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思想汇报>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论文(模板20篇)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论文(模板20篇)

作者:温柔雨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论文(模板20篇)

无论理想是多么遥远,只要心中有信念和坚持,就能朝着梦想的彼岸奋力前行。正如下方这些范文所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而他们的努力和奋斗也成为了我们追逐梦想的动力源泉。

大学生理想信念演讲稿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没有政治经验,没有军队,一群青年人一无所有,唯有一颗满怀救国热忱的心。

28年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个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解放9600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从此新中国经历了60年的挫折与发展,至今依然骄傲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从一个在小舟上开党的代表大会的小党派,如何在短短的28之间走到改变中国命运的中心舞台?在这个假期我读了关于开国十元帅的书籍,我发现,问题的答案就在他们身上。

十大元帅: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过草地的 过程中,许多人牺牲了,许多人逃跑了,但元帅们和真正的革命者们却坚持下来了。

他们又没有区别,他们都在各自的战场战斗,不惧艰险,“粉身碎骨浑不怕”,只因他们都有崇高的理想——为中华之崛起,为贫苦大众的崛起,他们都有坚定的信念——共产主义定会实现。

志向不易形成,就如鲁迅就曾三易其志,信仰也不易形成,就如元帅徐向前在从一个教书匠到一个杰出的将领的过程中在思考了众多救国主义之后,最终选择了共产主义。

但志向或信仰一旦形成并始终认为那是对的话,就要有一种坚定的信念:理想定会实现。

就算不能天随人愿,那我也要竭尽所能去为之奋斗,粉身碎骨在所不惜,绝不为私心而背叛信仰。

坚持理想并不像说说那么容易,在朝圣的路上布满荆棘和诱惑。

长征路上,有人退缩了,比如张国焘,从一军之长一瞬成了叛党的落魄之贼;一代名将林彪,就为了个人的野心,迫-害党的忠良,叛国叛党,最后落得个机毁人亡、身首异处的下常我这个时代的人,为了理想去堵抢眼炸碉堡也不现实,但在纯洁的`理想之花面前请不要像张国焘、林彪一样溅出肮脏的血。

什么叫坚持理想,什么是坚定的信念,我从元帅彭德怀身上看到了。

彭德怀列十大元帅之二,其战功之卓著,在此不再赘言,可他也是建国后第一个被打-倒的元帅,这一切只源于他对理想的执着、对党的忠诚。

1959年,全国大吹浮夸风,各地不切实际,虚报成绩,这给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影响,严重阻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彭德怀在视察期间曾看到一家5口人同穿一条裤子的状况。

同年的庐山会议上总结经济工作经验,当时毛泽东的独裁之欲已有些膨胀,与会的人员们都隐约感到一些,但彭德怀先天下而后己,不以自己的处境为忧,仗义执言,上万言书,我读过这篇震动历史的万言书,言词恳切、真诚,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大跃进的得与失,表达了一个赤子对于国事的担忧和期望。

可不幸彭还是被打-倒了。

不过,即使在被囚禁期间,彭德怀依然坚持理想,给中央写信,表达了自己对于国事的看法,毫无私心!一直到他生命的终结!

革命先辈对于理想执着的信念使我深深震撼,我想,只要我们坚持这种精神,中国的发展就会无往而不利!

试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挑战论文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新媒体逐渐被运用到生活中,且在人们的生活、学习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一门较枯燥的课程,将新媒体运用到该课程的教学中,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课程教学效率。但同时,新媒体的出现也为思政教育带来了诸多挑战。因此,各高校针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不断地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调整,提升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一、新媒体概述。

(一)新媒体的内涵。

学者们对新媒体的界定,可谓众说纷纭,至今仍没有定论。一些传播学期刊上设有新媒体专栏,但所刊载文章的研究对象分别有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iptv等,还有一些刊物把博客、播客等列入新媒体专栏。新媒体的内涵具体是什么呢?新媒体这一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的。学界学者对新媒体的定义是:所谓“新媒体”是与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等)相对而言的,是“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上[1](p4)”的一种新媒体形态,其主要利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及网络技术等渠道,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向用户传送信息。

(二)新媒体的特征。

第一,即时性。所谓即时性,就是指消息传播的迅速性。新媒体以网络为依托,利用数字技术等传递信息,打破了传统媒体信息传递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局限,能为用户提供海量、即时的信息。

第二,共享性。通过新媒体,每个个体可以把发生在自己周围的重大事件以及有价值的资源上传到个人微博以及各大论坛社区等,使其他受众可以即时、准确地了解有关信息。

第三,交互性。在新媒体中,各个用户可以进行网上交流,探讨对相关问题的看法,加强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这一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媒体中传播客体处于被动地位的状况。

第四,个体性。新媒体迎合了人的个体差异性,不同个体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选择自己所需的'信息类型。

第五,开放性。开放性是就媒体环境而言的,但就媒体的开放性是以遵守各项法律法规为前提的。在这个大前提下,人们可以就一些问题充分、全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新媒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辅助性工具且对其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但是,新媒体的出现,无论对教育者而言,还是对受教育的客体而言,产生的作用都是利弊共存的。

1.获取资源的途径更加多元化。

在传统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主要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获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途径较为单一,且获取内容不全面。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各种资源共享的app不断增多,校园网站不断推出精品课程,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获取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途径。

2.内容更加丰富化。

在传统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源于教科书,学生接触到的知识较少且具有同一性。而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其传播速度快和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使学生能及时获得海量的资源,这些内容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为一体,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

3.交流平台扩大化。

新媒体的出现使师生之间的交流平台更加宽广,由传统的课堂模式走向网络,由集“一家之言”于一堂转向集“百家之言”于一堂。通过利用新媒体,思政教育教师和受教育的大学生,甚至更多、更广泛的群体都可以通过各种交流平台相互探讨,相互分享,相互吸取经验,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

1.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冲击。

新媒体具有开放性和交互性的特点,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可以触碰到不同的价值观。由于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还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在不同价值观的碰撞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受到一些扭曲价值观(如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导致其做出错误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2.教育工作者的地位和权威受到挑战。

在新媒体问世前,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普遍具有权威性,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认可教师的观点。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其可以打破时空的局限获取多种多样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信服度、崇拜度呈现弱化的趋势,甚至会对教育工作者的观点及看法持怀疑态度。这使教育工作者的地位和权威受到挑战。

3.新媒体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新媒体环境下,教师备课的内容相较于新媒体传播的速。

浅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论文

理想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动力。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要求进步。并告诫我们,人生最大的空虚莫过于精神的空虚。因此,作为青年知识分子的我们,在人生追求方面,首先要追求知识与真理,这是青年知识分子最重要的追求,只有不断地求真,才能得到真正的进步;其次,在人生追求过程中,必须保持高尚的追求,要摒弃低级趣味的追求。

1.理想。

理想是一个人对未来有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或者说是一个人所向往的或所要模仿的事物、人的主观形象。

理想是一个人追求和奋斗的目标。如当你问一名中学生的理想时,他的回答可能是,将来要成为一各科学家、或工程师、或作家等。科学家、工程师、作家就是中学生们积极向往和追求的目标和对象,这些目标和对象体现着中学生们的个人愿望,并且指引着他们前进的方向和未来。在这里,理想是与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是对未来的一种设想,它住往和目前的行动不直接联系。但理想与现实生活又是相联系的,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对象和现象如果符合个人的需要,与个人的世界观相一致,这些现实的因素就会以个人的理想和形式表现出来,理想总是对现实生活的重新加工,舍弃其中某些成分,又对某些因素给予强调的过程,但它必须以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为基础,符合客观规律。例如,电影编导在塑造一个理想人物时,这个人物既是编导对现实生活中人物的再加工、再取舍,使这个人物符合编导的愿望;但这个人物又必须符合客观规律性,与现实的生活环境相融合,否则这个人物就会成为表面上的“高大全”,实质上的“假大空”,不可能真正成为有血、有肉、有个性的典型人物。

从一个人理想的内容来看,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个人理想是对个人未来的设想和希望,它包括职业理想、道理理想、生活和家庭的理想;社会理想是对美好的社会制度的追求和向往。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是相互联系的,其中社会理想是处于最高层次的理想,它是理想的核心,并制约着个人理想,个人理想又是社会理想的具体体现。一个人如果没有远大的社会理想,而仅追求自己脱离社会实际的个人理想,是不符合时代精神的,也是一种低层次的理想;反之,如果仅有社会理想而没有个人理想,也是空洞的、不切实际的。

一个人的理想往往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形成和发展起来。一般来说,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视野的开阔、家庭的影响、学校的影响依次减弱,社会的影响逐步增大,而且理想的形式也存在不同的水平。我国的一些心理工作者把中学生的理想形式从认识角度分为三种发展水平:一是初级水平,即具体形象理想,这主要表现在中学低年级学生;一种是中级水平,即综合形象理想,这主要表现在中学中年级学生;一种是较高级水平,即概括性理想,这主要表现在中学高年级学生身上。也就是说中学生的年龄越大,年级越高,他们的理想层次越高。

而对于中学生理想倾向性发展水平,我国的心理工作者通过问卷、直接对话、分析研究,把中学生的理想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类:理想肤浅、模糊,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例如,“我对未来没有什么想法,只想自由自在的过日子”,“我以为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现在还不太清楚”等。这种心态的出现与这一阶段青少年年龄、知识与身心发展水平有关,由于思想还不成熟,再加上教育跟不上,使他们尚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

第二类:向往和憧憬未来,但自觉性不够,有时动摇不定。例如:“家庭、老师总是鼓励我奋发图强,看到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也受启发和鼓励,可是一遇到困难又退缩。”这一类同学思想主流是向上的,但还缺乏持久性和坚定性。

第三类:认为理想就是将来找个好职业。例如,“我将来就想上大学,找个理想的工作。”这一类同学把理想和职业联系起来,但往往又把个人的奋斗目标同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利益相分离,这就需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和人生观的教育。

第四类:具有远大的理想,把个人利益与国家的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并且能脚踏实地地去努力。例如,在很多即将毕业的高中同学中,能树立接受祖国挑选,服从祖国安排的思想。这类同学认识水平比较高,理想比较符合时代精神。

