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得体会>2023年大班公开课简单教案(优质13篇)

2023年大班公开课简单教案(优质13篇)

作者:字海 2023年大班公开课简单教案(优质13篇)

教师应根据学校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合理安排一年级教案,以达到教学目标。初一教案是教师在教学中编写的一种指导性文档,它可以帮助教师提前规划好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如何编写一份符合初一教学要求的教案呢?教案的编写需要注重教学目标的设定与细化。以下是一些优秀初一教案的范例供大家参考,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编写初一教案,特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教案模板和案例。

大班公开课简单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散文中对大自然四季景色的描绘,体会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2、通过多通道感受的方式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作品选择与活动准备文学作品:散文《春天来了》、《秋天的雨》、《第一场雪》,古诗《小池》等。

音乐作品:选择描绘四季景象的轻音乐曲《春》、《夏》、《秋》、《冬》和《四季》。

美术作品:选择希斯金的油画《林边的花》(表现春天的景色)和《橡树·傍晚》(表现夏季的景色),列维坦的油画《秋》(表现秋日的景色)和《三月》(表现冬日的景色)。

设计思路与活动建议在“我爱大自然”这一单元的前几次活动中,孩子们欣赏了二幅幅描绘大自然美好风光的世界名画。孩子们的感受是细腻的、真切的,但他们往往无法将内心的感受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有时会出现“太美了”或“我感到很高兴”等比较笼统的泛泛之词。于是课题组通过讨论认为:有必要向孩子们介绍一些描绘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散文佳作,帮助其欣赏内化。大家分头找来一些散文、图片、音响资料,并根据这些资料整理、设计了四季散文欣赏活动。本活动意在从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切入,配合音乐、美术作品来丰富孩子们的语言积累,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挖掘其内在潜能,激发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本活动是一个由文学、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共同切入的生态式艺术教育活动,建议本活动可包括以下一些环节:

一、欣赏散文《春天来了》,聆听音乐,欣赏画面,感受并描述春的美好

1、聆听音乐《春》。

提示:教师引导幼儿: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来感受春天的美好。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散文《春天来了》。提示:音乐《春》播放片刻后,教师开始有感情地朗读散文《春天来了》,《春》作为背景音乐不间断播放。

3、引导幼儿用散文里的语言描述春天。

二、欣赏古诗《小池》,聆听音乐,欣赏画面,感受并描述夏日的景色

1、欣赏美术作品《橡树·傍晚》,幼儿感受夏日景色。

提示:欣赏《橡树·傍晚》时《夏》的音乐作为背景不间断播放。教师提问:夏日的景色是怎样的?你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感受夏日阳光的明媚、树木的光影斑驳、枝繁叶茂和充满生机。

2、吟诵古诗《小池》,引导幼儿继续体验夏日美景。

3、鼓励幼儿用诗句来描述夏日景色。

三、欣赏散文《秋天的雨》,聆听音乐,欣赏画面,感受并描述秋天的景色

1、《秋》的音乐响起,教师朗读散文《秋天的雨》。

提示:教师朗读时,《秋》作为背景音乐不问断播放。

2、引导幼儿用散文里的句子描述秋天。

提示:教师提问:秋天美吗?美在哪里?秋天的'颜色是怎样的呢?又有什么样的气味?

四、欣赏散文《第一场雪》部分段落,聆听音乐,欣赏画面,感受并描述冬日美景

1、《冬》的音乐响起,教师朗读散文《第一场雪》。

提示:教师朗读时,《冬》作为背景音乐不间断播放。

2、引导幼儿用散文里的句子描述冬天。

五、总结四季的景色,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音乐《四季》响起,分别回顾表现春、夏、秋、冬景色的美术作品。

大班公开课简单教案篇二

1、充分体验各种肢体动作的可能性,促进肢体均衡发展。

2、增进同伴友情,体会合作的快乐,增强保护同伴的意识。

空阔的'场地(如有条件的话铺设地毯)

