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读后感>初中物理摩擦力课后反思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优质9篇)

初中物理摩擦力课后反思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优质9篇)

作者:笔砚 初中物理摩擦力课后反思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优质9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物理摩擦力课后反思篇一

20xx———20xx学年的高三物理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通过高考也对这一年的教学工作进行了检查和验收。而高考成绩的高低也反应了学校对课程的安排和指导、年级的管理和疏导、班主任和全体教师的教育、任课教师的指导和对复习工作的落实。总结这一年的工作,看一看差距和不足,认识这一年的工作经验和教训,对将来的教学工作会有较大的帮助。

在高三着一年的物理教学中,我但任高三13、16两个班的物理课和昌平二中分校一个复读班的物理课,课时多、两边跑,一年下来甚感身心疲惫不堪,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教学程度,不同的教学内容对我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这一年的教学工作中,我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以及近几年的高考命题,从考试要求和考试内容的变化出发,分析20xx年高考的动向和变化趋势,制订高三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组织本学科组老师开展高三物理新课程的教学和全面复习工作。总的来说分析是正确的,安排是合理的,但是也有不只和值得改进工作的方面,下面进行一点具体分析:

1、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动能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等教学和考试的重点分析是正确的。

2、新的高考中一定要考察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新高考的特点的判断是正确的。

3、新高考中一定会考一个新的教学要求的题目的分析也是正确的。

4、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应试方法指导、复习方法指导、考前调整建议等,符合学生实际和学校要求。

5、教学中难度的要求略高于学生实际,不利于全体学生的知识、方法的掌握,对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保护有不利影响。

6、教学中由于课时紧张,教学中我讲的内容较多,学生课堂练习活动较少,对学生的理解和巩固的效果显著不利,影响教学成绩。

7、学生练习的反馈不够细致,没有针对每一个学生,对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全面提高没有做好。

总之,通过教学反思,我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我要进一步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教学工作水平,从学生出发,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从全体学生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自己的教学理念符合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要求,为昌平二中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初中物理摩擦力课后反思篇二

昨天,根据学校暑期培训的要求,为本组老师开设了一节公开课。我执教的课题是“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由于是临时接到的任务,所以备课时间比较紧。以前在上高一时,经常将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一节第二节“时间和位移”这两节内容合并在一起一节课上完。而现在要求我第一节内容就要上一节课,那就要求我必须准备很多的素材。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是高中物理的第一课,这节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描述物体的三个物理概念。其中“质点”这个概念是一种科学的抽象,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学生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因此我在讲授这个问题时,先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在描述问题的运动时遇到一定的困难,造成这个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个困难?”让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先阅读课本,然后再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最后我在进行总结。我觉得这样的教学方式还是比较好,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也比较高。

参考系这个概念学生在初中阶段有所接触,我觉得在高中阶段对参考系的难点就是我们在解题时能够灵活的选择参考系,因此我通过一道例题让学生分别以地面为参考系和以火车为参考系分别列式求解,从而体会选择火车为参考系解题的优越性。

坐标系是为了定量的描述物体的位置及其位置的变化而引入,学生相对也比较熟悉。因此,在这一部分,我主要为学生介绍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还为学生介绍了世界上的另外三大卫星导航系统。

整节课我觉得在“质点”这个地方的教学还有所欠缺。没有让学生充分认识为什么要引入质点这个模型,引入质点这个模型有什么意义。期望在以后再上这节课的时候可以把这个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初中物理摩擦力课后反思篇三

教学反思及必要性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而高中物理教学反思就是一种以追求物理教学实践合理性为目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培养目标。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要求教师不仅专业学识要较为丰富,而且还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

陶行知先生就极力倡导“教学合一”的教学理念。如果教师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物理问题的空间呢?一个称职的高中物理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要丰富物理专业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要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不但足以提高专业素质、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新课程下物理教师主要以课堂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

1、物理课案例研究。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

2、做好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

3、物理课的听评课活动。

听评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好的课后反思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画龙点睛之作用,再完美的课堂教学或多或少都会留下这样、那样的缺憾。对于每一位教师,当他上完一节课后对这节课后的感受,肯定会比课前备课的感受更为深刻,更能从中体会该课教学的得与失。因此,课后反思自己的备课与课堂教学,记录自己的感受、体会、评价及修订,总结积累教学经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既可以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有利于优化下一节、下一轮的教学,又便于及时弥补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不断充实自己的教学功底,切实提高教学水平。

