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方案>初中古诗备课教案(实用14篇)

初中古诗备课教案(实用14篇)

作者:纸韵 初中古诗备课教案(实用14篇)

初中教案的建立和完善需要教师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初中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初中历史备课教案模板

备课思路:

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第四单元“步入近代”中很重要的一课,在世界近代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地位。

1、本课的教学目标的确定,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方面分别确定为: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包括革命前夕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革命的经过;《权利法案》的颁布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等基本史实。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探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克伦威尔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

2、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意义。从原因上来看,应该从当时英国社会现象和社会矛盾的分析,概括出英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苏格兰人民起义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也就是直接原因。

3、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教学中,教师应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的讲解,帮助学生认识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历经多次的反复,最终才取得革命的成功。

4、教学方法采用区教研室历史导-预-议-讲-练五步教学法。首先对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相关知识点的复习,从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的影响导入本课的学习。通过预习让学生对本课所讲知识有个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教师讲解应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预习情况有重点的讲解,体现有针对性,不能平均使用力量,更不能面面俱到。师生共同探究是历史导-预-议-讲-练五步教学法中的重点,也是课堂教学的精彩环节,教师应巧设问题,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概括总结历史结论的能力。

尊敬的各位老师、评委:

大家早上好!我是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年级历史第册第章第节的内容。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部分来说这一节课。

一、教材分析。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33。

(高一)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分此,本节要注重改变学生这些不良习惯。

三、教法、学法1、教法。

为了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解决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问题,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

堂教学活动,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我计划本节课使用如下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演示实验法、情景激学法、目标导学法、比较法、讨论法、谈话法、推理法、类比法、归纳法、探究法、讲练结合法??)。

在突破难点、形成重点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从而使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学习主动性相统一,及时强化有关知识,提高掌握知识的准确性。2、学法有利于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开展,使教学轻松而高效。课使用如下学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1)。

(2)、多媒体课件式:展示然后围绕。

(3)。

(4)。

2、新课教学。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3。

(1)、知识小结。

(1)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2)互动交流,总结收获5、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初中历史备课教案模板

范贵海。

中学历史教材既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主要载体,也是中考命题的重要依托。要使学生有效的掌握历史知识,教师自身必须全面地深入地掌握教材,过好备课关。

一、把课文、图例和注释有机的结合起来,逐字逐句逐图进行研读在备课过程中,既要弄清教材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又要摸清历史地图、历史图像和课文注释,哪些内容要做教学要求,那些不做教学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的组织自己的教学,减轻学生的识记负担,避免学生走弯路。例如《中国古代史》中的《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其涉及的路线,地名极其繁杂,而课文上提到的地名却不多,学生往往感到无从下手,不知要识记些什么好。教师钻研课文和此图后,可给学生去定如下识记要点:掌握郑和下西洋的大致路线,但要给学生指出,路线所经过的地点如占城、旧港、锡兰、忽鲁谟斯、阿月、木骨都束等等地名不必识记;掌握主要地名、地域的位置:西洋、文莱;掌握主要注释:南洋、西洋、文莱。通过教师指点,学生对此图的识记目标就一目了然了。

二、对整体教材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使它综合化、条理化、专题化。

三、近年来,中考在考查历史事实等基础知识的同时,越来越多的题目要求考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结论。于是,在历史教师面前,摆着一个如何把握好历史基础知识并灵活地传授给学生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教师应注意下面两个问题:第一是借助教参等辅导资料对每章(节)教材进行深入的钻研,然后结合中考的要求和教学的需要,对该章(节)教材的内容进行综合、概括和分析,正确理解其所包含的历史基础知识;第二点是形成简明扼要而又密切联系的知识结构。以纲目点的形式反映历史知识点间的并立和内在地联系。教师在灵活掌握每章教材的基础上,统观全局,对整部教材进行综合分析,挖掘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以“纵向”归纳和“横向”归纳两种方法对教材进行梳理,概括出整部教材的主干线索,并根据线索和教材的内容、高考命题的特点,把教材分成若干个专题。在加强“纵向”专题复习的同时,加强“横向”复习,注意同时期的中国史和世界史的联系和对比,如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异同等等。

此外,还要注意到各章节间的一些“隐蔽”性联系。所谓“隐蔽”性联系就是表面上看起来两个联系不强而实际上有着内在联系的内容。例如,讲授“英国工业革命”就不能孤立分析它,应该联系“美国内战”,“德意志、意大利的统一”等章节的内容,说明起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于19世纪上半期也迅速向法、德、美、意、等国延伸和扩展。

