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得体会>援鄂抗疫医生讲故事观后心得体会大全(21篇)

援鄂抗疫医生讲故事观后心得体会大全(21篇)

作者:GZ才子

通过撰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决策,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些在工作中积累的心得体会,看看他们对于某项工作的总结和经验分享。

观看讲抗疫故事观后感心得体会

这些战斗在一线的青年们,彰显出了我们不畏艰险的民族意志,勇于向前的民族精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观看讲抗疫故事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希望能帮到大家!

听说,在武大看一次樱花,是每一个人的梦想。

已经记不清是从哪一刻开始,离武汉几千公里的小城里平静而安宁生活被打破了,气氛由轻松变得紧张,所有人都被卷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人们把这场战争的罪魁祸首叫做新型冠状病毒。

戴上口罩,走在街上。这个小城里日出依旧,却分明丧失了几分活力和热闹。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地想把2019年的烦恼扔到一边,所有人都在期待2020年的到来。可新年伊始,这座小城与武汉同步,不吵,不闹,晚上七点紧锁的门,每个人与每个人都隔离的很远,像被按下了静音键。

疫情从武汉卷到全国,支援从全国汇聚武汉。我是十四亿中国人中一名普通的高中生,在这次疫情之前,我只是在看爱国电影、听歌唱祖国歌曲时才产生爱国热情。我从来没有想到,自己在春晚中听到“武汉加油”四个字时,泪水突然充满眼眶。

那些医者,从古至今,他们永远是最美的逆行者。冲锋在前,用自己并不强大的臂膀,护住了亿万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召必回,战必胜!来自全国各地的白衣战士带着铿锵有力的口号奔向武汉,在与死神的战书上按下请战手印。我知道,他们在履行对国家的承诺。

我还想向那些平凡的发光体致敬。他们不求回报,只想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医疗队献出自己家的蔬菜,把自己购买的口罩送往武汉,为坚守在值班岗位的干部寄去几瓶消毒水。我想,他们是我平凡生活中的榜样,我甚至在懊恼自己不能快点长大,不能在祖国渡难关时出那么一点点力。

也许在强大的中国面前,我们认为我们的力量很小很小。但是在漫长的黑夜里,我们点燃的小小微光,足以汇聚成燎原之势的火焰。我们曾经恐惧的心灵,在互相呼唤对方;我们瘦弱的肩膀,在恶病面前紧紧地靠在一起。因为我们的众志成城,因为我们的带泪笑容,在苦难中有了成功。

爱和希望比疾病传播得更快。在疫情发生的几十天里,有泪水,有无奈,有愤怒,但我看到更多的是勇敢和坚强。这些勇敢的人们一路执著,他们说:“和平时期,我的一生是人民的;在危难的时候,我的生命是祖国的”。

其实哪有什么从天而降的英雄,有的只是一个个挺身而出的无名之辈。“别怕,等这个城市重新按下播放键,等公交里的人多到挤不上这一班,等街里吵到必须扯着嗓子说话,等去武大看樱花的人比花还多,等早上等不到一碗热干面……那么,我想对武汉,对征战在一线的人们说:我们等你”!

待疫情消除,樱花开遍武大的校园,我们相约平安,相约一场团聚。武汉,我想要告诉你,在武大看一场花海,也是我的梦想。

2020,武汉爱你,也请你爱武汉、爱中国,爱这世上平凡而坚毅的人们,爱这个全民战“疫”的春天。

2020是非凡的一年。新冠病毒席卷中华大地,无数中华儿女为抗击疫情迎难而上,义无反顾奔赴抗疫前线。“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从武汉封城,全民抗疫,全国医护人员众志成城,与病毒展开殊死搏斗。

“把重症患者送到我这里来!”,钟南山院士的一句话,铿锵有力,把民族的信仰,国家的担当扛在肩上。抗击非典疫情,他始终傲然挺立在国家和人民的前面。自从踏上武汉的那一刻,他再一次勇敢地直面新冠病毒,庇护着亿万人民的健康。

年逾古稀的李兰娟院士眼神坚毅,笑容和蔼。结束“红区”查房后,脱下防护服和口宅的脸上,压痕清晰可见,被人们称作——“天使痕”。

无数“逆行者”驰援武汉。无数医护人员坚守一线,整天穿着防护服,汗水早已浸透了他们的衣衫,口罩在他们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勒痕。无论战斗多么艰辛,他们无所畏惧,永不退缩。因为,救死扶伤是他们的使命,而心系祖国,无私奉献是他们的信仰。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考验,中华民族再次发扬不屈不挠的精神。在党的统一领导和科学部署下,抗疫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封城、封路、全国驰援、建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建方舱医院……凝聚了抗击疫魔的中国力量。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防控工作取得成效,再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全国一盘棋的动员机制,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有如此制度优势作支撑,坚强的中国人民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迈不过的坎。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让我们珍惜当下,努力学习,长大以后报效祖国,复兴中华。

2020是一个承载着希望的数字,但是,新冠病毒的肆虐,让整个中华大地都笼罩在恐慌的阴霾里。万门闭户,街道冷清,在此危机关头,无数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奔赴抗疫前线,点燃了希望之光。

“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多么雄壮的抗疫宣言啊。有医护人员说:“祖国需要我的时候,我必须挺身而出。”从这朴素的话语中,我感受到了白衣天使的责任与担当。每当我看到在抗疫中牺牲的白衣天使们,我内心无比悲痛,他们的精神令我肃然起敬。我总是默默地为他们祈祷,但愿天堂没有病毒。

这场旷日持久的抗疫阻击战中,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84岁的钟南山爷爷宣布新冠病毒存在人传人,建议人们不要去武汉之后,他竟义无反顾地选择前往抗疫一线。当我看到他在高铁餐车上闭目养神的照片时,我的心被深深的触动,并涌起由衷的敬仰之情。在一次采访中,钟南山爷爷说道:“我有一个徒弟,他在路边散步的时候,看见一个人在窗边唱着国歌,这一举动让我非常感动……”随后,他的声音有些哽咽,眼睛里徘徊已久的眼泪落了下来。钟南山爷爷流泪了,这是感动的泪水,自豪的泪水。我从钟南山爷爷这里知道了什么是爱国。

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的抗争下,疫情终于得到控制。痛定思痛,我们是否该静下来好好反思。虽然此次新冠病毒来源仍旧扑簌迷离,动物是否是它的天然宿主尚无定论,但是,从以往的病毒来源推测,新冠病毒肆虐,很有可能和野生动物有关,是来自大自然的报复。真的希望,从今以后,人类和动物,人类和自然,能够和谐相处。

然而,庆幸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国家。03年的非典我们挺过来了,08年的汶川大地震我们撑过来了,我相信20年的疫情也会雨后天晴。

“黄鹤楼,长江水,一眼几千年;老汉口,热干面,韵味绕心尖。”

武汉,一个令人神往的城市。却因突如其来的疫情,变成了一座空城……。

疫情肆虐的这一个月,我心情复杂极了。我看到疫情地图一点点变红,看到新增病例上涨飞快,看到医护人员们脸上深深的口罩印,看到李文良医生去世的消息……我不敢回想,每次想到这些,我的眼泪就不受控制。

但是,中华民族从未被困难击败过。遇到困难,我们就直面困难。各界人士纷纷声援,捐款。火神山,雷神山医院飞速建成。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速度”。

“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得知疫情后,年近九旬的钟南山院士毫不犹豫赶往一线,在高铁上度过本应阖家团圆的春节。各省纷纷派出医疗队赶到武汉支援。我看到许多女医生,为了方便工作,剃掉了及腰的秀发。我不敢想象,这样的决定,得下多大的决心。一把拽起头发,一推,两推,乌黑的头发掉在地上,她的眼睛瞬间被泪水占满。她咬紧牙关,看向天花板,透过她的眼睛,我看不到剃掉头发的失落,无助,更多的是决心。打赢这场战“疫”的决心。

