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方案>人教版高二语文名师教案设计(精选21篇)

人教版高二语文名师教案设计(精选21篇)

作者:翰墨

高二教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有力工具,它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高二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高二语文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了解本文具有的浓郁的时代气息;。

2.分析哈姆莱特的性格特征;。

3.分析本文的艺术特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哈姆莱特的性格特征;如何看待他的“忧郁”和“犹豫”

三.教学时数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作者及作品简介。

(二)学生自读课文,提出问题,互相交流。

(三)师生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1.、分析哈姆莱特这个人物形象,怎样看待哈姆莱特的忧郁和延宕?

哈姆莱特是古代丹麦的一个王子,他是一个人文主义形象。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形象。一方面他接受了人文主义的影响,心中充满了美好的理想,希望生活中的一切如理想一样完美。而现实生活的一系列意外打破了他的理想。于是他要为父报仇,可是他内心又是矛盾,因为他想的不光只是为父报仇,而是扭转整个乾坤。在这样艰巨的任务面前,他想要行动也行动不起来,加上他性格过于内向、审慎及单枪匹马的处境,使他感到犹豫。因此最后只能是与敌人同归于尽。

2、分析《哈姆莱特》这篇的艺术特点。

1、莎士比亚善于在内外两重的.矛盾冲突中,在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中,展示人物性格,塑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

2、为了更好地塑哈姆莱特的形象,剧本充分发挥了独白和旁白的作用。

城南旧事(节选)。

一、教学要求。

1.了解本文以心理情绪为内容主体,以画面与声音造型为表现形式的“散文化影片”的风格特点。

2.领略本文以舒缓的节奏,象征、含蓄、对比、重复等艺术手法创造出的一种近乎中国水墨画般的宁静、淡泊、简约的意境。

3.品味课文流畅、朴素、简约的个性话的语言。

二、教学设想:

1.阅读时要注意剧本所反映的时代特征,设身处地地体会人物的内心感情。

2.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电影根据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同名小说改编。

(二)词语解释。

(三)林海音介绍。

(四)关于小说《城南旧事》。

第二课时。

(一)简析课文:

影片主要讲述了三个故事:“疯女人”秀贞的故事,宋妈的故事,“小偷”的故事。课文节选的是第二个故事。

宋妈的故事,围绕着宋妈爱护人家的孩子却无法照顾自己的孩子这个矛盾展开。可以分成两个层次理解。

第一层次(从“林家庭院里’倒“看看英子妈又看看英子”):写宋妈思子之苦。

第二层次(从“院子里的树”到“说着向门道走去”):写宋妈丧子之哀。

(二)讲析课文。

(三)课堂练习:

课后练习。

1.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人物对话中蕴含的潜台词。

2.引导学生全面地欣赏电影,不要只是单一地欣赏情节。

高二语文教案设计

1、学习、欣赏作者以语言文字不珍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手法。

2、体会作者对琵琶女身世的无限同情和共鸣。

教学重点。

学习用文字表现音乐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感受“声中之情”。

教学步骤。

一、导入听“曲”(播放音乐)。

听一段琶琶曲《十面埋伏》对琶琶声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二、赏“声”

1、学生谈听后之感。

2、白居易在听到一曲琵琶后是如何写下他的感受的?(直接进入第二段的琵琶声部分)。

3、诗人是如何用文字来描述音乐形象的?(师生同分析)。

三、品“情”

提问设计:音乐是主人公内心情感的流露,那我们一起去体会琵琶女的琵琶声中的“情”。

1、勾划出文中能体现“声中之情”的诗句。

明确: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主中无限事;别有幽愁暗恨生。

2、如何理解“无限事”、“平生不得志”、“幽愁恨生”?(过渡到琵琶女的身世)。

3、根据课文,学生先朗读,后讨论,理解“声中之情”。

明确:琵琶女是一卖艺之女,年轻时因美貌和超群的音乐才华受众人瞩目。然年长色衰,才华无人赏识,下嫁商妇,独守空船,故“平生不得志”、“恨生”是一种“怀才不遇”的“惆怅”,“幽愁”是一种落漠和孤独。

四、识“知音”

设计提问:我们通过了解琵琶女的身世,才听出了她的曲中之情,可是诗人却在知她遭遇之前就已听出了她的曲中之情,为什么?(过渡到诗人的处境)。

1、学生讨论。

2、明确:白居易是贬官,政治抱负不得施展,与琵琶女有相同的“不得志”。

贬谪将辞行“醉不成欢惨将别”心情与琵琶女一样“幽愁”。

总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高二语文《渔夫》教案设计

生:学习。

师:对。由此看来,第二层用什么方法阐述学习的重要性。

生:比喻。

师:用哪几个比喻。

生: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

(板书: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善假于物)。

生:这段主要论述学习态度。分三层:第一层,从“积土成山”到“金石可镂”,阐述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第三层,从“蚓无爪牙之利”到本段末,阐述学习要专心。

(板书:学习态度—积累、恒心、专心)。

师:很好。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论述问题的。

生:比喻。

师:每一层的两个比喻句是什么关系。

生:知识如血液一样宝贵。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就会枯竭。

师:比喻贴切吗(学生答:“贴切。”)。

生:空虚的头脑若以知识来充实,犹如雨水浇灌着干旱的'土地,使它能恢复生气。

师:很好。

生:知识是生活的明灯,没有知识的生活,犹如在黑暗中的远征。

师:好。

生:没有知识的头脑,像不长谷物的荒地。

师:他从反面设喻,也很好。

生:没有知识的人,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东摇西晃,虚度年华。

师:请同学们推敲一下是否贴切。

生:不贴切。“断线的风筝,东摇西晃”主要是说无明确的飞行方向,与“没有知识”无相似之处。

师:若将本体改动一下,就是一个很好的比喻句,请你改一下。

生:将“知识”改为“志向”。

师:对。改为“志向”“目标”“理想”等,就是个很生动贴切的比喻。好的比喻必须符合合理、生动、新颖的要求。

师:再请同学们运用对比设喻的方法,阐述学习要勤奋或谦虚。

(学生写,6分钟)。

师:请同学们先分成几个小组交流一下,写得好的向全班同学推荐一下。

师:哪些同学写得不错,请组长推荐一下。

生:谦虚的人像翱翔高空的雄鹰,知道天高地阔、学海无涯,因而刻苦好学,永不自满;骄傲的人就像井底之蛙,以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因而浅尝辄止、夜郎自大。

师:好。这是以对比设喻阐述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生:勤奋的人,像一颗明珠,无时不刻不放出光芒;而懒惰的人,像生了锈的铁,毫无用处。

师:不错。这是以对比设喻阐述要有勤奋的学习态度。

作业:

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议论文,论述人要有崇高的理想。适当运用比喻论证法。

高二语文的《师说》教案设计

二、词。

(一)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2、小学而大遗。

3、今之众人。

4、师不必贤于弟子。

(二)、一词多义。

(1)师。

1、古之学者必有师。

2、吾师道也。

3、吾从而师之。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2)传。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3)其。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2、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4、其皆出于此乎。

5、其可怪也欤。

6、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7、其出人也远矣。

8、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乎。

(4)于。

1、其皆出于此乎。

2、师不必贤于弟子。

3、学于余。

4、于其身也。

5、不拘于时。

(5)之。

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2、择师而教之。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4、句读之不知。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6、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7、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8、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三)词类活用。

1、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2、而耻学于师。

3、小学而大遗。

4、位卑则足羞。

5、吾从而师之。

6、吾师道也。

三、句。

(一)文言句式。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1、不拘于时,学于余。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师不必贤于弟子。

2.生乎吾前;生乎吾后。

(二)语句翻译:

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4.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高二语文《渔夫》教案设计

1.本单元专题是“中外古典名著”,我们已经学了哪些内容?(师生共同回顾,包括课外阅读的内容,目的是引导课内外结合,课内学方法,课外大量阅读实践。)。

2.今天学一篇诗歌体裁的外国名著。关于普希金,大家了解些什么?

3.(板书课题)本课是一首童话诗,又是外国文学作品,在表现形式和语言习惯上与已往学过的诗歌有较大的差异。如有小节间隔,有诗句上的重叠表现,有括号内的注解说明等。

高二语文《渔夫》教案设计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三)主题探究。

那么小说通过这样一个故事,要反映一个怎样的主题呢?

《炼金术士》的作者保罗q戈埃罗曾经说过“每一次寻梦都以创始者的运气开始,又总以对征服者的考验结束。”“当你全心全意梦想着什么的时候,整个宇宙都会协同起来,助你实现自己的心愿。”“实现自己的天命是人们唯一的义务。”

1、探究一:什么是“天命”?哪些力量帮圣地亚哥实现梦想?

明确:“天命”就是一个总梦想去实现的事情。

明确:吉普赛老妇人要求得到圣地亚哥找到的财宝的十分之一;。

特点:陡转,出人意料。

表达效果:与中间的步步铺垫不同,小说的结尾显得出人意料。好象《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已经历尽众多劫难取得真经,佛祖却算得他们还欠一难,怕这经取得容易了,又将他们降下云端,再经考验。上帝也一样没有让圣地亚哥在金字塔下直接挖到宝藏,非但如此,圣地亚哥还被一群难民暴打并洗劫一空,但他却从一个不肯相信自己天命的难民口中知道了财宝的真正埋藏地。富有意味的是,原来圣地亚哥长途跋涉、九死一生寻找的财富就在他自己的国家西班牙。但如果他没有向着梦想出发过,他的一生就注定了只能是那个普通的牧羊人。小说运用结局的陡转,为主题添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笔闪光点,让小说的这里意味更加浓厚。

4、探究四:结合文章内容,联想自己的生活实际(可结合自身的弱点)在下面空格处填上一句话使其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并陈述理由:

1、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的.手段来形成小说的主题的?

