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得体会>2023年写论文的心得体会 金融专业毕业论文心得体会(通用5篇)

2023年写论文的心得体会 金融专业毕业论文心得体会(通用5篇)

作者:念青松 2023年写论文的心得体会 金融专业毕业论文心得体会(通用5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写论文的心得体会篇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经济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度,经济总量和经济效率均有极大的提高。但在国民经济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背后,我国的经济增长仍存在隐患。主要是我国经济增长是建立在使用廉价的劳动力、大量资源低效率的使用、自然资源环境的不断恶化的基础之上,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部投资和出口,是外部需求拉动的外延式经济增长模式。而主要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产业结构水平,是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现如今,我国产业结构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作为西部开发一员的四川省正处于加快建设西部经济高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虽然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支持下,经济总量和居民收入总量有了显著提高,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二和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升级,但总的来说产业结构仍然相对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应的,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特别指出,在经济建设时要注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因此,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已经成为四川省在新世纪实现经济稳定、协调、高速发展的重中之重。金融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部门,也是国家政策的良好执行者。在国家的政策指导下,合理调整储蓄与投资的转化,不断调整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重,引导社会融资规模的合理增长,从而达到金融资源的重新配置。同时,四川省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艰巨,由于计划经济和历史原因的影响,四川省产业结构发展较为畸形,对工业重视而忽略其他产业,所以加大对非工业产业的支持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

……………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都与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关系,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更好的促进整个经济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对金融行业运行机制的深入挖掘,对金融发展对经济影响的深入探讨,对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得出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理论意义。面临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四川省注重西部中心的建设,大力引进金融机构,同时坚持执行“髙位求进、加速发展”的工作方针,注重增强“投资拉动,产业支撑”,全省经济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所以通过研究四川省内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找到更好的经济、金融和产业结构的发展模式,对四川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经济的发展不仅是经济总量的提高,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也同样重要。在社会经济中,产业结构优化需要大量资金支持,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相应不断升级,对资金的需求随之提高。同时,经济活动中,金融行业很大程度上依靠货帀的经营来获得收益,是资金交易流通的中介,有较为完备的储蓄投资体系、信用审核制度和风险控制条例,提高了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降低了社会资本的消耗,对社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保证了社会经济的平稳运行。我国的产业结构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之一,所以研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金融发展的支持效应,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是十分必要的。

……………

2.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文献综述

2.1金融发展理论概述金融发展理论

随着发展经济学的产生而出现,在新古典主义发展思路处于主导地位时得到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得以恢复发展,全球经济随之稳步增长,但经济的发展和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受到落后的金融发展水平和资本运行效率低下的影响,极大的制约了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这时,经济学家逐步把经济增长中金融发展的支持作用作为研究的重点,金融发展理论得以发展。概括的说,金融发展实质上就是金融体系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化的过程,包括短期的变化和长期的变化,涵盖了整个金融体系的每一个方面,是十分复杂的。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更加细致和专业,经济货币化不断完善,金融活动占经济活动比重不断增大,金融发展理论也随之发展。现在公认的金融发展理论主要由金融结构论、金融深化论、金融约束论和金融功能论组成。

……………

2.2产业结构理论概述

20世纪40年代,经济学家首次将“结构”运用于经济领域,并提出“产业结构”这一经济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研究的完善,产业结构的概念和研究领域逐步明确,即产业结构指国民经济内部各个产业之间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和比例关系,可以用来描述一个地区或国家不同产业之间的比例及变化趋势。一般来说产业结构的基本内容包含“质”和“量”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质”的角度动态地研究各产业间相互作用方式与发展变动的趋势,从中可考察不同的产业部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相应的变动规律。二是以“量”的角度静态地描述不同产业之间在一,定时期内的相互关系和相应规模的比例关系。威廉.第在其《政治算术》中提出:“工业的收益比农业多得多,而商业的收益又比工业多得多”,这是西方经济理论中最早、最朴素的产业结构论述。柯林.拉克在其著作《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收集和整理了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移动的时间序列的统计资料,发现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再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这种转移是由于经济增长过程中各产业之间收入的相对差异所造成的。这就是所谓的“配第——克拉克定理”,即劳动力转移规律。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可以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和截面数据分析比较来判断一个国家产业结构所处的阶段和与其他国家的差距,为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另外,利用这一定理对未来的就业需求也可进行预测,以便制定相应劳动力政策。

