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得体会>2023年孔子晚年心得体会200字 孔子晚年心得体会(通用5篇)

2023年孔子晚年心得体会200字 孔子晚年心得体会(通用5篇)

作者:字海 2023年孔子晚年心得体会200字 孔子晚年心得体会(通用5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孔子晚年心得体会200字篇一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晚年经历和心得体会对于人们追求智慧和人道主义教育至今仍具有深远的影响。在孔子晚年的心得体会中,我们能够看到他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考,以及对于教育和道德的关注。本文将从他的个人修养、家庭教育、国家治理和世界和平四个方面来探讨孔子晚年心得体会。

首先,在个人修养方面,孔子晚年深感自己的不足之处,他认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于智慧的追求和对基本道德准则的坚守。在孔子晚年,他更加注重自省和修身养性,他认为一个人要先修身,才能治家,治国乃至平天下。他强调了一个人应该谦逊自省,不断追求进步和提升自己的智慧。同时,他也强调了诚信和正直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人应该有良好的品德和道德引导,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其次,在家庭教育方面,孔子晚年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体会。他强调了父母的责任和孝顺的重要性。孔子晚年提出了“三纲五常”的家庭伦理观念,他认为父母子女、君臣上下、夫妻之间都有着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他认为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体系是培养孝顺和有道德修养的人的基础。在孔子晚年,他更加注重推崇尊重和教育子女,他提出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他认为子女应该尽孝的义务,而不孝者将被视为世人所不齿。

进一步,孔子晚年对于国家治理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思考,他十分关注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幸福。他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他认为国家的根本在于民众的安宁和幸福,君主应该以民众的福祉为依归。在孔子晚年,他强调了仁政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通过仁政和施政的公正,国家才能得到长治久安。同时,他也强调了君主的为人之道和领导才能,君主应该以身作则,自省自律,以明忠诚之道引领整个国家。

最后,在世界和平的问题上,孔子晚年也有自己的思考和表述。他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他强调了和谐与协作的重要性。他希望通过人们之间的和谐关系来实现世界的和平。孔子晚年更加关注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他强调了“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观点,他认为人们应该多交流和沟通,以避免误会和争端的发生。他认为通过理解和尊重彼此的不同,世界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与进步。

综上所述,孔子晚年的心得体会从个人修养、家庭教育、国家治理和世界和平四个方面对于人们追求智慧和人道主义教育具有启示和指导作用。他的思想影响了数千年来的中国文化,并且对于世界文明的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该从孔子晚年的心得体会中汲取智慧,努力提升自己的修养,尊重他人,关注社会公正,推动世界和平的进程。

孔子晚年心得体会200字篇二

《孔子世家》读书报告《孔子世家》是司马迁的《史记》中篇幅较长的一卷,讲述了孔子多舛、漂泊不得志的一生,6通过对其语言的大量描写突出了其“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高尚品德。但孔子为人又不迂腐,有时他也不会遵守自己订下的约定,因为他认为“要盟也,神不听”,这和后世那些迂腐的儒生大不相同。

同时,孔子是有大才的:“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季桓子叹道:“昔此国几兴矣,以吾获罪于孔子,故不兴也”。可就是这样一位圣贤,却始终未一展奇才,周游列国终生不得志。

鲁国大乱后,孔子来到齐国,齐景公问孔子如何为政,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政在节财”的回答让景公很满意,,“将欲以尼溪田封孔子”。这时晏婴进言说“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间。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此后齐景公虽然不再询问“礼”,但还是愿意留住孔子。这时齐国大夫企图谋害孔子,孔子听说此事。齐景公说:“我老了,不能用你了。”孔子就上路离开齐国,回到鲁国。