事实表明,目前在中学生中具有远大理想的同学占绝大多数,这反映中学生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

2.信念。

信念是指一个人坚信某种观点的正确性,并支配自己行动的个性倾向。信念是激励一个人按照自己的观点、原则和世界观去行动的被意识的思想倾向,是一个人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根据自己的生活内容和积累的知识经过深思熟虑所决定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

信念具有坚定感。无数的革命先烈坚信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能够救中国,才能使中国人民摆脱剥削和压迫,过上幸福的生活。于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就成了他们的信仰,他们为此坚定不移、前仆后继,哪怕为此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革命烈士夏明翰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正是反映了这一代革命者对共产主义的信仰的坚贞不移。

信念又具有稳定感。一般来说,信念表明一个人对社会发展方向、自然规律、对一种理论观点的稳定的、长期的看法和认可,并对此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深刻的感情。一个人只有有了坚定的信念,才能使自己的个性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信念的人,个性往往模糊不清,行动往往左右摇摆,动摇不定,容易在政治上、行动上出偏差。

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前苏联和东欧剧变、社会主义运动出现暂时低潮的情况下,有些人出现了“信仰危机”,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产生了疑问。在这种形势下,教育中学生及整个青少年一代树立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自觉抑制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腐蚀,已成了刻不容缓的政治任务。这一代中学生和青少年,也只有牢固的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才能使他们目标正确,方向明确,行动坚定,自觉地承担起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的历史重任。

了解掌握个性倾向性的内容和知识,对当代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远大理想,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确定符合社会主义时代要求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其意义都是显而易见和不可低估的。

试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挑战论文

首先,在新媒体环境下,想要构建新型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应该树立人本教育管理理念。学生是高校教育管理的主要对象,因此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来说,高校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应该对教师进行思想教育,让教师意识到自身和学生的平等地位。第二,应该利用新媒体技术,在合适情境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2创建网络管理交流平台。

其次,在新媒体环境下,想要构建新型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应该创建网络管理交流平台。新媒体平台是实现校园管理者和学生互动沟通的有效渠道,为了宣传高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理念,必须创建科学的信息平台。具体来说,高校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应该依靠网络信息技术,打造新媒体平台[3]。第二,应该在新媒体平台上设置管理部门、监督部门等,发挥平台的实用价值。第三,应该在平台上举办信息交流活动,采集各方的宝贵意见,形成科学的教育管理决策。

3.3发挥媒体舆论引导作用。

再次,在新媒体环境下,想要构建新型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应该发挥媒体舆论引导作用。新媒体具有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大学生处在成长的特殊阶段,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高校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高校应该利用新媒体,宣传我国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让学生坚持自身的政治立场。第二,高校应该控制网络热点事件的发展态势,以核心价值观来引导舆情方向。

3.4形成班级日常管理平台。

最后,在新媒体环境下,想要构建新型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应该形成班级日常管理平台。高校管理应该和班级日常管理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教育管理的水平。具体来说,高校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高校应该选拔优秀教师、优秀班干部,对班级进行管理。第二,高校应该采用超链接的形式,为学生提供最新信息。第三,高校应该坚持民主集中制度和少数服从多数制度,发挥民主管理的实效性[4]。

4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的网络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其与教育行业的结合日益紧密。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逐渐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为了促进高校发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应该依靠新媒体技术,形成新的教育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4]王储平.分析“刚柔并济”的大学教育管理模式构建[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02:48.

理想信念大学生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追求理想,风雨兼程》。

有人说,理想就是有钱、有权、有地位,住好房、开好车、享受生活。我不得不说,这是庸俗的!追求理想难道只是为了钱吗?过着行尸走肉般的生活,什么事也不去做,这不是理想。理想是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为人类做出更多的贡献。如果你不能成为一棵参天大树,那么你可以做一棵路边的小草,但你要做路边最翠绿、最生机勃勃的小草;如果你不能做一条大河,那么你就做一条小溪,但你要做一条最清澈、最明亮的小溪。不论你的理想多么渺小,不论你要做些什么,只要你尽力地做到最好,就是一种对理想的追求,同样也可以诠释生命的价值!

理想很宏大,看似遥不可及,但组成它的却是平时一分一秒的努力。在平时,你是时间的管理者吗?你是否让时间悄悄的从指缝中溜走了呢?你是否还在为理想中的大学努力着?是离它更近了一步,还是渐行渐远甚至放弃呢?你是否做到了入室即静,入座即学呢?你努力过吗?你的目标又实现了多少呢?遇到挫折是自暴自弃还是相信自己勇于挑战呢?如果你向曾子一样“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反省这些问题,我相信你一定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追求理想,怕的就是放弃。人的一生,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和风雨,就看我们是要避而远之,还是风雨兼程。我们要用坚持去迎战人生中的暴风雨,直视生活中的困难,一步一步坚定的走下去。让理想引领我们走向成功!

解析微文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论文

据有关调查表明,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主流是好的,但是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有学者认为,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着重视物质利益,淡化理想信念,重视个人理想,忽视社会责任,重视生活理想,忽视道德理想,以及社会政治理想模糊等问题。有学者通过调查发现,在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的理想信念缺失的现象,具体表现为:政治理想上,政治淡化倾向明显,主张以自我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政治问题,对政治理论课教育普遍持冷漠态度,不同程度地存在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对共产党的信任危机。生活理想上,一味讲究吃穿,追求物质享受,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在择偶理想上,标准世俗化。道德理想上,从注重奉献的理想主义转向注重实惠、实用和物质享受,提倡合理的利己主义,诚信意识淡薄。职业理想上,更偏重经济价值和权利价值,认为社会只是作为个人发展的现实条件存在的,社会责任感缺乏、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等。有学者形象地把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概括为“怀疑主义”、“功利主义”、“虚无主义”。

(一)传播对象个性突出,主体意识强。

1、独立性和批判性强,但辨别能力薄弱。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但重个体,轻社会;对新鲜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易于接受,但缺乏自控能力,往往容易沉迷;在认知上容易接受正确的、主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但在实际行动中往往与认知相偏离。大学生本身具有的特点,再加上其与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体朝夕相处,致使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受到了深刻的影响。

2、接受新事物的适应力强,可塑性比较高。

大学教育要“以人为本”,而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育人,就是要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成才。虽然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会受到各类情况的干扰,但是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很强,只要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始终把握育人这个主线,以育人为根本目的和根本任务,引导大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处事。

(二)传播方式快速便捷,打破传统理念。

不少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为,自己只要将书本知识教给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就可以了。在教学中,有的教师由于缺乏学术底蕴作支撑,对马克思主义一知半解,上课时在学生面前讲不出马克思主义的“气势”。因此,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观点时,除了按照教材作简单地讲解以外,常处于“失语”状态。再加上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

新媒体的发展使得信息传递过程在结构上发生很大的变化,导致我国意识形态教育主体在信息传递方面权威保障的失落,在传统媒体中,如在报纸、电视、广播中信息的传播是单向的,听众一直扮演着“受众”的角色。因此信息传播者在信息传播中始终处于“统治者”的地位,信息传播者在信息传播中始终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在新媒体当中信息的传播是双向互动的,打破了过去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人为设置的壁垒,扩大了人们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海量信息所承载的.鱼龙混杂的“资讯轰炸”,快速地进入大学生的视野,虽然监管部门也采取各种手段加以制止,但碎片化的有害信息仍旧大行其道。这些不良网络信息对大学生极具诱惑力,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起“传声筒”和“扩音器”,对不良信息蔓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然而,高校和教育工作者自身改革的速度却远远落后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和手段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再加上传统教育制度的落后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要求,造成了诸多大学生对理想信念的质疑,这也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和挑战。

参考文献:。

[1]参见石磊:新媒体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版.

[2]参见刘静:论述我国新媒体的特征及社会影响力,载湖南科技学院学报第5期.

[3]参见李建刚: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探索与思考,载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第4期.

解析微文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论文

(一)信息文化环境复杂多变。从所处的时代背景来看,在微文化时代,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文化多元化、信息碎片化。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复杂的信息化时代,可想而知,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同时,微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也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塑造起着很大的作用。这种微文化,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方便大学生随时随地查阅和学习;另一方面大量信息的出现容易扰乱大学生的价值观,尤其是一些负面信息的出现,会诱导大学生对一些事物产生错误的认识。

(二)大学生的个人素质水平不高。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水平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微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日益加深,微博、微信的使用,造成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越来越快速化,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对一些东西的追求越来越急功近利,进而导致理想信念逐渐缺失。一方面表现在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较弱,自我意识较强,与人的沟通能力逐渐下降,实践能力不强,导致人生的阅历浅薄;另一方面还表现在对一些问题没有自己的看法,不能产生深刻的见解,知识面较窄等等。

(三)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缺失。从客观的教育环境来看,在微时代的环境下,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的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一些高校在这方面的教育工作做得并不是十分完善。例如,一些高校过于注重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培养,而忽视了对他们实践能力的'锻炼;目前大多数高校仍然沿用以前的教育模式,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立足实际,所以很难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进行正确的教育。

(四)微文化带来娱乐化、功利化的信息。从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来看,网络的兴起,社交媒体的普及,微博、微信、微支付等等一系列微文化的兴起,为了获得更高的点击率和搜索率,很多媒体传播的内容越来于功利化、娱乐化。而且微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很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的教育产生了负面的影响,所以,这种微文化有时候会扭曲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认识。

(五)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处于浮躁功利的社会环境之中。近些年来,出现了一系列触碰道德底线的社会现象,例如,老人摔倒该不该扶、食品安全问题一再被提及、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难免对未来的发展产生负面情绪,在这种浮躁功利的社会环境下,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也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一)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明确发展方向。在微文化的时代背景下,一是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促进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进而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二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根据大学生的需要展开教育活动,提高大学生的个人素质。