初中物理摩擦力课后反思篇四

【摘要】新课程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挑战、机遇、激情与喜悦,然而,在新课程的实践中我们存在着许多的误区。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能只凭激情和热情去进行新课程教学,而应有目的、有方法、有步骤地去实践,并且在每一段的实践中进行及时、适时的深刻反思。

【关键词】新课程物理教学实践反思

教学实践中,每走一段路,我们都应该回头看,对每个教学环节、细节进行冷静客观的洞察、反思:新课程实践中,我们是否真正能够领悟新课程的理念,我们都做了些什么,做到了些什么。我们应执着地保持清醒的反思状态,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育教学无论如何发展,夯实基础与发展各种物理能力都是物理课堂教学的目标。

然而,新课程的实践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积累与最基本的物理能力的培养,急迫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根基不牢,任何能力的发展都是一场空谈。

可以举一些物理公开课常见的迷惑:

如教“平衡条件的应用”,任课教师花了大半个课时来展示通过网络搜集到的许多与力平衡的应用相关的素材,如:体育场馆、杂技表演、建筑和桥梁等等。给人一种这是一堂美术欣赏课,并不是物理课的感觉。诚然,通过这种方式拓宽学生的视野、让他们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等出发点无可厚非,但实际上这是一堂“物理课”,教师应该抓住物理教学最本质的东西,分清主次。

这些现象应值得我们反思:新课程实践中,该怎么教才是物理课堂的目标?我想,应抓牢双基,当堂巩固,形成科学的学科体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基础知识的技能。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其中“过程和方法”最为关键,因为它关系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投入的“情感”、“态度”,更关系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何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但是,课堂教学中,对于这些学习方式的引导和运用,我们仍存在许多误区,出现了学习方式流于形式,作秀味道太浓。因此,在实施每个教学内容之时,我们有必要对诸多学习方式加以比较与分析。

首先是传统学习方式与新型学习方式的思考。

教学改革是否就意味着传统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全然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与方法如讲授法等,它们能较长时间地被运用,说明它自有其值。我们在探讨与尝试新的学习方式时,不能一味地放弃旧有的方式。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主学习不是盲目自发的学习,应是一种理性探索性的学习。

由于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指导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在许多时候演变成了无效的讨论。专家认为:合作的目的是“1+1>2”,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我们必须力求做到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其一:精心选择合作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有的问题不太复杂,这样的问题,可通过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这三种思维的一般加工方法和策略解决,这就需要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思维方法,来解决问题。

其二:加强对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导。一次合作学习下来,通过实验中的合作,学生会感受到这种方法比自己一个人单枪匹马蛮干效果要强得多。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在适当的教学内容中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渐渐地,他们就会自觉地运用这一方法进行相关的学习,自觉地掌握更多的知识。

当然,还要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否则合作将难以进行。

在学生的学习中,应当引导学生根据学习主题重点运用何种方法,并切实根据学生自身实情,灵活结合其他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每一次的课堂教学之中或之后,我们有必要反观所运用的学习方式,冷静分析当与不当。适时的反思会让我们及时地走出学习方式运用的误区,更好地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

新课程在运用新思想、新理念尝试与实践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情况:没有考虑到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完全摒弃以前旧有的模式、方法,热情高涨地运用新型的学习方式进行惊天动地的尝试,课堂活跃了可学生真正“学”不到什么;实践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于是观望徘徊,出现急躁。

有的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教学过程中,教授新知识时感到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太麻烦;或者觉得课时过少浪费时间,以至于不能在计划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于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假探究、假合作;更有甚者,把题海训练当作是新课程的自主学习,把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习题训练当作是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是探究性学习,把教师对学生的解题指导当作是师生的合作学习……有人曾这样描述:新课程喊得惊天动地,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

