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方案>优质建立专家库的实施方案(模板19篇)

优质建立专家库的实施方案(模板19篇)

作者:念青松 优质建立专家库的实施方案(模板19篇)

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需要先明确目标和需求,然后制定相应的计划和策略。比较不同实施方案范例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实施方案方法和思路。

社区建立大党委实施方案

2017年7月召开的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上,首次提出了“城市基层党建”的概念,并作出一系列重要工作部署。孝义市作为山西省县域经济的排头兵,近年来城镇化发展迅速,在最新发布的2018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成果中,位居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81位。全市现有城镇人口32.2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6.62%,共有5个街道、39个城市社区、371个网格。近年来,孝义市委着力破解城市社区与驻区单位党的组织上互不隶属、行政上互不关联、管理上条块分割,以及由此带来的党建工作协调沟通难、服务资源优势互补难、在职党员在社区作用发挥难等问题,通过扎实推行社区大党委制建设,努力构建互联共建的城市党建新格局。

(一)高位推进,形成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优势。

以创建中组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示范市为目标,坚持高位推进、统筹谋划,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有机融合、取得成效。一是高起点谋划。成立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7次座谈交流会,认真研究学习上级精神,派出考察组到太原、阳泉等地学习先进经验。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定了《关于建立“1233”工作机制推动城市党建强基拓面提升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开展社区大党委建设的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二是高站位统筹。建立党委总抓、各方联动、统筹推进的工作机制,由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兼任大党委书记,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任大党委副书记,其他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兼任大党委委员。分别明确大党委和街道、社区、驻区单位党组织职责,将社区大党委推进情况作为责任制考核重要内容。三是高标准建设。明确“十个一流”标准,从场所建设、功能拓展、智慧化建设、服务机制等方面发力,离柳社区、崇北社区大党委将活动场所分别由300平米、500平米提高到1300平米;留义社区大党委依托1万平米便民服务大楼,打造了老年公寓、敬老餐厅、民俗服务中心、孝亲文化长廊等功能设施。到2018年底,全市活动场所面积500平米以上的社区将达到20个。

(二)健全机制,构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常态。

把制度建设贯穿社区大党委建设始终,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纵横联动的工作机制。一是社区大党委会议制度。大党委至少每月召开一次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要求,研究讨论决定区域内党建工作、社区建设、社会管理以及居民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等事项。二是社区大党委联席会议制度。根据需要,将不属于大党委成员的辖区内非公企业、社会组织、业委会、物业公司和群团组织等,列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席会议根据需要召开,主要研究协商解决驻区单位职能以外的相关社区事务等。三是“两个清单”目标责任制度。社区大党委组织各成员单位每年签订一次责任清单,明确参与大党委制的职责和管理要求、必须遵循的基本制度等;每季度签订一次任务清单,列出本季度共驻共建事项。四是考核评议制度。街道社区和其他驻区单位党组织及在职党员开展共驻共建情况,作为市委基层党建督查考核和党组织书记年度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街道党工委每半年对各大党委工作情况组织一次集中考核。

(三)互联共建,丰富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内涵。

提出并落实“五联五共”机制,推动街道社区和驻区单位党组织有机联结。一是组织联建,党员共管。根据网格、小区、楼宇划分和党员分布情况设置党支部、党小组,将直管党员、在职党员、流动党员全部纳入其中。二是设施联用,资源共享。社区大党委组织成员单位研究协商,确定社区内共享资源,组织签订共享,建立健全管理机制,落实好共享资源挂牌、使用申请等运行办法。三是活动联谊,文明共创。社区大党委牵头,明确社区党支部、驻区单位、辖区居民在本辖区内的文明共创职责任务要求。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包联小区制度、网格区域联创制度,经常性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公共设施管护、文明宣传教育以及各类文体活动。四是服务联抓,难题共解。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发放调查问卷、设置意见箱等方式,及时掌握各类组织及党员群众等存在的问题诉求,制定服务项目清单,开展项目领办活动。五是公益联办,治安共防。开展敬老助学、法律咨询、医疗健康、爱心捐助等公益项目进社区行动,不断完善区域化群防群治的治安防范体系,吸收驻区单位安保、司法工作者组建治安服务队,组织社区党员群众成立义务巡逻队,实现社区安全服务集中运作。

(四)智慧支撑,拓展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功效。

抓住我市“智慧城市”建设起步较早的有利契机,将大党委建设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一是建立大党委+12345热线。依托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开通12345市民服务热线和12345市委党建热线,实行“一号受理、联动处置”机制,通过热线把社区大党委与各市直单位、乡镇(街道)联通起来,共同办理各类民生服务事项,解决党员群众关注的党务公开、党内监督、建言献策、评议推介、信息报告、咨询服务等事务,为大党委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功能融合、工作联动提供了平台支撑。二是完善大党委“g+w+q”信息平台。“g”指社区大党委微信公众平台,设置党建、公告、政务、安全、医疗等服务栏目,居民足不出户即可办理知晓相关事宜。“w”指社区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网格书记利用手机移动终端及时发现、处理、上报辖区紧急事务信息。“q”指覆盖社区各类组织、各个群体服务微信群,让社区党组织的引领、服务功能直达群众。三是拓展“智慧党建”app功能。以“山西智慧党建”app平台为有效载体,用好“微课堂”“党建窗”等功能,组织党员学政策、学先进、学典型,促进先锋模范作用发挥。

(一)建立了区域联建、全面覆盖的组织网络。

按照城市社区全覆盖、驻区单位全参与、服务群众全方位“三全”原则,39个城市社区全部组建大党委,覆盖206个驻区单位。在此基础上,各社区党组织按照“组织联建,党员共管”要求,适应党组织延伸覆盖,采取组织关系“一方隶属、双重管理”方式,推行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登记制度,实行“三亮三服务”,即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开展岗位服务、志愿服务、结对服务。比如,崇北社区大党委将在职党员编入8个网格,择优担任“红色管家”,今年以来由其牵头在小区范围内开展服务活动60余次。府中社区大党委今年以来已组织“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主题党日以及“放歌新时代领航新征程”文艺汇演等8次集体活动,164名在职党员人人至少参与过2次以上大党委活动。大党委“共同体”帮助打破了城市社区和驻区单位之间的行政隶属壁垒,推动初步形成了城市基层党建拧成“一股绳”、同下“一盘棋”的工作局面。

(二)建立了区域共建、抱团合作的运行体系。

大党委制建设为城市社区和驻区单位搭建起了共抓基层党建、共商区域发展、共育先进文化、共同服务群众、共建美好家园的平台,促进二者实现互利共赢。比如,新乐社区大党委协调华美新天地购物广场党支部、家家利超市党支部等驻区单位,签订优先解决特殊群体人员就业,先后为辖区200余名失业居民解决了就业问题;同时,又借助志愿服务队力量,在全市范围内帮助上述企业进行宣传,帮助打造诚信经营品牌。迎宾北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每月联合开展党日活动,各成员单位党组织轮流主办,实行了办公场所、便民服务场所、文化休闲场所等的共建共享,开展先进开放单位和文明参与活动单位(个人)评选表彰活动,让社区党员群众和单位干部职工双双得到实惠。崇北社区大党委开设“心灵氧吧”,驻区单位人民检察院发挥自身优势,定期派驻心理咨询师开展维权普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驻区单位孝义中学、孝义六中组织学生聆听讲座,广大师生一致表示“获益匪浅”。

(三)建立了区域统筹、群众共享的服务机制。

社区大党委统筹区域服务资源,组织开展“两报到两服务”活动,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一是开展驻区单位进社区组团服务活动。由社区党支部牵头,整合驻区单位力量,组建服务团队,为社区居民解难事办实事。今年以来,274个驻区单位组建10大类352个服务团队,到社区服务1200余次。比如,迎宾北社区大党委组织驻区单位党组织牵头设立15个服务团,结合学雷锋日、文明社区创建、中高考等重大事件,今年以来已组织进社区开展政策宣传、安全维护、医疗健康等各类志愿服务28次。二是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服务活动。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党员全部注册、全面报到的基础上,推行社区群众点单、党组织下单、党员接单“三单制”工作模式。去年以来,全市5645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社区党支部对其兴趣、特长一一登记造册,在社区设立“爱心树”,由在职党员“摘星帮愿”。比如,翠峰苑社区大党委了解到2名贫困家庭学子考入大学但就读困难,动员辖区内在职党员和居民捐助爱心款8000余元,帮助解决了“燃眉之急”。

(一)推进社区大党委制建设,要强化上下联动机制、层层压实党建责任。

在社区大党委制建设过程中,各级党组织都要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构建分级负责的城市基层党建责任体系。一是市委发挥“一线指挥部”作用。坚持把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紧紧抓在手上,纳入整体工作部署和党的建设总体规划,学习“上海经验”,做到连续抓、持续抓。二是街道党工委发挥“龙头”作用。做好街道党工委职能整合和组织重构,强化街道党工委在统筹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中的枢纽性作用,赋予其履行党建工作主体责任更多工作抓手,既对接市委、市政府,又对接街道辖区各类组织。三是社区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不断提升社区党组织组织力,强化其政治功能,确保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部署的各项任务。同时,配齐配强社区“两委”班子,培育高素质专业化社区工作人才。四是网格党组织发挥“前沿阵地”作用。发挥网格党组织贴近群众的优势,搭建在职党员发挥作用平台,让他们更多走进居民家庭、园区楼宇、学校医院,了解真实情况,发现解决问题,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

(二)推进社区大党委制建设,要完善共建融合机制、激发基层党建活力。

推进社区大党委制建设,就是要通过吸纳辖区内各类组织参与,搭建起相互联系、沟通信息、交流经验的区域化党建平台,从而实现重塑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的目的。一是凝聚互联共建共识。明确社区大党委的功能作用和定位,教育引导各领域党组织打破行政隶属壁垒,统一思想、统一认识,自觉接受街道社区党组织统筹协调,增强参与社区大党委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二是明确职能职责定位。依据大党委中各级党组织功能作用的不同,科学界定并细化大党委和街道、社区、驻区单位党组织职责。强化考核指挥棒作用发挥,建立明责、履责、问责体系,推动各级党组织履职尽责,各负其责、协同用力。三是健全制度联动体系。抓好社区大党委会议制度、联系会议制度、“两个清单”目标责任制度、包联责任区制度、党务公开制度、考核评议制度等的落地落实,加强上下协同配合,定期沟通情况。积极探索动态管理、督促检查、跟踪问效等制度,形成上下衔接、系统配套、执行有力、发挥作用的制度体系。四是推动信息技术运用。依托信息化平台高效、便捷、实时的便利,持续完善大党委+12345热线、“g+w+q”信息平台,充分整合党建资源,加强党组织与党组织、党组织与党员、党员与党员、党员与群众沟通联系。

(三)推进社区大党委制建设,要夯实多元保障机制、不断提升党建质量。

推动社区大党委规范、高效运行,优化政策、人、财、物等各类资源的配置,强化保障措施必不可少。一是完善顶层设计。发挥好顶层设计在社区大党委制中的主导作用,严格执行上级政策要求的同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出台相关文件、政策,创造性开展工作、推动基层党建创新,实现各级党组织的良性互动。二是强化人才支撑。坚持以社区党组织为统领,以社区为平台,发挥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作用,形成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人才“三社”联动机制。通过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加强党务工作者激励约束,大力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广纳群贤,提升大党委工作运行的专业化水平。三是加大经费投入。按照省委加强“三基建设”要求,落实经费保障,2017年起,5个街道平均运转经费达到80万元以上,社区工作经费达到15万元,有力推动大党委各项工作开展。探索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各级财政投入为主导,社会化和市场化力量投入为补充的保障机制。四是改善基础设施。持续完善一站式服务大厅、党员活动室、文体活动室、诉求服务中心、居家养老中心等阵地场所,配齐配全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并充分发挥党员教育、党群活动、服务群众等功能。

社区大党委制是解决当前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努力推进区域党建互联互动,形成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效应的有效举措。当前,社区大党委制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基层党组织对社区大党委的思想认识和功能定位不够清晰;政策制度不健全,不同隶属关系的党组织联动性不高,社区党组织的区域协调能力弱;共享资源整合程度不高,平台建设不能完全满足党员群众需要;智慧化信息化手段运用水平有待提高等。下一步,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强化基层党组织责任意识,将推动大党委制建设作为自己“份内事”,凝聚共驻共建强大合力;要提升社区的区域协调能力,要探索有利于破解条块矛盾、推进区域内党组织联动、强化保障支撑的有效机制;要强化对各类党建资源整合,在运作模式、利益协调、社会服务等方面不断进行新的探索。通过努力,推动各领域党组织在街道社区党组织统筹协调下,形成起同心凝聚、同轨运转、同脉相连的共治共建共享的区域化党建格局,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在融合中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学校完善精神文明建立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医院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我院创市文明单位步伐、加强党员干部和全体职工的思想建设,全面提升干部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结合我院实际,制定考核办法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导创建活动,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等级评审、创市文明单位和医院中心工作,把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创建活动与医院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及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深化医院管理年活动,突出素质教育,综合整治,规范管理,扎实推动我院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向深度和广度拓展,促进全院干部职工热爱本职工作,恪守职业道德,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努力开创我院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二、组织领导。

1、领导小组。

组长:孙美春贺卫。

副组长:谈幸福吴根龙张文娟。

组员:王俊军李祖荣张建青顾彩红。

工作职责:

1)领导小组不定期在全院范围进行抽查。

2)每季度对考核的内容进行汇总通报点评。

3)对督查成员工作执行力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充分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年终还将根据考核情况成绩突出的科室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精神文明工作不力的.科室和个人,医院将追究责任。

2、工作小组。

组长:吴根龙。

副组长:周怡李祖荣陆小妹张静娟。

组员:朱才珍顾彩红钱怡农朱红王雅玲张春英陈维维钟敏杨丽芳陆闻婷。

下设四个督查小组。

第一小组:

组长:周怡。

组员:朱才珍顾彩红职工代表。

第二小组:

组长:李祖荣。

组员:钱怡农朱红王雅玲职工代表。

第三小组:

组长:陆小妹。

组员:张春英陈维维职工代表。

第四小组:

组长:张静娟。

组员:钟敏杨丽芳陆闻婷职工代表。

工作职责:

1)督查小组根据医院制定的精神文明考核测评表的任务和要求,从思想政治、医德医风、规范服务、劳动纪律、环境卫生、指令性工作、科室管理等七大方面,每周不定时至少进行一次督查,每次检查情况列入当季度科室绩效考核。

2)四个督查小组每月轮流负责督查,本月负责的小组主要负责该月全院范围内的精神文明检查工作。

3)对每次检查出的问题由督查小组组长及时向科室负责人反馈,签字确认,并由科内及时拿出整改、落实和处理意见。

4)对不按规定要求的检查组人员也要追究相应责任。

三、考核内容。

详见附页。

**区中医医院。

本办法自颁布起实施。

学校完善精神文明建立实施方案

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在创建文明***社会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当前,我校正处在重要发展时期。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气力,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和身体心理素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实现,为继续保持单位荣誉,开创我校精神文明单位新局面,特制定本年度学校精神文明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xxx”和“xxx”全会精神,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进步公民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以构建社会主义***社会为目标,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着眼于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着眼于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治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进步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基本要求。

1、进一步用***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武装师生员工,是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通过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大力加强学校领导干部、党员、教师理论学习。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的自觉性。校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加强读书和研讨,努力进步理论和政策水平,增强把握全局和解决实际题目的能力;党员的理论学习要与党的宗旨、党员先进性教育结合起来;教师的理论学习要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教学科研工作和思想实际,认真组织,公道安排,确保有效学习时间和效果。通过制定规划,加强检查,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形成内容充实,制度健全,措施落实,效果明显的局面。

