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告>大学生日常读书调查报告(精选14篇)

大学生日常读书调查报告(精选14篇)

作者:BW笔侠

调查报告在社会科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调查显示,网络购物的普及为消费者带来了方便,但也带来了一些消费纠纷和风险。

大学生日常消费调查报告

1.1调查的背景。

大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团体,自身有着经济不独立的特点,在这样的前提下,大学生还是有着独特的消费观念,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同时,他们的消费现状、消费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向导,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财商”,在当前就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课题。根据此问题,我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对此问卷进行了分析整合。

1.2调查的参加者、时间、地点。

调查的参与者:大一至大四的在校大学生。

时间:寒假期间(2月15日~3月15日)。

地点:网络。

1.3调查使用的调研方法——网络问卷式。

1.4致谢。

在此感谢各位填写调查问卷,参加调查的各位同学对这次课题研究的支持,在问卷中提供的资料为研究分析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对了解大学生消费情况,了解大学生消费观念并引导大学生理性合理消费有很大的帮助,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

2.1调查活动的详细内容和经过。

1.在选题后,首先完成了问卷的设计,针对不同方面,不同的侧重点对问卷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2.邀请好友同学进行问卷调查。

3.回收有效问卷,采有效样本。其中有效回收34份。

4.针对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并总结结论。

2.2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和事实。

统计分析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

1.您的性别:

2.您所在的年级:

3.您每月的基本消费水平在:

4.您每月的消费的主要来源:

大学生日常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消费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大学生群体的壮大,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的改变在校大学生的消费越来越多种多样,在社会消费中占到的比例也逐渐增加。

调查目的由于大学生年纪较轻,群体较特别,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的消费需求旺盛;另一方面,他们在经济上尚未独立,消费受到较大地制约。超前的消费观念和滞后的消费实力极大的影响了大学生的消费。因此,关注大学生的消费状况,研究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培养他们正确的消费观并引导其最终走向健康消费成为了各大高校一个重要的课题。

我校大学生每月生活费:从调查结果发现,月费用1000元以上的人占15%,月费用700--1000元的人,占30%左右,500--700元的人占42%,月费用500元以下的人,占13%左右。

当前我校的饭堂物价水平各不相同,从高到低都有。而校内商店的商品大部分物价水平比校外基本高0.1~2元。

大部分学生的消费项目、消费方式分别为:

伙食费,我校饭堂伙食价钱有高有低,各个学生在每月大概最低消费400~500元左右在伙食上。除此之外还有宿舍每月的水电等各项费用平均50元左右。除了这些基本生活费,还有网费、电话费平时的交际费用、学习上的花费、有个别学生还有恋爱花费。每个季度大概加上购买服装的花费。除了基本生活费交际费用是最大的开销项目,我校大学生最少每月基本花费100元左右交际,多则几百元。大学生的消费方式除了在校内校外,还有网上购物这种时下流行的消费方式。调查表明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在校大学生都有过网购行为,甚至有的大学生长期都有网购。

生活费来源:在校大学生基本所有人的主要生活费来源于家庭,据调查10%左右学生有在课余时间兼职,每月大学生兼职大概增加生活费100~300元左右。

1、家庭因素的影响。

家庭的消费情况对大学生的消费观有重要影响。我在对一些同学的访问中发现,一般来说,农村的大学生每月的消费大部分是用在伙食上,另外一部分开支主要是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他们的家庭都不富裕,在学校的消费也和在家里一样,不会太讲究。而城里的学生在消费上就相对大手大脚些。

2、集体影响。

读书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集体宿舍,这样,个人的消费方式不得不受到集体的影响,比如我以前不太喜欢喝牛奶,但同宿舍其他人都有喝奶的习惯,我也就慢慢跟着喝了。

3、社会文化的影响。

以女大学生为例,虽然他们和社会有一段距离,但社会上的潮流也能影响到她们,追求时尚,高档服装,化装品,减肥品等,都要花很多钱。

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网络等方面的消费支出较多,显然大学生圈子已经成了一个社会中“小社会”,更多的大学生更加注重社交和建立人际关系。信用卡等消费方式也较早地进入了大学生的生活,也深受大学生的喜欢。可见,大学生在经济上大部分虽然没有跟上社会,但是其消费意识已经和社会发展同步。

3、数码相机等,可见,大学生的消费种类以及消费方式正在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虽然大学生月消费总额和消费结构基本合理,但是差距还很大,结构仍存在不合理因素。由于大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消费观,而且其自主消费经验较少,自控能力不强,容易造成不理性消费。

4恋爱费、游玩费支出过高。

存在。另外,许多大学生喜欢旅游,并花费大量“游玩费”,认为这是在不断增长知识,大量投入是值得的。这些不合理的消费会导致一种不正确的价值观,容易让大学生认为爱情和知识是用钱堆起来的,并且导致大学生不重视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本末倒置。因此过高的“恋爱费”和“游玩费”应该受到制止。

5、读书支出较少。

这反映了当今大学生不爱读书的状况。大学是大学生融入社会的最后一站,因此更多的大学生把社交和人际关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而忽视了学习的重要性。调查中,一些大学生经常因为社团、娱乐、网络等活动而逃课、不学习,从而导致大量挂科。经常忙于活动而忘记作业和上课,导致大学生思维上没有得到锻炼,不会思考。这种情形令人担忧。

6、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念仍十分薄弱,计划、理财和储蓄意识应增强。

总结。

1、家庭要建立健康的消费文化环境,在给予他们一定消费自主的同时也要注意教育。

2、学校应引导大学生合理规划自身的消费,培养其建立健康合理的消费观。

3、学生要本人合理消费,克服攀比心理,不盲目追求高消费。

4、培养正确的恋爱观和就业观。

前大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社会影响。我们希望依赖社会的力量,屏弃不良的消费行为,积极建立校园新风气生长点培养健康的消费心理。

经管学院国贸2班xxx。

2012年11月26日。

大学生日常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已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大学生的日常消费状况及消费心理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学生日常消费情况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参考!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已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大学生的日常消费状况及消费心理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因为这些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大学生的思想品质和社会生活能力。和许多地方相比,宜州这座城市的发展是比较落后的,为了了解大学生的一些日常消费状况,我们小组特意在我院范围内做了此项调查。

