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思想汇报>最新六年级美术教案教学反思 六年级美术教案(汇总10篇)

最新六年级美术教案教学反思 六年级美术教案(汇总10篇)

作者:BW笔侠 最新六年级美术教案教学反思 六年级美术教案(汇总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六年级美术教案教学反思篇一

1.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

2.学习和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宇宙飞船.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1.培养学生养成收集有关宇宙飞船的信息与资料习惯.

2.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各种宇宙飞船.

了解和掌握飞船的主要结构.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上天的影片,自制宇宙飞船的教具模型,挂图等.

1.引导学生多途径搜集相关载人飞船与宇航员的知识.

2.同时并准备一些废弃材料(塑料瓶,纸盒,彩纸等).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影片

欣赏20xx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中国首位宇宙员杨利送上了太空后的一段影片,并讲解有关"神舟五号"的发射情况。让学生通过直观的了解,亲身感受中国人民实现了千年来的飞天梦。

三、讨论交流

1、导入课题

2、引导学生欣赏宇宙飞船图片作品,感受作品所体现的"宇宙飞船的形状特征"

4、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

5、各组学生把各自搜集相关宇宙的各种资料及图片进行展示然后回答.

1、师生共同找出飞船的主要结构,师边讲边演示各种各样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造型.

2、教师总结学生们搜集到有关宇宙飞船的相关知识,讲述宇宙的多种造型特征与设计原理,以及有关载人飞船,载人航天器组成的知识.

3、教师重点边讲边演示自做的教具模型一一分解几种宇宙飞船的.主要外型结构部件.

4、分组欣赏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外型组成部分.

5、启发每个小组应积极动脑,有创意地并要符合宇宙飞船的基本造型特点制作一艘宇宙飞船.

6、学生分组进行绘制草图.

7、师到各小组给予指导.

8、各组学生开始制作活动.

1.组织学生欣赏各小组展示自己组的作品,由各组组长阐释本组所制作宇宙飞船模型的特点与优点.

2.引导学生自评与互相评.

3.收拾与整理:学生整理桌面与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鼓励学生回家有机会制作卫星城,有一定的场景,有多种形状的卫星,并配以一定的交通工具与自然景物.

六年级美术教案教学反思篇二

1.通过纸公鸡的制作,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立体动物造型的一般规律。

2.提高学生手工制作的能力和审美能力。

3.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作业要求:用挂历纸每人制作两只纸公鸡。

(三)教学重点:鸡的纸造型方法。

(四)教学难点:多种不同的构思、设计和制作。

(五)课业类别:工艺制作课。

(六)用具准备:1.教师:示范成品、书、挂历纸、剪子、胶水、学生作业。

2.学生:书、剪子、胶水、挂历纸。

(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展示教师示范成品,学生观看,板书课题。

3.教师小结:演示制作过程:

(1)鸡头:扇形卷粘成一个锥体。

(2)身体:装饰粘贴翅膀,尾巴及花纹。

(3)整体成型:

三、学生用手中的.挂历纸自行设计制作公鸡,教师辅导:

四、课堂小结:

展示优秀作业,加以表扬。

附:板书设计:

纸公鸡

制作过程:

(1)鸡头:扇形卷粘成一个锥体。

(2)身体:装饰粘贴翅膀,尾巴及花纹。

(3)整体成型:

一、导入新课:

以前节一个锥体的公鸡引入新课——多个锥体制作的公鸡。

二、讲授新课:

1.出示教师示范成品。

2.讲解演示多个锥体组成的公鸡。

(1)在前节基础上将身体独立用锥体制作。

(2)演示:

三、学生设计制作,教师辅导:

四、展示全班学生作业:

五、课堂小结:

六年级美术教案教学反思篇三

1、培养观察、创造力

2、学习街头标识物的设计

教学重点及难点:色彩新奇强烈,引人注目

电教、教具、学具准备:图片

一、揭示课题:街头标识物(二)

二、欣赏一组街头标识物图片

1、讨论、发表自已觉得成功之处。

2、不足或自已觉得可改进之处。

三、谈一谈家乡的商店、宾馆和饮食娱乐业的标识物。

师:它们的设计有些什么问题和不足吗?

