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方案>民俗文化方案 民俗文化节活动方案(精选5篇)

民俗文化方案 民俗文化节活动方案(精选5篇)

作者:薇儿 民俗文化方案 民俗文化节活动方案(精选5篇)

方案是指为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步骤和措施。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方案应该怎么去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民俗文化方案篇一

活动背景:为了响应我党加强法制建设的号召,增强同学们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活跃校园的学习氛围,让法学理论知识能够联系实际,让大学生能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宣传法律,为普法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根据系领导的提议,同学们的热情响应,我系积极筹备开展首届“法律文化节”活动,主要包括法律辩论比赛、宪法知识问答、模拟法庭擂台、法制小品剧比赛、法律援助等一系列与法律有关的活动,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努力建设新时期校园文化。

【活动主题】宏扬法律舞动青春

【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一系列与法学有关的活动,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为所用,增强学生对法学这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的学习热情,丰富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突出专业特色,努力构建法学系团学工作品牌,让广大师生更为了解法学系,促使法学系广大学生能够走出校园,服务社会。

【活动时间】

1、法律文化节开幕式暨“博学?崇法?厚德?笃行”主题演讲赛:

11月11日

2、十佳歌手比赛:11月11日

3、法律辩论比赛:11月中下旬

4、宪法知识竞赛:12月4日

5、法制小品剧比赛:12月上旬

6、法律咨询、宣传:10月27日――12月20日

7、模拟法庭擂台:12中下旬

8、法制电影播放:10月27日――12月30日

9、法学讲坛:10月27日――12月30日

10、法律文化节表彰大会暨元旦晚会:12月29日

备注:(活动时间可视具体的情况决定)。

民俗文化方案篇二

同志们:

阳春三月,春光无限。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石浦“三月三踏沙滩”民俗文化活动。在这里,我谨代表浙江省文化厅对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表示最诚挚和最热烈的祝贺!

近几年来,象山县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在文化大省、文化大市、文化大县建设春风的沐浴下,在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的因势利导下,积极抢抓机遇,精心付诸行动,各项文化事业都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尤其是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成效显著,在全省作出了示范。目前,象山的竹根雕闻名全国,享誉世界;农民画、剪纸、渔灯等民间艺术影响也越来越大;中国(象山石浦)开渔节声势浩大,影响广泛,渔文化研究开创国内先河;极具地方民间民俗特色的石浦“三月三踏沙滩”活动,约定成俗,越办越旺。等等。所有这些文化成就的取得,是象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各级各部门合力精心打造的结果,也是象山文化人辛勤努力的结果。

民间民俗文化是先进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源于生活、源于基层,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有着旺盛的生命力。石浦“三月三踏沙滩”民俗文化活动不仅是象山民俗文化工作成绩的一个缩影,而且是见证民俗文化旺盛生命力的一个典型事例。这次“三月三踏沙滩”活动与石浦老街开游仪式和家庭文化艺术节相结合,突出“展示渔区风情,演绎独特民俗,推介渔港古镇”的主题,同时安排了辣螺姑娘招亲、综艺舞台、渔歌对唱、有奖拾螺、抬阁展示、民间杂艺表演和挑鱼接力、渔姑织网、滚冰桶比赛等一些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文体活动,这必将有力促进四方游客的纷至沓来,大大提高游人群众的参与兴致,从而达到“人人享受先进文化”的目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活动不仅需要保护传承,更需要不断创新发展。在这里,也衷心希望象山通过从节庆活动做起,引导广大的市民、游客认识内涵丰富的民俗文化艺术,把石浦“三月三踏沙滩”民俗文化活动逐步打造成为继中国开渔节后又一个民俗文化旅游品牌项目。

最后,祝愿象山的民间民俗文化和各项文化事业乘势而上,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出新的光彩!预祝石浦“三月三踏沙滩”民俗文化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民俗文化活动开幕词》,欢迎阅读民俗文化活动开幕词。

民俗文化方案篇三

一、活动目的:

寻找需要帮助的同学并且帮助他们修补他们心中的情感漏洞,维系他们原本珍贵的友谊,促进寝室成员,朋友,恋人间的感情,提高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四年的时光漫长而又短暂,所以在大学生涯中的任何一段情感都值得我们去珍惜,因此,不仅解决了同学们的情感问题,而且学习也会因此而变得更加有动力,生活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二、活动时间:10月27日

三、活动地点:生活园区分会办公室

四、活动主题:浓浓室友情,和谐邻里

五、活动内容:

1. 建立一个邮箱,并公布于全学院学生,方便同学们把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我们。组长自行安排好对邮箱的管理,需及时把解决措施反馈给同学。

2.与校广播台合作,在指定的时间接收全校学生的电话,如果你有祝福的话语,或者道歉的心声,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当场播出你想说的一切。

3.在寝室文化节期间开展有关情感方面的讲座。

六、活动宣传:

1、制作宣传单并在每幢公寓楼下进行张贴。

2、在19幢生活园区分会办公室门口的宣传栏上以海报的形式进行宣传、借助飞信平台加以宣传,以便起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3、发动心里联络员在班级进行宣传活动,以便发动更多的同学。

4、在广播台以播报的形式吸引同学们的参与。

七、活动中期:

我们将以问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调查,以便我们更好的完善此项活动。

我们的承诺:对学生提到的任何情感方面的问题,我们绝对保密。我们在活动中,绝对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对那些有情感问题的同学提出我们的建议。希望同学们能信任和支持我们的工作。相信我们最终的努力,会换来一段又一段佳话!

八、经费预算

民俗文化方案篇四

2015年3月6日下午,五(2)班全体学生及部分学生家长在学校多功能教室举行了主题班会活动——快快乐乐过春节。这是以“传统节日”课程为切入点,把家长会和班会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创新班会。

主题班会上,老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观赏学生成长足迹照片、竞赛答题,趣味游戏、才艺展示等多种喜闻乐见的形式贯穿始终,教师运用多媒体组合课件,让活动的程序完整合理,形式新颖,尤其是以学生为主体,内容实在,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极大激发学生的“潜在智慧”和参与热情。

通过开展这次以“春节”为主题的班会,不仅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了春节的文化内涵,知道了怎样过春节才更快乐,更有意义,而且由于家长的参与,既丰富了主题班会的内容,又为增强学校、教师、家长之间的沟通做出了有益探索,同时也增进了家长对孩子、孩子对家长的了解,为家庭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有利于家校合作共育的进一步深化。

现将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注重实效

每个传统节日都有一个年代久远、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故事。每个传统节日都给人以热爱生活,讲礼仪,重情义,报效祖国和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但是这些节日在孩子们课本上没有详细的介绍,再加上近年来受“洋节”的冲击,使得孩子们对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习俗等方面的了解知之甚少,从而导致少年儿童对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表现出了严重的“营养不良”。因此学校领导决定利用传统节日资源开发活动育人课程,以“中国的传统节日” 教育资源活动为切入点,以人文传统教育为主线,以实践体验为途径,把丰富的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活动、文化,通过整合、创新、分层,以主题班会活动的形式进行重新设计,大胆创新,不断深化,赋予传统节日活动以新的内容的同时,使“中国传统节日”丰富的教育内涵根植于孩子们的心间。

二、精心准备

为了给家长提供全面了解孩子成长的机会,班主任老师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把孩子两年来与她朝夕相处的成长照片及视频作了整理,并自制成有音乐、有画面解说的幻灯片。为了组织好本次活动,老师就活动课的展示内容反复推敲,仔细琢磨。

三、家长积极参与,及时反馈

这次活动中,家长的出席率是90%,可见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非常重视的,对学校的工作也是大力支持的。到校的家长们不仅能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活动,而且反馈及时,谈感受收获的同时也给我们提了合理化建议。

