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秘知识>四年级语文名师教学教案人教版大全(15篇)

四年级语文名师教学教案人教版大全(15篇)

作者:文锋

四年级教案的编写应该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接下来是一些经过实践验证有效的教案案例,希望能够为教师们提供一些教学思路。

语文小学四年级名师教学教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读好句子,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提题导入。

1、板书课题,认读生字“祁”,指导书写“祁”。齐读课题。

2、学生围绕课题质疑: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叙述了他的什么故事?

3、检查预习情况:说说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在哪个国家?

故事中有哪些人物。

随机出示下列名称:春秋晋国悼公祁午解狐。

指导读好上述名称。

二、自读课文,要求(投影出示):

1、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

2、朗读课文,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

3、思考: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叙述了他的什么故事?

三、检查。

1、投影出示下列词语,注意读准带点字的读音。

前鼻音:晋悼公人选举荐慎重。

后鼻音:兴亡。

翘舌音:合适召慎重。

其它:中军尉兴亡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祁黄羊祁午。

多音字:解狐。

2、指导读通下列句子。

(2)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3)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3、内桌分自然段互读课文后,指名逐段朗读课文,结合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预习时布置学生查字典):

征伐郑重举荐使者。

4、快速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叙述了祁黄羊的什么故事。

板书:举荐人才。

四、指导书写生字。

1、给生字按结构分类。

左右结构:祁尉慎。

上下结构:晋荐召。

半包围结构:选适避。

独体字:亡。

2、说这些字哪几个字比较容易写,哪几个字的什么地方要提醒注意。

祁:左边是“礻”,而不是“衤”;右边是“阝”,而不是“卩”。

选、适、避:“辶”的最后一笔要舒展,能托住里面的部分。

慎:右边的“真”里面是三横,不能少横。

3、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边描边说出笔画名称,记住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五、作业:完成习字册上的部分习字任务(字、词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一、复习。

1、朗读字词,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晋悼公人选举荐慎重兴亡。

合适召慎重解狐。

2、读通重点句子。

(1)悼公立即派使者去召解狐,没想到解狐大病在身,卧床不起,不久就去世了。悼公只好让祁黄羊再举荐一位能接替他的人。

(2)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3)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3、听写下列词语:兴亡慎重举荐当此重任。

二、理清脉落。

2、讨论,板书:

因病辞职外举解狐内举祁午。

根据上述顺序,把课文分为三段。

三、导读课文。

第一段.

1、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这段告诉我们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2、讨论、交流。

3、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祁黄羊辞职的原因。

第二段.

1、自由朗读课文,在描写人物对话时的神态的词语下面做上记号,想想人物此时的思想感情。

2、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从悼公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悼公对祁黄羊的高度信任)。

指导朗读悼公的话。

3、投影出示祁黄羊回答的话,指名朗读,说说自己人中体会到什么?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在“想了想”、“郑重”的下面加上着重号)。

指导朗读祁黄羊的话。

4、指名分角色朗读第五、六自然段。

(1)投影出示第五自然段,理解悼公所说的话,指导朗读,注意悼公说话时的神态(在“深感意外”下面加着重号)。

(2)投影出示第六自然段,自由朗读,说说从祁黄羊的回答中,你能体会到祁黄羊是个怎样的人?(公私分明心胸宽阔不计前嫌)。

5、指导分角色朗读对话:同桌分角色朗读,指名分角色朗读,小组分角色朗读,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四、作业:

1、朗读课文3遍。

2、辨字组词。

普()荐()伐()悼()。

晋()存()代()掉()。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3、归纳段落大意,按课文叙述顺序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朗读新词。

2、听写课后习题3的词语。

3、指名朗读第一至七自然段。

二、导读课文第八至十二自然段。

1、师读第八自然段。

2、自由朗读第九至十二自然段,同桌分角色朗读。

3、当祁黄羊举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时,悼公说了什么话?神态怎样?

投影出示第十自然段,指名朗读。

投影出示,对比分析:

“我看解狐就很不错。”祁黄羊想了想,郑重地说。

“看来只有祁午能担当此任了。”祁黄羊想了想,又郑重地说。

提示:祁黄羊前后两次推荐,说话时的神态有没有不同?(在“想了想”、“郑重”下面加着重号)。

从中你能看出祁黄羊是个什么样的人了吗?(祁黄着考虑的确实首先是真正能为国出力的能人)。

6、引读第六自然段。

7、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第九至十二自然段。

三、快速朗读课文(或默读),小小组合作讨论各段的段落大意,然后交流。

四、根据课文的叙述顺序,复述课文。

四年级语文名师精编教案人教版

一、揭题激趣。

1、课文是说谁在大海中永生?通过课前的预习,你想怎么叫这个名字?

2、“永生”是什么意思?一个人可以永远活着吗?

二、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指导书写:港、疆。

2.指名朗读,纠音导句。

读音:无垠、呜咽、舷窗。

句子: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

三、精读共情。

伟人离去,举国悲痛。让我们一起回到1997年3月2日上午……。

一架银色的专机离开北京西郊机场……飞向祖国辽阔的大海。

1.为何“低低地、缓缓地”?如何读出来?

2.飞行员为什么要这样?他多想——,人们多想——,邓小平爷爷多想——。

衷心爱戴。

今天的北京西郊机场挤满了来为邓小平爷爷送行的人们,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老人?怎样的年轻人?怎样的少先队员?)。

这就叫“衷心爱戴”!

