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活动>2023年大班数学活动过生日啦教案反思(优秀6篇)

2023年大班数学活动过生日啦教案反思(优秀6篇)

作者:纸韵 2023年大班数学活动过生日啦教案反思(优秀6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大班数学活动过生日啦教案反思篇一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

2、启发幼儿学习按图形特征归类,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3、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学会把用过的东西放在学具筐里。

活动准备:教具:不同形状的梯形若干;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纸各一张。学具:幼儿两张大小不同的梯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图形分类。

出示大小、形状各异的长方形、梯形若干,提问:"谁会把一样的图形放在一起?"请一位幼儿操作。"每种图形各有几个?"

2、认识梯形。

出示梯形,"这是什么图形?它和长方形有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它们都有四条边,四个角,梯形上面边短,下面边长;上面的两条边平平的,不一样长,有四个角,不一样大。"

3、引导幼儿观察直角梯形、四边形。

"这两个图形都是梯形吗?""那一个图形是梯形,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是梯形的?"(它上下两边平平的,不一样长,四个角不一样大)

二、小组活动

第一组:变梯形。"请小朋友拿一张图形纸把它剪一剪,让它们变成梯形。"

第二组:给梯形涂色。

"看看图中都有什么图形,请小朋友给梯形都涂上颜色。"

第三组:梯形找家

给各种不同大小和不同颜色的梯形找到自己的家。

三、活动评价

重点请个别幼儿演示是怎样变梯形的,启发幼儿想出多种方法。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大班数学活动过生日啦教案反思篇二

1、通过观察、探索,掌握物体的递增或递减排列规律。

2、能用语言准确地描述各种物体排列的规律。

3、初步培养观察、推理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幼儿画册、串珠若干、各色圆珠若干。

1、链接已有经验。

(教师身带一根有规律的项链)师:我脖子上带了一根有规律的项链,你们找找这根项链有什么规律呢?幼儿说出规律,如灰、红、灰、红。

(出示黑板)师:我这里还有一条有规律的项链,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有什么样的规律。

请你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什么地方是有规律的呢?

师:你们想不想穿一条有规律的项链呢?请你用你们桌子上的材料穿一根项链。

2、幼儿自主探索物体递增、递减的排列规律。

(1)师介绍材料,提探索要求:

教师介绍材料。

穿项链的时候要保持安静,玩好之后,把小椅子转过来坐坐好。

(2)幼儿分组探索递增、递减的规律。(提供三组不同材料)

教师介绍递增、递减的规律。

3、讨论交流探索结果,学习递增、递减规律。

(1)引导发现递增递减规律

小结:像这种一个比一个增多的,就是递增。

这跟项链是按递增规律排列的。

小结:像这种一个比一个减少的,就是递减规律。

尝试通过提供的层次性材料,自主学习和运用递增、递减规律。

4、评价幼儿操作情况,学习自查、互查方式。

大班数学活动过生日啦教案反思篇三

5-6岁

纸牌,提示卡

1、认识扑克牌,能根据牌的规律进行分类;

2、通过游戏,发展幼儿的思维逻辑能力以及敏捷性。

3、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协作能力。

1.幼儿整理打乱的扑克牌,了解其一些规律,根据提示的要求找相应的牌

2.两两拿相同数量的牌,从上到下取牌比较,谁大牌归谁;

3.幼儿可随意创造自己的玩法。

一、出示扑克牌,引导幼儿发现牌的特点及规律;

二、分类游戏:幼儿每人10张牌,进行分类;

三、玩游戏:幼儿自由探索更多玩法,并讲一讲自己是怎么玩的;

四、幼儿自由操作。

教师提供的材料可以随机提供有难度的题卡,让幼儿在棋牌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

大班数学活动过生日啦教案反思篇四

1、通过尝试种花游戏,复习巩固按标记进行分类的方法,感知集合的形成。

2、初步感知交集,发展幼儿的辨别能力,培养其思维的敏捷性。

:多媒体教学课件学具:

1、幼儿操作板及各种花人手一份2、游戏用各种花及标记若干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复习巩固标记

1.认识花

师:“今天,我们要和电脑娃娃玩游戏。”“草地上开满了许多花,你们知道有什么花吗?”让幼儿知道花园里的花除了种类(郁金香、喇叭花)不同外还有颜色(红色、蓝色)不同。

2.按标记种花

师:“草地上有两个什么形状的花坛?”(一个是三角形、一个是长方形;三角形上蓝色标记,长方形上有小标记)

师:“电脑娃娃想请小朋友把花按标记种在花坛上。”(请幼儿帮帮电脑娃娃种花)

3.幼儿操作,按标记种花

师:“小朋友真棒,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花和花坛,请小朋友按自己花坛上的标记种花。”(幼儿在自己的操作板上按标记种花,教师指导。)

