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得体会>延安旅游的心得范文(16篇)

延安旅游的心得范文(16篇)

作者:ZS文王

心得体会是对过去经验的深入思考和有益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参考和启示。

延安红色旅游心得体会字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神秘的窑洞,高亢的信天游,是我脑海中延安最深的印象,她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故园,是催生新中国的革命圣地。

红色旅游点,人生大课堂。瞻仰革命遗址,目睹沧桑巨变,心灵怎能不受到震撼,思想怎能不得到升华!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教育资源和精神遗产,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我们前进奋斗、富民强国的精神动力,是我们自强不息的精神财富,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取得胜利的精神源泉。

6月25日、26日,学校组织全体党员以及优秀教师赴延安革命圣地参观学习,接受传统革命教育。我们参观了梁家河、枣园、王家坪、杨家岭、延安革命纪念馆和《为人民服务》讲话原址,增强了对延安精神的感受,提高了对党的认识水平,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

杨家岭是我们红色之旅中给我印象最深的。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间,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和中共中央机关曾在这里居住。在杨家岭期间,中共中央继续指挥抗日战争敌后战场并领导了解放战争、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

在毛主席旧居前,我久久肃立,心情无法平静。窑洞里光线昏暗,简陋的木桌陈列在窗前。而正是在那张木桌上,毛主席撰写出了《论持久战》等大量远见卓识的政论著作,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道路,让中国人民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如今,见证了中国革命艰苦历程的排排窑洞已经成为珍贵的历史遗迹,让人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它所流经的是怎样一段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给后来人以警醒与力量。

八年抗战,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无数有志的热血青年,毁家纾难,奔赴延安,投身民族解放的洪流;延安时期,经过斗争的严峻考验,通过中央党校、抗日军政大学及各级分校的培训,我党锻炼培养出一大批懂得治党、治国、治军的具有丰富斗争经验的领导骨干;八年抗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浴血奋战,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延安这个名字不但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人淡忘,反而更加鲜亮,她如一座丰碑久久伫立于每一位中华儿女心中。如今的延安已经成为旅游圣地,成千上万的人们来到这里,追随伟人的足迹,重温那段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接受延安精神的熏陶与洗礼。

此次的延安之行虽然时间很短,但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却是难以估量的,在这里,大家无时无刻不接受着心灵的洗礼,感受着延安精神的力量。通过这次学习,结合当前形势,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一定要努力工作,严格要求自己,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延安红色旅游心得总结

我们到达了活动革命圣地延安。次日早晨开始,我们参观了延安革命历史纪念馆、枣园和杨家岭。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件件文物、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把大家的思绪又拉回到了革命战争年代。大家再次感受了延安时期那惊心动魄、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深刻领略了延安精神和老一辈革命家的风采,体会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中,党员们肃立在大刀、长矛、土地雷和步炮前,仿佛看到了当年的战火硝烟,听到了当年的战火声,感受到了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情景。中国革命的历史在党员们心头又一次打下了的深深烙印: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怕流血牺牲的战斗精神,永远是我党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

在枣园、杨家岭等当年中共中央所在地旧址,我们在导游的解说下重温历史,深刻地体会到了延安精神在新时期的伟大意义。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延安时期是我们党在中国局部地区建立人民政权并不断扩大执政区域的重要时期。我们党历来把为中国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时期又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那时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被誉为“民主的政治,廉洁的政府”。当年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成员说:“这里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没有乞丐,也没有令人绝望的贫困现象,人们的衣着和生活都很俭朴,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坦诚、直率和友好的。这里也没有贴身保镖、宪兵和重庆官僚阶层的哗众取宠的夸夸其谈。”中国共产党就是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当时的延安交通闭塞,经济落后。面对国民党的封锁,毛泽东同志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了大生产运动。部队战时作战,闲时种地。多年下来,红米饭,南瓜汤不但没有将根据地军民饿垮,反而铸就了延安军民的铮铮铁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延安精神”是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我党我军的最高领导人,却住的是普通的窑洞,用的是部队配发的木椅、木床,而正是在那张木桌上,毛泽东写出了《论持久战》等大量有远见卓识的政论著作,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道路,让中国人民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也是在这延安窑洞里,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伟大的毛泽东思想。

