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演讲稿>伊索寓言故事演讲稿(精选16篇)

伊索寓言故事演讲稿(精选16篇)

作者:HT书生 伊索寓言故事演讲稿(精选16篇)

演讲稿范文是对一次演讲活动或演讲者的演讲内容和表现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文体。接下来是一些经典的演讲稿范文,它们的内容和结构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

伊索寓言故事

老狼派遣小狼出洞,到林边散步,兼带巡风。看看有无运气吃顿午饭,要讨得便宜,要由牧人作东。小狼已该学会以父业谋生。

小狼跑回来说:“快,跟我走,我的情报准确,午饭已现成。山脚下有一个大羊群。羊儿一只比一只肥美,随便拖只来吃都很称心。”

老狼说:“且慢,我先要弄清,牧羊的是个怎样的人。”

“听说牧人不错十分精,我已从四周把牧群查清,那些猎狗都很差劲、消瘦,看上去并不那么太凶。”

老狼摇头说:“这样说,不会成功。弄不好我们会把性命断送,牧人精干,猎狗哪会稀松?走吧!我引你去找别个去处,我们的安全将会大有保证。那里的牧人实在大大糊涂,牧人糊涂,猎狗再多也无用。”

一只公鸡在肥料堆里翻掘扒找,它忽然发现一颗珍珠,它说道:“这东西有什么用处?它无非是毫无价值的废物!人们把它抬得这么高岂不愚鲁?在我看来,如果能找到大麦的颗粒,要使我高兴得多,尽管它并不起眼,但是能够吃饱下肚。”

无知的人总是这样判断事情,凡是他们不理解的东西,他们都觉得无用。

河中漂流着一个瓦锅和一个铜锅。瓦锅对铜锅说:“请离我远一些,不要靠近我。那怕是我自己不小心碰到你,我也会碰碎。”

这是说,与强硬的人相伴是很不安全的。

一个医生给病人治病。病人最终还是死了,医生对那些送葬的人们说:“如果病人生前戒了酒,洗了肠,就不至于丧命。”在场的另一个人回答说:“高明的大夫,事到如今,你说这些话,已是毫无用处的了,你应该在病人生前患病的时候,用这些话去劝告他。”

这故事说明,当朋友处于困难的时候,应及时给与帮助,而不应该在事后去说一些毫无用处的空话。

伊索寓言故事

两只小狗在草丛中发现了一块香喷喷的肉,于是它们都抢着要那块又大又香的肉。

这时,一只狐狸躲在草丛中,听见了两只狗的对话,决定拿到那块肉。它坐在那里抓耳挠腮的。突然,它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只见狐狸立刻跑出来,装作很热心的样子对两只小狗说:“我来帮你们分肉吧!”

两只小狗点了点头答应了。

狐狸分肉了,它故意把肉分成一半多,一半少,两只狗看了又吵了起来,狐狸连忙说:“别着急!别着急!我来帮你们想想办法吧!”

接着,狐狸拿起那一块大点的肉,塞进嘴里,咬了一口,这一块肉立刻变得比另一块小了。然后,狐狸把两块肉拿给两只狗看:“可以了吧?”有一只狗对狐狸说:“为什么我的肉那么小,而它的肉却那么大呀?”

狐狸马上说:“没关系!没关系!我来帮你把它的肉也咬一口吧!”

那只小狗说:“好吧!”

狐狸就拿起另一只狗的肉也咬了一口。就这样,两只狗等狐狸还给它们肉时,都发现只剩一点点了,它们俩后悔极了!

伊索寓言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他生来就好吃懒做,一天到晚除了吃饭就是睡觉,什么也不愿干却总是异想天开,一会儿想着要吃这,一会儿又想着要吃那,又不想费力气。

一天,好吃懒做的他躺在床上忽然想到要能吃上野兔子做的佳肴该多好呀。

他曾听人说鹘乌可以捕捉野兔,于是他勤快了一次,起床出门到市场上去买鹘乌。

他在街上转来转去,不知鹘乌是什么模样。七买八买竟把一只鸭子买回家了,反正他还是不知道。

第二天,这个人把鸭子带到野地里,等着野兔跑来。

等呀等,果然有野兔子跑过来了。这人立即将鸭子抛掷出去,让鸭子去抓野兔。

可是,这只鸭子飞不起来,一抛出去它就扑打着翅膀落在地上了。这人急了,又抓起鸭子再抛掷出去,鸭子又重重地落到地上。这个人烦死了,他接连三四次把鸭子抛掷出去,鸭子始终是飞不起来。

这时,只见鸭子摔倒了又从地上站立起来,哀哀地对他说:

你为什么偏偏要把抛掷的苦处强加到我头上呢?”