2、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在未成年人培养教育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并不断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建设小康社会的共同理想为基础,以***主义远大理想为目标,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献身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业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以社会实践和自我教育为依托,深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学生发愤图强,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以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为要求,广泛开展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同等友爱、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以及厉行节俭、艰苦奋斗的精神;加强学生基础道德修养和法制教育,强化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形成讲理想、讲奉献、讲责任、讲道德、讲文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遵纪遵法、勤奋学习、健康成才的良好风气;综合运用教育、治理、***等手段,把思想道德教育和加强治理结合起来,把耐心细致的工作同纪律约束结合起来,严格校纪校规,依法治校,使不文明、不道德行为和现象在学校校园无立足之地。

3、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也是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气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继续以师德建设为重点,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强化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进步教师思想政治觉悟,树立献身教育、敬业爱岗的师德风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加强教师的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使广大教师自觉遵法,模范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形成团结互助、同等友爱、共同进步的人际关系;应用和完善教师培养培训和考核制度,对教师的'评优晋职等坚持高标准来要求,制定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4、校园文化是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正确的思想导向,继续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文化传统,突出主旋律,提倡高品位、高格调,促进校园文化向健康方向发展;支持以育人为宗旨,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核心,以正面宣传引导为主,帮助学生健康成才;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着力进步他们的文化修养和阅读欣赏水平。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班集体建设、党团支部建设的基础上,重视加强少队文化、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学校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和治理,校内广播、板报、校园网络等必须坚持为育人服务,坚持正确的***导向。努力进步广大师生员工的文化素养,更好地适应对学生实施教育的需要,并把丰富教师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件重要事情切实抓好,形成师生员工广泛参与、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生活的局面。

5、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得以深进、持久、广泛开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员工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进一步推动以“优化育人环境、建设文明校园”为中心内容的“文明校园”建设活动,在广泛开展文明修身、创建文明班级、文明学生创建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和支持师生员工把创建活动扩展到更加广阔的领域,深进到教学、生活、治理、服务等各个方面,在校园里形成处处讲文明、人人争文明的良好风尚;建立健全表彰奖励制度,规范评选办法和评选行为,引导师生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在大力提倡向各条战线的英雄模范学习的同时,表彰和宣传先进典型,要关心和爱护先进典型,帮助他们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并切实解决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碰到的困难和题目,使他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6、大力加强学校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不断优化育人环境。进一步建立健全责任制,加强学校内部安全保卫工作和安全防范工作,确保措施落实,工作到位,责任到人。进一步调动学校各部分的积极性,加强综合治理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加强与***、综治、公安、工商、文化及***等有关部分的联系,主动争取他们的支持,保证校园周边治安秩序良好,为学校创造优良的育人环境。

7、宣传思想文化建设要有必要的物质条件。进一步改善学校宣传思想文化的条件设施,保证宣传、教育活动必须的时间、场地。加强学校图书室、活动室和各种功能室的设施建设,保证购置必须的图书资料和相应的设备设施;重视宣传栏、板报、校园网络等***阵地建设,本着方便、美观、实用的原则。

8、按照政治强、业务精、守纪律、作风正的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队伍。努力进步这支队伍的思想理论素质和水平,坚持用***理论和***重要思想武装这支队伍,进一步强化他们的政治责任意识,形成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讲大局、讲奉献的良好风气;制定培养、培训、轮训、参观考察和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完善知识结构,进步理论素养。

9、大力推进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制度化进程。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责任制和检查评估制度,并纳进学校建设和发展目标总体评估体系中;按照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和部署,将任务分解到责任部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一级抓一级,经常检查和督促;治理育人、服务育人制度以及干部、教师、职工、学生考核、考评、赏罚的具体办法,建立起高效有序的工作运行机制。对在学校精神文明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及时给予表彰奖励。

10、学校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行同一领导。建立和健全主要负责亲身抓,党政工团队各方面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齐抓共管,形成协力。党政一把手亲身参与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的研究制定,做到教育教学与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统筹规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学校制定和出台有关改革和发展的各项政策,都要从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大局和培养“四有”人才的根本任务出发,体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党政工团队、教育教学、后勤服务及学生组织等各职能部分要结合各自业务工作,积极为学校精神文明作贡献。发挥社会各界人士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调动他们参与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抓好学校综治工作,文秘站提供-不仅是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需要,而且是保一方社会和政治稳定的大事。我校要进一步熟悉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要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切实加大“精神文明”的创建力度,以“实、高、全”为创建要求,创新工作方法,落实具体措施,认真做好学校综合治理和精神文明工作,切实维护校园的稳定,为打造“精神文明”做出应有的贡献。

社区建立大党委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关于实施社区党建工作全面提升计划的意见》(鄂组通〔2015〕39号)、《关于深入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工作的意见》(鄂组通〔2014〕5号)和《中共英山县委、英山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的意见》(英发〔2014〕9号)精神,进一步增强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健全基层社会组织,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高社区党组织政治引领、服务群众、治理社区的能力,夯实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全面提升社区党建工作水平,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结合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突出社区党组织政治属性,优化服务功能,深化“五个基本”建设,健全组织领导体系、服务群众体系、宣传教育体系、民主管理体系、和谐稳定体系,在条件具备的社区建立社区“大党委”,统筹区域组织资源和工作力量,紧紧围绕居民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创新社会管理途径,推动共驻共建,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规范严密、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群众满意、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1.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正确方向。努力实现党的领导、政府行政指导、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共性互动。

2.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群众。把居民的服务需求作为第一信号,把居民满意程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第一标准。

3.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通过党员干部带头进社区,带动社区力量共促共建,形成社区建设强大活力。

4.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工作实效。着力解决困扰和阻碍社区建设的突出问题,使社区建设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

社区“大党委”是由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级组织、居民群众共同组建的区域性、以协调议事为主的党建组织,通过党员联管、活动联办、资源联用、服务联动、保障联筹等形式,整合利用区域内各种资源,推动社区党建从封闭运行、自我服务向开放运行、共同服务转变,逐步构建“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社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

1.组织设置。社区“大党委”由社区和辖区单位党组织共同组建,设书记1名,副书记2-3名,委员数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书记由社区范围内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兼任,由现任社区党组织书记任专职副书记,其他副书记从委员中推荐产生,委员由现任社区党组织成员、社区范围内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社区物业公司及小区业主委员会中的党员、驻社区的党代表等兼任。社区“大党委”委员属于兼职,采取协商推荐方式产生,由温泉镇党委、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社区物业公司及小区业主委员会协商推荐,报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审核批准,任期同社区党组织任期一致,出现空缺及时补充配备。

2.工作职责。社区“大党委”主要工作职责:一是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上级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组织“党委”成员讨论决定区域内社会管理、党建工作、社区建设以及居民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等。二是搭建社区工作的服务平台。整合区域内党建资源、基础设施资源及其他各类社会资源,统筹协调各类基层党组织,策划并组织开展共驻共建活动。三是加快区域化党的建设。研究讨论区域内党员教育管理等事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在职党员进社区亮明身份、发挥作用;探索推进商务楼宇、商业市场等党建工作,弘扬培育先进典型,增强社区党组织创先争优动力。四是打造社区品牌特色。学习借鉴百步亭社区党建经验,按照“党组织+服务+党员群众”的路径,推进社区服务进网格、进小区、进楼栋,以“缔结邻里亲情,共建和谐社区”为主题,围绕“邻里亲”、“邻里学”、“邻里帮”、“邻里美”、“邻里安”和“邻里乐”等方面,开展群众性“邻里节”等活动,构建“与邻为善、互助友爱、明礼诚信、和睦共处”的和谐邻里文化。提炼社区精神,铸造社区品牌,大力提高社区居民和辖区单位的社区归属感和幸福指数,提升社区美誉度、知名度和星级指数。

1.书记轮值机制。社区“大党委”书记采取协商推荐方式,由驻区单位党组织书记轮流兼任,实行一年一任的轮换机制。

2.协调议事机制。按照工作职责,围绕区域内需要讨论决定的重大事项,坚持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评,实行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商的议事原则,社区“大党委”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工作会议,共同研究确定工作要点、实施项目、推进措施等,共同协商解决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事务,并督促检查各项工作落实情况,年终向社区党员和驻区单位报告工作并接受评议。

3.共驻共建机制。坚持“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办、资源联用、服务联动、保障联筹”原则,社区“大党委”通过定期走访、召开座谈会、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等方式,加强与辖区单位的沟通联系,整合辖区各种资源,联合开展设岗创星、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活动,充分发挥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组织和广大党员、居民群众在社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驻区单位也要主动加强与所在社区的联系,积极参与支持社区各项工作,结合本单位实际及党员特长认领公益项目,从政策、人才、技术、物资、资金、信息、教育、阵地等方面提供支持和服务。由社区“大党委”组织号召,驻区单位全体党员参与,每年集中开展2次“社区党员奉献日”活动。

4.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双百分”考核机制,将驻区单位和承担社区建设职能部门履职履责情况,由社区“大党委”会同县委组织部对驻区单位共驻共建工作按百分制进行考核,折算计入各单位年度基层党建考评总分。

5.经费保障机制。建立社区“大党委”多元化工作经费投入机制。一是社区各成员单位共同筹集,由社区“大党委”会议商定出资比例;二是财政支持,县财政每年拨出专款予以经费保障;三是费随事转,政府和有关部门依法由社区协助的事项和委托社区办理的有关服务事项,按有关规定为社区提供必要经费和工作条件;四是增强社区造血功能,社区内提供的服务,在开展福利服务的同时,拓展有偿和低偿服务;五是社会赞助,鼓励共驻共建单位和辖区个人捐款支持社区活动。

1.广泛宣传,统一思想。(2-3月份)。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新闻媒体和各种信息平台广泛深入地宣传社区“大党委”的意义和作用,统一思想认识,引导辖区单位和居民群众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的参与热情。

2.调查摸底,打好基础。(3月份)。

组织工作人员深入走访和调查摸底,了解掌握辖区内各类单位区域分布、行业情况、党组织建设等基本信息,分类建立信息台账和资料库,为全面推行社区“大党委”奠定扎实的基础。

3.制定方案,征求意见。(4月份)。

在全面了解掌握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制定社区“大党委”实施方案,并通过召开座谈会、上门走访等形式,主动沟通协调,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确保工作方案切实可行。

4.试点先行,总结推广。(4-11月份)。

按照先试点、后铺开的思路,在陵园社区先行试点,其他社区适时推进,为全面建立社区“大党委”运行机制积累经验。

5.建章立制,强化管理。(12月份)。

根据社区“大党委”试点运行情况,进一步明确“大党委”职责,建立健全工作例会、议事规则、管理考评办法等相关制度,确保“大党委”管理到位、职责清晰、运转高效。

1.明确责任,齐抓共管。建立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破解传统区域化党建工作联系不紧密等难题的现实需要,也是凝聚各方力量、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为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工作正常开展,县委成立工作专班,社区党组织及辖区单位要充分挖掘资源优势,积极创新党建工作理念、方法和手段,紧扣群众需要探索多种服务模式,广泛开展符合区域实际的服务活动,扎实为党员和居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2.统筹推进,务求实效。在推进社区“大党委”过程中,要注重统筹推进、整体提升。要紧紧围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的目标,加强指导和引领,形成区域内党建工作共同体,推进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和区域党建互联互补互动,提高党建工作整体效应。要根据党员数量和工作要求,合理调整社区党组织设置。要注重在新建小区、流动党员集中点建立党组织,不断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要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按照片区、楼院等划分网格,组建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延伸服务触角,扩大服务覆盖面。要积极探索在职党员进社区为群众服务及党员志愿服务的有效做法,不断壮大社区服务力量,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3.分类指导,典型引路。大胆探索社区“大党委”运行方式,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和党员特点进行分类指导,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要及时分析总结、改进完善工作机制,形成长效机制。要及时发现、提炼、上报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挖掘典型、加强宣传,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实施方案

居民健康档案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服务过程中的规范记录,是以居民健康为中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化记录文件和居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体现形式,20**年国家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列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做好此项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项目目标

(一)总目标

全省基本建立统一、科学、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逐步实现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信息化。以健康档案为载体,为居民提供连续、综合、适宜、经济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二)年度目标

20**年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城市和农村地区分别达到30%、5%,20**年分别达到40%、20%,20**年分别达到50%、30%。

二、项目范围和内容

20**年项目在全省所有市、县(区)开始实施,项目实施主要内容如下:

(一)制定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规范

严格执行卫生部制定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规范,结合我省实际,必要时制定补充规定。统一规范服务对象、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建档方式、服务流程、档案保管和使用等。20**年9月1日起,新建立的居民健康档案必须符合卫生部制定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规范》要求和省卫生厅颁布的规定。20**年9月1日前建立的居民健康档案应在1年内逐步更新,使其达到新的要求和规定。

(二)健康档案管理适宜技术培训

1、培训对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乡村医生,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机构、卫生行政部门相关人员。20**-20**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和乡村医生培训率分别达到50%、70%、90%以上,以提高技术水平,向城乡居民提供优质的建立健康档案服务。

2、培训内容: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和使用规范、要求、技术,建立健康档案必须的医学知识和技能,档案管理信息化技术等。主要教学资料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卫生部《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规范》、《病历管理规范》,国家和省、市、县(区)卫生行政部门办法的各种规定、计算机基础知识等。

3、培训计划:20**-20**年分别完成20%、40%、40%的培训任务,其中计算机技术要求达到晋升医师职称的水平。

(三)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1、居民健康档案内容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家族史、既往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2)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行为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

(3)重点人群管理记录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的0-3岁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患者管理等各类重点人群的随访和管理记录。

(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记录、住院记录、转诊记录、会诊记录等。

2、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方式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负责向辖区内居民提供建立健康档案服务。

(1)辖区居民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受服务时,由首诊医生负责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卫生服务需要填写相应记录。

(2)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责任医护人员分期、分批在居民家中或工作现场为辖区内重点人群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卫生服务需要填写相应记录;0-3岁儿童健康管理和预防接种服务专项档案由儿童保健科室医务人员在新生儿访视时建立;孕产妇保健服务专项档案则由妇产科或妇女保健科医护人员在早孕诊断确认后建立。

(3)在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过程中建立的健康档案相关记录表单,装入居民健康档案袋统一存放。有条件的地区录入电脑,建立电子化健康档案。

3、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

(1)已建档居民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复诊时,在调取其健康档案后,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及时填写、更新和补充相应记录内容。

(2)入户医疗卫生服务时,应事先查阅服务对象的健康档案并携带相应表单,在服务过程中记录、补充相应内容。

(3)需要转诊、会诊的服务对象,由接诊医生填写转诊、会诊记录。

(4)所有的服务记录由责任医生统一汇总、及时归档。

4、健康档案管理

居民健康档案参照《医疗病历管理办法》管理,重点要求如下:

(1)提供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服务的机构必须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接受过本项目组织的培训,并成绩合格。应制定本单位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2)健康档案管理要具有必需的档案库房,配备档案装具,按照防盗、防光、防高温、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等要求妥善保管健康档案,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保证健康档案完整、安全。

(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使用多途径的信息采集方式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应及时更新,保持资料的连续性。

(4)健康档案的建立要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

(5)居民健康档案统一编码,采用16位编码制,以国家统一的行政区划编码为基础,以乡镇和街道为范围,村(居)委会为单位,编制居民健康档案唯一编码。同时将建档居民的.身份证号作为统一的身份识别码。

(6)遵照国家有关专项技术规范要求记录相关内容,记录内容应齐全完整、真实准确、书写规范,基础内容无缺失。

(7)健康档案管理和服务人员在使用、管理、考核等工作中有权使用健康档案,其它机构或个人需要使用健康档案时,必须向健康档案管理机构提出书面申请,管理机构批准并经本人或其监护人同意后,方可使用。

