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告>调研实践报告 暑假实践调研报告暑假实践调研报告(模板5篇)

调研实践报告 暑假实践调研报告暑假实践调研报告(模板5篇)

作者:文轩 调研实践报告 暑假实践调研报告暑假实践调研报告(模板5篇)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报告的作用是帮助读者了解特定问题或情况,并提供解决方案或建议。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调研实践报告篇一

广陈镇位于平湖市的东北部,地处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长三角开放区,地理条件优越,经济发达。政府机构进行精简,新广陈镇由原来的广陈和前港合并成立,合并后面积54.9平方公里,人口4万多。

广陈镇历来是我市的农业大镇,其主要特点是:

一是农业产业比重大。广陈镇拥有从农人员3.95万,耕地5.64万亩。20xx年广陈镇农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势头,农业总产值达1.48亿元,占整个广陈经济总值的73.2%,同比增长15.3%,增幅高出全市平均的3.1个百分点。

二是新兴产业发展快。广陈镇近年来发展了以桤木、香樟、兰花为主的花卉苗木业,总面积达20xx亩;以番茄、黄瓜、茄子、葡萄、李树为主的蔬菜水果业,常年蔬菜面积3860亩,果树708亩;以养殖南美白对虾、太湖白鱼为主的水产养殖业,面积达4000多亩;此外还有蘑菇面积31万平方尺,红菱1000亩。

三是工业发展相对弱。广陈镇的乡镇工业企业主要经营针织、服装为主,由于起步晚,行业经营分散等原因,除了悦莱春毛衫制衣有限公司、春竹毛衫时装有限公司等少数大规模企业外,其他的规模都普遍小,而且总体数量少,所以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外出比例相对比较高。

四是发展种养业优势明显。在广成镇现有各类种养业规模大户400多户,主要经营蔬菜、水产、水果、畜禽等特色产业。种养业的收入一向是广陈镇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而且收入颇丰。20xx年广陈镇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918元,而其中光养殖业一项的收入就达到人均近3000元,在整个农业收入中达到了40%以上。

近年来,广陈镇乘借“三农”东风,整合当地资源,大力发展两色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在稳定粮油生产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以花卉苗木、果蔬、双低油菜、水产、畜牧等为特色的区域主导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有悦莱春、高新、民主三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占地5000亩;一个省级无公害蔬菜基地,占地1345亩;水产养殖面积4035亩,其中名特优水产养殖面积达到2800亩;规模猪场43个,规模禽场61个;四个无公害稻米、无公害水产、双低油菜、生猪繁殖基地正在申报立项中。总结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金达3800万元。

二是做好“新三资”文章,广泛吸纳国内外资金的多元化投入,积极引导外资及民间工商资本投资建立农业生产基地。几年来,先后引进新三资800多万元,兴办各类农业“新三资”企业,建立各种绿色产业基地近千亩。例如:平湖兰卉园艺有限公司,它座落在广陈高新村,占地63亩,是台商方进才、李正辉于20xx年5月共同投资创建的独资农业企业,常年以种植世界级名花——大花蕙兰为主,主要销往上海、苏州等大中城市。经过几年的发展,大花蕙兰已在广陈“生根开花”,成了平湖花卉产业的一枝独秀。去年大花蕙兰销售了1.5万盆,每盆平均价格150元,销售收入达225万元。

三是鼓励农户联合建基地。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鼓励有条件的农户以资金、土地、技术、市场等为纽带联合建基地,目前镇上的民主蔬菜基地就是其中的一个。民主蔬菜基地是省级无公害蔬菜基地,占地1035亩,常年以种植茄子、黄瓜、丝瓜、番茄等茄果类蔬菜为主,主要销往平湖、嘉兴、上海等农贸市场。规模经营农户200多户,他们凭借着交通便利、技术经验丰富的优势,种植蔬菜取得了良好的收益,如果按照每户3亩蔬菜田计算,每年每户纯收入可达4万元以上。

