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讲话稿>角的认识课件及教案(实用17篇)

角的认识课件及教案(实用17篇)

作者:笔舞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良好沟通和配合的基础。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优秀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

小班科学活动《认识水》教案课件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活动,体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快乐;

2.能够分清鞋子的正反,学习自己穿鞋;

3.在努力探索的过程中,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得到提高。

活动准备:

每人一双正反鞋子、一双成人正反鞋子、小木偶、音乐一首和脚印若干。

活动过程:

1.玩踩脚印游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知道脚的不同之处。

2.出示鞋子,幼儿尝试自己穿鞋子。(没穿对也没关系)。

3.幼儿说一说谁穿对了?(引导幼儿观察鞋子的不同之处)。

1.示范成人鞋子,请幼儿帮助小木偶穿对鞋。

2.教师小结:穿对鞋的时候,就像两个好朋友头碰头一样,中间有个小窝窝,就像他们在咧嘴笑。

3.幼儿再次探索穿好自己的鞋子。

1.游戏“比一比,穿一穿”。幼儿把鞋子脱了,随意放好。听老师口令穿鞋,比一比谁穿对了。

2.游戏“小鞋找朋友”。幼儿把鞋子脱了放好,听音乐去找朋友,找到好朋友后,两个小朋友互相帮助穿好鞋。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学期认识土壤教案课件教学设计反思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1、知道在生活中存在着弹力。

2、了解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认识生活中存在的弹力。

难点:区分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教学准备:ppt;弹簧,橡皮筋,塑料尺,尺子,橡皮泥,橡皮擦,蜡烛,海绵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情感。

在,中国举行了一次举世瞩目的奥运会,中国选手何雯娜在蹦床这一项目中为中国再添一金。

1、展示蹦床的视频。

2、问题:究竟这张床是用什么制作的?为什么人站在上面能跳得那么高?

二、初步感知弹性和弹力。

活动一、弹簧。

(一)谈话:以变魔术的形式引出弹簧。

(三)小结:当你的手按下弹簧后,弹簧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这时会有一股丽向我们的手指弹上来。当我们松手后,弹簧又恢复到了原来的形状。

活动二:橡皮筋。

(一)谈话:请同学拿出橡皮筋,拉一拉橡皮筋。

(三)小结:当你拉橡皮筋时,橡皮筋的形状发生了改变。当你往两旁拉橡皮筋时,有一股力量往中间缩。当你松手后,它又恢复到了原来的模样。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让学生初步了解弹性与弹力】。

三、进一步掌握弹性与弹力。

活动三::什么物体具有弹性?什么物体不具有弹性?

什么物体有弹性呢?让学生用力去按一按,拉一拉要研究的材料,细心观察施力前后材料形状有没有发生变化,从而判断材料有没有弹性。在这几种材料中,海绵,弹簧,橡皮筋,橡皮擦,尺子都具有弹性:而蜡烛和橡皮泥一般就不具有弹性。

(一)谈话:用什么方法指导物体具有弹性?

(二)活动:1、设计研究计划和实验。

2、小组讨论,挑选实验材料。

3、小组活动并做好活动记录。知道那些物体有弹性,那些物体没有弹性。

(三)小结:通过实验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四、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四: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多,这些例子等别是:

(一)利用弓的弹力把箭射出去;。

(二)沙发里的弹簧和海绵是很好的材料,它们产生的弹力我们坐在上面很舒服。

(三)圆珠笔为什么能伸缩自如,就是因为有了弹簧的弹力;夹子能夹紧衣物,也是利用了弹簧的弹力。

(四)现代的球鞋里装有弹簧和空气垫,穿上这样的鞋能弹跳得很高。

(五)摩托车装有弹簧,可以利用弹簧的弹力减少行驶过程的震动;。

1、谈话:生活中还有许多利用了弹性的例子,我们一起来看看。

2、实物:出示ppt(图片)。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让孩子用学到知识去判断平时不曾留意的物体是否有弹性】。

活动五:了解同一种物品有时具备两种不同的科学现象。

(一)活动:1、学生比较打篮球。

2、引导学生发现,有气的篮球有弹性,没气的篮球弹性较小。

(二)谈话:有时候,同一种物品在不同的作用上面,它有时具有弹性,有时弹性较小。而这个原理,只能靠我们在生活中发现。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的设计,培养孩子平时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活动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弹力这样一种科学现象,像刚刚我们同学列举的事物,像我们刚刚玩的游戏。其实,生活中,有弹性的物体很多,只要我们有一颗发现的心,科学现象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善于观察,相信同学们都能成为一个小小的科学家。

板书设计:

弹力。

外力作用形状改变。

弹簧弹性橡皮擦。

撤销外力恢复形状。

形状改变所产生的力弹力。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学期认识土壤教案课件教学设计反思

我总体感觉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基本落实到位,学生参与较积极,教学互动较好,基本达成了教学目标,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动手实验,区分哪些物体有弹性,哪些没有弹性?以及知道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我先让学生小组合作实验,然后,让几个学生到讲台展示他们的实验成果,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实验的,说明了什么。然后进行总结。使学生的印象变得非常深刻,掌握程度得到提到。

当然这节课也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可以先演示再让学生去实验,而不是提示他们,尽量再讲得少一点,把课堂留给学生,真正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还有感到时间的短缺,所以这节课上感到有点紧。一是赶时间,怕来不及,二是没上过公开课,心情也紧张,就没有平时上课那样放得开。

小班科学活动《认识水》教案课件

一、教学目标:

1、知道锦鲤鱼是观赏鱼类的一种。

2、了解锦鲤鱼身体外部和各部位的名称。(重点)。

3、喜欢探究有关鱼类的知识。

录音机、锦鲤鱼的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

1、谜语,引起幼儿兴趣。

2、利用电脑出示锦鲤鱼的生活短片,引导幼儿观察。

1)、按顺序有条理地观察:

a、头——两只眼睛、一张嘴。

b、身体——扁扁的、两头较小,中间稍大,身上有鱼鳞,身后是尾巴,身体两旁有鱼鳍。

2)、讨论:鱼喜欢生活在哪里?它爱吃什么呢?

