计档案,进行了分类、装订、归档。

二、加强学习,注重提升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

1、通过报纸杂志、电脑网络和电视新闻等媒体,加强政治思想和品德修养。

2、认真学习财经方面的各项规定,自觉按照国家的财经政策和程序办事。

3、努力钻研业务知识,积极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各种业务技能的培训,始终把增强服务意识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始终把工作放在严谨、细致、扎实、求实上,脚踏实地工作。

4、不断改进学习方法,讲求学习效果,“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坚持学以致用,注重融会贯通,理论联系实际,用新的知识、新的思维和新的启示,巩固和丰富综合知识,使自身综合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三、存在的不足。

尽管我们圆满完成了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但必须看到工作存在的不足:

1、理论水平不高,当前社会会计知识和业务更新换代比较快,缺乏对新的业务知识和会计法规的系统学习,导致了会计基础知识和会计基础工作缺乏,影响来工作水平的提高。

2、忙于应付事务性工作多,深入探讨、思考、认认真真的研究条件及财务管理办法、工作制度少,工作有广度,没深度。

3、只干工作,不善于总结,所以有些工作费力气大,但与收效不成比例,事倍功半的现象时有发生,今后要逐步学习用科学的方法,善总结、勤思考,逐步达到事半功倍的的效果。

四、严格履行会计岗位职责,扎实做好本职工作。

1、不断学习、更新知识、转变观念、完善自我,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2、善于总结,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依据,不断提高单位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总结经验,建立健全良好的工作机制。

回首__年工作,物业财务部向规范管理合理调配又向前跨了一步,完成了物业公司与的财务分账、物业公司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变、财务制度的制定、管理台账体系的建立等等几个重要的任务,使物业公司的财务工作在以前的一些基础工作之上得到了全新的改变,与整个集团财务工作达成一致的高度,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具体工作如下:

一、物业公司与的财务分账。

从年7月份开始,根据集团财务中心的要求,完成与物业管理公司的分账处理工作,开设金碟账套,独立核算,对已输入金碟的凭证进行整理装订入册并存档备查。11月份,又把该账套移交给集团会计核算部。

二、物业公司管理台账体系的建立。

根据财务中心的统一要求,结合物业公司的实际情况,在以前的会计核算基础之上,从管理的角度,制定了物业公司的管理台账体系(物业公司及)。包括管理台账、管理台账的汇总、管理报表、财务分析、资金计划、资金计划执行情况汇总表等等一系列的工作的开展和圆满完成,与整个集团达成一致,使物业的财务工作真正走上集团的财务工作轨道,真正发挥了财务管理的作用。

三、物业公司财务制度的制定。

在财务中心的统一指导下,制定了物业公司的财务制度体系。包括《物业财务制度》、《物业管理台账核算办法》、《物业财务付款管理办法》、《物业付款审批权限的规定》、《物业财务部部门职责》、《内部服务结算管理办法》的制定。规范了整个物业公司的财务运作流程,使物业公司的财务工作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和改善。特别是在付款的审批流程上有了明确的规定,从根本上进行了一次大的提升。

四、物业公司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变。

物业财务部对一些以前的会计核算工作进行了相应的规范、理顺之后,根据集团财务中心的要求,物业公司财务部与会计核算部进行了工作交接,把会计核算工作并入集团会计核算部,物业公司财务部负责管理台账、财务管理工作,从以前基础的会计核算工作之上,提升到真正的财务管理工作,从公司的利益出发,为公司领导做好财务参谋,提供最准确的财务管理数据。

物业财务部与会计核算部为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执行,作出了具体的工作事项互相协调配合,逐步的完善整个财务工作流程,确保物业公司财务工作的规范性、准确性,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五、完成目标工作。

配合客服中心完成了下半年二期的收楼工作,加强管理费的收缴工作。从7月份开始,共收楼140户,收楼费用149.33万;从10月份开始,重点加强管理费的催缴工作,10-11月共追缴了管理费10.58万,收费率比上半年大大的提高。

六、完成财务部门的数据录入。

一期维修基金以及欠费情况的彻底清查。汇报公司领导,进行催缴工作。

监控的财务开支、价格审核及收款流程的管理。对收银人员进行财务培训,并且于9月份开始增设了收银机,使收银工作更加规范,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会计岗位个人工作总结完整版

梳理工作实际,结合自身岗位职责,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日常的工作及安排:

(1)项目管理系统的数据核对及日常建设维护。已对1-3月数据进行全面核对,已按照业务账务处理时间及内部考核要求对各项业务数据进行调整,并按照权责发生制考核机制制定产值、收入结算、分包结算填报说明。

(2)1-3月项目管理报表的开发整理。已按照收付实现制要求完成1-3月各实体收入支出(收付实现制)的开发设计,并按要求完成1-3月报表数据归集。初步按照权责发生制要求完成各实体收入成本表(权责发生制)的开发,但部分数据链接尚未完成开发。

