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演讲稿>有趣的端午节学生三年级(通用20篇)

有趣的端午节学生三年级(通用20篇)

作者:XY字客

优秀作文是经过反复推敲和修改的产物,它能够体现出作者的精益求精和追求完美的态度。以下是一些经过老师评选的优秀作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学习。

有趣的端午节作文三年级

伴随着六月里的蓝天,许多趣事蜂拥而至。儿童节与父亲节刚刚过去,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划着龙舟,吃着香甜的粽子正在向我们招手呢!

在端午节这个祥和的节日里,中华民族有着吃粽子的传统习俗。你瞧,大街上人们争先恐后地抢着买粽子,还有人采购粽叶、糯米、红枣,着手体验端午节的团圆乐趣呢!我们也不例外,在家看着说明一步一步地包着粽子。

小小的粽子看起来小巧简单,包起来却不是一件容易事。在妈妈的帮助下,我们跟着网上的步骤一步一步做尝试,妈妈和我一起学习包粽子。粽子终于包好了,架一锅热水,滚烫滚烫地煮起来,待粽子煮熟,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口中残留的香甜似乎也浸透到了心田,这一次,我和妈妈一起感受传统文化,也品尝到了劳动的乐趣。

伴随着太阳公公的又起又落,伴随着大家的欢声笑语,端午节就悄悄地溜走了。

三年级写有趣的端午节的作文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午节。

这一天,有的人会在门窗上插着“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传说这样可以避鬼神。其实,这些植物都有刺鼻的辛味,插上它们可以驱赶小虫。人们有的吃粽子,有的赛龙舟。传说屈原投江后,许多人划着船去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到洞庭湖却不见诗人屈原的踪迹,之后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就以划龙舟这一活动来纪念屈原。后来,赛龙舟这个活动先后传入日本、越南等国家。1980年纳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比赛呢!

因为“端午”又称为“重午”,所以许多习俗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我喜欢端午节,因为端午节充满神秘,充满色彩,充满传奇!

有趣的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端午节体现了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赛龙舟、吃粽子、走亲访友、外出游玩不仅使人们亲近自然,身心放松,也使人们增强了亲情、友情,爱情,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端午是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与春节、清明、中秋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有趣的端午节三年级作文300字”,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端午节我们是要吃粽子的,这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米中掺杂、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然而作为中国四大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之一,端午节毫无疑问就是其中最有“热”感的节日。作为进入盛夏前的一个节气,端午节显然就是每年真正感受夏天的日子,在城市,端午节的三天假日,可能会让很多人思考出去找个阴凉的地方散一下心,而在农村,端午节确就是一个忙碌的节日,因为在中国蕴含丰富的农耕文化之中,端午节代表着夏收秋种。在过去的北方,每年过端午正就是新麦下来的时候,很多人都很期盼这个日子的到来,因为能够吃到新麦做的各种食品。而在过去的南方,端午节却就是另外一种粮食水稻收获的季节,新打下来的水稻碾成了大米,过节的前一天正好能够包成粽子,然后美美吃上一顿。

此刻,南北差异已经没有那么大,端午节吃粽子,这就是全中国人民的一大传统习俗。中国人端午节吃粽子的历史由来已久,传说就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开始流传的,那一天人们互相送粽子作为对屈原的纪念。

粽子还就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据说,早在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可就是在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晋朝人周处《岳阳风土记》之中就记载道:“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

到了南北朝时期,中国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在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之后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向到这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中国的南北差异也还就是存在的。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棕;南方则有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然后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今年,你准备吃啥粽子呢?

说起端午,不得不说粽子。

集市上卖的粽子,包得又小又俏,摆在摊位上,玲珑可爱;更有超市里卖的,口味众多,包装精美,身价不菲。不过,这些粽子,都不如自家包的好吃。

每当临近端午,家家户户会提前把风干的棕叶泡好,将糯米也浸上,隔几天,就可以开始包粽子了。小孩子呢,也常常喜欢来帮忙,说什么“帮忙”,其实是“帮倒忙”,也就图个兴,不一会儿,玩厌了,就跑到一边干别的去了。粽子一般都包成菱形,有棱有角,煞是好看,用五彩线捆粽子的话,粽子看上去就更好看了,像一个花荷包。粽子里通常要夹馅的,爱吃甜的就夹上红枣或豆沙,爱吃咸的就夹上一块火腿肉,新鲜猪肉也可以,首推五花肉,油而不腻,也可以放半个咸鸭蛋。粽子蒸熟后,要放到凉水中浸着,这样放个两天三天都不会坏。

最美的当然是吃粽子啦,揭开锅,清香扑鼻。小心翼翼地解开五彩线,一圈一圈的绕开来,剥开粽叶,露出白嫩嫩的粽子。咽着口水把粽子慢慢的放入碗里,然后洗净了手,拿了筷子,便可以好好享受了。一口咬下去,腮帮子鼓鼓的,满嘴的糯米味儿,是幸福的味道,一旁的奶奶总会笑着看我们吃,她总是眯着眼,沉浸在我们的幸福里。我呢,最爱吃的就是肉粽,糯米的颜色是棕色的,有肉的油腻与香味,一口咬下去,满嘴的香。

对端午节,梁实秋说:“我参考众意,觉得今天叫做粽子节比较亲切些。”我觉得的确是这样,端午少不了粽子。

三年级学生端午节作文

今天是端午节,屈原的纪念日。早上,我穿了一件漂亮的裙子,吃了汤圆,和爸爸妈妈去了外婆家。看到弟弟妹妹在门口等我!