四是积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为发展效益农业的有效载体。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的程度,增强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促进产业化进程,广陈镇分别在20xx年与20xx年组建了“广陈果蔬生产专业合作社”、“广陈食用菌生产专业合作社”、“广陈水产生产专业合作社”、“广陈花卉苗木生产专业合作社”等四个专业化合作社。合作社在承接农业订单,制定种植模式和组织农产品流通等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并在实践中不断规范管理,发挥其服务功能,提高合作经营和组织能力。广陈镇水产专业合作社长期与上海、苏州、杭州等地的农产品市场建立合作关系,年收购订单水产1200多吨。今年上半年,水产合作社又与海宁、嘉善水产公司订立诚信合同,销售南美白对虾180多吨,实现销售收入300万元。

五是争创龙头企业,树立品牌意识,争取市场入场券。要真正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必须要有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广陈镇充分认识到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中的重要性,积极鼓励农业企业扩大规模,做大做强,全力打造龙头企业。位于高新村的上海威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占地面积80亩,总投资达500万元,主要从事肉猪养殖、苗猪培育,是广陈镇最大的规模养猪场。养猪按照高科技要求,在猪场内搭建了小床、隔木门,实行环保式养殖。这家养猪场每年可出售商品猪一万头以上,创利100万元。它不光解决了本村不少散户的就业问题,还带动周边农户养猪致富。今年在镇政府的扶持下,已申报市级龙头企业。市场的竞争就是产品的竞争,产品的竞争就是品牌的竞争。广陈镇围绕优势产业,做足产品包装,打响市场品牌。现有各类农产品注册商标4个,蔬菜有“广新”,水产有“广渔”,水果有“妙农缘”,苗木有“福你家”。

训,受训人员361人。通过为农民传授林业、果树、蔬菜、养殖等方面的知识,大大提高了广大种养户科学种养的水平,有力地促进了特色农业的效益增长。

七是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力度,切实加强对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长效管理。广陈镇农技站协助各村做好具有一定规模的由分散农户组成的基地管理工作,通过示范种植、技术指导、技术培训、良种良法推广来规范基地的生产管理,并建立了完备的田间生产档案。今年年初严格按照无农药残毒放心菜生产基地建设标准要求,引进了省定点食品安全检测系统,定期对基地各类农产品进行检测,确保产品质量。今年上半年共上传72个批次,瓜果蔬菜合格率达到99%以上。

广陈镇的特色化、产业化农业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少相对薄弱的环节,主要表现在:

一、特色产业区域比较凌乱分散,给统一运作统一管理带来一定难度,规模效益不凸现。

二、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产业链短缺,流通渠道相对单一。

三、现有的农业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产品档次低,带动和辐射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难以形成合力支撑效益农业。

四、抗天灾能力弱,容易受自然灾害的侵袭。

广陈农业今后发展思路:

一、在思想认识上要树立大农业大提升的意识。

所谓大农业实际上就是传统农业与加工业的产业融合。要发展大农业首先应从思想认识上确立大农业理念,树立大提升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正确把握“两个趋势”,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农村会议精神,发展优质高效农业,通过深加工实现农产品增值,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流通领域的各项制度,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统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中心工作来抓。积极发展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经营,是发展市场农业的必由之路,是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成功之路,也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希望之路。通过这个过程,既使产业化经营的农民从种养业生产中获益,又使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得以反农业与农民。

二、在产业发展上要求形成生态化、规模化格局

在巩固特色农业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农业发展内涵,走“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促进农民增收。要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必须按照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的理论,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主导,更加合理地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提升产业层次,努力实现农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在统筹规划产业的同时,应根据各村的实际,突破过去的“小而全”思想束缚,有重点地发展一至两种优势产业。这样有利于经营的集中、管理的集中、技术的集中,容易做大规模,凸现经济效益,推动特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