明确:象征手法的运用--主题的寓言性。

(象征――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间接地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它要求象征之物和被象征之物有某种相似的特点,能使人引起由此及彼的联想。象征往往是对比喻等多种修辞格的综合运用,它可以贯穿全篇,也可以只用于某些章节。)。

2、小说中都有哪些象征呢?

(寓言――一种文学样式,通过具体的故事来表达了抽象的哲理,往往含有讽喻或劝诫之意。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一般具有象征的意义,其深层含义需要读者自己思考体会。)。

(五)课堂总结。

这是一篇侧重通过事件来表现主题的小说。主人公牧羊少年圣地亚哥在寻梦的过程中成长。它启示人们,梦想是一切幸福的基础,而实现梦想的过程是一个万分艰难的过程,会经受种种考验,需要勇气、热情、执著、智慧。

(六)哪些语言蕴含深刻哲理,你需要理解上的帮助,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

语言难点示例:

(1)“如果每天都变得一模一样,那是因为人们不再能感受到美好的东西,但只要太阳穿越天空,人们的生活中就总会出现美好的东西。”

(2)“我们只是担心失去我们已经拥有的东西,无论是我们的生命还是我们的土地。但是,当我们领悟到我们生命的进程和世界历史的进程都是由同一只手所写时,这种担心就会消失。”

(3)“一个人越是接近梦想,天命就越加变成他生存的理由。”

(4)“幸福的秘密在于欣赏世界上所有的奇观异景,同时永远不要忘记汤勺里的两滴油。”

(5)“因为地球上有一个真理,当你真心梦想着什么的时候,你最终一定会成功。”

(6)“要注意那个让你流泪的地方,那是我的所在之处,也是你的财宝的所在之处。”

(7)“爱将永远不会让一个人逃离自己的天命。”

(8)“任何一个人都能在自家的后院里建一座金字塔。”

(七)拓展题:

2、对于年轻人来说,未来是一个仙境。――塞拉。

4、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车尔尼雪夫斯基。

补充资料:作者简介。

(1)“这是一部激发灵感的奇妙作品,令人心旷神怡。这个寓言故事包含精神追求和人生之谜,是令人激赏的敏锐与灵魂深层力量的美妙结合”。

(2)“这是一部最温柔最优雅的故事,是书籍中最难的的珍宝。那些在生命的旅程中真诚地追寻自己使命的人,一定会被此书拨动心灵深处的心弦。”

高二语文的《师说》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破”“立”结合、正反对比的写法。

2、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并用自己的话加以表述。

3、了解课文尊师重道的深刻内涵,感悟作者抨击时弊、坚持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破”“立”结合、正反对比的写法。

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及论证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河北昌黎县,所以后人称他为“韩昌黎”。他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他先后做过四门博士、国子博士、国子祭酒,直接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凡经他教授、指点过的学生,皆自称韩门弟子,足见韩愈是唐代一位很有影响的教育家。他还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魏晋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三、解题。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这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四、教师范读课文。

五、学生初读课文:

1、初步了解各段基本内容;。

2、划出文中能表明中心论点的句子。

六、学生读出文中能表明中心论点的句子,试用自己的话概括中心论点。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这两句是论述教师的作用,说明从师学习的必要,这是构成中心论点的一项重要内容。

2、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无论地位高低,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这一句论述了择师的态度与标准,意思是说,从师是为了学道,应不论其地位高低和年纪大小。这是构成中心论点的另一项重要内容。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人应该从师学习,从师是为了学道,应不论其地位高低和年纪大小。

七、找出与课文中心论点有密切关系的句子,并解释说明。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难,也难啊!

这一句是从反面证明中心论点:人应该从师学习。

2、圣人无常师。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

这一句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世上学问门类众多,人总是各有长短,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的人学习,体现了以有道者为师的观点,从正面证明中心论点。

3、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贤能,懂得的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各有专门研究,如此罢了。

这一句是进一步澄清从师学习的目的,阐明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扫除了从师学习的思想障碍。这是对中心论点的深入阐述。

八、研读第1段。

1、学生诵读,之后点评。

这一段作者运用排比句和反问句,并且一口气连用了八个“吾”字,语势流畅,跌宕有力。朗读时力求把文章的语势读出来。

2、引导学生疏通文句。

重点理解:

(1)本段中的古今异义词语:

古:求学的人。

学者。

今: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

古:用来……的凭借。

所以。

今:因果关系连词。

古:跟从……并且。

从而。

今:连词,表示结果或目的。即因此、就。

(2)本段中的词语活用现象:

吾师道也师,名词用作动词即“学习”

吾从而师者师,名词用作意动词即“以……为师”

3、引导学生分析层意:

教师的作用和任务——传道、受业、解惑(前两句)。

从师学习的必要性——解惑、师道(中间三句)。

择师的标准——“道”在即师在(最后一句)。

这一段从正面阐明从师之道,统领全文。(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即下文所说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

在韩愈看来,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传道”,他“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主要目的就是要“传道”,恢复儒家的“道统”,因而提出“师道”的口号。这个意图是贯穿全文的。“受业”是教师的起码工作,即下文说的“授之书而习其句读”,人尽皆知。开头全面概括教师的任务时不可不说,但不是论述的对象。

第二课时。

一、学生诵读第2段,并思考下列问题:

1、本段的中心句是什么?

2、本段主要是从哪一角度来进行论述?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二、研读第2段。

1、本段的中心句是什么?说说这一段与第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中心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分论点)。

这段以第一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2、这段文字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又是怎样展开论证的?

这段文字通过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今之众人古之圣人圣益圣,愚益愚疑问语气。

为子择师自身耻师小学而大遗肯定语气。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今其智乃反不能及讽刺语气。

3、韩愈批评“耻学于师”的风气,涉及的面似乎很广——开头是“今之众人”,接着是做父亲的人,最后又是“士大夫之族”,他的主要批评对象究意是谁?请说明理由。

主要的批判对象是士大夫之族。理由有二:第一,从行文的语气看,本段结尾对士大夫之族不仅表露了作者的不满情绪,而且显示出一种鄙夷和蔑视的态度。说他们瞧不起劳动群众,却不如劳动群众聪明,不懂得从师的道理。第二,“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正是这类人的特殊心态,也是门第观念很深的反映,而门第观念跟以“道”为师的正确主张恰恰是格格不入的。

4、词句辨析。

师道者不传也久矣(风尚)。

吾师道也(道理)。

师道之不复(风尚)。

惑而不从师(老师)。

吾师道也(学习)。

师道之不复(从师)。

不耻相师(学习)。

5、古今异义词辨析。

古:一般的人。

众人。

今:许多人。

古:小的方面要学习。

小学。

今:初等教育的学校。

6、重点句子解释。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宾语前置句,之,提宾的标志)。

三、学生诵读本段,要注意读出几种不同的语气。

第三课时。

二、研读第3段。

1、提示如下:

中心句:圣人无常师。(分论点)。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聃的事例,并引用孔子的名言,进而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对第一段提出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的深化,也是对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进一步批判。

2、讨论:有人说,这一段的结论阐明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你对此是怎样认识的?

这一段以孔子从师的言行,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崭新观点,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说明师生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这就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界限取消了,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这种闪光的思想,被后世许多教育家引申发挥,对教育理论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三、研读第4段:

1、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进一步倡导了从师学习的态度。

2、这一段与前面两段有什么关系?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总结全文。这段话中“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二语是点睛之笔,表示作者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赞成以道为师的好风尚,分别照应了前文的第二、三段。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

四、学生诵读第3、4段。

六朝以来,文坛上盛行骈文(以四字、六字为句,上下句相对,又叫“骈四俪六”),这种文体不重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导致文学创作中艳丽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为此,韩愈提倡恢复古文的传统,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逐渐形成了风气。所以后来就有了“古文运动”这个名称。

文中赞颂李蟠“好古文”就是明确表示对古文的推崇,说明韩愈“抗颜而为师”,是以恢复古文的优良传统自居的,通过培养“后学”,扩大古文的影响。

《仁者爱人》教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理清小说脉络,体会小说所表现的乐观精神。

2、体会平时但又隐含幽默的语言。

3、认识与理解本小说层层推进的结构。

【教学重点】。

小说故事情节的概括及轻松幽默的艺术笔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和作者简介。

同学们已经预习过小说了,你们觉得这篇小说的主题属于哪个母题下面的?

