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讲话稿>荷塘月色评课稿大全(13篇)

荷塘月色评课稿大全(13篇)

作者:雨中梧

作文是一种与世界对话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下是一些名家范文的片段,可以帮助大家提升写作水平。

课文《荷塘月色》评课稿

12月11日,我和杨校长、张燕老师一起来到安头实验小学为青年教师指导课堂教学。我们共听了两节课。下面我就分别谈谈对这两节课的感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堂课给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一、思路清晰,步步深入。

整节课,老师的教学思路非常清晰,步步深入引导学生理解文本,钻研文本。从题目切入,提出“是什么让周恩来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生很快在文中找出“中华不振”这一原因。张老师又顺势而导,“你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体会‘中华不振’?”当学生钻进文本体会“中华不振”,张老师又引入社会背景资料,结合图片真正让学生感受“中华不振”的境况。老师让学生在交流中顺势而生的品读体味,使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中华不振”这个切入点的高妙——只有充分地体会“中华不振”,学生才能深刻地理解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只要充分地体会“中华不振”,学生就会自然地走进尘封的历史与少年周恩来一起感同身受,产生情感共鸣。

二、拓宽文本,整合资源。

本课教学中,老师立足教材而又没有局限于教材,她整合了多种课程资源充实进课堂教学中来,拓展了文本的宽度。如:1、利用图片和资料在对比中让学生感受在中国的土地上华人如狗,中国割地赔款,外国人践踏中国土地、蹂躏中国人的历史背景;2、结束时,收集不同时期的周恩来的照片,形象展示周恩来光辉的一生,丰满了人物形象,使学生明白“周恩来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用一生去实践了自己的誓言。

三、以读传情,品读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动,不应以教师剖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自动积极的思维和情绪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绪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以,课堂情绪的交换,离不开文本,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体验。

教学总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老师在教学实际操作上还是有一点问题:在重点句和重点词的研读时,没有做到及时的体会与读相结合,如果仅是让学生谈感受,未免错失读的升华良机,如果此时让学生马上带着体会读文章,那么对于学生的读将起到一个很大的推动作用,使读真正做到有感情,而且这个感情并不是老师强加的,而是学生自己的感受,那么练习起来自然事半功倍。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精读课文。教者上的是第二课时,主要讲解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围绕“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三个中心句展开,从它的精妙布局、宏伟建筑、珍贵文物这三方面来展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纵观全课,主要有以下可取之处:

1、注重情感投入,增强教学效果。

老师业务素质较高,能够在课堂教学这个舞台上演出一场好戏,投入自己的全部真情,时而让学生沉浸在昔日的美景中,时而让学生充满愤怒、惋惜之情。从美景到毁灭,整个画面、情感形成鲜明的对比,学生的'情感受到强烈熏陶。如在课末,全体学生站起来高呼: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爱国之情得以升华,推到了极致。

2、合理使用课件,提升学生情感。

教者运用多媒体创设了一个信息量大且颇具人文色彩的环境来辅助教学.通过课件展示圆明园各类景观和被毁灭后的大量图片,引导学生先观察再朗读,结合教师言语的渲染,激发了学生的情感。

3、落实课标要求,朗读指导到位。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中高年级要重视默读。”叶老师在教学中注重磨擦课程理念的贯彻落实,通过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放手让学生默读,师生引读、全班齐读等各种朗读方式的使用来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

几点个人见解:

1、整堂课容量较大,面面俱到,略显仓促,一代而过,教师导的多,学生悟的少。

2、、“举世闻名、众星拱月、不可估量”等重点词语的品析是否可以再深入点?

虽然两位老师很年轻,但在教学方面表现出良好的素质,希望两位老师刻苦钻研,争取在语文教学上取得更大的成绩。

文档为doc格式。

荷塘月色评课稿

走进经典,走进名家诗文,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历来是每位师者的困惑。教要到什么高度,学要到怎样层次,确实难把握。朱自清的这篇《荷塘月色》是高中教材内的经典美文。张老师教学时立足文本,细嚼慢咽,字斟句酌,有条不紊,把课堂重点放在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学会用诗意的心情去面对现实生活,教学的切入点独具匠心,教学环节层层推进,使我受益匪浅。

本次工作室评课活动,我分配的观察点是“教学时间分配”,这次我是第一次从“教学时间分配”这一指标进行分析,因为带着任务观课,我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做了详细的记录。下面就来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教学时间在教学环节方面的分配。

张老师在导入新课时花了2分,在检查预习环节用了10分钟,在新授内容方面运用了26分钟,在小结延伸方面花了3分钟时间,拖了一分钟。从课堂环节的设置上看,张老师的教学时间分配是合理的。张老师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是以思考问题的'形式,应该说提出的三个问题是紧扣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的。

二、教学时间在师生活动上的分配。

在本课教学中,张老师在师生互动方面用去19分钟,在学生自主活动方面花去17分钟,教师讲授用去5分钟。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言,本堂课学生的个体学习体验(阅读思考)时间为9分钟,群体学习体验(发言讨论)时间为9分钟。这一时间的分配基本上是比较合理的,但是学生自主活动的有效性还需要探讨。学生的合作学习有一次,3分钟左右。而观察学生的讨论,很多学生其实没有真正地交流,也没有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补充和互动。对于朱自清心情变化让学生用曲线图画出来,花的时间长了点,整整花了5分钟,学生对作者心理状态的把握还不够准确到位。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张老师的这堂课给我启示很多,让我感受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提升审美境界。

荷塘月色

我最喜欢的散文是朱自清的《》。它是那么清新、宁静,读起来就觉得周围是那么静,那么美,使人仿佛进人了另一个境界。

暑假里最热的两个晚上,我和妈妈都是在宣武艺园里的静雅园度过的。这里并无凉意,但在这里可以与荷塘为邻,还可以观赏那月亮和湖水的无声嬉戏,给你的感觉是再好不过了。这大概就叫“心静自然凉”吧!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罩着轻纱的梦……”我出声地吟诵着。妈妈说,月色是朦胧的美。我说,月亮是清淡的美。而朱自清写月影,写月光,则是一种和谐的美。

妈妈问我:“朱自清是怎样描写月亮的?”