一位以自己的一生……最后一个篇章。

1.读了这个句子,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崭新历史、最后一个篇章)。

2.师简介邓小平。(崭新历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民能吃饱穿暖;改革开放,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奠定基础。最后一个篇章:邓小平临终一再嘱咐,死后捐献角膜、解剖遗体、骨灰撒大海)。

3.了解了这些,你想怎么读这句话呢?

飞机在高空盘旋……痛悼伟人的离去……。

飞机越飞越高,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它飞向了无边无际的大海,在大海上空一圈一圈一圈又一圈地飞着,自读本段文字。

1.如果用“伴”组词,你想组什么词,为什么?

2.“呜咽”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大海呜咽呢?

3.伟人离去,天地为之动容,大海、寒风、浪花仿佛在相互诉说着什么?

4.学生练笔,共同交流评价。(在纠正语病的基础上主要抓住三点评价:悲痛、怀念、敬佩)。

四、背诵内化。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的识字策略学习本课生字,正确认读“龄”、“衍”,正确识记“稠、瞻”等生字字形;通过看图想象、联系上下文、比较等方法理解“稠密”、“繁衍”、“瞻仰”等词的意思。

2、抓住关键词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感受樟树外形特点和可贵之处。通过搜集的资料领会樟树和宋庆龄高尚人格之间的联系,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法。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与怀念之情。

3、用“无论……总是……”、“只要……就……”等关联词造句,练习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樟树的可贵之处。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抓关键词句,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

课内课外知识交融,追求开放性;。

读中感悟怡情养心,注重人文性。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出示樟树图片,谈话引入。

阳春三月,百花争艳,树木葱茸,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两棵树上。(幻灯)。

知道这是两棵什么树吗?学生答,(板书:樟树)学生齐读两遍。

出示:这两棵就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幻灯)。

3、板书:故居,“故居”什么意思?

4、看图:这白色的屋子就是宋庆龄的故居。

5、看图:这就是宋庆龄。

(1)你了解宋庆龄么?师生交流。

(2)揭示资料(幻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优秀教案设计。

(3)师小结:宋庆龄是20世纪全世界最伟大的女性之一。她的一生是革命的医生、爱国的一生。她坚贞不屈、一身正气,她勇敢顽强、英勇奋斗,她百折不挠、无私无畏。她以她的人格魅力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热爱。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与宋庆龄有关。(完成课题板书:的)。

齐读课题。

6、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7、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什么样子?作者为什么要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和宋庆龄有何关系么?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二、初读感知。

1、检查词语。

出示词语:分行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随机纠正读音)。

2、初读课文。

指名读课文,师生评议。

3、理清脉络。

(1)读了课文,同学们知道课文哪几小节具体写了樟树?

(2)第6小节主要写了什么?随机理解“瞻仰”

(3)第1-3小节主要写了什么呢?

三、精读感悟。

1、学习1-3小节。

(1)指名读第2小节:说说有什么想法?

a、周总理为什么要她离开上海的故居呢?(提示:这偌大的一间房子,为什么周总理说它小呢?)。

因为这个房子是用来——出示资料(幻灯)。

b、原来这所房子既是宋庆龄生活的地方,又是她夜以继日工作的地方,这所房子的一切都已在宋庆龄内心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怪不得她说——(引读:“我舍不得这两棵树。”)同学们,舍不得应该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呢?想想你掉了你的心爱之物,离开你的亲人,谁来读?(指名读)宋庆龄舍不得这两棵樟树是源于对它们的——喜爱。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学实践教案

一、知识与技能。

学习本课的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法。

2.课堂师生互动促进提升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难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母亲对自己的爱。懂得感恩父母、孝顺父母。

【教学方法】自由朗读,小组合作交流。

【课前准备】课文录音,课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同学们,《游子吟》这首千古流传的古诗我想大家并不陌生,它描绘了母亲点点滴滴的爱,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感人至深的母女情深的文章。(板书《___呼唤》)。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学习生字。

3.认读词语。

憔悴不堪、声嘶力竭、愚笨。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呼唤:召唤。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不堪:达到不能忍受的程度,表示程度深。

声嘶力竭:嗓子喊哑,力气用尽。

领悟:领略事物而有所体会。

愚笨:头脑迟钝,不灵活。

三、整体感知。

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作者以“母亲的呼唤”为线索,满怀深情地写了母亲呼唤自己的点滴小事,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无私关怀、无限爱意和深情,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无比眷恋,赞美了人间美好的亲情。

四、精读感悟。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这是多么感人、多么美丽的画面哪!”指的是哪些画面?

婴儿听到___呼唤绽开笑脸。

孩子在___呼唤声中蹒跚学步。

2.从这两个画面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母亲充满慈爱、温柔、甜蜜和魔力的呼唤具有不可估量的震慑力量。

(二)学习第2-5自然段。

1.这几自然段主要讲了“我”和___哪些事?

儿时,捉迷藏时,母亲的呼唤成为“我”幼年时期最快乐的回忆。

在海滩那次,母亲的呼唤让“我”终生难以忘怀。

儿时,听到母亲的呼唤从“心烦”到“渴望”。

2.如何理解“我总是可以看到她慈祥的笑容,便投入她温暖的怀抱”?

“慈祥”说明母亲温柔可亲。

“总是”,一直都是的意思,写出了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每时每刻、无处不有的。

“温暖”反映了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很有安全感。

3.为什么说“那温馨的一刻,是我幼年生活中最快乐的回忆”?

“我”和妈妈嬉戏时快乐、幸福、融洽,母女情深的动人画面,让“我”深切感受到母爱是融融的亲情。母爱在“我”心中镌刻,永不磨灭。

听到那近乎绝望的、声嘶力竭的呼喊。看到的是一张憔悴不堪、泪眼模糊的脸。那散乱的头发,那喜极而泣的神情,是我一辈子忘不了的。

5.后来,“我”为什么听到___呼唤心烦呢?