(8)居民健康档案为社会公共信息资源,应长期保存,医疗保健机构撤销、合并等,必须将所保存的健康档案交辖区县(区)卫生行政部门,或县(区)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拒不执行并造成档案流失、损毁的,依法追究责任。

(四)逐步实现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信息化

1、主要任务:建设覆盖全省的健康档案管理信息网络,网络用户包括所有医疗卫生机构,条件成熟时向社会开放。参照国家有关标准,开发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管理软件,全省统一使用,提高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管理水平,为医学研究、科学决策等提供服务。

2、基本规划:20**年,利用现有资源搭建省级居民健康档案计算机网络平台,开展使用人员的培训。20**年利用现有资源完成市级居民健康档案计算机网络平台建设,启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二级以上医院居民就诊信息整合的研究。 20**年,建成覆盖全省的计算机网络平台,全省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基本实现信息化。

三、项目组织与管理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项目实施的领导与管理,负责制定实施方案与经费管理、监督检查、工作考核计划等,县卫生局须负责健康档案的印刷。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负责项目实施,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机构、公立医院提供技术指导。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负责为其直接服务人口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分别负责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建档工作的指导与管理。

四、项目实施时间

20**年9月1日至20**年6月30日。

五、项目实施监督与考核

(一)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实施纳入重点卫生工作年度目标考核内容,纳入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任务和绩效考核内容。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分别负责辖区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健康教育的经常性督导检查、效果评价。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负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督导检查、效果评价每年不少于2次。省、市级妇幼保健机构对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每年不少于1次。考核结果与评优和经费安排挂钩。

(二)督导考核主要内容:项目实施计划制定、组织管理、人员培训、经费到位和使用、建档数量和质量、档案更新与管理、服务效果、居民满意程度等。

(三)主要评价指标

1、健康档案建档率=建档人数/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

2、健康档案合格率=填写合格档案份数/抽查档案总份数×100%

3、健康档案使用率=抽查档案中有动态记录的档案份数/抽查档案总份数×100%(有动态记录的档案是指一年内健康档案记录有符合各类服务规范要求的有关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4、健康档案真实率=抽查档案中内容真实的档案份数/抽查档案总份数×100%(真实可以通过电话询问、逻辑判断等)

5、健康档案管理情况。

附件:居民健康档案表单目录

推荐阅读:

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

健康教育宣传计划方案

健康社区建设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健康档案实施方案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实施方案

居民健康档案实施方案

社区教育工作方案

建立网站实施方案

网站建设之前需要相关手续,办理完毕网站才可以正式合法的上线推出,办网站需要什么?以下简单列举。

1、信息产业部icp备案。

主要是非经营性网站,任何一个在国内的网站都要备案。

经营性网站备案,是指经营性网站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备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网站的首页上加贴经营性网站备案电子标识,并将备案信息向社会公开。

3、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经营互联网文化产品和提供互联网文化产品及其服务的网站需要办理。

4、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5、网络视听许可证。

《信息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由广电总局按照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的业务类别、接收终端、传输网络等项目分类核发。

6、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该证书由国务院新闻办签发,旨在允许获证网站从事登载新闻的业务。

7、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经营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需要申请。

8、电信业务审批。

主要是开办电子公告服务(bbs)论坛用的。

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主要是提供无线增值等业务需要办理的。

10、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11、互联网卫生信息服务管理。

还的需要卫生证,卫生部门审批的,呵呵。

12、电子支付牌照。

主要是对电子支付企业实行牌照制度,传闻在今年第一季度发放,大概包括支付宝在内的10家公司可获得牌照。

社区建立大党委实施方案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区党员构成和组织类型日趋多样,社区与驻区单位联系日趋紧密。然而党的领导体系垂直管理模式和条块分割下的属地管理体制,一直是基层党建工作难以突破的瓶颈。当前社区与驻区单位在党的组织互不隶属、行政上互不关联、管理上条块分割的现状,使社区党建工作与驻区单位党建工作呈现出“三难”,即党建工作协调沟通难、服务资源优势互补难和在职党员在社区作用发挥难。为了进一步加强我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社区单位党组织间的广泛联系,建立起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大社区党建新格局,全面提升社区党建工作水平,不断为巩固全国文明镇成果添砖加瓦,特制定社区大党委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社区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为原则,围绕“党建工作联做、党建资源联享、精神文明联创、服务难题联解、公益事业联办、生活环境联建”的目标开展党建实践探索,突破了原有社区党建“封闭单一”的格局,建立起“社区大党委”这一新型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社区的综合服务、管理与社区自治功能如何有效衔接,如何保障辖区单位对周边环境的诉求和利益,让这些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在社区共建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根据《党章》第32条规定的街镇、社区党组织“领导本地区的工作”的精神,突破社区党组织的传统建制,探索建立新的社区党组织体制,成立社区“大党委”,广泛吸纳辖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居民党员代表、党员民警进入社区党委班子,建立以社区党建工作为基础,以驻区单位党建工作为依托,以健全和完善党建工作共建协作机制为关键,以共同利益、共同需求为纽带的社区党建工作模式,推进社区党建工作从垂直管理向区域整合,实现社区党建工作“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

 社区大党委建设成员单位主要有:渝海食品有限公司、才儿坊幼儿园。

 、长征电控有限公司、中百仓储**路店、重庆骑**庄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重庆巨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重庆赛迪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重庆**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社区党委的产生实行“推荐任命”的方式,即由选举产生的现任社区党组织成员直接进入,其他委员在辖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中推荐产生,并由社区党委任命。社区大党委设党委书记1名(由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副书记1-2名(社区党委副书记为大党委专职副书记,负责日常工作;另外一名副书记推荐辖区单位负责人兼任),党委委员4名。

 社区大党委的职能责任。“社区大党委”是社区工作的领导核心,领导本地区工作,团结和带领党员和群众,决定社区建设与管理等的重大问题,领导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并监督、协调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促使党委成员带头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利用各单位的优势资源为社区群众和辖区单位服务,变过去干部上门联系为辖区单位主动参与共建,把义务变成一种责任,一种组织保证。

 1、实行“1+3”模式。积极探索建立“1+3”模式,即在“社区大党委”领导下,建立健全社区党员代表大会、社区党委委员会和社区党委监督委员会,形成了社区党委行使领导权、社区党员代表大会行使决策权、社区委员会行使执行权、社区监督委员会行使监督评议权,社区内各单位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参与、条块结合、优势互补、相互配合的社区工作机制。

 2、实行党员分类管理。探索建立了“四站两岗一家”,加强对党员的分类教育管理。在社区党员服务中心下设“四站”、“两岗”。设立流动党员服务站,对流动党员实行“跟踪管理”;设立在职党员管理站,对在职党员实行“双重管理”;设立直管党员活动站,对直管党员实行“全责管理”;设立党员志愿者(党员义工)工作站,对党员志愿者(党员义工)实行“星级制”管理。

 “党员(社区)服务联盟”及各类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上建立党组织,实现了党组织的统领作用。

 4、实行双向服务承诺。摸清社区党员、辖区居民及驻区单位等社区成员相互之间的服务需求,社区党委与驻社区单位签订了《双向服务承诺书》,实行“难题联解、阵地联建、教育联抓”。分别签订双向服务承诺书,促进社区资源和社区服务共用共享,实现社区各类成员互利互惠。社区党委成员经常到辖区单位开展走访活动,积极为各单位提供优质服务。

 5、提升服务质量,推动经济发展。把服务经济发展作为社区党建的第一要务,以“精细化”管理服务为抓手,从态度、方法、制度等方面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在服务态度方面,实行“解决问题面对面、联系群众心连心、社区共建手拉手”。在工作制度方面,全面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定期回访制,以制度约束促进服务质量的提升。

 6、开展特色实践活动,构建和谐社区。通过各项特色主题实践活动,丰富党员实践载体,在社区管理、服务和建设中亮出党员身份,树起党员形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7、建立完善五项运行机制。

 一是党员代表决策监督机制。党员代表对社区群众及辖区单位干部职工关心的重大事项享有知情权、话语权和监督权,具体负责联系党员和职工、居民,广泛搜集社情民意,及时向所在党组织提出意见和建议,在社区党员代表大会上,听取、审议社区党组织工作报告,决定区域范围内党建工作的主要任务,讨论和决定有关社区党建重大事项,年终对社区党组织工作进行民主评议。

 二是党委执行效率机制。社区党建工作的执行由书记全面负责,专职副书记和社区组织中的委员协助书记做好日常工作,单位党组织成员和派出所民警担任的兼职副书记和委员,协助开展“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方面的工作,对单位和社区事务拥有优先评价权和决定执行权;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党员和群众对政府工作及民生问题的意见,并负责及时反馈答复。

 三是党建联系协调机制。完善党建联席会制度,由社区党组织牵头,辖区各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建联席会,协商解决单位职工和社区居民关心的重大问题,及时沟通区域单位和社区群众的需求;监督政府部门落实综合服务,做好就业介绍、扶贫帮困、教育卫生、健康医疗等工作,满足群众的多元化需求。

 四是完善党员建议案机制。以此引导党员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民生热点,集思广益,提出“建议案”。

 党员代表大会召开期间,每名党员代表可单独提出建议案,闭会期间3名以上党员可联名提出建议案。凡党员代表或党员联名提出的合理建议案,大党委记录在案,结合实际,依据各自权限和职责,及时有效地解决居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热点、难点问题。

 五是保障机制。为了保障社区“大党委”的正常运行,使其发挥区域性政治核心作用和领导作用,建立责任落实机制,将“社区大党委”建设纳入基层党建专项述职重要内容,实行重点调度,重点考核。

制度体系建立实施方案

工作或学习上有时需要我们写上方案,那么关于制度体系建立实施方案怎么写呢?下面带来制度体系建立实施方案范文,欢迎阅读。

为进一步推进行政机关效能建设和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根据市纪委统一部署,在局机关和直属单位全面推行内控制度体系建设工作。

一、总体要求

通过加强内部制度建设和管理创新,探索对权力运行实施监督制约的有效途径。

内控制度建设要注重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形成完整的体系。

突出人、财、物等实权环节和实权部位,抓住容易产生违规和腐朽问题的风险点,重点强化制约和管理。

内控制度体系建设的目标是:构建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二、工作内容

(一)科学界定权力

1、在去年对各类行政权力清理、确认、编制目录的基础上,组织一次回头看。

尤其是对涉及人、财、物和内部管理等各个方面的权力进行进一步的界定,明确权力行使的依据、权力运行的规则和范围。

2、对涉及人、财、物和内部管理等各个方面的职能进行合理分权,确保每项权力不重复不交叉。

同时,明确“决策—执行—监督以及审批—办理—监管、征收—办理—稽查、推荐—考察—任用—监督”等环节的工作职责,形成权力对权力的有效制约。

(二)优化流程控制

1、对每一项权力事项的分布、结构、重点及运行规律进行认真分析,进一步明晰权力运行的轨迹。

2、修订完善权力内部运行流程图,既要注意对过去工作流程中冗余部分进行删除,又要注意对过去工作流程中过于简化、权力过于集中的部分增设环节,分解权力。

3、按政务公开相关规定公开权力目录和权力运行流程图。

(三)加强风险管理

1、结合本部门、本单位内部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查找每一项权力运行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研究确定各个环节、各个岗位上的权力风险点、管理风险点、政策风险点和人员素质风险点等。

2、针对每一个风险点形成风险化解预案,坚持把对风险的事前预防和事后矫正结合起来,并用制度形式加以固化。

(四)建立监控平台

设立网上电子监察系统,强化过程控制,随时掌握有关权力事项的受理、承办、审核、批准和办结等信息。

(五)强化制度建设

1、对已有内控制度进行梳理,修改、废止、新建相关制度,注重制度的可行性,制度与制度之间要相互衔接、相互配套,形成体系。

2、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规用权、乱用职权造成严重影响的,要严肃查处,公开曝光。

3、严格实行问责,把制度执行情况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的重点来抓。

三、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3月25日-4月10日)

各单位、各部门要把内控制度体系建设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能力建设的一件重要工程来抓,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尽快作出部署安排。

(二)组织实施阶段(4月11日-9月31日)

5月底之前,各单位结合政府信息的公开条例的实施,公开权力目录和权力运行流程图;6月下旬前明晰对风险点预警、监测、分析、矫正的一系列具体措施。

在这一过程中,要切实加大硬件和软件投入,同步推进网上电子监察系统建设。

7月底之前,完成制度建设的基础工作,将修订完善的制度规范和风险点控制措施报市纪委执法监察室。

8-9月份,市纪委将组织相关部门对各部门、各单位排定的每一个权力运行风险点和形成的权力运行流程图、风险点控制措施、相关内控制度等进行审核把关。

10月份将内控制度和监管措施向社会公布,以便于群众监督。

(三)总结评比阶段(11月1日-12月31日)

对内控制度体系建设进行阶段性总结,推荐、评选、上报一批先进单位和创新举措。

适时召开内控制度体系建设经验交流会,提出进一步深化内控制度体系建设的要求.

根据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开展“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加强制度建设的通知》、《中共上海市委关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和中共上海商学院关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的精神,紧密结合机关党总支教育实践活动和制度建设的实际,制定本制度建设计划方案。

一、思路和原则

(一)制度建设的思路

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持把落实为民务实清廉要求作为制度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四风”问题做好制度“废、改、立”工作。

对于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群众认可的制度,着力抓好落实;对于不适应密切联系群众、加强作风建设要求,与现行法规制度相抵触、不一致的,予以废止;对于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相适应的,予以修订完善;对于制度缺位的.,抓紧研究建立新制度,形成便于遵循、便于落实、便于检查的制度体系,着力构建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

(二)制度建设的原则

按照中央的有关部署,本次制度建设应遵循4条原则:一是坚持聚焦“四风”、改进作风的原则,紧扣为民务实清廉要求。

二是坚持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注重制度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使各项制度相互衔接、简便易行。

三是坚持明确具体、管用长效的原则,确保建立的制度可执行、可监督、可检查、可问责。

四是坚持统筹谋划、协调推进的原则,不重复制定相同的制度规范。

二、建设计划和任务分解

按照制度建设总体思路和原则,我们清理了近几年来出台的涉及“四风”方面的有关制度规定,梳理出需要“废、改、立”制度规定共228项,其中:予以废止的42项,修订完善的132项,需要新建的54项(已新建9项,计划新建45项)。

(一)需要废止的制度规定(42项)

主要是根据中央和上海市委出台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机关总支实际,对文件规定执行适用期已过、所调整的对象或所设定的情况已消失等情况,经责任单位和相关部门认真讨论和研究,确定按照党委全面清理学校规范性文件的要求予以废止。

(二)需要修订完善的制度规定(132项)

主要是与现行规定不完全一致,但个别条文修改后仍可执行。

(三)需要新制定的制度规定(54项)

一是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已建立了9项。

二是根据中央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对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的工作安排,结合机关总支实际,计划再新建制度规定45项。

三、组织实施和有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抓好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制度建设是一项政治性和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是解决“四风”问题的治本之策,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实施。

各牵头领导是主要责任人,要牵头抓总、亲自主持研究谋划,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落实。

各责任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主要领导要亲自负责,组织专门人员力量,集中精力抓好制度规定的“废、改、立”工作。

(二)统筹协调,确保质量

各责任部门要密切协作配合,相互沟通商量。

要坚持开门建制度,采取召开座谈会、专家学者论证评审等方式,充分听取师生的意见建议。

要统筹进度和质量,既要坚持时间服务从质量,又要加快工作进度,尽快取得制度成果。

(三)强化督查,严格执行

要把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制度执行情况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坚决维护制度规定的严肃性、权威性,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到位。