我说:“他写月亮在水里蹿动。”

我们看到,荷塘里的月亮,一会儿成竖着的椭圆形,一会儿又成了横着的扁圆形,一会儿又弯弯曲曲不成形。它有时蹿动,有时跳跃,有时宁静。月亮好像与荷塘很熟,不断变换各种形态给荷塘增色。荷塘也成它之美,用粼粼波纹,把月亮一会儿变成这样,一会儿变成那样,使它面目全非。

咦?好像小鱼也在捉弄月亮。刚刚被波纹聚在一起的月亮,又被小鱼跳跃出的漩涡变成粼粼波纹扩散开去,一圈,又一圈……闭园了,我低头告别荷塘,抬头告别月亮,幽静、淡雅的静雅园,在酷暑中是那样的宁静,荷塘和月亮又增添了它的淡雅,我寻找到了。

荷塘月色

傍晚,夕阳斜斜地照进屋里,我们一家吃完饭,爸爸正悠闲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妈妈静静地看着小说,外婆在厨房里忙碌着,我坐在桌前写着作业,突然“啪”的一声,停电了!这时,我们都异口同声发出了“啊”---的声音。四周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爸爸提议道:“走,我们去小区旁的人工湖散散步!”好!我们应声就一起出门了!

沿着石子铺成的路往前走去,片片荷叶里“掺和”着朵朵荷花沐浴在夕阳下,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噗通,噗通”一声声清脆的声音从耳边传来,这是什么声音?我们循着声音走过去,原来是一条条可爱的鱼儿在水中“嬉戏”,好像也在赞美着大自然的美!

继续往前走去,看见一棵棵茂密的柳树,远处的柳树垂下柔嫩如丝的枝条,在微风的吹动下,像一团团随风飞舞的烟......时间一点一点地流逝,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一轮明月挂在天边,不就是”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描绘的这幅美景吗?不知不觉,夜色已笼罩了大地,给它披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时间也不早了,我们也慢慢地往回家的路走去。这美丽的图景仍在我的脑海里浮现。

这幅景象也会为我的童年记忆里放射出一道绚丽的光彩,好一幅“”啊!

荷塘月色评课稿

看了郭老师《荷塘月色》一课的教学实录,该课诱导得法、点拨到位,学生思维活跃、参与积极。整堂课活实相济、精彩纷呈,下面就这一课的教学谈几点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1、导入精彩。《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一篇脍灸人口的散文,阅读这样一篇文章,应该是一次很好的心理享受与情感体验。

郭老师先的导语引用朱自清自己讲的“我有一种神奇的本领,能从最寻常的事物中发现和创造令人惊异的美”,学生就想知道朱先生为何这么自信,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得的阅读兴趣。

2、注重朗读。郭老师非常重视朗读,以读为本,整堂课都回荡着学生的朗朗读书声。学生走进文本,在老师的激励、赞赏中,通过读中感悟,悟中再读,开启了思维的闸门,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从他们朗读中,绘出美丽恬静的荷塘月色图,感受到作者那种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

3、重点突出。本课时的'重点是教学第四、五、六自然段。郭老师老师把握住了学段特点,通过抓重点词语、重点句子、教师范读、学生反复诵读等手段,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和荷塘四周景色的特点。

4、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品读、赏析,读中悟情”是这节课重要教学过程。品读,教师设计了几个引导点:一要品读叠词妙用;二要品读各种通感修辞法的表达;三要品读重点句、段。赏析,教师把它融于品读之中,强调于品读之后。读中悟情,是这一教学设计精当之处。一悟作者对眼前景色的喜爱;二悟美好不能实现的苦闷的复杂心情;这样,学生就读懂了一篇文章,悟出了一个情,懂得了一个理。

以上教学品读,赏析的过程,设计清晰、适当。实施教学时从内容到教法到学情,都显得清新、自然,尤其是学生读书很动情,饶有兴致地读,主动地探究问题,很好。

6、指导到位,语言幽默。例如学生对通感的修辞掌握的还是不够熟练,老师用了“红杏枝头春意闹”和“甜言蜜语”等生动的例子深入浅出地分析,引导学生掌握。郭老师的教学还很幽默。又如用《荷花淀》的风格改写句子“叶子本是肩并肩秘密挨着,这遍宛如一道铜墙铁壁,是监视清华园所谓哨兵”,使学生在小声中感受到本文比喻的女性化是和景色和作者心情有关。

我认为本课在教学上让学生合作交流的地方比较小,在品味句子是都是让学生读,自己画书、自己思考,这对于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固然是一种能力的锻炼,但一些基础差的学生可能想很久也想不懂句子好在那,怎样好,我还是觉得要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总之,郭老师的《荷塘月色》一课的教学充分地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是一堂值得我学习的难得的好课。

荷塘月色

人们都说,在夕阳西下之时,会有一丝丝心头之悔,或一丝丝霞光漫想之得。今天,吃完晚饭,只是休息之时,在闲聊之日,悄悄越出门槛,走到门后那伴我成长的荷花湾。

现在已经很少人能记住它了,可能有人都已经忘记这个在夏天给他们乘凉、打牌,傍晚给他们闲聊、遛弯的荷花湾。以前,每到夏天,荷花湾那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真的感受不到那种幽静、神秘的感觉。直到今天,满园的荷花湾,只剩我一人和那一片荷花,可见只有我还惦记着这满园的荷花湾。

没有人声喧闹的夜下,是那么的宁静、神秘,在没有月光的照耀下时,还颇有一点害怕。但今天庆幸有着那皎洁的月光衬托和映照着这满园的荷花。

转眼望去,那些经过风吹雨打的`荷花,还是那么的美丽动人,味道还是小时候的味道,沁人心脾,令人陶醉。十多年了,这些荷花没有人搭理,显得略有一点儿岁月的沧桑,但是即使如此,它们依旧展现出那种不服输的状态。