这个人却皱着眉头说:“你怎么会是只鸭子呢?我只当你是只飞得快、善于捕捉野兔的鹘乌呢。”

鸭子没办法,为了让这个人相信自己的确是只鸭子,它伸出自己的脚蹼给他看,说:“你看我这连在一起的脚丫子,看我这笨手笨脚的样子,是会捕捉野兔的鹘乌吗?”

这个人无可奈何地看看鸭子,再看看四周,那只野兔子早已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这个人只好沮丧地返回家去。

所以说,单凭自己的主观想象,不顾客观实际,强人所难,终究是达不到应有效果的。

伊索寓言故事

众神之王宙斯想把死气沉沉的大地变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于是他不辞劳苦地创造了许多生命。他还独具匠心地造出了人,并给了他们智慧,但他担心人会取代他至高无上的位置,于是只给了人很短暂的寿命。

冬天来了,河里都结了冰,大地白茫茫的,没有生气。动物们冻得要死,没有谁能帮助它们。这时,人只有依靠自己的智慧,建造了房屋,住在里面,生起了火取暖,躲避外面的严寒。有一天,天气特别冷,还下起了大雪,一向爱说大话,高傲自负,吹嘘自己不怕寒冬的马第一个受不了了。它跑到人那里说:“我愿给你做奴隶,请你让我进屋,避一避严寒,否则,我会被冻死的。”

人说:“我可以让你进来,但是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就是你要把你的一部分寿命送给我,要不然,你就继续在外面挨冻吧。”马已经冻得直打哆嗦,连忙说:“好,好,就照你说的办。”于是,马送给人一部分寿命,并且做了人的奴隶,这样马就进了人的屋里,得到了人的保护。

没过多久,老实能干的牛也因为受不了这样的寒冷,也跑来找人,请求人的保护,它恳切地说:“尊敬的人,请你让我进屋躲避外面的寒冷,我将把自己所有的力气都奉献给你。”

人又把对马说过的话向牛重复了一遍,牛也答应了,从此,它:也得到了人的保护,牛就任劳任怨地为人服务了,而且干得很好。最后,平时蹦蹦跳跳,爱发脾气的狗也受不了外面的寒冷,跑来找人,它已经知道了人的要求,很坦率地说:“我非常愿意把我的一部分寿命给你,我也非常愿意为你效劳,请你接受我,并保护我。”人当然愿意接受这样的条件,就把狗也放进了屋。

这样,人凭借自己的智慧获得了较长的寿命,并且得到了马、牛和狗的帮助,马、牛、狗也得到了人的保护。

就这样,在天神宙斯赠予的岁月里,人纯洁而又善良;到了马给的岁数,就开始说大话,高傲自负;到了牛给的岁数,变得稳重能办事了;等到了狗给的岁数,经常动不动就发脾气,大吵大闹。

伊索寓言故事

真是太不可思议了!《伊索寓言》这本小故事组成的集子,其汉译本的出现竟可追至明朝天启年间(公元1621—1627年)。

伊索是古希腊人,生活在约公元前6世纪,传说曾为奴隶,后获得自由,因善用寓言讽刺权贵,终遭杀害。其所编写寓言经后人加工,结集成《伊索寓言》广为流传。《狼和小羊》、《农夫和蛇》、《狐狸与乌鸦》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均出于此。《伊》存有各种文字译本,对欧洲寓言创作影响颇深。

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翻译高峰期,主要由耶稣会传教士翻译大量西方作品。《伊》第一个中译本《况义》即现于此时(1625年),由法国传教士金尼阁口述,我国张赓笔录,收作品38篇,大部分为伊索寓言,据称只有抄本存于巴黎国家图书馆。噫!只可遥想,不得亲见,甚憾。