3)、讨论:鱼对人们有什么用呢?

4)、利用小操作游戏加深幼儿对锦鲤鱼的认识。

3、听音乐模仿小鱼做“网小鱼”的游戏。

4、小结。

5、活动结束。

认识物体之你说我摆教案认识物体课件

部编教材口语交际以“听”“说”能力的发展为纽带,构建了螺旋上升的口语交际体系。《我说你做》是部编本教材第一次口语交际,教材内容分四大部分:

一是导语。“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吧!一个人发指令,其他人做动作。”两句短语。一句发出邀请,一句告知游戏规则,简洁明了。

二是情境图。图片中,左边的女孩发布指令:“请你抬起一条腿。”指令只有一个动作要求。五个孩子成各种姿态抬一条腿,离小女孩最远的一个男孩仍双腿站立。

三是游戏延伸提示。学习小伙伴发指令:“把铅笔放到文具盒里,把书合上,然后坐端正。”这个指令里有三个动作要求,需要学生认真听,把信息听全面,才能做对动作。

四是交际提示。“注意听别人说话。”“大声说,让别人听得见。”指出了本次口语交际“听”和“说”两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听”要注意听,别人发指令时,不能私下讲话,不做其他动作,注意力集中在说话者身上;“说”要大声说,声音响亮,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听得清楚,明白指令要求。口语交际是要“知行合一”的,“规则”是“知”,“听说”是“行”。小学生知道要这样做,并不等于他们能这样做,这是需要反复练习和纠正的。如发指令的学生声音不够响,就要练习“大声说”;听到指令没有做对的学生,就需要他们再听一遍指令,把动作做正确。

本课的教学内容针对性强,游戏形式活泼有趣。教师可根据教材特点,创设一个又一个真实的交际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本课交际要求,体验要求的重要性,获得交际的能力。

本课口语交际放在第一单元,是为了发展儿童的人学适应性。初入学的儿童,倾听习惯没有养成,倾听能力比较欠缺。在陌生的环境里,不少孩子容易紧张,发言声音比较轻。本课教学,也有助于初入学儿童建立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二、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听别人发指令,不私下讲话,不做其他动作,注意力集中在说话者身上。

2.能大声说话,声音响亮,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听得清楚,明白指令要求。

3.初步感受到“认真听、大声说”是良好的听说习惯,愿意在生活、学习中的合适场合里努力实践。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游戏激趣,理解题意。

1.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

(1)师生做游戏:教师边说“请你跟我这样做”,边做摸头、拍肩、扭腰等动作,学生接着说“我就跟你这样做”,跟着做摸头、拍肩、扭腰等动作。

(2)归纳游戏特点:看到教师怎么做,就跟着怎么做。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贴图片:看。

2.揭题,理解“我说你做”的.意思。

(1)引出课题。

今天要学习玩一个新的游戏。这个游戏主要不是靠眼睛看,而是靠嘴巴说,靠耳朵听。这个游戏的名称就叫“我说你做”。

提示:根据讲述,板贴嘴巴图片:说、听。

(2)理解“我”:这个“我”,可以是全班每一个小朋友,还可以是老师。

(3)理解“我说你做”:我怎么说,你就怎么做。

板块二试玩游戏,了解要求。

1.试玩游戏,感知规则。

(1)教师发布一条所有学生都能做对的指令,如“请你摸摸小鼻子”。教师随机采访,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能做对动作,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要注意听别人说话。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听”的图标后面板贴:注意听别人说话。

提示:师生互换角色多玩几次,引导学生感知“注意听别人说话”的重要性。

(2)教师放低关键词语的声音再发布一条指令。如发布“请你拉拉两耳朵”,把“两”字的声音放低。学生有的拉一只耳朵,有的拉两只耳朵。

提示:先请做的不一样的两个小朋友说一说为什么拉一只耳朵或拉两只耳朵,让学生在体验中明白一听的人要注意听,说的人也要大声说。在“说”的图标后面贴:大声说,让别人听得见。

提示:师生互换角色多玩几次,引导学生感知“大声说,让别人听得见”的重要性。

2.游戏小结:游戏要做得对,不但听的人要注意听,听清楚,还要说的人大声说,说清楚。

板块三观察图画,明晰要求。

1.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小女孩发布了什么指令。

2.再次观察课文插图,根据她发布的指令说说:谁做对了,谁做错了。

3.说说做错的小朋友做错的原因是什么。教师相机再次明晰两条口语交际要求。

可能原因一:小男孩离发布指令的小姑娘最远,小姑娘发布指令的声音太轻,所以小男孩可能没有听清楚。

可能原因二:小男孩没有集中注意听。

4.强调游戏规则:注意听,听清楚别人说的话;大声说,让别人听得见。

板块四开始游戏,体验乐趣。

1.尝试游戏第一关:“我”说一条指令,“你”做动作。

提示:可以教师发布指令,如“请你站起来”,也可请一位学生上台发指令,其余学生做动作,师生交互评价,形成交际的场。

2.提高难度第二关:“我”说两条指令,“你”做对应的动作。

提示:教师连续发布两条指令,如“请你站起来,把凳子放到桌子下面”;也可请一位学生上台发指令,其余学生做动作;师生交互评价,形成交际的场。

3.终极过关第三关:“我”说三条指令,“你”做相应的动作。

提示:教师发指令,如“请把铅笔放到文具盒里,把书合上,然后坐端正”。教师再发指令:“请把铅笔从文具盒里拿出来,把书打开,然后坐端正。”其余学生做动作。师生交互评价,形成交际的场。如班级学生表现出色,也可让学生来发布指令。

