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读后感>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热门20篇)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热门20篇)

作者:MJ笔神

读后感可以激发我们对文学和艺术的热爱,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触动心灵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龙应台在书中写到,“母亲想念成长的孩子,总是单向的;充满青春活力的孩子奔向他人生的愿景,眼睛热切望着前方,母亲只能在后头张望他越来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线有多远,有多长,怎么一下子,就看不见了。”

孩子与母亲的关系,往往渐行渐远,孩子怀揣青春的故事拼命地往前奔跑,母亲则总是守候在回忆的渡口默默想念。即使许多读者羡慕龙应台和儿子推心置腹的交流,也无法绕过他们母子之间也会有距离的现实。

特别是安德烈写的第34封信《你知道什么叫二十一岁?》,还有龙应台写的第35封信《独立宣言》,你便知道母子之间会产生一定的距离是不可避免的事实。

二十一岁的安德烈迫切地希望母亲把他当成一个真正的成人,十八岁的菲力普去上海实习也期待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他们不想再躲在妈妈温暖的羽翼之下而见不到人生真正的风景,他们想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世界的长度和深度,用自己的手掌触摸世界的温度与湿度。

这一切,都需要与父亲母亲家庭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有足够广阔的时空去锤炼独立的自我,这是每一个孩子从稚嫩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每一个父母都应该为儿女独立的勇气而自豪,他们终于试着闯进这复杂的世界,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方向。

如今的事实是,父母每次见到20多岁的儿女都忙于催婚,介绍相亲,让女儿早点找个终生依靠,儿子早日成家生子,让学业事业压力本来就很大的儿女更是焦躁不已,往往奔着拉近距离的目的,却总是越干涉越矛盾,与他们渐行渐远了。反作用力在青春时期是逆反心理,一切[]跟父母对抗着来,而到了青年时期就是逃避心理,他们远离父母,远离家乡,因为外面的世界给尚未想通的他们提供了一个安静和宽阔的时空自我缓冲,他们身处陌生城市但是内心踏实。

如今这也是一个事实,很多年轻人过年过节不愿意回家,反而更喜欢待在大城市里图一个清静。

所以,在儿女需要距离的时候,请父母主动腾出一个空间,给他们一点时间吧,等他们想明白了,就会向你们飞奔而去,因为他们所谓的背井离乡,都是为了有一天让你们完全放心。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一书,是龙应台和儿子之间往来的36封家书。我用了两周断断续续的时间,今天终于读完了。

本书内容概要:这本书是两代人共读的36封家书。作为母亲龙应台和儿子中间隔了三十年。他们之间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因为有隔阂,作为母亲不愿意从此“失去”曾经认识的那个儿子。于是,想到了采用书信的方式与儿子交流。儿子也在她的影响下,采用书信的方式与母亲交流。于是,关于人生、关于生活、关于学业等等的一些看法两代人就开始了沟通和思想的碰撞。作为父母与孩子同住一个屋檐下,却是无话可谈,他们深爱彼此,却互补相识,他们向往接触却找不到桥梁,渴望表达却找不到语言。这种写信的方式,让彼此有了连结。

这本书中,母子两人的家书围绕:德国的足球、香港文化上升到两代人对国家的不同认识。在阅读过程中特别佩服龙应台的一些犀利的见解。

因为是家书,读起来特别轻松,也特别温馨,在母子对话中让读者有收获,有思考。对于我自己也有一些思考。看着襁褓中的婴儿一天天在长大,而作为母亲的我也在一天天的老去,我也希望当女儿长大的那一天,我同样可以赶上她的步伐。这种“家书”的形式对于我也是在女儿十八岁和她沟通的一种方式。

就如,我之前每天写日记,只是为了写给自己一天的所思,所想,当年老的一天还能回忆生活的印记。

在阅读到《给河马刷牙》的时候,“在现代的生活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你的工作是你觉得意义的,你的工作不绑架你使你成为工作的俘虏,容许你去充分体验生活,你就比较可能是快乐的。至于金钱和名声,哪里是快乐的核心元素呢?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我也会反思自己目前的工作到底是什么呢?我们都希望有尊严的活着,体面的工作就是让我们有尊严的生活着,而目前自己的工作只能是我自己谋生的手段,很有意义的工作,现在做的特别纠结和落寞,没有了方向感,特别想跳出那个圈圈,而却没有了跳出的勇气,只能在纠结中生活着。希望自己能够心存阳光,期待光明的一天。

提到孩子,每一个孩子就是一本经,是为母者终身奉读的经。这本经好不好读,就看母亲的耐心、爱心、运气及造化了。“风筝”即使放手飞了,这本经还是经常留母亲手中,还是会继续读下去,继续牵挂下去。爱孩子,爱家人,我们也必须有度才行。爱的太深,对方会窒息,想逃避,爱的太少,我们就缺少了感情交流。所以“爱”是我们一生要学习的功课!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第二次读《亲爱的安德烈》感觉有所不同!我把自己和妈妈平时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一起带入书中,去感受两个家庭,两代人之间的差别。

书中安德烈生活极其幸福,丰富,充满乐趣,他可以喝酒,聊天,开party,旅游……遇到挫折,会有很多人鼓励他,成功的时候,朋友就会为他庆祝。而身在中国的我们,聊天,开party只会影响我们的学习,每天都是早早起床,上学,写作业,复习预习,偶尔的娱乐和放松。安德烈可以做的事,中国和他同龄的大多数人都只是渴望。我们也希望有那样放松的生活。

在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前往台北,他们之间慢慢出现一座无形的墙,但在他们母子的努力下,这座墙,被击垮了。而我们,极大多数的孩子都在爸爸妈妈的身边,他们之间的代沟无声无息地变得越来越大,把他们越隔越远。他们也有寻找解决的方法,但有一些却只会更加地彼此伤害。中国教育和外国教育相差甚远,中国孩子从小就要努力读书,考大学,这段时间里,根本就像与世隔绝。读大学就为了张文凭,可以找份工作吗?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大学生没有工作?他们没有社会经验。在外国,他们经常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身经验,他们的适应能力才更强。西方国家是那么尊敬小孩,在中国,只要家长聚在一起,就是是讲孩子的学习成绩。他们没有在其他大人面前表扬过孩子,而是讲他们做事怎么怎么不好,他们以为这是谦虚,但孩子的自尊心更是被深深地伤害!

