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总结>初一指导教案(汇总12篇)

初一指导教案(汇总12篇)

作者:文锋 初一指导教案(汇总12篇)

教案应体现教学目标的分层次和层次之间的递进关系,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这是一份针对初一学生的精心设计的教案,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教学思路。

初一作文指导

秋风,秋风中有着凉凉的记忆,有着痛苦的回忆。

我还记得那一天,天气十分晴朗,奶奶对我们说,问我没去不去给他帮帮忙。我想:给奶奶帮忙也是好事……再说了,奶奶也这么大年纪了。想着想着,穿上衣服,问哥哥去不去,他说:“我不去了,你去吧!”我穿好衣服,就跟奶奶去一间小屋子里。在路上,心想:哥哥也真是的,也不来帮帮忙。

想着想着,就来到了一间小屋子的门前,打开屋门,里面又潮湿又阴冷。奶奶打开灯,里面放的是烟花呀,奶奶拿出两把斧头,我向外面扔烟花,一会儿的功夫,已经向下搬了很多。心想:奶奶留这么多烟花干什么,在心里憋着,还不如说出来,就问奶奶:“这么多烟花干什么呀?”奶奶说,可以卖钱,但是要把里面的沙土砸下来。

我们一起砸掉里面的沙土,一会儿的功夫,成山的烟花已经砸完了,奶奶清扫时,一不小心歪倒了,我一害怕,就冲过去扶奶奶,左手和左脚没了知觉,心想:奶奶这是怎么了。围上了几个好心人,其中一个是医生,说是脑出血,一听见这个词,我心里更加害怕了,医生把手机跟我,让我打给家人,我打给妈妈,心里想:快点接!快点接!通了我让妈妈过来,打了120,救护车来了。

妈妈和二姑上了车,陪着奶奶。我心里想:奶奶对大家也好,对我们也好,怎么成了这样,要是哥哥来就好了,奶奶就不用这么使劲砸了,也不会累倒了。

我把这件事刻在心头,使我好好学习!

初一作文指导

教案材料:“我心有主”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天气炎热,口渴难忍。路边正好有一棵梨树,行人纷纷去摘梨,惟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便问:“何不摘梨以解渴?”他回答:“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其迂腐:“世道这样乱,管他是谁的梨。”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多向解读】解读一:“我心有主”,意味着一个人能够坚持自己的主见,恪守自己的操行,排除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不为外物所役,不被名利所困,以求做到”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动之妄即改之”。“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这是一种准则,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精神。解读二: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或追名逐利,或贪赃枉法,或晚节不保,最后落得身陷囹圄,悔恨终身,代价极为惨痛。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由于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相反,如果能做到”我心有主”,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而是坚守精神家园,自然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作文指导教案

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袤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深思;朝晖夕阳,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遐想。在沉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请以“感悟自然”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话题解读]。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和善于思考的头脑。

人类之所以进步,是大自然的恩赐。自然给了我们智慧,给予我们生存的空间,给予我们生命的繁衍。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汲取科学的启示,人类因而走向更美好的未来。朱熹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从半亩方塘的清澈而想到源头活水,由此感悟出了人生的哲理。同学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面对大自然的绚丽多彩和千变万化,联系到自己的人生经历,也一定会发出许多感慨,得到许多人生的哲理。比如以花开花落为例:含苞欲放时,你能感悟到花朵的勃勃生机,感悟到要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准备着将来为国家为民族作出应有的贡献;绚丽灿烂时你会联想到人生的美丽,感悟到要珍惜青春年华,勤奋学习,让生命发出灿烂的光辉;随风飘落时你会联想生命的奉献,感悟到“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崇高精神境界。“感悟自然”这个话题就是让我们深入生活,去观察自然景物与现象,融入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思考。

[思路点拨]。

“感悟自然”这一话题是相当宽泛的。材料提供的意境,令我们驰骋遐想的空间十分广阔。这要求我们要从以下两点来思考:一是“化抽象为万象”。要让“大自然”变成可触可感的万千形象,奔涌到我们的眼底。二是“万象之中取一象”。“取”自然之景,让自然与自己的心灵碰撞,撞击出思想的火花。要能从自然之“象”中获得“美”的享受、“真”的感悟、“善”的启迪。感悟自然,要有较深的内涵,古人说,“意高则文胜”。总之,用自己的心去与自然沟通,用真情去拥抱自然,就会“在细微处显出才华”(老舍语),就会写出独特的感悟。当然,感悟自然,思考人生,所“感”所“悟”,不能漫无边际,或浮光掠影,要注意角度小而集中,有意蕴。

[素材积累]。

(一)路过人家的墙下,偶一抬头,看见一棵结实累累的柚子树。一颗颗硕大的黄绿色柚子,沉甸甸垂吊在枝头。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我是个生长在都市,从来不曾享受过田园生活的俗子。除了木瓜树以外,所有结实累累的果树,都只能够在图画、照片、电视和电影中看到。今天第一次看到这棵果实如此丰硕的柚子树,霎时间,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赏析]第一次看见结实累累的柚子树,作者感慨,说“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好”,好在新鲜而刺激,“妙”,妙在回味无穷。第一次见柚子树,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因为有“第一次”的经历,生命才值得低回品味。这就是“第一次”带给作者的深刻感悟。

