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方案>最新六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与指导电子版(实用6篇)

最新六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与指导电子版(实用6篇)

作者:ZS文王 最新六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与指导电子版(实用6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六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与指导电子版篇一

1.学习生字,掌握并会运用新词。

2.理解课文,体会“军神”一词所包含的含义。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继续培养自学课文的能力;渗透相关写作知识。

1.体会“军神”惊人的毅力、钢铁般的意志。

2.通过人物神态、情绪的变化把握事情的发展变化,深入体会感情。

养成教育训练点:

1.勤于朗读,乐于背诵。

2.善于倾听,踊跃发言。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揭题

2.媒体出示(十大元帅图):同学们,你们看,这十位庄重威武,气宇轩昂的军人就是我国赫赫有名的十大元帅。他们是——(生读元帅名)。

3.指图,这位就是被德国医生尊称为“军神”的刘伯承元帅。

媒体出示:简介刘伯承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你们觉得文中哪些句子比较难读?

3.组织交流,指导读好难读的句子。

1.指名读课文,思考文章按怎样的顺序来叙述事情的?

板书:

手术前(1-10)

手术经过(11—17)

手术之后(18—26)

2.出示自学提示,学生默读思考:

(1)划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简单批注在书上。

(2)有不懂的地方画下来,学生互相质疑。

3.小组讨论交流。

4.在全班交流并质疑。

(1)指名读划的相关的句子,简单说体会。

(2)解词:

审视—仔细看。

肃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第二课时

1.填空:课文中的“军神”是指_________,这是________对他的敬称。

2.指名朗读课文。

1、板书课题,齐读。

2、课件出示词语

伤势镇定担心职员邮局损失一声不吭汗如雨下

指名读,齐读。

3、文中的军神指的是谁?(刘伯承)是谁称刘伯承为军神的?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句子,并画下来,带着自己的体会读一读。

课件出示:“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

4、为什么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这节课我们就继续走进刘伯承。

1.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呢?你知道沃克医生当时是怎么想的吗?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小组交流、讨论。

2.全班交流。

(一)导学“求治”部分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沃克医生开始是怎样识别刘伯承是军人的?这么重的伤势到底有多重?

3.刘伯承的“镇定”是从哪几个地方反映出来的?

平时你们生病时是怎样找医生的?再读读刘伯承与沃克医生的对话,这番话该怎么说呢?

4.分角色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导学“术前”部分

1.读读、想想、画画、议议。

刘伯承为什么不肯用麻药?

2.联系课前收集的关于刘伯承的资料猜想:刘伯承担心损坏脑神经只是从爱惜自己身体的角度考虑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3.不用麻药意味着什么?

4.刘伯承能忍受这种难以忍受的疼痛吗?课文是怎样反映出来的?

5.有感情地朗读,根据提示读出坚定的语气。

(三)导学“术中”部分

2.课堂交流:

比较句子(正面描写):

一条崭新的垫单竟被抓破了。

一条崭新的垫单被抓破了。

比较句子(侧面描写):

手术中,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却双手微微发抖。

手术中,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却双手微微发抖。

3.联系自己生病的经历,说说刘伯承忍受的是怎样的痛苦。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从对比中感悟刘伯承的“军神”形象。

5.小结

(四)导学“术后”部分

1.默读课文。

2刘伯承在手术中除了一声不吭紧紧抓住垫单外,还要求什么?

3.沃克医生听了有什么反应?

4.你觉得沃克医生可能会“失声喊”些什么内容呢? 5.沃克医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6.指导感情朗读:“做完手术……了不起的军神!”

7.震惊的沃克医生不敢相信地注视着眼前的这位年轻人,他心中可能会怎么想呢?

8.为什么问名字时,要“关上手术室的门”?

9.画出本节中的提示语,根据提示自由朗读,注意根据提示语揣摩语意、把握语气,突出“军神”形象。

10.指导分角色朗读,表演这一段。

拓展延伸,总结升华

1、现在,慈祥的刘爷爷就在我们的面前,此时此刻你最想对他说些什么?