真希望中国的爸爸妈妈们读读这本书,体会一下快长大的孩子的内心,多给孩子一些放松的时间,让他们有自己的时间安排自己的事,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父母也有自己的苦衷,一心为孩子好,帮他们打点一切,可我们也需要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啊。

真希望我们可以彼此了解!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这段时间读了几本书,印象最深刻,最喜欢的是龙应台女士的《亲爱的安德烈》。

看这本书时,心情是激动的,因为我和龙应台一样,想要了解我十六岁的女儿,即将成人的她,在想些什么,今后想要干什么,这个世界在她眼里究竟是怎样的。

龙应台女士写这本书的初衷,也是想了解自己十八岁的儿子,这个已经成年的儿子,已经不再是自己熟悉的、可爱的小男孩“安安”,而是变成了一个棱角分明,有点“冷”的陌生人。为了了解自己的儿子,龙应台和儿子安德烈以书信的方式,历时三年写成这本书。

这本书带给我许多的惊喜,虽然龙应台女士和我母亲同龄,而且她和儿子生活的背景更国际化,台湾、香港、德国,她们接触到的世界更广阔,所以她们谈话的内容更丰富,涉及亲情、爱情、价值、国家、历史、政治等方方面面。但书中最核心的内容,母子之间通过书信表达的爱与关切,是最打动我的。

做为一个有着十六岁女儿的母亲,我也渴望和女儿的交流,我们也爱着彼此,但就像书中说的,我们不会交流,不懂表达。吵架成了我们之间沟通最多的方式。

这本书涵盖了太多的东西,让我了解到了台湾、香港、德国种。种不同的社会形态。我惊奇于龙应台女士的敢说,对时事、对政坛敢于批评。也惊异于安德烈的思想丰富,对国家、对价值观都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我们谈论的最多的是学习、功课、考大学,可看完了《亲爱的安德烈》,涉及这方面的话题,他们几乎没有讨论。他们讨论的事太丰富、太多元,他们思考人生、思考政治、思考人性。可我们呢?有多久没有思考了,看抖音、刷韩剧的我们,简直就是井底之蛙,只看见自己头顶的一小片天空,不知道这个世界有多么辽阔,多么精彩。

看完这本书,我反思了很多,虽然我们因为生活的环境和自己的学识经历有限,导致目前这种肤浅的生活,贫瘠的思想,但只要认识到了,什么时候都不晚。

多读书,多写字,对女儿多了解多沟通,把她当做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让我们不要生活在思想的沙漠里,一点点改变,一点点深入了解生命的真相。

从今天开始,试着去听女儿喜欢的音乐,哪怕觉得很吵,也要听完。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龙应台眼中的香港和安德列眼中的香港有很大差异,虽然谈不上天差地别,但差别也不小。这是因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香港,所得到的观点自然也就不一样。

安德烈觉得香港没文化,主要是香港人的生活中缺少情趣。香港生活的节奏太快了,快到什么程度?人们都甚至无法停下来,回顾一下之前的生活,进行总结与反思。连这些都被剥夺,更别说享受生活了。我去香港旅游时,站在香港繁忙的街头,车水马龙,匆匆的行人随处可见,自己也就情不自禁地随着人流脚步越来越快,进入快节奏模式。感觉稍微慢下来,就耽误了什么,心中不踏实。于是原本好好的旅游计划变了,并且是从性质上改变,变成了需要按时完成的任务。然后,大家都抓紧时间,抓紧时间购物,抓紧时间逛多几个景点,抓紧时间多吃几样小吃。为何不慢一些,为何那么匆忙,为何一次性干那么多事情?我们是来旅游的,而不是工作,需要休闲的气氛,一次性做不完的事情可以分多几次做。要是都做完了,没有遗憾了,再去一次又有什么意义呢。可以给自己留一点惊喜啊!

由此看来,龙应台在文化前加逗留二字就十分合适。港人不逗留,观光客也无法逗留,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每个人都尽快的做事情完成任务。环境造就了循环如此之快的社会,这种社会适合鸢飞戾天者,努力拼搏开发能力得到功名和财富。但不适合学术研究,更不适合潜心创作,即使有这么一部分人那大部分人也是有着别的目的不是真正的去追求精神财富。逗留文化的缺失,使香港成为一个浮躁的社会。

香港人的生活是这样子的——周末要加班,工作礼拜天回来就是一顿睡把睡眠补回来,然后又是星期一。留学生的生活——上课,谈文化,喝咖啡、啤酒,读书,旅游,休息,上课,聊天,谈文化……无忧无虑。

这两类人的生活差异一眼便知,也许欧洲学生的生活在港人眼中是无忧无虑的吧。香港人其实并不是没有文化,只是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迫不得已的急迫,不像欧洲学生如此闲适。文化的差异是由不同地区的氛围造成的,香港没有历史根基,欧洲各种名胜古迹,香港想达到那样的氛围——难。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初识龙应台,源于杂志上的一篇专访,言语中透着犀利和批判。那个拒绝马领导任命,让他回去看书的龙应台,那个总是在边缘充当观察者的龙应台,那个辞官回家带孩子的龙应台……她留给我深刻的印象并不是她作为女人的角色,而是一个睿智的学者形象。《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在学者、批评家、观察家这些头衔之前,她更多的是一位母亲,一位与普通女人无异的,慈爱、唠叨、渴望与孩子交流,却又在孩子的成长中感受着疏离和失落的母亲形象。

书源自于母子之间三年的书信往来,共三十五封,每一封都感情真挚,发人深省。安德烈的观念现在看来与当下的我们并无差异,渴望独立的人格,对前途的茫然,对政治事件的批判,对东西方文化的感知,对父辈观点的质疑等等。我不知道如果是我向母亲提出这样的疑问,她会如何回答我,也许根本没有提出的一天。他们正在老去,而他们所经历的也许比龙应台更多,感触更深但却无法用准确的言语表达,而对孩子的关切与教导就变成了枯燥的说教,或者是野蛮的强制。安德烈是幸运的,她有一个睿智的学者母亲,可以将自己的思考化作一封封书信。或许,这些书信的意义在于,她写出了许多人想到却道不明的思考。

