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秘知识>冯骥才的散文诗(通用10篇)

冯骥才的散文诗(通用10篇)

作者:XY字客 冯骥才的散文诗(通用10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冯骥才的散文诗篇一

一排儿坐在树边的沟沿上,

彼此含笑的'看着——等着。

一个拍着手唱起来,

那两个也连忙拍手唱了;

又停止了——

依旧彼此含笑地看着——等着。

在满街尘土

行人如织里,

他们已创造了自己的天真的世界!

只是三个平凡的孩子罢了,

却赢得我三番回顾。

冯骥才的散文诗篇二

人间天上,有我朝暮触摸的大地,干裂汲取水源。明天挨着天涯,我的灵魂依旧坚硬。

----题记

云朵懒洋洋的,天地之间,水潮起潮落。

一点一滴潜入。以一枚墨珠的水柔坚韧。冬眠的大地苏醒,草芽欣欣然探出头,诗歌与墨线牵手,以粗犷和豪迈,荡漾女子的豪情。

树丫间,一只喜鹊以飞翔的姿态,成就不可颠覆的美。

子夜,摇曳的钟摆滴答滴答的,星星出神聆听。谁也说不出此刻的心情,一池墨惊扰了荷花仙子。

抱着一枚词语,或者一管墨香,梦里梦外打捞时光之美。

淡然。醒来小心翼翼拾起,原来不是所有的物件都可以打捞的。

一滴雨露,蕴藏一泻千里之势。

岁月的狂澜已经无法按捺一个人内心的急不可待

村庄还在炊烟里摇曳,风卷残云。胡笳十八拍的悲鸣,在大漠上空盘旋。红地毯在阳光下,尽染浓郁的红。一路红彤彤的。

不用说,燃烧是蓄积已久的事情。来吧!风吹火种,燃烧的烈焰。

四面静寂。只有贪欢的鸟儿振翅杳过。

那些苦厄的野草,野花,窃窃地耳语,难道花草也依附灵魂吗?

是的,恍恍惚惚。

大雪封山。梅花笑傲。高处不胜寒夹杂些许大孤独。

是是非非挂在月牙。既然对错已经释然,又何必追究一滴雨露的未来?或许遇见火石喷薄出火焰,或许随山崩地裂与大海汇合。

出轨的大山呐喊,与时间较量雌雄,掏空岁月,然后像健硕的玉米棒子一样垂挂在鸟巢。

我不能嫉妒玉米的鹤立鸡群,也不相信雪霜抵达,可以枯萎丰满的现实。

冰雪干冷,期盼雨水。

大地,皲裂。狂浪的风吹绿我灵魂深处的荒山野岭。

柳绦遍地,小燕子剪破春山。

水,水,水……寒水转暖,一棵草芽以生命的冲动蓬勃回归。

火焰在空气中噼啪作响,我能尘封整个世界的沧桑。在今夜,与流星相遇。

月亮慢下来,倾听风声四起跌宕,

人在大水上泛舟汪洋,一尾扁舟载着孤独,与云朵搭讪,将以怎样的力量划过岁月的结痂?

嫣然以梅花的骨,一滴血怒发冲冠。月光与风雪,包含了多少枝枝节节?

许多人和事都在脱胎换骨,在慈悲中不断失衡平衡。我发现世界是水性情的。

云朵和星辰是大水的前身,还需要一个理由吗?水到渠成。

冯骥才的散文诗篇三

(一)

您花白的头发

印证着那些用汗水和泪水交融的年轮

您沟壑纵深的额头

细数着您饱经沧桑和磨难的人生历程

亲爱的妈妈

孩子们一天天长大

而您却一天天见老

握着您干瘦的手

女儿心里隐隐作痛

妈妈 您老了

为了子女您流尽了泪水 耗尽了心血

更是累弯了腰

(二)

由于身体不适

身边没人好好照料

我和大哥把您和父亲接到了漳县

是的

自您和父亲来漳县后

我们的生活开始忙碌起来

可是 您知道吗

亲爱的妈妈

当女儿在自己的家里亲自为您和父亲做好饭菜

看着您和父亲吃

女儿心里塞满了幸福

尽管女儿知道饭菜的口味也许不怎么美味

但您和父亲却吃的很香

是啊

不论孩子做出什么

在妈妈心里 眼里都是最好的

(三)