之后,鲁定公任命孔子为中都宰,经过一年的时间,四处都来效法他。孔子由中都宰升任司空,又由司空升任大司寇。鲁定公十四年,孔子五十六岁,由大司寇代理国相事务,把鲁国治理得很好。齐国人闻悉鲁国的情况后感到恐惧,大夫黎鉏提议:“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于是挑选齐国国中漂亮的女子八十人,全都穿上华丽服装而跳起《康乐》舞蹈,连同有花纹的马一百二十匹,馈赠给鲁国国君。季桓子沉迷女乐,孔子看不下去,就出走到了卫国。

在卫国时,有人向卫灵公说孔子的坏话。卫灵公派大夫公孙余假频繁出入孔子住所。孔子害怕得罪卫灵公,居住了十个月,离开卫国。

孔子游历了几个国家后又回到卫国,可此时卫灵公年老,懒于理政,没有任用孔子。孔子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如果有人起用我的话,只需一年的时间罢了,三年的话就会大见成效。”孔子上路离去。没过多久,孔子又回到了卫都,有一天,卫灵公询问用兵的阵法。孔子说:“摆弄礼器的事倒曾听说过,军队作战的事没有学过啊。”第二天,卫灵公与孔子交谈,看到天上飞翔的雁,仰头注视,神色心思不在孔子身上。孔子于是上路又离开了卫国,前往陈国。

子在蔡国受到楚国的征召,可准备前往出国时却受到陈国和蔡国的阻挠,于是孔子派子贡到达楚国。楚昭王兴师动众迎接孔子,孔子然后得以脱身。楚昭王准备把有户籍的民社方圆七百里之地封给孔子。

楚国令尹子西却说:“楚之祖封于周,号为子男五十里。今孔丘述三、五之法,明周、召之业,王若用之,则楚安得世世堂堂方数千里乎?夫文王在丰,武王在镐,百里之君卒王天下。今孔丘得据土壤,贤弟子为佐,非楚之福也”。楚昭王于是作罢。

最后,孔子离开鲁国总共十四年而返回到鲁国。鲁哀公询问为政之道,孔子回答说:“为政之道在于选择大臣。”季康子询问为政之道,孔子说:“荐举正直的人安置在邪曲小人的上面,邪曲的人就会变得正直了。”季康子忧愁盗贼为患,孔子说:“如果你自己不贪,即使悬赏盗贼,他们也不敢偷窃。”然而鲁国最终没能任用孔子,孔子也不再谋求官职。

孔子的时代,周王室衰微而礼乐废弃,《诗》《书》残缺。孔子追寻探索夏、商、周三代的礼制,整理《书传》,上记唐尧、虞舜之际,下至秦缪公之时,依次编排其间史事。孔子说:“夏代的礼制我能说出来,但夏人后裔杞国的文献不足为证了。殷代的礼制我能说出来,但殷人后裔宋国的文献不足为证了。如果文献足够的话,我就能加以验证了。”孔子考察周代对殷礼、殷代对夏礼所作的变动后,说:“往后即使推到一百代,它的礼制也可以知道,因为总是一代崇尚文采而一代崇尚质实。周礼借鉴了夏、殷两代,郁郁乎文采斐然啊。我依从周代的礼制。”所以《书传》、《礼记》出自孔门。

孔子从卫国返回鲁国,然后审定各类乐曲的音调声律,使雅乐、颂乐分别恢复了原貌。古代留传下来的《诗》有三干多篇,等到孔子整理的时候,删去其中重复的,选取可以在礼节仪式中使用的,往上采集歌颂商人始祖契、周人始祖后稷的诗篇,中间搜罗叙述殷朝、周朝盛世的诗篇,往下包括记录周幽王、周厉王时礼乐残缺情景的诗篇。礼仪、音乐从此又可得到而称述记录,以此具备了王道的礼乐制度,编成了《礼》、《乐》、《书》、《诗》、《易》、《春秋》六经。