“叫我做事,或是提醒我做功课。”

这些都是妈妈对“我”爱的体现,但“我”并不明白,反而觉得她很烦。

害怕——伤心——领悟(有___呼唤那是一种无以言表的幸福)。

(三)学习第6自然段。

最后一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有什么联系?

首尾呼应,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作者明白了妈妈呼唤的真谛——浓浓的母爱。

五、课堂小结。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欣赏一首《母亲》,听完之后我想大家就更深有感悟了。以后再也不会跟妈妈顶嘴,惹妈妈生气了,我们应该感谢妈妈,感谢她带我们来到这个美好的世界,感谢她多少年来任劳任怨地为我们付出。

六、课堂练习。

打开“基础训练-《母亲的呼唤》”一起来闯关吧!

七、作业布置。

1.汉语有许多赞美母亲的成语,请你把知道的写下来。

2.你有过听到母亲呼唤时的甜蜜体验吗?写一写。

3.阅读文章:《难忘的教诲》《可贵的沉默》。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课《长城》教案范文与教学计划

本班共50人,其中新插班2人。班里男生偏多,课堂上开小差的现象时常有出现。总体而言,班级学生思维较为活跃。具体来说,班上的阮安然、刘清、胡珍等十来个学生在语文学习上自觉性很强,基础非常扎实;范呈兴等几个学生知识面广,上课发言积极;阮安然等几个学生书写非常整洁漂亮;在书写习惯上较差的有薛万杰、徐炜敏等几个学生;在完成作业上不认真和拖欠的有张兴明、田林圆等几人,需要加以引导、鼓励,促进其进步。在这学期,应抓实基础,培养良好习惯,提高写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培养优秀学生的同时,建立学困生档案,促进整个班级语文水平的提高。但学生平时作业中的书写欠认真工整,周记应付性完成,质量不高,写作积极性不高这些都是突出的问题。这些都有待本学期继续完善的。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40篇。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着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为了便于复习检测,每组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读读记记”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另外,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200个,以供复习总结之用。

本册注音有下面几种情况: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导语、课后练习、资料袋、阅读链接、语文园地里不认识的字,只在全册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后面出现均不注音。选读课文出现的生字一律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为了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随文注音,并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加以提示。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1、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识字的巩固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点。

2、加强词、句训练。

3、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4、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

5、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增加到课外阅读量。

教学难点:

1、生字的认识与书写。

2、朗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3、综合性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4、习作兴趣的培养,掌握习作的基本要领,初步掌握使用好词好句。

《长城》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学小学五年制第八册第一课。本节课是它的第二课时。

《长城》是四年级下学期的开篇课文,是一篇看图学文的课文。它由两幅长城的图片和一篇短文组成,图文结合,表现了长城的雄伟壮观和高大坚固,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学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认识长城,知道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是结合理解课文,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本节课就在于使学生深入的理解课文,深化并激发学生的情感。

四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观察、分析、理解能力,也会有自己的独立的看法,同时对计算机的学习与基本的实际操作也有了一定的基础,以此为根据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知识目标:

1、感知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2、了解长城史今,理解长城构造,体会作者抒发的民族自豪感。

3、学会搜集、整理网上资料,制作简单的幻灯片演示文稿。

4、学会注册并使网址时进行的相关链接。

能力目标:

1、通过文字的描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2、通过对图片的观察,指导学生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3、通过网上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提高计算机及网络的操作能力。

德育目标:

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通过网上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了解长城史今,理解长城构造,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

教学难点:

通过网上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体会作者抒发的民族自豪感。能展开联自己独道的见地。

自主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网上丰富的资源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基础,本身网络学习语文的这种形式就吸引着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的欲望,这本身就为突破重点、难点做好的铺衬。

在bbs中了表自己的合理化见解,这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讲稍有难度,但我相信教师大胆的引导与勇敢的鼓励,这一难点会得以很好的解决。

三、课堂教学结构及各要素和谐发展的基本构思。

本节课我大胆的将计算机网络教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结合起来,根据本节课《长城》适合全面搜集资料的特点,而计算机的网络教学恰好可以满足这一条件,二者的结合,在形式上首先就给学生以学习的好奇心,有了强烈的渴知欲;而在实效上更是相辅相承。计算机网络的加入,大大的提高了学习效率,增强了学习效果,完全的体现了新的教学改革理念,使学生的学习更主动、更自由、更民主、更平等、更公平;学生如果想更好的学习到本节课的内容,首先他得有一定的计算机网络实际操作基础,会浏览网页,能进行简单的图文复制与粘贴,会制作简单的演示文稿,学会注册bbs会与的是网址还要会学会如果进行链接,等等这一切又充分要学生去动脑、去动手,去实际的操作与应用来展现他的计算机水平。学见解所面向的区域更为宽广,不再是只对老师,或只对学生,他所要面对的是所有的人及所有人的全部,给了学生展现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

教师在本节课是一个调控者与指导者。指导学生如何在网络中更好的进行语文课的学习,谐调各小组或每个同学生之间知识的共享。在学习中,又是同学生一起学习的学员,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

本节课,学生完全是学习的主体!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名师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7个生字,自主发现识字的方法,培养主动识字的能力。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儿童生活的情趣。

3、模仿课文第一小节,进行说话练习。

教学重点及难点:

识记7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儿童生活的乐趣和大自然的美。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到野外看野花,夜晚看星空;。

