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活动>2023年幼儿大班六一活动美术教案设计(优秀5篇)

2023年幼儿大班六一活动美术教案设计(优秀5篇)

作者:梦幻泡 2023年幼儿大班六一活动美术教案设计(优秀5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大班六一活动美术教案设计篇一

1、巩固画各种动态人物的技能,学习简单的画面布局。

2、进一步培养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3、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4、感受到绘画的魅力,喜欢绘画。

1、春天树林的背景图一幅。

2、教师用吹塑纸剪制的大型运动器具(如滑梯、秋千、跷跷板、攀登架、小火车等)以及用油画棒绘制的两个动态不同的人物。

一、引出课题

1、出示背景图。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画,你们看美不美?(引导幼儿从造型、色彩、构图等方面讲述自己的感受)

2、这是公园的一角,这里有一片美丽的树林,树林里有块空地,想一想,这里可以放什么呢?(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讲述)

3、出示剪制的大型运动器具。我们把这些大型运动器具搬到树林里去,好吗?

二、讨论画面布局

1、滑梯放在哪里比较合适?(滑梯比较高大,如果放在前面会把后面的物体挡住,因此放在后面比较合适)

2、攀登架放在哪里比较合适?(可以放在中间靠左处,与滑梯前后交错)

3、跷跷板放在哪里比较合适?(可以放在前面,因为它比较低)

4、小火车放在哪里比较合适?(可以放在画面的最前面,并靠边)

5、秋千放在哪里比较合适?(挂在树上)

6、你们瞧,现在的公园更像什么了?(儿童乐园)

三、学习绘画不同动态的人物

1、儿童乐园真好,不过好像还缺少点什么,怎么办?(自画、自剪人物,然后贴上去)

2、出示范例(如图一)。老师请了两位小朋友来玩,你们能看出他们正在玩什么吗?

3、教师根据幼儿意见,将两个范例分别放到相应的运动器具上,使幼儿进一步理解动态与器具特点的关系。

4、教师示范画出坐、跑、攀登等动态人物。

5、幼儿绘画各种动态的人物,要求幼儿颜色搭配要和谐,涂色要均匀,人物要剪得光滑、细致。

6、幼儿把自画人物“送”到儿童乐园去玩,教师按幼儿的意愿,将其作品一一贴在相应的运动器具上。

7、教师选择一件作品,从其色彩,动态等方面进行讲评,然后请几名幼儿参加讲评。

四、游戏

1、幼儿根据教师口述的要求,模拟相应的动作。如教师说“现在玩跷跷板”,幼儿立即说“跷呀跷”,边模仿玩板的动作。

2、我们一起造的儿童乐园太好玩了,让我们以后再一起玩吧。

儿童乐园呈现的是小朋友在儿童乐园里游玩的情节。情境图共分为四部分:左上部分呈现了很多小朋友在蹦蹦床上玩的情境,包含“我蹦了23下、我蹦了66下”等数学信息。左下部分呈现了坐龙船和飞天轮的情境,包含“坐龙船的由17人,坐飞机的由24人,我们一共来了50人”等数学信息。右上部分呈现了玩碰碰车的情境,包含门票每位10元、汽水5角、矿泉水2元等信息。右下部分提供了坐小火车的情境,包含时分、图形、长度单位等数学信息。

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先从整体上观察画面,在明确基本图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使学生能全面地发现图中隐含的信息,了解按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并为下面按知识板块整理知识做好准备。之后,我再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

幼儿大班六一活动美术教案设计篇二

魔法画框是用黑色卡纸制作成小道具,通过简单的绘画,让画面产生神奇的变化的一种作画形式,与我国传统的动画片有着相似之处。根据这一原理,我设计了这节创意美术活动。

传统的美术绘画活动局限于在纸上平面作画,为了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和绘画激情,我借助“魔法画框”这个小道具,以游戏为载体,让幼儿发散思维,尽情创作。

时如何继续作画(画笔碰到黑框跳过去接着画)

画第二幅画之前如何将第一副画藏起来(抽拉画纸,直到第一幅画被完全遮挡住)

马克笔、尺子、刻刀、铅笔双面胶等。

(一)开始部分

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二)基本部分

1.制作魔法道具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有趣的魔法,我们先一起做一下变魔法用到的小道具。用两张黑色卡纸做出魔法小道具(通过镂空一张卡纸然后将两张卡纸进行粘贴小道具就做成了)

2.教师讲解示范画小鱼

我们将一张大小适宜的白纸塞进魔法道具中间进行绘画,遇到黑框遮挡时,画笔碰到黑框跳过去接着画。

3.小鱼去哪了

画好之后抽拉白纸小鱼变没了。

师:小朋友知道小鱼是怎样变没的?