1、小组讨论

2、交流意见和建议

四、构思、想象心中的标识物

1、继续欣赏图片

师:这些设计简洁明确、新奇强烈的标识物是现代城市繁荣的标志,也给商业注入了艺术气息。

(1)家具店标识物

(2)汽车配件商店标识物

(3)鞋店标识物

2、学生构思

从色彩、形状上考虑,大胆创新

五、学生创作:为商店设计一个街头标识物。

要求:注意标识物的实际大小和放置位置。

色彩新奇强烈、引人注目

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作业观摩

观摩、交流大家的设计,看谁的.最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也较有趣,同时能符合特定的商业服务要求。

六年级美术教案教学反思篇四

1、培养表现力

2、大胆运用颜色作画

3、掌握风景写生的.布局方法

1、全理构图

2、大胆用色

范画数幅

作画时要先用合理的构图,把透视关系画准确。(近大远小的透视)

主要掌握近景、中景、远景三个层次。表现空间感,一般来讲,中景主要用来刻画主体物,画得比较实,而远景是为了衬托中景,画得比较虚。掌握得好,有了虚实,也就塑造了空间感。

(1)构图

(2)画铅笔稿,用线要轻

掌握好近景、中景、远景

(3)着重刻画

城市和乡村,都有美丽的景色。一块草地,一片树林,一道河湾,一条小径……都可以吸引敏感的眼睛。

(1)用钢笔、铅笔或色彩画一幅风景写生

(2)可以外出写生,也可以临摹

(3)可用多种方法

(1)作业展评

(2)学生互评

六年级美术教案教学反思篇五

1.了解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基本知识及其艺术表现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

2.引导学生在欣赏、分析、感受的基础上,研究与尝试用中国水墨画的形式表现身边的人物,初步掌握水墨人物画基本的表现方法与步骤,表现出人物的生动特点。

3.提高学生的水墨表现能力和对水墨画的热爱。

重点:对于水墨人物画特点的了解与表现方法的掌握。难点:学生对水墨人物画造型的掌握及墨色关系的处理。

(学生)中国画工具。

(教师)教学的课件,水墨人物画的图片资料,教学演示的工具。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教师引言:中国画的类型常根据表现题材的不同分为山水画、花鸟画与人物画。人物画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宋代的梁楷到现代的蒋兆和、周昌谷、刘国辉等都擅长画水墨人物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水墨人物画——出示课题《水墨人物画》。

2.引导分析,了解特点。

(1)出示课本中梁楷、刘国辉、蒋兆和三位画家的三幅水墨人物画作品,教师简单说明三幅画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与分析:他们与一般人物画的表现方法有什么不同?三张画在表现技法上有什么不一样?分别给了你怎样的感受?你最喜欢哪一种表现方法,为什么?学生观察讨论,师生展开交流。

(2)教师出示一些其他的水墨人物画作品,学生进一步欣赏,增加感受。3.表现方法与步骤的研究。

(1)出示一幅水墨人物画作品,也可以是课本中的范画,引导学生分析与思考:它运用了哪些水墨画的表现技法?作画的步骤是怎样安排的?交流观察与思考的结果,教师要充分地肯定学生的观察与思考,同时进行必要的引导与补充。

(2)教师现场示范基本的表现技法与步骤,如勾写造型、变化墨色、着色方法、背景处理等。

(3)学生交流自己的一些见解,补充相关的问题:如“有其他更好的表现方法吗”、“画面中怎样安排人物形象才好看”等。4.布置作业,鼓励创作。欣赏一些学生的人物画作品,可以着重欣赏人物半身像的作品,引导学生有所借鉴。

要求学生根据一些人像的照片资料,创作一幅水墨人物画作品,也可以选择课本中的水墨人物画作品进行临摹。

六年级美术教案教学反思篇六

1、体验街头实物标识的商业价值与审美价值,感受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通过欣赏与思考,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的设计创作欲望。