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小卡片。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提示课题。

1、出示谜语:它的家在夜空,它是夜空的小眼睛,一闪一闪亮晶晶,夜夜都在放光明。

2、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关于星星的儿童诗。

出示课题:13、鲜花和星星。

指名读;齐读(指导“星星”的第二个字读轻声)。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请小朋友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用拼音,也可以向周围的同学请教。

(学生自由练读一遍)。

2、课件出示:课文(生字泛红),提出再读要求。

请小朋友先读读诗中变红的生字,再读这首诗。

3、检查自读情况,及时正音。

4、选择自己的几个好伙伴,讨论记住这7个生字的好办法。

师小结:适当归纳一下小朋友说的几种识字方法。

三、朗读感悟,体会情感。

1、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要用怎样的心情(或语气)去读课文?(学生自由练读)。

2、选择你喜欢的一小节读一读。

(指名几位学生读)。

3、范读。请小朋友闭上眼睛,看小电影。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4、请小朋友一边读课文,一边配上自己喜欢的动作。

语文园地二

没有积累,谈不上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也学不好语文。我们在教学《语文园地日积月累》时会把它上成纯粹的复习课。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我们教师首先要明确,日积月累教学不是单纯的旧知识堆积回顾,而是一种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方法的教学。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欢快的情景,开放的问题。

首先,低年级的学生的有意注意力不强,为了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创设欢乐的教学的景、组织有趣的活动这是很有必要的。其次,在积累的过程中不单是数量的积累,还要有质量的提升。所以善于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对质的提升有重要的作用。如在本次教学中,老师提问“你们还知道有哪些的()”小组讨论然后班内小组竞赛汇报。这样开放性问题犹如投入水中的石子激起学生思维的千尺巨浪。学生因为要取胜,所以合作、所以积极思考。于是他们把课内、课外的积累都用上,令你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二、以读代讲。

通过多种读法,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体现语文学科以读代讲的特点。让学生体会儿歌的节拍,积累语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方式进行朗读,体现了教学的民主,使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

三、注意点拨。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围着学生转,发挥助手的作用,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如:在学生本节课以自己的方式朗读儿歌后,教师适当给予点拨让学生小结积累出读儿歌的方式。之后你会发现学生会把这些方法运用到朗读《识字七》、《红领巾真好》中去。

四、扩展活动。

日积月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功在平日。不是一节课可以达到目的的,因此教师要给予指导,或提供必要的材料。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教学计划精选与《语文园地二》教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积极、稳步、有效地实施深化新课程改革为主线,以教学为中心,务实创新,落实规范,提高效率,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为打造“优质均衡和谐教育”而努力。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四年级语文教学方案指导方法,仅供教师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学习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流,懂得真诚待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2.学会在合作中说真话,告诉别人心里话。

3.积累有关诚信的词语及古诗文名句。激发学生待人诚恳、讲信用的思想情感。

课前准备。

让学生排练一个小品:一学生在校园里乱扔垃圾,另两个学生据理劝导。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创设情景,引入话题。

1.刚才几位同学表演的小品,你看了后有什么样的话想说?

(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揭示“以诚待人”的交际主题)。

2.想一想,平时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这样的事情,如果有,你是怎样对待的?

讨论交流。

1.个人准备后,在小组内交流。

先由一名学生举一具体的事例,再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然后对这一做法作评价。接着,其余学生轮流发言。

2.各小组选派一位学生准备在班上交流。

3.班级交流:对参与交流的学生作适当的鼓励和评价,并随机规范其语言。

提建议。

在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成几条明确简要的建议,一一写在黑板上,然后做归纳整理,再在条文前加上几句关于以诚待人的“前言”,形成一份建议书。课后抄录并张贴在教室里面。

第二、三课时。

习作。

我的发现。

学习“我的发现”

1.读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小东说了习作上的哪些好经验。

2.归纳过渡:习作除了留心观察周围,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写下来之外,还可以把自己心里想的事情,或者想对别人说的话写下来。

明确本次习作要求,启发思路。

1.阅读习作提示。让学生明确:写的是自己想说的心里话,要真实,不说假话。

3.学生酝酿交流、师生个别谈话:

根据习作要求,学生自行酝酿,指名个别交流,启发学生的习作思路。教师随机与个别学生轻声交谈。

4.学生动笔。

5.相互交流,修改。

第四课时。

趣味语文。

词语盘点。

1.学生自读。

2.同桌互查。

3.学生质疑,教师释疑。

4.记记写写。

1.告诉学生,这些都是从古诗文中选取的名句,每句话都是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2.逐句自读。

3.说说自己能读懂的句子,提出不理解的。

4.教师释疑。

5.熟读、背诵。

趣味语文。

1.联系本单元《中彩那天》等课文,指出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自读。

3.师生共同举出生活中的事例,理解“自信、守信、诚信”等等。

选取其中的一个带有“信”的词,再根据这个词语的意思,写一个事例。

二、学情分析。

四(3)班共有学生49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23人。大部分学生性格开朗,学习兴趣浓厚,乐于参加各项活动。在语文学习方面,本班两极分化比较明显:优秀生平时乐于表达,善于交流,知识掌握牢固,个别孩子对阅读有浓厚的兴趣,思维活跃,部分后进生上课好动,课后拖欠作业,学习质量不高。考虑到四年级是小学阶段非常关键的一个学年,本学期仍要重视学生学习习惯与兴趣的培养,加强硬笔书法的练习,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材分析。

(一)基本结构。

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二)教材特点。

本册是在四年级上册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是共同的,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它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2)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