(3)制度创新和管理提升年活动的相关日常工作。按照我院实施方案要求,对各部门进行调研走访,征求意见及建议,并汇总各类问题形成问题汇总分类清单,并整理撰写管理现状初评报告。

(4)财务管理辅助指标量化打分。已对各实体一季度财务管理情况进行量化打分并公示,未收到异议反馈。

二、问题及建议:

(1)已按照权责发生制考核要求出台收入结算及分包结算填报说明,目前1-3月各实体的结算数据未按照要求填报需要补充,已要求各实体4月底前完成数据的补充。

(2)各实体收入成本表(权责发生制)的初步完成开发,数据需要验证,目前看数据正确度较高,已要求开发人员开发明细数据链接,待研发完成后,对各项数据进行查验。

(3)管理提升年活动的日常宣传不足,各部门重视程度不够,开展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从调研督促情况看,各实体存在应付现象。目前核心小组人员工作高度集中,且日常工作较多,占用精力较大。为开展好活动的下一阶段工作,建议扩大核心小组人员,细化各项工作分工,各司其职,每周固定一至两天选取会议室集体办公,提高活动的效率,推动活动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4)财务量化打分需要制定制度和流程,让打分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个人根据自己岗位职责对自己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量化打分。

三、根据制度创新和管理提升年活动重新看项目管理系统建设:

1、根据新系统的业务特点和财务做账的要求,明确每个人在审批环节的审核责任,一一落实到每一个审批节点,同时梳理出多余或者无审核需要的环节予以处理。

2、明确每个人在系统中的角色,将岗位职责与系统角色相结合,明确每一个业务相关人的责任,杜绝推诿。该谁发起的业务谁发起,该谁操作的业务谁操作。同时要把审核关,要认识项目管理系统不是单纯的管项目,项目系统还是财务严把资金关的第一个关口。各个岗位要梳理自己的管控节点,严把审核关,该审的审,该退的退。

3、各个岗位重新梳理工作流程,并将工作流程固定下来予以公示,做好服务,让报账人少跑腿。同时各个工作流程要相互衔接,事随流程走,而不是事随人走。要提高审核效率,减少审批时间,尽快处理相关业务,让人等事,而不是事等人。

4、严格做账纪律,外账做账必须以项目管理系统审批环节完成打出相关后方可,特殊事项必须提前申请打欠条,欠条清除前暂停相关部门的相关业务审批。

年药品市场营销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摘要:医药企业应从营销观念、管理机制、产品创新和促销创新等方面来完善药品营销伦理,以促进我国医药企业健康持续地发展。

中图分类号:f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755(2009)03006102。

本文在指出药品营销伦理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从医药企业的角度提出完善药品营销伦理的措施,以促进我国医药企业健康持续地发展。

一、药品营销伦理的重要意义。

一是有助于增强医药企业的竞争力。营销伦理是有价值的,能帮助医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尤其是卓越伦理在医药企业中的应用更是如此。一般来说,拥有卓越伦理的医药企业往往具有涵盖社会利益的企业使命、共赢的理念和伦理领导等特点,这些特点都有助于增强医药企业的竞争能力。

首先,涵盖社会利益的企业使命超越了企业自身的利益,医药企业注重在遵循较高道德标准的基础上,向社会成员提供能更好满足其需求和欲望的产品,积极增进社会利益,这有助于使企业获得社会的好感与信任,从而使企业容易取得经营上的成功。其次,共赢的理念能使医药企业在处理与各类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时,合乎伦理地考虑这些利益相关者的权利与利益,从他们的立场从发,尊重他们的要求,在保障他们利益的基础上来实现企业的利益。

最后,在拥有卓越伦理的企业中,领导人会将道德因素融入管理过程中,通过良好的道德观念和公正、公开、奖罚分明的管理行为来影响员工,这些观念会逐步被员工所内化,使员工凝聚成一个整体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共同努力,从而形成巨大的内部力量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是有利于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长期稳定的经济效益。医药企业重视营销伦理,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准,以合乎道德规范的方式进行生产经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容易赢得社会大众对其企业和所提供的产品、服务的信任与好感,从而有助于医药企业在社会上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为医药企业赢得较高的社会声誉。

在市场交换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和不安全的因素,这会提高交换双方的交易成本。而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社会声誉往往能增强本企业的可信度,容易获得对方的信任,这有助于企业降低市场交易成本;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社会声誉还能帮助企业吸引到大量新的顾客,从而减少了企业营销费用的支出。这样,拥有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社会声誉的医药企业在获得稳定增长的销售额的同时,还能降低总成本,所以,医药企业能赢得长期稳定的经济效益。