三、注意运用课外教材充实教材内容。

众所周知,一本薄薄的中学历史教材《中国古代史》就浓缩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可以想象,教材的内容是何等的简要了。备课过程中,若仅仅依靠课文的内容是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为了改变教材的这种状况,加强历史课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教师备课时必须有机地运用课外材料来充实教材内容。如何充实教材内容?一要钻研教参等课文辅导资料。二要挖掘史书中的相关内容。如备课前后研读《三十四史》中的相关史料,就可以从中取得大量有用的材料。这样,既可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又为教师的史料分析提供更多更好的素材。三要补充一些乡土历史的有关内容,也同样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初中历史备课教案模板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初中历史备课组由六人组成,我们将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切实贯彻新《课程标准》重要思想,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确保学生学科素质的提高和本学科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学校新学期工作意见,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兴趣为重点,着眼于教师和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切实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二、工作措施。

为了提高本组历史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进一步深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切实解决和研究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本备课组本学期的主要任务如下:

(一)备课。

措施。

2、做到四统一,我们备课组按照学校要求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练习,统一单元测试,组内教师认真备课、备教材,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二)教学。

1、加强课堂管理力度,坚持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继续抓好学法指导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落实好读图识图填图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

3、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作业当堂消化,必做题全批全改,做好使用的“旁批”。

4、每课写好教学反思,记录下自己的点滴进步、不足与改进措施,不断完善自身,成为真正的“学习反思型”教师。

(三)教研。

1、根据学校的工作要求,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以提高自身的教科研能力,为今后发展做好基础工作。

题。

3、根据教研组的安排,积极听课评课,提倡相互听课。

(四)复习考试。

做好期末复习工作:认真学习考试说明,探讨复习教学策略,做好期末考试的组织、阅卷、分数统计和阅卷分析等有关工作。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年级大部分学生思想觉悟高,上进心强,能够遵守纪律,热爱学习,个个争上进。但班级之间教学成绩差距较大,有不少学生好动、贪玩,精力不集中,学习方法欠恰当,因而学习成绩不够理想。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要加强思想教育,做到因人因材施教。

二、教学任务:

三、

教学措施:

与整合:教学活动应该是由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整合而成的系统,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应注重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重视学生学习的经历和经验,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习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在平时的教学中,强调历史同生活实际的联系,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历史,引导学生把课堂中的历史知识和方法运用于生活实际中去。

2、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优化与智力潜能的开发,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关心学生;提高教学效益,保证教学质量,推出教学品牌。

3、要特别注重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指导,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勤于钻研、辛勤劳动,精于业务、精备教案,周到思考、周密安排,严格要求、严把关口;勇于改革、勇于创新,来夯实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基础,以“严、实、精、活”的教风带动“勤、实、悟、活”的学风。

4、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重视知识点与时事历史的结合,进行全方位的开放性试题训练。

初中古诗教案模板

含海的诗句。

吟咏花木的诗句。

百花过尽绿荫成,漠漠炉香对晚晴。---陆游《新夏感事》。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借得熏风绿衣,国香收不起,透冰肌。---辛弃疾《小重山。

茉莉》。

与冬天有关的诗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初中历史备课教案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除丞相和中书省,以六部处理朝政,设置锦衣卫,以八股取士以及明成祖迁都北京、实行削藩、增设东厂等加强君主专制的基本史实,包括政治、文化方面的措施及特点。

通过联系以往封建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治的措施与明朝的相关措施对比,概括明朝加强君权的特点,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综合分析、对比史实的能力;通过对科举制度的评价,提高学生运用辩证的两点论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

【教材分析】。

本课的重点是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的时期。明太祖通一系列措施加强君主集权,奠定了明朝君主专制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这些措施具有不同于前代的明显特点,如特务统治的出现、思想专制的强化等,其作用一方面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创造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另一方面也给明朝的统治埋下了危机。

本课的难点是八股取士。这是明代科举考试的重大变化,是君权加强在思想文化方面的体现。

【教学过程】。

一、明朝的建立。

时间:1368年。

都城:应天。

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1368年秋天,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

对比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与明朝的中央政权机构示意图,有什么变化?

——少了三省这一环节,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对比元朝的行省制度与明朝的三司,有什么不同?

