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计划>望海潮教学设计高二必修四(优质18篇)

望海潮教学设计高二必修四(优质18篇)

作者:雅蕊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学情和能力水平,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通过阅读以下教学计划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领域、不同学段的教学计划编写思路。

《望海潮》教学设计高二必修四

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把握诗歌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掌握互文,点染等艺术手法。

三、教学课时。

45分钟。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在上课前老师想问问大家,有那些同学去过杭州呀?没去过的也没关系,老师给大家放映几张图片让大家感受一下杭州的美丽景象。这是现在的杭州景象,那么一千年前的杭州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今天就让我们通过柳永留给我们的一幅“文字画”来看看一千年前的杭州又是怎样的一幅美景。

2、师:请大家结合课文注释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并且找出这首词是围绕哪两个方面来写的。

生:“形胜”,“繁华”

师:全篇紧扣“形胜”和“繁华”做文章,两条线索有分有合,交叉进行。接下来就请大家跟着老师走进这首词看看作者是怎样具体来写杭州的“形胜”与“繁华”的。

师:首先我们来看这首词的上阙,“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东南形胜”从地理条件写的,杭州地处东南,地理位置恨重要,风景优美,故曰“形胜”。“三吴都会”,是从历史悠久着笔的。它是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那里人才荟萃,财货聚集,故曰“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一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因为杭州具有这些特殊条件,所以“自古繁华”。开头三句,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接下来几句,便从各个方面来描写杭州的“形胜”和“繁华”。

师:“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这一句写出了杭州街巷河桥的美丽,居民住宅的雅致,及都市户口的繁庶。这是对杭州“繁华”的描绘,接下来一句作者笔锋一转对杭州的自然景色的进行描绘。“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这里作者的视线由市内转到郊外,在这里请大家注意这两个字——“绕”、“卷”字,自古以为人们评价这首词时都认为这两个字用的相当准确。一个“绕”字让我们看到了钱塘江岸古树成行,呈现出一种迤逦之态,远远望去这些树木与云天相接,更显得美丽别致了。“霜雪”比喻浪花,在这里作者用了一个“卷”字既写出了波涛汹涌、浪花飞溅的逼真情态,也写出浪涛力度与气势。“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作者抓住“珠玑”“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富裕反映出来。最后,再用“竟豪奢”,暗写杭州富民比夸争富,反映了杭州这个都市繁华和奢侈。

板书:绕、卷。

师:这首词的上阙分别从城市规模、自然景观、市井面貌这些角度对杭州这个地方进行了描绘,展示了自然风光图和都市繁华图,让读者从宏观上对杭州美景有了初步领略。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这首词的下阕,看看这位大词人是怎样运用他的生花妙笔来进行描绘的。生诵读文本。

生:西湖。

师:那作者笔下的西湖是怎样一幅美景?

生:“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师:“三秋桂子”照应“叠巘”二字,写山中桂花。“十里荷花”照应“重湖”,写水里荷花。“三秋、十里”,分别从时间和空间着眼。桂在秋季开花,莲在夏季开花,写出了西湖不同季节的美景。(ppt展示图片)。

师:西湖如此之美,那我们来看看,在这样的美景中都生活着什么人呀?

师,分析“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师:是不是说就是白天吹着优雅的笛声,晚上唱着采菱歌呢?

生:不是。

师:那是什么呀?

生:是白天晚上都有低声和歌声。

师:词人为什么这样写?

生:互文手法。

师:非常好,这就是互文手法,我们来看看互文的定义。(ppt展示: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有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

师:互文呢有十来种分类,而我们主要学习的就是单句互文和对句互文两种。复习回顾了互文的定义呢,现在我们就再来回顾一下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遇到过的互文实例。

师:单句互文就是在一个句子中的互文。

所谓单句互文,即在同一句子中前后两个词语在意义上交错渗透、补充。例如:(ppt展示实例)。

注:师生互动讨论,最后教师总结明确如下:

(1)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我们应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如将此句作:“烟雾笼罩着寒水,月光笼罩着沙”理解,那就大错而特错了,怎么也讲不通意思。

(2)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从字面上看,“秦时明月汉时关”是“秦时明月照耀汉时关塞”之意。但不能理解成“月亮还是秦时的月亮,边关还是汉朝的边关”,而应解释为:秦汉时的明月和秦汉时的边关。句中的“秦”、“汉”、“关”、“月”四个字是交错使用的。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关塞”。即“明月依旧,关塞依旧,却物是人非”。更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悲怆。

师:我们再来看对句互文。

对句互文(也叫互文相补)。

对句互文就是对(下)句里含有出(上)句已经出现的词,出(上)句里含有对(下)句将要出现的词,对句出句的意义相互补充说明。例如现行教材里的:(ppt展示过程同上)。

(1)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辞》又作《木兰诗》)。

这也是一个互文句,完整的意思是“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衣裳。”这一句写出了木兰从军十二年后凯旋时看到旧物的那种久违重见时的喜悦与激动。

(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辞》又作《木兰诗》)。

这两句亦为互文,当窗亮敞,对镜顾影是理云鬓,帖花黄的共同条件,意指“当窗、对镜理云鬓帖花黄”。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辞》又作《木兰诗》)。

按字面的解释是“将军经历千百次的战斗战死沙场,壮士从军十年凯旋归来。”这就不能不使人产生疑惑,为什么死去的都是将军,而归来的都是壮士呢?事实上,“将军”和“壮士”,“百战死”和“十年归”是互相渗透,互相说明,在意义上是合指兼顾的。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将士们从军十年,经过千百次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归来。”只有这样理解诗句才显合理。

生:钓叟莲娃,他们的生活情态是“嬉嬉”

师:很好,“嬉嬉”二字将他们的欢乐神态,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画卷。可以看出他们生活安逸,自得其乐呀。

我们再看下一句,看看又写了什么人,他们又是怎样的生活情态?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汉乐府《陌上桑》说:“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后世文学因此用“千骑”来代指一个地方长官的随从规格。这里的“千骑拥高牙”呢,我们就可以理解为其主角是杭州的地方官孙何。

生:孙何一样的达官显贵,情态是: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沉醉于这一切美好之中。

师:我们看到了两类人了,生活如此安乐美好,那见证这一切的又是谁呢?

生:词人。

生:羡慕,赞美。

师:好,现在我们来小结一下词的下阙。

词人一共写了三种人并描绘了他们的生活情态,作者这样写有何深层目的?

生:这是一首以拜谒为目的创作的词,这样写突出社会安定祥和。

板书:自得其乐、沉醉、欣羡。

师:那我们再看最后两句“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这句的作用又是什么?

生:是为了表明他的创作目的和住旨。

生:自然风光图,都市繁华图,民生安乐图。

师:那大家说这些图美吧。作者为什么把这首词写得这么美,我们不能忽视的是他的“点染”艺术手法的运用。那什么是点染呢?(ppt展示:点染是传统国画中的技法名称,中锋点景物,侧峰层层渲染,才有立体感。移动到诗歌上,“点”是正面点明主旨,“染”就是加以具体细致的描绘铺写,从而使诗歌的形象更为丰富,意味更为浓郁,而不至于使诗歌过于单调、枯瘦。)。

望海潮高二必修

望海潮。

教学目标:1.了解词的知识。

2.反复诵读,流畅背诵,感知次词的声韵之美。

3.学习铺陈手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词的有关知识。

(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得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

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2)关于词牌和标题:此的标题是次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次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3)词的分类。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二.导入。

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

三.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景v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三变”“柳七”“柳屯田”。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且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

柳永: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依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四.朗读本诗。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学生自由朗读。

五.试着背诵。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学生试着背诵。

二.学生齐读。

三.解题。

望海潮,词牌名,柳永开创的。

四.具体分析词。

(一)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东南形胜”,是从地理条件、自然条件着笔写的。杭州地处东南,地理位置很重要,风景很优美,故曰:“形胜”。“三吴都会”,是从社会条件着笔写的。它是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那里人众荟萃,财货聚集,故曰:“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一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因为杭州具有这些特殊条件,所以“自古繁华”。下面就对“形胜”、“都会”和“自古繁华”进行铺叙。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是对“三吴都会”的展开描写。“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是对“东南形胜”的展开描写。这里选择了钱塘江岸和江潮两种景物来写。“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是对“钱塘自古繁华”的展开描写。描写了两个方面:一是商业贸易情况--“市列珠玑”,只用市场上的珍宝,代表了商业的丰富、商业的繁荣;二是衣着情况--“户盈罗绮”,家家披罗着锦。“竞豪奢”,又总括杭州的种种繁华景象。

(二)下片:写杭州人民和平安静的生活景象。

“重湖叠t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写杭州西湖的湖山之美。这既是进一步描写“东南形胜”,同时又是杭州人游乐的背景。西湖是美的,苏轼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饔暌嗥妗s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也是写了山河水量个方面。“重湖”,写湖本身,西湖有里湖和外湖;“叠t”,写湖岸,山峰重叠。西湖水碧山青,秀美异常,所以说“清嘉”。“三秋桂子”照应“叠t”二字,写山中桂花。“十里荷花”照应“重湖”写水里荷花。红花绿叶,莲子清香,也是很能体现西湖特点的'景物。南宋杨万里说:“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三秋”,从时间着眼;“十里”,从空间着眼。桂在秋季开花,莲在夏季开花,写出了西湖不同季节的美景。

西湖不论任何季节、任何时间都是美的,所以就有游人去游玩。接下来就写到“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羌管弄晴”写的是白天人们悠扬的笛声,“菱歌泛夜”写的是人们晚上快乐欢快的歌声,“嬉嬉钓叟莲娃”时对前面两句的总括,所以这一句写的是杭州人民的游乐。“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写的是杭州官员的游乐,分两方面写的,一是“乘醉听萧鼓”宴酣之乐,二是“吟赏烟”山水之乐。“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是对官员的祝愿。

五.艺术特色。

本文是慢词,所以在艺术手法上与小令有所不同。本词重在用铺叙的手法,例如“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前面一句是总说,这几句是对前面的分述;又如“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六.背诵本词。

《望海潮》教学设计高二必修四

学习目标:

1、体会词的音律美,感受词的意境美。

2、探究学习这首词的艺术手法。

学习方法:

以学生为主,诵读、讨论、分析、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宋代杭州的繁华富饶,增强民族自豪感,

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同学们去过杭州吗?(我也没有去过.)我这里准备了两幅杭州风景的图片,大家欣赏一下。(展示课件)一千年前的杭州是什么样的?我这里没有图片了,我给大家准备了一幅“文字图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探究的《望海潮》,作者是北宋的柳永。(展示课件,板书课题、作者)。

2、明确探究学习的目标。(展示课件)。

3、介绍作者、背景,复习关于词的知识,(展示课件)。

二、诵读课文,感知内容,体会意境。

1、初读课本,扫除字音障碍,词义、词的活用,分小组进行,小组成员互相核查。

2、再读课文,体会词的音韵美。(本词押“a”韵)。(指导学生齐读)。

3、欣赏“文字图画”。(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能说出大体意思就要热情鼓励)。

(1)哪些词语最能概括体现出杭州的特征?

形胜、繁华(板书)。

(2)作者具体写了哪些景物或场面表现这些特征?

(同学找出具体景物和场面,并作简要分析)景物场面。

(3)这些景物给你什么印象?一个词(字)概括(美)。

景------美(板书)(有类似的词语就可以)。

(4)生活场面呢?

民------乐官------愉(板书)。

(5)一个词概括“人间天堂”(板书)。

(6)探讨最后一句,帮助加深理解全词感情,照应投赠之作,“好景”值得夸耀----祝愿早日回到京城。

惊叹、赞美、羡慕的感情。(板书)。

(7)带着感情再次诵读课文。

小结文字图画:这些景物和场面,就是诗词当中的意象,本词借助意象所给人的美的情趣,所体现出来的欢乐愉快的情调,就是本词的意境。

嗅觉们再来吟诵一遍这首词,虽不一定“摇头晃脑”,内心一定要倾情投入,把词所体现的情调读出来,感受词的意境美。(先自由读,再找一个同学范读)。

4、同学们读的已经相当不错了,换一种考查方式,前后四位同学一组,在词中找出一句你们最欣赏的句子,借助想象和联想,用语言文字描绘出来,一人执笔,合作完成。

(1)、找同学读。

(2)、小组之间交流。

(3)、贴到后黑板“合作探究展示台”上。

5、学习探究艺术特色。

作者为什么把这首词写得这么美?同学分析探讨,在课文中找到依据并分析。

(1)抓住了最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

(2)先概括后具体,一句一景,从不同角度来写,写景有层次感。

(3)运用了比喻、夸张、铺排、点燃、动静结合等手法。

(4)用词特别准确。

作用:突出表现了杭州的繁荣、美丽、富饶。

6、情感态度价值观:宋代已如此富有(投赠之词,多少有点夸大),应有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7、小结课文。

五、布置作业:

1、找出二个用词准确的例句并分析。

2、课后练习第一题。

附:板书设计。

望海潮。

柳永。

景美人惊叹。

杭形胜间。

民乐赞美。

州繁华天。

官愉堂羡慕。

《望海潮》教学设计高二必修四

一、导入:

我国诗坛有两大巨星,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他们是“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他们二人有着深厚的情谊,但诗作风格却截然不同,李白是浪漫派的代表,杜甫是现实派的代表。若将这二人的诗作风格做个比喻的话:李白如同开了一辆小轿车,这小轿车上只载着潇洒浪漫的自己。而杜甫呢,他如同开了一辆大卡车,这车上载着国家、载着人民。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两首诗的学习来认识这位诗坛巨星——“诗圣”杜甫。

二、走进诗文《望岳》。

看到诗题,我们不难发现这两首诗的共同之处:都有“望”。一首在望:“岳”,一首在望:“春”。

首先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试着读出“杜甫望到了一座怎样的泰山”?生齐读诗文:力争读出杜甫所望泰山的特点。生范读诗文:读出泰山的特点。

生分层感情读:首联男生读,颔联女生读,颈联尾联全班齐读。

师1问:读得如此动情,相信大家定能读出此时的杜甫望到一座怎样的泰山。请大家在小组内商讨后做以总结。

生回答,师板书。高大雄伟。

神奇秀丽。

令人激动。

积极乐观。

师3问:杜甫只是想登上泰山之巅吗?(适时引导:本诗创作于唐朝最为鼎盛的“开元盛世”时期,此时的唐朝就如这泰山一般“高大雄伟”。)24岁年轻的杜甫他想:为国效力,在这样的盛世建立功业!