(二)对信息的传播进行监督,对网络进行管理。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网络占据了人们大部分的生活,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微博、微信等途径获取资源和信息,而这些“微文化”的兴起,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许多弊端。所以,这需要相关部门对网络进行监管,对信息的传播进行控制,引导大学生获取有益的信息,进而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三)完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体系,创新教育理念。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虽然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接受大学教育,但是大学的教育方式仍然多数采用应试教育,并没有与时俱进,从大学生的实际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实际出发,建立符合大学生发展特点的教育体系。所以,为了更好地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进行教育,要从当代大学生的发展特点以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出发,对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进行创新,建立健全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体系,不断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成效。

(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重视素质教育。学校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也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所以,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不断地熏陶学生,对学生进行素质文化教育。在这种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校园的资源,开展相关的教育讲座等等,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

(五)发挥学校、社会以及家庭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进行有效的教育,需要学校、社会以及家庭三方面的努力,仅仅依靠一方面的力量,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要三管齐下。从社会的角度出发,要加强对信息的监管,做好舆论导向,相关的政府部门要让大学生了解到微文化是一把双刃剑;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学校的教师,包括辅导员以及其他任课老师都肩负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责任,要对大学生进行微文化相关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明确发展方向;从家庭来看,父母肩负着育人的重任,帮助孩子确立自己的远大的理想,坚定理想信念。

三、结语。

总而言之,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的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发挥政府、社会、家庭以及学校等各个相关群体的作用。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希望,是一个民族的未来,肩负着家庭乃至国家的希望,然而,在微文化的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化,因此,只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时俱进,不断地创新教育模式和教育体系,加强对信息传播和网络的监管,创设良好的学校环境,充分发挥发挥政府、社会、家庭以及学校的作用,才能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水平,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从而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奋斗。

试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挑战论文

关键词: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教育途径、新媒体环境。

新媒体的出现颠覆传统信息传播渠道及沟通模式,体现出信息的快捷性、即时性和共享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党员培养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但网络的虚拟性、共享性和多元化交流方式,为大学生党员群体带来更多的信息与选择,影响他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传统的教育方式必须变革,才能够继续发挥教育与指导作用。本文以新媒体环境为背景,对大学生党员教育进行研究,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创新大学生党员教育的途径。

一、大学生党员教育的现状。

在新媒体出现之前,大学生党员的主要教育模式是以党课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等方式进行,适当组织报告会、座谈会、参观见习等载体加深教育效果,但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较大,无法做到全程覆盖、无缝链接。加之传统党员教育以“填鸭式”为主,重理论灌输,轻实践操作,使得对党员教育效果的评价,往往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在公平性和合理性上存在不足。党员组织生活定期开展,通过书面或者交流的方式,全面了解掌握大学生党员的思想,但这种评价方式显然有失偏颇,而且教育资源存在陈旧性、理论化和空泛性特征,让部分大学生党员感觉晦涩难懂,产生厌烦情绪,这些都对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

新媒体在人们的生活、生产、学习和办公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经进入人人都是自媒体的微时代,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互动性和公平性,为人们提供平等的交流机会、海量的信息资源和不设防的信息环境,这些符合大学生党员的心理需求,但缺乏法律和制度约束的网络空间,使得部分大学生党员的思想产生蜕变。

新媒体的互动性,使教育和沟通方式变得更加灵活,教师不再是坐而论道,而是平等交流,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而教师能够作到时时倾听和解答,真正为大学生党员教育拓宽了平台。党员教育在坚守课堂主阵地的同时,更要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使教育真正实现全程指导、全面覆盖、全员纳入和全时监督,更好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对于党员的教育资源一直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旧的内容较多,新的内容较少,比如优良传统教育、党性原则教育等,大学生成长在新时代,但教育资料很多都是使用党史、军史以及其他相关史料,适当的学习历史是必要的,但要控制比例,不能将教育内容全用传统教育资源,这样会使大学生党员教育效果下降,必须要针对大学生党员身心发展特点,依托新媒体,使教育内容向新、实、全方向发展。

新媒体是基于网络环境产生的新型媒体形式,具有时效性、自由性和共享性特征,依托此平台进行交流的大学生党员群体也会具有同样的特点。虽然,信息的即时性让他们第一时间接触到新的信息,只能靠自身的政治敏感性和洞察力去鉴别,但能增强他们自我完善能力,使教育效果更加突出。历史证明,“闭关锁国”并不能带来永久的和平,网络空间也在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大学生党员也是其中的战士,必须要通过增强教育效果,提高他们应对复杂环境与局面的能力。

三、创新大学生党员教育途径。

(一)搭建新媒体平台,拓展教育空间。

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充分认清形势,积极转变教育方式,在保持传统的课堂教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主题活动的基础之上,及时利用blog、微博、论坛以及各大政府站资源等新媒体平台开展教育,使教育形成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加强互动性交流,净化网络环境。

网络的交互性为大学生党员教育提供更为多元的选择方式,通过特定的媒体平台,可以进行“一对一”、“多对一”和“多对多”等方式的交流,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解决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困惑。要针对大学生党员需求,建立专业的思想教育网站,为大学生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要建立信息监督机制,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使大学生党员能够有一个健康的交流空间。

(三)利用实时性特征,开展组织生活。

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让大学生党员参与理论学习、讨论发言和在线互动,可以采用匿名方式,进行投票表决,体现出更大的民主性和公平性。网络新媒体可以成为大学生党员展现自我的平台,把对党的热情与感情及时发表到网络上,使更多的大学生获益。

参考文献:。

[2]姜恩来.新媒体环境下。

试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挑战论文

(一)影视教育观念存在偏差。国内影视教育的落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对影视教育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对于影视教育来说,“互动性”是必不可少的,在互动媒体时代下,成长的我们更是深刻体会到新媒体最大的吸引力就是它的“互动性”。因此,我们要走出传统的灌输方式教育,体验新媒体时代互动带来的自主权。

如今,中国进入新媒体时代,影视教育与新媒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多数人依旧把影视教育只作为艺术教育来看,视野还是狭窄了。影视教育与新媒体教育手段相结合,是新式教育的范本,因此,我国高校对待影视教育的理念和态度有待改进,更新新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实现从手段到内涵的全新变化。

(二)影视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国内大多高校在影视教育的课程设置上缺少高敏感度,因而对新的教学模式、学科动态有些反应滞后。影视教育除了专业性院校如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之外,大部分都是设置在文学院的框架之内,相对比较保守。影视教育实质上还是文学思维的教育。各院校教授的课程多以文学、戏剧、影视理论为主,观摩的影视作品也是将其作为文学作品来解读和评析。

这个世界每一天都在发生变化,影视教育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如果我们不加快步伐,很快就会被潮流抛弃。在以往影视教育的课程设置中,传统影视作品占了很大比例,这些作品的确很经典,但新鲜感缺失。

在国外,影视教育课程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与我们大相径庭,他们不仅仅是传授影视创作基础理论、影视作品和电视节目的赏析及解读等常规理论内容,国外的影视教育还涉及与媒体、业界对接,经常进行行业之间的互动与沟通,甚至很多院校会邀请业内人士参与影视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制定,以使学生接受的影视教育能更好适应影视产业需求。由此可见,国外的影视教育与影视产业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而国内高校影视教育的目标不是十分明确。

(三)师资专业性欠缺。中国的影视教育,师资多是由文学、戏剧等专业转行而来,因此,高校影视教育的师资良莠不齐,专业性欠缺,大多数老师只能停留在理论的教学上,没有拓展性。大部分都是对影视艺术感兴趣的“半路出家”者,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影视艺术教育,缺乏相应的影视实践能力。所以说,高校在教师的选拔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其专业性和全面性,只有师资力量全面平衡的发展,影视教育的质量才能稳步提升。

如此看来,整改和转型已经成为高等院校艺术教育,尤其是影视教育的必由之路,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育模式应该推陈出新并与时代接轨,利用新的平台、拓展新的`思路、传导新的理念。

(一)新理念的传导,加强院系之间的联合与互动。强化新理念的传导,让学生及教师挣脱传统的、固有的理论教学桎梏,颠覆传统的“电影是大,电视是小”的思想壁垒,加强微电影、创意短片、网络栏目、网络大电影等新兴艺术形式的创作。让所想传递的信息迅速为受众所吸收,提升趣味性。这就需要将过去单一孤立的的分科教育模式发展为融合性较强、协作性较强的“互补式”教育模式。可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进行影视教育的拓展,牢固本专业的基础,拓展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的影视教育部分,促进两者的有机融合,从而加强了以学科课程为主的互补和延伸,使课程实现最佳组合,在教学时应模糊专业界限,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二)增强实战理念,影视教育与多平台对接。影视教育不能仅限于自我陶醉,影视艺术本身应充分服务于受众,也应充分要求被教育者将影视教育与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新技术平台进行有效对接。不单单以被教育者为主体,而应站在受众的立场进行实战式教育,让被教育者适应更新的技术、接收更新的理念、做出更符合时代要求的作品。影视教育不能只固化于课堂之上,而应更多地结合实践,理论讲解要相应减少,取之以录音室、演播厅及视频编辑机房的实战课程。让课堂不仅仅是课堂,也能够真正成为实践的基地。

三、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下,影视行业与新媒体的融合拥有着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力,因此,高校影视教育需要重新思考人才培养的目标,更新传统影视教育,调整相关课程的设置,并应当在现有教学体制下,在理念和模式上形成创新和突破,从而使高校影视教育得到更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2]王艳玲,王一博.“互联网+”态势下高等院校影视艺术教育的新常态[j].电影评介,,(20):1-4.

[3]曹龙钰.关于高校影视教育的几点思考[j].文学教育(中),2015,(06):119.