翠绿翠绿的荷叶,桃红桃红的荷花心,是那种说不出来的感觉。那白白的荷茎,并没有因泥土的肮脏,染毁掉了它那白净白净的荷叶。这些荷花,有的聚在一起,只怕哪一天,风吹雨打,把他们刮散;有的像害羞的女子,唯唯诺诺,那桃红似的脸颊上泛着点点红晕;有些荷花像刚刚出浴的女子,荷叶上,还带有那滴滴露珠。只是,在那月光的照耀下,荷塘上的古桥显出了岁月的波痕,多少年来,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你弯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月影,面影,岁月波波,悠光临面,泡沫聚散,只有你依然如故。

想起那儿时的趣事,想起那儿时的约定,是那么的真诚、天真和幼稚。想起这,心中不免有一种小小的激动,赋诗一首:

想念古塘挥去散,一心只为圣贤书。

江山不过万年情,只怕一日往回单。

小时不念心中悔,独到心头惠子情。

采荷莲女笑中采,假山万种君子书。

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荷塘月色》

1、分析作者矛盾思想感情,颂扬中国知识分子的美好情怀。

2、赏析精美语言,提高情景交融的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教学重难点。

把握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交织”的感情。

教学方法。

话题探讨法、鉴赏法。

注意要点:

1.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

2.引导学生品味表达作者感情基调与感情发展变化的关键语句。

3.引导学生体味本文描写景物的特点,从中领悟寄寓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新课。

(课件1)。

同学们,请看画面,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面对此等美景,杨万里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

描写同一事物却反差如此之大,正印证了王国维先生的那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课件2)写景是为了抒情,客观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

今天我们就跟随朱自清的脚步,看一看他给我们描写了怎样的荷塘美景,抒发了怎样的独特情怀!

三、听配乐朗诵,初步感知。

教师:优美的诵读让人陶醉,下面,我们先来听一听本文的配乐朗诵,同学们小声跟读,随文入境!

边读边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给文章每个段落加上番号。

2、找出文中表现作者心情的语句。

课件放配乐诵读。(课件4)。

四、抓住关键词语,理出作者游踪,探究作者情感路线。

相信优美的诵读已经让我们沉醉其中。现在大家来看看文章开头。

问题1: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

师生交流明确: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夜深人静之时本应好好休息了,但许多事情剪不断,理还乱,就想到去荷塘散步,以此来排遣内心的烦恼!

全文就是围绕“颇不宁静”这一心情展开的,它就像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始终在全曲中回荡!

问题2:为排遣不宁静,作者散步的游踪是怎样的?(齐答)。

师生共同明确。

游踪:家――小路――荷塘――家。

问题3:一夜畅游,朱自清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吗?

学生齐答。(只让学生回答“找到”还是“没有找到”)到底找到没有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作者心情是怎样变化的。

请看第3自然段的内心独白。我们先一起来朗读这个自然段。

学生朗读。

问题4:这一段独白到底流露了朱自清怎样的心情?

学生明确:尽管有哀愁,但更有一种淡淡的喜悦之情!作者只有这幽僻的坏境之中,才感到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才能够抛开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可见作者对现实的不满!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为能够暂时得到自由,欣赏荷塘月色而淡淡喜悦。――可见作者幻想超脱现实!

五、师生互动,赏析4、5、6自然段。

带着满腔的期待和淡淡的喜悦,朱自清来到了荷塘边。他眼中的荷塘夜景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我们来与他共同分享!

(一)、我们分成两组,第1组同学朗读第4段,第2组同学注意:

勾出本段中你喜欢的句子,并思考为什么喜欢。(课件5)。

1、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大力鼓励多答,暂时不作评价)。

2、同学们说得很好,现在我们去掉文中的某些句子和词语,表达效果又有什么不同呢?(课件6展示改动后的文字)我们来读一读。

改动文字:荷塘上面,满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开着的,有打着朵儿的。微风过处,送来清香。这时候叶子和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底下是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课件6)。

学生朗读。问:感觉怎么样啊?(学生:不好)。

教师分析:

曲曲折折、田田――叠词,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玉立、修长婀娜、灵动飘逸(课件7)。

袅娜――常用来形容女子体态轻柔优美,这写出了荷花柔软妩媚饱满的'荷花柔美姿态(课件8)。

羞涩――含苞欲放的娇美情态,有一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少女的娇羞。(课件9)。

明珠――晶莹剔透。

星星――闪闪发光、忽明忽暗(课件10)。

美人――用刚出浴的美人来形容露珠点点的荷花,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而想到荷花的质朴、清新、纯洁、淡雅和高贵、冰清玉洁(课件11)。

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若有若无、轻灵飘渺,用听觉来写嗅觉,想像奇妙。

闪电――突出快速。

脉脉――饱含深情,极富人性之美。

一番赏析后,相信同学们对这一段已经有了全新的感觉,下面让我们再次以最深情地朗读来诠释本段。学生朗读。(课件12)。

教师小结:朱自清的想像是多么丰富啊,古人有读《汉书》来下酒,今天我们是品“荷塘月色”来纯净我们的心灵!