明确:战争与和平。

这是一篇写战争的小说,但是我们从小说里却感觉不到硝烟的味道,反倒觉得轻松幽默有趣,这正是这篇小说的作者独有的特色,他的小说几乎都富有寓言式童话般的色彩。曹文轩说“卡尔维诺是天堂里的作家”,还有人说他是“一位一只脚跨进幻想世界,另一只脚留在客观现实之中”的作家。

卡尔维诺,意大利人,当代作家。在四十年的创作实践中,力求以最贴切的方法和形式表现当今的社会和现代人的精神,以及他对人生的感悟和信念。在他绚烂多变的小说后面是一片温暖而明亮的阳光,幻想、宇宙、无限、时间、欢笑或者悲怆就在这片阳光中静静地蔓延。

卡尔维诺是一位有着富于幻想,具有童话气质的作家,同时又是一位有着宇宙和科学的背景,耽于哲思和无限探索的作家。

处女作:《通向蜘蛛巢的小路》(又译《蛛巢小径》)。

代表作:小说《命运交织的城堡》《寒冬夜行人》《我们的先人(三部曲)》(包括《分为两半的子爵》、《树上的男爵》、《不存在的骑士》)《宇宙谐趣》《看不见的城市》《寒冬夜行人》。

20世纪小说经典理论著作:《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又译《美国讲稿》)。

编著童话集《意大利童话》。

二、初步感知课文。

1、读完全文,你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

学生可能说的答案:鬼子最后和野猫同归于尽,大快人心;朱阿每次举枪射击却屡次不成功,他的枪法太拙劣了;朱阿和鬼子都太傻了等等。

2、朱阿的确很滑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小说中对他的外貌描写。

生齐读,然后说说对朱阿的印象。

明确:朱阿是个矮胖子,还戴圆锥形毡帽,身着大圆点衬衣,用一条带圆点的红围巾系住了打满蓝色补丁的裤子,毫无审美观念,像个小丑。

学生可能说的答案:讽刺战争,尤其是侵略性战争;表现人们已经习惯了战争,人们对战争麻木了(师:朱阿为何回村去?为“花大姐”,可见人们并不麻木);表现人们战胜法西斯的乐观精神;森林中的牲畜就好比人,牲畜们一个接一个出场,把鬼子弄得晕头转向,使鬼子误把野猫当家猫,最后和野猫一同滚下了山崖,表现了齐心协力战胜敌人的主题。

三、具体赏析课文。

明确:林子内外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林子就像诺亚方舟,林子内宁静安详,生机勃勃,没有血腥,没有恐惧,是战争的避难所。

2、作者选牲畜林这个地点有什么用意?

明确:一是和林子外的村子被扫荡后的狼藉形成对比,二是多岔路多荆棘迷宫般的森林为朱阿和鬼子的较量(情节的展开)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

3、鬼子抢走了朱阿在世上唯一的财产,朱阿像抢回来。但是每次当朱阿举枪射击时,就会被阻止,朱阿一共举了几次枪?找出来齐读并分析朱阿举枪时的表现和人们的反应。

明确:第一次:“他使劲瞄准,但颤抖的双手使枪口不停地在空中转动”,用较多笔墨直接描写。第二次:“朱阿手中的枪跳起了塔兰泰拉舞”;这是借喻,孩子说你把我们的猪打死了,我们就什么都没有了,侧面反映战争的残酷。第三次:“朱阿连扳机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了”,这是夸张。第四次:姑娘的话和朱阿眼中像烤肉的铁叉一样的猎枪暗示了乐观精神对战争阴霾的反抗。第五次:小姑娘宁愿失去财产,也不忍心看到兔子丧命,可见她淳朴善良,热爱生命。第六次:朱阿终于射击成功,可惜没打到鬼子,反倒把可怜的吉鲁米娜的老母鸡给打死了。

明确:在情节上称为“摇摆”,在结构上称为“延迟”。“延迟”时层层推进结构中的一种手法,就是指在小说的进程过程中,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进展设置障碍。(详见书本78页)比如去寻宝或者救人的英雄,前面几个(或者几次)总是不成功,这在文学心理学中,是很有意思的话题。一次成功,会使作品显得过于简单容易。

5、“延迟”法的使用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明确:延迟法的反复使用,使得各种牲畜(只有最后的野猫不是家畜)接连出场,成为故事的真正主角。牲畜们可不管你是德国兵还是什么,它们只管在林子中间跑啊、跳啊,仿佛这是一场盛大的狂欢节。正是这种欢乐的景象所蕴涵的精神,把严酷的战争这一“历史真实”融化到自然和谐的“文学真实”中来。其次,战争的严酷性也仍然从中显露出来。朱阿一想到他在世上惟一的财产花大姐要被带走,便不寒而栗,同样,那头粉红色的小猪是那两个小孩的惟一财产,那只“光秃秃没剩几根毛的母鸡”也是老太婆吉鲁米娜的惟一财产,本来就已十分穷困,一旦失去这点财产,生活将更加悲惨。第三,这样的“延迟”使得原本紧张激烈的情节节奏舒缓下来,牲畜林里的各种动物可以自由地登台表演,战争的阴影被更有生命力的和谐自然挤到一边。

明确:因为这次射击时朱阿是躲在他自己临时堆砌的掩体后面。“现在他可以毫无顾忌地开枪了,就算把那没毛的母鸡打死,也没什么关系。”这句话暴露出朱阿更深层的.心理活动前面不开枪,不仅是因为怕误伤那些牲畜,而且也是怕没有打中德国兵,反被对方开枪还击。

7、朱阿终于开了枪,结果是什么都打到了,就是没打中鬼子。请你结合小说前面的情节,说说这个结局的合理性。

明确:朱阿的射击本领,前文有充分的渲染:他“从来瞄不准”,“他会把铁砂粒打到同伴的屁股上”。当他试图瞄准鬼子使眼前却总是出现晃动的牛屁股。而此后那些牲畜主人不断给他施加压力,使他的猎枪晃动得更厉害,“连扳机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了”。这样的枪法和心态,决定了他不可能射中目标。

8、小说最后的结局--鬼子与野猫在打斗中坠下石崖,完全出乎人们的预料,并且意味深长。请你品味其中的意味,从鬼子的性格和其他情节分析这个结局的合理性。

明确:鬼子的贪婪、愚蠢,造成他在森林里迷路,而在转悠时看到的奇特景象,让他产生“诺亚方舟”的幻觉。所以,当他最后面对凶恶的野猫时,也“已毫不奇怪了”;朱阿胡乱开枪给他造成了惊吓,使他产生要主动上前抱住那只“家猫”欲“聊以自慰”的念头,最终他把增加送下了石崖。可见,最终的偶然其实时事出有因的,是情节发展的必然。

总结:小说的结局是皆大欢喜的,连“可怜的吉鲁米娜”也获得了补偿。纵观全文,只有这个“游击队员”和小说开头的“扫荡”两个词透露出抵抗的色彩,其余的,好像是那么自然而然。“牲畜林”这个充满自然和谐的地方,似乎拥有自净能力,经过一番小风浪,它就又回到生活本来的轨道中去。它也正是以它这种民间故事般的神奇,成为这篇小说结构和主题上双重的要点。小说借“牲畜林”这个意象表现了人们战胜法西斯的乐观精神和让邪恶与邪恶同归于尽,善良的人连手都不要弄脏的理想。

四、作业。

1、阅读话题:结构。

2、阅读《半张纸》。

高二语文教师个人教学设计

本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闭关主义”与“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并探讨“送去主义”在当今的意义。

2、认识“拿来主义”的实质与内涵,并探讨“拿来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新认识“送去主义”、“拿来主义”,并探讨这两种主义的时代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天津有位作家叫冯骥才,他出访法国时,曾有一件趣事,同学们知道吗?在一次访法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蜂拥而至,接二连三地向冯先生发问。其中一位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同学们,如果你就是冯先生,会怎样回答呢?(多方启发,让学生进入角色)。

冯先生说:“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也不会变成牛。”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了满堂喝彩。是的,冯先生的意思是说我们学习资本主义先进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继承文化遗产和我们的改革开放一样,只要我们坚持“拿来主义”的原则,就一定成功。为什么要拿来,怎样拿来,这正是我们今天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拿来主义)。

二、从“果”入手,切中要害:

1、“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创造的词语。什么叫“拿来主义”呢?

明确:课本第七段,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2、请问你怎样理解拿来主义的实质?

明确: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3、请问“拿来主义”是针对什么提出来的?

明确:闭关主义、送去主义。

三、由“果”入“因”,引入对闭关主义的探讨:

1、什么是“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2、作者依次摆了哪些事情来说明“送去主义”?鲁迅对送去主义的态度怎样?

3、一味奉行“送去主义”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

郑和七下西洋之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新航路开辟以来,西欧的船队欣欣向荣地穿梭在浩瀚的大洋中。中国渐趋封闭,似江河日下;西欧蒸蒸日上,如日方生。这似乎是一首奇异的悲歌;一曲凄凉的悲调;一篇低婉的篇章。我们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让历史照亮我们的行程吧。

鲁迅对送去主义的态度怎样:通过“捧”字、“不知后事如何”等用讽刺的手法表明作者对送去主义的否决、批判和摈弃。

(1)孔子的学说传到西方,是从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把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一书译成拉丁文带到欧洲开始的。而今,孔子学说已走向了五大洲,各国孔子学院的建立,正是孔子“四海之内皆兄弟”“和而不同”以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思想的现实实践,同时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儒家学说的精髓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国第一家电视孔子学院——黄河电视台电视孔子学院,按照语言学习规律,通过生动丰富的电视语言,寓教于乐,使观众轻松学汉语。目前全世界已有268所孔子学院和71个孔子课堂。

(2)中国的武术走向世界,经国际奥委会批准,在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馆举办“北京2008武术比赛”。

(3)让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位人生、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升华,这就是中国饮茶的境界——茶道。

(4)中国的象棋、旅游商品、国宝级动物熊猫(《功夫熊猫》)走向世界。

(5)中国的海军走向了世界,护航索马里。

5、有没有必要送出去?

有,促进文化的交流,向全世界宣扬中国文化和思想。中国的商品走向了世界,外国人离开了中国的产品就活不下去了,比如我们经常会看到的“madeinchina”,它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富有、强大,也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经济的发展和“仁爱”的思想。当然,我们送出去的目的更多是为了拿来,拿来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促进我国的发展。

6、与鲁迅笔下的送去主义相比呢?

