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自我鉴定>2023年青藏高原一株柳教案(精选5篇)

2023年青藏高原一株柳教案(精选5篇)

作者:字海 2023年青藏高原一株柳教案(精选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青藏高原一株柳教案篇一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高原上的这株柳树处逆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生命力。

与命运作抗争的人生哲理。

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处逆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生命力。

难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受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处逆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生命力。

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课文,一读柳树,感受高大

1、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这株柳树是什么样子的,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柳树的样子?指名回答,出示第五自然段。

大家把这个自然段仔细地读一遍,想一想,这株柳树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

交流:

(1)两合抱指的是什么?请学生演示,说明什么

(2)巍巍然是什么意思?

(3)你最喜欢这一段中的哪一句?愿意带着你的感情来读吗?

这株柳树庞大的树阴、粗壮的枝干、坚硬的枝条、葱绿的叶子无不向人们昭示着生命的伟力。

(4)让我们一起把这段话再读一遍,体会柳树的高大粗实。

(5)再次读第二小节课文。(媒体出示)

原跟我们这里有什么不同?

交流:这就是青海高原,大家看媒体,看到了青海高原,你想到了哪些边塞诗词?同桌先讨论讨论。

交流: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在这样的环境中,作者看到了这株柳树,他觉得怎么样?用书上的词:神奇

指导朗读:让我们带着这种神奇的感觉读课文的3、4自然段,指导“哦”的读音。

三、二读柳树,走进柳树生活历程,体会柳树的顽强

1、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说说青海高原恶劣的生长环境。

写成了一首小诗,想把它奉献给大家。

(音乐)诗朗诵:

你 也许是一粒柳絮 风把你卷上高原 恰好遇上水你有幸萌发

3、你也想像老师那样来赞颂它吗?那就大声地朗读。

4、课文又是怎样进行描写的?学生自渎,思考:在青海高原上存活这样一株柳容易吗?

5、学生自学后相互交流。

出示:

(1)、“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

(2)、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

(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让我们再来看一看青海高原吧,看媒体,讲述:是啊,环境是多么恶劣,青海高原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被称为世界屋脊,它平均海拔三千米以上,在青海高原,有的地方夏秋两季连续干旱,一滴雨也不下,年平均气温很低,最冷的时候达到零下二十多度。在这样的环境中,这株柳树竟然活了下来,真是一个奇迹!

6、为什么说是唯一的一株柳树呢?还有没有其它的树呢?为什么?那这株柳树是怎么长起来的?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株柳树的生长过程?(第 7自然段)

7、请大家默读7自然段,学生自读思考:在作者的情感世界里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

8、划出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语句,等会我们来交流。

(1)长到这样粗的柳树……重新抽出了新条。(相机理解两次“经历过”)

(2)从这一次又一次,一回又一回,你体会到了什么?

(3)你能把这一段改成诗的形式来赞美柳树坎坷的经历。

小结:这就是青海高原上唯一的一株柳树,它抗干旱,斗严寒,造就了生命的奇迹;它顶风雷,历雷电,复苏,抽条,起死回生,具有多么坚强的精神!我们再一次情不自禁地赞叹道(三读第二节句子)

四、三读柳树,启迪人生

1、再读描写柳树的这段文字,学生谈新的体会和理解。(理解“锻铸”)

2、在青海高原上是什么锻铸这株柳树的?

3、小结并引读

5、学生读后交流,明白人生哲理。

6、让学生思考:课文写到这里已经很完美了,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家乡灞河边的柳树呢?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第8自然段,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一样吗?

(3)小结:作者是借灞河边的柳树来反衬出青海高原上的柳树的顽强。

(4)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有着天壤之别!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为了生存,付出了怎样艰苦卓绝的努力呀!然而这株柳树却没有抱怨命运,(引读)“也没有……而是……终于……”,在对比中突出了这株柳树的神奇。(生读)“命运给予……绿阴。”在作者眼中,这株柳树仅仅是一株柳树吗?那是什么?(精神、品质、力量等)

(a)媒体显示:霍金、张海迪、司马迁、桑兰……配上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c)填空:

(1)( )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 )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2)( )扼住命运咽喉的人,( )能创造生命的奇迹!

(3)( )遇到怎样的困难,我们( )要勇敢面对,成为生活的强者!

