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计划>2023年茶叶基地科普工作计划(通用5篇)

2023年茶叶基地科普工作计划(通用5篇)

作者:飞雪 2023年茶叶基地科普工作计划(通用5篇)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变化和不确定性。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应对这些变化和不确定性,使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和情况的变化。通过制定计划,我们可以将时间、有限的资源分配给不同的任务,并设定合理的限制。这样,我们就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计划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茶叶基地科普工作计划篇一

xxx年工作计划

xxx年我乡的科普示范基地创建工作要始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_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将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方面上来”,把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提高广大农牧民的科技素质和推广普及适合本村农业产业结构的实用技术上来,加速全乡科教兴乡战略的实施进程,为实现本村经济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技术实力和人才实力。

一、切实加强对科普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

要把创建科普示范基地工作列入乡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加快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来抓,实施科技经济一体化指导,在科技兴乡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对科普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统一安排部署,依照有关政策法规积极组织协调力量,分工负责的做好科技改革与发展的各项工作。进一步完善乡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和站、所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并以次作为年终考评乡、站(所)领导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建立和完善村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形成各级领导班子成员齐抓共管、共同关心支持科技事业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认真抓好示范基地的建设树立典型,带动全局。

为抓好科普示范基地建设,以带动全乡科普创建活动全面展开,

我乡拟采取以下工作措施。

首先,要着重抓好特色红枣基地的建设。在大力推广红枣种植技术应用成果方面,争取实现红枣管理的两大突破:一是应用稀植栽培技术提前红枣的挂果期。通过红枣稀植栽培,采取大苗定植,栽后第二年就开始拉枝修剪,使红枣提前挂果期;二是应用摘心技术及环剥技术,提高红枣挂果率。通过摘心技术和环剥技术应用,使树体高度明显降低,缩短水分、养份运送,从而增加了养份对果实的供应;并结合“科技之冬”和“农牧民科技培训工程”的实施,着力提高广大农牧民的科技意识和农业科学实用技术。积极推广红枣病虫害防治、肥水管理、人工受粉等方面的实用技术,全面提高我乡红枣种植和管理的科技含量。

4、加大经费投入,打好科普宣传阵地建设的基础。

5、进一步发挥农技协会在普及科学技术中的作用,带动群众共同发展。

6、加大科技服务体系创新,鼓励科技人员创业。

7、突出重点依托特色优势和科学管理,促进林果业规模化发展。

四、积极创建,努力达到良好效果。

通过以上创建科普示范基地工作,有力推动本乡经济和社会的全

面发展,使农牧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新技术覆盖率在85%以上,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面高达90%以上,农牧民收入逐年有较大的增长。

xxx乡人民政府

xxxx年x月xxx日

茶叶基地科普工作计划篇二

今年是“七五”普法第二年,在全面总结“六五”普法工作的基础上,年初我院积极筹备“七五”普法启动工作。根据印发2017年普法工作要点,我院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制定了《**医院2017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计划》,为推动今后的法制宣传工作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医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我院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领导.为加强对我院普法及“法治进单位”活动的开展,重新调整和充实了领导小组成员,党支部书记任组长,亲自抓、负总责,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工作地开展和实施。同时结合医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平安建设等工作,切实做到年初有计划,日常工作有督导,有检查,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全院有关科室、部门紧密配合,各科室、部门负责人具体负责,齐抓共管,形成了强大合力。为了保证工作全面开展,医院还与各部门、科室签订了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与年终考核、科室及个人精神文明奖挂钩,对因领导不力、责任不明确、工作部落实,造成严重后果的,严格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

二、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法制宣传工作。

认真组织全院广大干部职工学习《xx区法制宣传教育条例》、《xx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等以及建设和谐社会方面的一系列条例等相关方面的文件精神,大力宣传卫生法律法规,制定了学习计划,下发了:《^v^宪法》等法治单位相关法律法规20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医疗行业相关法律法规8部法律法规资料,增强了医务人员对法律法规的了解。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中心组集中学法。同时结合当前开展的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月等活动,结合医院工作实际,组织全院广大干部职工参加普法组织的各类普法考试,今年进行了公职人员学法考试、《xx区法制宣传教育条例》、《xx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社会治安平安建设、计划生育管理等考试2加人数达100余人次。