三、在运行机制上向企业化合作化经营发展

发展规模经营有两条途径:一条是靠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能力,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中心的区域产业;另一条是围绕某一主导产品,统一规划,连片开发,分户经营,继而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前者需要有规模大、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带动,后者则需要农村合作社、供销社等服务中介组织的引导与管理。所以不难看出,要发展规模经营,推进产业化进程,就必须要做强龙头,提升合作组织。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多元化发展流通渠道。鼓励各种经济成分从事农产品加工,大力发展农产品的初加工和再加工产业;摒弃传统的农户、市场两点一线的单一模式,积极推导“农户+基地+合作社+市场”或“农户+基地+企业+市场”的多渠道流通模式。从而使整个产业链形成一个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群体,这个产业群体是一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带,在这个产业带中,采用集约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的生产,并通过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规模化生产水平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使之在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从而带动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的升级换代。

调研实践报告篇二

人才被誉为国家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对于一个国家、一个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为了更好地了解人才的实际需求和培养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人才实践调研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深入调查了人才的培养模式、政策支持、企业需求以及人才流失等情况,并总结出一些有关人才问题的体会和建议。

首先,我们了解到人才培养模式日趋多样化。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许多企业和高校开始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实践教学,倡导学以致用。一些企业还与高校合作,建立了校企合作实习基地,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这种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他们在职场上的竞争力。

其次,政策对人才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大。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国家对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一方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人才政策,鼓励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等优惠政策,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人才。另一方面,国家还设立了各类人才引进计划和基金,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回国发展。这些政策的出台为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人才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此外,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调研中我们发现,目前许多企业都面临着人才不足的问题。虽然中国的人口基数庞大,但是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还是供不应求。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行业中,更是人才稀缺。一些企业为了争夺人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提高薪酬、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空间和福利待遇等。然而,我们也发现企业一味地追求高学历、高专业背景的人才,而忽视了其他能力和潜力的发掘。因此,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应该更加关注综合素质和潜力,给予更多的培养和发展机会。

最后,人才流失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优秀的高校毕业生和有潜力的年轻人才不愿意留在自己的家乡或原单位工作,而是选择流向一线城市或其他发达地区。造成人才流失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工资待遇低、职业发展空间小、生活环境差等。因此,为了留住人才,我们应该改善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和待遇。同时,地方政府和企业也应该加大对人才的引进与扶持力度,为人才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

总之,人才是国家、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在调研中我们得到了许多有关人才问题的体会和建议。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关注综合素质和潜力、努力留住人才,我们相信中国的人才储备将会更加充足,为中国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调研实践报告篇三

摘要:

教学要为实际生产服务,所教育教学环节不能和企业需求脱钩,所以了解企业管理模式、岗位规范是教学环节所必须的。去地体分公司万柳车牵变电所进行企业实践,目的在于了解企业中的安全用电规范,地体一次系统的运行,检修与维护的操作流程规范。通过实践来进一步指导教学,让学生在走出校门后能尽快的成长为职业人,让中专学生能够快速成为专业的技术性人才。

关键词:中职院校,地铁分公司、职业人、企业需求

随着现代技术的日新月异,不断进步,我们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授学生企业用人单位的基本技能及相关素质,所以我们老师也必须具有丰富的岗位知识以及技能,对于我们而言这次实践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次实践学到一些知识,而且对以后的教学具有启发作用,通过实践来进一步指导教学,让学生在走出校门后能尽快的成长为职业人,让中专学生能够快速成为专业的技术性人才。

一、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的衔接

校企合作发展职业教育是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一大特点,它被认为是促进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推动其经济腾飞的“学校—企业”的合作模式,经受了年代的考验,被实践证明是一种运转灵活、优势互补的最佳职业教育模式,体现了学校和企业在知识文化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上职能明确分工、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及相关资源共享的原则,其实质是通过学校、企业的合作,培养出理论与实践、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并重的企业一线所需人才。

为使我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凸显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实践性与选择性,缩小与用人单位需求的距离,从了解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的人才需求状况入手,来研究分析中职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能力与素质结构,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这种形势下,我们需要了解社会、了解市场,结合中职学生实际,进行调研。

二、由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化

调查对象:

赵洋:铁供49班,现任北京地铁公司10号线巴沟站第七检修项目组主任。工作15年,为新职工培训,讲解安全规范。

尤江:电气27班,现任万柳车辆段牵引变电所副主任,高级工。张红蕊:电气27班,主值班员。

学生进入中专学校,学习的目标改变了,由升学转为就业,虽然没有了高考的压力,但面临的是更为严峻的就业挑战。我们要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找到学生适合的岗位群,转变身份,迅速的掌握基本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三、企业对应届生的认可标准

