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思想汇报>最优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汇总22篇)

最优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汇总22篇)

作者:纸韵 最优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汇总22篇)

毕业论文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考察,学生在撰写过程中需要与导师和同学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小编为大家精选了一些获得优秀毕业论文奖项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启发。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第三部门(ngo)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

3、激励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4、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效率的措施。

5、我国现阶段教育财政拨款的现状与分析。

6、中国民办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7、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途径。

8、电子政务的内涵及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9、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的监督机制。

10、加强公共事业管理伦理建设的途径。

11、“公共事业管理”定义研究。

14、公共事业组织与社会结构创新。

15、公共事业组织与科学发展观。

16、公共事业组织职能研究。

17、公共事业组织环境研究。

18、公共事业组织治理结构研究。

19、公共事业组织管理原则研究。

20、拯救“志愿失灵“。

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

文化特色等均高度浓缩在风景旅游区的景观设计中,我国地大物博、文化悠久,每一个区域都有其自身的地域文化,本文简要分析论述基于风景旅游区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运用。

关键词:风景旅游区;景观设计;地域文化;运用。

1地域文化的简要概述。

地域文化在继承过去优秀的传统文化过程中,同时也在不断吸收和借鉴其他文化思想并且根据具体的历史阶段,地域文化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和创新。

除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之外,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活动、建筑风格等方方面面均被看做是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人们在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中所使用改造自然的方式方法各不相同,这也是导致地域文化之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1]。

2地域文化在风景旅游区景观设计中的原则。

2.1统一原则。

景观建筑的设计上都需要达到整体风格和谐统一的要求。

2.2传承原则。

向观赏者展示具有最原汁原味、质朴纯真地域文化的旅游风景区景观设计。

2.3保护原则。

以保护环境为前提合理开发建设,使用绿色无污染的材料,将环境污染降至最低,推动旅游风景区实现可持续发展。

3风景旅游区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运用。

3.1植被设计。

在茂密的热带雨林中间,景区利用粗壮的圆木设计的木栈道能够让游客直接与景观植物亲密接触,同时木料材质的栈道又与周围的雨林环境完美融合在一起,形成天人合一的和谐景致。

为游客起到提醒作用的同时凸显海南带有地域色彩的原始文化[2]。

3.2水系设计。

在各个村寨的连接路径上挖设了许多小水渠,通过将浅底和窄道里的涓涓细流引入水渠当中,形成了贯穿全寨的“水街”,游客穿行其中能够直接感受到苗寨质朴清新、紧密相连的地域特色。

3.3景观建筑设计。

我国广东省龙门县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中的景观建筑,在选材用料上与旅游风景区完美结合。

从远处看整个景观建筑仿佛是用竹子搭建而成,与身后的旅游风景区融为一体、浑然天成。

3.4景观小品设计。

旺盛的蕨类植物与独有的火山岩结合在一起,不仅使得矮墙充分展现了海南的地域文化,还让平淡无奇的矮墙立刻变得生意盎然。

4结论。

总之,风景旅游区想要独具特色,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和吸引力就必须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实现人工建筑与其完美融合,坚持完整一体化原则,打造多元化的景观设计,并且利用景观设计不断推动地域文化的宣传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龚舒颖。风景旅游区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运用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5。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构建高绩效的服务型政府。

3、西方发达国家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述评及其启示。

4、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构建与研究。

5、行政成本分析及其有效控制途径探索。

6、公共事业单位产生与发展的原因分析。

7、公共事业单位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探讨。

8、我国公务员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公共服务民营化研究。

10、非政府组织运作的困境及对策。

11、危机管理中政府职能重塑。

12、服务型政府运行机制的构建问题研究。

13、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动因和内容研究。

14、xx治理过程中的道德建设与制度建设。

15、村民自治的制约因素分析。

16、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7、政府官员xx问题及对策。

18、体制转型与xx滋长的相关性分析。

19、论我国xx的预防机制。

20、权力制约与反xx机制问题研究。

21、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演变及其发展趋势。

22、官员问责制的现状分析。

23、完善中国公共权力的路径分析。

24、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问题研究。

25、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演变及其现状分析。

26、新公共服务与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27、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政府职能研究。

28、政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30、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及其方式转换探析。

31、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探讨。

32、公民政治参与与和谐社会构建。

33、我国当前权力道德失范及其治理。

34、行政沟通中的`障碍与对策研究。

35、我国行政监督的回顾与思考。

36、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研究。

37、行政伦理建设的重要性和途径。

38、行政改革的必然性和趋势。

39、咨询在行政决策中的作用。

40、分析我国的行政职能转变和行政改革。

41、政策执行的制约因素分析。

42、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43、完善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44、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45、论述行政法制化。

46、论述行政领导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47、完善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必要性。

48、行政组织变革的动因分析。

49、影响行政组织设置主要因素分析。

50、公共行政治理模式的理性分析。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伴随社会与经济地不断进步,旅游渐渐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和喜爱。

旅游产业的发展已变成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行业之一。

但是,传统的旅游发展模式在此时的环境下浮现出诸多问题,其中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和景区的粗放管理尤为突出。

如何实现旅游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实现自然环境与人文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困境。

1、旅游业发展需要的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一个旅游相对封闭的国家,发展成为一个旅游大国,如今向旅游强国迈进。

在几十年的旅游发展中,旅游产业发展逐步呈现出一定规模,旅游产业涉及的各个行业,包括酒店业、餐饮业、娱乐业等,其产业结构都迅速壮大,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正是因为蓬勃发展的旅游产业,相应的政策支持体系还不够完善,导致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各类矛盾问题,例如产业发展不协调、产业规划不科学、产业规模不合理等。

实施的《旅游法》,只是从法律层面,保障了旅游产业发展,而还需要更多的配套政策,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增长。

2、旅游行业市场的运营模式缺乏合理性。

当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剧,旅游行业市场运营,不仅仅是国内市场,而且包括了国外市场。

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互联网大数据等时代背景的发展,传统的旅游行业运行宣传,例如海报宣传、电视广告宣传、广播宣传等,难免达不到理想效果。

旅行社组团运营模式,也出现中间环节利润下降、散客增多、导游压力大等问题。

因此,旅游行业市场运营模式,还需根据时代背景需要,进行科学合理改革,这样才会更好地促进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旅游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不完备。

当前我国旅游产业链中各类企业结构上都存有不同的不合理因素,其中重点体现在几个方面:内部结构、数量结构等存在不合理性。

为了实现可续发展对旅游的要求,确保旅游活动的开展,每个行业的协调发展是由旅游行业的整体特性决定的,在向游客提供服务的每个步骤出现问题都会致使旅游的总的质量下滑,而且游客所需的服务不可能由同一个企业提供完成,必须一开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的各个企业协调配合。

然而在旅游行业的每个结构层次的不合理都会影响完整的旅游行业的竞争和管理。

所以,在构筑较为完备的旅游产业链不论是在增加竞争能力还是增加行业产业链的竞争能力都必须要做的。

4、旅游产业对环境所产生的破坏。

当地人民经济活动的失误会一定程度破坏自然环境。

人们经济行为对于景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下面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之中,工商业生产所排放出的废渣以及出现的噪声污染了景点的自然环境,破坏了景点应该有的安静。

此种行为不仅使景点失去了以前新鲜的空气、清澈的水流和安静的气氛,而且还由于环境污染而降低了游客游览的兴趣;另一个方面是不合理的环境开发和农业的生产模式破坏了旅游景点的自然环境平衡,使得自然人文环境遭受了直接的不良后果。

二、可持续发展下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

1、政策顶层设计,打造现代版本的旅游产业综合体。

由于旅游发展政策不配套,导致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政策滞后产业发展情况。

因此,通过国家政策顶层设计,打造现代版本的'旅游产业综合体,把旅游产业发展纳入系统工程思考之中,以景区等旅游核心吸引物为依托,融入餐饮业、酒店业、娱乐业、购物业、交通业等配套政策支持,重点突出地区的旅游发展功能,以旅游产业综合体,带动周边实体经济发展,形成经济规模效应和全局观的系统发展思路。

2、积极探索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创新。

设立生态旅游和局部地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鼓励建立自然环境与人文资源相结合的旅游景区。

旅游景点必定依靠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发展,以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基本标准,促进景区内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

政府在考虑土地规划的同时,不仅要重视景区土地利用的合理性,而且要把土地附作物上的生态资源,纳入旅游发展的总体布局。

这需要从根本上解决旅游发展的体制创新问题,探索一套完整的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规章制度,把生态建设、开发、保护、管理融入到一个新的体制,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更新旅游产品体系,加速旅游产业结构升级。

旅游产业结构升级,就是把传统中旅游产业结构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重心,转变为符合时代发展的产业结构特征,即以旅游低端服务的产品对应产业结构,升级成为旅游高端服务的产品对应的产业结构。

重视旅游产业布局,建立完善的旅游产业发展环境支持体系,做好旅游景区发展可持续规划,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优化行业结构,促进旅游产业向绿色化、品牌化、特色化方面转型。

特别是要重视旅游产业各个链条的合作,增强各行各业的沟通与交流,基于现代技术,融入产业发展,改变内部结构,促进行业自身更新升级。

另外,重视与政府管理部门的合作,有效协调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争取获得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

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

论文摘要:随着人类“回归自然”热情的高涨,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中心,提倡环保的森林生态旅游成为国际生态旅游的新时尚。但由于自身的经济技术、专业设施和人才缺乏及民众环保意识较差的情况,我国在森林生态旅游开发中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就此以山西管涔山国家森林为例,指出其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论文关键词:生态旅游;森林生态旅游;对策。

由于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引起人类社会对环境质量的普遍关注,另外,基于旅游的盲目发展造成的旅游环境衰退,引发了人们对传统大众旅游方式的反思和对生态旅游及可持续发展的呼唤。而当前,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为了响应“绿色奥运”的精神,我国正面向全社会开展“绿色旅游项目推介计划”和“绿色旅游行为倡议”等,积极推广各种人与自然和谐的旅游活动。

1.1生态旅游的概念。

生态旅游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首次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在全球人类面临生存环境的危机的背景下,人们环境意识开始觉醒,而其内涵也得到不断的充实,即生态旅游是在被保护的自然生态系统中,以自然景观为主体,融合区域内人文、社会景观为对象的郊野性旅游,旅游者通过与自然的接近,达到了解自然、享受自然生态功能的好处,产生回归自然的意境,从而自觉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一种科学、高雅、文明的旅游方式。

1.2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

由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使人们更多地联想到了“绿色”的丰富内涵。森林作为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因此,森林公园生态游成为了世界可持续性旅游——生态旅游发展的新趋势。据报道,目前美国家庭收入的1/8用于森林游憩,每年总花费约3000亿美元;在日本,每年有8亿人次进行“森林浴”;德国提出了“森林向全民开放”的口号。亚太地区的许多国家也同样着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

保护区1699处,规划面积1.2亿公顷。同时,还建立了众多的自然保护小区、狩猎场、野生动物园和湿地公园等,一大批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成为了新兴的旅游胜地和开展户外休闲娱乐活动的主要场所。