“延安精神”是默默无闻、勇挑重担的“骆驼精神”。“骆驼精神”是我党对任弼时同志道德品质和光辉人格的形象比喻,担负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极为漫长的路,没有休息,只有工作,没有任何要求,只有埋头苦干,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一步一个脚印,负着重担向前。任弼时是我党的优秀代表,他体现着延安时期人民特有的品质和美德,是延安革命根据地得以巩固和发展的根本所在。如果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那么延安路则是“骆驼”踩出来的。这些“骆驼”同人民一道,共同背负着民族解放的重担,艰难地前行。

经过几天的参观学习,大家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艰苦奋斗是我们争取胜利的法宝。在回家路上,党员们表示要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当中要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立足认真学习科学知识,把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带到生活当中,做好党员的模范先进带头作用,把延安精神传播到每个同学当中,洒满整个校园。特别是联系我们《思想道德休养与法律基础》课本中需要弘扬的革命精神,怎样为中华民族的振兴特别是大学生的精神主体中植入我们党的精神养料,怎么样去更多地通过教学途径让我们的学生真正把这些革命精神转化成时代的进取拼搏精神,从而让我们的大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给与了我们一个非常生动的榜样。

延安旅游

延安,这座曾经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根据地的城市,因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红色资源,成为了许多游客心中的旅游圣地。最近,我有幸前往延安旅游,亲身体验了这个充满红色记忆的地方。在这次旅行中,我不仅领略到了延安独特的自然风光,更深入了解了红色历史,并对延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作为一个对历史感兴趣的人来说,延安的气氛真的让我震撼。在参观过红军长征纪念馆后,我对红军长征的艰辛和付出有了更深的了解。那些陈列着红军壮举的照片和展品,让我仿佛回到了历史的长河中,亲身感受到了红军战士们的壮举和牺牲精神。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张照片,照片中一个身穿破旧衣服的红军战士坚定地凝视着远方,他们身上透露出的坚忍和决心令我敬佩不已。在那一刻,我对红军的英勇壮举和对革命事业的热爱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此外,延安的红军大学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红军时期培养革命人才的重要学府,红军大学的历史渊源深厚。参观过程中,我被红军大学坚定的革命精神和优良的学风所震撼。校园内保留的建筑、展示的历史文物和照片,让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决心和信念。我仔细观察了红军大学的教室和寝室,里面的设施简陋,但充满了红军战士对国家和人民的无限热爱。红军大学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那面悬挂在门前的锦旗,上面写着“为人民服务”的字样,它是红军教育的宗旨,也是我一直以来所追求的目标。

除了历史文化的精神境界,延安还给我展示了美丽的自然风光。位于延安的华山是中国著名的名山之一,我有幸登上了它的山顶,欣赏到了壮丽的山景。在攀登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身体的不适,但当我看到峰顶上那壮丽的云海和奇特的山峰时,所有的辛苦一下子都变得值得了。站在山顶,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远离喧嚣的都市生活,我仿佛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华山的壮美景色给了我深思和放松的机会,让我更好地认识自己,也更加感受自然的伟大。

最后,在延安的这段旅行中,我还深刻地感受到了人民对红色历史的珍爱。在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和红军大学的过程中,我看到了许多人前来参观和学习。人们在瞻仰红军烈士纪念碑时默哀,手捧鲜花和纸烛,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敬意和纪念之情。他们对历史的珍惜和对革命事业的热爱让我深受感动。在和当地人交谈中,我体会到了他们对延安的自豪感和热情。他们将红色精神代代相传,延续着中国的革命梦想。这种红色历史的传承正是延安的魅力所在。

延安,这个充满红色历史的城市,给了我许多启示和感悟。通过这次旅行,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更加珍视了红色革命精神。延安的特殊历史对我们现代人仍然有很大的意义。它提醒我们要铭记历史,传承红色精神,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我相信,延安这个红色圣地将继续吸引着更多的人前来参观和学习,同时也将成为我们努力奋斗的动力。

西安延安旅游心得体会

西安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古城,而延安则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这两座城市各自都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我有幸在最近的一次旅行中,游览了西安和延安,深深感受到了这两座古城的魅力。以下是我对西安延安旅游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第一段:西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历史资源和文化遗产。当我来到西安的第一站,看到了著名的兵马俑,我仿佛穿越了千年时空。在那里,我看到了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陶俑群,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雄伟壮丽。除了兵马俑,西安还有其他令人着迷的古迹,如大雁塔、古城墙等。大雁塔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它依山而建,雄伟壮观,内部还有珍贵的佛教文化遗迹和佛经。古城墙则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城墙之一,它周长13.74公里,建于明朝,是游览西安的绝佳景点。

