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方案>最新二年级国学教案(通用7篇)

最新二年级国学教案(通用7篇)

作者:文轩 最新二年级国学教案(通用7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二年级国学教案篇一

《国学小名士》这档节目我以前看过,上次看过后我长了很多知识,原来含这个字的诗句有这么多,原来那个字还可以这样用等等,今天下午我看了最新一期的《国学小名士》,选手们那叫一个针尖对麦芒,谁也不让谁。

第一环节是“初露锋芒”,选手根据给出的字来说诗句。给出的字是家和国,一看到题目,我立刻想到“霜叶红于二月花”和“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两句。

“万国希可亲”“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这些诗句我们连听都没听说过,看来看这个节目真是长知识!

第一环节很快结束了,已经淘汰了一部分选手。第二环节是“舞文弄墨”,根据提示来按抢答器书写成语。第一题是“古人云:不信不立,不信不诚,自古以来……这是一个关于诚信的成语。”答案是“一诺千金”,我想成了“信誓旦旦”,看来我还差点“火候”啊!

第三环节是“棋逢对手”,就是先答题,答题正确放棋子,以五子棋的行式进行。最后却只有两名选手进入最终的冠军争夺战。

冠军战的题目是楹联对决,依据所提供上联,两位选手写出下联,谁写的好,写的准确,谁就能夺得冠军。第一回合谢亦晨暂时领先,第二回合刘康宁不甘示弱赶上了。最后一回合上联有难度,但是丝毫没有难住两位选手;最后刘康宁的下联获得了两票,刘康宁获得了冠军。

场上的选手为什么那么厉害?关键在于他们的知识面很广,如果我们能多了解一些诗句,多看一些类似的这种节目,一定会有很多同学从中受益。

二年级国学教案篇二

看到题目,相信一定会有人问:什么是国学经典?国学经典是先人用尽一生总结的道理,那是对人生的品读,那里有人世的沧桑,有历史的痕迹,有生命的真谛,那些都是中国的骄傲,那里积淀着一个伟大的民族不变的灵魂,国学把我们带到一个新的境界,使我们修身养性,教会我们如何做真人,教会我们分清美丑,明辨是非。国学经典使我们从圣人和智者的叮咛中品位人生的真谛,从一件小事,从一句话,从一个动作,从一个事物中,我们都能感悟到崇高的境界和高尚的情怀。国学经典总是引领我们不断领悟到生命的意义,端正青少年正确的人生态度。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之集萃,一部部经史子集,蕴涵着华夏智慧,使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我们心中,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行为,润物无声地陪伴着我们的成长。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传统文化表演我还记忆犹新,面对国学浩瀚的知识海洋,不甘落后的我更加迫切学习国学知识。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要我背《三字经》《弟子规》《唐诗三百首》。那个时候的我还不懂得,只是以玩的心态面对,后来慢慢地,妈妈给我讲了关于其中蕴涵的很多的道理。原来繁冗的文句变得浅显易懂,就连晦涩的段落,我也背的滚瓜乱熟,我才懂得了关于国学的知识。其中让我记忆深刻的莫过于《弟子规》中“入则孝”,让我懂得了百善孝为先,从那一刻起我一直都铭记在心,并且立志要做一个孝顺的孩子。但是,我最喜欢的是古诗词,读陆游的《示儿》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我深深体会到了作者的爱国之心;读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我深深体会到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心;读曹植的《七步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深深体会到了作者的'的悲愤之情;读郑板桥的《竹石》“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我深深体会到了作者的峥峥傲骨;读王冕的《墨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我深深体会到了作者的的洁身自好。

我一直有一个坏毛病——考试成绩好了就骄傲自大。但是“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一名言很快就让我尝到了苦果。有一次英语考试我得了第一名,我非常高兴,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高傲自大的毛病又显示了出来,在课堂上总认为自己英语已经学的很好,不再努力学习和认真听讲,而别的同学还在不断进步。于是,我在下一次考试中得了第三名,与第一名仅相差3分。那次考试,是对我骄傲自大毛病的沉重打击。因此,我学的谦虚起来,成绩也在稳步提升,经常保持第一名;还有,我原来喜欢斤斤计较,有时跟同学合不来;自从学了“做事斤斤计较,会失去所有的朋友时。”我学会努力控制自己,但有时会控制不住自己,然而,我不会气馁,我会更加努力做到!