“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只不过是平凡的人们披上了一身载着使命的外衣。”

他们日夜奋战,饭都不敢吃,全心全意扑在这场与疫情的斗争中。她们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口罩印,她们的手被消毒液侵蚀。但是,当她们脱下防护服,竖着大拇指对镜头笑时,那是我见过最美的笑容。

有人说,这场疫情是天降的国难,但我认为,伤疤是曾经全力以赴的见证,此战必定成功。这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延绵不绝的底气。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武汉自古以来就是英雄的城市。这次一定会战胜疫情,度过难关。

己亥岁末,病毒肆虐,武汉危急,全国告急!全国各地积极投入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保卫战。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我院认真贯彻上级决策部署,紧张有序开展各项防控工作。400多人主动请战支援武汉。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山东省卫生健康委统一部署安排,医院已先后选派四批医疗队奔赴湖北抗“疫”第一线。他们分别是第一批医疗队队员:呼吸内科医师王永彬,重症医学科医师张鲁,感染/肝病科护士许丽,呼吸内科护士李玉珍;第二批医疗队队员:急诊重症专业医师郝学喜,重症医学科护士李冬梅,重症医学科护士宋淳;第三批医疗队队员:重症医学科医师温坤,急诊重症医学专业医师于杰滨,重症护理专业护士陈长静、郑磊、王鹏,胸外护理专业护士刘艳,老年护理专业护士王晓静。第四批队员是由31名医生和100名护士组建的国家医疗队,由门诊部主任魏峰涛任领队,重症医学科主任马承恩任队长,护理部副主任董红任联络员,队伍中有副高级以上人员17名,科室主任、副主任8名,护士长、副护士长8名。四批队员中共有党员(含预备党员)40名。

援鄂抗疫队员们在性命攸关的危急时刻,主动请战,不顾个人安危、逆行湖北,勇敢地走上没有硝烟的战场,充分展现了“救死扶伤”的崇高精神,彰显了二院人尚义担当的责任和使命,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全院干部职工学习的榜样,是“二院精神”最生动的诠释!为凝聚力量、坚定信心,传承和弘扬二院精神,医院决定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向援鄂抗疫医疗队员学习的活动。

学习援鄂队员,就要学习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不计报酬的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他们既为人子女、为人父母、为人夫为人妻,他们又是冲锋在前的战士。面对疫情,他们有的不忍心告诉家人实情,有的新婚不久就要道别,有的来不及给逝去的亲人上坟就匆匆赶回……春节本是团圆之时,他们却收拾行囊,踏上征程,面对亲人的泪水和拥抱,他们坚定的说“如果可以重来,我的选择亦是如此”。向援鄂队员学习,就要像他们那样,以大局为重,坚守岗位、恪尽职守,将国家利益摆在首位,国有战,召必回!

学习援鄂队员,就要学习他们敬佑生命、守护健康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内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我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关键时刻,党员就应该冲在前面”“我们90后成长起来了,这是我们的使命。”援鄂队员中,有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有党龄十几年的老党员,有援子州队员,也有90后的年轻医护人员。他们身上,体现着医者的初心、党员的责任、使命的传承。向援鄂队员学习,就要像他们那样,坚守“救死扶伤”的医者初心,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员使命,传承“尚义担当”的医者仁心和社会大爱。

学习援鄂队员,就要学习他们迎难而上、舍生忘死的无畏勇气和坚定信心。“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铿锵誓言,一线写下的入党申请,疫情蔓延,在很多人避而不及时,一批批最美“逆行者”却奔赴湖北。“这次去有一定的危险性,而且归期未定”,队员们深知疫情严重,前方危险,但他们无怨无悔,义无反顾地冲在战“疫”最前线。向援鄂队员学习,就要像他们那样,危急时刻,迎难而上,不怕风险,不怕牺牲,无私无畏,构筑起守护人民健康的牢固防线。

学习援鄂队员,就要学习他们敢打必胜、一往无前的坚韧毅力和战斗精神。援鄂队员到达病区后,来不及适应,便开始了高强度的工作。他们几乎整日整夜奔波,夜以继日地救治感染病患。为了节省时间,也为了最大限度节约防护服,他们可以坚持10小时水米不进。为了抵御寒冷,他们依偎在一起,为了对抗病毒,他们团结在一起,“我们现在多拼一分,对疫情的控制就多一分保障。”他们身上,展示了医护人员的坚强与伟大。向援鄂队员学习,就要像他们那样,坚持必胜的决心,敢打硬仗、善打硬仗。

全院上下要充分认识学习宣传援鄂队员事迹精神的重要意义,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各党(总)支部要创新学习形式,通过网络、微信等线上平台,确保将援鄂医疗队员精神传达到职工心中;党员干部要敢于站出来,冲锋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在学习实践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全体职工要以大局为重,坚守岗位、恪尽职守,将援鄂队员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以高昂的斗志、切实的行动投入到本职工作中,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援鄂抗疫英雄事迹报告会观后感心得体会

希望总在绝望中萌发。数据是会说话的。正当很多人宅在家里无所事事的时候,最新数据显示,疫情拐点已至,瘟神正在败退!

在所有人的齐心协力下,没有一个冬天过不去,也没有一个春天回不来。

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回想这段特殊时光,不仅要记得那些医护人员,还要记得那些普通人的温暖。

这些无数的普通人在寒冷的冬天中给我们带来了温暖,让我们知道疫情虽难,但人心很暖。

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在温暖着我们,所以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相信疫情会过去呢?

冬将尽,春可期!疫情的阴霾淡淡散去,企业逐步复工、复产,我们等待着春暖花开!

3

只要脊梁不弯,就没有扛不起的山。

——题记。

春节,本应是家家户户团聚在一起的快乐日子。可是今年的春节,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毒风暴”弄得人心惶惶,人们都躲在家里,生怕自己被病毒传染。口罩似乎也成了今年抢手的年货。

非典肆虐67岁的他说:“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这里来。”

武汉出事84岁的他说:“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汉。”可他却食言了1月18日傍晚他匆匆挤上一列动车目的地正是武汉!

他是谁?他,就是钟南山院士。钟南山院士在其他人人心惶惶、仓惶逃离的时候,逆流而上,挺身而出。连日来,从广州到武汉再到北京,实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上发布会、连线媒体直播、解读最新情况,84岁的钟南山院士把工作和行程安排得满满的、井井有条。

也有不少的人和钟南山院士一样,首当其冲,彻夜奋战。他们就是医务工作者,奔赴灾区,只为替患者博得一线生机。医务工作者面对疫情义无反顾地投入战斗,这就是我国医务工作者的真实写照。他们放弃休假、放弃与家人的团聚,劝别人远离疫区,自己却毅然成为“逆行者”前往救援。面对如火蔓延似的疫情,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使命感占据了他们全部身心。

他们就是警察,整天奔波劳碌,只为让人们安心,给战士鼓劲。从清晨到日暮,从巡查到入户,在每一条艰难难行的道路上,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在每一个害怕无助的时刻里,都有他们坚守的身影……他们不是不怕,而是他们不能后退,只因为他们身后就是人民群众。

他们就是工人,舍弃团聚,昼夜不息,只为让患者有处可医……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他们是千千万万的奉献者,是民族的脊梁,是国家的栋梁,更是时代的楷模,人民的榜样!

我们不得不感谢那些冲在抗击病毒一线的默默奉献、舍己为人的逆行者们,是你们,让我们看到光明与希望;是你们,拯救了整个民族,整个国家。你们的事迹与品质,都让我们肃然起敬。感谢你们!最美的逆行者们。

相信在这些逆行者们的贡献与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可以早日战胜疫情!