第二段: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对于中国人来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在延安,我参观了陕北革命纪念馆,深入了解了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和英勇的革命先烈。这里展示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图片,让我对中国革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此外,我还参观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了解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活动情况。在延安,我还游览了革命旧址和红军广场,感受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厚重感,被革命先辈的壮丽事迹所震撼。

第三段:除了历史文化遗迹,西安和延安还有丰富的美食。在西安,我品尝到了著名的陕菜,如凉皮、肉夹馍等,口感独特,香味四溢。尤其是肉夹馍,外脆里嫩,肉质鲜美,让人回味无穷。在延安,我品尝到了红色餐桌上的特色美食,如扣肉、苦瓜炒蛋等,这些美食以独特的口味和做法吸引了我的味蕾。每次品尝当地美食,都让我更好地体验到了当地文化和风情。

第四段:在这次旅行中,我也了解到了西安延安的城市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西安是中国的四大古都之一,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有着繁荣的现代城市。高楼大厦、繁华商业街区、现代化交通系统,展示了西安的繁荣与活力。延安则是一个充满朴素和宁静的小城,到处都弥漫着红色的气息。虽然延安的现代化程度不如西安,但这正是延安的特色,让人感受到了革命精神的魅力和纯朴的乡村风情。

第五段:这次西安延安之行,让我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西安的古迹和延安的革命纪念馆,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和现代的发展脉络,更加珍视了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我也体会到了西安延安的独特魅力,无论是历史文化,还是美食和现代化发展,都让我对这两座城市的印象深刻。这次旅行让我受益匪浅,也为我今后深入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延安红色旅游心得体会字

延安,我心中久仰的圣地。多少年了,我只能从书本里、影视中、报刊上了解到它光辉的历史,看到它雄伟的身影。总想有一日能亲临延安去瞻仰它的风采,感受老区人民淳朴的风情和崇高的风范。近日,外服党委组织了延安红色之旅去参观学习,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几天下来,感慨多多,一言难尽!

延安,陕北的一个小城,这里留下了党的战斗足迹。翻开中国的现代革命史,延安这个名字永远都闪耀着光辉,对它的功绩,怎么评价也不会过分。陕西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开展革命运动较早的地区之一。1931年以后,刘志丹、谢子长等,在陕甘宁边区和陕北领导游击战争、创建革命根据地,使这里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保存的一块较大的红色区域。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与西北红军和先期到达陕北的红25军胜利会师,最终成为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诚如毛泽东所言:“没有这块土地,我们就下不了地”。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被后世称为“延安时代”。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的革命活动留下了大量革命文物和遗址,这里是我们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摇篮。怀着崇敬的心情,我们到王家坪、杨家岭、枣园参观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张闻天、彭德怀等中央领导的故居和中央机关办公地。就是在这样狭小、阴暗、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雄才大略,运筹帷屋,决胜千里,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就是在这窑洞的小油灯下,他们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决定中国革命方向、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延安,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圣地而永载史册。

这次活动我们还参观了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秦始皇陵等。黄土地、黄皮肤、黄河水,这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华夏族的始祖炎帝和黄帝在这里留下光辉的足迹,九曲黄河,万里泥沙,浩浩荡荡,想我中华泱泱大国,幅员辽阔。观秦始皇兵马俑,几千年前我们的前辈们就创造了伟大的奇迹,可谓世界之最,这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华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让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感到自豪,都深深的热爱这片土地。历史上多少英雄儿女为之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今天的中国。了解历史,展望未来,这也激励着我们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幸福安康而奋斗!