六、总结课文

今天,我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去了青海高原,进行了一次激动人心的精神之旅,看到了那里唯一的神奇的柳树。(四读)第二节的句子。此时,我相信这株昭示伟力、造就奇迹、显现顽强精神的神奇的柳树,也已经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心田,让我们永远记住它——(生读)“青海高原一株柳”。

七、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白杨》,比较两篇文章的相似之处,写好读后感。

青藏高原一株柳教案篇二

板书:柳同学们,谁来谈谈你在哪儿见过柳树?看来,在我们这儿柳树是极其平常的一种树。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就写了一棵柳树,它生长在青海高原上。(板书课题)

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这篇文章写了柳树的哪几个方面?通过学生互补,最后板书:样子、生长环境、生长过程。学习一篇写景状物的文章,我们就要先理清文章写了景物的哪几个方面。

有哪些地方读不懂?出示:“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1、学习柳树本身的特点。

为什么说这是一棵神奇的柳树呢?我们先来看看这棵柳树的样子。

抓住重点词句:“两合抱粗”(引导学生做动作理解)、“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与合班教室比较)、叶子绿得苍郁(引导学生与平时见过的树叶比较),使学生体会到柳树的特点是:粗大、茂盛。

谁能用读的方式,使我们眼前看到这棵茂盛的大柳树?

指生读。

指导读。师:老师读第一句,请你们注意听,我将哪些词语稍稍强调了一下,等会儿你读的时候,也把相关词语进行强调。

谁能用读的方式,使这棵柳树撑立在高原之上,撑立在我们面前。(及时鼓励学生)

2、结合生长历程及环境,体会柳树的顽强。

(1)就这样一棵茂盛的大柳树,怎么会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程度呢?课文的最后一段有这样一句话。出示“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一片绿阴。”

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的六、七自然段,看看命运给了哪些致它于死地的打击。(小组学习)

学生汇报:干旱、寒冷、高原风雪、雷轰电击

(2)想象环境恶劣。

师:这哪是一般的干旱,这哪是一般的寒冷!请同学们微微闭上眼睛,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株什么样的柳树?我们乘坐着时空隧道,来到青海高原。这儿的地势好高呀,平均高度在海拔3000米以上,是泰山顶峰高度的两倍。眼前是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远处是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这儿的气候非常恶劣,有时夏秋两季一滴雨都不下,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偶尔雷电轰鸣(放录音);冬天来了,温度在零下十多度,大雪纷飞,北风呼啸(放录音)……你们看到这棵柳树了吗?什么样子?(生谈)

师:它在坚持。(它在熬,它在挺,它在和死神抗争)

师:这棵柳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的推毁,一次又一次地起死回生。它坚持着,它奋斗着,它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著名作家周国平说得好“苦难是大美!”正因为这株柳树饱受致死的打击,忍受住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最终才长成了一株茂盛的美丽的柳树。

(3)面对着这株柳树,此时你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让我们怀着敬佩的心情来读。

出示课文最后一段。“这株柳树……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3、拓展:

同学们,当我们再次面对这株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的柳树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总结学习方法:同学们,写景状物的文章,我们在学习的时候,首先要读书看写了景物的哪几个方面,然后再品读,抓住语言文字体会特点,最后整合全文,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了这篇课文,你还有什么疑问?

青藏高原一株柳教案篇三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并正确读写。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研读语言文字并通过合理的想象,能够体会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学习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命运抗争的精神。

3、借助语言材料,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不抱怨命运、敢于与艰难环境作抗争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见过柳树吗?它给你的印象是怎么样的?你知道哪些咏柳的诗词吗?今天我们将来学习一篇关于柳树的文章,它跟我们平常见的柳树可不一样哦,想知道它的不一样在哪里吗?我们现在就来学习——《青海高原一株柳》(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个别读课题。

二、初学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

(1)注意下列字的读音:“怨、韧”是前鼻音;“卓、滞、铸”是翘舌音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深邃、凝滞、苍凉、粗实、锻铸、虐杀、摧毁、伫立、撑立

2、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后进行评价

三、学习课文

1、 出示图片让学生对青海高原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感受青海高原的寒冷、环境的恶劣。

2、(过渡)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中生长着的怎样一株柳树?(指导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3、课文中有一段话直接描写了这株柳树的形象的,请找出来

板书:神奇

4、小结:作者在青海高原一路走来有没有看到其他的柳树?