二、完善药品营销伦理的措施。

非伦理营销的危害性很大,而营销伦理在医药企业中的应用会给企业带来许多优势,因此,我国医药企业应充分认识到药品营销伦理的重要性,并从营销观念、管理机制、药品质量与新产品开发、促销措施等方面来进一步完善药品营销伦理。

一是树立社会营销观念,建立营销伦理管理机制。对于许多医药企业而言,营销观念的偏差是导致非伦理营销的原因之一,不少医药企业在营销活动以企业利益为中心,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不惜采取不道德的行为,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利益。而社会营销观念是以社会长远利益为中心的观念,它能促使医药企业在营销活动中将消费者的利益、医药企业的利益和社会的整体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遵守道德规范的基础上来实现多赢的局面。

建立规范的营销伦理管理机制。首先,医药企业要制定出营销伦理标准并进行宣传。在制定伦理标准时,应该明确、具体,以便能为药品营销人员的行为提供明确的指导。

企业还应当将这些伦理标准向全体员工进行宣传,让员工明白何为药品营销中的不道德行为,以避免在营销活动中出现这些行为。其次,医药企业要对管理者进行道德培训,促进规范化的营销伦理的实施与监督。再次,医药企业要制定明确的奖惩措施,告知员工并落到实处。

医药企业尤其要重视奖惩措施的实施,在员工表现出良好的道德行为时,要及时进行激励,以强化员工的正面行为,而当员工的行为违背企业的伦理标准时,则要严格按规定进行相应的惩罚,如减薪、降职、解雇等,以便使企业的营销伦理得到贯彻实施。如默沙东(中国)有限公司曾经开除了十多名贿赂客户的员工,这为确保广大员认真遵循该公司的伦理标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是提高现有药品的质量,加大新药的开发力度。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药品的质量与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疾病防治和生命安危,合格的药品能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而假药、劣药会危害人们的健康,严重时甚至会致命。有些医药企业在追逐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不顾长远利益生产假药、劣药,酿成了严重的后果,使医药企业的信誉严重受损。

因此,药品生产的伦理重要性不容忽视。医药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其行为要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医药企业要力图使药品符合质量标准、保证用药安全,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提高药品质量,以优质的药品和服务来满足消费者的健康需求。

重视研发新药。我国许多医药企业推出的新药大多是仿制药,药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从而造成药品市场的恶性竞争,为获得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不少医药企业纷纷采取不道德的营销行为,从而使得药品市场的伦理性问题较为突出。

可以说,研发能力薄弱是造成药品伦理问题的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因而,重视研发新药,提高医药企业的研发能力有助于解决目前药品营销中的伦理性问题。如果医药企业凭借较强的研发能力,推出新产品就能赢得消费者、战胜竞争对手的话,那么根本就无需采用不道德的营销行为来提高市场份额。

正因为如此,国际上许多成功的制药企业都比较重视药品的研发,并不断加大投入。如英国的葛兰素史克制药、法国的赛诺菲安万特制药、美国的辉瑞制药和强生制药在研发中投入都比较高。我国的医药企业也应重视药品的研发,加大药品研发的投入,积极与研发机构合作,不断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

三是尊重消费者的权力,提供真实的药品信息。由于药品的特殊性,消费者一般对药品缺乏专业的判断能力,容易受到广告、包装的影响,而一些不讲道德的医药企业就充分利用消费者的这一弱点,在主观上存在诱导和欺骗消费者的心理。如在药品的包装上,有关不良反应、有效期等重要信息印得太小、或难以找到,甚至就未标示。

更为突出的是,在广告宣传中任意夸大药品的功效,或扩大药品适应症,或隐瞒药品缺陷,传递虚假的信息来欺骗消费者,吸引消费者购买,以达到扩大销量的目的。医药企业在短期内提高了药品的销量,却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受损的消费者会丧失对该品牌的信任,可能会向其亲朋好友说品牌的坏话并放弃购买,从而使该企业信誉受损,市场份额下降,从长远来看,这会对企业长期发展会产生深刻的负面影响。

性、专属性、时效性和缺陷性等特征,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安危,因此,医药企业应该将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利益置于首位,向消费者传递真实、充分的信息。首先,医药企业要确保广告的真实性,这是医药企业应有的营销道德和社会责任。确保广告的真实性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广告宣传要使用明确的语言文字。

医药企业应该极力避免使用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言词,以避免出现消费者对药品产生误解这种状况,从而引导消费者做出正确的购买决策;二是传播药品真实的信息。医药企业应当将药品的适应症、用药量、配伍禁忌、药品可能产生的负作用、药品的有效期等信息真实、明确地告知消费者。其次,医药企业要通过产品包装向消费者提供药品真实的信息,还要注意使包装与药品相匹配,避免过度包装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四是规范传统促销方式,创新促销手段。医院是药品销售的主要渠道,对于这一重要客户,医药企业应以专业性、学术性的传播手段为主。由于药品的特殊性,消费者购买药品时对医生推荐的品牌较为信任,医生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影响很大。而医生通常比较重视药品药理的合理性,医药企业通过学术推广会能较好地进行药品的药理分析,达到推销药品的目的。因此,专业性的学术推广会成为了医药企业开展处方药营销的重要途径。