[赏析]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作者运用想像的手法,与树木融为一体、与自然融为一体,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赏析]为什么要写这蝉声呢?因为秋天一来,蝉的生命就渐近终点,这与秋天一来草木便要凋零是一致的。面对动植物这种“生命悲剧”,“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萧索的感触来的”。“自古逢秋悲寂寥”。像郁达夫这样一个文人,联想到自身的悲哀,自然也免不了悲秋的传统。

作文指导教案

教学目标:

1、梳理并归纳学生在写作叙事类作文时易出现的问题;

2、指导学生根据中心合理选取及剪裁材料;

3、了解详写和略写,并合理安排文章详略;

4、了解人物刻画对推动事情情节发展的作用,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选取剪裁材料;安排文章详略。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环节:

一、导入。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来自红安的徐老师。今天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分享分担写作中的苦与乐,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句顺口溜,学生学习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作人,你们知道三怕是什么吗?(——写作文。)。

二、学生来点评。

出示学生示范作文《在尝试中成长》,请学生看完后发表宝贵意见,说说这篇作文在叙事上的亮点和不足之处。

(教师巡视指导阅读)。

三、教师来归纳。

刚才同学们的发言让我很惊喜,有的同学对这篇作文很欣赏,讲了很多优点,有的持反对意见,讲了一些缺点。其实,我和大家一样,有同感。这篇作文“成也在事,败也在事”。

(一)要“事”必躬亲,忌置身“事”外。

1、任何叙事作品都必须具备两个必不可少的要素,即故事和故事叙述者。

(师指导:避生就熟,才能得心应手。选取的材料要非常熟悉,即是自己所见所闻、亲身经历、切身感悟的材料,写起来才得心应手,能感染读者。)。

2、用俗语总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二)要感情用“事”,忌矫揉造“事”

1、辛弃疾《丑奴儿》“为赋新词强说愁”

(师指导:在现阶段,许多同学在作文中抒情就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明明感情没有那么多愁善感,却硬把自己装成林黛玉,不免就牵强造作了。因此,写作情要真!)。

2、结合学生作文谈谈本文中的“用情不深”的问题,引出第二点——情要深。

(三)要“事”不过三,忌“事”无巨细。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实际合理选取材料,学生自由发言)。

注意第三点:要“事”不过三,忌“事”无巨细。事情并不是越多越好,相反,我们善于从生活中发现典型材料,典型材料是支撑作文中心的主力军,有一件事即可。所以我们用俗语总结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2、展示两幅插花图片,请学生比较两幅插花艺术的优劣,引出红花与绿叶,即详写与略写。

3、以旧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文《第一次真好》或者新版人教版七年级第二单元《我的老师》为例,进一步明确如何确定详写和略写:

(1)要根据中心定详略。

总的原则是:要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来决定材料的详略。在一篇文章里,详略得当,就能重点突出,更好地表现中心,增强表达效果。(《第一次真好》的主旨是人生要不断接触新的有益的生活项目,不断尝试新的.生活,使生活更加多姿多彩。为了表达这个中心,作者选取两个事情详写,略写其他一些人生中的第一次。在这两件事情之中,相对“第一次看见柚子树”而言,“第一次养十姊妹”是详写。)(《我的老师》的主题是通过回忆“我”与老师之间的七件事来表现师生之间的浓浓情谊。为了表达这个中心,作者魏巍略写了五件小事,而详写了“老师替我排解小纠纷”以及“我梦中寻师”两件事,有详有略。)。

(2)选用详略有“三爱”:

一是,对表现中心起重要作用的典型材料,要“偏爱”,当详写;

二是,对表现中心起辅助作用的一般材料,要“关爱”,当略写;

三是,对表现中心无关的材料,要“割爱”,舍掉不写。

4、指导学生选取典型材料来详写,其他两件事略写。

(四)要好事多磨,忌人浮于事。

德国大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都说得很清楚了。”一件事情是否叙述得好,需要精雕细琢。尤其是人物的刻画能够推动事情情节的发展,而这个人物又是故事的叙述者,因此对人物的刻画必不可少。

指导学生对“尝试打电话”中的人物进行描写,来更好地推动情节的发展,表达中心。

1、心理描写:

2、动作描写:

3、神态描写:

4、语言描写:

5、外貌描写:

四、大家齐总结。

学生齐读“四要四不要”。

师总结: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了叙事类记叙文写作要注意的四个方面,但是要把技巧熟练运用还需要大家在日常作文中经常练习。毕竟“事”非经过不知难,绝知此事要躬行。谢谢大家!

五、板书: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情要真,情要深。

叙事作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偏爱、关爱、割爱。

心理、动作、语言、神态。

作文指导教案

作文号称中考中的半壁江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它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要想在中考作文中取胜,平时的训练一定要科学,临场发挥时的运用一定要灵活。

我今年教毕业班,对语文中招试卷的三大版块之一的作文进行了重点的探究和写作指导尝试。我发现在全国28个省市中考大作文题目中,有85%以上考的是“话题作文”。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话题式作文题引起各地命题者的重视?为什么它倍受各级领导、专家的赞赏?通过钻研、分析我明白了,这是因为它合乎教育部《关于中考语文改革考试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精神,它紧密联系考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它能使考生有事可写、有物可记、有理可评、有情可抒,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各类考生的特长优势,为中学生作文写作打开了无限广阔的空间。