以制度机制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卫老龄发〔20xx〕61号)和省卫生健康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云卫老龄发〔20xx〕3号)精神和州卫生健康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楚卫发〔20xx〕31号)精神,解决我县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不健全,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加快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大力发展老年健康事业,着力构建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的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推动健康老龄化,满足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助力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到20xx年,全县老年健康相关制度、标准、规范基本建立,老年健康服务资源配置更趋合理、机构数量稳步增长、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服务队伍逐步壮大,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得到基本满足。

(一)健康引领,全程服务。着眼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对影响健康的因素进行干预,为老年健康提供综合连续的全程服务。

(二)兜底保障,公平可及。以基层为重点,保障经济困难的失能(含失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的基本健康服务需求。补齐农村短板,缩小区域差距,促进老年健康服务公平可及。

(三)激发活力,共建共享。加大政府规划制定、政策支持、引导投入等方面力度,统筹各类资源,激发市场活力,鼓励社会参与,共同促进发展,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老年健康服务,实现共建共享。

(一)抓好健康教育。将老年健康教育作为健康姚安行动的重要内容,开展老年健康知识进社区、进家庭活动,提高老年健康核心信息知晓率,全面开展面向老年人及其照护者的老年人营养膳食、运动健身、心理健康、伤害预防、疾病预防、合理用药、康复护理、生命教育和中医养生保健等健康教育活动,促进老年人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加强中彝医养生保健、中彝医药膳食疗、中彝医传统运动、少数民族体育运动项目的推广和宣传。将健康教育纳入老年大学和老年教育机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普及健康知识。依托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基层老龄协会、老年活动中心等阵地,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营造关心支持老年健康的社会氛围。(县卫生健康局、县教育体育局、县委老干部局、县民政局、县融媒体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抓好预防保健。建立健全老年健康危险因素干预、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失能预防三级预防体系。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每年为65周岁以上老年人提供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服务。将老年人健康管理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由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承担绩效评价主体责任,每年组织开展一次绩效评价。加强老年人群重点慢性病的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及分类管理,开展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筛查和健康指导。加强适老环境建设和改造,减少老年人意外伤害。实施失能预防项目,宣传失能预防核心信息,降低老年人失能发生率。重视老年人心理健康,完善精神障碍类疾病的早期预防及干预机制,针对抑郁、焦虑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开展心理健康状况评估和随访管理,为老年人特别是有特殊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心理辅导、情绪纾解、悲伤抚慰等心理关怀服务。到20xx年,65—74岁老年人失能发生率有所下降,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增速下降。(县卫生健康局、县民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抓好疾病诊治。建立健全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老年医院和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为核心,相关教学科研机构为支撑的老年医疗服务网络。推动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到20xx年,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到100%,增加老年病床位数量,提高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

重视老年人综合评估和老年综合征诊治,推动老年医疗服务从以疾病为中心的单病种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的多病共治模式转变。建立完善老年慢性疾病长期处方制度,指导老年人合理用药、监测老年人用药疗效、提高联合用药质量。开展社区和居家中医药健康服务,促进优质中医药资源向社区、家庭延伸。

全面落实老年人医疗服务优待政策,医疗机构普遍建立老年人挂号、就医绿色通道,优化老年人就医流程,为老年人看病就医提供便利服务。开展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创建活动,推动医疗卫生机构开展适老化改造,开展老年友善服务,到20xx年,80%以上的综合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为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失能老年人提供家庭病床、巡诊等上门医疗服务。(县卫生健康局、县财政局、县民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抓好康复和护理服务。充分发挥康复医疗在老年医疗服务中的作用,为老年患者提供早期、系统、专业、连续的康复医疗服务。大力发展老年护理服务,逐步建立完善以机构为支撑、社区为依托、居家为基础的老年护理服务网络。加强护理、康复医疗机构建设,鼓励医疗资源丰富的地区将部分公立医疗机构转型为护理、康复医疗机构,鼓励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康复医学科,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康复、护理床位占比。支持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利用现有富余编制床位开设康复、护理床位。到20xx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护理床位占比达到30%。(县卫生健康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抓好长期照护服务。探索建立从居家、社区到专业机构的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模式。鼓励为失能老年人上门开展健康评估和健康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区嵌入式为老服务机构发展。鼓励依托有条件的护理院(站)、护理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医疗卫生机构以及具备提供长期照护服务力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乡镇敬老院等养老机构,为失能老年人提供长期照护服务。鼓励各地通过公建民营、政府购买服务、发放运营补贴等方式,支持各类医养结合机构接收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

增加从事失能老年人护理工作的护士数量,鼓励退休护士从事失能老年人护理指导、培训和服务等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服务,充实长期照服务队伍。面向居家失能老年照护者开展应急救护和照护技能培训,提高家庭照护者的照护能力和水平。(县民政局、县医保局、县卫生健康局、县教育体育局、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抓好安宁疗护服务。探索建立机构、社区和居家相结合的安宁疗护工作机构,形成畅通合理的转诊制度。支持建设安宁疗护中心,加快安宁疗护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鼓励养老机构开展安宁疗护服务、具备条件的医养结合机构开设安宁疗护病区。按照省州制定的安宁疗护进入和用药指南开展服务。营利性医疗机构可自行确定安宁疗护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的安宁疗护服务,属于治疗、护理、检查检验等医疗服务的,按现有项目收费;属于关怀慰藉、生活照料等非医疗服务的,不作为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管理,收费标准由医疗机构自主确定。

建立完善安宁疗护多学科服务模式,为疾病终末期患者提供疼痛及其他症状控制、舒适照护等服务。对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将生命教育纳入中小学校健康教育课程,推动安宁疗护理念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和接受。逐步扩大安宁疗护试点范围。(县卫生健康局、县发展改革局、县教育体育局、县医保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一)加强组织保障。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把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总体部署,全力推动各项措施的落实。

(二)突出政策支持。在土地供应、政府购买服务、税费优惠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安宁疗护中心等。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老年健康服务机构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城乡、区域老年健康服务均等化。全面建立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补贴制度。(县自然资源局、县财政局、县税务局、县民政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医保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推动学科建设。加强老年医学学科基础研究,加大对老年健康科学研究的投入力度。引导职业学校开设老年医学、药学、护理、康复、心理、安宁疗护等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强学历教育。(县教育体育局、县工业信息化商务科技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卫生健康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强化队伍建设。加强老年健康人才培养,支持开展老年健康服务相关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壮大老年健康人才队伍。支持从事老年健康服务人员参加进修学习、短期培训、继续教育,提高从业人员服务能力和水平,补齐人才紧缺短板,到20xx年基本满足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县教育体育局、县民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卫生健康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注意信息支撑。建设老年健康服务信息管理系统,促进各类老年健康数据汇聚和深度开发,整合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积极探索“互联网+老年健康”服务模式,推动线上线下结合,提升健康养老服务水平。(县委网信办、县工业信息化商务科技局、县民政局、县卫生健康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建立微信群的实施方案

工作或学习上有时需要我们写上方案,那么关于建立微信群的实施方案么写呢?下面带来建立微信群的实施方案范文,欢迎阅读。

为推进部机关“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有序开展,确保活动实效,现就做好组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微信群创建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创建目标

学习交流群的建立,旨在运用“互联网+”思维,冲破学习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组工干部之间“亲密”“即时”“微距”的接触,促进信息交流互动,形成“轻松自主学习、实时互动交流”的良好学习氛围,确保组织部门先学一步,深学一层,抓实抓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抓出实效。

二、具体措施

1.实行轮值管理员制。切实加强微信群管理,建立轮值管理员制度,即每周确定责任科室作为微信群管理主体,按照《关于部机关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实施方案》的要求,紧密结合当期专题,统筹安排学习交流活动。

2.实行规定动作“三微”制。微知识,每周上传1-2次学习资料,由电教中心牵头,当值责任科室配合。微心得,每周三前上传一篇高质量心得体会,由当值责任科室负责。微讨论,每周进行至少一次在线讨论,并督促群内成员及时发言(要求每个科室半数以上人员发言),由当值科室组织。

3.实行纪实考评制。研究室实时记录,定期对学习情况进行梳理汇总。部机关“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考核组适时督导,保障各科室完成规定任务,将“两学一做”微信群表现情况纳入部机关人员年终考核。

三、活动要求

各科室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履行好管理员职责,当好学习资料的分享者、心得体会的撰写人,确保“两学一做”微信群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要主动参与,笃实好学,当好学员,真正把学习教育作为政治任务来抓,在学习中坚定信仰、锤炼品性、提升能力,用学习成果指导实践、助推工作。

鸡冠区法院为充分发挥自媒体的宣传交流作用,丰富微信群的内容,促进法官与律师、人民陪审员的良性互动、共同提高,经党组会研究确定微信群工作实施方案。

微信群范围不断扩大。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置了“鸡冠院群”、“法律职业共同体微信群”、“鸡冠法院陪审员微信群”等微信群,并根据微信群的主体不同确定不同的交流方案,促进群内的沟通交流,发挥自媒体的`即时、快速接收消息的作用。

微信群板块不断丰富。为了让群内成员接收更丰富的第一手新闻,微信群设置了“鸡冠资讯”、“案例说法”、“法制新闻”等栏目,同时还设置了“晨曦微语”、“健康贴士”、“轻松一刻”等栏目,满足群成员不同的工作生活需求。

微信群管理不断完善。为了更好的发挥微信群的功能作用,确定了每个版块的发布时间及顺序,确保微信群工作有计划有秩序的开展;将微信群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制定了明确的考核办法;设置组织机构,成立自媒体办公室,集合更多的力量促进微信群工作不断发展。

为了适应社会多媒体化的快速发展,方便快捷的了解国家大政方针,社会动态,加强军休工作的多元化服务管理.通过网络平台,密切工休关系,加强工休人员之间工作联系和沟通,让休干及时了解到站里的工作动态和活动安排,更好的服务于休干,创建了工休微信群。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办法》为准则,针对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不断拓展服务管理内容,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全面落实军休干部政治待遇、生活待遇,维护军休干部合法权益,为实现军休干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而努力。

二、活动目的

通过微信群及时上传政府下发的军休干部政治待遇,生活待遇文件;及时解达反馈军休干部提出的疑难问题;及时上传中心(站)工作动态和活动规划;通过微信群让站内休干相互结识,相互交流,共同探讨晚年生活体会,搭建了工休人员之间相互联系的有效途经,解决了行动不便了解站内工作动态和活动状况.

通过微信群大力宣扬中心(站)工休好人好事;虚心听取军休干部反映的意见,建议;切实维护军休干部合法权益.让军休干部跟上社会发展,学会使用网络、运用网络,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三、 实施步骤

1、设岗定责。为切实抓好微信群的管理工作,切实发挥微信群的作用,经研究由一站站长朱全义为群管理,宣传报道员王唯潼负责信息整理及维护, 秘殿民,李莉协助站长负责每天在线观看,以确保微信群的信息畅通,让休干提出的问题及时得到答复。

2、微信群的建立。我站共有休干181人,遗属14人,通过调查会使用微信的休干可到到3分之一左右。这为我站微信群的建立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3、开展微信使用的培训。部分休干不会使用微信,针对这一现象开展一次关于微信使用操作的小课程,教休干学会微信的操作。

4、每日一报。每天上班后整理前一天的新闻、报纸定时在微信上发布每天的重要新闻及天气情况。方便休干学习讨论。

5、养生保健园地。每周五发表养生保健的小常识,为休干提供养生保健参考。

6、服务园地。如果休干遇到了难题,可以在微信上和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便于工作人员及时的了解休干情况,更准确的为休干排忧解难。

7、个人展示圈。指导休干在微信群中发言分享自己的心情,指导休干提供美文供大家欣赏,为休干的生活增添乐趣。

四、活动要求

1、严禁在微信群中发布不积极或反动的消息。

2、严禁在微信中使用不文明用语,或对他人言语攻击。

3、微信群必须保证每天都有工作人员人在线。

4、对待每天群中发布的消息要确保准确,整理上要细致认真。

建立网站实施方案



最近链轮(link wheel)被大家谈论得颇多,各路站长纷纷投入分析。什么是链轮(link wheel)这里就不再说网上已有详细介绍。但是具体实施起来并不是很简单,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建立链轮的具体实施方案。

(1)首先建立第三方博客,根据个人能力简历几个或十来个就差不多了,多了也打理不过来。诸如百度空间、博客网blog、新浪blog、搜狐blog、网易blog。

(2)养博客,在各大博客平台建立博客以后,就把博客的资料完善下,然后需要慢慢的养几天,切忌新博客马上制造链轮,这样很容易导致博客被删除。现在你要做的'就是以假乱真,制造普通用户的假象。博客新建,每个博客确定一个主题,比如a博客做seo方面的内容,b博客做营销方面的内容,然后根据博客主题每天更新几篇伪原创文章,这个时候文章里面不要带有链接。为了加快博客被搜索引擎收录,你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用网络收藏夹收藏博客,去名人博客留言等,在博客没有收录之前坚持更新内容。

(3)制造博客链轮,待博客被搜索引擎收录以后就可以正式为你的博客群制造链轮了。当然,也许有些博客没有收录,也没有关系,只要你养了一周左右,就开始做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每天在每一个博客更新大概三篇左右伪原创文章,这个量随你能力而定,使用其中一篇文章制造链轮,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原因就是保证博客安全,如果全部文章一个模式,很容易倒是博客被删除,尤其是新博客,以后慢慢的可以增加。

链轮的方法是:在文章中合理加入你网站的锚文本链接,在文章中添加另外一个博客的文章链接。

其原理跟博客链轮是一样的,比如:比如在博客先写一篇文章,然后在某论坛发一个带内容的帖子,帖子中间留下你博客文章的地址,接下来可以到贴吧发布一个帖子,同样帖子中间带有你上一个论坛文章的链接,最后回去在你博客文章中添加贴吧帖子的地址,这样就形成一个环。当然不论是博客,论坛,贴吧都要带上你网站的地址,这是你的主要目的。

3、为你的文章增加权重,每写一篇文章,就用网络收藏夹收藏文章,网络收藏夹多多益善,这样可以大大的加快文章的收录。我测试百度收录快的,有乐收,好网角等。

社区建立大党委实施方案

孝义市现有城镇人口32.2万人,城镇化率达66.62%,有5个街道、39个城市社区、288个网格。今年以来,孝义市委坚决贯彻全国、全省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精神和吕梁市部署要求,围绕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增强城市治理能力、满足群众多元需求,聚焦解决城市区域内党建工作协调沟通难、服务资源优势互补难、在职党员在社区作用发挥难等问题,以社区大党委为抓手,积极探索城市基层党建新途径,重塑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

市委抓住孝义市被列为全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吕梁市“三基建设”、吕梁市社区大党委建设示范点契机,以社区大党委制为载体,扎实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一是高起点谋划。成立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派出考察组赴省外学青海、浙江,在省内学太原、阳泉,研究制定《关于建立“1233”工作机制推动城市党建强基拓面提升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开展社区大党委建设的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二是高站位统筹。建立党委总抓、各方联动、统筹推进的工作机制,分别明确大党委和街道、社区、驻区单位党组织职责,把社区大党委推进情况作为责任制考核重要内容,每月督查一次,每季考核排队一次。市财政投入7000余万元用于“三基建设”,将5个街道平均运转经费提高到80余万元,社区工作经费由5万元提高到15万元,为每个街道下拨30万元基础建设经费。三是高标准建设。确定10个社区为示范点,按照“十个一流”标准,在场所建设、功能拓展、智慧化建设、服务机制等方面树立标杆。比如,离柳社区、崇北社区大党委将活动场所分别由300平米、500平米提高到1300平米;留义社区大党委依托1万平米便民服务大楼,打造了老年公寓、敬老餐厅、民俗服务中心、孝亲文化长廊等功能设施。全省、吕梁党建现场观摩会均在孝义召开,孝义也自行组织了三次大型观摩活动,起到了典型引领、整体提升的效果。2017年6月,新乐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宏鹏荣获十佳“山西最美社区干部”称号,成为继2015年十佳“山西最美社区干部”郭首旗、2016年十佳“山西最美村干部”程厚福之后,全市第三位获得“最美”称号的基层党组织书记,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

