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总结>第一次包粽子日记(汇总15篇)

第一次包粽子日记(汇总15篇)

作者:薇儿 第一次包粽子日记(汇总15篇)

公益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推动社会进步。公益活动应该如何规划和组织,使其成效最大化?希望通过下面的公益总结范文,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公益事业的重要性和意义,积极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中去。

第一次包粽子日记篇一

就快要到了,它是为了纪念古代伟大诗人的民间传统节日。按规矩,在端午节那天,要包粽子。我以往不喜欢吃粽子,现在长大后,我倒心血来潮的喜欢上吃粽子,不仅想吃,更想亲手包一包。于是,我便想学包粽子。

奶奶倒是包粽子的一把好手,包出来的粽子能和商店里卖的媲美。于是,我便想向奶奶讨教如何。首先,我站在一旁看奶奶如何。只见,她将三片粽叶叠在一起,折成一个三角形的样子,一只手拿着粽叶,另一只手则下馅料,第一层是大米,第二层是剥了皮的绿豆,第三层便是肥猪肉和咸蛋黄,最后一层又是大米,这样一层层地叠上去,香味就完全保留在粽子里面了,味道自然特别好。看着奶奶如此麻利地干活,我手也痒痒的,很想试一试。

于是,我也拿起三片粽叶,十分生疏地折成三角形的样子,装模作样地学着奶奶。这时,问题出现了,我下的料总是从底部漏下去,试了好多次都是这样,最后,我很不耐烦地将粽子一丢,说:“我不学了,在21世纪,什么东西都可以在商店买到,还用得着学这些东西吗?”奶奶说:“学东西,就要学彻底,不要一遇到挫折就撒手不干,这样半途而废是学不到任何知识的。”听了奶奶的话,我觉得很有道理,就请教奶奶。奶奶说:“叠粽叶时,折成三角形的形状后,还要按同样的方向,往里面折,虽然剩下的口更小,却不用担心馅料会从下面漏出来。”我试了试,果然如此。最后,绑粽子时,我却不小心将粽子打散了,我还是没有成功,心中有小小的失落,但我觉得其乐无穷。

做事不但要注意结果,更要注意过程,因为只有过程,才能带给人们一种快乐,一种启示。

第一次包粽子日记篇二

每当我回想起那件事,就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有时还把肚子给笑痛了。

我开始包粽子了,先把两片粽叶叠起来,然后把它卷成甜筒的形状,可我卷了三四分钟都没卷好,不是这里有个口,就是那里没卷好,我撅起嘴巴:“你这东西真不乖,不好好听我话。”

我只好请外婆帮忙,外婆三下五除二就卷好了,咦,粽叶怎么到了外婆手中一下变得这么乖了?我开心地接过卷好的粽叶,开始往里面灌米。我先用勺子从盆子里舀了一大勺米,然后慢慢地灌入“甜筒”里,一不小心手没拿好,白花花的米“哗啦哗啦”撒落一地,旁边的小鸡眼睛一亮,马上跑了过来,围着我的脚边“答答”地啄着大米,让我的小脚丫觉得又痒又暖和。我把它们赶走后接着包。包好后我请外婆帮我上线。此时我才包好一个,已累得“满头大汗”。这么一个小事都用了这么长时间,看来我以后要多加练习了,我心想。

第二天,粽子蒸好了,爸爸妈妈先吃了一口,我心里忐忑不安,宛如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好吃,真好吃!这真是你包的吗?”妈妈笑问。我面红耳赤地点点头。

晚上,我们伴着粽子香,吃着美味的粽子,心里开心极了!