三、拓展延伸《春望》。

《望岳》是“望”,《春望》也是“望”,但这两首诗表现诗人的心境一样吗?生自由诵读诗文,感受此时杜甫的心境。生齐读诗文,读出杜甫当时的心境。生范读诗文:余生想象,如果你就是杜甫,此刻站在国都长安城的曲江池畔,你看到了(齐读诗文)。

沦陷。

感伤。

凄凉(此处着重引导生抓字眼分析景物特点及想象画面)。

忧民。

思家。

这忧思背后,我们不难看到杜甫眼中的“凄凉”,更能看到杜甫心中定在望:望妻儿、望家园、望和平、望安定、望幸福、望国与家能拥有真正绚烂的春天!

《望海潮》教学设计高二必修四

1、了解作者,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

2、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

3、学习诗词中铺陈的表现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反复吟咏,感受词的音律美;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学习炼字方法。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对杭州西湖的热爱之情;感受词的意境、情韵;学习诗中铺陈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

1、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反复诵读,感悟体会。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俗话说的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那么,杭州城到底有怎样的迷人景色能令我们的古人发出如此的感慨呢?今天我们就跟随词人柳永一起来学习一下他的《望海潮》,来领略一下这人间天堂的美丽景色。(板书)。

二、这是一首词,我们就先学习一点词的有关知识:

(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得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

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2)关于词牌和标题:此的标题是次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次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3)词的分类。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三、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

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孙何知晓后就亲自前往见面。所以这是一首投赠词,目的是得到地方长官的召见和赏识。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有《乐章集》,词作《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

读柳永:鹤冲天,其为人、性情可见一斑。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依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四、教师范读或放录音,然后学生齐读。

五、解题:

望海潮,词牌名,柳永开创的。

六、具体分析词:

(一)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东南形胜”,是从地理条件、自然条件着笔写的。杭州地处东南,地理位置很重要,风景很优美,故曰:“形胜”。“三吴都会”,是从社会条件着笔写的。它是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那里人众荟萃,财货聚集,故曰:“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一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因为杭州具有这些特殊条件,所以“自古繁华”。下面就对“形胜”、“都会”和“自古繁华”进行铺叙。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是对“三吴都会”的展开描写。“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是对“东南形胜”的展开描写。这里选择了钱塘江岸和江潮两种景物来写。“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是对“钱塘自古繁华”的展开描写。描写了两个方面:一是商业贸易情况――“市列珠玑”,只用市场上的珍宝,代表了商业的丰富、商业的繁荣;二是衣着情况――“户盈罗绮”,家家披罗着锦。“竞豪奢”,又总括杭州的种种繁华景象。

(二)下片:写杭州人民和平安静的生活景象。

“重湖叠t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写杭州西湖的湖山之美。这既是进一步描写“东南形胜”,同时又是杭州人游乐的背景。西湖是美的,苏轼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饔暌嗥妗s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也是写了山河水量个方面。“重湖”,写湖本身,西湖有里湖和外湖;“叠t”,写湖岸,山峰重叠。西湖水碧山青,秀美异常,所以说“清嘉”。“三秋桂子”照应“叠t”二字,写山中桂花。“十里荷花”照应“重湖”写水里荷花。红花绿叶,莲子清香,也是很能体现西湖特点的景物。南宋杨万里说:“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三秋”,从时间着眼;“十里”,从空间着眼。桂在秋季开花,莲在夏季开花,写出了西湖不同季节的美景。

西湖不论任何季节、任何时间都是美的,所以就有游人去游玩。接下来就写到“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羌管弄晴”写的是白天人们悠扬的笛声,“菱歌泛夜”写的是人们晚上快乐欢快的歌声,“嬉嬉钓叟莲娃”时对前面两句的总括,所以这一句写的是杭州人民的游乐。“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写的是杭州官员的游乐,分两方面写的,一是“乘醉听萧鼓”宴酣之乐,二是“吟赏烟”山水之乐。“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是对官员的祝愿。

七、艺术特色。

本文是慢词,所以在艺术手法上与小令有所不同。本词重在用铺叙的手法,例如“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前面一句是总说,这几句是对前面的分述;又如“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八、背诵这首词。

《望海潮》教学设计高二必修四

【设计理念】本单元是学习宋词,所选四位此人都是宋词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大家,因此不能仅停留在对一词一作的赏析,要看到作家的特点和贡献。但考虑到学情本身,及高考要求,需要老师给出明确的鉴赏方向,循序渐进,让学生有的放矢,学有所得,既能满足考试需求,又能真正提高鉴赏水平,完成课标要求――诗词类文学作品的教学应重视评价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着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有关宋词的常识和词人柳永的有关成就贡献,分析意象与意境,把握情感,分析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在诵读中品味语言;通过合作探究完成对艺术手法的分析和鉴赏。

情感态度价值观:希望激起对祖国美好山河的热爱及对美好生活的珍惜。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分析意象意境,理解内容和情感,并对艺术手法进行赏析。

【教学难点】鉴赏其中的艺术手法。

【学习重点】:从意象入手,分析意象意境,在朗读中品味语言和技巧。

【学习难点】:鉴赏艺术技巧。

【教法与学法】教法:指导朗读,小组合作探究,点播提问;学法:反复诵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提前预习、背诵。

【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同学们到过的城市中,你认为哪个城市的风物最让你赞叹?能给我们描述一下吗?(学生自愿发言)对于展现描写都市风貌的美,宋代词人柳永的《望海潮》可谓是最佳典范,传说此作品竟引起金兵南下侵占的欲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看他是如何描写杭州之美的。

二、首先请阅读单元说明,明确单元目标。然后简介宋词的有关常识及作家柳永。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用课件展示)。

1、首先提问背诵,以此检查课前预习情况。(因为熟读成诵是鉴赏的基础)。

2、老师示范朗读,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有意识给同学们校音。

3、全体齐读,振奋精神,便于进入情境。为鉴赏做准备。

四、疏通文意:找两名同学用最优美的语言描绘上阙和下阙,最后用课件展示,意在引起对比,引导学生要提高表达能力。

五、分析意象意境:(作为鉴赏的切入点)。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三分钟,同时找出词中出现的意象(同学们合作研讨,自己去黑板板书)。

2、老师课件提示:指导分析意象和意境:

上片: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十万人家云树堤沙怒涛。

天堑珠玑罗绮――――杭州(美丽、富庶繁华)。

下片:重湖叠t桂子荷花羌管菱歌钓叟莲娃。

千骑高牙――――西湖(美丽、祥和、游人不断)。

六、整体把握内容与情感:(落实教学重点)。

研讨课后第一题:(前后桌四人为一组,研讨组织一份共同的答案,五分钟后回答)。

提示: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景象。从地理位置说是东南重镇;从历史传统上看是三吴都会;自然景观方面有钱塘,有西湖,有壮丽,有秀美;从市井面貌上看,建筑设施美观,人口密集;百姓生活方面呈现出安居乐业的祥和局面。

从全词看,作者全面,细致地描绘了杭州的繁华与美丽,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

七、分析艺术技巧:(突破难点)。

提示:这是结构方面的艺术技巧,用这三句总领全词,概括介绍杭州情况。下面的内容都是针对这方面来铺叙的。(提示同学们:)善于铺叙,首尾完整,这也是柳永词作常用的技巧。

探究问题2、针对景物方面的描写,你能看出哪些艺术技巧,或者表现手法?

提示:整体看1铺陈描写,时空全方位写出杭州的美丽与繁华。(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

2点面结合,既有对杭州全貌的描写,如“参差十万人家”“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竟豪奢”“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等,也有局部细致的刻画,如“烟柳画桥”“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等典型事物人物的展现。

3大量运用数词,(十万三秋十里千骑)。

4融情入境,作者把对杭州的喜爱完全融入到了对景物的刻画中。

5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烟柳画桥,风帘翠幕珠玑罗绮羌管菱歌嬉嬉钓叟莲娃)。

局部看:比喻(怒涛霜雪)夸张(十里荷花千骑)。

八、深化成果,展示评价:

1、请同学们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同学们结合刚才鉴赏提示,自由发言。老师用课件展示示例)。

2、看前人如何评柳词(课件展示)。

九、课堂小结,整体评价:

迷醉于柳永笔下的杭州,不禁心向往之。然而同学们认为柳永的描写完全符合当时的历史事实吗?(同学们回答)不尽然,作者这样写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称赞当地长官孙何,这是柳永的一首投赠之作。不过客观评价,这首词在艺术表现方面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承平气象,形容曲尽,为拓宽宋词的艺术表现天地作出了贡献。最后让我们再一次大声齐读全词,来感受一位婉约作家的豪放之气。

十、作业布置:巩固背诵全词,预习并背诵下一首《雨霖铃》。

板书设计:

望海潮――柳永。

意象艺术手法。

形胜。

杭州都会如何表现――。

繁华。

《声声慢》教学设计高二必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李清照在词中所表达的“愁”;

2、了解李清照词风变化的原因。

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初步掌握用研究意象的方法来鉴赏诗歌;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通过解决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德育目标:

感受词人无国无家之“愁”,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1、了解诗词的意象特征;

2、引导学生品味词的意境和语言。

教学难点:。

1、品味诗词中所表露出的无国无家的悲痛;

2、背诵全词。

教学方法:

3、讨论法。对词作中的'疑难点,让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电子课件配乐朗诵。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巾帼不让须眉”引出词坛女将李清照,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诗句《如梦令》。

二、李清照简介。

出示投影。

三、名家配乐朗诵,演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初步感受诗词基调。

四、疏通字词,为进一步鉴赏诗词做好准备。

五、具体鉴赏诗词。

1、开头叠字的运用,定下愁苦的感情基调;

2.意象的运用,掌握诗词鉴赏技巧,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酒--愁的浓烈。

雁--思的悲苦。

黄花--韶华已逝凄惨。

梧桐细雨--愁的无穷。

4、总结本词的意象效果。

六、比较词人南渡前后的作品,研究李清照词风变化的原因。

1、演示南渡前作品《点绛唇》和《一剪梅》,前者表现的是一个天真、娇羞、情窦初开的少女形象。后者则表现了一个深于情、专于情的痴情女子的形象。

2、总结词风变化的原因,以及南渡前后期间词的内容。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

闲愁、离愁dd清丽婉转。

南渡后:表现思夫、思国、思乡。

浓愁、哀愁dd沉哀凄苦。

七、总结全词,巩固所学知识。

八、板书设计(略)。

九、作业。

1、背诵全词;

2、课外阅读李清照的词,体会其词的艺术风格。

《望海潮》教学设计高二必修四

本单元是学习宋词,所选四位此人都是宋词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大家,因此不能仅停留在对一词一作的赏析,要看到作家的特点和贡献。但考虑到学情本身,及高考要求,需要老师给出明确的鉴赏方向,循序渐进,让学生有的放矢,学有所得,既能满足考试需求,又能真正提高鉴赏水平,完成课标要求――诗词类文学作品的教学应重视评价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着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有关宋词的常识和词人柳永的有关成就贡献,分析意象与意境,把握情感,分析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在诵读中品味语言;通过合作探究完成对艺术手法的分析和鉴赏。

情感态度价值观:希望激起对祖国美好山河的热爱及对美好生活的珍惜。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分析意象意境,理解内容和情感,并对艺术手法进行赏析。

【教学难点】。

鉴赏其中的艺术手法。

【学习重点】:

从意象入手,分析意象意境,在朗读中品味语言和技巧。

【学习难点】:

鉴赏艺术技巧。

【教法与学法】。

教法:指导朗读,小组合作探究,点播提问;学法:反复诵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提前预习、背诵。

【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同学们到过的城市中,你认为哪个城市的风物最让你赞叹?能给我们描述一下吗?(学生自愿发言)对于展现描写都市风貌的美,宋代词人柳永的《望海潮》可谓是最佳典范,传说此作品竟引起金兵南下侵占的欲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看他是如何描写杭州之美的。

二、首先请阅读单元说明,明确单元目标。然后简介宋词的有关常识及作家柳永。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用课件展示)。

1、首先提问背诵,以此检查课前预习情况。(因为熟读成诵是鉴赏的基础)。

2、老师示范朗读,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有意识给同学们校音。

3、全体齐读,振奋精神,便于进入情境。为鉴赏做准备。

四、疏通文意:找两名同学用最优美的语言描绘上阙和下阙,最后用课件展示,意在引起对比,引导学生要提高表达能力。

五、分析意象意境:(作为鉴赏的切入点)。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三分钟,同时找出词中出现的意象(同学们合作研讨,自己去黑板板书)。

2、老师课件提示:指导分析意象和意境:

上片: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十万人家云树堤沙怒涛。

天堑珠玑罗绮――――杭州(美丽、富庶繁华)。

下片:重湖叠t桂子荷花羌管菱歌钓叟莲娃。

千骑高牙――――西湖(美丽、祥和、游人不断)。

六、整体把握内容与情感:(落实教学重点)。

研讨课后第一题:(前后桌四人为一组,研讨组织一份共同的答案,五分钟后回答)。

提示: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景象。从地理位置说是东南重镇;从历史传统上看是三吴都会;自然景观方面有钱塘,有西湖,有壮丽,有秀美;从市井面貌上看,建筑设施美观,人口密集;百姓生活方面呈现出安居乐业的祥和局面。

从全词看,作者全面,细致地描绘了杭州的繁华与美丽,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

七、分析艺术技巧:(突破难点)。

探究问题:

1、本词中前三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提示:这是结构方面的艺术技巧,用这三句总领全词,概括介绍杭州情况。下面的内容都是针对这方面来铺叙的。(提示同学们:)善于铺叙,首尾完整,这也是柳永词作常用的技巧。

2、针对景物方面的描写,你能看出哪些艺术技巧,或者表现手法?