鲁迅所处的时代,国家积贫极弱,一味“送去”只能是亡国灭种,祸延子孙。课文中“磕头贺喜”嘲笑了反派对帝国主义奴颜婢膝的丑态。“残羹冷炙”则生动描绘了做了亡国奴的人受到的必然待遇。当我们的财富被掠夺殆尽的时候,只能仰人鼻息,靠列强的所谓“援助”过活了。

四、探究拿来主义:

鲁迅定义的拿来主义是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运用脑髓”,要开动脑筋,分析利弊,进行取舍;“放出眼光”,目光不仅要敏锐,而且要远大;“自己来拿”,则是要根据自己的需要,从实际出发加以选择。

教师明确:传统文化:

(1)传统的节日。

(2)前些日子看了许石林的博客,不要以文化的名义脱别人的裤子------神农溪__拉纤。

神农溪是一片绿色的世界,水是浓绿的,山是翠绿的,这里已成为新三峡中一个峡谷幽深、绿树丛荫、水清倒影、风景如画的旅游胜地。

客需求的名义脱纤夫们的裤子,说游客是上帝、是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财源的财神。这样的传统文化我们不拿也罢。

颤颤巍巍地到处晃荡,行吗?

(6)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继承的方面:

比如武术、传统乐器(古筝、唢呐、二胡、安塞腰鼓)、书法、诗词(《在水一方》、《月亮代表我的心》(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我爱你有几分,我的情不移,我的爱不变,月亮代表我的心。以月喻心,是佛家常用的比喻,在禅宗理论中,月更是常常用心作为“证心”的事物),《青花瓷》。

比如今天我们提倡的重读经典,因为传统的文化正慢慢被人所淡忘,这正是百家讲坛在今天如此火暴,于丹被称为学术超女的原因。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批判地继承,古为今用。

外来文化:

(1)电灯、电话、电脑、高速铁路。

(2)外国先进的技术、制度、管理经验和思想。

(3)爱滋病、毒物。

(4)外国的节日: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圣诞节、感恩节、愚人节等。

(5)哈韩风暴:韩国的时尚、服饰、电视剧等。

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或使用,或毁灭,洋为中用。

五、回归课本:

1、在同学们探讨了现实生活中如此多的事例之后,我们再来朗读课本第9自然段,体会鲁迅先生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

2、总结归纳:在今天的现实社会中,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那么,我想我们做到这一点,鲁迅的文章在今天依然有它厚重的现实意义了。

高二语文《渔夫》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流畅背诵,感知本词的景物描写方法。

2、了解柳永在词史上的地位。

3、掌握词的一些基本常识。

二教学重点:

1、柳永对慢词长调的开创意义。

2、本词景物描写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数量词运用所体现的风格。

2、景物描写中白描、铺叙手法。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五参考书目:

1、《中国文学史》(三),游国恩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2、《唐宋词名篇讲演录》,王兆鹏著,广西大学出版社。

3、《中国古代诗词精品赏读丛书:柳永》,赵长征编著,五洲传播出版社。

六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口语训练。

(一)导语:

晏殊是北宋前期的代表性词人,写了很多婉约曲致、歌咏升平的词作。14岁入朝后,历任要职,官至仁宗朝的宰相,生平喜爱文学,又喜欢荐拔人才。北宋诗人张舜民写了一本笔记叫《画墁录》。书中的第一卷里说,柳永第一次赴汴京预备参加科举时,流连于花街柳巷,没能考取功名,他写的《鹤冲天》中有一句词“忍将浮名,换了浅吟低唱”得罪了仁宗皇帝,很长时间内吏部不让他升迁。柳永就去找同是词人的当朝宰相晏殊,希望能拉他一把。但晏殊却讽刺他作“彩线慵拈伴伊坐”之类的情词,和当时的“深斥浮艳虚华之文”的仁宗皇帝一样,鄙视他的俚俗浮艳的词风,自然不肯帮他。不过这个晏殊是个非常有诚信的人,七岁能文,被誉为神童。十四岁参加科举考试时,宋真宗召见了他,让他和进士们一起在朝廷接受面试。晏殊在会试中看了题目后,向皇上奏道:“臣十天前已做过这篇文章,草稿尚在,请圣上另命一题。”皇上赞其诚实,当众赐同叔进士出身。正是他的诚实获得了皇帝的信任,也最终帮助他官场上的升迁。我的故事讲完了,下面把时间留给发言的同学。

(二)口语表达:

一、词的基本常识:

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二、作者生平及创作:

柳永(987?—1055后)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人称“柳七”,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居崇安(今福建)。祖父柳崇,以儒学名,父柳宜,曾仕南唐,为监察御史,入宋后授沂州费县令,官终工部侍郎。永少时流连于汴京,在秦楼楚馆中恣情游宴。后曾西游成都、京兆,遍历荆湖、吴越。景佑元年(1034)登进士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馀杭令、定海晓峰盐场监官、泗州判官、太常博士,终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晚年流落不偶,卒于润州(今江苏镇江)。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宋史》无传,事迹散见笔记、方志。善为诗文,“皆不传于世,独以乐章脍灸人口”。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柳永是宋代词坛上最为流行的词作家。当时有“凡有井水饮出,即能歌柳词”的说法,对后世词家、金元戏曲、明清小说都有重要影响。

柳永的词集《乐章集》流传于世,存词二百余首。这些词作大致分为三类:

在两宋词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大凡名作,往往有本事,本事包括创作过程的故事和传播过程的故事。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里记载,《望海潮》词传到金邦,金主完颜亮听到之后,欣然有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头鞭渡江之志”,激发了他要占领南宋的决心。一首词竟引发一场战争,这种传说可能不甚可靠,但至少说明这首词的传播之广,影响之大。

刚才说的是这首词传播中的故事,其实这首词在创作中,也含有柳永个人的目的。这首词的创作本事是,柳永不得志,到处飘泊流浪,寻找晋升的途径,希望有人能提拔他。柳永到杭州后,他的老朋友孙何正在当杭州太守,但孙何的门禁甚严,柳永是一介布衣,没办法见到孙何。柳永没有法子,只好写了这首词,请了当地的一位著名的歌女,吩咐她说,如果孙何在宴会上请她唱歌,她不要唱别的,就唱这首《望海潮》。后来,这位歌女在孙何的宴会上,反复地唱着首词,孙何就问这首词的作者,歌女说是你的老朋友柳三变写的,那时柳永还没有改名。孙何就请柳永吃了一顿饭,把他打发走了,后来也没有怎么提拔他。由这个故事来看,这首词是一首干谒词,目的是请求对方为自己举荐。

四、整体感知:

(1)通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和自由读对本词进行整体感知。

(2)结合课文的注释和老师的讲解了解词的大意。

(3)同学讨论,老师点拨,分阙赏析:

1、师:上阙写了什么?

明确: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明确:写杭州人民和平安静的生活景象。

明确:没有,在歌咏太平盛世、湖光胜景的作品中,此词的气格高华。

五、作业。

高二语文兰亭集序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梳理掌握本课出现的重要文言知识。

2.理解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

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兰亭集序》这篇文章。

释题:

(“兰亭集/序”,因为书下注释告诉我们,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名士孙统、谢安等人在兰亭举行修禊诗会。会后将诗作汇编为《兰亭集》,由王羲之作序。所以题目是指兰亭诗集的序言。这种为诗集而作的序,我们并不陌生,《滕王阁序》也属于这类。)。

背景知识:

大家可能对“修禊诗会”很感兴趣,那么什么是“修禊”呢?。

(所谓“禊”是一种风俗祭祀,古人在三月三日这一天,到水边嬉游,举行祭祀、沐浴等活动,以祛除疾病和不详,之后文人会有饮酒赋诗的集会。所谓“修”可理解为“举行”。“修禊”即指举行祛除不详的礼俗之事。

在兰亭的这次修禊诗会,采用了一种传统的宴饮风俗,就是“流觞曲水”。所谓“流觞曲水”是古人的一种酒宴游戏,“觞”指酒杯,字面上理解就是“流动的酒杯,曲折的水道”,给大家看老师的照片,看书下注释。形式上有点类似于“击鼓传花”,但却风雅而有趣。)。

检查预习:

古人尚且如此风雅,我们也风雅一回。今天我在这里想用“流觞曲水”的方式来检查大家的预习。我手中有一杯酒,大家的手就是水道,这杯酒就在你们手中流动,在课件上我会打出问题,能回答出问题的同学就不用把酒杯往下传了,可以饮了这杯酒,回答我的问题。我的问题不难,但也怕大家过于谦让,所以传到第四个人必须回答问题。

1、解释词语:茂林修竹列坐其次游目骋怀信可乐也趣舍万殊。

若合一契一死生齐彭殇。

2、翻译句子: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分析课文:

齐读第一节,用一个字来概括作者对这次兰亭盛会的感受。

作者不仅是乐,而且是感慨“信”可乐也。这是一场怎样的盛会,让作者“乐”在其中,。请从盛会的时间、地点、与会者、环境、气候、作者兴致等角度,说说兰亭盛会为什么能让作者深感快乐。

(时间: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生机盎然。

地点:会稽山阴——山的北面,阴凉。

人群:群贤毕至——优秀人才。

环境:山、林、竹、水——山清水秀,

气候:天朗气清——宜人。

兴致:既有天地万物的审美,又有对宇宙的思考的理趣。

所以有视听享受,又有对生命的思考,自然与人达到高度和谐统一。)。

但是快乐并不长久,当厌倦,当情随事迁之时,快乐满足自然消失,感慨也就随之产生了。

当快乐消失,作者产生了怎样的感慨,请大家读第二节后半部分,概括一下。

(人的情感变化迅速、生命短暂有限——真正的感慨)。

作者用一个字表达他对生命短暂的感受——痛,让人觉得悲痛。

(人对生命短促、世事无常的感慨,或者对死亡的`恐惧在快乐得意时产生,在中外历史上都不是偶然现象:

这样的感慨是否消极?

