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读后感>论语学而篇读后感(模板22篇)

论语学而篇读后感(模板22篇)

作者:念青松

读后感是对自己阅读的反思和总结,有助于深化理解和提升阅读体验。在下面这些范文中,作者对作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论语学而读后感作文

关于。

国学。

当今社会上掀起的"国学热"似乎正从一个侧面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来参加此次国学讲习班是抱着一个求学的目的幼时听母亲念《论语》中的句子时只觉得拗口难懂逐渐长大后发现幼时所听的那些句子的表述竟是那么美妙含义又是那么丰富《论语·学而篇》读后感。但尽管如此对国学经典的认知却仍然处于一种懵懂的状态讲习班开班第一天老师结合朱子的《读论语孟子法》讲读经之道当时我情不自禁记了很多笔记觉得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从来没有老师讲过如何去读我们的国学经典先晓其文义然后知其意"切己",熟读玩味这些是以前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东西眼前开朗觉得这确实值得一试于是便带着我很浅的文字功底和刚听来的方法开始了我读《论语》的道路。

自小学开始就会在课堂上学习《论语》,里面的句子大多十分熟悉,然而认真研读之后才发现,虽然每句都是那么简短,但是意义丰富,认真体会之后觉得以前根本就没有读过《论语》。程子曰:"读书者当观圣人所以作经之意,与圣人所以用心,圣人之所以至于圣人,而吾之所以未至者,所以未得者,句句而求之,昼诵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则圣人之意可见矣。"经典之所以经受时间考验千古不衰,是因为其蕴含了先贤的为人之道、成德之道,后世者难以达到其境界,故需一丝不苟认真研读,将这种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融入生活,昼诵夜读常常思考才能有所得。

《论语·学而》首字为"学",即讲为人之学。人生之为人,生来与飞禽走兽是有本质区别的,人在本性上是具有人本来的美德的,人性中具有一种自然存在的善的情感,但是这种善经常被外物所蒙蔽导致我们没有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没有认识到自己人性中本来存在的真善美,于是便出现了社会中或"善"或"恶"的人。读圣贤书的目的就在于让我们的灵魂和古圣先贤对话交流,从而清除蒙蔽我们内心的尘埃杂质,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读经典,洁净我们的灵魂使之回到本真的清明纯净。

明确"学"的内容后,此篇还谈到"怎么学"以及"为什么学",此处就《学而篇》中印象最深的两个句子谈谈我的感慨和收获。

《学而篇》第二章中讲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为仁之本,读后感《《论语·学而篇》读后感》。自古以来我们都在谈孝道,都在倡导,但是当今却有很多人没有做到孝甚至完全背离了孝的要求,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我记得我们在讨论这一句话的时候,大家发言十分踊跃,同学们谈到"当父母的要求不是我们想要做的的时候我们还应该遵从吗?"、"父母在生我之前也没问过我愿不愿意啊?"、"那些残害自己孩子的父母依然值得去孝吗?"、"孝为什么是仁的本?"等等,徐老师最后谈的话让我深有感触,大致意思如下:我们不应该去问我们为什么要对父母尽孝,因为这本来就是一种天性,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无论如何我们都找不到原因,就算找到了也是外在的末的东西,孝这种情感是天生的,小孩子生下来离不开父母的怀抱,这难道需要理由吗?对父母的爱是没有理由的,这一点可以举一个爱情的例子,热恋时期的两个人恨不得随时随地待在一起,无时无刻心都在对方身上,这其实就是一种情感而已,没有理由的。对父母的爱体现为孝,这是我们人性中最真最根本的东西,所以是"为仁之本".关于孝悌的问题,是每一个人都有切身体会的,我记得我在上大学之前内心从没有认识到要去爱父母,也很少觉得父母是爱我的,但是上大学离家后,也许是由于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开始意识到这种爱,开始由心底而发去爱他们。老师说得很明白,孝这种东西是没有理由的,也是不需要理由的,它就是一个隐藏于我们人内心的一个本来的东西,就是人作为人本来具有的一种情感。