我一下车,他们就把我拉进房间打游戏。我先做病人,姐姐做医生,哥哥做护士,可以玩玩。中午,奶奶做了一桌子丰盛的午餐,我们吃着午餐,心中充满了喜悦。我姑姑说:“如果我每天能吃那么多菜,我就满足了。”

下午一家人回到外婆家,小阿姨和大阿姨来了,给了我们很多吃的东西!我们今天玩得很开心。

三年级小学生端午节的作文

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这一天,家家要插艾叶、包粽子。妈妈早早泡好了糯米,我也来帮忙!可我包的粽子,样子有些怪,有时还漏米。妈妈说:“我教你吧!”说着妈妈就做起了示范。先把粽叶拿在手上,卷成圆锥形,再往里面放入糯米、蜜枣和花生,然后将粽叶折叠,包成四角形的,再用线捆扎起来。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包了一个,看着还不错。我按捺不住心头的喜悦,忙给妈妈看。妈妈也赞不绝口。妈妈把包好的粽子放到锅里煮。两个小时后,热气腾腾的粽子出锅了。

粽子散发着香气。我迫不及待地剥开一个,不料手被烫红了。妈妈说:“馋猫一会儿再吃!”

我边吃边想,还是自己动手包的粽子好吃,香甜可口真美味!爸爸妈妈也边吃边赞叹着。

飘香的粽子,让我过了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有趣的发现三年级学生作文

我非常喜欢种花,我家种了一盆花,我天天给它浇水、松土、施肥;下雨的时候我就把它搬到屋里去,不让它淋雨;夏天,我不让它受太阳的灸烤;寒冬腊月的时候,我把它放在屋子里面,但是它还是一天天的枯萎了,叶子落了,花瓣谢了。不管我如何精心地培育它,还是耷拉着脑袋,一副无精打彩的神情。无意之中我在院子里发现了一朵野花,它又鲜艳又强壮,就像一朵七色花,每天都朝气蓬勃地去迎接新的一天。不管刮风下雨,不管严寒醋暑,还是烈日炎炎,它都饱经风霜,一次次地顽强生长着。但是我感到很奇怪,它不用我每天给它浇水、松土、施肥,却还是长得那么艳丽、那么亮彩、那么强壮。它有着粗壮的根,花儿争艳夺目,每天有一群群的蜜蜂围着它唱歌、跳舞,真像一幅五彩缤纷的画,使我看了爱不释手。

我看了看我饲养的那盆花,又望望院子里的那朵花,真是截然不同的发现。他们的不同点使我想到:只有通过不断地磨炼,才能结出五颜六色的花朵,温室里的花朵是经不起考验的。

三年级小学生端午节的作文

一大早我就起来了,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早早就闻到了粽子的香味,我一下跃床而起,马上穿好衣服走下楼。站在厨房门前,结果外婆在那儿包粽子,我走到外婆身边说:“外婆包粽子简单吗?我也想尝试一下包粽子。”外婆笑着说:“熟能生巧,做多了自然就会了。”于是,外婆就耐心地把步骤教给了我。

第一步,拿出一两张粽叶;第二步,把它们沾上一点水;第三步,再放上一点糯米,再放上自己最喜欢的馅儿;第四步,用刚才的糯米把馅儿盖住;最后一步也就是最为重要的一步,就是把糯米用糯叶盖上,用绳子系好,粽子就完成了。

一个小时过后,我和外婆做了11个粽子,十分钟后,粽子也煮好了。我吃了一个自己包的粽子。“哇,真好吃!”自己做的粽子就是好吃,劳动的滋味是甜的。

这个端午过得真充实!

有趣的发现三年级学生作文

生活中,只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你就会获得许多有趣的发现。

星期六的上午,我在看课外书,突然一条不长的句子吸引了我:一个完整的鸡蛋是很难用力把它握碎的。我心想,一个小小的鸡蛋能有这样大的神通吗?我一定要弄个明白。

我马上跑到了厨房,取出一个完整的鸡蛋。按照书上说的,用力一握,鸡蛋纹丝不动,再用力握,鸡蛋还是没碎。我不甘心,心想可能是鸡蛋太大了,我的手太小握不住,于是挑了一个小的,再握了几下,还是没有握碎。我有点泄气了,但我没有放弃。我又试了多种方法如:请爸爸来帮忙,把鸡蛋煮熟了等等。我能想到的办法都想了,可是鸡蛋还是完好无损。