2.1森林生态旅游的定义。

森林生态旅游就是依现有森林资源,以森林景观为主体,以自然景观为依托,以人文景物为点缀,合理开发,综合利用,为群众提供游览观光、避暑度假、疗养休养、会议培训、科学考究和狩猎的良好场所。

2.2以山西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宁武县东寨镇,总面积约4.433万公顷,森林面积2.27万公顷,占公园总面积的50%。林木总蓄积量为管涔林区的40%,约为208万立方米,综合覆被率达到73.7%。园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植物约有560多种,野生动物有152种。林蘑、蕨菜等绿色食用资源也极为丰富。公园内风景优美,是一处以险山、奇峰、森林、湖泊和珍禽异兽组成的国家级森林旅游区。

2.2.1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发现状。

整个国家森林公园由景色各异的七大景区组成。分别为芦芽山风景旅游区、荷叶坪亚高山草甸生态区、马营海(天池)山地湖泊旅游区等。

1)芦芽山景区是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主打旅游品牌,但却直属于管涔山国有林管理局下设的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辖,无权干涉芦芽山景区的一切事务。而芦芽山景区由于各方面的压力与制约,无力改变景区落后的面貌:登山的石阶不规范,随意堆砌;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经费不足;道路多年不予修缮,目前已破烂不堪,行车困难;出租马匹的商贩随处可见,混乱不堪。

2)万年冰洞形以制冷机制最强、冰储量最多而位列全国仅有的九个冰洞之首,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期,距今约三百万年,极具科考价值。为了保护景观,应冰洞限制每日参观人数,但这系项措施好象并没有真正地实行过。目前已有一些冰柱开始融化,过多的游客对冰洞景观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荷叶坪景区也是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主要景区。但自2001年后,却由五寨县旅游局开发管辖。由于盲目开发建设,大量游人甚至不少车辆都进入草甸内,丢弃的垃圾和动物的粪便随处可见,致使草甸被破坏、水土流失逐年加剧。

4)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内还有许多奇特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如情人谷、汾河源头、古栈道等,但都是由宁武县旅游局、宁武县水务局等单位所管辖。这些景区由于开发单位急功近利盲目开发,许多景点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些景点的生态环境已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

2.2.2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开发中的问题。

1)缺乏科学合理的旅游发展规划,盲目开发建设。在景区或林区内,存在乱砍乱伐现象,加之旅游景点的开发,周边地区矿产开采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都会使当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2)生态旅游区的企业和个人在经营中不考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出现大肆招徕客源、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不良现象。

3)生态旅游区归属不清,管理混乱。整个公园分属多个部门,其自身的管理机构没有实权,无法真正发挥其职能,造成对环境不同程度的破坏。

4)发展生态旅游的资金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5)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尚短,缺乏既懂生态学和旅游学知识,同时又能正确理解生态旅游内涵的专业人才。

6)开发生态旅游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7)旅游者的环保意识淡薄。在自然环境中,游客缺少对保护生态资源的责任感。

3.1与各级部门积极进行协调,充分发挥森林公园的各项职能作用。

森林生态旅游是一种融科普教育型、特色参与型、运动休闲型旅游于一体的高雅娱乐方式。正因如此,森林公园必须把加强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放在首位。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应积极和当地各级政府部门进行协调,取得对景区的管理权。在政府宏观政策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森林公园的管理职能作用。

3.2对景区发展做科学合理的规划,避免盲目建设。

森林公园开发生态旅游需要制定一个开发合理、滚动发展、永续利用的总体规划,以避免盲目地随心所欲地进行粗放式的开发。否则,必定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导致一些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的损坏与浪费。

3.3多方位筹集资金,加强公园基础设施建设。

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加大资金筹集范围,积极与当地政府及非政府组织协商谋求共同发展的道路、或采取股份制、或主动与有意从事发展旅游业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合作等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从而逐步改善公园旅游的基础设施状况。

3.4引进专业人才,提高员工素质。

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需要积极引进一批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并开展职工专业知识的培训工作。实行竞聘上岗的人才竞争机制,以提供管理队伍的综合水平。

3.5加强管理和规范各种经营行为。

制定规范的行业标准和严格的规章制度以杜绝恶性竞争和欺客、宰客的现象发生,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还景区一个宁静而和谐的环境。

3.6加强旅客的环保教育。

要塑造“负责任的旅游者”,可以通过。

1)管涔山景区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开展各种环保活动,如拾垃圾,认养树木,设立环保提示牌等等。

2)通过导游或宣传手段对旅游者进行教育。倡导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不乱扔赃物,使用环保包装物等。

3)通过法规、法律、制度等手段对旅游者行为进行制约。

4)通过技术手段加强对生态旅游者的管理。

森林生态旅游是一个以发挥森林的生态性、社会性和经济性功能为宗旨,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合理配套的综合型产业。它将旅游开发和社会发展相结合,注重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可极大地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实现山绿、水清、人富的目标,就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措施,使政府部门、旅游业者、游客和旅游地所在社区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使生态旅游的观念深入人心,并落实到行动中去。这正与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林业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相配套。而且,还可以帮助贫困林场、山区的群众脱贫致富,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提要]目前在中国互助旅游发展才刚刚起步,大多数互助旅游者在网络上建立联系,从而实现互助旅游。这种旅游方式除了更加的自由、自主外,而且非常的经济,同时能够充分融入到当地的生活中去。本文以互助旅游网站发展为线索,重点研究分析互助旅游网站现状及面临的发展障碍,并提出建议,以期促进互助旅游网站健康发展。

互助旅游网站的产生及发展。

当今世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完善的今天,人们在满足生存基本需求之外,更加注重精神需求的满足。旅游者的这种需求的变化同时会导致旅游活动方式及其发展的变化,互助旅游应运而生。互助旅游就是将本来互相不认识的一些人通过互联网来进行互相了解、熟悉,并且协商交换各自的家庭居住空间和必要的配备设备,或者约定相互提供旅游服务,从而达到节省旅游费用,提高旅游质量等目的。

互助旅游的出现吸引了目前众多年轻人以及爱好旅游的人群,互助旅游网站更多成为一个不同城市旅游者的交际圈子。国外互助旅游的平台出现的较早,例如couchsurfing,虽然它也吸引了不少国内的旅游者,可是国外沙发客互助旅游网站毕竟是全英文交流,受语言的限制,沙发客网站在中国还只是小众享受。

年国内终于有了一家自己的互助旅游网站。创始人是苏州的一个网民叫做仲一,2015年仲一在互联网上看到一条改变他人生的信息国外盛行一种城市或居家互换旅行,居民可以给旅游者提供住宿和早餐,而旅行者则与他们分享旅行快乐。这种新颖实惠的旅行方式让仲一产生了灵感,2015年4月,仲一的个人网站游学中国出现在了网友的眼前。仲一把自己欲寻求互助旅游的想法发布出去,也邀请全国各地的网友都来参与互换旅行,并且坦诚的公开了自己的个人信息。仲一的100天互助旅行,周游了全国16个省的31个城镇村寨,结识网友上百人下至16岁,上至66岁旅游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旅游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所到之处全部由当地网友接待,除去交通费和景点门票,整个旅游总计花费才3,000多元,成了一次在当时看来难以想象的周游。信息的真实性吸引了网友的注意,一将这种旅行方式称之为互助游,意思是互相帮助、互相接待来进行的旅游活动。随后,又创建了一个与网友以交换方式进行旅游的网络平台仲一互助旅游论坛,提出每个人都是一道风景的口号鼓励更多的旅游爱好者尝试互助旅游,于是这种新鲜的出游方式逐渐被大家所知。2015年6月,仲一创办仲一互助旅游网络技术公司,开始对互助旅游进行专业化宣传推广。互助旅游网站在运作模式上大致相同,如仲一互助旅游网、中国互助旅游网、u客旅游互助网等都主要是以论坛发帖的方式来运作。

互助旅游网站发展面临的障碍。

随着各种互助旅游网站层出不穷,已经有少量的互助旅游网站发展较为成熟,但由于互助旅游在我国发展仍然属于起步阶段,规模都不是很大,真正参与的人数相对来说比较少,在其探索发展和运营过程中都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安全问题。根据网上在线问卷调查显示,61%的互助旅游者认为目前互助旅游网站在安全性方面还做得不够完善,33.5%的互助旅游者认为目前的互助旅游网站缺乏具体的信誉等级,还有5%的旅游者认为还存在一些其他的问题。

信任问题。通常旅游者们在网络平台上发布的信息,但是难以全面或正确地进行认证,虽然现在许多网站都要求旅游者们将自己平时真实的生活信息拿来和网友分享交流,从而产生信任,但是网络本身毕竟是虚幻的,对于互助旅游,目前的网络平台没有具体的信用度和经验值,导致一些旅游者对互助旅游望而却步。

各方的权利和义务问题。在活动的组织上,很多都是网友自发组织的,网站的管理人员只是对帖子管理,没有深入到旅游者的活动当中,因此在旅游活动中,许多事项没有明确的规定,如接待费用是否aa制;接待的网友是全程陪同旅游还是只是部分陪同;接待方的地主不是与你进行互助的网友等,诸如此类的矛盾导致双方主体产生违背互助旅游初衷的不愉快经历。

提供的附加服务还不够完善。互助旅游的配套服务体系的`缺失导致互助旅游的质量大打折扣,如发生纠纷没有具体的反馈投诉机制;旅游者景点、地主接待状况等级不明确;网络社区安全无法保证等。

缺少专业旅游服务机构。互助旅游包括网络、旅游两个方面的内容,所以在网络运营的同时需要专业的旅游服务机构提供一些专业化的服务,例如可以为旅游者提供导游、线路设计等从而让旅游者的旅途无忧,同时,还可以提供保证金制度,让招待您的沙发客交保证金给第三方机构让其代为保管,在旅游体验结束后返还,如果一方违约则将违约方交纳的保证金交给受害方等等一些类似的措施。目前的一些互助旅游网站提供这些专业服务的项目相对来说还比较少。

网络社区的活跃人群比较固定。在互助旅游网站上,人们通过在论坛、bbs上发帖相互交流,而在这些论坛上比较跃,发帖较多的都是一些固定的人群,其他一些会员仅仅发过一次就再没有活动过,很多用户都只是随便看看帖子等,而没有什么能够刺激他们加入、融入进去。目前网站还缺少吸引新的注册用户来网站交流发帖,在扩大活跃人群方面还没有一定的措施。

互助旅游网站发展对策。

许多互助旅游网站的开设目的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盈利,有的是个人兴趣,网络市场相对来说比较的混乱,因此需要相关法律保障部门的关注,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规范网络社区、正确引导互助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三是引入保险机制为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事故的发生,减少消费者的损失,可以采取保险机制,与保险公司和中介服务机构合作,提供诚信保险、旅途保险等等,从而保障互助旅游者的利益。

明确和规范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与互助对象确认互助细节。如果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旅行目的地,那么可以通过网站选择感兴趣的互助对象进行交流。在达成互助意向之后,来访者需要向地主说明自己的行程安排及帮助需求,地主需要告知来访者自己所能提供的帮助。到达时间、是否需要接机、住宿安排、旅行线路等环节应在出发前得到确定,从而减少旅途中产生的争议和矛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1]l.d.彻纳东尼,m.麦克唐纳.创建强有力的品牌.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

[2]王新新.新竞争力.长春:长春出版社,2000.