三、坚持依法执业,完善制度建设。

一是医务科、护理部及院考核委员会把落实医院规章制度和诊疗技术操作规范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加以安排,制定落实措施,追踪一些重要的临床指标和影响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关键环节,找出障碍临床业务发展的不和谐音符,并加以改进。科室领导更进一步把落实核心制度和诊疗技术规范作为细节管理的主要任务,对影响本科室质量的环节和人员进行不间断实时控制,保证高质量服务的过程管理。二是加强医疗质量控制,严格医疗和护理质量管理。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是全院质量控制的工作机构,在实施质量监控上与时俱进,检查督导继续实行严、实、细的原则,没有丝毫松懈。根据深化医院管理内涵建设的要求及我院情况,加强了对质量改进程序和过程的检查,对制度、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的落实情况的考核,对各科室危重症应急预案掌握应用的考核,改进提高对行政职能部门履行本职工作及协调工作地检查,规范科质控小组工作及对个人考核的指导。三是加强医疗安全工作管理,医务科以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的医疗安全教育,组织开展医疗安全百日专项活动,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医疗质量意识。规范病历书写,提高医疗文件的质量,认真落实《病历书写规范》、《处方管理法》和《药品通用名管理办法》等与我院工作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抓好医疗文件的三级质控,对造成不合格处方及病历的责任人及科室和综合得分挂四是坚持依法行医,严格执行医务人员准入制。加强对卫生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并在继续医学教育和制度教育中,加大了医疗法规和医院管理制度的教育力度,严格按照^v^标准,认真执行医务人员上岗准入制度,调整了部分专业不对口的卫技人员,加强了对未取得职业资格的新进大中专毕业生的从业管理,进一步规范了医师外出会诊制度,把医护核心制度纳入院对科综合质量考核之中,有力的促进了医院管理制度的落实。

四、继续深入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树立诚信理念。

医院按照医院管理年及自治区卫生厅有关纠风建设的要求,继续抓好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坚持政治学习,医德医风教育常抓不懈。完善制度,加强监督,严格执行国家药品价格政策和收费标准,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规范抗菌素使用原则,认真落实处方管理办法,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从医疗服务每一个环节入手,努力降低患者负担,从源头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医院有行风建设领导小组,高度重视调查研究,探索源头治理新途径。采取多种形式对各种新情况开展调研,及时了解治理工作的新动向和新问题。掌握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各种不正之风表现形式、内在联系及产生的根本原因,提出从源头上治理的新思路、新方法;整体谋划,加强合作,不断完善有关规定和措施,狠抓落实,使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的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五、加强民主管理,积极推行院务公开。

茶叶基地科普工作计划篇三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成都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统筹城乡、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全面落实十大行动计划,大力实施成都教育一体化、现代化和国际化三大发展战略,教育灾后重建任务全面完成,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基本确立,教育现代化有序推进,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

健全政府教育职责体系,建立和完善公平均等的城乡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教育的公共服务效能。

一是完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全市近100万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了学杂费、课本费和作业本费,近70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现了零费用入学。全市的19公办民助类改制学校回归公办体制办学,执行同类公办学校招生政策和收费标准。

二是健全特殊群体的帮困助学体系。全市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共万人次;全市近10万名一,二年级中职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接受义务教育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村劳动者子女万人(其中在中心城区就读的万人);落实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全市共有21所(占全省总量的1/4)中等职业学校接收9+3学生2594人,占全省总数的42%。

三是全力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加强与^v^门的联系,根据不同阶段防控工作的要求,结合学校特点和学生实际,及时采取各种措施,指导各区(市)县、学校开展防控工作,在第一时间与^v^门和学校共同、及时处理疫情,防制疫情扩散,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四是统筹改善和提高教师待遇。全市899所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顺利实施,全市新增财政支出亿元,近7万名义务教育学校在职教职工工资平均增加万元/人·年,4万余名退休教职工退休费平均增加万元/人.·年。通过集中建设、政府补贴等方式,建成农村教师住房6293套,全市农村教师住房困难问题基本解决。

