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得体会>最新志愿者服务岗事迹 志愿者服务事迹材料(大全6篇)

最新志愿者服务岗事迹 志愿者服务事迹材料(大全6篇)

作者:笔砚 最新志愿者服务岗事迹 志愿者服务事迹材料(大全6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志愿者服务岗事迹篇一

新风志愿者服务队是在xx医学院校团委、药学院团委、在校大学生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大力关怀、参与下成立并挂靠在药学院团委。自支持、20xx年成立以来,逐步建立了完善的'组织框架,具备了拥有较高素质的骨干力量,活动事迹先后在各大媒体报道播出。新风志愿者服务队现有队员400余名,服务项目十余项,新风人时刻本着“坚忍—务实”的奉献精神与服务理念,每周都会在社会上广泛开展扶贫、助残、济困、公益、演出、环保、宣传、下社区义诊等爱心志愿活动。新风志愿者服务队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不断进行自身调整、变更及完善,到目前为止服务队现分为一组六部,总务组为服务队统筹调度机构。

志愿工作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四大特征。参与志愿工作既是“助人”,亦是“自助”,既是“乐人”,同时也“乐己”。而我们作为新时代志愿者,深刻践行着这个信念,立足校园,面向社会,奉献着来自青春的光和热。

志愿者服务岗事迹篇二

西林一中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于20xx年,教师志愿者72名,学生志愿者362名。他们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传递爱心,服务社会,构建和谐"为宗旨;以"最平凡的事,最简单的爱,最真诚的心"为信念,开展关爱老弱,环境保护,助学成长,文艺服务等多种公益性社会活动,旨在为爱心人士和弱势群体搭建起互助平台。

几年来,得到上级部门和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并校党支部和团委的带领下,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继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培养青年学生助人为乐、奉献爱心、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高尚品德。

每学期召开"学雷锋"动员大会,全校师生积极响应号召,活动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在班内开设学习园地与宣传栏,对好人好事进行宣传与表扬。近年来,学校坚持开展"学雷锋"为主题的班会、升国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黑板报及手抄报评比。通过这些活动进行雷锋故事宣传,雷锋生平简介,雷锋日记摘抄,使广大师生耳濡目染,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也使广大师生对雷锋精神内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立足岗位,做雷锋式教师,以优良作风和一流业绩提升雷锋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在平凡工作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敬业精神。我校教职员工把雷锋精神活学活用,把雷锋的奉献、服务精神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

几年来,曾先后获得市、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伊春市学雷锋示范单位、伊春市优秀志愿服务站、市共青团市教委"青少年维权岗",伊春市最佳志愿者服务队,伊春市巾帼文明岗,伊春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

志愿者服务队加大了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力度,为社区进行义务劳动,力所能及地帮助弱势人群,帮助社区专题宣传布置外,以进行义务修理为特色的社区志愿服务扩大我校志愿者服务的影响,提高了我校的声誉。

青年志愿者们深入社区居委会宣传与居民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交通法规、禁毒宣传等;打扫街道、清扫垃圾、修剪花草、搜集废旧电池、发放宣传单等。志愿者们还经常来到西林社区服务中心进行义务劳动,将社区中心的健身室、文艺室、乒乓球室、台球室、读书室等活动室的窗户、器具,地面收拾的干干净净。在每次劳动中,学生志愿者们都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受到社区中心工作人员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在重阳节志愿者们都自发的来到敬老院为老人们表演节目等。

学校先后组织志愿者、公园和广场等地进行环保宣传以及环境卫生清理活动,对提高学生和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卫生习惯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为美化环境和创建卫生城市尽到了一份责任。

几年来,我校青年志愿者以班级团支部为单位联系各社区,利用寒暑假到社区定点服务,并由一个班为一个困难家庭提供经常性服务。松胜社区新松委低保户残疾xxx老人腿脚不方便,没有生活来源,西林一中志愿服务队为他送去了大米和豆油等生活用品并帮助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带领部分师生志愿者上门为西林松胜社区空巢老人xxx送温暖,为患有重病的邵连华一家三口,送去米、油等慰问品。虽然对他们的帮助是微薄的,但是他们的举动让人们感受到了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雷锋精神,更加体会到了党的温暖。在帮扶共建活动中,精心组织,安排得当,使师生在活动中受到了深刻的社会责任教育,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师生的爱心,进一步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

此外,部分志愿者还不定期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陪老人家谈心,帮助收拾房间,清理环境卫生,使老人家们倍受感动。