通过调研,要求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专业的发展方向;经过专业职业技能训练,具有从事专业岗位工作的能力。(1)职业岗位知识:

a、对一次系统图的掌握:掌握一次图的整体结构、各部分的具体内容;掌握各个开关符号、名称;掌握图中电流走向。

b、对设备元器件的掌握:掌握高压设备、电流互感器、变压器、低压断路器、隔离开关原理及机构。

c、对二次系统的掌握:能看懂图纸,知道现实的检修与维护。(2)职业岗位能力: a、具备看一次系统图的能力。b、具备对专业设备使用的能力。c、具备看二次系统图的能力。(3)职业岗位素质要求: a、要热爱本职岗位、热爱企业。

b、要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c、要具有优秀的职业道德,较强的创新意识。d、要具有良好的品质意识和心理素质。

四、学校给予学生的财富

怀海特在《教育的目的》中说过:“当一个人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忘掉,剩下的就是教育。”由价值的教育是学生在足额西过程中形成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教养。这就是日记月累的所谓“积淀”。学校培养的是学习意识、学习方法和态度,正确的思维方式。如果教育能让学生在五彩缤纷的生活中,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习得智慧,那么,教育所传达的就是集力量、美妙、逻辑于一身的思想。

让学生借树木识森林。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使学生通过树木看见森林,而不能“见木不见林”。各门学科的知识是相互贯通的、相互联系甚至相互融合的,在学习中不存在一种课程仅仅传授普通的文化知识,而另一种课程传授特殊的专业知识。各门科学的方法具有通用性,要通过教育使学生掌握一般的思维方法、思维艺术,并能把这种方法的通用性创造性地运用于特定学科。

在与地铁分公司的各主任交流中得知,我们的学生计算能力差,每当晋级考试时,一般计算题目就会放弃。我们当老师的应当有意识的加强学生的计算,锻炼他们的计算能力。会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就是学生对于知识只是单纯的司机硬背,没有做到学会方法,掌握知识的能力,离开学校离开学习生活,就无法独立自主的获取新的理论知识了。

隔行如隔山,学习的过程我们无法看到知识本身间的联系,但是一旦我们回过头来就会发现,专业知识是一种独特的方式构建其起来的。即便是优秀的金融学家,你把最简单的常见的供应电设备给他操作,他也像一个笨拙的孩童一样无处下手。所以在一个专业的学习和侵染是必要的。但是知识的力量就是,专业见得隔阂不是绝对的,而是通过自主学习和发现是可以获得的,这也是学校要给予学生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

五、优秀职业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牛立强2007届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到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供电公司工作。工作期间,善于钻研,严格要求自己,踏实勤奋,被提前定职为主值班员。目前,经公司考试,以优异的成绩破格提升为自动化导师,并被公司聘为地铁15号线的副主任,主管技术工作。

张海彬2007届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毕业生,经推荐到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供电公司工作。工作期间,勤奋向上,努力钻研业务知识,技术上追求精益求精,被提前定职为主值班员。

王春山 2008届城市轨道交通供用电专业毕业生。经学校推荐到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供电公司工作。

职场中每个人的工作乃至整个企业的发展都是需要制定策略的,而好的策略重要性自然更强。但是只是去制定好的策略是远远不够的,关键问题是还需要将企业的策略具体执行并且得到一定的成效。作为员工,拥有高效的执行力能够将自身工作和企业相关工作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快完成,不仅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还能够使自身得到提升。

4、职场人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无论职场人在职场中所处职位怎样,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也能够提升职场人在职场中的关注度,进而使自身工作的努力和成效能够被企业管理者发现并予以承认。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要想能够适应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就必须注重提高专业建设的质量,是专业能够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能够在招生市场、就业市场、职业环境急剧变化的时候处变不惊。学生的培养必须走专门化道路,使之由一技之长,同时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有利于扩大学生的择业面,并为其终身学习创造条件。这样,才能不断焕发中等职业教育的生命力,使他拥有一片宽广、灿烂的天空。