一,在经济来源和家庭经济状况方面。

调查结果中有66.33%的同学是靠家庭提供生活费的,剩下的一般是靠助学贷款、奖助学金和勤工俭学等方式获得生活费。在被调查的180名同学中,71.12%的同学来自农村,22.88%的同学来自城市,这些家庭中55.68%是可以维持一般家庭开支需要的,比较困难的占19.89%,其余的是可以满足一定享受层次的消费或是更高生活水平。

二,在消费支出方面。

3、mp。

4、mp5中之一,因此,每月同学们用在电话费、网费上的支出大多数是在30100元之间,也有28.42%的同学低于30元。分析中发现,在伙食费上(包括各种零食、饮料)的支出,有43.46%的同学处在200350元之间,36.65%的同学处在350500元之间,低于200元和超过500元的都在10%左右。在每月的生活费中,除了通讯、伙食费的支出较大外,同学们每月用在学习、旅游、购物、应酬方面的支出所占比例相对来说是较小的。

三,在消费标准及消费状况方面。

55.08%的同学认为在衣食住行方面应以经济实惠为主,27.81%的同学认为在衣食住行方面既要兼顾实惠又要追求高标准,只有少部分的同学主张尽量追求高标准或是不清楚自己的标准。对待名牌、高档商品,过半的同学认为,其质量比较好,可以在打折的时候购买,也有的同学说是赶时髦,可以秀出自己的个性,也有同学认为其太贵了,浪费金钱。当问及每月生活费是否够用时,57.22%的同学偶尔会透支,17.11%的同学经常透支,主要原因是很少合理规划自己的开支。

四,在对待当地生活和物质水平及周围同学消费状况方面。

三分之二的同学认为宜州当地的生活和物质水平是一般的,也有少部分同学认为偏高或是偏低。在看待周围同学的消费状况方面,近60%的同学认为是比较符合实际的,20.43%的同学认为比较高,也有百分之十几的同学认为比较节俭。

综合上述可以看出我院大学生在消费状况方面大多数是合理的,符合当地的消费水平,但也存在着消费不合理的缺陷。大学相对中学来说不管在学习还是生活上都是比较自由的。一些同学太过放任,对于每月的生活费几乎从来不进行适当规划,常使自己的收入不均衡。大学是一个大场合,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聚集在这里,在经济生活方面每个人的家庭经济条件和消费能力不一样,一些同学为了虚荣心、爱面子而去攀比,结果财政经常是赤字状态,甚至是负债累累。

我们作为大学生,不久也将进入社会,自食其力。大学阶段能否使自己的生活消费处在合理的状况也是一种生存能力,而且一个人的消费状况及消费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身的思想品质。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除了要学习好各类知识外,还要学会如何让自己生活得更好,这样才能从综合上达到合格大学生的标准。此外家庭、学校也应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的引导,纠正大学生的一些消费误区,帮助大学生建立现代科学健康的消费观,让他们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据调查,我们可以苏醒的看出大学生消费存在着以下特点。

1、消费观念复杂,感性消费占上风。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本钱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构成完全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引诱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据调查目前在校大学生中有30%具有手机但对手机的消费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具有手机的大学生中,一部份有通讯的需要,且家庭经济条件答应;另外一部份有通讯需要,但是家庭经济条件负担不起的情况下趋前消费;还有一部份是既无通讯需要又无家庭经济条件负担的奢侈消费。而奢侈消费则是由大学生消费的示范效应,攀比心理致使的。

2、学生对品牌的虔诚度很高。

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假如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渐构成固定偏好,终究构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虔诚度。比如洗发水,感性熟悉上的气味清香,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促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往。

3、消费偏向多样化。

大学生的钱从哪里来,到哪里往?通过调查发现,在生活费来源方面,有75%的同学依托父母,13%的同学依托贷款,8%的同学取得了奖学金,9%的同学通过打工补贴平常开消,另有1%的同学还需减免学费。因而可知,同学们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父母,但来源趋向于多元化。但生活费不包括学杂费和住宿费等,要是这个大头加上往,来自父母的比例将更高,可以这么说,大学生基本上还是以一个纯消费者的身份出现在社会的舞台上。

对大学生的消费往向题目,调查表明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用于衣食住行,消费金额较大的比如手机、电脑、各类培训其实不含在其中。而手机已成为大学生主要消费品,这从下面分析中可以看出。

手机已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交换工具,高校学生是手机使用普及率最高的人群之一。调查表明,烟台大学有47.2%的大学生具有手机,年级越高,手机的普及率也越高,如大一刚进校唯一6%的学生具有手机,而大四学生中具有手机者已高达82%,远远高于社会群体手机均匀具有率。约有83%的大四学生明确表示,购买手机主要是为了方便找工作。固然手机的主要功能是通话,但大学生们使用最多的是短消息功能。在选择手机时,他们以为价格在1000元至1800元之间的手机最受青睐。

因此,大学生消费结构显现出类似于正立锥形的结构。家庭比较富裕的同学位于锥形的上端,他们具有电脑、名牌手机等珍贵物品;家庭清贫的同学则处于锥形的下端,他们常常要靠勤工助学或贷款来维持大学正常生活;其他同学则位于锥形的中间,他们衣食无忧,生活水平居中。同时,从以上的分析可以苏醒的看出,从锥形的上端到锥形的下端顺次下降,这也鲜明的体现了大学生消费的层次性。

三、大学生消费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大学生消费直接影响着家庭。作为一个纯消费者,均匀每一年约一万元的用度对一个家庭来讲,可谓是重中之重了。就拿普通家庭三口人来讲,满足一个大学生一年的消费将花往家庭收进的大部份,特别对农村的家庭而言,愈甚。固然由于经济的发展,农村和城市居民的收进都得到了相应的进步,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家庭用于大学生消费的比重普遍降落,但降落缓慢且比重之大已是某些家庭所难以承受的。一个大学生的消费占到城市家庭收进的45%左右,特别是农村,可占到80%~90%。无疑,目前大学生的消费已给学生及其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压力,特别一些贫困家庭,在调查中我发现,三高校各有20%的同学需要通过申请助学贷款来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业,他们连自己的生活都难以保证,更不用说这近万元的用度了。由于山东省经济算中等发达,其居民收进水平比大学生家庭的收进水平还要低一些。所以实际比重可能比这个数目还要偏高一些,影响可谓深远。