板块五变换花样,享受快乐。

1.活动设计一:“司令说”。

(1)宣布游戏规则:选一人做司令,其他人做士兵。司令在发布命令前有“司令说”三字,士兵就按命令做动作;如果没有“司令说”,士兵则拒绝做动作。

(2)师生一对一示范。

(3)教师做司令,全班游戏。

(4)每组一个男生,淘汰制做游戏。

(5)每组一个女生,淘汰制做游戏。

提示:各游戏环节均要相机结合说出错误原因,引导学生从“认真听”“大声说”两个维度进行点评。

2.活动设计二:按组发指令。

(1)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组,教师给每个组发不同的指令。如全班同学分成三大组,教师可以发指令:第一组同学请起立,第二大组同学请趴下,第三大组同学请蹲下。

(2)三组同学必须等教师发完所有指令才能做动作,不能听到自己组的指令后就做动作。

提示:引导学生从“认真听”“大声说”两个维度进行评价,交流感想。

3.活动设计三:看动作发指令。

(1)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组,每组选一名代表上台发指令,其余成员背对教师;

(2)发令员观察教师做连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作,并根据教师演示的动作进行描述,发出指令。

(3)其余小组成员根据指令做动作。

(4)小组内成员演示动作与教师所做动作一致且人数多者获胜。

提示:引导学生从“认真听”“大声说”两个维度进行评价,交流感想。

4.课堂小结,总结交际小窍门。

玩“我说你做”的游戏:说的人,大声说;听的人,注意听。这样动作才能做得又快又对。

提示:鼓励学生下课的时候,可以和小伙伴再玩玩这个有趣的游戏,也可以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玩。

小班科学活动《认识水》教案课件

1.让幼儿认知最基本的颜色(红色)。

2.并能和同伴一起做游戏。

教学重点。

认识颜色。

教学难点。

分辨颜色。

教学准备。

红色图卡、实物(红色玩具)等。

教学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唱歌曲《十个小矮人》。

二、教师通过手拿实物带领幼儿认颜色,并以游戏的方式加深幼儿对颜色的认识。

1.教师:教师出示实物红色玩具,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呀,(玩具)那你们知道老师拿的是什么颜色的吗?老师告诉你们这是红颜色。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识颜色做游戏。

教师出示颜色图卡再次请幼儿认颜色。

教师:把颜色图卡放在空地上,然后请两个小朋友做游戏,教师说出颜色名字,看谁先把颜色拿起来时说一遍颜色名称,游戏(2—3)遍,以加深幼儿对颜色的认识。

3.鼓励幼儿自己认颜色。

教师:今天,小朋友学了红颜色那我们课外也找一找,有哪些东西是红颜色的。

小班科学活动《认识水》教案课件

1.通过观察,感知,知道鼻子的基本特征和作用,知道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鼻子。

2.懂得要爱护我们的鼻子,了解保护鼻子的一些方法:。

活动过程:

出示ppt:导入课题引出话题了解鼻子的基本特征。

鼻子有两个什么呢?

2.了解鼻子的作用。

(1)闻气味。

师:鼻子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老师喷香水,问小朋友你们闻到了什么气味?

老师再次喷香水,和孩子们一起深呼吸。闻气味,小朋友我们再来闻一下。

师:小朋友们,你们除了闻过香水是香的还闻过什么香味的?(幼儿谈),小朋友们说的真好.

幼儿自由结伴来到桌子边体验各种气味。

师:小朋友们我们用小鼻子闻闻桌子上面杯子里的东西,告诉你身边的小朋友,你闻到了什么气味,它是什么东西。

老师作总结。

(2)感知鼻子是呼吸的重要器官。

师:小朋友除了闻味道还可以还有什么作用。

师:我们来做个游戏好不好深呼吸用手指放在鼻孔下面会感觉到什么,(热气)那我们再手把鼻孔捏起来紧闭嘴巴,老师倒数五个数,谈谈你们的感受。(老师先闭上嘴巴,再捏鼻子,老师也夸张的做呼吸困难,难受。师幼一起深呼吸,真舒服呀)。

小结:我们的鼻子不光能闻各种各样的气味,还能呼吸与透气。

师“图片上的小朋友在干吗?这样做对吗?这个小朋友怎么了?