[3]余鑫炎.品牌战略与决策.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4]陈放,谢宏.品牌策划.北京:时事出版社,2000,1.

[5]艾丰.中国品牌价值报告.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6]刘佳,从可口可乐看企业品牌塑造.黑龙江对外贸易,经营之道.2006.6:144.

[7]许喜林,吴文国.品牌之道:品牌建设9s模式及其应用.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8]何心展,俞丽敏.我国企业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7.2:15~16.

[9]康晓光.中国企业品牌建设的困境与突破方向.深圳大学学报.2006.5:03~05.

[10]相晓冬.品牌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品牌视点.2006.6:22~25.

[11]何忠保,何飞云.民营企业品牌塑造探析.商场现代化.2007.3:136~138.

[12]郑昭,丁轩.民企成长与品牌战略.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13]李月华.论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的区域化策略.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

[14]徐丽瑛,李正良.中小企业品牌塑造误区与对策.企业管理.2006.10:1~3.

[15]谢付亮.品牌策划的五大关键点.中国质量与品牌.2007.6:53~55.

[16]田双全,陈永丽.我国民营企业品牌塑造之战略选择.enterprisevitality.2002.12:43~45.

[17]刘峻松.品牌三藏:中国本土化的品牌观.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18]苏勇,林展圣.中小企业品牌战略.当代财经.2006.6:63~65.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1]陈丽荣.不同类型旅游者体验质量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安徽师范大学,2007.

[2]黄向.旅游体验心理结构研究.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4]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8]姜玲玲.大学生自助旅游体验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10.

6.大学生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7.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全)。

8.学位论文参考文献。

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尤其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其撰写过程连接着理论与实践两头,应引起学校和学生的高度重视。就业压力、训练缺失、指导乏力等原因造成了旅游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下滑,引发了社会对高校教育的质疑。依据控制理论的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反馈控制过程,可以通过设置合理的教学课程、构建有效监督机制、优化论文评价标准等路径来设法提高旅游管理本科毕业论文的質量。

作为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毕业论文是对学生大学所学专业知识的集中检验。在学生、教师、学校、社会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教与学两个方面都对毕业论文撰写的重视程度有所弱化,旅游管理乃至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普遍不高[1-2],这引发了人们对本科毕业论文“存”与“废”的争论[3]。为了提升旅游管理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需要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的实际情况,从事前、事中、事后等控制路径的各环节对毕业论文的教与学进行改革。

毕业论文的写作体现了对学校教育与学生学习的双重检验,在高校教育、教师教研、学生成长、社会服务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一)毕业论文是体现学校教育水平的重要环节。

毕业论文的教学反映了学校的综合能力,关系到学校的社会影响和长远发展。根据我国关于学位授予的相关规定,申请学士学位,一般需提交学位论文、毕业设计或其他毕业实践。我国学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授予,很多高校的本科毕业论文,尤其是经管类毕业论文,一般是以专业实习等毕业实践活动为基础开展的,所以,毕业论文的教学成了高校本科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学生的毕业论文水平反映了学校的教育水平。同时,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和应用性强,在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必然要求学生要深入社会、深入实践,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与社会打交道的能力。因此,毕业论文教学是检验高校能否有效引导学生走入社会探索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学生能否深入旅游行业一线、把握问题的实质、提出有效对策,既是学生能力的体现,也是学校教育水平的反映。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毕业论文写作是一个过渡过程,是学生从学生生涯到社会生涯的过渡。学校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还应力求完善学生的人格、及时转换学生的社会角色,毕业论文教学也是学校是否同等重视知识教育和人格教育的检验场。

(二)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举措。

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旅游管理本科一般学制四年,修业三至六年),按要求学生要掌握通识课程(如大学英语、法律基础等)、基础课程(如高等数学、管理学、经济学等)、专业课程(如旅游规划学、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等)、实践课程(如军训、专业实践)等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能灵活运用,这些课程的学习为毕业论文的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旅游管理专业所学科目多具交叉性质,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可以看出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还可以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旅游学、管理学、经济学、地理学、心理学、数学等知识的能力。旅游管理毕业论文研究对象多为景区、饭店、旅行社、会展、导游、旅游者等,这些都需要与社会实际情况相结合,在问卷设计、实地调研、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学生需建立起与社会的联系,懂得如何同社会打交道。毕业论文的撰写,训练和检验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文字组织能力、思维拓展能力,以及数据获取和材料分析能力,这些都是学生将来服务社会所不可或缺的能力。

(三)毕业论文是反映教师指导能力的重要平台。

大多数高校的旅游管理本科毕业论文都实行教师指导制度,要求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论文的撰写工作。教师对毕业论文指导的各个环节,既是对教师科研学术水平、教学技术方法、因材施教能力的检验,又是推动教师成长的良好平台。从某种程度上说,毕业论文工作,实际上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论文选题阶段,教师就自己的学术方向和专长,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选题或给自拟题目的毕业生以专业性的建议,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选定课题。此过程既反映了教师的科研设计能力,也催生了教师的学术主动性。在后续的论文写作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很多技术上、学术上的问题,指导教师需要不断扩充和提高自身的知识及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获得高质量的论文成果。另外,很多情况下,指导教师会成为学生踏入社会的启蒙导师。教师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科研作风会被学生所效仿,教师表现出的断章取义、学术急躁亦会影响学生。所以,毕业论文不光是学生的考场,还是教师言传身教的考场。

从控制路径上看,旅游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控在事前、事中、事后都存在着相关教学课程比较缺乏、学生对毕业论文不重视、教师指导不力以及教学评价流于形式等问题。

(一)缺乏必要的教学课程。

毕业论文的写作需要一定方法及技术手段的支持,掌握有效方法、先进技术、可行手段是提高毕业论文写作质量的前提保障。但是由于缺乏相关课程的设置,学生无法系统获得有关毕业论文写作的研究方法及技术手段。写作毕业论文时,学生需要一定的“路线图”来指导自己完成工作任务,这个路线图”可以由一些课程清晰地绘制出来,如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文献检索与阅读、论文写作训练等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能为旅游管理毕业生提供规范的论文写作流程和技术技巧的指导。实践证明,掌握一定的文献搜索技巧、文献阅读策略以及懂得科学研究方法的毕业生,在论文写作中就越容易上手,写出的论文的质量也相对高一些。遗憾的是,目前国内许多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都没有在本科阶段设置与毕业论文写作相关的系统课程。

(二)写作与指导的不协调。

从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看,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学生自身的问题,另一个是教师指导的问题。很多旅游管理本科生对毕业论文的写作不够重视,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写作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这导致毕业论文质量不高。一方面,现在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很多学生进入大四阶段就开始找工作(有些大三下学期就已开始),他们的大量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做简历、找工作、准备考试和奔波面试上,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畢业论文的写作上。另一方面,考研复习也几乎与毕业论文写作同期进行,考研压力的增大,使部分学生不得不在考研上投入更多的精力,这就减少了他们对毕业论文的投入。时间上的冲突和精力的有限,使这部分学生选择了牺牲毕业论文的质量来换取一个心目中认为的“好前途”。

大多数高校教师还是习惯于直接的教学方式,讲解和示范成为教学的重点,学生多为被动接受,这样长期以往会降低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这与毕业论文写作需要学生具备探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背道而驰,必然会导致毕业论文质量的下降。再者,很多高校师生比失调,教师动辄指导20名毕业生,而且出现了很多跨几个专业指导的情况,在专业相关性很弱时,指导教师的指导显得力不从心。同时,教师还要完成大量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无法投入更多的精力来面对面地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教师与学生都无法协调好自己的时间与精力,这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毕业论文质量的下滑。

(三)教学评价的流于形式。

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很多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从开题到完稿与指导教师沟通的次数屈指可数,甚至出现指导教师想了解学生写作情况却找不到学生的现象[4]。虽然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写作过程及论文最终结果都需进行教学评价,但由于在论文写作中,指导教师无法全程跟踪,对学生论文写作的相关工作量(如市场调研、数据获取等)是否真实完成的情况无法完全掌握,导致指导教师只能依据最终的论文成果来作为评价的对象。论文是否能通过这关系到学生能否毕业,故此时教师往往降低评价要求,以便使学生能顺利毕业。另一方面,评价是需要有标准的,而毕业论文写作的选题、资料搜集与整理、数据分析运用、研究方法选取和框架搭建、论文成型、答辩等各个环节几乎都缺乏有效的考核指标,评价标准模糊或缺失,这导致论文评价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强,最终师生双方都倾向于认为以“答辩”为终结的旅游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只是形式上的需要[5-6]。

毕业论文作为教学环节,需要有一条清晰的质量管理控制路径。按照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反馈控制的路径对毕业论文进行管理,可以使毕业论文写作的各个环节得到质量保证,从而使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成为可能。

(一)前馈控制——设置课程,预先训练。

前馈控制,是在工作正式开始前对将来可能产生的偏差进行预测并采取防范措施,将可能的偏差消除于产生之前[7]。显然,前馈控制的控制行为发生在执行计划的行动或问题出现之前,这就需要观察那些作用于系统的各种输入量和主要干扰量,分析它们对系统输出的影响,在不利影响产生以前,通过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消除偏差。旅游管理本科毕业论文的前馈控制,需要找出相关的各种作用变量和干扰变量,采取事前措施保证论文撰写的顺利进行。事实证明,前馈控制是最有效和最节约的控制。在毕业论文开始撰写之前,对影响毕业论文的相关因素进行预测和适当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毕业论文撰写的效率。

从学生的角度看,前馈控制的重点应放在提前让学生懂得毕业论文撰写的意义、撰写方法、获取帮助的途径等方面,总而言之就是让其明白为什么写、怎么写、如何有效完成毕业论文。所以,毕业论文撰写中的前馈控制可以通过合理设置相关课程,使学生系统掌握毕业论文撰写的相关技术和知识,并以课程论文、学期论文、专题论文等形式进行预先演练,减少其以后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的盲目性和无助感。

在毕业论文相关课程的设置上,要抓住学校特点和旅游管理学科的性质进行合理安排。可以从大二时就开始设置文献检索与阅读课程,逐渐让学生接触论文写作的相关知识。同时,结合旅游管理应用性强的特点,安排旅游市场调研、旅游企业考察、旅游者调查等实践性课程,让学生积累田野调查经验。在随后的各个学期中逐渐安排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术论文写作训练等小型课程,配合安排各种专题研究,使学生逐渐熟悉和掌握论文写作方法,为将来的毕业论文写作打好基础。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接触论文写作的时间提前,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了学生毕业论文时间投入不足的问题。

(二)同期控制——监督指导,分类推进。

同期控制的特点是在工作进行过程中,一旦发生偏差,马上予以纠正。同期控制的重点内容是监督、指导、纠偏。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着写作和指导两方面的过程作业问题。为此,应根据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建立写作过程中的监督指导机制。