二、初步感知交集

1.电脑演示,提出问题

师:“蓝色的小花不高兴了,它即想跟蓝花在一起又想跟小花在一起怎么办呢?”(幼儿讨论)

2.感知交集

师:“我们来看看,三角形和长方形中间有个什么图形?”(小梯形)

引导幼儿说出小梯形里应该种蓝色的小花。

3.幼儿操作、感知交集

三、游戏:《花仙子》

复习巩固标记,进一步感知交集

四、结束。

师:“小朋友真能干,我们幼儿园外面也有许多美丽的花坛,我们一起看看有没有合适的花坛可以种花。”(听音乐出活动室)

大班数学活动过生日啦教案反思篇五

大班数学中数的组成及加减法学习起来模式比较固定,使教师、孩子都有了一种疲惫感。我选择这个很平常的教学计划里活动,旨在对平时常规的教学形式有所改变。活动中我创设情景由浅入深地让孩子们在自主地讲讲、做做中逐步解决了讲述、列算式、理解算式含义等问题。在孩子主动的说说、讲讲、做做中让孩子轻轻松松地真正获得各方面的收获,学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从而也喜欢积极参与到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中。

1、通过游戏进行活动,复习7以内的加减,组成。

2、尝试根据三个数字列四道算式题,巩固7以内的加减。

3、体验小组合作,养成良好的讲述、操作等学习习惯。

座位牌,各数字,数字卡若干,符号,水笔人手一支,记录纸。

一、说说、玩玩,复习7以内的加减和组成。

1、看算式选座位。

"小朋友,你们喜欢游戏吗?(喜欢)今天老师带你们玩智力游戏好吗?

"谁来说说你卡上有什么?想想应该坐几号桌?""原来卡上的算式是告诉我们得数是几,我们就坐几号桌,一会你们就根据卡上的算式找到相应的桌子做好。

2、根据要求玩"碰球"游戏。

"现在我们来玩'碰球'游戏,我的球和你的球碰在一起是3(4、5、6、7)。"

二、找找、练练,学习用三个数列出四道算式题。

1、"今天老师还为你准备了一份礼物,可拿来的时候碰了一下花掉了,请你们帮着看看、想想该把哪些花插到花瓶里?"个别幼儿讲述、操作。

2、学习用三个数列四道算式题。

"谁能把花瓶上的三个数字用符号'+、-、='来列出四道算式题?"幼儿讲述,教师记录。

3、讨论:怎样的三个数才能列出四道算式题?

小结:能组成分合式的三个数才能列出四道算式题。

三、想想、做做,巩固用三个数列出四道算式题。

1、幼儿分组合作完成游戏操作活动一、"看数字列算式"老师拿出卡片,请每组派请一位幼儿上来抽卡,再让小朋友看着卡上的数字列出四道算式题。(游戏2~3次)操作活动二:"补数列算式",幼儿拿出座位牌下的卡片,商量好选一个人在卡片上填上恰当的数字,并在记录纸上列出算式题。

2、游戏结果交流"那组来说说你们是怎么补的,算式题又是怎样列的。"幼儿讲述,集体检查。

3、总结,结束活动。

大班数学活动过生日啦教案反思篇六

1、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操作中找出6—9的相邻数。

2、学习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游戏的方法。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迁移能力和逆向思维。

活动准备: 1—10数字一套;录音带、录音机;幼儿学具: 1—10的纸牌。

活动过程:

以游戏的形式复习5以内的相邻数,不仅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通过师幼互动,缩短了教师和幼儿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师幼的友谊。孩子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了,连一向很被动的张莹宁小朋友也把小手举的高高的,我及时请她来回答,并即时表扬了她。

孩子们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作出了选择,没有一丝的强迫性,对他们来说这完全是一种游戏,而没有老师教幼儿学的痕迹,正是应验了“教学无痕”这句话,整个学习6的相邻数这个过程都是孩子们自己探索游戏的过程。

纸牌是孩子们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孩子们比较感兴趣的,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数学是为生活服务的。

4、小结,检查幼儿的学习情况。《摸一摸,说一说》教师随意抽取一个数字,比比谁能快速说出它的相邻数。

5、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幼儿胸前佩戴数字卡1—10,围成圆圈。

(1) 请个别幼儿轮流游戏:我是7,谁是我的好朋友,请快快站出来。

(2) 音乐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幼儿听音乐找自己的好朋友。如:6先找5,再找7,然后站成一排。

6、小结,结束活动。

整个活动都是以游戏形式展开,孩子们乐此不彼,玩的非常开心。每个活动,只要有了兴趣,孩子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以积极的状态去学习,大脑处于积极的兴奋,这样的学习,不仅不感觉到厌倦和无趣,而是在兴趣盎然的情景中结束了活动,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