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活动>最新认识光中班谈话活动教案 幼儿园教案认识春天(模板10篇)

最新认识光中班谈话活动教案 幼儿园教案认识春天(模板10篇)

作者:FS文字使者 最新认识光中班谈话活动教案 幼儿园教案认识春天(模板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认识光中班谈话活动教案篇一

春在哪里

1.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2.了解春天的特征。

3.学习简单的诗歌创编。

图片、磁带

1.欣赏诗歌《春在哪里》。

出示图片,幼儿欣赏录音。

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在哪里?翠柳(牡丹、燕子)是怎么说的?为什么这么说?

教师引导幼儿再次欣赏图片,并鼓励幼儿说一说春天的特征。

2.创编诗歌《春在哪里》。

你见过的春天是什么样的?你能像诗歌里那样谈谈你知道的春天吗?

教师示范创编。如:迎春花说:“春天在我的枝条上,瞧吧,迎风吐香!”

引导幼儿仿照诗歌的句式创编诗歌。

3.画一画:春天时的`我。

春天其实也在我们身上。想一想,和冬天相比,春天给你带来了什么新变化?(如衣着等方面)

让幼儿画出春天里自己的样子。

诗歌:《春在哪里》

翠柳说:“春天在我的衣服上,瞧吧,绿叶飘荡!”

牡丹说:“春天在我的花蕊上,瞧吧,艳丽芬芳!”

燕子说:“春天在我的翅膀上,瞧吧,万里飞翔!”

风筝说:“春天在我的线儿上,瞧吧,迎风直上!”

湖水说:“春天在我的浪花上,瞧吧,哗哗歌唱!”

春在哪里,太阳公公开了腔:“春在大地上!”

认识光中班谈话活动教案篇二

1、让幼儿了解花生的特征、用途及生长过程。

2、通过剥花生、种花生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幼儿爱劳动、爱家乡的情感。

3、为幼儿创设宽松的环境,让每位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清楚地提出问题,发表不同的意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觉,发展幼儿的表达能力。

4、鼓励幼儿与同伴和家庭、社区的有关成员进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5、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对周围活动的数量形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

1、与家长联系,示范讲解花生的多种吃法,带幼儿实践活动,剥、种、收花生等,培养幼儿动手实践能力。

2、活动区备一些皮花生、小筐等,让幼儿剥花生活动。

3、美工区备一些花生仁、花生壳、火柴棒、橡皮泥、纸、彩笔等供幼儿制作活动及绘画活动。

4、准备小铁锨、小镢、耙子及花生仁、小篮子等,组织幼儿种花生活动。

晨间活动中,陈增辉小朋友将一些花生放入种子角,它对我说:“老师,这是我拿来的花生,我妈妈在家剥,花生好吃,你吃一个吧。”“谢谢”,我表扬了他。其他孩子也围过来。“我家里也有,老师。”“我还帮妈妈剥花生来,里面的仁真好吃。”孩子们得到老师的表扬非常高兴,此时对花生好吃产生了兴趣。说着有的孩子就往嘴里添花生。我让孩子们每人吃一个,然后引导幼儿谈话,探讨花生的特征,有哪些吃法。

孩子们对吃花生的方法谈了很多,并用手势比划着。

孩子们越说越来劲,边观察花生,边编出谜语来“妈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

1、活动目的: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实践探索的兴趣,激发幼儿爱劳动、爱家乡的情感。

2、活动准备:皮花生若干、小筐、小篮子等。

3、活动过程:

这几天,晨间谈话的主题是剥花生。每个孩子都高兴地讲述自己在家里做的一件高兴事——看妈妈剥花生,帮妈妈剥花生。根据孩子的兴趣,我让幼儿亲自实践,将幼儿分成两组,每组选一个组织者,分配材料,选择用具,讨论探讨方法。第一组刘子成选择了夹子,他试了一试说:“夹不动,来用小锨压。”它将花生放在小锨上,用脚踏下去,也是如此效果。第二组王小雯领着用手剥,有的用嘴要。“用手剥太慢,用嘴咬不卫生。”“把花生放入篮子用脚搓。”可孩子们看到碎仁也较多。于是他们商讨“造机器人帮忙。”“造剥花生的机器剥快”,我表扬了孩子爱动脑筋探索的想法,孩子们很高兴。