3、用手工的形式大胆表现,设计制作一个标识物。

运用废旧材料制作一个有趣的商店标识物。

设计造型独特,立意贴切。能否活用废旧材料。

一、资料赏析

找一找都用了哪些材料来制作?——有皱纹纸、手帕、纸盒、药盒、剪刀等。有瓦楞纸、绒线、彩纸等。有彩纸的边边角角,还画了不少背景。

制作技巧:(材料的运用提示)

可以用一些表面原本就有纹路质地的材料来制作,正如图中瓦楞纸的妙用一样。

二、操作技巧

步骤:(以手工表现形式为例)

1、构思,确定主体物。

2、选择好适当的纸质、废旧材料。

3、制作、组合,注意色彩的搭配。

4、调整,完成。

5、欣赏,。

运用材料技巧:可以用一些表面原本就有纹路质地的材料来制作。

三、作品展示

四、作业设计要求:

1、将构思的形象设计制作一个有趣的实物标识。

2、色彩新奇强烈,引人注目。

3、以手工的形式完成,在使用材料时能巧妙利用材料的特点。

五、课后拓展

把大家各自做的商铺组合在一起,组成一个热闹的商业街。

本课在教学内容上注重趣味性和实用性相结合,设计标识物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的表现生活,品位生活的意识。教学中,教师既不能全盘灌输,过分强调制作技巧,限制太多,也不能一味放任学生,随意添加,以致作品质量太低。因此,教师需把握好度,适时、巧妙的引导学生思考与创作。

六年级美术教案教学反思篇七

彩墨游戏是儿童接触国画和了解国画材料与工具及特性的很好切入点,通过游戏既可以降低学生对国画的陌生感和神秘感,还可以通过游戏感受彩墨与宣纸的性能,同时感受传统画笔表现浓淡干湿的神奇效果。

学情分析:学生初次接触国画笔墨概念和毛笔在宣纸作画的与以往不同的体验,所以,在学生创作时,一定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学中注意引领学生根据现象去发现,根据问题去探讨,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显性内容与目标:简单了解彩墨画是绘画形式之一,初步认识中国画,了解绘画工具;

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彩墨画笔墨渗透的特点,感受彩墨画的乐趣。在彩墨游戏中发现偶然现象和意外效果;能够在生宣纸上随意扩散的墨迹的.基础上进行添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

重点:让学生在游戏中去发现彩墨与宣纸产生的一种特殊渗化效果。

难点:笔上水分的多少与不同的变化。

课前准备:水墨画工具、欣赏作品、想象演示图、课件。

一、导入示范演示

二、设疑自探。

教师的演示,了解学生有哪些想法和疑问。

游戏一:让我们一起在纸上随意地画线条;

游戏二:选择不同的工具随意地画;

游戏三:用重墨画一个图形,再用淡墨画一画。

交流,大家感受到了什么?

游戏四:用笔蘸色,用敲的方法把色敲到宣纸上。

游戏五:将颜色加上水,也敲到画面上。

交流,深浅不同的颜色落到了干、湿、浓、淡墨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交融、渗透、色破墨、墨破色)

四、评一评,大家的画使你产生了什么联想?

五、拓展运用:

1.总结经验,抛开拘束,大胆创作。

2.找同学和老师一起创作一幅画。

六年级美术教案教学反思篇八

人教版美术教案第九册(全册)

人教版美术教案第九册(全册)

目录:

1万绿丛中一点红2色彩的和谐3美丽的纹样4礼物的外套5趣味文字

6地球的新生7古朴精美的华表8鸟语花香9陶泥的世界10诗情画意

11为解放军叔叔画张像12会跳的玩具13电脑美术14美术学习纪录袋

15元宵节里挂彩灯16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

1、万绿丛中一点红

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色彩的对比并进行涂色练习,引导学生能利用对比色来装点自己的生活

教学重点:

认识色彩的对比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对比色

教学用具:

教师:课件

学生: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报纸,抹布

教学思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欣赏:

(1)出示课题万绿丛中一点红

(2)比较:相同的主体,不一样的背景,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2发现:

(1)当一种颜色出现在另一种颜色上,人们在视觉上便会比较两种颜色.当两种颜色相差得远时,就会特显出另一种颜色.这就是对比了.