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的中心环节,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及其终身学习的能力。新课程的精神、理念要转化为实践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因为改革是个漫长的旅程,它注定是一条崎岖不平、充满荆棘的道路。然虽“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广大的教师仍将在教育改革这条路上“上下求索”,在实践中反思,不断地认识理念与实践的差距,冷静地分析与解决,以改进教学,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在反思中实践,找到理念和行为之间的差距,使新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使中国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为中国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法琨选编.古希腊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初中物理摩擦力课后反思篇五

对于每一位老师来说,下课后的感受比课前备课的感受更深刻,更能理解课堂教学的得失。因此,课后反思自我备课和课堂教学,特别是记录一些有感情、与物理知识密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有用的话语,总结和积累教学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课后做总结和反思笔记。课后总结和反思笔记是及时记录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受、想法或困惑,以便重新审视他们的教学行为。

2.、物理课的听力和评价活动。

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听力与评估是一项涉及课堂的全面而丰富的活动。通过相互观察、协商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及时与教师沟通分析,促进教学策略的改进,无形中促进了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

1、教学目标反思

其次,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否正确,决定了教学过程的重要性。如果不正确,教学过程就会失去意义。如果不清楚,教学过程就会失去方向。在物理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活动的方向和结果,即要达到的质量标准。因此,教学目标的重点和难点是教学活动的基础,是教学活动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方向。在教学目标中,如果一个班级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已经非常明确,但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往往没有关于关键知识的重点讲座,或者错误地将只有“难”的知识视为“关键”。这种失衡直接导致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的下降。

对于某些知识,教师不应该认为这很容易,或者他们应该满足于他们的自我解释是清晰的和到位的,并且在任何时候都不观察学生的反应。因此,我们应该随时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调整教学方法和思路,准确、顺利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达成共识。

2、反思有意义的案例,如记录一些课前没有想到但在教学过程中感受到的好句子和隐喻。例如,在讨论弹性力的组成时,我想到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讨论描述圆周运动的几个物理量中的线速度和角速度之间的差异时,介绍月球-地球对话,这有助于你在以后的讲座中应用它。

3、对训练练习的反思

首先,问题解决应该标准化。物理学是一门具有严格逻辑体系的学科。

初中物理摩擦力课后反思篇六

1 进行各种物理实验,都是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师应该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上,切实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3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中学物理实验又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实验的起点。因此,在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4 加大实验教学力度,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

5 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使学生感受更深。因此,教师要尽一切可能,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现出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和活生生的物理情景。

6 物理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加强实验教学,不仅可提高物理教学效率,还可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

7 要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自主的实验探究,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 获取科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精神。

初中物理摩擦力课后反思篇七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通过一系列的教育,使学生成为有用的人才。高中物理作为整个高中课程的组成部分,教师应淡化学科本位的思想,就物理学科而言,应该是通过物理知识为载体,在学习基础物理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常常被看成单纯的认知体。在教学活动刚开始甚至尚未开始就被人为地划分为好、中、差三个等级。一种流行的观点是,学生在学业成绩上呈现出的个别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与生俱来的素质差异造成的,课堂教学对于这种差异的改善作用极小或完全不起作用。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教师只能按正态分布的原理,以全班学生的平均水平为基准,根据中等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设计和实施教学,不难预料这必然会导致有人“吃不了”、有人“吃不饱”的状况。

新课程改革所遵循的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师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不是单纯的认知体,而是富有朝气和生命活力的完整的人。因为包括教学在内的“任何一种活动,人都是以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的方式参与和投人,而不只是局部的、孤立的、某一方面的参与和投人”。其次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不是一模一样的标准件,也不是一个仅以年级或班级为标志的抽象群体,而是一群具有多元智能和独特个性的具体的人。第三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不是容器式的被动接受体,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积极的学习主体。理论和实践都早已证明,“如果提供了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的动机方面会变得十分相似”,人为地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是武断和缺乏根据的。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要求教师应当立足于每一位学生当前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全面把握学生成长的各个要素,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指导策略,科学而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力求在因材施教的方式上有新的突破。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良好氛围,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景,着眼于使全体学生通过教学活动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出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引导并帮助他们把潜在的能力变成现实的水平,促进他们素质的协调发展和个性的充分发展。