《学而篇》第八章中有"过则勿惮改",文意虽浅显易懂,但细下思量却很有触动。从小到大,我们无数次地说过"我错了",可说过"我错了"之后却不一定会改正,朱子注"有过则当速改,不可畏难而苟安也",我们认为自己错了却不改,真正的原因何在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其一,我们并不真正的认为自己错了,也就是说我们并未从心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很多时候我们认错只是有口无心,这种情况下,我们当然是不会去改正的;其二,我们真的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是出于畏难的心理我们并未有勇气去改正,在现代社会中,很多时候个人的抉择是受利益驱使的,当一个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选择违背道义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对利益的追求而放弃正确的抉择,或者有时候我们认为这种错误的结果或者危害是可以忍受的,而改正错误要花费的精力或许更多。在这几种情况下,缺乏勇气往往是最常见的,人们越来越普遍地认为利益比道义更加重要,这也许正是当代对法律、制度更加急迫地需要的原因。比起法律,道义对人的约束在当下似乎显得微不足道,我们缺乏了一种文化、一种道德约束,这当然是由于各方面原因综合造成的,但是,对经典的阅读匮乏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故,研习圣贤之书是我们现在应该做好的事情,不论我们学习的什么专业,不论我们的年龄。

一个"学"字贯穿《学而篇》始终,学为人之道,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是我们作为人首先应该做的,尽管在生命中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但是现在我们有此机缘真正接触到了国学经典圣贤之书,应当熟读玩味涵养甚生气质,透过岁月回望真正的纯粹的人性,志于学而努力,虽然很难做到,但是我们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这一学期,我们学校老师的共读书目是《论语》,对于论语,可能最现认识及熟的时候,就是上学的时候学习过,论语的一些精华,到目前最会背的几句也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篇读后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等等,都是在学校时语文课堂上学过的几句。不过在看过。

三字经。

之后觉得,不管是《三字经》还是《论语》还是《道德经》的相同之处,都是围绕我们中华民族最注重的礼仪、道德、仁义,诚信之事所写。论语的学而篇第一共有十六章,我最喜欢的就属里面的第四章孔子的弟子曾子的所说的,读后感《论语——学而篇读后感》。原文是: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翻译过来是: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尽心尽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有没有做到以诚相待了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有没有经常复习了呢?”从这章里面我知道,一个人的要想提高自身条件,自身修养,就必须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吾日三省吾身”,书中说的是我每天都多次反省自己,对,一个人如果每天都从多次反省自己,你的修养一定会逐步提高。

“为人谋忠乎?”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反思的事情,做人不管对什么人都应该尽心经力的去帮助她。“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是我们现代社会每个人读最需要反省的。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就是诚信待人,以诚信为主,而这一句就是教我们做人一定要诚实,诚实是金嘛!诚实的同时还要守信用,就应该应那句信者,诚也嘛;“传不习乎”。这句话翻译过来是老师传授的学业有没有经常复习呢!我觉得我做的有点欠佳,因为我不是一个自觉地人,对待什么事情都不能做到持之以恒。看完这一章我的感悟就是,不管一个人的先天条件有多好,一定要做到每天反省自己,要诚信待人,要学以致用,要温故而知新,才会让你的先天与后天条件更加完美。继续坚持读这本书,相信自己一定受益匪浅,一定会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

论语学而读后感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读后感

《论语》一书可谓是“圣人之言,行身之则”。如果你认为《论语》已经过时,那就大错特错了。

《论语》第一篇学而,第一段“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众人耳熟能详的,因为已经列入了中学语文课本。

《论语通译》是这么翻译的,孔子说:“学习了而时常温习,不也高兴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抱怨,不也是君子吗?”