2、两组交换,赏析5、6段。(课件13、14)。

参考:(以学生讲为主,教师重点分析四处)。

第5、6段:

重点1:“泻”――一个“泻”字,顿时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照”字直白,是如实地写,不是描绘,淡而无味。另方面与“如流水一般”不相配,失去和谐感。)(课件15)。

重点2:浮――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一个水气迷蒙、月色轻笼的境界呼之欲出。(而“升”给人腾空而上的感觉,不能妥帖地道出雾的轻柔。)(课件16)。

重点3:“画”――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印”不能写出美)(课件17)。

重点4:“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

《荷塘月色》教案

初步体验将沙和水有利结合,使玩沙活动更富情趣,培养幼儿分工合作,以大带小的团体协作精神,感受接近大自然所带来的乐趣。

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2、各种塑料玩具(小鸭、小鱼、乌龟、螃蟹、青蛙等);

3、活动前收集(小草、落叶、枝条若干);大场地沙池一块。

(一)活动前的“热身运动”

1、教师将幼儿带到沙池边,观看沙池。引导幼儿谈话:“哇!今天我们的沙池里来了好多的小客人,他们是谁呀?”幼儿答:“小鸭、小鱼、乌龟、螃蟹、青蛙。”师:“我们下去和他们一起玩好吗?”(调起幼儿的积极性后)教师请幼儿做好进入沙池的准备。(脱鞋袜、卷袖口与裤口)

2、进入沙池,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学沙池里的小动物:我学小鸭摇摇摆、我学小鱼游呀游、我学青蛙跳跳跳、我学螃蟹横着走、我学乌龟爬呀爬,爬呀爬,爬呀爬,爬到妈妈身边来(请小朋友爬到老师身边集中)。

(二)教师讲解活动玩法和要求

玩法:先请幼儿在沙池里挖一个大坑作池塘,接着将挖好后将一次性台布铺在池塘底部(防止水很快渗入沙里);再把“池塘”灌满水,然后将各种玩具放进“池塘”,最后在完成的作品加上一些装饰。

(三)引题让幼儿产生兴趣

1、师:“今天小动物们和你们玩得可开心啦!可是它们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们知道他们是住在哪里的吗?请小朋友们动动脑筋想一想?”(幼儿开始自由讨论)。

(四)幼儿活动,教师指导

1、两位老师协商以大带小原则,分别将中班小班幼儿分成六组。

2、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的情况,指导他们进行分工合作活动,中小班幼儿一起合作挖沙坑;中班幼儿进行铺池塘、运水灌水;小班幼儿进行找、送小动物进池塘等。

3、活动时,提醒幼儿不要将沙弄到眼睛或鼻子等五官部位,要注意他人的安全和卫生,懂得照顾小班幼儿。

4、教师点评活动情况,让幼儿相互欣赏各种各样的“池塘”作品。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荷塘月色教案朱自清荷塘月色教案

1、理清全文的结构,了解直接抒情的语句的内涵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2、体会散文的语言美——对生活语言的巧妙加工。

3、认识“通感”的修辞方法,体会本文中“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教学重点]。

1、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

茂密的荷叶——多姿的荷花——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体味作者的匠心:

动静结合,“静”是“动”的瞬间表现。

可见与可想结合,写出散文的神韵。如:荷叶田田——水脉脉含情。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经线:欣赏荷塘月色前后的心情变化。纬线: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

3、“通感”的特点及其作用:

a、例:“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本体——花香(嗅觉)喻体——渺茫的歌声(听觉)。

c、作用:把花香的特点写清了,生动形象。

d、相似点:立于微风中嗅馨香(时有时无)——听远处高楼传来的歌声(时断时续)。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布置预习:

a、请学生熟读课文;

b、背诵4-6段。

第一课时。

导入课文:

一、具体介绍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更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

《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二、听《荷塘月色》的配乐录音带:

三、作品结构分析:

全文共10个段落,每段都有其独立的内容,但从作者的行踪变化上看,从扣文题的主体文字与宕开笔墨写联想的“闲笔”来看,这10个自然段还可以划分成几个大部分,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楚了,有助于我们对内容的分析和对主旨的探索:

缘起:第一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

去荷塘:第二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三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观荷塘:第四段: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五段:塘中的月色。

第六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离荷塘:第七、八、九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十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从写景状物的角度看:

第一部分:(1)写观荷缘起。(情)(引子)。

第二部分:(2-6)写荷塘月色。(景)(主体)。

第三部分:(7-10)写景中人。(情)(尾声)。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布置作业:

1、背诵4-6段;

2、阅读课后附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二、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对其中有代表性的进行分析,让学生反复体会:

1、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分析:这是分量很重的一笔,可见“文由情生”,本句是“文眼”。

问:起笔这样写是什么目的?

不加掩饰直抒情怀,显出作者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正是夜深人静出游荷塘的缘由,即,欲排遣苦闷之情。

2、第三段中路上的一段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

分析:此段抛开写景,句句都是内心活动,这样写是不是偏离了文章的主题呢?

明确:

a、抒写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正是对“心里颇不宁静”的自我调节,蕴涵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3、第三段最后一句:“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分析:

a、这是过度句,提示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

b、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

三、解析第四段,看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来描摹荷塘美景的:

1、先写满眼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顺笔写及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以及流水。层次井然,形象精确。

这是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来写的。

以上是顺序特点,细分析,还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

a、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这个问题要启发学生回答,读进去)而且,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扬静而情动。

b、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了散文的神韵。所谓“可想”,是指由“可见”引起的合理联想,把不可见的景物写得很有风采。

通感的运用:(详见前重、难点“通感”部分)。

四、请学生自己赏读5、6段:

欣赏的重点可放在对某些字词的品味上,也可以研究一些极有感情特色的比喻句上: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精确在哪儿?

五、小结全文:请学生说说自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思考练习、本课《课课练》。

《荷塘月色》教案

1、细腻、传神的语言风格。

2、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移觉修辞手法的运用。

重点:通过品词析句领会朱自清散文的语言之美。

难点:对通感这一修辞手法的掌握领会。

对于如此美的散文,我计划采用电化教学手段,用图文并茂的画面和配乐朗诵营造情境氛围。

以学生自主讨论为主。一读,读课文。二看,看录像。三议,互相讨论。四读,读课文。

1、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中学任教。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朱自清全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朱自清是诗人,诗写得很好,当然我们大家更熟悉的是他的散文名作《背影》、《绿》、《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朱先生散文语言清幽柔美,感情真挚朴素,长久以来为广大读者所赞赏和喜爱。名家对此也多有评说。