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改变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鼓励将信息技术渗透于物理教学之中。例如重力一节的教学可以用多媒体演示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落下的现象,引出重力;重力的大小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教师要放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的表格,最终的结论由学生自己得出,学生只有通过动手、动脑的探究实验才能理解其意义;重力的方向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物体自由下落的方向、悬挂物体自由下垂线的方向了解重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下,进而纠正学生认为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理解,还有重力的方向并不总是直观可以看出,运动状态改变时重垂线不一定沿垂直方向。

由于物理学与生活、社会有着极为紧密和广泛的联系,教师不可能将庞大数量的信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塞给学生。因此必须改变“只有讲过才算教过”的观念,许多内容可以精选、精讲、点到为止,更多的内容让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其他补充材料(包括视听材料)、收集各种形式的信息、调查研究和讨论展示等方式学习。除了教材介绍的内容外,教师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准备几个相关的小课题让学生去做调查研究,把阅读理解、收集信息、观察记录作为课后作业的一部分。

物理课程应该改革单一的以甄别和选拔为目的的评价体系。在新的评价观念指导下,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教师的不断进步。人们在完成某项工作或在工作到达某一阶段时应该进行反思,检查思路和具体措施,发现错误和疏漏,这是责任心的表现,也是科学探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由于这个环节并不影响结论的得出和探究报告的完成,往往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另一方面,学生还常常不知道怎样进行评估。教师在强调评估重要性的同时可以给出具体的方法。必要时可以要求学生把评估中考虑到的问题及相应的处理写到探究报告中,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另外,评估的意识也要在除探究外的其他教学活动中体现。

总之,虽然新课程下关于物理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物理教学反思对物理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物理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它会促使物理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初中物理摩擦力课后反思篇八

第二十三届湘鄂边教学比武结束了。告别了美丽的宜昌,美丽的夷陵中学,我心里更多的却是遗憾。“遗憾是残缺的美吧!”我想。我也常对学生说,人生中总是免不了遗憾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在遗憾中辨析得失,将遗憾减少到最少。的确,当我一次次反思着这堂课,回味着这份遗憾时,却觉得,不只是遗憾了!

得意

我以为,在课前我已做了充分的的预设,我甚至有点得意。因为,我在教案上不仅将每个环节的时间调控精确到分秒,还将学生可能生成的东西也罗列了下来。比如说,在应用环节,要求学生分析求合力的各种方法时,可以有多种方法,针对每种方法,我将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很幸运,预设和生成是吻合的。再比如,在分析图像环节,我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图像做了预判,再根据这种预判做出相应的处理方式。再比如,备课过程中,我一开始对传感器的原理还不是很清楚,于是我通过上网的和电话查询的方式得到了答案,并且将其自然的穿插在课堂中,使得学生对传感器的原理更加清楚,更加便于后来的教学。

意外

到这里为止,课堂生成就如一部手机的广告语――一切尽在掌握。但是,“课堂是动态的艺术,是极具现场性的,是一个即时性的舞台”。就像一个运动品牌的广告语――一切皆有可能。说得真的一点没错,在和学生合作做实验时,没有想到是事情发生了――滑轮突然掉落。没有办法,只得现场安装,这样的话会使得本来时间就很紧的课变得时间更紧,而且,在安装的这段时间,学生也不能没有事情做,于是我说了一句:“我们做任何实验都不可能不出问题,出了问题就要马上解决问题,重要的是我们能够解决问题,充分体验实验的过程,享受解决问题的乐趣。”简单的一句话时间,滑轮已经安装好,可以继续进行实验了,有惊无险。

其实在这堂课之前还有一个意外,就是这里的场地条件和我预想的有很大的出入:投影很不清晰;主机离讲台太远,我无法接好数据采集器的线;讲台太高、太小,如果仪器放在讲台上,数据线没那么长,如果仪器不放在讲台上,又太低,学生看不到实验操作。最后我们几个老师一直将仪器调试到快十二点才回去休息。

遗憾

可是最终我们还是只能将仪器放在学生课桌上,这样的话就太低了,课后就有老师提出,后面的学生看不到我做的实验,又因为投影不太清晰,后面的学生看不太清采集到的数据,严重影响了整堂课的效果,又因为滑轮掉落的意外,使得时间紧促,到后面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加快速度,这样又产生了赶时间的嫌疑。