书中母子间对于各种事物的讨论,颇有争锋相对的意味,也许正是需要这种相对才能让隔离的两代人相对的迈出步子,向了解靠近。安德烈如此幸运,他的妈妈愿意放下中国人所强调的身段,来与他对话;愿意放开中国人所强调的母亲的权力,来与他对话;愿意试图站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与他对话,甚至愿意因为他不同意而不去做让自己觉得应该是由母亲这个身份来做的事情。

一遍遍的阅读也使我一遍遍地思考。在家里,没有知识分子的说理和教条,也绝不是走温馨的母女与父女路线,更像最近播得很火的那则中国移动广告,除却最后那句“不是离不开手机,是离不开你”的煽情桥段。更多时候,是隐藏在说笑和打闹外衣下的交流。

正如龙应台在序言中感慨的那样“人生哪有恒长的厮守”。是的,漫长的人生旅途注定了分离飘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在往死亡迈近,人所追求的,是过程的圆满幸福,尽管在历史的长河里是多么的短暂,真正如沧海一粟,虚无缥缈。而对我而言,更多的体会,是现在无论如何是感受不到的。而我能做的,只有闭上眼睛来幸福想象。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和儿子安德烈用三年时间互通书信的结集。36封家书呈现了母子两代人心灵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对个体思想意识的影响。在信中,安德烈“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认真”;--。

“有八分认真,二分知性怀疑”。安德烈对--。

“嘲笑有加”;--。

对安德烈“认真研究”。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就是眼看着这个自己深爱的孩子越走越远,而且他的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有时候父母总是不计代价的付出,孩子走远了,又觉得无限荒凉和凄然。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在我们的心里,没有人能取代父母的位置,他们对我们的付出,对我们的爱,我们其实全都牢牢的记在了心里。我们也愿意用最大的爱去回报,只是,请允许我用自己的方式。我愿意把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拿来让我的妈妈过上相对充裕的生活,去享受自己想要的精神或物质,这样我会得到一种莫大的快乐和满足;但我不愿意听她唠叨一分钟,我觉得这不是不爱,只是因为我们不是能在语言交流上取得愉悦的人。如果说她在说,我在听,我不违心的告诉你,那仅仅是出于礼貌和孝敬。

当然,我觉得--。

和安德烈,也有些其他的原因。

比如说,也有安德烈的原因。父母都是有成就的名人,而且长时间不在身边,从小过着优裕的生活,十几岁周游了半个世界。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孩子是独立、自由、无忧而任性的人。他会放纵自己沉迷于自己的喜好,比如说朋友、音乐、足球、啤酒,而不愿意拿一点点时间来敷衍任何人。

我不知道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是否达到了最终的目的,消除了心灵上的隔离;还是只是一个母亲一次有些痴心有些偏执的努力,其实在我的心里,我觉得可能没有。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是---与她18岁的儿子之间的36封书信的集子,内容涉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甚至性和恋爱。

我按照自己的理解,把这本书划分成认同和归属、清狂等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认同和归属。这是两个怎样的词汇呢?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我对于认同的定义仅仅局限于一个人或一件事物的看法,或者说是一种感觉。但在阅读这本书之后,我发现,自己的看法竟是如此的幼稚可笑!我生活在杭州,这个美丽的城市。在这个城市中很少发生自然灾害。但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城市实在是太过安逸,以至于当我听说唐山大地震,5.12大地震等等灾害发生的时候,我是如此的麻木。我的反应让我感到极度的羞愧!每次在电视上看到某个地方又发生了灾害,我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每次灾害发生之后都会有那么多感人的故事?为什么只有在受灾之后才开始进行防范?为什么人性道德这种本就该存在的东西现在竟变成了奢侈品?在这里,人们生活都极其的安逸,这直接导致了现在的我们不知道如何在社会中生存,甚至不会烧饭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在我们的心中根本没有对自己明确的定义!我能干什么?我会干什么?这两个问题谁能准确而又自信的回答呢!

----在这本书中不仅讲述了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讲述了这个社会的生存法则以及处世态度。

“清狂”与“轻狂”,这是两个读音完全相同的词汇,但所包含的意思却完全不同!“轻狂”的意思是轻佻,自傲;“清狂”的意思却是放荡不羁。一个贬义一个褒义。“清狂”在古人的诗词中早有明确的定义。在杜甫的《杜游》中曾有这样一句话:“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清狂的人不会被家庭羁绊;不会为责任束缚;更不会为自己的野心左右……“清狂”与“自由”。自由是我们90后一直在追求的!我们一直都希望不会被家长管束,不会被老师管束,希望能够自己决定要做什么和不要做什么。每当我们的家长要管束我们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这样对父母说:“老妈,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自己知道该怎么做的!干嘛总是想管着我?给我点自由的空间好不好!”但是,我们从未想过,现在的我们还太年轻,我们各种观念尚未成熟。我们这种希望是不被允许的!在我们长辈的心中,现在的放任自由就意味着在将来的社会竞争中放弃角逐!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如若放弃角逐就会被社会淘汰,淘汰就意味着被社会抛弃甚至是死亡!所以,体谅一下父母,体谅一下自己的将来吧。不要再叛逆了,这样做没有多大的意义,只是在浪费时间而已。

道德,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词汇。正如我在前文所提到的,在古时候被定义为道德底线的东西在现在已然被抛弃了。我们不会因为有人正在挨饿就将自己餐盘中的东西吃得一干二净,也不会因为有地方发生旱灾就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停水一两个小时就令我们抱怨个不停。当然了,这些并不是意味着我们没有道德,只是因为时代的变化改变了我们的道德底线。古时候的道德是如此重要,我们耳熟能详的道德故事非常多。从前,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为人之本。百事孝为先,在古代,不孝是会被杀头的。不孝,不遵从父母之命即为不孝。而现在已经频繁发生。与父母顶嘴,欺骗长辈更是变成了家常便饭!但社会已然如此,我们能改变什么,我们也不需要改变什么。

《亲爱得安德烈》,一本好书,在这本书中有一句话尤其令我印象深刻:“我们自己心里得痛苦不会因为这个世界有更大或者更“值得”得痛苦而变得微不足道,对我们自己来说,每一次痛苦都是绝对的,真实的,很重要,但也很痛!每一次的受伤都是人生的必修课!”