——地方三司直属中央。

朱元璋为什么要取消三省,设立三司。

从中央到地方政权组织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谁的权力增强了?——皇帝。

明朝时期,皇帝的权力空前加强。丞相被废除后,全国的重大政务都由皇帝亲自处理。明太祖平均每天要批阅奏章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忙得不可开交。

2、特务统治。

朱元璋设立的特务机构:锦衣卫。

说明特务机构的功能在于监视官员、平民的活动及生活。

3、八股取士。

朱元璋用什么方法选拔人才。

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应考的人不能有个人见解。文体要死板地分成八个部分,叫做“八股文”。

想想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他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升官发财。读书人为了参加科举考试,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文,不讲求实际学问。“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出示《举子看榜图》)。

可以想象这些人当上官以后会是什么样子。

所以顾炎武说:“八股文的毁灭文化,等于秦始皇的焚书!八股文的败坏人才却比秦始皇在咸阳外郊坑儒还要厉害。”

想想朱元璋为什么要采取这样死板的考试方式。——加强思想控制。

评价:明朝规定,科举专取“四书”“五经”命题,并以宋儒朱熹的《四书集注》为依据,不能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所谓“代圣贤立言”。行文格式有严格规定,文章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体用排偶,谓之八股文。这种高压专制、严格控制的奴化训练对中国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但又是考试向标准化的重要发展。

思考:你认为明太祖朱元璋加强君权对当时的社会有何作用?”

经过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得出结论:“其作用一方面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创造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另一方面也给明朝的统治埋下了危机”。

三、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1、明太祖的分封藩王。

2、建文帝削藩。

3、靖难之役。

简要介绍靖难之役的经过。

4、明成祖强化君权。

(1)14,迁都北京。

明成祖迁都北京的目的是什么?”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得出“此举意在加强边防,是有利于明朝统治的举措,也是充满勇气的行为”的结论。

(2)削藩政策;。

(3)增设特务机构——东厂。

5、小结(略)。

6、作业:课后作业。

初中古诗文复习教案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2)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3)缤纷(4)。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5)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6),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7)。阡陌交通(8),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9),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10)答之。便要(11)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12)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13)来此绝境(14),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15)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16)所闻,皆叹惋(17)。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18),处处志(19)之。及郡下(20),诣(21)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22),遂(23)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24)往。未果(25),寻(26)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释词】。

(1)陶渊明:东晋田园诗人。

(2)缘:沿着。

(3)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4)缤纷:繁多的样子。

(5)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6)俨然:整齐的样子。

(7)属:类。

(8)交通:交错相通。

(9)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象征,所以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10)具:全都。

(11)要:通邀,邀请。

(12)咸:全都。

(13)邑人:同乡的人。

(14)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15)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16)具言:详细地说出。

(17)叹惋:感叹惊讶。惋,惊讶、惊奇。

(18)便扶向路:就顺着旧路(回去)。扶,沿、顺着。向,从前的、旧的。

(19)志:做标记,名词作动词。

(20)及郡下:到了郡城。

(21)诣: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22)寻向所志:寻找以前做的'标记。

(23)遂:终于。

(24)规:计划。

(25)未果:没有实现。

(26)寻:随即。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捕鱼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途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他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互相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那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又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至于魏晋两朝就更不必说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起来。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最终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但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去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初中历史备课教案

教学设计。

(一)基本情况。

适合学段:高一年级第二学期。

(二)。

通过系统的学习初中信息技术课程,高一学生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有初步了解,并有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通过经常在网络中与同学朋友进行交流,对本节的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体验。因此对这一节的学习学生可以很轻松的掌握信息交流的途径。

(三)教学目标。

知道internet可以很方便的进行信息交流;

理解各种交流工具的使用方法;

会用各种交流工具进行信息交流。

(四)学习内容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已经能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2、重点难点。

重点为掌握各种交流工具。

难点为掌握将交流工具很好的运用到实际交流中。

(五)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方法。

1、教学思想。

建构主义学习的基本观点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环境下,在他人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主动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的。该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

人本主义理论认为人的潜能是自我完成的,而不是教育的作用使然。教育的作用只在于提供一个安全、自由、充满人情味的心理环境,使人固有的优异潜能得到实现。人本主义重视的是教学过程而不是教学内容,重视的是教学方法而不是教学结果。