第二课时

1欣赏作品;

绘画(高更凡高卢梭等)雕塑家居服饰等诸多方面对比色的应用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2了解招贴画

欣赏德国和俄国的对比色招贴画

学生分组讨论:

什么是招贴画?

它们有什么特点?

了解元素:标题主题图标注语

3实践:

(1)以剪贴为主,用对比色组织一幅招贴画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的作品展评:结合招贴画的特点根据本节课的要点开展点评

2、色彩的和谐

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邻近色,掌握邻近色的调配规律

2用邻近色进行涂色练习

3感受色彩的魅力

教学重点:

认识邻近色并掌握其调色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邻近色表现出和谐的色彩搭配和完整的画面效果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水粉颜料和绘画工具

学生: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报纸,抹布

教学思路:

教学过程:

1引导欣赏:

(1)播放录象,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画面

(2)出示课题色彩的和谐

(3)复习对比色,比较邻近色与对比色的区别

2目标发展:

(1)什么是邻近色?(出示色轮)

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如:

黄黄绿绿

红紫紫蓝紫

黄橙橙红橙

(2)寻找邻近色(师生互动)

a家居图片

b生活图片

c建筑图片

(3)欣赏画家作品,找出邻近色,并说说邻近色在画面中产生的效果:和谐

(4)师示范邻近色的调配方法

黄色里逐渐加大蓝色比例,最后变成绿色

3实践活动:

(1)作业:用邻近色组织一幅画面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4作业展评

3、美丽的纹样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学会用几何形自然形等要素点线面来装饰适合图形的纹样

教学难点:

运用点线面三要素及夸张变形等变化方法来设计制作适合纹样

教学具准备:

适合纹样图片资料作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欣赏图案将学生带入美丽的图案中

(图案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美的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欣赏图案

提出问题:刚刚欣赏的图案中,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生:我发现它们的外形有的是我们数学中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生:有的外形像桃子有的像树叶

生:里面的图案类型有的是一个形象,有的是几个形象组合在一起

生:里面的图案跟外面的形状是一样的,也跟着是圆形方形

(同学们说的都不错,观察的很仔细,说出了这些图案的特点)

师总结学生的发言,揭示课题:适合纹样

2了解知识掌握方法

师:在我们生活中可以发现很多这样的图案来说一说,你在哪些地方见过它们?

生讨论发言

师:那我们同学想不想自己来做一做这样的图案呢?

我们在来仔细的观察欣赏一下,同时思考以下的问题:

1)什么是适合纹样?

2)基本形有哪些?

3)我们可以有哪些填充的图案

生欣赏思考讨论

(了解了适合纹样的一般知识,掌握了基本规律,有利于下一步的设计制作)

师:在以前我们学过了夸张变形省略等方法,这节课中我们可以用到它们

3构思设计制作精美的适合纹样

生作业起稿师巡视辅导

第二课时

1学生展示纹样底稿,师生根据本课学习重点要求进行互评

2学生进一步涂色完成作品师生根据本课学习重点要求进行互评

3教师展示适合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服饰家居等

4学生尝试将自己设计的纹样应用装饰生活物品师生根据本课学习重点要求进行互评

4、礼物的外套

教学目标:

1了解礼物包装的作用

2通过折剪粘等技法,给礼物穿上美丽的外套

3将废旧的盒子或纸袋,进行重新美化与包装

4让学生感受美化生活用品的乐趣

教学重点:

礼物外包装的设计方法

教学难点:

不同包装材料的巧妙地设计

教学准备:

1学生寻找身边的各种可利用的材料

2课前教师收集不同风格的礼物包装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组织教学

3导入课题

二发展阶段

1教师展示课件,讲解方行纸盒的包装

(1)根据废旧盒子的.大小裁剪与之相适应包装纸的大小,将盒子放在包装纸的正中央

(2)用双面胶或胶水接合两边

(5)用柔软的材料制作花束系在理盒上

2让学生讨论不同的礼物是怎么包装的,师生交流

3教师给学生展示不同包装的礼物,开拓学生的眼界

5教师巡视指导

6作业评讲: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相点评

三教学拓展

1可以将包装设计装饰成小动物小娃娃旅行鞋星星等形状

5、趣味文字

教学目的;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美术字基础知识,掌握变体美术字的书写方法与美化方法