师:老师发现有个别小朋友,经常用手抠他们的小鼻子,他们的鼻子呀经常流血,你们说这样好不好呀?也不能撞到自己的鼻子。

流鼻涕的时候我们应该样呀?(小朋友们说出很多种擦鼻涕的方法)。

幼儿用餐巾纸学习擦鼻涕的正确方法。

3.师幼一起做鼻子操。

师:来,我们来做做鼻子操好不好(师幼一起做)。好舒服呀,孩子们,现在让我们一起到外面去用鼻子畅快的呼吸吧,和老师们再见。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学期认识土壤教案课件教学设计反思

我的理解与设想:。

爱是永恒的话题。父母对子女的爱更是亘古不变。无论你在牙牙学语,还是长大成人,甚至人到中年,父母的爱永不落幕。即使有不同,那也只是爱的表达方式不同而已。在人们的内心中,对于母爱的歌颂很多,而父爱则相对歌颂的较少,其实父爱如山,父爱如酒,深沉而浓烈,需要慢慢品味。

《父爱深深》这篇课文讲的是迷恋音乐的“我”想组建自己的乐队,在缺钱买音箱的情况下,不得不请父亲资助,但是父亲说没钱并要和“我”一起自制音箱。虽然刚开始“我”对这件事不理解,但经过比赛“我”才逐渐感受到父亲的真挚的爱。在“我”成年之后,与父亲的交流沟通中,体会到父亲的一片苦心以及背后父亲真挚的爱。

我的希望。

知识技能1、学会田字格中的10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10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父亲对孩子的真挚的爱。

4、初步学习感受间接描写和直接表达的表达方式。

过程方法1、通过抓词扣句,理解体会父亲对孩子的爱。

2、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四人合作小组的形式合作学习。

情感态度能从文章中体会父亲对孩子真挚的爱,懂得父爱深深。

学情分析。

学生视角在生活中,我们可能很少能够去主动感受父母对我们的爱,或者习惯了父母的爱,对于父母的爱更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更不懂感恩。看似明白,实则不清。在学习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在自学生词的基础上,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通过抓词扣句,体会父亲对孩子的一片真爱。

突破点重点通过抓词扣句,理解体会父亲对孩子的爱。

难点学习间接描写和直接表达的表达方式。

德育点体会父亲对孩子真挚的爱。

信息资料ppt。

教时安排1课时。

互动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1、激趣:播放《爸爸去哪儿》视频,让学生谈谈感受。

2师述:是呀,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非常关爱我们的父亲,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一篇课文,讲的也是一位父亲关爱自己的儿子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看看文章中的父亲是怎样爱自己的孩子的吧。

3、板书课题:父爱深深。

4、请同学朗读课题。

5、强调“深深”。课题用了一个叠词“深深”,起强调作用。

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

指名朗读课题。

用流行的电视节目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生词请同学认读。

“选择坦白沮丧彼此”

“崇拜深渊羞愧清晰”

2、注意“丧”字的书写。

强调:左下角不要多写一撇。

师范写一个。

生自写两个。

3、理解词语:

微不足道:

无言以对:

4、学生质疑。

认读生字新词,读准字音。

书写“丧”。

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质疑解难。

字音。

字形。

词义。

让学生学会质疑。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想一想:课文讲什么?

2、四人小组交流。

3、指名交流。

13岁时,“我”想建乐队,但却音箱,爸爸说没钱买,陪我做音箱,结果因音箱不好,没能获奖。

长大后,“我”与爸爸聊天后得知爸爸陪我做音箱是想与我分享快乐时光。

通过爸爸陪“我”做音箱这件事,“我”明白了(爸爸对我的爱)。

师:在慨况文章主要内容时,可以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运用段意串联法来概括。注意语言要简洁扼要。

4、根据课文内容,学习给课文分段。

根据课文内容,课文按照时间段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1-10段,13岁时,爸爸陪我做音箱部分,虽未获奖,但我已收货很多;

指名交流。

学习分段。

通过自读和交流,了解课文内容,掌握分段的方法。

四、学习课文,感受父爱。

“间接体会”部分。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出示句子:

从此,日复一日,爸爸所有的闲暇时光,都用在做音箱上。他和我一起挑选木材、喇叭、蒙在音箱上的布料,甚至微不足道的胶水。

(1)“日复一日”

什么叫“日复一日”:复:又。一天又一天。形容日子久,时间长。

师:今天在做音箱,明天还是在做音箱,后天做了,接着还要做,辛不辛苦?累不累啊?

师:爸爸这么累,但是还是日复一日,一天又一天的做音箱,真的是太爱他了,来读一读这句话。

(2)“所以的闲暇时光”

什么叫“闲暇”:个人不受其它条件限制,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利用或消磨的实际。

师:换句话说: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时间。

大家联系生活实际,爸爸闲暇时光可以做什么?

(休息,睡睡觉,看看电视……)。

师:爸爸本可以利用闲暇时光休息一下,放松放松,但是为了帮儿子做音箱,他把所以的闲暇时光都用上了,爸爸是多么的爱他呀!来读读这句话。

(3)“甚至微不足道”

什么叫微不足道:微:微小。足:值得。到:说,谈起。意义价值微小得不值一提。

师:连胶水这么微小的东西爸爸都有陪“我”一起挑选,多么细心,多么有爱的爸爸啊。

来读读这句话。

长大后,我在与爸爸的谈心中,其实爸爸道出了实情,你想知道他为什么这样做吗?

“直接表达”部分。

出示:

我只是想和你一起分享一些时光。那些制作音箱的夜晚,我们懂得了许多东西,不单是电线什么的,更重要的是彼此的情感。

师:从爸爸的话中,你读懂什么?