2、出示诗歌,让我们把这首诗送给我们伟大的军神刘伯承吧。(学生齐诵,升华情感。)

赞军神

赫赫壮举显军神,气煞当年刮骨人。七十二刀何所惧,为有钢筋铁骨身。

板书设计:

六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与指导电子版篇二

《女娲造人》这篇神话故事讲的是开天辟地之后,有了日月星辰,有了山川草木、鸟兽虫鱼,单单没有人类,世界显得荒凉寂寞,于是出现了女娲。女娲同样感到孤单寂寞,她用黄泥捏成了像自己一样的生物,这个生物便活了起来,而且还能叫妈妈。女娲非常喜欢,她把自己创造的这个生物叫做人。接着又造了许多这样的人,又想出办法把小人分成男女,让他们自己去繁衍后代,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延续下来了。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女娲造人这一经典神话故事,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故事情节生动有趣,通俗易懂。应让学生自读自悟,通过自主阅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天地无人--黄泥捏人--创造许多人--分为男女,延续后代。弄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后,再让学生说一说女娲是怎样一步一步创造人类的。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点拨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并指导朗读。体会古人丰富的想象力,奇特而有趣。又要注意引导学生查阅有关女娲神话的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感受古代神话的魅力。体会神话故事的主要特点。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记叙的顺序。

1、知识与能力

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了解女娲是怎样一步一步创造出人类的。

2、过程与方法

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

3、情感与价值

会认“娲、藤”2个字。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说说女娲是怎样一步一步创造人类的。

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

搜集女娲神话的故事,制作课件。

1课时

一、情境导入

1、交流。

(学生将自己的资料介绍给大家,如:伊甸园说、女娲造人说、海猿说、外星人说… …)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人类由来的经典神话故事《女娲造人》,看看我国远古时期的人们对人类诞生的看法。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3、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读课文。

【让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定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边读边思考。】

2、理解词语。

莽莽榛榛--草木丛生的样子。

神通广大--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

生气蓬勃--富有生命力和活力。

疲倦不堪--形容非常疲乏。不堪表示程度极深。

兴高采烈--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3、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要点,语言简练、完整。应多找几个学生来概括,最后教师总结。】

三、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一)自学提示:

1、再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

(天地无人--黄泥捏人--创造许多人--分为男女,延续后代。)

2、说说女娲是怎样一步一步创造出人类的。

【鼓励学生脱离书课文,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要求要生动详细。】

3、你觉得女娲是个什么样的神?她有怎样的精神?

(工作勤奋、聪明、有智慧、考虑周全、具有人的情感、神通广大。)

(二)体会神话想象的`特点。

1、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想想古人为什么会这样去想象。

五、交流感受,拓展阅读

1、学习了这篇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改善?和同伴交流。

2、向同学介绍自己知道的或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女娲的其他故事。

六、总结课文

女娲是这个神话中最古老的始祖母神,她毕生做了两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一是造人,二是补天,为人类立了大功。本文记述了女娲造人的全过程,表现了原始人类对人类起源的好奇和追索,以及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所做出的丰富想象,表达了作者对生命诞生的喜悦之情。

有了人类,大自然才有了生气,蓬勃起来;有了人类,女娲不再寂寞、孤独;有了人类,世间也就有了温馨,有了爱,更重要的是,有了创造……..

七、布置作业

1、将文中的故事讲给你的父母或朋友听。

2、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神话的形式来叙述女娲造人的原因、方法,并加进女娲的情感、人的喜悦。这是作者的想象。

我们能不能以自己的想象来改编“女娲造人”的故事呢?可就造人的原因、方法、情感等某一个方面来改编。

3、让学生继续查找资料,探究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

天地无人 --黄泥捏人--创造许多人--分为男女,延续后代。

六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与指导电子版篇三

1、知识与能力:把握文章主题,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自主阅读,体会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老师对自己的鼓励和关爱。

4、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懂得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帮助。

在《新来的王老师》一文中,王老师别有用心,送给蔡林一份“差生档案”,给了他特别的鼓励,让我们感受到了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文章,看看老师对学生又有哪些帮助。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我”的作文《补考》有着怎样一段补平凡的经历?