妈妈

您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看着子女们奔波

您难受

您说:最怕的就是给娃们添麻烦

可是妈妈

您的孩子都是您一把屎一泡尿拉扯大的啊

如今让孩子们照顾您

您为何充满了内疚

在您心里只有父母的付出是应该的

却舍不得让自己的娃受一丁点苦

亲爱的妈妈

当孩子给您洗脚的时候

当孩子为您洗头的时候

当孩子为您换洗衣服的时候

您眼里总是浸满了泪水

您说父母老了

给孩子们添麻烦了

可是我的老妈妈

您和父亲为了我们几个孩子送走了多少个春夏秋冬

吃了多少苦

受了多少累

您怎么就不说说呢

作为您最最疼爱的孩子

我们只是希望您和父亲能够健康 长寿

看着您和父亲咧和着没了牙齿的口开心的笑

是孩子最喜欢的风景

(四)

妈妈 您知道吗

下班回家

不论什么时候跨进小区的大门

我总会看见您在阳台上张望我回家的身影

往往是我的脚步还没到家门口

房门就会早早的打开

伴着您灿烂的笑脸和老父亲“娃,来料!”的声音

女儿的心里总是塞满了阳光

在您和父亲的关爱 呵护下

女儿惬意的享受着那份浓浓的爱

老父亲年轻时是食堂的炊事员

做的一手好菜

虽然年事已高

但他还是会帮助我做饭

那些天

我再不操心买菜 做饭

还有家里的水果 零食

您和父亲总会大包小包的买好洗好

专门等我们回家后吃

吃着香喷喷的饭菜

我时常劝你们别忙了

等我回家后做

可是父亲说:在家闲着也是闲着

做做饭会给我减轻负担

那时,妈妈您也会插言:

你忙着么 我们做做饭也好着呢

任何时候做爹妈的总有操不尽的心

(五)

闲暇之余我们会陪着您和父亲散步

我们也会坐下来静静的听父亲讲那过去的事情

尽管那些故事翻来覆去我们听了一遍又一遍

但看到父亲乐呵呵的讲

我们就会乐呵呵的听

您那时总会阻止父亲不要再讲了

您怕孩子们嫌麻烦

可是妈妈

只要您和老爹高兴

孩儿愿意做你们永远的听众

小时候的我喜欢躺在妈妈身边睡觉

如今我依然喜欢赖在妈妈身旁

听妈妈说话

看妈妈睡觉

父亲笑我长不大

是的

我愿意做妈妈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其实不论我们长多大

在妈妈眼里

我们始终都是她长不大的孩子

(六)

亲爱的妈妈

年轻时 为了让我们几个孩子吃的好一点

穿得好一点

您不知道吃了多少的苦啊

您心里最大的痛 就是没治好大姐的病

您心里最深的伤 就是没坚持劝说父亲送二姐上学堂

提起她们您总会摇头

虽然口里没过多的说什么

但女儿能够读出您深深的忧伤

妈妈

那些苦难的岁月撕碎了您的心

那些痛楚的回忆流尽了您的泪

面对过去 现在的我们心里同样难受

但现实是无法改变的

我们必须学会坚强

学会遗忘

如今您老了

皱纹深深地

皮肤皱皱的

走路也慢慢的

苍老的让人心痛

(六)

妈妈

您给了子女们许多

走到哪儿依然还有操不完的心

您说二姐在乡下 不知道日子过得好吗

您说小哥在牧场 不知道衣服穿暖着吗

在武威您操心的是漳县的娃

在漳县您放不下的又是武威的娃

妈妈想娃的时候

泪水常在心里洒

无论孩子们走到哪里

根都扎在妈脚下

无论孩子们走到哪里

娃都在娘心尖上挂

妈妈的孩子

永远是妈妈心里的宝

(七)

亲爱的妈妈

您大字不识一个

却教会了娃们勤劳和善良

教会了娃们怎样去生活

吃苦受累一辈子

您该歇歇了

不要再操心不要再牵挂

孩子们大了

就让他们勇敢的去走吧

(八)

我的老妈妈

您和父亲就是孩子的家

你们在,家就在

您把我们养大

我们愿意陪您变老

冯骥才的散文诗篇四

都说不回你短信,不主动联系你的人,就不要作贱自已再联系了。可为什么却无法控制自已的思绪,仍是舍不得放弃。

冷漠的言语伤了自已,却仍不死心地相信他的情不由衷

遇到麻烦,要的不是他解决的工具,而是他的安慰

欲望是无止境的,得到就想拥有。选择了善,就只有痛了自已

骗得了别人,却骗不了自已的心

不是身边的人对你不好,可自已为什么还是没心没肺?