第一次包粽子日记篇三

今天早上,我看见奶奶正在包粽子,于是我也想一试身手。

只见奶奶拿起两张粽叶卷成圆筒形状,这个圆筒形状上面大,下面小,就像一个小喇叭。我也拿起两张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卷起粽叶,可是,我卷的粽叶不是太大就是太小,不是太紧就是太松。奶奶见了就说:“粽叶要卷得大小均匀,下面紧一点,上面松一点。”

于是,我听着奶奶的话,小心翼翼地卷起粽叶,看,一个不大不小的喇叭就卷好了。奶奶先往卷好的粽叶里面放了一层糯米,再在糯米上放咸蛋黄、肥猪肉、绿豆、虾米、栗子、白芝麻,然后再放上一层糯米。这一步我完成得非常好。奶奶又用粽叶把粽子包起来,最后用一条绳子把粽子绑起来,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完成了。我学着奶奶的样子用粽叶包好粽子,又用绳子绑起来,我也完成了一个粽子。

接着,我和奶奶又包了很多粽子最后把所有的粽子放入一个装满水的大锅里煮。过了差不多两个小时,粽子终于可以吃了,我尝了一口自己包的粽子,啊!比平时吃的还好吃。

这一天真开心。

第一次包粽子日记篇四

上个星期五的'上午,王老师说要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让我们克制住自己的心情,不要大叫,不要拍桌子。我们期待老师早点告诉我们今天的好消息。结果老师说了一大堆其他事情,也没有告诉我们是什么好消息。将我们个个都急的抓耳挠腮。她又继续说了一会儿其他事情,最后她说:“我答应你们的事情我一定会做到的。所以,今天下午,让组长分工同学们从家里带包粽子的材料,今天下午我们学习包粽子!”老师有分配了几个学生分别带了大一点的漏勺·不锈钢盆和电磁炉,老师布置完以后,同学们都兴奋的欢蹦乱跳。

到了下午,我们来到班里,我们看见自己小组的一个男同学的奶奶来了,我们都有了信心,如果不会的就可以问他的奶奶了。大家都将带来的材料放好,去做包粽子前的准备工作,就是洗手。

包粽子的活动正式开始了。我们的班长和另一个同学在讲台上说起了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习俗。故事和笑话与字谜。这个节目完了以后我们开始学习包粽子,老师给我们找了一个学习包粽子的一个视频,让我们学习。看完以后大家就七手八脚开始了,我们小组碰到不会的时候就去问那个奶奶,那个奶奶也是忙得不可开交。但是她还是很高兴的耐心教我们怎么来包粽子。我先去包了一会儿白米粽子,接着又去包黑米粽子。在我包黑米粽子的时候,我的手都被黑米的水弄成了紫色的。不过最后我还是学会了怎么包粽子,只不过他们包的是四角形的,可是我包的却是三角形的。

虽然我包的不是太好,但是我已经可以亲手包粽子了。通过自己的努力,我知道了怎么来包粽子,怎么将粽子包的更好,所以这次我还是很开心的。

第一次包粽子日记篇五

在我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这些“第一次”,就像沙滩上那些五光十色的贝壳,闪闪发光,数也数不清。最让我难忘的,是我第一次包粽子。

今天是端午节的前一天,奶奶看见在一旁发呆的我,就说:“孙子呀,明天就是端午节了,你要不要学一学包粽子呀?你那厨艺高超的妈妈都不会的活,要是你学会了的话,就可以在妈妈面前炫耀了。”听了奶奶的话,我想:我这个粽子爱好者,怎能不学一学包粽子呢?说干就干,我先学奶奶把粽叶卷成一个三角形似的形状,卷完后,我先拿起勺子,往粽叶里放了两勺糯米,再放几粒枣,接着我装了弟弟最爱吃的肉馅、香菇,再撒上一层糯米,最后我拿起绳子,准备绑粽子,可是,绑粽子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顺利。

我绑了又绑,还是绑不好,不是扯断了绳子,就是节没打好,掉下来了,我垂头丧气,不想再练了,奶奶和蔼可亲地跟我说:“做事可不能半途而废,你那么认真,粽子都包成功了,怎么就败在绑粽子这个动作上呢?来,跟着奶奶做,看仔细了!”我点了点头,又跟着奶奶包了起来,一次,两次终于成功了,太棒了!这让我明白了:做事不能半途而废,只有坚持才能成功。

当我吃到自己包的粽子时,心里美滋滋的。

第一次包粽子日记篇六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与我们见面了。终于可以吃上香喷喷的粽子喽!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大早就去街上买包粽子的材料,有糯米、葡萄干、花生豆、蜜枣和粽叶。