八、深化成果,展示评价:

1、请同学们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同学们结合刚才鉴赏提示,自由发言。老师用课件展示示例)。

2、看前人如何评柳词(课件展示)。

九、课堂小结,整体评价:

迷醉于柳永笔下的杭州,不禁心向往之。然而同学们认为柳永的描写完全符合当时的历史事实吗?(同学们回答)不尽然,作者这样写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称赞当地长官孙何,这是柳永的一首投赠之作。不过客观评价,这首词在艺术表现方面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承平气象,形容曲尽,为拓宽宋词的艺术表现天地作出了贡献。最后让我们再一次大声齐读全词,来感受一位婉约作家的豪放之气。

十、作业布置:巩固背诵全词,预习并背诵下一首《雨霖铃》。

《声声慢》教学设计高二必修

在中国的词坛上,有一位才情出众的女词人,她的词作哀婉凄,美打动了无数后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婉约词中的杰作《声声慢》。

二、李清照的生平简介。

李清照的生活和创作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出身于书香门第之家,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母亲知书达理、温婉贤惠。18岁嫁与金石考据专家赵明诚,夫妻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诗词唱和,生活美满和谐。前期以抒发对爱情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为主,写得曲折,含蓄,韵味深长,形象鲜明.如如梦令二首,活泼秀丽,语句清新别致;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则通过对相思之情的描写,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厚感情。

后期:金兵入侵,宋朝南迁,李清照逃往南方,不久,赵明诚染病身亡。她四处流亡,曾被人诬陷通敌。再后来,赵明诚生前搜集的金石古玩大部分丢失,她的境况也变得越来越艰难。后期的词和前期迥然不同,国破家亡使她精神痛苦,所以词风也充满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感怀旧,悼亡之情.

三、分析释疑。

教学课时:一课时。

九百多年前北宋年间那个秋天的傍晚,菊花凋零,凉意微微。在这首词中大家觉得李清照的情绪若要用一个字来概括的话,是何字?(生:愁),如果在这个“愁”前面加上定语的话,应该是怎样一种愁?(生:相思之愁,蜜甜的愁,闲愁),在李清照的前期代表作《醉花阴》中,作者表现出的是一种闲愁,闺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破译李清照的后期代表作《声声慢》中的无限愁情。

(幻灯片: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品李清照《声声慢》)。

(一)怎样入愁。

都说“一般愁字别样情”,多愁善感的诗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千般浓、万种深的“愁”该怎样抒发呢?请同学们齐读此词,思考两个问题:(1)正音;(2)找出作者定下全词愁调的句子。

(1)生齐读,正音。(提问学生哪些字音该注意)。

(2)提问学生:你能找出定下全词愁调的句子吗?

(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a、你觉得该怎么读?你给我们试一试好吗?

b、这句话你觉得体现愁绪的哪些层次感?

寻寻觅觅:你觉得李清照在寻觅什么?李清照当时的境况怎样?该怎么读?

(老师明确:当时的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她可能在寻觅往日欢笑的岁月,流亡前的太平生活,丈夫在世时的爱情,还可能是其它心爱之物,但却又不知道该到哪里去找。应该读出一种缓慢、迷茫的感觉。)。

冷冷清清:诗人她寻找到那些曾经失去的欢笑岁月了吗?冷冷清清是指哪里冷清?

该怎么读?

(寻觅的结果不但没有寻回失去的东西,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在这冷清的环境中更生一种凄凉、惨淡、悲戚。处境的冷清更衬托出人心境的清冷,应是轻读、降调。)。

凄凄惨惨戚戚:最后诗人的心理感受怎样?用通俗的语言概括该是怎么样的情感?

又该怎么读呢?回答,凄凄惨惨戚戚这种感觉是如何产生的?

--词人早起百无聊赖,若有所失,东张西望,想要找点什么寄托自己的空虚,找的也许是丈夫,也许是以前美好生活的点滴,可是四周却是冷冷清清,只有她自己孤单的身影。

补充: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如今沦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其凄惨之景象,令人目不忍睹,其悲伤之心情,在叠词的回环往复中传到读者心中。让我们再齐读这句来感受一下吧。(语速缓慢低沉)这里是写诗人的.心理感受沉痛、凄厉。应该读的一字一顿,字字泣血)。

开头这句词定下了全诗悲苦愁绝的基调。刚刚在读的时候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十四个字都连用什么词?(生:叠词)如果我将此句改为“寻觅,冷清,凄惨戚”好不好?(学生:不好,少了音韵美)李清照是运用韵律的高手,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诵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读起来朗朗上口,又别有一番愁情。

(二)缘愁选景。

1、师范读。

2、大家一共从词中找出了哪些意象?

(学生:淡酒晚风孤雁黄花梧桐细雨)。

3、探究性学习:

在这些具有丰富文化意蕴的意象当中,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个意象?请说说你对这个意象的理解。

要求:(1)基于文本。

(2)自由选择学习伙伴。

(3)每组推荐一位发言人。

意象探究:

a、淡酒为何李清照喝了三杯又两盏的白酒还觉得酒淡,莫非她是李白再世,酒仙第二?

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词人本想借酒御寒,殊料,非但不能抵御刺骨寒风,却又想起以前把酒言欢的情景,此刻只能自斟自饮,两相对照,愁情更重了。并非酒太淡,而是愁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看来酒是浇不了愁的,只能是举杯浇愁,愁更愁呀!自古以来借酒喻愁的句子就很多,大家能举出几句吗?(学生举出自己所知道的有关酒的诗句。)。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看来果然是“酒”文化就是“愁”文化啊!

b、秋风怎么理解“晚来风急”?秋风渲染什么情绪?

(老师明确:“晚”即可指晚上,也可指晚年,自喻晚年的凄苦悲凉。用秋风渲染愁情。)。

c、过雁为何说雁是旧时相识?在李清照的那首词中也写到雁?

李清照看到大雁南来北往,伤心些什么呢?

大雁冬天南飞,春暖北归,词人自北方逃难至南方,早已国破家亡,有家不能回,新愁又添旧恨。旧时相识异乡相逢,更增添词人天涯沦落之感。

大雁是古诗中常用来表现离愁别恨的意象。(板书意象雁)。

秋天大雁由北向南迁徙,李清照南下避难,所以觉得大雁旧时相识,并且在一剪梅当中写过:“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大雁尚且能按时南来北往,而自己却漂流困顿,寄寓他乡。以前尚可鸿雁传书,现在丈夫已死,家人疏散,就算有千言万语,也无人可托,无处可传,内心已是永远的绝望。)。

诗人哀戚之际,南飞的大雁横空而过,她抬眼望去,多么像在溪亭近旁,绣水江边时常见的那只呀?北来的鸿雁啊,家国可曾无恙?溪亭可免于战火?耦花还那样娇艳吗?可南飞的雁群却头也不回地飞走了。只留下我一人独自徘徊伤心。

d、黄花黄花是什么花?黄花象征什么?

指菊花,黄花堆积指菊花繁盛,千朵万朵压枝低,大好景象,本该夫妇携手共赏,丈夫摘取一朵为妻子戴上,万般柔情,千种疼爱,此刻的作者却已是形容枯槁,无心赏花,也无人再会怜惜她。这种感情与刘夷希《代悲白头翁》中一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中所抒发的感情是多么地相似啊!李清照看到黄花的凋落,想到自己漂零的身世,憔悴的容颜,更是愁上加愁。)。

e、梧桐细雨梧桐细雨在一起通常象征什么?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请你运用想象的语言来描绘“黄昏时,梧桐细雨”的画面,注意情景结合。

梧桐这个意象在古诗中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呢?来看这句诗。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

它传递出的是一种离愁别绪,一种强烈的思念之情。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写出了杨贵妃去世之后唐玄宗心中的悲凉以及对佳人的苦苦思念。

再看词中,作者也正是借梧桐表达内心的哀怨和凄凉,更何况,外面淅淅沥沥的缠绵细雨不时敲打这她的耳膜,扰乱她的心扉,梧桐加上细雨的点染,使词人的愁情浓得怎么也化不开。梧桐细雨象征着哀伤、愁丝。这里运用了白描的手法。白描就是用极为简省的语言来勾勒事物,抒发情感。)。

窗前的梧桐树又飘下了几片枯叶,沉沉的夜幕里,偏巧这时又下起了淅沥的小雨,难道上天也在忧愁哭泣吗?“滴滴答答,滴滴答答”的雨声,对于伤心的我来说,不仅是打在窗前的梧桐叶上,也仿佛敲在我那颗破碎的心上。

2“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该如何理解?

--表面埋怨天气冷暖不定,令人身体不适,实际上实在说生活的变故际遇令人沉沉浮浮,忧喜不定。想想夫唱妇随、共赏拓片的欢乐时光犹在眼前,顷刻之间却剩自己一个承受生活的风风雨雨。

师总结:

小结:词人是词坛才女,也是一位丹青妙手,你看,她选择的是惨淡的黄昏,堆积的黄花、南飞的大雁,点滴的细雨,这样一些饱含愁情的事物,将它们别具匠心地组合在一起,反复地渲染,给我们营造了一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意境。

四、用诗化的语言,再现诗歌的意境。

就让我们闭上双眼,随着音乐把自己化身为李清照,走进她为我们营造的凄美画境,身临其境地感受一番。然后,请你用诗化的语言把你的所见所闻所感告诉我们。

学生发言,教师评价总结。要点:抓住词的语言,可作适当联想。

确实,李清照在情景交融方面取得一愁未了一愁添,一愁却比一愁深的效果,我们通过联想和想象也能深切感受到“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的词人内心深处的痛。

(师生合作诵读:师引读,男生、女生各一人领读,全班齐读)。

(三)为何生愁。

从11李清照写作《一剪梅》至1151年左右写成《声声慢》,时间过了大概半个世纪,可为“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到底命运在李清照身上刻下了哪些烙印呢?让时间老人告诉你答案吧!

李清照大事记:

书画的研究,度过了这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

1126年:北宋末日,腐败透顶,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1127年: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

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

终年49岁,李清照时年46岁。

1130年:李清照为赵明诚解不白之冤,在越州、台州、黄岩、温州之间漂泊。

1131年:卜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

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

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

1134年: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但它们都一连串地发生在李清照身上。晚景凄凉,没有子息的李清照就这么去了,带着一腔悲愤,悄无声息的去了,无人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地。连最公正的时间老人也没有记录。

了解这些史实之后,你能更深刻地理解李清照的愁了吧?如果说李清照的前期的愁是闲愁、闺愁,那后期是什么愁呢?(生:亡国之恨,孀居之悲,沦落之苦。)。

三、结语。

“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便工”,苦难不停地擦试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它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怪不得一代文豪郭沫若这样评价李清照:

一代词人有旧居,半生漂泊憾何如。

冷清今日成轰烈,传诵千古是著书。

最后,让我们齐声背诵《声声慢》,在诵读声中向李清照坚韧、孤傲的灵魂致敬!

哀江南高二必修

导入语:。

有人说: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好,今天我们就来看当代作家王蒙是怎样诠释“善良”的。

一、作者简介:

二、写作背景。

二、文本研究: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1、提出问题:针对善良似乎过时,善良往往被看着愚蠢的情况,提出自己的思考。

2、分析问题:阐述自己对善良的理解与认识。通过对比,强调了善良的力量和作用。

3、表明观点:重申自己喜欢善良,相信国人会变得越来越善良。

(过渡语:刚才我们读了课文,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自己在预习中碰到不理解的句子提出来,同组间讨论)。

四、合作探讨:在文章中将你不懂的句子划下来,先在小组内讨论,还不明白的,提出来,共同讨论!