如中美史克、西安杨森都曾向各大医院派出医药代表,直接向医院进行促销,获得了稳定的销量。但是,近年来,带金销售的现象日益突出,许多医药企业的医药代表通过各种贿赂来获得订单,从而达到提高药品销量的目的,这种做法严重地违背了营销伦理,阻碍了医药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除了采用传统的药品促销手段外,由于药品广告中的一些不道德行为,药品广告的公信力减弱,传统媒体传播效果日趋下降,医药企业应该创新促销方式,采用多种多样的促销手段来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如开展会务营销、通过社区宣传栏进行宣传,在社区医疗开展义诊、举办健康知识讲座等活动、以及可以开展各种公共关系活动。

在这些促销手段中,公共关系是一种较好的药品促销手段,医药企业可以根据相应情况开展赞助、庆典、展销展览会、开放参观和新闻发布会等公关专题活动,还要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主动向媒体提供有价值的新闻以及与相关公众搞好关系,以便通过有效的公关活动来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向社会展现出企业的良好道德风范。

[摘要]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必然对医药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如何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医药行业需要调整思路,开拓进取,通过发展农村市场,向社区延伸,大举进驻药房,加大创新力度等一系列举措,完善以往的营销思路,促进企业快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医疗体制改革;医药企业;药品营销。

在老百姓关心的众多民生问题中,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也是党的十七大关注的一个重点。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盈利性和非盈利性分开。随着医保体制改革,卫生体制改革,药品流通体制改革这三项医改政策逐步深入实施,必然对群众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也给医药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

医药业一直是我国增长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业获得了快速发展。1990年我国医药品总销售额为151.42亿元,而2007年前11个月我国医药品总销售额达到5207亿元,增长了34倍,远远高于世界医药界7.5%的增长速度。如何跟上改革的步伐,分享改革的成果,面对新一轮挑战,要求医药企业适当调整营销战略,将产品准确定位,积极开拓市场。展开新一轮的阻击战,抢占市场份额。

1拓展营销区域,进军农村市场。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展开,医保已经在制度层面上覆盖了所有人群。药品销售区域的重心向农村市场延伸,一些疗效确切,价格低廉的国产普药将占有一定市场份额,这对一些国有老牌制药企业是一个重大利好。这一效应现在已经开始显现:2007年上半年,基础输液品种的产销量总计达到31亿瓶(袋),比前一年增长近10%,产销率达到70%,在所有医药行业子行业中排列第一。从产品流向看,农村正成为重要消费市场。但是由于农村地广人稀,致使流通成本加大。企业可启动区域市场联动机制,各企业应发挥在本地的优势,发展联合。在品种上相互调剂,配送服务上相互支持,既竞争又合作,以期获得更高的效率和较低的流通成本,来改善利润状况。

2树立企业品牌,占领otc市场。

医药分开是关系民生健康的大事。不但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也是根治以药养医的弊端的有效手段。它不仅让百姓受惠,而且会改变百姓的医药消费习惯。看病上医院,配药找药店。在新政下,竞争走向理性,价格更趋明朗。谁占领otc,谁得天下!药店的管理及营销模式将决定零售药店在行业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能否脱颖而出。

以往由于药店之间竞争壁垒小,竞争对手容易模仿,再加上经营成本尤其是门店租金、员工工资和管理成本费用的不断上涨,导致药店之间经营模式趋同,药品零售价格在恶性竞争中不断下降,最终使药店陷入盈利困境。而今药店经营者应加大力度树立药店的品牌形象,这也是经营中长期积累的过程,好的品牌形象会让零售药店受益匪浅。

商企合作,药店直供的趋势越来越成气候,加强与拥有市场营销资源最丰富的品牌产品的企业合作,争取品牌产品在品牌药房的销售,实行强强联合。既能促进产品销售,回馈消费者;又能利用品牌产品的品牌效应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光顾药房,为药房带来更多客流。

3贴近百姓生活,进行社区推广。

一些政策的颁布从细节上保障医改的实施,例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药参考目录》颁布,为国内普药销售打开空间。药企通过社区推广活动的开展,以面对面的接触方式,容易沟通与消费者之间的感情,强化口碑宣传的效果,使产品深入人心。并从中建立消费者档案及资料反馈系统,体现服务型营销的真实本质。同时可利用社区门诊的有效空间做一些墙体广告或派发宣传单页等等。这些简单直观的促销手段相对于媒体广告宣传,投入较少,却往往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4完善创新机制,占领市场制高点。