喜欢了一个人独处,可以不用隐藏内心,带着面具穿梭人群

他就像来自星星的你,前一秒温情,后一秒消失无踪影

明知道无法真正拥有却仍想得到,拥着曾得到的甜蜜回忆入眠,也是一种幸福

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心里所想得到的变为现实

一封信,一个信,只为了一份懂得

冯骥才的散文诗篇五

花香的妩媚

竭尽全力

我没有浪费多余的温度

你的心素韵淡雅

含情而悠然

不失一位素心女子的风范

我为你,倾慕

至心碎

喜欢你

清荷的素雅

不与繁花争奇斗艳

爱上你

释然的激情

让我的青春年华更加璀璨

你的温柔

加上缠绵

阑珊了西双湖的水岸

更在这

不悔的红尘里

默舞于,静好

的岁月

细语呢喃

为你痴狂

在你的身上

我渐渐感觉到

是你那来袭的翩翩柔情

迷醉了,我心里的

那一分执着的眷恋

我的情

早已失魂落魄

我对你的爱

也会在缱绻的时光里

验证一个

地老天荒的承诺

就让我的爱

全心全意地住进

你的心窝

与你心有灵犀着未来

我追逐爱,你的心

一刻不停

冯骥才的散文诗篇六

----扬帆

你没有变,

虽然多年没见面,

你的容貌没有变,

岁月,

改变不了你的笑脸;

你是没有变,

虽然多年没见面。

你的脾气没有变,

还是爱发点小脾气,

喜欢看你生气时的脸;

你还是没有变,

说话的声音,

还是像以前,

像以前一样轻轻细语;

你真的没有变,

那颗心没变,

一颗年轻的心,

还是挺像从前,

嘭嘭的跳声让我能听见;

你还是没有变,

眼睛是那么好看,

你知道,

喜悦和伤心的泪水,

我也曾看得见!

你真的还是没有变,

对困难,还是勇往直前,

对朋友,还是语重心长,

对亲人,也是情意绵绵;

你也真的没有变,

也许生活的很安闲,

快乐洋溢在你的脸,

希望你一直快乐幸福,

是我衷心的祝愿;

你的确没有变,

让我感到又回到从前!

虽然世界在改变,

梦想不能在现实中出现!

可如果还能回到从前,

你是我的眼睛,

是我的血液,

是我的生命,

是我生命中的每一天,

直到海不枯石不烂!

你真的没有变!!

杨子原创

冯骥才的散文诗篇七

今日何日?

一阵乌黑的云彩,

扑到我眼前来了。

“和平者!

哲学家!”

我禁止自己不想他,

但我只是想着他。

我只是这般情性!

我不能装作和平者,

我也不配作哲学家;

我只晓得

人爱我——我也爱他,

人恨我——我也……。

树叶儿般的一块地,

是我的家,

我永远也不忘了他!

冯骥才的散文诗篇八

宝贝说,这不是玻璃的眼泪,而是太阳哭了。因为乌云遮住了阳光,太阳找不到她的孩子们,所以她哭了..........

天上下着小雨点

玻璃上流着雨的眼泪

时间在静默中慢慢流逝

孩子的眼中

眨巴眨巴着梦想

在童话里的世界里

她们永远是快乐的

再多的浮躁

再多的忧伤

孩童的世界里永远无关

七彩的幻想

奇妙的世界

孩子永远在自我编织的梦幻中

快乐成长

宝贝说

我不想长大

宝贝说

我害怕长大

宝贝还说……

长大了就会有很多烦恼

长大了您们就老了

长大了我会哭的……

面对这一切

真的无话可说

心里感到无比的安慰

还有淡淡的忧伤

这一切

我们都明白得太晚

这一切

曾经在我们童幻的世界里

是否有过如此的担忧……

有一首歌

不是我不明白

而是这世界变化太快……

现在才明白

那时的我们

除了玩泥巴

那就是滚铁环……

雨大了

闪电 雷声隆隆 玻璃上的雨珠

宝贝说

这不是玻璃哭了

这不是闪电和雷声

这是太阳哭了

乌云遮住了阳光

太阳找不到她的孩子们

怒了 吼了 哭了

冯骥才的散文诗篇九

不知何时起

浓冬的风总那么刻骨

冰雪的冷让我颤抖

深入灵魂的触动

让心灵,悸动

我爱冰雪的寒冷

我爱灵魂的清澈

冰冷成了感觉的主旋律

***

不知何时起

开始恐惧入眠

惊醒,伴着淋漓的大汗

如与死神的擦肩

满身的焦虑

似乎,远方

有那超越生命的琴弦

正急切等待着我的拨弄

翻遍所有的记忆

寻不到,蛛丝马迹

拾起笔墨,烦躁的书写

寻找宁静的源泉

***

不知何时起

开始寻思生命的意义

忘不了庸碌的人群

还有哪些光阴的过客

亡命虚荣的贪婪者

寻找菩提树下的智者

托起满世的疑问

去释清生命的真谛

始终未见的身影

或许

已在苦海的彼岸

而我,尚在苦海

自净,自悟,自渡…

***

不知何时起

开始讨厌各样借口

哪怕,那是合理的理由

一心想要打破现实的枷锁

挣脱现实布的局

拥有一双自由的翅膀

不再承受现实的过错

追寻自由的天堂

坚信黑夜虽黑

终有晨曦

冯骥才的散文诗篇十

(一)教材分析:

《春天的秘密》是一首意境优美、充满情趣的散文诗。

诗歌中淅沥淅沥的小河,蓝天下叽哩叽哩的燕子,随风飘扬的垂柳,农民的耕种的身影等赞美了春天的美丽,大自然的神奇,给人以美的陶冶和享受,在孩子眼前展现了春天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激发了孩子对春天喜爱之情。

诗歌具有鲜明的结构特点,反复呈现的六段体画面,且每段间首尾相应、内容相同,不仅把幼儿引入了一个洋溢着春天气息的优美情境中,而且有利于幼儿的创作与仿编。

(二)幼儿现状分析

大班的年龄特点:大班的孩子探究、分析、观察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乐意主动地去探究周围和环境的变化;愿意根据自己的表达方式将感知到的加以表现,语言表达能力及审美能力有一定发展,且想象的有意性水平提高,他们需要宽松的表达与创造的空间,丰富的词汇帮助表达表现,具体的活动情境与形式。而散文《春天的秘密》诗中美的意境与语言正是孩子的需要。

(三)目标定位

主题目标:

春天来了,大地绿了,花儿开了,小动物们也出来了,大自然充满了勃勃 生机。《桃花朵朵》这一主题,就是借用“桃花”这一鲜明的春天“符号”,提示教师们要与幼儿一起走进春的怀抱,捕捉春的气息,探索春的秘密,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变化。

活动目标:

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确定本次活动的三维目标为:

1.通过欣赏、朗诵等理解散文诗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和节奏美,萌发热爱春天的情感。

2.尝试运用替换的方式仿编诗歌中的简单句子。

3.朗诵诗歌,了解周围环境在春天的变化。

(四)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通过欣赏、朗诵等理解散文诗内容,表达对春天的感受。 活动难点:尝试运用替换的方式仿编诗歌中的简单句子。

1.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美丽的诗歌,当然要用最具体生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来具体体现了,本次活动的多媒体课件,教师尤其注意画面的连续性,完整感。以更好地帮助幼儿获得美的体验。

2.开放式提问法:《纲要》明确提出了“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的 环境,支持、促进、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还提出了让幼儿“想说、敢说”。所以我创设了一个开放的语言环境,鼓励孩子们大胆说,乐意说。

3.赏识鼓励法:赏识鼓励贯穿教学的始终,鼓励幼儿的倾听,鼓励幼儿的发言,鼓励他们的创意表现等等,赏识鼓励让幼儿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对活动充满了快乐的情绪体验。

1. 欣赏法:欣赏优美的音乐,欣赏优美的画面,欣赏优美的语言,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结构美都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欣赏中,幼儿获得了美的体验和感受。

2.多通道参与法:孩子们通过听一听、做一做、说一说多感官参与,深入理解体验了诗歌的内容与意境。。

3.表演法:喜欢表演是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美丽的诗歌,会让幼儿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用这种自由快乐的方式,更能有效地帮助幼儿理解诗歌,感受诗歌。

活动组织环环相扣,分为四大环节:感受激趣(音乐)——欣赏理解(完整欣赏、分段欣赏、丰富词汇)——表现表达(用声音、动作进行表现)——仿编延伸,层层深入。具体说来:

(一)欣赏音乐,感受春天

1、播放优美的春之声音乐,请幼儿欣赏,联想,讲述。

师:春天来了,你们听……

你们听到了春天里哪些美丽的景色?