一本书,几行字,只是对生命的感悟。因为我阅读,我成长。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再次翻开龙应台的书,没想到竟是我读大二的时候。还依稀记得小时候读过她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等几篇小短文,当时只觉得她的文章与自己平时读得名著大不一样,文章很有股霸气。一直就理所当然的以为作者是位先生,一位思想深刻的先生。没想到这次读了她的《亲爱的安德烈》,才发现她不仅是位女士,而且还是位和普天下母亲一样,对自己的孩子,饱含深情的妈妈。

《亲》是由龙应台和他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三十多封书信组成,中间穿插了些读者的来信。龙应台因为与儿子几年未见,再相见时,两人已从亲密变得陌生。为了拉近两人的距离,龙妈妈提议两人通信,于是这本书便诞生了。

当时买这本书,我是被封面上介绍的,这本书让许多“亲子”由熟悉的陌生人变得能互相理解而触动。当时我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想起了我周围人与他们父母之间的关系。我们明明都深爱对方,却无法表达,无处述说。结果都这样僵持着渡过,然后挥手,带着对彼此的误解,走进自己的人生。我想这是无数人都正在经历,或已经经历过的事。我不想让这样的遗憾继续,我也想通过这本书读懂我的父母,读懂我们的关系。

没想到,我已打开这本书,得到的却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他们在信里的交谈,那么陈恳。他们是把自己摆在了一个平等的地位交谈,他们的通信中,也许有过争执,也许有过分歧,但他们始终愿意试着去理解彼此。我和书里的读者一样,真的很羡慕他们这种关系。我自己也曾给父亲写过几封信,可惜他太忙,没时间回信,所以,我们对彼此的理解,也没能加深。而现在看见别人做成功了曾经自己没做成功的事。我出了些许的嫉妒,便是由衷的感动。

我想时间不会重来,而我们有深爱对方,那为什么不试试再多打几个电话,多写几封信。我已决定,开始提笔写信。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寒假,读了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合作写的《亲爱的安德烈》一书,受益匪浅。整本书我读出了两个词,尊重和自由。

龙应台对儿子的尊重和儿子与母亲交谈的自由,颇让我们感动与羡慕。我们常说,对待孩子要像对待自己的朋友一样,可是能做到的家长又有多少?龙应台女士在这36封家书中给我们做出了榜样。记得书中这样叙述到,龙应台非常讨厌自己的儿子吸烟,每当他吸烟的时候,都想狠狠地训斥安德烈,但终于还是忍住了,理智告诉他,安德烈已是成年人,他有选择的权利。而我们做家长的和龙女士所区别的,就是我们面对这样的行为,常常忍不住训斥孩子,甚至对他们大打出手。因为我们恐惧,恐惧孩子走弯路,恐惧孩子走向我们所不希望的道路。这也是我们中国人甚至亚洲的传统教育方法。《独立宣言》一文中写道:

一天,一些中国大陆记者来采访龙应台,她的二儿子菲利普恰好在跟前。朋友刚离开,菲利普便说道:“妈,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女的华人朋友的特征?”

他说,“就是当他们要问我什么问题的时候,他们的眼睛是看着你的,而且就站在我面前,却用第三人称‘他’来称呼我。”

从这可以看出,在我们中国,甚至亚洲传统思想中,孩子无论多大,在父母跟前都是孩子。这也是我们做父母的常常不尊重孩子的原因之一,因为这种思想是根深蒂固的。

其次,龙应台女士对于孩子的尊重还表现在,能够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孩子的“平庸”。作为中国的家长,我们常常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无形当中,便给孩子施加了压力。在我们周围,有很多孩子和安德烈一样,害怕自己的平庸,害怕自己所获得的成就达不到父母的期望值。这里,很喜欢龙应台女士给安德烈的这样一段话与家长们共勉:

“对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而在现代的生活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

这两句话使我醍醐灌顶,因为我也是一名家长,我也渴望自己的孩子以后能够不平庸,但是对于不平庸的意义,我理解的很狭隘,能上一流的大学,能有一份非常体面的工作。并没有考虑到孩子真正喜欢的是什么?其实,正如龙应台女士对安德烈说的“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安德烈,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

其次,这本书给我的另一个冲击就是安德烈在母亲面前是自由的。从书中可以看出来,安德烈,想谈什么就谈什么,毫无顾忌,就像对待自己的同伴。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对话。即使说得有些过分,有些无礼,对方也不会因此而大发雷霆。记得,第14封信,《秘密的、私己的美学》中,安德烈在和妈妈讨论音乐,说了这样一段话:

“拿着曲子和同样有兴趣的朋友分享,大伙一起听,然后会有无穷无尽的讨论,讨论歌词里最深刻的隐喻,和最奇怪的思想观念,那真是不可言传的独特经验——我不能给你解释,因为那种经验是只为那一个时刻和气氛而存在的,就如同那些歌曲本身,不可言传而独特。”

又在结尾时这样写道:“我不知道你要怎么回复我这封信,因为你不是乐迷,但是,mm,你‘迷’什么呢?你的写作,或者文学,所带给你的,是不是和音乐所带给我的一样,一种独特的、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人能窥探的一种秘密的、私己的美学经验?”

这哪是和妈妈对话呀,这就是和同龄人自己最要好的朋友在探讨自己的隐私。

真好,通过这样的对话形式母亲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儿子,儿子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一本母子三年互通书信的书。然而这本书中的交谈却并非日常琐事,更多的是一种对文化,对人生,对社会,对民主制度的思考与探讨。母亲与儿子之间的探讨。

文化,是个很沉重的东西,沉重的文化,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格调。经历了纳粹之后的德国,是严谨,低调的,同时又深深忏悔的。人们甚至不愿意去触碰那段历史。我想至少这点,让我对这个日耳曼民族深深的喜爱,深深的敬仰。对于纳粹所犯下的罪行,他们能够深深忏悔,并一直牢记于心。日本与之相比,又如何。

我们的文化呢?中国的文化是什么?身处国外,我能引以自豪的是什么?我想,只有我们悠久的5000的历史了。可是悠久的历史并不是我们的文化,历史已成过往,历史沉淀下来的有什么?我看到的是我们青年一代的中庸,隐忍,浮躁,麻木,没有思想。甚至我自己都活在迷茫与麻木中。没有了思想的文化,没有了思想的社会,多么可怕!