(爸爸是想多陪陪儿子,多与他一起玩耍……)。

师:是啊,爸爸的话直接告诉我们爸爸陪我做音箱,是因为他想多陪陪我,多与我交流,多培养感情。他多么的爱我的。

来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一起来感受爸爸对“我”真挚的爱。

五、表达方法的学习。

同学们,我们现在来梳理一下课文内容和表达方法。

课文《父爱深深》主要从两个部分进行描写:

第一部分,课文的1-10自然段,描写“我”13岁时,爸爸与我一起做音箱,以及参加比赛的情况。我们通过抓住关键的语句,理解体会到爸爸对我的爱。

(这部分对于爸爸对我的爱,是通过爸爸陪我做音箱的这件事情体会到的。不直接说,而是让读者去理解感悟,这种写作方法,我们叫它间接描写)。

第二部分,课文11-13自然段,描写长大后,我从与爸爸谈心中证实了我当年的想法,明白爸爸陪我做音箱是因为想多陪我,是爱我的表现。(这部分爸爸对我的爱,主要是通过爸爸的话知道的。这种直接说出来,让读者一目了然,这种写作方法,我们叫它直接描写)。

一个间接描写,一个直接表达,两种表达方式,让我们充分的感受到父爱深深。希望大家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积累,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这种表达方法。

学生用各种方法汇报自学成果。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交流体会。

讨论回答。

六、拓展。

读了这篇课文,同学们一定。

对父爱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能够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

指名交流:你的父亲是怎样爱你的?以怎样的表达方式?

全班交流。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表达自己的情感。

板书设计:

13岁爸爸陪我做音箱间接描写。

长大后我与爸爸谈做音箱直接描写。

课后记:

[父爱深深教案教学设计(鄂教版四年级上册)]。

小班科学活动《认识水》教案课件

活动准备:幼儿事先洗好手、每组装有和幼儿人数相同的桔子的一个袋子、每人一块湿毛巾。

活动过程。

1.孩子们,在我们的桌上有个袋袋,里面藏了一个水果宝宝,想知道它是谁吗?

那就请你来摸一摸、猜一猜是什么?不能用眼睛看。(幼儿摸)。

2.猜猜是什么水果?你是怎么知道的?(幼儿自由发言)。

3.那到底是什么水果宝宝呢?我们来看看吧。

4.幼儿每人一个桔子。

1.看看你的桔子宝宝是什么颜色的?

2.闻闻是什么味呀?

3想不想尝尝它的味道呀?桔子宝宝穿了这么厚的一件衣服,我们该怎么办呀?那你们会剥吗?(先让幼儿用湿毛巾擦手,再常识自己剥桔子,教师帮助能力弱的孩子)。

4.什么味道呀?喜欢吃吗?

5.我们把剩下的桔子去送给小小班的小弟弟小妹妹吃好吗?

6.活动结束。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学期认识土壤教案课件教学设计反思

教学内容:江苏版(国标)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八册(p62---p63)。

教材简析: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已经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直观认识了对称轴。这节课主要通过对对称轴的进一步学习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例题让学生用长方形对折并发现长方形的对称轴,进而通过对不同折法的观察发现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在此基础上学习画长方形的对称轴。“试一试”让学生尝试通过折纸,画出正方形的对称轴,并通过对不同的折法和画法的研究发现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想想做做”安排了折纸画对称轴,直接画出图形的对称轴,研究一些简单的图形对称轴的条数,以及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等活动,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

线的认识课件

1、借助实际情景,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并知道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2、会用字母正确表示直线、线段与射线。

3、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体会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会永字母正确读出直线、与射线,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理解三种线的特征,掌握三种线的读法。

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启发他们通过合作交流,大胆地画一画,自主抽象出几何图形,从而自身得到一定的收获。

(一)情境:

同学们:你们认识桥吗?认识激光灯吗?海平面呢?它们是什么线?

学生看课本主题图.从生活情境中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有关线的知识。

(二)合作。

1、教师讲解“看一看”的三幅画。

第一幅图:桥上的牵拉绳是什么形状的?是什么线?

第二幅图:各种城市里的灯光,灯所发出的光线又是一种什么线,和第一种线一样吗?抽象出一些射线。

第三幅图:海平面一眼望不到边,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什么线?引出直线。(若学生认识困难可以改成金箍棒进行引导)。

2、比较三种线的特征。

(1)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

拿出三张纸分别对折,请学生观察折痕。

提问:这三条折痕是直的吗?(都是直的)。

拿出一张纸,在折痕中间画a.b两点,再连接ab两点。明确告诉学生,这是一条线段。拿出第二张纸,同前一张一样,画出线段ab。然后问学生:如果沿着这条线段的a.b两点向反方向无限延伸,会得到一条什么线?(直线)。

拿出第三张纸,还是先画好线段ab。然后问学生,如果只沿b点向反方向无限延伸,会得到一条什么线?(射线)。

(2)比较三种线的特征。

1、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

组织学生讨论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

直线无限长,没有端点;射线无限长,只有一个端点;

线段有限长,有两个端点;

射线与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提问: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线段、直线和射线是什么样的?

直线和线段都有两种读法,而射线只有一种读法,它的读法是从端点读起。

3、说一说。

关于这几条线路,你发现了什么?

生活中不仅有直的线还有折线,曲线,这几种中线段最短,所以:

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线段ab的长度就是a,b两点的距离。

三、检测。

1、认一认,读一读。

2、判断。

(1)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2)直线线段射线都可以无限延长。()。

(3)一条直线长4厘米。()。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三种线,都是哪三种?