(3)单元学习活动的贯通和整合。

2.安排“综合性学习”,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

3.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4.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

四、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五、教学措施。

1.强化学习习惯的养成。

语文教学的难点主要是如何让学生成为一个会学语文,用语文的人,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不仅仅是关注的知识的掌握,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养成会学习爱学习的习惯,这学期将继续关注以下良好习惯的培养:

(1)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习惯。

(2)能够自学课文的习惯。特别是精读课文,如何让学生自己抓住重难点,学会分析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文句的表达方法。通过略读课文学习方法的掌握,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3)大胆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以及主动与人合作的习惯。

(4)把写作当成是一种乐趣。爱写作也愿意写作。

(5)继续加强培养善于倾听的习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2.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教学中,老师要创设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要重视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作者对话、与学习伙伴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3.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因此,新课程下的语文学习尤其要重视自主、合作与探究。学生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习。

4.有效利用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和其它学科、社会活动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加强古诗诵读和优美词句的积累,推广看课外书,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5.开展辅优补差活动。

教学中既要注意培养那些优生,也要注意帮助后进生,缩小优秀生与后进生之间的差距,使全班同学都能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主要措施:

1、作业面批、有错及时改正。

2、课堂上优先提问、优先板演。

3、结合学习情况老师抽时间个别辅导,请班级里的优秀生为其接对辅导。

4、与科任老师、家长经常联系交流,形成教育合力。

5、鼓励为主,及时表扬。

6、重视思想教育,尊重信任,持之以恒,巩固后进生良好行为习惯。优秀生要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其写作,强调真情实感的再现,给予写作技巧的指点,指导参与各种作文比赛;要在阅读和理解方面多下工夫,培养他们对语文的热爱,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重点指导写字和朗读,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做到“三个一”,养成大声朗读的好习惯。

六、教学进度。

周次日期教学内容备

1始业教育古诗词三首(三课时)。

2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

七月的天山语文园地一。

3二月初一放假。

4中彩那天万年牢。

6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蝙蝠和雷达。

7大自然的启示语文园地三。

8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清明。

9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唤和我们享受春天。

园地四。

10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

11花的勇气语文园地五。

12期中复习期中检测。

五一休息。

13乡下人家牧场之国古诗词三首。

14麦哨语文园地六。

1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全神贯注父亲的菜园。

16鱼游到了纸上语文园地七。

17寓言两则文成公主进西藏渔夫的故事端午。

18普罗米修斯语文园地八。

19复习。

20期末考试。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学实践教案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1.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是教学重点。

2.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难点。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谈谈对长城的认识。

2.学生自由补充。

3.老师给以肯定。

二、学习生字。

1.学习会认的字。

2.学习会写的字。

3.学生书写。

三、出示图画,边看边说。

(1)说说这幅图是从什么地方观察长城的?看到的景物是什么?

(2)从图上你还看到什么?

(3)小组讨论,并说说。

2.出示第二幅图。

(1)这幅图与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

(2)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3.对照课文,读课文。

(1)小声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课文。

(2)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四、小组学习,思考。

(1)仔细对照课文内容,想想哪些内容图上已经画出来,哪些内容没画出来。

五、巩固练习。

(1)复习巩固本课生字。

(2)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全班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谈谈对第一幅图留给自己的突出印象。

2.找出描写长城样子的一个句子,说说他的作用。

3.出示第二幅图,想想这幅图的观察点有什么变化?

4.学生发言。

5.齐读第三段的课文,思考。

(1)一边读一边想像当时的劳动场面。

(2)找出你体会最深的句子,先读一读再说说自己的体会。

6.全班齐读。

7.讨论: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个伟大的奇迹”?

三、总结学习体会。

1.感情去朗读课文。

2.谈谈你的体会。

四、巩固练习。

1.指导朗读。

2.讲讲有关长城的故事或传说。

四年级语文教学教案

1.学会“虹、命、冲、告、军、义、失”7个生字,会认“鹿、猎、掉、救、谢、贴、却、消”8个生字。认识三个偏旁“虫”。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明白做人要守信用的道理。

认识生字,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懂课文,明白做人要守信用的道理。

生字卡片、图片等。

一、揭示课题(5分钟)。

1.教师情景导入: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只九色鹿,它善良而美丽,你们想认它吗?

2.板书课题:九色鹿。

3.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这只美丽的小鹿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5分钟)。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指明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指出不足。

3.再读课文,勾画指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多读几遍,不会读的请教同学或是老师。

4.四人小组合作小组长检查生字的读音都读准了没有。

5.教师抽读生字卡片,相机正音。

6.把生字宝宝送到课文中去读一读,想一想,课文里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7.学生根据自己读书的情况,大致讲一讲故事的内容。

三、朗读课文,感受九色鹿的美丽。

1.借助拼音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读懂句子。

2.同位互相读一读,说一说九色鹿是什么样子的?

3.你喜欢九色鹿吗?把你的感情读出来。

4.练习用“好像”说话。

月亮弯弯好像()。()好像()。

四、学习生字“虹、命、冲”。

1.四人小组讨论记字方法。

2.全班交流反馈。

3.教师范写“命”。

4.学生描红。

一、游戏,打扮九色鹿。

准备工作,用七种不同颜色写上本课要求学会的7个生字。

1.同学们,今天九色鹿身上的颜色只剩下两种了,你们能把其他的颜色找回来吗?