不明白的句子:

因为善良是人的本性,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所以说“她属于人”;因为“善良才能和平愉快地相处……善良才能天下太平,”所以说“她属于更文明更民主更发展更富强的社会”

善良是符合人的本性的,是代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的,所以它是具有力量的,是光明的,因而能够在每败于凶恶的同时,就把自己弘扬了一次,获得另一种意义的胜利。

(2)在生存竞争中,在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中,利益原则与实力原则似乎早已代替了道德原则。

有实力者往往战胜软弱者,而且为了追逐最大的利益,往往不顾一切,不惜损人利己,甚至践踏道德。

(3)为什么说“善良也是一种智慧,……一种快乐,一种乐观”?

这句话是对善良的性质的较全面的概括,它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善良”的深层含义。是论述善良在与凶恶作战的过程中尽管常败,但每败一次就把自已弘扬了一次的观点的原因。

(4)怎么理解“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最不善良”?

这句话是紧扣“善良可以与天真也可以与成熟与超拔联系在一起”展开的具体阐述。

“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既不再天真无邪,却又未能参透人生与世界,最不能容忍,也最容易滥用权力,因此作者认为会成为最不善良的人。

(过渡语:下面我来研读第一部分,在这部分中作者是怎样层层设问的?)。

五、研读的一部分:

层层设问:

那些需要帮助、等待帮助的人当中,有多大比例是毒蛇或是恶狼?

为了有限的毒蛇和恶狼,不惜将一切视为恶狼,是一种什么疾病?

我们以对待毒蛇和恶狼的态度对待过的人中,有多少是真正的毒蛇和恶狼?

以对待毒蛇或恶狼的态度对待并非毒蛇恶狼的人,我们成了什么?

思考。

(过渡语:提出了“是不是我们自己有点向蛇或狼靠拢呢?”这个问题后,作者在第二部分主要通过什么论证方法来阐明自己的对善良的理解和认识)。

六、研读的二部分:

1、这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用对比论证观点有什么好处?

对比论证(找出所在段落)。

5力量对比:善良稚弱-凶恶强大(尽管善良常败,但人们还是喜欢善良,进而阐述了善良的作用)。

8结果对比:善良得弘扬--凶恶被压缩(从道德、意义上阐述善良的内涵和外延)。

11心态对比:善良者坦荡--作恶者惶惶(说明善良的人永远不会丧失信心)。

对比论证作用:使对立统一关系更集中、更鲜明。使论证更深刻、更吸引,更有说服力。

拓展(对比):通过鲜明的对比,说明“同一样东西,中外用法大不相同”:外国用于国家、民族的发展和富强,中国却用于迷信和堕落。由此使人觉悟到,中国近代的落后,与其说是技术方面的原因,不如说是文化心理方面的原因。

(过渡语:下面我们来看第六自然段,这段在语言方面有什么特色?)。

齐读第六段。

2、第6段论述在语言方面有什么特色?

运用排比手法有什么好处?

对比:第一组排比,层层深入的表现了人们对善良的态度。

第二组排比,充分展示善良的功能作用。

拓展(排比):议论文中运用排比来说理,列举事例,会增加文章气势和说服力: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过渡语: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练习)。

知识运用:高山不语,自是一种巍峨;

蓝天不语,自是一种高远;

(过渡语:作者在结尾说“我喜欢善良而我们在学习了这篇课文之后,你对善良的态度如何?思考与感悟)。

七、思考与感悟。

你对善良的态度是什么?当你的善良换回的是料想不到的恶报与嘲讽的时侯,你怎么想?又怎么做?(讨论交流)。

当善良被恶报时,明确:真正的恶狼是有限的,我们不应放弃善良,应加强思想品格的完善。

(我们来浏览一组图片,然后说说你的感悟或体会)。

八、感悟:看以下一个flash作品,看完后说说你的感悟或体会。

教师说感受:结束语。

善良是一种健康,善良是一种美丽,善良是完美人格。

如果你内心的善良曾经沉睡,但愿在今天的震撼后苏醒。

同在这天地之间,我们这一生的价值,不该只为追求满足自己的欲望,而该是有人在无助的时候可以抓住我们有力的手。

未来的社会要变得好,首先我们不要变的冷漠,让善良永驻心中。

德兰修女说:“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

老子曰:“善,人之宝也。”

善良是生命的黄金,所以,我希望每个同学都可以像王蒙一样从心底呼出:“我喜欢善良。”然后,去播种善良,收获希望!

哀江南高二必修

授课教师:苏元德班级:高二(1)班时间:2006年9月21日。

教学目标:

一、学习巴尔扎克和雨果对事业执着追求的精神和他们宽广的胸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友谊观。

二、学习本文不同于一般葬词的写作特点,鉴赏里面蕴涵着的作者对巴尔扎克的深切悼念之情。

三、鉴赏这篇葬词中高度浓缩、既诗化有哲理化的语言,充分体味它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鉴赏这篇葬词的语言,体味它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对悼词中所体现出来的情与理的认识。

教学方法:

以读促教,披文入情。

教学设想:

学习本文,要以先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然后再通过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加深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拓展,再运用比较阅读使学生对悼词中所体现出来的情与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在学生阅读预习材料的基础上导入)。

一代伟人巴尔扎克,是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他的作品确实无愧“批判”二字,那里面有资产阶级社会金钱关系的无情揭露,有对有志青年在黑暗社会中的毁灭的深刻同情,有对贵族在资本主义社会没落的直观描画。巴尔扎克,以他的全部热情投入创作,投入对社会的关注,甚至他创作完小说中的一个反面人物时情不自禁地对之厉声痛骂。如今,巴尔扎克已永远离我们而去,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习本文,从雨果先生的评价中缅怀这位伟人吧!

二、明确目标。

鉴赏文章的情与理,本文是悼词,有时说理散文,应抓住文体特点,鉴赏时可用两节课的披文入情的方法进行。

三、教师(或学生)激情朗读,学生听后发表自己的感受,畅所欲言。

四、学生再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通过讨论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落实到对本文情与理的鉴赏。

明确:

从第10段开始,作者表达了强烈而独立的思想意识,即借巴尔扎克之死,来表达自己的生死观。除此而外,本文也有普通悼词常见的内容。

2、全文的基本思路、感情脉络是怎样的?

明确:

基本思路:悼念--评价--讴歌。

思想感情脉络:悲壮--激越--景仰。

3、本文评价巴尔扎克,主要涉及他的哪几个方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

本文主要从巴尔扎克的人格、作品、成就、影响等方面对他进行评价,表达了对他的哀悼、敬仰、赞颂之情。

4、完成课后练习二。

5、第5段开始说“这就是他在我们中间的工作”,这指代上文的什么内容?

明确:

指巴尔扎克用他的作品来揭露现实,批判现实,唤起人们去改造现实。

明确:

羡慕他的非凡工作,羡慕他的饱满的人生,羡慕他的伟大而崇高的品格。

7、完成课后练习一。

8、课文前的背景介绍中认为这篇葬词“感情激越,文采华丽”,能否在文中找到例证?

明确:

例如:第五段第2句和第四句;第八段最后一句;第十二段第2句等。(学生各自朗读品味)。

9、这篇葬词的后三段,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生死观的?

明确:

后三段虽然还是评价哀悼巴尔扎克,但已带上自己的感情色彩,那就是作者的生死观,“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等,这样,作者已经由哀悼巴尔扎克上升为一种理性的思考。

五、作业:

1、思考课后练习四,体会本文的哲理性语言。

2、阅读《在左拉葬礼上的演说》,试与本文比较。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体会本文的哲理性语言。

2、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教学步骤。

一、师生共同讨论思考课后练习四,体会本文的哲理性语言。

(答案见教参)。

二、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师生共同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明确:少了分析、碰见死者作品的内容。

2、《巴尔扎克葬词》用了大量篇幅分析、评价死者有什么作用?

明确: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在3、4两段,第4段尤其重要。这样的评价分析充分表现了巴尔扎克的可贵之处,为后文的再评价做好铺垫。

3、法郎士主要从什么角度对左拉进行评价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此题要紧密联系后面的“背景材料”。这篇悼词主要是高度评价和赞扬了左拉的高贵品质,即具有人的同情心,为了追求真理和正义可以抛掉一切,包括名誉、财富和安全,表达了作者对左拉的高风亮节的赞扬、崇敬之情。

4、比较分析两篇悼词之中的相关词句,达到对本文的深入理解。

(1)我们不要因为他受苦受难而怜悯他。

(2)他经历人世是为了受苦和净化,大家称他为大丈夫.

明确:

(1)句中说左拉受苦联系背景可知,他是为真理和正义而受苦,因此,我们丝毫不应采取怜悯的态度,比较可知。(2)句中写巴尔扎克可以指他每天伏案十多个小时,努力创作所受的辛苦,当然也包括别的方面;而“净化”一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净化自身,而应理解为使社会得到净化,巴尔扎克与左拉的奋斗理想是有共同之处的,因此他被大家称为“大丈夫”,受到景仰。

(1)让我们嫉妒他!

(2)站在这里的诸位现实,你们心里不羡慕他吗?

明确:

“嫉妒”贬词褒用,表达的思想感情与(2)句中“羡慕”是有相同之处的,强调“我们”应向巴尔扎克和左拉学习,即使不一定能达到他们的高度,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三、提供材料,创设情境,作迁移训练。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为鲁迅先生送葬的情节。(文字附后)。

下面,请大家为鲁迅先生写一篇葬词。

板书:

基本思路:悼念--评价--讴歌。

思想感情脉络:悲壮--激越--景仰。

《棋王》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二必修

周亚飞。

学习目标1、断句练习。

2、总结断句技巧和规律。

教学重难点重点:高考断句练习。

难点:总结断句技巧和规律。

前测内容。

课前检测:

1.请全体同学上写;

(1班没有位置的在下面写)。

2、点评:写得最好的同学,包括板演的认真度)。

3、教师稍作总结。

(预设如右。

活动方案:

1,先给同学十分钟的时间把断句练习二中的前三个文段断开;

2,在断句的时候,一定要坚信自己能做好这件事情,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

3,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一、课前检测。

《项脊轩志》第三段断句检测。

导入:

师秀才。

古时,有位秀才出了一张招生告示,报酬方面则写成s。

“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当有钱人家到来,则改成s“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

二、断句练习:

五个句子如下。

3、虞寄少聪慧年数岁有客造其父者遇寄于门嘲。

之曰郎子姓虞必当无智寄答曰文字不辨岂得非愚客大惭。

三、达标检测。

活动方案。

1、每小组一个同学上黑板,其他同学在本子上写。

2、教师巡视,看各组情况。

3、上黑板的同学左右互改,其他人小组内互改。

4、点评,总结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解,凭语感将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4,每个小题选取2名同学上黑板展示,注意书写和断句的规律;

下面的同学及时观察黑板上的与自己的断句的不同之处,提出疑问;

在对比参照的基础上,选取相对断句不错的学生讲解他是怎样断的,有哪些注意事项;

5,继续第4、5段地断句,时间为10分钟。

6,选取4名同学展示4,5题断句;

7,质疑与对比基础上,讲评;

三、断句规律总结。

规律总结:

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周亚飞。

《拟行路难》教案高二必修

【教学目标】。

1、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

3、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理解诗中渲染愁绪的用意。

4、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5、学会比较阅读。

【教学重点】。

1、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

3、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理解诗中渲染愁绪的用意。

【教学难点】。

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鲍照《拟行路难》共十八首,歌咏人生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第四首。

二、解释题意。

《行路难》:乐府旧题,主要是抒发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的感情。

有些学习汉魏乐府的作品的题前多冠一“代”或“拟”字。

三、读懂大意。

1、学生自读。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大意。(补充:行叹复坐愁--行时叹息坐时愁。)。

3、学生齐读。

4、明确大意:

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

人生也是有命的(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怎么能行时叹息坐时愁?