因此我设计了一个单元的话题作文专项指导写作训练。

我搜集、整理、挑选、打印了近几年中招语文话题作文中的满分、高分作文,并一一作了点评。尤其是同一话题的不同角度、不同文体的文章作为重点辨析、探究的对象。

1、结合话题作文,我潜心学习了有关教学新理念,即把问题教学引入课堂。因为问题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没有问题的存在,教学就无法进行,什么样的问题,就决定什么样的思考;思考决定行为。设计的问题要能引发学生的质疑、探究、发现,让学生在质疑、探究、发现中获得知识和经验。因此在作文课上我不是简单的让学生写作文,而是先让他们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在讨论中辨析、提高写作能力。如话题作文教学时,我先把自己搜集的近几年中招话题作文的资料印发给学生,让他们和传统的命题作文相比较,找出并归纳话题作文的特点。

2、要鲜明地表达出健康的人生观。“人生”即人生的意义,人生的目标,人生的奋斗。热爱生活,就是热爱人生。热爱人生就会使人充满活力,并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学习中去。所以只有表达出正确的健康的人生观,才能得到改卷老师的青睐。

3、要突出自己的鲜明个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就像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但这不是简单的语言上的标新立异,也并不是说选取的内容越奇特越好,而是在追求理想的人生的过程中对于不同的生命本质的诠释。

1、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的意识。

2、养成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品质和习惯。

3、归纳出话题作文的特点。

4、学会审读话题作文中的材料。

四课时。

一、提出问题,引发探索的动力。

近几年来,话题作文备受专家、出卷老师的青睐,它已在高考、中招中早已占了主导地位。话题作文如此受宠,一定有它自身的、独特的优势和特点。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话题作文的特点。

由于学生手中有资料,我提出的问题又很具体明确,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我没有像传统教学那样,把我对话题作文的认识、归纳、特点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打破常规,让学生在体验、对比、辨析的过程中实现对话题作文的深入理解和感性认识。我把问题给了学生,他们便从问题出发,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解决问题。很快答案就出来了。与传统的命题作文比较,话题作文具有以下特点:

1、规定话题或主题。话题作文所给的材料都已经明确地规定了写作的范围,出了这个范围,就偏离了题意。如要求以“假如生命可以轮回,你将选择怎么的生命方式”为话题作文,虽然是假定,但仍是一个规定,不可以违背。如果学生在文章中大谈生命轮回不科学,生命不能轮回等,这就脱离了题目的范围,造成文不对题的失误。

2、设置特定情境。如:“爱心,与生命相伴;爱心,与生活息息相关。

有人说,爱心如阳光似春风;有人说,爱心是压力是动力;有人说,爱心如良药似神丹……。

有的渴望拥有;有的默默回报;有的无私奉献;为他人、为社会、为自然……”

这组材料里透出的信息、设置的情境,应该是歌颂有爱心的人和事,歌颂生活中的真善美,歌颂社会中阳光的积极的一面。如果学生写消极的阴暗面,就有悖情境设置,难得高分。

3、立意自由。话题中文只提供了一个写作的由头,思路的源头,留给了我们一个自由的思维空间。我们只要敢于变换角度,从传统的思维中“跳”出来,勇于另辟蹊径,在同中求异,在“旧”中求新,突破常规,就能求异创新,就能写出一些新颖别致的文章。

4、选材广泛。话题作文只有“话题”而没有规定的题目,具有全开放的内容。它便于我们在较大的范围内选择自己最熟悉的题材写。尽可能写身边人,议身边事,绘身边物。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不感到陌生,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5、文体不限。话题作文大多是“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也有的对文体不作任何限制。这样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自如写作。或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文体来写,以表现自己的实际写作水平。

6、写法灵活话题作文的“话题”只是一个引子。只要与话题相关便符合要求,因此,作文时写作方法可以灵活运用,多种多样。可记人叙事,可议论抒情,可作理性思考,也可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补写等。

承接第一步我又把第二个问题抛给学生。我们知道了话题作文的特点,那么怎样写好话题作文呢?它有没有规律可循呢?怎么给话题作文命名呢?同时我出了如下的话题作文:“追求,就是用积极的行动来争取达到某种目的。努力学习是追求,积极工作是追求,帮助他人是追求,争取入团是追求……有的追求知识,有的追求事业,有的追求远大的理想……追求,会演绎出大大小小的感人故事;追求,会碰撞出五光十色的思想火花。

请以‘追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自选文体,自拟题目。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命、校名、地名。”

这下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意识又被调动起来了。我认为积极参与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人际关系智力。学生从情感上愿意参与教学,是衡量他们自主学习的标准,因为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下学习的效果最佳。在积极参与的基础上,进一步上升的有效参与。因为有效参与旨在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而有效参与首先是思维的参与,思维活动是认知的核心,思维的真正参与,就能开发智力,创新能力也能培养出来,离开学生的参与不可能有真正的学习效果。我在设计问题时都是在上述理论指导下循序渐进的。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探究,证明了积极参与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有效参与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保证。

学生讨论、发言的积极性很高,思维被击活。有纵向思维的:思维纵向发散,以寻求事物的变化、发展和因果关系;有横向构思的:思维横向发散,对那些相关的事物进行横向比较;有逆向思维的:思维逆向发散,用求异思维方法,从事物的相反方向立意作文章。

若谈看法,还有多种选择,用议论的方式论证不免落入俗套,还不如采用哲理散文的方式进行诗意的描写,用材料中的话作每一段文字的起首,充实内容,有机地连接,一篇佳作便会脱颖而出。