(3)当“我”听说作文被贴在报告栏上时,“我”有什么表现?

(4)“红双圈”给“我”这一生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组织学生就以上问题进行交流,教师明确:

(1)文章写了因为一篇作文的成功,给了作者自信和力量,自此以后,陆续发表文学作品,最终成为知名作家一事,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贴在报告栏上——发表在县办刊物上——发表在地区刊物上——发表在正式刊物上。

(3)“我很兴奋,即刻就想去看看,却又矜持,不愿在同学面前显出我的迫不及待。”

(4)影响:“我”在红双圈的鼓励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最终成为作家。

从本文中你学到了什么写作手法?

明确:文章以小见大,从一篇作文上的红双圈,赞颂了老师对自己人生的引领作用。

1、文中讲述的故事在你身上发生过吗?请与同学交流类似的经历,并谈谈你的感想。

学生交流后,教师作适当总结。

2、让学生将交流的情况整理成文。

六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与指导电子版篇四

这篇精读课文是一篇叙事散文。文章主要记述了作者到内蒙古草原访问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热情欢迎、盛情款待来访各族同胞的动人情景,反映了各族人民团结友好的深厚情谊。

全文按照访问的顺序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作者初次见到草原的美丽景色和感受。这一部分是写景,作者用简练、生动的文笔描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讲作者访问草原的经过。作者按照“远道迎客——蒙古包外——蒙古包内——联欢话别”的顺序,描写了蒙古族人民热情欢迎、款待远客的情景。这一部分是叙事,语言朴实、流畅,耐人寻味。

1、学会生字,积累词语,运用关联词语造句。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友好的深厚情谊,培养热爱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思想感情。

1、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读书,用心感受和体会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2、体会文章按照空间位置、事情发展、思想感情三条叙述的特点。

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看见过草原吗?谁想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自由谈自己心中的草原)

2、草原辽阔无际、一碧千里、牛羊肥壮、野花遍地,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草原吧。(出示草原美景图或放映草原的录像片)

3、看到片中的景色,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4、是的,我国现代著名的大作家老舍先生正是带着这种感觉写下了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第一课《草原》的。

5、板书课题:草原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还要注意读书姿势要正确。

2、指生读生字、生词,教师及时正音。(可采用指名读、轮读、齐读等方式)

3、你觉得哪个生词的意思比较难理解,而你已经理解了,介绍给大家。

4、默读思考:课文的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内容?一会儿把你读懂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5、学生读书思考后回答问题,教师及时板书:

第1自然段:草原美景和作者的感受(写景)。

第2—5自然段分别写:远道迎客、蒙古包外、蒙古包内、联欢话别(这部分叙事)。

三、精读课文,理解和体会草原美景。

1、初读课文后,草原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围绕草原“景色美”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草原的美丽景色。

3、引导学生从作者对草原景色的描写和自己的感受两个方面,品味草原美景。描写:空气、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小丘线条柔美,羊群;感受: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骏马和大牛静立不动,好像……,等。

4、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容的同时,进行朗读和背诵指导。

5、指导学生课上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一、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体会和感受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1、指生朗读课文。

2、默读思考、标划:你从哪里体会到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1)远道迎客——一群马,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几十里外欢迎远客,等。

(2)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也不知道谁的手,总是热乎乎的,握住不放,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等。

(3)蒙古包内——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一会儿,干部、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再举杯,再回敬,鄂温克姑娘既大方,又有点羞涩,等。

(4)联欢话别——饭后,小伙子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民族舞蹈,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等。

3、面对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我们”有哪些表现呢?(引导学生从课文的描写中,体会客人们的表现——有礼貌,亲热,一点儿也不拘束,依依惜别)。