我问爸爸为什么鸡蛋会握不碎?爸爸让我查资料,我打开电脑,在百度搜索里输入“鸡蛋握不碎”5个字,还真让我找到了答案。原来鸡蛋的外壳是多曲面形的,当你用力握鸡蛋时,所用的力很快被蛋壳分散了,这样,鸡蛋壳的精巧结构完全可以让你在它面前无能为力了。现在许多建筑大师根据鸡蛋的赋予的灵感,造出了各种各样的“鸡蛋形”建筑。

噢,原来一枚小小的鸡蛋还蕴藏着这么神奇的原理。

三年级写有趣的端午节的作文

今天是端午节,因为端午节,最近的早饭我都改吃粽子了。我还在报纸上看见了大家在划龙舟比赛,还有嘉兴送给四川灾区送了10,000,0“爱心粽子”让灾区人民过上了端午节。

妈妈让我在门口挂菖蒲,我问妈妈为什么?妈妈说:“因为的菖蒲形状像剑,能吓跑妖怪。”于是我拿起菖蒲,来到门外,看了看对妈妈说:“拿胶布来!”可妈妈说:“家里没有胶布。”我又看了看门,上面有一根绳子我拉了拉,还挺结实!于是我搬来了凳子,站了上去,把菖蒲绑了上去。妈妈看了看说:“过几天我们把上面的大蒜拿下来吃了吧!”我想:妈妈可真贪吃啊。

三年级学生端午节作文

今天是6月5日,也就是端午节妈妈早早的起床了,准备了好几个粽子,中午的时候妈妈买齐了“五黄”—黄鳝、黄鱼、黄瓜、咸鸭蛋和雄黄酒。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中午的时候我吃了“五黄”不过雄黄酒真难喝。

至今为止还是我过的最有意义的端午节了。

三年级小学生端午节作文

很久很久以前,海龙王是个脾气暴躁的人,他整天对他的手下发脾气,弄得大海日夜咆哮。翻滚的海浪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

美人鱼知道了这件事,决定去找定海神针,拯救老百姓们。可是定海神针是镇海之宝,海龙王肯定藏得十分隐秘,怎么能轻易拿到呢?美人鱼可管不了这么多了,她决定去试一试。

美人鱼跳入大海,向龙宫游去。“不好,鲨鱼!”美人鱼暗叫一声。真的,一条大鲨鱼,它也发现了美人鱼,正朝美人鱼逼近,美人鱼拼命向前游。呀,前面有礁石!“有办法了!”美人鱼那细小灵巧的身体在石洞中穿来穿去,鲨鱼也紧追不舍,可是它庞大的身体怎能穿过这些石洞呢?你瞧,它被一个石洞困住了,正动弹不得呢。

美人鱼摆脱了鲨鱼,继续向前游去。“呜……呜……”一阵哭声传来,谁在哭?美人鱼向四周寻找,哦,原来是只大龙虾。美人鱼忙游过去,问:“虾公公,你怎么了?”“我……我……哎,我的腿被龙王打断了。”大龙虾痛苦地说。“你年纪这么大了,龙王为什么还要打你?”“别提了,就因为我给龙王端的茶凉了些,他就把我痛打一顿,还把我赶出了龙宫。”“这个可恶的龙王!”美人鱼气得直咬牙。说完,美人鱼找来木棍帮大龙虾包扎好打断的`腿。“谢谢你,美人鱼,你到哪儿去呀?”美人鱼就把要救老百姓的事告诉了龙虾。龙虾听了,说:“美人鱼,我在龙宫生活了几十年,那儿我熟悉,我带你去!”

于是,美人鱼就背着虾公公到龙宫去,他们躲过了龙宫中的守卫,拿到了定海神针,美人鱼用定海神针让大海平静了下来,老百姓又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有趣的发现三年级学生作文

今天,妈妈给我买了一盆很奇怪的花,我把这盆花放在我家的阳台上,让他在阳光里生长。爸爸妈妈都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我觉得这种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于是,我就给他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手掌花”。每次,小朋友来我家,看到手掌花,觉得他的叶子和花瓣很可爱,想摘一朵玩玩,但都被我阻止了。

手掌花的叶子绿得那么鲜艳,看起来非常舒服。它的个子很低,大约只有3厘米;它的茎非常细小,就像缝衣服的细线,可爱极了!但最可爱的,要数手掌花的花瓣了,虽然手掌花没有玫瑰那么优雅,没有茉莉那么清香,但它却又自己的特点。花朵张开的时候就像三个小朋友同时伸伸懒腰,准备起床打扮,像人们展示出自己的美丽;当花朵合拢时,犹如三个小朋友同时钻进被窝里,准备去睡一个美觉,做一个好梦。