这三种线的共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教材p17第2题。

本节课的总体设计是让学生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抽象出三种数学图形,深刻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探究的过程中,立足于引导、启发,让学生发现并说出来,使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拓展,再通过练习巩固即就是检测,让三种平面图形的特征更进一步扎根于学生的头脑中。整堂课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但还是显得被动,因而只能说基本达到教学目标。

认识树叶课件

为了激发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美,懂得欣赏树叶的美进而热爱自然,自觉爱护草木保护环境,通过活动使幼儿获得关于树叶的形状、大小和颜色的知识。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获得关于各种各样的树叶的知识。

2、在活动中体会交流与合作的作用。

3、引导幼儿动手用各种树叶拼贴树叶画。

4、培养幼儿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各种各样树叶的形状、大小,颜色。

难点:用树叶拼贴树叶画。

活动准备。

收集好各种各样的树叶。

活动过程。

1、老师拿出收集好的各种树叶给幼儿看,并且让幼儿通过摸一摸、看一看互相交流。老师个别提问说出树叶的名称和颜色。

2、老师引导幼儿说一说树叶的名称、形状、大小和颜色。

3、引导幼儿说一说所在小区里面都有什么树木,各有什么作用。

4、老师小结:树木是人类的朋友,小朋友们不要乱爬树,不要乱采摘树叶。

5、让幼儿一起动手用树叶自由贴一幅树叶画。

6、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1、通过本课教学,充分调动了幼儿积极参与的热情,做到了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2、在活动中,幼儿得到了手、口、脑的训练。同时培养了幼儿交流协作的精神。

3、这样的课堂寓教于乐,幼儿肯定喜欢,老师能轻松的完成教学任务,收获颇多。

圆的认识课件

1、引导幼儿发展初步的观察与分辨能力。

2、能区分圆形与方形。

3、能够进行图形分类,对应图色等。

二、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手帕、球、图形钟表、书等。

3、教学图片。

三、活动过程。

1、教师结合教学图片,进入情境世界环节,导入本次活动的内容。

小朋友们请看,图片中的小朋友在一起手拉手做游戏,请说一说他们拉成的是什么形状?

2、教师结合认知乐园环节,引导幼儿正确区分圆形与方形。

你知道小火车为什么能跑起来吗?它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车厢又是什么形状的?

3、教师出示手帕、球、图形钟表、书等,引导幼儿根据事物特征进一步区分圆形和方形。

看看这些常见的物品你们认识吗?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的?

四、实际操作。

1、教师引导幼儿操作幼儿用书上的练习。

2、教师通过游戏方式进行巩固,圆形的边缘是光滑的,没有菱角,方形有四个角,四条边。

五、活动延伸。

1、请家长引导幼儿在家进行练习巩固。

2、教师分发各种材料,请幼儿在活动时根据图形特征分类进行整理。

3、引导幼儿在活动室或者在家,以及其他场所找一找圆形和方形的物品。

六、儿歌。

圆形和方形。

圆形,圆又圆,

像个车轮转圈圈。

方形,四个角,四条边,

像个城堡立中间。

七、活动总结。

教师还可以通过一日活动的环节把形状的学习与幼儿生活的真实情境结合起来,比如请幼儿帮忙将不同形状的积木进行分类整理。

文档为doc格式。

认识小数课件

1.通过自主探索生活中的情境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算理,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2.通过计算、比较等活动使学生经历把整数加减法计算经验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计算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迁移规律的意识。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算理,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三、教具准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预设:

学生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学生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出示:妈妈把一根绳子截成两段,一段长83厘米,另一段长59厘米。

教师:你能根据妈妈提供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预设:

学生1: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厘米?83+59=142(厘米)。

学生2:两根绳子相差多少厘米?83-59=24(厘米)。

3.教师:这两道都是整数加减法的题目,你能说说计算整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吗?

预设:

学生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学生2: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当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4.教师:同学们已经把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熟记在心了,如果换成小数的加减法,你们还有办法解决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般的小数加、减的计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按照自己的意愿提出问题,这是一个处理信息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活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和生活经验,用旧知引新知,为他们的学习指明方向,激发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二)探究新知。

1.小数加法。

出示:

预设:

(2)教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你能先估一估买这两本书小丽要花多少元吗?

因为两本书的价钱都往小估了,所以小丽买书的钱会比10元多。

【设计意图】估算是重要的运算技能,通过估算可以帮助推算出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而在精确计算中有效避免出现不合理的错误答案。借估算定精算,实现了估算与精算之间的沟通,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3)教师:“小丽一共花了多少钱?”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把你的方法记录下来。学生独立尝试,再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名板演,呈现不同的算法。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已有的整数加减法的计算经验,以及在具体情境下对小数的理解,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大胆尝试探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预设:

学生1:都是用加法解决,结果相同都是10.74元。

学生2:前两种方法是把小数加法转化成整数加法进行计算的,第三种方法是直接用小数进行计算的。

预设:

学生:先把小数点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6)教师:列竖式时,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呢?

预设:

学生1:在学习一位小数加法时,就是把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整数部分相同数位对齐,小数部分的十分位的数要对齐。所以当两个两位小数相加时,百分位上的数也要对齐。

学生2:6.45表示6个一,4个十分之一,5个百分之一;4.29表示4个一,2个十分之一,9个百分之一。当小数点对齐时,相同数位就对齐了。先从百分位加起,5加9得到14个百分之一,百分位满十要向十分位进一,在百分位上写4;十分位上4加2加1得到7个十分之一,在十分位上写7;最后个位上6加4得到10个一。因为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两个数才能直接相加,所以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即“小数点对齐”。

(7)教师:在计算小数加法时,你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呢?