目前,全市39个城市社区全部建立大党委,并以落实“五联五共”机制为抓手,即组织联建、党员共管,设施联用、资源共享,活动联谊、文明共创,服务联抓、难题共解,公益联办、治安共防,推动街道社区和驻区单位党组织有机联结,共同担负起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推动城市发展的责任。在组织联建上,各社区大党委书记由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担任,副书记由社区党支部书记担任,辖区内各单位均派一名负责人担任大党委成员,每半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每季度签订一次共驻共建任务清单,使不同隶属的党组织相互贯通、共谋区域发展。在党员共管上,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各社区大党委协调成员单位联动开展“十个一”“三百三千”“八个课堂”等学习交流活动,使党员教育管理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效拓展。央视《新闻联播》对相关做法予以关注报道。在服务联抓上,开展驻区单位组团服务和在职党员报到服务两项活动,314个驻区单位组建了政策宣传、文明新风、健康服务等10大类352个服务团队,5645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并设岗定责、开展服务。在文明共创上,对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标准,社区大党委牵头,分别制定社区党支部、驻区单位、辖区居民文明共创职责,157个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包联357个小区,联动开展文明创建和环境整治行动。在难题共解上,大党委组织社区党支部和驻区单位党组织每月开展一次项目领办活动,互相帮助解决困难问题。新乐社区大党委协调华美新天地购物广场党支部、家家利超市党支部等驻区单位签订优先解决就业协议书,先后为辖区200余名失业居民解决了就业问题。

将大党委建设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使信息化平台成为城市基层党建“新的装备”。一是建立大党委+12345热线。依托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开通12345市民服务热线和市委党建热线,实行“一号受理、联动处置”机制,通过热线把社区大党委与各市直单位、乡镇(街道)联通起来,共同办理各类民生服务事项,解决党员群众关注的党务公开、党内监督、建言献策、评议推介、信息报告、咨询服务等党内事务,为大党委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功能融合、工作联动提供了平台支撑。今年以来,双热线累计办理党建和各类服务事项2万余件。市委组织部要求各大党委每月将活动情况上传,依托热线对大党委工作进行部署推进、督促考核。二是建立大党委“g+w+q”信息平台。“g”指社区大党委微信公众平台,设置党建、公告、政务、安全、医疗等服务栏目,居民足不出户即可办理知晓相关事宜。“w”指社区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网格书记利用手机移动终端及时发现、处理、上报辖区紧急事务信息。“q”指覆盖社区各类组织、各个群体服务微信群。比如,崇北社区大党委建立在职党员、志愿者、物业管理、健身队等各类微信群17个,把驻区单位、社团组织、每户居民全部囊括在内,发挥各自优势累计为辖区群众解答政策疑问500余次,解决物业、卫生等问题300多件,社区党组织的引领、服务功能直达群众。

社区大党委制建设真正使街道社区和驻区单位拧成“一股绳”,使社区居民成为“一家人”,使社区事务由“社区管”变为“大家管”,有效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在融合中发展,为全市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今年以来,王老吉大健康、孝能移动能源产业园等重大转型项目成为孝义发展新引领,公立医院、监察体制等重大改革事项多次受到中央、省、吕梁市表彰,一举拿下“全国文明城市”这一城市竞争中最具价值“金字招牌”,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互促共进良好成效不断深化。

年某市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x政办发〔20xx〕x号)《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x政办通〔20xx〕xx号)精神,推进我市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强化公立医院引领带动作用,完善多元办医格局,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实行民主管理和科学决策,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运行效率的有机统一,实现医院治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提高人民群众的就医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增强群众改革获得感。

2.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落实党委和政府对公立医院的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注重健康公平,增强普惠性。坚持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满足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健康需求。

3.坚持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合理界定政府作为公立医院出资人的举办监督职责和公立医院作为事业单位的自主运营管理权限,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行政主管部门要创新管理方式,从直接管理公立医院转为行业管理,强化政策法规、行业规划、标准规范的制定和对医院的监督指导职责。

4.坚持分类指导,鼓励探索创新。尊重各医疗机构的首创精神,鼓励在中央、省、市确定的改革方向和原则下,根据医院性质、功能定位、等级规模等不同情况,因地制宜,突破创新,建立符合实际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三)主要目标。

加快县级中心医院建设,到2020年,市人民医院力争达到国家《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要求,巩固、完善和提高市人民医院二级甲等医院的服务能力,将市中医医院、市妇计中心建成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和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到2020年,基本形成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和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治理机制,促进社会办医健康发展,推动各级各类医院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基本建立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市属公立医院。)。

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市属公立医院)。

责任单位:各市属公立医院、市总工会)。

责任单位:各市属公立医院)。

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局、各市属公立医院)。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各市属公立医院)。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市属公立医院)。

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市属公立医院)。

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教育体育局、各公立医院)。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市政务服务局、各市属公立医院)。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发展改革局、各市属公立医院)。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各市属公立医院)。

责任单位:各市属公立医院)。

三、

建立健全医院治理体系。

审议公立医院章程、发展规划、重大项目实施、收支预算等;

责任单位:市委编办、市发展改革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发展改革局)。

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局、市发展改革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局、市财政局)。

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局、市财政局)。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医保局、各市属公立医院)。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市市场监管局)。

强化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医疗服务监管职能,完善机构、人员、技术、装备准入和退出机制。(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局)。

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充分发挥医保对医疗服务行为和费用的调控引导与监督制约作用,逐步将医保对医疗机构服务监管延伸到对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责任单位:市医保局、市卫生健康局)。

从严控制公立医院床位规模、建设标准和大型医用设备配备,严禁举债建设和豪华装修,对超出规模标准的要逐步压缩床位。控制公立医院特需服务规模,提供特需服务的比例不超过xx%。(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局、市发展改革局、市财政局)。

强化对公立医院经济运行和财务活动的会计和审计监督。(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卫生健康局)。

健全非营利性和营利性社会办医院分类管理制度,加强对非营利性社会办医院产权归属、财务运营、资金结余使用等的监管,加强对营利性社会办医院盈利率的管控。(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局、各公立医院)。

责任单位:各公立医院负责)。

落实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在编制、人员总量内根据业务需要面向社会自主公开招聘医务人员,对紧缺、高层次人才可按照规定采取考察的方式予以招聘。进一步改进艰苦边远地区公立医院人员招聘工作,合理设置招聘条件,改进招聘方式方法,完善激励保障措施。(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委编办、市卫生健康局)。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委编办)。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委编办)。

加强医疗机构管理干部专业化培训,每x年对公立医院院长轮训x遍。医院行政领导人员应当经过国家认可的医院院长职业化培训。(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局)。

逐步取消公立医院的行政级别,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人一律不得兼任公立医院领导职务。(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局、市委编办、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市属公立医院)。

(十)加强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加强医院信息公开,重点公开质量安全、价格、医疗费用、财务状况、绩效考核等信息。强化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在行业自律和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发挥,引导医院依法经营、公平有序竞争。改革完善医疗质量、技术、安全和服务评估认证制度。探索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局)。

四、加强医院党的建设。

责任单位:各市属公立医院)。

责任单位:各市属公立医院)。

责任单位:各市属公立医院)。

责任单位:各市属公立医院)。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落实。市属有关部门、各市属公立医院要将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作为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明确目标任务,完善落实督办制度。要按照责任分工,细化完善配套措施,做好指导督促,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编办、卫健、人社、财政、发改、医保等有关部门要适应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新要求、新情况,按照职能分工及时下放有关权限,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形成工作推进合力。

(二)加强探索创新。市属有关部门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把制度创新作为核心任务,围绕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探索改革有效实施路径,明确改革内在逻辑和政策组合,实施改革精细化管理,鼓励区域联动。

(三)。

总结。

推广经验。市卫生健康局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抓实目标任务、精准落地、探索创新、跟踪问效、机制保障,鼓励培育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市卫生健康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密切跟踪工作进展,加强调研指导和督促检查,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挖掘、总结、提炼、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典型经验,及时将成熟经验上升为政策,推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不断完善。

(四)做好宣传工作。市委宣传部、市卫生健康局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政策解读,广泛宣传改革试点的重大意义和主要政策措施,掌握舆论主导权,积极引导社会预期,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加强宣传引导,引导公众树立科学、理性、有序的就医理念,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风气。增强人民群众和医务人员的信心,使全社会理解、支持改革,为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社区建立大党委实施方案

如何更大限度从体制上打破条块分割,让这些单位党组织和党员有发挥作用的“舞台”,行使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7唐家墩街党工委在多方面的探索下,突破了基层党建的传统模式,将辖区内企事业单位的党员纳入社区党委,在湖北省建立首个社区“大党委”,使基层党建开始走出一条由垂直管理向区域整合的转型之路。2009年4月3日,武汉市唐家墩街唐蔡社区突破原有组织形态,将属地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纳入社区党委,与原党员代表、党委委员一起,构建唐家墩街第一个社区“大党委”。

“大党委”体制将是基层社区党建改革的方向唐家墩街在全国率先启动社区“大党委”建设,有效地破解了社区和区域党建组织体系不完善、力量和资源不充足等难题,完善了社区服务体系和居民自治机制。其创新有三方面:一是打破了组织关系的属地界限,使辖区内的党员在组织关系所在地、居住所在地有了“双重归属感”,有利于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二是收辖区单位负责人为社区党委成员,把社区资源纳入到社区党建中来。这有助于整合社区资源,发挥各级党组织的关键作用和表率作用。三是党建工作由垂直“所属”转向横向“所有”,党建内容由“封闭单一”转向“开放丰富”,把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功能由“后台”领导转向“前台”实施,推动了党建工作社会化和区域化,有效解决了社区综合服务、管理与社区自治功能衔接,以及保障街道辖区单位对周边环境的诉求和利益的历史难题。

开展特色实践活动。组织各社区广泛开展了以“为社区增光、为党旗添彩”为内容的“两为”主题实践活动。奎文门社区党委开展了“三带两包一承诺”活动(即:带好家庭、带好邻居、带好楼栋,包文明、包和谐,向党员群众公开承诺),苇湾社区党委开展了“党员十大员”活动和“党员十星级家庭”评选活动、李家街社区党委开展了“三亮三定”活动(即亮党员身份、亮党员职责、亮服务对象;定活动内容、定活动时间、定活动制度),中和园社区开展了“三卡一承诺”活动(即:针对党员自身的特点,与党员签订服务承诺书,并根据其承诺的内容制作党员“助民卡、为民卡及连民卡”)等。通过各项特色主题实践活动,丰富了党员实践载体,在社区管理、服务和建设中亮出党员身份,树起党员形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孝义市现有城镇人口32.2万人,城镇化率达66.62%,有5个街道、39个城市社区、288个网格。今年以来,孝义市委坚决贯彻全国、全省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精神和吕梁市部署要求,围绕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增强城市治理能力、满足群众多元需求,聚焦解决城市区域内党建工作协调沟通难、服务资源优势互补难、在职党员在社区作用发挥难等问题,以社区大党委为抓手,积极探索城市基层党建新途径,重塑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

市委抓住孝义市被列为全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吕梁市“三基建设”、吕梁市社区大党委建设示范点契机,以社区大党委制为载体,扎实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一是高起点谋划。成立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派出考察组赴省外学青海、浙江,在省内学太原、阳泉,研究制定《关于建立“1233”工作机制推动城市党建强基拓面提升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开展社区大党委建设的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二是高站位统筹。建立党委总抓、各方联动、统筹推进的工作机制,分别明确大党委和街道、社区、驻区单位党组织职责,把社区大党委推进情况作为责任制考核重要内容,每月督查一次,每季考核排队一次。市财政投入7000余万元用于“三基建设”,将5个街道平均运转经费提高到80余万元,社区工作经费由5万元提高到15万元,为每个街道下拨30万元基础建设经费。三是高标准建设。确定10个社区为示范点,按照“十个一流”标准,在场所建设、功能拓展、智慧化建设、服务机制等方面树立标杆。比如,离柳社区、崇北社区大党委将活动场所分别由300平米、500平米提高到1300平米;留义社区大党委依托1万平米便民服务大楼,打造了老年公寓、敬老餐厅、民俗服务中心、孝亲文化长廊等功能设施。全省、吕梁党建现场观摩会均在孝义召开,孝义也自行组织了三次大型观摩活动,起到了典型引领、整体提升的效果。2017年6月,新乐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宏鹏荣获十佳“山西最美社区干部”称号,成为继2015年十佳“山西最美社区干部”郭首旗、2016年十佳“山西最美村干部”程厚福之后,全市第三位获得“最美”称号的基层党组织书记,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

目前,全市39个城市社区全部建立大党委,并以落实“五联五共”机制为抓手,即组织联建、党员共管,设施联用、资源共享,活动联谊、文明共创,服务联抓、难题共解,公益联办、治安共防,推动街道社区和驻区单位党组织有机联结,共同担负起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推动城市发展的责任。在组织联建上,各社区大党委书记由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担任,副书记由社区党支部书记担任,辖区内各单位均派一名负责人担任大党委成员,每半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每季度签订一次共驻共建任务清单,使不同隶属的党组织相互贯通、共谋区域发展。在党员共管上,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各社区大党委协调成员单位联动开展“十个一”“三百三千”“八个课堂”等学习交流活动,使党员教育管理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效拓展。央视《新闻联播》对相关做法予以关注报道。在服务联抓上,开展驻区单位组团服务和在职党员报到服务两项活动,314个驻区单位组建了政策宣传、文明新风、健康服务等10大类352个服务团队,5645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并设岗定责、开展服务。在文明共创上,对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标准,社区大党委牵头,分别制定社区党支部、驻区单位、辖区居民文明共创职责,157个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包联357个小区,联动开展文明创建和环境整治行动。在难题共解上,大党委组织社区党支部和驻区单位党组织每月开展一次项目领办活动,互相帮助解决困难问题。新乐社区大党委协调华美新天地购物广场党支部、家家利超市党支部等驻区单位签订优先解决就业协议书,先后为辖区200余名失业居民解决了就业问题。

将大党委建设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使信息化平台成为城市基层党建“新的装备”。一是建立大党委+12345热线。依托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开通12345市民服务热线和市委党建热线,实行“一号受理、联动处置”机制,通过热线把社区大党委与各市直单位、乡镇(街道)联通起来,共同办理各类民生服务事项,解决党员群众关注的党务公开、党内监督、建言献策、评议推介、信息报告、咨询服务等党内事务,为大党委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功能融合、工作联动提供了平台支撑。今年以来,双热线累计办理党建和各类服务事项2万余件。市委组织部要求各大党委每月将活动情况上传,依托热线对大党委工作进行部署推进、督促考核。二是建立大党委“g+w+q”信息平台。“g”指社区大党委微信公众平台,设置党建、公告、政务、安全、医疗等服务栏目,居民足不出户即可办理知晓相关事宜。“w”指社区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网格书记利用手机移动终端及时发现、处理、上报辖区紧急事务信息。“q”指覆盖社区各类组织、各个群体服务微信群。比如,崇北社区大党委建立在职党员、志愿者、物业管理、健身队等各类微信群17个,把驻区单位、社团组织、每户居民全部囊括在内,发挥各自优势累计为辖区群众解答政策疑问500余次,解决物业、卫生等问题300多件,社区党组织的引领、服务功能直达群众。