………………

3.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分析...........15

3.1金融发展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15

3.2产业结构优化中金融发展的作用机制...........17

4四川省产业结构和金融发展水平现状分析...........20

4.1四川省产业结构发展态势...........20

.2金融业整体发展水平...........27

5.四川省金融发展与产亚结构升级的实证研究...........37

5.1模型设定、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37

5.1.1模型设定...........37

5.1.2指标选取...........37

5.1.3数据来源...........39

5.2实证分析与检验...........39

5.2.1单位根检验...........40

5.2.2协整检验分析...........41

5.2.3向量误差修正模型...........43

5.2.4实证分析小结...........45

5.四川省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研究

5.1模型设定、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综合考虑金融发展理论和数据的可得性,同时参考之前研究的指标体系,本文准备选取金融相关比率和金融结构比率两个指标来综合衡量和说明四川省地区金融发展的水平。而衡量金融效率水平的存贷比指标,由于需要符合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其变动有一定的范围约束,对模型的解释能力较差,在这里就不予考虑。金融相关比率(hr)指标是用来度量金融深化程度的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对金融总体的发展親模做出了衡量。金融相关比率指标是由戈德史密斯(1969)提出的,定义是全部金融资产价值与全部实物资产(即国民财富)价值之比,用来度量金融总体发展规模。对四川省来说,用现有的统计数据计算出全部金融资产是很难达到的,鉴于四川省资金流通中直接融资额仅占间接融资额的2.88%,同时股票债券和保险在我国起步较晚,相对而言数据较少,金融体系中银行业所占资本比例很大,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仍处于附属地位。同时国内学者的研究多用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或者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作为金融资产比较的一个窄的衡量指标。

……………

结论

实证结果表明四川省金融发展水平和产业升级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因此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过程中,要根据四川省经济、金融和产业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四川省虽然初步形成了银行、证券、保险、期货、信托及其他金融组织并存、功能日渐完备、运行比较稳健的金融体系,但是金融业整体发展水平还不是很高。要把金融业作为重点产业加快发展,这也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关键,更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保障。要推动金融业改革发展,提升金融机构竞争力,为产业发展服务。考虑到四川省的省情,在西部开发战略和“十二五”规划的指导下,四川省将努力完成西部的金融中心的建设,大力引进金融机构总部、区域总部和分支机构,同时引进会计、律师、资产评估事务所等金融中介,形成金融业及相关行业互相支持、互相推进融合发展的产业链条。出台相应的支持金融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金融业资金的调节作用,并引导和鼓励金融创新。同时通过相关载体的建设,整合完善直接融资的服务链条,以股票、债券和基金市场为依托,建立起西部的直接融资中心,促进股票、债券和基金市场的健康发展。

写论文的心得体会篇二

市场经济和金融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目前,环境带给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生存和生活质量也在不断经受着环境的考验。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得社会市场经济秩序受到一定的影响,经济市场结构以及金融体系和制度都受到很大的影响,发展低碳经济,节约能源资源,减轻环境的压力和负担,成为现阶段金融经济发展的大体趋势和方向。传统的经济发展和进步多以环境破坏或者是生态平衡受到破坏为代价,但是现在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只有做到经济协调发展以及与环境和平共处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时代的金融创新对于社会、人类和市场金融来讲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且这个挑战是必不可免的。

一、国内低碳经济下的金融创新发展现状

近年来,节能减排以及低碳发展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我国的低碳金融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在整体经济比重中依然保留着不断上升的发展势头。下面我们主要从低碳项目融资以及碳交易两个方面来展开论述。

一低碳项目融资的发展状况

兴业银行是我国首家开展低碳项目融资业务的商业银行,它于2006年与国际金融公司ifc合作签署了《能源效率融资项目chuee合作协议》即《损失分担协议》,成为国内首家推出“能效贷款”产品的商业银行。该协议规定,ifc向兴业银行提供2亿元人民币的本金损失分担,以支持最高可达4.6亿元人民币的贷款组合,兴业银行则以ifc认定的节能、环保型企业和项目为基础发放贷款,ifc则为贷款项目提供相关的技术援助和业绩激励,并收取一定的手续费。至2009年底,兴业银行在国内的34家分行全部开放节能项目贷款业务,此业务共支持国内的146个节能减排项目,共涉及融资金额高达92.37亿元。在兴业银行之后,北京银行以及上海浦发银行也先后与ifc签署了合作协议,以研发节能减排、低碳发展方面的信贷产品。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代表的其他银行也开发出了关于清洁技术研究以及低碳应用项目的新型融资方案,例如金融租赁模式、节能服务商模式等。这些数据与实例标志着我国金融体系在应对低碳经济发展上已经走上了创新的道路。