1、"你说我做"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各种肢体动作。

(1)根据教师语言的提示,幼儿按要求做动作。

(2)幼儿两人一组,根据教师语言的提示,按要求合作做动作。

2、"过小河"幼儿分两组,一组趴在场地上,间隔1米左右,作为"小河",另外一组幼儿鱼贯地从"小河"上跨过、跳过。

活动几次后两组交换。

3、"小火车过隧道"幼儿分成两组,一组以俯卧撑,臀部抬起的动作连成一个"隧道",另一组幼儿依次从"隧道"中钻过。

活动几次后两组交换。

4、"滚地毯"幼儿头朝一个方向肩并肩趴在一起排成一排,变成"地毯"。一名幼儿从"地毯"上滚过去,到达终点趴下也变成"地毯","地毯"另一边的第一位幼儿再开始滚,依次轮流。

5、结束游戏,放松运动。

大班公开课简单教案篇三

1.通过实验感知空气压力的存在。

2.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养成乐于探索,乐于猜想的习惯。

3.对实验结果用语言进行表述,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1.经验准备:幼儿对空气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空气无处不在,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2.材料准备:装有水的水盆,空矿泉水瓶,锥子,吸管,纸片,平口的玻璃杯,氢气球,画有表格的记录单,报纸,真空吸盘。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装满水的瓶娃娃,它想和大班小朋友玩个游戏,如果把它的瓶盖打开,放到装满水的水盆里,猜猜我肚子里的水会怎样?小朋友们记得要在记录单上写上结果哦。

二、探索活动

1.幼儿分组实验操作,发现水不会流出来,引导幼儿探索怎样使水流出来的.方法,师引导幼儿,空气宝宝可以帮助你们的。

2.出示材料,吸管和锥子,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让水流出来的方法。

师引导幼儿小结:当空气宝宝进到瓶子里,水就会被空气宝宝挤出来,空气宝宝,力量很大。

3.师:看,老师这还有一杯满满的水,把瓶子倒过来用一张纸盖住杯口,水会流出来吗?请幼儿猜猜,并做记录。

4.幼儿分组试试,进一步感知空气的力量。

师引导幼儿小结:是空气宝宝的力量把纸片托住了,水流不出来了。

5.师:老师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游戏,把报纸放到杯子里,然后把杯子放到水中,想想有什么办法不让报纸湿了。

6.幼儿分组探索,讨论尝试,交流结果。

7.师小结:当杯子口垂直于水面放入水中时,由于空气宝宝在杯子里面水就流不进去了,报纸就不会湿。

三、分享交流

空气宝宝的力量真大,幼儿相互交流实验结果,第一个实验水流出来是空气宝宝的力量把水挤出来的,第二个实验水没流出来是因为空气宝宝的力量把纸片托住了。第三个探索,孩子们发现由于空气宝宝占满了杯子,水流不进去了,报纸就不会湿。

四、活动延伸

出示真空吸盘,让幼儿讨论它为什么会吸到光滑的墙面上。

幼儿在全身心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后,往往很多幼儿仍沉浸在先前的兴奋中,如教师用强制转换的方法使其的注意力集中到一个新的探究活动中,很难使幼儿达到良好的状态,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大班公开课简单教案篇四

1、通过聆听、表演、诵读等方式欣赏散文,初步理解散文内容,懂得春天的芽要阳光、风儿、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

2、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述表演。

3、体验嫩芽的前后不同感情变化,感受散文诗的美。

1、观察过芽2、课件3、图片、4头饰 5、背景音乐

一、谈话导入:

问1:昨天我们出去找了什么?

问2:你在哪些地方找到了小嫩芽?

问3:你找到的小嫩芽是怎样的?

你会不会用一个动作来表演小嫩芽呢?请幼儿来表演小嫩芽。

二、欣赏散文

(播放课件)

问:你觉得什么美?什么有趣?

第二遍欣赏:这么美这么有趣的散文,我们再来看一遍,好吗?这一遍要求你们一边欣赏一边记住散文中有谁?(播放课件)

问:散文中有谁?

三、分段欣赏

欣赏第一段:出示小嫩芽小图片,问1:这是谁?

问2:散文中第一段说嫩芽儿象一个怎样的小姑娘?老师来朗诵第一段来给你们听.