(正是因为人生的美,它的消亡才让人痛苦,只有热爱生命,并且乐在其中的人才会关注珍惜生命。)。

6、消极的是当时“一死生、齐彭殇”的环境,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消极,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认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即所谓“一死生”“齐彭殇”。

7、在消极环境中,作者提出“死生亦大矣”,该怎么翻译?这哪里是古人云,分明是作者自己的看法。

(翻译:死和生一样,也是人生中的大事啊。他自己也这样践行的。死和活都要有价值,他的书法“飘如游云,矫若惊龙”,潇洒而灵秀,充满生命力,正是他抗拒人生虚幻的努力。)。

(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古文观止》)。

(痛在生命短暂,痛在消极的环境)。

8、像王羲之这样看重生命价值的人,古已有之,正如作者所说“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作者应该有知音之感,为何会“临文嗟悼”呢?读第三节前半部分。

(“固”,大家本来应该知道的,却被抛弃。我们看前人,会为他们感到遗憾,后人看我们也会感到遗憾。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在这样的心境下,王羲之写下作序的原因,“后之览者,将有感于斯文”,将他个人的感受,上升到人类普遍的局限性。)。

9、第二节的感情“痛”与第三节的“悲”,两个字能否调换?

(“痛”:自身对生命短暂的悲痛。

“悲”:由己及人,对一代代人都留有遗憾的可悲,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

10、齐读配乐。

【文学网小编推荐更多相关内容】。

高二语文《祝福》教案设计

生:分总关系。

生:学习。

师:对。由此看来,第二层用什么方法阐述学习的重要性。

生:比喻。

师:用哪几个比喻。

生: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

(板书: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善假于物)。

师:第一、二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运用大量的比喻,从各个方面对中心论点加以阐释,使论点既鲜明又生动。

师:请同学们齐背第三段。

学生集体背诵。

师:本段主要论述什么问题分几层。

生:这段主要论述学习态度。分三层:第一层,从“积土成山”到“金石可镂”,阐述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第三层,从“蚓无爪牙之利”到本段末,阐述学习要专心。

(板书:学习态度—积累、恒心、专心)。

师:很好。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论述问题的。

生:比喻。

师:每一层的两个比喻句是什么关系。

生:对比关系。

师:对。本段的三层内容都用对比设喻的方法阐述。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生:使中心论点更生动、更鲜明,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师:很好。请同学们拿出纸来,按要求作练习。要求:每人写一个比喻句阐述知识的重要性,比喻要恰当。

(学生动笔写,5分钟)。

师:请同学们交流一下,哪位同学先说一说。

生:知识如血液一样宝贵。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就会枯竭。

师:比喻贴切吗(学生答:“贴切。”)。

生:空虚的头脑若以知识来充实,犹如雨水浇灌着干旱的土地,使它能恢复生气。

师:很好。

生:知识是生活的明灯,没有知识的生活,犹如在黑暗中的远征。

师:好。

生:没有知识的头脑,像不长谷物的荒地。

师:他从反面设喻,也很好。

生:没有知识的人,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东摇西晃,虚度年华。

师:请同学们推敲一下是否贴切。

生:不贴切。“断线的风筝,东摇西晃”主要是说无明确的飞行方向,与“没有知识”无相似之处。

师:若将本体改动一下,就是一个很好的比喻句,请你改一下。

生:将“知识”改为“志向”。

师:对。改为“志向”“目标”“理想”等,就是个很生动贴切的比喻。好的比喻必须符合合理、生动、新颖的要求。

师:再请同学们运用对比设喻的方法,阐述学习要勤奋或谦虚。

(学生写,6分钟)。

师:请同学们先分成几个小组交流一下,写得好的向全班同学推荐一下。

师:哪些同学写得不错,请组长推荐一下。

生:谦虚的人像翱翔高空的雄鹰,知道天高地阔、学海无涯,因而刻苦好学,永不自满;骄傲的人就像井底之蛙,以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因而浅尝辄止、夜郎自大。

师:好。这是以对比设喻阐述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生:勤奋的人,像一颗明珠,无时不刻不放出光芒;而懒惰的人,像生了锈的铁,毫无用处。

师:不错。这是以对比设喻阐述要有勤奋的学习态度。

作业:

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议论文,论述人要有崇高的理想。适当运用比喻论证法。

高二语文《祝福》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了解本诗基本内容及其寓意;。

2、感悟并品味诗人热烈奔放的感情和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

3、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1、诗的寓意。

2、诗的风格。

教学设想:

1、布置预习: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粗通本诗,并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初步感悟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风格。

2、教学方法:诵读,感悟,讨论。

3、教学时间:2教时。

4、拟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1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设想:1、由温习李白诗歌《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诗导入。

2、由背诵李白诗歌竞赛导入。

二、诵读全诗,整体感知。

1、释题:

“蜀道难”,古乐府旧题。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初年,从诗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诗人在长安时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

2、范读全诗(或师范读,或指名范读)。

要求:读出感情,读出思想,读出气势。

3、自渎并讨论全诗基本内容。

提问一:全诗三节,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讨论,交流)。

明确:第一节,道蜀道来历,状蜀道高峻——感叹蜀道的高峻难行。

第二节,写景物凄清,状山水险恶——感叹蜀道的艰险可畏。

第三节,摩剑阁之险要,想杀人之惨景——叹战祸之烈,有申戒之意。

三、研读全诗,重点感悟。

1、提问二:奠定全诗抒情基调的诗句是什么?(讨论)。

明确:“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是一个感叹句,也是贯穿全诗的主旨句。它奠定了全诗的抒情基调,含有丰富的咏叹意味。它在诗中先后出现三次: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诗人的思想、情感尽在“三叹”之中。

2、提问三:作者写《蜀道难》,有无深刻的寓意?(讨论,交流)。

明确:关于本诗寓意,历来解释纷纭,莫衷一是。

一说:剑南节度使严武加害房琯、杜甫,这首诗系为担心房、杜安危而作。

二说:为讽刺章仇兼琼而作。按:章仇兼琼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至天宝五载(746)期间任剑南节度使,是个善于媚上取宠的人,没有反叛中央朝廷的行经。因此说缺乏根据。

三说:为讽刺唐玄宗在安史之乱中幸蜀而作。此说也属臆测。

高二语文《祝福》教案设计

明确:窦娥诉说自己莫名其妙犯法受刑,冤屈之大可“动天地惊鬼神。”又因为窦娥的冲突对象隐于幕后,而天地鬼神便成了她的指斥的对象,由于内心的悲愤难以控制,便筑成了对天地的怨恨与控诉。

二、分析第二层:

明确:因为窦娥的婆婆住在前街,怕婆婆看见自己受刑而伤心,这充分显示了她的善良与淳朴的美好心灵,展示了她性格的一面。

然而,她的婆婆还是迎面赶来,情看她与婆婆的一段对白,并试做分析。

(原文略)。

三、提问:通过人物对白试分析关汉卿的语言艺术和戏剧效果。

明确:关汉卿驾驭语言的能力是惊人的,他可以根据生活本身所提供的语言来反映现实,充分为戏情的人物性格服务,窦娥对婆婆的一段对白,出自这个封建社会小媳妇的口里是那样贴切,表现得是那么自然生动。

四、阅读[快活三][鲤鱼儿]。

明确:使人们对窦娥的悲惨遭遇更加同情。她劝婆婆不要过分悲伤,再一次表明她善良美好的心灵。这样的好人蒙受冤屈而死,自然使人们对不公正的社会产生愤恨之情,戏剧的审美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五、阅读第三层:分析窦娥临刑时发出三桩誓愿,说明她所希望的是什么?

明确:第一桩誓愿是血溅白练:她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第二桩誓愿是六朋飞雪:她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苍得到反应。第三桩誓愿是亢旱三年“她不仅希望介人的冤屈得到伸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恶。

六、她的三桩誓愿与第一层对天地的指责是什么关系?是否矛盾?

明确:窦娥对天地的指斥和感受动天地,显然是矛盾的。可见,窦娥诉冤过程中对天的怀疑和依赖是始终交织在一起的。这正反映了作者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一方面,他通过窦娥指斥天地从根本上批判封建统治阶级,表达自己变革现实的愿望。另一方面,又不能从根本上提出救民于水火的办法。只能靠天动动容不定期昭雪窦娥的冤案。

七、作业设计:

如何分析理解窦娥的反抗精神?

八、板书设计:

窦娥冤。

1、窦娥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

2、三桩誓愿是什么?表现了窦娥什么样怕精神?