援鄂抗疫英雄事迹报告会观后感心得体会

继1月27日广西137名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队员出征后,2月4日,广西第二批赴鄂抗疫医疗队再次出征。根据国家安排,本次医疗队由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医疗队和护理专业医疗队两支队伍组成,累计136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医疗队代表、北海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何祥光队长和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护理专业医疗队代表张丽艳护士长先后代表队员发言。出征仪式上还举行了授旗仪式。

据记者了解,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医疗队共36人,其中后勤保障13人,医护技药23人。由北海市人民医院24人、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6人、第二人民医院6人组成。护理专业医疗队共计100人,主要以内科护理为主,包括区直单位7个(28人),8个市(含县)21个综合医院(72人)。这些医疗机构为: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南宁市第九人民医院、南宁市红十字会医院、柳州市工人医院、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医院、梧州市工人医院、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梧州市人民医院、贵港市人民医院、桂平市人民医院、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灵山县人民医院、玉林市桂南医院、来宾市人民医院、广西桂东人民医院等24家,队员均是从医疗机构中精挑细选组成的。

何队长在出征仪式上表态:作为国家(海上)紧急医学救援队的一员,祖国有难,我们就要挺身而出!现在,我们有机会奔赴武汉疫区,与武汉人民一起共同阻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感到无比光荣和骄傲。请各级领导和同志们放心,我们一定不辱使命,坚决圆满完成任务!

援鄂抗疫剧《在一起》心得体会观后感作文

《在一起》讲述了中国军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人和事:他们中有义无反顾为人民建起一座白衣长城的医护工作者;有万里赴戎机、八方支援的各地医疗队员;有秉承革命军人优良传统、闻令而动、誓死不退的军医.....

这注定是一个不一样的春节。那些奋笔写下“请战书”的医护工作者;开建武汉火神山医院的施工人员;用爱搭建桥梁,日夜驰援运送物资的驾驶员……他们用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大爱无疆。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各相关部门和地方迅速行动,一场疫情防控正在进行。

万众一心,共同战“疫”。1月24日大年三十各地驰援武汉的医疗队伍紧急集合,到达武汉也是第一时间投入工作。他们逆行而上,奔向疫情最前线;他们坚守岗位,用血肉之躯尽绵薄之力支援同胞;他们挑灯夜战,用“中国速度”与疫情奔跑。无数的“追光者”们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做出无怨无悔的选择。他们把对人民的爱,对祖国的爱放在心底,用一个个鲜红而又坚定的手印,表达着火热的担当与承诺;他们用最美的身影,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他们用坚守的背影,演绎着泱泱大国的生生不息;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人生最精彩最壮丽的韶华篇章!

“只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1月25日习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从习总书记对疫情的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到李克强总理亲赴武汉对抗“疫”工作者的慰问,从城市之间的守望相助到民众之间的相互鼓励,从企业的物资捐助到个人的关心帮助。无数“追光者”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

医务人员冲上去,他们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同病魔奋力搏击。

科技人员冲上去,他们夜以继日,合力攻关,力图早日攻克病毒的难关。

他们在大灾当前不退缩,越是艰难越向前。他们是新时代最美的追光者,更是我们心中最可敬的时代英雄。他们用实际行动贡献自己的点滴力量,汇集成抗击疫情的“滚滚暖流”构建起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抗击肺炎使中华民族又一次彰显出伟大的民族精神。不管是狂风骤雨还是大风大浪,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从“98”抗洪到“03”非典,从“08”抗震到如今的战“疫”。有困难,中国人都能一起扛。

此时,万众一心地抗疫,所有人都是手足兄弟!

虽然,这其中的绝大多数人,我们并不知道你们的姓名。但因为有你们,守在电视前握着手机的我们,多了一份战胜灾难的信心。

加油武汉,加油中国!我们相信病毒这条毒蛇,终究会在不久的将来被消灭,春花依然会迎着风灿烂盛开。

文档为doc格式。

援鄂抗疫英雄事迹报告会观后感心得体会

20伊始,一场没有硝烟的肺炎疫情战役突如其来地打响了。今年的春节,没有了往年的热闹,少了纸牌麻将和聚餐的氛围,静静的小区里,少了大人孩子们热闹的身影。因为疫情,大家都闭门不出,喧闹的城市,封了一座又一座,该回家的都回家了。在疫情面前,我们除了工作外,一定要响应国家的号召,少出门,可以安心窝在家中。踏实的睡个自然醒的觉,也挺不错。是的,疫情并不可怕,关键我们心态要好。一家人,聊着家常,做着美食,玩着纸牌陀螺,其乐融融!不是因为疫情,我们哪有这么多时间陪伴家人啊。虽然我们没有为国家做很大贡献,可最起码没有添乱。

我住的小区和父母的小区不远,常去。我跟熟悉的保安打了招呼,他们给我量了体温,正常,放行。进到家里,父亲母亲正在看电视。我把蔬菜、肉类等放好,母亲笑着说家里好几袋大米白面呢,这个时候,不要跑出去买东西了。我忙不迭地答应着。离开出门时,他们还在唠唠叨叨反反复复叮嘱,回去记得洗手,戴上口罩出门!

下楼来,小区里几颗迎春花扑进了我的视线,一根根光秃秃的枝条上,已经悄悄地挤出了小花苞。面对着这些坚强而美好的生命,我想,寒冬就快过去了,用不了多少日子,这满树的枝条必定会开放出美丽的花朵,扮靓新的春天。窗外阳光灿烂,寒冬过去,春暖定然花开。

援鄂抗疫英雄事迹报告会观后感心得体会

这个寒假,学校的老师们没有闲着。为了制定一份科学可行的“停课不停学”的学习方案,各个学科组通过视频会议形式反复讨论,反复打磨。很多老师也是第一次尝试线上讲课,因为不熟悉操作,前几天还有老师一节课反复录了七遍。同学们现在看到的每一节微课视频,都带着为人师者的职业责任感新鲜出炉。感念我们爱岗尽职的老师,谢谢你们。

今天,线上教学如期而至,我们换了新的教学环境,新的学习方式,或许一开始磨合并不那么顺畅,不要紧,有问题我们一起沟通,一起调整。学累了,可以及时提出来,集体运动放松一下,舒缓眼部疲劳,活动活动身体。

同学们,居家学习,意味着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也是对我们自主学习能力更大的挑战。准确来说,自主学习与自我管理都是我们终其一生的必修课。少了老师的督促,大家要更有意识唤醒自主学习的动机,想明白自己为什么而学。每个人的成长终究要靠自己去成全,未来某一天,当你们回头审视这段经历,希望那时的你们没有太多的遗憾。

前天,我从新闻中看到这样一张照片——在首批入住武汉“方舱医院”患者里,有一位年轻人戴着口罩躺在床上,翻看着手中厚厚的书,神情专注。我看了心里很感触:在感染上疾病时,这位年轻人也没有忘记阅读和思考。镇定之中生发的强大精神力量,也给其他不少努力“抗疫”的人们勇气和宽慰。

同学们,当我们不能做什么的时候,请在内心的世界安放一张书桌,潜下心来求知向学。我相信,只要这种能力不萎缩,我们的民族就有希望。而岁月会是最好的见证者,现在我们付出过怎样的努力,未来我们就会有怎样的底气。