在学生中开展"一日一善"教育活动;为贫困学生捐款10次;我校xxx同学患有白血病,xxx同学患有严重的肾病综合症,全校师生为他们捐款共计19650.00元,其中教师捐款11470.00元,学生捐款8180.00元,并为他们送去了温暖送去了关怀。在每学期开展的"爱心接力"捐款活动中,全体师生也都全部积极参加,近三年来共捐助善款104000余元。

几年来,西林一中志愿服务赢得了社会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在今后的日子里,西林一中会将继续拓展服务领域,拓宽服务渠道,将志愿者精神发扬光大,把志愿行动扩展到家庭、延伸到社会!以实际行动服务校园、服务社区。学校将继续把志愿服务与学校文化相结合,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与师德教育相结合,切切实实把志愿服务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每一个细节当中。全校师生通过青年志愿者活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在奉献中体现作为,在付出中提升境界,在实践中传播文明。社会需要青年志愿者,青年需要开展志愿者活动。她充满了朝气,散发着勃勃生机,相信她会因更多的志愿者的加入而焕发出新的光彩,谱写出一曲曲更加动人的奉献之歌!因为我们将永远行动着!

志愿者服务岗事迹篇三

xx,女,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现工作于洪泽县仁和镇中心小学,参加工作的已有6个年头,一直兢兢业业,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进取。20xx年2月申请加入洪泽县教育系统志愿者协会,并成为志愿者协会的一员。

在县教育局和学校的领导下,她热心于志愿者活动,并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锻炼,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配合教育局团委、仁和镇团委以及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志愿者活动,实现了真正的志愿者价值。

她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是一个健康快乐,积极向上,和蔼可亲的人,对待生活她一直保持着一颗乐观的心态,对待工作秉承着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在教育系统志愿者协会工作认真负责,大胆创新,不断加强志愿者的服务意识,承担着志愿者的重要工作。对待学生,家长一直给人一种和蔼可亲的感觉,在学校工作之余,积极的与留守儿童家长取得联系,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自己小孩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很好地完成了志愿者服务的各项工作,得到了仁和镇家长学校委员会和学校领导的支持与肯定,受到了仁和镇人民的好评。

仁和镇中心小学是一所寄宿制小学,目前在校学生有四百多,她在完成自己每天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余对留守儿童、贫困生进行学习辅导志愿活动、兴趣特长培养志愿活动,经常去帮助那些十分困难家庭,拿出闲置的衣服送给他们,并帮助他们做一些农活,一直都是忙忙碌碌的,但她自己却十分开心,以志愿活动为己任,去帮助更多的人,她一直坚信着这个理念,树立了志愿者的良好形象,赢得了学生家长和志愿者教师的肯定和赞扬。

加入志愿者协会半年来,先后参加了学校组织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活动,对留守学生进行特长培养志愿活动。在去年我县的教育艺术节所指导的留守学生李颖、李萌等,跳的团体舞获得县一等奖。新的时代需要新的精神,新的精神营造新的气象。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需要在新气象所营造的新舞台上去尽己所能地体现自我的价值。学校和社会为我提供了这个舞台,提供了发展自我的空间,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更好的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实现自己真正的人生价值,谱写人生新的篇章。

志愿者服务岗事迹篇四

白泽湖乡月形社区的大学生村官陶效敏,同时也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名骨干成员。自加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以来,陶效敏同志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工作态度端正、团结同志、乐于助人,具有较高的思想修养和业务素质,在接待来访群众、提供志愿服务上,树立了良好的青年志愿者形象。陶效敏同志一方面精心组织青年加入到志愿者队伍开展服务活动,另一方面以身作则积极投入到青年志愿者活动中来。

在本次社区志愿服务主题活动中,陶效敏同志积极参与到“进社区,送温暖”活动中,不仅为社区老人们送去大量的生活用品,还陪老人们聊天谈心,排解他们的忧愁和寂寞,给老人们带来了快乐的心情,使他们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为响应文明交通志愿者行动,陶效敏同志在第一时间内参加志愿者交通执勤活动,11月28日起每天上午、下午车流高峰期,在社区十字路口维护交通秩序,一如继往,从不间断,为维明文明和谐交通环境贡献自己应有的一份力量。

到各村(社区)和包干责任区进行大规模的卫生整治工作,陶效敏同志前后3次前往月形还建小区进行卫生清扫,给社区居民带来了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

除了参加青年志愿者的各项活动以外,陶效敏同志在本职工作中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的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全力提高志愿服务水平。对未来的工作,陶效敏同志表示将继续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彰显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爱和谐共存的理念,秉承自觉自愿、力所能及的原则,积极投入到青年志愿者活动中来。