2、名家评说。

那么的文字,在新文学创作上,实在是一种稀有的收获。

——王哲甫。

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之美,要算他了。

——郁达夫。

朱先生的语言,历来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刻意出新。既有平白如话,毫无雕饰之感的文字,更有精心‘拣练’的遣词用字。••••••把量词活用为形容词的‘一丝”“一带”“一道”“一二点”等等,都生动的起了丰富、润饰、强化形象的作用。

——金志华。

几乎众口一词,对朱自清散文的文字之美倍加推崇。

3、词语品评。

我们随着作者的眼睛,来到了曲曲折折的荷塘边,在荷塘上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田田”的叶子。这叶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姿态优美。

:高低有序,错综相间。以“田田”状荷叶的稠密,因为稠密,我们便可想象流水应该是看不见了。除此以外,荷叶还是有层次的,高低不同,错综相间。因为荷叶的稠密和错综相间,所以首先引起注意的是荷叶,而荷叶看过了,在层层的叶子中间,才见到了零星地点缀着的白花。

小结:以上写了荷叶出水很高,亭亭玉立的优美姿态。用到了哪些修饰词?板书。

:花之少。

:与稠密,层层的荷叶相比,花就是点缀其间,映衬在荷叶绿色的背景上。“零星”和“点缀”可见花的数量之少,而且与荷叶的绿色形成色彩鲜明的对照。

:年轻女子体态轻盈柔美。

小结:以上写了荷花在月色下的光辉。用到了哪些词?板书。

到这里,荷叶,荷花都是静态的,荷塘难道是这样一直平静的吗?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一阵微风,送来了缕缕清香。且看作者怎样写这清香吧。

:细微,时断时续。缕缕不绝。

:远,不真切,依稀可辨。

小结:以上写了荷香。清香给人什么感觉呢?板书。

微风送来了清香,也使得叶子与花有了一丝颤动。请大家注意“也”,与上面的微风相呼应。叶与花的颤动形成了一道波痕。

:幅度小。时间短。(不是一阵,不是一股,与微风相呼应)。

:幅度小,频率快。(不是震动,也不是抖动)。

:与上文田田,层层相呼应。

:从田田,层层,肩并肩,密密而来。“凝碧”的波痕,何谓凝?依我想来,应该是叶子非常紧密,一动起来,重叠的部分颜色加深,好像荷叶的绿凝聚到了一处,而这点凝聚的绿很快传到了荷塘对面,所以就形成了凝碧的波痕。

小结:以上写了荷波。板书。

以上是对词语的品评。朱自清的散文历来为大家赞赏的是用词的传神,刚刚已经体味过他用词的妥帖生动,此外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新鲜和贴切也常令人拍手叫绝。他的比喻,比拟,通感等手法用的非常好,观察和想象很新奇。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第四段中的几个修辞句,体会它们的动人的魅力来自哪里。

因为叶子出水高,所以想到舞女,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亭亭玉立的舞女,身姿自然美极了,这个比喻非常形象,让人一读之后,就想起了舞女那曼妙的身姿,而荷叶出水很高的优美姿态也就跃然纸上。

“袅娜”和“羞涩”两词我们大家非常熟悉,是写年轻女子的体态、神态的,两者予人的印象都极美,非常赏心悦目。我们常见用花比人的,比如李白的那首有名的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用花来比美人,但在这里却用人的神情姿态来比拟荷花,似乎荷花在作者眼中,也有了生命,有了一种灵动的美。它们在月夜的荷塘上尽情地舒展生命的美丽。它们在月色下泛着白光,像一粒粒的明珠发出光芒,映在稠密的荷叶上,又使人觉得是碧天里的星星,它们的纯净明澈,又像刚出浴的美人。作者这里连用三个比喻,但每个比喻侧重点不同,引发人的联想也是不同方向的,多角度地调动起了我们的想象力,这样我们对荷叶,荷花就可以获得多方面的印象,而它们在我们的心中也就活了。

清香像“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初看这个句子有些诧异,香味(嗅觉)怎会像歌声(听觉)呢?然而细加揣摩,就会明白:花少(零星,点缀),微风(不是大风),空气   中飘来的荷香想必不是很浓,是淡淡的,而且随着微风的方向回旋,似有若无,感觉上像远处传来的渺茫的歌声,“渺茫”在这里给我们指示一个想象的方向,时断时续,依稀可辨。(我们日常都有这样的经验:有时似乎听到一丝声音,但凝神细听之下,又听不到什么,不留意了,它却又轻轻地鼓荡你的耳膜,这声音不辨方向,不知来自何处,却又依稀可辨,这就是渺茫。

通常的比喻都是用具体的,熟悉的事物来比抽象的事物,但这里却是用歌声比香味,两个都无色无形,难以捕捉。但它给人以新奇感,更能激发我们的想象力。这种感觉互通修辞学上叫做通感,或者联觉。“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点是“感觉的转移”。细细体味这种“感觉的转移”,非常巧妙,常常出乎我们意料,也超出一般人的常识范围。

田田 (多,密)。

荷叶  亭亭 (美)。

层层 (层次)                   静态美。

零星 点缀(少)。

荷塘       荷花  袅娜 羞涩(姿态)。

明珠 星星 美人(光,色)。

荷香  缕缕 歌声(隐约细微)。

荷波  闪电(快)                       动态美。

流水  脉脉(深情)。

简要概括本节课的知识点。和同学一起回顾那些精彩的用词,体会那几种修辞手法的妙用。

小作文 观察你周围的某一处景物,把它们在特定环境中的样子描摹出来。尽可能把词语用的妥帖一些。

请大家把下面的表填写完整,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并进行简要说明。

景物。

修辞手法。

荷叶。

比喻 把荷花比作明珠、星星美人。

流水。

3、情与景的交融营造出的诗情画意。

第二,朱自清是个诗人,他编选过诗,研究过诗,写过诗,作为诗人的素养和审美趣味自然影响了他的创作,在这篇散文中追求一种听觉上的音乐美和节奏感。作者在选词用句方面的精雕细琢,形成了一种轻柔缠绵婉致的声韵效果。