大学生的消费特点和消费行为决定了大学生消费的影响不只局限于家庭,市场上的很多消费都与大学生息息相干,大学生消费已直接影响着整个消费市场和国民经济。目前,大学生消费市场已构成,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它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份,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它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大学生消费不单单关系到自己、学校,而且还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题目。现从个人、学校、社会三方面对大学生消费提出几点建议。

(一)对大学生而言,要建立自己公道的消费观念,要理智地对待自己的消费。作为一个纯消费者,大学生经济来源大多靠家庭,所以自己的消费要斟酌到家庭的经济状态,父母的承受能力,还要有自制能力,不能盲目地堕入感性消费的误区。如今有的学生消费上大手大脚,还有沉迷于盲目消费中,比如最近很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这将大大增加自己的消费负担,更重要的是大学生也会在盲目的消费中迷失自己,以致影响到自己的学业。另外,大学生也要具有消费者的维权意识,进进大学,已开始渐渐地融进社会,社会中欺骗消费者的各种不法行为屡禁不止,面对纷纷复杂的社会,大学生要学会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二)学校应加强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事实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构成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和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干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展开,从而也难以到达真实的指导目的。

(三)对社会而言,要积极开辟大学生消费市场,从产品的种类、价格、服务多方面满足不同经济条件大学生的需求,同时要规范市场秩序,为大学生确立一个公正的市场环境让其消费。不管从哪方面讲,大学生的消费市场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了,它已严重影响着高校四周地区经济的发展。

(四)对大学生来讲还应加强公道储蓄的观念。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清崎曾说过理财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和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调查时,当问及对理财的熟悉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什么时候,大部份同学都安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超越计划范围,乃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他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

大学生日常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作为大学生的你,每个月的生活费是多少?你会如何安排自己的支出呢?以下有三篇关于大学生日常消费的调查报告可供参考:

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从这一意义上说,校园里出现的不良消费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家长和学生的感情;还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学生个人来说,这一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所以,中国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值得重视,而且刻不容缓!

本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了解他们目前的消费情况,以期挖掘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笔者对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汕头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商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等面向全国招生的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进行随机性匿名问卷调查和访谈。接受调查共320人,平均年龄20、8岁,平均年级为2、1年级。

2、方法:一是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是根据大学生消费的相关情况自行设计,经预试、反复修改后形成,问卷题型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发145份,有效问卷138份;二是网络问卷调查,通过qq、email、留言板等方式让各大高校的部分学生网上答卷。填写网上调查问卷的人数110人,问卷做到了随机发放;三是一对一谈话或座谈会等形式获取信息,进一步了解被调查者的消费心理和价值取向。访谈的方式随机选择了愿意接受访问的65人。三种形式形成互补,相互促进,使我们的研究更具客观性。

3、资料处理:全部原始数据采用exel2003进行分析和统计。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5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这一幅度,少于350元或多于12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350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相当大。

3、饮食方面开销大。无论是否贫困生,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4、通讯网络费用过高。被调查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92%,其中70%的贫困生也拥有手机。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50元100元,贫困生的手机费用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也有14%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50元以上。

5、日常资金来源和家庭收入。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家里提供。其中贫困生勤工俭学的人数比普通学生多出十个百分点。而贫困生对于外出兼职比普通学生有更热切的期望,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可见,贫困生有着更迫切地锻炼自己、早日投入社会的意识。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学生家庭月收入整体上以1000元2000元居多,而贫困生的家庭月收入以500元1500元居多,有25%还是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特困户。

6、先进的消费方式悄然成风。大部分学生购物都喜欢现金消费,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喜欢银行卡信用卡消费方式。可见,一些比较先进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大学生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校园卡、银行借记卡会成为大学生钱包里的必备品。学生使用信用卡也逐渐悄然成风。

7、男女生间的消费差异。调查结果显示:现代的大学生中,男女方恋爱支出基本成持平趋势,部分女生恋爱支出还甚至超过了男生。在建立和培养自己人际关系方面,男生的开销远比女生大,而在形象包装方面,女生又会略胜一酬。在对于是否会计划月生活费的这一项调查中,选择有计划的女同学仅为28、4%,男同学则为37、1%。

8、大学生对自身消费现状的看法。无论贫困生还是非贫困生,对于自身的消费现状,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是觉得刚刚好的,一成的贫困生觉得自身消费现状偏低。而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认为自身的消费现状是偏高的,同学们普遍都有在不知不觉中花了钱的体验,但大多数的同学都没有切实地想想过要如何去正视自身消费过高的问题以及想出应对措施,可见,大学生还未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成熟的消费观。

三、结论与讨论。

1、结论。

(1)大学生的消费构成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与社会接轨。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网络方面的费用较多,俨然大学生圈子也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多地意识到了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费方式,进而提早融入社会。而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也受到大学生们欢迎,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

(2)理性消费仍为消费主流。

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饮食方面,而玩乐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还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而不会沉迷于玩乐。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尽量精挑细选,不会一味求贵,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所以较为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大学生日常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20xx年11月。

河南工业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的在校大学生。

xxx。

xx——负责调查问卷的起草和调查,还有调查报告的起草。

xxx——负责调查问卷的起草,整理,小组讨论的进行工作。

xxx——负责调查问卷的起草和调查。

xxxx——负责调查问卷的起草和调查。

据身边大多数同学透露,各自的家庭收入情况有很大的差距,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收入状况,家同收入高低阶层也是具有很大的分化,而现今大学生面对的多方面的消费需要,社会的多元化让现在的大学生所面对个各种各样的需求消费,形形色色,五彩缤纷,而根据相关调查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所面临的也是多方面的,因此,我们认为关于大学生家庭收入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我们想要通过此次的调查,了解更多当今社会存在的问题,并阐述自己针对此问题的看法。