社区大党委制建设真正使街道社区和驻区单位拧成“一股绳”,使社区居民成为“一家人”,使社区事务由“社区管”变为“大家管”,有效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在融合中发展,为全市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今年以来,王老吉大健康、孝能移动能源产业园等重大转型项目成为孝义发展新引领,公立医院、监察体制等重大改革事项多次受到中央、省、吕梁市表彰,一举拿下“全国文明城市”这一城市竞争中最具价值“金字招牌”,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互促共进良好成效不断深化。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区党员构成和组织类型日趋多样,社区与驻区单位联系日趋紧密。然而党的领导体系垂直管理模式和条块分割下的属地管理体制,一直是基层党建工作难以突破的瓶颈。当前社区与驻区单位在党的组织互不隶属、行政上互不关联、管理上条块分割的现状,使社区党建工作与驻区单位党建工作呈现出“三难”,即党建工作协调沟通难、服务资源优势互补难和在职党员在社区作用发挥难。为了进一步加强我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社区单位党组织间的广泛联系,建立起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大社区党建新格局,全面提升社区党建工作水平,不断为巩固全国文明镇成果添砖加瓦,特制定社区大党委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社区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为原则,围绕“党建工作联做、党建资源联享、精神文明联创、服务难题联解、公益事业联办、生活环境联建”的目标开展党建实践探索,突破了原有社区党建“封闭单一”的格局,建立起“社区大党委”这一新型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社区的综合服务、管理与社区自治功能如何有效衔接,如何保障辖区单位对周边环境的诉求和利益,让这些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在社区共建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根据《党章》第32条规定的街镇、社区党组织“领导本地区的工作”的精神,突破社区党组织的传统建制,探索建立新的社区党组织体制,成立社区“大党委”,广泛吸纳辖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居民党员代表、党员民警进入社区党委班子,建立以社区党建工作为基础,以驻区单位党建工作为依托,以健全和完善党建工作共建协作机制为关键,以共同利益、共同需求为纽带的社区党建工作模式,推进社区党建工作从垂直管理向区域整合,实现社区党建工作“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

 社区大党委建设成员单位主要有:渝海食品有限公司、才儿坊幼儿园。

 、长征电控有限公司、中百仓储**路店、重庆骑**庄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重庆巨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重庆赛迪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重庆**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社区党委的产生实行“推荐任命”的方式,即由选举产生的现任社区党组织成员直接进入,其他委员在辖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中推荐产生,并由社区党委任命。社区大党委设党委书记1名(由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副书记1-2名(社区党委副书记为大党委专职副书记,负责日常工作;另外一名副书记推荐辖区单位负责人兼任),党委委员4名。

 社区大党委的职能责任。“社区大党委”是社区工作的领导核心,领导本地区工作,团结和带领党员和群众,决定社区建设与管理等的重大问题,领导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并监督、协调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促使党委成员带头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利用各单位的优势资源为社区群众和辖区单位服务,变过去干部上门联系为辖区单位主动参与共建,把义务变成一种责任,一种组织保证。

 1、实行“1+3”模式。积极探索建立“1+3”模式,即在“社区大党委”领导下,建立健全社区党员代表大会、社区党委委员会和社区党委监督委员会,形成了社区党委行使领导权、社区党员代表大会行使决策权、社区委员会行使执行权、社区监督委员会行使监督评议权,社区内各单位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参与、条块结合、优势互补、相互配合的社区工作机制。

 2、实行党员分类管理。探索建立了“四站两岗一家”,加强对党员的分类教育管理。在社区党员服务中心下设“四站”、“两岗”。设立流动党员服务站,对流动党员实行“跟踪管理”;设立在职党员管理站,对在职党员实行“双重管理”;设立直管党员活动站,对直管党员实行“全责管理”;设立党员志愿者(党员义工)工作站,对党员志愿者(党员义工)实行“星级制”管理。

 “党员(社区)服务联盟”及各类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上建立党组织,实现了党组织的统领作用。

 4、实行双向服务承诺。摸清社区党员、辖区居民及驻区单位等社区成员相互之间的服务需求,社区党委与驻社区单位签订了《双向服务承诺书》,实行“难题联解、阵地联建、教育联抓”。分别签订双向服务承诺书,促进社区资源和社区服务共用共享,实现社区各类成员互利互惠。社区党委成员经常到辖区单位开展走访活动,积极为各单位提供优质服务。

 5、提升服务质量,推动经济发展。把服务经济发展作为社区党建的第一要务,以“精细化”管理服务为抓手,从态度、方法、制度等方面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在服务态度方面,实行“解决问题面对面、联系群众心连心、社区共建手拉手”。在工作制度方面,全面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定期回访制,以制度约束促进服务质量的提升。

 6、开展特色实践活动,构建和谐社区。通过各项特色主题实践活动,丰富党员实践载体,在社区管理、服务和建设中亮出党员身份,树起党员形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7、建立完善五项运行机制。

 一是党员代表决策监督机制。党员代表对社区群众及辖区单位干部职工关心的重大事项享有知情权、话语权和监督权,具体负责联系党员和职工、居民,广泛搜集社情民意,及时向所在党组织提出意见和建议,在社区党员代表大会上,听取、审议社区党组织工作报告,决定区域范围内党建工作的主要任务,讨论和决定有关社区党建重大事项,年终对社区党组织工作进行民主评议。

 二是党委执行效率机制。社区党建工作的执行由书记全面负责,专职副书记和社区组织中的委员协助书记做好日常工作,单位党组织成员和派出所民警担任的兼职副书记和委员,协助开展“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方面的工作,对单位和社区事务拥有优先评价权和决定执行权;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党员和群众对政府工作及民生问题的意见,并负责及时反馈答复。

 三是党建联系协调机制。完善党建联席会制度,由社区党组织牵头,辖区各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建联席会,协商解决单位职工和社区居民关心的重大问题,及时沟通区域单位和社区群众的需求;监督政府部门落实综合服务,做好就业介绍、扶贫帮困、教育卫生、健康医疗等工作,满足群众的多元化需求。

 四是完善党员建议案机制。以此引导党员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民生热点,集思广益,提出“建议案”。

 党员代表大会召开期间,每名党员代表可单独提出建议案,闭会期间3名以上党员可联名提出建议案。凡党员代表或党员联名提出的合理建议案,大党委记录在案,结合实际,依据各自权限和职责,及时有效地解决居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热点、难点问题。

 五是保障机制。为了保障社区“大党委”的正常运行,使其发挥区域性政治核心作用和领导作用,建立责任落实机制,将“社区大党委”建设纳入基层党建专项述职重要内容,实行重点调度,重点考核。

2017年7月召开的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上,首次提出了“城市基层党建”的概念,并作出一系列重要工作部署。孝义市作为山西省县域经济的排头兵,近年来城镇化发展迅速,在最新发布的2018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成果中,位居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81位。全市现有城镇人口32.2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6.62%,共有5个街道、39个城市社区、371个网格。近年来,孝义市委着力破解城市社区与驻区单位党的组织上互不隶属、行政上互不关联、管理上条块分割,以及由此带来的党建工作协调沟通难、服务资源优势互补难、在职党员在社区作用发挥难等问题,通过扎实推行社区大党委制建设,努力构建互联共建的城市党建新格局。

(一)高位推进,形成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优势。

以创建中组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示范市为目标,坚持高位推进、统筹谋划,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有机融合、取得成效。一是高起点谋划。成立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7次座谈交流会,认真研究学习上级精神,派出考察组到太原、阳泉等地学习先进经验。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定了《关于建立“1233”工作机制推动城市党建强基拓面提升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开展社区大党委建设的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二是高站位统筹。建立党委总抓、各方联动、统筹推进的工作机制,由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兼任大党委书记,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任大党委副书记,其他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兼任大党委委员。分别明确大党委和街道、社区、驻区单位党组织职责,将社区大党委推进情况作为责任制考核重要内容。三是高标准建设。明确“十个一流”标准,从场所建设、功能拓展、智慧化建设、服务机制等方面发力,离柳社区、崇北社区大党委将活动场所分别由300平米、500平米提高到1300平米;留义社区大党委依托1万平米便民服务大楼,打造了老年公寓、敬老餐厅、民俗服务中心、孝亲文化长廊等功能设施。到2018年底,全市活动场所面积500平米以上的社区将达到20个。

(二)健全机制,构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常态。

把制度建设贯穿社区大党委建设始终,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纵横联动的工作机制。一是社区大党委会议制度。大党委至少每月召开一次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要求,研究讨论决定区域内党建工作、社区建设、社会管理以及居民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等事项。二是社区大党委联席会议制度。根据需要,将不属于大党委成员的辖区内非公企业、社会组织、业委会、物业公司和群团组织等,列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席会议根据需要召开,主要研究协商解决驻区单位职能以外的相关社区事务等。三是“两个清单”目标责任制度。社区大党委组织各成员单位每年签订一次责任清单,明确参与大党委制的职责和管理要求、必须遵循的基本制度等;每季度签订一次任务清单,列出本季度共驻共建事项。四是考核评议制度。街道社区和其他驻区单位党组织及在职党员开展共驻共建情况,作为市委基层党建督查考核和党组织书记年度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街道党工委每半年对各大党委工作情况组织一次集中考核。

(三)互联共建,丰富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内涵。

提出并落实“五联五共”机制,推动街道社区和驻区单位党组织有机联结。一是组织联建,党员共管。根据网格、小区、楼宇划分和党员分布情况设置党支部、党小组,将直管党员、在职党员、流动党员全部纳入其中。二是设施联用,资源共享。社区大党委组织成员单位研究协商,确定社区内共享资源,组织签订共享,建立健全管理机制,落实好共享资源挂牌、使用申请等运行办法。三是活动联谊,文明共创。社区大党委牵头,明确社区党支部、驻区单位、辖区居民在本辖区内的文明共创职责任务要求。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包联小区制度、网格区域联创制度,经常性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公共设施管护、文明宣传教育以及各类文体活动。四是服务联抓,难题共解。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发放调查问卷、设置意见箱等方式,及时掌握各类组织及党员群众等存在的问题诉求,制定服务项目清单,开展项目领办活动。五是公益联办,治安共防。开展敬老助学、法律咨询、医疗健康、爱心捐助等公益项目进社区行动,不断完善区域化群防群治的治安防范体系,吸收驻区单位安保、司法工作者组建治安服务队,组织社区党员群众成立义务巡逻队,实现社区安全服务集中运作。

(四)智慧支撑,拓展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功效。

抓住我市“智慧城市”建设起步较早的有利契机,将大党委建设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一是建立大党委+12345热线。依托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开通12345市民服务热线和12345市委党建热线,实行“一号受理、联动处置”机制,通过热线把社区大党委与各市直单位、乡镇(街道)联通起来,共同办理各类民生服务事项,解决党员群众关注的党务公开、党内监督、建言献策、评议推介、信息报告、咨询服务等事务,为大党委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功能融合、工作联动提供了平台支撑。二是完善大党委“g+w+q”信息平台。“g”指社区大党委微信公众平台,设置党建、公告、政务、安全、医疗等服务栏目,居民足不出户即可办理知晓相关事宜。“w”指社区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网格书记利用手机移动终端及时发现、处理、上报辖区紧急事务信息。“q”指覆盖社区各类组织、各个群体服务微信群,让社区党组织的引领、服务功能直达群众。三是拓展“智慧党建”app功能。以“山西智慧党建”app平台为有效载体,用好“微课堂”“党建窗”等功能,组织党员学政策、学先进、学典型,促进先锋模范作用发挥。

(一)建立了区域联建、全面覆盖的组织网络。

按照城市社区全覆盖、驻区单位全参与、服务群众全方位“三全”原则,39个城市社区全部组建大党委,覆盖206个驻区单位。在此基础上,各社区党组织按照“组织联建,党员共管”要求,适应党组织延伸覆盖,采取组织关系“一方隶属、双重管理”方式,推行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登记制度,实行“三亮三服务”,即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开展岗位服务、志愿服务、结对服务。比如,崇北社区大党委将在职党员编入8个网格,择优担任“红色管家”,今年以来由其牵头在小区范围内开展服务活动60余次。府中社区大党委今年以来已组织“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主题党日以及“放歌新时代领航新征程”文艺汇演等8次集体活动,164名在职党员人人至少参与过2次以上大党委活动。大党委“共同体”帮助打破了城市社区和驻区单位之间的行政隶属壁垒,推动初步形成了城市基层党建拧成“一股绳”、同下“一盘棋”的工作局面。

(二)建立了区域共建、抱团合作的运行体系。

大党委制建设为城市社区和驻区单位搭建起了共抓基层党建、共商区域发展、共育先进文化、共同服务群众、共建美好家园的平台,促进二者实现互利共赢。比如,新乐社区大党委协调华美新天地购物广场党支部、家家利超市党支部等驻区单位,签订优先解决特殊群体人员就业,先后为辖区200余名失业居民解决了就业问题;同时,又借助志愿服务队力量,在全市范围内帮助上述企业进行宣传,帮助打造诚信经营品牌。迎宾北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每月联合开展党日活动,各成员单位党组织轮流主办,实行了办公场所、便民服务场所、文化休闲场所等的共建共享,开展先进开放单位和文明参与活动单位(个人)评选表彰活动,让社区党员群众和单位干部职工双双得到实惠。崇北社区大党委开设“心灵氧吧”,驻区单位人民检察院发挥自身优势,定期派驻心理咨询师开展维权普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驻区单位孝义中学、孝义六中组织学生聆听讲座,广大师生一致表示“获益匪浅”。

(三)建立了区域统筹、群众共享的服务机制。

社区大党委统筹区域服务资源,组织开展“两报到两服务”活动,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一是开展驻区单位进社区组团服务活动。由社区党支部牵头,整合驻区单位力量,组建服务团队,为社区居民解难事办实事。今年以来,274个驻区单位组建10大类352个服务团队,到社区服务1200余次。比如,迎宾北社区大党委组织驻区单位党组织牵头设立15个服务团,结合学雷锋日、文明社区创建、中高考等重大事件,今年以来已组织进社区开展政策宣传、安全维护、医疗健康等各类志愿服务28次。二是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服务活动。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党员全部注册、全面报到的基础上,推行社区群众点单、党组织下单、党员接单“三单制”工作模式。去年以来,全市5645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社区党支部对其兴趣、特长一一登记造册,在社区设立“爱心树”,由在职党员“摘星帮愿”。比如,翠峰苑社区大党委了解到2名贫困家庭学子考入大学但就读困难,动员辖区内在职党员和居民捐助爱心款8000余元,帮助解决了“燃眉之急”。

(一)推进社区大党委制建设,要强化上下联动机制、层层压实党建责任。

在社区大党委制建设过程中,各级党组织都要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构建分级负责的城市基层党建责任体系。一是市委发挥“一线指挥部”作用。坚持把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紧紧抓在手上,纳入整体工作部署和党的建设总体规划,学习“上海经验”,做到连续抓、持续抓。二是街道党工委发挥“龙头”作用。做好街道党工委职能整合和组织重构,强化街道党工委在统筹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中的枢纽性作用,赋予其履行党建工作主体责任更多工作抓手,既对接市委、市政府,又对接街道辖区各类组织。三是社区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不断提升社区党组织组织力,强化其政治功能,确保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部署的各项任务。同时,配齐配强社区“两委”班子,培育高素质专业化社区工作人才。四是网格党组织发挥“前沿阵地”作用。发挥网格党组织贴近群众的优势,搭建在职党员发挥作用平台,让他们更多走进居民家庭、园区楼宇、学校医院,了解真实情况,发现解决问题,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