毕业论文的撰写涉及选题、开题、期中检查、完稿、答辩、评审等环节,各个环节都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过程中要把学生的写作与教师的指导紧密协调起来,形成有效的监督指导机制,使教师和学生都能有效投入到毕业论文工作中。毕业论文的同期控制,要从高层设计监督—沟通—指导机制,以教学和科研为平台构筑监督措施,从学校层面要求指导教师定期与学生交流,了解论文撰写进度,并给予适当指导;要求学生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论文撰写情况,明确各阶段的任务,保证按质按量完成论文撰写。所以,在选题时就应结合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设置选题方向,具体题目的确定应给学生充分自由,让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同时指导教师要给出优化建议。在以后的撰写中,应以“关键点控制”的方式,对各个环节的关键节点实施师生间的有效沟通,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同期控制中经常出现的“瓶颈”问题,可以借助教学科研平台的力量,以头脑风暴的方式解决。

旅游管理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需要大胆创新。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对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会展项目的策划、旅游景区内项目设置等十分感兴趣,也可以采取分类推进的措施,指定具有相关实践经验或教学科研项目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让此类学生选择相应实践性强的毕业设计,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又丰富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内容[8]。将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与教师的教学科研紧密联系起来,兼而顾之,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协调指导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的问题。对于科研或社会服务任务繁重,实在无法抽出足够时间指导学生撰写论文的教师,学校可以出台政策,减少或免去其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任务。

(三)反馈控制——优化标准,总结经验。

反馈控制是一种最主要也最传统的控制方式,其控制作用发生在行动之后,其特点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行动结果上,并以此作为依据改进下次行动的质量。反馈控制的过程从比较开始,找出实际工作与计划的偏差并分析原因,然后予以纠偏。对于毕业论文而言的反馈控制,需要用一定的标准加以比对,考虑到本科生的层次,不宜以过高的学术要求作为评价标准。

优化旅游管理本科毕业论文的评价标准应以发掘“闪光点”为思路进行设置。首先,结合旅游管理的培养方向考查其选题是否恰当。在分类指导的前提下,对有一定功底的学生鼓励其选择学术性较强的课题展开深入研究;对有“设计”思想和实践能力的学生鼓励其选择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毕业设计。其次,考查其材料运用及观点的合理性。材料是为支撑观点用的,在保证材料真实性的基础上要能证明观点,鼓励学生多做田野调查,用事实说话。观点可以有争议,但论文中的观点需有论据支持,有说服力,对毕业设计也应有模型提供。再次,考查其结构的逻辑性。框架搭建在逻辑上应能很好地体现论文的观点和要解决的问题。最后,考查其文字驾驭及规范遵循情况。对文字通顺程度、格式规范情况等细节问题也应加以关注。这几项标准中的任何一项能有“闪光点”都应加以鼓励,当然对于有实际创新(如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数据创新等)的论文,应给予充分肯定,保护其论文写作的积极性。

为了使论文答辩不流于形式,应将这些评价标准体现在答辩过程中。学校应结合实际,在教学管理上实行必要的“二次答辯”制度[9],对不符合要求的、未达到一定标准的论文限期整改,参加“二次答辩”不合格者不授予学位证书。每次的论文答辩季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十分忙碌的,但不能忽视经验的总结,专业教师应将旅游管理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分类统计,找出在选题、材料调研、观点论证、逻辑结构、文字规范等方面的欠缺,制定修正计划,在以后的教学中予以重视。

旅游管理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的三个环节是环环相扣的(见图1)。通过设置课程和演练获得前馈控制信息,以对信息的分析为依据对事前和事中活动采取预测性纠偏措施;撰写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分类指导和师生及时沟通获得同期控制信息,据信息结果是否达到计划要求实施相应的纠偏措施;以论文评价的结果及相关经验的总结获得反馈控制信息,采取相应措施改善下一次的前馈控制及同期控制。

旅游管理本科毕业论文的教与学需要学校上下各个环节的配合。从教学设置开始,为保证学生能提前做好相应准备,应从培养方案入手创建合理的毕业论文相关课程,使学生能提前接触相关训练,这样学生在之后的毕业论文撰写中就不会显得手足无措。在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应以教学和科研为基础,构筑有效监督指导机制,实施分类指导,让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保证学生写作的投入和教师指导的尽责。在评价环节上,要有切实可行的论文写作评价标准,考虑学校特色及本科生实际情况,设置相应客观的评价标准,并重视经验的总结,以便在以后的教学循环中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9]高青,冷秀丽。文科生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院级管理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8):9-10.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3、旅游景区发展与保护问题思考。

4、有关我国旅游消费问题的研究。

5、自助旅游发展与管理。

6、农家乐旅游发展研究。

7、旅行社管理中导游工资机制改革研究。

8、旅行社管理中的难点与对策分析。

9、饭店企业员工流失现象剖析及对策研究。

10、饭店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创新。

11、饭店如何进行商务旅客客源开发。

12、导游职业道德缺失的防范与控制。

13、旅游服务人员的挫折与心理保健。

14、新的放假制度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

15、旅行社旅游线路设计研究。

16、饭店经营管理发展趋势分析。

17、试论饭店企业的客源市场定位。

18、谈人力资源管理在饭店中的作用。

19、论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和新趋势。

20、论旅游策划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

21、试论当今酒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得”与“失”

22、如何正确处理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23、入世后旅游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24、旅游企业经营效益评估方法的创新。

25、旅游业风险的控制与回避。

26、计算机技术在旅游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27、浅析现代酒店安全管理工作的特点。

28、酒店人力资源外包管理存在的问题。

29、浅谈云南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30、论旅行社对散客的服务方式。

31、浅谈导游讲解对旅游景区形象的影响。

32、论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

33、旅游网络预定系统的.战略研究。

34、文化旅游与文化市场建设。

35、谈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36、浅谈旅游信息在经济决策中的地位及其开发利用。

37、关于旅游对环境影响问题的思考。

38、浅析影响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因素。

39、整体产品观念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40、旅游业的经济功能及其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41、论旅游服务的国际标准及我国的接轨方式。

42、论自然保护区旅游的持续发展。

43、论旅游景观的视觉形象及其对景点开发与经营管理的意义。

44、论风景旅游资源开发中的视觉影响问题。

45、关于商用旅游信息系统的总体构想。

46、旅游与社会互动关系初论。

47、旅游动机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

48、论导游的品质对服务的影响。

49、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

50、旅游发展对风情民俗资源的消极影响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针对本专业实践性较强以及毕业实习的特点,改革传统毕业论文侧重于理论研究的现状,本届毕业论文选题要求每位同学用所学旅游管理理论结合温州旅游发展及实习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案研究.从个案出发对温州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典型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归纳,给出理论解说及政策建议等.

二,选题模式及方向参考。

1,温州酒店业服务质量问题研究——以××酒店为例。

2,温州酒店业员工流动率过高现象研究——以××酒店为例。

3,温州休闲餐饮发展研究。

4,温州快餐业发展现状研究。

5,温州旅行社业经营现状研究。

6,温州餐饮市场发展研究。

7,温州酒店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8,××酒店前厅管理研究。

9,××酒店客房管理研究。

10,温州旅行社价格竞争策略。

11,旅行社合作模式探讨——以温州“千人团”现象为例。

12,旅游社联合体研究——以温州“八方旅行社联合体”为例。

13,从欧洲嘉年华登录温州看温州主题乐园发展方向。

14,温州餐饮连锁经营研究——以××餐饮连锁经营为例。

15,温州江滨路酒吧一条街现象研究。

16,温州旅游节提升战略研究。

17,温州会展研究。

18,温州周末旅游市场研究。

19,瓯菜创新与发展。

20,温州各主要景区个案研究。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毕业论文提纲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的价值。

1.2文献综述。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研究现状。

1.3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2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基础。

2.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2.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与特征。

2.2.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

2.2.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活态性、群体性、传承性)。

2.3相关理论。

2.3.1旅游人类学理论。

2.3.2旅游社会学理论。

2.3.3可持续发展理论。

3徐州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3.1徐州剪纸的旅游资源赋存情况。

3.1.1徐州剪纸的种类。

3.1.2徐州剪纸发展现状。

3.2徐州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3.2.1种类繁多,品位较高。

3.2.2参与性强,体验空间大。

3.2.3娱乐性强,休闲功能完备。

4徐州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

4.1徐州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及问题。

4.1.1徐州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

4.1.2徐州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4.2徐州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必要性与可行性。

4.2.1徐州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4.2.2徐州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可行性。

(1)徐州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区域旅游资源。

(2)徐州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类型定位。

(3)徐州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价。

4.3徐州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原则。

4.3.1原真性、整体性开发原则。

4.3.2可持续开发原则。

4.4.3依法开发、协调合作原则。

4.3.4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4.4徐州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总体构想。

4.4.1徐州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理念构想。

4.4.2徐州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设计构想。

4.4.3徐州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构想。

4.5徐州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模式。

4.5.1剪纸工坊开发模式。

4.5.2民俗产业开发模式。

4.5.3剪纸博物馆开发模式。

5徐州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保障机制。

5.1政府。

5.2企业。

5.3物质载体。

5.4当地居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3.旅游企业成本控制途径。

4.计算机技术在旅游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5.旅游行为激励机制的建立。

6.我国旅游商品市场失灵的原因分析与科学规划。

7.对导游员从业行为规范的设想。

8.旅游企业形象塑造的必要性与对策。

9.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饿意义与策划。

10.旅游景区品牌化经营策略研究。

11.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国外旅游市场开发的思考。

12.节假日旅游的动员与组织。

13.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

14.湖南省导游员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15.对湖南女子大学毕业生心理压力的调查分析。

16.旅游者旅游动机浅析。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摘要:旅游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其微观主体的旅游企业对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有效利用承担重要责任,实施生态管理是旅游企业的必然选择。本文从旅游企业的生态属性入手,分析了旅游企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构成及特点,并指出了旅游企业实施生态管理的相应策略。

关键词:旅游企业生态管理生态经济系统。

旅游业的发展因其对自然资源高度的依赖性,对生态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旅游活动对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被重视。作为旅游经济的微观主体的旅游企业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利用承担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当今社会经济结构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外向型的旅游企业将首先面临这一挑战,实施生态管理不仅会给旅游业带来新的活力,也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旅游企业生态管理是指旅游企业运用经济、技术、法律等手段,通过对企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调节、控制,以提高旅游企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生产能力,从而进一步增强整个生态经济系统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实现旅游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活动。旅游企业生态管理的本质,是要使旅游企业的整个生态经济系统达到充分的开发利用,以满足经济增长的需求却不超过系统平衡所允许的阈值,核心是使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旅游企业的生态管理不同与一般的企业管理方法,它是一种管理理念,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系统工程。