二碳交易的发展状况

在世界碳交易市场中,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核证减排量一级市场上最大的供应国。根据联合国执行理事会eb的相关信息表明,至2009年底,我国已经注册了671个项目,占其注册总数的35.15%,同时也获得了核证的温室气体减排量cer1.69亿吨,占核发总量的47.51%,目前居世界首位。目前国内金融体系为了更好地适应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相继成立了上海能源交易所、重庆排污权交易所、山西吕良节能减排项目交易中心、北京环境交易所等交易机构。其中北京环境交易所还与全球最大的碳交易所bluenext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与此同时,各家交易所也正式开展减排交易业务,并先后走上了正规。自此之后,江苏、广东等地也正在筹备地区性的碳排放交易所。

二、低碳经济时代金融创新所面临的问题

对低碳经济时代金融创新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有助于我们发现金融创新过程中所存在的漏洞与不足,从而以不断改进的方式促进其科学发展。

一金融体系对低碳经济的发展还缺少信心

金融机构对低碳经济能够带来的经济利润还不能做出准确、科学的预测,还存在着观望和浅尝辄止的态度。因此对碳经济项目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基本上都是尝试性的发展,对碳经济投入资金比较少。但是,低碳经济的发展必须依托金融机构的大量资金扶持才能够有所成就。由于金融体系对低碳经济不够重视,金融市场的发展空间也因此受到遏制,金融产品和服务业务上也难以做出大的调整,这对于低碳经济时代下的金融创新是非常不利的。

二低碳经济发展技术与项目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尽管世界上已经有很多国家将低碳经济作为发展战略目标来对待,并且在技术与项目发展上的投资也非常多,但是低碳经济的发展还是不够完善,一些必要的技术还没有进行创新,低碳经济的技术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国内有不少地区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方面还存在严重的落后现象,并且对低碳经济的意义和作用还比较陌生,并且也没有借鉴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教训和经验,对于规避碳金融方面的业务风险也没有做好准备。

三低碳经济时代金融风险规避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低碳经济时代的金融风险需要有效的技巧进行规避。低碳经济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其制度上还不是很完善,在体制和监督力度上都存在很多的缺陷和问题,这就给低碳经济的发展以及相关的金融体系带来了很大的外在风险。比如说:低碳经济的发展在法律上、体制上都还存在很多的漏洞,因此法律风险、操作风险、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等相对就比较多。风险和碳经济的发展是成正比的,碳经济发展的速度越快,在相关体制还不健全的情况下风险也会成倍的增加。鉴于低碳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此规避在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的金融风险就成为金融创新的重要问题。

四低碳经济发展与金融创新之间的衔接力度还需要加强

碳金融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只有很小部分的金融机构和组织加入了低碳经济发展的行列。尽管一大部分人已经意识到低碳经济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但是没有资金方面的扶持,低碳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还是难以得到明显的改观。低碳经济在市场中没有明显优势,金融机构出于对自身经营效益以及经营风险的考虑,自然不愿参与到低碳发展中来。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经济发展与金融之间的相互关系致使低碳经济与金融创新之间存在先与后的问题,是金融体系不断进行创新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还是低碳经济快速发展以获得更大的金融支持?这是目前我们在金融创新中要综合考虑的重要问题。

三、低碳经济时代金融创新的相关策略

一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做好低碳金融的宣传与网络发展工作

现在是网络全球化的时代,任何信息在网络全球化的影响下,都能够实现传递速度、范围的最大化。同时,网络还是一个很大的经济市场,碳排放交易或者是碳金融可以在网络上形成统一的模式和体系,制定相应的制度,在网络上增加碳经济这个互动的平台。此外,低碳经济时代就是主导市场经济的时代,呼吁人们重视网络低碳经济市场,鼓励人们为了发展低碳经济积极献计献策,要充分利用网络全球化这个大的环境和市场机制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做好宣传,这就能够使低碳经济以最小的成本费用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二加强政府扶持力度,创造低碳金融的良好发展环境