最近突然悟了一句话: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张爱玲说这句话时是以一颗女人的心态,在见过无数次的个性签名以及转载后,让我觉得这句话是在很酸很腻。现在想来,这句话说的很对。因为体会过痛苦,受过创伤,所以懂得深受苦难的人。因为懂得,所以有悲悯之心,所以以这颗慈悲之心去关怀他人。若普天下人人可以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想来这世间便多了许多和谐,少了许多伤痛。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两代人,36封家书。通过写信的方式龙应台重新走进安安的生活,再次进入母亲的角色。生为同代人,不得不为安德烈的成长和生活方式感觉到耳目一新。突然知道原来这就是我们之间,我们国家孩子与外国同龄孩子之间的差距。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毕业后也有自己的目标梦想去追求。

而我们国家的大部分青年,上学时期不断地为了考试而学习,高考完了上大学就是一个颓废的开始,漫长的颓废又引发后来的迷茫。每天不知道自己在学什么,毕业了不知该去干什么。就是回到了原始的智障状态“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去干什么?”可是回答不出个所以然,一直在迷失自己。读后感。而拖延症是我们普遍的病态,得过且过也也变得无所谓,失败也觉得理所当然。这正是目前的我!归根结底问题还是在于自己,痛苦的是你假装在努力改变,以为装装就可以成真。侥幸,早有一天要害死你。

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选择的权利。

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给你的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们要努力读书,却没人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努力读书。仅仅是为了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好像真的是,因为得出的结论是你没有好好读书,所以你没有上好大学,没有找到好工作。

二十开头,尴尬的年龄,你突然痛苦的发现你的才华不够展现你的个人魅力,不够支撑你的野心。你终于知道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所以你只好再去读书,去锻炼,去让自己变得优秀。读书当然不仅仅是为了上好大学,找好工作,还为了丰富自己的生活,让自己变优秀,为了结交更多有趣的朋友。借此《亲爱的安德烈》共勉!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妈妈,你和我说话的方式,还是把我当作……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明白我是个……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对,这就是你的生态啊。也就是说,你到这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拿起《亲爱的安德烈》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样一段话,瞬间一种强烈的共鸣扑面而来。的确,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总是会有很多自己的思想,想着走自己的路,选取自己的品味,在搞自己的游戏,并总是在心底高呼:“妈,你能不能明白,我们要自己出去探索。”这便是我们心中的独立。

而我是从何时开始变得上述般反叛的,具体自己也说不清楚。或许是我产生“这么大的人同母亲还太亲近,代表着本身人格独立性不够完整”的观念开始的。只记得去年自己当选“蠡中年度十大人物”后,家里没人知道,直到颁奖的前一天晚上,母亲才因我的一句话“明天的颁奖典礼我是获奖者之一”而得知。“什么?你?你申请了?怎样没和我们商量?”那一刻望着母亲惊愕的表情,心底却莫名地涌起一种快感,这是这么多年来我第一次自己做决定,而且是一次成功的决定。于是每每当我想起这一经历,嘴角便会情不自禁地扬起一丝得意的笑。然而当我读到书里第三十四封信中龙应台应对儿子的独立宣言时的“惨状”,这抹浅笑满满的冻结、封存。

或许,在她心里依旧清晰地记得,那个柔软地躺在自己怀里无助啼哭的婴儿时代的我,而我却仿佛一夜之间变得亭亭玉立,说话干脆,做事自信,又不拈人,并且叛逆地表示,我没话想和她说。这个时候,一旁的母亲真得会很心痛吧。

此时再回想自己,在这羽翼还未丰满之际,就早已想方设法地追求“独立”,是否的确疏忽甚至在无形中伤害了有着中国“保护式”教育心理的母亲。

一番沉思之后,目光再一次回到手中的书上。书的封面,是英俊的安德烈沉思的样貌。蓦然发现再叛逆的孩子,在母亲面前,其实仍然只是一个孤独成长的少年,一个应对学习、情感、生活常常困惑,却发奋地去适应和排解的少年,一个拥有和自己一样血液的优秀、感性、率真、诚实、幽默的可爱少年。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是著名作家龙应台和儿子安德烈用三年时间互通书信的结集。36封家书呈现了母子两代人心灵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对个体思想意识的影响。在信中,安德烈“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认真”;龙应台“有八分认真,二分知性怀疑”。安德烈对龙应台“嘲笑有加”;龙应台对安德烈“认真研究”。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就是眼看着这个自己深爱的孩子越走越远,而且他的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有时候父母总是不计代价的付出,孩子走远了,又觉得无限荒凉和凄然。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在我们的心里,没有人能取代父母的位置,他们对我们的付出,对我们的爱,我们其实全都牢牢的记在了心里。我们也愿意用最大的爱去回报,只是,请允许我用自己的方式。我愿意把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拿来让我的妈妈过上相对充裕的生活,去享受自己想要的精神或物质,这样我会得到一种莫大的快乐和满足;但我不愿意听她唠叨一分钟,我觉得这不是不爱,只是因为我们不是能在语言交流上取得愉悦的人。如果说她在说,我在听,我不违心的告诉你,那仅仅是出于礼貌和孝敬。

当然,我觉得龙应台和安德烈,也有些其他的原因。

比如说,龙应台从政。我是有点很难理解一个母亲和儿子的书信谈论的都是国家大事,世界,国家,民族,公平,自由,正义,很像是政治家们在探讨议论人类的发展,时局的走向;这跟我看《傅雷家书》的感觉不太一样。我想对龙应台来说这可能是职业习惯思维定势,但对安德烈来说,他只是个人主义的自由惯了的年轻人,有几分热情,几分牵强,就很难说清了。

比如说,也有安德烈的原因。父母都是有成就的名人,而且长时间不在身边,从小过着优裕的生活,十几岁周游了半个世界。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孩子是独立、自由、无忧而任性的人。他会放纵自己沉迷于自己的喜好,比如说朋友、音乐、足球、啤酒,而不愿意拿一点点时间来敷衍任何人。