调研实践报告篇四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人才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要素。为了更好地了解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情况,我参与了一次人才实践调研,从中受益匪浅,获得了许多宝贵经验。在这次调研中,我发现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人才流失现象的存在,以及有效利用人力资源的策略。下面我将详细阐述我的调研心得和相关的感悟。

第二段:了解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在调研中,我了解到人才培养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人才培养是提升社会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基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作为支撑。因此,培养能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是当务之急。调研过程中,我看到了许多大学通过创新教育模式和实践教学方法,培养出了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学生。这种以实践为核心的培养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经验和技能,有助于他们顺利就业。

第三段:关注人才流失现象

在实践调研中,我不禁关注到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人才流失现象。调研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优秀的人才倾向于去发展国外,而不愿意留在国内。这种现象对于我国人才队伍的建设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对此,我们需要认真分析和思考人才流失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一方面,我们应该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薪酬待遇,使优秀的人才愿意留在国内发展;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加强教育培训、科研创新等方面的力度,提高人才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留在国内。

第四段:有效利用人力资源的策略

在调研中,我看到了一些企业和组织采取了一些非常有效的策略来利用人力资源。首先,他们注重人才的培养和成长,给予员工更多的培训机会和成长空间。这样一来,员工能够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和能力,同时也愿意长期待在这样一个能够提供成长机会的企业。其次,他们致力于打造和谐的工作环境,提供良好的福利待遇和职业发展通道,使员工感到满意和归属。这些策略的实施可以更好地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能力,提高组织整体的竞争力。

第五段:结语

通过这次人才实践调研,我深刻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以及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挑战。我们需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构建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关注并解决人才流失问题。在企业和组织中,我们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策略,更好地利用人力资源,为企业和组织的发展提供更强大的动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

调研实践报告篇五

本次假期实践我开展就业调研活动,进行了职业生涯设计,到各企业单位进行了社会实践调查。

20xx年应届生毕业就业形势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在20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20xx年城镇需就业的劳动力达2500万人,比“十一五”时期的年均数多100万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他说,去年我国实现了城镇新增就业1221万人,属历年最高。但20xx年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首先,就业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依然非常大。20xx年城镇需就业的劳动力达25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是本世纪初的6倍多。

另外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不仅技术工人短缺,普通工人也短缺。根据监测,这种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的现象更加趋于常态化,而且有从沿海向内地蔓延的趋势。同时,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对就业影响加大。20xx年,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可能会对就业产生影响。

就业形势好,但仍未迎来春天

虽然利好消息不断,但是大学生就业的春天并没有来临。尽管复苏和回暖是整个人才市场的主基调,但由于受到客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人才市场的回升趋势仍未达到20xx年的巅峰状态。对于20xx年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既不能因为就业形势转好就观望徘徊、待价而沽,以至于错过最好的就业机会;也无需因为庞大的就业人群而诚惶诚恐、望而却步,对就业持消极悲观态度。

20xx大学生就业的三大问题

据大学生就业压力管理论坛发布的《20xx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显示,在专科学历和本科学历人群中,接受零月薪的人数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18.5%和20%;同时,硕士和博士学历的被调查者中也有一成以上的人明确表示接受零月薪。这一数据让即将踏出校门的大学生惶惶不安。对此,前程无忧网市场部经理王剑提醒大学生,可以通过一些社会实践或者从自己的学长那里了解行业需求情况,不要被一些不利消息击垮而丧失就业信心。如果说“零月薪”造成毕业生的求职心理障碍,那么“文理不均衡就业”则是20xx年底出现的最大问题。前程无忧《20xx年全国高校大学生就业状况调研报告》指出,本科生就业率最高的热门专业集中为理工类专业,就连硕士毕业生也存在理工类专业的就业率高于文科类专业的现象。文科生就业难的现象,直接导致了大量文科毕业生在就业时淡化专业概念,大范围撒网,以求得一份工作的消极心态。而这种“学不能用”的现象,则会让更多学生从心底呐喊“这大学上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