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演讲稿>最新志愿者青春 志愿者演讲稿(优质5篇)

最新志愿者青春 志愿者演讲稿(优质5篇)

作者:MJ笔神 最新志愿者青春 志愿者演讲稿(优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志愿者青春篇一

早上好!

我是初三八班的王浩宇,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我的香港志愿者之旅。

提到香港,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吃喝玩乐买,但在我五天的香港之旅中,我们走街串巷,探寻了不一样的香港,还了解到了香港鲜为人知的志愿文化。

第一天我们来到了香港的老城区深水埗。杂乱的小店铺和广告牌占满了狭窄的北河街。街尽头,两间小店临街而立,一间叫"北河饭店",另一间叫"北河同行"。两间店外表不起眼,菜式也简单,隶属于同一个老板"明哥"陈灼明,他总是身着土灰色上衣和咖色拖鞋。

小店和老板都看似平凡,但隐藏在简陋与朴实背后的,是陈灼明不凡的义举:小店一直向贫困居民、露宿者和独居长者赠送免费餐食。我们穿梭在熙熙攘攘的北河街上,用了半个小时才找到这家小饭店。刚好,老板明哥也在店铺里,我们表明了志愿者的身份,并购买了六张饭票,准备送给街上有需要的人。

北河街车水马龙,无论是上班族还是市坊居民,都日复一日地过着快节奏的生活。一个灰白的身影吸引了我们的注意,皱纹填满了她的脸,缕缕银丝下却是和蔼的笑容。这位老奶奶提着废弃的纸皮箱子,正步履蹒跚地向垃圾堆放点走。我们立即跑上去,问奶奶吃了饭没,奶奶摇摇头,看见我们手中的饭票,有些惊讶地说:"这不是明哥家的饭票吗,他是我们这条街上的大好人啊!"我们微笑地点点头,操着一口蹩脚的粤语与老人家寒暄了几句,把饭票送给了老人。

最后一天中午,我们在喧闹的尖沙咀用餐。繁华的市中心,有一家无声西餐厅,这里的服务员都是聋哑人士。我们事先看好自己需要吃的餐点,然后再请服务员来下单。整个餐馆里十分安静,大家没有语言接触,而是心灵之间的沟通。平日里叽叽喳喳的我们忽然间也懂得了一种力量,似乎不需要大声去宣扬,但人人都能强烈地感知到,那是—自强不息、彼此尊重。

香港还有很多像这样的企业,本地人称它们为"社会企业"。这些企业虽然带有盈利的性质,却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社会责任上。它们时时刻刻都在传递着香港的志愿精神:惜食文化、待用文化和环保文化等等。五天里,我们还去了可以望到深圳蛇口的上白泥捡海滩垃圾,到元朗探访基层家庭,在新界访问香港的印度尼西亚社区。回来之后,在写这篇演讲稿时,我突然明白了我要寻找的香港志愿精神:学会尊重和感恩,以平等的心态传递善意给需要的人。

亲身体验让我们有所收获和成长。同伴间的积极行为也在相互影响。也许我们能在善意中成长本身就是最大的公益。这便是这次志愿旅行最大的意义。

我的讲话到此,谢谢!

志愿者青春篇二

大家下午好!

我叫,来自班,很荣幸今天能在此竞选志愿者指导中心“三扶一”工程队副队长。首先,我感谢老师、同学们能够给我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感谢学长,学姐们的循循善导,感谢他们的支持与鼓励;感谢那些与我一样坚守在志愿服务一线的兄弟姐妹们。感谢你们!(敬礼)

相信我有这个能力和责任去挑起这个担子!因为我有热血,有勤劳,有汗水和毅力,有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如果我有幸当选,首先,我将把握全局,加强志愿者服务的团队精神,单枪匹马的时代已经过去,团队精神的建设才是时代的主题!再者,我会接受广大同学的监督,处事做到团结一致,同舟共济!其次,加强与各兄弟组织,乃至与社会组织上的交流,以便探索社会活动新思想,新理念。营造一个最佳学习氛围,促进我们组织工作的顺利开展。

路,是坎坷的。但是,我相信在我们这么多志愿者人的共同努力下,xx学院志愿者指导中心的明天一定会辉煌的。阿基米德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我想说的是:只要给我一个验证机会的支点,我将一定会尽我所能,不断进取,脚踏实地,把责任放在肩上,把大家的需要放在心上,把志愿者服务放在行动上,与大家一同前进,奔向美好的明天!