小结:你们观察的真仔细,发现抽拉这张纸后,图画就变没了。老师还有魔法呢,请你再仔细一点,看看还可以发现什么。

4.小鱼变螃蟹

请幼儿在抽拉后的空白地方用同样的办法画螃蟹,注意提醒幼儿遇到黑边遮挡时跳过黑边继续作画。

5.魔法变变变

师:老师又要变魔法了。多可爱的小螃蟹,小螃蟹也会变,变变变。

师:小螃蟹变成了小鱼。我是怎么变的?

小结:你们的小眼睛真厉害,发现老师抽拉这张纸,图画就变了。

(三)结束部分:魔法穿新衣

抽拉白纸为请幼儿为螃蟹和小鱼穿上漂亮的衣服

(四)拓展延伸

这个魔法画框不仅能画出会变的画,还能画出会动的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蝴蝶——飞起来了,很久以前的动画片也是这么来的,感兴趣的小朋友可以回家试一试哦!

大班创意美术活动《魔法画框》来源于生活,这是一次创新的尝试,是一次神奇、有趣的美术活动,孩子们不只是单纯的绘画,而是利用小道具,使自己的作品可以变换,达到小魔术的效果,大大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和孩子们参与的热情。道具尺寸为16k,非常符合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孩子们操作起来非常的方便。当然,教师演示的范例还是应该用8k的尺寸,可以观察的更清晰。最后的结束环节初步揭示了动画的最初创作就是来源于一幅幅快速变化的图画,启发幼儿的进一步探索和创作。 本微课作品向大家展示了使用小道具“画框”后画面产生的变化,直观、形象,活动一开始就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启发孩子的主动探索与思考。讲解示范的过程层层递进,解决重难点,使孩子们能迅速掌握要领,兴趣盎然地进入到创作环节。最后,幼儿作品的展示,充分说明了本节微课的效果不错,达到预期目标。

幼儿大班六一活动美术教案设计篇三

大班孩子已经知道色彩的相关知识,并且对多种绘画材料的使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次活动采用新颖的作画工具,通过幼儿操作、认识来达到对色彩的调配,颜色在玻璃板上的来回混合,构成奇妙的图形,鼓励幼儿大胆观察、想象、添加一些辅助的东西,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训练了幼儿的灵活能力,培养了创作灵感,提高了幼儿手、眼、脑的协调能力,同时促进左右脑的平衡发展,以及对美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现力和对色彩感知力,增强了幼儿自信心和审美情趣。

1、培养幼儿对玻璃摇画的兴趣,能依据自然图形大胆想像,添画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2、培养提高幼儿手、眼、脑的协调能力及对美的感受力、理解力,在作画中增强自信、体验成功。

重点是合理搭配颜色,充分开发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难点是掌握玻璃摇画的技巧,突破方法是让孩子大胆地操作发挥他们的潜能。

玻璃板(和幼儿人数相同)、各种调配好的颜色、吸管(每个颜色里面一个)、黑色的水笔,抹布、范画若干,玻璃纸。

1、让幼儿欣赏教师的作品,启发幼儿观察,大胆展开想像。

2、进一步引导幼儿从多角度观察画面的变化。

1、教师示范绘画工具的使用方法。

2、教师和幼儿一起协调搭配颜色,共同创作。

1、幼儿自由作画。

2、幼儿展开想象,依据自然图形进行添画。

3、教师个别指导,肯定幼儿富有个性的想像和创造。

4、幼儿进行小组交流。

1、陈列作品,相互观赏、讲解图画中的故事,给自己的作品字。

2、说一说,作画时如何克服困难以及画中最精彩最成功的地方,以及成功时的感觉。

组织幼儿给周围的大人和同伴讲画,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

幼儿大班六一活动美术教案设计篇四

1、引导幼儿欣赏年画鲜艳的色彩和饱满的构图。

2、引导幼儿初步理解年画所表达的含义。

3、启发幼儿用语言和姿态表现自己的.感受,体验年画欢乐祥和的气氛和人们的美好愿望。

4、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5、感受作品的美感。

1、《年年有余》挂图1幅。

2、《喜洋洋》、《金蛇狂舞》、《二泉映月》的音乐磁带、录音机。

3、课前,让幼儿回家向父母了解,他们小时侯看到过的年画内容,并参观过新华书店的各种挂历、年画。

4、师生共同收集年画,将活动室布置成年画展览厅;五角星挂件若干。

一、初步感知年画的特点。

1、在《喜洋洋》的背景音乐伴奏下,教师和幼儿自由地欣赏活动室里的年画展览,自由地交谈、议论。

2、让幼儿在活动室中间找个位置坐下,教师再介绍:今天欣赏的这些画是专门过年时张贴的画,这种画叫年画,是我国独有的一种画,现在,在农村还有贴年画欢度春节的习惯。

3、提问:你看了这些年画有什么感觉?(高兴、快乐,有种过年的感觉等)