5、作业

思考: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成高原上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精读课文

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1)你认为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

(2)你是从课文中的那句话体会到的?(抓关键词谈体会)

(3)指导学生板书柳树的特点和品质

3、找到描写柳树、能体会柳树特点和品质的句子,反复品读体会。

(1)a、这是我在高原上见到的唯一的一株柳树

(2)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理解“伫立”的意思;在课文中找出与“伫立”意思相近的词语——“撑立”

(3)a风把一团团柳絮抛散到这里,生长出一片幼柳,随之而来的持续的干旱把这一茬柳树苗子全毁了,只有这一株柳树奇迹般地保存了生命。

课文中还有一处也写到“奇迹”,请你找出来并读出来:

b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然而这株柳树却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为什么说这株柳树活着是一种奇迹)

(4)第五自然段描写了柳树的外部形状。指导学生理解青海高原的柳树长得粗壮、坚硬、茂盛,还有独特的色泽的特点,这些都体现了柳树的生命力的顽强。因此它和神奇,而且令人望而生畏。

(5)第7自然段:“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有一回起死回生。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

请说说你对柳树顽强精神的体会和感悟

4、结合板书进行小结

青海高原上的一株柳树“树干粗壮,浓阴覆盖,色泽独特,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令作者感受到神奇又望而生畏,所以当作者第一次见到它是不由得“哦”了一声。

5、课文中作者不仅写到青海高原上的一株柳树,还写到了其它的柳树,找找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1)自由读课文,找出描写家乡灞河边的柳树的句子

(2)指名读句子,说说你从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抓关键字)

(4)结合句子“同时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谈谈你自己的理解

6、指导学生读:“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

“九十九条死亡之路”指的是什么?(联系第7自然段来谈谈)

“一线希望”又是怎样的?

“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它成就了怎样的绿阴?

这句话仅仅是在写柳树吗?你由这句话想到了什么?(联想一些名人、平凡人在逆境中成长的事迹。)

三、总结课文

1、学习课文之后,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2、学生交流

3、教师总结:希望同学们能像“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样,勇敢克服困难与挫折,不抱怨命运,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艰难环境作斗争。

四、布置作业(略)

板书设计

青海高原一株柳

生长环境

神奇     顽强         生长过程          人生哲理

不同命运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哲理散文,以酣畅淋漓的笔触介绍了生长在青海高原上的一株粗壮的柳树,它虽然平常,却又是一株令人敬畏、有着顽强生命力的、神奇的柳树,告诉人们面对人生的困境和艰难,不能抱怨命运,应该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生存环境抗争。

学生分析:

虽然学生有了一定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品读赏析能力;对柳树也熟悉,也学过咏物、表现生命力强的文章。但没有接触过通过侧面环境的描写、多角度来咏物、表现生命力的文章。

青藏高原一株柳教案篇四

苏教版十一册第五单元15课《青海高原一株柳》

案例背景:

陈忠实写的《青海高原一株柳》是篇借物抒情的散文,这篇课文原是初一学生所学,现在提前到小学六年级。课文文质兼美,但是词句的理解却有难度,尤其需要学生感同身受地去理解青海高原柳顽强生存、不懈拼搏的毅力与勇气更是有困难,毕竟这些小学生身在蜜罐里,长在温室中。课文中有一段对青海高原柳树的描写,一段对这株柳树生长历程的想象,我主要抓住这两段文字进行剖析,让学生在不同环境中生长的柳树的外形差异去寻找高原柳茁壮高大的原因,通过古典边塞诗词感受高原的荒凉,与江南柳的温和舒适环境形成反差,并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去想象高原柳生存的艰难。

案例内容:                

一、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师:读了这篇课文,谁来说文章写了几方面的内容?

生:我发现作者是围绕“青海高原的一株柳树”这一线索。分别写了“惊见”柳树——“神奇”的柳树——以及令作者“望而生畏”这三大部分。

生:我发现作者除了写“青海高原的柳树”外还花了很多的笔墨写“霸河”的柳树。

师:你真是一个善于发现的好孩子。

生:老师,我还发现作者在文中的“推理”及“想象”这株柳树时,不仅仅是在写柳树,好像在教育我们。

师:以前我们学过类似的文章吗?

生:学过……(借物育人)

师:是啊。可是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来安排这些事例的呢?能不能不写呢?

