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活动>语文课外活动计划设想(实用6篇)

语文课外活动计划设想(实用6篇)

作者:书香墨 语文课外活动计划设想(实用6篇)

计划是一种灵活性和适应性的工具,也是一种组织和管理的工具。计划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计划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计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课外活动计划设想篇一

一、指导思想:

为落实课标提出的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和第二学段(3-4年级)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的要求,帮助学生形成丰厚的文化积淀,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从而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综合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制定三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活动计划。

二、目标与要求

实施课外阅读计划是为了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真正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会读书,读整书”;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天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做一个有修养的人,这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为孩子的一生着想,为孩子的一生奠基,开展好这个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通过课外有效的阅读,让好书伴随学生成长,扩大知识层面,培养语感,积累个性语言,为其终生发展奠基。

2、通过阅读,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良好的读书、思维、表达习惯,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3、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体验到读书带来的快乐,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科学的价值观,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三、方法与措施

(一)时间安排:

乐趣。

(二)活动方式:

1、师生共读:利用读书课与学生共读书或交流读书收获。

2、我的推荐:每周向其他学生推荐一篇好文章,或读给同学听,或展示在读书廊,互相交流。

3、建立班级“图书角”,“好书轮流转”:节约每一分钱,养成自觉购书、藏书和读书的习惯,购买课标推荐的其它课外读物(文学作品、科普读物等);组织同学将自己家里有阅读价值的书刊(至少两本)借给班级“图书角”,定期借阅图书,实现有限图书无限共享。

(三)评价措施:

(1)举行各种读书活动:读书报告会、辩论会、赛诗会、演讲比赛、优秀作文展、手抄报展览等。

(2)每学期最后评选出“班级阅读之星”、“诗词诵读大王” 、“最佳读后感奖”, 激励学生自主读书。

(3)班内阅读评比栏:充分利用,根据学生的表现,评比阅读标兵。每学期检查一次。

(4)读书日志:让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把看到的好词好句好段摘抄下来,还可以写写读后的感受。

四、推荐书目:

选读书目:《我要做个好孩子》《灵性王国》《格列佛游记》《木偶奇遇记》《神奇校车》

语文课外活动计划设想篇二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语文课外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语文课外活动作为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它与其他课程具有等价性与互补性,具有整体性。世界具有整体性,世界的不同构成个人、社会、自然是彼此交融的有机整体。语文课外活动具有实践性,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而非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

语文课外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他们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

增进学主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地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 中小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他们不满足于对书本知识的简单地死记硬背,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具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随着生活空间不断扩大和知识、阅历的不断丰富,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对人生、对社会、对自我形成了初步的认识,初步形成了对个体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终身学习的愿望、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

语文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在保证活动安全、有效地开展的情况下,准备采取以下组织形式:

第1周:小学生活回顾

第2周:成长的烦恼主题辩论会

第3周:中学生活随想

第4周:以黄河为主题的黄河,母亲河诗歌朗诵会

第5周:文艺小演出

第6周:乒乓比赛

第7周:我也追星讨论会

第8周:写作竞赛

第9周:成语连珠

第10周:五四文娱活动

第11周:书法展览、竞赛

第12周:漫话探险谈人生

第13周:我爱我家畅谈

第14周:语文知识小竞赛

第15周:马的世界(认识动物)动物知多少知识问答

第16周:学习总结报告会

1、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学生与生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

2、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让优秀学生吃得饱,让后进生留得住。

3、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

4、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总之,语文课外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内在联系的较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语文课外活动计划设想篇三

1、书写会标,布置会场;

2、确定各种与会人员;

3、拟定会议程序;

4、发布人写好新闻稿;

5、发明人将有关的成果或设想用恰当的语言写成书面介绍;

6、记者、听众准备好所提的问题;

7、发布人预计记者、听众可能要提的问题的方向,为回答问题作好搜集、整理资料工作;

8、专家写好书面评价稿;

模拟新闻发布会进行中,教师要予以高度关注;会后教师还得做如下工作:

2、引导学生就本次模拟新闻发布会交流个人意见、展开讨论;

3、教师总结、评点本次模拟新闻发布会情况,提出有关改进意见;

4、指导学生出一期关于本次模拟新闻发布会的宣传橱窗或纪念图册;

其中第四项工作,是对该次活动成果的展示、交流,有利于维持活动兴趣,更是提高语文课外活动整体效率的不能缺少的举措。

再譬如课堂上学习了好几首代表李白不同风格的送别诗作,课外则可开展关于唐代别诗的专题阅读交流活动。其指导工作可分五步进行。第一步,引导阅读。教师应向学生推荐一些唐代其他著名诗人的优秀送别诗歌,譬如:

杜甫:《送路六侍御》

王维:《齐州送祖三》《送元二使安西》《送别》

《送梓州李使君》《送沈子福归江东》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高适:《别董大》《别韦参军》

第二步,引导研究并写出研究性论文。教师可给出诸如《唐代别诗内蕴论》或《李白与王维(或岑参或高适或王昌龄等)送别诗之比较》这样的参考交流题目,引导学生做比较思考。对后一道题,可建议从内蕴、创作方法、艺术风格、艺术表现手法和艺术效果诸方面作比较。然后教师可通过提一系列问题的形式提示修改技巧,指引修改方向,引导学生写完后反复修改并编辑打印好。

第三步,组织召开模拟学术研讨会,引导交流。

第四步,引导编选本次学术研讨论文集。

第五步,教师对本次活动给予总结评价。

语文活动课程化操作是个实践性很强的课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操作层面的问题会解决得越来越好。本文聊作为引玉之砖。

中小学语文课外活动计划(三)

语言作为人类生活的交际工具,本来就是生动活泼,千变万化的。它决不是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的机械组合。所以,我们除了平时抓好课堂45分钟教学之外,还应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这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巩固理解课堂所学知识,而且还能拓宽学生视野,给他们提供一个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享受学语文的乐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下面就根据我个人的实践,谈谈几点看法。

一、全面考虑,合理安排。

语文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应和课堂教学实际紧密联系,但又不是课堂教学的简单重复。否则,课外活动便失去了意义。因此,我们在安排语文课外活动时,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文知识水平,选用切实可行的方法与形式,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各类语文课外活动。

为了开展好语文课外活动,我们每学期在制定个人教学计划的同时,应该有目的地订出语文课外活动计划。语文课外活动计划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较大规模的课外活动计划。这类计划的制定,要以调动全体同学的活动积极性为前提,因此活动内容不能过难,要易于不同程度的同学接受,而且活动项目要少而精。

要制定出活动具体举办时间、地点及参加人数,并在开学初有意识地向全体同学公布,以便让他们思想上早有准备。另一个是语文课外小组的活动计划。语文课外小组的建立,我一般是挑选各班语文成绩好的学生参加,而且小组成员不固定,每个学期可以根据学生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临时变动。这样做不仅能使参加者产生“危机感”,还可以调动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英语课外小组的活动时间一般是固定的,基本上每周一次,每次一节课左右。活动内容除必要的课外辅导,还穿插一些层次较高的语文游戏、比赛、智力测验等,借以丰富课外小组活动内容。

当然,每次开展课外活动,教师都必须事先做充分的准备。要备齐活动所需的材料,要制定出比赛规则、评分标准及奖励办法。同时还应设想到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

语文课外活动形式很多,但我们应该选用那些适合于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生动活泼,简单明了,能寓教于乐的活动形式。

譬如,语文朗读比赛。我们就以课本所学课文为内容,要求学生按一定的语音规则去朗读,参加人数不限,可自愿报名。可以组织学生评委进行评分。这种活动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音能力大有益处。再如,语文书法比赛。这对初中低年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活动先以班级为单位,人人参加,从中筛选出较好的一些参加年级比赛。比赛时,必须统一书写内容,书写格式及其它要求。让参赛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还有英文小报制作比赛。可以要求学生人人参加,比赛前必须向学生们宣布制作要求,包括纸张的大孝小报内容、版面设计及交稿时间和评分标准。开展这种活动既可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又可增长学生的见闻,加强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的了解。此外,还可以开展“语文游园会”、“语文诗歌朗诵比赛比赛”、“语文故事会”等活动。这些活动既可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又无须花教师过多时间去准备,而且能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对于一些有一定难度的课外活动,比如“语文智力竞赛”,我仅限于在课外小组同学中进行。竞赛时,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将学生分为几个组,并邀请其他同学观摩:整个竞赛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两部分。内容有:猜谜,趣味问答,实践活动等。活动自始至终气氛活跃,同学们积极思维,争先恐后答题,效果良好。

三、认真总结,以利再战。

每次活动开展之后,首先要算出成绩,排出名次,公布获奖名单,以资鼓励。

然后再由教师或评委认真总结,肯定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纠正错误,提出今后努力方向。此外,教师自己还应对本次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认真的书面小结,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今后改进办法,以便将来更好地开展此类活动。对参赛者的获奖作品要及时张贴。做到善始善终。

语文课外活动计划设想篇四

指导思想: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透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潜力。

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职责感。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潜力。

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构成初步技术潜力。

教材分析:语文课外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语文课外活动作为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它与其他课程具有等价性与互补性,具有整体性。

世界具有整体性,世界的不同构成——个人、社会、自然是彼此交融的有机整体。

语文课外活动具有实践性,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而非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

学情分析:语文课外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

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他们自己选取学习的目标、资料、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