谢谢

志愿者青春篇三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每个人都当了一回祖国的英雄。自我隔离宅在家中,你是英雄;救死扶伤奋战一线,你是英雄;默默工作的志愿者,你亦是英雄。每一位心系祖国的人民,都值得被致敬。

在这段艰难的抗疫时期,为了与千千万万国人同舟共济,筑起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我的姐姐就响应了国家的号召,自愿报名,当了一名志愿者。为了能奉献自己的力量,她没少劝说极力反对的家人。

第二天还没亮,睡梦中的我隐约听到一声轻轻的关门声。原来是姐姐为了当志愿者,又怕被家人阻拦,便在家人醒来之前离开了家。我从床上爬起,透过窗户,微弱的灯光下,看见了她身穿红色马甲的背影。正是冬天,又逢降温,天空还飘着细雨,她拂去红色马甲上的雨水,斗志昂扬地走着。

中午她拨来了视频通话,视频中的她仍然穿着光荣的红色马甲,兴致勃勃地跟我们介绍着:“你们看桌上,这些是我今天的午餐。我现在在三眼塘的一个制作酒精瓶的小型公司,帮工作人员测量体温。”虽然她没有给家人展示她工作的环境,但我可以看出她正在一个新搭建的简陋的棚子里,身后只有一张小桌和两条小板凳,其中一条板凳还摆放着学习用的电脑。

千千万万的志愿者也都像我姐姐一样,天还没亮就要出门,深夜大家都休息了,他们才回家。累了,只能趴在小桌上休息。有时还要顶着烈日,逆着寒风为人民服务。他们逆私情,行公益,积极投入到抗疫工作中。

身穿红色马甲,心有五彩锦缎!

致敬,红马甲!

志愿者青春篇四

大家好!

我是一名来自xx的普通志愿者,我的名字,叫做xx。今天,能有有幸来到这里,并与大家说说我对志愿者的想法,我真的感到十分的荣幸!

如大家所见,我是一名非常普通的志愿者,相信在场的一些朋友也许在活动中见过我,但也可能转眼就忘了。但这是非常正常的,作为一名志愿者,我最初加入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帮助的别人,而不是宣扬自己!我相信,这也一定是广大志愿者们内心的声音。

对于一些不了解志愿者的人来说,这样的思想经常会让人感到不解。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也是这么想的。回忆起,我还没有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时候,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我经常有很多的时间。但虽然那时候每天都非常空闲,但我当时却宁愿让时间无所事事的溜走也不愿意做些什么事情,更别说用这些时间去无私的帮助别人了,这是我当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当时的我看来,好像用自己的时间去无私的帮助别人是多么“傻”的事情。但在一次的机会下,我却在一位前辈邀请下半推半就的参加了一次志愿者活动。怎么说呢?那虽然是我第一次的志愿者活动,但在活动中,我却感到真正找到了自己生活的意义,找到了自己的热情!

那次的活动中,我仅仅只是作为一名普通的后勤人员,跟着大家跑来跑去,既劳累,又疲惫。而且作为一名后勤人员,连在人前露脸的机会都很少。谁又能证明我们的努力和奋斗呢?但是,当我看到活动顺利举办的时候,当我听到会场阵阵欢呼,看到大家脸上洋溢着的笑容的时候,我就知道,有人记得的!作为志愿者,我们谁都不是独立的个体,我们是一个团队,一个家庭!因为有了每个人的努力,活动才能顺利的展开,人们的心中,就能感受到我们的'热情,我们的奉献!即使没有人记得我们的名字,但大家都会记得一个响亮的名号――志愿者!

回想起,这些年来的努力,我从志愿者活动中得到的远不止这些。和同伴的努力,和朋友们的奋斗,这一切,哪怕是一件件的小事情,都在让我的人生不断变得更有意义,让我身边出现更多的朋友!虽说是志愿者的工作,但其实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收获了更多!我为能成为一名志愿者的自己感到幸运,为各位志愿者们感到自豪!

谢谢大家!

志愿者青春篇五

各位尊敬的领导、同仁,大家好。我叫,来自佛山市南海区第三人民医院。我演讲的题目是《风雨兼程路回首见彩虹》。

社区卫生,是一项看似平凡,却影响到千家万户的民生服务。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破解长期以来困扰社会各界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价值。还记得在20xx年,佛山市南海区委、区政府吹响区、镇、村三级共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的号角,里水镇随即全面铺开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这些年来,我见证了社区卫生服务事业从无到有、从起步到壮大的辉煌历程。

据我了解,各级党委、政府、各个村(居)及社会各界、热心市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视程度之高和投入之大前所未有。里水镇共规划社区卫生服务站17所,在目前土地资源紧张的背景下,却有不少所站用地是由里水镇政府或当地村委无偿提供的。此外,区、镇各自按新建15万每站,改建5万每站的标准补贴基建经费,这充分体现了政府主导的原则和惠民利民的宗旨。短短数年,社区卫生服务站犹如雨后春笋般在各个村居拔地而起,星罗棋布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在里水大地交汇成一张严丝合缝的健康保护网。社区卫生服务站按照规范化、科学化、高标准建设,不仅为群众提供了安全、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也为基层医务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条件。