二、延伸拓展。

1、引导学生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

2、本文只是表达蒙古族和汉族人民的团结互助吗?如果不完全是,那么,老舍先生还想表达些什么?(引导学生理解本文要表达的各民族团结互助,情谊深厚的主题)

三、总结作业。

1、书写字词。

2、背诵第一自然段。

六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与指导电子版篇五

教学计划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计划运行管理将成为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学计划,仅供参考。

六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即将开始,为使教学工作能顺利开展,也为了及时、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特拟定本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及学情分析

我班本学期共有学生 人,大多数都是本地生。其中男同学 人,女同学 人。通过五年的学习,大多数同学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良好。在语文学习中,多数同学上进心较强,为了取得好成绩认真听讲,仔细作业,有着扎实的基础知识。但仍有少数同学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自觉学习的习惯,不认真学习,作业拖拉,成绩不理想。希望通过本学期的努力,从抓后进,保优生入手,争取让我班的语文成绩有所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二组"祖国在我心中"和第六组"轻叩诗歌的大门"。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二十八篇,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各十四篇。

三、教学目标

(一)总目标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本册要求会写120个字。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4.积累语言,鼓励运用。

5.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6.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体会表达效果。

7.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10.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二)具体目标

第一组:一是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二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三是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

第二组:一是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着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更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骄傲。二是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感悟、表达自己的爱国情,强调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第三组:一是让学生阅读课文,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的风尚。二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作方法。

第四组:一是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二是引导学生注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三是鼓励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第五组:一是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二是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三是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四是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第六组:一是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能搜集并按一定标准给诗歌分类。二是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三是通过朗诵诗歌、欣赏诗歌、学写童诗等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四是能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第七组:一是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二是学习作者将这种真挚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

第八组:一是欣赏音乐、绘画、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二是学习作者是怎样在叙事时展开联想和想象的,是怎样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学习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三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四是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条件,通过阅读和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了解各种艺术。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和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2.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 3.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判断。

4.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5.学会理解和运用"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等读写方法。

6.能够珍视自己的个人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修能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7.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做简单的发言。

8.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二)教学难点

1.加强阅读基本功训练,指导学生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2.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让学生学写活动总结。

3.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

五、教学措施

1.认真落实各项教学常规工作。钻研《新课标》、教材,精心备课、上课,认真、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单元过关。

2.实行分层教学,作业分层布置。好的学生侧重能力型作业,如阅读(课内阅读,课外阅读)、课后习题、习作;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侧重基础性作业,如听写,基础,也适当布置少量的能力型作业。

3.以"双主题阅读"为重点,继续开展自主阅读(讲读课文重点片段、略读课文写作技巧片段)。

4.让优秀小组长为我分忧解难。

5.加强对后进生的轮流辅导工作。课后,注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及时复习好所学的新知识;认真、及时地批改学生的作业。

6.注重向别的老师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丰富个人的教学经验。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45人,其中男22人,女23人。经过5年的努力学习,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认真学习,认真上课,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学生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有一定的认识,集体主义观念在逐步加强。六年级了,大部分学生意识到自己面临升初中的压力,所以班级中涌现了一批积极分子,在行为习惯上都成为同学的好榜样,另外一些学生学习兴趣也逐渐浓厚,学习积极性慢慢提高,有了一定的竞争意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要因材施教,尽量从毕业班的实际出发,结合新课程的要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语文素质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

本册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二组"祖国在我心中"和第六组"轻叩诗歌的大门"。其中,"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共有课文二十八篇,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各十四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四篇课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两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两次。"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趣味语文"穿插安排,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课外书屋"各安排了两次,"展示台"安排了一次。

三、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本册教材没有安排识字,要求会写120个字。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2、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3、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4、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5、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2、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3、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四)口语交际:

1、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做简单的发言。

2、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五)综合性学习:

1、策划简单的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2、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四、教学重点:

1、养成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和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3、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6、能够珍视自己的个人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修能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7、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做简单的发言。

8、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五、教学难点:

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

2、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

3、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

4、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

5、让学生学写活动总结。

六、教学改革的设想、实施计划的具体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教学中既注意总目标,又要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使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得到全面、准确的落实。

2、识字、写字教学

本册教材没有安排识字,要求会写120个字。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书法爱好。

3、阅读教学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识字量不断增加,阅读理解能力不断提高,而且渐渐具备了在读中分析、概括、抽象、归纳的能力。阅读教学要注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给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读书、习作的能力。

4、口语交际教学

注意激发兴趣,引导互动交流。本册教材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中提炼口语交际话题,有的专题中口语交际提供了多个角度,给定一个话题的,注意拓宽话题范围。教师要结合本地区、本校、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交流主题和话题范围,使学生的交际能够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有话可讲。还要根据每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为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交际、展开互动交流创造条件。交际目标要明确。教材安排的交际话题类型不一,每堂口语交际课的交际目标也应各有侧重。要注意从倾听、表达、应对等各个方面考虑,提取需要重点训练的方面,教学时做到心中有数,适时给予点拨、指导。对于辩论、演讲等需要专业技能的口语交际话题,要根据教材安排给予一定指导,但不能拔高要求。有些口语交际与习作合在一起,要注意处理好口语交际和习作指导、讲评的关系。总之,在口语交际课上,要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以不断提高学生的交际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5、习作教学

对教材中安排的习作内容,教学中既要注意体现要求,又要注意活用教材。在习作前的指导和习作后的讲评中,注意渗透习作要求,落实教学目标。同时,还要结合学生实际,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

修改能力是习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认真修改也是一种良好的作文习惯。讲评中要重视修改,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修改习作的好习惯。

6、综合性学习的教学

把握阅读材料的学习要求。教学中要落实要求,背诵相关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了解相关知识。有的诗歌后附了注释、赏析,教学中要把这些内容运用起来,引导自主阅读、欣赏诗歌,并教给学生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情感的方法。

七、本学期的奋斗目标:

1、本学期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每次测验、考试争取无一人不及格。平时作业的布置分层次进行,根据每个同学的不同水平,布置合适的作业,做到因人而异,力争在原有基础上有所突破。

2、作文方面也因人而异,要求有所不同。每周一篇周记。采用一周自写,一周抄写优秀作文,而且自己选择题材。一学期完成大作8篇,使学生从心里喜欢作文。为各类竞赛作准备。

3、认真做好"学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工作,建立档案,充分利用课内外的时间加以辅导,并与学生家长经常联系,争取成绩有所提高。

4、读好书,注重语文课内的阅读指导,培养阅读的兴趣,扩大阅读面,指导学生有选择性地读好几本书;练好字。争取全面丰收。

5、形成一个好的班级集体是这学期最主要的奋斗目标 新学期中,定当更进一步,力求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取得更大成绩。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现有49名学生。全班学生还是比较喜欢学习语文。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一般,但阅读和习作比较差。一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这跟他们的课堂学习不够积极,不爱阅读积累有关。善于发言的学生较少,还有好几个学生思维不够活跃,不够灵活,接受能力差,学习基础较差。

二、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习",提供了9篇复习材料以供期末复习时使用。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每组教材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课文。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阅读链接"五次。"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

本册要求会写80个字。教材后附生字表。还在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了"词语盘点"栏目。其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由会写的字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识记,不要求书写。

第六组"综合性学习"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三、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会写80个字,随课堂教学完成。

2、指导学生写字注意笔顺,安排好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3、培养学生的书法兴趣和书法爱好。

(二)阅读

1、重视精读训练,在读中学习、思考体悟感情,增强语感。培养快速默读,并思考的习惯。

2、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3、抓住重点句段,引导学生加深理解。

(三)口语交际

结合本地区、学校、学生生活实际选择交流的话题,使学生的交际与生活经验结合有话可讲。创设情境让学生对口语交际感兴趣。

(四)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详略得当。

4、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能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6、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五)综合性学习