在我国40000多家药品生产企业中,对研发的投入不足销售额的5%(而西方国家为15%~25%),且大都投到短平快的仿制药上。新实施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已上市药品简单地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或增加新适应证,将不再作为新药注册审批,只能作为新剂型或新规格。国家进一步鼓励推动医药领域的自主创新与技术跟进。新药和科技含量高的药品将占据市场制高点。产品更新速度加快,以往那些依靠低水平重复生产的企业,在医药市场上将没有立足之地。

5宏观政策调控,推动中医药发展。

2007年国家实施了中医中药中国行工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08年将在此基础上,国家进一步加大对中医药科研院所的投入力度,完善科研设施,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对药理药效方面进行发掘总结、升华创新,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进程。正值2008奥运年,借此契机让国人乃至世界人民进一步了解认识中医药与西医西药相比,在治疗心脑血管病、癌症、艾滋病等方面中药具有独特优势。利用这种优势,中医药企业把握机会,大力研发相关药品,让产品走向世界。

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不仅关系到每个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也将直接影响整个医药经济的发展。可以预期新医改模式下,医药产业格局还将继续演变。如何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将药企带入一个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是值得我们不断研讨的课题。

会计顶岗实习报告完整版

20__年悄然过去,20__年是新的开始。20__年年报就应该在上半年完成,我们公司在“涉税通”软件处理的,我亲自做了年报,刚开始有点摸不着头脑,后来经过同事的指导,我慢慢的就熟练了。20__年2月开始,我前两月装订凭证看以前会计做的帐,我开始做一些小规模企业的简单账务处理,从出凭证,装订凭证,到检查凭证等简单事宜。

实习发现与心得。

(一)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1.实践是检验成绩的最好的标准。

选择会计电算化这项专业的我,自然十分注重实践这一环节,在刚刚开始工作时,我以为三年的大学学习生活之后,通过对《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等等的学习,可以说对会计已经是耳目能熟了,所有的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都基本掌握了,但结果却不竟其然,平时在学校实训课中,不用太多注重格式,即使错了也可以更改,但在企业中,有时一点点小错误,例如借贷科目、金额数据出错等等一些很小的问题都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我发现会计外勤是一门实物与理论结合性很强的学科,尽管我学过这门课程,但当我第一次和公司的同事操作具体业务时觉得又和书上的有些不同,实际工作中的事务是细而杂的,只有多加练习才能牢牢掌握。这次实习最主要加强理论知识与公司实际操作结合,找到相同的地方在哪里,内部控制如何执行,如何贯彻新的会计政策,新旧政策如何过度,一些特殊的账户如何用会计处理等等。

2.实践是攀登能力巅峰的阶梯。

在企业的实践中,更好地将课本的知识运用到了实际工作中去,并且通过实际工作进一步加深了我对专业知识的运用,在实践中认识到自己在平时学习中的不足,促使我进一步去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不仅如此,通过实践,我从开始不断的工作上出现失误,到现在的得心应手,能够独立准确的完成工作任务。并为今后工作中荣升为优秀会计工作人员,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态度和沟通的重要性。

1.良好的心态是工作的催化剂。

在本次实习中,我除了在专业知识上得到了锻炼,更在对待事物的态度和看法上有了可观的改变,以前遇到事情就想逃避,或者慌乱不已,但如今,在实习中,我学会了勇敢的面对我所犯下的错误,并想法去弥补它,正因如此,我在工作中也变得更加自信与开朗。

2.沟通架起人与人之间的桥梁。

作为公司的一名会计外勤人员,不仅仅只是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还要学会与外界的银行工作人员及税务、工商所工作人员打交道,更要学会与公司的领导、同事们如何相处,这让我深深体会到与人交流和良好沟通的重要性,也逐渐学着去适应新的环境。

致谢。

会计岗位个人工作总结完整版

我自20__年2月份到公司上班,现在已有一年的时间,这期间在公司各位同任的大力支持下,在其他相关人员的积极配合下,我与大家一道,团结一心,踏实工作,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会计转正工作总结。

下面我将近几个月年来自己的工作、学习等方面的情况向大家做简要汇报:

一、严于律己,严格要求,遵章守纪,团结同志。

自到公司上班以来,我能严格要求自己,每天按时上下班,能正确处理好公司与家庭的关系,从不因个人原因耽误公司的正常工作;同时我也能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从不搞特殊,也从不向公司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对公司的人员,不管经理还是工人,我都能与他们搞好团结,不搞无原则的纠纷,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

二、尽职尽责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

我在公司主要从事财务工作,为此我从以下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1、建立健全公司财务制度。公司成立以来,我是兼职会计,所以只负责每月的帐务处理和财务报表的报送,使得公司财务上的制度不够健全。自到公司正式上班后,我将财务人员的工作合理划分,在公司的财务方面按规定进行了要求,特别是发票管理方面,严格要求正确填开和索取,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在财务收支方面,严格执行公司的财经制度。