延安旅游

第一段:引入延安作为中国革命的圣地,介绍延安具有的历史价值和旅游景点的丰富性。

作为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可以说是一个富有历史价值的城市。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延安曾经是中共中央和中国革命军队的指挥中心,毛泽东、朱德等伟大领袖在这里策划了一系列革命行动。延安所具有的历史价值使得这个城市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延安可以找到陕北革命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等一系列革命遗址,这些景点让人们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革命的艰辛和伟大。

第二段:介绍延安的自然风光以及农村风情,让人们感受到延安的独特之处。

除了历史遗迹和革命旧址,延安还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农村风情。延河、黄河两大河流交汇于此,形成了壮丽壮观的自然景观,如诺水峡、马鬃山等。同时,延安的农村风情也吸引着众多游客。在延安的农村,可以欣赏到悠扬的陕北民歌和独具特色的舞蹈,让人们感受到农民勤劳朴实的生活态度。

第三段:延安全域科技文化艺术展览馆的介绍,延安全域科技文化艺术展览馆给人带来的启发和思考。

作为延安独特的文化景点,延安全域科技文化艺术展览馆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在展览馆内,有各种各样的科技成果和文化艺术作品,让人们能够感受到延安在文化和科技上的突破和进步。在参观展览馆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展示的文化和科技的力量所启发,这使我对延安的进步和未来有了更多的思考。

第四段:延安的特色小吃和民俗活动,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娱乐和美食。

作为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延安拥有丰富多样的特色小吃和民俗活动。比如延安著名的“延福面”和“三面醉面”等特色小吃,以及丰富多彩的农民舞蹈和民俗表演,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娱乐和美食。在延安旅游过程中,我品尝了这些特色小吃,参与了民俗活动,深深地感受到了延安人的热情和好客。

第五段:总结整篇文章,强调延安旅游对于个人的影响和启发。

总的来说,延安旅游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延安作为中国革命的圣地,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旅游资源。在延安旅游过程中,我不仅了解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还体验了延安的自然风光、农村风情和特色文化活动。尤其是参观延安全域科技文化艺术展览馆,让我对文化和科技的力量以及延安的未来有了更多思考。延安旅游丰富了我的视野,让我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延安旅游的经历将会成为我人生中宝贵的回忆,也让我更加珍惜和热爱这个美丽的城市。

延安旅游观后感

山上有宝塔、摘星楼、烽火台、明制洪钟、今古名人碑、日本工农学校旧址、范公井等13处景观。

金世宗大定9年(1169年)和明神宗万历36年(16)曾予以修葺。宝塔高44米,为八角九级楼阁式砖塔,塔基周长36.8米,辟有南北二门,二门门楣上方分别刻有:[高超碧落,俯视红尘]八个字。北门内有阶梯,可登临塔顶眺望延安城全景。

宝塔是革命圣地延安的标志和象征,1956年8月6日被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安装彩灯3000余盏,使古塔焕然一新。

旅游延安的心得体会

延安,这座深具历史底蕴的古城,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也是红色旅游的重要景区之一。最近我的一次延安之行,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下面我将从独特的红色文化、壮丽的自然风光、亲切的人文环境、古朴的民风民俗以及美味的特色美食等方面,谈一谈我对延安的心得体会。

首先,延安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地点,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遗产。在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中央宣传部旧址和延安大学等地之后,我深刻感受到了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的独特魅力。延安革命纪念馆里陈列的大量珍贵文物和历史照片让我回顾了中国革命的历史,感受到了那个艰苦岁月中革命先辈们的英勇奋斗。中央宣传部旧址中的活字印刷术馆更是展示了革命先辈们为了救国救民而艰苦创业的一片赤诚之心。延安大学作为中国革命时期重要的培养革命接班人的地方,更是给了我很大启发。

其次,延安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位于黄土高原的延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创造出了许多自然奇观。我们所参观的柞水河风景区,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漫步在清澈的河岸边,山水相间的美景让我心旷神怡。站在柞水河风景区的顶峰,俯瞰整个景区,山川起伏,云影绵绵,美不胜收。此外,延安还有乾坤岭、青龙山等自然风光也同样令人陶醉。

第三,延安的人文环境十分亲切。在延安的游览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淳朴的民风民俗,体验到了延安人民的热情和友好。在古城的街道上漫步,那些仿古的建筑和民间艺人的精湛表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与当地居民的交流中,我不仅感受到了延安人民的勤劳和善良,也感受到了新时代下延安的建设和发展。

第四,延安的民风民俗十分古朴。延安地区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每年的民俗庙会是当地一年中最盛大的庆典。在这里,我欣赏到了一场场花车游行和各种传统表演,如舞狮、跳杂技、踩高跷等。而赏花、放孔明灯、过小年等民间传统活动更是使我亲身参与到延安的民俗文化中,这种淳厚的氛围是我非常喜欢的。