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党性分析材料

大二年级的同学要深入了解专业特点,认识所学专业知识结构,科学开展学业规划;要积极参加学生组织,在服务同学的过程中,提升技能,增长本事;要强化对党组织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积极参与党员先进性问题的思考,以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

大三年级的同学要扎实推进专业学习,强化专业技能的培养;要学会提出自己的观点;要懂得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要积极参与到班级建设、学院发展的活动中来,践行主人翁的责任与使命;要审视自己的职业规划,找准方向,有的放矢。大四年级的同学要积极开展择业和就业工作,树立科学的就业理念,强化专业学习和实践的同时,努力提升择业技能,早日踏上工作岗位造福社会;要心怀感恩之心,心系母校发展,在毕业阶段做到真情赋母校,祝福送师长,建议赠学弟,志向铭心底,以实际行动展示紫金优秀学子的精神风貌。

忠诚党和人民要追求卓越,争做表率,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建党90多年来的历史告诉我们,共产党人有着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和能力。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曾说过: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人类。

我党90年来所完成的三件大事也是踏实创新、敢为人先的最好见证。作为青年学生,本就是活力与青春的象征,我们不仅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更要善于创新,敢于争先,在学习生活中充分发挥比学赶帮超的风格。尤其是青年党员同志和以志愿加入党组织为目标的优秀团员代表,更应该秉着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敢为人先,能为人先,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以不断进取的精神风貌感染周围的人,真正发挥党员青年的榜样示范作用。

同学们、同志们,让我们勇敢的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定理想信念,忠诚党和人民,踏实创新,甘于奉献,牢记使命,争做新时期新青年、新表率!

3

页,当前第。

3

1

2

3

大学生理想与信念的调查报告

为摸清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而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工作提供参考素材和决策依据,我们于20xx年9月份以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理工学院二、三年级的本科生为对象,采取调查表的形式,以我的理想、我的信念为题进行了调查。

(一)、有245人(占78、5%)将理想定位于事业,他们都希望将来有一个理想的职业,一份满意的工作,可以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来为人民服务,报效祖国,回报社会,造福人类。其中:

2、有14人希望能够当官,但目的各不相同,如:成为政府要员,并且做一位清官,为百姓造福,减轻农民负担成为首脑级人物,改革政要,解决贪污问题当官,让别人瞧得起等等。

(二)、有30人(占9、6%)追求的理想是钱财,他们希望做个有钱人,最好是百万富翁,或者嫁个有钱人、娶个亿万富婆,拥有私家车、别墅和享之不尽的物质需要,让别人瞧得起有的是想赚很多钱来做自己的事,认为有一千万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四)、有7人(占2、2%)的理想是周游世界,游遍中国名山大川和国内的人文古迹,吃尽天下美味,成为一名旅行家。

(五)、有6人(占1、9%)的理想是祖国繁荣富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维护世界和平,消除压迫与剥削,实现共产主义。

(六)、有11人(占3、5%)的理想有些虚无缥缈:早点毕业,早点回家,当一个平凡人,做真正的自由人,活得快乐就行,与世无争,平淡一生,永远年轻。

(七)、在对我的信念调查资料的统计整理中我们发现:凡是理想比较明确、现实者,其信念也都比较坚定、可行而有积极意义,如:从小做起,从点滴做起,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怕别人瞧不起,就怕自己没志气,行行出状元,爱拼才会赢,失去热忱的人生,犹如无油的马灯等等;凡是理想脱离现实、虚无缥缈者,其信念也都比较含糊而消极,如:为自己和与自己有关的人活得更好,我贪财,我存在,一切向钱看等等。

(一)、对调查资料在统计整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我们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当代大学生对理想的思考更趋务实。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形成了求真务实的理念,不愿避开物质空谈精神、离开经济空谈政治、脱离现实空谈理想。本次调查中近80%的大学生把理想定位于他们未来的事业,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可以实现的。

2、当代大学生在追求自身价值发挥的同时,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思想和社会责任感。虽然本次调查中只有1、9%的调查对象直接提出了祖国繁荣富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维护世界和平,消除压迫与剥削,实现共产主义这样的远大理想,但有近80%的调查对象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在将理想定位于事业的同时,都提出了要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来为人民服务,报效祖国,回报社会,为百姓造福这样一些远大的目标,体现了他们理想的崇高性,而构成了当代大学生理想的主流。

3、市场经济社会的消极因素已经渗透到部分大学生的心灵。本次调查中发现,有近10%的调查对象选择了钱财作为追求的理想,说明少数大学生的思想中,已经滋生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已主义的稗草,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理想危机。

4、少数大学生思想消极颓废,心灵空虚,不思进取。本次调查发现有4、2%的调查对象把个人的爱情、家庭的幸福作为追求的目标;有3、5%的调查对象理想虚无缥缈,无所追求。这些情况,与目前高校有些学生恋爱成风和部分学生混文凭的现实状况是相吻合的。

5、当代大学生的信念差异实质上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本次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有美好理想的调查对象,都有着积极的信念,如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坚持就是胜利,财富是智者的奴隶,蠢人的主子,聪明得于勤奋,天才成于积累等等;而那些追求钱财的调查对象,他们的信念却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一切向钱看!没有钱,免谈,没有钱万万不能,唯利是图等等。这两类不同的信念,反映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基于调查资料和分析结论,联系当前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实际,进一步分析其深层次的原因,我们发现:

1、近80%的大学生具有立足现实、目标远大的理想和崇高而坚定可行的信念,说明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理想信念教育总体上是成功的,有成效的。

2、少数大学生理想远大,但缺乏实现理想的具体目标,正说明他们对社会现实的了解还比较缺乏,对自己投身社会以后的路怎么走尚未进入构思和设计程序。

3、自以为对市场经济社会现实已然了解的少部分大学生以钱财为理想,他们只看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的社会难免出现的一些不公的、腐败的和丑恶的现象,而没有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朝着公平、公正、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及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区别,实际上还是反映出他们对社会现实的不甚了解。

4、少数大学生思想消极颓断、心灵空虚、不思进取以及混文凭、早恋等现象,从一定层面上反映出当前高校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薄弱环节。

理想作为人对未来事物的有根据的、合理的想像或希望,具有人生目标的意义。信念作为人对现存的或可能的事物、观念等确信的看法,是实现人生目标的精神支柱。针对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根据对本次调查资料的综合分析,结合我们从事高校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的实践,针对性地提出对当代大学生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建议如下:

(一)、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本次调查中可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都把自己的理想定位于未来的事业,希望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报效祖国,服务社会。这种崇高的理想正是建立在他们的专业学习基础上的,由此,也使我们看到了专业教学对学生理想形成的积极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时,除了要教学生学会怎样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以外,还应注意向学生介绍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和本学科领域最有成就的代表人物,特别是与所教学生联系最近的杰出人士,如最近年代的,本国的,本省的,本校毕业的,等等,以及他们艰苦奋斗的历程或典型事例,以激励和引导学生勇于踩到科学巨匠和学术先人的肩膀上去,努力探索学术的新境界,立志攀登科学的新高峰,从而树立起既崇高远大又贴切现实的人生理想,并坚定信念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奋斗。

(二)、课堂与社会相结合,引导学生跳出书本,深入实践,尽可能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以帮助学生设定既有崇高远大意义又有现实可行性的理想目标。可以采用下列多种形式:

1、除了常规的教学实习、见习活动以外,还应结合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就近到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社会行业岗位去参观、访问、考察,实地了解它的社会作用和社会需求,切身体会所学专业知识的社会价值。

2、利用双休日组织学生参观各种历史的、文化的、科技的、成果的、英雄模范先进事迹等的展览,促使大学生充实精神世界,陶冶情操,提高素养。

3、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社区服务活动,扶贫助弱活动等,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奉献精神。

4、经常邀请各行各业有成就的杰出代表向大学生讲授艰苦奋斗、创业成功的奋斗历程,激励大学生坚定立志成才、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信念。

(三)、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促使大学生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理想的形成往往需要依据对自身价值的判断,而大学生对自身价值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学校的评价,如学习成绩评分、班级鉴定和教师评语等。面对当前大学毕业生和社会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对大学毕业生的学校的评价往往会与社会评价发生差异,即学校评价较好的毕业生首次就业时的社会评价不一定就好,也就是说他首次就业岗位的理想程度不一定比学校评价不如他的同学好。目前,这种状况确是客观存在的,加上一时还难以消除的社会不正之风如人情关系、权钱关系等对其反馈信息自然会影响到在校的大学生对学校评价的认可度和对自身价值的判断,这样,就造成了大学生混文凭现象存在的客观条件,反正管它成绩好与差,不如有个好爸爸。对此,要求切实改进学校对学生学业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既要全面反映学生德、智、体等素质发展的程度,又要确切反映学生专业知识技能掌握和运用的水平,使之与社会需求紧密相联,与社会评价基本统一,以避免出现那种学校的优生在市场滞销的情况。这样,就能使学生在比较客观地认识到自身价值的基础上,逐步树立起立足现实而目标远大的理想。

(四)、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在加强宣传教育的同时,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体育活动。

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闭路电视、校报、校刊以及校园网络等媒体加强对时代主旋律的宣传,用正确的與论引导大学生对时事政治和客观世界的认识,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人心,使祖国改革、开放、发展的面貌不断出现。另一方面,又要在校园中形成生动活泼、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体育活动,占领校园文化阵地,充实学生的业余时间,陶冶学生的情操,全面开发学生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特别要注意各种活动的覆盖面,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在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占领学生头脑,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竞争精神,引燃每一位学生的理想火花。

(五)、树先进与促后进相结合,努力帮助后进学生鼓起理想的风帆。

高校学生管理教育工作中最令人头痛的是后进学生。而对这部分学生的培养教育正是对我们的教育和管理的挑战,对此,我们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既要通过树立先进典型,用榜样的力量来带动他们,又要花功夫、下大力气重点帮助他们,要注意从细微处入手,先在生活中帮助和感化他们,对他们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要重点帮助解决,尤其要注意把他们融入集体活动中,平时要格外关心,对他们的缺点错误要坚持说理开导,重在教育,对他们的点滴进步要及时发现,多多鼓励,促使他们树立进步的信心,鼓起理想的风帆。

大学生讲理想信念心得体会

在大学校园中,理想信念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品质,它不仅指引着大学生的前进方向,还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行为举止和思维方式。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思考和探索什么是理想信念,以及如何将其融入自己的生活中。在我大学生涯的日子里,我深刻感受到了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心得与体会,以下是我对此主题的连贯而系统的解读。