我们小组经过几次的讨论决定关于此次的调查形式为问卷调查,时间为20xx年11月,调查对象是本校(河南工业大学)的在校大学生,我们基本上是对大一大二以及大三的学生进行的调查,本小组的人员组成为申琪,惠亦飞,陈奕仰,通过对大学生家庭收入的调查,我们觉得在大学生当中,贫富差距还是存在的,并且和农村,家庭观念,时代背景等都有很大的相关性,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1、关于调查表的综述。

这次调查的人群中,比较多的是来自大三的同学,也有一部分是其他年级的,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的大学生的月生活费是500—1000,极少数的大学生生活费会低于500或者高于1000,由此我们可以猜想到,大多数大学生家里经济状况大致稳定在温饱和小康中,少数略贫穷或者富裕。

而大多数家里的月收入不超过5000,这个和大学生的生活费相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每个大学生家里是多么支持自己的孩子上大学,也许对于我们上一辈的人来看,只有上了大学,有了丰富的知识,才能有出入,以后工作能赚大钱,我们对比家庭成员中最高收入与最低收入的差距时发现,一般都会超过1000—5000人民币,说明家里总是有个赚钱比较多的,而他往往就是大学生未来毕业要超过的那个目标吧,另外,我们发现,在大学里做过兼职的人很少,往往只有那么家里的确比较清贫的学生回去赚额外的生活费,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家里希望孩子能把时间多花在学习上,而不是什么打工。

值得一提的是,大家对政府扶助贫困户的做法几乎都是大力支持,也许是因为这个对减小贫富差距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很多人都表示家里的收入是在上涨的,我们觉得这个是不言而喻的,因为现在的物价在上涨,假如收入没有同时上涨,怎么可能是继续以前生活或是有提高呢,此外,当我们问到是否能保持收入支出平衡,合理分配收入时,大家都很茫然,都说不确定,要视情况而定。

2、如何保持家庭收支平衡与理财。

调查中能看到,很多家庭不会保持家庭的收支平衡,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做好家庭理财显得尤为的重要,在确定家庭理财计划之前,首先要对家庭的消费做系统性的分析;其次在家庭开支方面要分清轻重缓急,同时,储蓄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非常重要,至于家庭理财采用什么方法,还要视家庭情况而定,以下接受几种好的理财方法:

计划开支法:先对家庭消费做系统分析,在月初把每月必需的生活费(包括水电费、饮食费、电话费等)的硬性支出拿出来放在一边,这样就基本上控制了盲目消费。

重点花钱法:现在的家庭消费大体有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生活必需品消费,如吃穿,第二方面是维持家庭生存的消费,如房租、水电费等,第三方面是家庭发展、成员成长和时尚性消费,教育投资、文化娱乐消费等,这些消费对每个家庭也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具体开支就要分出轻重缓急。

活期储蓄法: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存款储蓄很重要,尤其是针对新婚不久的夫妇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这样的家庭需争取每月有一点可以应急的活期储蓄。

民主协商法:夫妻双方通过民主协商,根据各自的收入多少,制定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提取家庭公积金、公益金和固定日用消费基金,原则上,提够家用后剩余的归各自支配。

家庭集权法:这在夫妻有小宝宝的家中实行较好,一般的做法是夫妻一方集中管理全家的所有收入,并在民主原则下使用,较普通的情况是经济大权由妻子掌握。

分权法:这在两地分居的小家庭中实行较合适,其基本做法是双方商定,各自拿出共同接受的数目存入银行,剩余部分各自留用,待有孩子或一起生活时再调整办法。

3、关于助学金的看法。

关于助学金分配的问题我们在调查后,结合自己的了解,产生了一些看法,助学金是奖给那些家庭贫困的学生的,用于资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专项资金,每年一到发放助学金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遇到些问题,有的学生说为什么有他的没有我的,我比他家庭情况还不好;有的说为什么我是二等,他就是一等呢,首先,我们不排除个别老师在分发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但这一定是个别情况,绝大多数老师还是很公平的来处理这些问题,我认为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相对的公平,辅导员在选择发放助学金的时候,会遇到很多问题,但是贫困学生的生活费一般很低,尤其是平时花钱上很是节俭,所以助学金评选采用班级先投票,辅导员微调的方法来决定资助学生比较好,因为有些学生家庭确实困难,但是又不想让同学知道,这些班干部就应该把好关,完全的按投票也是不行的,另外,可以适当扩大资助面,班级的资助份额是一定的但资助学生是由自己自行安排的,这样的话各班级根据班级特殊情况可以自行安排资助学生,这样也是一个好的办法,降低个人金额度,加大资助面都是好的方法。

我们希望那些没有获得助学金的同学,假如你感觉你比他贫困,也许不一定是事实,学生都爱在同学面前尽量显示自己的优点,好的一面,包括家庭环境,都不希望同学因为家庭环境看低自己,但这不能作为你认为他条件比你好的原因,值得一说的是,我们贫困生没有必要怕别人知道自己贫困而装作自己很有钱,那样反而吃亏的是你,辅导员在例行自己的职责发放助学金时,一般都会资助那些更需要资助的人,希望学生们能够更好的理解辅导员。

4、城乡差距依然存在。

在我们调查来看,生活费比较少,而且参加兼职的同学大多是来自农村的,而对钱的使用比较随便的往往是那些城镇长大的同学,这里映射出一个我国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城乡差距,从网上调查下来的数据来看,以受教育为例,20xx年,我国农村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85年,比城市平均水平少3年;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农业从业人员最低;20xx年,全国3/4以上的文盲、半文盲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截至目前,农村还有近1亿人口没有获得医疗服务,3000多万贫困人口得不到及时的医疗服务,近20%的县未达到20xx年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目标的基本标准,4亿多农村人口尚未饮用上自来水,近8%的农村婴幼儿没有享受免疫接种,此外,目前农村的电话普及率只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城市的水平,这种城乡之间公共通讯资源的差异,一定程度上也扩大着城乡间获得知识、信息、技术、观念的差异,可以看出,可量化和不可量化的点点滴滴,构成了今日城乡间的鸿沟。