2.认读好色卡上的生字,就可以帮九色鹿找回颜色了。

3.请同学们上来打扮九色鹿。(把彩色纸上生字的音读准了,就贴在九色鹿身上并领读。)。

二、学习课文2-5自然段。

1.自读课文2-5自然段,边读边想,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书。

3.学生反馈。

4.教师指导学生读好九色鹿和猎人的对话。

5.四人小组的同学演一演。

6.推荐演的好的小组,全班表演。

三、理解词语,激发想象。

1.指名读课文最后一段。

2.质疑,学生可能回提出“忘恩负义”这个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3.体会九色鹿此时的心情,读好九色鹿对国王说的话。

4.想想:国王听了九色鹿的话会怎么想,怎么说呢?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四、续编故事,拓展想象。

五、学习生字。

1.四人小组讨论记字方法。

2.全班交流反馈。

3.教师指导书写。

4.学生描红。

四年级名师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合作、探究,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

3、联系生活,组织学生根据实际写出一段与母亲相处的感受最深、记忆深刻的片段。

4、自编一首诗或儿歌写在老师已准备好的卡片上,作为贺卡送给妈妈。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体会伟大的母爱。

教学难点:通过练笔歌颂母亲,激发情感,训练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投影片,带花边的卡片。

教学过程:课前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歌曲。

一、导入。

1、同学们,听着熟悉的歌曲,我们的心中涌动着一股暖流。每一个人,无论走到那里都放不下自己的母亲。歌颂母亲是永恒的话题。我们以前就学过有关歌颂母亲的课文,还记的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一次抱母亲》。请大家齐读课题。

(设计思路:通过歌曲激情,通过谈话让学生回顾学过的课文营造了一种和谐的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情绪,为进入新课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母亲生病住院,护士要换床单,母亲不能下床,便有了作者第一次抱母亲。可作者没想到母亲这么轻,差点摔倒。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轻声朗读第2-3自然段,找出描写作者第一次抱母亲后的心情的语句。

二、合作探究,体悟情感。

(一)体悟难过。

1、学生朗读第2-3自然段,找画描写作者第一次抱母亲后的心情的语句。

2、学生交流。师投影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的心里很难过。”(师板书“难过”)。

(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再次进入课文,深入了解母亲的形象)。

4、学生交流。体会儿子的难过与母爱的伟大。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抓住住手拉,背背,肩挑,翻山越岭等词体会母亲的坚强与伟大。

指名学生朗读欣赏令自己最感动的句子。

5、师总结指导说话:读到这里,我们已经被母亲的坚强而感动了,现在了解了儿子为什么会感到难受了吗?生自由交谈自己的感受。

(设计思路:通过对学生的追问,感悟,进一步推动学生的深入思考,引导学生由表及里,深入文字,揣摩人物的言行,正确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感恩母亲。

1、激疑:母亲虽然瘦弱,但却表现的如此坚强,不能不让人感叹母爱的力量。这力量实在是太伟大了,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就不用说那亲生体验的儿子了。

(2)齐读第二处抱母亲的句子。体会儿子难过、愧疚的心情。

(3)激疑:母爱是伟大无私的,它不仅感动了作者,也让护士感动了,引读:护士。

也动情地说:————。但是,母亲呢?

(4)投影出示: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从中你体会到什么?生自由交谈。

2、激情:母亲是坚强的,母亲又是伟大的,她宁愿自己吃苦,也不让我们苦着。

累着。而我却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承受着那。

么重的担子。如今,母亲病了,病得不轻,连转身下床都很吃力。对此,我的。

心中充满了深深地内疚。我望着母亲瘦小的脸,愧疚地想对她说——(师板书“愧疚))。

师:望着母亲瘦小的脸,让我们深情地对母亲说一声……。

(指名说两次)。

(1)师投影出示最后一段的内容。

我决定抱一抱母亲,就像母亲无数次抱我一样,为了让母亲入睡,护士不忍。

离去,就在边上看着。我以为母亲睡着了,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

流下来。(教师配乐深情地朗读最后一段。)。

(2)母亲的泪水是母亲因为病痛而流下的吗?这是怎样的泪水?

(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入情如境,发表自己的想法,激发学生的感情积淀,让学生从各自的理解所进行的角度进行论说,在分享中丰富自己的想法)。

(3)师:小时候,母亲从无数次的抱过我,而这仅仅是我第一次抱母亲,却给了母亲无比的激动和幸福,这是幸福的泪水,这是激动的泪水,让我们再读一读,让我们这个画面留住,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脑海里。生齐读。

4、自由表达,加深体验。

(设计思路:让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体会母亲的对于子女伟大而无私的爱心,感受儿子动人的孝顺之情,进一步加深情感体验)。

(2)带着这样的情感再读一读本段。

三、联系生活,表达情感、总结课文。

1、这节课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无私博大的母爱。此时此刻,你们一定也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母亲。朝夕相处之中,母亲为我们付出了多少爱呀!我们难道不想送点礼物给妈妈吗?现在请同学们来编写一首诗或者儿歌或一句话写在卡片上,送给妈妈。(板书无私博大)。

2、生练写展示结果。

3、请大家把这份心意卡,轻轻地放在她的床头,她一定会非常感动的。请大家永远不要忘记这句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愿天下所有的妈妈幸福安康。

(设计思路:发挥语文学习的情感功能,让学生懂的孝顺的美德,学会做人)。

四、作业。

1、课外阅读:.古往今来多少文人贤士都用优美朴实的语言歌颂母爱,赞美母亲,课后大家可以找几篇相关的文章来读一读。

2、小练笔: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有关和母亲相处的文章。

语文四年级教案教学

3、理清苏武出使匈奴遭遇的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重点解读“牧羊”部分,体会语言,感受人物的形象,受到感染,内化语言。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乐于将故事讲给别人听。