旅游企业的生态属性。

(一)流:资源利用开发配置的生态问题。

旅游业具有高度的行业关联性,它是通过与同业竞争者、供应商、顾客、政府、社区、学校、社会公众、其他行业和企业等利益相关者之间连续进行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流等来维持其新陈代谢的。占用大量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能源和排放大量的废弃物并产生污染是旅游企业的基本属性,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就在于短浅的资源开发行为和低的资源利用效率。旅游企业对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不仅要考虑各种“经济流”,更应关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流”,正确处理好各种“流”的关系和影响,必须通过资源的有效开发配置来实现。

(二)网:生态系统的成员与关系结构问题。

旅游活动和旅游业所依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互相依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种网络结构。而企业环境是一个通过各种复杂的物理网络、管理网络、文化网络和关系网络交织而成的超维人文空间,在旅游企业生态经济系统中企业的关系是互动网络式,保持网络的畅通和各网点的协作,正确处理生态系统成员的关系与结构是旅游企业实行生态管理的本质要求。

(三)序:生态系统的功能问题。

一个和谐的生态经济系统必须具备良好的配置、价值和还原缓冲功能,具备自组织、自催化的竞争序主导生态经济系统的发生与发展,以及自调节、自抑制的共生序保证生态经济系统的持续与稳定,而这一切的关键取决于组织和人的经营、管理、控制行为。旅游生态经济系统是在自然生态系统基础上,通过人类的旅游活动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与改造而建立起来的自然与人类的复合体系,在此体系中,企业之间的竞争同样遵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生态法则。旅游企业通过实施生态管理,更好地认识竞争与共生的矛盾关系,才能建立起良好的竞争序和共生序。

旅游企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构成及特点。

(一)旅游企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构成。

旅游企业生态经济系统是由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构成的复合系统,系统中各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自然生态系统与环境是维持和发展旅游企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基础和前提,是旅游者旅游的主要对象物,也是当今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因此构成了旅游企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主导因素。经济系统是维持和发展旅游企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保证,是旅游企业经营目的所在,也是现代旅游活动的本质。社会系统是实现旅游企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保证,是旅游者、旅游企业社会价值的体现,是旅游这种生活方式之所以流行的原因。旅游企业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多级多要素系统,其各级各类子系统都包含了众多的构成要素,各要素间产生物质与能量的交流和转换。

(二)旅游企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特点。

1。对生态资源的高度依赖性。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旅游业对自然资源有高度的依赖性,神奇的自然景观、优美的环境、丰富的历史遗存,无不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作为经济单元的旅游企业需要消耗大量的生态资源,而资源的有限性要求我们要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作为其发展的宗旨。生态资源既是旅游业产品的重要组成,也是旅游企业发展的动力基础。

2。旅游容量的有限性。旅游业并非无污染的产业,由于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旅游区生态环境退化乃至失去旅游吸引力的事例屡见不鲜。我国一些自然保护区出于单纯的经济目的,热衷于旅游、餐馆、游乐等设施的投入,大兴土木,旅游地生态环境的退化对旅游规划与管理提出了挑战,如何将旅游的发展建立在生态安全、经济合理的基础上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般认为旅游容量由自然环境容量、人工环境容量、社会环境容量三项组成。无论哪一种容量,均是数量有限的,即存在不能超越的阈值。

3。生态经济系统的脆弱性。旅游企业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实现,需要严格的科学规划和管理。因为旅游经济活动使系统的抗干扰和自恢复能力相对较弱。而从旅游产业的自身特点来看,旅游需求与供给受到来自于客源地和目的地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特别是旅游需求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给旅游经济和社会系统的健康运行带来困难,也给旅游业严重依赖的生态环境带来周期性破坏。旅游业发展的自身高弹性与其生态系统结构的不稳定性共同决定了旅游企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脆弱性特点。

4。系统功能的多重性。旅游企业生态经济系统是由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构成的复合系统,该系统具有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的多重性特点。旅游企业通过提供服务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的旅游生态系统又能使其具有生产生态产品、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持地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减缓甚至消除环境污染、减少自然灾害、保持人类生存环境稳定、健康等生态功能。生态功能的维持和发展是实现旅游经济功能的前提和保障,旅游经济功能的完善为生态功能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持,也是优化旅游社会功能的重要途径。

旅游企业实施生态管理的相应策略。

(一)培育生态理念。

旅游企业生态管理理念应包括生态战略理念、绿色营销理念、“清洁生产”理念、生态财务理念、生态文化理念等。旅行社是联系旅游者与旅游企业的纽带,在了解需求及指导供给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树立和营建绿色营销观念是旅行社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生态理念;饭店属高消费场所,必然占用消耗大量资源,转变经营观念、创建绿色饭店是旅游饭店的持续经营之道;旅游景区作为旅游者的目的地,按照生态产业园的设计思路对景区进行规划设计及管理,是景区实现生态管理的首选策略。

(二)构建旅游企业生态管理运行机制。

1。健全企业生态管理组织。合理的组织结构是管理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生态化的组织结构应以提高生态效率为目标,在企业内部强调生产过程的循环,在外部建立生态链的网络关系,设法改变传统的金字塔组织结构模式,推行扁平化组织结构模式,实现信息交流的多元化。通过建立生态运行经理制,把生态理念贯穿于管理组织网络之中,使管理更趋灵活有效。在质检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设立生态管理监督机构,使之成为生态管理的重要部门,保证生态管理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2。强化企业生态管理制度。完善的制度是实施生态管理的有力支持。企业制定的经营管理方针之主要内容应为企业对污染防止和各种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及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承诺,建立评审生态指标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制定符合生态要求的操作规程,并将其渗透到各项业务活动之中。积极加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将iso14000作为旅游企业实施生态管理的一个基本框架。

3。完善企业生态管理激励机制。良好的激励机制是生态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通过各种激励方法使全体员工参与整个企业的生态管理活动。如建立生态管理经济责任制,将生态管理指标与管理者经济利益直接挂钩;通过设立生态管理奖励基金鼓励员工,成立生态技术革新小组,奖励创新成果;制定生态目标,实行全员考核制度,实现由全体员工参加的、全过程的全面生态管理。

(三)对生态资源进行数字化管理。

信息化技术已推动生态系统管理进入了数字化管理的时代。将记录资源生态系统要素的信息转化为按一定准则且规范排列的数字信息,就形成数字资源生态系统。其意义在于:建立了不同资源层面的空间相关,构造了反映同一资源层面动态变化模式,有利于我们尽量用服务来替代能源和物质的消耗,做到既按顾客之需调节能源的供应,又确保能源的合理配置和节约对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控制;生态资源的数字化管理促使旅游资源的生态特征可视化,给管理人员提供了对生态经济进行定量分析的科学手段。

(四)激励供应商并教育引导消费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也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递进,一方面人们将更关注对自身有益的环境,另一方面社会将负担过度消费引起的负效应,因此旅游企业不但要适应这种变化,同时也有责任激励供应商、引导消费者向有利于生态经济平衡的方向发展。通过把新的环境准则纳入采购行为,要求供应商提供环认证证书,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向公众展示他们的环境承诺,对供应企业起到宣传广告作用;旅游企业对消费者的引导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向消费者提供有关生态产品、服务和企业生态经营的信息,引导消费者的购买方向。二是向消费者宣传、灌输、渗透企业生态产品、服务及企业生态理念,刺激和创造消费者生态需求。旅游企业可根据污染者付费、环境有偿使用、资源节省使用等原则制定产品和服务的生态价格来引导顾客的生态消费。

(五)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生态资源。

旅游企业的生态管理要从生产要素配置和利用转化为生态资源配置和利用,这将有利于企业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企业设计建造要充分考虑环境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第二,推进高科技在企业中的应用。通过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旅游产品销售网络化、设备功能的深度开发、能源系统的技术革新等措施,达到市场的充分扩大、管理效率的提高、能源的充分利用,实现资本内涵扩大再生产。第三,变人力资源为人才资源。必须加强人力资源再开发,通过有系统、有步骤的实施企业人员的招募、选择、培训及合理流动等,达到人尽其能、各得其所,使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源转变,进而实现人力资源合理、有效和节约利用,形成与其它资源的良性循环。

小结:

生态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管理形式,它的产生和发展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对传统管理思想的变革,协调好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关系是企业生态管理的核心所在,唯有实行生态管理,旅游企业才会拥有强劲的竞争力和长久的生命力。

金融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本文是在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的指导下完成。**教授担任**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不仅从事教学任务,还负担繁重的行政事务,他能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指导我,我十分荣幸也十分感动。在撰写论文其间,我从*老师身上感受到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精神,让我受益匪浅。*老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孜孜不倦的学者风范以及他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深深地影响和鼓励着我,使我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勤奋努力,奋发向上。特此对*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

同时,我要感谢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帮助和支持我的其他研究生同学及朋友,也感谢家人对我三年研究生学习的支持!

旅游管理系专业凤凰城实习报告毕业论文

关键词:酒店,前台接待,服务 。

目 录。

一、前言  ………………………………………………………………………2。

(一)实习单位,实习时间  …………………………………………………2。

(二)实习单位概况 …………………………………………………………2。

1、碧桂园企业文化 …………………………………………………………………3。

2、凤凰城酒店概况 …………………………………………………………………4。

(三)实习内容  …………………………………………………………… 4。

1、前台接待处职能介绍 ……………………………………………………………4。

2、大堂接待处工作流程 ……………………………………………………………5。

3、行政楼层接待处工作流程 ………………………………………………………5。

4、团体接待工作流程 ………………………………………………………………5。

二、实习主要收获和体会 …………………………………………………… 5 。

(一)实习收获  …………………………………………………………… 5。

1、沟通能力提高 ……………………………………………………………………5。

2、突发事件应变能力提高 …………………………………………………………6。

3、工作独立处理能力提高 …………………………………………………………6。

4、服务意识提高 ……………………………………………………………………6。

(二)实习体会  …………………………………………………………… 6。

1、自身不足与缺点 ………………………………………………………6。

2、就业前景 ………………………………………………………………6。

三、实习想法和建议 …………………………………………………………………7。

(一)想法 ……………………………………………………………………………7。

(二)建议 ……………………………………………………………………………7。

(三)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7。

1、经营方法问题 …………………………………………………………… 7。

2、员工管理体制问题 ……………………………………………………… 8。

3、解决方案 ……………………………………………………………… 8。

四、致谢 ………………………………………………………………………9。

引言:。

一、前言。

(一)实习单位,实习时间。

实习单位:广州市凤凰城酒店。

实习时间:2019年7月14日——2019年10月31日。

(二)实习单位概况。

1、碧桂园企业文化。

2、凤凰城酒店概况。

(三)实习内容。

1、前台接待处职能介绍。

(1)销售客房,接待住店客人,为客人办理入住登记手续,分配房间; 。

(2)掌握住店客人动态及信息资料,控制房间状态; 。

(3)制定客房营业日报等表格; 。

(4)协调对客服务工作。

2、大堂接待处工作流程。

(1)销售客房,接待住店客人,为客人办理入住登记手续,分配房间;