《论语》一书实在是博大精深,它是我们人生永远的灯塔。孔子其人更是难得的圣贤,他更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论语·学而》读后感

《论语·学而》首字为"学",即讲为人之学。人生之为人,生来与飞禽走兽是有本质区别的,人在本性上是具有人本来的美德的,人性中具有一种自然存在的善的情感,但是这种善经常被外物所蒙蔽导致我们没有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没有认识到自己人性中本来存在的真善美,于是便出现了社会中或"善"或"恶"的人。读圣贤书的目的就在于让我们的灵魂和古圣先贤对话交流,从而清除蒙蔽我们内心的尘埃杂质,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读经典,洁净我们的灵魂使之回到本真的清明纯净。

论语学而篇读后感

论语,是记录圣人孔子的言行的书。读了之后,你可以感受到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抱负,他的很多高尚品德是当今很少人有的。

他不仅教会人们应该如何接物待事,而且十分严谨的规范自己,以行动来做出表率。他之所以被后人成为圣人,就是因为他在平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累积成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给我们的思想带来了无穷的宝藏。

读了论语通译,虽然不能看了古文就知道如何翻译成现代文,但是在注释的帮助下也能明白孔子所想告诉我们的。觉得十分感慨,孔子在那时就能明白的这些道理,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到现在都还不明白。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学而篇第一》了。“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理解别人。是啊,现实生活中,人人都需要理解,个个都渴望理解。人们视理解为沟通感情的纽带和联系心灵的桥梁。

大家都希望人与人的相处应该多一点宽容和尊重,多一点容忍和谅解。但是,世界何其大,人生何其复杂。若时时都想得到别人的理解,恐怕是不可能吧。

因为,人生没有相同的路,每个人都不一样,两个思想志趣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件事,两种价值取向相异的人看待同一个问题,要彼此理解不是强人所难吗?人不是从一个模子里造就出来的,你有另人头痛的事,我也有。

我们彼此都渴望理解,可又用自己的要求去看别人,去苛求别人,于是我们之间有了“墙”,于是你苦恼,我也苦恼。

《论语》学而篇第一章读后感

这一篇很早就能倒背如流,却从未认真思考过。如今再读,原来孔子给我们指出了读书的方法、态度、和目的。难怪放在第一篇。

学而时习之,是方法。经典的书要反复读,时常读,读深读透,不能读不懂就放弃,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不亦说乎,是态度。如果读书不开心,一定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孔子鼓励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而不是“学海无涯苦作舟”。

有朋自远方来,这里的朋是指志同道合的朋友。《礼记》里说:”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和同样喜欢读书的朋友一起坐而论道,是很快乐的事。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如果来的是三观不一致的朋友,点到为止,沉默是金。

论语学而篇读后感

《学而》是《论语》的第一篇,共包括16章,涵盖诸多方面的内容,从学习到道德修养,从孝悌到忠信,从君子到君主其实讲的全部是做人的道理。虽为学而,但并不仅局限于学习知识,更多的是强调个人品德的修养。在孔子看来,知识在于其次,最重要的在于做人。

“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理解我,但我并不怨恨、恼怒。因为别人的不了解而愤愤不平,争吵不休,实际是缺乏气度与自信的表现。别人不理解我而出言讽刺,我不与之争,也不怨恨之,只是淡然一笑,你有你的理解,我有我的坚持,如此而已。要做到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正需要这样的超然与坚持。人不知而不愠,不仅是一种大度,更是一种对自身所坚持之道的自信与坚守。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孔子的儒家思想重视人的实际行动,尤其强调人应该言行一致。但是,当今社会,情况却往往不是这样,巧言令色、长袖善舞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似乎早已习惯了这样一种浮夸的表现方式,渐渐将中华民族传统的踏实、质朴的精神抛诸脑后,“仁心”则更不必说。在我们夸夸其谈的背后,藏着的究竟是难填的欲壑还是真心诚意?撕下我们挂在脸上的面具,摘掉强作的笑颜,一张张疲惫而冷漠的面孔背后,还有一颗空洞的心。