五是统筹改善灾区办学条件,灾后重建取得重大胜利。市政府筹集资金亿,通过自建、援建和捐建等方式,全部重建的169所中小学在今年秋季开学前如期交付使用,18万灾区中小学生告别板房进入永久性校舍,灾后重建学校的基础性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已经如期完成,校园绿化工作将逐步完成,校园特色文化正在建设和完善之中。

坚持全域成都的理念,构建起了既并行发展又互相补充的优质教育资源全域成都满覆盖体系,有效提升了全域成都的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

一是推进名校城乡共享。组建名校集团,推动名校进工业园区、进灾区、进山区,提升新建学校、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发展水平,全市组建名校教育集团115个,其中学前教育26个,小学39个,初中26个,高中24个。中心城区组建学前教育名园集团6个,小学名校集团12个,初中名校集团6个,高中名校集团3个,涵盖39所幼儿园和114所普通中小学。通过领办支持、指导合作、对口帮扶等形式,四、七、九三校教育集团,覆盖了所有20个区(市)县,触角延伸至43所城乡学校,涉及学生8万余人。

二是建立城乡互动联盟。制定并实施《城乡学校互动发展联盟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全面推进城乡学校 互动发展联盟,集成推进教育资源的城乡间流动共享。五个中心城区、高新区与三圈层的8个区(市)县和青白江区签订了互动交流协议,全面启动了互动发展工作。通过城乡教育互动发展,在城乡教育间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是开展城乡百校结对。在城乡互动发展联盟的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遴选出137所较好的学校与143所较弱的学校深度结对,中心城区的名校与郊区边缘学校全部结对。结对学校共同制订结对计划,采取一对一支援形式或共同体发展模式,形成合作互动的发展团队,共同教研、共同科研、共同培训、共同发展,共享前沿信息、共享教育资源、共享发展成果,辐射优质教育。

四是支部城乡师徒牵手。在全市支部和选拔1932名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骨干教师(包括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教育专家)与4869名农村教师和一般教师结成师徒,采取师徒一对一、一师多徒、名师工作室等多种有效方式,切实提升农村教师专业化水平。温江区、青羊区、锦江区、成华区等成立了32个名师工作室,高新区建立了名师与区内薄弱学校教研组结对帮扶制度,63位名师满覆盖区内7所薄弱学校的78个教研组或年级组。

茶叶基地科普工作计划篇四

为推动我县有机产业健康发展,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加速传统农业向有机农业转变,促进我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推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结合全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以_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加快茶叶有机种植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推动我县“双有机”战略全面实施,促进我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脱贫成效巩固,最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0xx年至20xx年,通过凤冈县苏贵茶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587亩茶叶有机种植标准化示范基地的建设,带动绥阳镇茶叶标准化建设。20xx年通过gb/有机产品管理体系认证,并获得国家有机认证证书;通过ra雨林认证及欧盟出口认证;实现有机茶园标准化基地亩产鲜叶5000-1000kg,有机茶青价比市场价高约10%,实现茶青收入5000-6000元/亩;通过项目的实施,为周边茶叶有机种植标准化建设提供样板,从而推动全县茶叶有机种植标准,为“双有机”战略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凤冈县苏贵茶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茶叶有机种植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和实施为重点,通过三年建设,使茶叶标准化核心示范区面积达到2000亩,辐射带动8000亩。提高示范区建设的质量水平、管理水平,以标准体系的建设、标准体系宣贯、培训和具体实施等建为主要内容,从标准体系实施管理上建立示范区动态过程监管和长效机制。

(一)完善质量标准体系。

1.健全茶叶质量标准体系。根据茶叶生产及其质量管理的特点,把质量管理划分为3个单元,从企业管理、茶园管理和茶叶加工厂管理3个方面来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按照农业规范标准和实施规则的要求,制定一系列管理程序或操作规程。