多么可爱的手掌花啊!从那时候起,手掌花就成了我最喜欢的一种花,它陪着我一起睡觉,和我一起起床,和我开开心心过每一天。

有趣的发现三年级学生作文

有趣的发现一天傍晚,我到花园里散步,看到了一棵玉兰树上长满了花朵,却看不到叶子,我很困惑。之后,我就常常到花园看玉兰树,直到玉兰树的花朵全开了,都依然不见一张叶子长出来。于是,我灵机一动,把其他树的叶子摘下来,放在了玉兰树的树枝上,忽然,来了一阵风,树枝上的叶子通通掉了下来。我不放弃,又想了一个办法。我拿着一根木棍,将更大的树叶串在上面,放到更茂密的树枝上,不管微风怎么吹,都吹不下来,我看到了之后,高兴得就像捡了一个金元宝似的,开心地回家了。可之后的那个晚上,上帝不留一点面子,下了一场大暴雨,把那些树叶吹了下来。我知道后,很生气,就再也不管那棵树了。几天后,我却惊奇地发现玉兰树上的叶子长出来了,嫩绿嫩绿的,像碧玉似的。“可是,玉兰树为什么是先开花,后长叶子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经过我细心查阅相关资料,终于明白了:原来是玉兰树开花需要的温度比长叶子需要的温度低,所以总是先开花,后长叶子。“大自然的奥秘要仔细观察,才能解开哦!”这是我总结出来的。

三年级小学生端午节手抄报

端午节的谚语:

1、端午节卖菖蒲。(温州)。

2、蛤蟆蝌蚪躲端午。(北方)。

3、五月节,小哒埠。(广东)。

4、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

5、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北京)。

6、端午佳节,菖蒲插屋。(江苏)。

7、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山西)。

8、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广东)。

9、未吃五月粽,破袄不敢放。(福建)。

10、端午请菩萨,端六发乌贼。(江浙)。

11、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山西)。

12、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西北)。

13、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广东)。

14、五月五,雄黄烧酒过端午。(浙江)。

15、五月五,划龙船,过端午。(南京)。

16、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上海)。

17、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江苏)。

18、家有三千艾,郞中不用来。(温州)。

19、乡下不识字,过节过初四。(福建)。

20、吃菜豆仔茄,吃了会嬲跳。(湖北)。

21、吃了端午筗,还有三更冻。(客家)。

22、未吃五月节粽,破裘毋甘放。(福建)。

23、最怕端午节水,不怕七月半鬼。(江西)。

24、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山东)。

25、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江浙)。

三年级小学生端午节作文

我过了许多有趣的节日,可今年的端午节是我最快乐,最难忘的。

端午节那天,我和妈妈早上去菜场买了一些棕叶、糯米。回到家里妈妈把一个盆子里装了水,把棕叶放在里面,我很纳闷就问妈妈:“妈妈,为什么要把棕叶泡在水里?”妈妈说:“棕叶泡在水里才不会发干变硬,这样我们才好包呀!”噢,原来如此。

妈妈洗好米,也将米泡在水里,我连忙对妈妈说:“妈妈,米泡在水里,也是和棕叶一样的道理吧!”妈妈点点头说:“是的`。”

终于开始包棕子了,只见妈妈将两片棕叶重叠在一起,将大的一头圈成一个漏斗的样子,然后放入米,再把多余的叶子顺着漏斗包裹起来,最后将绳子横在三个角中间,绑好两个角,这样一个棕子就诞生了。

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包,可是我的棕子真是漏斗,一不小心,米就一粒一粒的往下落,妈妈告诉我在卷成漏斗形状时要注意不能有缝,那样就真成了漏斗了,米在放进去的时候也要按紧了这样煮出来的米才结实。我小心翼翼的包着,终于我成功了,我特意将我包的棕子用绳子系好,这是我的劳动成果,我要留作纪念。

我很高兴,我学会了包棕子,所以我忘不了今年的端午节。

600字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你有了解过作......

三年级小学生端午节作文

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一年四季他们的收获可是不小的。

春天,人们开始在田里忙碌了起来,看:有的在锄田,还有的在撒种,都希望在秋天里丰收……周围的柳树好像一个个婷婷玉玉的小姑娘矗立在那,柳条就好似一个姑娘的马尾辫,在春风中吹过,多么飘逸。山坡上的树、草都探出了头,野花也开了一朵两朵。

夏天,景色焕然一新,山坡上草木茂盛,一片葱绿,稻田里的水色和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十分美丽。田野里、池塘里的小蝌蚪成群结队的,单个的像逗号,竖着的两个像码号,六个连在一起的像省略号……多美呀!玩累了有西瓜,夏天的西瓜又大又甜,只要到瓜地里随手一挑就可以吃到香甜可口的西瓜。

眼间就来到了丰收的季节-秋天。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硕果累累。农民们又来到了田野里,都忙着收割,虽然脸上挂着晶莹的汗珠,可是看着丰收的农作物,信了乐呵呵的,把疲劳都删除了。在果园里,苹果树上结着又大又甜、又红又翠的红富士,梨树上结着黄澄澄的梨,又香又甜,咬一口在嘴里,甜在心里,枣树上结着红的似火枣子,香香甜甜好美呀!果农门咬一口在嘴里,就把一年的劳累都忘掉了。

冬天,是一个享受的季节,人们把农作物和水果拿到拿到市场上去卖了一个好价钱,就回到家里买一头猪,杀了猪就把亲戚朋友招到一起,在火炉旁边热热闹闹的吃着火锅。让人忘记了冬天的寒冷!