《伊》第二个中译本《意拾蒙引》(一译《意拾喻言》)出现在1840年,系英国人罗伯特·汤姆翻译,署名“蒙昧先生著,门人懒惰生编译”,由当时的出版机构广学会出版,收寓言82篇。这个版本大抵是有违碍之处,让清政府的高官不大得劲,于是遭到查禁,因此存本无几。不过一些学者对此颇为怀疑,真实情况如何尚未有定论。只是存本稀罕倒是真的,全世界现有四本,英国、日本和香港各存一本,第四本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国内发现。天可怜见,小子在网上找到一幅此书的图片(见图),得以过过眼瘾;又多亏图书馆的检索系统,见到此本中若干文章,用文言文写成,只是看着希腊的狐狸乌鸦口吐“之乎者也”,感觉有点怪。

1888年,其第三个译本《海国妙喻》由天津时报馆印行,署名“张赤山译”,收寓言70篇。这个译本是中国近代翻译史上较有名气的一本书,只是有学者认为书中所录故事,出处较为复杂,并非全为伊索寓言。此后,国内又多次有人翻译《伊》,如林纾、汪原放等人均涉足其间。

《伊》在现、当代最出名的译本,自然要属周作人译和罗念生译两种。小子不才,没见过世面,看到一本1955年初版印刷的周译《伊索寓言》,激动得不行。此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封面已黯淡不清,大约黄绿色,上画《狮子和驴》的绘图,署译者名“周启明”(即周作人),竖排繁体印刷。书中收寓言358篇,系根据法国emilechambry编订“伊索寓言”(1927年巴黎出版)的希腊原文译出。前言称对文章“不加选择,文句亦无增减”。此本寓言数最多,翻译简洁明快,只是老先生爱用生涩字眼,读起来有些拗口,难免有人大叫:行不得也,哥哥!

罗本系由罗念生、陈洪文等人合译,1981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此本收作品330篇,语义简明、流畅,是广为所知的译本。只是其因“无意义”和“低级趣味”等原因删去16则故事,感觉有点别扭,不过亦无大碍,广东人谓之“麻麻的”——马马虎虎啦!

《伊索寓言》在国内至少有数十版本,翻译精度、广度参差不齐,以致有些泛滥成灾,虽不无可信之处,亦不能全然放心。各本因翻译来源不同,总有所出入,即使周本收录最广,也不能称“全本”。盖因伊索本人就是隐隐约约的形象,后人又不免混淆这些作品的来源,到底不能一窥全豹。

推荐译本《伊索寓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出版,译者周启明《伊索寓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译者罗念生等。

伊索寓言故事

有人认为放羊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只要身体比羊高的人都能干好这件事情。但事实并非如此,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世上不是人多过羊,而是羊多过人了。群羊必须由头羊率领才能找到肥美的嫩草吃,走起来也不会乱成一团。羊倌只要管好头羊,照顾一下调皮分子,就可将羊群管好。不过头羊却需要调教,它才肯听羊倌的号令。牧羊鞭只能对付擅自离群的调皮分子,牧羊铲却是专门用来指挥头羊的工具。羊倌都有一手绝活,他随便用牧羊铲铲起一块土,击向头羊,使头羊感到十分疼痛,又不受伤,头羊即乖乖听命,服从羊倌的指挥。

一个流浪汉到草原上找活干。他认为放羊是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便到有羊群的人家请求受雇。刚好有一户人家养了百十只羊,缺少羊倌,流浪汉便来到这户人家,向主人表示愿意受雇。主人对流浪汉缺乏信心,就盘问起来:“你过去放过羊吗?”

流浪汉担心找不到工作,只好吹牛,说:“过去一直放羊。羊主人将羊全部卖掉了,我才流落到这里。”

主人觉得这种说法很可信,立即将羊群交与流浪汉放牧,流浪汉从此当上了羊倌。

这位假羊倌不知道牧羊铲怎么用,便将牧羊铲斜插在腰带上,用牧羊鞭将羊群赶到草原上。

羊倌没有调教过头羊,头羊也听不懂羊倌的口令,没办法率领羊群按羊倌的意图行走,弄得羊倌大为恼怒,生气地用石头把头羊的犄角打伤,头羊疼得大叫。

头羊的声音实在太大了,羊倌害怕主人听到,他赶忙伸手去捂住头羊的嘴巴,头羊给了羊倌一脚,说:“你这个傻瓜,你以为你堵住我的嘴就会没事了吗?错了,主人迟早会辞掉你的。”