孔子利用鲁国史官的记载撰作《春秋》,上溯至鲁隐公,下讫于鲁哀公十四年,包括十二位君主。以鲁国为中心,以周王室为亲承的前朝,以殷代为隔朝的散旧,将道统贯穿于三代。简约精炼其中的文辞而意旨博大恢弘。孔子毫无疑问是一位超越时代的圣贤,他高尚的品质、渊博的知识和睿智的思想至今仍散发着光辉与魅力。

在当时那个时代孔子却困顿不堪,无法按照自己想法建设一个理想中的人间天堂,这和当时的社会背景(蒸发不断,各个国家注重军备,无暇顾及礼教)是分不开的,所以,阻止孔子被重用的那些大臣提出的意见也不全是谗言,有的还是比较中肯的(比如晏婴的意见)。另外,孔子的失败和其自身也是分不开的。

孔子晚年心得体会200字篇三

孔子,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被尊称为“圣人”。他的学说和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孔子晚年,他经历了诸多挫折和困境,但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并在岁月的积淀中得到了宝贵的心得体会。孔子晚年的心得体会不仅与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关,更体现了他对人生和道德的深刻思考。

首先,孔子晚年的心得体会与个人修身密切相关。他认为,个人的修身养性是建立在道德伦理的基础上的。他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认为一个人要能够“内省”,以修身养性,使自己具备高尚的品德和优秀的行为。孔子晚年时,他深感人性的复杂和善恶之间的较量。他认为,一个人应当时刻保持良好的操守和行为准则,不为名利所诱惑,不为利益所迷惑。通过修身养性,他相信可以让个人在人性的纷扰中保持独立和清明的心态。

其次,孔子晚年的心得体会与齐家治国息息相关。孔子强调家庭的重要性,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与国家的治理密切相关。他主张人们应当从家庭上做起,培养和规范自己的家庭成员。在孔子晚年,他曾多次提到家庭的责任和义务。他强调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和关爱,丈夫对妻子的尊重和呵护,子女对父母的孝敬和报答,兄弟姐妹之间的和睦相处等等,都是构建一个和谐家庭的基础。他认为,只有通过家庭的和谐,才能构建出和谐的社会和国家。

再次,孔子晚年的心得体会与政治伦理有着深刻的关联。孔子是一个积极参与政治的人。他不仅提出了“仁政”、“君子”等政治理念,还致力于为国家做出实际贡献。然而,在孔子晚年,他遭受到了政治上的打击和排斥,被迫离开了故乡。尽管面对这样的逆境,但孔子仍然坚持自己的理念,并加深了对政治伦理的思考。他认识到,政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只有在宽容、理智和智慧的指导下,才能在政治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孔子晚年的政治思考不仅使他对自己的政治理念更加坚定,同时也为后世政治家们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最后,孔子晚年的心得体会还表现出他对人生和道德的思考。孔子晚年时,他已经历了多年的磨砺和跌宕,但他仍然保持着对人生的慎重和思索。他反思了人生的目标和意义,认为人应当追求的不仅仅是物质的富足,更应当是道德的提高和人生的价值。他主张人们应当做一个善良、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以实际行动去奉献社会和国家。他深刻地认识到,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品德和他对社会的贡献,而不仅仅是世俗的成功和名利。

综上所述,孔子晚年的心得体会不仅与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关,更体现了他对人生和道德的深刻思考。无论是个人发展,还是家庭和社会发展,都离不开孔子晚年点点滴滴的智慧和体会。孔子晚年经历的苦难和困境,并没有使他丧失信念,而是让他更加坚定地走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路。他的思想和精神长寿饶有启迪意义,对我们今天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晚年心得体会200字篇四

历史上的孔子,曾被困于陈蔡,电影上的孔子,被困在了平庸的镜框之中。

作为电影,《孔子》是一部过于保守的作品,看了开场的五分钟,就可以得出这个结论。摄影、剪辑,一切都那么平平无奇。那个覆倒又立起的欹器仿佛是全片一个隐喻,告诉我们藏在这个貌似古奥的作品后面的,是多么可怕的直白。

《孔子》再次提出了一个恒久的问题:如何在银幕上表现我们的文化英雄?