只要你来到乡村,农家人民一定会拿好酒好菜热情地款待你。农家人民是多么热情好客。农家风景和农家人民的热情好客在我五彩缤纷的童年里久久不能忘怀!乡村风景。

小学生三年级作文端午节

端午节流行于汉、壮、布依、侗、土家等民族地区。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天中节等,你知道端午节的作文怎么写吗?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小学生三年级作文端午节”,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这次的的端午节,我可算是过来一次难忘的端午节了,为什么收拾难忘的端午节呢?让我跟阿加说一说吧。

端午节早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骑摩托车到离城很远的山上踏青。一路顺风顺水,景色宜人。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刚到了半山腰,好好地摩托车后轮胎突然瘪了。我们只好推着泄了气的摩托车打道回府。

因为这里离市区很远,所以在短时间内没有地方修理。摩托车本来就比较重,再加上没有气,大大的增加了它的重量,推着非常吃力。我在后面推,爸爸在前面推,过了不大一会儿,我们两个就气喘吁吁、汗流满面。妈妈不但一直给我们鼓劲,而且还积极的寻找修理点。虽然很累,但我很高兴,因为我自己也尽了一份力量,全家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嘛!

经过一番拼搏和努力,我们足足走了5公里,但还是没有到达目的地。向当地村民一打听,说再往前走半小时会有一个修车的地方,到那里就会有希望了。虽然我们已经筋疲力尽,但一听到这话,我还是信心百倍的推了起来。在这半小时里,可能是我这一生中最漫长的30分钟,路上我竭尽全力的向前走,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坚持就是胜利。终于,在我和爸爸的密切配合下,英勇的走完了这段艰难的旅程。

就这样,我过了一次难忘的端午节了,这次的端午节可真是过得非常的有意义啊。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每当听到这首歌谣,眼前浮现的,是香喷喷的粽子,碧绿的艾叶,还有一只只喜气洋洋的龙舟。

又到端午节了,这是一个纪念先人的节日,是为了纪念屈原的日子。我早早的起了床,捧起了一支艾叶,轻轻的放到了门前。据说,这样可以辟邪。但我觉得,它只是人们心中的一种托付罢了。

坐在桌前,剥开碧绿的棕叶,一股清香迎面扑来,是糯米的清香,是豆沙的香甜。趁热咬上一口,一种无法比喻的香糯在嘴里蔓延开来。吃到嘴里,才发现,原来,在糯米里,早就融进了棕叶的清香,可谓画龙点睛之笔。闻着艾叶的清香,让糯米在嘴里慢慢融化,这种情调,只有在端午才能体会到吧。

接着,上网,搜索关于划龙舟的视频,竟搜到了几万个,看着龙舟在水上竞赛,我的心里就充满了感慨:“倘若屈原看到了这个情景,是否会感到十分欣慰呢?他会知道,因为他的壮举,在几千年后,他的子孙会这样怀念他吗?不,不会的。人死如灯灭,百年之后,试问有哪个人可以永存世上,不死不灭呢?”答案是:没有。没有一个人能逃脱生老病死。想到这里,我的心中就充满了悲哀,百年时间,只是瞬间。百年之后,我也要步入坟墓了。端午啊,你竟勾起了我的无限悲哀!

但不管怎样,这是上天的安排,每个人都是这样,在岁月中慢慢衰老。与其在哀愁中等待死亡还不如坦然面对,在有生之年做出让后辈敬仰的事,即使身死,也死而无憾了。

风中弥漫着粽子的香气,这沁人心脾的气味勾着我的心神。一年年过去了,时光匆匆却磨不尽人们对端午的向往。

端午习俗是非常令人着迷的。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烟没几垂名。人们往往会包上许多粽子来纪念爱国伟人屈原。

在端午节这天,大街小巷里,男女老少中,无不散发出一种清雅和谐的淡香。从清晨起,家家户户就陆陆续续地进入端午节的状态了。我在睡梦中隐约闻到一股幽香,我朦胧地眨了眨眼睛,视线渐渐清晰了。回想起那股幽香,应该是他指引我与太阳再见吧。我缓缓起身,忽然,我瞧见了正在我胸前滑落的香囊,原来,香味得飘来只因此啊。

随之,我又瞧见手腕上简约精致的五彩绳。原来妈妈早就为我系上了端午的一系列标志啊!穿好衣服,推开家门,呼吸着新鲜空气,一抬头便看见一扎艾草我家外门的上端。正当我感叹着一天之计在于晨的美好时,妈妈已经端着香喷喷的粽子来到餐桌前喊我:“宝贝啊,吃粽子了。”

只见,餐桌上摆了汇成商学院三盘的粽子。被五彩绳禁锢住自由的的粽叶此时早已张开臂膀,露珠晶莹饱满的糯米了。我迫不及待地含住一小块糯米尝在嘴里,黏黏软软的,香香糯糯的,吃在嘴里,甜在心里。家人的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全家都流露出一股祥和的气氛。