政府作为国家的控制与管理者,应该为低碳经济以及低碳金融的发展行使应有的权利与责任。首先,政府应出台低碳环保的政策,健全和建立金融服务项目。碳金融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政府有力地保护和支持是碳金融发展和成长的关键所在。其次,我们还应该利用政府的力量加强碳金融的宣传力度,要让人们意识到低碳经济的发展会给市场经济的结构和模式造成变动,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都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最后,我们必须要增强全社会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让低碳经济成为发展国际金融贸易的桥梁,让低碳经济的发展带来市场金融结构的变革和创新。

三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要加强国际间低碳经济的交易与合作,就要积极地增进碳金融市场的建设,对于国际上低碳经济发展的先进结构和模式要借鉴,要利用信息全球化这个广大的平台,为低碳金融经济的发展带来契机。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全球国家和人们的责任,因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也就成为全球国家的发展战略目标和重点,建设绿色和谐的家园是我们在发展人类经济的过程中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培养低碳金融创新的人才

现在低碳经济的发展缺乏技术型的人才,而且在技术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指标,环保方面的人才又缺乏针对性,因此建设一批具有低碳经济头脑的人才是低碳经济时代的金融创新的重点。低碳金融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加强高等学院等教育机构的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力争培养现代化、专业化、高水平的金融人才。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应该注重内部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与构建。

四、总结

本文主要从我国低碳经济时代下金融创新的现状、低碳金融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一些针对性的发展策略三大方面来简要探讨低碳经济时代下金融的创新与发展。总的来讲,金融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创新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它需要政府、金融机构、社会团体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在此也希望有更多人士参与到这项课题的探讨中来,为金融体系的现代化发展而共同努力。

写论文的心得体会篇三

养猪是农业生产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肉类食品,还为农户创造了丰厚的经济效益。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养猪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为了提高养猪技术水平,我参加了一门养猪课程,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许多知识和体会。

首先,养猪课程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猪的生理特点和生产环境。猪是杂食动物,对饲料的选择和营养需求有一定的要求,养殖环境的湿度、温度等也会直接影响猪的健康和生长。通过课程的学习,我了解到了猪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以及繁殖机制等方面的知识,使我能够更加合理地选择饲料和养殖环境,提高猪的养殖效益。

其次,养猪课程给我提供了丰富的技术指导和实操经验。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许多养猪的技术细节,如合理的饲喂方法、科学的养殖场设计以及猪病防控等。更为重要的是,课程还组织了实地考察和实习,让我们有机会亲身参与到实际的养猪操作中。通过实操经验,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理论知识的应用,并发现了一些平时容易忽视的问题。例如,在饲喂过程中注意检测猪的食欲和粪便情况,及时调整饲料配比,可以有效预防猪的疾病发生。

第三,养猪课程让我感受到了养猪行业的挑战和机遇。随着人口的增加和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凸显,肉类食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养猪行业作为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然而,在养猪过程中,也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猪病防控、环境保护、饲料选择等问题都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和解决。通过养猪课程的学习,我意识到了养猪行业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并对未来养猪事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第四,养猪课程让我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养猪事业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和技术,更需要团队的协作和合作。在课程中,我和同学们一起进行实验和讨论,不断交流和分享经验。通过团队合作,我们共同解决了许多难题,提高了养猪技术水平。此外,团队合作还培养了我们的沟通能力和集体荣誉感,使我们更好地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

最后,养猪课程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养猪事业对养殖者的责任和担当。养猪不仅是一项商业行为,更是农民为社会提供安全食品的重要责任。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养殖者应该具备的品质和素养,如诚信守法、勤劳务实、科技创新等。只有具备了这些品质,我们才能应对养猪事业中的各种挑战和压力,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养猪课程的学习,我不仅拓宽了知识面,还提高了养猪技术水平。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了养猪事业的重要性和发展潜力。作为未来的养殖者,我将继续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为养猪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写论文的心得体会篇四

1、结合毕业论文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20__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空间地上权的概念:在他人土地上下之一定空间范围内,以有建筑物或其他工作物为目的而使用其空间之权。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土地空间的利用已不再限于地表,土地空间的利用立体化趋势是必然的,空中花园、空中楼阁、地下商场、地下交通等只是一个开始。因此必须有相关的法律出现,规范空间地上权权利人的权利和义务,从而促进空间资源的合理开发,对提高社会资源的整合利用率有重大意义。我国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物权法》及一些规范、条例和地方性法规略有涉及“空间地上权”,《物权法》目前并未直接承认空间地上权的存在。

