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计划>最新理论宣教基地工作计划(实用5篇)

最新理论宣教基地工作计划(实用5篇)

作者:文轩 最新理论宣教基地工作计划(实用5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通过制定计划,我们可以更加有条理地进行工作和生活,提高效率和质量。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计划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理论宣教基地工作计划篇一

娄烦县实验小学

(2012年12月)

为了切实推进娄烦县实验小学科学教学、科普活动、科技活动工作的持续开展,提高科普工作的管理水平,充分开发利用好学校现有人力资源和科技资源,传播科学精神和知识,宣传科学思想和方法,提高我校小学生的科学素质,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加强科普工作组织建设

学校成立科普教育活动领导小组,校级领导担任组长并由专人负责科普活动的具体开展,由科学教师组织年级科普宣传活动和科技制作活动。

二、加强科普工作制度建设

1.学校将科普工作纳入校长工作会议议题,每学年开展科普活动专题研究工作二次以上。

2.制定出科普活动年度工作计划,并及时总结,健全并完善学校科普工作和档案管理。

3.学校重视科技教师业务素质的培养,每年有30%以上的教师参加国家 级、省级、市级的科技进修和培训。

4.每次科普活动结束后应将活动材料及时整理归档,并将活动图片、简报等内容及时上报至领导组办公室。

三、继续完善科普工作设施

1.学校需提供专项经费支持科普活动的开展。

2.开设科普宣传专栏,每学年至少4期。

3.学校成立科普活动室,提供固定的科技小组活动场地,并配备动手实践活动所需的设备、器材。

四、加强科普队伍建设

1.建立教师科普志愿者队伍。组织相关科任教师组织科普学习,参加宣传活动,组织科技制作活动,进行科学宣传的社会实践活动。

2.建立学生科普志愿者队伍。组织学生科普志愿者深入班级、学校、社区开展活动。

五、丰富科普活动工作内容

1.每年5月、12月全校有一次以上较大规模的集中性科普(科技节)活动。争取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的宣传活动。

理论宣教基地工作计划篇二

一、加强领导,把科普及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纳入目标管理

二、结合实际,深入开展各项科普教育

20xx年,在贯彻执行《全民科学科学素质纲要》的工作中,科协高度重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把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专项目标纳入办事处工作的议事日程,及时听取和研究科普工作和全民素质纲要落实工作,掌握工作动态,指导、督促工作的落实。

1、组织青少年中小学生参加区关工委的系列活动,利用大学生“未来义工”正确引导中小学生,把青少年科技知识教育和校园科普活动相结合,向未成年人宣传崇尚科学、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知识。

2、开展“科教进社区”活动。加强了社区科普校园和阵地建设,以多种形式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宣传活动,增强居民疾病防控意识;提高生活质量,不定期组织社区居民参加由x医院,x医院相关专家主讲的“肿瘤防治”和“关注健康,营养生活”等科普知识系列讲座。

3、在辖区农民工中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宣传《科普法》、《全民素质行动纲要》、《劳动法》等实用科学技术普及与推广等,提升农民工的素质。

5、为提升办事处干部的科学素养、发放《^v^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读本,每人一册。掀起浓厚的学习氛围。

6、在社区科普教室,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张挂科普挂图,利用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宣传科普知识,举办讲座和文艺表演活动。

三、面向群众,举办各类科普宣传活动

1、制定了xx街道办事处20xx年科普工作计划,设立活动经费,认真筹备活动,建立以科普育人,以科学兴街的浓厚氛围。

2、充分发挥科普阵地作用。一是抓好社区科普长廊的图文宣传,坚持每季更换一次科普资料;二是利用社区图书室、电教室、市民校园适时组织社区居民开展科普讲座、科普知识竞赛,家庭生活科学常识培训。

3、做到“四个结合”:即把科普工作与社区文化广场活动相结合;与暑期青教活动相结合;与企业科技进步工作相结合;与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相结合。年初我们充分利用了社区文化广场活动进行科普宣传,组织辖区科普志愿者和居民参加科普宣传月、科技宣传周、科普宣传日活动,开展医疗科普知识,计划生育宣传、疾病预防常识、烹饪、书法等科普讲座,受到群众的热烈响应。

4、发挥科普志愿者队伍作用,为社区居民服务。办事处和各社区都建立了以社区居民中的青年骨干科普志愿者队伍,办事处个性重视调动青年志愿者的用心性,组织志愿者开展各类公益活动、普法教育、科普宣传。

理论宣教基地工作计划篇三

一、深化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学校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工作,关系到师生生命安全和家庭幸福,有效提高应急管理水平是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关键环节。今年是全面落实^v^十三五^v^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进一步提高学校应急管理与安全防范能力的关键时期,各单位要牢固树立^v^安全责任重于泰山^v^的思想,以对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和国家、个人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开展^v^防灾减灾宣传周^v^活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精心谋划,周密部署,切实有效地推进此次活动的开展。