3、归纳主题。

4、作业设计。

高二语文《祝福》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章法、气象、基调;

2、思想教育目标:了解李白的放达;

3、能力培养目标:结合诗歌内容进行的诵读要求。

教学重点:

散文化诗句欣赏。

教学难点:

诗歌内容的鉴赏。

教学类型:

鉴赏课。

电教或实物展示手段:推荐《全唐诗》光碟和《大唐诗录》光碟,并请学生介绍自己有否类似电子产品。

教学过程与步骤:

学生读诗(至少3遍)。

鉴赏要点。

清代诗评家沈德潜曾这样评论这首诗:“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唐诗别裁》)这段话既形象而又概括,涵盖的内容很多,但主要是指章法灵活、气象宏伟而言。兹分述如下:

先说章法。

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又称反复),主旨句凡三见:开头、中间、结尾各出现一次。这并非简单的重复,因为它每出现一次都给读者带来新的启示,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这样的章法可称灵活巧妙,也就是沈德潜说的“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主旨句的每一次出现,或前或后总有一个提示内容的“副句”伴随着它,跟回旋曲的主部之后还有一个副部颇有几分相似。具体地说,诗的开头是副句在前,主旨句在后。副句“噫吁嘻!危乎高哉”写诗人仰望蜀道时发出的感叹,突出地表现了蜀道的高不可测,正是为下文写太白鸟道、天梯石栈、高标回日、扪井历参等张本。诗的中间则是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使人听此凋朱颜”颇有“谈虎色变”之叹,意在说明蜀道是“畏途”,不可轻易前往;此句有钩连前、后两层内容的作用,前一层说蜀道凄凉万状,后一层说蜀道极其险恶——这些都是旅游者心理上难以承受的。结尾也是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侧身西望长咨嗟”既形象地概括了上文说的剑阁形势之险和蜀中战祸之烈,又跟开篇“噫吁嘻!危乎高哉”一句相照应,更显得意味深长,以此结束全诗,可以使读者兴无穷之叹,将“蜀道之难”的全部内容概括无余。

主旨句的重复出现及其副句的变化,不仅在诗的结构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全诗的基调的形成影响也很大,但这一点要放到后面去讲。

再说气象。

读这首诗,如从画廊经过一般,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接连不断地出现在你的眼前,它们那阔大的意境,那逼人的气势,使你怵目惊心,叹为观止。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在诗人的`想象中,他仿佛将秦蜀之间重山叠岭千里不绝的图景一望无余。如此雄奇的地貌,真是罕有其匹啊!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16个字就将民间传说中关于五丁开山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出来,使我们仿佛听到了五丁拽蛇时的大声呼喊以及随后一声使山河改观的巨响,也仿佛看到无数勇敢的人在高山上开辟道路、架设栈道的情形,不禁要赞叹神力和人工的伟大!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这是诗人想象自己在蜀道中的所见:当仰望眼前的最高峰时,他看见六条龙拉着的太阳车被挡住,不得不绕道而行;再俯视下面,只见波涛汹涌的急流为大山所阻而激起无数的漩涡——这幅画又是多么神奇而美妙!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这是诗人设想自己沿着盘山道攀登青泥岭的情形。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这是写登上顶峰以后的情形。——这很像一组摇镜头,而有趣的是后一幅:诗人从星星中间穿过,有时还好奇地触摸它们,看看是个什么样子。这是何等奇特的想象!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这是诗人设想游者在途中所见到的景物。画面是凄清的:鸟鸣,使山林显得更加幽静,像原始森林一样荒寂无人。跟此前的画面相比,色调是变了,也表现了蜀道景物的多样,但气氛是逼人的,使人感到孤寂得可怕。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虺,砍崖转石万壑雷。”这是一幅极其惊险的画面,与上文着重写蜀道之高不同。连峰绝壁,砍崖转石,都会危及游人的生命,使人望而生畏,闻而心惊,故下文云“其险也如此”。

如此多的画面此隐彼现,其境界之阔大,自不待言;且无论写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确非他人之可及。再从总体来看,其变化之速,愈变愈奇,又往往出人意料,使人目不暇接,故沈德潜云“起雷霆于指顾之间”,岂虚语哉!

最后说说这首诗的基调。

这首诗以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贯穿始终,已经显示了它的咏叹基调。统观全诗,诗人之叹有三: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这三叹其实也蕴含在诗人的具体描写和抒情直白中。例如“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这是叹蜀道之高,因为黄鹤之飞至高,猿猱动作最灵,二者皆不得过,人又何能翻越?再如“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这是叹蜀道之险,用劝游者的口吻写出,意味尤为深长。又如“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是叹蜀中战祸之烈,诗人用具体描写方式,再现了“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图景,有不忍目睹之意。

一鉴于这首诗较长,且内容有一定难度,在教学之始不宜要求学生背诵,所以先设计此题,而将背诵练习置于最后,体例与本单元其余话课异。目的是使学生初步适应这首诗节奏的变化,读出一点韵味来,不要把某些句子读成散文,这对领会诗人炽烈奔放的感情和飘逸的风格极为必要。

这是一首杂言体诗,但跟其他诗人的这类体裁作品和李白的另一些这类体裁作品(如《将进酒》《梁甫吟》《庐山摇寄卢待御虚舟》等)相比,都有显著的不同。这不同就在于;其中的某些句子(如练习中所列举的)如果孤立地看,确属散文句。但我们不这样称它们,因为它们毕竟是诗的整体中的一部分,只能说它们是散文化的诗句,或句法与散文近似。这当然不能随意而为,没有李白那样的气概,那样的英才,是驾驭不了的。

《虞美人》教案高二选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本词的内容,感知词的思想内涵,体会词的音韵美;

2、对李煜其人及其词有一定的了解。

3、感受本文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

1、学会分析诗词的意象及意境,从而把握诗人的感情。

2、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

3、提高诗歌鉴能力。

课前准备:预习本词,学唱《几多愁》。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全班跟唱邓丽君的《几多愁》歌曲,引入《虞美人》。

二、整体感知:

朗读诗歌,找出词眼。

明确:词眼(感情基调)--愁。

讨论:为何愁?词人愁的是什么?

明确:与词人身世密切相关。

三、知人论世:

李煜全档案。

姓名:李煜。

字:重光。

生辰:937年七月初七。

祭日:978年七月初七。

籍贯:徐州。

国家:南唐。

职业:国主、词人。

身世:国君--阶下囚。

特长:绘画、书法、音律、诗文、词。

外型:一目重瞳子。

性格:纯真。

代表作:《虞美人》、《浪淘沙》等。

了解了李煜和时代背景,“愁”的内容就很明白了。

明确:亡国之愁。

四、研读与赏析:

1、再读本词,感受音乐美,找出韵脚。

2、词牌名“虞美人”的得来。(霸王别姬故事)。

3、“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为何希望它早点结束?

4、“往事知多少”的“往事”指什么呢?

5、“小楼昨夜又东风”中,“又”字表现了什么意味?

6、前六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电影拍摄里的什么手法?)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7、蒙太奇手法介绍。

启发学生思考,联系他们所学过的诗歌进行分析讨论。

明确:月:怀念亲人,怀念故乡之意。

9、品味欣赏名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问:用了什么方法来写愁?抒发了词人的怎样的感情?

五、课外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含“愁”的诗句?分析这些诗人是怎样写愁的。

六、诗歌鉴赏方法:

了身世、找意象、品语言、析表达、评感情。

七、牛刀小试:

讨论:《虞美人》《一剪梅》两首词作感情内涵有何不同?

八、小结。

李煜后期的词作语言清新,采用了白描手法写情。抒发的是作为一位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情感真挚,艺术感染力很强,因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词史上杰出的词人之一。

九、播放歌曲《几多愁》。

学生学唱,体味词的意境。

十、当堂背诵。

高二语文《醉花阴》教案设计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一、写作背景: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二、赏析词文:

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词人是如何渲染愁苦之情的?

“薄雾”、“浓云”,意境凄凉,借景抒发孤寂的愁情。“永昼”,整日,点出愁的长久。

“瑞脑销金兽”,看着瑞龙脑在金色兽形的香炉里慢慢地烧尽。既写出了时间的漫长,烘托出了环境的凄寂,更写出了词人的百无聊赖的愁情。

2、“半夜凉初透”,词人是怎么知道“半夜”凉意透过纱厨的?这说明作者思念丈夫,孤寂难眠。

3、作者的凉意从何而来?a表面上: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厨,难御风寒。

b深层面:独居家中,没有家庭的温馨,内心感觉到孤独凄凉。

4、重阳节对这种“凉”意,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重阳佳节,是夫妻登高求福的好日子,偏偏丈夫游玩不归,以佳节团聚反衬独处之悲。加深了凉意。

总结:上片写秋凉,既写季节之凉,更写内心凄凉,情景交融。这是下文“人比黄花瘦”的原因。

5、下片写赏菊饮酒,并抒发感受,中间作者本人的形象在内,说说词中作者是怎样的'形象。

多愁善感、孤寂无聊、相思情苦、弱不禁风的思妇形象。

6、烘云托月的手法。下片写菊,并以菊喻人。但全篇却不见一“菊”字。“东篱’,本来是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但却隐去了“采菊”二字,实际是藏头。又如,“把酒”二字也是如此,“酒”字之前,本来有“菊花”二字,因古人于九月九日有饮菊花酒的风习,这里也省略了“菊花”二字。

再如“暗香”,这里的“暗香”指的是菊花而非其他花蕊的香气。“黄花”,也就是“菊花”。由上可见,全词不见一个“菊”字,但“菊”的色、香、形态却俱现纸上。

7、赏析“人比黄花瘦”的“瘦”字a写出了菊花的形态,传达出了秋菊的神。

高二语文《祝福》教案设计

祝福。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理解《祝福》的主题。

2、通过分析人物体会其性格的复杂多样性。

学习重点。

小说的主题(包括小说标题的含义、小说的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必然联系等)。

学习难点。

祥林嫂性格的探究、造成悲剧的原因。

教具。

多媒体课件。

预习指导。

(1)应注意的正确读音。

祝福暂寓享用悚然照例胆怯即刻谬种负疚形骸。

两颊窥探荸荠讪讪窈陷洞穴歆享牲醴朱拓监生。

蹙缩剥豆炮烙陈抟间或捺上不更事。

(2)应掌握的词语。

书上的:

朱拓形骸讪讪窈陷歆享牲醴不更事间或一轮沸反盈天。

补充的:

暂寓本家鄙薄大抵聘礼。

(3)要注意的字型。

寒暄(喧)烟霭(蔼)走投无路(头)形骸(骇)惴惴(揣湍)。

(4)要知道的常识。

康有为四书送灶祝福国子监(监生)。

(5)具体语境中理解词义。

投机:谈话总是不投机。(见解相同)。

他是一个投机取巧的人。(利用时机谋取私利)。

踌躇:我在极短的踌躇中,想……(犹豫)。

什么踌躇,什么计划,都挡不住三句问。(犹豫的事)。

看他踌躇满志的样子。(得意的样子)。

俨然:四叔俨然的陪着。(形容庄重、严肃)。

村庄里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这孩子说起话来,俨然是个大人。(好像)。

但是:她但是呜咽,说不出话来。(只是)。

本来他说要来的,但是没来。(表转折的连词)。

作家作品。

1、回忆鲁迅及其作品。

2、关于《呐喊》和《彷徨》(这两部小说集的大概内容及作者的思想)。

课文题解。

交代时代背景。

把握要点:适应新文化运动的需要,抨击、揭露封建文化思想,推进民主新文化的.进程。

情节结构。

序幕——写祝福景象。

结局——祥林嫂寂然死去。

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

发展——祥林嫂初卖改嫁。

高潮——祥林嫂再到鲁镇。

尾声——再写祝福景象。

祥林嫂的悲剧人生。

开端——丈夫死后逃出婆家,第一次到鲁镇四老爷家做佣工。

发展——被婆家抓回买给山里的贺老六做老婆。

高潮——夫死子亡,第二次到鲁镇四老爷家做佣工。

结局——沦为乞丐,在鲁镇人们祝福时寂然死去。

人物形象。

1、小说三次写到“祝福”,在鲁镇人们祝福时,祥林嫂都在做什么?