四、学生情绪高涨,收获很大

本次的节日课程虽然是以主题班会和家长会的形式展开的,但同时也是一次亲子课堂。李老师在设计时,共分成了六个版块:一是展示“成长足迹”照片;二是“家长即兴答题”;三是“孩子与家长分组竞赛”;四是谈家风;五是倡导“热情小主人,文明小客人”活动;六是“家长与孩子合作制作灯笼”。中间在见缝插针地穿插了“才艺展示”。每个活动都那么的有趣,孩子和家长配合默契,都全情投入到活动中。加油声、掌声、笑声充斥在一起,家长和孩子都沉浸在快乐的氛围中。特别是最后的合作制作环节。让每个组的所有的家长和孩子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劲,气氛很是热烈,也让年的味道更浓了。最后大红灯笼挂起来后,家长和孩子们都是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活动已过去几天了,我还在一直回想整个活动的过程,不断地与听课的老师沟通交流,不断的认真阅读家长与孩子们的反馈信息:虽然老师们觉得这样的形式非常新颖也很实用,家长的反馈全是赞赏与支持,孩子们的收获也很丰实。但也有待完善改进的地方:

1.活动前应邀请几位老师、学生同在一起,把“活动的内容与程序”再来一次磨合,严格把关后,活动呈现中可能更紧凑。

2.孩子们反馈表交回后,我发现孩子们写得作业五花八门,才意识到自己工作的失误。应该在孩子们的反馈表一栏中打上格,这样的作业才能干净整洁。

3.课前我与家长、孩子们互动时,应该给家长一个温馨的提醒:因为是亲子共堂,家长不仅要在课堂上以身作则认真听讲做好榜样,还应在孩子听课时加以引导和鼓励。这样的话,老师在“掌控”活动中就会少费力。

民俗文化方案篇五

(讨论稿)

为深入宣传白银沿黄丰富的旅游资源,挖掘沿黄旅游潜力,繁荣民俗文化,丰富群众生活,进一步提高黄河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实现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为了确保本届民俗文化旅游节活动顺利进行,特制定如下活动方案。

一、活动名称:第一届白银水川北武当民俗文化旅游节

二、活动主题:展示民族风情,弘扬传统文化

三、活动时间:2014年3月31日—2014年4月2日

四、活动地点:水川镇大川渡北武当

五、主办单位:中共白银区水川镇党委

白银区水川镇人民政府

六、协办单位:白银区文化体育局

白银区旅游局

七、组织领导

名誉组长: 水川镇党委书记 组 长: 水川镇镇长

副 组 长: 水川镇大川渡村村委会主任

水川镇顾家善村村委会主任 成 员:水川镇文化站及其他工作人员,北武当

老龄委及其他工作人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顾泮坤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活动组织、联络、协调工作。

八、活动内容:

(一)开幕式。

议 程:

1、水川镇镇长致辞;

2、水川镇党委书记宣布第一届白银水川北武当民俗文化旅游节开幕(鸣炮);

3、文艺演出。

时 间: 2014年3月31日上午10时整

(二)文艺演出活动。

时 间:2014年3月31日—2014年4月2日 地 点:水川镇大川渡北武当

活动内容:邀请民间文艺演出队参加,通过演出秦腔等文艺节目,展现富有浓郁地方特色和鲜明时代特色的白银民间文艺节目,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北武当民俗文化旅游节营造健康向上、欢乐祥和的文化氛围,同时全方位推介宣传沿黄风情独特魅力。

(三)开展“国学大讲堂”活动。

时 间:2014年3月31日—2014年4月2日 地 点:水川镇大川渡北武当

强对中国传统文学的深入学习,通过专家的讲解让群众更加深入的理解经典的意义,以国学经典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促进社会和谐。

九、活动要求

1、会场布置由水川镇政府、水川镇北武当老龄委具体负责;

2、邀请单位及部门由水川镇具体负责,并拟定开幕式议程,撰写领导致辞及发言材料;

3、会场秩序维护由水川镇协调派出所、卫生院等部门具体负责;

4、开展的几项活动由水川镇组织并拿出具体的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