(老师配乐朗诵第一段)

问3:第一段说嫩芽儿是怎样的小姑娘?(解释胆怯),请个别幼儿来表演胆怯的小嫩芽,大家学一学.

欣赏第二段:出示太阳、风儿、雨露图片。师:嫩芽儿很害怕很胆怯,谁来帮助它呢,它们怎么说的?老师来朗诵第二段给你们听。(欣赏第二段)

请幼儿模仿角色表演,说他们的话,解释舒畅一词。大家学一学。

欣赏第三段:出示长大的嫩芽儿图片。欣赏老师朗诵第三段。

问:嫩芽儿长成了怎样的小姑娘?为什么?

教师通过让孩子来教老师表演的形式让孩子学习表演第三段,体验嫩芽儿长大的高兴的情感。

四、整体表演跟诵

出示头饰,太阳、风儿、雨露。分角色表演,其他人表演小嫩芽。第二遍表演可以让孩子跟诵。

五、总结延伸

总结并延伸,考考孩子小嫩芽长大了会变成什么?不告诉小朋友答案,让孩子在平时多观察,多留意。

大班公开课简单教案篇五

1、了解中国民间传统工艺――蓝印花布。

2、学习使用染料、图案贴纸等材料制作蓝印花布。

3、能积极与同伴合作,分享制作成功的快乐。

4、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1、知识经验准备:了解过蓝印花布的民俗特色。

2、活动室布置:“蓝布风情”展示区。

3、制作工具:染料,毛笔,湿毛巾,熨斗,各种图案的成品贴纸,有各种镂空图案的塑料板,空白贴纸,勾线笔,剪成不同形状的白布,“茉莉花”音乐(轻音乐,钢琴曲及民乐合奏,网络下载)。

1、情景:和幼儿一起相互欣赏讨论自己服饰的特点。

“刚才我们班可爱的小女生们向我展示了她们漂亮的衣服。瞧,宋雪娜的衣服上钉了个小洋娃娃,董佳琪的衣服上贴了个神气的卡通图案,殷乐的衣服上绣了美丽的花朵……,在我们的‘蓝布风情’展示区也展出了一些花纹好看的服饰,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欣赏“蓝布风情”展览区的各种成品,“这里有衣服,裙子,帽子,头巾,它们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们发现了吗?”(蓝底白花,蓝印花布制成)。

“除了这些,蓝印花布还有很多作用呢,它的图案也有很多种。请小朋友自己到展示区找一找,看一看,然后和同伴一起说一说。”

欣赏蓝印花布的图片,感受蓝印花布的图案和色彩特点(播放轻音乐:茉莉花)。

教师小结:“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蓝印花布不仅可以做衣服,头巾,还能做成伞,挂饰,毯子等。它的图案也从简单的花发展到动物,字画等。”

2、“领略了优雅的蓝布风情,那你知道蓝印花布是怎么做出来的吗?”(根据经验说出传统工艺制作的蓝印花布)。

“看来制作不是很复杂,你们想不想试试做一做属于自己的蓝印花布?”

“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各种形状的白布,就请你来把它变成好看的蓝印花布吧!”

教师介绍制作方法,并示范。

(1)成品贴纸直接粘贴后上色,熨干。

(2)在贴纸上按图案板上的轮廓勾画,剪贴后上色,熨干。

(3)自己设计文样,剪贴后涂颜料,熨干。

注意点:

(1)贴纸要贴出花形,贴牢。

(2)刷时要均匀,避开花纹。

介绍各组材料,幼儿根据自己的水平自由选择制作。

3、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重点:提醒幼儿剪贴要尽量精细。

4、作品展示:蓝布风情时装秀

“小朋友们真能干,把原本毫不起眼的白布都装饰成了漂亮的蓝印花布。来,让我们用这些蓝印花布打扮自己,展现一下我们大二班的蓝布风情!”