预设:

学生:喜欢第三种方法。因为这种方法简单,并且所有小数加法都可以这样计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对不同方法的分析、比较,找到各方法间的内在联系与不同;同时借助笔算小数加法的经历,通过运用数学语言的交流,逐渐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这一本质,体会到小数点对齐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小数减法。

出示:《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元?

(1)教师:关于小数加法,同学都会计算了。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学生独立解决。

预设:

学生:

小数点对齐。从百分位减起,5减9不够减,就从十分位退一当十再减,15-9=6,得到6个百分之一,在百分位上写6;十分位上4退1是3,3-2=1,得到1个十分之一,在十分位上写1;最后个位上6-4=2,得到2个一,在个位上写2。

(2)教师:在计算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

学生1:和小数加法相同,竖式计算时都要将小数点对齐;

学生2: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

(3)教师:在计算过程中,有什么需要我们注意的吗?

预设:

学生1: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即每一位都是在求相同计数单位个数的差。

学生2:按照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当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设计意图】将小数加法的笔算经验和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迁移到小数减法中,进一步加深对算理的理解。

3.比较内化。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比较,你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

学生1: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都是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学生2: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

……。

【设计意图】通过小数减法与小数加法的对比、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的对比,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促进学生在头脑中完善与计算有关的知识网络。

(三)知识运用。

1.基础练习。

教材第72页,做一做。

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6.07+4.895.64-1.78。

【设计意图】巩固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验算的习惯。

2.综合练习。

(1)教材第74页第3题。

教师:两幅图中分别称出的质量是多少?

预设:

学生1:要想知道两幅图中分别称出的质量,我们需要先确定0千克的位置,以及每一个小格表示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学生2:左图一个杯子重0.35千克,右图杯子和水共重0.95千克。

教师:杯里有水多少千克?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我们学过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0.95-0.35=0.60(千克),小数的末尾有“0”,我们将“0”去掉,小数的大小没有改变。

(2)教材第72页,做一做第2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将看图、读数据、思考与计算充分结合起来,巩固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课堂总结。

教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研究,你有什么收获吗?

预设:

学生1:可以将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

学生2: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小数点对齐。

学生3: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

【设计意图】在回顾与反思中,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做到在收获知识的同时积累小数加减法笔算的活动经验,并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认识小数课件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学过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和初步认识一位小数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创设了学生十分熟悉的购物情境,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学生运用口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竖式进行计算,并结合口算方法和过去学过的整数加减法竖式计算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算理。“试一试”和“想想做做”主要巩固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让学生学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解决有关小数的实际问题,掌握小数加减法的基本方法,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你知道今天我们学习什么吗?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小数呢?

2、能将这些物品的价格用小数表示吗?(例题中食品的价格先用元角的形式写出来)。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减法。

2、日记中提出了几个问题?哪两个问题?怎么解决呢?(老师板书算式)请你和同桌商量一下,说说你是怎么算的?(汇报两题的思考过程)。

3、这两道题能用竖式来计算吗?在草稿纸上试一试。(指名板书)。

4、(先问加法是怎么算的,介绍完后再问)为什么这样对齐呢?为什么5和7相加?为什么得数中要有小数点?它应该写在哪呢?看着自己的竖式互相再说一遍计算过程。

6、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些什么?

(二)试一试。

2、小结:列竖式小数加、减法时,要将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数位对齐。先计算小数部分,再计算整数部分。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借一。

3、你能任选出两种食品,先求出他们价格的和,再求出他们价格的差吗?(写在书上)。

4、汇报结果。怎样才能没有遗漏的将每种组合都写出来呢?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一)习题三。

1、日记:盼了一天终于盼来了下午的科学课,课上老师让我们测量池塘的水深,这里居然也有小数的问题呢?通过测量和计算我们知道了水深()米。

(二)习题四。

2、怎么才能知道3元够不够呢?(学生计算)。

3、根据图中的条件你能提出什么加法或者减法问题吗?请你先在心里提出一个问题,自己解答在本子上,解答完后和同桌交流一下,让同桌帮你检查。

4、根据他的算式你能猜出他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吗?

四、总结回顾。

1、日记:原来生活中用到小数的地方还真不少,我想只要我注意观察一定还会发现许多与小数有关的问题。同学们,你们今天又学了哪些与小数有关的知识呢?今天回去你也可以试着写写数学日记,找找生活中的小数,和他比比谁写得好。

2、最后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如果算式的得数大于1,就请男生起来,如果小于一就请女生起来,如果等于1就都起来。

汽车认识课件

通过观察,认识不同的车子功能和特点,了解一些特殊作用的汽车为人们带来的便利。为大家分享了关于汽车认识的课件,一起来看看吧!

活动目标:

1)在了解各种汽车的基础上,重点认识消防车、救护车和警车的特征及作用。

2)培养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活动准备:汽车幻灯片,音乐磁带,红绿灯标志,停车场标志。

活动过程:

一、玩车:请幼儿玩一玩各种各样的车子。

师:小朋友们,今天啊老师带来了很多很多车子,还有几位小朋友也带来了自己最喜欢的车子,大家想不想玩一玩啊?(幼儿:想!)。

师:但是老师啊不知道这些车子的名字什么,小朋友们能不能在玩的时候想一想,你玩的车叫什么名字,是用来干什么的啊?(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车,开始玩车)。

二、说车。

1)介绍一下你玩的汽车的名字,说说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教师:好了好了,汽车开了很久,要休息了,小朋友们把他们开回停车场好不好啊?(让幼儿将汽车放回有停车场标志的课桌)。