首先,理想信念的意义不仅仅是在嘴上说出来,更是要付诸于实际行动。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身负着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任,我们的理想信念应该是为了社会和他人做出一些实际行动。当我身边那些热心公益、热衷于自愿服务的同学们不遗余力地为社会做出贡献时,我深切感受到理想信念不仅仅是一种价值追求,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我们才能真正践行理想信念,为我们的学校和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其次,理想信念需要立足于实际,同时要有坚定的信念和追求。大学生面临的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外界的诱惑和压力时刻都在诱使着我们改变初心和放弃追求理想信念的行动。在这样的时候,坚定的信念和追求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理想信念,并且坚持不懈地追求它。正如我身边的那位同学,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他不仅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努力地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并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正是因为他有坚定的信念,并且时刻坚持追求,才取得了他所取得的成果。

再次,理想信念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我们所面临的社会和工作环境是复杂多变的,只有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才能更好地将理想信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大学生活中,我参与了许多社团和团队的活动,通过与不同背景的人共同合作,我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也学到了适应不同团队的能力。当然,在过程中也会有挑战和磨砺,但正是通过这些实践和团队合作的经历,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理想信念与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紧密联系。

最后,在追求理想信念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会对我们的理想信念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在追求理想信念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使之更加符合我们所追求的理想信念。正如我在大学中遇到的一个问题,我曾经在思维方式上有一定的固化和僵化,但是在慢慢地调整和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后,我发现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理解他人的观点,也能更加自信和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总的来说,大学生讲理想信念的心得体会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它不仅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宝贵财富,也是我们作为大学生应该拥有的基本素质。通过实际行动、坚定的信念和追求、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我们才能真正践行理想信念,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并最终实现个人的梦想和目标。在今后的大学生涯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和心得,以更好地发展和实践我的理想信念。

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党性分析材料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要的任务是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把党的先进性要求转化为全党的实际行动,贯彻到党的全部执政活动中去,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党性培养方面,这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第一阶段的调研活动中,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大学生党性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当前大学生党性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问题。

对青年学生而言,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一些党的基本理论,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十分重要的。通过理论学习,能够使青年学生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提高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提高辨别好坏、分清是非的判断鉴别能力,坚定政治信仰,树立科学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为今后走上社会更好地为党工作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调研发现,大学生党员普遍存在理论素养不高,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的理解和认识相当浅显,相当一部分学生连基本概念和名词都不甚了了,理论的贫乏程度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

2、党建工作缺乏时代性和创新性。

新世纪新阶段,学校党建工作的环境,对象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作为党务工作者对这种发展和变化主观上缺乏认识,客观上抱漠视态度,思想跟不上时代,观念跟不上形势,做法跟不上环境、对象的变化,还是按照老一套办法去搞学生党建工作。调研中我们发现,支部开展党建工作停留在低层次的重复上,停留在传达文件,布置任务上,缺乏新意,缺乏创新,缺乏吸引力,结果势必落后时代。

3、支部建设缺乏制度保障,党员日常教育抓的不严不紧。

大学生党员正常的组织生活在时间,场地,内容等方面均没有得到保障;学生支部的组织建设不完善,没有形成相关的制度,随意性很大;发展大学生党员的组织程序不够严谨,阶段的衔接性不明晰。尤其需要引起警觉的是大学生入党的功利色彩愈加浓厚,党员的在岗意识相当淡漠,党员的先进性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以上,无论是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还是组织保障方面的问题都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尤其是新入党的青年学生的进一步教育和党性培养。

二、原因分析。

1、学生支部设置不尽合理,组织建设不到位。

我院共有学生党员80余名,分布在两个专业。而学生党支部只有一个,造成支部工作的覆盖面不够,支部活动受时间、场地、参加人员多少等因子的影响较大,正常的党员组织生活往往因考虑到这些因素而简单从事或不了了之,长此以往造成的后果是大学生党员的日常教育严重滞后,党员的在岗意识逐渐淡漠,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党员的党性培养。另一方面,支部的组织建设也很不到位,制度建设滞后,支委会的基本议事规则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没有得到积极地发挥。

2、重专业学习,轻品德修养的提高。

这是一个全校具有共性的问题,由于大学生就业日益严峻的现状,迫使大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还要参加各类培训,参加各类证书的备考,以增强就业的竞争力。加之六天工作制,课时安排紧,业余时间少,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而党员只有到社会实践中去锤炼,去磨砺才能认识社会,提高才干,修炼品格。

3、针对青年学生开展党建活动缺乏有效的载体。

当前,我院学生党建活动除内容贫乏外,还缺乏有效的载体,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不强。党建活动开展的很被动,学生有被强迫的意识。客观条件的制约是造成以上状况的一个方面,但根本的原因是党务工作者缺乏搞好党务工作的热情,没有认真研究青年学生的身心特点,积极主动地开展寓教于乐的各项主题实践活动。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青少年时期正是确立理想和信念最重要的阶段,应该始终把帮助青少年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培育优良品质放在重要地位,把学习文化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把个人成才同国家前途、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把全民族的共同理想和信念作为自己的崇高追求,把个人的奋斗目标融入到人民群众实现共同理想的历史创造活动中去,进而提高对大学生党性培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改进措施。

1、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切实提高党建工作的水平党的xx大报告中对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出要“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与时俱进的深刻内涵,是学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法。

我们认为高等学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应当放在学生党支部的建设上,提出这个观点是基于当前学生党的支部建设还存在许多的薄弱环节,如组织设置不科学、制度不健全、活动形式单一等等。在学生党的支部建设上一定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使党员大学生的党性在党组织生动鲜活的创新活动中不断得到培养和加强,并且带动非党员学生积极向党的组织靠拢。作为学校的党务工作者则应该以昂扬的精神状态,依据变化了的学校党建工作特点,积极探索学校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力求有新的突破。

2、立足课堂,拓宽渠道,确保大学生党性培养工作收到实效。

在大学生党性培养工作中,我们的体会是应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拓宽两条渠道,即拓宽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渠道。二是应当抓好三个载体:即依托青年党课、占领宣传阵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活动;三是搞好主题教育活动,要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进行基础道德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社会实践活动与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1)拓宽两条渠道,即拓宽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渠道。

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和学校主阵地的教育功能。着力提高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把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内容有机渗透到教学活动之中。在课余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生动活泼的课外教育活动,通过时事课或定期举行时事报告会,让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外大事,培养青年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和良好的道德风尚。在认真抓好校内教育的同时,还要主动争取社会各界和广大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支持,把青年学生校外教育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形成各方面齐抓共管的良好态势。应当依托社区,组织和安排青年学生开展访贫问苦、卫生清整、志愿者服务队等校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达到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的目的,使青年学生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共产主义信念。

(2)抓好三个载体。

三个载体指依托青年党课、占领宣传阵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活动。

对于新时期的党建工作,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坚持执政为民。作为一个先进的政党,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把握科技发展的方向,推动党的现代化建设。

应当在党课学习中结合青年学生求知欲强,思维活跃的特点,开展专题讲座、知识竞赛、专题征文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党课学习的实效性和说服力。同时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利用橱窗、广播、网络等载体,把党史知识、时政新闻、图片资料等内容,方便快捷地提供给青年学生浏览学习,及时传递党建信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党建工作现代化创造条件。要组织学生参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活动,使青年学生深刻理解党的成长经历,加深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通过鲜活的事例教育,使青年学生的灵魂受到震撼,得到升华。

(3)搞好主题教育活动。

通过开展党员主题教育活动,能够使大学生党员进一步认识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不同于普通青年学生的并能对青年群体发挥带头作用的一种特质。这种特质,既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又是一种过硬的本领,还是一种模范的行为。能够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加深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能够更加了解国情,了解社情民意,加深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并自觉自愿的把自己的行为纳入规范之中,使党员学生尽快地、健康地成长成才。

总之,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课题非常广泛,大学阶段的学生其世界观正处于逐渐形成与完善的过程之中,大学生的党性培养对于青年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共产主义信念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作为高校党务工作者结合工作实际,开展调研活动,厘清工作思路,制定改进措施应成为自觉行动。我们一定要从思想认识、组织建设、主题教育等方面重视大学生的党性培养,使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得到好的党性锻炼。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调查报告

为摸清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而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工作提供参考素材和决策依据,我们于xx年9月份以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理工学院二、三年级的本科生为对象,采取调查表的形式,以“我的理想、我的信念”为题进行了调查。

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无记名调查表320份,由学生私下即时填答“我的理想”和“我的信念”,当场收回,实际回收312份,回收率为97.5%。对所回收的312份调查表进行分类整理后得到的统计结果和主要反馈信息如下:

(一).有245人(占78.5%)将理想定位于事业,他们都希望将来有一个“理想的职业”,一份“满意的工作”,可以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来“为人民服务”,“报效祖国”,“回报社会”,“造福人类”。其中:

1.有188人希望能在所学专业领域成为学有所成、干有所为的人才。其中:有10人希望成为科学家;有18人希望当教师,其中有3人希望当上大学教授,有1人希望当幼儿教师,“教出最好的学生”;有2人希望自己办学,有34人希望成为企业家,“为社会创造财富”,其中多人希望成为“中国的比尔﹒盖茨”;有1人希望当工人,有1人希望回乡务农,有1人只希望“做一个能为人民办一点实事的人”;有6人希望继续学业,不断深造,取得高学位;还有的希望成为军人、警察、将军、运动员、明星及各行各业的“白领”等等。

2.有14人希望能够当“官”,但目的各不相同,如:“成为政府要员,并且做一位清官,为百姓造福”,“减轻农民负担”;“成为首脑级人物,改革政要”,“解决贪腐问题”;“当官,让别人瞧得起”等等。

(二).有30人(占9.6%)追求的理想是钱财,他们希望“做个有钱人”,最好是“百万富翁”,或者“嫁个有钱人”、“娶个亿万富婆”,“拥有私家车、别墅”和“享之不尽的物质需要”,“让别人瞧得起”;有的是想“赚很多钱来做自己的事”,认为“有一千万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三).有13人(占4.2%)把理想定位于爱情、家庭和自认为幸福的生活,希望“和她牵手,今生共相伴”,“有情者终成眷属”,“嫁个好老公”或“娶个好老婆”,“建立一个和睦的家庭”,“成家立业”,甚至要“与心爱的人隐居山林”。