2、正确核算,按时结算,及时报送税务相关报表,工作总结《会计转正工作总结》。在日常财务工作中,我能严格按财务规定正确核算公司的经营情况,按时结算有关帐务,每月末及时将财务报表和纳税申报表报送税务机关,没有因个人原因耽误报送时间。

3、及时将财务状况汇报于公司,积极为经理当好参谋。每个月我都将公司的财务情况给公司经理进行汇报,使经理能及时了解、掌握公司的经营状况,对经营中出现的问题我能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发挥财务在公司经营中的作用,为建立当好参谋和助手作用。另外,对其他人员在销售、采购中有关不符合要求的做法,我也能及时提醒和指出。

4、认真负责,积极配合税务部门的稽查工作。10月初,税务部门对我公司进行稽查,在这期间,我能积极配合,并加强和稽查人员的配合,发挥自己的优势,多与他们沟通,对存在的问题与他们交流,争取他们的宽容,使公司的利益得到最大保护。

三、存在的问题。

一年来,围绕自身工作职责做了一定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公司的要求和期望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主要是:自己来公司时间短,一些情况还不熟悉,尤其是对每个销售人员的核算,工程部分和零售部分没有明确划分清楚,给销售人员带来了麻烦,同时也给公司对每个销售人员完成任务的情况掌握不够准确。对这些问题,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最后,还想说三点:一是我的述职报告还不全面,有的具体的工作没有谈到,就今天我所谈的,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二是我工作能顺利的开展并取得较好的成绩,首先要感谢我的助手张晓莉,她对我的工作能积极给予配合和支持,任劳任怨,特别是在有身体不便的情况下,坚持上下班,帮我做了许多工作。同时,我还要感谢公司其他人员,没有你们的支持和配合,就没有我们。

大学毕业论文模板完整版范文【】

1、论文以a4标准页面排版(21﹡29.7cm),1.5倍行距,字体、字号要求如下:

标题用粗黑体:一级标题三号,二级标题小三号,三级标题四号;正文用宋体小四号。

2、章节目序号(标题序号):

(1)按照正式出版物的惯例,标题编号顺序规定如下:1、1.1、1.1.1………。

(2)论文标题一律从“1、”开始。

3、图表标号:

图1.1图1.2图2.1图2.2……。

(与图名称一起标在图正下方,用5号宋体,如图1.1,gdp按年度增长率)。

表1.1表1.2表2.1表2.2……。

(与表名一起标在表正上方,如表1.1职工情况一览表)。

4、中文摘要和关键词:

摘要:※※※※。

关键词:※※※;※※※;※※※。

其中:摘要和关键词这两个词用宋体加粗,小四号,摘要内容和关键词内容用楷体小四号;

5、英文摘要和关键词:参照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用timesnewroman体;

6、论文正文:空二行后书写正文,正文的第一段为“引言”,但不加小标题。

7、参考文献列示格式(5号宋体):

书籍格式:〔编号〕作者,作者。书名。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

报纸格式:〔编号〕作者,作者。文章题目[n]。报纸名,年月日,第几版。

注意:网络文献一般不作为参考文献。

8、页眉必须打印“南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或论文)”,居中(5号宋体;

9、正文必须打上页码,页码格式为“第x页,共x页”;居中打印(5号宋体);论文前面的中英文摘要页、目录页用小写i、ii、iii、iv顺序编页。

10、所有论文请用word98以上版本打印。

会计工作总结报告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会计主要是从数量方面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通过一定的核算方法,为经济管理提供数据资料。今天的小编给大家分享了会计工作总结2022报告,想看更多的请点击查看。

20__年在公司各领导的领导下和各位同仁的帮助下,我顺利的完成了公司的会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是我的工作总结:

1、正确履行会计职责和行使权限,认真学习国家财经政策、法令,熟悉财经制度。积极钻研会计业务,精通专业知识,掌握会计技术方法。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廉洁奉公,严守职业道德。严守法纪,坚持原则,执行有关的会计法规。在局会计工作规范化检查评比标准中荣获第一名。

2、按照上级规定的财务制度和开支标准,经常了解各部门的经费需要情况和使用情况,主动帮助各有关部门合理使用好各项资金。公司上半年曾一度出现资金短缺,会计室通过努力,保证了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及其他各项急需资金的落实。