喝点酒来宽慰自己,因要饮酒而中断了《行路难》的歌唱。

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

5、根据大意试背诵。

四、把握情感。

1、全诗突出了一个什么字?试结合诗的内容加以分析。

明确:全诗突出一个“愁”字。

这首诗的开头以常见的自然现象作为起兴,用平地上的水向四面八方流,比喻人生因门第不同,命运也不同。这两句中,隐含诗人的不平之气。但是这种现象,像大自然一样,很难改变。诗的第三、四句,诗人以“命”来自我安慰,声称不要“行叹复坐愁”。不过实际上愁是消除不了的。诗的第五、六句,诗人就借酒浇愁,用唱歌断绝忧愁。然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于是,诗的第七句:“心非木石岂无感?”用反问句式,直说“人心有感”,发出了抗争。诗的前四句不言愁,第五、六句借酒浇愁、用歌断愁,第七句是一个大转折,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潮。紧接着第八句,又是一个急转,“不敢言”。第七句那么慷慨激昂,第八句却如此无可奈何,在对比中表现出诗人精神上极度的矛盾、痛苦和忍辱负重。

全诗突出一个“愁”字,所叹者愁,酌酒为消愁,悲歌为断愁,不敢言者更添愁。正如沈德潜所说,此诗“妙在不曾说破,读之自然生愁”(《古诗源》)。

(1)社会背景: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2)有关鲍照的生平经历:

鲍照(约415-470),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鲍照出身寒微,自称“家世贫贱”,是“负锸下农”(《谢秣陵令表》)。二十多岁时,在临川王刘义庆门下,因献诗被赏识,擢为国侍郎。以后担任过太学博士及县令等低级官职。最后任临海王刘子顼参军,在刘子顼举兵叛乱失败时,死于乱军中。世人因此称他为鲍参军。有《鲍参军集》传世。

“才秀人微,取湮当代”的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文学作品的价值,却越来越受后人重视,有人甚至认为他是刘宋时代成就最高的作者。

鲍照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诗、赋、散文皆不乏名篇,但成就最高的还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18首。这组诗主要表现其建功立业的愿望,抒发寒门志士备遭压抑的痛苦,传达出寒士们慷慨不平的呼声,充满了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和抗争精神(较左思的诗,不但有不满,更有抗争)。

鲍照擅长诗赋和骈文,尤善乐府,作品风格俊逸,对唐代诗人李白等很有影响。杜甫《春日忆李白》诗中的“俊逸鲍参军”,就是赞美李白的诗有鲍照的俊逸风格。其作品留芳后世,被称为“元嘉三大家”(谢灵运、颜延之、鲍照)之一。

鲍照的人生的道路,充满着悲剧色彩,这悲剧色彩来源于他生存的时代、出身和他的志向的冲突。

两晋南北朝,实行的是士族门阀制度,但是鲍照出身寒微,这两者之间的冲突只是鲍照悲剧形成的前提,因为出身寒微的左思也曾用诗歌抒写对门阀制度的不满,但他终于“高步追许由”,走向了归隐。形成鲍照悲剧的决定性因素是他个人的抱负和志向,鲍照是一个性格和人生欲望都非常强烈的人,毫不掩饰自己对富贵荣华、及时享乐、建功立业等种种目标的追求,并且认为以自己的才华理应得到这一切。老庄哲学中一切消极遁世,委顺求全的东西,都与他的思想格格不入。

他不顾一切地要以自己的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而当他的努力受到社会现实的压制、世俗偏见的阻碍时,心灵中就激起冲腾不息的波澜,表现出愤世疾俗的深沉忧愤。这种忧愤的情感发于作品之中,形成他诗歌独特风格。门阀制度像大山一样压在鲍照身上,促使他把无比巨大的愤懑不平之气化作《拟行路难》这样的诗篇。

3、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明确】从诗歌本身看,作者所说的“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只能发出愤怒的控诉。

4、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明确:本诗即是诗人的不平之鸣,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5、学生有感情地背诵。

五、赏析技巧。

1、诗歌开头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怎样的哲理?

【明确】这个比喻是说,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这是古代的血统论。

(分析: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因此说,这起首两句,通过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诗人借水“泻”和“流”的动态描绘,造成了一种令人惊疑的气势。正如沈德潜所说:“起手万端下,如黄河落天走东海也。”这正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一泻无余的心情。)。

【明确】“安能行叹复坐愁”这个反问句,从字面上看,是说人生苦乐自有命,怎么能行时叹息坐时愁呢?应该学会自我宽慰。实际上,语言中蕴含着不平之气。这个反问句,诗人含着不平,提出不言愁,感情基本上还比较平稳。

“心非木石岂无感”一句,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大转折。上文中,以“人生亦有命”来宽慰,以不言愁来消愁,感情还能克制。到借酒浇愁,其结果是愁更愁,情感之流开始奔涌。到“心非木石岂无感”,感情沸腾,在这句达到了高潮。

3、概括本诗的写作风格:

此诗的语言近似口语,明白晓畅。诗歌的情感时而压抑,时而奔放,将复杂的心理历程表现得曲折婉转。

六、延伸拓展:

1、从思想内容和语言风格方面,说说此诗对李白的《行路难(其一)》有哪些影响?

【明确】。

作者的《拟行路难》对李白的《行路难》很有影响。

从思想内容看,都是写怀才遇的悲愤不平的感情。

从语言风格看,都得力于汉乐府的影响。语言质朴,用近乎口语的文字表现深邃的诗意。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1)找出这首诗的诗眼?

【明确】忧思。

(2)诗人是如何表现他的忧思的?

【明确】开头两句通过动作描写(夜晚失眠,起来弹琴),婉约表达了诗人心中的隐忧。三、四、五、六句通过“明月、清风、孤鸿、翔鸟”以动写静,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意境,以清冷的自然景色为衬托来抒写内心的孤独和忧思。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点破忧思、伤心。

(3)诗人为什么会如此伤心,如此忧思?(引导学生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答)。

【明确】三国魏晋时人。公元249年,司马懿杀曹爽,专国政。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专权。公元254年,司马师废魏帝曹芳,立曹髦。公元260年,司马昭杀曹髦,立曹奂。死后,由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阮籍就是处在司马氏与曹氏激烈斗争的政治漩涡之中。为了保全自己,他不得不小心翼翼,虚与周旋。生于乱世,阮籍常用醉酒的方法,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

(详细内容见补充资料)。

七、作业布置:

2、《导与练》相关部分的练习作业。

附:鉴赏资料。

《拟行路难》着重表现诗人在门阀制度压抑下怀才不遇的愤懑与不平。

诗歌开首两句由泻水于地起兴,以水流方向的不一,来喻指人生穷达的各殊。这是一个很有名的比喻,它能够从平凡的日常生活现象中揭示深刻的哲理,即以水流方向各别来显示人生遭际的殊异,耐人咀嚼,叫人感悟。

次二句承接上文:既然人的贵贱穷达就好比水流的东西南北一样,是命运注定、不可勉强的,那又何必烦愁苦怨、长吁短叹不已呢?表面上,这是叫人们放宽心胸,承认现实,其实内里蕴蓄着无限的酸辛与愤慨。这关键就在一个“命”字上。大“命”当头,谁还能强争强求?只能听凭它贵者自贵,贱者自贱。但反过来问一声:“命”就真的那么公正合理吗?为什么人人必须服从它呢?低头认“命”,原是无可奈何的事;把社会生活中一切不正常的现象归之于“命”,这本身就包含着无言的控诉。

再往下,诗思的发展仍然循着原来的路子。认了“命”,就应设法自我宽解,而喝酒正是消愁解闷的好办法。我们的诗人于是斟满美酒,举起杯盏,大口大口地喝将起来,连歌唱《行路难》也暂时中断了,更不用说其余的牢骚和感叹。

那末,矛盾就此解决了?诗还用得着写下去吗?“心非木石岂无感”一句陡然翻转,用反诘语气强调指出:活着的心灵不同于无知的树木、石块,怎么可能没有感慨不平!简简单单七个字,把前面诸种自宽自解、认命听命的说法一笔抹倒,让久久掩抑在心底的悲愤之情如火山般喷射出来,其热度和力度足以令人震颤。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扔下手中的酒杯,横眉怒目,拍案而起,正要面对不公平的命运大声抗辩。可是,他并未由此再进一步发泄这种感愤,却轻轻一掉,用“吞声踯躅不敢言”一句收结全诗,硬是将已经爆发出来的巨大的悲慨重又吞咽下去。“不敢言”三字蕴藏着无穷的含意,表明诗人所悲、所感、所愤激不平的并非一般小事,而有着重要的社会政治内容;愈是不敢言说,愈见出感愤的深切。经过诗篇结末两句这样一纵一收、一扬一抑,就把诗人内心悲愤难忍、起伏顿宕的情绪,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套用一句老话,谓之“笔力足以扛鼎”。

这首诗在音节上也有它独到的地方。它不像前面第一、第三首诗采用纯七言句,而是用的长短相间的杂言体。杂言似乎不及七言整齐,但有个好处,就是能灵活组织句子,便于选择合适的声腔,以配合文情的传递。本诗头上六句正是巧妙地运用了五七言句式的交错,建构起一短一长、一张一弛的节奏形式,给人以半吐半吞、欲说还休的语感。而到了结尾处,则又改为连用七言长调,有如洪水滔滔汩汩地涌出闸门,形成了情感的高潮。声情并茂,可以说是鲍照乐府歌行的一大特点,它对唐人歌行体诗篇也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细心玩味。

2、《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这两句出自王粲《七哀三首》(其二):“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王粲夜不能寐,起而弹琴,是为了抒发自己的忧思。阮籍也是夜不能寐,起而弹琴,也是为了抒发忧思,而他的忧思比王粲深刻得多。王粲的忧思不过是怀乡引起的,阮籍的忧思却是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产生的。南朝宋颜延之说:“阮籍在晋文代,常虑祸患,故发此咏耳。”(《文选》李善注引)李善说:“嗣宗身仕乱朝,常恐罹谤遇祸,困兹发咏。”这是说,阮籍生活在魏晋之际这样一个黑暗时代,忧谗畏祸,所以发出这种“忧生之磋”。清人何焯认为:“籍之忧思所谓有甚于生者,注家何足以知之。”(《义门读书记》卷四十六)何氏以为阮籍的“忧思”比“忧生之磋”更为深刻,注家并不了解这一点。究竟是何种“忧思”?我们当然更是无法弄清,不过,《晋书阮籍传》说:“(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登武牢山,望京邑而叹。”由此或可得其仿佛。史载诗人“善弹琴”,他正是以琴声来排泄心中的苦闷。这里以“不能寐”、“起坐”、“弹鸣琴”着意写诗人的苦闷和忧思。

诗人没有直接点明诗中所抒发的“忧思”,却写道:“薄惟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写清澈如水的月光照在薄薄的帐幔上,写带有几分凉意的清风吹拂在诗人的衣襟上,造成一种凄清的气氛。这似乎是在写自然景色。但是,景中有人。因为在月光下徘徊的是诗人,清风吹拂的是诗人的衣襟。所以,可以说写景正是为了写人。这样写,比直接写人,更富有艺术效果,使人感到含蓄不尽,意味无穷。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显然是继续写景。是写孤鸿在野外哀号,而盘旋的飞鸟在北林上悲鸣。如果说,上两句是写诗人的所见,这两句就是写诗人的所闻。所见者清风、明月,所闻者鸿号、鸟鸣,皆以动写静,写出寂静凄清的环境,以映衬诗人孤独苦闷的心情。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但是,《文选六臣注》中,吕延济说:“夜中,喻昏乱。”吕向说:“孤鸿,喻贤臣孤独在外。翔鸟,鸷鸟,以比权臣在近,谓晋文王。”好像诗中景物皆有所指,如此刻意深求,不免有些牵强附会。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在月光下,清风徐来,诗人在徘徊,孤鸿、翔鸟也在空中徘徊,月光朦胧,夜色苍茫,他(它)们见到什么?一片茫茫的黑夜。所以“忧思独伤心”。这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失望、愁闷和痛苦的心情,也为五言《咏怀八十二首》定下了基调。

阮籍五言《咏怀八十二首》,是千古杰作,对中国古代五言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刘勰说:“阮旨遥深。”(《文心雕龙明诗》)钟嵘说:“厥旨渊放,归趣难求。”(《诗品》上)李善说:“文多隐避,百代之下,难以情测。”(《文选》卷二十三)都说明阮籍诗隐晦难解。阮诗隐晦难解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多用比兴手法。而这是特定的时代和险恶的政治环境及诗人独特的遭遇造成的。

【知人论世】。

魏末正始(魏齐王曹芳年号)时,司马懿杀大将军曹爽,与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执政,大肆杀戮曹氏集团中人。正是这种恶劣的政治环境,使许多文人名士陷入矛盾:既不愿与司马氏集团合作,但又惧于黑暗势力,怕遭杀身之祸。所以魏末正始时期的文学失去了建安时期文学慷慨悲凉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表现出在司马氏黑暗势力统治下的精神苦闷与抗争。这一时期的诗文抑郁曲隐,崇尚自然,反对名教(司马氏以“名教”作号召,标榜以孝治天下);提倡老庄的逃世避俗,放浪形骸,来隐蔽保护自己。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是阮籍、嵇康。

阮籍(210~263),字嗣宗,三国魏诗人,建安七子之一阮r的儿子,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这些诗非一时一地而作,是总计平生所作诗,总题为“咏怀”。抒写内心的苦闷,揭露现实的黑暗,充满愤世疾俗之情,限于政治环境,《咏怀诗》大量运用比兴寄托,借古喻今的手法,诗旨遥深,隐晦曲折。阮籍继承了《诗经》、《楚辞》及建安文学的优良传统,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贡献。

阮籍在政治上本有济世之志,曾登广武城,观楚、汉古战场,慨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当时明帝曹币淹觯由曹爽、司马懿夹辅曹芳,二人明争暗斗,政局十分险恶。曹爽曾召阮籍为参军,他托病辞官归里。正始十年(249),曹爽被司马懿所杀,司马氏独专朝政。司马氏杀戮异己,被株连者很多。阮籍本来在政治上倾向于曹魏皇室,对司马氏集团怀有不满,但同时又感到世事已不可为,于是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山临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不过在有些情况下,阮籍迫于司马氏的淫威,也不得不应酬敷衍。他接受司马氏授予的官职,先后做过司马氏父子三人的从事中郎,当过散骑常侍、步兵校尉等,因此后人称之为“阮步兵”。他还被迫为曹髦给司马昭加九锡写过“劝进文”。因此,司马氏对他采取容忍态度,对他放浪佯狂、违背礼法的各种行为不加追究,最后得以终其天年。