美好的时光总是匆匆逝去,可那些幸福的记忆是永远褪不去、磨不尽的。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当唱起这首儿歌,我就想到我们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与屈原离不开。那天,屈原听说楚国当时外有强敌,朝廷腐败,屈原难过极了,抱着石头跳入奔流的汨罗江里。楚国人民知道后,都划着船去找屈原的尸体,找了半天都没找到。为了不让鱼虾把尸体吃掉,他们把白米撒入汨罗江里让它们吃白米。这样就形成了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又称重五,也叫龙舟节。由于这一天是五月初五,所以很多习俗和“五”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黑、白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每逢端午节,我都要回奶奶家,奶奶会先从菜市场买回芦苇叶,瘦肉,红枣和糯米,到家后,奶奶就开始包粽子了。于是我连忙跑过去,看着奶奶包粽子。奶奶先用热水把芦苇叶烫了一下,拿起来,再把俩片叶子交叉绕成三角形,抓一把糯米放进去。不一会儿,一个个精致的小粽子就完成了。煮粽子的时候,我就闻到一阵芦苇叶的清香,真想咬一口。晚上,奶奶会煮艾叶水给我洗澡,我开心极了!

啊!我爱端午节!也崇拜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让我们在端午节一起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浓浓粽香,悠悠我情”,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在这一天,按照习俗大家都会在门前插艾叶,在胳膊上栓五彩绳,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粽子。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相传端午节的由来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人,他忠诚爱国,很有才干,提出了很多好的改革方案。楚王在他的辅佐下,国家渐渐强盛起来,百姓的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因此楚国的百姓也非常爱戴他。但是一些权贵却对屈原的改革措施十分不满,于是便在楚王面前陷害他,导致楚王逐渐疏远了屈原,将他流放远方。最后楚王中了秦国的圈套,导致了楚国首都被秦国攻占。屈原听闻国家沦陷的消息后,十分悲愤,进而怒跳汩罗江自尽,以示自已的爱国之心。楚国百姓知道消息后,一边悲伤,一边奋力寻找屈原的尸体,可是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也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于是百姓们就突发奇想,往河里扔鸡蛋,倒雄黄酒,扔菱角形的粽子,希望河里的蛟龙吃到这些东西后,就不要再伤害屈原的尸体了。从此,为了纪念屈原,人们便把屈原跳江的这一天,农历五月初五定为了端午节,将煮鸡蛋、喝雄黄酒、包粽子变成了一种习俗,延续至今。

端午节不仅仅是一个家人团聚,品尝粽香的节日,我认为它更是一种爱国情怀的祭奠,是人们对幸福安康的企盼。

小学生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此时,我不由得想起去年过端午节时,我们家一起吃粽子,正想着,那粽子的香味就迎面扑向我来。

记得去年端午节那天,一大清早,细雨绵绵,好象在表达着自己对端午节的喜爱。突然,雨停了,帮我们把世界冲洗得干干净净,让我们迎接着快乐的端午节。妈妈从厨房走出来,手上拿着一些粽叶和包棕子的材料放到桌子上。只见,她一手拿着粽叶,一手把绿豆、猪肉……放进里面。突然,她微笑着说:“我们不如做一些甜粽子。然后,往一个粽子里放一枚硬币。谁吃到了这个甜粽子,今天就可以许上一个愿望。”说完,我们都拍手叫好,而且,每人都神气十足地说:“这一个甜粽子一定会让我吃上的。”

去年端午节,爸爸为我们全家许下了一个愿望。这个愿望一直伴随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如今,我们一家都在为爸爸给我们的愿望而奋斗。这真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啊!

三年级小学生端午节作文

今天凌晨,天还不亮,我正在酣睡,忽然听见耳边一阵阵甜美的叫声:“小奕柯――小奕柯――,快起床,快起床了!”我迷迷糊糊的一骨碌就坐了起来。睁眼一看,啊,原来是我最喜爱的美人鱼露米娜!开心极了,我如同微波炉里的爆米花一样蹦了起来跑上前抱住了她。露米娜向后甩了甩她那一头金粉色的长发,露出了她头上戴着珍珠发饰,闪动着迷人的光泽。露米娜拖着她那条粉紫色的,点缀着金色斑点的高贵鱼尾,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走吧,我带你去看看美丽的大海吧!”露米娜说着便拉起我的手,向大海跑去。一会儿,大海就在我们面前了,我望着浩瀚的大海,心潮澎湃,这时露米娜给了我一颗晶莹剔透、光滑圆润的大珍珠,让我吞下去。我犹豫了好久,还是照她的吩咐做了,我顿时感到浑身神清气爽,大有飘飘欲仙的快乐。我抱着露米娜那条美丽的鱼尾,来到了一个珊瑚岩洞。露米娜告诉我这就是她的家,我环顾四周看到岩洞虽然有点简朴,但不失一种家的温馨舒适。一进门一只小海马游过来问道:“这是谁呀?”“这是我的朋友。”露米娜兴高采烈地回答。在露米娜的介绍下,我和这只可爱的小海马――可儿很快认识了。我们在一起无忧无虑的玩着,笑着……露米娜又拉起我的手说:“我再带你去皇宫看看吧!”