比如这段中用了许多叠音词、双声和叠韵词(这里主要分析修饰词)。本段中出现了。

叠音。

双声。

叠韵。

曲曲折折。

田田。

亭亭。

层层。

零星。

袅娜。

粒粒。

缕缕。

仿佛 渺茫。

一丝。

闪电。

霎时。

密密。

宛然。

脉脉  。

(曲曲折折比起曲折,密密改为紧密,就没有这种听觉上的美感了。)大量双声、叠韵和叠音词的运用,(全文双声有43处,叠韵有46处,叠音有34处)使得音节匀称整齐,读起来非常悦耳,而且诸多形容性修饰词的运用,加长了句子,舒缓了节拍,给人一种流畅、不疾不徐的感觉。

从句式选用上看,全篇都是陈述句,陈述句的语调平和,轻松,舒缓,而且都是常式句,变化不大,(一般是主谓宾)与变式句强调某一部分不同,在情感的表达方面,好像一个人轻声细语,娓娓道来,没有太激烈的感情在内。以这段为例,极少简单的短句,多为附加修饰成分的长句,甚至是复句,(从几个方面反复描摹)复句中的几个单句语意前后相连,这就使文章语意绵长,但作者用了许多助词,故而句子读起来不觉拖沓,反而节奏舒缓了许多。长句和复句节奏非常舒缓,但作者在每一个停顿处,选用在听觉上非常悦耳的叠音、双声、叠韵词加强这种节奏感。

语言分析过了,接下来我想谈一谈意境。其实刚刚就提到了绘画般的意境,现在要做的分析是,情与景是怎样交融起来的呢?常听到的一句话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俞平伯曾有一段话说:(《清河坊》)。

(ppt)我们试想:若没有飘零的游子,则西风下的黄叶,原不妨由它们花花自己去响着。若没有憔悴的女儿,则枯干了的红莲花瓣,何必常夹在诗集中呢?人万一没有悲欢离合,月即使有阴晴圆缺,又何为呢?怀中不曾收得美人的倩影,则入画的河山,其黯淡又将如何呢?  一言以蔽之,人对于万有的趣味,都从人间趣味的本身投射出来的。这基本趣味假如消失了,则大地河山及它们所有的兰因絮果毕落于渺茫了。

(情)。

首先得说朱自清的感情基调。这点影响到他笔下景物的色彩。这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读其书,想其人。朱自清是个文弱书生,他极少有“金刚怒目”的一面,但他有着大革命时期知识分子共有的苦恼,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对时局的关切,然而对现实是无能为力的,尤其是大革命失败,蒋介石叛变革命,屠杀革命者,对他的触动非常大,这种深深的忧伤和恐惧加快了他的退缩,他从革命初期的热情高涨中很快就退到了象牙塔中,专心研究国学。他深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他没有像周作人,俞平伯那样,完全关到书斋里面,与现世隔绝。他是个清醒的思想者,他有着中正平和的生活态度,他论述刹那主义,追求生活的各个过程都有意义和价值,既不执著,也不绝灭的中性人生观。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多处提到这种生活观。既然不能舍弃生命,还得活着,那何不着眼于现在,对前此的过去,是无法改变了,对后此的将来,想也没有用。所以还是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使每个现在都有意义,这样也会过得轻松些。

这里只想分析前面提及的情与景是怎样交融渗透在一起了呢?

作者在开头提及心里“颇不宁静”,但在第三自然段已说明“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这其实已为下文抒情定下了基调。暂得片刻自由的作者,心中充满放松感,立刻就沉浸在了荷塘月色中。正是因为心绪宁静,所以作者用心感受着这片脱离于人世的仙界。一是因为独处,一是因为自然,这两样结合在一起,就造成了作者眼中心中独一无二的荷塘。作者怀着自由和轻松的心情,看到的荷塘,荷叶,荷花,荷波,流水无一不美,无一不深情款款,有着美人的身姿,在微风中散发着幽幽清香,在微风中颤动,此情此景,如何不让人陶醉啊!作者对荷塘的描写之细腻,对荷叶,荷花等的体察之深,尤其对荷香的感受和描摹,足可见出作者此时的心情之幽静,而且充满了文人笔下的诗情画意,读者自然也为这样的一种画境所化,如同身在其中了。

(ppt)         。

荷叶。

田田。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

荷花。

袅娜。

羞涩。

如明珠。

如星星。

如美人。

荷香。

缕缕。

仿佛渺茫的歌声。

荷波。

一丝。

闪电般。

凝碧的波痕。

流水。

脉脉。

《荷塘月色》教案

教学目的:

1、分析、揣摩《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精练优美的语言,体会贴切、生动的比喻表达效果及其他修辞手法的运用。

2、掌握《荷塘月色》描绘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教学重点:

1、揣摩细腻的,具有特色的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文章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找出作品中一明一暗两条线索。

教学工具:

多媒体、学生课下分组在网上查阅的资料实物投影文字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回答:通过朗读来体会。

2、大家一起朗读课文中的写景重点段落四、五、六3节。

(二)质疑。

1、提问:在朗读中,大家有没有感受到荷塘月色的美,有怎样的特点?