3、工作中审核一切开支凭证,及时结算记账,做到各项开支都符合规定,一切账目都清楚准确。对经费的使用情况和存在问题,经常向有关领导请示汇报。

4、按照规定编造全年、每季、每月的各种预算报表统计资料和月度结算,做到准确无误,并及时报告分管领导。

5、所有财务凭证,及时整理、装订和保存。

6、经常与各部门管财产的同志联系,建立必要的手续,做到各单位的财产和全校的总账相符合。

7、配合、督促各有关单位,及时处理一切暂收、暂付款项。

8、指导和帮助出纳工作。

在过去的一年里,兢兢业业,圆满的完成了公司的工作任务,并得到各领导肯定和许多同事的赞扬,这对我是一种鞭策,在新的20__年,将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转眼间我们送走了20__年,回顾这一年来的工作情况,还是收获颇丰,作为银行会计,我在收付、反映、监督、管理四个方面尽到了应尽的职责,在不断改善工作方式方法的同时,顺利完成如下工作:

一、现金业务。

本人严格按照财务人员的相关制度和条例,实现现金管理,现金收付,凭证的审核以及现金日记帐登记等业务谨慎细致不出差错,能够确保做到现金的收支准确无误,认真复核会计主管审核的原始凭证数量,金额计算与金额是否一致,逐笔登记现金日记帐,保证了现金工作的准确性,及时性。

二、银行业务。

日常与银行相关部门联系紧密,根据需要正确开具支票转账进账,提取现金备用,井然有序地完成了职工日常报销。在平日与银行接触的工作中,我认真复核所要求开具的银行结算凭证的台头,帐号,用途是否一致,认真填写银行结算凭证,保证金额填写准确,认真审查收款结算凭证的真伪性,及时掌握银行存款余额情况,逐笔序时认真登记所有帐户的银行存款日记帐,每月按帐号与银行对帐,落实并督促未达帐项及时入帐。

三、其他工作。

从质和量上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临时性工作。维护并保持了与各银行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认真处理好与其他财务人员的合作关系,另外,对于本职工作,严格执行现金管理和结算制度,定期向会计核对现金与帐目,发现现金金额不符,做到及时汇报,及时处理。及时回收整理各项回单、收据,及时将现金存入银行,从无坐支现金。根据会计提供的依据,及时发放员工报销和其它应发放的经费。在工作中坚持财务手续,严格审核算,对不符手续的发票不付款。

在新一年中,我一定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积级参加银行的各项活动和学习,从去年的工作中认真吸取经验,缩小在业务上的差距,让自己今后的工作更加严谨有序,让自己以更踏实的态度为银行的发展作出自己的努力,决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同时我也衷心期待领导和前辈能够多多在工作上指导我,在思想上帮助我,我会尽力为银行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毕业实践环节是大学生在完成全部课程之后、走向社会之前最真实的一个模拟实验,对于我们财会专业的学生,平时注重理论学习,缺乏实践锻炼,因此实习显得尤为重要。此次会计实务实习目的主要是为了透过写会计分录,填制各种凭证到记账、报表等一系列实务实训,提高我们的实际应用水平,使得我们能够真正系统的练习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方法,进而加强对我们以前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我们实际操作的动手潜力,提高运用会计基本技能的水平。

在本次实习过程中,我系统掌握了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登记账簿、以及编制报表的会计工作技能和方法,而且对所学理论有一个较系统、完整的认识,透过此次实习,我们将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相结合,并有以下深刻体会。

一、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前提。

在实习以前,我总以为透过学习,自身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已经扎实,主观认为所有的工作都一样,只要掌握了规律就没什么问题。但是实际过程中我才发现,我们平时所学的远远不够,在细节方面更是错误百出,比如我们书写的技能,如金额的大小写、日期书写的规范性等等。此外,我们根据相关的实习数据资料,在填写原始凭证、记账、编制各种账表时屡屡受阻,回想原因,大多都因为平时理论知识不够扎实,经不住实战的考验,这也是我在本次实习过程中得到的一个重要教训。

二、理论联系实际是关键。

透过此次的实习过程我还发现,仅仅有熟练的理论知识对于我们会计人员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已经学习了这么长时间的会计,能够说基本上对会计已经耳目能熟了,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们都基本掌握。但是在这次实习过程中仍然很吃力,这使我认识到会计理论如果离开实践过程皆为零,实际操作对于会计人员来说至关重要,离开实践环节的会计理论只是纸上谈兵,在财会人员的工作中行不通。

三、足够的耐心、细心是保障。

会计工作本来就是繁琐的工作,在这次实习的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一点。在开始的实习过程中,整天要对着那枯燥无味的账目和数字而心生烦闷、厌倦,以致于简单的填写凭证、记账都会错漏百出,试算不平。出错越多,越是心浮气躁,越是心浮气躁,出错就越多,构成恶性循环。到之后,我认识到了这一不足之处之后,就静下心来,仔细研究分析,不但速度加快了,效率也提高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财会工作中切忌粗心大意,马虎了事,心浮气躁。其实做任何事都一样,都需要有一颗平常心。