(四).有7人(占2.2%)的理想是“周游世界”,“游遍中国名山大川”和“国内的人文古迹”,“吃尽天下美味”,“成为一名旅行家”。

(五).有6人(占1.9%)的理想是“祖国繁荣富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维护世界和平”,“消除压迫与剥削”,“实现共产主义”。

(六).有11人(占3.5%)的理想有些虚无缥缈:“早点毕业,早点回家”,“当一个平凡人”,做“真正的自由人”,“活得快乐就行”,“与世无争,平淡一生”,“永远年轻”。

(一).对调查资料在统计整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我们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当代大学生对理想的思考更趋务实。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形成了求真务实的理念,不愿避开物质空谈精神、离开经济空谈政治、脱离现实空谈理想。本次调查中近80%的大学生把理想定位于他们未来的事业,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可以实现的。

2.当代大学生在追求自身价值发挥的同时,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思想和社会责任感。虽然本次调查中只有1.9%的调查对象直接提出了“祖国繁荣富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维护世界和平”,“消除压迫与剥削”,“实现共产主义”这样的“远大”理想,但有近80%的调查对象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在将理想定位于事业的同时,都提出了要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来“为人民服务”,“报效祖国”,“回报社会”,“为百姓造福”这样一些远大的目标,体现了他们理想的崇高性,而构成了当代大学生理想的主流。

3.市场经济社会的消极因素已经渗透到部分大学生的心灵。本次调查中发现,有近10%的调查对象选择了钱财作为追求的理想,说明少数大学生的思想中,已经滋生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已主义的稗草,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理想危机。

4.少数大学生思想消极颓废,心灵空虚,不思进取。本次调查发现有4.2%的调查对象把个人的爱情、家庭的幸福作为追求的目标;有3.5%的调查对象理想虚无缥缈,无所追求。这些情况,与目前高校有些学生恋爱成风和部分学生混文凭的现实状况是相吻合的。

5.当代大学生的信念差异实质上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本次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有美好理想的调查对象,都有着积极的信念,如“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坚持就是胜利”,“财富是智者的奴隶,蠢人的主子”,“聪明得于勤奋,天才成于积累”等等;而那些追求钱财的调查对象,他们的信念却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一切向钱看!没有钱,免谈”,“没有钱万万不能”,“唯利是图”等等。这两类不同的信念,反映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基于调查资料和分析结论,联系当前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实际,进一步分析其深层次的原因,我们发现:

大学生讲理想信念心得体会

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和国家的未来发展希望,大学生一直被寄予了厚望。而理想信念作为一个人前进的引擎和坚定的信念,对于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在大学期间,我深深体会到了理想信念的力量和重要性。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生活的锤炼,我对理想信念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以下是我在大学期间讲理想信念的心得体会。

首先,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源于理想信念的坚持。在逐渐成熟的大学时光里,我逐渐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并且这些理想和信念是推动我们前进的强大力量。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的理想主义者,他们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迎难而上,克服种种困难和挫折。正是因为这些理想主义者的存在和坚持,我们社会才不断进步,人类的文明才能得以发展。因此,作为大学生而言,我们应该始终保持对理想信念的坚定,以此引领我们的人生道路。

其次,理想信念的力量在于它能指导我们的行为和选择。在大学的选择和决策中,我始终以理想信念为指引。我会仔细思考自己的兴趣和擅长的领域,并且将自身的理想与社会的需求相结合。例如,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我以自己对互联网行业的热爱和对未来科技发展的信心为基础,选择了计算机相关的专业。在大学生涯中,我努力学习相关课程,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以期将自己的理想转化为现实。理想信念的坚持,使我不会迷失方向,在人生的道路上保持着坚定而执着的信念。

第三,理想信念是一个人坚强意志和自律的表现。大学生活丰富多样,诱惑和困扰也不少,例如网络游戏、社交媒体等。然而,理想信念可以引导我们抵御诱惑的力量,保持自律和专注。在大学时代,我了解到,只有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理想信念的追求中,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因此,我会制定出合理的学习计划,严格要求自己,保持对学业的专注和热情。在追逐理想的过程中,我不断提高自己的意志力和自律性,逐渐培养出高效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第四,理想信念的坚持需要与人为善和奉献他人相结合。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我们的理想信念离不开对他人的关怀和帮助。人类社会是一个相互依存和彼此支持的整体,每个人都应该去关注和帮助别人,去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在大学时期,我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这不仅能够帮助他人,更能加深我对理想信念的认同和坚持。通过与他人交流互动,我了解到每个人的理想和信念的重要性,同时也激发出自己更大的热情和动力。

最后,理想信念的追求是一个持久的过程。在大学期间,我明白了理想信念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耐心和毅力。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只有坚守理想信念,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成功。因此,我选择了信念的坚守,不论在学业还是在人生中面对任何困难和压力,我都会坚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的信念和理想。

总之,大学生讲理想信念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断地思考和探索。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保持对理想信念的坚持,用行动去诠释自己的理念和信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变得更加坚强和自信,不断追求并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党性分析材料

年轻的大学生党员怎样才能成为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我我今天党课的主题是:坚定、忠诚。

在我国古代,理想也被称为“志”。古人是很重视理想的,即使到了贫无立锥之地,也要恪守“人穷志不穷”的信念,坚持他们的理想。古人为何如此重视理想呢?因为理想是沙漠中的绿洲,是黑夜里的灯光,是吹响生命的号角。诗人流沙河曾经说过:“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现代社会普遍认为,理想是人们基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关系状况,对社会和人生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必然状态的预期、向往和超越性追求;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统一,是指当人们对于某种现存或可能的事物、观念,理智上认同、情感上接受,直至在内心形成一种坚信不疑、矢志追求的精神状态,并以坚强的意志排除干扰、积极实践这种理论观念。

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政治信仰在奋斗目标上的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原理,把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简言之,实现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宗旨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精神支柱。指出:“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成立时的50多名党员,经过90多年的艰苦奋斗,发展到现在拥有8000多万党员,并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长期执政的大党,究其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党始终以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支柱、作动力、作保证。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精神支柱,我们党才能永葆先进性,才能为历史、为人民所选择,才有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光辉旗帜,才有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力量源泉。我们党如果丧失了理想信念,就会偏离正确的前进方向、丧失坚实的群众基础,就会地动山摇、亡党亡国;一个党员如果理想动摇了、信念崩溃了、宗旨抛弃了,就会目光短浅、意志消沉、无所作为,甚至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理想信念宗旨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根本特征。芸芸众生,理想信念宗旨五花八门、各不相同,其中有庸俗的、卑下的、低微的,也有高尚的、远大的、美好的,但是只有顺应历史潮流、促进社会进步、合乎人民要求,能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理想信念宗旨才是高尚的、远大的、美好的。指出:“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的,因而是科学的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因而是中国发展、走向富强的正确道路。”

同时,《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由此可见,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既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表明目标的科学性,又表明政党的先进性,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共产党员区别于普通群众的根本特征。如果没有这个根本特征,共产党就无异于其他政党、共产党员就混同于普通群众。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核心内容。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可以分为思想、政治、能力、作风等四个层面。思想上的先进性是党员保持其他方面先进性的根基,直接影响、指导和决定着党员先进性的保持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我们党正是因为坚持了这样的理想信念宗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保持了思想上的先进性,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我觉得每一个学生党员都要认真思考两个问题和树立三种意识。

思考两个问题即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样的党?为什么要入党?

中,把中国由黑暗引向光明的历史潮流,代表人物有梁启超、谭嗣同、孙中山等;第二是以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传播马克思主义,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潮流。这两股历史洪流交汇,经过五四运动的催生,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基础说明中国共产党就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就是为广大人民求解放、谋幸福,舍此没有任何别的目的。这就是我们党的宗旨。

为什么要入党?首先我觉得入党首先要信仰共产主义,所以首先是理论,是精神追求,然后才是实践活动。一个人,一定要有精神支柱。一个正常人,不光追求物质利益,他还需要精神支柱。信仰马克思主义,追求共产主义,这首先是一个精神支柱。为什么要入党?就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坚定理想信念要求我们大学生党员树立坚定的“方向意识”、树立强烈的“求知意识”、树立牢固的“自律意识”。

要树立坚定的“方向意识”。当前,我们正处在深刻的社会变革时期,经济成份、利益主体、社会组织、社会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人们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发生明显的变化,有的甚至出现思想困惑和信仰危机。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妄想与我党争夺年轻一代。

我们一要学习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不断以科学理论来增强武装头脑的自觉性。二要自觉接受党内生活的锻炼,提高党性修养,不断增强实践理想信念的坚定性。三要立志投身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要从党的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中,不断增强对党最终实现最高目标的必胜信心。

要树立强烈的“求知意识”。21世纪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学文化的竞争,是技术创新的竞争。作为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代表的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必须要以一种时不待我的紧迫感和危机感,高度重视并积极投身科学进步与创新。大学生普遍文化程度较高、思维比较活跃、求知欲较强、接受新事物较快,理应成为学习科学文化技术的模范。

要树立牢固的“自律意识”。作为学生党员,应该有良好的品性修养。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成熟阶段,更要加强优秀品格的锻炼,要时时刻刻以党员和“四有”新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要时时向优秀党员,优秀模范学习。

荀子说:“骐骥一越,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多少英雄儿女坚定信念,彪炳青史。史圣司马迁矢志修史,在漫长苦闷的生活道路上,以超人的毅力忍辱负重,终于完成了不朽的杰作;化学家诺贝尔的炸药实验使自己负伤,亲人丧命,但仍旧坚定不移的工作;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更是理想与信念结合的典范,在伦敦图书馆他的座位下,竟有他读书时放脚留下的沟痕。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探索、认真总结,努力将自己打造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才能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才能无愧于中国共产党党员这一光荣称谓,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推动者和接班人。

二、忠诚党和人民。

1.何谓忠诚?

东汉经学家马融在《忠经》中说:“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北宋理学家程颐也说过:“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其实忠诚在任何时代、任何阶层、任何场合都是考核评价一个人道德品行的基本标准。忠诚就是人们对某种对象表示喜爱、信仰、依赖、服从、奉献、归属,因忠信而体现出赤诚的状况。自古以来忠诚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十分崇尚的美德。一个人失去了应有的忠诚就难以立足,就没有信誉可言,也就不配做一个合格的人。小到一个家庭、一个团队,大到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任何一个组织都把忠诚作为一条基本的要求,强调其成员必须具有很高的忠诚度。

2.何谓共产党人的忠诚?