1、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2、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六)综合性复习

1、重点:学会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会表达方法;抓住重点句段,加深理解;主动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习作感情真实,详略得当。

2、难点:学会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领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并尝试在习作中加以运用;学习详写和略写。

五、改进教学的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其次,要明确每一专题的学习目标;再次,要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渡。

2、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重视学生习作的指导。在写作方面,突出的尖子生寥寥无几,最为欠缺的是写作素材单一,不能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写法单一。要多引导学生善于搜集素材,拓展作文思路,提高习作水平。

4、引导利用图书柜里的书籍、学生自己的课外书、与同学交换阅读等方式,增强阅读量,扩大阅读面,提高阅读能力。

5、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多花时间进行个别辅导,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在学习过程中适当降低标准,鼓励为主。对于明显进步的学生给予物质上的奖励。

六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与指导电子版篇六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和爷爷向往、热爱春天的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

多媒体课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知道一年有多少个节气吗?会背二十四节气歌吗?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和其中的一个节气有关,哪个节气?(冬至)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通过预习课文,你对冬至这个节气有哪些了解吗?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次走进课文,去细细品味,去感受冬至的梦的美好。

二、品读感悟

1、请同学们打开书第29课,快速默读课文,冬至的梦是怎样的梦?勾划出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在书中的空白处写上你的体会。

2、全班交流

预设一:第二自然段

(2)都有哪些事物在做着温暖的梦、希望的梦?

同学们想象一下,还有哪些事物也做着温暖的梦、希望的梦?一个省略号让我们产生了无尽的遐想。这些事物在寒冷的冬天,看上去是那么冷清,但他们背后隐藏着的是什么呢?是生命的涌动,是迎春的力量,我们不禁为这种强大的生命力而震撼,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感受生命的血液在涌动。(感受到作者对生命力的讴歌。)

(3)在这样寒冷的冬天,如果让你去寻找春天的足迹,你觉得容易吗?那要怎样找啊?作者是怎样找的?(动作:拨开、扒开,仔细)

他们已经等不及了,谁等不及了?他们会说话吗?到底是谁等不及了?你觉得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板书:向往春天、热爱生活)

冬至过后,人们就开始期盼天气转暖、大地解冻、小河流水、枝条吐绿,一切事物在呼唤春天中焕发出勃勃生机。所以说,冬至的梦里充满了——温暖、蕴藏着——希望,下面就让我们在读中品味这份温暖,在读中感悟这份希望。(配乐读)

(读得真好,老师相信你的心中也一定涌动这对春的向往与热爱)

这样优美的文字,让我们能把它记在心里,经常重温这份温暖与感动,谁能试着背诵几句。

还有哪些段落或句子你感受特别深,我们接着交流。

预设二:第三自然段

(1)为什么要经过难熬的八十一天?从冬至开始数九,看大屏幕,《数九歌》。冬至的梦要历经九九八十一天才会迎来明朗温暖的春天。

(2)你从哪些词体会到了我和“爷爷”对春天的期盼?

我们在读的时候就要突出这些词,谁想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这个自然段,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我”和爷爷对春天的期盼。

第五自然段

(2)齐读对联。你觉得爷爷是怎样的人?

文中两次提到梅花图,饱含了“我”和爷爷向往春天、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感。让我们再读对联,体会“我”和爷爷对春天的向往、热爱之情。

第四自然段

“哦,……!”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在冬夜里等待春天的过程是美好的,因为它让我们始终心怀希望,心怀向往,下面就让我们沉浸在这个梦里,去感受它的温暖、漫长,而又充满希望。(配乐朗读)

冬至的梦是多么美好,你能不能模仿文中的写法,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你心中冬至的梦。

那是的梦,是的梦,是……

三、课外拓展

课下请同学们搜集有关冬至的诗歌、谚语,摘抄在采蜜集上,并背诵文中的第二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