若谈经历或编故事,最好有经典的生活事例能点到“追求”这一话题要求,切不可脱离话题而沉迷于叙述的过程中,形成本末倒置,反而得不偿失。

三、仔细审读,把握“话题”中心。

常见的话题作文提供的“话题”少则一两句,多到十来句,但无论长短,审题时都要仔细审读揣摩,抓住中心词或中心句。如:

贾占标是我的学生,他非常喜欢阅读课外书。文学名著、科普读物、报刊杂志都读得不少。因此,他知识广博,学习成绩优异,被同学们誉为“小博士”。但有人向他讨教学习成功的秘诀时,他却说:“我没有什么秘诀,就是书读得多。”

这一话题中的人物语言“我没有什么秘诀,就是书读得多”以及“健康的课外阅读能使人增长才智,修养性情,提高素质”,这两句是必须重点把握的中心句。也就是说一是要多读。二是要读“健康的课外书”而审读时只有抓住这一点构思作文,才能不偏离题目,从而写出符合话题要求的佳作。

四、审题要抓住“过渡语”

“过渡语”一头连着“材料”一头连着“话题语”,昭示着“材料”的倾向,隐含着题目的话题,体现着命题人布设“材料”的用意和“材料”本身固有的思想性,是审读“材料”的可靠参照,是审题时最不应该忽视的。如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中的话题作文“阳光”中,“阳光给大自然和人类社会带来勃勃生机,阳光还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阳光让我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阳光激励我们去追求美好的事物……”这些过渡语就有很好的提示作用。

五、紧扣“话题”内涵,写出真情实感。

应该说,话题作文写作的空间较大,但需要扣住内涵结合实际选择切如角度。这一话题作文最后一句运用了疑问句。“你有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吗?”这就要求必须在紧扣话题内涵的同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写。

六、力求主题深刻,富有新意。

有人以为,写话题作文就像拉家常似的,其实不然,话题作文也是不能漫无边际地东拉西扯的。它要求突出主题,围绕主题选材,力求深刻,写出新意。学生不是缺少生活,而是少了一些观察与思考;学生不是不能创新,而是少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创新源于观察、积累、思考,身边很平常的事情,其中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同样的一件事情,我们思考的角度不同,背景不同,目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感受、观点、认识,就会产生有创意的想法。

七、写作练习。

上述几个话题已经分析讨论过,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情况,任选一个话题写作文。

八、佳作欣赏,提高审美能力。

略(将上节课学生的优秀作文展示出来,并评析)。

1、通过上个学期的段考实践,学生写话题作文的能力确有提高,三次话题作文,没有一人写跑题的,没有低于32分的作文;而且学生给话题作文拟的题目有深意、有思想,或点明文章中心,或概括故事,这比较难得。

2、如何让学生的作文更富有个性,更有创意;如何让学生能针。

对一个话题写出不同思考角度的文章;如何让学生组织好过渡句,从而提高学生将已熟悉的题材去适应不同的话题;如何使学生的语言有文采、有特色。这是今后的作文教学中需要探究的课题。

初一作文指导

自卑的对立面是自信,自信就是自己信得过自己,自己看得起自己。美国作家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又说:“自信是英雄主义的本质。”人们常常把自信比作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闸门、启动聪明才智的马达,这是很有道理的。日本著名的指挥家小泽征尔,有一次参加一个比赛。在他前面有两位选手,在指挥过程中都发现有一小节不和谐的音节,而两位选手都很“认真”地指挥下去了,并起身向观众表示了歉意。轮到小泽征尔上场,同样指挥到那一节时,出现了不和谐的音节。他停下来,询问顾问席中的评委,是不是乐谱搞错了。一位评委对他说:“没有错,请继续指挥。”他试了一下,还是觉得不对劲,便又问了一下顾问席上的专家。这时,一位专家不耐烦地说:“这是很有名的曲子,绝对没问题。”小泽征尔试着又指挥了一次,还是停下来,坚持说这里肯定有问题。就在此时,评委席中传来掌声。评委会当场宣布:小泽征尔获胜。

【多向解读】解读一:小泽征尔因为相信自身的实力,所以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坚持不是蛮不讲理,而是自信的体现。解读二:自信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夜郎自大,更不是得意忘形,毫无根据的自以为是和盲目乐观;而是激励自己奋发进取的一种心理素质,是以高昂的斗志、充沛的干劲、迎接生活挑战的一种乐观情绪,是战胜自己、告别自卑、摆脱烦恼的一种灵丹妙药。解读三:自信,并非意味着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得成功,而是说战略上要藐视困难,战术上要重视困难,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动手,脚踏实地、锲而不舍地奋斗拼搏,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战胜每一个困难,从一次次胜利和成功的喜悦中肯定自己,不断地突破自卑的羁绊,从而创造生命的亮点,成就事业的辉煌。

阅读指导课教案

1、让学生在好书交流会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到读书的快乐,阅读的乐趣。

2、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读书方法的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3、在活动中进行团结互助的思想品质教育。

让学生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激发阅读的欲望。

使学生学会选择健康有益的书进行阅读。

要求每位同学都准备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好书的发言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外阅读首先要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因此,本教学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学生由“要我读”变为“我要读”。同时引导学生到图书馆去借阅课外书,并在阅读过程中爱护图书。

一、导入,激起学习欲望。

(学生交流名人名言)

从这些名人名言中,我们看出书的确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就应该和大家分享才更有意思!

今天我们就举行一个――好书交流会

二、介绍好书,交流读书方法

(一)班内互相交流好书

我知道咱们班同学都很爱看书,最近看了什么好书?能不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如果想。那么就请你赶快把你的书介绍给同学们吧。

1)小组交流。咱们先在小组内介绍,选出你们最喜欢的书再向全班介绍。

2)班内交流.