我们党是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广大共产党员始终对党充满忠诚、对人民充满感情、对事业充满责任,这是我们党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精神支柱,这是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动力源泉。90多年来中国的发展进步的事实足以说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于一代代的中国共产党人都能忠于党、忠于党的事业,都能忠于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忠诚。

我们党的创始人,大多数都是从青年时代就满腔热血加入了党组织,决心为党和人民奋斗终身。作为青年党员,我们要向革命先辈们学习,要更加的忠诚于党和人民。

忠诚于党和人民首先要忠诚于党的宗旨。一个政党,思想旗帜是第一位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旗帜就是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广大青年要深刻理解和认识到,不管党和国家的发展在历史上曾出现过什么样的波折,现在还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和困难,我们党的思想旗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来没有改变、没有动摇过。反复强调:“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全党同志必须牢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广大青年同志要认识到,党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认识是非常清醒、坚定、正确的。

忠诚党和人民要忠诚于党的事业: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青年要激发民族富强的责任感,要激发个人的理想和精神力量,要不断增强整体素质,特别是精神层面的修养,在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深刻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基础上,理性地、发自内心的、坚定地、自觉地实践提出的“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目标,并且把它们变成内心里的自觉,坚定理想信念,增加知识本领,锤炼品德意志,矢志奋斗拼搏。

忠诚党和人民要刻苦学习,积极进步,努力提高本领。广大青年要始终坚持把服务群众的精神、热情、专长与社会民生相结合,要将甘于服务转化为生活习惯,要激发热情、发挥专长,将服务意识转化为长效机制;要从关心周围同学、参与班级建设、心系学院发展着手,立足当下,放眼未来,秉承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的理念,勿以善小而不为。广大青年要明确目标,科学规划,走好每一步,过好每一天。作为新时期的在校大学生,要明确树立奋斗目标,积极开展学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

大一年级的同学要积极调整心态,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目标,努力转换角色,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要积极养成尊师重教,尚学敏行的良好习惯;要积极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向高年级优秀学长学习,树立加入党组织的坚定信念。

大二年级的同学要深入了解专业特点,认识所学专业知识结构,科学开展学业规划;要积极参加学生组织,在服务同学的过程中,提升技能,增长本事;要强化对党组织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积极参与党员先进性问题的思考,以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

大三年级的同学要扎实推进专业学习,强化专业技能的培养;要学会提出自己的观点;要懂得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要积极参与到班级建设、学院发展的活动中来,践行主人翁的责任与使命;要审视自己的职业规划,找准方向,有的放矢。大四年级的同学要积极开展择业和就业工作,树立科学的就业理念,强化专业学习和实践的同时,努力提升择业技能,早日踏上工作岗位造福社会;要心怀感恩之心,心系母校发展,在毕业阶段做到真情赋母校,祝福送师长,建议赠学弟,志向铭心底,以实际行动展示紫金优秀学子的精神风貌。

忠诚党和人民要追求卓越,争做表率,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建党90多年来的历史告诉我们,共产党人有着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和能力。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曾说过: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人类。

我党90年来所完成的三件大事也是踏实创新、敢为人先的最好见证。作为青年学生,本就是活力与青春的象征,我们不仅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更要善于创新,敢于争先,在学习生活中充分发挥比学赶帮超的风格。尤其是青年党员同志和以志愿加入党组织为目标的优秀团员代表,更应该秉着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敢为人先,能为人先,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以不断进取的精神风貌感染周围的人,真正发挥党员青年的榜样示范作用。

同学们、同志们,让我们勇敢的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定理想信念,忠诚党和人民,踏实创新,甘于奉献,牢记使命,争做新时期新青年、新表率!

谈谈大学生如何坚定理想信念

现在才是应该勤奋的时候,现在才是应该战斗的时候,现在才是使自己高人一筹的时候,今日不努力,明日徒伤悲。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为您推荐坚定理想信念、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组织生活会前集体谈心谈话发言。

今天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是按照分局党委要求,一在召开“坚定理想信念、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组织生活会前,进行一次集中学习,二是对全体党员进行集体谈心谈话,下面就集体谈心谈话我讲三点意见。

一、党员终做到信念过硬。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全体党员,要始终把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头等大事,坚决用新时代新思想武装头脑,树牢“四个意识”,强化“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守人民立场,秉持高尚情怀。要按照中央和省市区委及分局党委的相关要求,切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钻研马列主义哲学、共产党宣言等理论著作,进一步巩固思想基础,形成理想信念自觉,补足精神之“钙”。进而解决三观不正、境界不高、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等影响我们政治定力及在作风方面还依然存在的问题。

二、遵守“五个必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党员民警严守“五个必须”要求,即: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坚持五湖四海,团结一切忠实于党的同志;必须遵循组织程序,重大问题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不允许超越权限办事;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不得违背组织决定;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得默许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五个必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最核心的,就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作为公安民警同时,也要严格遵守“八项规定”和党纪党规,严守法律底线,做公正执法模范,也要做严格守法的楷模。

三、发扬党员先进模范作用,严格做到不信教不涉黑。

党员自觉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党性观念、恪守党的纪律;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唯物观、加强无神论教育学习,不信教、不参与任何宗教活动绝不在任何场所宣扬和传播宗教;遵守党的纪律和法律法规,绝不参加任何邪教组织,绝不参与涉黑涉恶活动;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新文明新风尚,绝不宣扬封建迷信,不搞封建迷信活动;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心得体会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南海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表达了对青年人的殷切期待,广大青年应当积极进取,做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时代弄潮儿。

中国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青年,中国的未来也将由青年们书写。从奋战在一线的年轻产业工人、科研团队,到大学生“村官”、驻守边防的军人、青年志愿者们,年轻生命的奉献,带给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无与伦比的动力与希望。青年人唯有努力茁壮地成长,才能不辱使命、不负使命。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青年成长的先导。青年人应当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对推动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坚定信念。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首先要抓好学校教育,打牢理想信念的根基。青年人在校学习的时间比较长,大多数人的校园生涯在十年以上,这一过程对于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学校要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让他们能够正确看待世界、看待祖国、看待社会、看待他人、看待自己。通过春风化雨般的教育历练,让青少年学生从蒙昧懵懂的状态,走向清明智慧的王国;从不谙世事的少年,成长为科学知识丰富、理想信念坚定的青年。

要做好舆论引导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舆论的力量是强大的,正面的舆论引导能够让青年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有责任、有义务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氛围。要让青少年们意识到,推动社会进步的中流砥柱不是明星网红、时尚达人,而是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进取精神,为祖国、为社会、为人民默默奉献的人。

当代青年成长环境越来越复杂。对青少年理想信念的培育工作只有付出更多的心血,才能够确保他们从容面对变幻莫测的社会局势、暗流涌动的意识形态斗争;才能够确保他们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

青年们富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远大的志向抱负,既是新时代的客观要求,又是新时代前进和发展的不竭动力。要大力开展学英雄、知荣辱、铸理想、明责任教育;要广泛开展学历史、尊国学、懂感恩、明志向教育;要深入开展树立家国情怀、立志报国为民的职业观教育,使广大青年充满正能量。青年思想进步、积极进取、甘于奉献,国家必然走向富强,中华民族必然实现复兴与腾飞!

精选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演讲稿

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要坚信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才会有所突破,有所成就。下面是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几篇精选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

演讲稿。

希望能帮到你哟。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员的精神动力,是党员的一种理性自觉,也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时代要求。

先进性教育。

活动中,要通过推进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使我们党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巩固执政地位、提高执政能力,以更好地完成执政使命。在这四个方面的建设中,思想建设是前提,而坚定理想信念则是思想建设的根本内容。党能否保持先进性,说到底,取决于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取决于党员发挥作用的情况。如果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执政意识、执政素质和执政能力,就会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也就谈不上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马克思主义政党不仅由无产阶级和其他革命群众中的先进分子所组成,更重要的是党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特别是理想信念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并通过全体党员高度的思想觉悟和奉献精神来体现其先进性。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同我们党的自身建设相结合,探索出一条从思想上建党的成功之路;邓小平多次强调,要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精神状态上有显著的进步;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思想理论素质是领导素质的灵魂。中央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中指出,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之一。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的,是科学的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是中国发展、走向富强的正确道路。共产党员有了这样的理想信念,才有了立身之本,才站得更高,眼界更宽,才能更自觉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努力工作。

思想上政治上的先进性首先表现在理论上的先进性。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是党员保持先进性的根本。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坚定理想信念就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共产党员必须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武器,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分析的理性基础之上,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既要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经济、科技发展的现实,又要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的历史趋势;既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又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既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曲折和反复,又要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所处的国内外环境、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和党员队伍的现实状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对保持党的先进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使保持党的先进性面临新的考验。特别是在当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由于苏东剧变而处于低潮,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在经济文化上的相对强势地位。于是,有的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在诱惑面前不能洁身自好。这归根结底,是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坚定。在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要努力做到在对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思想认识上有新提高,在解决一些党员和党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影响改革发展稳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上有新进展。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建立新形势下广大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切实把先进性建设推向前进。要抓紧抓好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这个重要环节。要教育党员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虽然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我们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现在的努力以及将来多少代的持续努力,都是朝着实现共产主义最终目标前进的。为此,全体共产党员既要胸怀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又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确定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扎扎实实做好当前的每一项工作。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我是。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坚定信念,超越自我》。

海伦·凯勒有这样一句非常形象而生动的话:“当一个人感觉到有高飞的冲动时,他将再也不会满足于在地上爬。”正是有了远大的理想,正是有一种信念,她接受了生命的挑战,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她,盲聋哑集于一身的弱女子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奔走呼告,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理想和信念像熊熊燃烧的烈火使她才走出黑暗,走出死寂,理想和信念像巨大的羽翼,帮助她飞上云天。