1、自我介绍,一两句话,既简洁,又能引发学生对你的好感。

2、导入:中华民族是伟大的,历史上涌现了无数杰出的爱国英雄,你幅图画的是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一个经典的故事——板书课题。这个故事广为传诵,人们根据它创作了戏剧、歌曲、古典乐曲等艺术作品,为什么苏武牧羊有如此巨大的魅力?读课文,走进故事。

3、学生自读课文。分两步走;

1)读第一遍,练习将课文读通顺,做到响亮正确流利。

2)同学们读得很认真,鲈乡小学的的同学读书的习惯真好。课文哪几节具体写了苏武牧羊的?还有几节分别写了什么?再读课文。

3)议论以下课文还写了写什么?出使、受辱、拒降、牧羊、回国。

4)分节读课文,随机指导。

4、简单介绍西汉与匈奴的情况(有地图最好,历史书上肯定有)及苏武出使的意义,读好第一小节;介绍旌节(字形范写,介绍含义)。

1、出示两组词语(组):突然翻脸宁死不受辱抽刀自尽派人翻脸怒目圆睁痛骂叛逆——提示:有的词是老师根据课文概括出来的。——读课文2、3节,练习运用这些词组简要复述故事部分——提示方法:读故事性的文章,我们可以找出重点词语(或者根据课文内容概括几个重要词语),抓住他们之间的联系,就可以将故事复述清楚。

2、生练习抓重点词语,复述苏武牧羊的内容。

1)学生读课文,摘抄词语(提示格式),告诉学生苏武的表现的词语可以不止两个,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再读课文,练习复述。

4)交流复述,评价鼓励为主。(学生讲到“心生一计”要学生将“计”讲明等,注意连贯,但不能简单读书)。

1、教师导语引入:匈奴王十分狡猾,先说苏武参与内乱威逼苏武,不成;后用劝降利诱苏武依然不成;最后又生毒计(激情一点)。

3、学生读课文:要求学生一句一句认真读,体会,想想你能体会到什么?(学生读,教师巡导)。

——苏武以旌节为伴,(两处),体会到什么?——句子:苏武顽强地忍受取暖——幻灯突出来(换色)——感情朗读——想象他还遭遇了哪些折磨?——联系“旌节”,练习朗读。——最后一句:——出示插图,观察大雁,理解对中国人的文化意义。——理解苏武的内心;联系“毒计”体会苏武的痛苦与顽强。——朗读句子——整体朗读第五节。

1、过渡:教师朗读最后一节。

2、穿插一副回国的插图,看图观察。

3、苏武的内心在说些什么?如果你是迎接队伍中的一个,你会在心里说些什么?选择一个写几句话。

4、交流。

四年级名师语文教案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

3:揣摩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并照抄下来。

荷兰以郁金香、风车、牧场和运河而闻名天下。同学们,你们了解荷兰吗?(请2~3名同学交流有关荷兰的图片和资料)的确,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让我们随作者一同走进这优美、恬静的地方吧!

1:边看插图,边读导读。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说说“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什么映象?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3:指名板书。

1:带着你个人的感受,读一读你喜欢的部分。

2:试着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抄写你最喜欢的词句并试着背一背。

四年级语文的名师教案

教学要求:

1、认识8个生字。

2、了解故事内容,体会做人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从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父亲为人和做事的真诚。

教学难点:学习叙事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

1、powerpoint课件。

2、音乐《冰糖葫芦》。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播放歌曲《冰糖葫芦》。

2、在解放前的天津,就有一位卖糖葫芦的人,他的糖葫芦做得非常漂亮,味道特棒,在天津很有名气,想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万年牢》的作者新凤霞的父亲。(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理解“牢”在字典中有几种解释,分别是什么?

2、“万年牢”是什么意思?(永远坚固、永远结实)。

3、万年牢与糖葫芦究竟有什么关系呢?轻轻打开语文书,翻到22页。昨天我们预习了这一课,生字词会认了吗?我们来试着认一认。(出示课件:生字词)。

句1:红果、海棠去了把儿和尾,有一点儿掉皮损伤的都要挑出来,选出上好的在阳光下晾晒。

句2:小时候,我给父亲当帮手,把炉火闷好,再把一块大理石板洗擦干净,擦上油备用。串糖葫芦的竹签,由我一根根削好、洗净、晾干,然后一捆捆放在父亲手边。(这里有几个多音字,谁能把它们读准。)。

句3:父亲的认真劲儿,在卖糖葫芦的人当中出了名,人称“小辫儿糖四”,因为清代父亲受过宫廷里做糖货的师傅传授,一直留着辫子提篮叫卖糖葫芦。

(先自己试着读一读。再逐句指名读或齐读。)。

三、围绕提示,深入探究:

1、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习之前,我们要先理出自学提示。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学习课文。(课件出示自学提示:1、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几件事情?2、课文题目“万年牢”在文中出现了几次?画出相应的语句。3、这三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

请大家根据自学提示学习课文,并拿出笔来,做相关批注。

师:再次读文我们又有了新的收获。现在我们一块儿围绕自学提示,来交流交流收获吧。就从第一个问题开始吧。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几件事情?(学生回答)。

2、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找句子,交流后并读读。(课件出示三个句子)。

句1:父亲说:“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句2: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句3: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

3、学生齐读这三个句子。

4、深入品析这三个句子。

(一)理解第一个“万年牢”。

a、指名读这个句子,这句话中的万年牢指的是什么?(糖葫芦)。

b、万年牢的糖葫芦,是怎样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看来糖葫芦的质量是很不错的。

c、这样好的糖葫芦,是怎样做出来的呢?请你小声读课文2、3、4自然段,拿起笔圈画出相关词句。

重点研读句子1:红果、海棠去了把儿和尾,有一点儿掉皮损伤的都要挑出来,选出上好的在阳光下晾晒。

读着父亲选料的过程,你的脑海中会跳出一个什么词?