老师注意到各小组同学在介绍时,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笑眯眯的,老师猜想,你们的书一定非常有趣,而且老师还发现你们的口才越来越棒了,下面咱们一起分享各小组最受欢迎的书。

(各小组派代表介绍)

3)小结。

他们刚才介绍得多好啊。听了他们的介绍,我发现他们手上的确是一本好书。你们愿意读吗?我们可以在以后的阅读课上轮流借阅,如果我们全班同学互相把书交换一次,那么在班中就会形成一个小小的图书馆了,同学们学到的知识也会越来越多。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自然更丰富。

(二)交流读书方法

(生:要读健康的,有意义的书。)

(生自由回答)

师:同学们说得真精彩,请同学们在以后的读书活动中用到这样的读书方法,将读书的快乐,用我们的笔,用我们的心记录下来,让他成为我们成长道路上美好的回忆。

(三)学生读书,交流收获

1、生借书,看书

2、全班交流收获

你刚才读了哪本书,看了一个什么故事?谈谈你有什么收获?

(生交流)

三、总结

这节课,我们发现了很多好书,我也发现了同学们都很喜爱读书。我很高兴,希望大家课后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上尽情地来班级图书角借阅吧。最后,让我们记住莎士比亚的这句话:

(齐读格言)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

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作文课指导教案

[内容]。

电教手段促使教学过程优化,它特有的优势已让人们所认识。我在“写一个场面”作文指导课教学中,运用了录音手段,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情境,激发欲望,突破难点“写一个场面”,首先关键的是如何在“场面“上取得突破,怎样让学生对“场面”有初步的认识呢?不可能用解释概念的抽象方法去给学生谈“场面”,这时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显得软弱无力,这正是教学的难点。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启发学生的写作愿望。因此,我借用了录音手段和教师有感情朗诵相结合的情景法,创设教学的立体情境,引发学生感性地认识“场面”,突破教学难点。一开课,我播放了歌手董文华演唱的歌曲《长城长》,并配合自己精心设计的、富有感情的朗诵:“大家一定很熟悉这首歌吧!这熟悉的歌声把我们带到了令人难忘的1994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那场面是多么令人难忘啊:”那感人肺腑的歌声、美妙的音响、扣人心弦的朗诵,使学生获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受。学生倾听着,回想着:五彩缤纷的舞台,气魄雄伟的长城画面,热泪盈眶的观众,掌声雷动的演播厅……栩栩如生的一个个场面顿时展现在学生眼前。这就是场面。生动、直观,学生马上具体认识了“场面”,同时进入了一个为中华民族骄傲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染的意境,创作的源泉挖掘了,写作的愿望激发了。产生了非吐不可”的表达感,达到了教学目的。在这里,录音手段发挥了其它手段难以产生的作用,它的优势显而易见。

二、丰富内容,拓展思路,推动想象通过前一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初步认识了场面,引起了情感上强烈的写作共鸣,但兴趣只是写作的入口,要进一步通过唤起回忆,展开思路,指导学生选择材料,丰富作文内容。这时我首先通过一段谈话,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熟悉的场面。“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令人难忘的场面“童年的趣事,野外的嬉戏,校园的欢乐,家庭的幸福,那一个个场面都多么令人神往啊!同学们,在你们的记忆闸门里一定留下许多精彩的场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忆吧!”这时,课堂上气氛更加热烈,畅所欲言。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而认识过程包含了感知过程、思维过程等。如果学生的认识过程只停留在感知阶段,只认识了“场面”,这只是初步的不完全的。作为参与教学过程一个重要因素的录音手段,如果能激起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开拓思路,自然地进入思维的过程,主动地、兴致勃勃地去思考,去判断,这才能发挥最佳效能。在学生发言谈了部分生活场面的基础上,这时我把握最佳时机按下录音机键钮,录音机中传出了雄壮有力、庄严激奋的国歌乐曲。这乐曲一传出,马上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恰当地刺激了听觉,诱发了学生的思维。这时,我抓紧时机发问:“听到这声音,你们会想起了什么场面?”课堂上又活跃起来了。“听到这乐曲,我想起了晨会操场上升国旗的场面。”“听到这乐曲,我想起了奥运健儿在赛场上奋力拼搏,为国争光取得冠军时的场面。”“听到这乐曲,我仿佛看到了百万雄师横渡长江时那历史一瞬间的场面。”“听到这乐曲,我想起了《开国大典》中那万众欢呼的场面。”……思路开拓了,题材丰富了,这时,我又及时播放了一段鞭炮“劈劈啪啪”的音响录音,进一步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将学生引入特定的立体情境。这一来,课堂上的场面更热闹了,学生几乎都举起了手,情绪高涨,进入了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境界:“我想起了除夕那热闹的夜晚。”“我想起了哥哥婚礼喜庆的场面。”“我想起了元霄节舞龙灯的场面。”“我想起了生日夜晚吹蜡烛那快乐的时刻。”……各抒己见,滔滔不绝,取得较好效果。