阮籍的好友除了嵇康之外,还有山涛、向秀、刘伶和王戎,他们志同道合,意气相投,连同阮籍的侄子阮咸在内,一共七人,形成了一个小集团,经常在一所竹林里闲谈、狂饮,作诗、弹琴,高兴时就纵声大笑,一不高兴就痛哭一阵。《世说新语任诞篇》记有这段事迹,并且称他们为“竹林七”。这七人当中,大约阮籍最是疯疯癫癫,哭笑无常,所以唐朝王勃的《滕王阁序》曾说:“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浏阳九中李淑辉。

高二语文《望海潮》教学设计

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

教学重点:

把握诗歌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掌握互文,点染等艺术手法。

45分钟。

1、导入。

在上课前老师想问问大家,有那些同学去过杭州呀?没去过的也没关系,老师给大家放映几张图片让大家感受一下杭州的美丽景象。这是现在的杭州景象,那么一千年前的杭州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今天就让我们通过柳永留给我们的一幅“文字画”来看看一千年前的杭州又是怎样的一幅美景。

2、师:请大家结合课文注释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并且找出这首词是围绕哪两个方面来写的。

生:“形胜”,“繁华”

师:全篇紧扣“形胜”和“繁华”做文章,两条线索有分有合,交叉进行。接下来就请大家跟着老师走进这首词看看作者是怎样具体来写杭州的“形胜”与“繁华”的。

师:首先我们来看这首词的上阙,“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东南形胜”从地理条件写的,杭州地处东南,地理位置恨重要,风景优美,故曰“形胜”。“三吴都会”,是从历史悠久着笔的。它是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那里人才荟萃,财货聚集,故曰“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一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因为杭州具有这些特殊条件,所以“自古繁华”。开头三句,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接下来几句,便从各个方面来描写杭州的“形胜”和“繁华”。

师:“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这一句写出了杭州街巷河桥的美丽,居民住宅的雅致,及都市户口的繁庶。这是对杭州“繁华”的描绘,接下来一句作者笔锋一转对杭州的自然景色的进行描绘。“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这里作者的视线由市内转到郊外,在这里请大家注意这两个字——“绕”、“卷”字,自古以为人们评价这首词时都认为这两个字用的相当准确。一个“绕”字让我们看到了钱塘江岸古树成行,呈现出一种迤逦之态,远远望去这些树木与云天相接,更显得美丽别致了。“霜雪”比喻浪花,在这里作者用了一个“卷”字既写出了波涛汹涌、浪花飞溅的逼真情态,也写出浪涛力度与气势。“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作者抓住“珠玑”“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富裕反映出来。最后,再用“竟豪奢”,暗写杭州富民比夸争富,反映了杭州这个都市繁华和奢侈。

板书:绕、卷。

师:这首词的上阙分别从城市规模、自然景观、市井面貌这些角度对杭州这个地方进行了描绘,展示了自然风光图和都市繁华图,让读者从宏观上对杭州美景有了初步领略。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这首词的下阕,看看这位大词人是怎样运用他的生花妙笔来进行描绘的'。生诵读文本。

生:西湖。

师:那作者笔下的西湖是怎样一幅美景?

生:“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师:“三秋桂子”照应“叠巘”二字,写山中桂花。“十里荷花”照应“重湖”,写水里荷花。“三秋、十里”,分别从时间和空间着眼。桂在秋季开花,莲在夏季开花,写出了西湖不同季节的美景。(ppt展示图片)。

师:西湖如此之美,那我们来看看,在这样的美景中都生活着什么人呀?

师,分析“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师:是不是说就是白天吹着优雅的笛声,晚上唱着采菱歌呢?

生:不是。

师:那是什么呀?

生:是白天晚上都有低声和歌声。

师:词人为什么这样写?

生:互文手法。

师:非常好,这就是互文手法,我们来看看互文的定义。(ppt展示: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有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

师:互文呢有十来种分类,而我们主要学习的就是单句互文和对句互文两种。复习回顾了互文的定义呢,现在我们就再来回顾一下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遇到过的互文实例。

师:单句互文就是在一个句子中的互文。

所谓单句互文,即在同一句子中前后两个词语在意义上交错渗透、补充。例如:(ppt展示实例)。

注:师生互动讨论,最后教师总结明确如下:

(1)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我们应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如将此句作:“烟雾笼罩着寒水,月光笼罩着沙”理解,那就大错而特错了,怎么也讲不通意思。

(2)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从字面上看,“秦时明月汉时关”是“秦时明月照耀汉时关塞”之意。但不能理解成“月亮还是秦时的月亮,边关还是汉朝的边关”,而应解释为:秦汉时的明月和秦汉时的边关。句中的“秦”、“汉”、“关”、“月”四个字是交错使用的。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关塞”。即“明月依旧,关塞依旧,却物是人非”。更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悲怆。

师:我们再来看对句互文。

对句互文(也叫互文相补)。

对句互文就是对(下)句里含有出(上)句已经出现的词,出(上)句里含有对(下)句将要出现的词,对句出句的意义相互补充说明。例如现行教材里的:(ppt展示过程同上)。

(1)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辞》又作《木兰诗》)。

这也是一个互文句,完整的意思是“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衣裳。”这一句写出了木兰从军十二年后凯旋时看到旧物的那种久违重见时的喜悦与激动。

(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辞》又作《木兰诗》)。

这两句亦为互文,当窗亮敞,对镜顾影是理云鬓,帖花黄的共同条件,意指“当窗、对镜理云鬓帖花黄”。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辞》又作《木兰诗》)。

按字面的解释是“将军经历千百次的战斗战死沙场,壮士从军十年凯旋归来。”这就不能不使人产生疑惑,为什么死去的都是将军,而归来的都是壮士呢?事实上,“将军”和“壮士”,“百战死”和“十年归”是互相渗透,互相说明,在意义上是合指兼顾的。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将士们从军十年,经过千百次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归来。”只有这样理解诗句才显合理。

生:钓叟莲娃,他们的生活情态是“嬉嬉”

师:很好,“嬉嬉”二字将他们的欢乐神态,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画卷。可以看出他们生活安逸,自得其乐呀。

我们再看下一句,看看又写了什么人,他们又是怎样的生活情态?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汉乐府《陌上桑》说:“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后世文学因此用“千骑”来代指一个地方长官的随从规格。这里的“千骑拥高牙”呢,我们就可以理解为其主角是杭州的地方官孙何。

生:孙何一样的达官显贵,情态是: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沉醉于这一切美好之中。

师:我们看到了两类人了,生活如此安乐美好,那见证这一切的又是谁呢?

生:词人。

生:羡慕,赞美。

师:好,现在我们来小结一下词的下阙。

词人一共写了三种人并描绘了他们的生活情态,作者这样写有何深层目的?

生:这是一首以拜谒为目的创作的词,这样写突出社会安定祥和。

板书:自得其乐、沉醉、欣羡。

师:那我们再看最后两句“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这句的作用又是什么?

生:是为了表明他的创作目的和住旨。

生:自然风光图,都市繁华图,民生安乐图。

师:那大家说这些图美吧。作者为什么把这首词写得这么美,我们不能忽视的是他的“点染”艺术手法的运用。那什么是点染呢?(ppt展示:点染是传统国画中的技法名称,中锋点景物,侧峰层层渲染,才有立体感。移动到诗歌上,“点”是正面点明主旨,“染”就是加以具体细致的描绘铺写,从而使诗歌的形象更为丰富,意味更为浓郁,而不至于使诗歌过于单调、枯瘦。)。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点染在我们学过的古诗词总是怎样运用的?(ppt展示并明确)。

《长亭送别》。

碧云天。

黄花地。

西风紧染。

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师:看完了实例,我们来看看点染在本词中的运用。

词总起一笔点出:形胜与繁华,又在接下来的描写中以三副图景染之,所以呀,我们看《望海潮》中点染的运用如下:

点染。

东南形胜自然风光之美。

三吴都会民生安乐之美。

钱塘自古繁华都市繁华之美。

师:好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请大家下去预习下一首词《雨霖铃》仔细品味一下我们这位大词人的不同风格,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讨论。

哀江南高二必修

余党绪。

6月15日,我赴辽宁沈阳东北育才中学上了一节《哀江南》的研究课。下面是课堂实录和说课。

实录。

师:沈阳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有著名的沈阳故宫,有福陵与昭陵,葬着清王朝的两个皇帝: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沈阳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许多东北人民流落关内,有一支著名的歌曲就唱出了当年东北人民国破家之痛,流离失所之悲。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哀江南》也涉及了一个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一支同样反映亡国之悲的曲子,这座名城是南京,而这支曲子就是《哀江南》。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本上关于《哀江南》的介绍。《哀江南》选自《桃花扇》续四十出《余韵》。这个“余韵”相当于现代戏剧或小说里的“尾声”。既然课文选自“尾声”,我们就有必要了解一下全剧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师:同学们通过预习了解到,《桃花扇》这个名字里的“桃花扇”象征着爱情。《桃花扇》也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我们刚刚学过《长亭送别》,现在就来比较一下《桃花扇》与《西厢记》在故事情节上的异同。我们一起来看投影。(投影1)。

师:古典戏剧在爱情题材上基本都遵循着一个基本的故事情节模式。第一步是“才子佳人,一见钟情”。《西厢记》里的张生与崔莺莺是这样,《桃花扇》里的侯方域与李香君也是如此。侯方是明末名士、复社文人,在文化界和社会上都有一定的影响。李香君是秦淮河边的名妓,色艺双全,才艺俱佳,两人果然是一见钟情。第二步是“风云突变,节外生枝”。美好的爱情注定要经受更多的磨难。侯李二人生不逢时。明末崇祯皇帝即位后着力整顿朝政,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代中兴之主。他清除魏忠贤,魏忠贤余孽四处流。有一个流窜到南京来的阮大铖,如丧家之犬,急着要与以复社文人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群体修复关系。明末知识分子在社会上是很有影响力的。所以他抓住侯李成婚的机会,给侯方域送了一份厚礼,但是却遭到李香君的拒绝。句古诗说“商女不知亡国恨”,这话用在李香君身上就很不公平,李香君是个很有气节和见识的女子。李香君的拒绝在侯李与阉党余孽之间埋下了矛盾的伏笔。正在这个时候,李自成入京,崇祯皇帝带着他的后妃女眷自尽了。作为陪都的南京,就上演了一出立新主子的闹剧,结果阮大铖这些阉党占了上风。他们成了一个偏安朝廷。历史上的东晋和南宋都是偏安朝廷,毕竟还做了一些复国土的努力。这南明王朝却只顾窝里斗,只顾争权夺利,醉生梦死。于是,侯李的苦难也就开始了。侯方域被逼逃亡,李香君先是被逼改嫁他人,不从,以死相拼,血洒宫扇。这扇子便是侯方域送给李香君的定情之物。有人稍加点染,勾勒成“桃花”样子,这便是“桃花扇”的来历。这就是第三个阶段,我把它叫做“一波三折,苦苦相争”。侯李二人对爱情忠贞不屈,苦苦相思,与张生崔莺莺无二。

生1:不是。侯方域与李香君最后虽然相见,最后却又分手,两个人双双入道了。

教师:知道为什么吗?

生1:好像是国家灭亡了。有一个世外高人指点他们,他们意识到连国家都没有了,爱情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醒悟了,就出家了。

师:是啊。我们一起来看看那个高人是怎样点拨这一对男女的。(投影2)。

师:就是这句话叫两个痴情男女幡然醒悟。原来,正当侯李二人双双沦落的时候,清兵南下,南京岌岌可危。阉党和他们的主子仓皇逃亡。国家亡的时候,侯李二人却大团圆了。从爱情的角度来看,他们终于修成正果,但是孔尚任却让这一对男女双双入道,可见作者另有寄托。这就是“课文导读”里提到的“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戏剧表现的重点是“兴亡之感”。

众生:沧桑的/悲伤的/低沉的/成熟的……。

生2:屈原。“郢”是楚国的故都。这是屈原在秦国灭亡了楚国后因怀念祖国而写的诗歌。师:这个同学知识面很广。曲子表达的也是深沉的亡国之悲。曲子用中国最古老的乐器“埙”演奏。当代作家贾平凹说过“埙”能表现旷古的悲凉与沧桑。现在我们就在配乐朗诵中体验这旷古的悲哀和绝世的伤感。(生分角色朗诵)。

生3:苏昆生,樵夫;柳敬亭,渔翁。还有一个老赞礼。

师:要注意“渔樵”二字的组合。你们在哪篇文章里见到过这种组合?

生4:《赤壁赋》。“渔樵于江渚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师:对,“渔樵”在汉语里本来就有隐逸的意味。推荐一支古曲《渔樵对话》,也是表达逍遥、遁世、逸的。值得一听。

师:第二个问题:苏昆生诉说自己的所见所闻,他在南京究竟过哪些地方?

生5:明孝陵,明故宫,长桥、旧院等秦淮河一带。

师:他的情是什么样的?

生6:哀,恸,还有伤心。

师明白了这些,我们就来读以下七支曲词,看看下面这些曲子是怎样与宾白的这些信息对应的,又是怎样表现这种“哀”“恸”与“伤心”的?我们先来一起朗读,读的时候思考一下,这七支曲子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不一样。

(齐读七支曲词)。

生7:前六支曲子是间接抒情是寓情于景,第七支则是直抒胸臆,所谓“放悲声唱到老”,也就说明了抒情时不加掩饰,痛快淋漓。

师:很好。既然是“放悲声唱到老”,那么我们就一起来放声朗读第七支曲子,如何?