本次将采用“抛锚式”教学方式。

2、教学模式。

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效果评价。

3、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进行自主学习,进而找出规律,解决问题。

4、组织教学。

5、学生学习评价。

高中学生对网络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他们喜欢独立思考和探索。这些可贵的心理品质是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培养学生探索精神的内在动力。因此,本次教学有利于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行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提高探究能力。

(七)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活动评价。

复习。

演示通过www和ftp获取信息。

观察,尝试跟着老师做。

6分钟。

唤起学生的新鲜感。

了解教学目标。

打开powerpoint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看课件并简单思考。

2分钟。

让学生了解这节课的具体要求。

创设情境,新课导入,使用qq。

演示课件,用qq交流信息。

思考讨论。

5分钟。

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探究如何利用e-mail和bbs进行信息交流。

利用新浪网和telnet演示如何使用信息交流工具。

猜想、观察、操作。

10分钟。

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练习。

巡视、点拨。

熟悉操作过程。

10分钟。

反馈学生掌握情况。

总结,布置作业。

总结。

作好笔记。

2分钟。

学生理解结论。

(八)相关资源。

教学地点:网络教室。

硬件:每人一机,机机连网。

外部设备:投影仪、大屏幕、音响等。

教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信息技术》第一册,浙江教育出版社。

(九)教学评价。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料共享的学习环境,把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

二、教学实施。

初中体育课备课教案模板

一、投掷:投准。

二、跑:变向跑(沿圆圈跑)教学目标。

二、跑:变向跑。

2、技能目标:初步学会合理的投掷技术动作,进行器械投准的方法。学会变向跑的技术动作,掌握好适当的身体倾斜角度和合理的摆臂方法。发展学生速度、灵敏、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

一、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二、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和要求。

三、处理与安排见习生。

四、队列练习:蹲下及起立。

五、反应练习:“弹钢琴”方法:学生的四列横队依次代表“do,re,mi,fa”四个音符。老师唱某音时,代表该音的一列学生下蹲,其余为立正姿势。

一、游戏:组点着地方法:在慢跑中,学生听教师喊数,按数目组合人群,并用身体任何部分接触地面。

组织:成四列横队集合教法:听教师的口令集体练习。要求:注意力集中,步调一致。

教法:教师讲解方法,学生听口令练习。要求:注意力集中,反应迅速。组织:圆圈队形。

二、配乐韵律操。

1、肩部运动。

2、体侧运动。

3、体转运动。

4、侧压腿运动。

5、跳跃运动。

一、投掷:投准重点:投掷的准确性难点:控制投掷的力量和出手的角度,教案。

一、投掷:投准。

二、跑:变向跑》。

2、学生练习对地投。

3、将投掷物投中地上小圈。

4、将投掷物投中目标练习。

二、变向跑(沿圆圈快跑)重点:合理的身体倾斜角度和正确的摆臂动作。难点:控制重心,克服离心力。

1、原地练习沿圆圈跑时身体倾斜的手臂摆动的动作。

2、逆时针方向跑动练习。

3、顺时针方向跑动。

一、集合放松舞蹈《幸福拍手歌》方法:随着乐曲起,学生以跑跳步等舞蹈步法配以拍手、拍肩、跺脚等动作进行放松。

二、本课小结。

三、收集器材。

四、师生道别组织:圆圈队形。

体育场自制沙包每人一只气球四只录音机一台录音带一盒。

预计练习密度:35%左右预计生理负荷曲线。

初中体育备课教案范文

教学内容:

1、上两步掷垒球或沙包。

2、跳背。

教学任务:

一、准备部分:(8)。

1、学习上两步掷垒球或沙包技术。提高投掷能力。

2、初步掌握支撑跳背的动作,培养勇敢精神。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8)。

1、开课式。

2、队列练习:齐步走一跑步一立定。

3、准备活动,慢跑200米,儿童广播韵律操6节。

二、基本部分:(28)。

1、上两步掷垒球或沙包(二)。

(1)动作:迅速,连贯地完成上两步和向后引球的动作,再按蹬右腿、向左转体、挥臂经肩上的顺序迅速、有力地把球掷出。掷出的球必须从前面的两条横绳中间穿过。

(2)讲解示范。

(3)练习方法和注意事项参看第10课。

2、跳背。

(1)动作:两人一组。一人两脚左右开立站稳,上体前屈,低头,两手支撑在两膝上,另一人做3一一5步助跑,双脚起跳。两手支撑于他的背部和臀部(用力不宜过大),同时两腿伸直向左右分开,腾空越过人背。落地成半蹲,两臂斜上举。