最后,祝大家都健康平安,期待春暖花开时,在阳光下,在春风里,与你们在校园重逢。

观看广西援鄂抗疫医生讲故事观后感心得体会

全国一盘棋,同时间赛跑,与病魔斗争,在抗疫一线涌现出了无数可敬、可爱的“你们”,也正是因为“你们”的无私奉献和舍小家顾大家,这场战“疫”胜利可期。

“你”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展现了大爱逆行者的无悔担当。医者仁心,造就人间大爱。“你”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带着无悔信念舍小家奔赴一线,成为最美“逆行者”,谱写着一个个感人故事。“担心弄花护目镜,强忍泪水不哭的90后护士朱海秀”“行走不便,依旧坚守岗位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哭过之后,一如既往奋战在前线的医生胡明”“为节省防护服,值班期间只吃一顿饭、只上一次厕所的医护人员”等等事例比比皆是,“你”用无疆大爱与患者共克时艰,用“我将无我”见证医者仁心,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救死扶伤,不辞艰辛”“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的无悔誓言。

“你”是勇挑重担的人民军队,彰显了人民子弟兵的初心本色。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从选调军队优秀医疗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考核,到全面接管火神山医院救治任务;从组建抗击疫情动力支援部队,到保障武汉各网点生活物资配送运输,再到调运物资支援“方舱医院”建设,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以最高站位迅速动员部署,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始终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沿。第一时间向组织递交请战书,“抗击疫情,首战用我”,“坚持到疫情最严重的地方去”……子弟兵们用实际言行构筑起了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向人民群众传递出必胜信心和强大力量。

“你”是坚守初心的共产党员,诠释了党旗下宣誓的铮铮誓言。“我是一名共产党员,疫情来了,我不上谁上?”“只要有困难,党员就应该第一时间冲在前面!”“‘战疫’不打赢,我们决不收兵!”……疫情面前,广大党员没有片刻迟疑,纷纷主动放弃与亲人团聚机会,积极投身到抗击疫情这场全民战役中,用爱与责任构筑起一道携手抗击疫情、守护人民健康的坚固长城,让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哪里有疫情隐患,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在荆楚大地,有3次主动请缨冲在最前线的“老将”彭志勇,有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胡龙霞,有与时间赛跑的广大党员突击队……因为“你们”的存在,党徽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越发“耀眼夺目”。

“你”是众志成城的人民群众,凝聚了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无论是1998年的抗洪,还是2003年的非典,亦或2008年的抗震救灾,具有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神州大地历来如此。庚子鼠年的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各地纷纷驰援武汉,医护人员、救援物资、爱心捐款不断向一线集结,“武汉”你并不是独自在战斗,全国人民始终与“你”同心同向。“你”看,满载爱心蔬菜的货车从各地驶出,各阶层人士的爱心捐款向武汉汇聚,海外华侨自筹的医疗物资抵运国内……不仅如此,为坚决遏制疫情蔓延扩散,全国人民认真落实疫情防控各项举措,大街小巷显得格外“宁静”,庚子鼠年春节过得别样不同,全民总动员投入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正如歌曲中所唱的那样:“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温暖了四季;谢谢你,感谢有你,世界更美丽”。我相信,有“你”和“你们”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援鄂抗疫英雄事迹报告会观后感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时,深情点赞奋战在战“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自1月27日首批援鄂抗疫医疗队紧急出征,广西先后派出8批医疗队共计962名医务人员奔赴湖北战“疫”前线。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他们无惧艰险,义无反顾地奋战在湖北医疗救治最前沿,展现了高尚的情怀和精湛医术,为湖北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了广西力量。让我们向这些守护生命的抗疫英雄致敬,他们救死扶伤、大爱无疆,不愧为光明的使者、希望的使者,是最美的天使,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向广西援鄂抗疫医务人员的“逆行”精神致敬。

致敬他们展现了“临危不惧、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舍己救人”的责任担当。危难时刻,广西援鄂抗疫医务人员拿出救死扶伤的医者担当,火线支援,陆续深入湖北疫情重灾区,用兵“桂”神速为患者打开一条条向生通道。他们在抗疫一线冲锋陷阵,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新时代壮乡青年能扛大任、担大责的精神风貌,向广西和湖北人民交出了合格答卷。在医疗队中,党员勇于担当,418人在一线递交入党申请书,363人火线入党,至返程时,已累计有773名共产党员。“为民请命不能避,为国赴难不能避,临危受命不能避。”这三个“不能避”充分展现了在疫情面前广西援鄂抗疫医务人员临危不惧、勇往直前的责任担当。

致敬他们坚守“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广西援鄂抗疫医务人员牢记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叮嘱,最大限度发挥救治能力、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和优势,坚决完成好救治任务,展现广西医护人员专业、敬业、务实、高效的良好形象。在湖北抗疫一线,他们穿上繁琐的防护服,戴上厚重的护目镜,化身病毒狙击手、健康保护神,用过硬的专业本领和精湛的医疗技术为患者进行精确诊治,守护了人民的健康,传递着生命的力量。他们用甘于奉献的医者仁心、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将患者生命健康摆在前,将自己的安危放在后,舍生忘死,为武汉和十堰人民构筑了一道严密的生命防线。

致敬他们传递了壮乡人民与湖北人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深厚情谊。在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及5600万壮乡人民的支持、保障下,广西援鄂抗疫医疗队带着八桂儿女对湖北人民的祈愿驰援湖北。在对口支援过程中,他们将情感认同迅速转化为行动自觉,用实际行动倾情传递友谊关爱。从医疗援助到心理疏导,从医院救治到社区防控,他们倾心、尽心、精心、细心做好各项工作,分享“广西方案”,贡献“广西力量”,得到了中央指导组和十堰人民的高度评价。在抗疫“红区”,他们发挥“有苦不言苦、有难不怕难”的精神,日夜奋战,演绎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传递了壮乡人民与湖北人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深厚情谊。

致敬他们放大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无穷力量。广西援鄂抗疫医务人员在战“疫”中团结一心,无私奉献,做到疫情不退他们不退,向全国展示了“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广西精神,展现了八桂儿女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风貌,给我们每一个人上了一堂爱国、忠诚、仁爱、担当、奉献、拼搏的“家国情怀课”。他们的行动和形象放大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无穷力量,是新时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好教育、最强宣示和最美感召。

致敬他们诠释了守望相助的命运共同体理念。病毒使我们在空间上隔离,却阻隔不了人与人之间的爱、两省区之间的情。面对疫情,没有旁观者,更没有局外人,每个人都是命运共同体。广西援鄂抗疫医务人员等八桂儿女与湖北人民守望相助,共抗病魔,向世界展示了命运共同体下凝结起的强大中国力量。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坚持全国一盘棋,广西积极响应中央号召,迅速派出医疗精兵驰援湖北,形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强大合力。八桂儿女和湖北人民比以往更加紧密团结起来,不仅体现了两省区患难与共、血浓于水的传统友谊,更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致敬广西援鄂抗疫医务人员的最好方式。

致敬他们,就要关心关爱他们。抱薪者当获温暖,奉献者应被铭记。我们应当给予广西援鄂抗疫医务人员更多体贴的温暖和关爱,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首先,要细致周到地安排好广西援鄂抗疫医疗队员的休整服务保障工作,让他们深切感受到社会对抗疫医务人员的尊重和爱护。其次,要落实关心关爱措施。健全完善针对特殊职业群体的长效关怀机制,不仅要建立政治关怀关爱、优先晋升录用、表彰奖励宣传机制,还要完善意外伤害保障、家属纾困解忧机制。再次,给广西援鄂抗疫医疗队员应有的荣耀。通过精神层面的嘉奖,让世人记住他们为国为民奔赴战场这一崇高而又光荣的抉择和奉献。

致敬他们,就要以他们为榜样。向广西援鄂抗疫医务人员致敬的最好方式,就是像他们那样去战斗。要见贤思齐,向榜样学习,立足本职岗位敬业奉献,留住这份感动、传承这种精神、激发自身活力、增添奋斗力量。要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上下功夫,做好“严守国门边境防输入、盯牢舱门隔离防传染、管住管好家门防特例、完善应对预案防扩散”。要有序有力推进复工复产,慎终如始抓防控,时不我待促发展,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要增强必胜信心,真抓实干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建设壮美广西的磅礴力量。