《论语·学而篇》读后感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此章是《论语》的首章,讲的是学习和交往的事情。想一想人生在世,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学习知识长本领和与周围的朋友友好相处,这两样事情做好了,人才能具备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这两点就像人的两条腿一样,缺一不可,少了哪一样都无法顺利前行。怪不得宋代大儒朱熹评价此章时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

第一句话讲学习。孔子告诉大家,该怎样对待这些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呢?要经常温习,经常把学到的东西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练习巩固,这样才能学有所获,有了收获,内心里就会感到很高兴。说——通“悦”,是指内心里愉悦、高兴。人学习知识有了收获,当然会从内心里感到高兴了。学有所获的有效方法就是按时温习,时常实践练习,如果实实在在的按照这个方法去学习,有学不会的东西吗?第二句和第三句话讲交往。孔子认为,怎样对待朋友呢?他说,有朋友远道而来,不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情吗?这种高兴的情感溢于言表,乐——就是表现在脸上的喜悦,对朋友要笑脸相迎,而且是真感到高兴,不做作不虚伪。假如别人不了解自己,却并不怨恨人家,不生气不恼怒,能这样做,就是一个有德行有修养的君子了。你看,对朋友真心的笑脸相迎,对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的人呢也不怨恨生气,能如此对待别人,人缘一定不差。与任何人的交往,不都应该采取这种态度吗?这是与人相处的交往之道,掌握并能自觉运用这个“道”,你在人群中就会游刃有余,不至于处处碰壁。

理解了这三句话的意思,我们对学习和交往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为什么我们学习某些知识总是学不会记不住,因为我们没有做到“时习”,你真的按时复习它、时常在实践中练习巩固,一定能学会,学会了,就会产生一种成功的愉悦感,对学习就不会有烦恼了,这的确是一件悦于心的事情。

要做一个有价值的人,首先要会学习,会交往。此章就是教我们学习与交往的方法和态度的。我们一定要理解,切要“时习”!一定行之有效。

论语学而篇的读后感

优秀作文推荐:《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它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辑而成。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仁”,《论语》中始终如一地贯穿了他的这一思想。《论语》的篇章排列在内容上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各章各节独立成篇。它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记录了孔子关于哲学、经济、政治、伦理、美学、文学、音乐、道德等方面的言论,是研究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家学说的主要文献。

孔子讲究孝道,孝道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今天孝道也已经有些褪色。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皆能有养。不散,何以别乎?”孔子的意思是,现在的孝顺总说能够奉养父母就可以了,这样是很不够的,如果对父母只能做到奉养而不诚心孝敬的话,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是啊,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渐渐的只是提供父母的物质生活而忽视了对父母的情感,我认为对待父母和长辈我们应该真正的了解父母的需求和情感,同样,如果我们让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行孝,所以我们要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才对父母真正的敬孝。

从治学的方面看,从一开始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讲究的方法及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这些方法和态度沿用至今对我的启迪也很大,孔子提出的温故而知新对于学习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细节,每日不断的复习旧的知识从而获取新的知识,才能取得好的成绩,可见学习的重要性,也是“仁”的基础。

做人诚实诚信,它早已经融入我们的民族血液中,诚信是为人处事的基础。诚信是人的一张脸,他写着你的品德和操行。有一个故事,在日本餐饮界有一个行规,盘子要用水洗七遍,洗盘子记件付酬,有个打工的学生为了提高效率,少洗两遍,在老板的检查中发现了少洗两遍,立即被辞退了,使得他在整个日本找不到工作。可见诚信不仅是个人的事情,它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风气,关系到国家的风气。