3.建立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标准体系。要按照《企业标准体系要求(gb/t15496)》等国家标准,在全县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在茶叶生产全过程(包括原材料采购、半成品、生产工艺、生产管理、包装、贮存、运输和物流)实现标准化生产和管理。

4.建立茶叶标准化人才培训体系。充分利用贵州农学院、贵大食品学院、贵州林业学校、贵州林勘院及贵州茶叶研究所的人才优势,力争在2-3年内培养一支50-100人的高素质标准化专业人才队伍。加大茶叶标准化知识的培训,使各项计划措施落实到实处,达到最佳效果。

(二)做好标准化技术培训和宣传。

充分发挥好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等部门的职能职责,组织开展标准化技术的宣贯、培训工作,深入生产现场指导、实施标准,系统培训茶叶种植标准园创建规范、土壤管理、肥水管理、病虫防控等技术。各镇乡要安排专人负责茶叶生产技术指导工作,在生产关键时节,组织专家和技术员深入到示范区,指导农民按照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田间管理,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开办农业标准化专栏,加强宣传,扩大示范效应。

(三)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按照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规划,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标准化覆盖率,发挥好示范区在推广实施标准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建立详细的标准体系,确保农户、基地严格按标准化要求进行生产。

(四)形成产品产业化和品牌化。

以“双有机”战略为引领,继续实施“二品一标”认证,新增sc、iso、haccp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二维码追溯企业10家以上。培育壮大茶叶专业合作社,大力推行“合作社+n”模式,提升茶园组织化管理。实施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扎实推进“五级防控”管理模式,大力实施质量安全“两防一治”工作措施,强化行业监管力度,狠抓茶叶质量安全,促进品质提升。继续深化“凤冈锌硒茶”公共品牌统一标识、统一宣传口径、统一产品包装、统一门店风格、统一技术标准“五统一”管理。积极与知名主流媒体合作,开辟专栏,长期宣传推广“凤冈锌硒茶”公共品牌。坚持扶优扶强,优先扶持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培育龙头企业,促进分散、弱小的企业和龙头企业,实现品牌整合,做大做强企业品牌。

(五)完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

推行农产品生产经营档案管理,逐步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质量安全档案记录,采取分类监管措施,实施不符合有机标准的农产品退市等制度,确保市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六)完善质量控制制度。

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能力建设,加大对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测,实现从生产到市场的全过程质量监控;建立生产企业内部监督管理制度,对各项标准的落实、投入品的使用等进行动态监督;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活动,提高质量安全意识和诚信水平。

(一)三年实施的工作计划。

茶叶基地科普工作计划篇五

我市___年将围绕《茶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乡村振兴茶叶产业发展规划》及《茶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特提出如下茶叶产业发展建议要点。

1、继续抓好浙西部扶贫协作茶叶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新建茶叶基地2700亩,督促实施企业加强已建茶叶基地管护,争取如期达到成园效果。

2、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围绕四大茶区已建茶园打造提升,实施茶园低改___亩。

3、继续提升打造茶叶现代农业园区培育补短,争创省级1个、市级1个、本市级2个。

4、继续打造茶品牌建设,将举办1次茶叶开采节、2次茶叶品茗活动,组织茶叶加工企业参加各类茶事活动5次以上,启动实施茶文化风情一条街,高速上打2幅永久性茶叶广告,继续打好茶旅融合牌,巩固提升八台茶文化小镇建设。

5、提升我市茶产品初、深、精加工能力建设,拓展茶叶销售市场。新建茶叶初加工厂2个,争取招商引资建设精深加工厂1个;建设茶叶电商*台营业额达100万元以上5个,茶叶销售实体门店10个。

6、继续发挥以点带面的榜样作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家庭农场)10家。

7、持续性打造茶市场营销链,建设茶产品交易市场1个,茶青交易市场1个。

8、制定茶行业标准,为茶增强发展势能。

——畜牧业发展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