我们来到了皇宫,皇宫里正在举办舞会,露米娜和可儿便跳起了舞。露米娜的舞姿婀娜多姿的如此迷人,优雅高贵的让人敬仰,我被她们的舞姿深深的吸引着,竟不知不觉上前跳了起来。

“快起床,快起床,这是怎么了?”我被一阵熟悉的声音吵醒。一下子把我从皇宫的舞场拉了回来,原来我在睡梦中竟然舞动起来了,吓了妈妈一跳,就被妈妈喊醒。原来这是一场梦啊!虽然只是一场梦,我却真切的感受到了拥有真诚友谊的美好,有朋友陪伴的每一天是如此的快乐。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也有很多无话不谈的朋友,我们一起分享彼此的快乐与悲伤,他们就是我生活中的露米娜!

三年级小学生端午节作文

今天是端午节,又是外公的生日,我和姐姐早早起床,一起认真地制作了一张漂亮的生日贺卡,姐姐又把她平时变魔术的用具装进书包。

中午到了外公家,外公家准备了丰盛的酒菜,舅舅买了一个两层大的生日蛋糕,那生日蛋糕比我们画的还好看。舅舅把生日蛋糕放在客厅的桌上,我插上蜡烛,姐姐用打火机点着,表弟乐乐把灯关上,又拿出他带来的手风琴,我们一起合唱“生日快乐”,唱完之后外公许愿,吹灭蜡烛,这时屋里的灯突然全亮了,我们边跳边鼓掌,逗着大人们都笑了。

外婆在餐厅里喊:“快过来,吃饭啊”,我们又跑到餐厅里,围着桌子坐好。在大人们举杯祝贺之前,我和姐姐拿出我们准备的生日礼物递给外公,一起念道:“祝外公生日快乐,寿比南山,福如东海。”外公看着我们画的生日贺卡,说:“这么好看的生日蛋糕,还有彩色的蜡烛,这生日礼物太好了。”

饭菜非常丰盛,有鱼,有鸡,有火锅,还有我叫不上名字的菜。我们小孩吃了好大一会儿,不见菜少,都已非常饱了,就跑到楼上玩去了。

下午在客厅休息时,姐姐开始变魔术,我们全家都围着看,只见姐姐熟练地把两个硬币放在桌面上,在上面并排放二张扑__克牌,接着把外面那枚硬币往外推推,让第二张扑__克牌盖住这个硬币,再往里推一下,慢慢地吹一口气,翻开扑__克牌,只见第一张牌下的硬币也跑到第二张牌下面来了,大人们都觉得奇怪,夸姐姐真行。

时间过得可真快啊,我们该回家了,今天我们玩得可真高兴。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在端午节那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吃粽子,桌上摆的、街上卖的、人们谈的,几乎都是粽子。

粽子,似乎就是端午节的象征。

端午节吃粽子,是有来由的,有这样一个典故——在两千多年前,楚国有一位的爱国诗人屈原,因为楚国灭亡,悲愤不已,他忠贞不屈,含恨跳河自尽。人们怕水里的鱼吃掉屈原的尸体,便将米、肉等美味的食物,用粽叶包起来投入河中,希望鱼儿只吃粽子不吃屈原的尸体。屈原跳江那天是五月初五,在中国农历上属“端午”之日,为纪念屈原,人们就将这一天定为“端午节”,家家户户吃粽子,以纪念屈原的忠君爱国。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自己动手包粽子,已变成传统文化新风尚。可别小瞧包粽子,那也是一门技术活。主要分三个步骤:首先,要准备粽叶,将其刮毛、洗净,堆放整齐备用;其次,要准备粽馅,主要是以米为主,将米用水浸泡半小时,再配些花生绿豆之类的豆类,再配些肉块或蛋黄,搅拌均匀,调好盐味即可;最后,才是包粽子,左手托着粽叶,将粽叶按45度角对折成漏斗状,右手舀粽馅导入粽叶卷成的漏斗里,再将粽叶卷起来包裹住粽馅,完全密封并裹紧,然后用绳子捆紧,粽子就包好了。

粽子要蒸熟了才能吃。蒸粽子是最让人难熬的,粽子在蒸的时候最香,粽叶的清新味、粽馅的米香豆香环绕着肉香,直钻你心里去,让人心痒痒的,光是闻闻,就令人垂涎三尺!

吃粽子看龙舟赛,是我每年过端午节的最爱。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看。只听一声巨响,一条条龙舟箭似的飞射出去,一个个粽子皮齐刷刷地被剥开,选手全神贯注地盯着前方飞快划船,台下观众聚精会神地看着比赛——1号舟往前冲了,小朋友偷偷吃了一口粽子;2号选手超越了对手,大人们松了口气也停下来吃粽子,接着观察落后的3号舟,小朋友乘机也吃一块……舟冲,吃粽;舟停,吃粽;一口一个粽子,就在这惊心动魄的不经意间吃了个精光。

端午节,真有趣。充满了民族特色,弥漫着浓郁的水乡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人们缅怀先烈忠贞爱国,代代相传、继承发扬,祝福祖国美好人人幸福安康。

今天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因为放假,所以我起的比平时稍晚一点。当我睁开眼睛的时候,却发现我的手上脚上都被带上了五彩线。五彩线是由红、粉、黄、绿、蓝五种颜色组成的,很鲜艳。妈妈告诉我说,端午节带上五彩线会给自己带来好运的。

洗完脸后,我就来到了餐桌前。满满的一桌,真丰富啊;有大大的三角形粽子,还有香喷的鸡蛋、鸭蛋、鹅蛋。看着这么多好吃的,我的口水禁不住流了出来。

正准备开动时,爸爸发言了:“知道今天为什么要吃粽子吗?哪位“同学”知道请举手回答?”