回答:一种朦胧的美。

2、点拨:很好。那大家读过几遍后,有没有想过文中的朦胧感是怎样产生的?同时,大家预习过课文,还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呢,现在可以提出来。

回答1:作者的笔下景物的朦胧美与作者的心境有一定联系,因为情景是相交融的。

回答2:这篇散文除了写景很美外,有些语句不太明白。

如: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白天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但热闹的是他们,我什么也没有。

(三)资料交流:

1、提问:我们仔细读读这些语句,它们有什么特点?大家是否想过为何不理解呢?这些语句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我们对写作背景不了解。大家课下已经分组查找了资料,现在根据大家在网上查找的资料,体会一下这些话的内在含义是什么,并说说你的理由和结论?(大家集体交流讨论)(由同学上来展示资料)。

2讨论:《一封信》“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可以看出作者孤独彷徨和烦闷的心情。

《哪里走》“在歧路之前,我只有彷徨罢了。”表现作者不满现实,但对革命力量还缺乏认识,看不清前进的方向。

3、结论:从朱自清的生平了解到,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作为一位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自由知识分子,他也有过苦闷彷徨。

4、小结:不错,有了这么多资料,可以看出大家不理解的几句话和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当时的心情有很大关系,请大家谈谈自己看法。

讨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从本文写作背景看,开门见山点明了作者当时的苦闷彷徨的心境。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结合本段其它语句,作者越是喜爱这片静谧的月下荷塘,也看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彷徨,想逃避又难以超然的感受。

“但热闹的是他们,我什么也没有。”点明了作者虽然在月下荷塘中得到了释放,但又不能完全超越现实之外的淡淡的哀愁。

(用多媒体把同学们的观点显示在大屏幕上)。

(四)、课文解读。

第四段月色下的荷塘。

1、“弥望”——充满视野,满眼。“田田”——多,连绵不绝。

(通过直观优美的荷塘图片来启发引导)。

2、第二句,采用了比喻,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这个比喻是“多边”的,即它不仅表达了“荷”的高贵,还传达出它的标志,典雅,圣洁,飘逸,灵动,清峻等魅力,使叶子产生了动感,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

(展示动感的荷叶图片)。

3、“层层”——高低有序。(图片)。

4、“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本句运用了拟人;拟人的运用可以回应上面的“舞女”,荷茎象舞女,叶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颜,这样把整个舞女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展示对比图片)。

5、“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格,为什么把荷花比喻成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呢?因为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点缀着”的,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里的“星星”相似;荷花是“袅娜”、“羞涩”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

(展示对比图片)。

上面作者通过叶子、花,描绘了荷塘的形态美,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荷塘的动态美。

(展示powerpoint课件中的对比页面)。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造成感觉的转移。

这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我们把它叫做“通感”。所以这句话作者同时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

(大屏幕展示例句强化理解记忆)。

7、“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中的“颤动、闪电、霎时、穿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微风过处一刹那间,荷塘的整体形态,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这是作者观察仔细,用词的精妙之处。

(展示动感荷叶图片)。

8、“一道凝碧的波痕”,就给人一种船航行留下的痕迹的感觉,作者表达得生动传神。(图片)。

9、“脉脉的流水”怎样理解?

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表现流水的静态美。(图片)。

“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是因为静静的流水更反衬出,动态中的叶子的美的姿态。(图片)。

【小结】从形态、动态、静态多个角度来反映荷塘的美。

1、本段有三个动词用得很形象生动,使一切的事物都充满了动感。“泻”、“浮”、“画”、“洗”。

“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有一种自上而下的动感和立体感,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

“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洗”能理所当然地把叶子、花更淡淡的月色和薄薄的轻雾联系起来,“薄薄的轻雾”也成为了“牛乳”、“轻纱”。

“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

2、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了联想?

运用了比喻和通感(视觉与听觉的呼唤)。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互相交叉,如名曲中的高、低音。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一切融为名曲。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小结】作者从正面和侧面描写荷塘上的月光。

第六段作者的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

从这一段开始,作者的心情又发生了变化,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忧愁。

第二部分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第三部分(7~8)江南旧俗引起的思乡之情。

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小结】作者第三部分巧妙地运用了《采莲赋》和《西洲曲》中采莲的情景,反衬出自己的思乡之情,更衬托出作者当时的淡淡的忧愁的难以解脱,“猛一回头”回到家,又把自己的心情引向了低潮,一切都回复现实,作者又开始彷徨苦闷起来了。

【全文总结】本文根据作者的游踪,可以引出一条线索。

带上门——小路——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四周——江南旧俗、回家。

(空间线索——明线)。

导出:暗线——情感。

颇不宁静——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愁——思乡愁——不宁静。

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五)确立课题(作业)。

在比较中,我们也加深了对文意的理解。有些同学还有想进一步了解朱自清的想法,这很好,可以把刚才在比较中的出的结论总结成文,也可以提出,你在资料收集过程中,想从哪方面继续了解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朱自清散文研究”这个大课题下,确立自己相关的子课题。

课后自评:

研究性学习旨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求新知的能力。所以本课教学主要从以下两点入手:

1、《荷塘月色》中关键语句的理解一向是全文学习的难点,特别是写作背景的介绍很难使学生感兴趣,所以在教学中,通过质疑,明确问题,有的放矢地让学生去查找收集朱自清的相关资料,包括网上查找信息、阅读朱自清的散文资料等,再到课堂上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寻找答案的能力。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手段,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利用图片、朗读录音以及动感的flash音画配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强了直观性,加大了课堂的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了阅读分析鉴赏的能力,课堂效果好,事半功倍。

3、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的能力。朱自清的散文名篇很多,学生也有兴趣多了解他的散文。所以课外推荐阅读,在教学中,学生更容易理解作品各自的特点,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视野,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荷塘月色》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

2.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方法:

通过听录音、默读,让学生读文入境。

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

通过提问思考讨论,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设计: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释题。

1.在一次“中学生最喜爱的十大课文”问卷调查中,名列榜首的是《荷塘月色》。

2.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二、自读感知。

1.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整篇课文,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初步把握作品的基本结构框架和作者的感情。

借助注解和词典读懂《采莲赋》。

2.其次给文章八个小段标上序号,找出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和抒情的段落,找出文章抒情的语句。

明确:

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是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

文章主要抒情的段落是第三段。

文章抒情的语句主要有:

第一段: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第二段: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第三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便觉是一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第六段: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第七段: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第八段: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3.提问: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明确:主要表现在三方面:景物优美;感情真挚;语言新而不失自然。

(1)写景。主要写什么景?(荷塘、月色)。

(2)是写景散文,也是抒情散文。

明确:

从空间上看,作者从家里出来,经小径到荷塘,最后又回到家里;从情感上看,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片刻宁静――走出宁静。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圆形结构,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由此说,本文的文眼句是什么?