三、积累迁移,恰如其分,提高效益有了许多的材料,如何指导学生组织材料表达出来,写好自己熟悉的一个场面呢?语文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和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作文指导要学生能把阅读训练中所获得的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情达意的方法及其它有关知识技能灵活运用到作文中去,所以,这时,我又一次按下了录音机的键钮,播放了《十里长街送总理》中场面描写的典型片断(第一自然段),用声音引导示范,为指导写作提供范例,渲染气氛,利用“有意注意围绕这一段讨论写场面的基本方法:有点有面,点面结合,一般先后述后分述,把主要的人物及其活动写具体。再让学生结合这一段的`写法,谈自己将如何写自己熟悉的一个场面,达到教学目的。这样,合理地使用了录音软件,刺激了学生听觉,避免了复习旧知识的枯燥累赘,又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复习了阅读教学中学习的知识技能,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最佳发挥了录音的功能,提高了课堂效益。

通过这一堂课的教学,我对录音手段的合理应用有很深的感受:

(一)要准确、适当地选择制作录音软件,有明确的运用目的,恰如其分,有的放矢。

如这堂课选择《长城长》就因为学生熟悉这首歌,熟悉这春节晚会的场面,才能达到教学目的。教学中运用录音可向学生提供内容丰富、风格各异的习作范文,使课堂信息容量增大。

(二)使用录音手段要和其他手段相结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扬长避短,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播放《长城长》歌曲时我不是单纯让学生听这首歌,放放录音而已,而是用充满感情的、回味的解说和录音紧密配合,使学生的感知具有明确的方向性,让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录音优势相辅相成,由此诱发了许多难忘的场面回忆,在课堂上产生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如果单纯、孤立地使用录音,只能给学生无目的的欣赏,模糊教学目的,失去录音在教学领域里的地位和作用。

(三)恰到其时,要把握最佳时机。把听觉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要凭借生动丰富的音响效果发挥录音手段的功能。录音教学的使用十分灵活、方便、可行,可以根据录音的需要反复播放,可长可短,随放随停,步步深入,化繁为简,恰当地刺激知觉,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丰富学生的感知,调动学生观察、思维、表达的欲望,推动想象力的发展,加速对教材内容的感知和理解,使习作活动处于高效的思维状态,这是其他手段难以达到的。

电教手段的使用给我们的作文指导课创造了崭新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带来了必要的色彩感、动感、神韵感、情感、美感,使我们的作文指导课充满创作活力。

初一作文指导

我的老家在长梁乡箭楼村,那是一个淳朴的土家山寨,它一年四季都有一道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瞧,这就是我的家乡,这就是我们土家族的家园!这样的美景有没有吸引到你呢?快找个机会来做客吧!我这里不但风景美,而且人们都十分热情好客呢!

初一作文指导

八月末,酷热还没散去,我们这一群叽叽喳喳的新生要开始我们的初中生活了,那么必然,开始我们的初中生活就得进入军训这个环节,我们在军训中受到了磨练,懂得了坚强。在军训中,我们收获了许多,从刚开始的不熟悉,到后来的慢慢了解,从陌生人变成了好朋友。记得有个朋友,她有一头乌黑的短发,可爱的蘑菇头,眼睛大大的,炯炯有神,她对我说:“嘿,你叫什么呀!”也许就是那一次,我们成了朋友,成了无话不谈的闺蜜,我们手牵手,一起下学,一起回家,一起讨论问题,她的学习成绩总是那么好,有一种令人望尘莫及的感觉,不过她从不骄傲,也许就是这个原因,在学习上她也总是我的榜样。

有一天,我问她,她的梦想是什么,她忽然沉默了,眼睛里闪着动人的光芒,她好像长出了一双翅膀,我被她所说的话所震撼。为了梦想,她付出了太多太多,因为只有努力,才有可能成功。可能就是那一天,我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桌子上的漫画书换成了学习教材,收走了玩具,开始专心学习,她和我一样,为了梦想,不惧失败。

曾经的我一文不值,但是现在,因为拥有了梦想,我变的有光彩,变得有力量,不再没有方向,不再迷茫。拥有梦想,我真的不一样了。

2015悄然溜走,2016已经来临,梦想还没达到,脚步仍在继续。

你听,听见了少年们追求梦想的脚步了吗?

展翅翱翔,是多少人的梦想;飞向远方,是那天空中鸟儿的期望;踏雪奔腾,是马儿的理想;断肠思乡,是游子们的不得已;无忧无虑,是人们的理想。世界,梦想无奇不有,从那遥不可及的梦想到现在他出门便可以实现,经历多少风风雨雨,千百年来汇集了多少人的梦想而这些形象的构成了中国梦。

正如古人一样,不管怎样的成功的背后总有一番不为人知的秘密,而这些秘密却构成了他们的无限动力,使而得到自己的成功。每当用光速走到电视机前打开《开讲了》,那些名人用他们的一生讲述着自己的故事,每当提起那些不如意他们的眼睛里总会有这颗颗泪珠,心里也自然会带着阵阵心酸。那些直到成功不难的人们为了成功还是踏出了那一步,为了成功,不管有多难,不管有多苦还是咬紧牙关坚持走了出来。

可看了这些,往往总有一些人还是听不进去,好像“招风耳”左耳进右耳出,总是听不尽,古人云:“良药苦口利于心,忠言逆耳益于行”,可还是不能劝慰他们那你逆反的心灵,总要和家人吵个底朝天。他们吵的途中总会有几句伤透大人心的语言,可家人还是默默无言。吵完之后总会跑到房间大哭,或说离家出走什么的,可回来了家人总会什么都不说,容他在家里大肆妄为,他以为是家人怕了他做些无法容忍的行为。像这样反反复复不知不觉就过了三年,到了考试结束时没有好成绩总会去怨他的家人,可在他的心里早已淡忘了家人多次教育他,可他怎么也不听后来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后来只能在大街上乱混,无所事事,混网吧,一事无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不听家人的话,不然到最后受苦的总会是自己,有一句话这样说道:“这个世上你谁都可以不相信,但你唯一不能不相信自己的家人。