(预设:精挑细选、精细、认真、细致)。

再读这个句子,你是从哪些词儿体会到父亲的认真,父亲的细致?

(去了把儿和尾一点儿都要上好)说明父亲对买来的材料又要经过严格的挑选,谁能把父亲的认真,细致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指名读句子。)这真是一位做生意非常实在、认真的人啊。不仅如此,父亲对待这项工作也是精益求精的。

(二)理解第二个“万年牢”。

a、父亲做糖葫芦用心,做生意也是如此。我们齐读第二句话。(课件出示生读第二句话)。

b、读了父亲的这句话,说说你对这个“万年牢”的理解。(生谈看法)。

c、什么是“正道”?(预设:不骗人,不掺假,不干坏事,做生意不会缺斤少两……)。

正道用父亲的话说就是什么?在文中找找。(生说——就是凭良心做买卖。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父亲的生意经是什么?(公平买卖走正道)。

从哪儿能看出父亲做买卖讲究公平实在?请默读课文的5、6自然段。读一读,画一画。(不满意,看不下去,不听、辞去工作)。

共3页,当前第2页12。

e、谁再来谈谈你对第二句话中的“万年牢”的理解?(生说)指父亲做生意讲究实在,这样做生意必然会受到顾客的信赖,赢得众多的回头客,生意会越来越兴旺,当然是“万年牢”啊!(板书:生意)。

(三)理解第三个“万年牢”。

b、想一想,这里的万年牢指什么?(板书:做人)。

c、你认为怎样的人就是万年牢的人?(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

d、(屏显三个句子)现在让我们再次回顾这三个句子,一边读,一边想想它们的含义。(生齐读句子)。

e、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

小结:启发学生懂得:这三处“万年牢”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万年牢的产品质量赢得了生意的万年牢,万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诚实、守信的“万年牢”的人品。

三处“万年牢”由做糖葫芦到做生意到做人,一环紧扣一环,叙事清楚,很有条理。我们要学习这种按一定线索写事情的写作方法。

四、随文延伸,升华情感。

四年级语文教案名师案例

认知目标: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理解、品读曼德拉在狱中不懈的斗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分析文字,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文章中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感受曼德拉为了追求自由而倾注毕生心血,努力斗争的精神,激发学生心中向上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和大家初学了22课,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第22课。

2、学生朗读课题。

3、其中的“我”指的就是(曼德拉),他在课文中的身份是一个(囚徒)。

二、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1、在书本中,电视中,你见过囚徒吗?他们过的是怎样的一种生活啊?

2、学生交流。

4、学生读书,交流(苦役;艰难的时日;狭窄的牢房)。

5、师:越是狭窄的牢房越是没有自由,它时时刻刻在提醒着囚犯:你是囚犯,你是罪人,你不配享有自由!

6、那么,在如此艰苦的时日里,曼德拉又是怎么做的呢?

7、交流:洗洗衣物------。

8、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想方设法为每天的生活寻找些许慰藉;使狱中生活充实一点)。

9、出示上面两句话,让学生体会他这样做的目的。

11、板书:乐观向上、积极。

12、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三、分析课文第二部分。

(一)。

1、是啊!曼德拉是一个乐观向上,积极生活的人,也是一个对菜园情有独钟的人。

3、朗读。

4、交流:(亲密接触)读好这句话。

5、是的,作者对菜园一直以来就是如此“情有独钟”,以至于他刚到罗本岛,他就要求_允许他在监狱的院落里开辟一方菜园。但是,这一方菜园他得来容易吗?读读课文第三小节,再来说说。

6、学生朗读第三小节,交流(多年来,一直拒绝,但是最终)。

7、你从中又觉得曼德拉是个怎样的人呢?

8、板书:坚持不懈。

(二)。

1、对这来之不易的菜园曼德拉格外珍惜,格外爱护。他为菜园做了些什么呢?自己读读课文四、五、七按节,边读边做做记号!

2、交流。

a)成天都在地里不停地挖掘。

(谈谈自己的体会,抓住红色的字;朗读体会)。

b)首先选种了---。

(说说他这样做的原因;从产量增长中,你有什么感想)。

c)订阅书籍,学习耕种,了解方法,更加可贵的是作者不怕失败。

3、在曼德拉的辛勤劳作下,作者的菜园一片生机盎然,收获的季节到了,曼德拉来到了他的一方菜园。他看到了什么,他情不自禁地说----(出示图画,学生练习说话)。

(三)。

1.是啊!多么美好的一切啊!曼德拉辛勤耕作这一方菜园,收获的不仅是硕果累累,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2.读读第八节,谈谈自己的感受。

3.理解"一丝自由的滋味"(少有的;一方)。

4.朗读第八节。

四、分析课文第三部分。

1.作者收获的不仅是心里上的自由,更加获得了生活中深刻的哲理。

2.收看录象。

4.四人小组讨论,联系实际,说说你们的理解。

5.指名交流。

6.朗读这段话。

五、总结课文。

1.让我们一起记着这位为了黑人的解放事业,穷尽毕生心血,坚忍不拔的伟大领袖曼德拉,记着在菜园中发生的感人的故事。

2.记着他的这段响亮世界的话语:"斗争就是我的生活,我会继续为自由而战,直至我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