当然,这堂课最大的遗憾却是来自本堂课设计本身,主要是学生的参与面太小,留给学生思考的东西太少,教师讲的太多,到最后虽然改进了很多,但仍因教学内容太多,进度太紧而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这可能是最大的遗憾吧。

思索

这些遗憾,虽然有些解决的很漂亮,但是有些却因为我的考虑不周到而无法解决,这让我看到了自己作为教师,在环境预想上的缺憾。面对预设外的生成,我没有考虑完全,这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才能和素养。当然这一素养的提高不可能是一蹴而蹴的,需要我慢慢的去体会。而更重要的是,我看清了在一堂课中,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并不如自己一向认为的那样民主平等。在学生的生成和预设的教案之间,我选择了后者。看来,我还是无法从课堂的主宰者这个高高的阶梯上走下来,无法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有人这么阐述如今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平等中的首席者!的确,随着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开放性的增强,学生在课堂上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势必大大增多,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时刻关注着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需要,去尊重他们的即兴创造,珍视他们的独特生成,并能把这些作为推进课堂进程的重要资源,来灵活调整教学重难点。“平等中的首席者”不仅仅是一句“你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能诠释的;“平等中的首席者”应该成为教师心中一把恒久的尺,教师要用它来衡量自己的课堂角色,真正用它去把握“学生自主”和“教师主导”之间的平衡。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且是成为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后,课程才可能是动态的、发展的,教学才会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尾声

如果说,课堂是个艺术的舞台,那学生就是这舞台上的舞者。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舞台上的每一个人都能在最佳的状态下尽情发挥。如果我们能够在课堂上敢于直面发生于瞬间的鲜活学情,顺应学生的需求,巧妙地转化为一种难能可贵的教学契机,那么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将是一片更为广阔的舞台空间,而我们也就能走出生成的遗憾,去演绎无限的精彩。

当然,更别忘了为他们的出色演绎而叫好――这就是遗憾为我沉淀的思索。

初中物理摩擦力课后反思篇九

在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高中物理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新课程下物理的教学反思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中更加深入研究物理教学,也是教师应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过程。教学反思对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下面谈谈我对教学反思的几点看法:

新课改之前,教师的教育观念往往是在被动条件下形成的,没有教师的实践反思,往往只是简单的重复照抄,效果很不理想。所以,教师非常有必要进行新课程理念学习,积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反思,在深层次上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并用它来指导教学实践。物理新课程标准不仅对物理知识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符合实际的要求,同时也对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提出了具体、可操作性强的目标。“培养学生必备的物理素养”是高中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物理观。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时会发觉实际教学效果与教师预期的效果有很大差异,课后认真想想,原因在于进行教学设计时忽视了对教学实践的反思,也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适合,不断思考教学目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并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例如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冲量”的学习,既抽象又难学,如何将这些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学生通俗易懂的知识,这对物理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做精心准备,精心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来突破难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边动手边动脑,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将抽象的冲量内容转化为具体的、有形的东西。这样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探究找出答案,既掌握了知识,同时又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事实证明,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很感兴趣,而且能将抽象内容转化为直观、形象的东西,比一味灌输的效果要好得多。

在一堂课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深度与浅度相差悬殊,师生互动交流并非融洽,教法与学法相脱节的现象发生。通过对一堂课的课后反思,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疏漏和失误,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误,可对下一知识点的教学产生催化的作用。所以要根据课堂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内容的详略和时间的统筹。例如功的概念理解一直是初中力学的难点,但教材编排时将该内容放在了这一章的第一节,先认识功,再学习机械能,让学生的学习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在借鉴了以往授课的经验中,将机械能的学习置于本章的开始,先认识了能量,然后引出物体具有了机械能,我们就说物体做了功,使概念的出现有章可循。

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课堂学习,还要通过课后学生作业获取教学反馈的信息。我们常常会发现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教学内容和习题,在考试时学生还是做不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知识的获得不是学生自己学会的,而是老师教会的,所以我们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本身更重要。课后反思不仅使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更重要的是对教师自身总结、积累教学经验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下的物理教师,应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认真学习课新改理论,积极探讨物理教学,并进行教学反思,撰写教学心得,然后将所得经验应用于具体的物理教学中,促使自己早日成长为一名新时期的研究型、复合型、学者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