一部英雄的传记电影,可以有很多种办法来塑造伟人的高大形象,其中最笨的一种,就是让伟人自己出来告诉大家,他有多么伟大。不幸的是,《孔子》恰恰就是这个思路。

片中的孔子几乎成了一架复读格言的机器,而往往是格言警句还没念完,甚至还没开始,赵季平的交响乐就已经急不可待地提醒大家“立正,格言来了”!有心人可以注意一下“格言加交响乐”这种招数在片中被重复了多少次,要不是周润发老到的台词功底,保不齐会笑场。发哥伟岸的身形和炯炯的目光,成为了这种贫乏的一个挡箭牌,不知是幸或不幸。

用电影的手段表现伟人,各国电影人有各自的招数,这与人们通常认为的“画面是国际语言”的假设,多少有点出入。欧美人拍基督或者天使,多半会采取逆光拍摄,正面补光的办法,拍出此人“身负神的旨意而来”的威势,背后强烈的光芒隐喻着神恩眷顾。这与西方人有一个单一人格神——上帝的观念紧密相关。与此相仿佛的,是拍摄“神性景观”时,好用浓密云层中透出的缕缕笔直的光线,大自然普通的丁达尔现象,在西方人眼中却隐藏着天国的旨意,仿佛救赎人间的使者。这些气势非凡的场面都是既有西方文化背景,又符合电影特性的手段。是西方电影百余年发展的结晶。

日本人拍武士,就不用这种手段。他们注重的,多半是人物的姿态和表情,以及画面位置和周围人物的衬托,这是很有趣的一个东西对比。中国在20__年电影期间,也曾发展出一套独特的“赏善罚恶”美学,简单说,就是拍好人必用仰角、平光,拍坏人必用俯角、光源来自下方,好人站得高,坏人站得低,老观众都很熟悉这套编码系统。李向阳和猪头小队长出场,不用说话,观众一眼就分得清善恶。与此同时,香港人也发展出了一套拍英雄的办法,关键要素之一是利用“时间的特写”——慢镜头来表现英雄的威势。当年英雄片看得多了,偶尔见到周润发出场不用慢镜,我居然都会有些出戏。

把东西方的这种差别做个比较,会挺有意思。天主教神学家孔汉斯曾经有个精辟的概括,他认为世界上的宗教分为三大河系:欧洲-西亚的“先知宗教”,包括、犹太教和伊斯兰教,印度次大陆产生的“神秘宗教”,包括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等,以及中国产生的“圣贤宗教”,标准版本就是儒教。西方宗教电影拍摄的对象,永远不会是上帝本身,而是他的使者或者在人间的代理人——先知。所以我们就可以理解,那种逆光拍摄的效果,就是专为“背后有上帝撑腰”的先知们准备的,重点不仅仅在于拍摄的对象人物,更在于其背后的神恩浩荡。而东方“圣贤宗教”讲究的是人间的德行和礼仪,对神仙之事不能说不承认,只是敬鬼神而远之。日本也好,大陆也好,香港也好,拍摄英雄时注意的都是他作为人的属性,以及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慢镜后面隐藏的,是东方人特有的对于时间流逝的敏感,以及“英雄历风霜而不朽”的理念。

用这个角度去看《孔子》,你会发现其背后并没有一个完整的美学体系在支撑。除了让发哥一脸真诚地面对镜头讲格言之外,导演似乎没有什么一以贯之的塑造英雄的理念。各种办法都用了一点,但都没用到位。全片绝大部分时间一直在用平视镜头拍孔子,然而在构图、场面调度方面均平平无奇,内景不断的正反打让人以为在看电视剧。你要说他是在蓄意强调“圣人也是普通人”吧,“儒道高峰会晤”那段显然又不是,说明导演还是想突出孔子的,只是没办法而已。最要命的是,就连这种“没风格的风格”也没保持住,从季孙斯遣人迎接孔子回乡开始,视听风格陡然大变。孔子及其弟子先是在逆光中傲然挺立,秀了一下“英雄群像”,然后又是在“神光护佑”下返回了鲁国,这些都显然是在乱抄西方电影。此后孔子跪拜故城一节,又破天荒用了一个仰镜头。看这意思,是在恭维“丧家犬”的崇高理想终于得到了故国的承认,可是难道挨饿受冻的孔子就不崇高了么?这一记仰视,给得未免有点势利。