教学目标:增进学主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逐步构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潜力。

主动用心地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潜力,并构成社会职责感和义务感。

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潜力,养成负职责的生活态度。

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潜力,养成主动地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潜力和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小学生具有必须的抽象思维潜力,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他们不满足于对书本知识的简单地死记硬背,在知识和潜力方面具有了必须的研究基础,随着生活空间不断扩大和知识、阅历的不断丰富,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逐步构成,对人生、对社会、对自我构成了初步的认识,初步构成了对个体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思考潜力、决定潜力。

教学难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终身学习的愿望、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潜力。

课时安排:语文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能够是多种多样的,在保证活动安全、有效地开展的状况下,准备采取以下组织形式:

第1周:小学生活回顾

第2周:“成长的烦恼”主题辩论会

第3周:中学生活随想

第4周:以黄河为主题的“黄河,母亲河”诗歌朗诵会

第5周:文艺小演出

第6周:乒乓比赛

第7周:“我也追‘星’”讨论会

第8周:写作竞赛

第9周:成语连珠

第10周:五四文娱活动

第11周:书法展览、竞赛

第12周:“漫话探险”谈人生

第13周:我爱我家畅谈

第14周:语文知识小竞赛

第15周:“马的世界”(认识动物)——“动物知多少”知识问答

第16周:学习总结报告会

辅优转后措施:

1、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学生与生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2、坚持学生的自主选取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让优秀学生吃得饱,让后进生留得住。

3、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忙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

4、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总之,语文课外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内在联系的较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潜力、综合实践潜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语文课外活动计划设想篇五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得课内与课外知识能更好地相结合,本学期要求四年级学生以阅读《爱的教育》这本书为主,以阅读儿童读物为辅助刊物,进行阅读活动。所要达到要求如下:

1.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2.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做出笔记,每学期不少于16次。

3. 通过开故事会、优美文章诵读等形式交流读书心得,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1. 必读书目:配套课文的课外读物《爱的教育》。

2 .选读书目名称:

三类:《西游记》《童年》《爱的教育》《中外探险故事》《格列佛游记》《三剑客》《哈利玻特》《凡尔纳科幻小说》《三国演义》《格列特的女儿》《安妮日记》。

1.阅读时间:中午休息时间13:00----13:30分为自由阅读时间。每一周星期四下午二节课为大阅读课。语文教师在阅读前,做必要的指导,指导学生读书方法,鼓励学生做读书笔记,自己解决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2.活动要求:

阅读笔记:以摘抄为主,兼顾练习写读后感或提纲型笔记,

读书卡:每次要把所读过的书在卡中有所记录。

1. 选出一些认真的笔记向大家进行展览。

2. 每月最后一周的阅读课进行学生摘抄交流。

3. 班级可开展讲故事、朗诵比赛、诵读古诗比赛等活动。

4. 学期结束评出一些知识小博士进行表彰。

语文课外活动计划设想篇六

我们不但要上好每一节阅读课,而且要不断拓宽学生的阅读渠道,抓好课外阅读活动。

一、活动目标

1、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做到在每一天的生活中,“我读书并快乐着”。

2、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促进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构成。

3、开拓视野,丰富知识积累,提高整体素质。

4、透过学生、老师、家长一同参与读书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推动书香班级和书香校园的建设。

二、活动要求

1、按计划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每一天课外阅读(包括做笔记)时间不少于30分钟,阅读量不少于字。

2、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阅读过程中,应适当对文章中的重点、难点、精彩语句作上记号或批注,并将好句、好段或自己感兴趣的资料摘抄在《课外阅读笔记本》上,进行长期积累,不断丰富知识储备。

3、读写结合,提高作文潜力。

每周至少要写一篇读后感,或以读某部作品、某篇文章后所想到的事情为资料,写一篇习作。

4、背诵优秀诗文,每周不少于一篇(首)。

三、活动实施要点

1、为学生带给充足的课外读物。

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利用好学校图书馆,鼓励学生到图书馆借阅自己感兴趣的图书;二是办好班级图书角,图书角里的图书一部分可由学生自愿捐献,一部分由学生带来交换阅读。

2、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一方面要指导学生选取适合他们阅读的图书,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如指导学生利用图书目录,及时找到自己需要的书,训练他们迅速阅览图书,找出自己需要的资料的潜力,以及边读边想边记的读书方法等,以便提高阅读的效果。

3、重视阅读评价,抓好检查落实。

教师和家长每周要对学生的'阅读状况进行一次检查,对阅读量到达要求,阅读效果好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并让他们在班上介绍自己的读书经验或心得体会。对暂时达不到要求的学生,要热情地给予指导和帮忙,使他们端正阅读态度,改善读书方法,落实好课外阅读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