(评析:开放式宽松的环境,有利于幼儿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通过谈看年画的感觉,使幼儿初步对年画有了整体的感受。)

二、欣赏《年年有余》年画的内容。

1、指《年年有余》这幅画,要求幼儿仔细观察。

2、提问:这幅画上有些什么?让幼儿自由议论再发言。

教师小结:画面上画了一个可爱的小男孩,手里抱着一条大鲤鱼,笑嘻嘻地盘腿坐在莲花座上,旁边还有大大的荷叶和结着桃子的桃树。

(评析:让幼儿自由议论,引起幼儿讲述年画内容的兴趣,教师简短的小结,帮助他们理清了年画内容的思路。)

三、欣赏《年年有余》的构图和色彩,感受其快乐祥和的气氛。

1、提问:这幅画主要画的是什么?画家把它画在画面的什么地方?

2、用白纸挡住旁边的荷叶和桃树,引导幼儿体会画面的饱满感,再分别露出左边的荷叶和右边的桃树,引导幼儿体会画面的均衡感。

3、提问:你看了这幅画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你看了这幅画会感到心情很愉快呢?

启发幼儿从小男孩笑嘻嘻的表情及红、黄、绿鲜艳明快的色彩上形成了喜庆热闹的气氛。

4、欣赏《金蛇狂舞》和《二泉映月》二段音乐(片段)。

提问:你觉得哪一段音乐与这幅画相配?

5、放《金蛇狂舞》的音乐,让幼儿学一学画中小男孩的姿态,或让幼儿合作用自己的动作来表现这幅画。

(评析:用左右分别遮盖比较法让幼儿感受画面的均衡、构图的饱满,方法巧妙直观。匹配音乐让幼儿用语言、动作、表情来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想象,给幼儿创造了多通道充分体验的机会,同时也体验了美术欣赏带来的快乐。)

四、举行“智多星”擂台赛,有奖竟猜理解年画的含义。

(教师提示幼儿欣赏鲤鱼和古钱币的组合年画,帮助幼儿理解“鱼”和“余”字是谐音,表示富裕的意思。过新年贴有鱼的年画意思是“年年有余”,反映了人们希望年年丰收,生活富裕的美好心愿。)

2、画中的莲花座,又表达了人们什么样的心愿?

(提示莲蓬里有“莲子”,谐音有子孙。)

3、画中的桃子又有什么意思?

(结合欣赏寿星手上托着桃子的年画,得出年画上的“桃子”是希望家里的人健康长寿。)

(评析:运用游戏竞赛的方法,提高了幼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奖品五角星挂件的运用,提示教师要让每个幼儿都尝到成功的喜悦。)

五、让幼儿给这幅画起个名字。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欣赏了年画,知道了年画色彩鲜艳,画面饱满,有一种欢乐祥和的气氛,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评析:给年画起名字,进一步突出了年画的主题,教师的总结,帮助幼儿梳理了年画的特征。)

六、活动延伸:幼儿自己创作一幅年画。

(总评:欣赏过程清楚,层层深入,活泼有序。注意调动幼儿的审美积极性,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教师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活动环境。)

怎样上美术欣赏课,这对于我市大多数幼儿教师来说还是个难题,为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美术欣赏课的研究,我作为一名教研员,率先上了这节美术欣赏课,期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上完这节课我的体会还是挺深刻的。

幼儿学习知识一定要建立在感性经验之上。这节课虽然不是幼儿生成的,但上这节课时我借鉴了方案教学的经验。提出主题后,我和孩子们一起收集年画,家长们也参与了此活动,他们和孩子一起到图书馆、新华书店找年画,或上网搜集资料,他们还把自己小时候看到的年画内容和自己的孩子作了交流。正因为孩子们有了大量的感性经验,所以他们在上课时有话可说,情绪高涨,反应热烈。

小百科: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亦是常见的民间工艺品之一。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幼儿大班六一活动美术教案设计篇五