(2)为次日到达的团队以及vip客人提前准备钥匙,以及检查钥匙是否做得正确。

(4)为客人提供酒店内部部分问讯服务。

(5)接听部分客人来电,以及晚上8点后为客人提供客人预订服务。

(6)制作客房营业日报表等表格。

3、行政楼层接待处工作流程。

(2)为本田公司客人提前准备房间钥匙以下鲜花水果礼品单。

(3)为在行政楼层办理入住手续的客人提供问讯服务以及介绍酒店内部娱乐设施。

(4)制作行政楼层客房营业日报表以及饮料饮用报表。

(5)前台接待处物资管理。

4、团体接待工作流程。

(1)检查当日到达团体的房间钥匙是否正确。

(2)为团队客人快捷的办理入住手续。

(3)为团队客人安排次日早餐时间以及叫醒服务。

二、实习主要收获和体会。

(一)实习收获。

1、沟通能力提高。

2、突发事件应变能力提高。

3、工作独立处理能力提高。

4、服务意识提高。

(二)实习体会。

1、自身不足与缺点。

2、就业前景。

(三)实习想法和建议。

1、想法。

2、建议。

3、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1) 经营方法问题。

(2) 员工管理体制问题。

(3)解决方案。

致  谢。

赵倩雯。

2019年 十一 月 十 日。

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写作环节存在时间安排不合理、师生双方沟通不充分等问题,对此,广西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对本科毕业论文进行了相关改革,并针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设置“本科论文指导教师基金”、加强对指导老师的监督检查等建议。

旅游管理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旅游管理专业学习的重要实践性环节,也是大学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论文的教学环节,学生可进一步把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相结合,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好坏也是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对人才培养最终效果影响重大。但是,当前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环节中,存在着诸如论文写作时间短、选题宽泛、调研时间不足、师生沟通少等问题,毕业论文环节的教学改革工作势在必行。本文以广西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环节的改革与实践为基础,探讨了旅游管理本科生在写作毕业论文的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本科毕业论文是一个大学本科生四年学习的重要成果,也是体现他们学习效果和个人能力的重要方面。然而,一直以来,毕业论文写作环节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时间安排不合理。毕业论文写作一般都安排在大四的下学期,不仅时间短,而且很多学生在这段时间忙着考研或是找工作,并没有把精力完全放在论文写作上。

第二,师生双方沟通不充分。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常出现老师找不到学生,或是有些学生难得见几次导师的情况,这就导致了论文指导不充分的现象。例如,在选题方面,出现了有些学生的论文题目很宽泛,或是与专业培养目标不相符的情况,这就是师生双方沟通脱节的一个表现。

第三,写作质量难以保证。因为时间短,又面临找工作,因此,毕业论文的质量往往难如人意。如很多学生的论文都没有经过调研的环节,因此论证很空洞,缺乏论证数据。还有的学生甚至从网络或是其他途径摘抄别人的论文进行拼凑。

第四,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作用得不到体现。学生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可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总结自己在大学阶段的学习成果,对所学知识进行加工、创新,发展自己的创造思维,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能较快地适应相应岗位的实际工作或从事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但事实上,许多论文写完后,大多数都被抛之脑后,对今后的就业或是实践没有任何的借鉴之处,甚至可以说是只求通过。这是有违毕业论文这一教学环节的初衷的。

针对以上在毕业论文写作环节上出现的问题,广西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根据自身实际,对毕业论文写作环节进行了一些改革。例如,改变原有的毕业论文环节的教学模式,将原来学生的被动写作转变为主动学习,将原来几周的完成任务式的拼凑写作贯穿于本科的学习当中,使得毕业论文真正发挥其在教学过程的作用。这对于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环节的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体而言,此项改革主要采取了两项措施:

第一,实施“导师负责制”。“导师负责制”是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改革的核心内容,它借鉴了研究生的一些教学模式,具体的实施计划是:大三开学后组织学生进行专业方向教育以及毕业论文的说明动员大会,同时分配指导教师,这些指导教师就是今后指导毕业论文的导师。指导教师主要负责指导学生如何撰写毕业论文,并从日常的交流过程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对其选择毕业论文方面进行引导。并要求指导老师要在大三期间确定所指导学生的研究方向,并布置调研任务和推荐阅读材料。到了大四上学期,便对学生的论文写作进行具体的指导,可以通过召开论文讨论等形式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

第二,调整论文写作时间。论文写作的时间,一个是指具体的毕业论文写作的时间,调整到了大四的上学期,这样,在大四的下学期,学生就可以去进行毕业实习,也不耽误学生找工作;二则是指整个毕业论文写作的指导时间,从大三开始,因为已经有明确的指导老师,因此,论文的指导时间也增加了,这就有利于师生的沟通以及论文质量的提高。

在整个毕业论文改革的过程中,改革后的模式受到的老师和学生的认可,论文的质量也比以往有了一些提高,但在此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第一,资金不足。资金不足是进行旅游管理本科毕业论文改革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一方面,毕业论文改革方案的实施,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但教师除了原有的论文指导的费用外,没有其他的经费支持;另一方面,要推行该项改革,需要让学生外出进行调研,而这些年来,学生的实习经费却非常有限。

第二,部分教师的责任没有落到实处。不可否认,大部分的指导教师是非常敬业和投入的,但在改革的过程中,也有小部分教师由于主客观等原因没能很好地贯彻和实现方案的计划,因此,仍然出现了论文题目不合要求,或是论文没有创新、论证缺乏自己的观点等论文质量问题。

第三,一些学生惰性强,专业基础差。学生方面,一是由于论文写作期间,不像上课有时间限制,因此,一些自觉性差的学生就出现了松懈现象,没有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撰写毕业论文上;二是学生的基础本身就参差不齐,有些学生写作能力差,有些甚至不会进行文献检索和利用,反映在论文写作质量上就显得差强人意了。

第四,缺乏奖惩机制。在整个毕业论文的改革过程中,旅游管理专业没有设置奖惩机制,即如论文指导效果明显的可以得到什么奖励,而出现质量等问题又有些什么惩罚措施等,因此,就很难对改革过程进行约束。

第一,设置“本科论文指导教师基金”。针对指导教师工作量增加的情况,可以考虑通过设置“本科论文指导教师基金”的形式,使得老师们的辛勤劳动有所补偿,资金来源可以由学校和学院共同来承担,根据指导老师工作量的多少分别给予相应的酬劳。

第二,加强对指导老师的监督检查。一方面,学校各级主管部门应为教师创造条件改善工作环境,同时应增强教师的师德教育,使其有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精神;另一方面,应不断充实教师自身知识结构,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使教师的知识经常更新,永不老化。另外,可做一些量化要求,如指导老师在论文指导的过程中要跟学生进行几次的面谈、论文至少要修改多少次等,以便有标准进行衡量。

第三,加强对学生的监管,全面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学校平时应开设论文写作的辅导课,提高学生论文写作的能力;同时,指导老师应尽量将毕业论文与自己的科研相联系,让自己指导的学生加入到科研项目中。这样,既激发了学生论文写作的兴趣,也可以监控学生写作的情况,并提高论文写作的质量。此外,学校也应配套相应的监管政策,加强对学生的考勤,使学生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毕业论文写作中来。

[1]闫绍峰,隋博远,赵先冬。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探索与实践[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08(1)。

[2]孙也丁。加强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思考[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3]刘宏。高校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商场现代化,2005(9)。

[4]陈鹰,张耀增。关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探讨[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12)。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3.对湖南省导游员(生存、健康或其他)现状的调查。

4.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包装。

5.国内旅行社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6.互联网与旅游业发展。

7.创造性思维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8.旅游产品的营销策略。

9.论自助旅游的开发现状及前景。

10.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处理。

11.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

12.亚太地区旅游业发展评析。

13.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控制和调查。

14.旅游饭店人力资源流动状况分析。

15.浅析湖南的“旅游扶贫”

16.长株潭一体化对湖南旅游经济的影响。

17.浅析历史文化名城长沙的形象地位。

18.以××(地)为例探讨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19.来长沙的日、韩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分析。

金融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4]韩霞.高技术产业公共政策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5]郭春丽.融资结构与公司价值研究[m].人民出版社,:32。

[6]贾娟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m]巾国经济出版社,。

[11]赵昌文.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信用与融资[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12]戴淑.高科技产业融资理论、模式、创新[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13]张玉明.资本结构优化与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策略[m].上海三联书店,

[15]李勤.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j]经济纵横,,2:3941。

[20]庞皓.计量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金融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3]楚尔鸣,李勇辉.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学[m].巾国经济出版社,2019。

[4]韩霞.高技术产业公共政策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5]郭春丽.融资结构与公司价值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9:32。

[6]贾丨g娟?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m]?巾国经济出版社,2019。

[11]赵昌文.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信用与融资[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9。

[12]戴淑.高科技产业融资理论、模式、创新[m].中国发展出版社,2019。

[13]张玉明.资本结构优化与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策略[m].上海三联书店,2019。

[20]庞皓.计量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

[24]陈柳钦.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问题研究[j].科学发展,2019(6)。

[25]金镭.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动力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1?4。

[33]杨刚.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机制与对策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9。

[35]李琳.探析高校科技产业的金融支持[d].江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

[37]吴宇,李巧莎.日本、印度金融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及启示[j].日木问题研究,2019(1)。

[40]付英军.中小企业金融支持[d].江苏:南京农业大学,2019。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作为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它不仅体现了大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也是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文章就目前高校理科本科毕业论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提高理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毕业论文;高校;理科。

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撰写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因此,毕业论文撰写质量的高低不仅是本科生学习质量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水平的重要体现,而这二者是度量高校教育质量与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1-2]。

一、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步入实际工作岗位的一个重要过渡环节,也是一个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岗位适应能力、理论知识运用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综合实训过程[3],由此可见,毕业论文对提高毕业生全面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近年来,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逐年下降,主要表现为论文设计的两个主体即教师与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视不够,态度消极,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操作流于形式,导致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曾被形象化为“鸡肋”,甚至有专家建议取消毕业论文设计环节[4-5]。因此看来,改革毕业论文设计教学与管理模式,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目前教学管理中亟待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分析认为,导致学生毕业设论文质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毕业论文设计时间与考研就业时间冲突。

普通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一般是从第七学期启动到第八学期结束,理科学生原则上不少于14周,对于部分以生产实践为主的论文设计,如农学类的学生而言,第七学期既不是学生开展论文设计的最佳时机,也不是短短14周就可以完成的,这类设计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同时,第七学期往往也是学生考研就业的关键时期,尤其对于部分跨专业考研的学生而言,从第六学期已经开始进入专心复习阶段,第七学期更是争分夺秒的备战阶段。选择就业的学生则须奔波于校园内外的各种招聘会以物色自己理想的工作,还有的学生在准备公务员考试等等。因此,选择第七学期开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对于这些考研就业族而言,时间与精力投入不足成为他们优质高效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主要障碍。