(2)教师讲解示范。

(3)练习方法:分组练习。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4队,分别排成一列横队,按顺序依次进行练习。

(4)注意事项:

1、一人做上体前屈,低头,不得突然降低和升高。

2、练习时严格课堂纪律,注意安全。

三、结束部分:(4)。

1、整理放松;

2、小结、讲评;

3、宣布下次课内容;

4、下课。

初中体育课备课教案模板

水平目标:水平三。

学习内容:篮球:行进间运球学习目标:

1、了解行进间运球的要领,基本做出动作。

2、发展学生的协调性,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3、在体育运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

重点:使学生熟悉球性、球感,初步学会走动中运球的动作。教学难点:学生控制运球节奏协调地使用手、眼、脚进行行进间运球。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活跃身心阶段。

1、组织教学:体育委员集合学生,检查人数。

2、师生问好。

3、队列练习:报数游戏:学生用英语报数。

4、传球游戏:快速传球,使每一位学生每人一球。

5、学生戏球。学生随着音乐自己创想动作玩球,教师启发指导。要求:学生想出新奇的办法玩球,活跃身心。

6、球操:教师带领学生完成球操。

二、学习和掌握技能阶段。

1、复习原地运球动作:

a、红灯和绿灯游戏:绿灯开始运球,红灯停止运球。b、单手高运球50下。c、左右手交换运球。d、1分钟快速运球。

2、学习行进间运球动作:膝微屈,上体稍前倾,目视前方,手按球的后半。

部,球落在身体的侧前方,球的反弹高度在腰胸之间,手脚要协调配合。a、教师提问:老师在这想到对方篮下投篮得分你能帮老师想一些办法吗?引出行进间运球,让学生知道行进间运球到重要性。b、学生尝试性练习动作。

d、学生分成4人一组练习。

e、集合学生后,请他们说一说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教师。

总结。

要领并出示小黑板,学生齐读加深印象。

f、学生继续练习动作。要求:基本正确的做出行进间运球动作。可以商量练习的队型有所变化。(向前运球:全班2人一组,看谁能走直线,运球自如。跟踪运球:两人中一人前面走,另一人后面运球跟着走。可以快慢,可以拐歪。看谁能紧紧跟上。)g、小组展示练习成果。教师点评。

三、

巩固和提高阶段。

1、运球问好游戏。

a、教师讲解游戏方法。

b、学生分成男女两大组练习游戏。2、十字接力游戏。

a、教师调动队伍使学生分成10人一组成圆形站立,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

b、学生成圆形练习行进间运球。c、组织学生比赛。d、教师总结游戏。

四、恢复身心阶段。

1、教师带领学生随着音乐完成《幸福拍手舞》2、学生自我创编动作。

3、学生谈本课的学习体会,教师小结本课内容,表扬优秀小组。4、师生再见,布置学生归还器材。

教学准备:篮球41个、录音机、磁带、小黑板、划好场地。预计效果:60%学生能做出行进间运球动作。

初中安全备课教案

知识与能力:

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及区别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学会识别卫星云图,常用天气符号,会在天气预报图上判读天气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学习天气和气候,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识别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和了解常用的天气预报。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天气的变化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增加生活常识的技能,学会将所学的只是运用于实际,初步培养学生的时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认识人类生产生活与天气的关系,提高学生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1、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2、能判读天气预报图包含的天气信息。

3、天气对我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培养学生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多变的`天气。

讲授法、讨论法。

多媒体地图。

复习导入:

1.什么是天气?

2.什么是气候?

3.如何区分天气和气候。

活动一:怎样看懂天气预报。

1.识别天气符号。

2.解释风向并理解风力及风向标。

让学生尝试模拟电视天气预报的主持人,播报各大城市的天气情况。

活动二:

空气质量与什么有关系?

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是什么?

如何才能减轻污染保护大气环境?

