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自我鉴定>幼儿园大班有趣的纸教案 大班教案有趣的水(实用7篇)

幼儿园大班有趣的纸教案 大班教案有趣的水(实用7篇)

作者:书香墨 幼儿园大班有趣的纸教案 大班教案有趣的水(实用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有趣的纸教案篇一

1、让幼儿在尝试活动中,了解水是透明的,会流动的,有的东西在水中会被溶解。

2、愿意参加操作活动,鼓励幼儿胆讲述操作过程。

3、初步了解水与人类生活关系,激发幼儿保护水资源。

两个金鱼缸(一缸水内有苹果,一缸米内有桔子)。每组一份白糖、沙。

每组一条毛巾,人手半杯水。

一、教师导入课题

请幼儿猜一猜:水里、米里有什么东西?

(引导幼儿讲出水是透明的,能看见;米不透明,看不见)

二、让幼儿动手操作

1、请小朋友米米萝及有洞的塑料袋盛水。

(请幼儿讲出结果,使幼儿明白水是会流动的)

2、请幼儿把桌上的`白糖放在自己的水杯中。

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用小棍在杯子里搅一搅,看看会怎样?

3、请幼儿讲述实验结果。

师:现在老师请几个小朋友到前面来告诉家你的杯子里还能看到东西吗?

(引导幼儿讲出白糖被水溶解了)

4、扩散性思维: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东西会被水溶解。

5、请幼儿把桌上的沙放在自己的水杯中。

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小棍在杯子里搅一搅,看看会怎样?

6、请幼儿讲述实验结果。

师:现在老师请几个小朋友到前面来告诉家你的杯子里还能看到东西吗?

(引导幼儿讲出沙不会被水溶解)

7、请幼儿把杯中的水全倒入前面的金鱼缸里。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过几天,水会变得怎样?

(引导幼儿讲出水会变黑变臭)

三、教师总结

幼儿园大班有趣的纸教案篇二

大班幼儿手部肌肉的机动性、正确性日趋进步,要是一成稳定地利用统一种东西,统一种要领,将倒霉于增进手部肌肉的正常生长,也倒霉于艺术的表示和缔造。

此运动连系海边的沙雕、外国艺术家的沙画作品,用生存中的美和大家的作品吸引幼儿的眼球,让幼儿对沙充斥了神奇和神往,又逢迎幼儿爱玩沙的生理,操纵彩沙的特色与艺术运动相连系,为幼儿创设了勇敢表示、自由缔造、充实实验的时机,从而进步幼儿的艺术表示本领。

1、在熟习沙的特征的根本上,开端进修沙画的'作画步调。

2、引发幼儿操纵东西举行沙中作画,富厚幼儿的想象力和着手动脑的本领。

3、体验沙中作画的兴趣,引发幼儿酷爱大天然的情绪。

1、视频转换仪、视频素材。

2、桌子上放小勺、大盘子、鞋盒盖子、幼儿手工制作彩色卡纸、沙子、彩沙。

1、发言导入,引起爱好。

提问:(引诱幼儿回想到海边玩、看沙雕的履历。)

(1)你有没有去过海边?你在电视里有没有见过大海?

(2)为什么各人喜好到海边玩、看沙雕?

(3)在大海边还可以做些什么事?

(4)沙可以做沙雕,还可以做什么?

2、观赏一位外国艺术家的沙画作品,旁观视频,相识沙画作画的根基步调。

引诱幼儿不雅察画面,观赏评论辩论。

(2)我们平常画画都要用笔,那艺术家的笔又是什么?

(3)我们看到的这些画面中的形象,艺术家是奈何画出来的?

3、先生操纵演示,重点演示作沙画的步调:

(1)构想作品;

(2)在鞋盒盖子里舀进沙子,勇敢举行沙画;

(3)选择彩沙举行画面的装潢;

4、幼儿创作,开导幼儿应用已有的技巧及新的要领组合创作。

(1)西席提醒幼儿将平常所见到的海边风物表示出来。

(2)引诱幼儿选择质料作沙画,幼儿园教案选择符合的彩沙颜色。

5、引诱讲评。

(1)将幼儿作品展现出来,团体观赏。

(2)说说制造时的领会。如许有助于幼儿行动的内化和头脑生长,同时也为幼儿创设了互相进修,共享乐成兴趣的情况。

幼儿园大班有趣的纸教案篇三

由于珙县四川省产煤大县之一,珙县的煤炭资源丰富,而且没对我没的生活非常重要,对于生活在珙县的小朋友我认为有必要让他们了解自己家乡的重要资源——煤,所以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认识煤的特征、用途,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珍惜资源的情感。

1、让幼儿了解煤的特征。

2、让幼儿知道煤的用途。

3、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珍惜资源的情感。

让幼儿了解煤的特征,知道煤用途。

1、实物煤,图片,煤矿工人的衣服、工具。

2、音乐《咱们工人有力量》。

一、教师穿上煤矿工人的衣服进入活动场地,引起幼儿兴趣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吗?