国学使人进步,国学使人明智。每一个少年儿童的美好人生,都应该从国学开始。国学,需要我们用一辈子去体会,而国学中的精华,一生也学不完。让国学陪伴我们成长吧!他就像我们的朋友一样,随时提醒我们,让我们把那些不好的习惯改过来。

儒家文化融合百家而为国学,中国文化海纳百川而成经典。《唐诗》,《宋词》,《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论语》,《菜根潭》……这些都是国学,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国学就像一杯茶,淡雅幽香,茶是要品的,国学是要读的,读懂了,自然就理解了。

国学是先人用尽一生而总结的道理,那是对人生的品读,那里有人世的沧桑,有历史的痕迹,有生命的真谛,那些都是中国的骄傲,那些沉积着一个伟大的名族不变的精魂,国学把我们带到一个新的境界,使我们修身养性,教会我们如何做真人,教会我们分清美丑,明辨是非。国学使我们从圣人和智者的叮咛中品位人生的真谛,从一件小事,从一句话,从一个动作,从一个事物中,我们都能感悟到崇高的境界和高尚的情怀。国学经典总是引领我们不断领悟到生命的意义,端正青少年正确的人生态度。 国学,需要我们用一辈子去体会,而国学中的精华,一生也学不完。

《论语》使我们修身养性,德行人生。《论语》花了相当篇幅直截了当的阐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点,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一生都主张“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教会我们如何做仁人。《论语》的真谛,就是要告诉大家,怎样才能攀上人生的高峰,怎样才能体会到人生的意义,怎样才是真正地对人有“仁爱”之心,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

“《菜根谭》囊括了5000年中国处世智慧的奇书。”这是世人对它的评价。“云中世界,静里乾坤;冷静观人,理智处世;水滴石穿,瓜熟蒂落。”人生就是这样,要能够在普通的生活中找寻到快乐的因子,要能够在荣誉面前保持警醒,在挫折面前学会坚持。《菜根谭》,它充满了哲理的味道,充满了富于通变的处世哲学,充满了无穷趣味。我觉得《菜根谭》它真的看懂了这复杂的社会,教会了我怎样面对生活,面对人生。

《道德经》是我体会最深的,它总能用一句短小而精辟的话把我们领到另一种美妙的境界,那里都是真善美。这就是国学的力量,在国学中一旦看懂人生,便会使生活升华到另一个水平线——不计较得失,无论世事沉浮,每次都以一种平常的心态去看待,以一颗平静的心去面对。看轻人生的权势名利,看穿世间的繁华昌盛,看透人生的真谛,超然物外,你就会别有一番滋味。“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这句话,就是真善美的最高境界,这句话也是老子一生的坚守。权势名利都看轻了,世间就安静了。

二年级国学教案篇三

“听国学心得体会”,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对于每一个人而言,国学都是一门值得学习的知识体系。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国学经常被人们忽视。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听国学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听国学的必要性

国学资讯在现代社会中已经越来越弱,更少有人能够重视这些对于日常生活有助益的知识。如果没有学习国学的基础,我们会失去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此外,国学也可以改变我们的想法和行为方式。从道德到理论,从个人到社会,听国学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提升的知识和成长过程。

第三段:听国学应该注重什么

听国学并不是仅仅听一场演讲或者读一本书,而是要有所注重。这些内容既包括理论上的知识体系,也包括史料和传统文化。在学习听国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力求细致入微,重点是要认识到其中的精髓,了解其背后所蕴含的思想和信仰,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宝藏。

第四段:听国学的收获

“万物有缺,唯精神无尽”,从学习国学中我们可以收获无穷无尽的启示和智慧。这些技巧可以激发人们的内在力量,让思想变得更加深刻。经过一段时间的听国学,我们能够得到诸多的收益,例如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文化自信心,化众人为一家,共同追求精神上的满足。

第五段:结语

总之,听国学听到最终还是要去归纳,总结这些理论上的内容,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实现自我成长。国学秉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我们最宝贵的传统,是学习和探求文化的源泉。我们要珍惜这份博大精深的文化传承。希望每一位读者,在肯定了国学的巨大价值之后,都能够做出实际行动,让我们的文化昌盛延续。