课堂小结:

本节课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并通过教师的点拨把握重难点内容。

作业:

老师指导,分小组完成填充图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初中物理备课教案

本节教学重点是参照物的教学,关于参照物要求能够由运动情况分析所选择的参照物和知道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一、机械运动。

讨论引入新课,学生阅读教材的内容和提供的参考资料,阅读问题是:什么叫机械运动;举例说明自然界中的机械运动;课桌、房屋是否做机械运动,为什么;能举出绝对不动的例子吗。

对学生列举的示例能够实行分析,注意讲解的问题: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宇宙是运动的,其中的所以物体都是运动的。

二、参照物。

说明日常生活中对一些现象的解释,并进一步引出了参照物的概念,讲解时注意的问题是: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不同的人对运动的描述不同,其原因是他们对运动描述所选择的标准不同,我们把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由学生列举实例说明当选不同的参照物时,同一物体的运动的情况,并深入分析选其他参照物时的运动特点。

分析两类实例:已知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描述的运动情况判断选择的参照物。由学生的具体情况能够教师提供参考示例学生分析,也能够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由学生组成小组,自行设计问题,讨论,由教师评价。提供一些参考示例:“每天的日起日落这句话是以什么做参照物的”、“地球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的`某处上空,这是以什么做参照物”、“以太阳做参照物,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运动情况怎样”、“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句歌词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中所选的参照物各是什么”等。

三、匀速直线运动。

观察一些实例,能够提供录相和视频文件、图片让学生思考这些运动的特点,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由他们发现其中的共性,总结出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讲解时,要注意匀速解释成快慢不变,而不要引出速度的概念,使学生形成对匀速的感性理解,并说明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而物理研究问题是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的。

对于想想议议中的问题,能够提供学生自然科学中的图片资料,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在课前就布置查阅资料的预习内容,要求查找关于我国卫星发射的情况和卫星运动的资料。

初中古诗教案模板

(1)曹操的《观沧海》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又能反映他博大襟怀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3)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涵新事物孕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5)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直接描写动物(莺燕报春)的两句诗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体现花草茂盛的句子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6)《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道出游子惆怅心境的诗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7)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8)晏殊的《浣溪沙》中着重描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句子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9)杜甫《望岳》一诗中表现其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两句诗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0)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描绘塞外奇特风光的千古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1)《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和思亲之情,即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通过写自己形象,表达忧国思乡之情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2)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下的蕴涵丰富人生哲理的千古名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3)《饮酒》中表达诗人超然物外的思想情趣的名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14)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的千古名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春花比喻冬雪的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6)《行路难》中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句子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忧国忧民情思的名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8)《过零丁洋》中表达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的句子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9)《水调歌头》中饱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作者借月抒怀,表达对亲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0)《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描写潼关地势险峻的句子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21)《赤壁》一诗中抒写了历史兴亡感,想象奇绝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哲理,至今还常常被人引用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3)《无题》中常用来表现为某项工作或事业奋斗、奉献自己一生的两句诗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4)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5)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讴歌奉献精神的两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6)《相见欢》中抒发离愁的词句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27)《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8)《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直抒胸臆、直叙壮志。

(29)范仲淹的《渔家傲》中直接抒写征人忧国思乡的情感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描绘早春景象的两句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2.古文名句。

(1)奥运开幕式上,当“孔子的弟子”大声诵读“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时候,我们还听到了《论语》中对远道而来朋友欢呼的句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写桃花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陋室铭》中提契全篇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描写陋室自然环境优美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爱莲说》中比喻人们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醉翁亭记》中写琅琊山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6)《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7)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自叙志向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叙述自己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8)人们常引用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欧阳修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孟子也说过意思相近的一句话,这句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9)《鱼我所欲也》一文提出的有关生与义的观点是:舍生而取义者也。

(10)做人切勿患得患失,而应乐观旷达,就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那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语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初中安全备课教案

学习一些用电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日常安全知识。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日常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

二、教学过程。

1、用电安全。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电常识。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电源。

2)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3)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4)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直接救人。

2、安全使用煤气。

1)燃气器具在工作时,人不能长时间离开,以防被风吹灭或被锅中溢出的水浇灭,造成煤气大量泄露而发生火灾。

2)使用燃气器具(如煤火炉、燃气热水器等),应充分保证室内的通风,保持足够的氧气,防止煤气中毒。

3、游泳时要注意安全。

1)、游泳需要经过体格检查。

2)、要慎重选择游泳场所,不在水域情况不明的地方游泳,并有成年人陪伴。

3)、下水前要做准备运动。

4)、饱食或者饥饿时,剧烈运动和繁重劳动以后不要游泳。

5)、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跳水。

6)、发现有人溺水,不要贸然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

4、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