(二)推进社区大党委制建设,要完善共建融合机制、激发基层党建活力。

推进社区大党委制建设,就是要通过吸纳辖区内各类组织参与,搭建起相互联系、沟通信息、交流经验的区域化党建平台,从而实现重塑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的目的。一是凝聚互联共建共识。明确社区大党委的功能作用和定位,教育引导各领域党组织打破行政隶属壁垒,统一思想、统一认识,自觉接受街道社区党组织统筹协调,增强参与社区大党委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二是明确职能职责定位。依据大党委中各级党组织功能作用的不同,科学界定并细化大党委和街道、社区、驻区单位党组织职责。强化考核指挥棒作用发挥,建立明责、履责、问责体系,推动各级党组织履职尽责,各负其责、协同用力。三是健全制度联动体系。抓好社区大党委会议制度、联系会议制度、“两个清单”目标责任制度、包联责任区制度、党务公开制度、考核评议制度等的落地落实,加强上下协同配合,定期沟通情况。积极探索动态管理、督促检查、跟踪问效等制度,形成上下衔接、系统配套、执行有力、发挥作用的制度体系。四是推动信息技术运用。依托信息化平台高效、便捷、实时的便利,持续完善大党委+12345热线、“g+w+q”信息平台,充分整合党建资源,加强党组织与党组织、党组织与党员、党员与党员、党员与群众沟通联系。

(三)推进社区大党委制建设,要夯实多元保障机制、不断提升党建质量。

推动社区大党委规范、高效运行,优化政策、人、财、物等各类资源的配置,强化保障措施必不可少。一是完善顶层设计。发挥好顶层设计在社区大党委制中的主导作用,严格执行上级政策要求的同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出台相关文件、政策,创造性开展工作、推动基层党建创新,实现各级党组织的良性互动。二是强化人才支撑。坚持以社区党组织为统领,以社区为平台,发挥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作用,形成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人才“三社”联动机制。通过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加强党务工作者激励约束,大力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广纳群贤,提升大党委工作运行的专业化水平。三是加大经费投入。按照省委加强“三基建设”要求,落实经费保障,2017年起,5个街道平均运转经费达到80万元以上,社区工作经费达到15万元,有力推动大党委各项工作开展。探索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各级财政投入为主导,社会化和市场化力量投入为补充的保障机制。四是改善基础设施。持续完善一站式服务大厅、党员活动室、文体活动室、诉求服务中心、居家养老中心等阵地场所,配齐配全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并充分发挥党员教育、党群活动、服务群众等功能。

社区大党委制是解决当前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努力推进区域党建互联互动,形成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效应的有效举措。当前,社区大党委制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基层党组织对社区大党委的思想认识和功能定位不够清晰;政策制度不健全,不同隶属关系的党组织联动性不高,社区党组织的区域协调能力弱;共享资源整合程度不高,平台建设不能完全满足党员群众需要;智慧化信息化手段运用水平有待提高等。下一步,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强化基层党组织责任意识,将推动大党委制建设作为自己“份内事”,凝聚共驻共建强大合力;要提升社区的区域协调能力,要探索有利于破解条块矛盾、推进区域内党组织联动、强化保障支撑的有效机制;要强化对各类党建资源整合,在运作模式、利益协调、社会服务等方面不断进行新的探索。通过努力,推动各领域党组织在街道社区党组织统筹协调下,形成起同心凝聚、同轨运转、同脉相连的共治共建共享的区域化党建格局,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在融合中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区党员构成和组织类型日趋多样,社区与驻区单位联系日趋紧密。然而党的领导体系垂直管理模式和条块分割下的属地管理体制,一直是基层党建工作难以突破的瓶颈。面对发展中的机遇,站北社区党委作为社区工作的领导核心,进一步整合区域资源,拓展党建工作领域,为实现党建工作的全覆盖,实现文化站北、实力站北、和谐站北的目标,现制定组建站北社区“大党委”实施方案如下: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建立对区域内党群工作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的领导体系总要求,必须立足形势,统筹全局,以驻区单位党建工作为依托,以健全和完善党建工作共建协作机制为关键,以共同利益、共同需求为纽带的社区党建工作模式,推进社区党建工作从垂直管理向区域整合,实现社区党建工作“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

建立健全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快速有序发展,实现“利益共存,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双向服务,共赢共进”的目的。

(二)工作任务。

2.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根据上级授权,在社区辖盖范围内围绕“统领全局、协调各方”发挥作用。其具体职责是:

(1)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积极组织贯彻落实市委、区委的决议、决定,团结、组织党员和群众,保证党和政府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实现政令畅通。

(2)讨论和决定社区建设与管理、发展与改革,民主自治,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全面领导和统筹协调区域范围内的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

(3)领导和指导社区行政党委、综合党委和党建协调委员会开展工作,负责抓好其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的建设与管理。落实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促进廉政建设;落实党管干部原则,按照管理权限和规定的程序,选拔、考察、推荐任免干部,发展党员。

(5)负责辖区内的思想、宣传、统战、信访、保密、武装、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等工作。

(6)领导社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协调其党政群各组织的关系,支持其按照各自章程独立地开展工作。

(7)支持街公共事务管理委员会依法行使各项行政管理职权,保证各项工作任务和改革措施在本辖区的贯彻落实。

(8)完成上级党委交办的其它任务。

(一)创新组织设置。

在社区党工委基础上,将规模较大、影响力大的辖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吸纳为社区党工委委员,共同讨论研究区域经济、社会、稳定等重大事项。

1、组织体系。“1+x”模式,其中“1”是指以社区为主体,“x”是指吸纳驻街单位派驻党员作为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兼职委员。

2、委员构成及产生方式。社区“1+x”大党委委员经区组织部门、社区下派,社区党组织推荐,社区党工委审核、任命产生。书记由社区党工委书记兼任,委员在社区党工委委员的基础上,增设兼职委员。4、委员职责。委员按时参加“大党委”会议,共同讨论决定区域性重大事务,并积极做好落实工作。工作重点是将党建资源整合到联系服务群众上来,着力解决民生问题、百姓诉求;指导辖区新经济组织和新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为服务区域经济、服务企业等方面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发挥其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共驻共建。

(二)明确议事规则。

社区大党委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上级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组织委员讨论决定辖区重大事务,共同参与和服务区域建设和发展。

1、议事制度。社区大党委会议由书记召集并主持,根据议题内容确定出席委员。

(1)确定议题。会议议题由社区党工委书记确定。

通过建立健全各类工作制度,进一步调动辖区单位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参与区域性事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工作例会制度。半年召开一次例会,遇到重要情况可随时召开。

2、群众工作制度。完善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各项机制,在“1+x”大党委成员单位组织和党员中广泛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集中走访服务、承诺办实事等活动。

满意度测评。对不能正常履职的委员及时进行调整。考核结果反馈给驻区单位党组织及其上级党组织。

(四)形成工作纪要。

经社区“大党委”会议议定的事项,应规范记录、形成决议,并及时抓好执行落实。

五.实施步骤。

(一)调研摸底,制定方案。

通过召集地区单位座谈会,走访驻街单位,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征集成员单位对实施“大党委”制的意见和建议,学习先进城市经验,充实完善工作方案,并报区委组织部。

(二)精心部署,组织实施。

按照工作任务,形成点面结合的效应。一是建立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站),搭建服务党员群众的平台;二是成立行政党委、综合党委,将驻辖区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和两新党组织联在一起来,发挥优势,统一管理,实现资源共享;三是召开社区“大党委”成立大会,组建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和社区党建联席会,搭建区域党建的基本框架,进入实质性运作。

(三)总结经验,巩固提高。

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区域“大党委”工作长效机制,总结回顾社区党建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深化对“大党委”制的认识,整理一套实践成果,汇编相关资料,并接受上级部门的考查验收。

红旗街道站北社区。

2012年9月。

为贯彻落实《关于实施社区党建工作全面提升计划的意见》(鄂组通〔2015〕39号)、《关于深入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工作的意见》(鄂组通〔2014〕5号)和《中共英山县委、英山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的意见》(英发〔2014〕9号)精神,进一步增强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健全基层社会组织,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高社区党组织政治引领、服务群众、治理社区的能力,夯实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全面提升社区党建工作水平,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结合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突出社区党组织政治属性,优化服务功能,深化“五个基本”建设,健全组织领导体系、服务群众体系、宣传教育体系、民主管理体系、和谐稳定体系,在条件具备的社区建立社区“大党委”,统筹区域组织资源和工作力量,紧紧围绕居民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创新社会管理途径,推动共驻共建,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规范严密、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群众满意、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1.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正确方向。努力实现党的领导、政府行政指导、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共性互动。

2.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群众。把居民的服务需求作为第一信号,把居民满意程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第一标准。

3.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通过党员干部带头进社区,带动社区力量共促共建,形成社区建设强大活力。

4.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工作实效。着力解决困扰和阻碍社区建设的突出问题,使社区建设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

社区“大党委”是由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级组织、居民群众共同组建的区域性、以协调议事为主的党建组织,通过党员联管、活动联办、资源联用、服务联动、保障联筹等形式,整合利用区域内各种资源,推动社区党建从封闭运行、自我服务向开放运行、共同服务转变,逐步构建“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社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

1.组织设置。社区“大党委”由社区和辖区单位党组织共同组建,设书记1名,副书记2-3名,委员数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书记由社区范围内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兼任,由现任社区党组织书记任专职副书记,其他副书记从委员中推荐产生,委员由现任社区党组织成员、社区范围内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社区物业公司及小区业主委员会中的党员、驻社区的党代表等兼任。社区“大党委”委员属于兼职,采取协商推荐方式产生,由温泉镇党委、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社区物业公司及小区业主委员会协商推荐,报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审核批准,任期同社区党组织任期一致,出现空缺及时补充配备。

2.工作职责。社区“大党委”主要工作职责:一是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上级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组织“党委”成员讨论决定区域内社会管理、党建工作、社区建设以及居民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等。二是搭建社区工作的服务平台。整合区域内党建资源、基础设施资源及其他各类社会资源,统筹协调各类基层党组织,策划并组织开展共驻共建活动。三是加快区域化党的建设。研究讨论区域内党员教育管理等事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在职党员进社区亮明身份、发挥作用;探索推进商务楼宇、商业市场等党建工作,弘扬培育先进典型,增强社区党组织创先争优动力。四是打造社区品牌特色。学习借鉴百步亭社区党建经验,按照“党组织+服务+党员群众”的路径,推进社区服务进网格、进小区、进楼栋,以“缔结邻里亲情,共建和谐社区”为主题,围绕“邻里亲”、“邻里学”、“邻里帮”、“邻里美”、“邻里安”和“邻里乐”等方面,开展群众性“邻里节”等活动,构建“与邻为善、互助友爱、明礼诚信、和睦共处”的和谐邻里文化。提炼社区精神,铸造社区品牌,大力提高社区居民和辖区单位的社区归属感和幸福指数,提升社区美誉度、知名度和星级指数。

1.书记轮值机制。社区“大党委”书记采取协商推荐方式,由驻区单位党组织书记轮流兼任,实行一年一任的轮换机制。

2.协调议事机制。按照工作职责,围绕区域内需要讨论决定的重大事项,坚持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评,实行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商的议事原则,社区“大党委”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工作会议,共同研究确定工作要点、实施项目、推进措施等,共同协商解决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事务,并督促检查各项工作落实情况,年终向社区党员和驻区单位报告工作并接受评议。

3.共驻共建机制。坚持“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办、资源联用、服务联动、保障联筹”原则,社区“大党委”通过定期走访、召开座谈会、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等方式,加强与辖区单位的沟通联系,整合辖区各种资源,联合开展设岗创星、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活动,充分发挥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组织和广大党员、居民群众在社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驻区单位也要主动加强与所在社区的联系,积极参与支持社区各项工作,结合本单位实际及党员特长认领公益项目,从政策、人才、技术、物资、资金、信息、教育、阵地等方面提供支持和服务。由社区“大党委”组织号召,驻区单位全体党员参与,每年集中开展2次“社区党员奉献日”活动。

4.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双百分”考核机制,将驻区单位和承担社区建设职能部门履职履责情况,由社区“大党委”会同县委组织部对驻区单位共驻共建工作按百分制进行考核,折算计入各单位年度基层党建考评总分。

5.经费保障机制。建立社区“大党委”多元化工作经费投入机制。一是社区各成员单位共同筹集,由社区“大党委”会议商定出资比例;二是财政支持,县财政每年拨出专款予以经费保障;三是费随事转,政府和有关部门依法由社区协助的事项和委托社区办理的有关服务事项,按有关规定为社区提供必要经费和工作条件;四是增强社区造血功能,社区内提供的服务,在开展福利服务的同时,拓展有偿和低偿服务;五是社会赞助,鼓励共驻共建单位和辖区个人捐款支持社区活动。

1.广泛宣传,统一思想。(2-3月份)。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新闻媒体和各种信息平台广泛深入地宣传社区“大党委”的意义和作用,统一思想认识,引导辖区单位和居民群众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的参与热情。

2.调查摸底,打好基础。(3月份)。

组织工作人员深入走访和调查摸底,了解掌握辖区内各类单位区域分布、行业情况、党组织建设等基本信息,分类建立信息台账和资料库,为全面推行社区“大党委”奠定扎实的基础。

3.制定方案,征求意见。(4月份)。

在全面了解掌握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制定社区“大党委”实施方案,并通过召开座谈会、上门走访等形式,主动沟通协调,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确保工作方案切实可行。

4.试点先行,总结推广。(4-11月份)。

按照先试点、后铺开的思路,在陵园社区先行试点,其他社区适时推进,为全面建立社区“大党委”运行机制积累经验。

5.建章立制,强化管理。(12月份)。

根据社区“大党委”试点运行情况,进一步明确“大党委”职责,建立健全工作例会、议事规则、管理考评办法等相关制度,确保“大党委”管理到位、职责清晰、运转高效。

1.明确责任,齐抓共管。建立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破解传统区域化党建工作联系不紧密等难题的现实需要,也是凝聚各方力量、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为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工作正常开展,县委成立工作专班,社区党组织及辖区单位要充分挖掘资源优势,积极创新党建工作理念、方法和手段,紧扣群众需要探索多种服务模式,广泛开展符合区域实际的服务活动,扎实为党员和居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2.统筹推进,务求实效。在推进社区“大党委”过程中,要注重统筹推进、整体提升。要紧紧围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的目标,加强指导和引领,形成区域内党建工作共同体,推进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和区域党建互联互补互动,提高党建工作整体效应。要根据党员数量和工作要求,合理调整社区党组织设置。要注重在新建小区、流动党员集中点建立党组织,不断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要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按照片区、楼院等划分网格,组建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延伸服务触角,扩大服务覆盖面。要积极探索在职党员进社区为群众服务及党员志愿服务的有效做法,不断壮大社区服务力量,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3.分类指导,典型引路。大胆探索社区“大党委”运行方式,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和党员特点进行分类指导,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要及时分析总结、改进完善工作机制,形成长效机制。要及时发现、提炼、上报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挖掘典型、加强宣传,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社区建立大党委实施方案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区党员构成和组织类型日趋多样,社区与驻区单位联系日趋紧密。然而党的领导体系垂直管理模式和条块分割下的属地管理体制,一直是基层党建工作难以突破的瓶颈。当前社区与驻区单位在党的组织互不隶属、行政上互不关联、管理上条块分割的现状,使社区党建工作与驻区单位党建工作呈现出“三难”:

一是党建工作协调沟通难。由于缺乏驻区单位党组织参与支持社区党建的有效平台和激励约束机制,致使社区党组织横向协调的权威性较小,驻区单位和社区党建工作之间协调沟通难。有的单位置身社区之外,不情愿为社区出力,有的单位想为群众办事,却无正常渠道。