下午,在一切准备好后就开始包粽子了。看着妈妈包好的漂亮的粽子,我和爸爸也争先恐后地参加包粽子了。

妈妈先将粽叶卷成一个空心的圆锥形,放上糯米,中间夹上花生豆、葡萄干和蜜枣,上面填上糯米,接着将粽叶折过来压紧糯米,再折一个角,最后捆住角,打上结,粽子就ok了。

我看完包粽子的整个过程,觉得包粽子太简单了,这对于聪明的我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我也学着妈妈的模样包起来,前面非常顺利,可是捆绳时,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捆好,幸亏妈妈及时出手相助,我的粽子才“得救”了。终于松了一口气。这时突然听见爸爸泄气地说:“我不包了。”我好奇地看看爸爸包好的粽子,一个像奇形怪状的石头,一个像跑了气的气球,瘪瘪的。怪不得爸爸说不包了。我和妈妈哈哈大笑,爸爸也忍不住笑了。只有妈妈包的又快又好。很快,白白的大米就被妈妈换上了绿色的军装。

品尝着自己包的又香又甜的粽子,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第一次包粽子日记篇七

在中午的时候,我的妈妈把糯米、花生和黑豆一起捞了出来,滤干水,撒一点食用纯碱,拌均匀。然后,妈妈把两片粽叶卷成陀螺一样的形状,往里面装满糯米,再把上面留的.粽叶盖上。最后,用绳子困紧,一个粽子就包好了。由于妈妈是第一次包粽子,所以,妈妈包的粽子怪模怪样的,有的像手榴弹,有的像枪,还有的像糖果。(中国作文网)

第一次包粽子日记篇八

奶奶是个包粽子高手。周末,她来我们家,我让她教我包粽子。

我们准备包咸蛋黄肉粽,首先准备了包粽子的材料:咸蛋黄、五花肉、箬竹叶和糯米。接着,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把箬竹叶摆成圆锥形,再把糯米、咸蛋黄、五花肉依次放进“锥形”里。下一步,要把粽叶封严实了。可惜手一滑,麻绳不听使唤,刚摆好造型的粽子散架了。我有点泄气,刚想放弃,想起妈妈之前说过的话――失败乃成功之母,我又静下心来,耐心地包起来,在奶奶的帮助下,我的第一个粽子包好啦。

包完粽子后,我们就要煮了。高压锅小火压了半个小时,整个屋子弥漫着一股清香。打开粽叶,我想起了这学期课文里的一句话,“粽香艾香满堂飘”,现在我算是亲身体会到了。我垂涎三尺,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自己包的粽子又香又好吃。奶奶看着我那迫不及待的样子,教了我一首老家儿歌。“清水鸡,活剥皮,调料蘸蘸真好吃。”

这个周末,我不仅学会了包粽子,还学会了一首儿歌,而且还把课文里的知识温习了一遍,更是明白了不要轻易说放弃的道理。

第一次包粽子日记篇九

以前,我最喜欢吃粽子,也爱闻粽叶的清香。因为我喜欢吃粽子,外婆就常常给我包粽子。看着外婆熟练的裹粽技术,我羡慕不已,总缠着外婆教我包。可外婆总说我太小,长大了才能包……今天,我终于可以如愿以偿啦!

到了青少年宫,我们迫不及待地穿上围裙,戴上帽子,等待老师来教我们包粽子。

第一步:浸米,洗粽叶,拌米;第二步:修粽叶;第三步:装米,盖米;第四步:包裹;第五步:扎线。

看了老师的示范,我觉得包粽子很简单,就火急火燎地开始了。谁料到刚开始就出现了问题,我包的粽子的第一个角上的洞留的太大。当时由于性急也没太在意,结果导致放米的时候,上面放,下面漏。我慌了,用手塞住洞,这回放满了,但又有了新问题。我刚把粽子裹好,扎上线,才发现人家已经裹好两个了。人家的粽子胖乎乎的,而我的粽子像一张大饼一样“躺”在桌上。我很纳闷,就把刚包好的粽子又拆了。我一看,里面一粒米也没有,我哭笑不得,只好重包。

这一次我可细心了,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又出现上次那样的情况。果然,我包了一个又大又漂亮的粽子。我欣喜若狂,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平时笨手笨脚的我,还有细心的一面。“努力就会有结果。”这句话果然不假!