论语学而篇读后感

《学而篇》为《论语》的第一篇,朱子的注描述"此篇为《论语》首篇,所记多务本之意。"此篇由"学而时习之"至"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主要是在讲一个"学"字,此处之"学"并非通常所讲学问学习,而是说为人之学,强调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这是我在听老师讲解后最大的一个感受,儒家所讲为人、成德意义丰富,虽然我尚不能十分理解但是也窥得其中一二趣处。

《论语·学而》首字为"学",即讲为人之学。人生之为人,生来与飞禽走兽是有本质区别的,人在本性上是具有人本来的美德的,人性中具有一种自然存在的善的情感,但是这种善经常被外物所蒙蔽导致我们没有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没有认识到自己人性中本来存在的真善美,于是便出现了社会中或"善"或"恶"的人。

读圣贤书的目的就在于让我们的灵魂和古圣先贤对话交流,从而清除蒙蔽我们内心的尘埃杂质,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读经典,洁净我们的灵魂使之回到本真的清明纯净。

论语学而篇读后感

“学而”是《论语》的第一章,这章的关键在“学”和“学问”的问题。一直以来,不知道多少老师错解了“学问”的意思,让大家一接触《论语》就觉得极度的反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自己当初学的时候也觉得是句骗人的话。其实也难怪,要讲通《论语》,没有非常丰富的知识和人生阅历是不行的,以现在的中学教师来说,还鲜有能达到这种境界的。不过好在还是有见地更高明的学者为我们做了精当的解释,让我们可以体会到一点点“学而”篇,乃至整个《论语》精神的真谛。

南怀谨先生在《论语别裁》中说,研究《论语》,要成章的研究,要把前后联系起来研究。《论语》各章都是自成体系的,而整个《论语》也是一个体系,切不可断句去死读。没有全局的认识,接触到的《论语》就只是一个个枯燥的教条,而且在理解上也容易趋于狭隘。所以,我把每一篇都不加任何注解的抄写到了一个本子上,前后对照,发现果真如此。

就以“学而”篇为例,一共一十六条,讲的全部是做人的道理。其实《论语》中讲的学问,是做人的道理,而不是简单的学习知识。在孔子看来,知识在于其次,最重要的在于做人。这在“学而”第六中讲的再明显不过了: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可以学文。

由此可以看到,学习做人的道理是最重要的,如果道理学好了,有余力,再来学习文学和其他的知识。在“学而”第二中用有子的话也提到:“君子固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也就是说,人的“本”在于孝弟,在于好的品德,只有本固了,才能生出道来。

“学而”十六句可以说包含了十六种做人的道理。有作为领导的道理,有作为下属的道理,也有交友的道理和孝顺父母的道理。中间还教育我们不要巧言令色,要自重,不要过于追求物质享受等等。整体来说,的确是自成一个体系,而讲的都是如何做人,是做人的哲学,而不是狭隘的学知识。这一点,是我读“学而”一章最大的收获。

至于其中的句子,给我感慨最深的还是第一句和最后一句。第一句可谓是妇孺皆知,而最后一句也是很着名的话: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不患人不己知者,患不知人也。

其实第一句中感触最深的还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它刚好又和最后一句形成了一个呼应。一个人在世,要有一个了解自己的人真的很难。而人们也往往在为自己没有一个知己而感慨。其实有的时候,我们也没有认真的去了解别人,总觉得自己没有人去了解。所以遇到事情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是最委屈的,没有换到别人的位置去思考问题。有句话叫做“将心比心”,也许一个人真的能做到处处和别人换位思考,多了解别人的感受,相信也会有更多的人来了解他。如果一个人真的可以做到这点,那估计每一天都会感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了。

“学而”一章,讲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但是也不可能把道理讲的那么完全。很多东西,还需要我们去揣摩。自己在读的时候,感觉十六句里的每一句,都唤起了我的一番思考,所以也对孔子由衷地产生了敬佩的心理。一时也不知道用什么样的一句话来对这篇读后感做一个结尾,就用子贡朗诵的那首诗来总结吧:人生在世,追寻做人的道理,还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