最后,不得不提延安的特色美食。延安有许多独特的美食,如陕北冒菜、延安肉夹馍、板栗糕等,口味独特,令人回味无穷。在品尝这些美食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延安的美食文化,也更加了解了当地人民的饮食习惯。

综上所述,延安的红色文化、自然风光、人文环境、民风民俗以及特色美食等方面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延安之行不仅让我了解了延安的历史和文化,更让我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延安一定会继续保持其独特的魅力,并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探索这个历史悠久又充满活力的城市。

延安旅游观后感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延安,是我心中久仰的圣地。一直以来,我只能从书本里、影视中、报刊上了解到它光辉的历史,看到它雄伟的身影。总想有一日能亲临延安去瞻仰它的风采,感受老区人民淳朴的风情和崇高的风范。假期,学校组织了延安红色之旅去参观学习,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

延安,陕北的一个小城,这里留下了党的战斗足迹。翻开中国的现代革命史,延安这个名字永远都闪耀着光辉,对它的功绩,怎么评价也不会过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的革命活动留下了大量革命文物和遗址,这里是我们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摇篮。怀着崇敬的心情,我们到王家坪、杨家岭、枣园参观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张闻天、彭德怀等中央领导的故居和中央机关办公地。就是在这样狭小、阴暗、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雄才大略,运筹帷屋,决胜千里,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就是在这窑洞的小油灯下,他们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决定中国革命方向、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延安,作为中国--主主义革命的圣地而永载史册。

这次活动我们还参观了黄帝--、黄河壶口瀑布、--始皇--等。黄土地、黄皮肤、黄河水,这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华夏族的始祖炎帝和黄帝在这里留下光辉的足迹,九曲黄河,万里泥沙,浩浩荡荡,想我中华泱泱大国,幅员辽阔。观--始皇兵马俑,几千年前我们的前辈们就创造了伟大的奇迹,值得我们学习!

延安旅游观后感

延安,是毛主席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延安,是红色革命根据地,延安也是全国亿万人民向往的地方。四月九日,我们要去熟悉的延安参观学习。可这次去延安却与往常去延安的心情有着天壤之别。

早晨,天刚蒙蒙亮,我们便穿着校服来到学校,校园里到处洋溢着同学们的笑声,一张张兴奋的笑脸像早春的桃花。

六点钟,我们准时出发了,车队浩浩荡荡开出校门,尤如一条长龙,这壮观的气势吸引了许多路人的目光。在欢声笑语中,我们去把延安精神追寻。

参观完革命纪念馆,我们又去了四·八烈士陵园。在烈士墓前,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向烈士敬献了花圈,我们班同学向烈士庄严献词,全体同学宣誓:我们一定要继承先烈的遗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把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

接下来,我们分别在枣园和杨家岭参观了中共中央书记处礼堂,毛泽东、周恩来等几位伟人的旧居。

一天的参观结束了,我的心头沉甸甸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革命战争年代那些烈士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冒着枪林弹雨,出生入死、流血牺牲的场面,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在煤油灯下辛勤工作等一幅幅画面不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们不能愧对那些革命先烈,更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奋发图强,努力学习,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长大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

车队载着我们出发了,我们一路欢歌,一路笑语,驶向学校,驶向家园,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延安红色旅游心得总结

我在前几年曾多次来贵州省铜仁市参观这个地方,开始尚还觉得搞得不错。我个人认为:历史上的周逸群同志,作为贵州铜仁历史上的一个代表人物,是无可非议的。

难得可贵的是:在旧社会里,像他这样的者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并始终不放下手中保卫胜利果实的枪——永远紧跟着为国为民的共产党走道路,为解放受苦受难的劳苦大众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是最为感到佩服的。

而在1920xx年的红军时期,能够在中共早期创业阶段,即天天几乎赤手空拳的“以弱胜强”、“以一挡百”打赢敌人,并放手建立为劳苦大众的政权,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关心群众的生活,就极为难得可贵了——这才是真正令人佩服的白手起家、为国为民的大英雄啊!