二、抓好关键环节,强化安全教育

要结合教育系统实际,组织开展相关宣传教育活动,^v^防灾减灾宣传周^v^内,要加强与新闻媒体互动,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多渠道积极宣传安全知识、安全常识,指导师生掌握紧急情况时自救互救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防灾减灾主题班会、课外活动、宣讲竞赛专题讲座、墙报、板报、观看宣传片等形式,深化案例教育和警示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各类灾害风险,提高师生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探索开展^v^学校、社会、家庭^v^三方联动的安全宣传教育模式,加大防灾减灾工作宣传。切实加强学生安全知识与防范技能教育,把安全知识教育、法制教育和安全警示教育作为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范围,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增强广大师生识险避险、自救互救和应对危机的能力。

三、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开展紧急疏散演练

要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强化应急预案编制、修订、演练等工作,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通过资源整合、物资储备,建立完善学校应急救援处置机制,实现风险预警监测和防控;^v^防灾减灾宣传周^v^期间,各级各类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展一次紧急疏散和逃生自救应急演练,增强学生规避危险、防范侵害的意识,有效提高师生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加强风险源头治理,开展安全隐患排查

要针对学校安全领域的突出问题,尤其是应急预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结合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全面开展一次安全隐患排查,突出抓好校园消防、校园治安、防拥挤踩踏、防溺水、交通安全、危险化学品管理、特种设备管理、校车安全管理等重点工作以及教室、宿舍、实验室、学生食堂、图书阅览室、易燃易爆场所、地下空间等关键场所和部位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对排查出的隐患,建立管理台账,明确人员责任,跟踪落实解决,及时堵塞各种安全漏洞。

请各单位于5月17日前将(电子版)和5张照片报区教委安全保卫科邮箱。

联系人:

电话:

邮箱:

理论宣教基地工作计划篇四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计划纲要》,以科学健康的文化活动为载体,以科学体验为切入点,贴近生活,注重实践,通过开展活泼多样的科普教育动,宣传科学观念,普及科学知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以区域科普教育为契机,打造区域科普教育联盟,为打造社会化的科普教育基地而不懈努力。

1、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全国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北斗领航梦想科技实践活动、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普教育活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有针对性的定期举办区域级科普教育培训,组织与发动周边学校、社区开展区域科技合作,积极宣传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3、抓好科普志愿者活动,开展科普志愿者进学校、场馆、家庭等活动。通过积极宣传科普知识,使科技之风吹进千家万户、走进普通人群。

4、以各种节日、活动为载体,争取科协等部门的支持,开展区域性的、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5、积极开展研学旅行、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等活动,认真积极做好科教工作。

今后,学校将本着弘扬科学、传播文明、服务群众为宗旨,不断开拓创新,形成区域规模,倡导全民参与,力求将科普工作越办越好,为共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理论宣教基地工作计划篇五

第一条为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加强科普阵地建设,推动科普事业发展,根据《xxx科学技术普及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科普基地是指面向公众,主要从事科普活动、科学和技术知识传播、科普创作、科普培训、展品研发等工作的机构或组织。它是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科普活动的有效平台,对全市科普工作具有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

第三条市科技局作为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科普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负责我市市级科普基地的认定和管理工作。

第二章科普基地的申报

第四条下列四类场所可申报市级科普基地:

(一)场馆类,是指面向公众开展科普活动的场馆。包括各类科技、文化、教育场馆。

(二)非场馆类,是指依托各类社会机构的特色资源建立的科普基地。

1、具有科普展教功能的自然、历史、旅游等社会公共场地。包括各类自然、历史文化景区;各类动物、植物观赏园区。

2、将科技资源向公众开放的场地、设施。包括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科技型企业;工业、农业科技园区;科技示范基地等。

3、以各类科技教育培训机构为依托,面向青少年,开展科技教育培训活动的科普场所。包括各类大中小学、青少年科技中心等。

(三)传播媒体类,是指具有全市覆盖能力,以电子媒介、印刷媒介等为载体,专门进行科普宣传的机构。包括各类传播媒体、出版机构。

(四)研发创作类,是指专门从事科普产品(展品、教具)研发设计、科普作品创作、科普创意策划的组织或机构。包括创意类企业等。

第五条申报市级科普基地的单位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在全市同行业中具有先进的科普展示水平、科学技术知识传播能力、科普创作能力、展品研发能力,并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

(二)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和组织能力,制定了年度科普工作计划和科普工作规划,拥有稳定的科普工作队伍。

(三)具备相应的开展科普工作的资源、设施、场所、经费等条件。

(四)具备参与开展重大科普活动的能力,每年至少组织或参与两次以上有一定影响的科普活动。

第六条申报单位根据不同类别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场馆类

1、场馆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展厅面积占场馆建筑面积50%以上,配备专职讲解或指导人员。

2、科技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具备常年开放条件的机构,每年向公众开放的天数不少于200天,对青少年实行优惠或免费开放时间每年不少于20天(含法定节假日),科技活动周期间,对公众实行优惠或免费开放。

(二)非场馆类

1、有专设科普展区,展示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或具备专有科普传播方式。

2、动物园、植物园等具备常年开放条件的机构,每年向公众开放的天数不少于200天,其他将科技资源定期或不定期向公众开放的机构,每年开放天数不少于20天,以上机构应公布开放的具体日期和活动内容。

3、教育培训机构应经政府部门批准,具有开展科普培训的专兼职师资力量及教材,有计划地开展科普培训。

(三)传播媒体类

1、具有政府部门批准的传媒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