伊索寓言故事

有一个农夫在?上捡到一条快要饿死的狗,把它带回家养活了。狗很感激农夫,便留在他家里为他看门守院。

这条狗有一个好习惯,那就是它只吃主人喂给它的食物,那些想用食物来毒害它的人对此束手无策。寻常的狗一听到风吹草动,或发现人的影子就会立刻狂叫起来。其实这种吼叫是虚张声势,毫无意义,有时还令人讨厌。

好狗绝没有这个毛病,它从来不捕风捉影地乱叫,如果它叫起来,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对待小偷,好狗是先将小偷一口咬翻,然后用叫声通知主人。因为这个原因,这条好狗在方圆百里之内都享有盛名,一些下三流的小偷根本不敢到它的主人家去行窃。

小偷们聚到一起时常常切磋偷技,有时各自吹嘘自己偷东西的本事。某个外地来的小偷大肆炫耀手段高明,引起当地小偷的不满。

某小偷说:

“某家有条好狗,你如果能在那里偷来一只鸡,我们愿意让你当头儿;不过,你若失败了,就请你乖乖地走人,不要再胡吹大气了。”

外地小偷乐意接受这种只赢不输的考验。他问明了路径,准备第二天行动。

小偷先到食品店买了几张香气四溢的葱油饼;然后将毒药夹在油饼里面,满怀信心地准备偷一只羊,或者一只鸡。他甚至不在乎偷到什么,只想偷得干净利落,让当地其他小偷佩服他。

夜里,黑暗笼罩了村庄,月亮被浓云遮盖得严严实实,透不出半点光亮,确实是偷窃的好时机,小偷心中乐极了。主人已经安然进入梦乡,只有好狗时刻静静地守护在院内,专注地谛听周围的响动。夜风吹得树叶簌簌作响,好狗不予理会。就在这时忽然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好狗瞪起眼睛注视篱笆墙,它凭经验知道有生人来了。

突然,有几只葱油饼越过篱笆墙飞进院中,散发出令狗垂涎的香气。好狗用鼻子嗅了嗅,然后警惕地抬起头来。小偷觉得太奇怪,隔着围墙问:

“听说你是一条好狗,真想和你做个朋友。这是送给你的礼物,你为什么不吃。”

狗盯着小偷,说:“谢谢您,不太走运的老兄。不过您的好意我不敢接受,是不是让我的主人来接待您?您也许会感到更愉快!”小偷见狗这么聪明,知道讨不到好处,就悄悄地溜走了。

伊索寓言故事

狐狸为躲避猎人们追赶而逃窜,恰巧遇见了一个樵夫,便请求让他躲藏起来,樵夫叫狐狸去他得小屋里躲着。一会儿,许多猎人赶来,向樵夫打听狐狸得下落,他嘴里一边大声说不知道,又一边做手势,告诉他们狐狸躲藏得地方。猎人们相信了他得话,并没留意他得手势。狐狸见猎人们都走远了,便从小屋出来,什么都没说就走。樵夫责备狐狸,说自己救了他一命,一点谢意都不表示。狐狸回答说:“如果你得手势与你得语言是一致得,我就该好好地感谢你了。”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嘴里说要做好事,而行为上却作恶得人。

说谎得放牛娃。

有个放羊娃赶着他得羊群到村外很远得地方去放牧。他老是喜欢说谎,开玩笑,时常大声向村里人呼救,谎称有狼来袭击他得羊群。开始两三回,村里人都惊慌得立刻跑来,被他嘲笑后,没趣地走了回去。后来,有一天,狼真得来了,窜入羊群,大肆咬杀。牧羊娃对着村里拼命呼喊救命,村里人却认为他又在像往常一样说谎,开玩笑,没有人再理他。结果,他得羊群全被狼吃掉了。

这故事说明,那些常常说谎话得人,即使再说真话也无人相信。

乌龟与兔。

乌龟与兔为他们俩谁跑得快而争论不休。于是,他们定好了比赛得时间和地点。比赛一开始,兔觉得自己是天生得飞毛腿,跑得快,对比赛掉以轻心,躺在路旁睡着了。乌龟深知自己走得慢,毫不气馁,不停地朝前奔跑。结果,乌龟超过了睡熟了得兔子,夺得了胜利得奖品。