在20xx年春,我和同事去铜仁市龙井巷参观烈士的故居,那儿的房屋、院落、鱼塘、植株等布置得相当整洁,有些像苏州园林的味道。

在展厅的墙上挂满了烈士的生平简历、相片、油画场景、旧书报、行军作战地图、中国工农红军使用过的大刀、长矛、枪炮、红军袖标、边币、怀表等珍贵的文物,让人大开眼界。最使人更为感到珍惜的是:周逸群年轻时曾用过的一套雕龙画凤的古典双人床——像这样的“古典大床”,本人除了在中国北京的故宫内曾见过一套外,并未在其它博物馆见过相同的大床,这即是“物以稀为贵”啊!这样的陈列品布置,有许多与西安市的“张学良公馆”博物馆差不多,都搞得很好。

原来放置文物的地方,统统变成了一部分不知从哪儿找的一些司空见惯的旧木床、旧木椅、旧木头脸盆架子等“大路货”——还美其名曰说是“还原”了周逸群在年青居家时的“真实房间布置”呢?!

老天爷啊!你看看吧——这样的陈列布置在贵州省铜仁市的农村居民家中,随便都可以找到几个与周逸群故居差不多的房间布置场景。

延安旅游观后感

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的特殊日子。为了能够让孩子了解这段历史,我们一家三口来到了延安,近距离的感受延安的风土人情,用心去体会那段历史,去感受延安精神。

清晨,我们乘坐大巴车来到延安,这里的天气比较凉爽,我们去了著名的枣园、杨家岭等红色圣地,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故居,观看了《延安保育院》舞剧。这场歌舞剧让我感触颇多。进入剧场,当炮火声响起,瞬间有一种穿越的感觉,仿佛自己就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第一幕在战火中孩子的妈妈牺牲了,孩子得救了,被送到保育院。第二幕是院长和保育员们用浓浓的爱滋润着每一个孩子的心,就像天上的星星为他们照亮前行的路,就这样,孩子的心结被打开了。第三幕是局势变得越来越严峻,为了保护孩子的安全,院长接到上级指示,保育院所有人员必须立即转移。就在转移当天,又有一个孩子被送到保育院,可保育院再也没有能力多带走一个孩子,院长妈妈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就在这时,院长的孩子跑到妈妈身边说:“妈妈我留下”孩子稚嫩的声音让我潸然泪下。第四幕是在转移的过程中,院长妈妈为救落水的孩子,被滔滔河水卷走,这时,他和保育院的孩子们声嘶力竭的喊出了内心深藏已久的妈妈。

落幕了,我们又回到了幸福生活。幸福生活真的来之不易,是许许多多像保育院院长、保育员和在战中中牺牲的无名英雄们,用无私的大爱唤醒了新中国黎明的曙光。红色的土地从此闪烁出耀眼的光芒,伟大的延安精神引领者我们继续向前。

旅游延安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导言(150字)。

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的重要见证地之一,延安深藏着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自信。近日,我有幸踏上了延安的土地,亲身体验了这座红色旅游胜地的独特魅力。此次旅行让我深刻领略到延安的历史底蕴、红色文化及自然景观,并且对于革命历史和伟人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接下来,我将从延安的红色景点、印记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等多个方面,与大家分享我对于旅行延安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深入了解红色历史(250字)。

延安是党的中央革命根据地,拥有着丰厚的红色历史。在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和中共中央旧址时,我近距离触摸到中国革命历史的痕迹。通过参观中央广播电台、中央机关旧址和习仲勋故居等地,我全面了解到了这座城市为中国的独立与自由作出的巨大贡献。延安党校、阳泉坪、洛川会议遗址等红色景点更是让我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

第三段:红色文化的传承(300字)。

延安不仅拥有伟大的红色历史,还承载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在参观了延安革命博物馆和青铜峡等景点后,我更深刻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思想和优秀党员的精神风貌。延安的红色文化表现在各个角落,红军长征纪念广场、枣园革命旧址和杨家岭革命旧址等地都大量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独特风采。这些历史遗迹不仅令人敬仰,也引导着我们秉持红色精神,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段:自然风光的魅力(250字)。

除了丰富的红色文化,延安还拥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在游览终南山风景区和黄陵九龙峡,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终南山的秀美景色和清幽的环境使我心旷神怡,九龙峡的壮观景色如同仙境一般,使人陶醉其中。延安的自然风光之美,让人忘记了喧嚣的都市生活,彻底放松了身心。