《孔子》的这个毛病,也是中国电影的问题。自从摆脱了“敌俯我仰”的革命电影美学之后,我们塑造英雄人物就没了个章法。《席卷大西南》等抄过香港电影里的枪林弹雨慢镜头,效果颇雷,《超强台风》让爆炸的水柱从西装革履的领导背后冲天而起,雷点已经接近霹雳级别。《孔子》实在没办法了,就干脆电视剧化,最后再抄一点国外的成规了事。水土不服不要紧,反正现在观众看好莱坞也习惯了。把《孔子》拍成《魔戒》才好呢!

然而单从《孔子》出发,我们不能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拍孔圣人会更好呢?如何才能在镜头和场面调度中体现出“中庸”、“礼让”乃至“中和位育”的儒家思想来呢?适当用一点慢镜头来表现孔子“万世不朽”,会不会效果也不错?还有没有别的法子?这些都是留给整个中国电影界的大问题。

小津安二郎在自己的电影里发明了一种低机位、微微仰起的视角,就被世界目为东方传统礼俗在电影界的代言人。而在传统的礼仪之邦拍摄的一部讲述儒家圣人的电影,却只能七零八碎地照抄他国电影的陈规,说起来,毕竟是个遗憾。这大概也正是今日中国的一个写照——急于拥抱传统,却还远远没有体认到传统的核心。

电影的另一大败笔在于音乐,赵季平的配乐不能说没有用心,但是纯西化的交响乐放在这部定位“民族史诗”的电影里面,就好像《国风》里插进了十四行诗,说不出的别扭。不知从何时开始,这种风格的配乐变成了主旋律电影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好拍档。青藏高原上的《红河谷》是这个调调,河南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是这个调调,两千年前的《孔子》还是这个调调,其中偶尔点缀一些时代或地方音乐元素,就算是“民族化”了。卫国宫廷中的舞乐本来是还原春秋文化原生态的一个大好机会,可惜乐声甫起,就被宏大的交响乐压了个严严实实,只剩下一丝磬声在重围中苦苦挣扎,全片其他部分的配乐,也大抵若此。姗姗来迟的《幽兰操》也没能挽回败局。没有了可信的音乐,电影说服观众“这就是那个时代”的力量,无形中消失了一半。

不过所有这些,都比不上剧情上的疏忽。影片前半部分的紧凑和后半部分的疏松已经受到许多诟病,我认为更大的问题出在对孔子这个人物及其精神的把握。夫子一出场,就被设定成了一个道德高尚、思想成熟的中年男人,可任谁都知道,没有一个人生来就是这样的。对于走进电影院的大多数观众来说,他们需要了解孔子的思想及其意义,这在今日的中国,不能假设为是尽人皆知的背景知识。然而电影的主创人员却似乎并未把精力放在这上面,除了开始的反对活人殉葬稍有涉及之外,影片对于儒家学说的社会背景、在当时的意义、与其他学派之间的辩难、孔子的心路历程等等都毫无涉及,仿佛他天生就是一个理想主义的殉道者,儒学天然就是救国救民的大道。这样想当然的剧本,根本上是缺乏力度的,是属于意识形态上过分自信的作品(鲜明的大陆特色)。所以有的观众看完之后质疑“孔子有什么伟大?他不就是一个失意的政客吗?”,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客气地说,《孔子》是在用拍“好干部”的思路在拍一个文化圣人,去掉了所有那些属于思想家的犹疑和彷徨,去掉了思想背后的所有社会根基,只留下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还有战争和美女。这样的电影,看似写实,实则神话,再好看也不过是场热闹而已,打动不了人心。