这故事说明,奋发图强得弱者也能战胜骄傲自满得强者。

老太婆与酒瓶。

一个老太婆找到一个不久前曾装过最好陈酒得空酒瓶。这酒瓶仍带着浓浓得酒香,她多次把酒瓶放在鼻尖下,不断摇晃,贪婪地吮吸酒香,并说:“啊,多么甜美!装过酒得空瓶都留下这样甘美难忘得香味,那酒真不知有多么美味芬香。”这是说美好得事物留下深远得影响,使人们永远难以忘记。

月亮与她妈妈。

有一次,月亮要妈妈给她做一件斗篷。妈妈回答说:“我怎么能给你做一件合身得斗篷呢?你现在是新月,然后又是满月;再接着既不是新月,又不是满月了。”

这是说,事物总在不断变化,不可能一劳永逸。

伊索寓言故事

农夫替牛解下犁套,牵着它去喝水。这时,有只穷凶极恶的饿狼正出来觅食,望见那犁,起先仅仅只舔舔那牛的犁套,觉得有牛肉味,便不知不觉地将颈项渐渐地伸了进去,结果再无法拔出来,只好拉着犁在田里耕起田来。那农夫回来后,望见了它,便说:“啊,可恶的东西!但愿你从今弃恶从善,回来种田吧。”

这故事是说,尽管有些恶人做了一点善事,但这并非他的.本意,而是出于无奈。

伊索寓言故事

驴驮重物,走了很长时间的路,感到十分劳累,它遇到了牛,就对牛说:“帮我驮一点东西吧,我很累,累得走不动了。”牛答应了,就帮驴驮了一些东西。

牛到家了,把替驴背的东西给了驴。驴驮着东西又赶路了。

驴喘着气,走了一段路,看见了马,对马说:“我很累,请你帮我背些东西吧?”

马摇摇头,不同意。

驴不高兴地说:“一路上我都得到帮助,没想到遇着你这样身强力壮的,却拒绝了我的请求。”

马拒绝说:“你这样不知休息地背下去,我帮你背一时又能有什么用呢?”

驴终于累死了,大家都说是马的责任,如果马能帮助驴一下,驴怎么能累死呢?

伊索寓言故事

在阿基普很小的时候,他的祖母就告诉他有一些鸟类很神奇,她举了喜鹊和乌鸦的例子。她说喜鹊是报喜不报忧。而乌鸦却是报忧不报喜。

幼年时,阿基普对奶奶的话深信不疑,只不过没有验证过。因为他很少留心这件事,更没有出过门,渐渐地将奶奶的话给忘却了。阿基普长大成人之后,娶妻生子,要出门去做生意。第一次出远门,祖母的说法突然从他潜意识中跳了出来。虽然他还是不太相信鸟类有这样的能力,但又认为祖母的话不会说错,决定验证一下。他刚出门,一只乌鸦从他头上掠过,飞上树枝。按照祖母的说法,这是很不吉利的预兆,他犹豫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他想,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无论如何,小心些总不会出差错。

他办事时小心翼翼,深恐出差错。他做了一笔生意,结算下来居然赚了一笔小钱。他觉得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从此他再也不相信那些关于鸟能预测吉凶的屁事。他高兴地走进小酒馆,决定好好地犒劳一下自己。他喝下一斤酒后,觉得没有尽兴,又喝一斤,觉得有些飘飘然,拎起钱袋,准备早些回家。走着走着,他觉得自己头重脚轻像是踩在棉花上,摇摇晃晃,恨不得一步赶回家中。他醉眼迷离,一个踉跄撞到树上,险些撞昏了过去。他倚在树上,打算休息一会儿,不知不觉就进入了梦乡。