第一次“祝福:(彻夜干活“一人担当”能干受称赞)。

第二次“祝福:(只能烧火“不得沾手”)。

第三次“祝福:(满怀恐惧,寂然死去)。

分析要点:

生活悲惨命运不公。

2、小说三次写到祥林嫂的分析外貌,都有什么变化?

初到鲁镇时的外貌:(死了丈夫,悲哀,但年轻,精神还好)。

再到鲁镇时的外貌:(夫死子亡,十分悲哀,精神不济,)。

临死前的外貌变化:(被赶出门,成为乞丐,精神已彻底麻木)。

分析要点:

精神打击一次比一次大每况愈下。

3、讨论:

祥林嫂是否有过幸福和满足?

祥林嫂是否有过反抗和抗争?

婆家凭什么将她抓回?

为什么要捐门槛?

对她精神打击最大的事情有哪些?

为什么要捐门槛?

对她精神打击最大的事情有哪些?

有人说,祥林嫂之死,鲁四叔是首恶,柳妈等是帮凶,你怎样看?

造成祥林嫂悲剧的根源是什么?

4、概括人物形象。

祥林嫂:

勤劳、善良、能干的劳动妇女,但咱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摧残下一步步走向死亡。

四老爷:

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捍卫者。

“我”:

思想进步、有同情心,但软弱的小知识分子。

小说环境。

(一)对祥林嫂的不幸,她周围的人持什么态度?

(二)祥林嫂被逼着一步步走向死亡,与哪些人有关?究竟谁是真正的刽子手?

明确要点:

封建统治造成国民愚昧和冷漠,这正是祥林嫂悲剧产生的社会环境。

主题探讨。

(一)《祝福》的主题是什么?

通过描写祥林嫂悲剧的一生,表现作者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对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无情揭露。

(二)作者以“祝福》为标题的含义?

第一,在情节结构上起线索作用。

第二,在思想内容上讽刺揭露现实、表现小说主题的作用。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试比较祥林嫂和秀禾(电视剧《橘子红了》)的性格和命运。(练笔)封建思想、封建礼教是杀害祥林嫂的真正的刽子手。

高二语文《祝福》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流畅背诵,感知本词的景物描写方法。

2、了解柳永在词史上的地位。

3、掌握词的一些基本常识。

二教学重点:

1、柳永对慢词长调的开创意义。

2、本词景物描写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数量词运用所体现的风格。

2、景物描写中白描、铺叙手法。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五参考书目:

1、《中国文学史》(三),游国恩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2、《唐宋词名篇讲演录》,王兆鹏著,广西大学出版社。

3、《中国古代诗词精品赏读丛书:柳永》,赵长征编著,五洲传播出版社。

六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口语训练。

(一)导语:

晏殊是北宋前期的代表性词人,写了很多婉约曲致、歌咏升平的词作。14岁入朝后,历任要职,官至仁宗朝的宰相,生平喜爱文学,又喜欢荐拔人才。北宋诗人张舜民写了一本笔记叫《画墁录》。书中的第一卷里说,柳永第一次赴汴京预备参加科举时,流连于花街柳巷,没能考取功名,他写的《鹤冲天》中有一句词“忍将浮名,换了浅吟低唱”得罪了仁宗皇帝,很长时间内吏部不让他升迁。柳永就去找同是词人的当朝宰相晏殊,希望能拉他一把。但晏殊却讽刺他作“彩线慵拈伴伊坐”之类的情词,和当时的“深斥浮艳虚华之文”的仁宗皇帝一样,鄙视他的俚俗浮艳的词风,自然不肯帮他。不过这个晏殊是个非常有诚信的人,七岁能文,被誉为神童。十四岁参加科举考试时,宋真宗召见了他,让他和进士们一起在朝廷接受面试。晏殊在会试中看了题目后,向皇上奏道:“臣十天前已做过这篇文章,草稿尚在,请圣上另命一题。”皇上赞其诚实,当众赐同叔进士出身。正是他的诚实获得了皇帝的信任,也最终帮助他官场上的升迁。我的故事讲完了,下面把时间留给发言的同学。

(二)口语表达:

话题:同学们可就毅力这个话题,结合自己看过的某本书,某个名人的名言、某个影视中的人物事迹,发生在同学中的某个人或事作主题发言。

训练:请五六名同学上讲台,每个人作五分钟的主题发言。

点评:根据同学发言的情况,针对主题是否鲜明、语言是否流畅,讲话是否有感染力,讲话的姿态等和同学们一起做个点评。并现场打分,作为一项平时成绩。

第二环节:课文教学。

一、词的基本常识:

(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

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2)关于词牌和标题:词的标题是词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词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3)词的分类。

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二、作者生平及创作:

柳永(987?—1055后)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人称“柳七”,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居崇安(今福建)。祖父柳崇,以儒学名,父柳宜,曾仕南唐,为监察御史,入宋后授沂州费县令,官终工部侍郎。永少时流连于汴京,在秦楼楚馆中恣情游宴。后曾西游成都、京兆,遍历荆湖、吴越。景佑元年(1034)登进士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馀杭令、定海晓峰盐场监官、泗州判官、太常博士,终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晚年流落不偶,卒于润州(今江苏镇江)。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宋史》无传,事迹散见笔记、方志。善为诗文,“皆不传于世,独以乐章脍灸人口”。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柳永是宋代词坛上最为流行的词作家。当时有“凡有井水饮出,即能歌柳词”的说法,对后世词家、金元戏曲、明清小说都有重要影响。

柳永的词集《乐章集》流传于世,存词二百余首。这些词作大致分为三类:

一类写羁旅行役内容的词。在柳永之前,并不是没有写羁旅行役内容的词,但柳永是第一个大量创作羁旅行役的词作家。他入仕之前,曾长期漫游;为官之后,又到过很多地方。根据地方志和他的词作,他到过的地方有,汴京,杭州、洛阳、长安……他的词常借用登临水的所见所闻,淋漓尽致地表现一个落魄、不得志的文人的悲哀和感叹。如《八声甘州》相对于五代多写闺阁闺风的词风,这种表达怀才不遇,失意痛苦的作品可谓境界大开,将传统诗歌言志、缘情的功能移植到了词的领域,这种词作也蕴含了更广阔的社会生活,打破了五代词狭小的表现空间。

一类写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生活风尚。宋仁宗统治时期,号称太平盛世,城市经济更是空前繁荣,汴京、杭州、苏州等都是很繁荣的大都市。柳永是个颇具“市民意识”的作家,他热爱这繁华富庶的都市生活,《乐章集》中有不少描写都市繁华的词。《望海潮》(东南形胜)写杭州。这是一首最早出现的,由文人创作的长调慢词,它形象地描绘出钱塘江的秀美景色和繁华富庶。

一类描写男女情爱。柳永写了不少反映秦楼楚馆生活和男女之情的词作。其中有放纵的欢娱、俗艳的调笑,也有离别的惆怅、真切的思念。这类作品鱼龙混杂,给他的声誉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尽管柳永的这类词作多为文坛上流所不齿,但其中的佳作如《凤栖梧》(伫倚高楼风细细)、《雨霖铃》(寒蝉凄切)得到他们的高度评价。

柳永一生都在烟花柳巷里亲热唱和,大部分的词诞生在笙歌艳舞、锦榻绣被之中,当时歌妓们的心声是:“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柳永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是他的歌妓姐妹们集资营葬。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节,歌妓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

三、背景介绍。

在两宋词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大凡名作,往往有本事,本事包括创作过程的故事和传播过程的故事。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里记载,《望海潮》词传到金邦,金主完颜亮听到之后,欣然有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头鞭渡江之志”,激发了他要占领南宋的决心。一首词竟引发一场战争,这种传说可能不甚可靠,但至少说明这首词的传播之广,影响之大。

刚才说的是这首词传播中的故事,其实这首词在创作中,也含有柳永个人的目的。这首词的创作本事是,柳永不得志,到处飘泊流浪,寻找晋升的途径,希望有人能提拔他。柳永到杭州后,他的老朋友孙何正在当杭州太守,但孙何的门禁甚严,柳永是一介布衣,没办法见到孙何。柳永没有法子,只好写了这首词,请了当地的一位著名的歌女,吩咐她说,如果孙何在宴会上请她唱歌,她不要唱别的,就唱这首《望海潮》。后来,这位歌女在孙何的宴会上,反复地唱着首词,孙何就问这首词的作者,歌女说是你的老朋友柳三变写的,那时柳永还没有改名。孙何就请柳永吃了一顿饭,把他打发走了,后来也没有怎么提拔他。由这个故事来看,这首词是一首干谒词,目的是请求对方为自己举荐。

四、整体感知:

(1)通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和自由读对本词进行整体感知。

(2)结合课文的注释和老师的讲解了解词的大意。

(3)同学讨论,老师点拨,分阙赏析:

1、师:上阙写了什么?