(二)教师指导不到位,师生间缺乏必要的互动。

如上所述,毕业论文设计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的系统教学工程,在工程的缔造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具备浓厚宽广的专业知识,同时,教师的精心指导与严格监督是工程质量的保障。目前,高校教师不仅需要完成一定的教学科研任务,部分高校教师必须承担指导毕业论文的工作,有些教师因指导毕业论文人数过多而表现出力不从心,在毕业论文设计的各环节无法全面顾及每一位被指导的学生,使得师生间在某一环节的互动与沟通短路,学生闭门造车或教师代替学生撰写论文的现象屡见不鲜。另外,在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过程中,部分教师只是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指导学生,缺乏应有的敬业精神,对学生各阶段的具体操作缺乏必要的监督,没有形成让学生定期汇报、教师定期集中指导,组织学生针对共性的问题集中讨论,互相学习的长效机制,使得在教师指导层面上,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流于形式。

(三)毕业论文设计内容及方式缺乏创新意识。

毕业论文设计首先需要学生发现问题,并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思考过程中须综合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与评价,从而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最后形成有自己独特见解的研究性论文。然而,有不少学生在论文选题、方案设计、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等重要环节上由于专业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只得依赖于指导教师,使得学生在论文设计中的主体地位被指导教师取代,学生自身的创新潜力难以发挥。此外,指导教师申报的论文题目主要源于教师的各级各类课题,很少考虑学生的个人兴趣。更有部分教师申报论文题目时很少结合学科发展前沿或学生的专业兴趣去定位论文题目,论文题目大多陈旧,更新率低,导致学生在完成论文研究内容过程中缺乏积极主动性,而学生的积极性是其创新思维形成发展的前提。

二、提高理科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措施。

针对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中存在的上述主要问题,研究认为,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可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提前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为了保证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中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可以鼓励学生提前进入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具体而言,根据教学计划,第三至第六学期是学生系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进入实验室开展专业课实验的集中时期;到第六学期,学生需修读学年论文课程,且该课程主要以考核学生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为主;到第七学期,大部分学生已修满毕业要求学分,都已开始为考研与就业做精心准备。鉴于此,我们可以考虑将学生的毕业论文提前至第五学期,这一学期学生已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同时该学期与学生的考研就业时期也不冲突,学生在这一学期开展论文设计相对会更专心。具体到实践,院级教学管理人员可在第四学期末通知教师在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提交论文题目,教师根据自己的科研方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拟定论文题目;第五学期初完成师生互选,指导关系确立后,教师应实地指导学生进行论文相关文献的检索与整理工作及论文设计的实施环节;到第六学期,学生可将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第五学期的工作形成毕业论文的雏形。这样不仅为后期的论文完善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也为考研就业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二)加强毕业论文过程管理与监督。

为了加强指导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应严格规范论文设计管理各环节,建立必要的奖惩制度。目前,大部分学校已启用了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而且其功能在不断完善,我们可以有效利用此系统,从论文选题、开题、中期检查到论文答辩都严格把关,对毕业论文设计整个过程中影响论文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建立有效的全程质量监控体系。具体而言,学生方面,在选题开始阶段,如有个别学生的学分仍未达到学校规定标准的,本人必须先提出书面申请,经学院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方可进入毕业论文设计环节;指导教师方面,应充分利用论文管理系统这一平台,定期与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并进行指导和答疑,认真填写指导内容及改进建议;院系各级负责人员要逐级审核定期抽查,并将审核结果及时反馈给指导教师,促其真正发挥指导作用。此外,对于论文设计过程中出现的抄袭剽窃行为、论文质量的评定结果认定上要有切实的奖惩制度,这对于提高师生双方对论文设计的重视至关重要。

(三)将创新意识融入毕业论文设计环节。

努力创造条件,开发多种渠道将创新意识有效地融入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创新往往是一篇高质量论文的灵魂,当然这种创新不仅包括设计内容要有新意,同时也要在设计形式上力求革新。在论文设计内容层面,首先应该明确创新的主体是学生,而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源于学生的专业兴趣,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学生对某一专业问题发生了兴趣,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会让学生对这一问题展开更深层次探究,探究的过程也是学生创新潜力开发的过程,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兴趣的准确定位至关重要,而对学生兴趣的定位以大学二年级最为适宜。这一阶段学生刚开始接触专业,好奇心十足,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专业基础教学的同时,也应注意专业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及时将本专业的最新动态及存在的问题展现给学生,采取灵活多样的课堂形式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从讨论中发现问题,从解决问题的方案中发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当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专业领域的正确引导至关重要。对于已具备专业基础知识的大学三年级学生,教师可多鼓励学生积极申报院校级实验室开放课题或省部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或积极参加各专业的兴趣小组等。耐心指导学生查阅检索文献,撰写申请书,进入实验室组织人员按计划认真开展课题研究,以此逐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及必要的科研基本技能与素养。此外,在设计内容上,指导教师不仅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兴趣选题,还可以结合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建议相关的选题内容,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做一个必要的准备,使毕业论文真正发挥其作用。在毕业论文设计的方式层面,也要力求灵活多变,不能硬性要求所有学生的论文都在实验室完成。对于部分准备考研的学生,教师在指导学生选题时,首先应结合其考研的专业方向进行,鼓励其大学二年级或三年级即进入实验室,开展相关选题的研究工作,这样不仅为其后续的深造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设计论文的主动性;对于准备择业的学生,在选题环节,指导教师可考虑将其题目与应聘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结合起来。同时,院校一级也应积极吸引相关企事业单位将高校作为其研发部门的一个分支,或者择优推荐学生到相关企事业单位实习,将毕业论文设计合理有效地融入实习环节。

参考文献:

[1]朱枫,李培君,王江燕.高等院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现状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2,(2).

[2]黄春梅.本科毕业论文不宜取消――对武汉四所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撰写现状的调查[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

[3]黄萍.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滑坡的原因及对策[j].理工高教研究,2004,(4).

[4]崔嵘,陈薇,刘为群.如何走出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困境――国外本科生论文指导方式及其启示[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3,(1).

[5]杨卓娟,杨晓东.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存废之辨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9).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g2012010483)。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的范文【精选】

乡村旅游最早始于欧洲,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在我国出现。我国自古便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仍占全国人口的2/3以上,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直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健康稳定的关键因素。乡村旅游的出现对于优化乡村产业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乡村居民就业等意义重大。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相继推出了“华夏城乡游”(1998)、“中国乡村旅游年”(2006),以及明确指出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的中央一号文件(2010)等一系列发展举措,乡村旅游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乡村旅游地蓬勃发展的同时,当地居民弱势地位日益突出、参与程度低甚至被边缘化、本土文化受外来文化严重侵蚀导致乡村地方性逐渐消失等问题渐渐引起了关注。一直以来,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都是国内外旅游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__飞(2006)、王忠福(2009)、卢松(2008)、杜宗斌(2011)、胡林(2013)都对目的地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作了研究。只有部分文献进一步探讨了目的地居民的关键地位、居民地方感对当地旅游发展的影响以及社区居民的营销作用。

乡村旅游地居民作为当地的主人,不仅是当地旅游发展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同时也是当地旅游产品硬件与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当地旅游资源的质量和品质,影响旅游者的价值感知。乡村居民对当地旅游发展的贡献与影响不容忽视。本文结合地方理论以及精英理论的核心,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探讨乡村旅游地居民对当地旅游发展的影响与作用,试图促进各级政府部门以及相关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充分发挥旅游地居民的积极作用,共同促进乡村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1、理论基础。

1.1地方理论。

地方理论最早出现在西方人文地理学界,20世纪80年代末被引入旅游研究。地方理论是从人的感觉、心理、社会文化、伦理和道德的角度来认识人与地方关系的理论,强调空间发展的地理依存性、地方价值性、消费符号性以及感知意象性等文化特征。对于地方理论中的“地方”理解,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

agnewj.(1987)认为“地方”应包含三种主要元素,即社会关系被建构的场所、位置以及地方感。eyle提出,“地方”是一种被感知的价值中心,并非抽象的地点或场所,而是由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结合的有意义的整体,超越了单纯物质性的充满意义且不断变化的社会与文化实体。地方感是地方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是指人们对特定地方的信仰、情感和行为忠诚,包括两个涵义:地方本身固有的特性即地方性以及人对于地方的依附感即地方依附,体现了人与地方相互作用产生的特殊情感联结关系。

地方性作为地方拥有的特质,是旅游目的地最核心的竞争力,也是旅游者出游的主要动力。地方性越强,游客感知到的差异性越大,对游客的吸引力也就越强。乡村旅游地无疑是一个充满意义的“地方”,与城市形成鲜明对比的正是乡村旅游地的地方性。旅游人类学研究则一再强调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把“地方性”放在首要位置,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保持和保留文化多元性、文化独特性和文化原生性。而乡村旅游地居民正是地方感最具活力的表现,也是地方性最鲜活的元素,作为地方性文化的载体以及地方性得以表达的形象符号,其地方感直接影响到当地地方性的显现。居民地方感越强,对当地文化传统等地方性元素的保护与传承意识就越浓厚,形成的旅游吸引物越具吸引力,当地的地方性呈现也就越强。

1.2精英理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精英”一词开始在社会科学领域出现,并通过意大利着名社会学家帕累托的社会精英理论被广泛运用,精英就是在小群体的交往实践中,那些比其他成员能调动更多社会资源、获得更多权威性价值分配的人。针对乡村旅游地而言,将这样一部分精英统称为乡村精英、乡土人才或乡土精英。郭正林(2003)将其定义为那些基于智力、经历、分工和心理等方面上的优势,具有强烈自我意识、较高的个人能力、比其他成员掌握更多的权威性资源分配的村民。乡村精英在我国乡村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王广强(2010)将其概括为乡村精英能够利用自身影响力整合资源并将其投入使用以及实现资源效用的最大化。王中标(2007)认为乡村精英能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和政局的稳定,同时也是建设新农村的主要依靠力量,在乡镇政府与村民之间充当桥梁纽带作用。朱璇(2012)将乡村精英定位成乡村社区的“守门员”角色,影响乡村社会意见的表达、政策的执行与评估以及各种信息的反馈等多个方面。

乡村精英作为当地居民的一部分,往往拥有特殊的旅游资源,对乡村有着强烈的地方感,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带动效应,能够极大地促进当地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要形成规模,完成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的跨越,必然需要发挥乡村精英的引领作用,通过乡村精英来引导当地居民地方感的正确表达,借助社区旅游的发展来壮大乡村旅游的规模,提高乡村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2、乡村居民对当地旅游发展的影响分析。

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当地的建筑、景观、风俗习惯、民俗节庆、民间艺术等都是乡村地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地居民正是地方性文化的载体,是乡村旅游产品硬件与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来表达和演绎乡村地方性的符号。居民的地方感越强,越乐于表达当地的特色文化,继而乡村的地方性显现越强,对游客的吸引力也就越大。

2.1乡村地方性文化的载体。

杨二车娜姆,来自泸沽摩梭族,是一个从原始社会直接进入到西方现代文明的女人。1988年,她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新一代中国年轻艺术家;1993年,出版个人传记《走出女儿国》;1997年,参加李嘉诚投资拍摄的《知识改变命运》;2001年,出版《女人游———凤眼看世界》、《当中国红遇到挪威蓝———我的外交官夫人生涯》。此外,杨二车娜姆在距离她家不远的女神山的“咽喉”上建了60间客房,在泸沽湖上盖了间博物馆,那里主要是展示她的书和她与外交官夫人一起到各国进行文化交流的图片个人展厅。杨二车娜姆还成功地将挪威国王和王后带到了她的家乡云南,云南民族学院因此获得了每年15万美元的奖学金。她要让外面的人走进“女儿国”去“品”她们摩梭族的特有文化,仅仅因为她的书就带动了泸沽湖80%的旅游业。