这道鸿沟,实则是发展程度的差异,因此,改善城乡差距也成了我们首要讨论的问题,我认为解决贫富差距的方法有以下一些:首先,加强农村基础建设,为农民建立起市场中心和交流中心,加快信息流通,因为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城乡分割,无疑也将进一步拉大城乡居民在科技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上的差距,形成信息时代的两种公民,在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条件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支撑起来的将是一个是衡的社会,其次,在政策上应积极保护农业,扩大农业投资,我国现阶段,农民几乎不能享受到国家政策上的什么优点,农业没有特殊性可言,因此也很难会有特殊的发展,这些都需要政府在政策上有一些大量的投资,再次,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调节城市居民的高收入,农民收入增加,才能真正把农民、农业、农村中蕴藏的巨大潜力焕发出来,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增加,才能真正使中国稳定,政通人和;只有农民增加收入,减轻负担,才能保持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多样化,发挥民族特色,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然后,应该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民教育,在农村中建立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和学习班,进一步扩大义务教育,最后,政府也应该加快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只有在确保温饱的情况下,才能完成以上预期,不然只是纸上谈兵,农村的生活质量起来了,富裕了,城乡差距自然会逐渐缩减。

总之,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从对我校大学生这个团体的调查中可以认识到很多,大家家庭的收支及分配不平衡,助学金方面学生间有较多的矛盾,农村和城镇的经济差距依然不容乐观,希望在未来几年内能有所好转。

大学生课外读书调查报告

经统计,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发现大家先不论读的是什么,但最起码都是挺重视读书,受调查的所有人(100%)都认为大学生是应该多读书的。有63.6%的人每学期可以看6本以上的书,所有人每天读书都可以达到一个小时以上,有27.3%的人甚至可以达到4个小时的阅读量。同学们普遍也可以在假期花费5%~10%的时间来读书,这种读书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

但态度端正并不代表就是喜爱,当问及平时最爱的课外活动且只能选一个时,45.5%选择了上网,27.3%的人选择了上街,还有18.2%选择了唱歌,运动只有9.1%,读书则完全被抛弃了。

在当今的社会,物质文明日益地发展,新鲜有趣的事物是层出不穷,以前学生日常的课余活动正渐渐离我们远去,取而代之的是上网,聊天,逛街,购物,ktv……网络的魅力远远超越了书本,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过多的闲暇时间投入在网上,网络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上网已成为了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就连阅读也是一样的逃脱不过,从数据中可以看到就算是看书,其中选书原由有27.3%的人是因为网上排名,阅读的主要途径有54.5%的人还是通过网络在线或下载!

高校在校生一直被视为一个最主要的阅读群体,但同样他们的纸质媒体阅读目前也在大幅度下降。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到网上下载文章与书来读。用他们自己的话说,省钱又省时,何乐而不为!

但他们往往忽视了一点,网上的知识缺乏系统性,网上的书籍与知识也是不完备的,网上阅读只能算浏览。而文科学习涉及到的好多书籍,需要精读,就是说需要一个反复阅读、咀嚼思考的过程。一个具备相当人文素质的大学生,仅仅能够获得信息还不够,还必须经过认真的努力,通过课内与课外的阅读,培养一种思考能力,受到一些最基本的学术训练,以至能够加工、利用这些信息。

而且在刚才提到的高阅读量(63.6%的人每学期可以看6本以上的书)中,又有多少的含金量呢?大学生喜欢的书籍类型前三名是网络文学,校园作品和文学名著;阅读的杂志有54.5%是时尚休闲类;81.8%的人阅读课外书的原因是满足个人兴趣需要;当大家提到“书”这个名词时,潜意识中反映出来的几乎都是小说。

这说明了什么?大家是在读书,但绝大多数都是在读闲书。与自己专业,自己未来都无关紧要的书,大量的涌进了好不容易争来取的读书时间!整合起来就是这样的,每周下课后,上网,顺便下些电子小说,回来到寝室就开始大量的阅读,看累了还可以拿些时尚休闲类的杂志来看,到了周六、日女生去唱ktv,完了去逛街、买衣服,男生就继续上网或打点篮球做做运动。

大部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就这样虚度了。但还有一部分人,他们阅读的出发点是满足未来社会的需要,他们喜欢读名人传记,自然科学,经济类、纪实类和哲学,他们会看外语类杂志,这些人不能说他们一定会成功,但相信这样一句话:“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他们准备了,所以成功的几率也就大了!

通过这次调查,希望更多的大学生可以抓住课余时间,去好好的读书,读好书,读有用的书,读纸质书!

大学生日常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说,校园里出现的不良消费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但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家长和学生的感情;还在某种水准上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学生个人来说,这个时期形成的道德观点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所以,中国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值得重视,而且刻不容缓!

本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了解他们当前的消费情况,以期挖掘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对应有效的改善措施,促动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作者对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汕头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商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等面向全国招生的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实行随机性匿名问卷调查和访谈。接受调查共320人,平均年龄20、8岁,平均年级为2、1年级。

2、方法:一是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是根据大学生消费的相关情况自行设计,经预试、反复修改后形成,问卷题型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发145份,有效问卷138份;二是网络问卷调查,通过qq、email、留言板等方式让各大高校的部分学生网上答卷。填写网上调查问卷的人数110人,问卷做到了随机发放;三是一对一谈话或座谈会等形式获取信息,进一步了解被调查者的消费心理和价值取向。访谈的方式随机选择了愿意接受访问的65人。三种形式形成互补,相互促动,使我们的研究更具客观性。

3、资料处理:全部原始数据采用exel2003实行分析和统计。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月消费总额贫富差别大。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5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这个幅度,少于350元或多于12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350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水平与普通学生差别相当大。

3、饮食方面开销大。无论是否贫困生,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4、通讯网络费用过高。被调查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92%,其中70%的贫困生也拥有手机。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50元-100元,贫困生的手机费用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也有14%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50元以上。

5、日常资金来源和家庭收入。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家里提供。其中贫困生勤工俭学的人数比普通学生多出十个百分点。而贫困生对于外出兼职比普通学生有更热切的期望,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可见,贫困生有着更迫切地锻炼自己、早日投入社会的意识。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学生家庭月收入整体上以1000元-2000元居多,而贫困生的家庭月收入以500元-1500元居多,有25%还是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特困户。