(生齐声再读第七支曲词)。

师:这段里哪些句子最能打动你?

生8:“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师:这是“谁”在“看”?

生8:苏昆生。

师:好像是一个冷眼旁观的人。他以这样一个局外人的语气来表达,说明他对南明王朝的极端恨和失望。

生8:统治者忙着醉生梦死,忙着大兴土木,忙着穷奢极欲,挥霍享乐,也正是这些忙碌,决定了他们必然灭亡,讽刺了南明这个短命王朝的必然命运。排比句给人一种很急促的感觉,好像历史盛衰在一瞬间发生。

生9:“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最让我感慨。我想起了刘禹锡的古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物是人非。莫愁湖是那时南京的繁华市区,现在却了无人烟,晚上只有鬼哭了,很恐怖,很阴森。前后对比,叫人感慨。

师:两位同学的分析很到位,让我们心里很有感触,我们再来读一遍吧。

(生齐读)。

(学生读书。思考。组织表达语言。)。

生10:我特别欣赏《驻马听》这支曲子。古代社会地位最尊贵的是皇帝,皇帝最尊重的人是他的父亲,是他父亲的父亲,是他父亲的父亲的父亲……可是现在,埋葬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明孝陵却成了牧场,山羊在这里自由自在地吃草。其中一个“群”字说明了不是一只偶尔来此,而是经常有许多羊来,可见这里荒无人烟啊。“鸽翎蝠粪满堂抛,枯枝败叶当阶罩”中的“抛”,说明鸟儿根本没有忌讳,胆子很,没人照看。还有“罩”字,说明枯枝败叶积聚得很厚。

师:说得真好。最后一句“牧儿打碎龙碑帽”其实也同样很精妙。这位同学很注意达技巧。他特别强调了明孝陵墓主的身份:皇帝。他的话揭示了宗法社会的一个重要现象。所谓宗法社会,就是按照血缘关系来决定人的社会地位与价值的社会。中国人非常敬重死去的先人,不要说皇帝,就是普通老百姓,也是这样。有句俗话,说“好像被人挖了祖坟似的”。大家知道的洋务运动领袖李鸿章和盛宣怀,不就因为主张修铁路电报而遭人咒骂么?因为修铁路排电缆,要动地脉要挖人家的祖坟啊!十三陵,沈阳福陵、昭陵,那么大的规模,那么大的气派,也可想见当年也一定把守森严!可是如今明孝陵却成了牧场。这其中包含了多少变化啊!

生11:我特别欣赏《沉醉东风》一段,写明故宫的。这里强烈的对比。墙倒塌了,玉柱也倒塌了。以前皇帝和大臣议论军国大事的地方,现在却“舞丹墀燕雀朝”。我觉得这话里似乎有讽刺的意思。

师:何谓“讽刺”?

生11:以前这是大臣朝见皇帝地方,可是现在皇帝没影了,大臣们也不见了,只有燕雀在这里朝拜。其实,燕雀只是在这里游戏觅食而已。

师:好。我也想告诉大家,别看朱元璋是个乞丐出身的人,可是做起帝来,还真像个皇帝。明朝是个君主专制登峰造极的时代,宫廷礼仪很森严。朱元璋很注重自己的威仪,大臣上朝时必须跪着回答皇帝的问话,我们在电视上看到宣读皇帝诏书时总是以“奉天承运”开始,这也始自朱元璋。朱元璋认为自己是天下的皇帝,也就是全天下人的父亲,把君父的权力推向端,实行极其严酷的刑法和廷杖制度,打首辅大臣如同打自家孩子。可以想见,皇帝上朝的时候,宫廷里该是多么威严肃穆,大臣们多么肃静庄重!可是如今,却只有鸟雀在这里玩耍了。借助于权力、暴政来实现万世不衰的梦想,今天看来是多么不可靠啊!

生12:我最欣赏《折桂令》一节。我喜欢这里的对比。“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秦淮河曾经盛极一时,勾栏瓦肆,富商云集。可是现在到哪里找他们啊?人说“物是人非”,我说是“物非人也非”啊!

师:总结得很精妙。

生12:还有“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说的是现在生意没法做了,当年逢年过节的喜庆活动也没有了。由此我们可以想象以前的秦淮河,一定是热闹非凡。我把这句话改成“灯船端阳闹,酒旗重九飘”,就是以前繁华时的景象了。

师:精彩!这样灵活地化用文章中的词句,很有表现力。尤其是这个“飘”字用得好!

生13:还有《太平令》一节。“不怕小犬”一句,没有狗叫了,说明这里没有人烟了。还有“枯井颓巢”,说明旧院一带没了人气,荒凉冷落了。

师:好的,今天我们的曲词鉴赏先到这里。快下课了,我想我们再回到我们开头说的“兴亡感”。南明王朝匆促间起来,眨眼间消亡。改朝换代,尤其是频繁的改朝换代,赵钱孙李,你方唱罢我登场,周吴郑王,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给社会生产、百姓生活、文化发展带来了很多灾难,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也给社会心理带来许多阴影,人们好像总是生活在末世之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人,在这个潮流中常常有一种无能为力和难以把握命运的渺茫感。这不能不激发人们的思考和感慨。所以,《哀江南》虽然表达的是对南明王朝的思考,是对三百年大明江山的思考,但传达的却是一种能够超越时空的历史领悟。

(投影3)。

师:想当年,据说秦始皇来到南京,看到这个地方虎踞龙盘,颇有帝王之气。于是便下令开凿秦淮河,以泄去金陵王气。他以为这样就没人可以和他争夺江山。可是修建秦淮河并没有能保住他的一统江山。朱元璋加强专制,统治严酷,控制森严,同样没能摆脱灭亡的命运。历史总是在兴亡盛衰的循环中转圈子。这是值得每一个人思考的问题,包括我们现代人,包括我们中学生。

师: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课外阅读书。

(投影4)。

师:《华丽家族》是华东师大教授萧华荣先生写的一本反映六朝时王谢家族兴衰的书;《万历十五年》是一本反映明朝政治的书,其中写到万历皇帝、张居正、海瑞、李贽、戚继光等人物,可以帮助我们更多地了解明朝,写法也与一般的历史著作有很大不同,可读性强。这些读物可以帮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历史。建议一读。下课。

说课。

在语文教学上,我一直将语言的魅力、文学的韵味和文化的视野作为我追求的三要素。

语文课无论怎样翻新,无论怎样百花齐放,语言都是这门课的核心要素。如果放弃了语言这一核心要素,不管教学过程有多么花哨,教学手段多么先进,课堂氛围多么热烈,它都有可能异化成空中楼阁。我听人讲《逍遥游》,整堂课不涉庄子《逍遥游》,却大谈特谈诸如自、逍遥、绝对的自由与相对的自由,等等,不仅远离文本,也远离了庄子命题的历史文化背景。语文的人文价值是由语言来负载的,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基。我在设计《哀江南》的教学时,首先关注的,是课文的语言因素。我认为,能够引领学生体悟课文言约意丰、精美雅致的语魅力,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所以,一方面,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诵,通过朗诵来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分析,通过对语言的咀嚼和理解来把握课文表达的历史沧桑感。繁琐的语言分析总让人厌倦,而静心的体味却能让人陶醉,精当的点拨更能人启迪。《哀江南》是戏剧中的登峰造极之作,它的语言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比如宾白,虽然寥寥几句,却把人物其身份、心态表露无遗。通过分角色朗读,我们可以感受到苏昆生的儒雅、柳敬亭的粗犷和老赞礼的持重。作为民间艺术家,柳敬亭关注长桥旧院、秦淮粉黛,而老赞礼则更为关心皇城。柳敬亭的反应是捶胸顿足,而老赞礼的反应却是一句深沉的感叹。如此的语言表现功力,不能不令人惊叹。七支曲子语言优雅,表现力更是非同凡响,通过对明孝陵、明故宫和秦淮一带的荒凉萧瑟的渲染,淋漓尽致地反映了时代变迁的印迹,这样的分析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课文的内涵着眼于语言这个根基,文学的韵味乃是题中应有之义。《哀江南》本来是一部文学经典,而不是历史文献。所以,以欣赏的姿态面对文本,以主体的情思占有文本,是阅读必须的。我个人的体会,教学中最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想象活动,一旦学生的情感体验被激发,想象空间被扩展,教学就能走进文本,走进作品人物。《哀江南》字字看来都是血,每一处景致都渗透着亡国之痛,家国之悲。我在设计课堂导入这一环节时,从历史文化名城开始,从沈阳的“一宫两陵”开始,进而谈到“九一八”,谈到《松花江上》,就是要引导学生进入一种历史沉思与想象的状态;中间播放的古埙曲《哀郢》也是希望营造一种体验的氛围。从课堂实效来看,这些铺垫对于激发学生有效的情思活动是产生了积极影响的。文学作品是一个“场”,要引导学生走进这个“场”,全身心地沉迷于这个“场”。进了这个“场”,他的情思活动就能直接指向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效率由此就产生了。本课将曲词品鉴作为教学目标,虽然也有重点字句的反复品味与分析,但对于课文里出现的修辞手法、表现方法、字句的锤炼,还是作了淡化处理。我想,只要学生理解了历史兴亡感这一主旨,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语言技巧服务于表达的需要,离开了表达,语言技巧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也许因为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太重视技巧层面的分析,学生心生厌倦,反而不去思考这些技巧的表现作用,经常是大而化之地敷衍了事。说到“比喻”的好处,总是形象啊生动啊更有表现力啊之类的套话,学生几乎形成了条件反射,一见比喻就将这一套术语搬出来了。语言分析必须服务于内容的表达,文学的追求要求我们少一些匠人的气息,多一些艺术的特质,多一些整体把握,少一些零敲碎打。

语文教学还应该追求丰厚的文化底蕴。语言背后站立的是文化,汉语的背后站立的是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一个词语就是一部经典,一个诗句就是一部历史。我希望语文课有更多的文化色彩。我将《西厢记》与《桃花扇》作比较,是希望学生能在阅读中形成总结、归纳和比较的思维习惯。我将“渔樵对话”“埙”“明朝的宫廷礼仪”“帝王的陵寝”“秦淮河的开凿”等问题做了介绍,是为了帮助学生建构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我介绍朱明王朝的宫廷礼仪制度,就是为了将当年的帝王威仪与后来的破败对比,显示王朝破落的历史必然性。残酷的剥夺、严密的控制、森严的等级、滴水不露的教化,都难以改变其破落的命运。王朝更迭,历史盛衰,任何专制统治都难逃这个历史的命数。

专家评课。

大气实在的一堂课陈钟。

《哀南》一课,党绪上得很大气,有板有眼的,不花俏,不张扬,很实在,也很成功。文本的内与外、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讨论、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活动之间的关系都处理得比较好,学生有较充分的时间通过不同的方式诵读课文。

《哀江南》选自孔尚任《桃花扇》第40回“余韵”。三百年前,新编历史剧《桃花扇》的诞生曾轰动了整个北京城,王公贵族争相传诵,连康熙皇帝也派人找来观看。读后连声骂道:“弘光皇帝太可恶!太可恶!”整部《桃花扇》的演出,很少带“余韵”。“余韵”常以传统折子戏的形式出现。《哀江南》文学欣赏价值极高。它生动地抒发我国古代文人沉重亡国之痛和社会变迁中的那份沧桑感。因此,它往往能够超越时代,拨动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的心弦,激起深深的共鸣。

一般人教《哀江南》,很少注意词曲前的一段宾白。党绪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真是个有心人。这段宾白写得太精彩了。苏昆生是李香君的师,从他把明孝陵说成是“宝城”“享殿”,便足见这位老艺人--唱曲名家的职业修养。对于苏昆生南京一行的叙述,老赞礼与柳敬亭由于身份、遭遇、性格的不同,注的重点是不同的。当苏昆生讲到“皇城墙倒宫塌,满地蒿莱”之时,老赞礼暗自“泪”,叹道“不料光景如此”;而大胡子柳敬亭则不然,原是个说书人,闯江湖,走码头的,听苏昆生说“长桥已无片板,旧院剩了一堆瓦砾”,禁不住“胸”直喊:“恸死俺也!”两人表达自己内心苦痛的方式也是不同的。三个老人就是这样栩栩如生地活跃在我们的眼前。

苏昆生一直在江南秦淮河一带教曲,为什么要编一套北曲呢?因为南曲一般比较委婉、缠绵,而北曲慷慨、苍凉。这套沉郁、悲怆的北曲好唱出了《哀江南》的主题。开之前,苏昆生有句叫白“俺樵夫啊”,道出了自己如今只落得退隐山林,以砍柴为生的尴尬处境一种无奈与自嘲。渔樵(柳敬亭做了樵夫)对话本是散淡的、远离尘世的,但面对现实的巨变,怎能掩饰内心深处的焦虑与怨恨呢?这就是昆曲艺术的细腻处,它很少有费笔,有多余的笔墨。我还想补充一点苏昆生大段吟唱前还交代了一个动作--击板,因为昆曲的演唱是没有过门的。板声一起,器乐演奏与演员演唱是同时开始的。著名学者赵景深概括昆曲表演的特点,用了八个字:“同起同落,载歌载舞”。在苏昆生放声悲歌时三人都有非常美妙的舞蹈动作,苏昆生的稳重、老赞礼的儒雅、柳敬亭的粗犷,构成一幅叫人赞叹不绝的动人画景。