帮助别人不仅是一种美德,还会使自己感到快乐。我也有过不少帮助别人的经历。

镜头一。

一天,我和朋友们在广场上放风筝,玩的有些累了,便坐在旁边的一排椅子上,刚好坐满。这时,一个老太太迈着蹒跚的步子坐过来,坐在边上的我一看就知道她想做下来休息。虽然我还没休息完,但是也想休息完了一样站起来逛悠,然后,她就在我坐的位置坐下啦。

虽然这只是一件小事,虽然她没对我说谢谢,但我还是很开心!

镜头二。

暑假的一天早上,我自己骑车出去吃早饭,在我回来的路上,发现一个骑摩托车的人一不小心摔倒在了马路中央。由于车上的东西都掉了下来,所以很难扶起来。这时车不算多,我就连忙跑过去帮他把车扶起来。之后,他便一直对我说谢谢,我心里真是有种说不出的开心!

镜头三。

初一的一天中午,我吃完饭后骑车去上学时,发现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在路中央跑来跑去,周围没有一个大人。一开始我没太在意,可一想,怕他出啥事,便回去送他回家。

我问他家在哪,可他却说不知道。唉!没办法,只好一家一家地去找。终于在找的第五家中找到了他妈妈。原来,他妈妈也发现他不见了,正要找呢!她看见我把她儿子送回来了,心里万分感激,而我却觉得这只是举手之劳,便去上学了。

帮助别人对自己并不会减少什么,而别人却会拥有许多。帮助别人,感觉真好!

初一数学方法指导

主要是指认真阅读数学课本。许多同学没有养成这个习惯,把课本当成练习册;也有一部分同学不知怎么阅读,这是大家学不好数学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地,阅读可以分以下三个层次:

1.课前预习阅读。预习课文时,要准备一张纸、一支笔,将课本中的关键词语、产生的疑问和需要思考的问题随手记下,对定义、公理、公式、法则等,可以在纸上进行简单的复述。重点知识可在课本上批、划、圈、点。这样做,不但有助于理解课文,还能帮助我们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讲,有重点地听讲。

2.课堂阅读。预习时,我们只对所要学的教材内容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不一定都已深透理解和消化吸收,因此有必要对预习时所做的标记和批注,结合老师的讲授,进一步阅读课文,从而掌握重点、关键,解决预习中的疑难问题。

3.课后复习阅读。课后复习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既可解决在预习和课堂中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又能使知识系统化,加深和巩固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一节课后,必须先阅读课本,然后再做作业;一个单元后,应全面阅读课本,对本单元的内容前后联系起来,进行综合概括,写出知识小结,进行查缺补漏。

二、多想。

主要是指养成思考的习惯,学会思考的方法。独立思考是学习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

听课方面:

在听课方面要处理好“看”、“听”、“思”、“记”的关系。

“看”就是上课要注意观察,观察教师的板书的过程、内容、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

“思”是指思考问题。没有思考,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古人说的好“学而不思则罔.”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对于老师的讲解,学生不仅仅只是会做,而且要经常思考;在思考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明确:(1)多思、勤思,随听随思;(2)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要善于大胆提出问题,如:本节课教师为什么要这样讲?这道题为什么要这样做?等等;(3)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如:2327=6213832=12164644=20247377=5821上述这些数的计算有什么规律?应如何计算?怎样表征规律?又如何验证呢?(4)树立辩证意识,学会反思。如:7333=2409又有怎样的规律?可以说“听”是“思”的基础,“思”是“听”的深层次掌握,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考才会学习。

“记”是指记课堂笔记。初一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通常是教师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记”代替“听”和“思”。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在作笔记时应:(1)记笔记服从听讲,要结合教材来记,要掌握记录时机;(2)记要点、记疑问、记易错点、记解题思路和方法、记老师所补充的内容;(3)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记笔记有助于将知识简化、深化、系统化.同学们在学习时,要边听(课)边想,边看(书)边想,边做(题)边想,通过自己积极思考,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归纳总结数学规律,灵活解决数学问题,这样才能把老师讲的、课本上写的变成自己的知识。

三、多做。

(1)先复习后做作业。

许多同学做作业时,通常是拿起题就做,一旦遇到困难了,才又回过头来翻书、查笔记,这是一·种不良的习惯。做作业的第一步应是先复习有关的知识。复习时可以采取“过电影”的方式,在头脑中搜索一下课堂上老师所讲解的知识,努力将所学知识回忆起来。若实在回忆不起来,再翻开课本或笔记阅读对照,通过这种方式将所学知识温习一遍,做到心中有数后再去做作业。

(2)仔细审题。

审题即分析理解题意,查明题中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要求了解问题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在头脑中形成并保持清晰的课题印象。许多同学在做作业时常常忽视审题,对审题采取漫不经心的态度。在题意尚未理解,条件与问题间的关系尚未分析清楚之前就试图解题,胡乱猜想、盲目尝试。有的同学虽然能够审题,但不够仔细,对课题观察分析得不全面、不深入,而遗漏了隐蔽的却是重要的条件。还有的同学审题时所保持的课题印象不够清晰,结果在解题过程中变得更加模糊,甚至遗忘了,以至于不知如何继续下去。因此,我们必须学会仔细审题。审题时,首先要通读全题,把整个题目的含义连贯起来。如果读一遍未形成清晰的印象,可以再多读几遍。其次要注意题目中的特定语言,挖掘蕴含条件。例如,题目中说“增加了”与“增加到”是完全不同的意思,要仔细辨别,以免因理解错误而做错题。