第五段:推动自我价值观的提升(250字)。

延安之行,使我对于革命历史和伟人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在旅行中提升了我的自我价值观。在参观红色景点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伟大的事业是通过奉献和牺牲实现的,意识到了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也明白了只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敢的行动才能取得伟大的成就。这次旅行让我更有决心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的方向。

总结(100字)。

延安是一座有着悠久红色历史的城市,参观延安的旅行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也让我对于自己的价值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提升。延安的红色景点、文化内涵和自然风光,展现出了这座城市的多样魅力。我深信,延安这座红色圣地会继续吸引更多的人们前来,以此缅怀历史、学习党的优秀传统,同时也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延安旅游观后感

十月三日,爸爸妈妈带我们一家开车去革命圣地—延安。延安是全国着名的革命圣地,是红色革命起步的地方,是毛主席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地方,是以二万多军民战胜了二十五万敌军而载入史册的地方。于是我怀着兴奋.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延安。

中午,坐上汽车,爸爸开上了高速路,一路上,风景很美,一片朝气蓬勃的景象,使我很高兴,花呀、草呀、树呀都在向我招手呢!

一路上,爷爷一边给我念延安的资料,一边讲关于延安的故事,从“红军长征”、“大生产运动”、“南泥湾开荒”,一直讲到“胡宗南进攻延安”、“着名的瓦子街战役”我简直听得都入了迷,不知不觉中,已经到达延安。

刚下车,我们找了宾馆,就来到宝塔山下,从远处看,宝塔山还有点像我们西安的大雁塔,也是灯火辉煌,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一起照了一张相作为留念。

逛了一天后,我们回到宾馆,把东西收拾好,准备回家,这次旅行告诉我延安不是一个贫穷之地,而是精神富有的城市;延安虽然不是一个繁华的城市,但是永远闪耀着红色光辉的圣地!

真是一次难忘的旅行!

延安旅游观后感

(三)。

上周六,我们一家到圣地大剧院看了一部历史舞台剧――《延安保育院》。

整部剧长达75分钟,分为四幕:回家、成长、转移和东渡。

序幕一开始,惨烈的战斗吸引了观众。在悲惨的音乐下,母亲在战斗中牺牲,给孩子留下的只有一顶血淋淋的军帽;在回家篇中,孩子跟着部队来到了延安保育院,那里是烈士后代生活的地方。孩子们也来到了共产党温暖的怀抱里;到了成长和转移篇中,孩子们在保育院快乐成长。毛主席给他们题词“要学习,爱玩耍”作为舞台背景。突然,院长接到情报,孩子们必须转移。可人力有限,不能带走所有的孩子。院长的女儿主动要求留在放羊爷爷家中。后来,放羊爷爷又为了保护她而牺牲了;最后一幕,在东渡期间,院长为了救落水的孩子,被波涛汹涌的黄河吞噬了。

看完这部红色革命舞台话剧,我们一家人深深地被战火年代的孩子们的勇敢所感动了,我们还感受到了延安人民吃苦耐劳的精神。《延安保育院》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更让我们感受到它的伟大。作为祖国的未来的下一代,我们要牢记毛主席的话:“好好玩耍,好好学习,健康成长,为人民服务。”

延安旅游观后感

我们似如翩翩飞舞的燕子,在追寻昔日的春光;我们像是茁壮成长的小树,在追寻温暖的雨露和太阳。

心中的她,是朴素的纯粹,是火红的明亮,是夕阳辉映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是双手搂定的宝塔山,是壶口瀑布之水流不断。

四年未曾再次回去看看,迎接着我的不再是那一如既往的模样,而是换上新衣后的年轻容颜。但她依旧是令人神往的圣地,定格在脑海中,念念不忘的圣地,山川秀美,彰显圣地的风采;碧水蓝天,抒发母亲般的情怀。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为母亲延安代言,中国近代史上,有她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曾经无数革命先烈在这里抛头颅洒热血,革命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当你走进延安,走近延安精神,你会深深的为之折服,为之肃穆,会对宝塔山作最崇敬的凝视。

