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得体会>2023年最美退役事迹材料 最美退役军人事迹材料(通用5篇)

2023年最美退役事迹材料 最美退役军人事迹材料(通用5篇)

作者:雅蕊 2023年最美退役事迹材料 最美退役军人事迹材料(通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美退役事迹材料篇一

__,现任国家税务总局扬州市广陵区税务局纳税服务股党支部书记。作为一名税务干部,他恪尽职守,勇于创新,致力于为纳税人提供最优质、最高效的服务。作为一名军转干部,他以“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的初心使命,以“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军人本色,冲锋疫情一线,用军人铁血筑就了疫情防控的“绿色屏障”。近年来,他先后两次荣立三等功、两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还被评为“五星志愿者”“优秀志愿者”“扬州市税务系统最美共产党员”“最美税务干部”。

创新动力迸激情

按照各级“便民办税春风行动”要求,他系统总结“3075”活动成果,创新做好“营商环境最佳体验区建设”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减税降费、涉疫税费优惠政策辅导。他带领纳税服务专家团队对1300多户企业进行“一对一”现场辅导和“点对点”的“微服务”。他主动收集纳税人、缴费人意见和建议30多条,及时反馈纳税人关切60多个,不断提升纳税人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他在充分了解企业需求、总结前期纳税人学堂经验基础上,针对受疫情影响较重的企业,依托5g网络,借助“钉钉”app苏税通智能服务平台“纳税人学堂”,对纳税人关心的税费政策业务内容进行直播培训,首场直播就吸引了7000多人次参与。

他围绕打造“半小时”办税圈,积极协调建立各乡镇街道为民中心办税窗口,先后在4个街道和6个乡镇为民服务中心设立了办税窗口和自助办税终端,为乡镇企业节省办税时间70%,节约办税成本35%;充分利用邮政、社区、街道等网点,推进税邮合作,积极探索税邮合作方式,成功在汤汪建设了邮政便民办税“样板点”,极大地方便了纳税人。

服务诚恳用真情

他积极打造了“微服四方”服务品牌,进一步拓展了特服号线上咨询范围,受益人群近5000人。他组建了由纳税服务骨干和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志愿者组成的专家团队,实时在线解答纳税人的涉税咨询,累计解答问题26000多个,简易办理涉税事项8600余件,智能化回复准确率达90%以上。

他积极开展“纳税人之家”服务品牌活动,为征纳双方架起了连心桥。先后在曲江商会、扬州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江苏牙刷行业协会等处开展“纳税人之家”活动。今年以来,已累计组织活动6场,座谈会5场,收集意见建设24条,“纳税人之家”服务品牌深入人心。

抗击疫情显担当

他主动报名参加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时刻关注着辖区企业群防群治动态,带头争当防疫志愿者。在他驻点的广陵经济开发区中兴村,无论是工厂企业、田间地头还是交通要道,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他认真进行疫情防控的测温、消毒、巡查、劝导和宣传,全力做好流动人员信息登记工作,为税企合力,共同抗“疫”不断贡献个人力量。

志愿服务期间,他急人所难,当好企业的“店小二”,主动做好疫情防控税费优惠政策宣传辅导员,累计拨打核实电话300多次,精准细致地宣传疫情期间各项减税降费措施150多户次,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泓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扬州宇润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开展防疫宣传及工作检查时,他得知有的企业外地员工不能及时复工,用工压力巨大,他积极联系广陵经济开发区相关人力资源部门,及时沟通协调,第二天就与用人单位取得了联系,帮助企业就近解决了用工问题,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他还编制了《关于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关税收政策和服务措施一本通》,累计发放25000多户次,该手册汇编了国家税务总局新出台的多个公告、省税务局和市税务局发布的一系列便民措施,以及疫情防控期间纳税人“不见面”办税流程操作指引,步骤详细,表述清晰,很好的助力防疫工作顺利开展。

对__和他的同事们而言,一年12个月都是税收宣传月,365天都是服务日,纳税人的微笑就是他们最大的幸福。用最真的心,做最实的事,这就是广陵纳税服务战线上的一名普普通通党员的情怀。