6、先进的消费方式悄然成风。绝大部分学生购物都喜欢现金消费,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喜欢银行卡信用卡消费方式。可见,一些比较先进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大学生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校园卡、银行借记卡会成为大学生钱包里的必备品。学生使用信用卡也逐渐悄然成风。

7、男女生间的消费差异。调查结果显示:现代的大学生中,男女方恋爱支出基本成持平趋势,部分女生恋爱支出还甚至超过了男生。在建立和培养自己人际关系方面,男生的开销远比女生大,而在形象包装方面,女生又会略胜一酬。在对于是否会计划月生活费的这个项调查中,选择有计划的女同学仅为28、4%,男同学则为37、1%。

8、大学生对自身消费现状的看法。无论贫困生还是非贫困生,对于自身的消费现状,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是觉得刚刚好的,一成的贫困生觉得自身消费现状偏低。而剩下的绝大部分,都是认为自身的消费现状是偏高的,同学们普遍都有在不知不觉中花了钱的体验,但绝大部分的同学都没有切实地想过要如何去正视自身消费过高的问题以及想出应对措施,可见,大学生还未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成熟的消费观。

三、结论与讨论。

1、结论。

(1)大学生的消费构成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与社会接轨。

从调查中能够看出,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网络方面的费用较多,俨然大学生圈子也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多地意识到了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费方式,进而提早融入社会。而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也受到大学生们欢迎,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

(2)理性消费仍为消费主流。

大学生的绝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饮食方面,而玩乐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还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而不会沉迷于玩乐。因为消费水平有限,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尽量精挑细选,不会一味求贵,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所以较为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3)消费表现向多元化发展。

大学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时,也在服饰装扮这个方面明显消费。而作为饱读圣贤书的天之骄子们,学习之余也会不忘逛逛学习用品店和书店,为取得各类证书的补课充电也成了大学生的一个消费热点。部分手头宽余的学生还手头上还会拥有一些如照相机、mp3等数码产品。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4)恋爱费用支出过高。

大学生刚开始恋爱为稳固恋情和讨恋人欢心所付出的“恋爱费”比较高,这是大学生消费中很不合理的一部分支出,因谈恋爱而每月的生活费入不敷出的大学生大有人在。这种不合理的消费也会导致一种错误价值观的形成,容易让大学生们认为爱是建立在金钱之上的。所以,恋爱支出过高的现象应制止。

(5)贫困生的消费水平虽然偏低,但消费构成比较合理。

贫困生因为消费水平有限,他们日用的资金来源除了家里提供之外,还有国家、社会资助和勤工俭学等途径。正因为他们的钱得来不易,故他们会对生活的各种开支精打细算。他们主要的花费在于饮食、生活用品和学习充电方面。另外,因为对接触社会的要求更为强烈,他们能够把握到社会一定的消费动向,而能否择优地去跟随。

(6)合理理财和储蓄观点仍十分淡薄。

调查中,绝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清楚地理解到自己的消费组成不很合理,但极少数的大学生会有规划自己的消费组成的意识。他们大多会在不知不觉中盲目地追随了流行于校园中的消费大潮,而缺乏了自我判断和自主意识。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都超出了预计,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够在银行帐号上拥有自己的一笔积蓄。

2、大学生消费构成不合理的因素分析。大学生本身的心理素质还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成熟。容易被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迷惑。但作者认为,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这种种消费不合理现象,不但仅与大学生本身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的特性相关,还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密不可分。

(1)社会不良消费风气影响。

首先,学生的高消费很绝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社会整体消费结构不合理。当前,社会上重视高消费,这种导向错误的助长了学生之间的攀比风。另外,现今社会上流行着透支的消费方式,大学生是对社会潮流有敏锐触角的群体,加之相对缺乏自主判断力,若没有得到适当的引导,很容易就会从此走进了消费的误区。

(2)校园错误消费氛围的催化。

学校也是一个消费习惯与方式迅速传播的一个介体。大学里面一般都是同龄群体,对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它的群体规模和价值往往被大学生作为个人行为的重要参考系。一旦攀比之风,追求之风,请客之风在同学之中有了苗头,大学生们就会竟相效仿。加之高校教育中普遍缺乏对树立大学生准确消费观的教育。就算有类似的教育,但一般都是深度不够或教育意义不强。

(3)家长不当消费观点的延伸。

家庭在培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普遍对准确消费观点的教育不足。传统的家庭教育首先注重的是孩子德育的培养,现代的家庭教育注重的是德,智,体多方面的培养,但一直以来,家庭教育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是对孩子消费的培养。另外,很多家长自身没有一个健康的消费观点。家长们怕比别人差,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穿好,吃好,玩好,从而助长了孩子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

四、对策与建议。

1、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要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学生们对自身的消费现状需要有更理性的思考,在大学生活中就要注重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良好的消费习惯。要强调“合理和适度”消费,提倡“量入为出”有计划的消费。注意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自觉抵制不良消费风气影响。

2、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大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所以在消费的过程中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要选择适合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标准,而不能因为攀比而一味追求和高标准、高消费。要克服这种心理,大学生们就应树立适合时代潮流的、准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准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

3、贫困生应正视自身消费现状,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贫困生们作为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消费水平是相对落后的,但是他们的消费欲望并没有衰减。所以,贫困生更要注重正视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查中一位贫困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清扫校道时,我会对走过的每个人微笑,因为我知道,靠自己双手挣的钱是最光荣的”。这是一种很好的心态,贫困生应积极地面对自身情况,按切身实际分配消费。

4、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习惯。对于尚未有固定经济来源的大学生来说,精神消费不但能补充物质生活上的不足,还能让大学生有更深的精神内涵和更丰富的精神生活。所以,大学生应通过各种教育和文化活动,把娱乐和知识摄取结合实行,以陶冶性情,获取知识。另外,要注意强调绿色消费,反对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行为。