那你们知道这是谁穿的衣服吗?

2、教师介绍煤矿工人的衣服

二、出示实物让幼儿观察煤

1、让幼儿亲自摸一摸、看一看,没是什么样子的?

2、让幼儿说说对煤的认识(颜色、形状、触觉)。

教师总结:煤是黑色的',有光泽的,摸着有硬硬的、凉凉的感觉,有块状的也有粉末状的。

3、向幼儿介绍煤的其他特点。

师:老师想问小朋友一个问题,煤放在水里能融化吗?

(做实验证明煤在水里不能融化)

三、了解煤的用途

1、煤在生活中用途

师:小朋友见过煤,家里也在用煤,你们来说说煤有哪些用途?

(煤可以做成蜂窝煤,人们可以用煤来烧水、做饭、炒菜,也可以用于燃烧取暖;也可以制成煤气通过管道输送到千家万户给人们带来很多便利)

2、出示图片让幼儿了解煤在工业中的用途

师:煤除了用于我们的生活中,还可以用在很多地方,比如:它可以用来炼钢、炼铁、发电,蒸汽火车也是用煤作为燃料而发动的,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四、让幼儿知道自己家乡的资源,培养幼儿珍惜资源的情感

师:我们珙县就是一个产煤大县,煤炭是我们家乡的重要资源也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煤对我们的生活非常重要,如果不断地挖煤采煤,煤就会越来越少,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煤炭这种重要资源,节约用煤。

五、师幼一起听音乐《咱们工人有力量》结束活动

幼儿园大班有趣的纸教案篇四

1、认识数字“0”,理解“0”的实际意义。

2、培养联系生活情景的`联想力。

盘子、糖果、温度计、数字卡片“0”。

知道“没有”可用“0”表示和“0”不只是表示没有。

联想“0”在生活中除了表示没有还有其他什么意义。

一、“0”是什么?

出示数字卡片“0”。(用“0”来表示空盘子里的数目,知道“0”表示什么都没有)

二、幼儿举例

还有什么情况可以用“0”来表示?

如:妈妈买了5只苹果,我每天吃一只,五天后苹果全都吃完了,苹果一只也没有可用“0”来表示。

三、讲故事《数字零又回来了》

师:既然“0”表示什么都没有,那么不要“0”可以吗?听故事《数字零又回来了》

结合故事讨论:数字王国为什么不能没有“0”?没有“0”会怎么样了?

四、结合生活拓展“0”的用法。

“0”除了表示没有,还可以用来表示其他吗?

教师参与幼儿讨论并逐一出示数字卡片10,秒表、温度计等,使幼儿知道“0”和别的数字结合,能使数量倍增。温度计上的“0”表示零上和零下温度的分界;足球比赛时的0比0表示两个队打平了。

幼儿园大班有趣的纸教案篇五

活动目标:

1、利用幼儿园玩水池为幼儿提供玩水的机会,感知水的特点,巩固对水的认识。

2、引导幼儿用各种材料投放水中玩耍,感知不同物体的“沉”与“浮”现象。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

3、让幼儿感受水中发现的乐趣,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4、培养幼儿勇敢、自信、合作、交往的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

1、老师、幼儿及家长共同搜集玩水的材料:塑料制品:果奶瓶、塑料玩具、小水桶等;木制品:积木、树枝、冰糕棍、树叶等;纸制品:硬纸壳、皱纹纸、报纸、作业纸、纸盒等;泡沫制品以及小石块、鹅卵石、小铁块等。并让幼儿用塑料袋将材料装好,作上标记,放在玩具柜里。

2、活动前,检查水池的安全、卫生。池底是否有异物,池水是否清洁,池水高度是否适当。

活动重难点:感知物体的沉浮现象。

活动过程:

1、感觉游戏。

鼓励幼儿同老师一起到水池玩水(个别胆小不愿到水池玩的幼儿暂不强求,允许他们在水池边玩)。引导幼儿看看水中的小脚丫或凉鞋;试试用双手捧水;体会把手掌平放在水中与手指插入水中的不同感觉;体验水中走路的感受。帮助幼儿回忆、再现过去所学知识,如:能看见水中的小脚丫,是因为水透明、无色,捧着的水一会儿没有了,是因为水会流动等等;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或发现,如:把手掌平放水中用的力比手指插入水中用的力更大,在水中走路比在地上走路慢。

2、听觉游戏。

请幼儿将塑料袋里的材料一一投入水中。让幼儿听一听、比一比不同材料投入水中声音的大小;再试一试、听一听、比一比不同材料从高处、低处投入水中声音的大小。幼儿反复对比实验,相互讨论,得出结论:从高处将材料投入水中比低处将材料投入水中声音大,重的材料投入水中比轻的材料投入水中声音大。让幼儿闭眼想象:夏天的暴雨和秋雨(毛毛雨)打在水里的不同声音;回忆的故事《咕咚来了》,想象木瓜掉在水中的声音,理解小兔为什么会吓得惊慌失措。