幼儿穿上蓝印花布服饰,佩戴蓝印花布饰品,在“茉莉花”的民乐合奏声中表演“蓝布风情”时装秀。

1、首先创设了逛蓝印花布店的情景,让幼儿一开始就走进一个蓝印花布的世界,从而来吸引幼儿的眼球,让他们进入到感知蓝印花布美的情感。在逛逛蓝印花布染布坊、饰品店、江南布衣阁中,让幼儿初步感知蓝印花布的美。为了给孩子营造这样一个美的氛围,所以在一开始就放江南的古典音乐,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给孩子美的享受美的体验,利于下一个活动的开展。

2、在第二个环节上,通过自己去找自己喜欢的蓝印花布饰品的过程中,在看看、找找、摸摸的亲身体验中,让孩子自己去找寻蓝印花布的美,这是对蓝印花布第二次的欣赏。在幼儿自己说说喜欢的理由的基础上,教师在进行经验的提升。

3、最后一个环节中,虽然还是让幼儿进行操作,但是改成了多种形式来表现蓝印花布的美。有第一研和第二研中的制作和设计蓝印花布,更有新增加的让幼儿挑选音乐来秀秀蓝印花布的美,还有让幼儿自己用蓝印花布装饰各种东西,这是对蓝印花布的故为今用。

4、活动设计条条理清晰,有顺序地引导幼儿从整体到局部地欣赏、观察蓝印花布的花纹、图案及排列方式,感知蓝印花布素雅宁静耐看的主要特点孩子的兴趣高,参与积极性高,特别在用多种形式表现蓝印花布的美的环节中,孩子们都能主动、大胆地进行操作和表现,而且都乐于表达自己的体验与感受。

大班公开课简单教案篇六

目标:

体验古诗作画的乐趣。

能用不同的形式展现古诗中柳树的美。

知道垂柳的枝条又细而长的。

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感受到绘画的魅力,喜欢绘画。

重难点: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突出古诗中柳树的美。

怎样绘画、剪、做出垂柳细长美丽的枝条、柳叶。

准备:

a4纸、记号笔、水粉、橡皮泥、水彩笔、油画棒、背景音乐《柳树姑娘》等。

活动过程:

1、春天里发芽比较早的树是什么树?

2、我们学过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是什么?

3、古诗中说的是什么样的柳树?(垂柳)

4、浅释古诗:古诗中怎样赞美垂柳的?(碧玉杖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5、长长的柳枝像什么?被风一吹怎么样了?(像s、像波浪线、像蛇等)

6、幼儿欣赏被风吹动的柳树的图片。

1、古代的人用诗赞美柳树,小朋友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展现美丽的柳树。

2、幼儿讨论。(画出来、剪出来、用橡皮泥捏出来等)

3、欣赏柳树图片作品。

1、听音乐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一画、做一做。

2、要求:柳枝要细长,下垂。安静做、画。

3、添画春天的景物。

1、幼儿间相互欣赏作品。

2、听歌曲《春天在哪里》到院子里找春天,结束活动。

课后反思:

这节活动设计了四个环节来完成教学目标,其中第三个环节“做一做”体现了本次活动的重点、难点。第一个环节说一说柳树,主要是利用赞美柳树的古诗《咏柳》及欣赏柳树图片让幼儿知道柳树的外型特征:柳枝的细长,柳叶的翠绿。利用引导语:你想你用什么方法展现美丽的柳树?激发拓展幼儿的思维、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引出四种形式:水彩笔绘画、水粉画、剪纸画、泥工画,通过欣赏四种不同形式的范画,为幼儿在画画做做环节做好铺垫。用语言引导添画春天的景物,丰富了画面内容。通过幼儿间欣赏作品,个别幼儿讲述作品完成整个教学,在《春天在哪里》的歌声中带幼儿到院子里找春天,结束整个活动。

整个活动幼儿自主、积极投入,兴致很高。活动中发现,幼儿的剪纸画(用卡纸先剪出树干,用皱纹纸搓出柳条,剪出柳叶)、泥工画(分泥时没能安柳条、柳叶的大小分)完成效果不好。说明课前准备不够充分,没能真正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一节成功的活动不仅要有好的活动设计,备好课,还要了解孩子的已有经验,才能水到渠成,达到良好的效果。