迈入新时代,__更加豪情满怀。他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纳税服务这个一线平台,要用更多的热爱、智慧与辛劳,不断地完善自己,满足纳税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美退役事迹材料篇二

为梦想奋斗,说一不二,为责任担当,斩钉截铁。上半场他把青春献给祖国的边防,下半场他用自主创业回报社会。一泓清泉水,牵动的是故乡愁,一颗感恩心,续写的是桑梓情,他就是新疆博尔塔拉军分区自主择业军官____,____物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

____,____年12月入伍,在部队服役20年,先后荣立三等功3次,____年被新疆军区评为优秀士官,____年所带连队被____军区表彰为标兵连,博乐尔塔拉军分区多次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军事训练先进个人。

选择源于责任,做人最重要的是要找准自己的位置,经商要有经商之道,从政更要有从政之德。今年40岁的____对自己走过的路程,别有一番感慨,20年的军旅生涯,从一名普通士兵保送入学成长为一名军队干部,每一步都有着难忘的经历。____年带着不舍与留恋,____脱下军装,按理说,按照军队转业干部的政策,转业后的安置是不用愁的,完全可以由国家安排就业,获得一个铁饭碗。出乎大家意料的是,他选择了自主创业,这一决定引起了家人朋友的不解和反对,你为什么放着好好的干部不做让全家人替你担风险?对此,他动情地说,20年的军旅生涯,磨练了我,我有信心能闯出一片天,既能为社会做一点贡献,又能减轻地方政府的军转安置压力,于是他义无反顾的走上创业之路。

离开部队,走进_____物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后,____发扬在部队时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快速进入工作角色,向周围同事积极学习。了解工作性质与内容后,____利用业余时间继续钻研,在企业管理与服务业主之间找到了企业良性发展的方法与策略。

自____年以来,_____物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因党员不足没有支部书记而未开展任何形式的支部活动,被上级党委认定为软弱涣散党支部,____同志立即行动,招录年轻的党员干部充实支部党员队伍,为企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通过开展主题党日、学雷锋、主题教育等党组织活动,历经艰难,最终带领锦绣物业党支部摘掉了软弱涣散的帽子,完成了支部换届,使支部得以保存,让支部得以壮大。同时,以公司改制为契机,将党的工作写入公司章程,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

种种困难没有成为“拦路虎”,令行禁止,在____身上展示的淋漓尽致。____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时刻提醒大家,业主安全工作,责任重大,一刻也不能懈怠,每一位员工的服务理念要提升,做好服务工作。____将部队良好的工作作风带到了锦绣物业,并影响着每一位公司员工,员工改掉了开会迟到、办事拖沓懒散等不好的行为习惯,各个精神饱满,工作热情高涨,主动加班,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

公司所管辖的小区,时时都能看到____的身影,实地了解锦绣物业员工的工作内容,工作强度。在得知公司员工刘新云、阿吉买买提有生活困难,____与工会主席实地关心慰问,掌握了家庭人员详细情况及困难原因,主动提请工会组织吸纳困难职工,让公司职工感受到组织的关怀与温暖。

新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给人们在迎接新年的同时也蒙上了一片阴霾。自__年1月25日,接到上级“抗疫”通知以来,________物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积极响应,____没有丝毫迟疑,迅速行动起来,第一时间将上级相关指示传达到每一名员工,制定具体工作措施,及时采购口罩、消毒剂、喷雾等防疫器材,对每位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测量,严格盘查,对外来车辆登记管理,及时劝返外部来访人员;水暖工、电工24小时待命,全力保障疫情期间所辖小区的水电暖正常运转;物业保洁员每日使用酒精、84消毒液对单元门把手、健身器材等公共设施、单元门厅、电梯等公共区域进行定时定点消毒,对地沟、垃圾桶等进行无死角、重点清洁和消毒,坚决将病毒隐患“拒之门外”。