地方性是特定地域的一种身份识别和认定标准,是当地居民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文化变迁中积淀并传承下来的独特而深厚的本土文化,处于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集中反映了时空转换下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映射了不同时代居民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必须借助于当地居民才可以被完整地体现。杨二车娜姆作为泸沽湖的摩梭族人,出色的个人才艺让她一举成名,但是她不忘家乡、不忘民族,强烈的地方感促使她为家乡建客房、盖博物馆以及撰写个人传记来向世界弘扬家乡的民族文化。正是因为她对泸沽湖地方性文化的强有力表达,泸沽湖之外的人们开始认识并爱上这个地方,当地旅游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2.2乡村地方性符号的象征。

吴老师,江西婺源的一名中学教师。1999年开始通过网络回复网友关于当地乡村旅游的咨询信息;后专门开办网站来宣传婺源,个人出资聘请专业人士来拍摄婺源图片,专业的摄影技术加上个人对家乡的深厚情结拍摄出了极具个性化并且充满文化气息的婺源美景,全面地展现了婺源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此外,为了接待到当地旅游的游客,自己还开起了客栈。

大量游客慕名前来,甚至很多都是被吴老师吸引而来。吴老师俨然已经变成了婺源旅游的形象大使,强烈的地方感促使吴老师以家乡的美为荣,但是这种美不能独享,需要传承与弘扬,继而开始了努力的传播过程。吴老师可以说是当地地方性符号的象征,当地的语言、建筑、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地方性元素通过吴老师的演绎变得更加生动,地方性得到了有力的表达与诠释,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当地的认知度,促进了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

杭州西湖边经常会有一位须发灰白的老者兴致勃勃地为游客讲解西湖的美丽传说、历史故事以及风土人情。这位老者原是当地文化馆的一名工作人员,现在退休了,家就住在西湖边上,平常没事就在湖边转转,遇到游客咨询就耐心给他们解答和指引,精彩的讲解、亲切的态度给游客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吸引了更多的旅游者慕名前往。这位老者作为当地地方性符号的象征,与旅游者积极的主客交往过程提高了旅游者的旅游感知价值,帮助吸引到更多的客源。

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一旦这种地方性的符号象征被扭曲则会给当地带来极大的负面效应。2011年,某个重庆旅游团到湖南湘西凤凰古城旅游,结果该旅游团与当地村民的一个小纠纷演变成了大暴力事件,许多重庆游客被当地人打得头破血流,最后还是重庆警方赶来救援才脱险。该事件通过网络传播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极大地损害了凤凰旅游在大家心中的形象,甚至认为凤凰的匪气太重。居民作为当地地方性的符号象征,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公共场合下的言谈举止都是当地社会文化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影响旅游者对当地文化形象感知的关键要素。该事件中的个别凤凰居民因为个人行为不当,最终严重损害了当地的旅游形象。

2.3乡村旅游产品硬件的前提保证。

夏山泉,滇西北的一名旅店老板。欧洲一家旅游杂志报道说,“他的善良和勤奋在恶劣的条件下创造了奇迹”;丽江旅游界人士对他评价道,“夏山泉使虎跳峡的旅游开发至少提前了5年”,正是这个其貌不扬的残疾人启动了虎跳峡的旅游开发。

1986年以前,除了地质勘探人员,几乎没有过什么外人到过虎跳峡,那里雄奇的风光一直只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加上虎跳峡周边的几个县经济落后,交通很不便利。1987年春,夏山泉鼓足勇气从当地残联借了一笔钱,拆掉小店后在原址上修建了一个石头砌的、很简陋的小旅店,这个小旅店当时只有15张床位,最多能挤进去25个人。到了1992年,到山泉旅店的徒步旅游者超过了3000人,旺季时床位爆满,一些外国游客只好躺在院子里过夜。1993年,“山泉旅社”建成,容纳有36张床位。蜂拥而至的国内外旅游者给中甸县和丽江县每年带来数百万美元的旅游收入。

夏山泉凭借自己不懈的努力改造家乡,不畏艰险发展旅游,强烈的地方感希望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虎跳峡。他通过修建旅店完善了当地旅游产品的硬件内容,为虎跳峡的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解决了游客的基本需求问题,促进了当地旅游的快速发展。

2.4乡村旅游产品软件的内涵体现。

李祖灿,潜江市积玉口镇古城村八组的一名村民。他不仅精通当地戏剧、花鼓,甚至书画、摄影等也有涉猎,集表演与艺术传承于一身。另外,他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旅游开发者,为了当地的旅游事业,不断谋出路、找关系发掘当地的旅游资源。

1993年,他率先成立了湖北借粮湖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全力开发借粮湖及其周边的旅游资源,但终因个人力量有限及各方关系复杂而宣告失败。但是他并未从此放弃,继续潜心钻研当地人文资源,发掘并抢救了濒临失传的文化资源,自出资金修建了借粮湖人文馆,展示着以实物或者照片形式保存的古楚特色文化,供游客观赏学习。2010年12月21日下午,由李祖灿发起,并由潜江市文化旅游局、市文联、积玉口镇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借粮湖农民艺术节在借粮湖隆重举行。为期三天的农民艺术节通过表演了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舞龙、舞狮、采莲船、蚌壳精等众多文艺节目,吸引了省内外不少游客。

李祖灿作为古城村的村民,强烈的地方感让他不忍心看着祖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慢慢消逝,于是兢兢业业几十年致力于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弘扬当地的特色文化。通过借粮湖人文馆的建立以及湖农民艺术节的举办为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开辟了市场,丰富了当地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提升了旅游产品形象。

乡村旅游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当地居民,一旦居民的地方感不强或者根本没有地方感,当地的地方性便会逐渐消失,乡村旅游地便再无吸引力可言。完全没有环保意识,肆意破坏乡村的自然环境;一味向往城市的现代化,大规模拆旧建新;思想闭塞,排斥旅游开发或者纯粹以个人利益为中心进行旅游开发等现象都是当地居民地方感不强的具体表现,严重制约着乡村地方性的显现。以上的正面案例都是乡村精英发挥积极作用的表现,他们作为当地脱贫致富的典范,具有强大的引领作用和号召力,为当地的旅游发展注入了鲜艳的文化色彩和新鲜的活力,强烈的地方感促进了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

3、发挥乡村居民在当地旅游发展中作用的对策。

在全球化的环境下,随着经济、信息、技术以及劳动力等资本要素的不断流动,乡村旅游地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性的文化内涵对外传播的同时必然会受到冲击。当地居民,应当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保护乡村地方性文化的重任,尤其是乡村精英应该更好地起到模范引导作用,帮助当地居民在个人的衣食住行中诠释乡村旅游地的东道主形象,显现乡村的地方性。本文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出发,认为应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乡村旅游,从确保话语权、发挥自主能动性以及增强决策力等方面真正使当地居民成为乡村旅游的东道主。其中加强地方感是关键,只有强地方感的正确表达才可以有效地显现地方性,充分发挥乡村居民的积极影响。

3.1珍视地方感,提高当地居民的自主能动性。

乡村要实现可持续性的旅游发展,应时刻以当地居民为利益主体,提高自主能动性,充分调动地方感来演绎和传承地方性文化,建立起以保护地方性为目标、以社区为基础的乡村旅游。赞赏性参与式规划和行动是美国高山研究所(tmi)最早开发,并应用于尼泊尔、锡金、印度、中国西藏的喜马拉雅地区以及平武县以社区为基础的生态旅游过程的发展框架,核心为“4d”,即发现(discover)、梦想(dream)、设计(design)和实施(delivery)。可以将这种规划和行动模式应用于乡村的社区旅游建设之中,激发和引导当地居民的整体地方感,实现乡村地方性的完美表达。在赞赏性参与式模式的指导下,可以充分利用当地居民的乡土知识和技能有效组织当地的潜在资源,发现机遇和优势;将当地居民的心声汇聚成社区旅游的梦想,凝炼社区发展目标;充分重视和调动当地居民的积极创造力,设计能够满足旅游者现代化需求的地方特色产品;通过社区监测和评估乡村资源、调整乡村旅游产品、组织乡村旅游线路等一系列决策、规划以及实施过程,真正实现乡村居民的东道主地位,提高其自主能动性,体现其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2归还权利,确保当地居民在旅游中的话语权。

乡村旅游的发展给乡村带来了欣欣向荣的发展,旅游开发商、外来投资者等都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而同样作为重要利益相关者的当地居民却收益甚微,相反还必须为负面的生态环境以及社会文化影响“买单”,根本原因是其弱势地位导致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无权利可言。因此,应当归还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保证其参与到旅游发展的决策、规划、管理以及监督等各个层面:培育发展社区旅游协会、社区历史保护促进会、社区民间艺术团等多种类型的社区社会组织;赋予当地居民以选择权和自主权,强调居民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加大社区教育投入,培养提高当地居民的“硬技能”与“软素质”等。切实从当地居民的主体利益出发,从物质和精神上提供支持和保障,确保其在旅游发展中的话语权,增强当地居民的地方感,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东道主。

3.3制定有效的机制,激励当地居民弘扬传统文化。

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化城市与传统化乡村的差距越来越明显,乡村旅游地居民越来越排斥当地的传统生活方式,向往城市的现代化生活。

而乡村旅游地的传统生活方式正是乡村的地方性体现,是吸引旅游者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可以通过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例如建立“最佳形象乡村建筑”、“最佳形象乡村服饰”、“最佳形象乡村田地”、“最佳形象乡村美食”、“最佳形象乡村艺术”等多个专项资金来资助那些在显现乡村地方性文化方面表现出色的当地居民,在保证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的同时,激励更多的居民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弘扬。

3.4发挥乡村精英影响力,号召全民参与形成社区旅游。

乡村精英是乡村居民当中表现突出的一小部分群体,在村民整体中的地位较高,拥有更多的权力性资本,掌握较强的个人能力。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乡村精英的影响作用,通过他们的领导力与号召力来调动居民参与乡村旅游的积极性。教师、医生、司机等非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也是重要的乡村旅游营销人员,在乡村精英的影响下,培养当地所有居民共同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热情氛围,形成社区旅游,增强地方归属感与地方认同感,强化社区的地方感,从而使乡村地方性的显现更为集中与突出,争取“人人都是乡村代言人,处处都是乡村好风景”。

参考文献:

[2]许振晓,张婕,geoffreywall等。居民地方感对区域旅游发展支持度影响—以九寨沟旅游核心社区为例[j]。地理学报,2009(6):736-744.

[5]erofplace:bringingtogethergeographicalandsociologicalimaginations[m]。boston:unwinhyman.1987:124-139.

[6]sticgeography[j]。annalsoftheassociationofamericangeographers,1976(66):266-2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