一个小偷从林子里经过,发现有人背靠大树,睡得正酣。小偷走近了,闻到一股浓烈的酒气,又看到醉鬼手中攥着钱袋,心中一阵惊喜,伸出手打算把钱袋偷走。阿基普虽然睡着了,可心里却十分清醒,恍惚中睁开醉眼,发现有人偷钱,猛地站起来,将小偷吓了一跳。小偷不甘心,和阿基普抢起了钱袋。阿基普赚钱很不容易,情急之下,酒醒了一半,力气大增,小偷见不能得手,只好逃走了。阿基普匆匆赶回家中,数钱时才发现,钱袋撕开了个小洞,漏掉了一些铜钱,幸而损失不大。他突然想起早晨出门时,遇到了乌鸦,不觉自言自语,真不敢相信,乌鸦真能给人带来厄运。

阿基德与阿基普是同村的邻居,认为阿基普善于做生意,要求与阿基普合作。阿基普认为这没什么不好,就同意了。两人结伴上路,又遇见一只乌鸦,它身上滴着血,哀叫着从他们头上飞过。

阿基普吓了一大跳,他急忙劝阿基德:“乌鸦滴血,大事不好,我们还是回去吧!”

阿基德哈哈大笑:“那只乌鸦真能测人的命运的话,那为什么它受伤流血都预测不到呢?”

伊索寓言故事

有一些没主的蜂蜡被发现,黄蜂想认领走,但蜜蜂不答应。细腰蜂受理了这个案子,它也难辨其中的真假。证人说,它曾在看到了一些昆虫,深褐色,身子稍比较长,样子像蜜蜂,它们扇动着翅膀,围绕在蜂蜡周围。但这些证词并不能证明什么,因为其特征也适用于黄蜂。

这个案子调查了半年,没有任何结果。最后,一只聪明的蜜蜂提出了个好建议,它说:“案子进行了半年,却丝毫没有任何进展,蜂蜡再不处置将会变质。我想让黄蜂和我们一起去采蜜,看看谁能用这么好的甜浆造出如此漂亮的房。”

黄蜂拒绝了这个合理的要求,因为凭借它掌握的本领,是不可能办到的。经过简单的推理,细腰蜂把蜂蜡判给了蜜蜂。

人们往往将一件简单的`事情看得特别复杂。如果你勤于思考的话,你会发现,一件看似复杂的事情其实很容易解决。

伊索寓言故事

一只小乌鸦,非常羡慕当了算命先生的乌鸦。

那只乌鸦能预知凶吉,占尽了人们的宠爱。

看到这一切,小乌鸦在自言自语。“我要是也能像那只乌鸦那样能占卜人的命运,该多好。”

可百般羡慕,小乌鸦也无法拥有那只乌鸦的才能。

于是它决定先靠瞎编胡诌来占上一卜。

正好它看到从山路上下来的路人们。

小乌鸦扑啦啦飞到树枝上坐着。

它望着树下,犹豫了一会儿,鼓起勇气说道。

“咯咯,咯咯!各位,我来为大家的前路占上一卜。”

路人们抬起头,觉得很不可思议,嘲笑小乌鸦:“哎咦,吓了一跳。呵,你这只小乌鸦占什么卜,笑死人了。”

可是小乌鸦缠着要为路人们占卜,直到路人们受不了了,拿起石头砸它。

这荒唐的算命先生,挨了一顿石头后,只好回自己的巢。

伊索寓言故事

宙斯想要为鸟类立一个王,指定一个日期,要求众鸟全都按时出席,以便选他们之中最美丽的为王。众鸟都跑到河里去梳洗打扮。寒鸦知道自己没一处漂亮,便来到河边,捡起众鸟脱落下的羽毛,小心翼翼地全插在自己身上,再用胶粘住。指定的日期到了,所有的鸟都一齐来到宙斯面前。宙斯一眼就看见花花绿绿的寒鸦,在众鸟之中显得格外漂亮,准备立他为王。众鸟十分气愤,纷纷从寒鸦身上拔下本属于自己的羽毛。于是,寒鸦身上美丽的.羽毛一下全没了,又变成了一只丑陋的寒鸦了。

很久以前,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北风呼呼地刮着,大雪纷纷地下着。

一天,有个赶集完的农夫迎着寒风往家里赶路,这时,他看到在路边有一团黑呼呼的东西。

他大着胆子走到跟前一瞧,原来呀,这是一条冻僵的蛇,它的呼吸很微弱,眼看就要死了。

一条快要死了的蛇是不会咬人的,农夫这下放心了。于是,他把蛇捡起来,打算扔到院子外面去。

突然,那条蛇用微弱的声音说:“别把我扔出去,救救我,救救我。”

农夫把蛇捏在手里对它说:“救你?把你救活了不是又要去咬人吗?”