二年级国学教案篇四

别,别选到我!我默默祈祷。可是接踵而至的一句话使我的希望顷刻间化为泡影。我们班的.李雨骏,是肯定要参加的。王老师微笑着说。果然不出我所料啊!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唉!每次全班噤声时,我总是第一个做榜样。看来我得开始恶补国学知识了。早上坐在车上背诗,晚上躺在床上看习题,就连在回家的路上,也抽出几分钟复习,这样一日复一日。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妈妈的帮助下,我感受着古典诗词、儒家经典的熏陶。

为了让我能适应国学竞赛,王老师专门挑了一些习题。犹记得第一张练习卷发下来时,我长叹一声:好难呀!经千辛万苦,一张张卷子被我啃完了。20xx年12月19日,我胸有成竹地奔赴前线。冲啊,为荣誉而战!

比赛现场高手如林,让我有些胆寒。可是当卷子发下来时,我却发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读诗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牛皮不是吹的!

机缘巧合,当天下午,六幽雷动,万寿山呼,我轻松夺魁,非常激动,一蹦三尺高。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真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二年级国学教案篇五

国学,作为一种深入研究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学科,对于培养人们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学教育的普及和推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学习国学。我也是其中的一员,在这段时间的学习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国学的魅力和内涵,有了更多的收获和体会。

第一段:国学的基本内涵及其价值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化经典。通过对古代文化的深入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国学不仅涵盖了中国的历史、文学、哲学、政治等多个领域,而且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思想。通过学习国学,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并提高自己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文化的传承是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国学则为人们提供了学习和传承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第二段:国学在培养人们的品德上的作用

国学强调“道德”这一重要的核心理念,即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价值观。通过学习中国古代的经典著作,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和道德规范,并且通过与现实生活的结合,运用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中。国学教育注重人的修身养性,使人们更加注重道德修养、品德塑造和人格陶冶。在学习国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古人的品德和行为中汲取养分,学习他们的榜样,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这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公民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段:通过国学的学习提高个人修养

国学研究的对象是中国古代文化经典,这些经典作品是几千年来智者们的思想结晶,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通过学习国学,我们可以接触到这些智慧和思想,从而提高自己的见识和修养。比如,《论语》中的孔子思想,教导我们在处世待人时要坦诚宽容、恭敬谦虚;而《诗经》中的经典诗歌则启发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这些古代智慧对于当今社会仍然非常有启发和指导作用,而通过学习国学,我们可以接触到这些宝贵的智慧,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和格局。

第四段:培养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随着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和竞争的加剧,培养文化自信变得尤为重要。国学通过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化经典,让我们更加了解和熟悉自己的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开展国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巩固自身的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心,并且通过传播国学精神,向外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在当今全球互联网的时代,中国文化将面临更大的文化输出和竞争。而国学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和应对的思路和方法。

第五段:国学的受众面和推广

国学的学习受众面很广,不限于年龄和学历的限制。无论是老年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是年轻人对文化自信的培养,都可以通过学习国学来实现。当前,国学教育已经成为一项广泛推广的社会活动,各级学校纷纷加大国学课程的推广力度,社会组织和社区也纷纷开展国学活动,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在推广国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让学习国学变得更加有趣和互动。

总结:国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人们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学习国学,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智慧思想,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文化底蕴,从而培养出更多具有高素质和综合素养的公民。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国学的学习和推广对于培养自身的文化自信和实现文化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应当积极参与和推广国学的研究和学习,让中国传统文化焕发新的光彩。

二年级国学教案篇六

作为一名中学生,学习国学是我们重要的课程之一。尤其是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需要借助国学,来寻找自我、塑造美好的人格以及培养一颗慈悲之心。在听过多次老师的讲解和读书笔记之后,我愈发深刻地认识到,国学的学习不仅是一种历史文化的学习,更是一种入世修行的方式。下面我将就我的学习心得和体会进行分享。

第一段:国学的启蒙和体验

回想起初中时,我们上了一门名为《国学》的课程,那是第一次接触国学这个概念。我很好奇:到底是什么可以被称为“国学”?当时,老师告诉我们,国学是中华文化中的学问,我们需要从《论语》《诗经》《三字经》等经典中学习其中的道理和精神,然后走向美好的人生。自从接触国学以来,我有一个强烈的体会:学习国学不仅可以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可以领悟自己个人成长的道路。