因此,本课题意在探讨我国立法体系应如何完善空间地上权,提出我国目前立法缺陷,以及提供一些立法理论的初步探讨。

二、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的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空间地上权的立法和理论研究都存在很多争议。首先是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本身的立法体系不同,因此空间地上权作为一个新的权利,在各自法系中的定位、性质也不同。其次就大陆法系或者英美法系国家之间也并不统一,甚至于同一个国家内,虽然立法只有一种观点,但是理论学说却也存在很多不同派别。

1、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看待空间地上权的区别

首先,空间地上权是大陆法系的概念,英美法系并未直接定义过空间地上权,而仅有空间权的概念,在谈及空间地上权时,往往都是用空间权概念予以界定,或称之为空间租赁权等。

其次,由于各法系立法的渊源侧重点不同,导致空间地上权的定位和性质也大相径庭。由于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没有完整的物权法概念,因此空间地上权是空间权的一种,可视为一种独立的财产权利可以转让、租售等,因此是采用独立立法的形式。而大陆法系由于其有完整的物权法体系,空间地上权作为一种物权法,也不能完全独立于该体系,因此,空间地上权是基于地上权而细分出来的一种特殊地上权,以区分一般地上权。

2大陆法系立法与理论研究

在立法上,大陆法系国家的观点是大致一致的,认为空间地上权只是一种特殊的地上权而已,并非一种新生的用益物权。它的客体是土地上下一定范围内的空间,一般地上权客体为地上地下全部空间,因此空间地上权和一般地上权的差别只在于量上,并无本质的区别,其权利来源仍基于土地。

然而,在理论研究上,不同国家和地区中都常常同时存在很多派系及各种学说,但对于空间地上权的性质区分主要集中于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空间地上权是一种特殊的地上权,其客体是独立的土地,但是土地的利用本身就离不开空间的利用,权力来源为土地所有权;另一种观点认为,空间地上权是一种全新的用益物权,其客体是空间,这种新兴物权之所以新就新在于,它的开发利用可以是可以完全独立于土地一定范围的空间,权力来源为空间自身的所有权。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

我国对于空间地上权的认识较晚,导致目前国内立法只是刚起步,还在初级阶段。

1国内立法现状

目前,涉及到空间地上权的有《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以及一些地方性法律法规,但并未专门提出“空间地上权”概念,涉及内容较模糊、浅层,主要还是依附于土地的管理,尤其是空间权部分未单独规定其相关权利。

2国内立法缺陷

简而言之,我国目前关于空间地上权的立法限于初级阶段,存在以下缺陷:第一,立法层次低,多为地方性法规,具体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及《物权法》等)涉及的内容十分有限,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需求。第二,立法体系不完善,首先没有专门且完整规范空间权的法律法规存在,《国防法》、《物权法》和一些行政规范、地方性法规不完整、统一。第三,相关的配套制度不齐全,譬如登记、取得消失、转让变更、租赁及相邻关系等不具体,几乎不专门涉及“空间地上权”概念。

3、国内学者提出的完善建议

国内学者受到国外学术研究的影响,对空间地上权已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提出了单独系统立法的建议,严格界定具体的权限范围,完善相关登记配套制度。但思路主要还是和之前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学者观点雷同,有各种争论。

三、我的观点

立法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人民,促进于社会的发展。因此,我国在对“空间地上权”立法时应注意结合我国国情,以及我国的经济现状空间地上权的利用趋势,综合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各自的优点。

我认为对于空间地上权到底是新的物权还是特殊的地上权,应该以辩证的思维来看。首先是弄清楚所谓空间地上权的对象是限于一个什么具体空间范围内,应该有一个专门而完整的法律体系,全面地协调空间权、地上权、空间地上权等几个主要权利之间的关系。至于具体权利范围细节和实践中的操作问题,可是用行政法规予以规范,政策引导,做好立法的相关配套制度,促进社会空间资源高效率的开发利用。