在我的想象中,今日中国拍摄《孔子》,从他弟子的视角来进入这个人物的人生,会更适合当下的观众。用群雄争霸与百姓疾苦之间的矛盾来说“仁”,用诸侯僭越与周代礼仪之间的矛盾来展现“礼”,角度会更好。前者重煽情,后者有奇观,都是既让片子好看,又有思想深度的角度。总比把宝押在无关紧要的cg战争场面和“香艳秘闻”上好。

可惜,如今这个时代,好大喜功和省钱省料才是王道。相比其他的豆腐渣工程,电影至少不会闹出人命来,而且好歹还有周润发的表演撑着。“正面表现伟人生平”的《孔子》从开镜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会是一个文化事件,至于电影本身,只能说聊胜于无,如此而已。

孔子晚年心得体会200字篇五

孔子是中国古代知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和文化名人,他对于儒家思想和教育的影响至今仍然深远。在孔子晚年,他总结了人生的经验和教训,从中领悟出了一些宝贵的心得和体会。在下面的文章中,我们将通过五个连贯的段落,探讨孔子晚年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勤奋为上

孔子晚年深刻认识到,勤奋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他说:“年过五十,无愧于天下”。这句话表明孔子认为,一个人到了中年以后,应该通过不懈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做出对得起自己和社会的贡献。孔子本人就是一个榜样,他无论年轻还是年老,都一直将教育事业视为自己的使命,不断地进行学术研究和传授知识。他告诫后世人,没有哪个人可以凭借天赋或者运气达到真正的成功,只有不断行动和学习,才能成就自己的人生。

第二段:以诚待人

孔子晚年领悟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他强调诚实和真诚的待人之道。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的含义是,我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应该以谦虚和诚实的态度对待他人,学习他人的长处,以此来改进自己。孔子指出,人与人之间应该建立起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关系,通过诚实和真诚的交流,才能够增进友谊和取得合作的成功。因此,诚实对待他人,不仅是孔子的道德底线,也是他晚年心得的重要内容。

第三段:尊重传统

孔子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他晚年总结出了“学古”,即学习古人的智慧和精神。他相信,在现代社会中,尊重传统对于维系社会秩序和稳定是非常重要的。孔子认为,只有通过学习和继承古代智慧,才能够引领社会向前发展,让人们过上更为幸福的生活。因此,他主张人们保留传统价值观,积极挖掘古代文化,以启示当代人们的行为和思考方式。这种尊重传统的态度成为了孔子晚年心得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孔子晚年的一项重要体会是,一个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密不可分的。他认为,要想做到治理国家和平天下,首先要从自身做起。一个人必须修身齐家,即成为一个道德高尚、品德兼优的人。只有这样,他才能够有资格去治理家庭和国家,让社会得到和谐和繁荣。孔子本人就是一个身体力行的榜样,他不仅在个人生活中保持了高尚的品德,还倡导“仁爱”、“中庸”等思想用来治国,使人民得到了安定和幸福。

第五段:不懈追求知识

孔子晚年时仍然坚持不懈地追求知识,这是他的心得体会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强调了知识和思考的重要性。孔子认为,知识来源于学习,思考则是对知识的消化和理解。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思考,人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所以,孔子一直是一个勤奋学习的人,他晚年仍然坚持学习和思考,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库。他的这种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效仿。

总结:

孔子晚年的心得体会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启示。从他的晚年心得中,我们可以看到勤奋为上,以诚待人,尊重传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不懈追求知识是他一生中的重要品质和价值观。这些心得和体会对于我们生活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应该在学习和发展中,汲取孔子晚年的智慧,从而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充实和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