大班公开课简单教案篇七

1、理解歌曲《乌鸦喝水》中乌鸦能喝到水的原因。

2、通过亲自实验,进行验证,尝试在新的问题情境中表演歌曲。

1、每组一个托盘、瓶子数个。

2、大小石子若干、水。

歌曲《乌鸦喝水》视频

一、音乐导入

1、听歌曲《乌鸦喝水》第一段,思考乌鸦怎样才能喝到水,并在歌曲第二段中证实。

2、说一说乌鸦是想什么办法喝到水的。(乌鸦在瓶子里放入石子,使水面升高。

二、分组实验

1、第一次实验:水的多少、石子的数量和大小均与歌曲中的一致。

(1)实验提示:瓶子里有水,幼儿扮作乌鸦,尝试用乌鸦的办法往有水的瓶子里放石子,看水能不能升上来。

(2)分组试验、验证讨论,并加以解释(瓶子里的水都满了上来,大家都喝到了瓶子里的水。用小石子填充的'方法真有用)。

2、第二次实验:石子的数量和大小与歌曲中的一致,但水不一样多。

(1)实验提示:乌鸦用小石子填充的方法每次都能喝到水吗?

(2)幼儿分组试验、验证讨论,并加以解释(如果瓶子中的水太少,石子放进去也没有用,乌鸦还是喝不到水)。

3、第三次实验:水的多少、石子的数量与歌曲中的一致,但石头分两种大小。

(1)先假设:你们觉得乌鸦这次能喝到水吗?为什么?

(2)再实验:幼儿分组试验并加以验证。(瓶子里放大石子,乌鸦喝倒了水,因为大石子把水的地方占据了,水就渐渐地满上来了。而小石子小,占的地方少,水没有办法满到上面来,乌鸦就喝不到水。)

4、教师:除了上面几种实验得出结论,还有其他方法吗?

5、幼儿大胆推理想象,例如:把瓶子侧过来。教师鼓励幼儿活动结束后再去验证自己的推理是否正确。

三、表演歌曲

1、根据不一样的实验条件和实验结果分成4组,幼儿自由选择其中一组。

2、表演部分歌曲内容(幼儿按照所选择的实验条件和实验结果,表演歌曲的局部内容)。

3、幼儿分角色,使用道具,合作表演整个歌曲(将创编的内容融入其中)。

活动延伸:

1、对幼儿实验中有疑惑的问题,教师可创设区域活动环境,提供材料让幼儿在实验。

2、对幼儿进行推理想象部分所推断的可能性,教师可再次提供幼儿所需的材料,让其尝试验证。

大班公开课简单教案篇八

1、认识象形字 "山、水、日、木、竹、田、月、果"。

2、了解象形字的特点。

3、大胆表述象形字与实物之间的联系。

4、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5、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ppt课件、人手1份纸、笔。

一、教师演示ppt,激发幼儿对"象形字"的观察兴趣,鼓励幼儿大胆表述。

t:"在这幅图画中,你们都看到些什么?你们们觉得这些记号代表什么意思?在很古老的时期,人们还没有发明文字,古人是用什么方法记录他们看到的事物的呢?"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神奇的象形文字》含ppt课件

4.教师出示ppt,展示"山、水、木、果"4张真实图片,请幼儿将图片与古文字配对连线,验证他们对象形字的理解是否正确。

t:"请把这些图片和古文字配对,谁和谁是一家人?"

t:"为什么你会认为他们是一家人?"

三、让幼儿了解现代汉字中也有一部分是象形字,不过比古文字更简单一点。

t:"请随意抽取一张古字卡,与它对应的现代汉字卡是什么?"