通过幼儿实践,体验到劳动辛苦,从中激发了爱家乡的情感。

五一期间,幼儿在家中,观察种花生,已有了经验。有的帮忙成人播花生种,已了解了方法。

今天,贺文汉小朋友在种子角里剥开一个花生:“有两个花生仁,正好种墩花生。”他问我:“老师,我们种花生吧。”“你问问大家同意吗?”他一体,孩子们可高兴了。“好,我也会。”王晓雯说。贺文汉问:“每墩播几个种子你知道吗?”王晓雯说:“可以播两个,也可以播三个。”最后,孩子们商量用什么工具,怎样整地、耠沟、施肥、点播种子、盖土等,孩子们边讲述,边用手比划着,有的还说出需要大除草剂盖地膜等方法,为了满足孩子们动手实践的欲望,我为他们准备了工具,与孩子一起种花生。在孩子们的兴趣中,每人拿了两个花生仁播在耠好的沟里,孩子们那认真劲可爱极了,每人播下一墩,还数着:“一墩、两墩……是谁种地第几墩。”盖好土,孩子们还踏了踏,说:“压压种子还有力气。”

这次活动,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谈着:“大家每天来观察,看谁种地花生长得快。

种下了花生种,孩子们第二天就来观察长出来没有。吕恒鹏小朋友很着急来问我:“老师,花生怎么还不出来呢?”我笑了笑:“可以采访农民呀。”于是大家准备回家问问爸爸妈妈,因为爸爸妈妈种过话生。

通过家长的配合,孩子们知道了,原来种子发芽也许时间和条件。花生生长的过程要经历发芽、长茎叶、开花、结果期、还需要及时管理,如:除草、浇水、去虫等。孩子们将了解的经验记下了,打算继续对花生进行观察。

孩子们带着希望蹲在种植角处,仔细观察着自己仲下的花生。陈增辉说:“快长出来吧,我种的第一。”吕恒鹏说:“我是第二墩,种子又大又胖应该长得快。”“一周多了,应该顶盖了吧?是温度低的原因吧?”孩子们根据已有的经验在交流着,因为我们种植角靠南墙,透光性差些,温度比朝阳处相对低些,因此,种子发芽会吃些。

第二天,孩子们又来到种植角,吕恒鹏拍手叫道:“你们快看,我的花生顶盖了。”陈增辉也笑着说:“我种地也顶盖了。”多数孩子高兴的排起了小手。刘子成小朋友说:“怎么我得没有顶盖呀?”王晓雯说:“一定是烂种子了。”刘子成永手扒了几下土:“哎呀,是种子烂了,我种得是碎一点的种子。”万蕾小朋友说:“碎花生仁是用来炸油的,用该挑好的种子才行。”有的小朋友急着用手掀开花生顶开的“盖”,杨帅说:“别动,让花生自己顶开吧。”赵帅说:“让它出来晒晒太阳还健康。”“等它长大一些才行,那叫‘清墩’我爷爷说的。”万蕾小朋友说。孩子们问我对不对,我肯定了孩子们已掌握了经验,是聪明的孩子,激发他们继续研究。

幼儿生活中有许多好奇的事,孩子们好问好模仿,愿意去动手实践探索,像孩子们看到花生好吃就拿起来尝尝,看见妈妈剥花生就动手帮妈妈,遇到问题喜欢追问到底,通过让幼儿观察和动手实践活动,孩子们认识了花生的特点、用途及生长。因为生成活动是尊重孩子们的兴趣需求而设的,老师的引导,家庭、社区的配合都有利于孩子继续探究,起铺路、桥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抓住幼儿生活中的事,做为生成课题,对幼儿进行引导,为他们创设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认识角》教案

《认识时钟》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左右》

中班教案《认识10》

《认识环保标志》教案

《小松鼠找花生果》教案

认识时间教案九篇

《认识时间》数学教案

认识光中班谈话活动教案篇三

1、通过观察及幼儿自身的尝试活动认识时钟,初步了解时钟、分钟之间的关系,掌握整点、半点并知道规律,结合日常生活理解时钟的用途。

2、培养观察力、思维力、动手能力及大胆尝试精神。

3、教育幼儿每天准时来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培养爱科学的意识和激发幼儿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1、创设“钟表展览馆”的教学环境

2、人手一只可以拨动的'小时钟。

3、反映幼儿一日生活内容的图片(起床、上学、午饭、午睡等),时钟演变过程图片。

4、可以用来自制钟面的有关材料(如长短针、1~12的数字、各种形状和造型的硬板纸或吹塑纸若干)。

边听“在钟表店”里的音乐,边把幼儿带进“钟表展览馆”,引导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钟表,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通过观察活动比较钟表上时针、分针的不同,认识12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

提问:

1、每只钟面上都有什么?(出示3只不同形状的时钟,幼儿找出钟面上都有两根针和1~12的数字)

2、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的?(长短、粗细之分)它们的名称叫什么?(了解时针、分针的名称)

3、钟面上的数字排列位置是怎样的?(认识典型的几个数字位置12、9、3、6)