第二段:国学思想对人生影响的认识

我们通过国学,可以更加准确的认识自己。比如说,《三字经》中多次提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告诉我们,要从社群利益出发,关注他人的痛苦,利用自己的成功和智慧来帮助别人。在学习国学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多思考,多感受,才能寻找到合适的人生方向,只有用尊敬和平安的心态来对待每一个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第三段:“言出法随”:语言与行动的一致性

我们学习国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落实到行动,因此,“言出法随”就成了我们学习的重点。在听到一些经典中的言论时,我们也应该将它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让自己的语言和行动达到一致性,从而成为高尚品质的代表。当我们真心实意地感恩他人,关心每个人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在行为上,对人对事尽最大的关注和尊敬,我们在内心得到满足,也会荡涤心灵,开启一种新的境界。

第四段:国学与当代生活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们的生活似乎越来越紧张。国学对我们的当代生活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我们应该学会“不骄不躁、不馁不挠”的精神,用从容淡定的心态来应对工作和生活的艰辛;另外,国学更为强调真诚、自持、努力、忍耐等主体性因素,这些特质对我们来说尤为重要,可以帮助我们成为拥有精神与财富做好连接的智慧生活者。

第五段:我对国学今后的期望

在学习国学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宝贵的启示,通过国学体验,我认识到国学实现人生的价值和真正的意义。我希望,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研究国学文化,对中华文化加深了解;我同样期望,我们的老师能够继续领导我们走进更大的文化空间,开拓国学思想的积极状态,从而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最后,请让我们共同追求真理和公义,持之以恒地学习和传承国学文化。

二年级国学教案篇七

今天,学校组织人员对一到五年级的国学经典诵读进行了抽测。

跳出自己所带的班级,纵观其他班级,年级,乃至全校,突然之间有种优劣尽收眼底,甚至统揽全局的感觉。

一直以来,始终觉得自己很是重视孩子的积累背诵,于是乎,弟子规的背诵落实到人,落实到组,落实到正、副班长,最后干脆张贴上墙。如此以来,自认为孩子们的目标明确了,任务明确了,激励的措施也明确了,于是班级你争我赶背诵的喜人场面也出现了,一度,在通往操场的路上,我被孩子们团团围着,呵呵,都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看来这张榜公布,口头表扬的魅力也着实不小。

今天,我班抽测到的五个孩子以近乎完美的流畅程度背完全册,受到在场其余四位评委的高度评价,看到孩子们激动的笑脸,我的心里也乐开了花。

抽测完后,几位评委碰了下头,看了看相互的抽测表,几乎感觉到有一个共性:一个班级要好同时好,要差也几乎同时差。这和我了解到情况几乎是印证了。老师督促紧,要求严的,学生自然背的就好,而相反老师没怎么要求,甚至是不要求,自然背的就差了。而好的班级的学生几乎都能背完全册,差的呢则几十页,甚至是十几页了。

整体来看高年级孩子的背诵要好于中年级,中年级要好于低年级。其实这种现象也并不奇怪。孩子越大,自我约束力和学习能力就要强很多,而且由于知识面和眼界要宽的多,背诵上要容易的多,而对于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孩子来说,由于识字少,生活经验少,自我约束力低,在自学能力上几乎是零,而由于老师的时间和经历并经有限,相对而言,他们的背诵就吃力的多。

其实,背诵对于孩子而言并不是难事,他们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期,只要老师要求到了,并时不时的督促一下,孩子们一定人人都是背诵小天才。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让他们背点东西,真是太可惜了。

在抽测的时候,有个四年级的孩子背诵笠翁对韵的时候,几乎就是一气呵成,中间没有重复,没有犹豫,甚至哪怕是稍微的模糊,我在听的过程中更是一点心都不敢分哦(一旦分心,就跟不上他,不知道背到哪了)。完了后我真想为这个孩子鼓掌,那么厚的一本,那么多生僻的字词和句子能让他娓娓道来,真是让人折服。

其实,我们每个孩子都有可能像这个孩子背的一样好,为师的我们,特别是我们语文老师,班主任,让所有的孩子行动起来,背诵积累吧,一定会让孩子们受益一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