5、大学校园应形成更好的消费氛围。学校氛围的影响对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至关重要。但是,针对大学生年龄和消费行为的特点,在校内展开消费道德教育不应是单纯的说教,而应该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加以引导。所以,我们在此呼吁学校方面应注重对大学生消费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同时能够把勤俭节约这项中国的传统美德加以发扬,能够在校规、校训上加以体现。这样的措施不但能使大学生们重新树立准确的消费观,还能从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抓起,从而使广大学生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

大学生日常生活调查报告

(一)本次调查通过网络面向广西师范大学大一至大四学生发放问卷100份,回收且实际有效100份。调查样本基本情况:大一80.65%;大二12.9%;大三6.45%;大四0%。

(二)本次调查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大学生对于假期的自我观感关于假期计划,15%的同学表示有,并且很具体;48%表示有,但不具体;37%则表示没有计划安排。关于假期计划执行力度上,12.3%的同学表示一直坚持;57.9%表示实行一段时间就坚持不下去:29.8%则表示没有付诸实践。在回答如果假期里无事可做会有什么感觉的问题上,28.3%的同学表示会觉得日子很逍遥自在,很舒服;25.2%表示很自责,觉得浪费了很多时间;40%则表示觉得自己很颓废,但也很无奈。关于假期生活规律性的问题上,22.58%的同学认为自己的生活非常规律;58.06%认为比较规律,无太大变动;19.35%则表示不太规律,尤其是饮食和睡眠。从以上三个问题的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学生对假期安排还是比较有规划,能充分合理的利用假期时间,超半数的学生在计划的执行力度和坚持时间上还是付出了一定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从中也能看出一部分同学对于自己的假期生活感到颓废,却也没有想办法改变现状,怨天尤人,最终假期也会在他们得过且过中消逝。,每天的生活多是随心所欲,晚上不睡,白天不醒,生活规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有的同学假期完全没计划或者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计划只是空置。我觉得这也折射出了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对未来规划意识不强,自控能力不够,行动力不足。

2、学习方面关于制定假期计划,24.5%的学生选择了学习或参加培训班;20%选择了与亲朋好友聚会;15%选择了外出旅游;22.5%选择了打工或参加社会实践;18%则选择宅在家。在学习态度方面,36.8%的学生表示在假期也要抓紧学习;27.5%表示假期就应最大程度的放松,暂时不学;29.2%表示在假期中无考试压力,不想学。从以上两个问题的数据可以看到,大多数学生都有重视假期学习的意识。通过访谈和观察我们也了解到有一部分学生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打算充分利用假期时间提升自我。比如,参加英语培训班,为四六级考试做准备;多看书,补充精神食粮;利用假期成块的时间,学习驾驶这种需要他人、驾校教授的技能,考取驾照;还有学习某项技能或为考取各种证书做准备,提升未来就业竞争力。但有一部分学生却存在这样的意识:只要逃离了学校,逃离了考试,就不用学习。在漫长的假期中,无上进心无紧张感,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屈指可数。

3、社会实践方面在假期计划上,22.5%的学生选择了打工或社会实践。在做何种暑假工上,47.3%的学生表示选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12.5%表示做工厂里的工人;7.4%表示选择销售员或餐饮服务员;13.6%选择家教;8%选择志愿者;关于假期实践目的,26.38%的学生是为了挣钱,增加收入;35.46%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38.26%是为了积累一些社会经验。从以上三个问题的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找兼职是为了锻炼自己,并希望与自己的专业对口或以后的工作接轨,对以后步入工作岗位起一个过渡作用。也有一部分的学生是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假期兼职打工,赚取生活费。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方式也日益丰富。但无论是何种形式,都是大学生积极融入社会,在社会中不断磨练自我、提升自我的体现。

大学生日常生活调查报告

(1)大学生的消费构成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与社会接轨。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网络方面的费用较多,俨然大学生圈子也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多地意识到了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费方式,进而提早融入社会。而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也受到大学生们欢迎,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

(2)理性消费仍为消费主流。

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饮食方面,而玩乐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还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而不会沉迷于玩乐。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尽量精挑细选,不会一味求贵,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所以较为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3)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

大学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时,也在服饰装扮这一方面明显消费。而作为饱读圣贤书的天之骄子们,学习之余也会不忘逛逛学习用品店和书店,为取得各类证书的补课充电也成了大学生的一个消费热点。部分手头宽余的学生还手头上还会拥有一些如照相机、mp3等数码产品。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4)恋爱费用支出过高。

大学生刚开始恋爱为稳固恋情和讨恋人欢心所付出的恋爱费比较高,这是大学生消费中很不合理的一部分支出,因谈恋爱而每月的生活费入不敷出的大学生大有人在。这种不合理的消费也会导致一种错误价值观的形成,容易让大学生们认为爱是建立在金钱之上的。所以,恋爱支出过高的现象应制止。

(5)贫困生的消费水平虽然偏低,但消费构成比较合理。

贫困生因为消费能力有限,他们日用的资金来源除了家里提供之外,还有国家、社会资助和勤工俭学等途径。正因为他们的钱得来不易,故他们会对生活的各种开支精打细算。他们主要的花费在于饮食、生活用品和学习充电方面。另外,由于对接触社会的要求更为强烈,他们能够把握到社会一定的消费动向,而能否择优地去跟随。

(6)合理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

调查中,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消费组成不很合理,但极少数的大学生会有规划自己的消费组成的意识。他们大多会在不知不觉中盲目地追随了流行于校园中的消费大潮,而缺乏了自我判断和自主意识。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都超出了预计,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够在银行帐号上拥有自己的一笔积蓄。

2、大学生消费构成不合理的因素分析。大学生本身的心理素质还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成熟。容易被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迷惑。但笔者认为,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这种种消费不合理现象,不仅仅与大学生本身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的特性有关,还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密不可分。

(1)社会不良消费风气影响。

首先,学生的高消费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社会整体消费结构不合理。目前,社会上重视高消费,这种导向错误的助长了学生之间的攀比风。另外,现今社会上流行着透支的消费方式,大学生是对社会潮流有敏锐触角的群体,加之相对缺乏自主判断力,若没有得到适当的引导,很容易就会从此走进了消费的误区。