从某个意义上来讲,人不是活在物质世界里,而是活在精神世界里,活在理想与信念之中。对于人的生命而言,要存活,只要一碗饭,一杯水就可以了;但是要想活得精彩,就要有精神,就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理想信念使贫困的人变成富翁,使黑暗中的人看见光明,使绝境中的人看到希望,使梦想变成现实。

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队长从腰间取出一个水壶,两手举起来,用力晃了晃,惊喜地喊道:“哦,我这里还有一壶水!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

沉甸甸的水壶从队员们的手中依次传递,原来那种濒临绝望的脸上又显露出坚定的神色,一定要走出沙漠的信念支撑他们踉跄着,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动。看着那水壶,他们抿抿干裂的嘴唇,陡然增添了力量。

终于,他们死里逃生,走出茫茫无垠的沙漠,大家喜极而泣之时,久久凝视着那个给了他们信念支撑的水壶。

队长小心翼翼地拧开水壶盖,缓缓流出的却是一缕缕沙子。他诚挚地说:“只要心里有坚定的信念,干枯的沙子有时也可以变成清冽的泉水。”

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有句。

名言。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使你倒下。如果你自己的信念还站立着的话。”是的,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不要熄灭心中信念的火把。

所以亲爱的同学们,不管你现在的成绩怎么样,不管你现在的基础怎么样,只要坚定信念,超越自我,你就有了努力的方向,你就有了奋斗的目标,你就有了生活的动力,你就有了成功的希望!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

长大后,我的职业理想不是考公务员、做老板,也不是电影明星、运动员,而是能做一名快乐的老师。

虽然权力、金钱、自由的时间和名声都能使人快乐,但是,我认为来自内心深处的自由、来自智慧的快乐才是最大的幸福。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面对的是求知勤奋的学生,传授的是人类的智慧结晶、文化成果,收获的知识的传播、文明的进步和满天下的学子。幸福快乐莫大于斯。

古今中外,很多圣贤大哲就是快乐的老师。两千多年前先师孔夫子最快乐的事就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和弟子们一起研究学问、开启智慧。我们在《论语》里看不到愁烦,看到的是孔夫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冉冉将至,看到的是孔夫子不惑、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等快乐的人生境界。孟子最快乐的事也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在西方,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是一名街头教授,也是快乐的孔夫子式人物,他教导青年,却从不收取学费。亚里士多德在自己开创的学园里边散步边上课,被成为逍遥学派,康德、黑格尔、尼采也是边教学、边思考哲学的教授......

在美丽的校园、在安静的图书馆、在宽阔的教室,到处都充满学习的气息,文化的氛围,这里没有尘世的嘈杂,没有盗贼罪犯,没有衣食之忧,有的是人类心灵与智慧的家园,有的是深刻与崇高,感受到的是价值与意义。

为了能实现这一人生理想,我会加倍努力学习。让我们一起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吧!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大学生对照检查理想信念

漫漫人生,唯有激流勇进,不畏艰险,奋力拼搏,方能中流击水,抵达光明的彼岸。对现状永不满足,对未来不懈追求是理想形成的动力源泉。从一定意义上讲,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理想信念的有无,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决定了一个人的奋斗方向。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当代大学生所必须的,那么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现状如何?对理想信念的认识又如何?他们又决定以何种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为此,我们做了一项关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调查。

一、分析调查得出的问题。

认真分析总结调查结果后,我们不难发现,关于理想信念,在当代学生中存在着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二、调查中反映出的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理想信念的坚定性是以一定的社会认识为基础,经过情感深化,不仅具有理智上的坚信不疑,而且得到了情感上和行为上的强烈支持。因而,这比一般认识具有更高的稳定性。然而大学生是一群即将进入但尚未进入社会这个大舞台的群体,认知并不稳定很正常。

(二)、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成长起来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在价值观念上出现了激烈冲突和深刻变化:人的主体意识被唤醒,但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冲突增多;价值体系的中心开始转移,由高度政治化、道德化价值取向转变为以经济为基础的功利、实用倾向;人们的价值行为发生转变,逐步开始从权力化的目标模式走向实力化目标模式;社会价值体系的运作机制发生转变,从静态调节为主走向动态调节为主,整个社会的活力增强、节奏感加快的同时,不安定和失落感上升。这些冲突和变化,必然制约和影响着大学生对人生价值目标的选择,其理想定位也自然会表现出模糊低迷和重功利、讲实际的特点。因而有些大学生理想过于功利化,过于狭隘。

三、对于调查中出现的一些不好的现象,我们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

理想作为人对未来事物的有根据的、合理的想象或希望,具有人生目标的意义。信念作为人对咸淳的或可能的事物、观念等确信的看法,是实现人生目标的精神支柱。针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理想信念的现状和特点,根据本次调查资料的`综合分析,我们提出如下以下对策:

漫长的征途需要一步一步地走,崇高理想信念少不了。我们通过扬先进,激发学生的奋斗热情,从而使他们树立理想信念。

(二)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人生是一个人在实践中奋斗的过程。要是生命富有意义,就必须在有意义的奋斗目标的指引下,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理想信念对人生历程起着导向作用,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定向器。理想信念一旦确立,就可以使方向明确、精神振奋,不论前进的道路如何曲折、人生的境遇如何复杂,都可以使人看透乌云与阴霾,看到未来的希望和曙光,用不迷失前进的方向。可见坚定的理想信念,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一个当代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所以我们要把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引导他们做一个志向明确的人。

1、您的性别:

a、男b、女。

2、您所在的年级。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3、您现在的理想与下列哪条相似?

a、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贡献。

b、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成就。

c、争取成为行业中的第一人。

d、希望拥有充满挑战和激情的丰富人生。

e、建立好家庭并努力让家人都幸福就行。

f、大学毕业找一份好工作。

g、其他。

4、到了大学您是否更新调整您的理想?为什么?

a、不曾改变,专注于同一理想并为之努力。

b、因思想逐渐成熟而改变。

c、因别人的影响而改变。

d、为适应家庭或就业形势而改变。

5、您认为可能影响您追求理想的因素有哪些?由大到小。

a、个人能力有限。

b、碰壁,路途坎坷,总感觉不顺心。

c、自己有能力却没有遇到好机遇。

d、学历的高低。

e、人际关系处理问题。

f、父母及他人不赞同。

g、私人感情问题严重影响。

6、您觉得您的人生观的建立受谁影响最大。

a、父母和长辈。

b、朋友同学。

c、书籍。

d、媒体。

e、社会经历。

7、您觉得坚定的信念对实现自己的理想有帮助吗?

a、很有帮助且很重要,在遭遇挫折的时候,信念就是我的支柱。

b、有帮助,坚定的信念让我为实现理想而努力。

c、帮助不大,某些原因也会让我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d、没有帮助,信念只是空谈。

8、什么原因会使你放弃或改变理想?

a、我的思想成熟。

b、我曾努力了,但是失败了,可能我真的无法做到。

c、别人劝我放弃,更现实点。

d、理想不现实,根本无法实现。

9、您认为实现理想的动力信念来自于哪里?(最多选三项)。

a、为了让家人过上好的生活。

b、为了让别人看得起。

c、为了自己美好的未来。

d、为了自己的另一半而努力。

e、报效祖国社会。

f、父母师长及朋友的鞭策与鼓励。

g、实现人生价值。

10、当自己的理想与现实冲突时,您会以什么方式解决?

a、通过改变实现方式实现理想。

b、重新调整理想,对现实妥协。

c、根据现实情况而定。

d、暂时搁置,过后处理。

11、您觉得自己在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对实现自己的理想有帮助吗?

a、有,所学的专业知识有助于实现自己的理想。

b、不知道。

c、没有,所学的专业知识与自己的理想不对口。

12、实现自己理想的过程中不一定会一帆风顺,您觉得这个过程中什么是最大的障碍?

a、自身能力不足。

b、对未了的不确定缺乏自信。

c、现实情况的残酷。

d、周围的不利环境和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e、自己的惰性。

f、其他。

13、您在实现理想过程中,有没有感到迷茫的时候?

a、有,未来总是充满太所的不确定的因素,不知道该怎么做。

b、有,现实往往会让自己的努力付诸东流,怕自己接受不了失败的结果。

c、有,自己的能力不足,对未来没信心。

d、没有,坚信自己在努力实现理想。

14、您是怎样为实现理想而准备的?

a、制定明确的计划,并且按计划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b、有计划,但不明确,只知道要为实现理想而奋斗。

c、没有为理想做出计划,想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却不知道该怎么做。

d、空有理想,很少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e、没想过,觉得现在想这些为时过早。

(二)理想信念的动摇。

对于“当你对自己的理想动摇时,你的态度通常是怎么样?”有47.78%会相信自己最初的选择,坚持到底,有25.56%的大学生会选择拼命思考为什么动摇,20%的会选择还是放弃了算了,平平凡凡过日子也不错啊。而在对于“如果自己所学专业与理想并不同轨,你会?”有55.56%的人会尝试在学习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理想,有33.33%的坚持理想,把专业当作达成理想的另一必要准备,努力学习。从问卷的结果来看,大多数的大学生在面对理想信念动摇时,他们会坚持自己的最初的选择,而对于所学专业与理想并不同轨时,大多数的人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理想。从这些结果,我们看到了美好的一面。人们在确立理想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常常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对于思维活跃和敏感的当代大学生来说也容易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产生困惑。这就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与现实是统一的。理想之树,深深扎根在现实的沃土之中,理想是对现实的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在一定的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成为未来的现实。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追求崇高的理想,仅有美好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追求理想需要有执著的信念。没有对理想的执着,要实现宏伟的理想是不可能的。所以从上述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肯定当代大学生执着和随现实调整自己的理想信念的美好一面。

(三)实现理想信念的源动力。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38.89%大学生的实现理想信念的源动力是未来的幸福生活,35.56%大学生的是实现自身理想的坚定信念。理想变为现实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帆风顺的,往往会遭遇波澜和坎坷。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理想有着美好有着充分的想象,而对于理想的实现的艰难则会估计不足。面对种种困难,我们需要有源动力的支撑,而大多数大学生实现理想信念的源动力是未来幸福生活和对自身理想的实现。

三、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