教师选择逼真、唯美的背景音乐,如班得瑞的清晨等。音乐的运用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充分调动了他们的感官。流水声、鸟叫声,立即引起了幼儿的倾听兴趣,激发想象,唤起幼儿对春天的经验,情感的共鸣。在轻松的氛围中,教师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眼中的美丽的春天。

(二)播放课件,欣赏诗歌

通过生动具体直观形象的画面,为幼儿打开了一幅美丽的春色图。在教师声请并茂的朗诵中,幼儿尽情欣赏着美丽的诗歌,尽情陶醉于美丽的画卷。

完整地欣赏一遍诗歌,教师提问: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你最喜欢的是什么?鼓励幼儿用诗歌中的语言大胆地说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的富有感染力的朗诵和真诚的赏识激励,激发了幼儿对诗歌的兴趣和朗诵的欲望。

(三)朗诵诗歌,创造性表现

1、逐一呈现画面,请幼儿跟老师一起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设置开放性问题:春天的“秘密”躲在哪里呢?是谁告诉你们的?是怎么告诉你们的?

2、鼓励幼儿加上喜欢的动作与表情来朗诵表演诗歌。

那么美的诗歌,教师和幼儿在朗诵中会情不自禁地自然低加上可爱的动作与表情。这时候,孩子能够投入地朗诵,表情和动作与诗歌自然地相融,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语言与激情把孩子的兴趣努力推向高潮。

(四)寻找秘密,仿编诗歌

1.设计提问:寻找春天的时候,我们还发现了那些小秘密呢?你能把它们编进诗歌里吗?

2.教师及时帮助梳理仿编的内容,用简笔画勾勒出来,再复习诗歌的模板,共同把仿编的内容加到诗歌里朗诵。

仿编是本次教学活动的难点,教师采取提问的方法,先引导幼儿回顾发现春天里其他的小秘密,并帮助幼儿梳理小秘密的特点,共同把新发现的秘密放到诗歌中去。仿编更大地激发了幼儿对诗歌的浓厚兴趣。

3.播放背景音乐,师幼一起有感情地完整地朗诵诗歌,包含创编部分。

(五)关注体验,拓展延伸

教师:“你们喜欢诗中的春天吗?说说你的感受吧?”把它画出来吧! 活动延伸

请幼儿听诗歌录音,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对诗歌的理解,也可以把仿编的内容画出来。

(一)美的熏陶,优化语言、情境、情感的体验

这是一首意境优美的散文诗,重在感受美、表现美。激发孩子体验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所以我意在通过音乐、图片、教师的语言、表情等给予孩子美的熏陶。

1.美的音乐带来美的情感熏陶

我选用了逼真、唯美的背景音乐,如班得瑞的清晨等。音乐的运用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充分调动了他们的感官。流水声、鸟叫声,立即引起了幼儿的倾听兴趣,激发想象,唤起幼儿对春天的经验,情感的共鸣。

2.美的图片带来完整的视觉新体验

本次的课件制作采用了长卷式图片,弥补了多幅图产生的分层感、割裂感,犹如缓缓拉开的序幕,给人以神秘,使孩子的视觉体验更完整,这与春天生生不息的画面不谋而合,展现了一幅美的春景图,使孩子们的视觉受到美的冲突与体验。其次长卷式图片静中有动,部分活动的处理充分体现冰的融化、垂柳的飘荡、桃花羞涩等的动态,帮助孩子对词汇的理解和意境的感受。

3.美的语言带来美的听觉冲击

在活动中教师运用柔美的声音细如述说,引人入胜,运用丰富的表情动作感染幼儿。语、音、画三者合一,使幼儿对散文诗深入理解,进一步感受语言美、意境美,激发对春天的喜爱。

(二)多感官参与,突破了教学活动的重难点

本次活动采用了多感官参与法,来突破重点与难点,主要运用在分段欣赏中。 如河水淅沥淅沥的流着,为了让孩子感受“淅沥淅沥”我让孩子再次倾听流水声,通过音乐帮助幼儿理解原来是河水在细如述说的说话;在理解桃花红着脸、抿着小嘴时,我通过让幼儿学做动作来感受桃花羞涩、含苞待放的样子;还有采用了语言提示、总结法,帮助孩子理解词义,体会意境。孩子们通过听一听、做一做、说一说多感官参与,深入理解体验了语言美,意境美。

(三)开放式提问,追求语言本位目标的达成

《纲要》明确提出了“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的环境,支持、促进、 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还提出了让幼儿“想说、敢说”。所以我创设了一个开放的语言环境,鼓励孩子们大胆说,乐意说。如春天的“秘密”躲在哪里呢?是谁告诉你们的?是怎么告诉你们的?又如春天来了,桃花是怎么说的?谁注意到了它的表情、动作?它为什么红着脸、抿着小嘴等这些开放式的提问让孩子的回答此起彼伏,他们都愿意说、喜欢说,表达自己的感受,使幼儿通过讨论、思考、表达,有效理解内容。同时,我还注重孩子的情感体验,如最后提问“你们喜欢诗中的春天吗?说说你的感受吧?”使活动达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