明确: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东南形胜”,是从地理条件、自然条件着笔写的。杭州地处东南,地理位置很重要,风景很优美,故曰:“形胜”。“三吴都会”,是从社会条件着笔写的。它是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那里人众荟萃,财货聚集,故曰:“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一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因为杭州具有这些特殊条件,所以“自古繁华”。下面就对“形胜”、“都会”和“自古繁华”进行铺叙。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是对“三吴都会”的展开描写。“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是对“东南形胜”的展开描写。这里选择了钱塘江岸和江潮两种景物来写。“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是对“钱塘自古繁华”的展开描写。描写了两个方面:一是商业贸易情况——“市列珠玑”,市场里摆满了珠宝等珍贵商品,用市场上的珍宝,代表了商业的丰富、商业的繁荣;二是衣着情况——“户盈罗绮”,家家户户都满是绫罗绸缎。“竞豪奢”,又总括杭州的种种繁华景象。杭州的富庶当然不只这两个方面,但这两者都是妇女常用的装饰用品,暗示城市的声色之盛。

2、师:下阙些什么?

明确:写杭州人民和平安静的生活景象。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写杭州西湖的湖山之美。这既是进一步描写“东南形胜”,同时又是杭州人游乐的背景。“重湖”,写湖本身,西湖有里湖和外湖;“叠巘”,写湖岸,山峰重叠。西湖水碧山青,秀美异常,所以说“清嘉”。“三秋桂子”照应“叠巘”二字,写山中桂花。“十里荷花”照应“重湖”写水里荷花。红花绿叶,莲子清香,也是很能体现西湖特点的景物。南宋杨万里说:“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三秋”,从时间着眼;“十里”,从空间着眼。桂在秋季开花,莲在夏季开花,写出了西湖不同季节的美景。

西湖不论任何季节、任何时间都是美的,所以就有游人去游玩。接下来就写到“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羌管弄晴”写的是白天人们悠扬的笛声,“菱歌泛夜”写的是人们晚上快乐欢快的歌声,“嬉嬉钓叟莲娃”是对前面两句的总括,所以这一句写的是杭州人民的游乐。“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写的是杭州官员的游乐,分两方面写的,一是“乘醉听萧鼓”宴酣之乐,二是“吟赏烟”山水之乐。是对地方官员的赞美,暗示这些官员与民同乐。“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是对孙何的直接赞美,也在本词的结句说明投献的用意。

3、本词的是怎样铺叙和赞美杭州的富庶、魅力?

明确:从词的构思上看,“形胜”和“繁华”是词眼。“形胜”是自然环境的美;“繁华”是经济的繁荣发达。“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表现的都是杭州优美的自然景观。“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参差十万人家”表现的是杭州经济的繁荣。

4、本词中的数量词的运用有什么特色?

明确:词中数量词的使用尤见匠心,“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前骑拥高牙”等,或实写,或虚写,或夸张,营造出高迈豪放的气势,整首词所表现出来的博大豪迈的格调,已接近于苏轼所开创的豪放词风。

5、作为一首投献之作,这首词是否表现出低三下四的奴颜婢膝?

明确:没有,在歌咏太平盛世、湖光胜景的作品中,此词的气格高华。

五、作业。

1、仿本词写一首胜地胜景的词。

2、背诵《望海潮》(东南形胜)。

第三环节:

高二语文《祝福》教案设计

1、把握人物形象,了解其典型性。

2、理解小说所揭示的深刻主题。

【教学重难点】。

1、准确把握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学习的重点。

2、正确理解小说所揭示的主题,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方法】。

小说以鲜明的人物形象打动人,所以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电视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深入的理解。但切忌过早地对人物形象加以定论,以免束缚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挥。

【教学思路说明】。

一、提前两周布置学习任务。

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祝福》。教师可提示学生用顺叙的方法编排三幕剧:

第一幕:初到鲁镇;。

第二幕:再到鲁镇;。

第三幕:悲惨结局。

中间部分的衔接可用解说词来处理。

(说明:学生有极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会对此有极浓厚的兴趣,教师宜引导学生自读、自学、自研课文。)。

二、部分学生表演自编的课本剧,全体学生对课本剧情进行评价。

要把评价的重点放在表演者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等方面的理解把握上。教师要对学生把握不准、理解不透之处加以分析。学生的理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不可强求统一。

(说明: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做到畅所欲言,体现研究性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把握比较容易,学生应该能够掌握。)。

三、集中讨论祥林嫂悲惨命运的根源。

(说明:现在的中学生由于其特定的成长的历程,对旧中国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理解是肤浅的。在平时的教学中,就曾遇到有的学生把生活中一位因车祸失去儿子的年轻妇女的遭遇等同于祥林嫂的命运,并称之为新时代的祥林嫂。这种看法在中学生中有较大的代表性。因为学生没有认识到这位年轻妇女悲剧的偶然性和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

为此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供学生讨论:

1、祥林嫂如果没有失去第一个丈夫,结局会怎样?

2、如果她逃到很远的地方,婆婆家的.人找不到她,会如何?

3、如果没有一个严厉的婆婆,祥林嫂是否会避免悲惨的命运?

5、假如那个吃素,不杀生的善女人柳妈不给她讲大道理,她是否就会避免被饿死、穷死、冻死的命运?四、布置作业。

四、作业。

(说明:这样,可以让学生把学习的心得、模糊的认识和零碎的看法加以整理、归纳,从而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高二语文《醉花阴》教案设计

早年,李清照过的是美满的爱情生活与家庭生活。作为闺阁中的妇女,由于遭受封建社会的种种束缚,她们的活动范围有限,生活阅历也受到重重约束,即使象李清照这样上层知识妇女,也毫无例外。因此,相对说来,他们对爱情的要求就比一般男子要求更高些,体验也更细腻一些。所以,当作者与丈夫分别之后,面对.单调的生活,便禁不住要借惜春悲秋来抒写自己的离愁别恨了。这首词,就是这种心情的反映。从字面上看,作者并未直接抒写独居的痛苦与相思之情,但这种感情在词里却无往而不在。

上片写秋凉情景。首二句就白昼来写:“薄雾浓云愁永昼。”这“薄雾浓云”不仅布满整个天宇,更罩满词人心头。“瑞脑消金兽”,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无聊,同时又烘托出环境的凄寂。次三句从夜间着笔,先点明节令:“佳节又重阳”。随之,又从“玉枕纱厨”这样一些具有特征性的事物与词人特殊的感受中写出了透人肌肤的秋寒,暗示词中女主人公的心境。而贯穿“永昼”与“一夜”的则是“愁”、“凉”二字。深秋的节候、物态、人情,已宛然在目。这是构成下片“人比黄花瘦”的原因。

下片写重九感怀。首二句写重九赏菊饮酒。古人在旧历九月九日这天,有赏菊饮酒的风习。唐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中就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之句。宋时,此风不衰。所以重九这天,词人照样要“东篱把酒”直饮到“黄昏后”,菊花的幽香盛满了衣袖。这两句写的是佳节依旧,赏菊依旧,但人的情状却有所不同了:“莫道不消魂,帝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上下对比,大有物是人非,今昔异趣之感。就上下片之间的关系来说,这下片写的是结果。

比喻的巧妙也是这首词广泛传诵的重要原因之一。古诗词中以花喻人瘦的作品屡见不鲜。如“人与绿杨俱瘦”(宋无名氏《如梦令》),“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宋程垓《摊破江城子》),“天还知道,和天也瘦。”(秦观《水龙吟》)等等。但比较起来却均未及李清照本篇写得这样成功。原因是,这首词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结合得十分紧密,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情致,读之亲切。

词中还适当地运用了烘云托月的手法,有藏而不露的韵味。例如,下片写菊,并以菊喻人。但全篇却不见一“菊”字。“东篱’,本来是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但却隐去了“采菊”二字,实际是藏头。又如,“把酒”二字也是如此,“酒”字之前,本来有“菊花”二字,因古人于九月九日有饮菊花酒的风习,这里也省略了“菊花”二字。再如“暗香”,这里的“暗香”指的是菊花而非其他花蕊的香气。“黄花”,也就是“菊花”。由上可见,全词不见一个“菊”字,但“菊”的色、香、形态却俱现纸上。词中多此一层转折,吟味时多一层思考,诗的韵味也因之增厚一层。

设问手法也是词中值得注意的艺术特点之一。明茅映在《词的》中说:人们“但知传诵结语(指“人比黄花瘦”句),不知妙处全在‘莫道不消魂’。”这话是很有见地的。“莫道”一句,实际上可以与贺铸《青玉案》中“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句相媲美。所不同的是“莫道”句带有反诘与激问的成分。

元伊士珍《琅环记》有如下一段故事:“易安以重阳《醉花明》词函致赵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忌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城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不论这一故事的可信程度如何,单从这故事的流传就足以说明李清照的生活体验不是一般文人所能体验得了的;他的艺术风格与艺术技巧,也不是一般词人所能模仿得了的。词里出现的那种多愁善感、弱不禁风的闺阁美人形象,也正是这样创造出来的。因为这一形象是封建社会特定历史时期与特定阶层的产物。

所以,今天我们在欣赏时,主要借鉴她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法。千万不要成了“爱上层楼”者,到时还要“为赋新词强说愁”。但愿读者诸君莫道不受用,金榜题名时,你比我高兴。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