师:我们刚刚玩的是什么啊?(幼儿:汽车)放映汽车识字幻灯片:汽车(car)。

师:刚刚啊,小朋友们都玩的很开心,那么现在可不可以告诉老师,你玩的车子叫什么名字啊?有什么用呢?(根据幼儿提到的车子放映幻灯片。)。

2)消防车(名字,外形特征,作用,模仿声音,呜—呜—呜—)。

师:(放映火灾图片)哎呀,小朋友们,这里怎么着火了啊,我们赶快打个电话喊消防车来救火吧!可是老师不知道电话号码是什么,哪位小朋友能帮帮老师啊?(119)。

师小结:消防车呢是红色的,上面有很高的很高的梯子,叫做云梯,是用来爬到高楼上救火的。车顶上还有警灯,开的时候会发出呜—呜—呜—的声音,如果有哪里着火了啊,我们小朋友可以打119报警。

3)救护车(名字,外形特征,作用,模仿声音,呜滴呜滴呜滴…)。

师:那么我们刚刚消防车是打119,那么救护车应该打什么号码啊?(120)。

师:昨天老师的奶奶感冒了,老师可不可以打120喊救护车啊?(:幼儿不可以)为什么不可以呢?因为120啊是抢救那些生了很急很急很严重的病人的,一般的感冒啊咳嗽啊,是不用喊救护车的。

师小结:救护车啊是白色的,车子上面呢有一个像医院里一样的红十字,而且门是开在后面的,这是为了抢救病人的时候方便一点,如果有人生急病了呢,我们可以打120来喊救护车。因为救护车是用来救命的,所以和消防车一样,其他车子也会为它让行。

4)警车(名字,外形特征,作用,模仿声音,呜哇呜哇呜哇…)。

师:如果要抓小偷的话,是不是需要警车啊?那么警车的电话号码是多少有没有小朋友知道呀?(110,如果救护车消防车119和120打不通的话呢也可以打110报警)。

师:警车的`车头上啊还写着警察两个字,还有一个英语单词叫police,也就是警察的意思,我们小朋友记住了哦!(放映识字幻灯片:警察----police)。

师小结:警车啊和消防车、救护车一样,都是有特别的作用的,所以在马路上其他车辆也会让它先开,而且车顶上啊也有警灯,抓坏人的时候会发出呜哇呜哇呜哇…的声音。

三、互动游戏:红绿灯(背景音乐《小汽车》)。

1)师:(放映撞车幻灯片)哎呀,这辆车怎么变成这样了啊?有没有小朋友知道这辆车怎么会变成这样的啊?(幼儿:撞车了,出车祸了,不遵守交通规则)。

师:那么小朋友走路的时候要不要遵守交通规则呢?(幼儿:要)哪位小朋友可以告诉大家交通规则呢?(幼儿:红灯停,绿灯行,走路要走人行道,过马路要走横道线)。

教师:小汽车们开累啦,我们回停车场休息了好不好啊?

0的认识课件

活动目的:

1、在理解0的数学含义基础上了解0在生活中的应用。

2、能在观察0的创意变形基础上发挥想象,大胆进行0的创意画。

3、乐于参与活动,敢于大胆表现。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装有不同物品的箱子3个(内有:3只小熊、4块积木)。

2、ppt图片:尺子、温度计、气球、鸡蛋、乒乓球拍、网球拍、西瓜。

3、实物:卷尺、皮尺、钟表、电话等。

4、画有0的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感知0的意义。

2.出示礼物盒,幼儿初步感知0。

提问:今天老师带来了三份礼物,猜猜看都有什么?

箱子里有几只小熊、几块积木?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3或4)。

这个箱子里什么也没有,可以用几来表示呢?

小结:箱子里什么也没有,就可以用0来表示。

2.游戏:看数拍手,感受0的意义。

提问:我们一起来玩一个看数拍手的游戏吧!

小结:箱子里什么也没有可以用0表示,拍手游戏时看到0知道不拍手。

二、寻找0在生活中的运用。

1、出示图片,了解0在生活中的运用。

提问:小朋友,在哪些地方见过0?

(1)出示手机号码:妈妈的手机号码是多少?妈妈的手机号码里有0。

(2)出示钟表:钟表的哪里有0?对了,10的后边就有0,它可以表示10点钟。

小结:0的作用真大,在电话号码里、门牌上、钟表上都有数字0。

三、感知0的不同意义。

师:张老师带来几张图片,找找0藏在了哪里?

(1)出示尺子:尺子上的0在哪?尺子最左端的0表示什么意思?

尺子最左端的0表示起点的意思,在测量一个物体长短时,左端的0要和物体的一端对整齐开始测量。

(2)出示温度计:温度计的0在哪里?有几个10?分别在0的什么地方?

师:这里的0表示什么意思?

师:温度计上的0表示0度,温度在0上时,表示气温越来越热,在0度以下时,表示越来越冷。

小结:0宝宝很神奇,它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和界限。

四、出示和0相近的物品图片,激发幼儿的创意的兴趣。

提问:0宝宝还会变魔术,看看0宝宝都变成了哪些东西?(气球、乒乓球拍、西瓜、网球拍、鸡蛋)。

提问:0宝宝还会变成什么呢?

五、幼儿进行0的创意,并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

师:老师准备了许多的0宝宝,请小朋友用添画的方式让0宝宝大变身,看看谁变得又快又多。

师:刚才我看到小朋友用0宝宝变了好多有趣的东西,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

结束部分:

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寻找数字宝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