孔尚任说:“凡胸中情不可说,眼前景不能见,都借词曲咏之。又一事再叙,前已有说白者,此则以词曲代之。”作者在这里提醒读者要关注曲词与宾白的关系。

诵读的指导重在节奏与情的准确把握。郭沫若先生说:“节奏是力与时间的组成。”它不是纯粹的技巧,同样建筑在对文本的正确理解上。不少学生,包括有些青年教师在读到“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时,一句比一句响,一句比一句快,一句比一句激烈,这显然符合苏昆生此时抒发的“哀”与“悲”之情。同样,整套曲的结尾“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读这个“诌”字,要读出苏昆生在两位老友前的“自谦”与“自侃”。诵读“放悲声唱到老”六个字,声音要略带沙哑与苦涩,一字一字地有力地吐出来,声断气不断;特别是最后一个“老”字,第三声,首腹尾都要读清楚,要表达出一种不可遏止的沧桑。这样才能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可以有一二分钟的静场,让学生在沉思中结束一节课的教。

我不太赞成把《哀江南》的教学纳入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轨道上;也不太赞成整理出一条苏昆生到南京的行走路线图,概括出一个“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可能我的观念老化了,我总觉得现今有些语文课有点像数学课把课文演绎成一个公式,印证某个概念或某个术语的材料。语文课的语文味全没了。复旦大学学者王德锋教授在一次上海的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上说,语文教学更多的是性灵的启发,而不是理性的思考。语文课怎能只重结论,而轻感受呢?这个意义上,用点精力在对《哀江南》《长亭送别》《游园惊梦》这些经典篇目教学案例的分析与研究,有助于中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文章请注明来源于:中学语文大观园。

高二语文《望海潮》教学设计

江南胜景自古叫人魂牵梦绕,素有天堂美誉的杭州更有天赐美景。八月钱塘,西湖秀色,杭州的美景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杭州或者西湖美景的诗词?有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柳永的《望海潮》,感受一下什么叫真正的美,什么叫脱俗的美。

1、作者简介。

先由学生介绍,然后教师出示课件补充: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为人放荡不羁,但才情卓异。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其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代表人物,有《乐章集》。

2、写作背景。

先由学生介绍,然后教师出示课件补充:宋真宗咸平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

1、自由朗读这首词,思考这首词上片写了什么?下片写了什么?

上片: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下片: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

2、由此可以看出杭州是一个怎样的城市?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生活和平,富足安乐,景色优美,安定和谐,国泰民安,官民同乐等。

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

1、作者在词中给我们描绘了哪些图景?请为这几幅图景命名。学生先自主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明确:自然风光图都市繁华图民生安乐图。

2、找出你喜欢的词句并进行赏析。(进行方法指导:引导学生从意象、炼字、手法、意境等方面进行赏析)。

示例: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描绘画面:郁郁葱葱的树木环绕着整个江堤,汹涌的江涛发怒似的奔腾而来,激起如霜如雪的巨浪,壮阔的钱塘江像一道天然的壕沟阻挡着北方敌人的进犯。

赏析意象、字词:该句意象鲜明,“云树”以云来修饰树,既表现了树的浓密又与前文“烟柳”呼应,增添了一份清新朦胧之美。一“绕”字表现了绿树成行,长堤迤逦的情态。“怒涛”中波涛怀怒意奔涌而来表现其澎湃汹涌之态,一“卷”字,极富形象性和动感,再现了钱塘江白浪滔天、浪花飞溅的`景象。

分析手法:“霜雪”以比喻的手法表现了波涛的颜色和寒冷。

概括意境:“天堑”暗指钱塘江,以“无涯”表现其雄伟壮阔,使词的意境变得雄浑壮阔。

相传,金主完颜亮读到柳永的《望海潮》一词,对其中关于杭州盛景的描绘大为赞叹,遂即作出南下攻宋的决定。并在出兵前赋诗言志,极具慷慨豪迈:“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课件出示:你认为本词描写的哪幅画面激起了金主完颜亮对南宋的觊觎之心,请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这幅画面。

这首词上阕极力赞美杭州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下阕极力描写西湖美景以及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景象,歌颂了杭州山水的美丽风光和人民安定欢乐的生活,反映了北宋结束五代分裂割据局面以后,所显现的繁荣太平景象,借以歌颂此地的地方长官治郡有方,政绩卓著。

请课下阅读白居易的《忆江南》,对比赏析与本词在写景方面的异同。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高二必修教学设计

二、教学评价设计:

以上教学设计,体现了如下四个方面的特色:

1、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愿学、会学、乐学的基础,激发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本教学设计始终注意兴趣的张力效应。如导语中的自由发挥辩论,看电影片段及最后的开放式写作训练都表现出教学的“兴趣意识”。

2、注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理念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文本本身的信息资源是多重的,学生学习的效果往往取决于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可以达到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目标,本篇教学设计精选了四个探究点,通过精选精炼,使学生掌握鉴赏人物形象的一般套路和方法,成为自读古代小说的入门向导。

3、教师角色的成功转变,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以上教学设计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教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将教学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和促进者。

4、新课程标准在小说的课程目标中提出要把握中外小说、各自的艺术特性,形成一定的阅读鉴赏方法,从而提高阅读鉴赏的能力与水平。以上教学设计充分考虑中国古代小说的审美特征(中国小说重视情节和人物动作,善于通过描写人物动作显示环境、暗示心理,而不会把环境描写游离于故事情节之外,也不用独白或心理分析的方式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探究,帮助学生体会中国古代小说的民族特色,以提高生的鉴赏水平和文学修养。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高二必修教学设计

执教:刘建松记录:赵金华马秀芝。

时间:3月15日8:25--9:10班级高二(1)班。

本节课是三月份学校教学观摩课,现在的一些所谓观摩课,只观不摩。缺乏真正的研讨批判激烈争辩之风。只瞧外表,不看内在。实教者之悲哀。还是要感谢两位年轻的老师认真的记录,看了自己的真实的东西后,才知要改进学习实在太多太多。

师:同学们,今天几号?

生(齐答):15号。

生(齐答):三月(生笑)。

师:什么日子?

生(1):消费者权益日。

师:按惯例,今天轮到谁上台演讲?以面对3月15日为题演讲。(一女生上台演讲老师点评)。

师:现在老师请大家做一个选择题。当一个人面对邪恶怎么办?(停顿)我想只有两种方式:一是屈从,二是毫不妥协。屈从可能带来暂时的生存,但结果往往是耻辱的;相反,毫不妥协可能导致肉体的消灭,但表现出来的意志与勇气,将象天上的星辰一样,让邪恶胆战心惊,让后人在深夜里仰望。在阴森恐怖的山神庙,在风雪连天的草料场,面对邪恶,一位名叫林冲的男人完成了人生的一次涅磐,请同学们朗读标题两遍,要求一次比一次响亮。(学生朗读,气势浩大)。

师:谁第一个告诉老师,你是用怎样的感情朗读这七个字的?或者这标题包含了那些信息?

生(2):林教头在风雪山神庙中(生笑)具备了人物、时间、地点。

生(3)林冲在山神庙中发生了流血打斗。

生(4)山神庙发生紧迫的事情……。

师:什么事?一般人我不告诉他。(生笑)本文是英雄史诗《水浒传》中第十回。我们不妨看看第七回至第九回,到底在林冲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投影显示这三回的目录)。

生(齐答):沧州。

师:沧州,并不是林冲停泊的港湾,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波澜情节。

生(5):沧州遇旧。

师:谁是故人?

生(齐答):李小二,林冲曾经资助过他。

师:买刀寻仇。

师:谁是仇人?

生(5)当然是陆谦。

师:接着说。

生(5):接管操场。

师:在草料长发生了大事情。是……。

生(5)火烧草料场。

生(齐答):是。

师:水浒传歌词中对英雄有精练的评介:路见不平……。

生(齐答):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师:我们来听听别人的评论吧,这是清朝的文学评论家金圣叹的观点(投影出内容如下示:林冲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只是太狠。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都使人怕)。

生(6):该狠时狠,不该狠时时不狠。(生笑)。

师:这是比较中庸的答案,我们学学中央台《焦点访谈》的口号……。

生(齐答):用事实说话。

师:那我们找一找事实,先说一说林冲不狠或者说能忍的一面。沧州遇旧后,教头对李小儿的话可看出一些苗头。

生(7):林冲指着脸上说: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

师:打住,注意“恶了高太尉”这五个字,假如要你回答,你会怎么说?

生(8):天杀的高俅老贼,我把你碎尸万段(生笑)。

师:林冲为何称自己为罪囚呢?他到底有罪吗?

生(9):没有。

生(10):到草料场时,林冲的住房条件特差,属于危房。(生笑)。

师:是歪房,林冲大小也是个场长啊。(生笑)同学们读读有关住房的句子,

生(齐读):仰面看那草屋时……。

师:这里有忍吗?

生(11)有。天晴唤个泥水匠来修理,是说林冲要安心改造,表现优秀,争取提前释放。(生笑)。

师:对,教头毕竟有个小康之家,早点回家,与妻子团圆,但试问家在何方?还有吗?

生(11):到山神庙中,求菩萨,希望菩萨能保佑他,度过难关,也可说明能忍。

师:菩萨保佑林冲吗?看来好象没保佑吧。草厅被雪压了,假如草厅压倒了,你会怎么办?

生(齐答):逃回家。

生(12):怕晚上被压。不放心。

师:那什么是草料场,(停顿)沧州是边防前线,草料场类似于现在的军需仓库,油库。属于战略物资,没有油,坦克就变成一堆废铁。开不动了(生笑)为何寄宿半里外的山神庙。

生(12):哦,原来仓库内有官府的封条,贴了封条是碰不的……。

生(13):在山神庙一个人喝闷酒,怪可怜的,也说明林冲能忍。

师:好,读一读这段描绘。(生读“将那条絮被放开……就将怀中的牛肉下酒)。

生(13):妻子,幸福的时光难忘。

生(齐答):拿了花枪,开门救火。

师:如果是平常人,会怎么做?

生(14):逃,逃之夭夭。(生笑)烧了草料场,可是死罪一条啊,此时不逃,(众生接口“更待何时”)。

生(齐答):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林冲到底有没有狠的一面呢?

生(15):有,比如听到陆谦来到沧州,林冲买刀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又到城里城外寻。寻了一天。这说明他狠。

生(16):还有林冲说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这也说明狠。

生(17):林冲杀人是够狠。

师:读一读山神庙复仇的场面。

生(齐读)林冲挺着花枪……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

师:注意其中的典型动作“搁、剜”。假如换作李逵会怎么做?

生(17):很简单,乱砍一气。砍倒一个算一个。

师:林冲杀人就有档次,先把一把钢刀搁在你的脸上,(模仿)然后发表杀你的宣言,让你死得明明白白,杀人是堂堂正正,光明磊落。

生(18):老师,这里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是不是省略了一些场面?

师:你说呢?

生(18)我想,省略了一些暴力血腥的'场面。因为前面有个“剜”字,估计是很血腥的。

生(齐答):狠。

生(19):风雪是环境……。

师:是自然环境,读一读风雪的正面描写。

生(齐读)正是严冬天气……卷下一场大雪。

生(19):推动情节的发展,

师:说得具体些。

生(19):下大雪,林冲要买酒驱寒,路上看到山神庙,草厅由于雪大压倒后,寄宿山神庙,于是就有复仇之戏。

师:概括很简洁明了,还有吗?

生(20):有助于表现英雄的坚强斗志,渲染悲壮的气氛。

生(21):我想风雪有象征意义,“那雪下得紧”可能象征邪恶势力的威逼。就象《红楼梦》中“风刀霜剑严相逼”一样。

师:鲁迅先生说:‘雪下正紧,说紧字极具神韵’。的确如此。大雪纷飞,荒野独行,在冲天的火光中,英雄知道拼命挣扎想回家和美丽的妻子团聚的那一天已被大火吞噬了,眼中的热泪只有迎着呼啸的北风无声的飘洒,他注定要漂泊,前路属于他的只能是雨雪霏霏,而永远不会有杨柳依依。这就是英雄末路的悲剧之美,令人扼腕叹息。这不是官逼民反的简单之事,而是官逼官反,这样的世界是腐烂透顶了。有人曾为林冲写了一首小诗(出示投影,大声朗读。

漫天风雪,无尽悲伤,

一壶浊酒,十分惆怅。

正义已死,

问苍天,

路在何方?

熊熊烈火,长天茫茫,

壮士心,英雄泪,空飞扬!

一把刀,

一杆枪,

把江湖走尽,

不再彷徨!)。

让我们套用金庸小说中一句话来结束课文:那一夜,我看到了真正的江湖。

板书。

恶了太尉我是罪囚。

屈辱的林教头。

忍修屋过冬神明庇佑。

宿山神庙开门救火。

风雪逼。

摸不着杀人放火。

狠骨肉为泥买刀寻敌血性的豹子头。

手刃仇人搁剜两字。

作者邮箱:liuliu2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