认识光中班谈话活动教案篇四

1、使学生认识3-4;

2、理解它们表示的数量;

3、会用手指头表示3-5;

4、会写3、4和5。

写3、4和5。

课件、贴纸、数字卡片3、4和5、可数的物件教学时间:学习3-520分钟,写3、4和515分钟,5分钟互动。

1、请生用手指表示1和2。

2、请生用点点表示1和2。

3、请生用物体表示1和2。

4、请生背数字儿歌。

5、请生写1和2。

2、看看老师的'手指是几?引出4。用点点表示。数一数有几只耳朵?你们有几只耳朵呀?谁来帮我数四只粉笔。谁还能数出4个其它物体?怎么写?像什么?(4像红旗迎风飘)(出示课件)数红旗。

3、引出5。5怎么表示呢?谁来用点点表示。想知道怎么写吗?(出示课件)像什么?(5像称钩来买菜)

1、请生用手指表示数字。

2、请生用点点表示数字。

3、请生来带读数字。

4、请生写3、4和5。

认识光中班谈话活动教案篇五

1.初步辨别以自我或他人为中心的前与后的位置关系。

2.学说短句“xx在xx的前面”等。

各种小动物头饰。

1.以小动物做客的`形式来导入活动。

2.认识前、后。

(1)给小动物排队:托儿感受并说说以他人为中心的前后方位。引导托儿集体说:“xx在xx的前面。”或“xx在xx的后面”。

(2)小朋友排队,感受以自我为中心的前后方位。鼓励托儿自由地说说“xx在我前面”或“我在xx后面”。

认识光中班谈话活动教案篇六

1.在探索中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2.在操作中增强观察比较与合作的能力。

3.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1.大正方体一个、大小不同的正方形纸片若干张。

2.正方形纸与正方体积木各面大小相同(每人一份)、笔。

3.各种正方体玩具、积木等。

4.课件。

知道正方体的名称以及正方体有六个大小形同的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能用观察比较的方法了解正方体的特征。

(一)出示正方形的纸,复习导入

1.小客人是谁?它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有什么特征呢?(一样长的四条边,一样大的'四个角)

2.有什么办法证明它的四条边是一样长的、四个角是一样大的?

3.幼儿操作、交流。

小结:上下折、左右折、斜折边和角都能重合,说明边一样长、角也是一样大的。这是一种办法,也可以用一条线来测量一下。

(二)出示正方体,感知正方形的特征

1.你认识它吗?它有什么特征?

2.幼儿操作探究正方体。请幼儿在正方体每个面都贴上正方形的纸并编号。

3.交流、验证“你发现了什么?你用了几张纸?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的大小怎样?”

小结:正方形的面是平面的,正方体是有棱角的,有空间的,是由六个正方形组成的。

(三)观察完整的“正方体展开面”,进一步了解正方体的特征

1.数一数:有几个图形呀?(六个)

2.看一看:每个图形都是什么形状呀?(正方形)

3.比一比:每个正方形一样大吗?(一样大)

4.六个一样大的正方形组合起来就变成了“正方体”。

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四)寻找正方体

1.在提供的材料中,寻找正方体

2.检查验证

3.出示长方体(有2个面是正方形的)

提问:它是正方体吗?为什么?

4.找一找,图片里面有哪些东西是正方体?

5.小朋友,你们家里有哪些东西也是正方体的?

(五)活动延伸

拼搭正方体,在生活中正确辨别正方体盒长方体。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每学期开学之前,幼儿园的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为了给孩子提供更高效的学习效率,教案是个不错的选择,教案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幼儿园教案呢?小编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幼儿园认识时间教案,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认识光中班谈话活动教案篇七

1、能大胆选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制作,装饰瓶子

2、体验与家长一同制作的乐趣

1、瓶宝宝参加展示会引出活动:

2、装饰瓶宝宝,参加展示会

四、运动时光

游戏是我的们的最爱,爸爸妈妈,游戏中有你们的身影,我的们会更快乐,请你牵起我的的手,让我的们一同游戏。

请欣赏亲子游戏:

1、《投篮蹦蹦跳》

幼儿手拿塑料筐,自由做蹦跳的动作,家长于两米前投纸球,胜者可得到小礼物

2、家长游戏《十二生肖成语大全》

运用击鼓传花的.游戏,请出四位家长,抽出生肖卡,说出相关成语,如:胆小如鼠

3、套圈

家长与幼儿站成两队,排头的家长将呼啦圈从头上套下来,双脚跳出,孩子捡起地上的圈,从头上套下来,再双脚跳出,后面的人依次进行,看哪对先套完圈。

五、结束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就要迎来新的一年,我的们的联欢就要结束了,在这里,我的再次代表大四班的老师和小朋友祝所有的爸爸妈妈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认识光中班谈话活动教案篇八