提示:

题有题眼,文有文眼。所谓文眼,就是文中最紧要的语言。比如一个人,人没有眼睛,就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反过来,他人读你的眼睛,就能读到你的内心世界。所以,文眼,就是最能揭示主题思想、透露作者感情的传神语句。

清代刘熙载曰:“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此即文眼之说。所以读一篇文章,要注意文眼的把握。朱自清先生善于设置文眼。

三、再读质疑。

(一)学生再次仔细阅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和有必要深究讨论的问题。学生可能提出如下一些问题:

1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2.课文第五段,写月光用“泻”不用“照一铺”,其好处是什么?

3.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4.第四段景物描写,为什么叶子写得多?

5.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6.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

7.第五段酣民、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8.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写采莲的事情?

9.作者为什么会由光和影联想到名曲?

10.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11.《荷塘月色》为什么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它的好处。

(二)教师和学生一起梳理上述问题,重新整合。

第一类问题是关于文章主旨、作者思想感情的问题。如上1.3.6.第二类问题是文章局部的细节问题。如上4.2.7.9.10.8.

第三类是关于对本文的评价的问题。如上11.

四、讨论交流。

首先讨论第一类问题,即关于作者思想感情的问题。

教师提示,要搞清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的问题,首先要搞清为什么作者会颇不宁静,这必须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必须联系作者自身来看。

明确:

(一)投影作者。

朱自清,原名自华,串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入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二)投影时代背景。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社会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

明确:《荷塘月色》表现了作者为国家民族命运而焦躁不安的矛盾心情,既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也表现了他不愿意投身武装革命,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这是他当时的真实心态的反映。

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明确:因为这是作者性格的真实写照,也是因为当时作者这种矛盾心态非常强烈。

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明确:作者主观上想通过游览荷塘平息一下自己不宁静的心态,客观上确实在观赏月色下荷塘、荷塘上月色的时侯,作者完全陶醉于自然美景之中,但是很快又回归不宁静,又重新忧郁起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就是他不宁静的表现。

其次讨论局部细节问题。

第四段景物描写,为什么叶子写得多。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第四段,看作者依次写了什么又是怎么写的?

明确:先写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以及阵阵传来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和脉脉的流水。本段是按照驻足观察的顺序,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来写的。本段可分两层,第一层写静物,叶子像“舞女的裙”,静中写动,写出了动态美。花“袅娜”羞涩”,像人一样娇美,写出了静态美;像“明珠”“星星”,则写出了荷花在想象中的光华。花香像“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激活了读者的美好想象。第二层写动态。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给读者以不同的感觉。

之所以叶子写得多,是当时当地景物的实际情况。作者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由此可以看出本文景物描写的特征,本文的特点是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突出了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第四段没有直接写月,但处处有月,荷叶、荷花都处在月光的照耀下,月光之下,荷花也是银白色的',这是它和“明珠”星星”的相似点。写荷花的香味,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处飘来的歌声一样动人心怀,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如在嘈杂的白天,绝不会有这样的感受。

阅读第五段,思考本文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明确:作者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下面,一个“泻”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实感;一个“浮”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文章似乎仍在写荷叶、荷花,其实不然,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又如文章写“黑影”和“倩影”,还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衬月光轻盈荡漾。月色本是难以描摹的,所以作者透过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写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课文第五段,写月光用“泻”不用“照”铺”,其好处是什么。

解答这个问题,不妨请学生把“照”和“铺”字代人句中读一遍,学生就知道了。

明确:“泻”是承上面比喻句“如流水一般”而来的,“泻”字有向下倾的势态。“照”和“铺”字就没有这个效果。

第五段酣眠、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明确:“酬民”比喻朗照,“小睡”比喻被一层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至于它的深层含义应该联系作者的心态来看,他不希望过于激烈的行为,他喜欢一种平和的心态,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他做不到投笔从戎,他要寻找安宁平和的生活。对景物的喜好折射出作者的心态。

作者为什么会由光和影联想到名曲。

明确:这是使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光与影是视觉形象,作者却用听觉形象来比喻,这就是通感的一种,其相似点就是和谐。第四段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方飘来歌声一样动人心怀,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有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这也是通感,把嗅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就是似有似无、时断时续、捉摸不定。

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明确:作者想寻找美景,使自己宁静,平息自己矛盾的心态而不得,当然伤感。

第七段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想起采莲的事情。

明确:以采莲的热闹衬托自己的孤寂,且荷莲同物,作者又是扬州人,对江南习俗很了解。

明确:一方面有照应文章开头的作用,但主要目的还是以静写动,以静来反衬自己,心里的极不宁静。心里的不宁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波澜。全篇充满着动与静的对立统一:社会的动荡与荷塘一隅的寂静,内心的动荡与内心的宁静形成对立统一,文章开头心里不宁静,在月夜荷塘幽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趋于心静,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宁静的现实中来,也形成对立、转化。

最后讨论本文的评价问题:《荷塘月色》为什么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文章的好处。

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完全陶醉在作品的意境之中。这个问题不言自明了。小结: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五、存疑留问。

给学生一个探究的题目让他们做进一步的研究。

在《荷塘月色》里,显然有两个世界: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与自我心灵升华的超越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是朱自清的一个“梦”。说说你对这个“梦”的理解。

六、作业。

学生背诵第四、第五、第六段。

教师提示:诵读时要把握好感情的“度”,以含蓄为主,“内在”情感要丰富,表现出优美的“韵味”,语速宜缓,节奏分明。

荷塘月色作文

这个暑假,我读了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他是一篇写景抒情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真是革命失败,他想投身于革命,但是却有大多的犹豫和忧郁;但却在痛苦中挣扎,他在这样复杂的情况下,写出了这篇名著《荷塘月色》。

当我读完这篇文章时,我想起来一首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他写的这一篇散文,我体会到了作者对荷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