四、请幼儿自主观察图片,说说古文字的象形特点。

t:"太阳是圆圆的球体,在中间加一点表示它会发出光和热。"

t:"月亮有时是弯弯的,中间一条线表示晚上也会有亮光"

t:"笔直的竹干上长出一片片向下垂的竹叶,这就是竹子。"

t:"大块稻田就是一个方形,里面的田埂把它分成一格一格的。"

t:"三个突起的三角形表示群峰的山脉。"

t:"弯弯的曲线表示水波纹,风吹过来水面上泛起了层层水纹。"

t:"一条直线是树干,下面的线条是树根,上面的线条是树枝,树也是木。"

t:"果子长在树上,所以就在"木"上用圆圈表示树冠,里面的十字表示它结了好多果子。"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八个象形字,其实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象形字还有许多呢,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吧。

大班公开课简单教案篇九

1、感知在等量的橡皮泥上印制“饼干”其数量的多少与印制饼干用的模具的大小,排列的疏密以及橡皮泥底板厚薄之间的关系。

2、体验数学操作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块同样大小的橡皮泥,泥工板

2、印制饼干用的大小模具(瓶盖)若干

3、幼儿记录用的纸和笔人手一份,自制桂冠一顶。

【活动过程】

1、出示橡皮泥引起幼儿操作兴趣。

2、教师示范用模具(小瓶盖)印制饼干并讲述印制饼干的要求。

幼儿:3块

老师:猜猜看继续印下去还能印几块饼干?

幼儿:5块也有的说7块,

3、幼儿第一次尝试操作:探索同样大的橡皮泥在同一底板中,用小模具印制饼干的数量与饼干排列疏密的关系。

老师:我给你们准备了和我一样大的橡皮泥,一样大的底板和小模具,请小朋友来印饼干,并将数量写在记录纸上“第一次操作”格子里。

老师巡视幼儿操作情况。

4、组织讨论:为什么印出的饼干会不一样多?引导幼儿比较两名幼儿印制的饼干。

老师:同样大的橡皮泥,用相同的模具印饼干,为什么明明印了5块?毛毛印了7块呢?

幼儿甲:明明印的饼干空隙大,毛毛的空隙小。

幼儿乙:明明的饼干没有排好,中间缝大,毛毛的缝小所以印的饼干多

老师小结:同样大的橡皮泥,在同样大的底板中,用同样大的模具印饼干,排列越紧,印的饼干越多,排列越疏,印的越少。

5、幼儿进行第二次探索,同样大的橡皮泥,在同一底板中,用大模具印饼干,并记录操作结果。

老师:第一次用小模具和第二次用大模具印的饼干一样多吗?为什么?幼儿回答。

老师小结:同样大的橡皮泥在同一底板中,用小模具印的饼干多,用大模具印的饼干少。

6、幼儿进行第三次探索:饼干的数量与橡皮泥底板的厚薄之间的关系。并记录操作结果。

老师:如何用这块橡皮泥做出更多的饼干?

幼儿甲:用小模具做饼干。

幼儿乙:饼干排列紧密可以多做一些。

幼儿尝试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老师小结:同样大的橡皮泥在泥工板上弄的越薄(面积越大)做出的饼干越多。

7、游戏竞赛:争夺桂冠

教师出示自制的桂冠,引起幼儿竞赛兴趣。

老师:看谁能用这块橡皮泥做出更多的饼干老师就把这顶桂冠戴在谁的头上。教师巡视幼儿操作情况,及时发现冠军,引导幼儿讲述他的制作方法,将桂冠带在得冠军的小朋友的头上。鼓励大家课后要想出更好的办法争取下次夺冠。

【活动延伸】

在数学区域内提供橡皮泥,泥工板,大小不等的模具等,供幼儿继续探索,进一步感知饼干的数量与模具的大小,排列的疏密及橡皮泥的厚薄之间的关系。

大班公开课简单教案篇十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物体排列的规律排序,体验同一种规律有不同的表现方式。

2、能仔细地观察、分析,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小筐玩具。

2、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卡片

3、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教学图片、轻音乐,教师自制项链。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开火车》导入:

教师扮演火车头,有意识的将男孩女孩隔开,带领小朋友一起玩开火车的游戏,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火车的规律:男孩,女孩,男孩,女孩.......