致敬他们,就要营造尊医重卫的社会风气。一方面要开展广西援鄂抗疫工作的总结表彰和宣传报道,引导全社会向英雄们学习。防控形势逐步向好,这是全党全国全社会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结果,抗疫医务人员是最大的功臣,党和人民给他们记头功。要向全社会传递一种价值取向,即谁把人民放在心中,人民就会把谁记在心中;谁为国家流血流汗,谁就是国家的英雄。另一方面,要善待广大医务人员,注重尊医重卫。医护人员是抗疫英雄,也是守护人民健康的白衣天使。要关心爱护医务人员身心健康,塑医生尊严,树医者典范,让医者荣耀,通过多种形式增强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要积极缓解医患矛盾、增强医患互信,共同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社会风气。

观看广西援鄂抗疫医生讲故事观后感心得体会

小小的一枚党徽,是中国共产党员的标志和象征,带上它,意味着亮明了身份,严于律己、恪守奉公便是使命。当前疫情防控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在这个特殊时期,防控物资尤其是口罩至关重要,安徽金寨县桃岭乡赵院村村医吴章学深深明白这一点。村干部说这个村医有点“倔”,卫生室防控物资被他安排的妥妥当当的,一天送出去几个口罩、几瓶消毒液,他都详细记录在登记簿上了,亲戚来找他多拿几个口罩,他绝对不会多给一个,但是一听说有武汉返乡人员被隔离观察出不了门,他却主动为他们送去口罩、体温计、洗手液等防护物资,并引导他们积极做好防护措施。他说:“目前防控物资比较紧缺,大家绝对不能浪费,要先给最需要的人”。自接到通知后,这位56岁的老党员、老村医,时刻坚守在工作岗位,随时上门为外出返乡人员和村民量体温,一有空闲,他更是冒着被感染的可能,挨家挨户宣传疫情防控科学知识。在疫情面前,他用自己的坚定信念和政治品格,履行了一个党员的职责。

一辆三轮车的轨迹。

每天清晨,人们总会看到一个身影,骑着三轮车,一路向前,他是群众心中最可敬的村医。金寨县桃岭乡龙潭村医师鄢德江,家住在高湾村,在复杂的疫情防控斗争中,每天天刚亮,他就从家出发,骑着那辆三轮车,向卫生室赶,疫情面前,他比以往起得更早,骑得更快。由于身有残疾,他看病拿药、测量体温的动作可能没有那么利索,但他总是耐心的嘱咐看病群众要注意的方方面面。每天他还要骑着三轮车上门为武汉返乡人员测量体温,送去防控物资,为了节约时间,中午就用微波炉加热从家里自带的盒饭,这个春节里,他放弃和家人的团聚,靠着一辆三轮车,坚持站在防疫的前列。

一盏白炽灯的情怀。

最近疫情防控形势越来越严峻,每天晚上金寨县桃岭乡桐岗村的卫生室总是亮着一盏白炽灯,村民们既感到暖心,又觉得很安心,因为有人在负重前行,默默守护。村干部张忠洋说:“每次我值完班回去,吴孔胜医生还在加班加点,我作为一个年轻人真的非常感动,他的精神确实值得我学习,本来还觉得一身疲惫,看到那盏白炽灯,我顿时又充满了动力。”一个50岁的村医,在基层一干就是30年,在疫情面前,他积极履行村医职责,白天深入武汉返乡人员家中监测体温、交代隔离事项,同时,还积极参与防疫宣传,每家每户走访、发放宣传单及明白纸,晚上在村服务群里,普及防疫健康知识,接诊一些普通病人。每天起早贪黑,没有休息过一天,始终无怨。他说“既然选择当一名医生,就得担负起我的责任。我是桐岗村的村医,我就得对桐岗村群众的健康负责”。

一支体温计的温暖。

金寨县桃岭乡高湾村是3000多人的大村,进出村路口有7个,卫生室有2个,防疫任务较重。由于廖荣贵医生对村民情况熟悉了解,工作经验丰富,他就主动承担了给群众量体温的工作。每天上午他身穿白大褂,带上体温计,奔走于武汉返乡的重点人员家里,他仔细询问、掌握情况,不顾个人安危,亲自为他们测量体温,细心登记造册,耐心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每天下午他在两个卫生室之间来回奔波,为一般群众量体温,发放防控物资。对于廖医生的工作,乡村干部高度认可,但大家在夸赞他时,他却谦虚地说:“这是我的本分工作,关键时刻,村医不能当逃兵”。

一条朋友圈的思念。

在元宵节这个传统的节日里,按照金寨县桃岭乡当地习俗要在故去的亲人坟前“上灯”。今年的元宵节对桃岭乡桃岭村卫生室的村医汪有云来说,意义深重,因为这是她大儿子故去的第一个元宵节。按照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不能给去世的儿子“上灯”,在元宵节仍坚守岗位的她,只能发一条朋友圈来寄托哀思。汪有云的长子有先天性智力缺陷,但是她不离不弃,悉心照顾了30多年,另外她还要照顾孙子、孙女和90多岁的婆婆,本来家庭负担就重,2019年10月,大儿子又突然离世,这对汪有云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但是她在悲痛中依然把本职工作完成的很出色。疫情爆发后,她始终坚守在岗位,上门随访、测量体温、发放口罩,工作连轴转的她连家都顾不上。她说:“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不仅要为移风易俗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更要守护村民健康和平安。”在说这番话的时候,她的眼圈红了。背负着一个家庭的重担和一份丧子的伤痛,还能扛起防疫抗疫的责任,用行动诠释仁者爱人,实在可敬。

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这群村医“大白”,凭着一个口罩、一身白大褂每天奔赴在在各个村庄卫生室,参与一线防控,他们愿意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群众。在基层,除了村医,还有冲锋在前的党员、默默奉献的群众、不辞辛苦的乡村干部,平凡人物终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齐心协力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共同迎接属于2020年的春天。

观看“广西援鄂抗疫医生讲故事”观后感心得

正值2020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开始在人间蔓延。作为一位13岁的少年,我亲眼看着确诊的人数从几百涨到几千,从几千涨到一万,从一万涨到几万……疫情区域从武汉扩展到全国各地!在这样的紧急情景之下,我也许不能站到一线,但我不会沉默地等待病情结束,我会站在后方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

这是一个特殊的春节,没有“爆竹声中一岁除”的欢喜之情,也没有了往年的繁华与热闹。这场由野生动物引发的“战争”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这种病毒如同恶魔一般,让我们不经意间就会被“附体上身”,它折磨着患者,使人们惊慌失措。当我走在往日热闹非凡的大街小巷,我看到的,是一派凄凉的景象:无数个紧闭的门店,稀少的而且戴着口罩的行人,一切都是那么渺茫,那么凄凉。此时此刻,我非常愤怒,是什么让我们沦落到这种地步?是野生动物吗?不,不是它们。那是谁?是人们,无知的人们!他们为什么要食用野生动物?这些野生动物都是无辜的呀!

我深深地感谢白衣天使们替我们负重前行,病魔面前,你们没有迟疑,没有犹豫,在危险之际,你们选择了迎难而上,你们是最美的逆行者。因为有你们在,我不再畏惧,而是坚信,春暖花自开。花开之时,一切都将美好如初。

我为白衣天使加油,我为武汉加油,我为全中国加油!我相信,众志成城,疫情终将灰飞烟灭!