3、观察、比较、归纳游戏。

观察不同材料投入水中的沉浮现象;比较材料的轻、重、厚、薄;感知材料的轻、重、厚、薄和“沉”、“浮”的关系;归纳那类材料会沉于水中,那类材料会浮于水中。

4、触觉游戏。

用手触摸、感知那些材料吸水,那些材料不吸水;那些材料遇水会烂,那些材料遇水完好如初。

5、收拾整理材料。

请幼儿把水中的所有材料收集在塑料袋里,使水中无杂物。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一一保护水资源。

注意:在上述每一种游戏中,均让幼儿充分讨论、交流、合作。如相互提供材料,交流新发现等。以此提高幼儿的交往技能,体验分享的快乐,体验“发现学习”的惊喜、乐趣。

活动延伸:

请幼儿把玩水材料带回家,把今日的“水中的发现”告诉爸爸妈妈。请家长作好记录,次日交给老师。以便老师及时了解孩子“水中发现”的多与少、深与浅;了解孩子的表达能力;了解孩子对这种活动方式的兴趣及认可程度;了解孩子某方面的个体差异,如听觉、触觉、记忆等。以便教师根据幼儿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从中发现孩子们的兴趣点,扩散或寻找新的教育活动内容。

文档为doc格式

幼儿园大班有趣的纸教案篇六

1、引导幼儿讲述买了什么、用了多少钱,学习用数字和符号记录。

2、引导幼儿用语言讲述出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幼儿讲述买了什么、用了多少钱。

学习用数字和符号记录。

人手一份5元零钱,一个钱包,一个篮子,十二筐分类摆放有标价的商品。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出示10以内钱币,巩固幼儿对人民币的认识。

--这里有什么?

--它们分别是多少钱--请你算算你的钱包里有多少钱?

2、小组活动。

幼儿操作活动。

--今天小班老师又要请小朋友到商店买两样东西,买好的东西请你算一算用了多少钱,再用一道算式把它记录下来。

幼儿分组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3、活动评价。

请幼儿讲述算式的含义。

展示幼儿记录时间活动作业单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思路也很清晰,环节衔接得也挺好的,可能是因为用实物来演示,因此整堂课下来气氛都很好。但是,在介绍单位的时候,小朋友还是没能很好的`运用,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慢慢的去引导他们正确运用单位的。

幼儿园大班有趣的纸教案篇七

1、学习用自然测量的方法感知物体的长短,并进行记录。

2、初步感知同样的距离,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测得的数据也不同,训练思维的相对性。

3、能用较准确的语言讲述自己测量的情况。

(1)经验准备:有测量的基本方法。

(2)物质准备:

1、场地:四人坐一张大长方桌。

2、各种自然测量的工具(铅笔、积木、彩带、水彩笔、冰棍棒、吸管等),每组一套。

3、记录纸(四分之一大的a4纸)、记号笔,在黑板上画好大的记录表。

4、直尺、卷尺、皮尺等。

活动重点:了解测量的方法(首尾相接)

活动难点:掌握测量工具不同测量的结果是不同的。

开始部分

一、情景游戏,导入活动。

1、教师创设情景:“幼儿园运动会进行跳远比赛,咱们班谁跳得最远?”

2、请个别幼儿从起点线进行立定跳远,引出比较方法——测量。

3、讨论:你想用什么办法量?怎样量?

4、小结:测量时,使用的工具一头要和起点对齐,然后测下一段时,工具的一头和上次的尾要紧接住,就是首尾相接,这样才能测得比较准确些。

基本部分

一、幼儿操作,学习测量的方法。

1、教师:“请你量一量桌子的边有多长?你想选择哪种工具?为什么?”

2、幼儿选择测量工具并操作:测量桌子的长边和短边。(可以选择教师提供的工具也可以用自身进行测量)

3、幼儿交流测量结果,教师点评巩固进行测量的正确方法。

二、更换测量工具,记录测量结果。

1、介绍记录表格:“我们先来看看这张记录单?记录表上前面的格子告诉我们什么,后面的格子又记录什么呢?(幼儿讲述:一个是画选用的工具、一个是记录数据)

2、幼儿进行测量活动。教师引导:“选择一件自己喜欢的家具,用不同的工具来量一量其中的一条边。”

3、讨论交流测量结果。

教师:谁来分享你的测量结果?

小结:测量同一样物体时,测量工具越长,测量的次数越少,测量工具越短,测量的次数就越多。

三、集体交流,了解生活中的测量。

1、引导提问:“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测量?人们会用什么工具来测量?”

2、观看视频,了解测量的工具——尺子。

小结: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测量的方法了解物体的长短、高矮、距离等,不管用什么样的测量工具,都要方法正确,才能量准确。

延伸活动:在益智区投放多种工具(毛线、木棍、铅笔、回形针等),以及记录再次测了教室中物品的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