我不知道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是否达到了最终的目的,消除了心灵上的隔离;还是只是一个母亲一次有些痴心有些偏执的努力,其实在我的心里,我觉得可能没有。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一直特别喜欢读这种贴近生活的书,可能是好理解或者是得到某一瞬间的共鸣。我热爱人与人之间的碰撞和交流,就像三毛书中写的朋友亲情的那些暖和怨总让我悲伤或温暖。在这种美好的生活中如果再有一点感情的点缀,让人很容易爱上这个世界。

龙应台带有中国母亲的特点却又有一些特别,安德烈带有二十岁年轻人的心声特点却又有异国的风情。今年我二十,不得不说当读到他说我是一个平庸的人,我心里震动一下。我想我也是比他更更平凡的人。三流学校没有志向没有兴趣大概我最迷茫的时候就是此处吧。我想我就是注定平凡的人,所以我就是尽情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玩游戏时大喊大闹沉浸其中,可以夜晚叫上朋友跑出学校游荡城市的角落,可以坐在那里看上一下午的书,可以对路过的人肆意大笑,我想这是二十岁的我独特的迷茫和颓废,我没有目标便只好浪费生活。想起家中的亲人何不内疚,但是我难以迈出我的步伐达到他们的期待,只好做生命的享受着,我是一个小小平凡的人。当龙应台说出我只想让你快乐,如果我泪腺发达肯定会流泪。因为我们都想做令人骄傲的孩子,同时也渴望理解。

俩代人的沟通带有亲情的传递也有思想的碰撞,特别有意思。我想交流才是真诚的传递方式。当我们想了解一个人,就要跟他说很多的话,真诚的说话。在中国不得不说亲情的重量是最重的,但是那是父母一昧的给予他们的爱,孩子也要尊重父母努力的达到期待。这是亲情么,是,这是几千年的亲情,但我想算一种赋予的契约,做父母的应该怎么做做孩子的应该怎么做。我们从未了解彼此。这不是那种你知道你怎么做你爸会痛扁你也不是你妈看你一眼就知道你拉的什么屎,是那种你说出一个观点,竟然是认同或者讨论,而不是那种你一个小孩子懂什么。我想在中国很难,因为父母给予的太多,连龙应台这种开明鼓励独立的母亲,在孩子说抽烟喝酒什么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去询问和劝诫,他们不管自己孩子有没有主见或者在何种心情下做这种事,只知道这不好要停止。这就父母身上那种你永远是小孩,我要永远保护你。这种深爱,大概很多时候都让孩子喘不动就想他们能把心放在自己身上,享受自己的日子。可当我们为人父母又是如此,这是典型的中国情感。没有好坏,只是想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会慢慢改变。当读到安德烈说他看到中国二十岁的年轻人的幼稚表现,我羞红了脸,因为我也如此。

一个母亲能与孩子这么交流,是一种多大的感动。我们都退让一步,不能全部认同但我学着理解你的世界。以上吐槽了可多,其实是随心写。我知道这边本书感动的是亲情,我也羡慕能如此真诚的同最爱的人交流。我更喜欢他们讨论的香港人的快生活对政治的讨论对恐惧的讨论去爱情的见解,这才是内容,是生活。是俩代人的不同是碰撞,但是我读了共鸣也读到了感悟。原来每个人都是如此有意思。说是心灵鸡汤吧,也算,但我不认同。因为我并不是求鸡汤而来,我只想看看这对母子的不同和思想的不同阶段,一个二十岁的世界和一个四十的世界和增加我们对生活的感悟。

不管是谁,只要我们爱,都要想着去了解,在生活中永远不要忽略与他人的沟通。这是爱应该有的最初步骤。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这是一本龙应台与儿子的书信集,母亲带着八分的认真与二分的知性怀疑,儿子存着二分黑色幽默,三分玩世不恭和五分真诚。

我本是抱着不情愿去看这本书,当看到1/4时,忽然间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彻悟,书中对孩子与父母的描写,那种无比新奇而又见解独到的教育方式,让我耳目一新。

书中的安德烈对生活充满乐趣,几乎天天听歌、开派对、旅行等等这些我们中国孩子想也不敢想的生活方式。

再来看看我们的一天,早晨早早起床、没完没了的课内与课外作业等等等等。

另一方面,小安每次遇到了挫折,妈妈来安慰他,成功时,亲朋好友都为他送去衷心祝贺;但我们取得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甚至与家长的期望还相差许多,这就是东西方教育的差距。

这本书中随处可见中西方文化的冲突。

安德烈是土生土长的德国青年,除了出生在台湾,其他方面已经很难同中国扯上关系。

我也不关心德国的未来将走向何方,我自己又将以什么为以后生活的凭依,我只关心自己每天是不是开心,是不是活得有想法有创意。”

我想这样的孩子如果活在中国,不用问一定会被父母一通斥责然后令其痛改前非。

如果他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也就算了,但是这就是龙应台的儿子?台北文化局局长、国际知名教授的儿子?我原以为龙应台会像平常家长那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但她却说:

“他是一个自由的人,是我生命中相遇的‘另一个人’,我无权强令他做什么,只能和他朋友似的交谈。”这种话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我们的父母的口中说出。

我觉得安德烈对mm的语气不像总统也像首相了,竟然这样和自己的母亲说话,而龙应台只是倾听,只是思考,与自己的孩子如朋友一般交流,他们这种火星撞地球的交流让我再一次地感到震撼。

一个地区,而是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n个国家的统称,它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我们要学会放眼世界,学会认识我们大家共同的地球。

在《亲爱的安德烈》中,母子的书信交流,龙应台对正处于叛逆的青春期孩子的教育给我深刻的启示。

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描写,那些在我独到的见解令我耳目一新,书中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此书中作者讨论的话题包罗万象,例如对感情世界的迷惑、自我价值的追结、对全球化的看法及讨论,也有读者的回应引申出人省思的议论。

不仅动人,而且涤荡人的胸怀啊!