1、使幼儿初步认识数字1、2、3。

2、让幼儿能用实物来表示1、2、3。

1、卡通数字1——3。

2、大数字卡1、2、3以及相应图片。

教学具图片

教学具图片

教学具图片

1、教师:1象铅笔细又长,2象小鸭水中游,3象耳朵听声音,

我们请他们来做客。

那么数字宝宝是不是象铅笔、小鸭和耳朵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出示数字卡

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象儿歌中说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3、教师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4、用手指表示数字

教师: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

教师带领幼儿用手指表示1、2、3,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5、游戏:看实物出手指。

教师拿出相应数量的实物,让幼儿说出数字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托班计算活动——神奇的水(下学期)

活动名称:计算活动——神奇的水托班下学期

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感知不同类材料的东西。(木头类、铁类、塑料类、石子类)

2,初步了解水的神奇力量:东西放在水里有沉有浮。

3,喜欢观察和做水的.实验。

活动准备:乒乓球、塑料玩具、石子、螺丝螺母和分类盒子(若干)

活动过程:一、出示各类材料

2,这个盒子里的东西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是塑料还是铁?幼:塑料

师:对,这个盒子里的东西都是塑料做的,这是塑料类的东西。(依次分类介绍)

二、沉浮实验

师:对,铁沉到了税的下面。

2,浮的实验:现在我们再放一个塑料类的东西在水里,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老师请一个小朋友从塑料的东西里选一个放水里。(幼操作)塑料的东西在水的上面还是下面?幼:上面。

师:对,塑料的东西浮在水的上面。

三、幼齐操作

师:我看到很多宝宝都在做实验,现在老师看哪个宝宝坐得最整齐,先请他拿一个东西放水里,然后告诉老师你拿的是哪一类东西?是沉还是浮。现在请小朋友一起说说这是什么类东西?幼:塑料类(依次说分类,然后分批操作)

认识光中班谈话活动教案篇九

1.初步萌发爱护花儿的意识。

2.知道花儿会在四季里有序地开放,了解花儿与自然界的关系。

3.知道花儿与其他植物、动物和人类一样有生命。

幼儿在生活中见过一些不同品种的花,初步感知四季会开不同的花。

图片上有你认识的花吗?

它长什么样?

你知道图片中的这四块区域对应的是哪个季节吗?

按四季的顺序点击,看看每个季节都有哪些花?

1.出示图片“花儿的生长-剖面图”,引导幼儿认识花的结构。

2.出示组图“花儿的生长-特别的朋友”,引导幼儿了解花与自然的关系,知道花也有生命。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2.师幼共同游戏。

认识光中班谈话活动教案篇十

1.乐于探素物体间的空间位置关系。

2.学习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了解“左右”的相对性。

3.能比较准确地说出物体所在的左右方位。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会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

2.物质材料准备:小彩旗一面;及时贴小红花、小玩具若干;布娃娃每组一个。

1.利用儿歌,引出学习内容。

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做相应的动作。

前前前,后后后;上上上,下下下;左左左,右右右:咕噜咕噜咕喑咕噜,嘿嘿嘿!

2玩游戏“找左右好朋友”,复习以自身为中心区别左右。

请幼儿用左手指挠挠右手心,再用右手指挠挠左手心。

教师提问:在我们身上,还有哪些地方和左右手一样,也是一对好朋友?幼儿自由发言,说出自己身上一左一右的好朋友。

3.学习以客体为中心区别左右。

背对幼儿,带领幼儿吩别举起左手或右手,并在各自的右手臂上贴上及时贴小红花做标记。

反复转身并高举右手,请幼儿观察左右的变化。

师幼共同小结:当我背对大家时,彼此左、右方位在同一边;当我们面对面时彼此左、右方位是相反的.。

4.玩游戏“转身再看”,体验左右关系的相对性:

介绍游戏玩法及要求:请全体幼儿面朝一个方向站立,教师把小、彩旗插在幼儿一侧(左边或右边),引导幼儿说出小旗是在左边或右边,教师发出指令“向后转”,听到指令后,幼儿集体转身,教师再引导幼儿观察,小旗与自己的左右位置关系。

带领幼儿游戏,及时指导幼儿区别左右。

师幼共同小结:)当我们向后转身后,物体与我们的左右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左右位置关系交换了。

5.在操作体验活动中,帮助幼儿加深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

找一找:请幼儿两两结对,按教师要求指出朋友相应的身体部位,如指出朋友的左耳朵或摸右手等。

6.请幼儿说一说,教室里物体间的位置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