第一次包粽子日记篇十

去年端午节的前两天,一年段组织我们亲子游活动。那天大清早五点多我就起床了,却痛苦地发现窗外下着大雨,让人很揪心,我盼望着雨早点停下来。快八点时,雨渐渐小了一些,我十分警惕,十分小心,十分安静,十分沉默,十分害怕老师打电话来说不去了。过了半响,没有电话来,我才放了心,就和爸爸妈妈赶到会合地点。

本次亲子游的活动之一是去田坂村包粽子。雨中的田坂村披着轻纱般的雾,青山隐隐,碧水迢迢,家家户户的屋檐上垂挂着水晶似的雨帘,村里十分宁静,偶尔传来几声鸡鸣狗叫。

我们下车不久,就有村民来接我们去他家了。我们进了一户农家。厅堂中坐着一个大嫂,旁边放着一盆青青的叶子,样子象柳叶,但比柳叶长,比柳叶粗。大嫂熟练地拿起两片叶子,折出一个小圆锥,往里边放点浸好的糯米,再灵巧地折几下,抽出一根小草绳,象走迷宫一样,把绳子在粽子上绕了几圈,打个结,一个“四角圆锥体”――粽子就完工了。我们也跃跃欲试,大嫂又捧出一盆粽叶,大家蜂拥而上,把一大盆叶子抢得个精光。我兴致勃勃地拿起两片叶子,照猫画虎地折了起来,好不容易折出一个小圆锥体,往里边放米时,米从下边漏了出来,简直就是一个漏斗,妈妈出手堵住了漏洞,我们七手八脚地用叶子把米包住了,但发现只有三个角,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了,忙抽根草绳往上捆,用力一勒,哦也! “棕子”散了。我和妈妈向大嫂求教,认真学习,终于成功地包出了两个小粽子,老师戏称它们为“双胞胎”,我乐呵呵地抱着“双胞胎”拍了张照片。

许多事情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发现很难,就象包粽子。大嫂包得又快又好,因为她熟能生巧,难的事也变得容易了。困难和容易只在于是否去做。

端午节那天,我品尝了我第一次包的粽子!

第一次包粽子日记篇十一

一说到粽子可能大家就要流口水了吧?可身为小吃货的我,不是吃粽子就是包粽子,为什么要在端午节吃粽子呢?大家都不知道吧?这就让我来给你们讲讲吧!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用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滑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效仿,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用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怕饭因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发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吃粽子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我之所以知道这么多全是妈妈告诉我的,妈妈不光告诉我了五月初五吃粽子的来历,还教会了我包粽子,妈妈先把粽叶折成了一个倒三角,之后抓了一把将米放在里面,再放几颗蜜枣,一个生粽子就包好了,极有动手能力的我也忍不住学着包起来,开始煮粽子了,我们开着大火煮之后慢慢关小火粽子就煮好了,吃着自己包的粽子真香。

第一次包粽子日记篇十二

一个下着倾盆大雨的早晨,只听到外公追不及待地对正在赖床的我喊:“小懒虫,起床啦!今天下雨,也没法出去玩,正好家里还有几片棕叶,我们就来包棕子吧!”我一听可以吃到自己最要吃的棕子,便一骨碌从床上爬了起来。

吃过早饭,我们便开始着手包粽子。外公耐心地说:“首先我们要把粽叶卷成一个漏斗,放入糯米,然后放入你喜欢的红豆馅,再放上一层糯米,最后……”我开始手忙脚乱地做:巻漏斗、放糯米、放馅、绑粽子。可是前面的步骤轻而易举地就做好了,但绑粽子却让我很费脑子。是从上往下还是从下往上?是扎紧好还是扎得松一点好?一串串的问题涌入我的脑子,我去问外公,外公一边娴熟地包着棕子,一边回答我:“从上往下和从下往上都可以,但是一定要扎得紧一些,否则煮好后的棕子松松散散的不好吃!”我按外公的方法仔细地绕着手里的棉线。果然,一个漂亮的棕子就包好了。这下我更来劲了,一口气包了十个。啊,我懂得了一个小秘诀:只要坚持,任何困难都会被踩在脚下。