现实生活中,孩子的教育问题令多少人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压抑?身为教师的我也不知道如何去触动孩子的心灵,《亲爱的安德烈》中母子之间的睿智对话,触及了我的神经。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对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多么的重要: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

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

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差异。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篇章是《给河马刷牙》,内容是作者安德烈对他的母亲说:“我觉得我将来的事业一定比不上你和爸爸……,要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

而龙应台回答:“对我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

我要你用功读书,不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能拥有有选择的权利……”“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

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

读完这一段,龙应台对要求儿子读书的精辟诠释,带出另一种想法,“用功读书”其实是让自己有更好、更多的选择权。

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不是为了谋生,这才会在心中产生成就感,而成就感会给我们快乐。

为了传递这一信息,我也特意让女儿也读一读这本书,特别是对于龙应台关于“读书”的精辟见解,我们母子之间还进行了一次讨论:想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竞争能力,就必须努力学好本领。

为了将来的快乐,今天必须用功读书。

看来“用功读书”并不是我们中国孩子的“专利”,我们崇羡的西方人要用功读书。

不是每个母亲都能象龙应台这样成功、这样睿智地与孩子交流的。

如果你仔细地读这本书,会发现在太多的时候,那位认真的母亲,正在努力与孩子建立一种相互信任。

走进孩子的生活、心灵和世界,为孩子的成长减少一分迷茫。

《亲爱的安德烈》一书所包含到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大到严肃的人生观、价值观,小到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在三十多封书信中,说实话,里面涉及到政治内容和文化内容让我收获颇多。

但更让我感动的龙云台的良苦用心。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这个星期,我读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令我感触颇深。

《亲爱的安德烈》是由著名作家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合着的一本书,书中摘录了一位母亲与她的儿子通过信件来互相了解,大意是:在安德烈十四岁时,龙应台离开欧洲,前往台北任职,于是,这对母子暂时的分开了,等到卸任再回儿子身边,安德烈已经是一个小伙子了,龙应台发现,四年间,儿子长大了,母子间却多了一堵无形的墙,如往往在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上,双方多次出现分歧,龙应台感到儿子变了,他们是不同的两代人,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的时间,以书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世界、心灵,龙应台“第一次了解了自己十八岁的儿子”,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书中安德烈向母亲这样写道:”妈妈,你跟我说话的语气和方式,还是把我当十四岁的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二十一岁的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舍‘”,书中不乏这样的片段,语言犀利,点名了安德烈不希望妈妈还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他,希望自己能独立,能长大。

就在我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个的例子。我的一个好朋友——婷婷,平时在学校里学习成绩很优异,是他们班的班长,是一个有个性,有创意的女生,在他们班,她很受同学们的欢迎,有特别多的好朋友,活泼又开朗,但是,回到家中她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沉默不语,每天回到家就埋头写作业,把自己闷在房间里,不喜欢和家人交流,把心灵的窗子也关得紧紧地,似乎不想让一丝阳光照射进来。在家中不喜欢和父母倾谈,她总是说与父母没有话题可聊,但是和我在一起时,她就有说不完的话题:学校发生的趣事、她的好朋友的情况、她在学校的表现等等。后来,我与她进行了很深刻的一次交流,才知道:婷婷的爸爸又经常出差,所以没有时间与爸爸妈妈交流。

我和她是有一些区别的,我喜欢倾诉,总觉得快乐的事情应该与每个人分享,所以,我是很喜欢和爸爸妈妈聊天,他们知道了我的情况,也会很快乐,这就让我感受到父母其实很关心我,她们在倾听我的话,我们在一起学习,他们在陪伴我成长。而婷婷不喜欢与父母交谈,觉得自己与父母之间有代沟,无法沟通,因为现在的青少年都比较新潮,对网络的词汇比较熟悉,而有些父母并不了解自己的儿女到底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儿女又总是说些网络潮语,就导致家长和儿女只见没有共同语言,婷婷的内心也就更加封闭了。

读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我很想把这本书送给婷婷,希望她能通过阅读这本书,理解爸爸妈妈的不容易,因为生活的重担,使他们有些无暇顾及你的一些喜好,书中的一句话点明了多少青少年想摆脱父母,独立生活的心声:“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还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恐怕婷婷也有过这样的想法吧!使婷婷与爸爸妈妈之间的隔阂能够慢慢被清除,变回那个开朗大方的她。龙应台知道了儿子的想法,相信只要婷婷主动与父母交流,父母一定会知道她的想法的吧!

我希望天下的父母看这本书,让同学们阅读这本书!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和读大学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书信集。在安德烈十四岁那年,龙应台离开欧洲去台北市政府工作,这一走,就是四年。等龙应台四年之后再回到安德烈身边时,她发现安安变了,以前那个让妈妈拥抱、亲吻、牵手,以至于让妈妈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不见了。站在龙应台面前的,是一个“不认识的人”,“他在想什么,他怎样看事情,他在乎什么,不在乎什么,喜欢什么厌恶什么,为什么这样做那样做”等,龙应台都一无所知。四年的时间,犹如一道鸿沟,把龙应台远远地阻隔在一个鲜活的世界之外,以至于“想和他说话,可是一开口,发现即使他愿意,我也不知说什么好”。应对母子之间这样的陌生和距离,龙应台决定打破。

这样的场景,一点也不难理解,14-18岁是快速成长期,这个阶段,成长的不仅仅是个头,更重要的是思想,当两人的交往出现四年休眠期时,当两人有了四年的距离时,你再想进入对方的世界,就必须想办法打破阻隔两人的坚冰,即使你们是母子。

为了了解安德烈,龙应台决定和安德烈互通书信,在征得安德烈的同意下,两人一坚持,就是三年。

在35封来来回回的信件中,母亲慢慢走近了儿子的世界;在35次来来回回的争论中,儿子逐渐了解了母亲。作为读者的我们,也在这35封你问我答、我争你论的信件中,逐渐澄清了两代人的人生观以及东西方的文化区别、思维区别,因为这不仅仅是两代人在对话,更是是两种文化在对话。

这就是妈妈,这也是孩子,很多时候,每个孩子都有不一样于家长的看法。家长要想培养出一个有思想有见地的孩子,首先要做的是允许孩子对自我说“不”。

这就是东方和西方的区别,东方人习惯于团体主义思维模式,西方人习惯于个人思维模式。很难说,是“团体思维”高于“个人思维”,还是“个人思维”优于“团体思维”,但有一点不能否定,在西方个人思维模式下,他们变得愈加的独立和自尊,而我们的盲从和随大流意识,跟我们的团体思维也应当有很大的关系。