志愿者服务岗事迹篇五

“**”是由学生发起的一个由在校生组成的爱心小组织,‘微笑,永恒的阳光’是他们的口号和主题。通过自己的行动,对孤寡老人,留守儿童,伤残动物进行帮助,对社会卫生进行维护,并且进行爱心教育传播,志愿精神传播等积极的事情,传播正能量,传递微笑。

‘**志愿者服务队’分别进行了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街道公益、公园清洁、爱心宣传、贫困小学、敬老院包饺子等爱心公益活动。

在敬老院和小学活动中,同学们认真,细心,耐心的帮助残疾老人,与老人交谈,与孩子玩乐并给孩子们补充课外知识。多次受到院长,校长的`表扬。并欢迎同学们经常来,支持他们这种尊老爱幼传递温暖的行动。

在公园清洁中,同学们不怕吃苦不怕脏累,仔细捡拾烟头,纸屑和垃圾,

给游园人一个美丽洁净的公园。

在课外时间里,‘**’还多次进行志愿宣传,与周围公益组织进行合作,努力完善自己的内部制度,总结经验,期求让公益活动更加的丰富,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并且呼吁在校师生和社会人员,关爱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关注社会卫生,进行爱心教育,志愿精神传播。在网络与现实中,关注并且努力改变着生活,演绎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

志愿者服务岗事迹篇六

**市市中国税局“阳光”税收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于8月,现有成员52人,其中注册志愿者15人,是一只以国税青年干部为主,广泛吸纳有共同志向的纳税人参与的志愿服务组织,他们紧扣自身特点、关注身边社群,长期开展各类涉税咨询、税法宣传、扶危济困、救济孤寡、助学支教、环保造林等志愿活动,在帮助有需要的民众解决纳税困难的同时,也为创建和谐、诚信的纳税环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开展税法宣传,助力社会发展

市中国税局“阳光”税收志愿者服务队的成员大部分具备较高的学历和财务、税收知识水平,他们充分运用这项优势,跟随当前政策变化,通过多种渠道为纳税人和周边社群提供涉税咨询和税法宣传。在“营改增”政策推行的过程中,志愿者服务队的成员们通过增设咨询热线、举办小型业务辅导会、在申报现场提供答疑指导、印发政策解析手册等形式,为“营改增”纳税人解决了燃眉之急,成为“营改增”政策顺利过渡的一重有效助力,凸显了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与此同时,他们多年来坚持下乡村、进学校、走市场,深入社会各个层面开展税法宣传。为有创业意向的在校学生、下岗职工讲解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在各类创业项目会展现场提供涉税咨询服务,为提高诚信纳税意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二、多种形式助学,共建美好未来

“阳光”税收志愿者服务队传播的不仅仅是爱心,还让孩子们看到知识的力量和未来的方向,增加了他们积极把握自己美好未来的勇气和信心。

三、关注孤寡贫困,传递温情暖意

市中国税局“阳光”税收志愿者服务队借助市中国税局设立的三个教育实践基地,及时了解周围社群的情况,有的放矢得开展扶危济困、关注社会特殊人群等志愿服务活动。他们多年来坚持到市中区敬老院,陪伴孤寡老人们过节,用一幅幅喜气的春联、一个个逗趣的节目换来老人们开怀的笑容;他们每到入冬就会开展“送暖入农户”活动,将募集来的御寒衣服分门别类进行整理,送到周边农村有需要的贫困家庭;他们在市中国税局十六里河分局的办税服务厅设立了环卫工人爱心服务站,为环卫工人们提供热水和休息的场所;他们还多次深入社区里下岗职工的家了解情况,为他们寻找就业机会,帮助他们度过生活里的难关。这些点滴小事都是“阳光”税收志愿者服务队一直以来的坚持,他们相信自己的努力能够换来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也能够让更多人加入到爱心传递的队伍中来。

“阳光”志愿者服务队一直活跃在志愿者服务的第一线,每年平均组织有计划的志愿者活动二十余次,及时解决群众们的各类问题更是无法统计。他们将自己命名为“阳光”,既是因为心中有着追求光明的共同愿望,也是因为喜爱阳光的温暖和简单。他们坚信,无论何种形式的公益活动,都必须从心出发、以爱为轴,个人的力量或许渺小,但只要有这份情感的交融和传递,志愿者的奉献必将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和回报,这种美好的愿景就象“阳光”志愿者服务队的爱心标语形容的那样——“大家帮大家,爱心传递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