一、现金业务。

本人严格按照财务人员的相关制度和条例,实现现金管理,现金收付,凭证的审核以及现金日记登账等业务谨慎细致不出差错,能够确保做到现金的收支准确无误,认真复核会计经理审核的原始凭证数量和金额,保证了现金工作的准确性,及时性。在工作中坚持财务制度,在支付材料款,人工费以及员工报销各种费用时,确保该有发票有发票、该有收据有收据,报销单上经手人、取款人的签字,会计审核签字,领导审批后方可报账,对不符合手续的单位和个人拒不付款。

二、银行业务。

日常与银行相关部门联系紧密,与各合作银行关系融洽。根据单位需要正确开具支票转账进账,提取现金备用,井然有序地完成职工日常报销。在平日与银行接触工作中,我认真复核所要求开具的银行结算凭证的台头,账号,用途是否一致,认真填写银行结算凭证,保证金额填写准确,认真审查收款结算凭证的真伪性,及时掌握银行存款余额情况,逐笔序时认真登记所有账户的银行存款日记账,每月按时与银行对账,落实并督促未达账项及时入账。对拿走支票的人员作到及时摧收发票及确认金额。

三、其他业务。

1、在做工程联审单时,与预算部及时联系和沟通,确保已付金额的正确性。

2、与各工地项目部联系和沟通,向各工地有关人员收取入库单和出库单。

3、做好每个月各种费用的交纳和发放。如办公电话费、员工社保、员工工资等。

4、有质有量的完成领导布置的各项临时工作。做好各个工程的成本核算。协助办公室完成各项工作。与总部财务部联系和沟通,维护子公司利益。做好生态科技公司和苏州源健公司的各项工作。

回顾20__年的点点滴滴,每当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即时忙一些,心里还是感到很欣慰很踏实。在过去一年中圆满地完成各项任务,主要归功于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在新的一年里,我还需要在工作上更加积极主动,态度上更加认真负责;与财务经理及各级领导配合再紧密一些。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公司各项活动和学习,以诚实、努力、保密的工作态度完美的完成各项工作。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最后,我再一次衷心感谢我身边的每一位同事和领导,在这样一个优秀的集体里,我相信我们公司的明天会更好!祝公司生意兴隆!

20__年来,自觉服从组织和领导的安排,努力做好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由于财会工作繁事、杂事多,其工作都具有事务性和突发性的特点,所以结合具体情景,全年的财务会计个人工作总结如下:

20__年顺利完成的工作:

1、以认真的态度进取参加__市财政局集中所得税培训,做好财务软件记账及系统的维护。

2、及时准确的完成各月记账、结账和账务处理工作,及时准确地填报市各类月度、季度、年终统计报表,按时向各部门报送。完成了税务申报与缴纳,以及往来银行间的业务和各种日常费用的缴纳。

3、对各类财务会计档案,进行了分类、装订、归档。

20__年学习方面和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1、认真学习财经方面的各项规定,自觉按照国家的财经政策和程序办事。

2、经过报纸杂志、电脑网络和电视新闻等媒体,加强政治思想和品德修养。

3、不断改善学习方法,讲求学习效果,“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坚持学以致用,注重融会贯通,理论联系实际,用新的知识、新的思维和新的启示,巩固和丰富综合知识,使自身综合本事不断得到提高。

4、努力钻研业务知识,进取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各种业务技能的培训,始终把增强服务意识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始终把工作放在严谨、细致、扎实、求实上,脚踏实地工作。

20__年中仍然存在的不足:

尽管我们圆满完成了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但必须看到工作存在的不足:

1、只干工作,不善于总结,所以有些工作费力气大,但与收效不成比例,事倍功半的现象时有发生,今后要逐步学习用科学的方法,善总结、勤思考,逐步到达事半功倍的的效果。

2、忙于应付事务性工作多,深入探讨、思考、认认真真的研究条件及财务管理办法、工作制度少,工作有广度,没深度。

3、理论水平不高,当前社会财务会计知识和业务更新换代比较快,缺乏对新的业务知识和会计法规的系统学习,导致了财务会计基础知识和财务会计基础工作缺乏,影响来工作水平的提高。

20__年严格履行财务会计岗位职责,扎实做好本职工作:

1、善于总结,提出自我的意见和提议,为领导决策供给准确依据,不断提高单位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总结经验,建立健全良好的工作机制。

2、不断学习、更新知识、转变观念、完善自我,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大学毕业论文模板完整版范文【】

1、论文纸质稿(初稿)于2009年5月30日前交函授中心学籍科江文老师收,联系电话:0735-2898178手机:13787357225,过期不予受理。

2、经指导老师修改后,返回学员定稿,请各位学员及时关注。

3、各位学员务必保留电子稿,定稿后拷贝交函授中心,由中心统一刻制光盘上交南华大学。

大学毕业论文模板完整版范文【】

5、英文摘要和关键词页:根据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翻译;

6、目录页:应有小节对应的页码;

7、正文页;(正文字数:本科不少于10000字,专科不少于6000字)。

8、参考文献页;

9、谢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