面对防护物资紧缺的现状,____不畏病毒感染的风险,不谈条件,主动把防护级别更高的n95口罩让给身边的同事,自己穿着迷彩服戴着普通口罩与时间赛跑,以身作则,与疫情斗争,组织人员在密集场所设置提示牌,对辖区内所有可预见的风险点进行全面排查、分析、研判,尽最大能力将疫情防控工作落实落细,开玩笑的说:“我是军人出身,身体好,病毒见了我都绕着走,这一场大仗,是全国人民一起打的,将来赢了,也是全国人民的功劳,我们齐心合力,一定能阻击疫情,战胜困难!”一个多月以来,____白天奋斗在一线,晚上在单位参加夜间执勤工作,为了缓解每日奋斗在抗击疫情一线的保安、保洁同事的压力,____每日自发给当班的十几名同事做午餐,并时常与他们谈心交流、心理疏导,从根本上解决一线同事的生活困难。

得知公司目前经济资金运转困难之后,____主动承担起收费工作,仔细盘查了公司成立到现在的业主欠费情况,在工作休息之余,____通过电话沟通,实地走访等方式了解情况,耐心细致的做讲解工作,对业主提出的历史遗留问题进行处理,最终追回了物业费欠款,缓解了企业经济压力。

提起____,公司的员工们都说:任董事长平易近人,关爱员工,有人情味,在他这上班,有干劲,也不拖欠工资,员工生活有困难了,只要找到他,他一定会尽力帮忙解决。工作到现在,一路走来,其中有多少酸甜苦辣,只有____自己心里清楚:“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就是要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活出价值和精彩”。____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铁骨亦有柔情,每个穿军装的男人,不曾亏欠国家,不曾亏欠组织,不曾亏欠工作,甚至是不亏欠人民。____在部队的20年,所有的青春汗水都献给了国家,献给了最需要他的边防事业,但是,他亏欠自己的家庭,十几年来,妻子一个人将孩子抚养长大,没有参与过孩子的成长,除了孩子的年龄,孩子的喜好,兴趣,甚至其他,一无所知……这些都是____心里最柔软的伤。自古忠孝不能两全,选择为了大家,就是舍弃小家,这些年来____始终坚守岗位,把牵挂藏着心中,守护万家灯火,为了国家为了百姓,无怨无悔地选择了责任和忠诚。

从军营到地方,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精神,作为一名党员干部,____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带领企业员工做好为业主服务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声“到”,一生“到”,展示了退役军人的价值和风采。路漫漫其修远兮,不论以后的路崎岖坎坷也好,一马平川也罢,____定会永葆军人本色,坚守使命,创出一片天地。

最美退役事迹材料篇三

在工作单位,柳晓川是一名兢兢业业的好员工,有着军人吃苦耐劳的作风;八小时工作之外,他是一名资深的公益人,身兼数职,为推动公益事业发展奔走忙碌,不计报酬、不图名利,有着军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十年如一日,热心公益不忘初心

__年,柳晓川利用网络平台创立了“爱飞扬”公益团队。__年,“爱飞扬”在市慈善总会成功注册。__年,“爱飞扬”公益事业促进会成立。目前该团队已拥有“爱飞扬助学”“公益小天使”“困境儿童焕新”“小候鸟”“周末陪伴”等志愿服务项目,为困境儿童、助学外来务工子女、独居老人等提供服务。如“小候鸟”成长营项目,以外来务工子女为服务对象,累计有5000余名学生受益,__年被湖州市民政部门评为品牌公益服务项目。“爱飞扬助学”项目不仅帮助湖州地区贫困学生,还在贵州江西坪小学成立了“爱飞扬”班,在拉萨德吉孤儿院建立了“爱飞扬”图书室,在藏区格萨希望学校长期开展“免费早餐”公益项目等,捐款捐物300多万元,受益学生累计7199人次。十三年间,“爱飞扬”公益团队开展了近千余次公益活动,近65000人次参与,累计服务时间近200000小时,成为活跃在湖州地区最为重要的民间公益实体力量。