2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感受趣味美术字的乐趣

课前准备

1学具:记号笔水彩笔荧光笔

2教具:各种美术字和变体美术字记号笔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引导阶段

认识基本美术字体及其特点:

出示宋体黑体等基本文字引导学生欣赏其特点

宋体:端庄大方,笔画横细直粗,点上尖下圆,横画收笔有顿角,笔画转折时顿角明显

黑体:笔画横竖一样粗,方头方尾,醒目有力

欣赏基本美术字体和变体美术字的比较

出示范字花两种美术字引导学生观察那种更有趣味?为什么?生--

2发展阶段

认识趣味文字的特点:

趣味文字的分类

a笔画变化:改变笔画的形状或粗细,使之更有装饰性

b字形变化:改变字的外形,使之更有造型感

c结构变化:将某笔画进行夸大或缩小来求新颖的效果

d形象性:根据文字含义运用形象图案来装饰字体

欣赏优秀美术字

六年级美术教案教学反思篇九

(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

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点、线、面的游戏、橡皮泥塑、绘画、手工制作、纸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谈。知识和能力: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进度

周次内容

第一周《魔幻的颜色》《万花筒》

第二周《万花筒》《大人国与小人国》

第三周

第四周

第五周

第六周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九周

第十周

第十一周

第十二周

第十三周

第十四周

第十五周

第十六周

第十七周

课题:魔幻的颜色

课时:1课时

施教时间:8月30日——9月1日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

2、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有两个原色调处的第三个颜色。

3、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

教学准备:

学生:颜色、纸、笔等

教师:塑料杯、颜色、实物投影等

教学重、难点:

1、能否用三原色调出三间色并指导色彩的出处。

2、理解三原色及间色的概念。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一:

听老师讲故事,加入这个世界没有颜色会怎样?并请学生加入到讨论中来。

活动二:

1、说说你知道的颜色有哪些?

2、你知道这些颜色都是怎样来的吗?

3、给学生介绍三个小伙伴:红黄蓝

4、老师讲两个有红和黄色的瓶子的颜色分别到入一个空瓶子中。看产生了什么变化?

5、出示课题:魔幻的颜色

活动三:

1、请学生也来变变看。用红和蓝、蓝和黄交朋友。看看变成什么颜色?

2、产生的这些颜色在生活中那里存在?

3、在倒颜色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颜色倒的多与少会影响所产生的颜色的深浅。)

4、请学生再做练习。

活动四:

小结:橙=红+黄绿=蓝+黄紫=蓝+红

活动五:

1、考一考:请学生来做小老师考考大家。

2、总结出原色与间色的概念。

活动六:

1、调—调、画—画创造一幅美丽的画。

染一染、吹一吹、印一印感受魔幻的色彩。

请学生用以上任何一种形式来完成一幅画。

2、作品展示

活动七:

拿出自己收集到的图片来进行交流。教师小结。

教学札记:

把颜色调得很厚、很脏,或是没有计划的胡乱调,作业效果一团糟。所以我在指导时具体引导学生发现调色时毛笔蘸水的多少,调色时毛笔怎样转动调得匀,涂色时笔触怎样??这些虽然不是教学重、难点,却是决定绘画效果的重要因素,掌握了这些细节,学生作业时就简单多了。

课题:万花筒

课时:2课时

施教时间:9月1日——9月8日

教学目标: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法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试着按照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

教学重、难点:

1.能否表现对称的图案。

2.能否用“先设计一个图案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3.能否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一些有万花筒图案的图片,中心对称的图案。示范用的纸、笔、剪刀、胶水等工具。

学生:有万花筒的学生将其带到课堂,带好彩色纸、剪刀、胶水、绘图笔等。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活动一:玩一玩

分组将各自在万花筒中看到的图案简单的画一下。

活动二:

展示各组的作业,并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

放课件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只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活动三: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绿色的圆形,然后请两组同学到黑板上画一画在万花筒中这个圆形会变成什么样的图样,在学生绘画、比较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用“先设计一个图案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活动四:

大家一起来画一下自己心中的万花筒中的图案,并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作业展示,评价。

不一会就像做游戏一样完成了作业。

第二节

活动一:

教师展示用粘贴方法表现的万花筒,引起学生兴趣。

请学生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简单的制作万花筒中的图案。分组尝试一下。

活动二:

各组向大家介绍、交流自己组找到的简便方法。

活动三:

试着用各种材料来表现万花筒中的图案。

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观察一次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现出来。

活动四:

收拾与整理。

课后拓展:

在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边形图案的外边,还有无数个三角形花样,所以,我们才叫它万花筒。不同的学生看万花筒,得到的感觉也不一样。建议学生试着用多种外形来概括万花筒图案的形状,表现它的缤纷。

试着做一个万花筒。

札记:现在的万花筒里的花片都是塑料的了,反而不如以前用纸片做的效果好。有一位学生拿来了她妈妈小时候玩过的万花筒,在班里传来传去,惹得同学们十分羡慕。有了这个五彩缤纷的宝贝,孩子们的思维便被调动起来了,作业的效果还真不错。

课题:大人国与小人国

施教时间:9月7日——9月15日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

2、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

教学准备:

学生:玩具、纸、笔等

教师:电脑图片、动画资料、实物投影、玩具等

教学重、难点:

1、如何理解大与小是通过比较表现出来的。

2、能否用对比的方法来表现画面中的大与小。

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活动一:

1、请学生观看《格列佛游记》电影片断。

(于:andp,bartos收藏。

第2课

课题:万花筒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能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试着按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

教学重难点:

1、能否表现对称的图案。

2、能否用“先设计一个花样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3、能否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

教具学具:彩色纸,剪刀,绘画笔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让学生看看万花筒然后讨论: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

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2、发展阶段

我们要创作一个:“真实的”三角形花样,可以剪,可以画;再制作其余五个“镜子里的”花样,组成要做的图案。

然后思考用什么方法使图案对称。(将纸叠在一起剪,用印的方法来画??)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再一次观察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现出来。

3、收拾与整理

万花筒:

一种光学装置。由几面镜片组成,能使人从其中窥见由彩色玻璃碎片拼成的对称几何图形;转动装有玻璃碎片的部分即可显示出变幻无穷的图案。由布鲁斯特于18前后发明,18取得专利权。简单的万花筒包含两片楔形条状反射镜,成60度或45度相连,也可用一片明亮的铝片折成。镜片装在筒内,筒的一端装有可转动的玻璃盒,其中放置彩色玻璃碎片,金属箔或圆珠。有些万花筒不装玻璃片盒,而用反射镜片反映远方的物体。如在窥孔上装一目镜则效果更佳。

在万花稠中归亮的那个六边形图案的外面,还有无数个三角形花样,所以,我们才叫它万花筒。不同的学生看“万花筒”,得到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建议学生试着用多种外形来概括万花筒的形状,表现它的缤纷。试着做一个万花筒。

第3课

课题:大人国与小人国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

2、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

教学重难点:

1、能否用对比的方法,来突显主人公的“大”或“小”。

2、用来突显主人公的“大“或”小“的表现方法是否有创意。

3、构图是否完整。

4、能否有意识地使用一些自己喜欢的色彩组合。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请学生将带来的各种物品放在不同的背景前,说说感觉并讨论:是什么原因使同一样物体看起来有时候显得非常大,有时候又显得非常小,让学生举例说明。

教师也可以用一些图片,影像资料告诉学生: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显示出来的。

二、发展阶段

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开始作业。

三、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四、课后拓展:用泥塑的形式,配以一些玩具,模型,背景图表现立体的大人国或小人国。

第4课

课题:前前后后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能够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

2、能够运用“近大远小”的规律,绘画或拼贴一幅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能否例举“近大远小”的现象。

2、能否用“近大远小”这一规律来表现前后关系。

3、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交流课前观察的结果,教师同时出示相应的图片,影像资料等。说说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规律?举例说明。

二、发展阶段

讨论:在以往的绘画中,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前后关系的?