自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爆发以来,医护人员作为最前线的战士,每一天都在医院和看不见的敌人进行着生死搏斗,努力让一个个本该开心过春节却躺在病榻之上的人恢复生命的活力。她们、他们是值得尊敬的人。

但同样,和医护一样值得尊敬值得我们说一声“谢谢,您们辛苦了的!”还有每一个为了城市正常运转,为了大家健康幸福而在坚守这的每一个人。

小区的保安依旧每天巡逻但最近除了巡逻他们肩负起严守小区的大门,不让外来车辆进入,小区内部车辆只出不进的责任;高速收费站的职员们年三十也坚守的岗位上,对进武汉城的运送物资的车辆严格检查,还会附上一句“师傅辛苦了,武汉加油!”;志愿者车队的志愿者们,在医院和医护人员的居住地往返;火神雷神山医院的建筑工地上,工人们从祖国各省市奔赴而来,不分昼夜争分夺秒的高质量地建筑着临时医院;普通居民自律居家不外出,外出回家按规范洗手消毒。

超市里摆满的货架、干净的道路、路上飞驰的外卖小哥、医护人员吃到的热乎的饭菜,这一滴一滴,每一个井然有序的场景,都离不开千千万万为此付出的每一个人。他们也值得一句“辛苦了”,他们也值得一个赞。这个春节,注定不同寻常,因为有奋战一线的医护人员、有有应必达的志愿者支援队伍,还有这些依旧坚守在岗位上的普通人,他们同舟共济,大家相互扶持,这场疫情战,我们必胜!

疫情无情人有情。在现在的非常时期,每一个人的坚守都是对疫情的帮助,大家心系彼此,劲往一处使,每一个普通人多出一分力,冠状病毒的阴霾就会早一天散去。

援鄂抗疫医生讲故事观后心得体会

这注定又是一段不平凡的生活,疾病的肆虐使我惊心动魄,可这背后全国人民万众一心的景象却让我情难自已。在高速运转的中国社会,我们终于又看到了温情的一面。

每个人都被卷入这场特殊的战役,有的人冲锋陷阵,有的人后方支援。这并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相反,这更像是一场特殊的磨练、一场伟大的教育。

即使没有岁月静好,仍有她们砥砺前行,英雄有泪,巾帼无畏。她们,展现当代优秀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巾帼风采;她们,在困难面前挺身而出撑起“半边天”。巾帼不让须眉,红颜也胜男儿郎。她们是妻子、是母亲、也是女儿,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她们选择主动出击,团结一心并肩作战;她们雷厉风行,掷地有声,是疫情防控点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为我们所有奋战在一线的生态环境人点赞,致敬!

这个寒假,学校的老师们没有闲着。为了制定一份科学可行的“停课不停学”的学习方案,各个学科组通过视频会议形式反复讨论,反复打磨。很多老师也是第一次尝试线上讲课,因为不熟悉操作,前几天还有老师一节课反复录了七遍。同学们现在看到的每一节微课视频,都带着为人师者的职业责任感新鲜出炉。感念我们爱岗尽职的老师,谢谢你们。

今天,线上教学如期而至,我们换了新的教学环境,新的学习方式,或许一开始磨合并不那么顺畅,不要紧,有问题我们一起沟通,一起调整。学累了,可以及时提出来,集体运动放松一下,舒缓眼部疲劳,活动活动身体。

同学们,居家学习,意味着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也是对我们自主学习能力更大的挑战。准确来说,自主学习与自我管理都是我们终其一生的必修课。少了老师的督促,大家要更有意识唤醒自主学习的动机,想明白自己为什么而学。每个人的成长终究要靠自己去成全,未来某一天,当你们回头审视这段经历,希望那时的你们没有太多的遗憾。

前天,我从新闻中看到这样一张照片——在首批入住武汉“方舱医院”患者里,有一位年轻人戴着口罩躺在床上,翻看着手中厚厚的书,神情专注。我看了心里很感触:在感染上疾病时,这位年轻人也没有忘记阅读和思考。镇定之中生发的强大精神力量,也给其他不少努力“抗疫”的人们勇气和宽慰。

同学们,当我们不能做什么的时候,请在内心的世界安放一张书桌,潜下心来求知向学。我相信,只要这种能力不萎缩,我们的民族就有希望。而岁月会是最好的见证者,现在我们付出过怎样的努力,未来我们就会有怎样的底气。

最后,祝大家都健康平安,期待春暖花开时,在阳光下,在春风里,与你们在校园重逢。

援鄂抗疫英雄事迹报告会观后感心得体会

中国人民,十四亿人,五十六个民族,心紧紧团结在一起。疫情期间,全国人民纷纷响应国家的号召,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出门也都佩戴好口罩。虽然小区的封闭以及城市的封闭给人们造成了巨大的生活困扰,但是作为有责任感的中国人,我们深知,此时不出门就是对社会做出的最大贡献。

与此同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人民纷纷贡献自己的力量,将口罩等物资捐到疫情重灾区,并严厉打击发国难财者,可见全国人民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如今,国外形式恶化,我们持续关注国外疫情情况,一省扶持一国。这一次,我们将格局放大,缩小自我,心系四海,让全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国风采。

正如鲁迅所言,“愿中国人,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中国人从未在任何一场灾难中失去希望。“新冠”亦是“心关”,我们经受住了这残酷的考验,于孰轻孰重中做出了正确有力的决策。待到春暖花开时,愿樱花开满神州大地。

倾听援鄂医生讲述逆行故事观后感心得感悟

北大援鄂医疗队的感人事迹就是“闻令而动,逆行而上”的牺牲精神的典型代表。在本次抗击疫情中,全国各地大约有4多名医务人员从全国各地奔向武汉、奔向湖北。可爱的白衣战士发挥了榜样的作用,凝聚我们青年的力量。他们“逆行者”动人的故事,如同一缕缕驱散“疫魔”的精神利剑,滴滴汇聚为无私奉献的人间大爱,让“闻令而动,逆行而上”的牺牲精神,在战“疫”一线熠熠生辉。所谓的白衣天使,只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和死神决斗。广大医护人员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夜以继日高强度地工作,直接与病魔打交道,有4000余人受到感染,有多位白衣天使倒在了抗疫一线,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没有“闻令而动、逆行而上”的牺牲精神,就没有抗击疫情的最后胜利。

倾听援鄂医生讲述逆行故事观后感心得感悟

今天观看快来听听北大援鄂医疗队的故事的直播,感触很大。在70天的鏖战中,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医护人员不畏艰险、深入红区,在抗疫一线舍生忘死,书写下许多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故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副书记暴婧与队友冒着被感染风险,为一名危重症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手术,令人动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李佳辰前曾目睹母亲奋战在抗击非典一线的身影,深受母亲影响的她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毅然请战出征并圆满完成任务,用“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感人经历传承着医护人员的使命担当。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护理部主任王泠和护理团队精心照料两名高龄重症患者,每2小时翻身,每4小时更换纸尿裤,让已经失去信心的老人重燃生的希望,康复出院之际,老人动情写下: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护师王雅亭与伙伴们在护理病患中完善的病历模板、病程模板、护理模板等,并悉心帮助队友解决护目镜起雾和防护服设计等问题。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急诊科秦宇红所在的20人的小团队承担起一个重症监护单元的工作任务,克服医疗人员不足、医疗条件落后、设备老化等困难,把一个又一个危重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同志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持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展现了首都高校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崇高的使命担当,树立了新时代的好榜样。

《开学第一课·抗“疫”故事》观后感心得体会

“医生,请离我远点。”

武汉一名患者的这句话让医生红了双眼,也让无数人泪目。

让医生远点,是担心传染,是希望“他们为更多武汉市民护佑生命”。

“一个人撑起一片天,一颗心温暖一座城……”很多人这样留言。

在这座城市,这些天来,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这位可敬而善良的患者,只是这座千万人口的城市里普普通通的一个。

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疫情,改变了这座城市,也改变着这座城市人民的精神气质。

疫情催人急,家国共同体。每一天,无惧风险的白衣战士、奋不顾身的人民警察、日夜守望的社区干部,奋战在抗疫一线;这座城市的人民众志成城、守望相助,识大体顾大局、自觉配合疫情防控,展现坚忍不拔的顽强斗志,一起书写大我!

