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计划>老师送教上门工作计划表 高职送教上门工作计划(优质5篇)

老师送教上门工作计划表 高职送教上门工作计划(优质5篇)

作者:书香墨 老师送教上门工作计划表 高职送教上门工作计划(优质5篇)

计划是一种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有条理的行动方案。通过制定计划,我们可以将时间、有限的资源分配给不同的任务,并设定合理的限制。这样,我们就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计划书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老师送教上门工作计划表 高职送教上门工作计划篇一

年初,全县“精准扶贫”动员组织会议召开后,我局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精准扶贫”工作,制定了**县气象局精准脱贫攻坚行动**年工作计划。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具体指导扶贫工作的谋划和落实,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细化了工作任务,明确了工作职责。驻村工作人员全面负责驻村包扶工作。严格按照要求,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任务,确保包村扶贫工作组织有力。开展扶贫帮困工作以来,我单位主要领导带队进驻太平镇竹范村开展各项工作达20余次。

积极与相关单位协商推动精准扶贫工作。5月17日、7月6日、9月4日,先后参加了太平镇精准扶贫工作汇报会和工作推进会。

为了全面、准确掌握太平镇竹范村的基本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扶贫规划,驻村工作人员多次进行调查研究,与镇、村干部和群众广泛接触,了解村情民意,对全村自然条件、人口、土地、贫困户、劳动力构成、家庭经济收入、思想状况等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在深入研讨的基础上,及时制定了太平镇竹范村精准扶贫工作计划,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措施,确定了以发展养殖种植为主的扶贫方向,为全年工作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了解包扶村生产生活需求。针对包扶村贫困户的情况,我局与镇包抓干部一起,多次深入到户,了解家庭人员情况,致贫原因,贫困户思想,做到了摸清情况,精准制定计划。

2、通过入户调研,结合3户贫困户实际情况,及时准确的把国家、省市县有关政策提供给帮扶户,针对不同类型的贫困户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对年老多病、劳动力差的家庭,将实施政策xx保障,对家庭基础差,文化程度低,无技术,残疾程度较轻的家庭,将重点放在种植、养殖方面进行创业扶持。

3、热门思想汇报根据竹范村农业生产实际,我局为竹范村安装了气象预警大喇叭、显示屏。每天下午发布天气预报信息,遇有灾害性天气随时发布气象信息。

4、资助竹范村1万元,用于贫困户购买种子及建养殖场。

截至目前我单位包抓的太平镇竹范村3户9人已全部预脱贫,预脱贫比例100%。

后期,我局将继续努力,按照县委县政府和我局工作计划安排,围绕竹范村贫困户的发展实际,加快推进种养殖业发展,力争让贫困群众早日致富奔小康。

《气象局精准脱贫攻坚行动工作总结》是篇,讲的是关于扶贫、工作、精准、贫困、脱贫、太平、制定、家庭等方面的内容,看完如果觉得有用请记得(ctrl+d)收藏。

老师送教上门工作计划表 高职送教上门工作计划篇二

为贯彻落实教育局的精神,保障因生活不能自理等客观原因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的重度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益,我校将开展为两位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现制订具体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局有关精神为指导,积极探索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教育工作经验,进一步推进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服务对象

学校共有2名适龄残疾儿童。肢体严重残疾的失学在家,家长不能较好地辅导孩子的学业,也没有较系统的教育措施,为此成为我们的“送教上门”的服务对象。

三、服务原则

“送教上门”服务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户、免费教育的原则,注重发展残疾青少年的教育潜能,提高认知能力和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服务时间

每个服务对象每月“送教上门”不少于1次。

五、师资保障

由学校选派责任心强、热爱残疾学生,思想、业务水平较高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开展“送教上门”工作。

六、工作要求及措施

1、送教前,送教老师要做好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教授、康复训练和心理辅导等准备。

2、经常与家长联系,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做到活动有跟踪。

3、整理并收集关于家庭特殊教育系列系统知识,帮助家长掌握辅导孩子的具体方法。

4、鼓励家长认真学习教育残疾子女的信心,让他们有信心、有干劲参与对子女的教育中来。

三完小 教导处

2017/9/25

三完小 教导处

2017/9/25

老师送教上门工作计划表 高职送教上门工作计划篇三

孩子由于先天生理缺陷,自卑感严重,缺乏与同龄人的交往能力,家长教育能力不够,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正常成长。为了帮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在取得家长的同意后,在学校领导的期许之下,本学期我和同事一起继续对孩子开展了送教上门活动。活动计划如下:每月上门辅导一次,每次2课时,历时四个月。

二、教学目标:

1、肢体康复训练。

2、识字、写字。

认识常用汉字15个,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3、阅读。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了解文中的主要内容,了解词和句子的意思。认识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4、口语交际。

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别人讲话的主要内容。学习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与别人交谈,态度要自然大方,有礼貌。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能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教学重难点:

15个汉字教学是难点,如何巩固汉字更是一个难点。

四、提高教学质量主要措施:

1、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教材优美的情境图,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语文和儿童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

3、变学会为会学,教给学生学习的灵活方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4、识字教学以认为主的原则,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之下,使他们能够尽早阅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借助图片,发现生字与图片的联系。尊重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相信学生能够应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独立识字,鼓励他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记汉字。

5、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人进行交流,从而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五、教学进度:

第1――7周练习发音。

第8――16周认识

一、二、三、四等15个生字,练习看图说话。

第17周复习巩固。

老师送教上门工作计划表 高职送教上门工作计划篇四

我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以《^v^中央^v^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完善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为保障,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幼儿健全人格发展为目标,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小型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促进幼儿人格的健全发展。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不断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班主任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

指导教师树立自我保健意识与学会调适良好的心态,并在幼儿园管理过程中关注教师的心灵世界,注重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积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幼儿对幼儿园集体生活的适应能力,关心爱护学幼儿,培养他们活泼、合群、乐学、自主的健康人格。

想要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逐步走上规范化,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取得实效,一个健全的组织是保障。我园自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来,就成立了以园长为组长,以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由各班主任为组员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是在领导小组统一的指导下,制定教育活动计划并组织实施,确保工作的开展有成效。

二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依托于素质强硬的教师队伍。我园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教师入手,帮助教师丰富自身的心理辅导知识,提高心理辅导能力。

1、利用一切有利机会,选派幼儿园骨干教师外出培训学习。

2、聘请专家来校做讲座,组织全校教师积极参加心理辅导专业知识的学习。

3、幼儿园运用专用资金,为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订阅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报刊杂志,如《健康必读》、《东方女性》、《读者》、《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等。

4、继续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育婴师岗证培训。

5、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个案、教学设计的评比活动,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再上一个台阶。

6、在园内各级相关宣传资料中刊出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新动态和新信息,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气氛。

7、要求班主任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辅导实践,并及时积累经验和整理、收集相关的辅导资料,以达到促实践求进步的效果。

三开辟“心灵驿站”服务教师和家长

建立“教工之家”、“心灵驿站”、“教工活动室”等,聘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占立担任幼儿园园外心理辅导员,进一步在全校做好宣传、发动、普及、教育等工作。关心教职工的心理健康,做到尊重、理解、耐心、疏导、解惑,及时为老师、家长等排忧解难。

四结合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育

1、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的规律,以学年为段确定各年级辅导教育的重点,利用幼儿园电视转播室、国旗下讲话、主题活动等多种渠道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常规教育辅导活动。

2、各班主任根据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以及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实效地在晨间谈话、健康、社会的教学领域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平时有重点地对本班幼儿进行个案分析、观察记录。

老师送教上门工作计划表 高职送教上门工作计划篇五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落实《中共福建省委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闽委〔20xx〕19号)文件精神,积极探索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居家教育工作经验,逐步建立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保障制度,进一步推进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

“送教上门”服务的对象为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但基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6-14周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具有厦门户籍且暂住海沧街道、新阳街道辖区。

“送教上门”服务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户、免费教育的原则,注重发展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潜能,提高认知能力和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

每个服务对象每周“送教上门”不少于2次,每次3个课时,每学年不少于240个课时。

由学校选派责任心强、热爱残疾学生,思想、业务水平较高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部分教师(聘请退休教师若干名),开展“送教上门”工作。并成立由附设辅读班校长、特教教师组成的工作组组。

教育主管部门拨付相应的“送教上门”试点工作专项经费,由学校统一管理,专项使用。主要用于“送教上门”服务教师的交通费、劳务费、餐点茶水费等补贴,购置相关教育教学设备经费等。

1.为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试点工作具体由学校负责。负责海沧街道、新阳街道片区的“送教上门”服务对象。

2.每学年初、学年末各召开1次送教教师工作会,研究计划,总结工作。

3.根据教育部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或普通中小学《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计划,采取适合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发展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水平和效益。承担“送教上门”服务的教师,要针对“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残疾类别,制定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方案。“送教上门”的课时数计入任课教师工作量。

4.要根据所确定的试点服务对象的情况,多形式地选择“送教上门”服务方式,既可以选择居家入户送教服务,也可以选择到福利院为未能入学的重度儿童送教服务,或选择在社区康复机构中结合重度残疾儿童康复治疗时送教服务。

5.建立“送教上门”工作档案,将“送教上门”服务对象列入区辅读班学籍统一管理。档案资料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学生发展评价资料,教学过程资料,个别化教育方案、训练记录等。

1.调查摸底,确定服务对象上报。20xx年1月20日前,在核实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确定 “送教上门”服务对象,并向区教育局上报工作方案。

2.入户家访,了解学生现状,制定教育计划。20xx年2月10日前,由具体承办学校及送教教师对服务对象逐一入户家访,制定教育计划。

3.20xx年春季开学正式启动“送教上门”试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