铁肩担道义,直面疫情勇挑重担

__年,在抗疫战斗中,“爱飞扬”坚定地担负起市本级抗疫志愿者招募重任,第一时间招募1011名志愿者,成立志愿服务专项工作组。第一时间安排志愿者280余名,分赴湖州高铁站、各高速路口、省界卡点进行24小时值守,守好第一道防线。同时安排志愿者在全市9个大型商场超市门口为市民免费发放口罩,并积极参与各社区防疫工作,为孤寡老人开展上门服务,全方位、多手段守护社区防疫“最后一公里”。

整装再出发,奋进前行永不停步

“爱飞扬”在奉献社会的同时,也为千万爱心人士进一步实现了自我的人生价值。十三年来,柳晓川始终发扬军人不畏艰辛、勇往直前的作风,带领团队披荆斩棘、奋力前行,成为湖城民间慈善公益的标杆。如今的“爱飞扬”,公益服务范围不断拓展,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并顺利承接湖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中心的运营。它将始终践行“促进全民慈善,推动有效公益”的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种下善的种子,开出爱之花朵。

最美退役事迹材料篇四

__,男,__岁,党员,县乡庄党支部副书记,__年11月入伍,__年12月退伍。退伍后他放弃了外出高薪就业的大好机会,发挥军人吃苦耐劳的精神,选准产业,用自己敏锐的眼光和执着的追求,开始了发展香菇种植的创业路。庄村在90年代初就开始种植香菇,由于技术和市场原因,村民对种植香菇是既恨又爱,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要想哭,种香菇;要想哭得痛,明年接着种。村里大部分村民放弃了香菇种植。

经过市场调研,不怕吃苦的他坚信:种香菇是个不错的致富项目,虽然种植香菇技术要求较高,但是,只要用心就一定能够掌握,之前没种好,关键是种植技术还没有很好的掌握。他就凭着不服输、敢拼搏的军人经历,决心重振当地香菇市场,他先后自费到香菇之乡福建省三明市和省食用菌研究所等地专门学习香菇种植知识,逐步熟练地掌握了香菇的种植、制种、制菌棒等技术,经过多次探索实践后,对香菇菌袋杀菌和出菇方式进行了改进,感染变质的菌袋明显变少了,人工成本也下降了,他自己的香菇种植规模也越做越大,最多时,他在周边发展一二十个香菇种植基地,__年种植香菇达200多万棒,都由他负责提供菌种、辅助材料和技术指导。规模的扩大,效益的提高使尝到了甜头,决心让香菇种植在家乡变得越来越强大,通过几年的拼搏,庄成为远近有名的香菇基地,市场规模越来越大,他被乡亲们誉为“香菇大王”。

__年,他以高票当选为村党支部副书记,打那起,他没有忘记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主动将自己掌握的种植技术无偿提供并推广给周围的人,带着大家一起致富。截止目前,先后帮扶了20余户贫困户,__年赊销给贫困户的棒袋等物资达20多万元。他总说,自己致富了不算富,乡亲们都富了才算富,能为乡邻做些实事,也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后要带领更多的乡亲靠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让更多的群众依靠香菇种植脱贫致富奔小康,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燃烧青春,作出自己应有的奉献。

最美退役事迹材料篇五

郑璐,男,1982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电业局输电管理处高级技师。

入伍,退役,曾是武警鄂尔多斯支队机动中队的一名战士,现成为全国电力行业的技术能手,从事着电网中高压输电线路的维护检修工作。每天郑璐身穿迷彩服、肩挎望远镜,行走在高山沙漠、戈壁荒原,用双脚丈量着1400多公里的输电线路。郑璐带领团队创造了连续4069天安全生产无事故的记录,、创造了内蒙古地区220千伏线路“零故障、零跳闸”记录,设备可用率年年都保持在99.8%以上。他研制的“电动硅橡胶绝缘子清扫器”,可在输、变电设备带电运行情况下,对脏污绝缘子进行清扫,一年可创造经济效益33多万元。为使输电检修更加安全高效,郑璐摸索出了一套工具加工、技术革新、管理创新的工作方法,开发出多项管理型创新成果,其中“图文并茂的电子台账”“四季维护网络图”等使输电管理达到流程化、标准化、精细化。他被评为“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全国优秀复转军人”,荣获“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