生:沉思。

生:我发现,这样写的优点的确是更突出“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呀。

师:是的,作者在想象与推测中就考虑到了这一点,虽然都是柳树,但是在霸河平原河水边的柳树及易生长。可在青海高原上得的这株柳树,“命运给予他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他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荫。”这就是作者对比的的巧妙之处。

二、回顾全文,总结学法

师:现在学完了课文,你再来给课文分一分段,并概括一下每个段落的大意。相信你一定可以完成得又快又好。

生:我把课文分成五段。第一段(1-2)写在青海高原上的一株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第二段(3-5)写柳树的外貌第三段(6-7)写我的猜测。第四段(8)写我家乡的柳树。第五段(9)点明题旨。师相机板书。

师:你真是一个善于总结的学生。其实这就是散文的一般写作形式:看到的-想到的-推测想象。文章词句华丽,语言流畅、气势磅礴,恰当的想象是描写事务特征的语言更具感染力,有力突出了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精神。

三、回顾段意、学习概括主要内容

其实上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他一定的方法。下面我们总结一下几种方法:

1、段意合并法。(先把文章划分好段落然后概括出每段的段落大意,再把

段的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六素串联法。(写人写事的文章,通常都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六大基本因素。因此,概括这些文章的主要内容时,我们就只要把几个要素弄清楚了,用词语窜连起来,就是该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3、题目扩展法。(有的文章是以题目命题的,我们就可以根据题目去阅读,追朔文章的主要内容在以此基础扩展开来,从而拟显出文章主要内容。

4、中心句概括法。(这种方法,就是借助文章中的中心句来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

5、问题概括法。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读写一篇文章,我们可以想一想,作者所要说明的那几个问题?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6、取主舍次法。(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他的主要的概括他的主要内容。)

师:结合以上的几种方法,我们就来给课文归纳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 本文是按照第五种:“问题概括法”分段的。

师:请你根据这一方法给课文归纳主要内容好吗?

生:本文描述了青海高原上的一株神奇的柳树,经过高原风雪,雷轰电击,却顽强的活下来的故事。

教学、反思:

这一篇散文告诉我们:这棵柳树的“神奇”主要体现在:生长在青海高原恶劣的环境里,能在别的柳树生存不了的环境中生存下来,而且枝繁叶茂,生意盎然。作者因此产生了望而生畏的感觉。文中作者不仅仅在写柳树,同时也在写人,以此来表现对待人生的态度,告诉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生活和命运不可能公平,但只要心中一直充满希望,凭借自己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去努力,生命就会产生奇迹。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勇敢面对,就一定会成为生活的强者。根据课文的内容,可以分为五段,并指导学生概括段意。在教学课文的同时层层深入文章的中心,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达到了文道结合的效果。

其次,在指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时候,我先让学生复习已经学过的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在教几种新的方法给学生、最后让学生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归纳主要内容。这样给学上留下更深的印象。

青藏高原一株柳教案篇五

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认为,小学一至六年级每一课生字学习都是重点。确实,有效理 解词语,是正确把握课文内容,深化内涵的基础和前提。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著名文学家陈忠实的作品,词句堆砌华丽,语言流畅,气势磅礴,恰当的比较、合理的想象使事物特征的描写更具感染力和震撼力,也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了相当的难度。下面我就以这篇课文为例,谈谈如何抓住词语,丰富课文内涵。

一、扎实有效,理 解词语。

理 解词语意 思,这是基本的学习手段,虽然学生在之前的语文学习中,已经认识理 解了很多词语,但面对一些新词的时候,学生依然会一知半解,甚至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有的时候,不一定需要查字典,只要我们老师进行稍微点拨,就可迎刃而解了。我采取了字面剖析、巧用近义词、联系上下文、对比词义、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来授学生以“渔”。当然,教无定法,唯有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钻研,才能取得不俗效果。

1、字面剖析

案例:

学生:“锻铸”这个词语我不懂。

老师:那你就字形看看,这个词语跟什 么有关?

学生:有“金字旁”,跟金属有关,我想,就是炼铁吧!

老师:对的!你知道炼铁的过程吗?

学生:就是将金属在火中一次次煅烧。

学生1:这是一个经受了很多磨难的过程。

学生2:我想到了“饱经风霜”这个词语。

学生3:是指这株柳在青海高原上历经了千辛万苦。

反思:汉语的构字方法有很多: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构词方法有很多:偏正、动宾、动补……像这类可以 “顾名思义”的词语也有很多,我们可依据造字构词方法,对词语进行有针对性地猜度。在这篇课文中还有“不可思议”、“寸草不生”、 “虐杀”等,只要我们老师引导得当,学生都能够凭借自己的已经有的知识积累理 解词语。

2、巧用近义词

案例:

学生:什 么叫“广袤无垠”呢?

老师:这里指什 么“广袤无垠”?你觉得它的近义词可以是什 么?

学生1:指高原广阔无垠

学生2:广阔无边

学生3:辽阔无边

学生4:无边无际

老师:这就是广袤无垠的意 思。

反思:“广袤无垠”这个词语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后面的“无垠”,陌生的是前面的“广袤”。因此,我就利用其特点,请学生来说说这个词语的近义词是什 么,这样就化难为易。其实,除了采用近义词,有的词语也可以用说反义词的方法来理 解。

3、联系上下文

案例:

句子:“这株柳树……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

老师:这个“韧劲”你是怎么理 解的?