知道了“近大远小”的规律后,说说你准备如何用它来表现景物前后关系?教师可以为学生的作业指定一个主题,也可以让学生讨论后自主命题,并选择一种作业形式(绘画,拼贴,或两者结合)。

绘画之前可以与学生探讨一下绘画顺序:先画什么比较合理?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课后拓展

寻找,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世界名画,并用简单的语言加以书面评论。

第5课

课题:天然的斑纹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能够用一两句话说出不同肌理效果带给自己的独特感受。

2、能够用拓印,拓印添画,绘画等方法表现1-3种不同的肌理。

教学重难点:

1、能否理解肌理的含义。

2、能否说出不同肌理给人的不同感受。

教具学具:收集的树叶、羽毛、各种有凹凸纹理的徽章等。水彩工具,蜡笔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教学

1、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界中一些平常不太被关注的细节,让学生不光会用眼睛,还要尝试用触觉去感知这些细节的美丽,积累一些视觉和触觉的经验。

2、发展阶段

教师介绍,示范两种拓印的方法:将纸覆在实物上,用铅笔,油画棒等工具直接将纹理印下来;或将水粉画颜料涂在实物上之后用吸水性能较好的纸印下它的纹理。制作肌理效果的方法还有很很多,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创意。也可以让学生用绘画的方法来表现美丽的斑纹。

以上拓印的方法不难,但要取得很理想的效果却也不是很容易的,给学生多一点的时间去尝试,并且在作业过程中,组织几次讨论,谈谈成功的原因,谈谈失败的原因,谈谈遇到的困难,谈谈解决的方法,这样会使学生更快地掌握拓印的方法。学生可以自主决定用什么方法,表现什么样的肌理。建议用两课时,让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表现不同的肌理。

3、收拾与整理

由于这节课会用到多种材料,教室里会显得凌乱一些,所以,下课前要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收拾物品。

二、课后拓展

肌理:与形态,色彩一起组成造型三要素。肌理指由于材料的不同配列,组成和构造而使人得到的触觉质感和视觉触感。质地,手感,触感,织法,性质,纹理等说法,都可包括在肌理之中。能够实际触摸的称为“触觉肌理”;只能看不能触摸出差别的称为“视觉骨理”,如从照片或印刷品上感受到的肌理即是。

第6课

课题:校园里的花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各种植物枝叶生长的结构,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以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变化。

2、能运用不同大小的点,流畅富有变化的单线条来写生各种植物,并将点与线结合添加上背景使画面的构图更完整。

3、通过写生,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能否通过观察了解写生植物枝叶生长的结构,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

六年级美术教案教学反思篇十

引导学生体验水墨画的韵味和审美情趣,从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认识美术的文化性与历史继承性。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材料和水分的关系,调动学生主动性,放开手脚,大胆创意,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水墨画的韵味的理解和感受,并表现在自己的画上。

范画数张,生宣纸数张,毛笔,笔洗,画毯,中国画颜料等。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1.学生体验:

(1)拿出生宣纸和毛笔,让学生谈一谈,宣纸和图画纸有什么不同?教师总结:宣纸和毛笔以及墨是中国画的工具。这也是中国画不同于其它画种的主要特征。

(2)让学生动手用墨和水在宣纸和图画纸上随意涂画,然后看看有什么不同?

(3)教师展示范画并提出问题:这些画是用什么材料画的?有什么特点?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总结:这些作品是利用水和墨在宣纸上的冲化、融渗产生的浓淡变化,通过墨与彩的泼洒、点染、堆积形成墨、色、水相互辉映的效果。这种效果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令人回味无穷,这就是水墨画的韵味。

2.师生共讨:

(1)你知道国画的历史吗?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水墨画,顾名思义,就是用中国传统的绘画工具,按照中国人的审美习惯而画出来的画。中国的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树一帜。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所以我们要继承传统文化,使它不断发展。

(2)你理解水墨画的韵味吗?