二、出示教具两条项链,发现有规律的项链。

1、师:麦思妈妈来到一家卖项链的商店,她打算买一条项链,麦思妈妈会选那一条呢?你们来帮帮她。

2、教师请幼儿自主选择并讲述。

4、师:说了这么多,你们看,这些项链是用什么形状串起来的呀。(圆形)都有些什么颜色呀,(蓝、黄、红)这两条项链都有这三种颜色的珠子,但是这一条是有规律的,整齐地排列的,我们一起来说一说。麦思妈妈喜欢这条有规律的'项链。妈妈把它买走啦。

三、出示不完整项链,请幼儿发现规律,并排列

1、师:老板又做了两条项链,可是老师发现他的项链不完整你能不能一会帮帮他?

2、出示不完整的有规律的两条项链,请幼儿观察。

3、师:你发现这两条项链和妈妈选的项链有什么不一样?(麦思妈妈项链放在一旁)

4、幼儿观察,讲述。

5、师:它们形状不一样,颜色不一样,排列的顺序呢?(方形,爱心形、三角形、圆形、方形.......)

6、师:现在小朋友胸前都有一个形状的卡片,你现在就是项链上的小珠子,请你根据自己的珠子的颜色及形状将项链拼完整。

7、师:那小朋友看一看这一条项链和前面的项链有什么不一样?(方形、方形、爱心形、三角形、圆形、方形.......)

8、请幼儿到前面黑板进行操作,完成项链。

四、幼儿探索发现这两条项链的规律。

五、教师小结

师:方形,爱心形、三角形、圆形、方形.......是有四种规律在里面,而方形、方形、爱心形、三角形、圆形、方形.......有五种规律在里面。

六、幼儿完成我的数学

七、教师点评,总结

大班公开课简单教案篇十一

一、设计意图: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在老师给孩子们渗透新年和幼小衔接的一些知识时,很多孩子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一年是多久呀?几个月是多长时间啊?有多少天呢?"幼儿对于"年、月、日"这样抽象的要领掌握起来有很大难度,而数学教育能激发孩子多方面智能的发展,因此,我从孩子们的问题入手,设计了"年妈妈的一家"这个活动,将"年、月、日"人物化并带入到故事中,设计十二座漂亮的月房子,以礼物的"形式"出现,以童话般的生动形象展示12个月、大月、小月、365个日娃娃,使原来抽象、复杂的概念变得具体、简明、易于理解。

二、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了解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2、通过游戏,知道挂历等是记录或查看日期的工具;学习查看它们的方法。

3、培养幼儿观察和想象能力。

三、活动准备:

四、活动过程:

(一)、以到朋友家做客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十二座"房子",引起兴趣。

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哪几座房子大,哪几座房子小,最小的是哪一座房子?

(二)、以"年妈妈"赠礼物的方式,出示数学卡:12、28、30、31、365,猜猜与"房子"有什么联系,明确探索任务。

1、幼儿摆弄数字卡并认读。

2、你认为数字与房子有什么关系?(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三)、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1、教师利用大字卡(逐一出示)讲述故事,在讲述过程中,设置问题,引导幼儿发现大、小"房子"里日娃娃数量的差异和联系。

五、学习查看年历的方法。

1、认识日历、台历和挂历。

2、学习查看年历的方法:认识年份、生肖、月份、幼儿尝试在日历上找节日和自己的生日(例如:五一、六一)。

附故事:

年妈妈的孩子真多呀!她给孩子起了一个奇怪的名字叫做"日"。年妈妈到底有多少个"日"娃娃呢?数呀数呀,一共有365个日娃娃。

这365个日娃娃住在一起吗?不不,那么多的日娃娃挤在一起怎么能行呢?于是,年妈妈就为它们盖了12座小房子,让所有的日娃娃分别住到这12座房子里,并且给这些房子起名: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

咦?这些房子怎么看起来有的大,有的小?而且还有一座顶小顶小的房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原来,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房子住的娃娃多一些每座有31个日娃娃。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房子里住的日娃娃少点儿,每座有30个娃娃。那座顶小的二月房子里只住了28个日娃娃。

大班公开课简单教案篇十二

活动目标:

1.认识七巧板,初步了解七巧板的拼搭规则。

2.借助课件,尝试以多种方式用七巧板拼搭相关图案,感受七巧板的有趣。

3.提高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了解七巧板的拼搭规则。

活动难点:能够尝试以多种方式用七巧板拼搭相关图案。

活动方法

1.演示法:动画激发兴趣。活动通过动画,小熊借助七巧板的帮助,克服困难,得到了魔法棒,童话的故事情节,激发了幼儿的兴趣。

2.操作法:操作体验乐趣。在课件演示的过程中,引导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在动手、动脑中,尝试以多种方式用七巧板拼搭图案来帮助小熊寻宝。

活动准备:

1.《小熊寻宝记》课件。

2.七巧板(每人一份)。

3.教师七巧板操作卡片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认识七巧板

1.(出示课件)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朋友,看看是谁?(小熊)它有一套心爱的玩具——七巧板。

2.七巧板里有哪些图形?数一数,一共有几个三角形?认识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教师小结:就是这七个图形组成七巧板,"它们就像是7个好兄弟,相亲相爱不分开"。

二、自由探索,初步感受七巧板的拼搭规则

1.小熊很喜欢变魔术,瞧,它用七巧板变出了什么?

2.你们想不想玩玩小熊的七巧板?把它拿出来玩一玩吧。(幼儿操作)

3.谁来说说,你用七巧板拼的什么?

教师小结:七个图形组合起来,就变成不同的图案。

三、尝试用七巧板拼搭不同图案,大胆挑战,体验拼搭成功的乐趣

(1)师:(播放课件)小熊一直想要一根魔法棒。终于有一天,它知道了魔法棒的消息,于是,小熊迫不及待带着它的七巧板出发了。小熊带着七巧板走到岸边,想要过河,可是该怎么过去呢?提供"小船"的结构图,幼儿看图拼搭,教师指导。

(2)(播放课件)小熊过乘着小船过了河,来到草地上。天黑了,小熊累了想休息,这时该怎么办呢?(搭一顶帐篷)提供"帐篷"的外形轮廓,探索几种不同的拼搭方法。

(3)(播放课件)第二天,阳光明媚,小熊带上七巧板继续出发。走过森林,来到一个山洞前。小熊走进去,发现了藏宝箱。可是,宝箱却打不开,为什么?(因为有锁)创设集体合作的氛围,幼儿完成"正方形"图案,打开宝藏箱。

(4)(播放课件)藏宝箱打开了,小熊终于得到了想要的魔法棒。小熊带着魔法棒,心满意足的回家了,为了谢谢大家,决定要把好玩的七巧板送给大家。

四、延伸:引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愿望1.七巧板真好玩,它还可以变出很多不一样的魔术呢,让我们带着小熊送给我们的七巧板,再去探索更多有趣的玩法吧。

大班公开课简单教案篇十三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引导幼儿认识5元以内的人民币,并学习钱币的简单换算。

2、培养钱币换算的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与幼儿一起运用事先收集好的饮料瓶子布置好成超市的情景,并在每样物品前放好价格标签(1-5元)。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并叙述买东西的经历。

(1)教师:小朋友,有没有去超市买过东西?

2、亲身体验,情景游戏“超市购物”。

今天梁老师在路上碰到了熊猫老板,他告诉我一个好消息,他说的他的商场今天刚开张,商店粒所有的东西都打折,你们想去大采购吗?哦!熊猫老板他还麻烦我一件事,就是他要招两名服务员,谁想去?(然后教师对想去当服务员的小朋友进行了简单的面试,如认识钱、各种物品的价钱、买几种物品要收多少钱等,每次游戏后可轮流做服务员)

(1)幼儿进行游戏,自由购物,每人一元的硬币共8元,第一次购物只能买一样东西,买好后到柜台结账才能离开。

(2)第二次购物,幼儿随意买两样东西自己计算要付多少钱?

(3)第三次购物,熊猫老板为了答谢大家,他给每人一张5元的购物卷,小朋友用这5元钱去购物,必须卖完,不能找零钱。

(4)完成购物后,请幼儿相互交流购物,付款的情形,以及自己计算方法。教师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引导。

(5)最后根据幼儿游戏情况大家游戏的难度,引导幼儿多买几件物品,提高幼儿的兴趣。

3、操作幼儿用书,并完成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