宝塔山古称嘉岭山,位于延安城东地,延河之滨,在山上可鸟瞰延安整个城区。因山上有塔,故通常称作宝塔山。它有1135.5米高,山上宝塔,始建于唐,现为明代建筑。高约44米的九层楼阁式砖塔加上平面八角形的结构使它别具一格。它是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标志和象征,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这座古塔成为革命圣地的标志和象征,建国后,国务院将延安宝塔归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延安革命旧址之中。1953年版第二套人民币二元券正面图案为“延安宝塔山”。中华人民共和国1955年颁授的独立自由勋章,核心图案就是宝塔山。

当我第一眼看到那屹立在蓝天白云下的塔影时,熟悉的微风拂过,像母亲的安抚,撩起心中的一丝悸动,仿佛又回到了曾经的年少时节,一起我们的年少模样。走上宝塔山,历史文物和现代革命文物星罗棋布,交相辉映,满山绿树成荫,花草争艳。站在塔顶,俯瞰山下,延安一片繁荣昌盛,漫步宝塔山广场,人们或聊天或跳舞,一副轻松、惬意的样子,陕北人民特有的样貌难掩风沙肆孽和生活艰辛,但脸上却洋溢着从未见过的幸福感。

陈毅《赴延安留别华中诸同志》诗云:“众星何灿烂,北斗驻延安。大海有波涛,飞上清凉山。”他还有一句:“万众瞩目清凉山。”于是此山谁其自然的被冠上了清凉山的名号。

清凉山得名于佛教教义,意为从世俗轮回中解脱出来到达清凉的涅槃理想境界。而清凉给你净土般梵境的纯。佛经中清凉主要是与世俗的烦恼相对照的,佛家认为烦恼是热毒,由过多欲望和杂念所造成,而佛法正可以解热毒烦恼,使人如入清凉世界。大诗人苏东坡有:“碧眼照山谷,见之自清凉,浇尽烦恼毒。”清凉也是一种心境,苏东坡还在《念奴娇.中秋》中有:“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山上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万佛洞石窟,还有大宋名臣范仲淹的范公祠。

走上清凉山,仿佛脱离了世俗,一切都是那么淡然,没有了城市的喧嚣,没有了学习的烦恼,亦没有昔日的争吵,微风轻抚,我们乘风而来,犹如千树花开。

古人云:“游山玩水,此乃人生一大乐事。”“水底有龙掀巨浪,岸旁无雨挂彩虹。”来到瀑布旁,我的第一印象便是震撼!黄河水咆哮着,像奔马一样拥挤着直入河沟,浊浪翻滚,惊涛拍岸,吼声震天,升起腾腾水雾,让人似乎是“雾里看花”,但这给瀑布更添了几分神秘感。看到河谷里雾气弥漫,宽畅的河面在此突然收缩,只见汹涌的河水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向下面的槽沟里的河水像一锅正沸着的水,浪沬横溢,奔腾着,咆哮着,一股劲地向下游冲去。几个溅起的水珠打在我的脸上,我不禁打了一个寒噤,赶紧向后退了一步。大自然的威严在这一刻表现得淋漓尽致,每一个人,在奔腾的黄河边,显得是多么的渺小和脆弱!此时,我默默的站在滚滚的黄水边,闭上双眼,耳边是黄河咆哮的声音,脚下分明感觉到大地的颤抖。

为了更清楚地看清楚瀑布,我下到了更下面的观景石。靠近巨石边缘,直视瀑布,金色的怒涛从几十米的高度直泻而下,滚滚河水夹杂着泥沙在飞落中奔腾、翻滚、跳跃!然后猛然撞击在峡底的巨石上,于是瀑布在轰然巨响中再度腾起,在空中化为一片白茫茫的水雾。此情此景,如同千万匹骏马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奔驰,又好似无数条金色的巨龙在苍穹中飞腾。和着迎面吹来的冰凉河风,不由得使人对瀑布油然生出一种敬畏之情。此时,原有的喧闹之声消失了,所有人都静静地看着,听着,感受着,仿佛在接受无声的洗礼。蓦然,我回头看到了滚滚黄河水,只见它们一路向东南流去,好似一条华夏神龙,神圣而又威武。不管途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它都披荆斩棘、穿山越岭,直向着梦想的大海前进,不禁联想到了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与学习中又多了一份自信,多了一份动力。

壶口瀑布水势汹涌、涛声震天,是黄河最壮观的一段,它的气势正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威武而不骄作,坎坷而不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