二是服务资源优势互补难。近年来,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服务职能逐渐分离、下移,社区承担了大量的社会服务职能。同时,离退休人员、下岗职工、外来务工人员和各类流动人口大量涌入社区,对社区服务资源需求加大。然而,社区服务资源相对较少,驻区单位服务资源对外开放不足,资源优势互补较难,制约了社区服务能力的提升。

三是在职党员在社区作用发挥难。协管党员达412人,直管党员仅73人,其中协管党员大多处于工作在单位、生活在单位社区的“脱钩”状态,在社区建设中缺少发挥作用的平台。

由于缺乏有效地激励约束机制,多数居住在社区的在职党员“八小时”外参与社区共建意识比较淡薄,参与社区活动较少,在职党员在社区发挥作用不够。

针对原有的社区党组织在设置、职能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以及新的形势和任务对社区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该社区以“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为原则,围绕“党建工作联做、党建资源联享、精神文明联创、服务难题联解、公益事业联办、生活环境联建”的目标开展党建实践探索,突破了街道社区党建“封闭单一”的格局,建立起“社区党委”这一新型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参考

根据《株洲市卫生计生委精准扶贫实施方案》,结合县委、县政府关于精准扶贫攻坚工作部署,为提高贫困地区基本卫生计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推动全县卫生计生系统积极参与“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战,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实施精准扶贫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市、县扶贫攻坚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计生服务,加大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力度,努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全面推动贫困地区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切实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二、工作目标。

到2017年,贫困地区卫生计生服务网络基本健全,县级医院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让贫困地区群众获得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更加均等,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真正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目标,逐步解决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大力推行卫生计生精准扶贫措施。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提高服务能力;确保每个建制乡镇有1所政府举办的卫生院,每个贫困村有1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加大医保扶贫力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加强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工作,落实国家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计生服务项目,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实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三、工作内容。

(一)掌握贫困人口健康状况。

1、开展全县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病因病返贫调查工作。组织开展调查,摸清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家庭数及患病人员情况,并于6月30日前将信息录入专报系统。(财务与审计股牵头)。

2、开展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对象的病情评估,制定救治方案。根据各地摸排的情况,组织医疗专家,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制定分类救治方案,并组织实施。(医政与中医股牵头)。

3、开展贫困人群疾病谱调查工作。结合全县疾病谱调查工作,针对全县15个贫困村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专项调查,掌握影响居民的主要健康危害因素,并出台干预措施。8月31日前完成调查报告。(公共卫生股牵头)。

(二)完善贫困地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

1、健全乡、村卫生计生服务网络。每个建制乡镇办好1所标准化建设的卫生院。加大贫困村卫生室建设力度,各地应通过争取中央村卫生室投资项目、卫生经费资助、自筹等方式筹集村卫生室建设资金,全面完成贫困村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任务,实现贫困村卫生室建设全覆盖。要求2017年底前完成50%的`任务,2017年全面完成。(医政与中医股牵头,宣传股、农合办、规划股、财务与审计股配合)。

2、加强基层卫生人员培养。在加大全科医生和住院医师培训力度的基础上,采用“短平快”方式将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优先解决基层医疗机构的燃眉之急。采取订单定向免费为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医学类本专科学生。加强在岗村医iptv培训,开展攸县乡村医生本土化人才培养招生工作,不断提高乡村医生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医政与中医股牵头,人事教育股、体制改革股配合)。

3、加强县级公立医院能力建设。结合疾病谱调查,掌握居民住院就诊前5名的病种。(公共卫生股牵头)。

4、加强对口支援力度,引导并推进县级公立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结对帮扶的进程。(医政与中医股牵头,财务与审计股、体制改革股配合)。

5、建立医院远程会诊体系。加快全县卫生信息化建设,建立远程医疗远程会诊系统,使贫困地区的居民在家门口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信息中心牵头)。

(三)提高新农合保障能力。

1、提高贫困人群参合率。加大宣传力度,按乡按村落实责任,鼓励农村居民参加新农合,提供基本医疗保障,针对五保户、特困户等困难人群,协助代缴参合费,提高参合率。(农合办牵头)。

2、完善新农合补偿政策。逐步提高筹资标准,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差别化设置各级医疗机构的补偿比例,提高乡镇卫生院的补偿比例,合理引导贫困人口就近就地就医,减轻贫困人口就医负担。(农合办牵头)。

3、落实大病保险制度。对贫困人口实行大病保险制度,彻底消除农村贫困人口因大病而致贫返贫的风险,从制度上来保障农村居民就医需求。低保困难群众大病保险报销起付线降低50%,对特殊困难人口适当提高其大病报销比例。对核定的因病致贫返贫的对象按要求落实免费基本医疗服务和重大疾病救治工作。(农合办牵头,医政与中医股配合)。

(四)加强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

实施贫困人口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人口精准健康服务管理工程,结合12大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对贫困村人口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人口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建立贫困人口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人口健康档案,贫困村人口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人口建档率力争达到90%,并对体检对象进行健康评估,有针对性地开具健康处方,指导患者进行自我干预,全面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整体水平。(公共卫生股牵头,医政与中医股、政策法规股配合)。

(五)实施重大公卫项目精准扶贫。

1、实施妇幼健康服务工程。实施35-65岁贫困妇女免费“两癌”筛查。为贫困村每对符合生育政策计划怀孕夫妇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公共卫生股牵头)。

2、实施重点疾病防控工程。结合省民生实施项目,将贫困重性精神病人纳入救助救治工程。落实艾滋病“四免一关怀”政策,为贫困艾滋病患者提供免费抗病毒治疗;落实现代结核病防治策略,为贫困结核病患者提供免费抗结核治疗。(公共卫生股牵头)。

(六)创造贫困地区健康环境。

1、加强贫困地区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开展健康教育促进创建活动,广泛传播健康教育知识,加强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培训,提高群众自我保健能力。(宣传股牵头)。

2、加强贫困地区的卫生创建活动。扎实推进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加快贫困地区改水改厕工程,科学实施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改变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爱卫办牵头)。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开展扶贫工作,是县委、县政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攸县卫计局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吴伟清任组长,罗锋、肖建勇、刘锋良任副组长,李湘华、李爱中、李伟新、瞿文慧、刘爱国、谭武、杨体吾、李喜红、吴暑明、宋喜莲、张夏清、周文阳、蔡昌、彭向荣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杨体吾任主任。实行局领导分片包干负责各地精准扶贫工作,具体任务见附件1。

各相关乡镇卫生院院长是辖区卫生计生精准扶贫第一责任人,要根据本方案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任务,落实卫生计生扶贫措施,确保扶贫效果。

(二)明确职责任务。局机关各股室、各相关单位要根据卫生计生精准扶贫工作内容,结合职能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要细化、量化扶贫任务,并督促指导各地落实。扶贫任务分工见附件2,具体职责如下:

办公室:及时传达落实上级和局领导关于精准扶贫的有关指示,协助精准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全县性的相关活动,协调各乡镇卫生院和相关股室完成任务。

人事教育股:负责落实有关队伍建设、能力建设和人员培训向贫困地区精准倾斜的有关措施。

规划股:加强部门专项规划与扶贫攻坚规划的有效衔接,完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

财务与审计股:牵头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在资金分配中充分考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因素,完善资金安排机制,确保卫生计生系统分配相关项目资金和下拨经费向贫困地区倾斜。

公共卫生股:落实重点传染病专病专防策略和地方病综合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传染病、地方病,提高贫困地区管理干预水平。组织开展疾病谱调查工作,摸清因病致贫返贫农户病因情况,指导开展有针对性的医疗卫生计生服务。全面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帮助贫困地区基层医疗机构提升服务能力。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将孕产妇系统保健免费基本服务项目覆盖到所有贫困村,实施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全面开展贫困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服务。

医政与中医股:负责统筹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建立贫困人口大病分类救治机制,落实对农村贫困人口住院治疗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协调相关部门建立依次有序进行的医疗救助机制。加强贫困地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基层全科医生培训,推动贫困地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确保中医药学科建设和优质资源向贫困地区精准倾斜,让中医药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家庭减轻负担。

宣传股:加强贫困地区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结合卫生计生实际工作,把国家扶贫政策宣传到千家万户,组织采写和推出卫生计生精准扶贫系列典型,在全县卫生计生系统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家庭发展股:落实计划生育贫困家庭扶助政策,落实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养老、保险、医疗等救助政策。

爱卫办:加强贫困地区爱国卫生工作,开展好贫困地区的卫生创建活动,加快贫困地区农村卫生厕所建设进程。

农合办:完善新农合补偿政策,降低贫困人口医疗自费负担。

计生协会:把计划生育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确保计划生育协会项目向计划生育贫困家庭精准倾斜。

(三)注重部门协调。加强与财政、人社、民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中央、省、市支持,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提高对贫困人口的救助力度,保障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收入,稳定基层医疗机构工作队伍。

(四)强化督查考核。积极响应上级对精准扶贫工作要求,接受对扶贫工作的监督,定期向相关部门汇报卫生计生扶贫工作进展情况,主动邀请相关部门参加扶贫工作调研和扶贫系列活动。局领导根据分片包干任务,定期听取各乡镇卫生院卫生计生精准扶贫工作进展情况,切实加强扶贫工作督查考核,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方式,督查扶贫工作情况;针对各地在扶贫过程中发现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研究,协助解决。各乡镇卫生院要给予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全面做好组织实施工作,每季度向县卫计局送报一次工作进度,对辖区工作不力的单位给予通报。县卫计局将各单位卫生计生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情况纳入年终目标考核指标,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将予以通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参考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社区),镇直各部门:

《平原镇20xx年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已经镇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xx年6月18日。

社区建立大党委实施方案

社区的综合服务、管理与社区自治功能如何有效衔接,如何保障街道辖区单位对周边环境的诉求和利益,让这些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在社区共建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根据《党章》第32条规定的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本地区的工作”的精神,突破社区党组织的传统建制,探索建立新的社区党组织体制。

因此,破解上述难题,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必须立足形势,统筹全局,从体制机制改变党组织设置模式,成立社区“大党委”,广泛吸纳辖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居民党员代表、党员民警进入社区党委班子,建立以社区党建工作为基础,以驻区单位党建工作为依托,以健全和完善党建工作共建协作机制为关键,以共同利益、共同需求为纽带的社区党建工作模式,推进社区党建工作从垂直管理向区域整合,实现社区党建工作“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

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建立健全村级民主监督组织,充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切实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根据市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领导组和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的安排意见》精神,现就规范和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的要求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关于“村应当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或者其他形式的村务监督机制”的法律规定,在全面总结近两年村务监督工作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不断创新和完善村级民主监督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制,不断创新和提升社会管理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农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政治保障。

1、坚持党的领导;

2、坚持依法监督;

3、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4、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5、坚持改革创新,求真务实;

有效整合原有村内各类监督组织,所有农村全部规范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强化提升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实际运行效果,2011年内健全完善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为决策机构,村民委员会为管理执行机构,村务监督委员会为监督机构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

(一)性质和组成。

村务监督委员会是在村党组织领导下,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推选产生且受其委托对村“两委”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工作实施监督的村级民主监督常设机构。

村务监督委员会根据村中实际事务和人口数量,一般下设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和纪检监督小组,分别主要负责对村中事务(特别是重大事务)、村中财务和党务(包括对村“两委”班子及其成员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洁自律情况)公开的监督。

村务监督委员会根据村中实际和人口数量,一般由3至7人组成;其中设主任委员一名,一般应由村党组织委员通过推选兼任,同时提倡鼓励由村党组织纪检委员通过推选兼任;其中应至少有一名懂会计财务的人员担任委员,同时鼓励提倡大学生村干部担任委员。

除兼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委员的村党组织委员外,村党组织其他成员、村民委员会成员及其家庭成员、直系亲属及其家庭成员不得担任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负责本村财会工作的报账员也不得担任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

(二)选举产生。

村务监督委员会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一般与村民委员会换届同期进行,任期与村民委员会相同。

各行政村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推选产生村务监督委员会选举机构,成员由5至7人组成。

村务监督委员会选举产生办法由各行政村村务监督委员会选举机构结合实际拟定,并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公布实施。

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侯选人由各行政村党组织根据村民推荐或自荐情况,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侯选人提名人数应多于应选人数。

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差额选举产生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及主任委员。选举实行无记名投票、公开计票的方法,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侯选人及其家庭成员、直系亲属及其家庭成员等利害关系人不得担任监票、计票工作。选举结果经村务监督委员会选举机构确认有效后当场宣布。

乡镇党委对村务监督委员会选举工作做好宣传教育发动,对选举机构、选举办法、侯选人资格和选举结果等及时指导备案。

(三)职责权利。

村务监督委员会独立行使监督权,向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1、监督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情况;

2、监督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决议执行情况;

3、监督村级事务公开情况,重点监督村级重大事务“四议两公开”落实执行情况;

5、监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生产经营、收益分配使用情况;

6、监督村级党务公开情况;

8、监督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授权其他事项的落实情况,切实维护保障农民权益。

村务监督委员会可以列席村民委员会会议;对于村级重大事务或涉及多数村民切身利益的热点焦点问题,可以要求列席村“两委”相关会议,除涉及党和国家规定保密内容外,村党组织应准予列席。

(四)义务任务。

2、村务监督委员会及其成员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服从党组织领导;

4、村务监督委员会依纪依法正确履行职责,不直接参与具体村务的决策和管理;

5、村务监督委员会及其成员要主动自觉宣传党和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正确引导农民群众依法反映合理诉求。

7、村务监督委员会应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制度。一般每月召开一次委员会议,如遇重要、重大或紧急事务,可随时召开。

8、村务监督委员会应严格建立村务监督台帐,对农民意见建议诉求、列席村“两委”会议情况、村“两委”吸纳意见建议情况、村“两委”重大事务讨论决定及实施情况等,均应及时如实详细记录并建立台帐,便于农民群众随时查阅,便于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完整、准确、详细报告履行监督职责情况。

安排部署阶段(六月下旬前):各县(区)在回顾总结过去工作基础上,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和发现存在问题不足,专题就规范和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做出全面安排部署。

规范和加强阶段(七月底前):所辖农村全部依法规范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统一挂牌为“××乡(镇)××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且大小规格式样与村民委员会牌子一致;同时做到机构人员和工作制度上墙,工作机构有场地有印章,工作开展有台帐有成效。

健全完善阶段(年底前):结合实际开展工作,采取措施健全完善,及时总结体现成效;同时由市农廉办和市民政局深入指导帮扶,适时组织进行检查验收,召开现场会议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做法。

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在农村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已经不仅仅是过去创新探索层面的举措,而是加强农村村民自治和加强农村民主管理的明确法律规定,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同时也是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加快推进农村惩防体系建设的重大举措,是省农廉办强调要求抓好的重要工作,务必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落实。各级民政部门作为责任主体,要切实发挥职能作用,把规范和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摆上重要议事位置。

结合实际,创新思维。我市农村地域分布、人口数量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强调要结合实际开展工作,创新思维积极探索农村民主监督的新思路新办法和新机制。要注重结合业已开展的村级重大事务“四议两公开”、加强农村“三资”管理、维护保障促进农民权益和村级纪检监督等工作实际,有效整合监督资源,努力形成明确有力又简捷科学的村级民主监督机制。

加强指导,提供保障。在农村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是一项新的法律规定,在具体落实实践中必然面临不少新问题。因此,县(区)、乡(镇)党委、政府及纪检监察和民政部门要加强指导,帮助解决困难。要为从事村务监督工作的同志积极提供政治的经济的有力保障,让他们在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要为村务监督委员会正常有效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巩固提升其民主监督的政治的法律的地位,确保其有权力监督,有条件履职,有动力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