蛇有气无力地说:“我连大声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还会咬人吗?”

农夫一想也是,他看着蛇奄奄一息的样子,很不忍心,就解开衣扣,把它放进怀里,带回了家。

农夫家里有个暖烘烘的火炉,他就把蛇轻轻地放在火炉边,慢慢地温暖着它。

一会儿功夫,蛇就醒了过来,蛇动了一下,抬起头来看看四周。忽然蛇张开大嘴,吐着细长的舌头,冲农夫的大腿上狠狠地咬了一口。

农夫气坏了,指着它喊:“你这条忘恩负义的毒蛇,我好心救了你,你怎么能恩将仇报呢?”

蛇大笑了起来,得意地说:“哈哈,我是蛇,我犯不着因为这个就改变我的本性。”

听了这话,农夫总算明白了,临死之前,农夫非常后悔救了一条毒蛇,却还了自己的性命。

寓意:这则故事出自《伊索寓言》。这个故事是告诉我们要分清善恶,对那些本性难以的人,我们不能存有同情心,否则反而会害了自己。

伊索寓言故事

有一只神龟被一个打鱼人捉住了,于是神龟托梦给宋国国王宋元君。

这天夜间,宋元君睡梦中只见一个人披头散发、探头探脑地在侧门窥视,并对宋元君说:“我住在一个名叫宰路的深潭里。我替清江水神出使到河伯那里去,路上,被一名叫余且的渔人捉住了。”

宋元君早上醒来,想起夜间的梦,觉得奇怪,于是叫人占卜这个梦。占卜的人说:“这是一只神龟给大王托的梦。”宋元君问左右的人说:“有没有一个叫余且的渔人?”左右回答说:“有一个渔人就叫余且。”于是,宋元君命令手下人传余且来朝见。

第二天,余且来见宋元君。元君问他说:“你打鱼捉到了什么东西?”余且回答说:“我用鱼网捕到了一只大白龟,龟的背围足有五尺长哩。”宋元君命令余且将白龟献上。余且赶忙回家将捉到的白龟献给了宋元君。

宋元君得到这只神龟后,几次想杀掉它,又几次想把它养起来,心中总是犹豫不决,最后只好请占卜的人来做决断。占卜的结果是:“杀掉这只龟,拿它做占卜用,这是吉利的。”于是,宋元君命人将白龟杀死,剖空它的肠肚,用龟壳进行占卜,总共卜了72次,竟然次次都灵验。

后来,孔子对这件事深有感慨地说:“这只神龟有本事托梦给宋元君,却没有本事逃脱余且的网;它的智慧能达到72次占卜没有一次不灵验的境地,却不能避免自己被开肠剖肚的灾祸。这样看来,聪明也有受局限的地方,智慧也有照应不到的事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哪怕再高,也比不上大家的智慧。因此,只有万众一心,群策群力,才能把事情做得比较周全。

伊索寓言故事

在一个炎热的夏日,一只狐狸走过一个果园,它停在了一大串熟透而多汁的葡萄前。它从早上到现在一点儿东西也没吃呢!狐狸想:我正口渴呢。于是他后退了几步,向前一冲,跳起来,却无法够到葡萄。狐狸后退了几步继续试着够葡萄。一次,两次,三次,但是都没有得到葡萄。狐狸试了又试,都没有成功,最后,它决定放弃,它昂起头,边走边说:“我敢肯定它是酸的。”正要摘葡萄的孔雀说:“既然是酸的那就不吃了。”孔雀又告诉了准备摘葡萄的长颈鹿,长颈鹿没有摘,长颈鹿告诉了树上的猴子,猴子说:“我才不信呢,我种的葡萄我不知道吗?肯定是甜的。”猴子说着便摘了一串吃了起来,吃的非常香甜。

么用,宝玉是很贵,但对我来说一点也没用,与其给我所有财宝,不如给我一粒麦子呢!”大家听了,都说公鸡说的有道理。

寓意:这是一个伊索寓言里的'故事,旨在说明一个关于心理态度的道理,自己需要的东西才是真正珍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