学生:它让我想到柳枝,弯曲度很大,很难把它折断。

老师:那在这里它又引申为什 么意 思呢,请你联系上下文看看。

学生:我想,它是说这株柳树在困难的条件下,恶劣的环境下,没有屈服。

学生:前面说它:“没有抱怨命运,也没有畏怯生存之危险和艰难,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与生存环境抗争。”这就是韧劲,就是不折腰。

学生:它非常努力地向上生长,不被困难吓倒。

反思:联系上下文理 解词语,是我们老师用得相当多的方法。确实,在不同的语境中词语所表 现的情感是不尽相同的,学生受年龄和经验的限制很难感受到这一点,怎么办?引领孩子们返回文本细细品味,从简单重复中发现丰富内涵,从而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品味出词语的味道来。

4、对比词义

案例:

学生:老师,我不懂“撑立”。

老师:这个在 理 解上确实一相当的难度,让我们现看看前面也讲到了一种立——伫立!同样都是立,它们之间一什 么不同呢?那得侧重前面的词来理 解了。

学生:伫立是一种长时间的站立,而这个撑立,应该有“死死撑住”的意 思吧!

学生:伫立让我想到这株柳在青海高原上经历了一年又一年的磨难,但屹立不倒。而撑立让我想到它是在硬挺着,硬撑着,是用最后一丝力气站着。

反思:汉语中很多词可以组相近的词语,如何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解决浅尝辄止的词语理 解呢?在上述课例中,我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使学生明白了同是一“立”,但“立”的性质是不同的。更从这不同的含义中体会到了柳树那坚强不屈的精神品质。

二、丰富内涵,深化词语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词深入儿童的精神品质生活里去,”“使词在儿童的头脑和心灵里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是的,词语只有与精神品质同构了,才能在主体心灵中获得持久的生命活力。《青海高原一株柳》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有着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课文不单单是在写这株柳,而是在颂扬柳树的精神品质,颂扬具有这精神品质的人呢?我是采用了抓住线索词语、点睛词语,让学生学着想象表达体会。

1、线索词语

每篇课文,都其中心词语或中心句,贯穿全文,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我们就可以抓住这样的词语展开教学,这样的方法尤其适合长文短教。这篇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教学的时候我就抓住“神奇”展开:发现它的生长环境、外形特点、成长历程、坎坷命运都是如此神奇,如此令人惊叹。使“神奇”不再是一个孤单的抽象的词语,在学生的精神品质世界中,它就是一株柳,一种精神品质,一个人!

2、点睛词语

老师:这里的“望而生畏”是看到了就害怕的意 思吗?

学生:不是的。

学生:这是一种敬畏。

老师:那作者敬畏这株柳树的什 么呢?

学生:敬畏它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学生:它旺盛的生命力和顽强的意志力。

反思:不难发现,对这株柳品质的概括就是由这个“望而生畏”生发的。我就把这类词称为点睛词语。

学生一方

3、表达词语

案例:

老师:这株柳经历的苦难只有一次吗?

学生:不是的。

老师:从哪里看出来?

学生:三个“多少”和四个“又”,还有“一次又一次”、“一回又一回”。

老师:从这些词语中,你仿佛看到了什 么?能用这个句式来说说吗?

(出 示:……(条件下)……其他的……只有这株柳……)

学生:寒冬腊月,飘着鹅毛大雪,地上已经积起了齐膝深的白雪,其他的树木都冻死了,光秃秃的,在寒风中呼号!只有这株柳,傲然挺立在风雪之中,它说:“让这暴风雪来得更猛烈些吧!”

学生:炎炎夏日,已经好几个月没有下雨了,干旱的黄土地裂开了一道道口子,别的植物都干枯而死,只有这株柳,依然挺立在骄阳下,它告诉自己:“坚持就是胜利!”

学生:夜晚,下起了瓢泼大雨,忽然惊天炸雷劈断了柳树的枝干,柳树强撑这身体,对自己说:“明天就会好起来的!”

……

老师:是啊,这株柳一次次起死回生是凭着自己那坚强的毅力在熬着,在挺着!

反思:词语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言语表 现。叶圣陶先生也说:“胸有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作为教师,就应该给学生创造表 现的机会。在上述教学片断中,我让学生把“多少”、“又”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语言丰满起来,也使学生再一次回到课文,运用文中词语进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