“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湖北人民、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历史上从来没有被艰难险阻压垮过,只要同志们同心协力、英勇奋斗、共克时艰,我们一定能取得疫情防控斗争的全面胜利。”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饱含深情,令人振奋!

致敬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

“每快一秒钟,就给更多的人带来希望!”

正常的生活被疫情骤然打断。

1月23日,离汉通道关闭,武汉进入“战时”状态。

病毒凶险,防控迫在眉睫。

疫情吹响集结号,直面生死大考。从1月23日起,来自全国各地及军队的医务人员紧急奔赴武汉,支援范围也扩大至湖北全省。全国2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队系统先后共派出4万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和武汉,第一时间投入战斗,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为生命接力!为不影响工作,一些医护穿上了尿不湿;为节省防护服,很多人由4小时一班改为6小时一班……白衣为战袍,他们就是最美逆行者,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在人类与疾病斗争的历史上,一座城市,短短数日,迅速集结4万多名全国一流的医务人员,可谓创造了一种奇迹!

应收尽收,刻不容缓!党中央发出动员,中央赴湖北指导组指导督查湖北省特别是疫情严重的武汉,对确诊、疑似、密切接触和发热等“四类人员”进行全面排查,对他们进行分类集中收治和隔离。3000余个社区、7000多个住宅小区、13800多个网格全面发动,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4.45万多名干部党员职工下沉社区,“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开展拉网式大排查。

“钢铁书记”王琼冲在最前。在江汉区满春街中大社区,37岁的社区党委书记王琼拖着打了一块钢板、三颗钢钉的右腿,带领12名网格员逐户排查,一天下来,右腿从膝盖肿到脚踝。

“每快一秒钟,就给更多的人带来希望!”从位于基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发热门诊,到集中隔离点和方舱医院,再到定点医院,一套分级分层的收治、隔离、诊疗体系快速形成。

武汉保卫战全面打响!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夜以继日,定点医院改造分秒必争,方舱医院扩容全速推进。

宁可让床等人,不能让人等床。中央指导组多方奔走,建院增床。一个个小区封闭起来了,数万名患者、密切接触人群走进了医院、隔离点。截至2月22日,武汉市定点医院已筹集27199张床位,已使用23223张;方舱医院已建成开放15家,开放床位13348张,已使用9279张。“人等床”的紧张局面得到有效缓解。

“关键时刻,我们要当群众的主心骨!”

“生命之托,重于泰山。”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门口,刻在巨石上的这8个大字,这个时候更有千钧分量。

武汉市江岸区新村街道为群社区副主任刘娟对这里再熟悉不过,为转运社区病人,她来过多次。一个月前,该社区书记因感染被隔离,刚做完手术的她顶了上来。武汉市对小区24小时封闭管理之后,她带着9名社区工作者日夜坚守岗位,把封闭管理严格落实到位,每天工作到凌晨。她甚至作了最坏打算,把农村父母的赡养问题都向老公作了交代。

刘娟总喜欢戴着一顶红色的帽子,“红色代表胜利!没有什么沟沟坎坎是过不去的!”刘娟说:“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就是要带着大家冲过这道沟坎,绝不退缩!”

非常之时,非常之责。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英雄的武汉人民不惧艰险,党员干部冲锋在前!

“这件事我没有告诉明昌,我觉得没必要,哪里都是战场!”疫情暴发之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二科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医师张旃瞒着丈夫李明昌,向医院党委递交了请战书。前曾经参与过抗击非典的她,如今再次主动请缨,冲到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筛查发热病人的第一道关口。这个春节,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左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袁伟和同事们都是在一线度过的。1月27日,中心一下子涌入近500名病人,超出平时接诊量数倍。“当天基本没睡觉,直到下半夜才趴着睡了会儿。”一位同事累病了,袁伟二话没说,第二天就替同事顶上。“非常时期,不能考虑更多,我们都在党旗下宣过誓,现在就是践行誓言的时候。”袁伟说。

社区是第一道防线,党员干部就是第一道守护者。在街头,在巷口,在楼宇,许多党员干部日夜忙碌,抗击疫情。

社区一线,防护不够专业,人员构成复杂,感染风险较大。抗疫战斗打响不久,洪山区洪山街井岗社区组织党员逐一“结对”有发烧症状的居民,随时跟踪病情,了解生活需求,提供细致服务。“我们也知道危险,但不这样做就不放心。关键时刻,我们要当群众的主心骨!”井岗社区党支部副书记蔡桂芬说。

力争不落一户、不漏一人。江汉区唐家墩街西桥社区有1.6万余人,距华南海鲜市场仅2公里左右,疫情比较严重。多日来,社区党委书记董守芝就没睡过踏实觉,每天忙得像陀螺。她带着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地毯式排查,同时给居民送药送菜。“隔着门缝看他们一眼,我都会心安一些。”董守芝说:“1万多户居民,哪怕漏掉一户,后果都不堪设想!”

既是守护者,也当贴心人。江汉区民意街多闻社区有位60多岁的婆婆,平时与儿子一起生活,儿子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后,社区党总支书记田霖成了她的倾诉对象,有时深夜打来电话,一说就是一个小时。无论多累,田霖总是耐心倾听,有时还陪她一起哭,“这个时候,不管群众提什么要求,只要我能做的,都要尽力去做。我们是街坊,也是亲人。”

付出一腔情,换来一片心。前些天,武汉突降大雪,汉阳区龙阳街芳草社区的工作人员和下沉干部全天冒着风雪,为进出居民量体温,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很多居民看到后给社区打来电话:“风雪太大,外面太冷,你们赶紧找个地方躲一躲吧。放心,我们在家里还好。”

“当时我们都很感动,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芳草社区党支部书记杜云说,“听到居民这样说,我们再苦再累都值得!人心都是相通的,真心为群众着想,他们一定是能感受到的。”

倾听援鄂医生讲述逆行故事观后感心得感悟

的开篇与以往不用,新型冠状肺炎的出现打乱了很多人的步伐,而我们在后方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今天有幸,听到了来自第一线现场的声音。曾经硝烟四起的医护战场,现在国内吹响的胜利的凯歌,他们功不可没。在困难中白衣天使们不屈不饶,迎难而上的精神,仿佛我们又看到了抗战时期的冲锋陷阵的战士们。听到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事件,突然发现90后、00后已经站在了时代的舞台上,成为抗击疫情的中坚力量,不再是那年非典时期那些在家里等待着开学的小孩子了。从80后手中接过时代的接力棒,担起疫情防控的重任,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就有1.2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95后”甚至“00后”,他们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撑起抗疫的一片天。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九州大地,华夏一家亲,虽隔山川江流,但却是同呼吸共命运。在危急的时刻,医疗队挺身而出,为人民抗疫,为祖国除疫,医者仁心。感谢医疗队为抗疫做出的付出与牺牲,我们一起齐心协力,终会迎来最后的胜利!