我园地处长江边,江边有许多沙石场。孩子们最喜欢在沙堆旁玩沙子,而且每次总会捡回一些“宝石”(小石头)。这些小石头颜色不一,形状各异,可塑性强。《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艺术领域也明确要求: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而大班幼儿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因此我以石头为主材料,加以颜料、丝带、毛线等辅助材料,引导幼儿对石头进行装饰,使孩子们自由发挥想象力,体验感受美与表现美的乐趣。

1.想办法将两块或更多块石头粘在一起。

2.引导幼儿根据石头的外形大胆想象,尝试借助辅助材料创造性地装饰石头。

3.体验使石头说“画”的乐趣。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尝试运用辅助材料创造性地装饰石头。

活动难点:能按自己的意愿制作石头画,并能想办法将两块或更多块石头粘在一起。

1.材料准备:

(1)各种大小、颜色、形状不同的石头。

(2)水粉颜料、排笔、玻璃胶、棉签、毛线、橡皮泥、丝带、螺壳等辅助材料。

(3)课件:《会说“画”的石头》。

2.场地准备

设置展区——石头城,将收集的有关石头彩塑的图书、图片资料以及石头工艺品等布置在其中,供幼儿观赏。

1.欣赏他人之作,激发兴趣。

师:老师见过一些被装饰过的石头,觉得很不错,就用照相机拍了下来。请小朋友一起来看一看,这些石头到底有什么用。

师:(逐一出示课件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你看到的景象都是由什么组成的?(石头。)

师:我们的石头能不能也变得很精美呢?怎么变?

鼓励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大胆想象,自由表述。

评析:美术创作来源于生活。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他们所熟悉的石头和熟悉的形象,不仅营造了积极讨论的氛围,丰富了他们的感性经验,而且激发了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热情,为接下来的动手操作打下伏笔。

2.启发诱导,积累创作经验。

师:每人选一块自己喜欢的石头,看一看,摸一摸,再想一想,它像什么?

幼:鱼、乌龟、瓢虫、脸蛋儿……

师:小朋友的想象真丰富,你可以用哪些材料把它装扮得更像脸蛋儿、乌龟、瓢虫和鱼呢?

幼:用橡皮泥做眼睛,把丝带粘在石头后面做尾巴,就变成了金鱼。

幼:用颜料在石头上画出眼睛和花纹,就会变出石头瓢虫。

师:(出示两块石头)用两块石头能变成什么呢?

幼:变成小和尚,一块当头,一块当身体。

师:你准备用什么材料把两块石头粘起来?

幼:透明胶、双面胶、固体胶、橡皮泥……

师:这些方法待会儿请小朋友都去试一试,看行不行。

师:我今天还带来一种材料,叫玻璃胶,也可以把两块石头粘在一起。(演示操作方法。)

师:可以让更多的石头接在一起说“画”吗?

评析:通过想像和交流,孩子们发现,原来利用石头的形状和一些辅助材料,可以创作出不同的作品。他们畅所欲言,跃跃欲试。而新《纲要》倡导的正是这种自由表达与个性展示。我们要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与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3.幼儿尝试创作。

师:每张桌上都有一份参考图,待会儿有困难的小朋友可以看一看。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鼓励孩子自由选择材料,大胆创作,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制作出不同的作品。敏锐察觉幼儿的需要,适时给予孩子技能技巧上的支持,形成探究合作式的师生互动,引导幼儿个性化地表达。

评析: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应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活动中参考图的投放,为能力较弱的孩子提供了可靠的支架,让他们获得恰当的帮助,使他们获得技能技巧与表现形式的间接经验,帮助他们在原有水平上有所发展,提升艺术创造力。

4.作品赏析。

提醒幼儿将完成的作品陈列到“石头城”的展台上,鼓励没完成的幼儿也将作品陈列上去,引导孩子互相欣赏,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评析:此环节为幼儿创设了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即使没来得及完成的,幼儿在创作过程中也付出了努力和智慧。作为教师,应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与成功,从而不断激发孩子对艺术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鼓励没完成作品的孩子继续操作,鼓励其他孩子迁移经验再创作。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选取了幼儿熟悉和感兴趣的石头为主材料,让幼儿通过赏、想、讲、创等环节,来感受石头作品的美妙,丰富幼儿的经验,发挥幼儿的想像,从而发展自身的知觉、美感和表现力。活动中教师有效的指导方式和人性化的作品展览赏析,让幼儿的创造性得到了进一步的萌芽、开花和结果,活动目标的达成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