(3)独立做题。

在审题的基础上,要自己动手动脑去独立完成作业。遇到难题时,不要急于问老师,问同学,要自己多想想,争取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攻克难关。绝不要自欺欺人,抄别人的作业。如果经长时间细致、努力的思考仍不能解决问题,应请教老师或同学,在得到指点后,应认真思考症结所在,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4)检验修改。

做完题后,应该从头到尾仔细浏览一遍,检查一下解题的步骤、思路是否正确,个别地方是否有错误。发现问题,及时加以修改。检查修改后才算完成了作业。

四、多问。

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提出疑问,这是衡量一个学生学习是否有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有经验的老师认为:能够发现和提出疑问的学生才更有希望获得学习的成功;反之,那种一问三不知,自己又提不出任何问题的学生,是无法学好数学的。那么,怎样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呢?第一,要深入观察,逐步培养自己敏锐的观察能力;第二,要肯动脑筋,不愿意动脑筋,不去思考,当然发现不了什么问题,也提不出疑问。发现问题后,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问题仍得不到解决时,应当虚心向别人请教,向老师、同学、家长,向一切在这个问题上比自己强的人请教。不要有虚荣心,不要怕别人看不起。只有善于提出问题、虚心学习的人,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学习上的强者。

四、课后复习巩固的方法。

(1)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做一定量的题目是必需的,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错误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会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2)细心地挖掘概念和公式。

给你的建议是:更细心一点(由观察特例入手),更深入一点(了解它在题目中的常见考点),更熟练一点(无论它以什么面目出现,我们都能够应用自如)。

(3)总结相似的类型题目。

当你会总结题目,对所做的题目会分类,知道自己能够解决哪些题型,掌握了哪些常见的解题方法,还有哪些类型题不会做时,你才真正的掌握了这门学科的窍门,才能真正的做到“任它千变万化,我自岿然不动”。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在进入初二、初三以后,同学们会发现,有一部分同学天天做题,可成绩不升反降。其原因就是,他们天天都在做重复的工作,很多相似的题目反复做,需要解决的问题却不能专心攻克。久而久之,不会的题目还是不会,会做的题目也因为缺乏对数学的整体把握,弄的一团糟。

给你的建议是:“总结归纳”是将题目越做越少的最好办法。

(4)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

同学们最难面对的,就是自己的错误和困难。但这恰恰又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同学们做题目,有两个重要的目的:一是,将所学的知识点和技巧,在实际的题目中演练。另外一个就是,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它。这个不足,也包括两个方面,容易犯的错误和完全不会的内容。但现实情况是,同学们只追求做题的数量,草草的应付作业了事,而不追求解决出现的问题,更谈不上收集错误。我们之所以建议大家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是因为,一旦你做了这件事,你就会发现,过去你认为自己有很多的小毛病,现在发现原来就是这一个反复在出现;过去你认为自己有很多问题都不懂,现在发现原来就这几个关键点没有解决。

给你的建议是:做题就像挖金矿,每一道错题都是一块金矿,只有挖掘、冶炼,才会有收获。

总之,学习方法是灵活多样、因人而异的,能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是你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的表现。

初一的作文指导

不知不觉我已经上了初一了,来到了七年十三班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也即将在这渡过三年的学习时光。进入初中表示自己长大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解决,学习时间增多了,学习内容,难度提升了,在这里,有新的老师,新的同学,也有一个新的起点。

聂圣伦是我的小学同学,初中我们分到了一个班,刚开学的时候,他想给新的同学留下一个好印象,于是装“绅士”,但没过几天,他就装不下去了,把自己的“本性”暴露出来了,课堂上讲话、嘚瑟,把身上的不好习惯全都显现出来了。老师为此训了很多次,但他还是屡教不改。他也有很多优点,乐于助人关心集体,学习成绩算是中上等,这一点老师也说过,如果他肯努力学习,在我们班他肯定是尖子生。

韩诗雨是我们班的班长,入学成绩是第一名,她身材较胖,在我们班的学习是名列前茅。刚开学的时候,我还以为她是一个文文静静的女孩,不爱跟别人讲话,但是随着逐渐交往,我发现,她是一个很热心的人,课间主动帮我打水。相处久了,我发现她很勤奋很认真。有时候会跟我们开玩笑,我有不会的题时,她会主动帮我解答。

还记得第一次见到我们班主任的场景,她微笑地对我们说,“同学们好,我姓徐,今后我就是你们的班主任了”。这个开场白把我心中对“厉害”的担忧的念头打消了。经过相处,我发现我们的老师并不温和,反而稍微有点严厉,她性格干练,衣着打扮很有风格,通常是一身黑。在我们做的不够好的时候,她会常拿我们的师哥师姐做榜样。有一位这样优秀的班主任,我感到很自豪。

来到七年十三班这个大家庭,已经快有两个月了,我们相亲相爱,34个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们团结有爱,互相扶持,共同进步。我相信,在每一位同学的努力下,在我们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会共同创造辉煌。会在五中中学史册上留下灿烂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