这可难倒了我了,我就装作没听见,等待爸爸解释。爸爸告诉我说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真没想到一种食物也有故事。

爸爸讲完后,我已经迫不急待地想和他们做游戏了——顶鸡蛋。

我在盘里随手拿了一个个头较大的鸡蛋,先和爸爸来了一个对决。而我的力气太小了,一个回合下来,就输给了爸爸。但是心里却不服输。心想:“可不能这么算了。”我又去洗鹅蛋,想和妈妈较量一番。

只见妈妈在盘子中左挑右选的,好像里面藏了大将军。我好奇地问妈妈:“你在选什么?难道鹅蛋还会有什么不同吗?”听完后妈妈耐心地说:“你看这鹅蛋好像都一样,其实里面的学问大着呢!首先你要看蛋的形状,要选“小头”尖一点的,这样的蛋会比较有优势一些;其次要看鹅蛋的外壳,光滑、细腻、颜色匀,这样的蛋壳更硬一些。根据这些特点选,一定能获胜。”

我半信半疑地选了一个鹅蛋,就开始跟妈妈较量起来了。

我双手紧紧地握着鹅蛋,使上了浑身的力气,顶啊,顶啊,只听见叭的一声,我赶紧收手,紧张地看了一下手中的蛋,我手里的鹅蛋竟然没破,还是好好的,“原来是妈妈手里的蛋碎啦,太好了,我赢了!我赢了!”我兴奋地边喊边跳,爸爸也高兴的拍手表示祝贺,妈妈看着我高兴的样子也笑了。

真是一个难忘的端午节啊!

六月的天空是湛蓝深远的,六月的小伙伴是活泼开朗的,六月是炎热的。端五节坐着龙舟,脖子上挂着香包,头上扎着艾叶辫子,吃着香喷喷的粽子,向我们驶来。

端午节的前夕,妈妈就开始包粽子了。吃粽子可是端午节习俗里不可缺少的。它的味道可佳了,让人吃了还想吃。妈妈包的粽子可是天堂美食,跟商店里买的没什么两样。新鲜的粽叶,大盆用酱油调好的糯米,还有香喷喷的肉馅都准备好了,就要开始包粽子了。妈妈先把粽叶折成漏斗形,抓了一些糯米均匀地铺在底下,然后夹了一块肉馅,放在中间。接着又铺上一层糯米。叠上粽叶的尾巴,把粽叶的头折成尖角。最后,把绳子扎好,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就包好了。我见妈妈麻利地包粽子,我的手也痒痒的,想试一试。别看我说说简单,做起来难多了。我包的粽子一会儿“喂”得太多了,糯米都从粽叶缝里“逃”出来;一会儿“喂”太少了,还没“吃”饱;一会儿粽叶被我折得乱七八糟的,粽子包得奇形怪状……我灰心丧气,干脆不干了。妈妈见了,鼓舞我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不要气馁,我们一步步来,总有一次会成功。”听了妈妈的话,我的心情好多了。在妈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接二连三地包出了一个个有模有样的粽子。

妈妈把粽子放进锅里煮,一股香喷喷的味道钻进我的鼻孔,我馋得直流口水。妈妈拿出一个粽子,解开绳子我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吃着自己亲手包得粽子,我明白了:做事要一步一步来,不要急,越急越做不好事,就像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今天,就是端午节了,所以,我和妈妈一起来包粽子,因为,以前我们都是买粽子,我今天突发奇想,想要自己学一学包粽子。

一天,妈妈和小宝贝去美丽华,我在家寻思怎样包粽子。过了一会,妈妈回来了,她正好在美丽化学会了,回来教给我。我甭提有多高兴了。好了,下面,开始包粽子吧!

包粽子的材料是:粽叶、江米,这两样都是主料,配料是:葡萄干、蜜枣、肉……自己想吃什么,就加什么。

第一步:煮棕子叶,泡江米。将粽子也放入锅中,煮上两个小时,江米同样浸泡两小时。

第二步:包粽子。首先,将粽子叶的根的梗剪下来然后用这头往里一勾,就有了一个圆圆的东西然后手捏着那个角,将江米放进去,配料自己想加什么,就加什么,加完以后,一直沿着边缠,等将叶子缠完以后,再用绳子一道一道地缠缠的时候,先留一个头,最后一搓,就可以了。

第三步:煮粽子。最后一步就是煮粽子了。将包好的粽子放到锅里,煮上两个小时,就大功告成了。

别看包粽子只有三步,包起来还挺难得。

两个小时后……。

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子的叶子,放到碗里,刚要吃,爸爸问我放糖了吗?放过了糖,我们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吃着格外的香,心里格外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