我津津有味地吃着那自己包的香喷喷的棕子,心里像吃了一样甜。

第一次包粽子日记篇十三

今天妈妈买到了刚上市的新粽叶,准备晚上包粽子。我早就想学着包粽子,就缠着妈妈让我也试试。妈妈一开始不同意,总怕我给她添乱,但我对妈妈说“老妈,您不是总说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快乐吗?今天就让我也光荣一次,快乐一回吧!”妈妈终于笑着答应了,还一步步地教我:首先拿两片粽叶,并排将宽的一头重叠一小部分,再窝成一个“小漏斗”,但是这个“小漏斗”一定是封口的,一丝缝也不能留;再将糯米装进去,用粽叶长长的尾部盖上“盖子”;然后还要加一片粽叶才能把“小漏斗”里的糯米包裹得严严实实;最后用绳子将成形的粽子捆紧,就大功告成了!

今晚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累得满着大汗,终于包出了三个粽子,其中两个是在妈妈帮助下包好的,还有一个虽然样子很古怪,但是我独立完成的。我不明白为什么同样的粽叶在妈妈手中就很听话,而在我手里却总是不停地散开、漏米?妈妈说“熟能生巧”,只要我多练习,就会越包越漂亮的!还夸我第一次学包粽子就能包起来,是一个心灵手巧、热爱劳动的小姑娘!

今晚学包粽子让我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与快乐,今后也一定要格外珍惜家长们平日里的劳动成果!还有,以后我包的粽子一定会比妈妈包的还要漂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第一次包粽子日记篇十四

今天我们会让家长来教我们包粽子,我来之后就开始复习了,因为我们要先提写一二单元的单词,我复习了一段时间后就开始题写了,我错了两个,好不甘心啊。我们老师提写完之后不久老师让前三排的对桌子在一起,后三排的桌子对在一起,一共组成了6个小组,我们组一共有两个家长和4个同学是6个人,而有的组可是有8个人,当然也是算上家长。

在家长没来之前,老师给我们讲了端午节的习俗,端午节的由来,就是一个叫屈原的人,由于楚国很落后,他死前写下的有《九章》《天问》《离骚》等。

听说像李白这样的大诗人也是看了屈原的诗才有了灵感写出的诗,我们语文老师还说,李白有的也是借鉴屈原的诗,我听了之后很惊讶。

我们的讲过程中家长就来了,其中有我的妈妈,我,就和我妈妈分到了同一组,我们都还有王春萌的妈妈,包完之后,我们组一共包了27个粽子,可是有的组包了42个呢。

第一次包粽子日记篇十五

今天,母亲想自己包一些粽子。

早上,我们到集市上买了一些粽叶。到了家,我们就开始包粽子。母亲拿出热水,准备洗粽叶,她说粽叶很难洗。我听了想:这有什么难的,洗粽叶谁不会!我很自信地说:“我会洗!”可是,洗粽叶看起来很简单,但确实非常难洗干净。后来,粽叶终于洗完了。

接着是洗米。母亲拿来一盆米,我们便开始洗米。我先把米倒在竹畚斗上,然后,用温水清洗。我们反复清洗了三次。总算是洗完了。咦,怎么变的这么重了?“因为米把一些水给吸进去了,所以,变重了”,母亲说。米也洗完了。

终于,可以包粽子了。母亲拿来一片粽叶,还拿来一勺沉甸甸的米,又拿来一根线。很快,就包好了一个漂亮的粽子。我也学着包起来,可是米总是不听话,老是掉出来。母亲说:“绳子要结的紧一点,这样米就不会跑出来了。”我也试了下,勉勉强强的过关了。我们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烧好后,打开锅盖,热气冲天,看见有几个粽子的绳子松了。一眼就可看出这是我包的粽子。我拿了一个热乎乎的,里面的米比粥还软。

哎!学包粽子真不容易。