(2)校园错误消费氛围的催化。

学校也是一个消费习惯与方式迅速传播的一个介体。大学里面一般都是同龄群体,对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它的群体规模和价值往往被大学生作为个人行为的重要参考系。一旦攀比之风,追求名牌之风,请客之风在同学之中有了苗头,大学生们就会竟相效仿。加之高校教育中普遍缺乏对树立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教育。就算有类似的教育,但一般都是深度不够或教育意义不强。

(3)家长不当消费观念的延伸。

家庭在培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普遍对正确消费观念的教育不足。传统的家庭教育首先注重的是孩子德育的培养,现代的家庭教育注重的是德,智,体多方面的培养,但一直以来,家庭教育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是对孩子消费的培养。另外,许多家长自身没有一个健康的消费观念。家长们怕比别人差,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穿好,吃好,玩好,从而助长了孩子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

大学生日常生活调查报告

经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可以看出我们的低碳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我们总是这样形容地球为我们的“母亲”,但是日益恶化的环境正在威胁着我们“母亲”的寿命,总是以为地球上所拥有的资源能源是无限的,但是人们的过度的浪费,已经使这些’“无限”的资源能源在逐渐的变成“有限”的!请爱护我们的环境,因为“只有一个地球”!也许现在我们感受不到环境的恶化威胁到了我们的生存,甚至愚昧的人觉得与己无关,但是有没有想到几百年以后我们的子孙后代应该去哪里生活呢?难道要伴随着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而永远的消亡吗?针对低碳环保的问题,暑期实践。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实践报告,更希望可以借此来了解人类生存的环境到底如何,借以警示愚昧的人类!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碳大量排放,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这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为了维护人类自身和子孙后代的健康,必须积极防治环境污染。为了做好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我们每一个公民必须努力增强环境意识:一方面要清醒地认识到人类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往往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另一方面要把这种认识转变为自己的实际行动,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态度积极参加各项环境保护活动,自觉培养保护环境的道德风尚。

这次活动还让我认识到:

1、“团队精神、共同合作”在工作中的重要性。

2、前期准备工作在整个过程中的重要性。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都被人说烂了,只有经历后才能体会到他的真正含义。要是你在工作前不准备充分,你就不能够搞好你的活动。因为你的活动因为参与的人很少,你就肯定会手忙脚乱的。

3、我觉得做一件事,只要你用心去做了,不管结果怎样都是成功的。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让我们真正学到不少,对社会的理解也在活动中加深了。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的从各方面武装自己,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己。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大学生,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努力学习好各种知识,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到校园外的社会去锻炼自己的意志,增加自己对复杂社会的进一步了解,增强自身社会责任感,增加适应社会的能力,为我们大学毕业完全进入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大学生日常生活调查报告

1、本次实践活动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它让我们学会试着去分析和讨论问题,提供了一次能让我们深入地了解一些问题并能提出相关建议的机会。在实践过程中每一位组员都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提高了个人的素养,从发现问题到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时我们也学会了怎样在争议中达成一致,学会互相团结与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总的来说,这一次实践起到了对自身能力提高的效果。

2、实践结论。

本次实践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同学的生活状态都属于亚健康状态,我们都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睡眠不够和锻炼不够,针对你这些问题我们给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

3、实践注意事项。

本次实践由于组员较少,我们发放的问卷数量不够,且范围较为集中,调查结果可能偏向符合工科生的实际情况,缺乏整体代表性,广泛性,得到的结论也可能存在偏差,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努力克服困难,尽力做到最好。

大学生日常生活调查报告

1.对各年龄段人群进行询问。

2.在小区草坪捡拾树叶垃圾。

3.去公园社区进行实地访问。

4.上网查询资料,制定宣传策划。

7.问卷调查: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人们对环保的认知程度和环保观念;。

8.小组成员与居民、学生交流环保宣传心得。

9.回收居民家中的可回收的生活垃圾,进行返厂再生产。

大学生日常生活调查报告

根据调查显示,我校学生的恋爱现象较为普遍,在学校里成双成对的情侣也几乎随处可见,从回收的调查问卷中显示大学生对恋爱的认可程度也非常之高,达75.53%,而且大学生在选择自己恋人上已趋多元化,不只是以貌取人了,更看中对方的人品、学习成绩、家庭背景,综合考虑的人占调查总数的70.21%,这也说明当代的大学生已日趋理智。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同学的恋爱目的是正确的,但也有一部分人存在着某种问题,特别是男生,有个别同学恋爱是为了追风,也有绝少数是为了金钱,而女生中这种思想基本没有。从对恋爱与学习的问题上看,超过半数的同学能够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学习上,能较为妥善地处理时间上的分配;从对恋爱中两人所谈论的话题和对恋爱的结果来看,大部分人对将来不抱多大希望(占63.78%),所以在平时交谈中也很少涉及到将来两人的打算。

大学生日常生活调查报告

在放假前早已经制定了周密的假期计划,但是回到家后睡觉、看电视、上网、看小说成了部分大学生在假期的主要活动,没有假期盼假期,假期到了又觉地无聊,由此这就引发出了一部分人整天过着中午睡到12点、晚上看到12点、吃到12分饱的无聊生活;还有一部分人干脆整天不回家,三五成群的结伴左窜窜、右溜溜,没事打牌、上网、喝酒、吸烟......短暂的几个月就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在被我问及的一些人中都是千篇一律的这样回答:回家太无聊、太没意思了......

对于大学生们喊寒假无聊、没意思的这一客观事实,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我们深思。其一,大学生们因为假期的到来,某种程度上达到极度兴奋以致自制力减弱过度放纵。其二,大学生们抱着在学校吃够了苦头,回家则要好好享享清福的念头,整天只顾自己清闲而忽略了多帮父母分担点家。其三,我们大学生不注意与父母沟通,由此常常造成两代人之间不能互相理解,近乎形成"冷战"。其四,大学生们缺少社会实践,往往安静的呆在家里而不敢或不想出去风风火火地闯一闯。通过对暑假生活调查,我们不由得感到欣喜,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风貌,同时也感悟到大学生们独特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暑假成为很多大学生学习的新阵地,展现青春风采,施展一技之长的好机会。总之,大部分大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度过一个健康有意义的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