四、论文提纲

1、引言

2、空间地上权概述

2.2空间地上权的概念与特征

2.3空间地上权的性质

3我国关于空间地上权的法律缺陷

3.1权利界定不明确

3.2立法层次低

3.3立法不成体系

3.4立法相关配套制度不完善

4、完善我国空间地上权法律规定的立法建议

4.1将空间地上权的界定具体化

4.2提高立法层次

4.3立法体系化

4.3完善空间地上权相关配套制度

5、结论

参考文献

[1]王利明。物权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__:644。

[2]胡兰玲。土地空间权论[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__,(9):142。

[3]屈茂辉。用益物权制度研究[m]。中国方正出版社,20__:412—413。

[4]刘漤。论空间权的三大理论问题[j]。江汉论坛,20__,(12):43。

[5]王涌。所有权概念分析[j]。中外法学,20__,(5):513—527。

[6]王轶。物权变动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__:53。

[7]尹田。物权法理论评析与思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__:251。

[8]孙宪忠。中国物权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__:65。

[9]曾育裕。中国大陆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法律制度改革之法经济分析[j]。中兴法学。44。

[10][美]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法和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__:137。

[11]样立新、王竹:《不动产支撑利益及法律规则》,载《法学研究》20__年第3期。

[12]林英彦译:《空中权之理论与运用》,载《人与地》第41期。

[13](英)格林(green,k。),(英)克斯雷(cursley,j。)。土地法(影印本)[m]。北京:法律出版社,20__。

[15]陈祥键。论空间权性质与立法例的'探讨[j]。中国法学,20__(5)。

[16]陈祥健。论空间权的构成及其三个法律问题[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__(1)。

[17]陈祥健。建立我国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j]。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__(1)。

2、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

一、研究或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空间地上权中权利性质、概念、范围、国内外研究以及各国立法现状等的探讨,深入的分析我国有关空间地上权立法的优点及缺陷,并对如何完善我国的空间地上权立法提出建议,从而提出我国空间地上权立法的具体方向,进而保护权利人的合法利益,促进经济发展。

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

(二)寻找国内外有关空间地上权的经典案例进行分析,探究我国空间地上权立法现状;

(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调查、收集大量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并结合有关理论,提出个人观点。

写论文的心得体会篇五

作为一名农学专业的学生,我有幸参加了学校举办的养猪课程。这门课程为我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通过参与课程,我不仅加深了对养猪行业的认识,还收获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在此,我将分享我在养猪课程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深刻认识到养猪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在课堂上,老师们不仅讲解了养猪的基本知识,还组织了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在参观农场的过程中,我亲眼目睹了现代化养猪设施的先进性和高效性。而在实践操作中,我亲自参与了猪圈的清洁和喂养工作。通过亲身体验,我深刻明白了养猪需要勤劳踏实的精神和辛勤努力的付出。只有亲身参与其中,才能真正理解养猪工作的辛苦与重要性。

其次,养猪过程中的细节决定了养殖效益的高低。在课程中,老师们着重强调了养猪过程中的细节问题。他们告诉我们,只有将各个环节做好,才能确保猪只的生长和健康发展。比如饲料的选择和配比,猪舍的环境温度和湿度的调节,疫病的防治等。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如果有丝毫疏忽,就可能会导致生产效益的下降。通过学习养猪课程,我认识到养猪不仅需要注重整体规划,更需要在细节上精益求精。

再次,养猪课程教会了我科学养殖的方法和技巧。养猪课程不仅涵盖了养猪的基本理论知识,还介绍了最新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在课程中,老师们详细地讲解了饲养管理、疫病预防、猪种选育等方面的知识,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深入讲解。我学会了如何科学配合饲料,如何健康饲养猪只,如何进行疫病的预防和防控。这些方法和技巧将对我未来的养猪实践产生巨大的指导作用。

此外,养猪课程还提醒我养猪是一个风险较高的行业。随着人们对肉类需求的不断增长,养猪业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然而,养猪业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疫病的爆发、市场波动、环境污染等问题都可能对养猪业造成不利影响。在养猪课程中,老师们提醒我们要时刻关注行业的动向,并合理制定应对策略。只有了解风险并做好风险管理,才能更好地抵御外界不利因素,保障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通过养猪课程,我不仅增长了知识,更形成了正确的养猪态度。养猪是一项精细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课程中,老师们告诉我们养猪是一项需要有耐心和忍耐力的工作,只有对猪只做到真心关爱,才能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他们还强调了养猪过程中的科学性和环保性,提醒我们要积极倡导绿色养殖的理念。通过课程的学习,我对养猪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认识,同时也形成了积极的养猪态度。

综上所述,养猪课程为我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通过课程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养猪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细节决定了养殖效益的高低。课程还教会了我科学养殖的方法和技巧,提醒我养猪是一个风险较高的行业。最重要的是,课程养成了我正确的养猪态度。相信在今后的实践中,我能够将这些知识和经验充分运用,为养猪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