出示作品,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这种墨与色相互交融形成的神奇效果,令我们回味无穷,遐想翩翩。其特点在于似与不似之间,水、墨、色交融变化,颇耐人寻味,这就是中国画特有的审美标准之一“韵味”,有“韵”才美,无“韵”是不美的。

(3)你知道这种韵味是怎样形成的吗?

教师示范:浓破淡、淡破浓、色破墨、墨破色,用墨和彩点染,堆积、泼洒能形成相互辉映的效果。学生有了动手的欲望,急于想体验一下。教师因势利导。

3.学生实践:

教师布置作业,自己动手创作一到两幅水墨作品,用笔要大胆,注意墨与彩的浓淡,以及水分干湿的把握。学生作画,教师巡视,及时指导遇到的情况。

4.作品评价:

提出评价标准:用笔大胆,水、墨、色相互辉映,墨与彩的浓淡以及水分的`把握要恰到好处。画面要体现出变化莫测的韵味。

(1)学生互评:

(2)师生互评:

5.小结:这节课通过同学们的动手创作,使大家对水墨画的韵味有了很深的了解和体验,

好多同学的作品都不错,希望大家课后去练习,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去表现,看看效果怎样?

(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强调学生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亲身体验水墨画的独特韵味,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做到因势利导、人尽其才。对水墨画的体验,使学生体会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起到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案例二

引导学生体验水墨画的韵味和审美情趣,从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认识美术的文化性与历史继承性。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材料和水分的关系,调动学生主动性,放开手脚,大胆创意,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水墨画的韵味的理解和感受,并表现在自己的画上。

范画数张,生宣纸数张,毛笔,笔洗,画毯,中国画颜料等。

组织教学: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谈谈对国画的认识,教师总结:国画就是中国人用自己制造的工具材料,按照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创造出来的画。国画有几千年的历史,每一时代的画家都以自己的创造,使传统中国画技法更加丰富多彩。水墨画就是在传统技法上不断的创新,水墨画反映出来的审美情趣,既有历史的、民族的特点,又有时代的、创造的新意。富有韵味,是中国画特有的美感。

二.技法探究:

1.学生做水墨游戏:

(1)让学生动手用笔着淡墨在宣纸上随意涂一笔,后用浓墨点在其上。

(2)让学生动手先用干浓墨在宣纸上随意涂一笔,后用淡墨点在其上。

(3)先用墨在宣纸上随意涂一笔后用色在其上点几笔。

(4)先用色在宣纸上涂一笔,后用墨点几笔。

学生做完后,互相观赏评论。教师总结:刚才大家做的几种笔墨游戏,就是水墨画的几种表现方法:浓破淡、淡破浓、色破墨、墨破色。利用水和墨在宣纸上的冲化、融渗产生的浓淡变化,通过墨与彩的泼洒、点染、堆积形成墨、色、水相互辉映的效果。这种效果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令人回味无穷,这就是水墨画的韵味。这也是水墨画不同于其它画种的独特之处。

2.用多媒体出示范画,学生欣赏,师生共讨作品中的韵味:这种墨与色相互交融形成的神奇效果,令我们回味无穷,遐想翩翩。其特点在于似与不似之间,水、墨、色交融变化,颇耐人寻味,这就是中国画特有的审美标准之一“韵味”,有“韵”才美,无“韵”是不美的。

三.学生体验:

教师布置作业,用几种水墨画的表现方法,自己动手创作一到两幅水墨作品,表现内容不限,用笔要大胆,注意墨与彩的浓淡,以及水分干湿的把握。学生作画,教师巡视,及时指导遇到的情况。

4.作品评价:

提出评价标准:用笔大胆,水、墨、色相互辉映,墨与彩的浓淡以及水分的把握要恰到好处。画面要体现出变化莫测的韵味。

(1)学生互评:

(2)师生互评:

5.小结:这节课使大家对水墨画的韵味有了很深的了解和体验,好多同学的作品都不错,希望大家课后去练习,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去表现,使画面富有新意。

本课的设计,通过游戏的方式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体验水墨画的几种表现方法,强调学生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亲身体验水墨画的独特韵味,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做到因势利导、人尽其才。对水墨画的体验,使学生体会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起到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