在养育儿子的过程中,我一向采取的是“放养”态度。但,看看龙应台的文字,我对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又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父母仅仅是子女来到世界的一个通道,父母仅仅是子女生命最初的守护者以及成人后的守望者。充满青春活力的孩子眼睛热切地望着前方,奔向他的人生的愿景,而父母只能在后头张望他越来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线有多远,有多长。

龙应台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来形容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她说:“父母对于一个二十岁的人而言,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可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父母啊,只是子女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旧房子而已……父母和子女的缘分,就是在一生中,将是一次又一次的看着你离开,对着你的背影默默挥手。”

是啊,父母能做的,就是在子女年幼时给他以守护,长大后给他以守望,并且,这守护和守望,还都是一厢情愿、自愿付出,仅此而已。对于长大的孩子,父母到底有多少权利参与他的生活,或者帮他做出决定呢?我们再看看龙应台的做法。当二十一岁的安德烈开始抽烟时,龙应台也很生气,恨不得把他嘴里的香烟拔出来,“扔进大海”。但,龙应台没有这样做,她在内心对自我说:“你面前坐着一个成人,你就得对他像对待天下所有成人一样,你不会把你朋友或一个陌生人嘴里的烟拔走,你就不能把安德烈嘴里的烟拔走。他早已不再是你的孩子,他是一个个人,是一个‘别人’。”二十一岁,已经到了独立自主的年龄,是成人就得为自我的行为负责,也为自我的错误承担后果。一旦理解了这个逻辑,他决定抽烟,做父母的就没有权力或权威约束他。龙应台只能说的一句是:“你得尊重你共处一室的人,所以,请你不在室内抽烟。”

关于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看法,龙应台的文字也给人很大的启示。当安德烈对妈妈说,他也许会很平庸时,龙应台这样说:“对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欢乐。什么样的工作能够给你欢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至于金钱和名声,哪里是你欢乐的核心元素呢?假定说,横在你眼前的选择,是到华尔街做银行经理,或者到做照顾狮子、河马的管理员,而你是一个比较喜欢动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认为银行经理比较有成就,或者狮子、河马的管理员‘平庸’。每一天为钱的数字起伏而紧张而斗争,还不如每一天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

是的,人生过程本无意义,而我们就是要赋予它意义,我们赋予它意义的唯一方式就是体现自我的价值,感受生活的欢乐。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时,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能给人带来极大的欢乐。

除了对工作的看法,龙应台对朋友关系的思考也很精辟。她又打了一个比方:“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能够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拦路,情形就变了,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挤挤、同唱同乐的群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侪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仅有少年期有。离开这段纯洁而明亮的阶段,路其实能够能愈走愈孤独。你将被家庭羁绊,被职责捆绑,被自我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复杂和矛盾压抑,你往丛林深处走去,愈走愈深,不复再有阳光似的伙伴。”很多时候,我们在感慨友情的难得,殊不知,是自我没有精力和本事再去培植友谊。

较之龙应台的《目送》和《野火集》,《亲爱的安德烈》更具有一种温情,因为她是站在一个母亲的角度上去书写,但,即使是和十八岁的儿子的通信,睿智的人也在字里行间播撒下思考。亲爱的朋友们,在读艰涩的文字之余,在繁忙走亲访友的间隙里,不妨,也拿起这本书,放松一下,看龙应台到底在怎样说。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中国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可以剥夺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除此,令我感到惊奇的是,一个18岁的孩子可以有这么深的文化底蕴,思想境界和人文关怀精神,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他的那颗温柔感恩的心时刻萦绕在我的心头,他的对于高尚生活的向往让我羡慕。看了他的文章,我才知道原来港大的学生也和我们内地的学生有异曲同工的地方,英语看和读没问题,但是根本无法交流。看了他的文章,我对欧洲开始向往,向往每间咖啡馆的静谧,向往在那里和三五好友悠闲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平静,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更多的东西,比如艺术比如环境比如贫困比如真正的生活。

《亲爱的安德烈》是一本适合阖家观赏的书籍,母亲可以从安德烈的字里行间知道现在的同龄人的孩子心里在想什么;而年轻人,站在安德烈的角度,看着龙应台那一封封饱含关心与爱护的回信,也许对父母会有更多的理解。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初识龙应台是因为《目送》,在网上很是畅销。尤其是那一句“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可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这让我很是感慨。当时很难想象母亲和孩子竟能够这样的交流。当龙应台遇到了所有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和自我的孩子终归还是渐行渐远时,甚至她的问题更为严重,在孩子最重要的成长过程中并未陪伴在孩子身边,并且两人中间还隔着一堵巨大的中西文化的差异之墙。可是龙先生选择的是“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关系,可是我能够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于是两个人便一齐写了三年专栏,经过一封封跨越大洋的书信,一次次深夜的交谈,让所有人看到了,找到了和父母和儿女沟通的方法。36封家书谈论的资料包含生活,社会,经济,政治,人生,母亲与孩子思想的碰撞交流融合清晰的展此刻所有人的面前。如果说《傅雷家书》是父亲对孩子谆谆的教诲,那《亲爱的安德烈》就是母亲与孩子深刻的交流。

何取舍——那只是个人的事。

第27封信《给河马刷牙》更是使无数人潸然泪下。文中龙应台主要写到他的儿子觉得自我会一向平庸下去,而问他是否会失望,龙应台的回答是只要觉得有意义,能够带来欢乐便不是平庸,平庸是和别的比的,自我的事情本就不需要和别人比较,何来平庸?“我怕你变成画长颈鹿的提摩,不是因为他没钱没名,而是因为他找不到意义。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期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也让我明白了父母的心,他们要求我们好好学习的目的并不是要让我们成为什么人,而是让我们有选择成为什么人的权利。

“龙应台的文字,横眉冷对千夫指时,寒气逼人,如刀光剑影。俯首甘为孺子牛时,却温柔婉转,仿佛微风吹过麦田。从纯真的《孩子你慢慢来》,到坦率得近乎痛楚的《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的写作境界逐渐转往人生的深沉。”这样的文品、人品,值得我们去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