尽管硬件条件与原村卫生室相比有了跨越式的提升,但在工作开展初期,我们仍经受了巨大考验。

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在建立健康建档入户调查期间,由于村民们普遍对隐私泄露存在担忧和对陌生人存在防备心理,我们遭遇到“门难进、脸难看”的尴尬。很多时候,虽然我们陪着笑脸、说着好话、说明来意,不少村民仍然戒备地隔着防盗门回答问题,有的村民索性对我们不予理睬,有的村民以为我们是搞推销的甚至放出家中的狗吓唬我们。

得悉我们所面临的困境后,社区卫生服务站所在村委高度重视,迅速在全村范围对健康档案入户调查工作进行了发动,并通过宣传栏、广播、宣传单张等载体和平台广泛宣传健康档案的目的、意义,号召各村民支持配合。村委同时还决定派出资深的村干部轮流陪同我们入户调查。傍晚,村里华灯初上,各户炊烟袅袅,正是老百姓一天中最放松的时段,然而,对于我们这些入户调查人员来说,却是最紧张、最忙碌的时段。我们走街串巷,敲响一户又一户家门;在朦胧灯影下,记录每名村民的基本情况和健康信息。在村委干部不遗余力的帮助下,我们的努力终于得到了村民的承认,村民们对我们所开展工作的态度,从质疑、抗拒逐渐转向支持配合,不少家庭还非常客气地给我们倒水,递上水果,有的甚至邀请我们一起吃饭。虽然我们都婉言拒绝了他们的好意,但心里暖洋洋的。

四、五趟是再正常不过的。有几个晚上,我们几趟路过陪同的村干部黄主任家门口,透过玻璃,看见他妻子、小孩正在吃晚饭,我劝黄主任先回家吃饭,吃完了再跟上我们,他却很坚定地说:“不,我得当面跟每位村民聊聊、给他们说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和健康档案的意义,落下一个村民我也不能安心。健康档案是政府的民生工程,把这个民生工程办好、配合好,不仅仅是具体实施的医务人员的责任,也是我们村委乃至每名村民的共同义务,我一定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全力为这项工作提供良好的舆论保障”。后来,黄主任的这番话以及“数次经过家门而不入”的事迹被村里其他民众津津乐道并引以为豪。

为了增进与村民的互动互信,畅通沟通渠道,除了加大与村委的协调配合,我们还主动谋变,通过强化服务理念、拓宽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模式、创新工作手段,创新性地在社区卫生服务站推进“两员进村居,健康送万家”。我院从中心医院临床专家中遴选出健康指导员,各辖区内社区卫生医护人员骨干中遴选出健康责任员共同组成“两级健康员”,同时,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按分片、分区、分村民小组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落实到健康指导员和健康责任员。两级健康员主动下基层、进社区,为村民开展健康档案建立管理、健康咨询、慢性病管理等服务。此外,还针对不同季节、村居的发病特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通过幻灯片、视频、宣传单张、小册子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健康宣教。为了推进诊疗方式从单向主导向多方互动、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我院还通过给每家每户发放健康指导员联系卡、在各村委会、村小组张贴宣传画的方式,公布健康指导员、健康责任员的资料和联系方式,村民只需拨通电话就可随时随地获取专家热情周到的健康咨询服务。

“两员进村居,健康送万家”这个服务项目开展以来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社区医务人员和当地群众也逐渐建立起深厚的鱼水情。

我们里水麻奢社区卫生服务站的麦华楷医生就是一名深受群众爱戴的健康责任员。有一次,麦医生在上门搜集健康档案资料时,发现一名村民躺在床上不能动弹,当了解到这位大伯昨晚曾从床上摔下来时,他赶紧给大伯检查了身体,在发现有腰椎骨折的可能后,他给大伯及其家人详细讲解了病情,又劝导大伯到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在征得本人同意后,他马上为大伯联系救护车,直到把大伯送上车后,他才放心地离开。过后,他还亲自打电话询问患者病情。除了因工作需要入户调查,麦医生每到休息的时候,总会到所管辖的责任村去走一走,跟村民聊聊天,帮他们量血压,听心肺,帮他们解决一些医学上的问题,他说,健康责任员的工作虽然苦,但可以帮助许许多多的人,为人民扎扎实实地做事,苦中有乐;只要一天不跟村民打交道,心里就不踏实。现在,几乎所有村民都认识麦医生,每当麦医生进村,村民们都会热情地跟他打招呼,把他当成了自家人一样。

自从“两员进村居,健康送万家”这个项目实施以来,我们各项社区工作取得了很大突破,我院健康档案建档率从原来的不足70%上升到接近90%。

阅历,增长了我的才干和能力,工作在基层社区是防治疾病、服务人民的第一线,我为能最直接地、最切实地为人民群众服务而骄傲!而自豪!

在此,我号召所有有志于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同行们,请与我们一起,在群众最需要我们的岗位上,接受锻炼、增长才干、实现理想。

我演讲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