倾听援鄂医生讲述逆行故事观后感心得感悟

为弘扬援鄂抗疫精神,发挥榜样作用,凝聚青年力量,贯彻落实市委教育工委书记王宁同志关于关工委应助力讲好抗疫第一课的要求,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北京大学于5月15日上午在线举办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守正大讲堂——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很幸运我没有错过这样的一场别样的报告会,并且在这样的报告会中我看到了大批90后的身影。他们用实际行动亲自手撕“90后标签”,实现了从“垮掉的一代”到“战疫先锋”的转变!就像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90后”党员代表董锦沛,于1991年出生的他在202月7日,作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第三批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队员随队出征,驰援武汉。经过60天的奋战,圆满完成任务,于4月6日返京。当然除了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以外,还有许多“90后”党员在防疫一线书写了青春誓言,他们在疫情中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砥砺前行磨练自我,向国家向广大群众展现了新时代90后青年形象,给国家交出了一份合格的抗疫答卷,用实际行动写出来青年篇章。而我同样作为新时代的90后,在这次国家灾难面前很遗憾没能够进入一线做出贡献,但是通过这次疫情让我们相信今后的社会发展90后或不可缺,我们这代人将作为主力军在今后的历史的长河中写下属于90后的时代一笔。同时感谢习总书记在3月15日致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一封信,感谢他对我们这代人的相信,我坚信我们一定能够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继续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拼搏奋战,带动广大青年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广西援鄂抗疫英雄报告会观后感学习心得体会

美好的20__年还未开始,武汉就出现了一种让人闻之色变的病毒—新型冠状病毒。

“停课不停学”因为疫情严重,我们不能按时上学,只能在家里线上学习。我不能及时见到我喜欢的老师同学真的很失望。每天我们老师都会早早的挖沟班级群里提醒我们:“准备好钢笔记录本,认真听认真记,保持良好坐姿,养成好习惯”鼓励我们好好学习。虽然网络上也能听课,但我多想回到我们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啊!

抗击疫情我们能做的很少,只能好好学习,每天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适量运动,不沉溺网络游戏,文明上网学习。完成作业以后,我会读一些课外书,因为老师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防范疫情从我做起,我们要勤洗手多通风,减少外出,出门必带口罩,不信谣不传谣……努力自律,为社会做点贡献。

我相信,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努力团结一致从我做起,不久我们就能重返我们温馨的校园。

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学生们步入初中,而迎接他们的不是学习,也不是开学典礼,而是一周的军训生活。

小时候,我总是到妈妈的学校看看学兄学姐们军训,他们在操场上站立着,一动不动,好像一大群木头桩子插在了摸起来都发烫的地面上。当休息的时候,我总是问问他们军训累不累,大哥哥说:“军训吗,我感觉挺好的,可以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我听了,跃跃欲试,幻想着激动人心的事情。而大姐姐们却说:“军训,是个魔鬼,小心点,小心被晒成黑土豆。”我听了,肃然起敬。我已做好一切准备,迎接军训。

虽然这几天有些累,但是我却很期待,我一定要珍惜接下来训练的时间,以军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广西援鄂抗疫英雄报告会观后感学习心得体会

建立健全完备的民事法律规范体系,以良好民法保障民事善治,是新时期继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全面总结我国的民事立法和司法的实践经验,将相关民事法律规范编纂成一部综合性法典,对于以法治方式推进国家…小编为您整理了《党员学习民法典心得体会》,供您学习参考使用。

建立健全完备的民事法律规范体系,以良好民法保障民事善治,是新时期继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全面总结我国的民事立法和司法的实践经验,将相关民事法律规范编纂成一部综合性法典,对于以法治方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地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讨论、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是今年全国两会的重头戏。经过一代代民法学者接力奔跑,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即将诞生,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我国将告别“散装”民法时代,迎来新的民法典时代。

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所有民事主体的法律行为,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遵循。

回顾人类文明史,编纂民法典是具有重要标志意义的法治建设工程,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繁荣强盛的标志。我国民事法律制度伴随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形成并不断发展完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编纂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不仅能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成果和制度自信,促进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也能为人类法治文明发展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我国民法典是一部“新法”,对现有民事法律进行梳理、整合、完善,使之更加全面完整,更具系统性、协调性。我国有物权法、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有20__年通过的民法总则,以及仍在继续适用的民法通则等,单行法律数量多,内容庞杂,有的存在抵牾之处。如今,这些法律的主要内容以及司法实践中形成的相关司法解释,共同汇聚成了这部共1260条、10万余字的民法典。经过整理、编订之后,在划定好的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等7个“楼层”里,民事法律各归其位,类型清晰、秩序井然。

此前并没有单行法律作为基础的人格权,更是独立成编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决定以来,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持续取得积极进展。建立健全完备的民事法律规范体系,以良好民法保障民事善治,是新时期继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全面总结我国的民事立法和司法的实践经验,对现行民事单行法律进行系统编订纂修,将相关民事法律规范编纂成一部综合性法典,对于以法治方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地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民法典编纂充分体现了民主立法、科学立法和依法立法,充分回应了“中国之问”和“时代之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民法典反映了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成果,为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法治保障——民法典开启了全面依法治国新时代,也开启了我们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广西援鄂抗疫英雄报告会观后感学习心得体会

20__年看似是一个十分幸运的一年,数字都是成双成对的,但今年开头并不是什么好兆头。今年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是大家近期以来关注的重点信息,因为疫情大家开学的时间也推后了许多。此刻我们能为国家做的最大贡献就是不出门,并且保护好自我。如果必须要出门,必须要佩戴好口罩。在家里也不能闲着,我们能够多做一些室内运动,增强免疫力,多读书,为父母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是对祖国最好的回报。

随着疫情的蔓延,防控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你我来说一一"宅"便是对防控工作的最好的回复。我们宅在家里也并非是无所事事的打发时间,干一些无聊的事情,而应当是有计划的、有目的、有效率地去实施方案完成目标。计划和目标应当有度,劳逸结合,适当安排必须的体育锻炼来加强自身的免疫本事,早睡早起不熬夜,不给病毒可乘之机,同时也应兼顾学习重任,不要放松。我们如果不得不外出,务必要带上口罩,出门后尽量少接触人群,回家之后用医用酒精洗手,紫外线消毒做到万无一失,这样我们便能战胜疫情走出阴霾。

疫情来势汹汹,让这个春节注定与众不一样。揪心,感动,焦急,钦敬,我们共同经历了种.种复杂心境,但无论如何,坚持信心,做好防护,相信科普,斥责谣言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能为抗击疫情做出的贡献。

应对知之甚少的病毒,加之借由互联网大肆传播的谣言,难免人心恐慌。但正如人民日报锐评恐慌徒劳无益,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攥指成拳,合力致远,打败恐慌情绪,合力战胜疫情。”除了关注疫情的严重,我们更应当看到社会各界对抗击疫情做出的努力:封城防控,千里驰援。尤其是“逆向而行”奔赴一线,夜以继日直面危险的医护人员,他们最清楚疫情的可怕,但仍然进取“请战”,沉着又激昂,平常又坚定。在危险的漩涡之中,坚守本职即是最令人钦佩。

疫情难以攻克,但人心最是坚不可摧。新华网锐评道:“武汉之战绝非一座城市的战争,而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战争。”当我们应对病症严重、传染性强的新型冠状病毒,病毒自身应对的则是这个经历过三年饥荒、九八洪水、抗击非典、汶川地震、西南旱灾而不倒的中华民族,是怀抱大江大河亦是挺过大风大浪的中华民族。

共同战“疫”今日,我观看了《在战“疫”中成长》的教育片,感慨良深。经过观看这部教育片,我了解了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信息,也明白了如何预防新冠肺炎。同时,我也懂得了: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我们要珍惜时间,在居家隔离时也要坚持良好的作息。相信疫情立刻就会结束,我们也将迎来崭新的学期。

倾听援鄂医生讲述逆行故事观后感心得感悟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有一种爱国叫做挺身而出、迎难而上,有一种青春叫做闻令而动、担当重任。在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有1.2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是“90后”甚至“00后”。他们中的很多人第一时间递交“请战书”,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那些抗疫一线医疗队同志们所正在做的事情,他们将青春与生命交付给党和人民,敢于向疫情提出挑战,去拯救人民的生命,与死神赛跑,这就是一名党员和医疗人员最有价值的时刻。他们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的精神是我们这些后方人员所要学习的,如果国家有需要,我也会向他们一样奉献出自己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